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范文

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精选(九篇)

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第1篇: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范文

一、地理课标紧扣时代脉搏

地理课程标准开门见山地提出地理课程改革的特定时代背景,概括起来有两大方面:

一是全球变化形势的要求,二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全球变化形势方面,地理课程标准指出,目前全球定位系统、对地观测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数字地球概念的建立,都为地理课程改革注入了活力。作为地理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地理科学的发展方向,开阔视野,追求新目标。在素质教育方面,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应由“学科中心”转向“活动中心”,由“知识本位”转向“技能培养带知识”、由“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强调“依纲(教学大纲)扣本(教科书)”,教科书被视为至高无上的权威,教师没有权力、没有机会针对学校实际情况,提出“该教什么”的问题。推进素质教育,就要摆脱旧的教育教学观念,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和书本知识的现状,强调教材不再具有唯一的正统地位,而仅仅是众多的学习资源之一。学习地理课程标准,我们应该考虑到:作为地理课程学习载体的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从内容编选范围上,要把积累、迁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多方面因素作为编选指标,尤其是长期得不到足够重视的乡土地理,要增值、要升华。从运用范围上讲,要超越以往地理课程只限于课堂教学的观念,要扩大学生接受地理教育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关于课程性质,地理课程标准两次提到地理课程兼有社会学科性质和自然学科性质。无论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所研究的对象都不是孤立的、片面的。它们彼此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既有内部的联系,又有外部联系。人们根据科学研究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性来区分不同科学,从而准确确定了地理科学的性质。对于地理教师来说,课程性质要求我们要有坚实的专业知识,熟悉地理学科、地理教学的具体特点,而且要关注国家、社会的发展和政治经济活动,着眼于未来,通过交流与合作,加强知识的综合,高度重视义务教育阶段基础地理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初步的地理科学探究能力。

二、地理课标提出了教学的新理念

地理课程标准中的六大基本理念,大体归纳为四个方面,即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课程构建、评价机制关于学习内容,地理课程标准提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这一理念涉及课程变革中的“生命色彩”问题。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从而激活、唤起学生在复杂多变时代求生存、求发展所需要的一种基础性的学习能力,使地理知识恢复到鲜活的状态,呈现出生命活力。在此基础上,地理课程标准进一步提出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更说明地理课程应该关注并能够影响学生的生命历程。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这是“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充分体现,更是时展的需要。地理教师要与时俱进,克服“急功近利”的倾向,树立对学生终身负责的思想,对学生的生命价值与生命尊严的实现倾注满腔热情,把地理课堂上与学生的交流,视为生命的对话与沟通。关于学习方法,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改变地理学习方式”。作为地理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虽然没有提出当前地理教学存在的弊端,但是,一改过去那种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立足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不言而喻的。“改变地理学习方式”,以学生为本,提出了地理教育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必须重视学法指导,把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解决学生的发展问题。作为地理教师,还要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善于积累科学的学习方法,并注重自身授课方法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方法的影响。关于课程建设,地理课程标准有两条基本理念,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这两条基本理念,充分考虑了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所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以及对个人发展所展示的挑战和机遇,阐明了当代地理课程所具有的最基本的特征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地理课程观。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强调“地理课程要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说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是基础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多渠道地开发和利用地理课程资源,从课内走向课外,重视开发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社区课程资源。诚然,强调校外课程资源,并不意味着忽略教科书,因为我们说的地理课本身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系统。根据系统论的观点,只有把组成课程系统的各种要素放在整体中去考虑,使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才能发挥各种要素应有的功能,才能保证课程的整体性优势。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在地理学科纲领性文件中,如此极力强调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这也是第一次。网络化时代,信息技术交往频繁,且日益发达,它是人们逐步融入生活的各个角落并从中获得生存能力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手段。我们要把信息技术作为生活要素来培养学生,作为地理教师,要有效使用各种教学媒体,要讲究使用教学手段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要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概括”方面的探究学习。

三、地理课标设计思路新颖灵活

第2篇: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范文

1化学教师课程知识的内涵与结构

1.1教师课程知识的内涵与结构舒尔曼把课程知识描述为教师的“职业工具”[2],意思是指每一学科可用的材料和程序。这是最广泛意义上的课程知识,即为学生设置的全部课程、学习的编程和用来教授每一学科的各种课程资料,以及用来教授课程各方面的材料和资源等。课程论专家古德莱德把课程区分为5个层次[3],认为课程知识既包括“理念的课程”(诸如政府、基金会或特定的专业团体探讨的课程问题、提出的课程变革方向)和“正式的课程”(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又包括“理解的课程”(学校教师对正式的课程加以解释后所认定的课程)、“运作的课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际执行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学生实际学习或经验的过程)。台湾学者单文经将教师的课程知识分为纵横两面的课程知识[4]。横面的课程知识,是指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在同一时间内所学习其他各科的内容,以便在教学上做横向的贯通;纵面的课程知识,则是指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在同一学科的内容上,过去曾经以及未来要学的教材主题及概念,以便在教学上作纵面的衔接。范良火将教师的课程知识分为教材知识(主要是关于教科书)、技术知识(主要是关于多媒体)以及其他教学资源知识(主要是关于教辅材料)等3部分[5]。随着课程概念的不断发展和丰富,课程知识的范围更加广阔,包括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开发和管理等一系列活动。教师课程实践的基本活动是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科书为内容资源、任务资源和活动资源,结合学生学习需要进行的认知性实践活动。因此,从教师课程实践的基本活动来看,教师课程知识中最为核心的是课程标准知识和教科书知识。

1.2化学教师课程知识的内涵与结构化学教师的课程知识按照其功能可以分为理解性的化学课程知识、实施性的化学课程知识、评价性的化学课程知识。理解性的化学课程知识,主要是指对于化学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其基本关系理解的课程知识。实施性的化学课程知识,主要是指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将内容标准的表述性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要求,对教科书进行教学分析,选择课程资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知识。评价性的课程知识,主要是指依据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化学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的知识。化学教师关于化学课程的知识具有年段性、时段性、区域性和发展性。年段性指的是初中化学教师主要关注的是初中化学课程知识,高中化学教师主要关注的是高中化学课程知识。时段性指的是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在一个时段是相对稳定的,一旦进行课程改革,或进行课程标准调整,或进行教科书变化,教师关于化学课程的知识就必须做出重大调整。区域性指的是在不同地区的学校所选用的教科书版本是不同的,教师的课程知识存在着区域性差异。发展性指的是教师的课程知识是随着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发展的,这种发展是永恒的。我国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师的课程知识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关于化学课程总体目标和宏观课程结构的知识。高中化学课程作为科学学习领域的一个主要科目,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目标是从化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维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高中化学课程由2个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6个选修模块(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构成。第二层次,关于各化学课程模块的目标和教科书基本结构的知识。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模块是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基础上为全体高中生开设的课程,具有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学生化学素养,同时为每个高中生未来的个人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双重意义。化学必修模块的目标是:认识常见的化学物质,学习重要的化学概念,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认识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及其相互关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为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而设置的。选修课程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总目标下各有侧重。如“化学与生活”模块的目标是: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性质,探讨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体会化学对提高生活质量和保护环境的积极作用,形成合理使用化学品的意识,以及运用化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目标是:了解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方法,研究物质构成的奥秘,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化学教科书是按照模块进行编写的。每一模块教科书的结构总体上是与主题相对应的。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在结构上又有自己的特点。如人教版《化学1》教科书的基本单元是,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鲁科版《化学1》教科书的基本单元是,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四章“元素与材料世界”。第三层次,关于特定化学课题的课程标准要求和教科书组织的知识。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规定了特定化学课题内容的教学要求,这是确定具体化学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的依据。特定课题的教科书组织是依据课程标准将特定课题内容具体化,考虑到学生的一般认知规律,按照认识活动的方式进行编写的。教科书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的主要资源,包括内容资源、情境资源、任务资源、活动资源、话语资源 和教学表征资源等等。初中化学教师的课程知识分为2个层次:第一层次,关于化学课程目标和教科书基本结构的知识;第二层次,关于特定化学课题的课程标准要求和教科书组织的知识。在化学教师的课程知识结构中,前一层次的课程知识对后一层次的课程知识起着指导定位作用,教师关于特定课题课程标准要求的把握和教科书组织的课程知识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具体课程实践。

2教师课程知识发展的基本理论

理解性实践是教师课程知识发展的根本途径。首先,理解是教师课程知识发展的基础。教师实施课程的前提是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影响教师课程理解的因素主要有3个:(1)教师对化学科学的理解。教师对化学科学的理解影响着教师课程知识的发展。以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5个基本主题为例,化学科学认识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及其转化”,因此“身边的化学物质”和“物质的化学变化”就自然成为2个基本的主题。化学科学认识的基本活动是科学探究,因此“科学探究”成为化学课程的重要主题。化学科学认识活动对其基本问题“物质及其转化”的认识有2大基本任务:一是探寻“物质及其转化”的基本规律,一是建构“物质及其转化”的科学理论。从问题性质来说,既要探讨“物质及其转化”有什么规律,又要探讨“物质及其转化”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规律。从方法论上来说,为了对复杂的物质及其转化世界形成有序的认识,化学学科采取了独特的认识视角———元素视角。物质按照元素组成可以进行分类,组成相似的物质性质上具有相似性。因此,在“身边的化学物质”主题中,在认识具体物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金属、酸、碱、盐等类别物质的性质相似性。为了解释“物质及其转化”的事实和规律性,化学科学在认同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存在的基础上建构了相关的化学科学理论。因此,化学课程中就需要安排“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主题。前4个主题是围绕化学科学本身的理解设定的,“化学与社会”主题是从化学与社会的关系角度来设定的。如果教师对于化学科学没有很好的理解,就不可能很好地理解5个主题及其基本关系。其实,高中化学必修课程的内容主题及其选修课程的结构就是围绕这样的基本理解形成螺旋递进的认识阶梯。(2)教师对教学的理解。教师对教学的理解制约着教师课程知识发展的思维方式。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的认识活动,是以学科的标准和目标为依据的,这是教学的内在永恒法则。教学活动的本质任务就是知识传承和理性训练,在此基础上实现素质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化学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以理解具体化学内容为基础,使学生达到对化学科学的理解。因此,化学教师的基本教学活动就是将自己理解的化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理解的化学知识的过程。教师为了实现这一“转化”,就必须思考课程标准中相关内容标准的要求是什么?教科书对于相关的具体内容有哪些?这些具体内容的学习要求是什么?这些内容学习对于学生的化学理解有什么意义?怎样判断学生们是否已经理解了这个课题,理解到了什么程度?教科书有哪些可利用的的教学表征资源等等。(3)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理解。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理解制约着教师对教科书的教学分析。学生的学习有2条重要的原理:第一,学习需要原理。学生的学习是在产生学习需要的情况下发生的,这种学习需要往往是通过学习任务的挑战性来激发的。学习任务设计得太难或太容易都不能起到激发学习需要的目的。第二,有意义学习原理。有意义学习的基本要义是,当新的学习内容发生在原有学习经验基础之上的时候,能够发生知识间的有意义联系。按照学习需要原理,教师需要对教科书进行任务分析,充分利用教科书资源,设计能够促进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发展”的学习任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按照有意义学习原理,教师的教学设计要尽可能地将新的学习活动发生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之上。这就要求教师把握教科书内容的基本结构,教学设计要尽可能考虑前后知识间的联系。需要强调的是,学生的化学学习活动也是一种科学认识活动,这是学生化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教师需要对教科书进行活动分析,充分利用教科书“活动”类资源,设计学习活动。其次,教师课程知识的发展是在教学实践中建构的。从知识性质来说,教师的课程知识是指向教学实践的。从知识的构成要素来说,教师的课程知识既包含有理论性认识要素,又包含有实践性知识要素。从知识的形成过程来说,教师的课程知识主要是通过教学实践建构而形成的。根据建构主义观点,知识不是通过传授或移植得到的,而是认知个体在一定的学习情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和工具,通过积极的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换言之,知识是认知个体与外在情境交互作用而建构出的产物[6]。因此,教师的课程知识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自主建构的。第三,教师课程知识的发展是一个非线性的、螺旋的动态发展过程。一方面,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制约着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平。如前所述,教师实施课程的前提是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另一方面,教师教学实践水平的提高又促进着教师对课程的理解。教师的课程知识是在理解与实践的互动过程中发展的。

3化学教师课程知识发展的策略

3.1理解化学科学化学课程的核心目标就是使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理解化学科学[7]。教师对化学科学的理解制约着教师的课程实践,影响着教师化学课程知识的发展。理解化学科学的标志是形成较为良好的化学知识结构。良好的化学知识结构包括3个维度:(1)化学内容知识,主要包括化学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化学规律和化学理论。(2)化学认识论知识,主要包括对化学学科特征和化学科学认识方法论的理解。(3)化学科学的核心观念,主要有元素观、能量观和科学本质观。化学教师要积极发展和建构化学知识结构。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化学科学。对化学科学的基本问题、化学科学的独特视角、化学科学认识的基本任务及其方法论以及化学科学的核心观念形成基本的理解。只有对这些问题形成基本的理解,才能在认识论层面上搞清楚化学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化学规律和化学理论之间的基本关系,从整体上理解化学科学,进而理解科学的本质。其次,要深化对具体化学概念和化学理论内容的理解。已有研究表明,WWHW的认识论思考模型可以帮助教师深化理解知识内容[8]。第三,建构有意义的化学知识结构。“物质及其转化”是化学学科的基本问题,对于具体化学内容的意义学习具有“回归性”作用,将似乎“无关”的内容很好地联系起来。基于化学核心观念的概念图技术可以帮助教师建构有意义的化学知识结构。

3.2理解化学课程结构首先,要理解化学课程的宏观结构。模块化和主题化是高中化学课程宏观结构的基本特点。教师在宏观上理解化学课程,就是要理解化学模块和内容主题的宏观组织结构。高中化学课程有2个必修模块和6个选修模块,每一模块都是由几个主题构成的。2个必修模块中的6个内容主题(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常见无机物的性质与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与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5个内容主题(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在内容性质上是一致的。其次,要理解各化学课程模块的目标价值取向。现行的高中6个选修模块从性质与功能上可以分为3类:第一类是与化学学科核心领域的发展相联系的模块,如“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这类模块突出化学学科的核心观念、基本概念原理和重要的思想方法,目的是让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化学核心知识,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第二类是与化学实验有关的模块,即“实验化学”。该模块采用以实验活动为主的课程设计取向,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化学实验的研究方法并通过实验的方式去学习化学核心知识,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进一步体认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第三类是STSE(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取向的模块,如“化学与生活”和“化学与技术”。这类模块凸显社会生活问题中心、技术问题中心的课程设计取向,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在生活、工农业生产、高新技术、能源开发 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第三,要理解各模块内容之间的层次关系。必修模块课程内容标准的一级主题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5个一级主题的提升,2者是性质一致、螺旋上升与发展的关系。6个选修模块与2个必修模块的一级主题存在着螺旋上升、层级发展的关系。“认识化学科学”主题贯穿整个高中化学的各个模块,“实验化学”模块是必修化学1内容主题“化学实验基础”的发展,“有机化学基础”模块是必修化学1内容主题“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的物质类别知识扩展,“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是必修化学2内容主题“物质结构基础”的深化发展,“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是必修化学2内容主题“化学反应与能量”的深化发展,“化学与生活”和“化学与技术”模块是必修化学2内容主题“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扩展。

3.3理解化学教科书结构

教科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所利用的主要教学资源,教师对教科书组织结构的把握程度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实践。教师要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主题、化学科学理解的基本结构和学生认识规律结合起来理解化学教科书的组织结构。如现行人教版初中化学教科书围绕5个基本主题分12个单元进行编排。5个基本主题是: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12个单元依次是:(1)走进化学世界;(2)我们周围的空气;(3)自然界的水;(4)物质构成的奥秘;(5)化学方程式;(6)碳和碳的氧化物;(7)燃料及其利用;(8)金属和金属材料;(9)溶液;(10)酸和碱;(11)盐、化肥;(12)化学与生活。“科学探究”主题贯穿整个化学学习过程。“身边的化学物质”主题分单元2、3、6、8、9、10、11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进行编排。“物质构成的奥秘”主题主要集中在单元4。“物质的化学变化”主题以集中(单元1和单元5)和分散(身边的化学物质各单元)的方式进行编排。“化学与社会”采取分散(身边的化学物质)和集中(单元12)的方式进行编排。

3.4把握具体内容的深广度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是以教学目的为参照的。也就是说,按照标准进行教学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有效教学的“效标”就是课程标准。教师只有把握具体内容的深广度,明确具体内容的学习要求,才有可能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不少具体课程内容在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中都有涉及,教师应该注意到学习要求的阶段性和层次性。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内容,在高中化学必修1阶段的学习要求是“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中的学习要求是,“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等。

第3篇: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教师;问题

从2004年广东、山东、宁夏、海南开始新课改实验到2010年秋季甘肃等省最后进入新课改,新课改已有好几个年头了。任何改革都是对旧秩序、旧方法的摒弃,新课改也是一样,由于我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旧的思维模式的限制,我们会对新课改有许多不适应。面对新课改,我们是消极应对,还是积极面对呢?这是我们每一个高中老师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如果我们不能满腔热情地迎接新课改的到来,就会被新生事物所淘汰,为了使我们能够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本人认为教师必须首先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积极更新教育理念

现代人最根本的标志就是理念现代化。没有理念现代化,即使生活再现代,也不是现代人。理念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乐于、善于和能够接受先进的东西。理念一变,一切都跟着变。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社会所需要的绝非是仅知钻“故纸堆”的老夫子,而是既有渊博的知识,又能洞悉社会、谙熟时势、把握机遇的新型人才。因此,学校不仅是传播知识的殿堂,更是各种信息汇集的中心。而负有“传道、授业、解惑”之任的教师,既要博学多才,更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既要有“一江春水好行舟”,更须注意“时有源头活水来”。教师要成为“杂家”,真正做到“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而这些,又怎几本教科书了得?

新课改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旧有的理念知识已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所以只有不断地更新理念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二、积极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次课改的深度,因此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这需要教师们平时更为艰辛的努力。首先,更新观念,让自己真正适应课改环境,主动实行而非被动推行。其次,教师需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交流活动,利用各种书籍杂志、网络信息来及时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构成和教学方法、技巧,提高教学能力。再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学手段多样化、现代化;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形成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新的教学评价机制和体系;教学有新的思路,选择最佳最优的教学模式。最后,教师们一定要有开放的心态,加强合作,互相配合,相互研讨解决课改中的现实问题。

三、明白课程标准跟教学大纲的不同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沿用了几十年的教学大纲悄

然隐退了,取而代之的是国家课程标准。国家课程标准无论从目标、要求还是结构、体例上都是全新的,蕴涵着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着鲜明的时代气息,是一部内容十分丰富的全新意义上的“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国民素质。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学生接受一定教育阶段之后的结果所做的具体描述,是国家教育质量在特

定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它具有法定的性质。因此,它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为此,课程标准的研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原有的教学大纲已不足以完整地体现课程的

变化,所以必须要寻求一种新的且能完整体现课程改革理念的表现形式。

在课程改革中,人们在重新思考,在国家的课程标准中,究竟应当规定些什么?经过反复酝酿讨论,众多专家、学者、一线教师一致认为,面对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为培养新时期具有良好素质和竞争力的新一代,在国家的课程标准中应当首先规定国家对未来国民各方面素质的基本要求,而不是过多地规定通过怎样的教学过程达到这一要求。为此,对未来国民素质的目标要求和各学科应达到的标准,应当成为各学科课程标准

的核心内容。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课程标准规定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

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

求,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各学科应达到的标准以及内容框架。学科的性质与地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各学段安排构成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

课程标准与现行教学大纲的区别,首先表现在前言部分,课程标准对每一学科课程的性质、价值与功能做了定性描述,阐述了本课程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并对课程标准设计的思路做了详细的

说明,便于教材编写者和教师整体把握课程。

大纲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课程标准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由于教学大纲的重点是对教学工作做出规定,主要表现的是基本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若干教学建议,使教师更加关注知识点,关注学习的效果,忽视学习过程与方法,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最显著的变化是课程目标发生了根本改变。过去,课程目标侧重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如今,课程的功能由过去单纯强调知识和技能转向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新课程标准不仅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提出要求,同时,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提出目标要求,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对培养新时期具有良好素质和竞争力的新一代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标准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

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从而促进学校教育重心的转移。尤为重要的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树立远大理想。这种过程将深刻地影响他们思想道德的形成,影响他们人生的抉择。

四、明白新课程的评价理念

现有的学业成绩评价体系与新课程的评价理念格格不入,甚至背道而驰。由于评价对于教育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回流作用,特别是在我国当前的背景下,考试评价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不处理好评价的问题,新课程的理念就无法实现。评价的改革成为落实素质教育方针、实施国家新课程过程中的一个焦点。

第4篇: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范文

修订工作组:课程标准的修订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为指导,突出地理课程在培养有社会责任感、有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等实践能力的公民方面的独特价值,很好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和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注意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

根据实验区的调查结果,修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保持原来课程标准的基本设计,课程标准文本的框架结构、课程内容的体系结构、“内容标准”的呈现方式以及“内容标准”的表述方式、“实施建议”的基本组成等均保持不变。

《江苏教育研究》:深入学习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之前,我们首先想了解,在现代社会,开设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意义何在?

修订工作组: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回溯到现代社会对公民的要求上来。现代社会要求公民能够科学、充分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等相互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不断探索和遵循科学、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恰恰能“有助于学生感受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位和精神体验层次,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适应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应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初步能力”。因此,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利于为国家乃至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培养活跃的、有责任感的公民”,这是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本源。

《地理教育国际》开篇写道:“深信,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需”,“意识到,地理在各个不同级别的教育中都可以成为有活力、有作用和有兴趣的科目,并有助于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是地理教育的起点,当然要把“为国家乃至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培养活跃的、负责任的公民”作为自己的本源。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具有规定内涵的五大特征。三大课程基本理念中,“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关注自然与社会,使学生逐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其中“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就是达到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课程目标”所要求的公民。

综合起来,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就是要培养活跃的、负责任的、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这是教师实施课程的最终目的,应该一以贯之。

《江苏教育研究》:据悉,这次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修订,在体系上没有太大变化,但在各部分内容上变化较大,请给我们介绍一下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修订工作组:好的,修订的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强化国家对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首先,审视课程标准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本学科中的渗透情况。根据地理课程的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等,加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以及在课程标准中体现时代精神。在课程标准中,这一点突出体现在“课程性质”的“思想性”中。同时在“课程目标”中增加了“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把“和谐”的概念引入地理课程。其次,注意巩固和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例如在修订后的“前言”中,提出地理课程有助于“提升生活品位和精神体验层次,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生存能力”。再次,进一步引导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以能力为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是进一步阐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性质、理念和目标。修订后的课程标准仍将地理课程的性质定义为“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性质的基础课程”,不同的是补充了5个特征:区域性、综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和实践性,以便帮助地理教师更好地把握义务教育课程的性质并在教学中予以体现。“课程基本理念”部分将原来的6条理念精简为3条。地理课程总目标中增添了一小段文字:“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表述,这三个方面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总目标是一个宏观的、综合的目标,不能机械、教条地加以肢解。

三是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删减了一些内容,以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例如,在“课程目标”部分,删去了原第二条目标中认识区域差异的“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降低了教学要求。删减某些与初中其他学科有交叉和可能重复的内容也达到了减轻学生不必要的学习负担的目的。减轻学生不必要学习负担的另一种做法是删减或修改一些实验区教师反映教学难度较大、审议组也提出同样问题的标准内容。降低教学要求难度的另一个方式是调整行为动词的使用。例如,“中国地理”部分,将“……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中的行为动词“说明”修订为“认识”,稍微降低了一点要求。

第5篇: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范文

[关键词]研读课标 理解教材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1-0170-02

一、问题的提出

反思教师对课标的使用,大致存在这几种情况:

1.不看课标,觉得课标与教学没有关系,或者是凭着教学经验来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等。

2.看课标,但是不会解读或者不能准确解读。

够不着:觉得课标说的太笼统、太高深、弹性大,不具有操作性。

说不清:有什么、包括哪些、有哪些规定等说不清。

理不明:对课标中的一些术语、概念理解不明白,例如相关的概念、历史意识、行为动词所表达的学习水平等。

片面的解读:只看内容标准,不看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实施建议。

3.教学中不落实或者不知道怎么落实。

那么这些现象的实质都是“标教分离”。“标教分离”其结果是使教学没有方向甚至是背离方向,在教学中只强调知识的掌握,仍旧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培养,直接影响“教”和“学”的实效性,影响教育教学目标的落实,从长远来看甚至影响国家基础教育功能的发挥,影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二、研读课标,树立自觉依标施教的意识

教师要研读课标,并务求内化,要把课标这一外在的、客体的内容转化为教师自己内在的、主体的知识,并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这是一个需要不断强化的过程。无论是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教学评价,还是听课、评课、教学研究,都必须做到心中有“标”,所有的教学行为都必须紧紧围绕课标来实施,不能偏“标”,更不能离“标”。使所有教学行为都是课标要求的必要反映,这就是依标施教的意识。

(一)明确课标地位,把握课标精魂

课标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的简称,是学科课程编制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准则,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与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所以必须依标施教。

研读课标应把握精魂。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教学目标多元化及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新课标的显著特征之一,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策略,以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在使用课程标准的过程中,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利用各门学科所特有的优势来推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不是仅仅关心学生对某个结论是否记住,记得是否准确,只有把握课标的精魂才能使教学立意明确、方向正确。

(二)完整、科学的解读课标

从课标构成来看:课程标准是由学科课程地位、性质、功能、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教学活动建议、实施建议、评价建议、教科书编写建议以及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组成的。

第一,教师在解读课标的时候往往只解读内容标准,内容标准绝不是课标的全部。

例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在课程性质中强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功能——现实性、科学性、鉴赏性、启智性、借鉴性、人文性等人文教化、文化传递、社会整合等非功利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的开展。

第二,教师在解读内容标准时,由于新课标中教学内容的表述比较简略,一些专题的表述高度概括,使得其涵盖的基本知识点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我们知道,过于笼统不具体的目标不仅没办法操作也不容易达成,这就决定了我们要结合国家的教育思想和时代要求解读课标、分解课标,使行为内容和程度具体化、层次化;行为动作可观察、可测量化;行为条件和途径清晰化。

(三)准确掌握课标行为动词的基本概念,明确教学目标要求的“度”

课程标准大体是按结果性目标与体验性目标来陈述,并确定相应的学习水平。行为动词和心理动词的规范适当,具有一定的清晰度,比较便于教师的操作。那些动词就是学习行为、思维活动、思维能力,需要教师清晰知道每一个行为动词和心理动词概念的内涵,就是知道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并找出学生知识习得和能力训练的量、序、度在教材中的辐射点或位置,使目标实施有载体、有途径等,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课堂教学效率。

从以上三个方面看出,我们不能单纯地将“标”理解为“内容标准”,事实上,施教者应该在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坚持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的课程性质的基础上,整合地去实施课程标准,即“依标施教”最终是为了学生发展,是教师的自觉意识。

三、融会贯通依标施教、理解教材、理顺教学

(一)分解课标层次,确定学习目标——就是解决教师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的问题

学习目标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起着指导学生学习、指导教师教学、指导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价的重要作用。分解课标层次,确定学习目标是有效地实施“依标施教”的基本前提。学习目标并不是课标要求的重复,而是对课标要求的创造。在目标的分解和目标的排列顺序上要注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就是目标的量、序、度问题,要充分认识学生的认知结构,了解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结合知识的系统性,科学地分解、细化课程标准,并始终考虑:“学生学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程度?”以高中历史必修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为例,从目标分解、目标构成、目标陈述三个方面谈一下确定学习目标。课标中的内容标准是这样要求: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全面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目标分解:

第一步,分析关键词——当代资本主义;

第二步,剖析核心概念——新变化(知识点的细化、具体化过程);

第三步,扩展或剖析行为动词——举例、分析(掌握基本史实和相关内容);

第四步,确定行为条件;

第五步,确定行为表现程度——全面、客观;

第六步,写出学习目标。

目标构成:

目标陈述:

包括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行为动词(用词清晰、可把握)、行为条件和行为程度(最低要求)四项要素。例如:高中历史必修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课标中的内容标准是这样要求: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全面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通过分解内容标准,确定知识目标:了解战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表现,针对战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相关知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混合经济、第三产业、“新经济”的概念进行理解,还需要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实质和影响,这些细致教学内容目标构成了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表现。

以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结合内容标准和课程目标、教学活动建议、实施建议、评价建议等三维目标。例如:学生通过分析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体会到当今世界各国应根据本国的国情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性,感悟到任何一种制度都必须不断调整完善才能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才能跟得上世界发展潮流。

我们的错误陈述:教师通过……使学生……

(二)“落实目标”,就是你如何把学生带到那里去

落实目标体现在课前、课中、课后的每一个施教过程。

1.结合课标要求,选择学教素材。在确定学习目标的基础上,教师接着就应选择合适的学教素材开展学教活动,进而达成学习目标。这些学教素材可以是预设的,也可以是生成的。预设的学教素材最重要的是教材,教材具有普适性,应是最合适的学教素材,所以理解教材、对教材的剖析逐渐深化是使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前提。一是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二是开发新的学教素材。教师选择合适的学教素材,使目标落实有了载体,更有利于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

2.依据课标理念,开展学教活动。学教活动落实课标理念的重要环节,教师的“依标施教”能否产生实效主要落脚于教师能否依据课标理念,开展学教活动。基础学科的基础性、综合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要求我们的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解决现实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建构,让学生参与教学。以宋明理学一课为例看下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

第一步:宏观引领,掌握核心内容;

第二步:目标导学、明确任务;

第三步:激发兴趣、引入话题;

第四步:展开联想、获取新知;

采用谈话法教学,让学生结合某一方面方面变化谈自己的了解,就学生所知道的所感兴趣的顺势而教,更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是满足学生需要的学习。

第五步:主题探究、突破重难点;

第一幕:探新变化之源——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第二幕:走新变化之路——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和阶段;

第三幕:寻新变化之果——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认识;

第六步:感悟提升、内化升华;

第七步:总结提升、建立知识体系。

这些活动的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参与教学,围绕三维目标实现的设计,是注重学生自己获得知识和情感体验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策略等新课程理念的设计。

(三)“检测目标”,就是解决你如何知道已经把学生带到了那里的问题

训练诊学、反馈目标落实

第6篇: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范文

首先,让我们重温一下《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关于知识目标的表述。“课程总目标”指出,在知识方面要让学生“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义务教育是公民基础教育,而不是专业人才的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应当掌握的生物学知识应当是作为普通公民所需要的知识,而不是只有成为生物学专家才需要的知识。因此,这里所说的“基本”和“基础”都是对培养合格的普通公民而言的。以往长期作为基础知识的某些内容,比如水螅、蜗虫等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对于系统的生物学专业教育来说是必要的,但是离普通公民的生活终究太远,学习的意义不大,在课程标准中就不做要求了。这就反映了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仅面向将来不断深造直至成为生物学专门人才的学生。

课程标准对知识教学的要求还有一条基本考虑,就是要处理好基础性和实用性的关系。既要选取生产和生活中有用的知识,又不能仅考虑有用,将种植、养殖、治病疗伤等实用性知识作重点,否则就要走上“三大作物一头猪”的老路。知识内容与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的相关性越高,实现迁移的可能性越大,其时效性越长久,对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价值就越大。因此,课程总目标强调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学习,用的动词是“获得”,而关于应用,用的动词是“了解并关注”。概念、原理和规律都是从事实中归纳总结出来的,概念的形成、对原理和规律的掌握,也必须建立在认知事实的基础上,因此,课程总目标还强调生物学基本事实的学习。生物学事实包罗万象,这时所说的“基本事实”是指学习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所必需的事实性材料。比如花、花的结构、花的类型、花序等都是事实性知识,其中花的结构是学生理解花的功能、形成花的基本概念所必需的,属于基本事实。 而花的附属结构、花的类型、花序的类型及特点,尽管以往长期保留在初中生物教材中,却不属于新课标所说基本事实的范畴。

课程标准对知识教学要求的第三条基本考虑是强调理解的质,而不是信息的量。对需要学生单纯记忆的知识作了精简,对需要学生理解的概念和原理则提高了要求。比如,精简过多过繁的形态、结构和分类的内容,提出理解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这一要求。再比如,“具体内容标准”的内容和表述方式,也体现了这一思路。“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等等,都是要求学生达成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而不是单纯记忆。

课程标准对知识教学要求的第四条基本考虑是将生物学知识作为生物科学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将知识教学与能力和情感目标的达成统一考虑,而不是单纯考虑知识的系统性。“内容标准”突出了人与生物圈,打破了传统的植物、动物、人体等几大块内容的学科体系,让学生经常围绕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来探究生物学问题,既有利于探究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为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打下理性的基础。

课程标准对知识教学要求的第五条基本考虑是体现生物科学的发展及其与技术和社会的紧密联系。例如,内容标准增加了生物技术的内容,而且将生物技术单列为一个主题。

第7篇: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现代数学 教学理念 探讨

一、新课程标准下现代数学教学对教学本身的认识进一步加深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研究后发现,在新课程标准中,现代数学教学对教学本身的认识较过去增加了一定的深度。

首先,认识到了数学的属性和地位。即:数学是一门工具学科,具有科学的属性,是一种独特的数学语言,在传统的认识中,对于数学我们仅仅认为是教学中的一个学科而已,没有对其属性和地位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探讨,对其内容和外延了解的不够深入,只是把数学当作了一项教学任务来开展。因此,传统的片面认识在新课程标准下得到了全面的转变。

其次,数学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几乎所有的行业都能用到数学知识,数学成为了与我们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学科。数学除了教学属性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其公共属性。随着其他学科的发展,对数学的依赖性越来越大,数学的功能性也逐渐得到了重视和认可。在新课程标准下数学的作用和属性得到了充分的认识。这是新课程标准带来的数学教学认识的重要转变之一。

再次,对数学教学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例如知识领域、知识结构、教学方法这三个层面,都有了全新的认识。新课程标准使数学教学在知识领域、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方面都有了深入的了解和研究,使数学教学在这三个层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使数学的知识领域、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能够更加趋于合理。

二、新课程标准下现代数学教学对数学的价值和教学价值有了全新的认识

新课程标准下现代数学教学对数学的价值认识和教学价值的认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新课程标准下现代数学教学对数学价值的认识。从现代数学教学的角度来看,数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新课程标准下对现代数学科学价值的认识主要包括数学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数学科学价值主要体现在对于人类进步、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影响。数学的应用价值在新课程标准下表现的比较充分,新课程标准下对数学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其应用领域和应用方式得以明确,数学被认为是探索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基本规律的工具和语言。对于数学的文化价值而言,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文化比较宽泛,文化价值的体现与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融合到了一起。

2、新课程标准下现代数学教学对教学价值的认识。现代数学教学在发展和完善人的教育活动中、在形成人们认识世界的态度和思想方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数学教学是终身教育的重要方面,它是公民进一步深造的基础,是终身发展的需要。数学教学在学校教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使学生表达清晰、思考有条理,使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锲而不舍的精神,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认识世界。所以,在新课程标准下,现代数学教学对教学价值的认识又深了一层。

三、新课程标准下现代数学教学形成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在新课程标准下,现代数学教学转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开始朝着尊重学生个性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方向转变。使学生的个性特点得以充分发挥,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新课程标准下现代数学教学形成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之后,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

1、重视推理与证明的教学。推理与证明是数学的基本思维过程,是做数学的基本功,也是人们在一般学习和生活中常用的思维方式,是发展理性思维的重要方面;对于推理与证明的重视,反映出了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实际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培养。

2、注重函数部分的教学。函数是描述现实世界中变量之间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避免在求函数定义域、值域及讨论函数性质时出现过于繁琐的技巧训练,避免人为地编制一些求定义域和值域的偏题;函数是数学领域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培养起学生正确的函数理解能力和运算能力,对日后的数学学习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重视培养学生数学应用理念。对于数学教学来讲,我们应该重视其实际应用价值,应将数学应用理念贯彻到实际的数学教学中去,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把握好数学与现实生活、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有感性的认识。比如教学中要重视向量与力、速度、加速度的联系,三角函数与力学中单摆运动、波的传播、交流电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数学的重要应用。所以,我们要在新课程标准下,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理念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开展,使数学教学的应用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四、新课程标准下现代数学教学对教师进行了全新的角色定位

在新课程标准下,现代数学教学对教师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主体;从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教师是数学教学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并且肩负这教学研究和教材开发的重任,因此,对于这些全新的角色定位,教师要逐渐的适应,并尽快进入角色,使数学教学能够及时有效的得到开展。同时,教师还肩负着培养和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任,所有这些全新的角色都是新课程标准下现代数学教学所重新赋予的,对此,教师一定要有正确认识,要积极扮演好这些角色。

除此之外,教师的作用不仅如此,除了作为教育教学的主导者之外,不但要成为学生的良师,还要成为学生的益友,充分发挥与学生的沟通和协调作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教师的正确引导,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取得进步。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下的现代数学教学理念的转变,为数学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改变,使数学教学能够取得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成绩。

参考文献:

[1]潘红霞.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J]

[2]盛伟芝.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多样化的探讨[J]

第8篇: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范文

一、课程标准指导理念的比较

我国《 初中科学课标 》提出了核心理念: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并罗列了五大基本理念,分别是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科学的本质、体现科学探究的精神、反映当代科学成果。美国《 科学教育框架 》中提出了六大指导理念,分别是儿童是天生的调查者、专注于核心概念和实践、对科学的理解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科学和工程都需要实践、联系学生的兴趣和经验、提倡平等。

从篇幅来看,《 初中科学课标 》对这一部分的介绍仅仅占了两页,每一条理念的论述非常简短;《 科学教育框架 》在这一部分的介绍用了将近六页的篇幅。从内容上看,两者在要求科学课程要面向所有学生,以学生为本,遵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及坚持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等方面同样持肯定的态度,但是《 初中科学课标 》中对每一条理念的论述仅仅是从较为宽泛、概括性的角度进行了介绍,并且每一条理念的提出没有强调证据的支持,不免给人一种笼统、空洞、类似喊口号的感觉,不利于读者对其中真正内涵的理解。《 科学教育框架 》是根据已有的研究作为证据支持而提出指导理念,这些研究包括了《 美国实验报告 》(调查了实验在高中科学教学中的作用)、《 在非正式环境中学习科学 》(研究了校外科学学习的作用)、《 国家科学评价系统 》(研究了大量的科学学习评价)、《 K-12年级教育中的工程教育 》(关注了在K-12年级要向学生介绍的有关工程的知识和技能)[1],等等。在每一条指导理念的论述中均体现了有理有据的特点。

二、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比较

1.课程目标

(1)课程总体目标。《 初中科学课标 》中提到科学课程的宗旨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体来说有三点:①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整体认识和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②发展学生在科学探究,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认识和能力;③使学生逐步形成用科学的知识、方法和态度解决个人与社会问题的意识,保护自然的意识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2] 由此看来,我国所提出的总体目标中所涉及的学生将要学习的范围较宽,尽可能涵盖科学素养的所有方面,稍显得空泛,不够具体。

《 科学教育框架 》也提到了新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到12年级之后,所有的学生都能感受科学的美好与奇妙;拥有丰富的科学与工程方面的知识,能够参与有关的公共事务的讨论;针对生活中的一些有关科学与工程的信息做一个明智的消费者;在校外生活中仍有能力继续学习科学;具备从事自己的事业(包含但是不仅限于科学、工程与技术)所需的技能。总体看来美国新课程标准仅仅是围绕了科学与工程两个方面做了描述,强调了实践和技能的掌握,目标具体而明确。同时还反映了课程标准希望改善美国国家目前科学课程中的一些弊病:只重视学的“宽度”而忽略了学的“深度”,没有给学生提供参与科学与工程实践的机会,等等。

(2)具体目标。《 初中科学课标 》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四个方面分别提出了不同的目标,同时针对每一学科领域的每一个主题内容设计了详细的课程内容和活动建议,但是没有指明适用于哪一个年级或哪一个年段,显得比较笼统,很难作为实际操作的指标。《 科学教育框架 》以2年级、5年级、8年级、12年级区分年段,有依据地分别对“概念”和“实践”的学习目标按年段进行了划分,详见表1。

不论是“概念”还是“实践”的学习进程,都展现了一个螺旋式上升的模型,从简单到综合,从生活化到学科化,从朴素到科学,从宏观到微观。目标之间衔接贯通,同时也更具体,可操作性更强。

2.课程内容

从《 初中科学课标 》的课程内容来看,与三维目标相对应:知识与技能(科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和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科学教育框架 》所设定的课程内容可以归为两类:实践(科学与工程实践)和概念(交叉概念,学科核心概念)。

(1)“科学探究”与“实践”。在《 初中科学课标 》中将“科学探究”定义为:学生经历与科学家相似的探究过程,为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学习和掌握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以科学探究的实践来实现“做科学”,以此真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教育框架 》则使用了“实践”这一概念,既包含了“科学探究的实践”,也包含了“工程设计的实践”。科学探究的实践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是如何发展的,提供机会让学生了解用来调查、建立模型、解释世界的多种方式;工程设计的实践让学生了解工程师的工作,以及工程和科学之间的联系。这样加深了学生对学科概念的理解,使得学生所学的科学知识更有现实意义,赋予了“做科学”更丰富的含义。[3] 除此之外,“科学探究”与“实践”在具体环节上也有所不同,详见表2。

(2)“知识技能”与“核心概念”。《 初中科学课标 》与《 科学教育框架 》中设计的学科领域有相同之处,都包含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 科学教育框架 》中还增加了“工程技术和科学的应用”,这也是与“科学与工程实践”相呼应的。《 科学教育框架 》中“核心概念”的设计是基于美国科学教育研究者对于“学科核心概念”的进展研究和对于学生学习科学的认知发展研究上的。[4] 与之相比,我国《 初中科学课标 》中对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内容和要求的确定似乎缺少了一些证据支持。

(3)“课程整合”与“交叉概念”。《 初中科学课标 》提出为了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和理解科学以提高科学素养,强调科学课程的整合。首先是力图超越学科界限,保留带有结构性的基本内容,注重不同学科领域知识与技能之间的融通与链接。其次是将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过程、方法与能力进行结合与渗透。整合科学课程的途径有:在教学方面可以使用统一的科学概念和原理,注重不同学科领域知识与技能之间的融通,强调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组织科学探究活动等;在课程内容设计方面,通过专题的设计采取多种整合方式,可以从不同领域探讨同一对象,也可以保持一定的学科逻辑结构并与其他相关学科内容相联系。

《 科学教育框架 》中提出了“交叉概念”,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将各学科知识和实践联系整合起来,形成一致的、科学的世界观。根据在科学和工程中的重要作用罗列出了七种主要的“交叉概念”:模式,因果关系,规模、比例和数量,系统和系统模型,能量和物质,结构和功能,稳定和改变。下面用“生命科学”中的一个例子来说明交叉概念与学科核心概念及实践在课程中的体现,详见表3。

三、实施建议的比较

我国《 初中科学课标 》依次从教学、评价、教材编写和资源开发与利用几个方面提出了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美国《 科学教育框架 》中实施建议则分为五大部分,整合三个维度(学科核心概念、交叉概念和实践),从课程、教学指导、教师发展、评价等方面实施,科学和工程教育里的平等和多样化,对课程标准完善者的指导,展望未来。两个标准在这一部分有相同的地方,例如,在教学中强调课程内容的整合,强调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不同的地方在于:第一,《 科学教育框架 》中每一部分的“实施建议”均附有大量的参考文献,有证据可循。第二,《 科学教育框架 》在“实施建议”部分再次使用了大篇幅强调了教育平等,而在《 初中科学课标 》中仅仅在“课程目标”中有所提及。第三,《 科学教育框架 》中对教师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实施建议,而在《 初中科学课标 》中没有提及。第四,《 科学教育框架 》中提出,课程、教学、教师发展和评价是科学教育过程中的四大关键因素,并强调四者的连贯性,包括了横向连贯、纵向连贯和发展性连贯。横向连贯,即向课程标准看齐,拥有相同的目标,共同发挥作用;纵向连贯,即各级(课堂、学校、地区、州和国家)对科学教育的目标有共同的理解,对评价的方法和意图也一致同意;发展性连贯,即对于不同年级重点教授哪些概念以及如何提高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力有着共同的观点。而《 初中科学课标 》中没有强调这其中的连贯性。

四、启示

1.重视相关研究证据的支持,提高科学课程标准的实证性

课程标准应当建立在大量相关研究结论和证据的基础上,这样才能经受住理论和实践的检验。[5] 从美国《科学教育框架》中的每一部分所附的参考文献的篇幅就可以看出其实证性。相比而言,我国《初中科学课标》显得缺乏实证性。

2.着力课程目标的细化和具体化

与美国《 科学教育框架 》相比,我国《 初中科学课标 》在目标的制定上显得较为笼统和宽泛,可操作性不强,同时对某一年级或某个年段没有设定具体的标准,这必然会影响到教材的编写、教师的教学、评价等过程。

3.工程、技术与科学教育相结合

科学、工程、技术本身就是相互联系的,而且国家实力竞争也越来越倚靠科学、工程、技术之间的联系。[6] 美国已经有STEM项目,科学教育中逐渐重视工程学和技术教育。《 科学教育框架 》中提到,工程和技术作为科学应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检测他们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的环境,有助于他们对于科学知识的掌握,增强兴趣,了解科学、工程和技术之间的关联。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200234)

参考文献:

[1][4]王磊,黄鸣春,刘恩山.对美国新一代《 科学教育标准 》的前瞻性分析――基于2011年美国《 科学教育的框架 》和1996年《 国家科学教育标准 》的对比[J].全球教育展望,2012(6).

第9篇: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范文

关键词:《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课程设计;课程编制

2011年10月8日,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教师[2011]6号)中制定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该新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教师教育机构设置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制定教师教育课程方案、开发教材与课程资源、开展教学与评价,以及认定教师资格的重要依据。2014年8月18日,教育部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中指出,要打破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老三门”的课程结构体系,开设模块化、选择性和实践性的教师教育课程。重庆将于2016年上半年被纳入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和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省市之一。其中,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的试点省市,将逐步形成和建立教师退出机制,打破教师终身制的管理制度。相关政策举措的颁布实施,一方面反映出现实教育实践中对未来教师的要求在逐渐提高。另一方面也折射出现实的状况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距。为此,有必要对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学课程设计的内涵、内容和其设计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教育学课程设计的内涵剖析

(一)课程设计的概念

季诚均认为大学课程设计包括大学课程设计的含义与过程、理论取向、设计模式、大学教学计划编制、大学教材编写。[1]汪霞认为,课程设计指课程的实质性结构、课程基本要素的性质,以及这些要素的组织形式或安排。当人们的意图是要识别一种存在实体的各种成分时,便是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重视微观层次上课程诸因素的安排,如学校各具体专业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的确定、各门课程的教学标准与教学要求、教师对所教学科的目标确定、教学内容与活动的选择、课程结构与类型的安排、实验设备与教具的使用等。对于课程设计的认识,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是课程设计是在怎样的背景、理念或观念的指导下进行的,即为什么要设计课程?二是课程设计究竟要设计什么?即课程设计的内容是什么?我们可以对“课程设计”做如下定义:课程设计是指在某个时期或阶段,根据国家的教育政策、路线和方针的规定,结合学校的实际,依据教育理论和规律的要求,对课程标准、课程计划、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进行组织、编制和修订的过程。

(二)教育学课程设计的内涵

关于大学单门课程的设计,从理论角度,我们做了尝试性的思考,而对于高等学校(大学)的课程如何设计呢?不仅仅是因为在“教育”两字的前面加了“高等”二字或者在把“中等教育”的“中等”改成了“高等”而已,因为这样的研究范式仍停留在课程设计的普适性规律认识上。基于上述对课程设计含义和教育学课程的学科性质的探讨,可以进一步推论出教育学课程设计的含义。它是指在教育学课程教学中,对该门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课程计划、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所进行的组织、整合、调整与编制的过程。

二、教育学课程设计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学课程标准的设计问题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中应更多地体现教师的规定。如体现教师如何成为课程的使用者与开发者,在促进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教师的责任与担当。高等教育的职能之一就是培养人才,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教育学属于公共课程,内容涉及教育、教育学、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目的、教育制度、课程、教学、德育、教育管理、教育评价等基本内容,内容没有太多理解性的障碍。对于90后大学生来说,他们在无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去学习也同样可以收获教育学类知识。那么,教育学课程设计的时候,需要一方面利用好学生已有的学习知识基础和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做好课程目标的设计,以期达到“跳起来摘桃子”的期望,促进本科生在最近发展区进行生长。如果这个课程目标没有设置好,教学目标就会失去教学中心和重心,教师在课程把握与教学中容易坠入“照本宣科”的传统性的教学模式之中,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课堂教学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另一方面,教师需要扮演好“导师”的作用,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指导、引导和教导的作用。按照大课程小教学的观点分析,课程设计包含于教学设计。教学成为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虽然教育学课程对于不同本科生而言,其地位和价值不一样,对于师范生而言,它是专业基础课程;对于非师范生而言,它又属于公共课、基础课或通识教育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应讲解知识本身存在的逻辑结构、知识的逻辑关系是如何推导的,知识与现实问题是怎样的关系等等。即使这样,也仍然不能忽视学生对教育学知识的记忆,因为学习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考试,进行考试的技能训练也是课堂教学的内容。

(二)教育学课程目标的设计问题

课程目标分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具有整体性、阶段性、持续性、层次性和递进性。广义的课程目标是指教育意图,包含了“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又包含年级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狭义的课程目标主要指“教育目标”或“教学目标”,在笔者担任教育学课程的任课教师时,我们更多的是把课程目标等同于教学目标,该教学目标不仅仅是某堂课的单一的教学目标,而是对某门课程的若干堂教学目标的集合。以教育学课程为例,学校对课程目标做了如下的规定与文字描述:教育学课程目标:本课程总的教学目的是使师范类专业的学生理解和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帮助其形成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教学观、教育评价观和教育改革发展观念,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增强他们热爱教育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他们加强教师师德和业务修养的自觉性;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师范类专业课程理论及未来从事教育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和规范指导。

(三)教育学课程计划的设计问题

课程计划就是某一门课程实际操作的计划安排。如课程内容讲解的进度安排、课时数的分布等等。就笔者任教的教育学课程的学分与学时分配来看,实验实践学时才2分。这样的设计时间过少。对于有志于从事教师职业的大学本科生来说,可以为其增加实践性教学的学时。这里谈及的实践性教学主要是从课程教学和课程设计的角度来分析的,自然就排除学校对本科生专门安排的实习学期。在该门课程设计时,如何兼顾学科专业知识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知识的比例协调问题,成为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规划、课程计划以及教案等环节中需要不断深思与探索的命题。

(四)教育学课程内容的设计问题

课程内容的设计主要体现在章目节的呈现方式和教材的框架及文字表述等方面。在进行教育学课程内容设计时应避免千树一面的效果。在教育学课程教学中,笔者从2012年春季到2015年春季,讲授过体育专业专科生和生物专业、地理专业、计算机专业及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的课程。在三年的教学实践中,学校使用过两套教材。2012年春季使用的是杨小薇教授主编的《教育学基础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这套教材学理性较强,对于研究生的学习作用更大。从教学的感受和专科生的学习状态分析,该套教材对于体育学专业的专科生来说有些偏难。从2014年春季开始,在对地理专业和艺术设计专业开设教育学课程时,就改用了王彦才主编的《教育学》一书。从教学的角度分析,该门课程的内容设计应凸显基础性和可操作性的内容,而减少对学理性的偏重,在本科生走向未来教师岗位中会有一些实际帮助。实践证明任何教材都具有相对滞后性。第一,从编著教材的想法到编委组的成立,到编写,再到出版发行,这个过程有一个时间周期,这个时间大致有1年左右,这客观上造成教材内容的相对滞后,不过,这样的情况也是难以避免的。第二,真正编写人员的素质和态度决定着教材的质量和水准。教育学课程设计在内容安排上应适度超前,因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周期较长,只有适度超前才有可能弥补“时间滞后”造成的毕业生知识与技术的老化,才能将所学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2]

(五)教育学课程评价的设计问题

在高校里,大学教师是课程评价和课程设计的主体,大学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影响着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在高校里,学术领域一般是指学科领域、专业领域和职业领域,它们对高校课程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美国学者约翰•斯塔克的研究表明,对大多数大学教师来说,学术训练(即教师所接受的某一学科领域的训练)是对课程编制最具影响力的因素,其次依次是教学经验和教育信念。[3]从实践的角度分析,大学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对于促进本科生的学习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意义十分重要。如教育学课程的学科属性,它属于怎样性质的一门学科,该学科的特点如何影响着该门课程的内容选择和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和课程评价等。教育学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互融合的基础性学科,课程设计的时候既要求理论知识的呈现,也要求实践环节的体现。教师的课程评价既要有对课程本身设计的评价,也要有对其自己设计课程能力的评价。

三、教育学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由于新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对教师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公共课教育学课程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这对大学教师也提出了更多的挑战。L.Dee Fink在他的《创建深刻的学习经验:一种大学课程设计的整合方法》一书中写道:“只有当我们的大学教师都成为学习经验的设计者,而不是继续做原来意义上的教书先生的时候,我们才能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高等教育。”[4]

(一)教育学课程标准的设计

课程标准规定了一门课程的基本要求和内容,在课程教学中发挥着统领性的作用。教育学课程标准应结合《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新理念、新要求和每个学校的教学实际情况进行适时调整。课程标准要符合国家相关教育制度、政策和文件精神的规定,在此前提下,对每一门课程进行具体化的设计。课程标准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要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融入课程标准的内容中去,以此把它作为课程建设、课程改革与课程开发的纲领性的文件。

(二)教育学课程目标的设计

课程目标是指在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根据既定的教育宗旨和教育目的而赋予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课程目标是对教育宗旨和教育目的的反映,是对课程固有价值的某种程度的体现,是课程任务指标的表述形式,是指导课程设计的准则。从教育活动的规律和教育学学科的发展特点分析,课程目标的设计依据一般源于两个标准:一是关乎于人的标准;二是关乎于国家的标准。由此推之,教育学课程目标的设计自然也应遵循这样具有普适性的标准。除此之外,该门课程目标的设计,还应遵循其他标准。如教育学课程的学科属性要求在课程目标设计时,应考虑课程的实践环节。因为教育学课程的知识本身就包含了十分丰富的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

(三)教育学课程计划的设计

在教育学教材内容的设计时,可以安排适度的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实习)。如教育学教材中设计了教案的相关理论知识,但是教育学教师可以把写好一份教案作为作业来检测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弄懂了教案的写法。写教案是备课的基本环节,是未来教师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技能。所以课程设计时,需要教师在运用教材的时候对课程内容做适度的调整,这样对于培养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有帮助。同理,如学生教学技能培养等部分的教学,也可以安排几节课让本科生来讲课,通过教师评课、学生讲课、学生评课来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这可以在教育学课程内容设计时进行增加。这一环节不仅可以安排在学校安排的实践周或实习学期,平时都可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逐渐渗透。

(四)教育学课程内容的设计

课程内容是根据课程目标从人类的经验体系中选择出来,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序列组织编排而成的知识和经验体系。施良方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问题,是课程设计过程中的一项基本的工作,它涉及课程问题的方方面面,也是许多课程问题的集结点”。教育学课程内容的设计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教材的编写、使用和修订问题。丁念金指出,各种教科书都应该注意的共同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作为课程设计的具体化产品,教科书在结构上应该体现课程的各个基本组成部分,即教育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评价。第二,教科书的纵向的形式结构采用单元的形式比较理想。第三,教科书除包括主体性的内容外,还应有大量的附带性的内容。第四,教科书一般应该比较厚。[5]

(五)教育学课程评价的设计

课程评价是对课程效果的检验,学校对课程评价的标准更科学才能有效检验课程的实验效果。在课程评价的环节,笔者任职的学校增加课程实习成绩或实践教学的权重,在保持理论教学的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略向本科生实践课或实习课成绩倾斜。笔者从2012年春季到2015年春季,一直上公共课教育学课程。教过体育专业、地理专业、生物专业、计算机专业和艺术专业本科生的课程,学生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2014年秋季后,学校评定学生成绩的方式改变了: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均占50%,期末考试卷面成绩没有考到50分以上者,均为不及格。这样的考评方式加重了对学生平时成绩的权重,更合理地考察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因为课程评价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而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季诚均.大学课程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5-48.

[2]吴晓义.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设计探讨[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8,8(6):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