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科学研究管理范文

科学研究管理全文(5篇)

科学研究管理

第1篇:科学研究管理范文

(一)校园环境影响英语学科学生的管理

校园环境的变化原因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学校由于扩建、合并等原因,导致了许多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混杂在一起,或者是同一个学科、专业的学生在不同的校区生活、学习,这种混乱的现象使得学校难以做到对英语学科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二是负面的校园文化在学生之间传播非常迅速,且管理难度高。学生本身极容易受到周围其他学生的影响,一旦某些学生的不良习惯影响到他人,将会造成大批的学生被熏染,而学校的管理却难以达到如此迅速的效果。

(二)对英语学科学生的管理制度不完善

近年来,教育事业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进步,教育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英语学科作为教育中的一项具有代表性的内容,也应当从各个方面进行优化与完善。其中对英语学科学生的管理工作,就是重点改革内容之一。然而,目前许多学校依旧采用传统的管理制度,这些制度中大多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的教学工作,应当及时地进行调整和完善。落后的教育制度使得教育管理者的管理工作无从下手,管理效果不明显,严重地影响了英语学科教学工作。

(三)缺乏专门的英语学科学生管理队伍

现如今,学校中教育工作者的组成成分中,最多的是任课教师,另外则是领导者以及教学研究者。而专门的教育管理者人数比例非常少,通常是由任课教师担任学生的管理工作。这就造成了教育管理者不具备专业的管理素质与能力,且工作压力大的状况,增加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学校领导者虽然在教学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对教育管理的投入未能及时跟上,使得管理水平远远落后于教学水平,而管理不到位又反过来阻碍了教学的发展。

二、以就业为导向加强英语学科学生管理的策略

(一)完善英语学科学生管理制度

对于英语学科学生的管理,必须依靠完善的管理制度。一是在新生入学时,就应当对其进行基本的管理教育,使学生意识到英语学科学习的重要性,将精力放在知识的学习与探究中。并且强调学生在校期间的责任义务,使学生树立起强烈的制度观念,使其能够按照规章制度行事。二是管理者必须以身作则,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管理,杜绝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一切以加强学生管理、做好学生服务工作为标准。

(二)以就业为向导,制定新型学生管理方针

一是以市场为导向,突出英语学科重要性。对于英语学科学生的管理,要从市场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出发,通过市场对英语学科人才的基本要求,制定有利于促进学生向社会需求方向发展的管理方案,从而将学生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市场发展的人才。二是全面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并非只是针对于毕业生而开展,而是从新生入学开始,就要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使学生明确英语学科在未来就业中的作用及方向,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并通过对学生的管理,督促学生朝着自己未来的职业目标而努力。三是增强英语学科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者的能力。就业指导者是否有足够的教育指导能力,关系到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效果。学校管理者应当激励就业指导者努力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并积极做好市场就业调查,掌握英语学科学生未来就业的发展趋势,从实际出发,为学生提供最佳的指导工作。四是加强对学生的就业心理辅导教育。英语学科作为目前的热门学科之一,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指导者必须为学生提供可靠的心理指导,帮助其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职业竞争。五是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以就业为导向对学生进行管理,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实践的机会。学校应当积极地与社会企业进行合作,共同培养英语学科人才,既能减轻学校教学与管理的压力,又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三)引导英语学科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英语学科对学生最终的培养目的,就是使学生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而英语作为一种语言知识,必须通过不断实践,才能使学生获得足够锻炼的机会。因此,学校应当鼓励英语学科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将所学习到的英语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一是可以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锻炼基本工作能力;二是为社会做出贡献,服务于社会;三是为学校的教学与管理工作减轻压力,达到更好的教学管理效率。

(四)建设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

学生在校期间行为习惯的养成,很大程度上都是受校园文化氛围的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使学生形成一种奋发向上、勤奋刻苦的良好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道德品质。因此,学校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充分地调动优秀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从而在校园中形成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以此来影响和熏陶学校里的学生,使其自觉地融入到校园文化氛围中。

(五)建设高素质的英语学科学生管理队伍

学生管理者能够直接地接触到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习惯。而管理者的教育、管理工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学校必须建设一支具有极强的管理能力的队伍,通过与学生深入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工作,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意见和建议。

(六)鼓励学生加强自我管理与监督

第2篇:科学研究管理范文

【关键词】研究生;科学道德;学风教育;质量管理体系

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强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才能促进高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长足发展与研究生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1]。然而,近年来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中各种违背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的行为时有发生,如学术造假、学术抄袭、学术剽窃等。研究生学术不端事件已成为影响学术风气、研究生培养质量乃至整个国家科研事业的一个沉重话题[2]。与此同时,也使加强学术道德建设、提高研究生的学术品质,成为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自2011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教育部成立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并联合下发《中国科协-教育部关于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的通知》(科协发组字[2011]38号),在各省(市)科技教育主管部门的部署下,各高校和科研机构全面落实推进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工作,为培育研究生的科学精神、科学道德,掌握科学规范,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3]。然而,如何将研究生的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融入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实现“全覆盖、制度化、重实效”的总体要求,真正为促进研究生的学术成长成才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笔者以为,构建研究生的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确立体系方针和目标

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方针应与教育的主要内容相衔接,即为崇尚科学精神、遵循科学伦理、遵守科学规范、掌握科学方法、营造优良学风。其目标是贯彻体系方针,实现教育质量管理目的的具体客观化、可量化的成果表达,体现为对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认同度和认知度的提升,对学术规范掌握和实践程度的提高,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学业成绩的提高,优秀学术和学位论文成果的增强等,较为客观真实地体现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的质量管理的成效。

2明确各级职责与权限

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的主体是承担研究生德育教育的各级培养单位,分别承担各自的职责权限。如:我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负责研究生新生、新上岗研究生导师的教育工作;各基层培养单位负责进入课题实习阶段的二、三年级研究生和本单位在岗研究生导师的教育工作;研究生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应发挥学术指导、伦理引导、德育教导的职能和身先垂范的作用。

3建立体系实现路径

实现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质量体系的方针和目标,需具备三个要素,即教育实践的模式、有效性评价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

3.1构建“ESP”教育实践模式

集主题教育(education)、方法学习(study)、学术实践(practice)三位一体。

3.1.1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进一步培育科学精神,提高遵守科学道德、遵循科学伦理、掌握科学方法的意识,并内化为广大研究生学术规范的行为自觉。①开展分层递进的主题宣讲活动。如我院根据上海市科协、市教委的统一部署,组织博士研究生新生参加上海市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教育宣讲会,为研究生提供与名师名家面对面的机会,使研究生不仅学习前沿科技知识,而且学习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不懈追求、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崇高品质和道德风范。根据学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领导小组的部署,组织所有研究生新生、新上岗导师参加学校的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宣讲会;各基层研究生培养单位结合实际,采用邀请专家或观看专家视频的方式,组织对已进入基层培养单位开展课题实习阶段的二、三年级研究生及本单位在岗导师开展集中宣讲教育。聆听学术大师们对莘莘学子和科研工作者的谆谆教诲与殷殷期许,感受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务实求真和不懈追求。②开展各具特色的主题教育活动。结合研究生培养特点和学业安排,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可结合专业、学科特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类诚信教育活动。在研究生中进一步加强以“恪守为人诚信和坚守学术道德”为主要内容的诚信教育,营造浓郁的诚信文化与学术道德氛围。③加强教育活动的总结宣传工作。突出宣讲教育特色,打造宣讲教育品牌。如在校园网上建立相关栏目,发挥新媒体优势,充分利用易班网、校园网、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多渠道开展宣讲教育活动,扩大宣讲教育的影响力;同时注重将科学精神建设与人文精神建设有机结合,让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得到充分弘扬。

3.1.2加强科学方法学习

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学习培训等形式,使研究生掌握学术研究、学术引用、学术评价等方面的规范要求,强化科学规范。①组建专家讲座团。邀请来自不同研究领域、拥有不同治学经历和管理经验的长江学者、“”入选者、杰出教授、特聘教授等资深专家组成讲座团,利用第二课堂开展专题讲座,传授科学研究方法,提高科学规范意识,避免学术失范行为发生。②强化“三自”教育。积极发挥朋辈引导作用,加强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开展研究生榜样人物报告会,邀请“国家奖学金”“优秀学生”“科创之星”获得者面向全体研究生讲述自身成长、成才的故事;利用学校研究生学术论坛,加强对研究生获奖论文、论文交流报告人的学术规范行为考察,并在报告陈述、交流互动过程中积极营造遵守学术道德的氛围,努力将学术道德规范和优良学风教育融入学习和科研活动中。③加强政策学习。发放《研究生学术行为规范读本》,引导研究生通过自学掌握学术研究、论文写作与发表、学位论文送审及答辩等方面规范和要求,增强研究生理论水平,切实践行学术道德,严谨治学,维护学术精神。

3.1.3注重学术实践锻炼

要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和学术规范实践训练,加强研究生的行为自觉,实现研究生学术行为他律和自律并重,积极营造优良学风[4]。①加强学术过程管理。将学术精神、学术规范、学术创新教育渗透到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落实到课程教学、科研工作、开题报告、学术学位论文写作和答辩等各环节并制度化;要在课程教学中加强学术道德、学术规范等内容,将其融入研究方法论等课程中;要加大学术规范化课程和专题讲座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5]。②发挥导师教导作用。研究生导师要身先垂范,在课题设计、开题报告、论文写作等各个学术实践环节,履行学术指导和德育教导的责任。在学术实践过程中加强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和学术规范实践训练,体现良好的学术道德规范[6]。③完善预警和处置机制。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研究生课程报告、学术论文、学位论文进行全面检测,警示和制止学术不端行为;同时利用学术不端系统加强对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的倾向性分析,根据失范行为轻重给予处置,形成“正面引导教育引路,反面惩戒教育护航”的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机制和制度保障。

3.2建立有效性评价机制

对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实践开展有效性评价,既能对各项教育活动是否符合策划过程和目标预期进行客观评判,同时也有利于改进教育内容和方式,为优化体系运行提供依据。可从三个维度开展评价。一是在每项教育实践活动结束后,采用对参与对象进行活动意见反馈的方式,开展即时性评价;二是在一个教育实施周期(一学期或一学年)结束阶段,采用对实施教育的主体、客体(研究生、导师、管理者)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前后认同度、认知度调查,开展比较性评价;三是在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如对研究生的课程成绩、学位论文合格率、全国和上海市各级各类优秀成果、各级各类学位论文盲审、抽检的合格率等,开展统计分析和指标性评价。

3.3建立绩效考核机制

每年度根据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开展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的实际状况,结合各项目有效性评价结果,对学生、导师、研究生培养单位开展教育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研究生的奖学评优、导师遴选和研究生招生名额分配、培养单位及管理者年度评优等挂钩,表彰先进,警示落后,以进一步彰显优秀导向。同时通过成果展示和特色分享,进一步提升教育的示范性和影响力。

4体系优化机制建设

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是否能切实为教育的目标实现起到支撑和保障作用,体现先进性,关键是与时俱进,保持动态性。体系非一成不变,而须针对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变化,保持更新和优化。一是及时对接国家、上级主管部门关于研究生教育改革及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的精神和要求,及时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内容;二是根据有效性评价的结果,分析体系运行的潜在问题,及时建立预防(整改)措施,避免问题的发生;三是通过召开年度工作研讨会议,全面分析体系运行状况,对体系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问题加以识别,建立改进措施,进一步优化体系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王金祥.研究生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是学术道德教育立足之本[J].未来与发展,2014(7):74-78.

[2]罗志敏.回顾与前瞻: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十年(2002~2012)[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5):10-14.

[3]教育部学位管理与教育司.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事记(2011年)[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6):71-77.

[4]李海明.对研究生学术不端与失范行为的分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3(2):143-147.

[5]朱小平,宋杰,朱琳,等.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防治[J].西北医学教育,2014,22(2):254-256.

第3篇:科学研究管理范文

笔者通过对教育部公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年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学位授予及考研专业目录公布(第四版)》进行认真研究,同时对全国知名高校中的工商管理类学科进行研究①,结论如下:

1.比较规范。从整体上看,中国各大高校的工商管理学科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规模和办学层次,虽然存在着部分院校将工商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企业管理等不同类型的管理类学科都并入管理学院,但在工商管理方面,各位学者均能从工作实际出发,围绕着企业管理、公司治理、产业组织、企业的社会责任等诸多方面展开,并且紧跟国际全球化、一体化潮流,具有国际视野。针对中国工商企业方面存在的问题针砭时弊,提出积极对策。

2.特色明显。由于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作用,以及高等学校、高等研究机构的本身“DNA”特点,不同地区的工商管理学院的研究方向呈现出各自特色。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工商管理研究方向紧密围绕企业管理的各方面职能展开,例如吕景胜教授的公司治理;宋华教授的物流、供应链管理;徐家悦副教授的质量管理等。南京大学的工商管理学研究方向则偏重企业战略,如成志明的战略管理;刘海建的战略管理、组织理论;刘春林的战略管理、创新管理等。各高等院校虽然在工商管理方向研究方面各有所长,但相互补充、完善,呈现出工商管理学丛林的学术之风。

3.形成“集群效应”。这里所说的集群超越了一般的产业范围,指对工商管理的研究相互融合、相互联接的共同体。例如山东大学工商管理学科集聚现象,山东大学的管理学院分为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管理三个系,工商管理以徐向艺、杨惠馨的战略管理和公司治理为代表;管理科学与工程以丁荣贵的项目管理、刘岗和吴爱华的生产运营管理为代表;信息管理以戚桂杰的信息系统、赵炳新的信息化管理为代表。三者虽然是从不同的学科角度进行管理学研究,但彼此之间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在借鉴中相互提升。工商管理学可以提供整体框架,管理科学与工程则从系统、科学方法方面独树一帜,而信息管理学则从信息化角度整合企业资源要素方面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二、工商管理学研究方向建议

工商管理是一门基础理论和方法较宽泛的学科,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专业研究方向,由点及面,逐步展开。本文认为可以从工商管理专业本身、工商管理配置的资源要素、工商管理的职能以及工商管理理论的研究前沿等四个方面展开。

1.从工商管理专业方面看,应更多着眼于工商管理的二级学科。其主要的研究方向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物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等。其中工商管理包括工商管理、商务策划管理、特许经营管理、商品学、连锁经营管理等。在从事工商管理方向的研究时,既要理清工商管理不同学科、专业层次的关系,又能从整体上对工商管理学科的分类和组成有整体把握,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才会有的放矢,泾渭分明。

2.按照工商管理的资源要素来划分。纵观国内外学者对管理的研究,均离不开对管理的职能、目标和要素的阐述。管理过程之父亨利·法约尔认为,管理活动是指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中国知名学者周三多认为,管理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实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工商管理学从属于管理学类,故可从对组织资源进行配置和使用的方面进行研究,本文认为应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技术资源管理、市场与客户管理、政策及政府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等。

3.按照工商管理职能或业务功能来划分。从工商管理职能或业务功能来看,其研究方向应围绕计划管理、生产管理、采购管理、仓库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项目管理、人力管理、信息管理等展开。另外,各个研究方向之间也有交叉和边缘的领域,诸如竞争战略、供应链管理、管理决策模型及应用等也应属于此种划分范畴。

第4篇:科学研究管理范文

关键词:理工类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

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重大论断和战略任务,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提供重要遵循[1]。理工类高校的主要办学特色是理工类学科专业为主、哲学社会科学类学科专业为辅,哲学社会科学相对于自然科学的发展相对薄弱。理工类高校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学科交叉、文理交融,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的需要,是高校优化学科生态、内涵式发展的需要。在建设“双一流”大学的背景下,哲学社会科学也在理工类高校中愈加重视。理工类高校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学科交叉、文理交融,是高校优化学科专业生态、内涵式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的需要。而科研管理作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一环,改进科研管理工作变得十分必要。科学研究是我国高校的主要职能之一,有关于理工类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主要从制度建设、科研评价、人才队伍、科研管理等方面分析探讨理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路径与对策[2]。关于安徽省理工类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工作研究较少。根据校友会网的数据统计,安徽省现有31所公办本科院校。本文从科研管理的角度,以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合肥学院、安徽科技学院、蚌埠学院等七所公办本科理工类高校为例,整理社科活动人员、科研经费投入、成果产出等参数,依据安徽省理工类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概况从三个方面分析理工类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管理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

1安徽省理工类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概况

近三年,安徽省理工类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实力不断提升,社科活动人员比较活跃、科研发展经费投入逐年增长、科研成果成绩攀升、信息化管理进程加快,取得许多有价值的科研成果。这些一系列的成就与进展,为繁荣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

1.1社科活动人员情况

2017-2019年,安徽省理工类高校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的社科活动人员总数保持在3300人以上,每年均小幅度增长。与安徽省高校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的社科活动人员相比较,理工类高校的社科活动人员相对较少,人力资源基础比较薄弱(见表1)。

1.2科研经费投入情况

近三年,安徽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稳步增长,其中,理工类高校对全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的贡献率在15%左右,略低于理工类高校在全省高校数量中所占的比例(见表2)。

1.3科研成果产出情况

如表3所示,2017-2019年,在承担的科研项目和论文上,理工类高校的科研项目和论文成果数量持续增长。在人文社科类著作上,2019年比2018年有稍许下降;在省部级及以上的奖励上,获奖数量少。这说明安徽省理工类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产出较低,其研究潜力需要充分挖掘。

2理工类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工作的问题

安徽省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为党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提供了科学的决策服务,为全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与理工科相比,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依然不够成熟。本文从科研管理的角度分析理工类高校中存在的工作问题。

2.1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投入少,科研资源分配失衡

一直以来,从学校创办之初,受办学理念、发展特色、发展模式等的定位影响,理工类高校比较重视理工类的科学研究工作,哲学社会科学类的科研人才、科研团队、实验室、平台、智库的支撑力度和科研资源的投入力度相差甚远[3]。理工类高校的投入倾向于理工科,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相关院系如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等也同时承担着全校的公共课程,教学任务比较繁重,因此社会科学相关的学院较少、教师队伍体量小、科研实力相对薄弱。同时,优势学科在本专业领域也具有影响力,在社会科学领域,科研资源主要集中在综合性高校和文科类高校,在申报科研项目时,理工类高校在申报社会科学项目时的社会科学也没有竞争优势。而理工类高校在自然科学有着优势学科,更加容易获得自然科学资源。长此以往,理工类高校中哲学社会科学获得的科研资源愈来愈少,自然科学获得的科研资源愈来愈多,科研资源的分配失衡。

2.2科研管理人员建设不足,项目管理水平不高

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需要一支专业化的管理队伍,高校的科研管理服务创新应紧密结合学校自身学科专业建设特点和科技工作特色。当前理工类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更多的将工作放在项目申报和项目管理上,缺少对科研人员研究方向的顶层设计,在政策制定时多是观望态度,工作定位不高,缺乏创新精神[4]。理工类高校的管理人员主要由分管科研的行政人员构成,科研管理人员要了解国家及省部级相关的大政方针,又要了解学院科研团队的组成人员、专业领域、科研项目的管理情况。但科研任务多,分管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的科研管理人员比较少,且大多是理工类背景出身,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政策方针把握不准,对项目分类的方向把握不明。各学院一般配备一名科研秘书,很多时候也只仅限于转发通知、收发材料。在科研申报简单的报送材料时,时常会有不清楚材料具体份数的情况。因此要加大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人员队伍,也要对科研秘书有相关的培训,增强科研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科研人员的专业性。

2.3信息化水平低,管理效率低下

信息化的科研管理,安徽省理工类高校全部开通了科研管理系统,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的前期申报、立项项目录入拨款、结项申请、成果报奖、科研考核等都可以实现线上操作,各种科研统计也可从系统中导出,这减轻了科研管理人员的线下管理项目的负担,也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各高校的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有些高校刚开通管理系统,在前期的录入项目时,又增加了线上登记的录入量;有些高校的科研管理系统不稳定,出现网络问题时又耽误系统申请和评审进程,等于科研管理人员的项目管理、专家的项目评审以及项目申请人的科研申请也被系统拖着走;有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并没有建立单独的科研管理系统,即使有了科研管理系统,也同理工类的科研同步管理,并没有实现差异化管理;也有的高校管理系统没有建立信息门户窗口,不能与校内其他系统连接,如学校的人事系统、财务查询报销系统、教务系统等不能实现互联互通,职工登录不同系统,也要频繁输入不同的账号密码,办公效率低下[5]。

3理工类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工作路径选择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背景之下,安徽省理工类高校要提高影响力和竞争力,需要更加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同时也应注意科研与管理的协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科研管理工作也要得到重视。

3.1调整科研资源,完善科研分配制度

理工类高校的科研项目中主要分为纵向项目和横向项目。纵向项目主要由上级部门或者同级部门的财政划拨经费,横向项目主要由与学校签订合作协议的企业拨入经费。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主要是纵向项目,但是对于要获批社会科学领域中的纵向项目立项,并不简单。自然科学的科研经费除了纵向项目经费的支持,还可以有更多的横向经费资助。在这一方面,科研经费的分配中,高校应当着重倾斜哲学社会科学的支持力度。第一,理工类高校可以增加哲学社会科学类青年人才的引进力度。很多高校的做法是引进青年博士,除了给予编制、安家费等相关待遇,还有科研经费。青年博士作为省部级以上课题的主要孵化力量,在引进人才时给予科研支持,是激励青年人才进行科学研究的主要手段。第二,设置哲学社会科学科研项目储备库,激发科研人员的科研动力,盘活现有科研存量[6]。科研管理处室可以从科研项目、实验室平台、智库、科研团队等几个方面培育储备项目,以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等主管部门的项目为标准,着力提高科研项目质量。针对未立项的科研人员,可以邀请同行专家,召开基金项目辅导会,鼓励其积极参与,提高申报的质量,以备提高申报项目的竞争力。

3.2科研管理人员专业化,加强科研管理团队建设

打造一支专业化的管理队伍是提高科研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一是增加科研管理人员。根据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体量,适度增加学校层面的科研管理编制,通过聘任科研秘书等方式为学院层面配置较为充足的科研管理服务人员[7],切实使学校和学院层面均有能力为科研活动提供全方位的管理与服务支持,促使科研管理规范化运行,提高相关部门对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二是做好科研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在申报项目方面,哲学社会科学的申报项目种类繁多,要分门别类的做好各个项目申报注意事项、报送材料内容等统计,发给各学院组织项目申报;在科研考核上,要根据理工类和社科类的特点,在科研指数和科研经费上适度给予社科类学院政策照顾,科研评价向部级项目、高水平科研成果方向倾斜;在科研奖励上,不同于理工类有标准、专利奖励,可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的高水平论文、专著资助力度。同时,理工类高校可以与同类型的兄弟高校之间开展科研管理工作交流,借鉴他校的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经验,取其精华,从而探索出适合本校特色的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工作之路。培训工作能够将管理人员工作系统化,增强科研活动的组织能力,进而提升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3.3优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

针对科研管理系统的问题,科研管理部门应优化科研管理系统的管理流程,强化数据管理与分析功能,应充分考虑文理科科研管理的差异性,规范社科成果的类型和级别、项目来源和分类、各类项目预算科目和经费结算模型。例如在项目预算中,自然科学的预算中有材料费、燃料动力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知识产权事务费,而在社会科学的预算中有资料费、数据采集费、印刷出版费等,预算不同,在科研管理系统中的预算设置模板也不同。同时,科研管理系统的运行,对外可以借鉴上级信息管理平台的经验,如“国家社科基金科研创新服务管理平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平台”等,规范项目管理流程,在项目申报阶段,设立独立的申报批次,创建社会科学项目的预算模板;在评审阶段,根据申报学科类别,做出评审方案,邀请业内专家评审;在汇总阶段,根据专家意见,汇总评审结果,并将意见发送到申请人的系统中,导出拟立项名单。对内也可以同财务、教务、人事、资产、教务等系统搭建一个校内信息平台,教师只需通过一个系统进入其他系统,通过共享信息,简化日常管理,减少审批流程,提高管理效率。

4结语

第5篇:科学研究管理范文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在规模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一定时期内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飞跃。虽然我国办学规模在不断提高,但整体上教学质量却在下降。导致教学质量滑坡的因素有很多,如市场经济的大发展对教育战线的冲击、不良的社会风气对高校教师的侵蚀、盲目扩招引发的教学环境及师资队伍产生的矛盾、教学考核考评系统不健全等都是影响高校教师师德问题的消极因素,但主要因素还是师资队伍的管理问题。从目前我国高校师资队伍分析,师资队伍管理的不科学性导致了许多负面效应:一是由于师资队伍管理行政化,使得部分教师不是专心致力于教学与科研,而是忙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整日沉溺于行政事务,从而荒废了科研和教学;二是师资队伍管理制度化,教师的精力多数用在任用、聘任、培训、考核与评价、晋升等各个方面,很难淡泊名利、潜心治学,由此带来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三是师资队伍管理市场化,在教师引进机制上、任用管理上、科研成果上、课时数量上完全与经济挂起钩来,而唯独在教学质量上缺乏经济激励机制。经济刺激的差距产生了多米诺效应,有人将高校的这些现象喻为“金字塔”,认为如果把一生精力全部用在教学上不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而是“毁灭自己,照亮别人”。科学泰斗钱学森之问“中国的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当今对大学教师的“金字塔分层论”似乎已经给出了答案。

二、教学质量是确定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志

从教育的整体性来看,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评价一个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追求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改革教学质量永远是学校教育的主题。而从教育的最终结果来看,办学质量的核心是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是教师,而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决定学校办学质量的高低。衡量一个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志是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反映。教师的教学活动实际上是一项巨大的育人工程,课堂教学只是工程的实施阶段。在实施课堂教学之前,必须制定周密的教学计划、详尽的教学方案。既要对教材进行全面统筹,又要对教材进行深层次探索,还要预测教学过程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的实施对象是不确定因素,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深入钻研教材,还要深入钻研学生。只有深入调查研究学生的思想动态、特点需求,才能因材施教,开发其潜能。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努力寻求自己的特色,既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兼顾好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要注重课堂的教育性,使学生不仅能掌握科学知识和熟练的技能,还能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及个人素养。由此看来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必须具备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精神;只有潜心治学,创造严谨勤奋的治学氛围,才能精育良才。因此,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衡量教育方针能否得以贯彻,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有很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日益全球化,教育的国际化已成为必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引进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实践证明,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理引入课堂教学,建立标准化课堂教学管理体系,试行课堂教学全过程管理、全员参与管理和全方位管理的基本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三、探索标准化课堂教学管理模式

积极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引进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中,建立标准化课堂教学管理体系,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深远意义。ISO9000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的四大基本原理具有广义的含义:一是强调质量形成于全过程;二是必须使影响质量的全部因素在全过程中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三是具有持续提供符合要求的能力,四是质量管理必须坚持进行质量改进。ISO9000族标准化质量管理不仅适用社会各行各业,也同样适用于教育领域。全面质量管理是ISO9000标准化的重要组成: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学校是一个教育组织,学校的教学质量是办学中心,只有学校全体成员都参与管理,学校的办学质量才能得以保障;只有提高办学质量才能保证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受益,员工受益。标准化课堂教学应该进行“三全”管理:即全过程管理、全员参与管理、全方位管理以及PDCA循环法管理。

(一)全过程管理

任何事物的质量都有一个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教学质量也不例外。若从全过程质量管理的角度来看,教学质量的产生、形成和实现的整个过程是由多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环节所组成的,每一个环节都或轻或重地影响着最终的教学质量状况。为了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把影响教学质量的所有环节和因素都控制起来,形成一个综合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备课授课质量和课堂管理质量。

1.备课授课质量。备课是教学全过程的基础,它对课堂教学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备课的工作包括学习课程标准、教学大纲,钻研教学内容,阅读参考资料,研究有关教学经验以及选择具体恰当的教学方法,编写教学方案及制作课件等。在备课过程中,课程内容的教育思想、系统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对教材内容全面深刻的剖析、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认识规律及教材的重点难点等都应该在教学方案中体现出来。

2.课堂管理质量。管理好课堂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石,课堂管理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管理。教师是课堂管理的核心,是课堂管理的执行者,而学生既是课堂管理的对象,又是课堂管理的主体。课堂管理包括课堂管理目标、管理模式、人际关系、学习氛围、课堂纪律等因素。为了规范课堂秩序,达到授课目的,完成质量目标,应该建立学生管理追溯系统,全面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出勤—课堂提问---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实习实训---社会调查—社会活动等进行全过程控制。学生管理追溯系统能明确记录学生学习期间的全部信息,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及创新性,对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全员参与管理

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方针、办学模式、部门管理、教师授课及学生课堂表现等各个环节的综合反映。教学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个人的工作或学习质量都会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最终的教学质量。因此,教学质量需要自上而下地人人关心,人人参与。只有全员参与管理,才能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要实现全员参与管理,应当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树立质量教育意识,学校领导首先注重教学质量,牢固树立“学校教育质量第一”的思想,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堂管理能力不断进行培训和提高,根据不同的教学岗位,设定不同的培训方案,并根据每学年的教学工作开展周、月、期中、期末、学年等不同阶段的质量教育培训,使每个教育员工树立起质量教育意识;二是建立教学质量管理系统,各教学管理部门、各级各类人员都要明确自己的教学任务和职权,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一个高效、协调、严密的教学质量管理系统。在这个系统内,每个人都应该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且将责、权、利三者统一起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三是激发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开展多种形式的全员参与管理活动,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共同管理的积极性。学生参与管理活动是一个很重要的形式,首先要提高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意识,使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参与班级管理的责任。以不同形式划分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3-5人构成,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竞赛,并将学习小组的平均成绩作为评价标准,使学生建立“小组荣誉人人有责”的思想,构成教师—班长—组长—小组成员层层管理链条,促进人人参与管理。

(三)全方位管理

教学质量目标的实现不仅有赖于各管理层级的通力协作,还要有不同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使所有的教学管理活动围绕一个共同目的,创建良好的有效整体。为了提高和保证班级学习质量的教学目标,要充分发挥班委及团支部的作用,为每个教学班级的每个班委或团支部成员都建立详细的质量目标责任制,构建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在教学管理过程中以提高学习质量为中心,建立以纵向由教师(辅导员)-班长(团支书)-班委(团支部)-学科管委会-学习小组-成员、横向由学习-纪律-生活-文体-卫生-心理等职能组织构成的有效整体,从而实现纵向通力协作、横向密切配合的质量目标。以学习委员岗位为例,设立学科管理委员会,每学期开设课程的管理途径以学习委员-管委会成员-学习小组-学生为主线,学习委员负责所有学科,学科管委会成员负责与任课教师联系,向学习小组传达信息、处理具体事务;学习小组组长负责本小组成员的具体落实,实现全方位层层管理、层层落实的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