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背景范文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背景精选(九篇)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背景

第1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背景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

1“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现存问题

1.1缺乏相对完善的信息技术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人们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功能需求较多,人们在利用计算机处理信息资源时,对信息资源本身的依赖程度较高,基本将信息资源载入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中,通过系统各项功能对信息资源进行整理、分类、归纳及分析。但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对信息资源的处理已经不满足于传统意义上的整理、分类及分析,而是需要更多的功能,如传输、共享、预判及资源置换等。现阶段,计算机处理技术缺乏相对完善的信息技术功能,无法满足使用者的多样化需求,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日常工作,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

1.2网络平台安全性能较低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来说,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项挑战。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网络平台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主要虚拟活动场所之一,互联网平台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信息资源,拓展视野,还能实现资源互置与共享,加强现代社会的资源流动。但是,现阶段的互联网平台安全性能较低,人们在网络上浏览网站、购物、交流、预定出行工具时极容易出现个人信息泄露的情况;企业内部网络系统容易丢失企业信息资源,内部系统感染网络病毒,这些情况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还对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1.3缺乏精准的信息资源筛选系统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人们对网络信息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对网络平台的依赖逐渐增强。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均会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查找需要的资源及信息资料。但是,现阶段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缺乏相对精准的信息资源筛选系统,不能十分准确地提供人们所需信息,导致人们在网络平台中搜索信息时不仅需要准确输入信息关键词,还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对平台提供的信息进行人为筛选。这种情况不仅给人们的工作带来不便,还降低了现代人对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认同感,不利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

1.4数据传输技术发展缓慢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如“云计算”“大数据”等,这些技术给现代社会企业及个人带来了便利。大量的数据需要较大的存储空间及性能良好的信息传输技术作为支撑,不断增加的数据传输内容给计算机传输技术带来了较大压力。现阶段,计算机信息传输技术无法满足网络信息资源传递的需求,需要计算机技术科研人员不断探索计算机信息处理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融合点,提高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数据传输与储存能力。

1.5缺少专业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人才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网络技术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无法满足“互联网+”带来的数据处理需求、信息资源传输需求、信息安全保密需求。现阶段,我国缺少优秀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专业人才,不能针对问题对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进行深度开发与探索,导致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发展缓慢。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企业在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传输、保存与保密时,没有专业的计算机人才对企业软件及硬件设备进行维护,没有专业人员对多余的信息数据进行清理与转移,也没有专业人员对计算机联网安全进行保护,造成计算机系统瘫痪、企业数据资源丢失。

2“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应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措施

2.1应用于信息资源处理,实现“数据化”时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已经日趋成熟,但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对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中信息资源处理功能的需求不断增加,只有不断提高计算机信息加工技术,为现代人提供更加高效、便捷、快速的信息资源加工、处理、传输技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更广泛地应用于现代社会。现代社会的计算机信息资源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信息获取技术、信息加工技术及信息传输技术。其中,信息获取技术是将互联网技术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相融合,为计算机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资源平台,确保工作人员在保证信息资源安全、稳定的同时获取需要的信息。信息加工技术是重新整理已经获取的信息,对信息资源进行分类和有序处理,工作人员可以运用DEEPWeb数据感知、数据索引等技术对信息进行分析,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建立相对完善的“大数据”模式。信息传输技术是要在计算机信息资源处理体系中引进网络功能,建立网络传输通道,将信息数据传输到网络虚拟空间,实现信息资源传递与共享。

2.2应用于数据储存,促进存储技术发展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数据技术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存储需求。因此,工作人员要大力发开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数据存储功能,促进存储技术发展,推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在“互联网”时代中进步与发展。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信息存储技术,是计算机在对信息数据进行加工后,将其保存在计算机系统的空间中,为使用者后期调取和查看做准备。要提高计算机信息存储技术,首先,积极引进先进的互联网技术,选用“Hadoop”技术,计算较为复杂的数据,提高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分析能力。其次,引进WebService接口技术,实现网络储存,避免大量的信息数据占用计算机系统,防止计算机系统瘫痪。最后,引进计算机操作系统与服务器,将数据功能与网络存储功能相结合,实现数据一体化处理,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促进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网络化发展。

2.3应用于数据信息保护,强化信息资源的安全性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工作、生活、社交方式逐渐发生改变,人们在网络中的行为与活动越来越频繁,网络购物、网络订票、网络交友、网络教育等多种网络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机的数据信息保护功能尤其重要,强化网络信息安全、提升计算机信息保密性已经成为现阶段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计算机信息技术研究人员首先要处理现阶段网络平台安全性能较低的问题,结合人们开展网络活动的实际情况,初步建立信息安全保障系统,提高计算机的安全性能,聘请专业计算机人才进行定期维护,避免计算机由于防护功能漏洞受到网络病毒侵害。其次,工作人员要引进计算机安全防护软件,如防火墙、木马监测系统等,彻底隔绝网络病毒,防止不法分子盗取计算机信息。最后,人民群众应自觉接受网络安全教育,提高信息安全意识,登录正规网站,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2.4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发展

在“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面临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对计算机专业人士的要求不断提高。基于此种情况,要重视专业人才对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发展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发动社会各界培养高素质计算机专业人才,推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发展。小学、初中、高中阶段要重视计算机学科教育,从小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意识和计算机应用意识,为我国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发展做好人才储备工作。各地区的中职、大专、大学本科院校要积极开设计算机信息专业,加大专业教学力度,为我国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计算机专业人才。

3结语

第2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背景范文

关键词:网络经济背景;会计;现状;未来发展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互联网技术逐渐应用到工作与生活中,对会计行业的影响是直接、深远的。网络经济颠覆了传统的企业生存环境与经营、管理方式,会计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会计行业的转变不仅仅只是由人工记载转向计算机作业,更深层次的在于传统理论与方式的转变。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也要积极转变教育方式以适应网络经济对会计专业的新要求。

1网络经济背景下会计发展的现状

网络经济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一种新经济形态。在这种经济背景下,财务会计逐渐呈现出管理数据实时更新快的特点,另外会计核算的重点也在悄然改变,由无形资产逐渐向有形资产转变。首先,网络经济背景下,会计工作的数据信息处理的速度与质量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这是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处理手段更加机械化与智能化。准确、高效的信息数据能够为企业提供优化管理制度与选择投资项目、转变发展战略提供有力的依据,并且为投资商与消费者提供了了解企业实际的、真实的经营与发展状况的机会,有利于投资与消费选择,能够有效地保护自身的利益并且促使企业不断完善会计管理规章制度,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其次,在网络经济下的会计核算重心已慢慢向网络信息数据转变,虽然这些图形与数字是无形的,但是经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处理能够客观、真实地将目的信息传递出来,能够准确及时地了解企业的无形资产。最后,由于网络经济给会计行业带来的转变,企业也在逐渐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步伐,开始加强了金融、网络营销、法律、办公软件操作等综合性人才的招聘,并且对已有的人才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网络经济背景下会计发展遇到的阻碍

首先,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过快,有关财务会计的政策法规尚不健全,有些条款模糊不清,立法的程序也尚不完善。另外,立法缺少必要的监督机构,管理经验尚不成熟。我国现阶段的财务会计相关的法律制度与发达国家相去甚远,会计工作活动缺少必要的、权威的法规规范,导致财务管理出现不公平竞争的现象,发展方向缺少必要的指导规范,企业在制定相关规范时缺少必要的法律依据,长此以往,形成制度空白,为企业长远发展留下隐患。其次,技术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给财务会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方便,但是不能忽略的还有隐藏在背后的安全隐患。财务信息的泄露将可能给对手可乘之机,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财务会计具有保密性。财务信息是如今重要的商业机密,但是网络信息的透明化与传播速度之快给信息保密增加了难度。另外,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许多信息泄露的因素,例如,操作人员违规操作或者黑客入侵等,都容易使信息发生泄露;信息系统发展缓慢。会计制度的发展速度比信息系统建设的速度要快,例如缺少对市场主体的专业化区分。

3网络经济背景下会计未来的发展

首先,相关的制度会更加完善。国家针对网络的特点以及会计的特性会引导市场建立公平的竞争规则,打击网络犯罪,《会计法》也会逐渐完善。其次,网络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解决财务会计面临的安全问题不仅能够保障企业的信息安全,还能保障与网络息息相关的工作与生活的安全性。在国家的提倡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拒绝使用盗版软件。另外,杀毒软件会得到进一步的更新与完善,彻底保证无死角、无漏洞。最后,对建立专业人才队伍的重视程度会得到加强。网络时代离不开专业的网络技术人员。专业的人才队伍是网络时代会计管理的主体,加强专业人才的培训是高校也是企业不可推卸的重要任务与使命。

4对会计专业教育的建议

首先,教育人员要积极针对网络经济的发展下会计行业的理论以及方式的转变制定合理的、先进的教育措施。其次,要加强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网络经济下,会计从业人员的内心也更加浮躁,容易忘记学习会计的初衷。教育人员要积极普及相关法律,并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培养学生自身的约束力。最后,加强技术培训。对于网络经济的会计管理而言,专业的技术操作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相关会计软件的操作。另外,熟练的操作与较强的专业技能能够保证信息的安全性,防止信息泄露。

5结语

网络经济背景下,会计工作的数据信息处理的速度与质量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核算重心也已慢慢向网络信息数据转变。这些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也在悄然改变着会计专业的教育模式。作为相关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用发展的理念与高度的责任心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会计人才。

作者:朱海龙 单位:甘肃商业学校

参考文献:

[1]綦红.网络经济背景下会计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创新[J].智富时代,2015(5):54-55.

第3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背景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大数据;深度挖掘;计算机软件技术

引言

据权威机构统计,目前全球范围内计算机每秒钟产生的数据信息已经超过1亿TB。在网络通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无论是数据的种类还是总量都已经达到历史最高点[1-2]。如何利用这些数据来提高各行各业的生产力,挖掘数据中心隐藏的有效价值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大数据技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提出和得到广泛应用的,可以说现在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各行各业都尝试依托大数据提供的超强数据存储和运算能力来洞察市场和科学决策。

1大数据与计算机软件技术

大数据即海量数据,是指具有总量大、增速高和多样化特点的信息资产。大数据的价值就在于通过改进处理模式来获取更加优越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传统的计算机分析技术是建立在有限数据的基础上,通过随机分析的方式来处理数据的。在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已经无法满足数据总量和种类的要求,必须提出更具有全面性和多样性的分析算法来处理数据。在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云计算等相关技术的支持下,计算机软件技术与大数据的结合可以满足企业处理海量数据的需求。企业在大数据时代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优势可以概括为:第一,企业可以借助计算机软件技术来改进管理模式,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的高效运算和传输能力,提高数据收集、存储、分析、处理和决策的效率,实现对市场的准确把握和洞察管理;第二,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应用解决了人工操作效率低、失误率高和成本高的问题,企业可以利用软件产品来节约管理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第三,在网络环境下,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是企业较为关心的问题,计算机软件技术可以提供数据保障性的应用服务,避免业务数据出现丢失、篡改和盗用等问题。

2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现状

在大数据背景下,信息的传播渠道更加丰富,无论是互联网用户还是企事业单位都面临着信息传递效率和安全的问题。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软件技术研究主要围绕数据存储、业务管理和信息安全3个方面进行。

2.1云存储技术

在网络通信技术和网络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今天,云存储技术的兴起使得数据不再需要集中管理。依托分布式文件系统、互联网和数据集群等技术,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数据存储和传输可以在各个物理或逻辑节点上分别完成。这对于提高数据利用率和可靠性,以及降低数据维护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2.2业务管理技术

传统的业务管理系统软件是以数据记录和查询为主要功能的。在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软件系统不仅要能管理数据,还要从数据中找到可以辅助决策和提高业务竞争力的有价值信息。大数据背景下的业务管理技术可以对云环境中的海量数据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按照某一规则或流程进行以需求为导向的深度挖掘,找到客户感兴趣的有效数据并加以利用,大大提高了数据的利用率。

2.3信息安全技术

大数据背景下,数据之间的交互非常频繁,信息传播的途径也十分多样,造成数据处理的难度大大增加,对业务数据和用户资料的保护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网络中针对信息安全的威胁是最多的,如系统漏洞、黑客攻击、病毒木马入侵等安全事故频发,给企业和个人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3大数据时代我国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得到了我国政府和相关软件厂商的高度重视,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态。但在大数据技术研究和应用的背景下,隐私、安全与共享利用之间的矛盾问题尤为凸显,关于数据利用的合法性和伦理性问题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方面。

3.1掌握的核心技术数量少

大数据的核心技术包括分布式计算技术、内存计算技术、多模态数据存储技术、实时计算技术、数据科学技术等。尽管在一些方面我国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但掌握的核心技术数量仍落后于其他国家,相关技术研究和实际应用的水平还有待提高。

3.2专业技术人才不足

计算机软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离不开专业的技术人才,技术创新人才缺失严重制约了我国大数据计算机软件技术水平的提高。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软件企业的研究机构的人才培养力度有待加强。

3.3审核体系不健全

除了技术研究和应用本身的问题之外,相关标准的制定和法律法规的约束也是规范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的关键要素。由于大数据相关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标准、体系框架标准、法律法规、格式标准等仍在研究和改进过程中,相关软件技术的审核体系尚不健全,导致市场上出现了不同标准的软件技术应用和信息安全问题。

4完善大数据时代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的建议

4.1加大核心技术研究的力度

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核心技术缺失是我国大数据应用的现实问题,也是该领域快速高效发展的关键所在。针对这一问题,我国应该从人才培养、技术引进、基础建设等方面入手,给予核心技术研发和技术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政策保障和发展环境。高新技术企业在政策支持下要加大该领域的资金投入和人才储备力度,提高技术研发和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4.2提高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

高校和社会培训机构要不断改革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构建校企联合平台等方式来培养更多具备实战经验的软件技术人才。只有人才储备增加了,才能不断提高产能满足市场需求,从而推进计算机软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4.3完善软件技术测评体系

计算机软件技术的规范性是保障社会稳定和用户隐私安全的重要标准,没有可靠性和完整性保障的大数据分析结果也不具备任何价值。因此,针对数据被盗用、篡改等恶意攻击行为,有关部门应尽快提出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等级保护对象标准,约束软件开发中的安全性行为,确保软件应用是合理、合法的。

第4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背景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知识经济;网络版权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724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11-0351-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11.179

知识经济是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标志,全球各国知识经济发展的社会基础是互联网,互联网技术创造了网络版权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各种新兴的智力成果基于新的方式与输出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同时考验知识产权问题。互联网技术一方面促进了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对传统知识a权保护带来冲击。

1 互联网背景下知识产权保护的新动向

互联网背景下,知识产权的特征表现为无形性、时间性、专有性以及地域性。知识产权的客体包括两种:一种为依法取得专利的名称、文字、网络信息内容等,包括发明专利、商标等,这一类知识产权的客体享有专利权;另一种是包括各种类型作品等的网上信息表达形式,这类客体权利人享受著作权与版权。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因为信息产生、传播、利用的条件不同,因此知识产权的特点不同,知识产权保护出现新动向。

第一,互联网背景下,知识产权地域性逐渐淡薄,跨国知识产权保护越来越重要。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水平等存在差异,造成了各国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侧重点与内容差异较大。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使各国知识产权立法差异不断缩小,从而淡薄了知识产权地域性,在互联网环境下不断淡化国家之间的界限,互联网具有开放性,为国际交流与协作提供了条件,跨国知识产权保护无论在数量、范围还是表现形式上增长都非常迅猛。

第二,网络版权保护因为信息公开和独占的矛盾而越来越艰巨。信息在现代社会中属于无形资产,对社会发展与进步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事实上企业的一项重要的资产就是信息。然而互联网具有开放性造成了信息、获取更加方便,作为一种无形财产权,知识产权对权利人进行保护,信息形态具有智力成果的有关权益,互联网背景下智力成果基于数字化电子信号进行表示,物质载体实体约束缺乏,造成了相对于有形财产保护而言,网络知识产权保护更加复杂。

第三,互联网的垄断性造成了网络域名、驰名商标等的保护被削弱。就传统知识产权而言,其显著的特征就是垄断性,传统知识产权要求主体依法对某一成果享有全部权利,没有经过权利人的许可,任何不可以以任何的形式进行占有与使用。但是互联网背景下,各国之间对于知识产权存在立法的不同,因此知识产权的专有性受到权利保护期限不同、越境数据流的数量等的影响,从而使得知识产权垄断性不断被削弱,直接影响到确认知识产权、使用、监测与保护知识产权。

网络中专有地址名称是域名,作为互联网中企业经营的标记以及商标的有效延伸与表现,其特征为唯一性,全球知识背景下对互联网知识产权进行识别的最为重要的一个标志就是域名。但是,出于经济目的,很多企业或者个人对互联网的不可驳回性与开放性充分利用,抢注知名企业的商标,在没有经过他人允许的情况下,将驰名商品进行域名的注册,侵害驰名商标。商品分类保护、互联网商标权排他性效力等都直接影响到知识产权的包含。互联网背景下,信息产品的数量不断增加,同时传送速度不断加快,必须要完善对注册商品以及服务的分类。

2 完善互联网背景下知识产权制度建设

2.1 逐渐扩大传统知识产权保护范围

逐渐扩大著作权客体的范围,实现由印刷搬迁、电子版权向网络版权的过渡。因此,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扩大,涵盖了多媒体作品、软件著作权、卫星电视节目等,专利法同时扩大了保护对象。世界各国不断深入探索计算机程序的可专利性。

2.2 逐渐出现新的知识产权制度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新技术与知识经济的发展,而伴随着新技术、知识经济等的发展,基因移植、计算机软件、植物新品种等新的知识产权制度已经逐渐出现在知识产权体系,受得知识产权相关制度的包含。

2.3 互联网背景下有关法律制度的完善扩充了知识产权体系

之前商业秘密意义反不正当竞争权是知识产权制度的补充,在互联网背景下已经变成知识产权制度新的内容,使知识产权体系内容得到扩展。

3 互联网背景下知识产权保护创新

3.1 完善互联网背景下商标权与域名注册

生产经营者的商品或者服务和其他同类商品或者服务进行区别的专有标志就是商标。商品是企业商品或者服务质量、信誉的体现,其经济价值巨大。商标是一个企业非常重要的无形资产,互联网背景下注册域名与商标权出现冲突,互联网中网络商标标识、厂商名称等基于各种商务活动进行应用,比如E-mail、互联网页宣传等中可能与商标专用权有关。互联网中域名和商标比较相似,大部分企业域名和企业名称、注册商标等具有一致性,通过域名实现了企业在互联网中进行商标的延伸,然而域名注册和商标注册同时存在不同,注册网络域名不可能因为和其他域名相近而被驳回,并且商标专有权人对其他相类似商品中相同域名的使用进行限制,不可以对相同商品中使用类似域名进行限制。尽管知识产权先申请原则满足确权原则,然而这也为侵犯知识产权提供了机会,比如不法者对网络中他人域名进行抢注、对著名企业名称进行注册等,因此必须需要加强互联网背景下工业产权的保护。国际上各个签订的《Internet域名系统通用顶级域名谅解备忘录》、我国出台的《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与管理暂行办法》等为规范管理互联网域名提供法律依据。

3.2 做好互联网背景下信息著作嗟谋;

独创性、智力成果、可复制性是获取著作权保护的要求。在单一平台上多媒体作品涵盖了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多媒体信息日益增加,人们日益关注多媒体作品版权与著作权的包含。当前最受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多媒体作品著作权的归属。国际上当前对多媒体版权归属认定一般做法就是在内容选择以及安排设计方面多媒体作品具有原创性,就可以获得版权保护。当前我国著作权法针对多媒体作品保护还不完善,需要全面考虑,将多媒体作品当作著作权独立保护客体类型进行保护,从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3.3 重视对数据库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

数字信息资源最早的存在方式就是数据库,数据库把收集到的各种信息资源、数据资源等基于一定体系与规则使其有序化,数据库属于信息产品其特征是具有较高的开发成本,较低的复制成本,基于此,经常会发生数据库盗版与复制侵权等问题,另外,互联网下信息与检索具有开放性特征,而信息的交流、传播、存储等具有跨国界、跨区域的特点,因此数据库知识产权保护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重视保护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网络中作为智力产品的数据库具有可复制性,对数据库中信息进行适度保护,尊重数据库数据辛勤采集的原则,不能毫无限制的进行保护,否则可能出现垄断问题,使数据库信息共享受到影响,过低或不保护会对网络数据库开发商的合法权利进行侵犯,使信息化全面发展受到影响。

3.4 加强对互联网信息专利权的保护

互联网中最重要的一种信息资源就是技术创新成果信息,互联网中技术创新成果信息包括了没有经过授权的发明创造成果信息,也包括了已经取得了专利权的成果信息,这些成果信息在互联网中进行交流讨论或者是进行宣传的技术方案的一部分。社会不断发展加强了对专利权的保护。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专利权保护工作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科学技术的不断进行使得当前专利法保护的对象被打破,对专利立法的模式具有直接的影响。互联网背景下对专利权的保护要给予重视。因为互联网具有全球性的特征,而专利权呈现出地域性的特点,在互联网的一端某项技术创新成果有可能是共有领域,但是在互联网的另外一端有可能受到保护,所以这项技术成果的专利权是否应该受到保护,需要不同国家根据相应的立法情况进行明确。另外,当前中国专利法中对于计算机软件的专利保护重视不够,在发达国家比如美国、日本等国家在专利法保护中专门强调了对计算机软件的保护,中国需要加强对计算机软件的保护。计算机软件保护过程中要明确区分工具性软件以及演绎数学软件,这是因为专利权不保护演绎数学智力软件。与此同时,重视互联网环境下多媒体信息资源以及电子信息资源的专利权的保护。保护电子与多媒体信息资源的专利权,必须要明确首次公开信息的时间以及国内外公开的标准,加强立法的保护。

参考文献

[1] 谢瑞.建立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管理体系的思考[J].安徽科技,2014,(9).

[2] 王兆茜.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新思路[J].法制博览,2015,(31).

第5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背景范文

关键词:网络背景;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我国的企业会计行业不断的革新,为了有效的提升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效率,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我国的企业会计行业经历了远程报表、远程报账、远程审计,同时实现了网上销售、网上支付、网上报税、网上催账、网上银行等总额和服务性业务的拓展,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生机,但与此同时,给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1],基于此,本文立足于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途径,强化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期望本文的分析阐述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指导作用。

一、网络背景下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授权方式的改变,容易滋生作弊剽窃现象

网络背景下,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授权方式改变为口令授权,即将授权注入到网络程序中,网络操作者只要通过口令触发程序,便可以轻松的获取授权,而且整个授权过程无内部监督,且不易被察觉安全漏洞,他一旦有人剽窃口令,便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2]。举个例子,自来水企业实施网络授权,水质等不经过视频安全局检测签章等,便会有大量的不法分子,剽窃自来水销售的口令获取销售权,他们便可以在市场上出售自己的产品,在水质不确定,甚至有弄虚作假的成分时,会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我们不能忽视授权方式的改变带来的危害,应该充分的认识到传统授权方式的优点,加强内部监督,从而全面有效的提升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质量。

(二)原始凭证数字化,容易滋生伪造现象

传统的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所使用的凭证是以纸张为载体,人工手写,即使有不法分子想要伪造凭证,也难以不留痕迹,而在网络背景下,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所使用的凭证转变为数字化凭证,是以数字的形式储存在互联网介质上,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容易将不合理的篡改或伪造痕迹消除,使得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失去应有的社会应有价值,同时给内部控制工作施加诸多压力和困难,不利于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可持续发展,也大大的损伤企业的社会信誉[3]。因此,需要利用传统纸质凭证的优势,强化数字凭证的安全性,才能真正意义上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维护企业的社会信誉,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效率,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程序化,难以及时发现漏洞

网络背景下的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在质量方面的要求,取决于会计信息系统应用程序的运行情况,但是由于大部分的企业会计对计算机技术的掌握程度不够,缺乏严密的知识体系,在操作的过程中,容易发生人为失误,且会计人员不是专业的计算机人员,难以及时的发现操作漏洞,及时找到了问题所在指出,也为时晚矣,不法分子便会钻漏洞,侵扰计算机,构成安全隐患,同时,容易发生重复性失误,从而增加损失,使得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难以顺利实施。自来水企业的会计人员,一般具有较高的会计计算技能,但是,他们缺乏系统性的计算机知识,对计算机的操作运行一知半解,面对计算机运行错误,往往不知所措,甚至会妄加操作,造成更为严重的安全威胁,待计算机专业人士发现漏洞时,已经形成了无法挽回的安全隐患,从而可能造成企业信息泄露、计算机程序被盗、客户资料丢失等现象。因此,在网络背景下,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要不断的强化会计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技能,提高程序化管理质量,定期的维护计算机安全运行,加强信息保密,防患于未然,从而有效的提升网络背景下的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效率及质量,及时的查漏补缺,避免损失。

二、网络背景下的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防范对策

(一)完善授权方式,严惩剽窃行为

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有效的保障控制质量,必须进一步完善授权方式,且目前出现的大量窃取授权的现象警示我们,授权不当,导致控制无效,因此,我们需要分化企业会计内部人员所掌握的授权控制力,在每个环节保障授权的安全性,并且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预防机制等,与传统授权方式相结合,控制每个工作人员的操作规范,与此同时,可以邀请专业的计算机人士培训工作人员的网络工作质量严格把控,加强审计,定期检查维护计算机设备,与政府相关部门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在国家相关法律条例的约束下,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将权力分等级划分,且任何两者之间均形成严密的监督体系,实行连带责任制、预警机制,一旦发生严重的授权盗窃,立即启动相应的法律法规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在最快的时间内,减低损失[4]。近年来,自来水企业在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上,加大了授权安全性保障,在与传统的签章授权方式的配合下,权力分化,将财务部门与授权部门分离开,并呈相互监督,且加入了社会公众的监督,制定了详细的内部奖惩制剂以及连带责任制,大大地提升了授权的安全性。总的来说,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完善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授权方式,对于剽窃行为利用法律武器捍卫企业的合法权益,才能保障其内部控制的正常运行,最大限度的避免安全隐患。

(二)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原始交易凭证的第三监控

任何一个企业原始交易凭证,都关乎到企业的经济动向以及能否健康的发展,不法分子伪造企业的原始交易凭证,目的在于获取更大的私利,甚至能够导致企业经济运转崩溃,最终导致企业破产,因此,我们需要利用当下先进的网络技术强化原始交易凭证的安全,即在互联网认证机构申请企业签名盖章,一旦发生交易,交易双方便要上传相关单据或相关证明到互联网认证机构,待确认无误后,互联网认证机构便会进行数字签名盖章加密,加密完成之后,便会分别给交易双方上传一份加密的凭证,形成三方认证,在这样的交易过程中,其交易一方无法获取交易另一方的数字凭证,便降低了原始交易凭证伪造现象,实现原始交易凭证的第三方监控,从而有效的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质质量[5]。如:自来水企业在这方面的努力有目共睹,我们可以从日常饮用水的防伪标实看出这一点。总的来说,在网络背景下,可以充分的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加强原始交易凭证的监控,才能有效的避免伪造造成的危害,全面有效的改善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效率,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控制程序操作零失误

企业财会人员是控制且也经济运作的关键人物,在网络背景下,企业对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其具备扎实的财会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过硬的计算机操作、维护技术,因此,企业需要为财会人员多创设一些计算机技术培训平台,可以资助他们研修计算机专业,定期审核他们的计算机水平,还可以邀请计算机专业人士担任企业财会岗位,通过实训,锻炼他们的财会能力,同时,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培育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会计职称考试、会计电算化等级考试,对其进行再继续教育,着重强化网络安全及会计电算化综合能力教育,全面有效的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尽可能的实现操作零失误,保障各项数据信息的安全。如近年,自来水企业意识到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重要性,正在通过各种各样的努力,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在操作的过程中,失误率越来越低,促进了自来水企业的健康发展。总的来说,只有不断的增强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有效的避免失误带来的严重危害,保障各项数据信息的安全,实现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高效和高质量。

三、结束语

网络背景下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会出现的新问题有:授权方式的改变,容易滋生作弊剽窃现象;原始凭证数字化,容易滋生伪造现象;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程序化,难以及时发现漏洞;企业会计信息系统更具开放性,同时容易滋生非法拦截等,严重威胁着我国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安全,会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害,因此,我们需要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与传统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优势相结合,完善授权方式,严惩剽窃行为;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原始交易凭证的第三监控;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控制程序操作零失误;适当控制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开放性,避免非法拦截,全面有效的提升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质量,保障数据信息安全,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杨录强.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创新研究――在互联网络环境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2:13-16.

[2]王鑫,李蕊,姚佳含.网络环境下完善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研究[J].情报科学,2013,06:107-110.

[3]吴力佳,朱阳生.基于ERP环境下的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应对策略[J].商业会计,2012,02:58-59.

[4]颜小琴.ERP环境下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研究[J].当代经济,2012,06:72-73.

第6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背景范文

【关键词】数字与信息化 计算机技术 发展 运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数字信息时代的背景下,计算机技术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为了跟上数字与信息化发展的步伐,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计算机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对计算机技术开发的投入也在不嗉哟螅从而进一步提高计算机技术的水平,扩大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范围,促进我国社会各个领域的新发展。但目前在计算机技术应用上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改进。

1 计算机技术发展与应用中的弊端和不足

1.1 计算机技术应用缺乏一定的安全性

随着数字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都在不断创新,但是由于计算机技术在创新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再加上缺乏合理的技术体制,致使很多问题与弊端出现。这也是制约计算技术应用的重要障碍之一。其中计算机与互联网的结合,产生了很多安全隐患,由于计算机技术体制不健全,运行模式单一,在安全设施建设上还不够成熟,致使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频发,如各种系统漏洞、病毒、黑客的侵袭等等,甚至会因此造成重大损失,非常不利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1.2 计算机网络安全重视度不够

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过程中,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技术上的缺陷,而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其中,应用水平的不高也是导致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由于计算机的使用者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重视度较低,不了解计算机信息数据安全的重要性,导致在计算机的应用过程中,出现各种安全问题,影响了计算机的正常运行,也阻碍了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目前,从应用情况来看,很多用户使用计算机聊天软件进行交流,致使个人信息、隐私泄漏。还有一些用户没有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导致信息数据被恶意破坏、盗取等。对于计算机技术专业人员来说,其安全意识也不高,没有进行安全培训,从整体上来看,计算机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应用不规范,安全意识水平较低。

1.3 人为破坏与干扰

在数字信息化背景下,在计算机技术应用中,由于系统的漏洞、技术水平的限制、应用的不规范等原因,会出现很多安全问题,限制其进一步发展。此外在计算机网络发展中,由于人为恶意破坏与干扰造成的负面影响也很大。很多网络黑客,以计算机技术为破坏手段,通过网络恶意破坏他人信息,或者恶意索取钱财,更严重的会盗取国家机密、商业机密等,网络犯罪行为频频出现,给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破坏了计算机技术的稳定性,严重阻碍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2 数字与信息化时代下促进计算机技术发展及运用的具体措施

2.1 强化计算机网络安全建设

随着数字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影响越来越大,不仅影响着用户的利益,也关系着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要高度重视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加强网络安全建设。首先,从计算机技术的提高上入手,提高计算机技术研究、开发的水平,促进计算机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实现计算机网络的稳定。其次,设立专门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部门,对计算机的应用情况进行整体规划,制定严格的操作规范,应用制度,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通过计算机网络安全建设,促进计算机技术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的应用,保证其安全与稳定,促进计算机技术的新发展。

2.2 强化计算机网络安全意识

计算机的应用安全关系着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强化用户的安全意识,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视度至关重要。首先,要对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各个企业和个人进行网络安全教育与宣传,提高其网络安全意识,特别是领导层安全思想,从整体上促进计算机信息化的安全发展。其次,对于计算机网络工作人员,要对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进行科学规化,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合理运用计算机技术的专业知识,提高其专业应用水平,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2.3 注重对计算机工作人员的培训

随着数字信息化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很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破坏和干扰,对计算技术的发展极为不利,为了解决这种情况,需要不断提高计算机技术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对其进行严格培训。

(1)计算机网络机制的培训,使其在完善的工作机制规范下,促进计算机技术水平的提高。

(2)深入理解计算机技术,对网络病毒、黑客等恶意干扰,能够自觉抵制,提高计算机技术的安全性。

(3)对计算机用户进行网络安全宣传,使其能够正确处理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正确应用计算机技术,从而提高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水平。

2.4 强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于发展需要专业的人才队伍,因此,要强化专业人才的培养。首先,就是计算机技术能力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促进信息化建设的更深层次发展。其次,更新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模式,提高信息管理的水平与效率,使其与数字信息化时展相适应。最后,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化系统,根据系统发展,不断进行改进、更新,使其更加完善。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运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3 结论

综上所述,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与发展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高中学生,对计算机带来的改变也深有体会。因此,要对计算机技术应用发展中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永明.数字与信息化时代下的计算机技术发展及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4):142.

[2]边志锋.数字与信息化时代下的计算机技术发展及运用[J].电子制作,2015(12):104.

[3]张毅.数字与信息化时代下的计算机技术发展及运用[J].科技风,2014(15):87.

第7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背景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计算机网络技术

一、专业设置改革的背景及人才需求预测分析

(一)专业设置改革背景分析

高等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设立在全国范围内基本上只有几年的时间,毕业生还比较少,因此,对该专业的办学层次、人才定位、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课程结构与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等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等办学的根本问题都处于探索研究、试验改革、摸索规律、总结提高的过程。而对专业课程结构体系改革与教材改革的研究与实验将直接关联到上述办学的重大问题。

(二)网络专业人才需求预测分析

当前市场对计算机软件、网络技术人才正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许多企业不得不聘用一些相近专业的毕业生。根据国家人力资源部门对2002年的广东人才市场分析,需求量最大的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毕业生约占总需求的30%,其中网络方面的技术人才又占到40%,据业内人士分析在今后几年该比例还将增加。据外事学院学生就业情况调查,计算机应用技术毕业生与需求之比为1:1.5。

当前广州、深圳、东莞等珠三角地区人才市场急需计算机应用领域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如下: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应用系统的管理与维护,软件开发,程序员,软件测试与维护,计算机网络系统规划、安装与配置,网络工程施工与管理,网络的管理与维护,网络安全,网站建设,项目管理,产品销售,信息集成、组织、处理、制作、与运营,电子商务平台管理,电子政务平台管理等。

二、指导思想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坚持面向社会,与IT行业发展实际接轨的原则,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前提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既具备必需的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和发展潜力。为此,根据国家关于高等院校“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发展的道路”的办学方向和学校的科学发展观,结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合理安排理论、实践和技能训练,确保培养质量,使本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顺利成为计算机网络行业从业人员,具备从事网络工程、网络管理、网站建设的从业资格。另外,通过对社会需求深入地调查研究,把握网络行业的发展趋势,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进行不断地调整。

三、专业设置改革的目标和基本思路

(一)专业设置改革目标

1、深入进行社会和行业调查研究,分析社会和计算机网络行业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明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优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2、改革课程体系和内容,形成“必需、够用、适当考虑发展潜力”的理论体系,构建以实验室/实训室环境与实际工程环境相结合为特色的实践研究体系。

3、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学习、职业资格培训、服务社会于一体的功能齐全的校内实践基地,建设一批设施条件好、管理水平高、培训能力强的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4、建设一支高素质,具有较高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水平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5、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良好的校企合作教育运行机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教育运行管理规范,与企业合作积极探索“订单式”人才培训模式。

6、建立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应用型人才考核评价体系。

7、建立与专业技能紧密结合的职业资格认证教育,例如包括国家、行业和著名厂商的职业资格证书:国家人事部与信息产业部的“网络管理员”、FLUKE公司的“布线测试工程师”、锐捷网络公司的“网络认证工程师”、唯康通信公司的“布线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证书。

(二)专业设置改革的基本思路

1、以培养从事计算机网络工程和网络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技能人才为专业培养目标,充分体现高等院校的特色;

2、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需要调整专业方向;

3、以基本素质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根据专业人才职业岗位(群)所需知识能力结构,确定教学内容,规范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

4、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学习重点;专业研究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5、实践环节强调职业岗位实际工作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职业岗位操作技能的严格训练;

6、在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室建设、教材开发、实践研究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校企合作办学,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不同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课堂和真实职场环境实践的有机结合使毕业生的部分岗位适应期缩短为零。

四、专业试改重点与特色

1、贯彻教改思想,形成“以IT行业对毕业生基本素质和职业技能要求为主线,校内环境与校外环境两个环境相结合,理论研究体系、实践操作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三个体系相统一,培养方向为网络工程和网络管理”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2、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形成“必需、够用、适当考虑发展潜力”的理论研究体系,构建以实验室/实训室环境与实际工程环境相结合为特色的实践研究体系。

3、从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室建设、教材开发、实践研究等方面形成与企业全方位的产学研合作。

五、专业改革的保障措施

(一)资源建设

人力资源建设的目标是应通过引进、培养、聘任等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建设一支热爱高等技术教育、热爱本专业教学工作,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专职教师人人都是双师型教师。还要建设一支来自计算机网络行业生产、经营、管理一线的兼职教师队伍满足学生全人培养和校企合作的需要。

(二)校企联合育人机制的建立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应成立由IT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每年召开年会,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修订、专业课学习、实训安排、实习指导、课题研究等项工作。专业指导委员会还将不断增加新成员,以保持它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杨秀芹.高等职业教育出路之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1.

[2]周远清.素质·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关于高等教育思想观念改革的再思考[J].教学与教材研究,2003.

[3]官金安,傅德荣.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学校CBE系统的建设[J].电化教育研究,2000(2).

第8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背景范文

关键词:大数据;信息处理技术;云计算;数据挖掘;安全保障

引言

信息技术以及网络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使得各个领域中的信息和数据呈现出了爆炸式增长的态势。在海量的信息数据中,除了有效信息之外,还充斥着许多垃圾信息。如果不能运用合理有效的信息数据处理技术,对各项信息的种类与内容进行判断,则会影响社会现代化建设的效率。因此,本文对大数据时代下的计算机信息数据处理技术进行研究,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1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计算机信息技术内容

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了建模、数据信息采集、处理加工以及存储等多个环节,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1.1建模

建立模型是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基础环节,通过建立模型的方式可以为后续数据信息的分析和处理创造便利条件。在模型中进行数据分析,更加直观易懂[1]。目前,以大数据为依托的信息模型主要包括了流处理和批处理两种形式,在具体的模型建构中,技术人员要根据信息数据的处理需求,建立适合的模型,以起到提升数据处理效率的效果。

1.2采集

与以往的信息数据处理方式不同,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数据面临诸多挑战。多样化、大容量的数据信息特征,要求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对各项信息进行有效采集和精准筛选。一般来说,技术人员要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实现数据的筛选,以保障计算机信息数据处理的正确性。大数据时代信息数据的处理和加工要保证科学性,符合新时期计算机信息技术对数据处理的实际需求。

1.3存储

因为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种类和数量都较多,所以需要借助新的方式实现数据的安全有效存储。目前,云存储空间已经成为了人们首选的新型数据存储模式。这种处理模式具有空间大、速度快和安全性高的优势,符合大数据时代下人们对于信息数据存储的需求。云端的信息数据处理以及存储,为海量信息提供了稳定的存储平台,同时也为后续信息的调取提供了方便。

1.4加工

信息数据的加工是大数据时代下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处理的重要环节,在此环节中,技术人员要根据时代特征、企业需求以及数据本身的类型,选择合理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经过处理之后可以上传到云端空间进行存储,或者直接传出到企业终端进行使用。

2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计算机信息技术处理面临的问题

2.1信息种类繁多

进入到大数据时代,越来越多的信息和数据进入到企业日常经营和管理工作当中。从一方面讲,虽然这种发展状态为企业的多样化管理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支持,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进行分析,也能看出企业如何在众多信息当中快速且精准地筛选出有效的信息,成为了企业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一项重大难题。与之前的信息化时代相比,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信息技术需要从海量信息资源中进行有效信息定位,因此实际的工作量会大大增加。不仅如此,在信息筛选中还会受到网络环境中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其面临的安全威胁也明显增强[2]。由此可以看出,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信息技术不稳定性因素的影响,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要不断地更新计算机信息技术,使其适应大数据时展的需求,为企业和社会的现代化信息建设提供帮助。

2.2新型人才缺失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加大了对计算机信息技术本身的挑战,同时也提升了对新型网络技术人才的要求。无论是在以往的信息社会还是在大数据背景下的新型信息化社会,技术人才的作用都十分关键。从企业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以往企业的发展会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因此对于人才的培养以及重视程度要求都较低。这一情况会使在专业化建设方面存在人才不足的问题,进而无法为其后续的发展提供及时、有效和专业性的指导。无论是从企业本身经济效益方面,还是整体社会效益方面,都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在现代建设中,除了要对技术进行优化升级之外,还要重视新型技术人才的培养。提高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并为员工打造更适合的培训方式,提升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

3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计算机信息技术处理问题的应对方法

3.1案例概述

以R搜索引擎模型为例,在原本搜索引擎中,采用的是横向搜索的模式,这种搜索模型并不能有效地结合用户的特征,对信息数据进行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的处理。进入到大数据时代,搜索引擎模型的设计单位明确认识到了模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因此借助大数据时代下的新型计算机信息技术,对模型进行改进,期望可以提高实际应用有效性[3]。

3.2需求分析

R搜索引擎模型期望将原本的横向搜索模式调整为垂直的搜索模式,并在原本的信息数据处理模块中增加二次处理模块,实现结构化的信息数据处理。二次处理模块要求具备分类、去重的功能,以便提升模块应用后搜索结果的精准性,同时提升信息数据搜索的速度。

3.3改进方法

3.3.1云计算为了使该搜索引擎模型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技术人员运用了大数据时代下的新型计算机信息技术,将云计算功能纳入到了系统模型中。通过将计算机网络和云计算网络紧密地结合起来,发挥出了整合后的双重优势。云计算网络的应用,确保了计算机硬件设备更新之后的优势可以有效发挥,特别是随着高新电子科学技术的不断改革与完善,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更迭也要与时俱进,否则最终将会因为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现实需求,而导致计算机网络管理工作失效的情况。云计算的应用促成了开放式网络模式的建立,公众们摆脱了网络中心的局限性,R搜索引擎借助云计算灵活和开放独特性,逐渐发挥出来互联网模式的优势,提升了信息数据的初始处理速率[4-5]。

3.3.2高端人才人才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的保障,人才本身的能力和水平,会影响到计算机信息技术发挥的有效性与合理性。在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高端人才需求量大幅度增长。部分企业虽然在发展的过程中搭建了各种不同的网络媒体平台,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人才,网络平台的后续维护成为了一项难题。对此,R搜索引擎除了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人才之外,还对内部的人才结构进行了调整。比如,R搜索引擎将搜索引擎功能和视觉信息处理技术相互结合,提出用主动光源而非算法来解决。团队提出的CCA方法可以把可见光图像和近红外图像提取一个共同特征,在CCA的空间来进行,然后用各种各样的局部特征进行处理和滤波,提取一些共同特征。R搜索引擎将发展目光放得更为长远,在发展的过程中,从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等方面进行了人才的专项培养,将高端科学技术作为依托,为搜索引擎模型和企业的长久发展提供了战略性支持[6]。

3.3.3数据挖掘大数据背景下,各项信息数据的处理技术都得以充分完善,越来越多的信息和数据汇聚到了一起,不同数据之间内在的联系性也得以增强。但是,因为部分数据为冗余数据的范畴,在社会现代化建设中并不能发挥出实际效用,所以如何从这些数据中挖掘出有效信息,成为了R搜索引擎相关领域工作人员实际工作主要目标。数据挖掘技术的优化,除了可以提升数据筛选的效率之外,还可以达到节约信息数据搜索与处理的成本。计算机信息技术中数据挖掘技术能提升技术本身对于数据信息的分析与加工处理能力,最终发现不同数据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筛选出有利于社会建设的有效信息[7-8]。

3.3.4安全保障大数据发展背景下的互联网环境开放性进一步增强,当大众通过互联网进行有效对信息搜索与筛选时,不可避免地会暴露自己的部分信息,如果缺乏合理有效的监管,很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窃取个人信息,损害个人利益,并且还会对社会的发展造成危害。因此,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安全性和保障性技术十分重要,特别是在大数据时代下,以往的信息管理系统不能对网络中出现的信息数据进行高效筛选,而经过改进的大数据信息技术,R搜索引擎不仅实现了高效处理,同时也增强了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安全性。面对多种不同类型的网络攻击以及计算机病毒侵入,都可以帮助企业和个人保护各自的信息不受到侵害[9-10]。

3.4结果分析

R搜索引擎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对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进行了调整,同时引进并培养了现代化的高端技术人才,为产品模型的优化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支持。经过一系列改革之后,R搜索引擎最终将服务器的稳定性提升了23.4%,并且网站的更新频率、外链数量以及流量排名等都进入到了前3位,用户综合体验排名第1。

第9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背景范文

[关键词]TCP/IP;协议;实践;三网融合

1课程特点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属于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课程的改革,有利于学生从多角度理解该课程的基本概念,加强学生对互联网技术的关注和趋势的期望,有利于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并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和有线电视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三网融合技术也逐步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当中。计算机网络在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中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核心作用。作为三网融合技术的核心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到当代社会的各行各业之中。对于做为技术支撑的计算机网络课程而言,在授课的过程中应当针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讲述的内容有所不同,理论性和实践性要求也不同。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应该是侧重于网络基础知识的介绍;而对于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而言,应该是侧重于实践应用的加强和前沿技术的延伸,侧重点虽然不同,但是要相互兼顾。使学生从“会用”过渡到“怎么用”,进而达到能够自主分析并解决网络中出现的简单故障问题的能力。

2课程内容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理论内容比较抽象,且不易理解。按照网络的体系结构划分,比较典型的有七层的开放式系统参考模型和四层的传输控制协议及网络协议模型。前者是具体的理论模型,后者是事实模型。综合两类模型,理论授课采用从底层到顶层的顺序,按照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和应用层的顺序,结合具体的案例和应用,努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进行理论授课。理论知识经典、抽象,实践应用却日新月异,变化很大。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体系结构和基本理论相对比较稳定,侧重点在于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的实践应用当中。所以教学内容必须结合具体的实践应用,并且与学生的专业背景相结合,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性。同时考虑,学生生源地不同,计算机水平也各有差异,所以在理论教学内容统一的前提下,尝试设置不同等级的实践环节。实践课程的安排既有基础性的网络的制作、底层通信协议的分析,也有面向用户应用层的路由的静态路由配置和动态路由配置、也有关于域名服务器的正反向设置等内容。可以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通过实验环节教学,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加强,解答学生“为什么学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以及“学完计算机网络课程能干什么”等疑问。结合当前广泛使用的WIFI通信,介绍当前研究比较热门的“5G”通信和单向实现的“LIFI”通信技术,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的物联网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让学生不仅掌握基础知识,更要明确课程的前沿技术和广泛应用。

3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过程就是老师站在讲台上单方面讲课,学生坐在下面单方面听课,课堂上没有互动。老师讲的口干舌燥激情澎湃,学生一言不发玩手机漠不关心。这种模式直接导致学生的听课效果不尽如人意。所以在授课的过程中要设置一些互动的环节,比如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了解,学生对家庭无线信号改进的措施,学生对于计算机网络在本专业技术领域的应用,学生对智能控制的了解等等一系列问题,都可以通过师生的互动,从现象到理论的方式进行“启发式的教学”。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板书教学已经不再适合日益发展的当代大学生教育,应该采用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相结合的模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外加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板书侧重于每次课程的章节内容,多媒体侧重于案例分析,协议的演示等,对于课程中的重难点则以知识点的形式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同学们可以利用课外时间通过网络进行课前预习或者课后复习相关的课程内容,也可以实现在网络平台上与教师的沟通,实现一对一的答疑。在PPT中会增加图表、数据、案例和多媒体教学等素材,来辅助完成课堂的理论教学环节。例如介绍运输层的协议的时候,就结合具体网络通信中协议解析图、树状图来进行教学。直观地具体介绍三次的建立连接过程和四次的释放连接过程。针对于不同连接中的各条指令具体说明具体的协议类型,协议封装,协议的含义等理论知识点,可以强化课本上对于网络通信协议的格式内容了解。使学生能够直观的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实践教学中,尽可能的要求学生查找当前关于网络应用的一些软件及前沿知识,多强调知识的应用型,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的能力。

4考核方式

传统的考试方式是以一次期末考试定成绩,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反映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现在采用“1+1+1”的考试形式,综合反映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程度,更具有全面性。第一个“1”指的是平时成绩,平时成绩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出勤、学生的课堂表现、学生的作业提交情况,第二个“1”指的是阶段考试情况。拟采用以大作业的形式代替传统的考试方式。要求同学们根据实际的校园网的架设方案,设计一个小型的数字校园网案例。培养学生资助查阅资料,根据设计目标根据具体的教学楼方案进行方案论证、方案的分析、设备的选择、费用的预算等能力。能够全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工程实践的能力。第三个“1”指的是最终的期末考试。期末考试采用笔试的形式,考察学生对于概念的掌握程度,考察学生根据工程要求计算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