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与云计算有关的技术范文

与云计算有关的技术精选(九篇)

与云计算有关的技术

第1篇:与云计算有关的技术范文

关键词:云计算技术 政府组织 信息技术采纳 多案例研究

一、引言

云计算已经被欧美许多国家的政府组织应用于电子政务系统。以英国政府的“政务云”为例,它包括多层级的开放数据平台和应用程序平台,拥有庞大的用户群,未来还准备移植到4G移动通信平台上。美国是目前唯一将云计算全面应用于政府机构的国家,联邦、州、地方各级政府以及社团组织已经广泛应用云计算技术。在我国,原有电子政务系统中存在资源分散、信息孤岛和业务割据等问题,而利用云计算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政务业务协同和部门间信息的互联互通。云计算技术这种特质决定其将作为我国政府解决电子政务难题的强大武器。然而,很多政府部门仍然对云计算技术的采纳持观望态度。因此,分析政府部门采纳云计算技术的成因对于促进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

近年来,实业界和学术界的期刊对于云计算的概念、体系架构和应用模式保持了高度的关注。理论界有关云计算技术的研究不断出现,国际期刊上已发表了一系列有关云计算技术的高水平研究成果。然而,国外现有研究主要聚焦于对云计算技术本身特征及其对组织影响结果的探讨上,关于政府部门采纳云计算的现状和成因的研究几成空白。在国内,尽管云计算技术在实业界已经形成了重要的影响力,学术层面上的研究依然非常欠缺。基于上述情况,本文将围绕云计算技术在政府部门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采纳这一问题,进行规范的多案例研究,构建政府组织环境下云计算技术采纳的理论模型,揭示影响政府部门采纳决策的主要因素,以期推进政府组织中云计算技术的深度应用以及促进我国云计算自主创新产品研发工作的进展。

二 、文献综述和理论框架

虽然云计算这一名词频频出现在各种学术性文章和实业界报刊中,它的含义和所指却一直是随意而不统一的。其中,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的对云计算的定义比较具有代表性:“云计算是一种无处不在、方便的、按需网络访问配置计算资源的共享池(如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程序和服务)的模型,它可以快速配置,使服务管理资源的工作量和服务提供商的交互减小到最低限度”。由此可见,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的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是传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并逐渐融合的产物。这种代表性的定义强调云计算是一种模式,在整个互联网中动态提供服务。这说明计算能力也可作为一种商品通过互联网进行流通。因此,可以认为云计算是一种虚拟、共享和创新性的商业模式。

随着云计算技术对组织信息化建设的影响不断扩大,研究者不仅热衷于讨论相关的技术问题,也逐渐开始关注云计算技术对组织发展的影响作用等管理问题。相关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对云计算技术对组织经营绩效的影响以及管理架构的影响作用的考察,以及对云计算技术促进整个行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

现有文献中严重缺乏针对云计算技术在政府部门采纳的研究。Tomatzky和Fleischer(1990)提出的技术―组织―环境模型(Technology,Organization,Environment,TOE)几乎成为所有新兴技术采纳研究的共同理论基础。TOE模型认为,组织对一项新技术的采纳受到技术本身特征、组织以及环境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技术因素主要关注技术本身的一些特性,如兼容性、功能以及相对优势等。组织因素是指采纳技术的组织类型、规模、经济模式、组织文化以及组织现有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等。外部环境指的是组织运行所处市场(产业、竞争者)竞争程度以及政府政策等。由此可见,TOE模型是一个高度概括性的框架,许多学者在不同类型信息技术的采纳研究中成功引用了这一模型。本研究也以TOE模型为理论框架,将其应用于云计算的采纳问题,开展探索性的多案例研究,对其进行细化和拓展。

三、研究方法――多案例研究

本文的研究工作遵循规范的实证性案例研究方法展开。首先,进行多案例研究的样本选择,10家信息密度高的中国政府部门被纳入我们的调查对象。然后,收集案例研究企业的相关资料,并对其中3家政府部门进行实地观察,并在理论文献的指引下制定访谈提纲。数据收集的方法以深度访谈为主,辅以相关文档的查阅。对所有的访谈进行录音,并进行详细的笔录,然后将笔录文件和录音文件整理成文字稿。另外,研究人员反复地阅读文字稿,并与相关文献进行比对,如此反复迭代形成相关结论。在研究过程中的各个步骤中对各方面的严谨性指标也予以了充分的考虑,并遵循科学的案例研究法则,其满足信度和效度方面的检验要求(Yin,2003)。

四、研究发现

通过对案例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并参照TOE模型,我们发现我国政府采纳云计算技术的动因可以从环境因素、组织因素和云计算技术特征三个方面去考察。国家对云计算技术的支持政策对云计算技术的推广应用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可以认为,目前政府部门应用云计算技术的决策大多数是出于对支持科技自主创新相关政策的响应。此外,政府部门对云计算技术的采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部门高层对云计算项目的支持。采纳云计算技术可能带来的信息安全问题,以及部门领导对资源控制权的敏感度是制约政府部门大范围推广应用云计算技术的主要因素,而政府部门对于云计算技术的成本优势考虑并不多。数据分析结果还表明,云计算技术在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北京、上海、福建等地的政府在云计算应用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云计算的应用效果正在逐渐显现。下面分别从环境因素、组织因素和云计算技术特征三方面详细阐释本文的研究发现。

(一)环境因素

在环境维度上,政府的政策支持对云计算技术采纳的促进作用得到了正反两方面大量事实的证明。访谈对象都提到,因为政府部门信息化投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因此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会促进政府部门尽快制定云计算项目的投资规划。同时,公众对云计算技术的支持对于其采纳应用也具有显著的影响。这可能因为政府部门信息化的目标不仅是提供政府职员的工作需要,而且为公众服务提供资源共享平台,因此公众对云计算技术的支持也是政府部门采纳云计算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此外,各地政府以及国外政府非常重视成功案例的示范性作用,因此采纳云计算技术的成功案例显著影响政府部门的采纳决策。

由于云计算技术毕竟是新兴的信息技术,很多政府部门和公众对其采纳和应用持观望态度。一旦国家政策支持,行业内也有成功案例的示范作用,那么云计算技术一定会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可以认为,目前中国的大环境只是一个中性的因素,因为政府的政策还在酝酿之中,公众出于观望态度,云计算在政府部门成功应用案例个数不多,效果还不明显。

(二)组织因素

组织因素对政府部门采纳云计算技术的影响是决定性的。所有访谈对象都认为,在组织维度上,组织高层对云计算技术的态度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影响甚至是最主要的因素。云计算技术的优势非常明显,但是云计算技术可能引发信息安全问题,并可能使得组织高层失去对资源的控制权。如果组织高层对信息安全问题高度敏感,那么这类政府部门可能放缓采纳云计算技术的进程。另外,如果组织高层对资源的控制权非常敏感,而将自己部门的资源交由其他部门统一管理可能削弱部门领导对资源的控制能力,甚至削弱部门领导的管理权力,那么这类政府部门可能对云计算技术持抵制态度。

组织维度上的其他影响因素还包括组织财务敏感度、组织的IT成熟度以及组织内部对信息技术创新的包容度。如,重视财务成本的组织倾向于采纳云计算技术;具有较强技术实力并且信息化水平较高的政府组织带来较高的云计算项目参与程度与采纳程度。

(三)技术因素

在技术维度上,云计算技术的安全性水平、与组织战略的匹配程度以及与原有系统的兼容性水平对于其采纳均具有显著的影响。云计算技术的安全性水平成为阻碍政府部门采纳云计算技术的重要因素之一。所有访谈对象都提到,云计算技术研发者倡导资源共享的理念,这与政府部门的信息安全机制可能存在矛盾甚至冲突的地方。政府部门对云安全一直心存疑虑。此外,云计算技术与组织战略的匹配程度是促进政府部门采纳云计算技术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政府组织资源分散,信息化建设模式是各自为政,因此应用云计算技术构建电子政务公共云平台,是促进政府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的有效路径。云计算技术与原有电子政务系统的兼容性水平也是制约政务云大范围推广的重要因素。因为政府部门不可能在应用云计算技术之后,废除原有的政务系统,而是将原有系统迁移至云平台。因此,原有系统的可迁移性、运维保障水平、稳定性和兼容性水平较弱,这也给政府组织对云计算技术的采纳增加了顾虑。因为多数政府组织都趋向于回避风险的,以上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政府部门很难大范围地采纳云计算技术。由此可见,云计算自身的技术特征是决定政府部门采纳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结语

云计算技术所倡导的共享、虚拟化和分布式协作理念,引领了新兴信息技术时代的潮流。因此,探讨云计算技术的采纳成因具有前沿性的学术意义。同时,云计算技术在政府组织的应用,将会推动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以及我国云计算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可以认为,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相关实践也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研究工作的不足之处在于实证案例仅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较短时间内的考察,因此可能忽略影响政府部门对云计算技术采纳决策的其他因素。此外,本文多案例研究的结果有待于通过大样本的检验。总之,后续的研究可以针对这些不足之处,开展持续性的跟踪调查和大样本的问卷调查,进一步深化云计算技术相关问题的研究。

参考文献:

①Marston, S., Li, Z., and Bandyopadhyay, S. "Cloud computing-The business perspective." [J].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2011, 51(1): 176-189.

②Armbrust, M., Fox,A. ,and Grifftth, R. "Above the Clouds: A Berkeley View of Cloud Computing." [J].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2010, 53(4): 50-58.

第2篇:与云计算有关的技术范文

关键词:云计算;安全性;可信云;安全云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5-0000-02

1 引言

随着网络带宽的提升、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数据中心对于全新的结构和管理理念的需求,以及各行业对于IT需求的增长和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基于云计算的各种应用在社会的众多领域不断被推广展开。很多企业和机构都部分或全部应用云计算技术来部署其信息系统并提供相关服务,如今云技术已经渗透到国家关键部门应用中。基于云计算的应用使得用户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计算、交互、存储乃至应用等IT资源,灵活的计算能力和高效海量数据管理分析方法,更方便的获取各类信息服务。然而尽管云计算系统功能强大,且可无限虚拟服务资源、可按定制服务需要进行交付服务计算,但假冒电子签名、木马攻击与病毒损毁、电子签名的抵赖等都在威胁着互联网云计算的安全性。因此从云计算诞生以来,国内外的众多学者便对云的安全性进行了很多研究。

2 云计算安全性的相关概念

2.1 云安全概述

云安全(cloud secarity)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和问题。研究的是云计算过程涉及的环境、流程、技术、管理、服务(service)等各个层面的安全问题,如果单纯从某一层面去定义,无意是片面的。云安全领域研究的努力目标是达成安全云或安全云计算。

2.2 云计算服务的安全现状

在云计算被企业接受使用的同时,一直困扰网络用户的安全性问题也被提上云计算使用用户的日程上来。安全性是一个很受争议的问题。根据IBM的调查显示,阻碍用户选择使用云计算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云计算的服务质量以及数据安全性、私密性。在这项调查中,48%的企业认为在使用云计算时数据的可用性和可靠性是很重要的,33%的企业用户认为云计算的法规限制是值得关注的。而在这些使用云计算的企业用户中80%的企业认为云安全是企业的第一优先考虑因素。而纵观Gartner、ENISA、CSA、IBM X-Force安全组织的调查报告可以发现,云计算的安全性问题涉及很多方面,其中包括:用户数据存取权限的管理;数据存放的物理位置管理,云计算的滥用、优先权问题、访问权限问题以及法规的适用性等。因此,在云安全问题方面,云安全技术不但要考虑技术层面的问题,还要关注管理、流程、法规等层面。

云安全面临的技术危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假冒电子签名、伪造和变造电子签名、电子签名的抵赖、木马攻击和病毒损毁等。近些年来,云服务提供商频频出现各种不安全的事件。

云安全通过网状的大量客户端对网络中软件行为的异常监测,获取互联网中木马、恶意程序的最新信息,推送到服务端进行自动分析和处理,再把病毒和木马的解决方案分发到每一个客户端。云安全的策略构想是:使用者越多,每个使用者就越安全,因为如此庞大的用户群,足以覆盖互联网的每个角落,只要某个网站被挂马或某个新木马病毒出现,就会立刻被截获。据统计,云安全可以支持平均每天55亿条点击查询,每天收集分析2.5亿个样本,资料库第一次命中率就可以达到99%。借助云安全,现在每天阻断的病毒感染最高达1000万次。

3 可信云安全技术

虽然云计算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增长前景,但对于使用云服务的用户而言,云计算存在着多方面的潜在风险和各种安全问题.在客观分析了当前云计算领域发展中面临的安全挑战问题基础上,总结了云安全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指出了云安全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云计算与可信计算技术的融合研究将成为云安全领域的重要方向.

可信云安全技术采用的技术路线是互联信息的可信云技术和安全云技术。这两项技术的支撑是可信模式识别技术、可信密码学技术、可信融合验证技术。可信云安全技术还涉及云用户端制作技术、云服务中心制作技术以及可信计算技术、云安全技术。

3.1 可信云技术

可信云技术及其可信根计算认证技术包括:针对可信云用户加密、解密密钥和算法的管理进行可信密码学技术计算;针对可信云用户端的用户身份进行可信模式识别技术计算;针对可信云、端互动的“零知识”挑战应答认证进行可信融合验证技术计算。

3.2 安全云技术

安全云技术包括:形成结合传统模式识别技术及行为密钥技术两大技术的可信模式识别技术;形成基于传统密码学技术并具有系列连续变换的可信密码学技术;形成结合“云端零知识证明”技术的可信融合验证技术。

3.3 可信云安全技术的关键技术

可信云安全的技术即可以是可信云技术、安全云技术的组合使用,又可以是两者的独立使用,可信云安全的关键技术支撑是:可信模式识别技术、可信密码学技术、可信融合验证技术,包括系统软、硬件及其应用层、驱动管理层、物理逻辑层,形成可信根计算认证的内容。

(1)可信模式识别技术。鉴于传统模式识别技术因为“拒识率”和“误识率”的缺陷而导致的认证误判,可信模式识别技术将传统模式识别技术和模式识别行为密钥技术相结合,从而使得可信云用户端只需要到可信云服务数据中心下载该可信云用户端软件即可达到零“拒识率”和零“误识率”以及防范假冒登录等功能。

(2)可信密码学技术。传统密码学在当今社会面临的危机是安全通信定义与密码学技术固有属性的矛盾冲突,加密方法的可认证性依赖于密钥的可认证性,而密钥的安全性又依赖于密钥的隐密性,在非对称密钥算法中,常用的一些算法又是潜在的攻击手段。可信密码学技术则对传统密码学技术结合点“拓扑群”变换运算技术进行扩展,从而具有了用户密钥管理和可信验证的功能。

(3)可信融合验证技术。可信融合验证技术将传统的融合验证技术作为一个子集,采用可信模式识别技术和可信密码学技术,结合“云端零知识证明”方法,具有云、端互动“零知识”挑战应答认证功能,并可实现云、端PKI技术的功能。

3.4 可信云安全的非技术手段

在云计算的使用过程中除了技术方面的因素会阻碍云计算的推广,还有一些非技术方面的因素,例如:云计算供应商与用户之间是否具备严格的安全保密协议,云服务商与用户的权利义务等等。针对这些因素,可信云安全可以采用一些非技术手段去加强云安全:选择信誉好、有公信力的公司作为云服务提供商,保障云端用户的数据安全;对于云计算的实施流程进行安全规划,每一个步骤都明确人员的权与责、制定合理的管理机制及响应办法;安排专职人员负责防护系统、安全审核、定制安全基础设施等。

3.5 可信云安全的发展历程

伴随着网格技术、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等的混合发展,可信云安全技术经历了三个阶段:可信计算与云安全技术初级发展阶段、可信计算与云安全技术高级发展阶段、可信云安全技术发展阶段。在可信云安全技术发展阶段可信计算被应用在云计算数据中心内网,可信模式识别技术、可信密码学技术、可信融合验证技术在云、端互动中实施。

4 结语

云计算自提出以来,因其依靠基于互联网的强大计算能力,使得成千上万的终端用户都能够云端互动、有效连接,同时依靠强大的管理平台和超级计算模式去实施多种应用,而安全性问题则是用户选择云计算的一大阻碍。因此,云计算的安全性研究对于云计算的推广应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到来,而云计算技术、云安全技术也必将会随着这场技术变革逐渐完善。

参考文献:

[1]吴吉义,平玲娣,潘雪增.云计算:从概念到平台[J].电信科学,2009,12:23-30

[2]朱近之.智慧的云计算[D].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4

[3]Armbrust M.Fox A,Griffith R,et a1.Above the Clouds:A berkeleyview of cloud computing,2009[2010-l1-11]

[4]李虹,李昊.可信云安全的关键技术与实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6

[5]王舒榕.基于云计算平台的安全性及信任模型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硕士论文,2011,2

第3篇:与云计算有关的技术范文

关键词:云计算;局域网;网络构建;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08-0000-01

云计算技术是一种分布式计算技术,该技术可以将常规的局域网数据处理工作转移到在网络中部署的分布式计算机中,集中优势资源对应用数据进行集中处理或存储,这样不仅降低了局域网终端的硬件部署需求,还进一步提升了局域网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局域网的维护成本。

一、云计算特点和优势分析

实际应用中,不同用户对云计算技术的应用需求不尽相同,按照侧重点不同可以将云计算平台分为三类,分别为虚拟化技术、基础软硬件设施共享以及云计算平台网络服务。但是无论云计算的应用目的是什么,其都具有云计算所具有的三个特点。

(一)统一的底层平台实现。云计算可以为用户提供统一的操作平台并向用户开放通信接口,这就降低了用户的接入门槛,不必要对云工作的原理进行了解和掌握即可完成相应的工作。

(二)云平台灵活可调节。云计算中的一个关键技术就是虚拟化技术,利用该技术局域网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需求获得相应的云空间和操作权限,且单用户的平台需求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当调节。

(三)云平台具有超强的计算能力。由于云平台使用了分布式计算机对用户数据进行集中处理,因而局域网用户可以通过高性能计算机获得更快更便捷的计算服务,且该服务的获得不受终端设备性能制约。

鉴于云计算具有上述特点,故在局域网中使用云计算技术进行网络部署和应用时可以获得传统的局域网部署和应用所无法获得使用体验和使用优势。具体来说,(1)云计算可以向局域网用户提供数据集中存储服务,这就大大降低了数据泄露的可能性和用户存储成本,提升了网络数据的安全性;(2)云计算可以提供更快的事件反应速度,依托云计算的高性能的数据处理服务,用户所需的服务时间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减少;(3)软件安全性能的提升,基于云计算技术构建的局域网将软件服务转移到云端进行,依托云端的安全技术可以为局域网用户构建更加安全有效的工作环境。

二、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局域网架构与实现

云计算技术下的局域网架构主要分为四层,分别为基础硬件层、基础管理层、应用接口层以及应用层

(一)基础硬件层。基础硬件层用于向局域网用户提供基础硬件支持,不仅包括多种存储设备,还包括多种高性能数据处理设备。虽然这些设备在局域网中处于不同区域,但是可以通过统一的云计算管理系统进行整合和统一,消除了传统的物理机空间上的限制。

(二)基础管理层。本层是云计算局域网实现的核心部分,应用到的云计算相关技术也最多。利用本层中所使用的计算机集群技术、分布式文件管理系统以及网格计算等技术可以快速便捷的完成各设备之间的初始化工作,且在各设备之间建立起适当的协同关系,让其组成统一的整体对外提供服务和支持,实现高效数据处理和存储等功能。由于基础管理层对基于云计算的局域网建设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故在该层的建设中必须采取适当的安全防护策略。

(三)应用接口层。本层用于向应用层与服务层之间的数据通信提供开发环境和开发接口,具有较高的灵活性。按照该层规范编写的应用程序可以在用户和云计算平台之间建立起一条稳定持续的数据传输通道。

(四)访问层。该层主要面向对象为局域网用户,局域网内经过授权的合法用户可以使用访问层中开放的登陆接口进入云计算平台,并在平台中获得相应权限的操作、空间以及资源配置权限等。

三、局域网内的云计算关键技术

(一)数据存储技术。云计算系统可以为多用户提供并行服务,因此云计算中的数据存储技术必须在保证数据存储有效性的同时向用户提供高性能、高传输率的数据存储于传输服务。当前云数据存储技术主要有GFS技术、HDFS技术等,这两种技术均可以实现对数据信息进行分布式存储,且采用冗余等技术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二)虚拟化技术。虚拟化技术是云计算中的核心技术之一,能够对局域网内的资源进行高效整合与利用。

其中,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可以将单一的硬件资源划分为多个虚拟硬件资源,且保证每个虚拟操作系统之间相互独立,这样就极大的提升了局域网服务器的使用效率,更加便于进行快速网络部署、故障恢复以及统一管理等内容。

存储虚拟化技术可以对整个局域网内的存储资源进行统一调度和管理,用户可支配的存储空间不再受硬件终端的限制,而是根据用户需求变为动态可调整的。在该部分技术中用户还可以使用安全认证技术、数据加密技术等提高数据的安全性。

应用虚拟化技术可以将硬件和软件进行剥离和抽象,使得应用程序的运行不再受系统和底层硬件的制约,该技术极大的提升了应用软件的兼容性能。

桌面虚拟化技术可以按照用户要求为用户提供独立的、可恢复的桌面环境,用户可以在局域网环境下利用不同终端对个人桌面环境进行访问和操作。该技术可以降低用户局域网接入成本,提升用户在局域网中的灵活性。

(三)其他关键技术。局域网中可应用的云计算技术还有数据管理技术、安全技术、业务接口技术、分布式编程与计算技术等。这些技术均可以在云计算平台内利用分布式计算机的高效性和可靠性为局域网用户提供可靠、大容量、高速率的数据服务。如数据管理技术可以为局域网用户提供大数据处理功能的支持;安全技术可以利用云计算平台的集约性和专业性对用户数据提供数据备份、隐私保护、安全防护等功能;业务接口技术可以支持用户在不同局域网内进行数据迁移;分布式编程与计算技术可以让用户在权限范围内进行自主编程以实现其特殊使用需求等。

四、总结

云计算技术可以为网络用户提供快速高性能数据和应用服务,随着局域网用户需求的不断发展以及个性化需求的逐渐变更,在局域网中应用云计算技术必然会成为一种主流趋势。

参考文献:

[1]彭石红.浅谈云计算的关键技术[J].广东教育:职教,2011,10.

[2]刘媛.云计算在局域网中应用设想[J].科技风,2010,1.

第4篇:与云计算有关的技术范文

中小企业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要想提高其竞争力,就必须要完善企业的会计工作。中小企业建设会计信息化模式存在几个问题:会计人员普遍素质不高,缺乏专业技术研发部门,也缺乏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与保护。而在当前云计算环境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还要面对复杂的云计算环境、安全和技术问题。

[关键词]

中小企业;云计算;会计信息化

前言

云计算是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而逐步发展的,互联网环境下,云计算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在云计算环境之下,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快,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在互联网环境之下,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必须结合云计算的基本特点与特殊需求,只有结合云计算的基本特点,才能对云计算在中小企业的信息化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展开分析。云计算为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改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云计算也为中小企业的改革指明了一定的方向。只有在云计算环境之下,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化道路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得到提升与发展,没有对于云计算的研究与把握实际上对于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化过程是不能够正确和全面认识的。正确认识云计算环境下的中小企业信息化过程,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对于云计算环境下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改革。

一、云计算概述

(一)云计算的定义

云计算是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基于互联网的一定程度的相关服务的不断增加、使用和交付的固有模式,一般而言,云计算是通过网络来专门提供动态的、容易扩展的且是虚拟化的网络资源。从以上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云计算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产生的,互联网催生了云计算的诞生。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云计算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换言之,只有认识到互联网技术与云计算技术的相关性,才能从根本上真实地认识互联网云计算的特点。第二,云计算的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虚拟化的资源,这种资源由于分布在网络上具有易扩展性以及发散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云计算资源的难以把控性,这是云计算环境下的基本特点。

(二)云计算的关键词技术

云计算的关键词技术是指在网络上巨大的、不可估量的资源之下,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资源在很大程度上不易被识别,只有通过使用与需要寻找的资源相关的“关键词”,才能够寻找到相关资源。换言之,在云计算环境之下,尽管网络资源异常丰富,但要寻找到相关的数据资源往往依赖其关键词进行寻找,只有在关键词技术的运用之下,才能对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资源进行有效寻找与精确定位。

(三)云计算的特点

根据当前互联网发展的实际状态,云计算的特点基本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从资源上来说,云计算环境下,网络资源异常丰富,尤其是与中小企业会计相关的网络资源更加异常丰富。丰富的网络资源往往对于中小企业会计人员寻找具有相关性的资源数据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帮助。第二,从资源的获取与识别上来说,尽管云计算环境下网络数据资源具有异常的丰富性,但在很大程度上对于识别与获取相关资源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第三、资源的可利用度不高,前已述及,云计算环境下网络数据资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识别与获取,因为网络数据资源以及与中小企业会计相关的网络资源的丰富度十分有限,在很大程度上就造成了资源的可利用率偏低的情况。

二、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概述

(一)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现状

目前来看,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但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中小企业在现有条件下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系统性的会计信息化建设状态。其现状基本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初步建立起了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软件运用系统。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化过程实际上就是中小企业运用网络会计软件进行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计软件的发展与逐渐完善是必不可少的,现有条件之下,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软件的运用具有了一定的成功经验。第二,企业领导层逐渐重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从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过程来看,经历了被企业领导漠视、歧视以及逐渐重视的过程,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总路径。任何情况下,只有中小企业领导能够重视其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过程,才能使得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化逐渐发展并成熟起来。第三,注重会计信息化与网络技术发展的关系,从根本上来说,会计信息化与网络技术的发展的关系密不可分。没有对网络技术的重视以及普及,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过程就不会顺利进行。

(二)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其一,会计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作为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主要推动者,会计信息人员的专业素质直接关系着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进程,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只有真正地把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升上去才能真正提高会计信息建设的步伐与质量。其二,缺乏专业的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技术研发部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过程是依托于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的相关技术支持,没有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化的研发部门的技术支持,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化是不可能高质量发展的。其三,从国家层面来说,缺乏一定的政策支持与政策保护。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与技术支持,只有把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与国家的宏观政策的支持结合起来,才能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对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支持。

(三)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需求

作为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必须面对的问题,中小企业信息化是在中小企业必然经历的一个发展阶段上形成的。必须认清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需求,才能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上少走弯路。目前来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需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解决财务会计信息的发展速度问题。从传统上来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过程中,一直在追求会计信息能够在极短地时间内大量处理其会计信息,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就是为了满足其会计信息发展速度的需要。第二,提高中小企业会计决策的能力。会计决策的能力是指,中小企业在会计信息预算、核查以及结算过程中的一种综合能力,只有认识到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过程中,会计决策能力一直是伴随着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过程,才能认识到中小企业决策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会计信息化的程度。第三,适应互联网经济条件下的需求。互联网经济是指经济实体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互联网技术的互联网理念,也就是说,在互联网技术与互联网理念的支持之下,经济的发展更加迅速。正是在互联网经济的迅速影响之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也成为了一种必然的选择与市场经济的一种必然要求。

三、云计算环境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环境问题

云计算环境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的一种资源存在环境的简称。云计算在一定程度上与网络的使用量、互联网的基本交付模式等相关。一般认为,云计算环境问题是云计算始终面对并始终摆脱不了的问题。只有认清云计算环境下的问题,才能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对云计算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化过程的全面认识。在云计算环境之下,会出现很对与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过程中的某些环境问题不相关的问题,只有认识到云计算环境下其环境问题的复杂性,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其对云计算的影响。我们认为,环境复杂性一方面使得云计算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难度增大,需要中小企业投入更多的、更大的人力与物力才能真正完成资源识别与提取,另一方面,对云计算的技术问题也提出了一种挑战,也就是说,云计算环境下,基于环境的复杂性,必须正确认识云计算环境下网络技术与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提高,不能提高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不能真正应付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问题。

(二)安全问题

云计算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化的安全问题,主要指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指外部安全问题。主要是说,基于云计算的数据网络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网络,而网络从目前来说并不是一种比较安全的资源存放方式,基于网络病毒、网络黑客问题的层出不穷,在很大程度上都威胁着网络数据资源的安全问题,也就是说,网络安全构成了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重要障碍。二是内部安全问题。会计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是企业的核心机密之一,一个企业不能正确对待与认识会计信息的安全,往往会造成会计信息泄露的安全事故,而会计信息泄露从某种意义上意味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缺失。

(三)技术问题

无论云计算还是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在很大程度上都要依赖技术发展的完善与提高。现阶段,云计算技术与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满足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一方面是因为中小企业的财力有限,不能投入一定的研发资金进行技术研发;另一方面,通常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人员的专业素质亟待提高,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够得到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是解决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技术问题的关键,实际上只有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技术问题能够得到解决,才能在一定程度促进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进程。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也只有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技术人员才能熟知其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使得技术解决问题更加具有实效性。

四、云计算环境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模式

(一)需求分析和策略定位

一般来说,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明确市场经济主体的现实需求,在明确其现实需求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对其进行策略定位。不明确甚至不了解市场经济主体的现实需求的情况下往往不能进行正确的策略定位与策略选择。现阶段,从宏观上来说,中小企业的矛盾主要集中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现实需求不能与其技术相匹配,也就是说,对于中小企业来讲,不能正确处理现实需求与技术匹配的问题。从微观上来说,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现实需求包括技术需求、人员需求、资金需求等。对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策略定位必须结合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存在的现实需求,从上述情况来看,一方面,只有国家加强对于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政策支持力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宏观问题。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自身需要加强研发技术的力度以及对于其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各方面的支持。二者相互结合才能更好地解决云计算环境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现实需求与策略定位。

(二)云计算环境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基本模式

云计算环境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基本模式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以中小企业在会计信息化过程中的问题为导向,以对中小企业的相关支持为中心,以网技术发展的程度为基本着眼点,以中小企业的现实需求为存在基础来展开对于云计算环境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基本模式的建设。以上几个方面,相辅相成,互为一体,只有认识到以上几个方面存在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对于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基本模式的探讨,才能更好地进行其基本模式的建设。

(三)云计算环境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网络设计方案

目前来看,对于中小企业在云计算环境下发展会计信息化的建设,必须明确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设计方案,真正解决网络资源的识别与获取是其关键。目前对于云计算环境下网络资源的获取主要是通过关键字技术,缺少相关技术的研发。实际上,云计算环境下快速获取网络数据资源的技术可以模仿百度搜索引擎、谷歌搜索、360搜索等来建立相关的搜索引擎来使其网络设计方案更加具有实际意义与价值。(四)云计算环境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机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云计算环境下的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机制不同于传统上的会计信息化过程。所以一方面需要建立并健全云计算环境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促进与鼓励机制,另一方面,也要明确云计算环境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建设的监督与监管机制,二者不可分割。另外,必须明确云计算环境下的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机制是建立在对网络资源充分运用的基础上的,这是对于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补充。

五、结语

云计算环境下的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必须要以云计算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核心,明确二者与会计信息化的必然联系与关系。并且必须认识到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在明确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对于云计算环境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建立与健全。

作者:佟微 单位:渤海大学金融与商贸学院

[参考文献]

[1]吕橙,易艳红.云计算在会计信息化建设中的SWOT分析[J].商业会计,2013(7):103-104

第5篇:与云计算有关的技术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云计算;会计信息化

前言

云计算是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而逐步发展的,互联网环境下,云计算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在云计算环境之下,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快,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在互联网环境之下,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必须结合云计算的基本特点与特殊需求,只有结合云计算的基本特点,才能对云计算在中小企业的信息化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展开分析。云计算为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改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云计算也为中小企业的改革指明了一定的方向。只有在云计算环境之下,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化道路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得到提升与发展,没有对于云计算的研究与把握实际上对于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化过程是不能够正确和全面认识的。正确认识云计算环境下的中小企业信息化过程,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对于云计算环境下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改革。

一、云计算概述

(一)云计算的定义

云计算是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基于互联网的一定程度的相关服务的不断增加、使用和交付的固有模式,一般而言,云计算是通过网络来专门提供动态的、容易扩展的且是虚拟化的网络资源。从以上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云计算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产生的,互联网催生了云计算的诞生。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云计算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换言之,只有认识到互联网技术与云计算技术的相关性,才能从根本上真实地认识互联网云计算的特点。第二,云计算的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虚拟化的资源,这种资源由于分布在网络上具有易扩展性以及发散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云计算资源的难以把控性,这是云计算环境下的基本特点。

(二)云计算的关键词技术

云计算的关键词技术是指在网络上巨大的、不可估量的资源之下,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资源在很大程度上不易被识别,只有通过使用与需要寻找的资源相关的“关键词”,才能够寻找到相关资源。换言之,在云计算环境之下,尽管网络资源异常丰富,但要寻找到相关的数据资源往往依赖其关键词进行寻找,只有在关键词技术的运用之下,才能对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资源进行有效寻找与精确定位。

(三)云计算的特点

根据当前互联网发展的实际状态,云计算的特点基本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从资源上来说,云计算环境下,网络资源异常丰富,尤其是与中小企业会计相关的网络资源更加异常丰富。丰富的网络资源往往对于中小企业会计人员寻找具有相关性的资源数据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帮助。第二,从资源的获取与识别上来说,尽管云计算环境下网络数据资源具有异常的丰富性,但在很大程度上对于识别与获取相关资源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第三、资源的可利用度不高,前已述及,云计算环境下网络数据资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识别与获取,因为网络数据资源以及与中小企业会计相关的网络资源的丰富度十分有限,在很大程度上就造成了资源的可利用率偏低的情况。

二、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概述

(一)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现状

目前来看,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但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中小企业在现有条件下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系统性的会计信息化建设状态。其现状基本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初步建立起了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软件运用系统。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化过程实际上就是中小企业运用网络会计软件进行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计软件的发展与逐渐完善是必不可少的,现有条件之下,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软件的运用具有了一定的成功经验。第二,企业领导层逐渐重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从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过程来看,经历了被企业领导漠视、歧视以及逐渐重视的过程,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总路径。任何情况下,只有中小企业领导能够重视其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过程,才能使得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化逐渐发展并成熟起来。第三,注重会计信息化与网络技术发展的关系,从根本上来说,会计信息化与网络技术的发展的关系密不可分。没有对网络技术的重视以及普及,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过程就不会顺利进行。

(二)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其一,会计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作为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主要推动者,会计信息人员的专业素质直接关系着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进程,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只有真正地把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升上去才能真正提高会计信息建设的步伐与质量。其二,缺乏专业的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技术研发部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过程是依托于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的相关技术支持,没有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化的研发部门的技术支持,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化是不可能高质量发展的。其三,从国家层面来说,缺乏一定的政策支持与政策保护。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与技术支持,只有把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与国家的宏观政策的支持结合起来,才能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对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支持。

(三)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需求

作为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必须面对的问题,中小企业信息化是在中小企业必然经历的一个发展阶段上形成的。必须认清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需求,才能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上少走弯路。目前来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需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解决财务会计信息的发展速度问题。从传统上来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过程中,一直在追求会计信息能够在极短地时间内大量处理其会计信息,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就是为了满足其会计信息发展速度的需要。第二,提高中小企业会计决策的能力。会计决策的能力是指,中小企业在会计信息预算、核查以及结算过程中的一种综合能力,只有认识到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过程中,会计决策能力一直是伴随着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过程,才能认识到中小企业决策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会计信息化的程度。第三,适应互联网经济条件下的需求。互联网经济是指经济实体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互联网技术的互联网理念,也就是说,在互联网技术与互联网理念的支持之下,经济的发展更加迅速。正是在互联网经济的迅速影响之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也成为了一种必然的选择与市场经济的一种必然要求。

三、云计算环境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环境问题

云计算环境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的一种资源存在环境的简称。云计算在一定程度上与网络的使用量、互联网的基本交付模式等相关。一般认为,云计算环境问题是云计算始终面对并始终摆脱不了的问题。只有认清云计算环境下的问题,才能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对云计算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化过程的全面认识。在云计算环境之下,会出现很对与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过程中的某些环境问题不相关的问题,只有认识到云计算环境下其环境问题的复杂性,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其对云计算的影响。我们认为,环境复杂性一方面使得云计算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难度增大,需要中小企业投入更多的、更大的人力与物力才能真正完成资源识别与提取,另一方面,对云计算的技术问题也提出了一种挑战,也就是说,云计算环境下,基于环境的复杂性,必须正确认识云计算环境下网络技术与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提高,不能提高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不能真正应付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问题。

(二)安全问题

云计算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化的安全问题,主要指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指外部安全问题。主要是说,基于云计算的数据网络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网络,而网络从目前来说并不是一种比较安全的资源存放方式,基于网络病毒、网络黑客问题的层出不穷,在很大程度上都威胁着网络数据资源的安全问题,也就是说,网络安全构成了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重要障碍。二是内部安全问题。会计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是企业的核心机密之一,一个企业不能正确对待与认识会计信息的安全,往往会造成会计信息泄露的安全事故,而会计信息泄露从某种意义上意味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缺失。

(三)技术问题

无论云计算还是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在很大程度上都要依赖技术发展的完善与提高。现阶段,云计算技术与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满足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一方面是因为中小企业的财力有限,不能投入一定的研发资金进行技术研发;另一方面,通常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人员的专业素质亟待提高,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够得到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是解决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技术问题的关键,实际上只有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技术问题能够得到解决,才能在一定程度促进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进程。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也只有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技术人员才能熟知其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使得技术解决问题更加具有实效性。

四、云计算环境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模式

(一)需求分析和策略定位

一般来说,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明确市场经济主体的现实需求,在明确其现实需求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对其进行策略定位。不明确甚至不了解市场经济主体的现实需求的情况下往往不能进行正确的策略定位与策略选择。现阶段,从宏观上来说,中小企业的矛盾主要集中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现实需求不能与其技术相匹配,也就是说,对于中小企业来讲,不能正确处理现实需求与技术匹配的问题。从微观上来说,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现实需求包括技术需求、人员需求、资金需求等。对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策略定位必须结合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存在的现实需求,从上述情况来看,一方面,只有国家加强对于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政策支持力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宏观问题。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自身需要加强研发技术的力度以及对于其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各方面的支持。二者相互结合才能更好地解决云计算环境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现实需求与策略定位。

(二)云计算环境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基本模式

云计算环境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基本模式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以中小企业在会计信息化过程中的问题为导向,以对中小企业的相关支持为中心,以网技术发展的程度为基本着眼点,以中小企业的现实需求为存在基础来展开对于云计算环境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基本模式的建设。以上几个方面,相辅相成,互为一体,只有认识到以上几个方面存在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对于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基本模式的探讨,才能更好地进行其基本模式的建设。

(三)云计算环境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网络设计方案

目前来看,对于中小企业在云计算环境下发展会计信息化的建设,必须明确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设计方案,真正解决网络资源的识别与获取是其关键。目前对于云计算环境下网络资源的获取主要是通过关键字技术,缺少相关技术的研发。实际上,云计算环境下快速获取网络数据资源的技术可以模仿百度搜索引擎、谷歌搜索、360搜索等来建立相关的搜索引擎来使其网络设计方案更加具有实际意义与价值。

(四)云计算环境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机制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云计算环境下的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机制不同于传统上的会计信息化过程。所以一方面需要建立并健全云计算环境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促进与鼓励机制,另一方面,也要明确云计算环境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建设的监督与监管机制,二者不可分割。另外,必须明确云计算环境下的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机制是建立在对网络资源充分运用的基础上的,这是对于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补充。

五、结语

云计算环境下的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必须要以云计算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核心,明确二者与会计信息化的必然联系与关系。并且必须认识到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在明确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对于云计算环境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建立与健全。

[参考文献]

[1]吕橙,易艳红.云计算在会计信息化建设中的SWOT分析[J].商业会计,2013(7):103-104

[2]曹艳玲.云计算环境下的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模式研究[J].现代商业,2016(18):131-132

第6篇:与云计算有关的技术范文

关键词:实验教学;云计算实验平台;实验模式;实践创新

引言

云计算技术是近年来计算机和互联网领域的研究热点,云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对高校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和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提出新的要求,因而云计算课程正逐渐成为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核心课程。目前,国内各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设云计算相关的课程,在培养云计算专业人才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1-2]。为促进学生掌握云计算相关技术,培养学生的云计算设计和应用能力,河海大学在物联网工程专业开设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课程,主要介绍云计算的基本理论、关键技术以及云系统的架构和应用。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云计算的解决方案,掌握云计算的服务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践部署云平台,进而在云平台上构建相关云应用。由于云计算是来源于互联网企业的一项综合性技术,是虚拟化、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负载平衡等多种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成果,云计算技术的实践性、时代性与发展性,决定云计算是一门以实践为中心的课程,因此实验环节对整个课程的教学质量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对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课程的实验教学进行探索和实践,通过构建实验平台、优化实验内容、创新实验模式、强化综合设计训练等措施,帮助学生掌握云计算的理论知识和实用技术,使学生在未来的就业市场更有竞争实力。

1构建云计算实验平台

为了给云计算课程的教学和实践提供实验环境支持,笔者采用“IBMOpenStackSolutionforSystemX”云平台解决方案设计企业级私有云架构[3],构建基于OpenStack的云计算实验平台并在其上部署虚拟桌面、分布式计算等应用环境,按实验需求分配基础设施资源,提供实验教学的软硬件环境支持。OpenStack是一整套云计算开源软件项目的综合,旨在为公共及私有云的建设与管理提供软件,实现基础设施级的资源配置。基于OpenStack的云计算实验平台根据用户需求快速创建实验环境,为云计算课程以及其他物联网专业课程提供应用开发和环境管理服务。云计算实验平台框架如图1所示。云计算实验平台的物理设施资源包括网络、计算和存储设备等,通过使用虚拟化技术KVM对底层硬件进行虚拟化,形成统一的虚拟资源池[4]。云计算实验平台中部署了OpenStack的核心服务组件,包括存储服务、计算服务、镜像服务、认证服务、网络服务等,以提供实验所需的软硬件资源管理;同时还配置了开源的网络资源监控工具Ganglia和Nagios,对云平台的运行状况及性能进行实时监控。Nagios用于监控云平台的主机、网络和服务状态,Ganglia用于监控系统资源负荷情况。在基于OpenStack的云实验平台下配置常用的云应用工具,如数据库、桌面云系统、分布式数据处理和存储平台Hadoop等。桌面云系统为实验教学提供一种自主创建和管理虚拟机实验环境的方式,采用VDI(virtualdesktopinstructure,虚拟桌面架构)模式构建。云实验平台将实验所需的软件环境制作为镜像,需要时再利用这些镜像创建虚拟机,学生只需获得使用权限,通过桌面云登录到虚拟机,就可获得所需的实验资源。云实验平台下的Hadoop应用环境为分布式数据处理的相关实验以及专业工程实践提供环境支持和展示服务;在OpenStack云平台中部署Hadoop,不仅能充分利用云平台中未被利用的计算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服务器资源利用率,还可简化Hadoop集群的部署工作,大大提高实验环境的部署效率。

2产学合作,优化实验内容

云计算实验教学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动手对云平台进行操作和配置,加深理解云计算的理论和架构并掌握一些云应用构建和部署的经典技术,最终能够利用云平台开发各种应用。围绕这个目标,河海大学与IBM公司合作共同建设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课程,设计云计算实验的关键内容和实验项目,帮助学生对所学理论和技术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IBM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和平台支持、教师参加IBM的云计算技术培训等各种方式,积极吸收云计算企业的前沿科技成果;充分利用IBM公司提供的云平台资源实施相关的实验项目,设计IaaS、PaaS以及SaaS相关的实验项目并持续完善课程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在IaaS级别上的实验项目主要是对开源云平台OpenStack的部署和应用。通过安装和配置OpenStack核心组件,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基础设施云架构,从而理解怎样构建公有云和私有云;学生采用脚本安装或源码安装方式搭建一个多节点的OpenStack云平台,安装OpenStack的主要组件服务并对OpenStack云平台实现基本的操作管理,掌握IaaS平台对基础设施资源的分配和使用模式。在PaaS级别上的实验项目包括Hadoop以及IBMBlueMix平台的应用。学生通过搭建一个Hadoop集群的分布式计算平台,熟悉其核心组件,同时自主研究大数据分析算法,对现实中海量数据处理场景进行分析,并在Hadoop集群环境中处理实现。BlueMix是IBM公司推出的PaaS公用平台,学生在BlueMix平台配置开发环境,可以实现移动应用、Web应用、大数据应用和物联网应用的开发和部署[5],通过自主研发和实践操作理解云计算PaaS平台的可靠、高效以及高可伸缩的处理特点。在SaaS级别上,以IBMWorklight开发环境为核心,将云计算和移动开发相结合,设计海量并发移动应用开发等案例。这些实验内容的设置,旨在通过实践教学结合行业云应用案例,帮助学生掌握云应用的特点以及构建、部署、运行和管理云应用的相关技术。学生通过实验可以了解虚拟化、集群管理、云平台资源分配、云应用部署和等多种技术内容,加深对云平台层次模型的理解,提高云平台的实践技能。教师在实验教学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和补充实验项目,结合物联网专业的其他实验教学平台,开发与工程训练与工程应用相关的实验项目,如与移动流媒体应用开发实验平台相结合,在云计算平台部署后端移动视频直播服务器,实现手机视频即拍即传、手机视频直播和点播播放功能,设计基于云平台的实时移动视频应用实验项目,作为开放性实验。

3依托在线课堂,探索实验教学新模式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不断丰富教学资源,对实验素材进行整理和测试并补充完善相关的理论知识,编著出版针对本科生层次的云计算实践教程,使学生能够在教程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项目;同时对课程进行在线课堂建设,整合包含视频、PPT、文字等多种媒体形式的实验素材,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由于云计算技术发展迅速,平台更新快,很多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需要通过网络资源获取,因此在线课堂应密切关注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动态,紧密跟踪主流云计算平台与技术,及时更新技术资料和知识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依托在线课堂,教师应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强化课前预习(在线)和课后拓展(在线)环节并在课堂实验中增加研讨内容,逐步打破传统的单一课堂实验模式,形成“课前预习(线上)+实验研讨(线下)+课后拓展(线上)”的混合型实验模式。在线课堂的开放性和云实验平台的共享性决定课程采用混合型实验模式具有先天优势:学生可以随时提前进行实验预习和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网络平台传给教师审核;教师可以在云实验平台上验证学生提交的实验作品;课后拓展实验所需的软硬件资源可以通过远程登录云实验平台申请分配,并通过虚拟桌面的方式获取。在混合实验模式下,教师在实验前准备相关知识点的视频和阅读资料上传到在线课堂,并为学生制订可完成的预习目标,让学生有的放矢,自由自主地完成与实验相关的预习任务;在实验中引导学生完成实验并进行互动讨论,让班级同学以小组形式开展协同学习,将实验任务落实到组内的每个成员;实验验收时由各组讲解相应内容,教师与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和提问,参与讨论;要求学生在实验后在线提交实验作品和实验报告,根据学生表现和实验结果打分并计入课程总成绩。混合型实验模式打破传统实验方式对实验场地和时间的限制,让学生自主决定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学习难度,解决学生学习意愿与资源供给的矛盾,从而有效提高实验效果。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通过线上学习、线下动手实践和讨论的方式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不仅轻松学习专业知识,还可锻炼自主学习能力、自控能力和表达能力。

4强化综合设计训练

对于云计算的初学者和本科层次的学生来讲,课程教学比较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快速建立云计算的基本概念,然后通过实验操作直观了解云平台的使用,在此基础上再深入了解和剖析云计算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实现模块,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按照课程教学的进度实时安排实验内容,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及时消化理解课堂所授知识点;同时,鼓励学生在完成课堂实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对云计算进行深入学习和实践,完成拓展实验项目。学生以课外小组的形式提高学习,学习主题不限,可以是IaaS/PaaS平台搭建配置,也可以在云平台上进行应用开发,或者设计一套从底层到应用的云计算解决方案。以PaaS平台BlueMix为例,该云平台具有强大的灵活性和兼容性,不限制开发内容和开发工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在该平台实现与硬件、网络、软件开发相关的应用并且即时到互联网。课后拓展实验环节注重综合能力训练[6],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在开放的实验环境中设计开发云计算应用系统,逐步培养自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于表现突出或者在公有云平台上优秀作品的学生,鼓励他们参加国家、省部级组织的云计算相关赛事,如云计算应用大赛、IBM公有云平台开发大赛等,利用学科赛事训练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7]。通过自主学习和参加竞赛,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最先进的软件开发模式,掌握最新的云计算技术,提高云计算设计和应用能力。

5结语

第7篇:与云计算有关的技术范文

云计算2.0就是从电子转向商务的云计算。

正如信息化重心从技术转向商业一样,云计算重心也将经历从技术转向商业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云计算将从1.0时代转向2.0时代。

云计算2.0是指,虚拟化的对象,从技术资源,转向商业资源。云端重构和分享的数据资产,从计算、存储这样的技术计算能力,转向客户关系、销售、商业数据挖掘这样的商业计算能力;终端对应的多样化应用,从IT、IT运维这样的技术性应用,转向管理和娱乐这样的业务性应用。

云计算从1.0向2.0的转向,实质是主导权从云供应商向云需求者的转向。更主要的是,这将是技术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向。云计算一旦从技术万能论者的掌心中逃出来,下一步就要转向做正事了。

云计算1.0的自大与缺陷

技术万能论者通常有一种天生的自大,认为技术无所不能,商业是围绕着技术团团转的。云计算最初就是由这样一群人所发起。

在过去的10年里,Google等公司开发出可以同时在多台不兼容的服务器上运行的软件,这使软件提供的服务,可以在不同的设备间飘来飘去,就象“云”一样。直到2006年,当时的Google 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将这种计算方式命名为“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声称“我想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这其中潜藏着巨大的机会。”

最先嗅出其中赚钱机会的,是那些IT硬件和软件巨无霸。一时间纷纷响应。为什么是这些巨无霸积极?结合背景不难理解。其时正值全球IT硬件和软件投资相对集中,时逢国际金融危机,企业感觉前期投入浪费,为此压缩IT投资。IT巨无霸们为了维持生意,在IT采购市场上,自然有动机宣传这番新道理:企业自身硬件已投得差不多了,下一步应把钱投到新方向上去。未来升级将硬件集中在云端,通过虚拟化整合资源,按需调用,企业可以省去重复建设。企业本来已经投入很多,听了这话,又将信将疑打算掏钱进一步升级。

云计算获得了厂商外力推动后,一夜间仿佛成了世界潮流的当下版,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所有卖得出钱的东西,都开始贴上云计算的标签,往这个筐里装。

有人看到商家在出于私利推动,就说云计算是个骗局。仅仅因为有商业利益,就说一种技术不好,这未必客观。商业利益指向对一种技术的选择,这只不过是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必经之路。商业选择对技术进化作用,就象自然选择之于生物进化,主观上未必高尚,客观上无可厚非。云计算技术本身确实不错,用户信任先进生产力更无可厚非。

问题只是在于,IT厂商推动一种技术,往往是从自我出发,因此片面夸大技术作用。厂商未必不能看出用户有技术就绪之外的商务需求,只是他们只要不转型提供商务服务,引导云计算向这个方向发展,对他们卖东西就无现实好处。这造成了当前从国家到企业在云计算上受到的最严重的误导,即清一色的技术导向,以及背后隐藏的供应商导向。似乎只要往云计算上投钱便好,只问技术,只问投入,不问商务,不问实效。

在企业信息化的历史上,这一幕过去就出现过。在供应商诱导下,信息化脱离应用谈技术,片面强调技术和设备的就绪,只谈IT能力,不谈应用和效益。把企业信息化,简单归结为CPU的速度问题,调制解调器的速率问题。这种供应商导向的潜台词是:企业花钱是跟我有关的事,我要让你相信花钱越多越好;企业赚钱是你自己的事,与我无关。供应商这样想,这样做,当然可以理解。但包括国家和企业在内的用户也顺着这样想,把云计算当作与业务本身无关的东西,就不免当冤大头。

云计算1.0的缺陷,就是这种技术导向、供应商导向和投入导向的三位一体,支配着我们的云计算规划、云计算建设,使云计算成为又一个花钱的无底洞,却看不到与业务效益的联系。

2.0的主张:搞有效益的云计算

否定供应商导向,不是否定云计算的供给,云计算还在就绪阶段,需要扩大投入而非减少投入,要否定的是没有需求的供给;也不是否定云计算供应商,供应商宣传自己理所当然,我们是希望用户利益也要有声音表达;甚至也不完全否定初期建设阶段一定程度的供应商导向,因为他们会起到一定的启蒙作用。否定供应商导向,主要是从供求平衡的角度重新定位云计算,让云计算更中正地发展。针对供应商的误导,云计算2.0主张从用户出发,搞有效益的云计算。

1、云计算2.0要求业务重心变化

云计算1.0的业务主要局限于第一信息部门(信息产业)和第二信息部门(即各行各业的IT部门),云计算2.0的业务将深入到各行各业本身,与各行各业的商务深度融合。

现在随便翻开一本谈云计算的书,谈的都是计算的虚拟化、存储和服务器。这是技术应用早期发展还不太成熟时期的特征。在这一阶段,似乎技术只是技术人员的事情,云计算只是技术部门的事情。企业信息化历史经验表明,这一阶段过后,将是信息化重心从IT部门转向业务部门(先是管理部门,然后是主营业务部门)的阶段。

云计算重心在IT部门与业务部门,云计算业务本身的内容将有明显的不同。目前的云计算,包括规划中的云计算,还只是IT业务意义上的云计算。对政府和企业这些应用者来说,负载平衡、数据托管这类事情,只是信息中心内部事务。有的中央企业即使信息化投入达到50亿,也只不过是业务收入的一个零头。不会为了省几个硬盘、省几度电而值得当作大事(相反还有安全担心)。如果云计算只是为了IT节省(比如把胖终端搞成瘦终端)的话,企业说不定要压缩开支,而非加大投入。

云计算2.0是指重心放在业务部门的云计算。这种云计算从时间上看,出现得不见得比1.省略。公司一直以“通过网络服务方式提供企业应用程序”、“在线客户关系管理”和“按需商业服务”等定义自己的业务。直到2007年CEO马克·贝尼奥夫(Marc Benioff)从杂志上听说云计算这个词,才意识到自己才是真正的云计算。CRM是业务部门的事,当把CRM,而不是负载平衡作为云计算的主要业务时,对企业来说,真正的改变才发生。这一回,关心云计算的不光是信息部门,而变成企业的业务部门了。再比如云计算的先驱亚马逊最近推出的云播放器,把音乐放在云端,使消费者无论用手机、PC还是苹果设备,都可以顺畅播放,而且没有版权纠纷。在这里,云计算的业务不是IT,而是音乐本身。

对于云计算供应商来说,如果不能适应1.0向2.0的转变,很快就会陷入硬件的价格战,失去高端机会。主动从IT硬件和解决方案,向提供IT与各行各业的业务相结合的服务转型,应是他们下一步的方向。

2、云计算2.0要求主导者变化

主导者的变化反映在信息化预算由谁决定之上。在计算机时代,企业信息化的主导者,由就绪阶段的信息中心,转向深度应用和转型阶段的业务部门。例如在宝钢,决定上不上一个信息化项目,业务部门的投票权要高于信息部门的投票权。与业务无关的项目,就很难被通过。云计算2.0的情况也会向这个方向演变,最初是信息部门决定上不上云计算项目,以后将变成业务部门说了算。

业务部门主要考虑的是商务意义上的云计算,而非仅仅是IT意义上的云计算。这样一看,我们现有的各种定义的云计算(多是从存储等技术层开始定义),不免就隔着一层。记得在政府的时候,有一次司长指着信息化需求问卷质问说,调查计算机的牌子有什么用,用戴尔PC还是联想PC,难道打出的字有什么区别吗?这就是从技术角度与业务角度考虑问题的不同。面向云计算2.0,无论是企业提出战略,还是政府出台政策、制订规划,应注意导向,要避免提出这种技术上有意义,但业务上毫无意义的问题,否则就会失去主导权。

提出云计算2.0的政策含义在于,纠正技术导向,提倡深度融合与深度应用;纠正供应商导向,避免造成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中的投资浪费;纠正投入导向,避免地方政府与不法商人借云计算搞房地产,只问投入不问产出。

在云计算进入2.0时代后,云计算的定义者,将从工程师越来越多变为商人;云计算采购的拍板人,将从信息中心主管越来越多变为业务部门主管;云计算的倡导者,将从供应商越来越多变为企业家和消费者;云计算规划的制订者,将从科技部门越来越多转向商务部门。

3、云计算2.0要求平台变化

云计算一旦从1.0为主发展到2.0为主,平台的重心也会转移。目前,云计算的1.0还没有完成,它的平台重心,主要放在技术基础设施、技术平台和技术性软件上,形成基于ICT的I、P和S。进入2.0时代,云平台的重心将转向业务基础设施、业务平台和业务性软件上,形成面向政府、企业业务和消费应用的云平台。

1)IaaS的2.0化。IaaS提供的是信息时代的水电气。在1.0时代,“水电气”主要是指虚拟化的存储能力、计算能力和管道能力(主角通常是运营商)。2.0时代,“水电气”将主要是综合数据能力(大数据、普适计算、统一通信)。以交换、托管为主的数据中心(IDC)将转化为以原数据处理为主的信息中心。

从业务而非技术角度讲,IaaS将来的主要问题在于大数据时代原数据管理。政府掌握的公共数据,一方面存在向社会开放的问题,另一方面又面临对原数据的保护问题。商业机构在IaaS层面保存的个人原始数据,也有一个开发与保护相平衡的问题。阿里巴巴的商业原始数据,只是情境“可见”的。就象酒的原液,被开发的已是加工后的“第二手”的,而原液本身是受保护的,不可完整抓取的。斯台尔曼认为个人信息只应保存在本地,“使用别人的服务器来完成你自己的计算,意味着你把对你的计算的控制权割让给了运作服务器的人。这是傻瓜才会干的事情”。这种看法不全面。很可能实际过程将是,只有与本地的个人数据基于情境比对结合,网络数据才能发挥在个性化服务方面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云计算2.0的IaaS,将更多面向人(如语境相关的时间轴),而不光是面向客体(“水电气”)。

2)PaaS的2.0化。PaaS用水电气的比喻已难以概括,它的喻体更接近厂房(或厂区)。平台是资产的沉淀区。云计算平台就是数据资产的沉淀区。经济学上的沉淀成本(不可转移的固定成本)对应的就是平台成本。如果说,水电气比喻的是原数据,平台数据对应的则应是加工数据,特别是作为资产的数据,这种数据可在加工中反复增值。云计算2.0时代的变化在于,PaaS演化为AaaS(分析即服务)。在这里,分析即指数据的加工。P在这里就是加工平台。对业务数据本身的数据挖掘、智慧分析能力,将成为2.0时代PaaS的主要标志。

在这里,IT服务和业务服务的区别在于,IT服务只对数据进行技术增值,并不对数据进行业务增值。以往的数据托管只相当于寄存处,数据并不打算从商业角度加以改变;而2.0的托管将好比托儿所,要进行教育增值,经过托儿所教育的小孩子比进来之前要变得更聪明。在现实中,这种服务更象外包(BPO或众包)。比如,现在电子商务有代运营业,为代运营业提供数据服务的平台,就是2.0意义上的云平台。代别人直接赚钱这种服务,显然不同于为别人代管工具(如硬盘)的服务。

如今,2.0的PaaS正在云计算的前沿兴起。例如,SPS通过搭建一个电子数据交换平台,使较小的供应商接入1300家以上的零销商,这个云平台关注的不是内存,而是让企业如何快速、低成本地管理从库存到运输和发票收支的整个交易环节。又如,传统的ERP用户正转向NetSuite。NetSuite为企业提供核心业务之外的特殊应用服务,通过被称为SuitFlex的API,使商家为一些专门应用提供灵活的开发能力,使特定设置的交易完整地实现自动化。Roostock公司寄生在SuitFlex平台上,利用其底层云服务,把MRP(制造和物料需求计划)应用从云下,搬到了云上。

3)SaaS的2.0化。限于篇幅,我无法深入展开SaaS的2.0化问题。最主要的是,关于这个题目有一本现成教材,可供我偷懒。这就是斯坦福大学教授周晨光教授写的《云:7种清晰的商业模式》这本书。这本书完全是按云计算2.0的观念写的。里边谈的大多数模型和案例,都是2.0化的SaaS。向大家强烈推荐。

4、云计算2.0要求绩效标准变化

云计算要讲效益,但不是算现在满天下云专家讲的技术帐(比如节电帐、碳排放帐等等),而是算“以用户为中心”这一根本上的效益帐。

1)将云计算就绪的绩效,提升为管理应用的绩效

云计算1.0并没有成形的绩效指标,但从普遍的行为中隐含着这样的标准。它的第一个问题是只计投入,不问产出。这是从当前云计算普遍的重复建设、跑马圈地行为中看出来的。第二个问题是追求的只是就绪上的绩效,这是从投入大多集中于基础设施和技术等工程性项目上看出来的。

从信息化评价标准来说,就绪的效果是一种低级效果,症结在于就绪并不必然等于应用,应用并不必然等于以用户为中心导向的效果。云计算2.0的绩效标准,要在就绪指标基础上,加入业务应用指标;在应用指标之上,加入基于用户效果考量的指标。以此才能在目标模式上,扭转供应商主导的错误导向。

2)将技术绩效,提升为战略绩效

云计算之前历次信息技术创新,多多少少都有商业创新的主张相伴生,或是扁平化,或是免费模式,不一而足。但云计算1.0在管理方面的主张非常模糊,除了技术还是技术,对CEO关心的问题,如战略、治理、模式、组织、管理等等,提不出创新主张,难怪企业家往往不能从商务角度理解云计算是干什么的、对他们有什么用。

云计算2.0应致力改变这种状态。通过与经济结合,把云计算从技术发展为生产力,进而推动企业战略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从绩效角度看,云计算2.0要追求的,不光是云计算的技术效益,这只是浅层次的,而要追求云计算的深层效益,包括融入企业战略带来的战略效益,推动模式创新的转型效益,以及组织创新的管理效益等。总的来说,绩效目标定位不应只是企业云、政府云层次的效果,而是云企业、云政府层次的效果。

云计算2.0的经济学

云计算1.0的效益分析一直不成熟,突出表现在算漏了两点,一是过于偏重技术上的效果分析,而算漏了经济关系(包括生产关系、管理和制度)上的变化,好象生产力(人与自然关系)不作用于生产关系(人与人关系)产生化学反应似的;二是技术效果过于偏重投入产出的效率关系,而算漏了云计算本身的效能特点。云计算2.0既然更多把人与人关系的因素考虑进来,它在经济学上会得出什么样的发现呢?

技术经济效果解释:效率和效能的区别

云计算提高效率这个说法是不到位的,任何技术创新都可能提高效率,云计算特殊在什么地方?我认为特殊在于,云计算可以提高效能。包括两点,第一是云计算通过云和端的分离互补,调整了固定投入与边际投入的比例关系,由此造就报酬递增的经济效果。这不光是改变效率,更是改变效率的变化率。第二是改变效率变化率的正负方向,这是云计算具有转型效果的理论根据。效率与效能的区分,不仅体现了云计算的特征,同时也明确了云计算发挥作用是有前提假设的,这个前提假设就是要以任务系统的复杂度为尺度,达到复杂度的阈值才能发挥云计算作用,否则云计算不仅不能提高效率,反而会降低效率。第三,结合大数据可以发现,云计算更加特殊之处在于通过改变固定投入的性质(发挥数据资产在核心业务中的作用),可以系统地变个性化不经济为个性化经济,这构成了它战略创新(低成本差异化)效果的基础。

制度经济学解释:产权关系

第8篇:与云计算有关的技术范文

【关键词】云计算;标准化;虚拟机

1 云计算标准化背景

云计算是资源的集中化、规模化,实现对各类异构网络的软硬件资源的兼容,通过这种池化的集群计算能力,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所需的各种应用的互联网新技术、新业务,是传统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和商业模式相结合的结果。云计算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商业模式的服务[1]。

云计算的技术和服务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很多厂商根据自己的技术基础和理解来开发自己的云计算的模式,不同的技术和服务方式给用户提供了多样的选择的余地,但不同的产品之间没用互通性,使用了这家产品就不能选择别家,降低了互操作性和可靠性。许多与云计算有关的术语、技术接口,不同的公司采用不同的技术方案,导致大量数据和服务无法再各个产品之间转移、共享,限制了当前云计算应用的服务范围[2]。因此,作为新兴技术,如果没有顶层设计、建设统一的标准,而各自为政,很难发挥协同优势,不符合云计算最大限度资源共享、弹性使用的特征,那么整个产业将很难持续健康发展下去。

2 云计算标准化的现状

对于云计算的标准化各个有实力的厂商都在积极根据自己的技术优势进行标准化的研究和推动,每个有实力的公司如Google、IBM、微软等都在标准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实质的一步。国际上已经有一些标准化的组织和技术团体从不同的角度和定位对云计算标准化的研究和指定展开工作。目前对于云计算的标准化的研究都是在云计算的概念的框架下进行的,而对于云计算的概念业界比较认同的是由NIST即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给出的:云计算是一个可以通过互联网供应与访问的、可定制的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和服务等的资源与能力池;采用按需使用、按需付费的模式[3]。

根据NIST对云计算定义的框架下,个相关的标准化组织和技术团体依据自身的技术和研究方向,规划处各自在云计算标准化进程的主攻方向并形成了各自的云计算标准化定位。DMIF即分布式管理工作组是工业界计算机和电信行业的企业间合作组织,在云计算方面侧重IaaS及云互操作性接口标准的研究,推出了虚拟化管理标准VMAN,规定了服务器虚拟化、划分和集群以及虚拟化环境互操作性的产业标准OVF,并成立了OCSI即开发云标准孵化器,解决云计算环境出现的管理和互操作性问题[4]。开放网格论坛OGF了开放云计算接口规范并给出了API规范。SNIA全球网络存储工业协会在云存储领域的研究突出,了云存储用例、参考模型和数据管理接口方面的草案,与2009年9月和OGF合作了云存储白皮书。OASIS即结构化信息标准促进组织和CSA云安全联盟在云计算安全框架方面进行了相关的研究。还有像OMG、OCC、TMF等国际组织在“云”的可移植性、互操作性、可重用的应用和服务的部署模型、大数据云参考模型研究,以及在帮助云用户、技术研究者和云服务提供者更好的理解用户需求和解决困难,促进云计算商业化,营造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各自的硕果。都相应的获得包括CA、Cisco、HP、IBM、微软、EMC等主流公司的支持和应用[5]。

3 云计算标准化的研究进展

NIST2009年成立的云计算工作组,目前该工作组主要运作SAJACC即标准加速促进云计算采纳项目和FedRAMP即联邦风险与授权管理项目。SAJACC项目通过收集云计算的应用案例,征集云计算的参考实现,并根据应用案例对参考实现进行测试,并在网站测试结果,并陆续收集应用案例、参考实现和规范、验证结果等,为云计算的标准制定指引方向。该组织成果得到了云计算主流公司和组织的大力支持。FedRAMP项目主要用于评估和批准云计算的服务与产品,通过“通用安全风险模型”来对云计算解决方案进行批准,让各种云计算解决方案中云计算技术得到有效集成,这个项目对云计算安全研究具有指导价值[6]。

DMTF的成员包括所有IT领域的主要公司如IBM、HP、VMware、微软、Oracle、AMD、Intel等一百多成员单位,4000多参与者,横跨40多个国家的国家组织。该组织开发的标准在业界被广泛应用,使得各种系统、工具和企业解决方案具有互操作性成为可能。其中SVPC虚拟化工作组,集中了目前主流的虚拟机公司像VMware、Citrix、微软、IBM等,了虚拟网络、虚拟机迁移的标准即OVF,实现虚拟应用的无缝迁移,目前正在进行优化和高级特性开发。由于各个公司竞争,虚拟机的文件格式没有统一,导致在不同的平台间迁移虚拟机前需要对文件格式进行转换[7]。目前该标准通过ANSI的审批,成为美国标准,后续还要申请ISO的批准,进而成为国际标准。OCSI工作组2009年4月成立到2010年7月结束发表了关于应用案例和数据格式、参考架构和接口、云计算服务场景、服务生命周期等的三篇白皮书,为后续的CMWG即云管理工作组的标准化工作提供参考价值。目前CMWG工作组按照Modeling和协议需求两个子组来制定IaaS的模型/协议需求和相关的API,由于得到了大多数主流IT公司的支持,因此该标准一定会得到广泛的应用[7]。

CSA目前运行的项目主要为云服务商、安全方案提供者、IT审计师以及其他关键参与方提供工具包,对私有云和公共云进行安全评估,提供通用接口和名字空间,允许云计算服务商对其架构、平台和应用环境进行审核、判断、评估和保证,并对其已授权的用户提供一个开放、可扩展和安全的接口和方法进行类似的操作。为云提供商提供基本的安全原则指导,帮助用户对云服务进行安全风险评估[8]。

当然目前还有其它像SNIA、IEEE、ITU-T、OMG等国际组织成立专门的云计算方面的项目,在关于云计算互联网相关技术规范、网络存储、云计算相关IDC环境中以太性能提升、电信网络在传输、安全、业务方面对云计算的业务应用等方面进行相关的研究和标准的制定[9]。

4 云计算标准化的发展趋势

当前从事与云计算标准化有关国际组织存在组织众多,研究的方向有重复,已经有不少组织通过共同支持的公司达成互通的共识。其内容包括虚拟化技术、云安全、云存储、云服务、云计算模型、云互操作性成为云计算标准化的研究热点。这些标准化研究方向都有为云计算建立统一标准的目的,来在促进不同系统之间的互通[10]。

因此,云计算标准化的研究初步形成了共同的发展趋势:

(1)在现有技术和标准的基础上再发展,尽量继承和使用现有技术和标准,没必要另起炉灶。

(2)重点发展IaaS标准,从目前云计算标准领域来看,IaaS标准化需求最强,PaaS次之,而SaaS根据具体应用而定。

(3)互通和互操作性的标准制定是重点,云计算三大模式的各个层面将包括多个供应商,所有互通和互操作性是云计算标准化工作共同目标。

(4)各个标准化组织之间需要密切沟通和协作,云计算标准化每一个具体内容需要多个标准化组织共同协商来完成。

(5)相关云计算的各个产业链都要积极参与到云计算各个环节标准 制定中来,为云计算国际标准贡献各自的力量[11]。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云计算技术与标准化[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2-3.

[2]黎连业,王安,李龙.云计算基础与实用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61-62.

[3][4]高林.云计算技术与标准化:云计算技术标准的全面概述[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113-115.

[5]翁,邱莉榕,李华昱.云计算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134-136.

[6][8]樊勇兵,丁圣勇,等.解惑云计算[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111-113.

[7]胡慧,王辉.云计算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软件导刊,2009(09):57-59.

[9]黎连业,王安,李龙.云计算基础与实用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23-25.

第9篇:与云计算有关的技术范文

在计算机的使用过程中应用云计算技术可有效打破这种局限。目前,我国高校实验室资源还普遍存在较多问题。常见问题主要为资源匮乏、分布不均、资源利用率低等。合理地将云计算技术应用于高校实验室资源管理中,可促进实验室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进而促进资源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1]。

2云计算技术的基本内涵(Cloudcomputingbasicconnotationtechnology)

2.1云计算技术的含义

云计算技术的意义表现为以具有公开性的相关服务和标准作为主要基础,以互联网作为中心部位,为计算机使用用户提供具有更高安全性和更好快捷性的数据存储相关服务,使得计算机使用用户可通过互联网更加高效地进行相关数据的储存、分析和处理[2]。云计算技术凭借其科学性、易用性、可移植性优势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各个领域中,其已成为未来网络虚拟化存储的一个必然发展趋势。

2.2云计算体系的构架

云计算可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提供具有云计算体系的弹性的相关资源。云计算的表现形式实质上表现为一系列服务的集合。结合目前关于云计算的实际应用和研究结果,可将云计算体系的构架分为核心服务层、服务管理层、用户访问接口三大部分。核心服务层是将相关软件的硬件基础设施、运行环境、应用程序抽象成为一种服务。抽象出来的这一系列服务均具有较高的可用性和较强的可靠性,且服务规模具有可伸缩性。因此,这些服务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在使用互联网过程中的各种需求。服务管理层为核心服务层提供服务质量、安全管理等保障,保证核心服务的可用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用户访问接口通常包含命令行、Web门户等诸多形式,其实现了端到云的访问。2.3云计算平台的介绍云计算平台也可称为云平台,其可划分为三大类,分别为存储型云平台、计算型云平台、综合云计算平台。存储型云平台的主要作用为存储数据,综合云计算平台则兼顾数据存储和数据处理。云计算平台在架构主要分为硬件层、虚拟层、软件平台层、能力层、应用平台、软件服务层,每个层次间均表现为松耦合关系。云计算平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首先,各用户在应用该种技术的过程中不用理会云平台底层的实现情况。各用户在应用云计算平台,或者应用云平台来云平台用户、服务提供商等第三方应用开发者时,均无需详细了解云内部的相关细节,其仅仅需要充分利用平台中所提供的相关接口便可直接通过该平台来进行相关工作。其次,云平台具有突出的灵活性,其在应用过程中的规模可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来进行相应的调节。在调节的过程中,通过虚拟化技术,该平台的提供商便可按照各用户的实际需要向其提供相应的服务。由此可见,应用云计算平台时,云的成本得到有效降低,同时还可更好地满足各个用户的不同需求。最后,云平台是在大规模网格或数据中心基础之上形成的,其可为各用户提供具有更高性能的计算服务。同时,对于云平台使用者来讲,云的资源更加丰富。

3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历程(Cloudcomputingtechnologyapplicationanddevelopmentprocess)

云计算技术的具体发展和应用历程表现如下:第一,2007年10月,IBM与Google、联合美国马里兰大学、加州大学等诸多高校开始研发云计算技术,并将该种技术应用于高校实验室。第二,第二年10月份,IBM与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合作,充分应用云计算技术为整个州使用网络的用户提供云计算技术服务,且提供的相关服务均是免费的,云计算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于互联网中。也是在这一年,EMC与清华、复旦几所重点大学相互合作,加强对云计算技术群的相关系统软件进行研究和开发,并将相关的系统软件逐步应用于对互联网上存在的庞大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同时积极地将这些系统软件向更多的领域进行推广,使这些系统软件在全社会逐渐得到应用。以此同时,该阶段通过研究和开发,还积极的在高校实验室资源管理中应用云计算技术,促进中国高校的实验室资源得到有效优化。第三,2009年4月份,“雅虎”与加州大学、马萨诸塞大学等高校合作,研发云计算技术群的系统软件,将该种技术应用于规模巨大的信息数据处理,同时也将该技术应用于高校验室资源优化中。2010年,“云安全”在诸多所高校中得到应用,为校园网络的安全提供有效保障。同时,在高校实验室资源优化中也较为广泛地应用到了该种技术。

4云计算技术对高校实验室资源的优化价值(Cloudcomputingtechnologytooptimizethevalueofuniversitylaboratoryresources)

4.1有助于构建资源共享空间

通过云计算技术可构建起一个资源共享空间,并将该空间延伸各个家庭,乃至延伸至社会。因此,各高校在不用对本校实验室硬件设备进行更新的基础上便可分享到由一个庞大的系统相互连接而形成的一个基础设施,促进高校实验室运行成本得到有效降低。同时,通过这个基础设施,各个高校均可实现对其他高校的资源进行实时共享。高校中的学生、教师在家中、社会中均可共享相关资源,提高了资源的利用价值。

4.2有助于减少软件使用成本

应用云计算技术所提供的相关服务,仅需要将存在于高校实验室中的硬件设备接入到互联网中,然后开启客户端。这样便可将硬件维护工作、各软件带来的大量负荷直接交由云计算技术服务的供应商去实施[3]。将云计算技术服务接入到高校实验室中后,学校就不用再花钱购买商业软件授权,进而降低软件使用成本。通过运行浏览器,各个用户便可享受到由云计算技术所提供的相关服务,而不再需要再花钱去进行软件升级。

4.3有助于保证资源数据安全

当高校的教师或者学生将实验室资源数据保持到其自己平时所使用的电脑上时,一旦计算机出现故障或者丢失会直接导致相关数据遭受破坏或者丢失。而在实验室资源管理过程中应用云计算技术时,可充分利用云计算技术提供的丰富服务,将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数据均直接存储到云端。将数据存储于云端可促进数据存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大大提升,有效避免数据资料的损坏和丢失。此外,使用云计算技术服务之后,高校无需再重新花钱购买更多的数据库服务器来对庞大的数据进行储存和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应用虚拟化管理模式之后,管理过程中的诸多事物均可交由云计算技术服务供应商来实施,促进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4.4有助于促进行业教育发展

近年来,我国网络用户数量不断增加,据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8月,我国网络用户已达5.3亿之多,且还表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优化,每个用户均可在校内建立个人学习网络环境,在学习过程中依然可以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学生的自学意识及自学能力可得到有效提升,促进国民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5我院实验室云计算技术的具体应用效果(Ourhospitallaboratorycloudcomputingtechnologyapplicationeffect)

目前,我校已加强对校内实验室进行合理规划,标准化定义了校内所有相同设备仪器,将存在差异性的设备进行单独规划。将所有设备均置于云计算技术平台中,然后将各个学科专业作为主要依据,将与之相适应的数据信息和资源放入具体的区域中。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所需资源进行检索。为了保证数据在格式上具有统一性,我校对相关资源数据实施标准化处理,使其具有统一性。同时,对形式上具有差异性的所有数据实施相应的转化以及认证,使全部数据均具有统一性和可用性。在使用过程中,按照各个操作者进行各个使用权限以及使用类别设置。在云计算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将所有的资源数据均集中到数据中心,或者集中到计算云中。在应用云计算技术过程中为了保证高校实验室资源数据的安全,需健全并完善保密体系和认证体系。

6云计算技术资源优化的未来发展趋势(Cloudcomputingtechnicalresourcestooptimizefuturedevelopmenttrend)

首先,云计算技术应用的不断推广急需相应的科研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应积极对教学大纲进行科学调整,更加学校实际发展状况和人才市场需求适当增设一些与计算技术相关的课程,及其对专业技术人才进行培养。其次,在应用云计算技术的过程中,庞大的数据资源会被全部集中于数据中心或者计算云中。所以,在加强技术建设的同时也需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只有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才能为计算技术应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提供可靠法律依据,保证数据资料的安全性。同时,完善的法律法规可促进服务供应商的运作不断向规范化发展。再次,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已经应用到网络服务系统,但是各校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较大差异性。所以须积极制定一个统一的接口标准,使云计算技术接入能够具有统一性,进而促进云计算技术才能更好地应用于高校实验室资源优化中。

7结论(Conclusion)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