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无机化学与核化学范文

无机化学与核化学精选(九篇)

无机化学与核化学

第1篇:无机化学与核化学范文

关键词:无纸化考试;病理学实验考核;医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4-2117(2017)07-0102-04

几年来,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并在多个领域广泛应用,无纸化考试也随之脱颖而出,并在高等医学教育改革中形成了一种主流趋势。[1,2]目前,国内外很多考试都已经使用了多媒体无纸化考核方式,如国内建立了国家医学水平考试题库系统、高等教育基础学科系列考试题库系统等[3,4],但建立并应用多媒体无纸化考试系统的医学院校并不多见。笔者所在学校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医学专业及相关学科的考核方式仍为先人工命题,再集中学生进行有纸化考试。无纸化考试在学校的运用和开展十分有限,这一现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这种考核方式的认知,使其应对今后的相关医学考试难度增大。为此,笔者所在的教研室申报了“病理学实验考核方法的改革”课题,经大量的研讨与分析后,初步建立了多媒体无纸化实验考核方法。下面,笔者在分析传统病理学实验考核方法弊端的基础上,阐述了多媒体无纸化考试系统在病理学实验考核中的应用。

传统病理学实验考核方法的弊端

病理学课程由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构成,实验教学手段以观察为主,包括大体标本观察与组织切片的显微镜观察。学生通过实验课的大体标本及组织切片的观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理论课内容的理解,更好地掌握知识。传统的病理学实验考核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组织学生集中进行显微镜观察考核。这种考核方式很难考核所有学生的操作是否正确规范;另外,实验过程中,学生的流动性较大,教师容易混淆学生的学号与姓名,无法合理地给出成绩。

二是统计学生平时的实验情况及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再把相关数据汇总得出成绩。这一方法存在很多导致实验考核难以进行的问题,如教师在实验课上过于注重实验成绩的评定工作,导致顾此失彼,影响整体教学效果;另外,不同的教师批阅时对实验报告存在着标准、工作态度方面的差异,进而导致学生的实验成绩缺乏客观性、公正性。

无纸化考核系统的建立及其与病理学实验考核的融合

1.无纸化考核方式的设计

笔者所在学校的多媒体显微互动教学系统中的无纸化考试系统由题库管理、试卷管理、账户管理、过程管理、成绩管理及成绩查询六个模块构成。

(1)题库管理模块

题库管理模块包括导入试题、题库管理及题库统计三个子模块。导入试题模块的主要功能是试题的录入,试题的类别可以是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试题的形式也可以是多样性的,如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题库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对录入的试题进行批量管理,包括命题时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各章节试题的比例、试题难易程度的划分等。题库统计模块主要用于对题库中已形成的试题类型及考核内容比例进行统计。

(2)试卷管理模块

试卷管理模块主要用于组成试卷,组卷的形式有人工组卷与随机组卷两种。多数情况下我们选择随机组卷,即系统在已经录入的试题中根据输入的组卷要求(主要为各章节内容比例,难、中、易试题比例)随机抽取试题形成试卷,这样学生在考试时抽取的试卷出题顺序和具体试题都是随机组合的。试卷又分为考试试卷和练习试卷两种类型,学生可以随时进入系统点选练习试卷,进行考前练习和平时自测,而考试试卷只有在教师确定的考试时间内才能够点选。

(3)账户管理模块

账户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是批量新建考试学生的账户,并对学生账户进行管理。学生在参加考试之前先在考试系统进行实名注册,考试时需输入班级、学号、姓名等个人信息,系统将会对这些信息进行维护与管理。学生主要依靠个人账户得到身份确认,登录个人账户后系统会自动进入与该生对应的考试或练习界面。

(4)过程管理模块

过程管理模块主要用于确定考试科目与考试日期,教师可以通过该模块提前确定考试科目与该科目的考试日期、考试时间及考试时长,一经确定,学生即可在指定的考试时间登录个人账户后,直接进入考试界面,在规定的考试时长内完成问题,当考试时间结束时,系统会自动终止考试,提前完成的学生也可以通过点击答题完毕选项提前结束考试。

(5)成绩管理模块

由于题库中所有问题都对应有提前输入的标准答案,因此在学生考试完成后,成绩管理系统就即时完成试卷的批阅工作,并将学生成绩按照班级学号升序排列形成成绩单,自动保存。系统中的成绩分析模块还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对试卷中易出错问题、回答准确率高等情况进行分析,并形成数据自动保存。

(6)成绩查询模块

成绩查询模块的主要使用者是参加考试的学生,在确认考试结束后学生就可以通过查询模块知道自己的成绩。在练习试卷中,学生还可以通过这个模块查询到自己出错的试题,并返回该试题重新练习。

2.无纸化考试方法在病理学实验考核中的应用

(1)病理学实验考核题库的建立及试卷组建

显微互动教学系统的考核题库中题型多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由于病理学是一门以形态学为主的学科,试题的内容主要是器官或组织的具体病理变化,因此笔者设计的试题的题干以图片形式为主,其中包括大体标本图片和病理学组织切片镜下图片,考试时要求学生对图片中的病理变化做正确的判断,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与图片相对应的正确答案。另外,题目可按课程章节划分归类,不同章节的试题量由教师组卷时确定。教师根据各章节知识点的数量、课程内容的重要程度、试题的难易程度等标准指定试题数量,使试卷根据所学内容的覆盖面和侧重点进行组卷,使其更为合理。

(2)无纸化病理学实验考核的进行和管理

W生通过账户管理新建账户,以学生学号为默认账户,此学号账户是一对一的,系统禁止多人同时用同一账户登录。学生登录后,试卷管理模块会根据教师预设的考试指令为学生随机组建考试试卷。学生考试答题时,系统会自动计算考试时间,并在考试结束前五分钟自动弹出“考试即将结束”的提醒通知,到达规定的考试时间后,系统自动终止答题,提前回答完毕的学生可以通过点选“答题完毕”指令提前结束考试。考试过程中,系统会自动保存学生的答题进程,防止出现计算机死机或卡顿导致已答试题信息丢失的现象,学生在重启后重新登录考试系统,可以继续回答未答问题。

3.无纸化考试系统的特点

(1)操作简捷,便于组织

无纸化考试系统设计简洁,易于操作,便于教师组织考试。[5]其中题库管理模块、试卷管理模块、过程管理模块与成绩管理模块功能清晰,易于学习掌握,教师经过简单培训即可熟练操作。学生主要应用的是账户管理模块与成绩查询模块,界面清晰易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很快掌握应用原则,熟练操作进行练习或考试。考试结束后,计算机自动阅卷并将成绩按照班级学号排列形成成绩单表,自动保存,借此也解决了期末实验考核造成的实验室资源紧张的问题。

(2)随机组卷,避免抄袭,监考易操作

系统的试卷管理模块的随机组卷方式极大地体现了本系统的先进性。在教师预设了试卷中各章节试题所占比例和难、中、易试题比例后,随机组卷可以根据教师的预设比例自动组建试卷。学生在参加考试过程中抽取的试卷都是随机组建的,获得的试卷各不相同,很好地避免了相邻学生相互抄袭的作弊现象,使考试更为公正、公平。同时,对监考人员的数量要求也大大减少,缓解了期末监考工作压力。

(3)客观阅卷,公正公平

无纸化考试方法使考试的评分工作提高了客观性。计算机在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根据教师设定的标准答案自动批阅,避免了人工批阅可能出现的改错、算错分数、与标准答案不同等现象,保证了试卷批阅的准确性,使实验考核更加公正公平,实现了考核的真正意义。[6]

(4)设计合理,利于学习

无纸化考试系统的试卷管理模块中有练习试卷和考试试卷两个子模块。学生可以通过练习试卷模块对考核内容进行学习和练习。如此反复,学生能很快掌握这些知识点。考试系统的成绩管理模块还可以分析学生整体的回答情况,总结出易出错试题及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率与失误率,进而便于教师在后续的教学工作中总结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侧重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应用效果

目前,无纸化考试方法已经在笔者所在学校的部分本科专业的病理学实验考核中推广应用。从使用情况来看,无纸化考试系统操作简便、使用范围广泛、实用性较强,在实际应用中运行稳定,体现了无纸化考核方法的优势。笔者对参加考试的全部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这种考试方法的总体满意度高达72.93%。

讨论

无纸化考试系统不但可以添加文字性试题,还可以添加图片、音频及视频等类型的试题,这样不仅可以使试题所涉及的知识点更加全面,试题内容更加丰富、生动、直观,而且还可以有效提高实验考核的可操作性,实现更多的考核内容。[7]这一特点使无纸化考试方法满足了很多医学学科的实验考核需求,如形态学学科的实验考核多数以观察标本、组织切片、涂片为主,如果是在实验室一对一考核或分组考核,会受到实验室数量及监考教师数量的限制。而无纸化考试系统可以将所有的标本、切片转变为图片形式,考试时要求学生对图片中的病理变化做出正确的判断,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与图片相对应的正确答案。无纸化考试系统既简化了教师命题环节和考试的组织,同时也初步实现了教考分离的考核理念。另外,无纸化考试方法具有很大的扩展性,可应用于各种课程的考试。

目前,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及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无纸化考试系统因其公正性、安全性、准确性、随机性等特点越来越受到重视。[8]国内外的各项部级重要考试都开始从有纸化考试逐渐过渡到无纸化考试。在我国,医学专业领域内的各项部级考试,如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卫生人才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考试等,都逐渐发展为无纸化考试。这一现状,提示医学院校在充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的同时,更应注意现代的医学考试模式,对应性地提高学生应对这些考核的能力。[9,10]

参考文献:

[1]陈明伟.多媒体技术在临床医学考试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03,11(2):136,163.

[2]靳伟国,付瑞萍,杜春涛,等.计算机化考试的改革探索与实践研究[J].计算机时代,2016,23(3):89-92.

[3]史东辉.基于网络的试卷管理与在线考试系统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5(23):6490-6493

[4]廖庆生.地方性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无纸化考试探索与实践[J].陇东学院学报,2014,25(1):134-136.

[5]韦凑.高校无纸化考试实施方案浅析[J].经贸实践,2015,1(15):246.

[6]喻永均.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无纸化考试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探索,2014,30(8):120-121.

[7]郑小桃,杨智,林琼莲,等.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实验形态学教学活动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4,18(4):220-221.

[8]程华.基于局域网的无纸化考试系统的研究及设计[J].教育论坛,2005,11(30):82-84.

第2篇:无机化学与核化学范文

关键词:无机化学实验,创新性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7(b)-0000-00

无机化学实验重点要从两个方面来培养学生,一是应用,一是创新,无机化学实验发展这没多年,关于应用已经无需再谈,本文重点在探讨如何在无机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用眼观察现象、用心思考问题,通过亲身体验,完成整个实训操作,能对化学基础知识有深入的理解,并形成过硬的操作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1]。

但是随着国家国际现代化步伐的加快,随着科技水平的日益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多的用人单位需要的不仅仅是对化学基本技能的掌握,而更多的是需要一种具有创新性的复合型新型人才。因此,在增加综合性实验之后,教学工作者发现这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增加一些创新性的实验内容,以此来启发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现阶段我校无机化学实验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传统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 方法与手段) 、实验考核办法等方面均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2]。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对我校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做了如下的总结: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对本校现阶段的无机化学实验的教学与考核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发现本校现阶段所执行的无机化学实验存在下列问题:

1.1教学内容

本校所执行的无机化学教学大纲是从1980的华北工学院师范班脱胎而来的,后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完善和改进,已经从原来单一的面向一个专业的教学发展成了可以面向不同专业,不同学时,不同课程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其中涉及的专业有化工、生物、环境、制药、材料等,也有32学时的面向特种能源的长学时的无机化学实验,也有48学时的应用化学专业长学时无机化学实验,但是在学时改变的背后,确实实验内容的陈旧和与社会需要的脱节,之前的大纲规定的实验内容,有很多都是十几二十年未曾改变过,当然对于经典的实验我们是无需进行改动的,还有一些实验也很经典,但是这些实验已经是大家耳熟能翔的了,几乎不用做实验也能预料到会有什么样的现象和结果。此外教学内容验证性的化学实验较多,研究性的化学实验较少; 单一性的实验较多,综合性的实验较少; 基础性的实验较多,涉新( 新技术、新方法等) 性的实验较少。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可能是: 传统的习惯( 包括老师的惰性) 和实验条件所致。

1.2教学方法

目前本校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式基本上就是上课时老师讲学生做,对于有些实验现象只能用嘴巴和粉笔进行口述和文字表达,没有相应的教学软件进行支持,学生只能老师给出的既定思路和方案进行实验内容的验证;另外学生只要有实验教材就基本可以完成大部分的实验,所谓的实验报告的书写也只是把实验内容重新抄写一遍,学生完全不需要动脑筋去想实验如何完成,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严重束缚了学生想象力、研究力和创新能力。

1.3考核方式

现阶段的考核方式基本是靠三部分组成:学生的出勤率,学生实验时的表现,学生的实验报告这个考核方式是一直以来各高校无机化学实验所沿用的,而且也是很多年没有改变的,该方法最大的弊端是没有对有想法和有创新能力的学生给予足够的肯定和支持。

2对现阶段无机化学实验改革的必要性

通过上述的对本校现阶段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分析,可以发现不论是从实验内容还是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这些方面都无法体现现阶段各领域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研究能力的提高,也没有体现出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而这一点与当今社会对于本科生既需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又需要具有积极主动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相矛盾,因此要满足当前社会各领域对化学、化工、材料、环境、生物等专业本科毕业生

的要求,必须从大一的无机化学实验开始做起,进行无机化学实验相应的改革。

3通过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针对前面提到过的无机化学实验存在的局限和弊端,本课题拟对现阶段的无机化学实验做出如下的整改措施;

3.1对原有的实验内容进行调整更换,增加具有培养学生创新研究能力的实验

原先的实验内容在最初的无机化学教学实验中起到了很好的对理论课程的支撑和验证作用,但是随着无机化学理论课程的变化,以及学科间的渗透和社会对高校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单一的原先只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的实验内容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后续课程以及用人单位对于学生的要求,因此在原先的基础上,我们结合老一辈教师的意见和新形势下各方面的需求对无机化学实验内容进行了适当的删减调整和补充,保留了经典的“氯化钠提纯”、“硫酸亚铁铵的制备”等经典实验,删掉了“二氧化铅的制备”等对环境造成污染且没有创新性培养的实验,调整了元素性质实验,统一合并为“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实验,在一些原有实验内容中增加了学生自主设计并实施的实验内容。这些实验内容不仅让学生学到如何处理和再利用工业废渣,同时也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对于化学化工实验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课题研究能力的提高。

3.2改革原有的教学方法,利用互联网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

在目前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形式下只依靠单纯的口述和板书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了,因此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来讲述实验课内容,这样可以减轻老师负担,增加学生的兴趣,而且对于有些难以用语言和文字表达的实验原理和现象可以通过网络视频,或者多媒体软件制作出来,给学生以更加直观和深刻的感受。另外还可以以组建实验小组的形式,对一些实验内容比较多,工作量比较大的实验分组进行,例如配合物分裂能的测定实验中,就可以把学生分为三个小组,一个小组负责配位化合物的制备,一个小组进行配合物离解类型及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最后一组同学进行配合物分裂能的测定。

此外,还可以进行开放性实验教学,对一些实验能力比较强,对化学实验兴趣比较大同学,可以结合老师课题开展一些需要具有实际意义和接近工业生产的实验项目,这样可以解决个别老师课题没人做的困难,又能提高学生的科研实验能力,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3改进实验考评制度,突出对具有实验创新能力的考核和重视

实验成绩的评定,不局限于单纯的实验结果的考核,而是应该趋于多元化多层次的考核。从过去的经验分析,由于无机化学实验的对象是大一学生,由高中考入大学的他们普遍存在只重视理论不重视实验课的现象。加上传统的实验考核方法是考核学生的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实验操作( 或理论考试) ,为了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理解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我们对传统的实验考核办法进行改革与完善,以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具体考核办法为如下:

( 1) 最终的考核成绩不能只靠最后的实验考试成绩,而应同时考虑平时的实验成绩综合给出最终的实验成绩。这样不但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而且避免了有的学生虽然平时不认真但期末考试能凭运气突击侥幸过关的行为。

( 2) 最终考核要注重实验结果,但是同时要兼顾实验过程。不能只注重学生实验结果的对错产率的高低,更要结合学生实验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出的:规范正确的实验操作,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对团队的协作和奉献精神,良好的安全整洁的实验习惯等诸多因素。这样综合考虑才能给出一颗科学合理的实验成绩。

( 3) 实验操作技能考核与文字解释表述考核相结合。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有的同学实验报告写的很好,但是实验几乎都是别人在做,而有的同学动手能力特强,但是实验原理和结果的表达却差强人意。因此在考核最总实验成绩时,也要注重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表述( 口头表述尤其是文字表述) 能力。如果一个拥有较强实验操作能力的学生,不具备真实、流畅、到位表述能力,他将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实验科学人才。

( 4)对于某些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表现的特别突出的学生可以另外加分,或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以提高学生对增强实验能力积极性,和对学生创新性的充分肯定。

4结论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大一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和素养、观察分析问题、研究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涉及诸多方面的一个课题,不仅仅需要改革者坚持不懈努力研究,也需要各级部门的积极配合,只有通过上下级管理者执行者的不懈努力,将实验教学改革不断引向深入,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这门课程才会在提高大学生科学素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3篇:无机化学与核化学范文

[关键词]朝鲜半岛 六方会谈 危机研究

中图分类号:D8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7)3-0090-04

关于朝核问题产生的原因

有学者认为,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朝核问题堪称当今世界上最复杂、最敏感、最棘手的地区性多边问题。自2002年第二次朝核危机爆发以来,国际社会为解决危机所作的努力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朝核问题的产生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第一,安全机制方面的原因。有学者认为,朝核危机实质上是一个地区安全问题。只要东北亚地区不建立起某种各方普遍认同的安全机制,各国的安全与朝鲜半岛的无核化就都将难以根本保证。朝核危机的根源在于半岛的冷战状态,由于半岛现存战略稳定机制的作用已经发挥到了尽头,危机反映了朝鲜半岛走出冷战阴影的历史要求。

第二.朝鲜内部的原因。有学者认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朝鲜陷入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之中,这是一种植根于朝鲜政治经济制度的结构性危机,危机促使朝鲜走上了谋求核威慑力的道路。朝鲜希望借助核能力迫使美国改变对朝政策,并希望美国能在朝鲜安全与能源供应方面作出承诺。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朝鲜不想默默地被全球和平与发展的浪潮所淘汰,不想在经济全球化、区域化、合作化的发展中被“边缘化”。

第三,半岛外部的原因。有学者认为,布什政府对朝鲜实行强硬政策,最终动摇了冷战后美朝之间通过核框架协议确立起来的相互关系基础。布什政府要求朝鲜必须放弃核与导弹开发计划,同时削减常规兵力。也就是说,美国欲以解除朝鲜武装为基础,进而变革和瓦解朝鲜现存体制。对此,朝鲜唯一的选择就是以核武器来捍卫朝鲜的国体。作为力量远远处于劣势的一方,朝鲜觉得要消除国家安全面临的威胁,别无他途,只有通过掌握核武器这个“杀手锏”来保卫自己。所以,朝鲜的核武器首先和主要的用途是政治性的,其次才是军事性的;朝鲜的导弹负有对内对外的多重使命,朝鲜拥核的根本动因在于朝鲜感到其政治体制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威胁和挑战。

关于朝核问题的处理与解决

国内学术界普遍认为,解决朝核问题的关键是确保实现半岛无核化,同时也要解决朝鲜关注的安全保障和能源供应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态度方面,学者们认为,有关各方需要的是对话而不是对抗,是心平气和的真诚协商而不是唇枪舌剑的相互指责。同时,相关各方在思维上要走出冷战思维的怪圈,争取双赢。在解决原则上必须标本兼治,既要求美国放弃敌视朝鲜的政策,又应对朝鲜阐明无核化是其最佳的政策选择,反之它必须承担一切由此而产生的严重后果。

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方面,美国必须实质性地改变其对朝态度和政策,特别是要给予朝鲜某种形式的安全保障,进而积极考虑和逐步实施美朝关系正常化;需要多种手段的结合和平衡使用,其中包括外交说服,包括政治让步,也包括经济援助的承诺,还包括在一旦且绝对必要的时候适当地施加和平性质的压力,但必须防止美国滥用其军事威慑;必须坚持包括中、美、韩、日、俄五国在内的广泛的国际协调(“六方会谈”机制);要使朝鲜认识到,发展和拥有核武器归根到底只会损害朝鲜的安全和起码的正常发展。

有学者认为,国际社会在朝核问题上也应体谅朝鲜的处境。当一个国家被当作“无赖”或者“邪恶轴心”,其基本的生存权不被外界承认的时候,(国际社会)必须以冷静、理解与信任的态度看待朝鲜的合理要求,尊重朝鲜的生存权。还有学者从国际法理的角度出发,认为处理朝核问题的关键在于正视和认真对待朝鲜的安全利益诉求,落实核不扩散机制权利与义务相互平衡的内涵。

关于朝核问题的影响

有学者认为,朝核问题的激化使冷战后东亚地区内潜藏的各种矛盾纷显出来,(显示)这个地区还远未完成国际关系正常化的进程。朝鲜发展核武器,对其自身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只会给朝鲜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使其孤立于国际社会,周边国际环境将因此而恶化,其自身安全系数反而会减小。

朝核危机的激化将对半岛乃至东北亚形势产生巨大影响。对地区安全而言,学者们认为,朝核问题势必影响(东北亚)大国关系的调整以及地区安全形势的演变;将导致地区内国际力量对比与战略格局的重新组合;日本将进一步调整国家安全战略,冲破和平宪法的制约,加快走上军事大国之路;危及朝鲜半岛的和平统一进程。朝核危机的解决,必然连带一系列政治、经济、技术和战略措施,并将带动地区安全机制的改变,其结果很可能是朝鲜半岛及整个东北亚战略地图的重绘。解决朝核危机的过程很可能就是半岛走出冷战阴影历史性转变的开始。因此,朝核问题的解决很有可能为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地区的安全提供有益的途径,有可能为这一地区的安全蹉商和安全机制的建立提供有益的经验。随着“六方会谈”的继续和向机制化方向的发展,一个新的东北亚地区多边安全合作机制的雏形已经隐约可见。有学者认为,未来东亚地区的安全机制可能有两个来源:一是从“六方会谈”中产生新组织,二是从现有的地区组织和论坛中衍生出新组织。但无论采取哪种形式,其最终形态和成员范围都将取决于本地区主要大国的利益关系。从近期来看,朝核问题为本地区大国创造了一个发掘利益交汇点的平台,有关各方正在试图以朝核问题的和平解决为契机,构建东亚地区的安全框架及其保障机制。

关于朝核问题对中国的影响,学者们普遍认为,朝核问题事关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前景,特别是关系到中国的统一大业能否顺利实现,一百多年来的历史充分证明了朝鲜半岛在中国战略中的地位。有学者指出,朝鲜发展核武器的计划不符合中国的利益,但也不应片面夸大朝鲜核计划对中国的威胁,对中国来说,第一位的是保持半岛和平与稳定。此外,如果中国在促进朝核危机和平解决的过程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则有助于中国成为未来东亚地区国际政治格局中极少数的主导者之一,甚至可能很显著地促进中美之间在东亚的政治影响力对比最终发生有利于中国的质变。

关于朝核问题的未来走向

有学者认为,从2003年至2004年,由中、朝、美、韩、俄、日参加的三轮“六方会谈”未能就和平解决朝核问题取得实质性进展。尽管第四轮“六方会谈”经过艰苦谈判达成了《共同声明》这一自

“六方会谈”机制启动以来最为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但美朝两国在战略上的不信任感并未因此而实质性消除,《共同声明》中相关条款的履行仍存在诸多变数,有关各方能否切实将西方关心的以核问题为代表的所谓“朝鲜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题”同朝鲜方面关心的安全保障和经济援助等问题联系起来考虑并制定出相应的履行机制,将直接决定未来朝核问题与“六方会谈”的走向。

学者们认为,未来朝核问题的发展有三种可能的走向:一是美国对朝鲜实施军事打击;二是通过双边或多边会谈,和平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三是朝鲜半岛的核问题遵循印度和巴基斯坦模式发展,即朝鲜最终强行突破核门槛,成为有核国家,然后寻求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接受。对于三种可能走向对中国的影响,第一种将使中国面临艰难抉择,第三种可能导致韩国、日本甚至台湾跟进“拥核”,也对中国十分不利,而第二种走向对中国最为有利。在三种可能的走向中,战争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和平解决的困难也很大。虽然和平解决朝核问题困难重重,但只要中国适当改变政策,朝核问题将有很大的可能以一种对中国比较有利的方式解决。因此,中国应该采取新的思路。

有学者认为,朝核危机的解决恐需相当时日,以一揽子方式达成某种妥协的可能性较小。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双方不作大的让步,以军事方式解决危机的可能性必然会日益增大。有学者预测,通过“六方会谈”可能会逐渐产生最终协议,它将多少类似于1994年的朝美框架协议――主要以一定形式的对朝安全保障和经济援助来换取朝鲜的非核化承诺,连同某种形态的非核化实施。关于朝美两国在朝核问题中的政策前景,学者们认为,朝鲜的主要目的是迫使美国改变对朝敌视政策,但朝鲜目前的做法并非理性和妥当,它不仅选错了手段,而且选错了对象和时间。对美国而言,在第二次朝核危机的处理上,不会再重复1994年那种以援助换冻结、以金钱换安全的陈旧做法。因为(现在)美国的政策取向深受“新保守派”的影响,对外推行强硬政策,绝不会再抄袭十年前处理危机的模式。

关于中国在朝核问题中的角色 和选择

有学者认为,冷战后,中国通过一系列规范性、制度性的权力安排,积极与周边国家,特别是东北亚邻国开展安全合作,在东亚地区安全领域确立了积极的建设性影响。这一方面使中国应对周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有所增强,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东亚安全环境的整体改观。但目前中国与有关国家尚未建立起一种旨在维护和巩固本地区长久和平与安全的成熟的多边机制,中国通过多边渠道在东亚安全合作进程中所能发挥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从政策选择的角度来说,中国需要争取与美国在朝核问题上形成更紧密的战略磋商关系;需要在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各方面对朝鲜加大“战略投资”;需要积极推动、参与建立各种形式的有关朝核问题的多边谈判机制;考虑以适当的方式对韩国提供一定形式的安全保障,并在外交上更加明确地支持韩在解决朝核危机中发挥关键作用。

第4篇:无机化学与核化学范文

【关键词】工作过程 课程考核 考核方案

当前高职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适应社会的高素技能人才为目的。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进行教学改革,而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改革亦是当务之急。

课程考核改革在于全面评价高职学生获得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的能力,及综合的职业能力素质,对真实工作环境的适应情况和可持续发展的潜能。因此,要改变以前的以考卷定分数,以分数定能力的单一模式。需要把考核深入到课程教学的总体思路之中,采用基于工作过程中的考核。工作过程是指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因此考核必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即工作过程中,本文以《无机化学实验》课程考核为例来加以讨论。

一、考核离不开课程设计的总体目标

化工专业的定位就是能够为社会培养“懂规范、会操作、高素质”面向化工类各职业岗位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其中包括能够制作出标准化的产品和提供标准化的服务。

而《无机化学实验》是学生在学习无机化学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开设的一门具有实践性和创造性的技能性课程;是化工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验证,巩固、充实和提高理论知识;熟悉和掌握常用化学实验仪器操作方法;熟练掌握无机化学基本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等方法;熟练掌握无机化学各类实验的操作技能。

2、能力目标

主动、自主学习,获取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不断总结,提升质量以满足职业需求的能力;信息获取、加工与处理能力;掌握跟踪实验科学发展趋势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养成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安全和责任意识;训练工作中表达能力、人际交往与协商沟通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与挫折的能力;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市场观念;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规范。

因此,根据课程目标,课程考核实际上就是对实现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过程情况进行考核。

二、基于课程设计总体目标制定考核方案

采取“过程化”和“项目化”考核,见表1:

具体学生课程考核总成绩为:[(课堂表现得分)+(项目考核得分)]分别乘以核方式中的考核人员的百分比之和+(集中考核得分)

三、基于过程考核的实施及其特点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根据课程要求,对学生进行分组学习。这样由教师对小组进行安全纪律,组织协调,团队精神,对失败、挫折的考核;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即项目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对学生在模仿操作,实际操作,及考核操作中逐步形成设计实验和探索实验的能力进行考察。同时,每次评选出项目实验过程各方面都突出的学生。小组中进行讨论,评价项目中的得失,每个人都起的作用,进行自评互评;这样学生在对项目的学习中,学习了知识技能,在考核中各项课程目标得以实现,在学习中,考核中,社会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等职业素质都得到了明显锻炼和提高。

在教学中实行全工作过程中的考核有着鲜明的特点:

1、考核的全程化:每次课都考核,也即每个项目,每个课题,都进行考核。

2、考核全员化:教与学的参与者都参加考核。教师考核小组,小组考核学生;学生自己,学生之间都是考核与被考核者。

3、考核多样化:提问,讨论,作业,实训报告,试卷,操作,互评,自评等等。

4、考核职业化:考核学生的职业素质,适应工作环境能力;同时将今后的有关考证内容纳入到考核中来。

5、考核激励学习的积极性。放弃了一卷定分数,分数定能力,学生学习积极性得以提高,学习由被动变主动。

6、考核目的性强。基于过程考核,实际上是把课程的总体目标分散到各个项目中实现,有利于实现培养人高素技术人才这一最终目的的实现。

四、基于过程考核的意义

实行过程化考核,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既是被考核者,同时也成为考核者,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到了提高。真正体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实行过程化考核,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在工作过程中即教学中,对学生的知识性和实践操作技能学习过程进行考核,这样对知识目标和实践技能目标的实现起到监督作用,使学生的学习方法得到加强。使以前的重视学习结果变成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更有利于学习,以便教师教学,同学之间的互学。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变单一成绩评价为对学生各方面进行全面的考核。一方面通过以项目为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另一方面进行过程化考核;不仅检验教学效果,重要的是这种考核本身也是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全员考核,班级小组考核,学生自评互评多样化的考核,不仅使学生学到了新的知识,新的技能,同时让学生知道了自己获得新知识能力怎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管理意识,还加强学生的表达能力,相互沟通,团队合作精神。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职业素质得到很大提高。

当然实行过程化考核,也有些要注意的方面。具体操作上要教师正确指导,具体引导学生有正确态度;所有一切做到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在操作过程中,教师的工作量很大,但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叫学生自己进行统计。教师指导把关,并把相关的表格印好,利用Excel电子表格强大的计算能力,或设计相关软件进行计算。

第5篇:无机化学与核化学范文

关键词 过程化考核 结果性考核 机电一体化 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Electromechanical Integration Practical Teaching Practice

Research Based on Process of Evaluation

ZHU Guoyun

(Shenzhen Second Senior Technical School, Shenzhen, Guangdong 518049)

Abstract Application of automation equipment for the status quo and maintain a professional comprehensive training course where mechatronics technicians colleges' students difficult to learn, difficult to teach the teachers ", using the process of assessment of teaching practice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assessment mission statement, the process of assessment training equipm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faculty evaluation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the process of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other aspects of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summarized the process of evaluation of the assessment results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teaching advantage of the method.

Key words process evaluation; result evaluation; electromechanical integration; practice teaching

0 引言

过程化考核是依据教学考核要求,由任课教师根据既定的程序和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考核和评价,改变了结果性考核一考定成绩的现状,能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学习状况。我校的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课程是为考取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师职业资格而开设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分为三菱模块和西门子两个模块,每个模块包含10个典型工作任务,教学过程将班级分为A、B两个班,交替学习两个模块。该课程综合了机械、电子、自动控制、气动技术、电控技术和传感技术等多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强,难度大的课程。如何融会贯通,使学生真正掌握相关知识点,同时又能掌握实操技能,采用过程化考核方式的一体化教学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传统的结果性考核方式过于简单粗放,教师仅给出课程结果成绩,无法体现教学过程的互动过程,其考核内容太过重视结果,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考核较少,导致学生之间可以轻松复制结果和现象。过程化考核是对教学过程进行多方面、多形式、分阶段的考核,既要跟踪评价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过程也要监督教师对课程项目的组织和实施过程,这种考核方式在反映学生学习效果、引导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促进课程的内涵开发建设①和课程改革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成效。

1 过程化考核实训任务书的开发

在技工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刚从大学毕业来到技工学校从事技能教育的年轻教师,既无相关的工作和教学经验,又缺少针对性的指导,往往在教学过程中手忙脚乱,压力太大,合理开发一套实训任务指导书能够对新师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

过程化考核任务指导书应具备实践和教学双重特征,要求目标明确,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和可操作实现性,是专业知识与技术理论的有机结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力,突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同时要有明确的考核手段和实施方法。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探索并深入研究,是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项目任务书开发的好坏直接影响过程化考核教学的效果。过程化考任务训练书可以从现实工厂企业生产实际中提取出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典型工作任务,加以提炼加工,结合实训设备并综合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各种知识和技能,融入电机正反转,伺服步进控制,过程控制,自动配方,PID调节等知识点。深圳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管理服务中心组织企业一线专家开发的一系列训练任务指导书,是非常好的过程化考核教材,值得借鉴和参考,它根据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师考证大纲的要求,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导,融入了考核大纲的知识点和技能点,采用I-OTAPE(改进的五步教学法)组织编写,即目标(Object),任务(Task), 准备(Prepare),行动(Action),评估(Evaluate),任务指导书条理清晰,指导性强,实训项目也非常典型,如三相交流变频电动机正反转运行与点动控制,交通灯运行控制,机械手循环运行控制,自动化生产线工件拆分调速运行,变频恒压供水系统运行等,贴近工作实际,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可操作性强,教学效果好。

2 过程化考核及实训设备的研发

实训场地和实训设备的不足一直是影响技能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直接从教仪公司采购的设备往往无法完全满足教学要求。为了更好地培养具有机电一体化系统开发设计综合能力的技能型人才,有必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自主研制实训教学设备,应多鼓励教师参与专业实训室建设,通过自行研发改造教学设备,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开发能力,同时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根据过程化考核实训任务书的要求开发出合理合适的实训考核设备,实训设备必须具有代表性、综合性和扩展性,在设备经费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开发或购置相应的实训教学设备,实训设备尽可能多地融合现代新技术、新工艺,同一套设备力争尽可能多地完成任务书上的实训项目,减少实训设备的资金投入,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因此过程化考核任务书的开发和相应实训设备的研发是相辅相成的,不可脱节,任务书的开发应该尽可能地结合现有设备来进行,实训设备的开发则应以尽可能多地完成相关技能点和知识点的实训及考核为基础,具备一定的先进性和可扩展性。

3 过程化考核及教学师资的培养

基于过程化考核教法的特殊性,要求学生每人一个工位,过程化考核任务训练书中的每一个任务都必须进行过程化考核,因此无形之中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经验证明,传统的大班制(40~50人)很难保证教学效果,我们采用了一分为二的方式,即一个班分成两个班来教学,A班上西门子模块的同时,B班上三菱模块教学,因而对老师的数量和质量要求更高。过程化考核和教学的师资应该优先考虑参与过程化实训任务书开发和过程化考核设备研发的人员,因为他们对知识点和技能点的把握非常到位,另外可以由这些开发人员开展师资培训,参加培训的老现师要严格按照任务书的要求完成实训操作,并通过考核。在实训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环境和设备情况安排学生实训内容,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对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总结,并做好实训过程的辅导工作。

建立和完善过程化考核师资队伍是一个系统工程,可以鼓励年轻教师通过脱产或寒暑假期集中到企业挂职锻炼一段时间,与工人师傅一起从事实际生产活动,掌握企业的工艺流程,在工程项目建设②过程中积累项目开发经验,了解工程项目开发过程所需要的实际知识,可将课程知识点与项目中各子模块结合,为以后的课堂教学准备丰富的素材,讲起课来也更加得心应手,这样的老师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我校很多从企业一线来的教师都成了学校的骨干名师。另外应该发挥团队的作用,可以通过结对子的方式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可以通过老大新,集体备课,定期教研交流,承担科研项目,撰写科研论文,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水平,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德技双馨的专业教学团队。

4 过程化考核的实施与评价

过程化考核的实施采用任务引领型一体化训练模式,③分为理论考核和实操考核两部分。

4.1 理论部分

采用知识准备考核和计算机系统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每个训练任务指导书的第三部分为知识准备,列出了完成该训练任务需要具备的理论知识,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过查找相关资料自行完成。上课前,授课教师先收取过程化考核表,并在实训练习过程中完成知识准备的抽查和评分;在每个训练任务课程结束前,要求学生通过登录计算机考核系统进行考核,由计算机考核系统自动组卷和判分。

4.2 实操部分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过程考核表》的考核要求,对每个实训任务根据任务完成的质量、速度以及安全文明操作的情况,由授课教师评分并给出一个客观全面的考核评价。过程化考核模式④综合了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根据长期经常性考查累积的材料做出的评价往往比一次考试所得出的结论更客观真实,过程化考核采用工作现场考核评价方式,不追求表面上的考核成绩,而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职业素质能力。

过程化考核的评价采用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三种方式相结合,力争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训练效果,激发学习热情,提升学习效果。

5 过程化考核效果分析

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课程在我校采用过程化考核教学从2011年在08自动化设备应用与维护G5班试点,2012 年在工业自动化系自动化设备应用和维护及计算机控制技术两个专业全面推开,至今已历时三载,2013年08级学生毕业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从整个过程的实施情况来看,效果也非常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5.1 课堂气氛活跃

过程化考核的任务和目标明确,课前同学们已经完成了知识准备,对任务的要求有了初步的理解,通过老师的引导,加上摆在面前的先进实训教学设备,驱动学生自发学习、研究和讨论,有的学生还围在老师面前问个没完,学生完成了由“厌学”到“乐学”的转变。

5.2 学生能力提升迅速

过程化考核教学要求老师只讲思路,不给出标准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教会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相互讨论,自行完成机电一体化项目的I/O分配,程序编制,调试运行,整个过程必然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最终将遇到的问题各个击破,让学生明白“办法比困难多”的道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另外分组教学的模式有效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⑤沟通交流的能力,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6 总结

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制,有利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习热情,提升教学效果。过程化考核通过加强教学过程的控制,更为客观地评价了教学质量,对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注释

① 沈萍,万旭成.高职项目课程过程化考核信息化探索[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1):104-107.

② 马子余,王昕.论高职机电一体化专的教学改革[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1):115-116.

第6篇:无机化学与核化学范文

关键词: 专业核心能力 课程开发 工作过程 机械类

专业核心能力是学生掌握的具有独特的和不易模仿的专业能力,是本专业所特有的针对社会专业领域的能够履行岗位职责的实际能力[1]。专业核心能力既是一种专业能力,又是一种实际工作能力,此能力可为学生今后的事业发展提供主要能量,是学生保持可持续竞争优势与发展新事业的源泉。

专业核心能力是学生在校期间形成的某些职业特定的能力,该能力对学生促进就业和以后在工作过程中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任何专业,都需要对该专业的核心能力进行凝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并贯穿整个教育过程中,从而提高专业与岗位的适应性。对老师而言,在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同时,也可以提高老师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有助于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对学生而言,在校期间,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不断提高对专业核心能力的领悟和掌握,有助于学生就业后更快地适应岗位需求,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游刃有余”。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可以从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建设出发,选择和专业核心能力及就业岗位密切相关的课程,合理设置课程内容,编写或购买适合生产实际的教材,建立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教学体系,不仅提高理论教学水平,同时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1.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课程教学开发现状

1.1高等教育单一的培养模式与大众化需求的冲突。

现在,我国高等教育属于大众化教育阶段,在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准备不足,大众化教育的直接结果是学生数量的增加,而不是教学质量的提高。一味地追求精英化教学的结果是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2]。多年来,我国延续了计划经济时代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这种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以理论教学为主,通过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忽略实践环节和工程训练,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一些本科院校曾试图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以推动应用型本科教育改革,但由于我国的国情,全面引进国外的教学模式存在一些困难,一些教学改革限于宏观和局部,导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偏差。

1.2教学内容与实际岗位需求脱节,学生专业核心能力欠缺,培养目标不明确。

目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有50%的毕业生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但也有45%的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3]。企业员工的专业素质逐渐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企业竞争力提高的重要因素,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和企业保持密切的联系,理解符合企业发展的人才规格。

此外,通过市场调研发现,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都存在无法适应的现象,很多大学生毕业后认为很多课程和知识在工作中没起到太大的作用,在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一些实际动手能力在大学中没有得到培养;而企业引进一些大学生,在工作前需对其培训,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有时也未到达预期的效果,甚至一些学生培训完就离职。由此可见,在培养学生理论学习的同时,应加大实践环节,做到理实一体化,当然也不能矫枉过正。

1.3实践教学内容陈旧,无法满足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需求。

机械类本科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较强实践技能,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应用、产品开发、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4]。但是,一些本科院校没有能够建立起适应应用型本科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没有体现出专业核心能力,实践内容陈旧,都是一些展示性、验证性实验,缺乏创新性、设计性的实验,与实际生产严重脱轨,无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

1.4课程设置内容重叠,一些课程偏离生产实际。

目前,机械类专业的课程种类繁多,五花八门,一些教师在进行教学计划制订时,只考虑自身利益,没有从职业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出发,一些课程的部分章节内容重叠,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部分教材比较陈旧,没有顺应时展,一些内容是十多年以前的内容,没有及时更新;一些教材只注重理论知识,“纸上谈判”,严重脱离生产实际,不符合时展的要求。

2.建立基于核心能力的课程开发

现在使用的教材都是使用“规划教材”,学科性太强,教材拘泥于学科,课程设置与专业技术发展不同步。必须根据区域经济特点,结合学校实际,考虑职业性和专业技术的发展,到企业收集资料,与企业合作开发多媒体教材,开发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实验实训,合理地整合教材以达到课程整合目的,深化教学改革。

把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重点放在适应社会、满足企业、符合岗位要求等方面,并且要根据社会的用人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培养的重点,避免一味追求先进、高新的技术。当社会需要先进的高新技术时,学校则应创造条件努力培养高新技术应用人才,如果社会仍大量需要传统工艺人才,学校则应坚持培养传统工艺人才,避免为了追求先进而放弃传统工艺人才的培养。

机械类专业学生毕业后面对的主要岗位群有: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自动化设备与生产线的维护,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机电设备的营销,现代化设备的安装、维护与管理等。从职业岗位群出发,明确支撑其职业或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后,对专业课程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精炼和整合课程内容,以专业核心能力为导向,构建机械设计、数控加工编程、CAD/CAM和机械加工工艺四个模块,每个模块均含有课程设计及实训课程。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课程教学实施过程如下图所示。

打破陈旧观念,重新定位课程体系,建立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课程体系,邀请企业专家与专业教师进行座谈,参与课程开发,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置进行讨论,合理编排教学内容,采用体现专业核心能力特点的工学结合式教材。

加大课程内容改革力度,对《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基础》、《液压与气动技术》、《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等专业基础课程内容进行调整,按照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整合内容,减少学时。此外,对一些课程的局部内容进行增减,有所侧重。

参考文献:

[1]高毅.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59-61.

[2]黄道业.基于CDIO的机械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J].常州理工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6):102-105.

[3]蒋健行,雷承宝.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72-76.

第7篇:无机化学与核化学范文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校为大学生开设的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程。课程内容主要涉及计算机及计算机相关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培养大学生必不可少的应用技能。目前各高校都在积极推进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主要针对教学模式[1]和教学方法[2]的改革居多,而对检测学生学习成绩,衡量教学效果的课程考核却非常少。科学的考核方式对检测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本文结合本校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提出基于过程化考核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将传统的考核模式改变成过程式考核模式。

1 传统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考核存在的问题

1.1传统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考核不能调动全部学生的积极性

传统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理论教学是教师在讲台讲课,学生在下面听课,老师对有关问题提问,点名学生回答,学生与教师互动的是学习态度比较认真的学生,而自律性比较差的学生不能融合到整个教学过程[3]。不能体现教师的作用,同时学生的独立学习和主体的参与性、创造性作用也不能充分发挥。

1.2教学考核方式比较简单

在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考核采用传统的考试模式,学校统一命题,统一安排学生考试时间,最后以“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的形式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考核模式平时成绩占少部分,期末考试成绩占70%-80%,因而学生不注重平时学习过程,在期末针对考点进行考前集中突击,考前临阵磨枪,甚至在考试中作弊,学生忽视学习过程,侧重期末的考试结果。

1.3考核题型模式比较固定,不能反映学生的学生学习效果和能力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考核虽然采用无纸化考试,学生上机随机抽取试题和机器自动阅卷形式。考核主要偏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考试题型主要以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等客观题偏多,分析题和综合题等比较少,计算机机器阅卷评分标准化[4]。这种考核方式比较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不注重学生的创新和个性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这种考核方式很容易出现学生考试分数很高,但解决能力不强的高分低能的现象。

1.4考核结束后分析反馈的能力不足

大学计算机基础考试结束,老师一般对试卷难度、学生成绩分布、试卷知识点覆盖率等进行分析,但缺乏更为深入的分析反馈。考试的难易程度,学生对知识点掌握和考试知识点覆盖的系统性等老师没有随时随地的掌握,只能期待下次教学进行改进。

2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考核的改革的思路

针对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考核方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本校的学生学习情况,以及本校学生计算机水平,提出基于过程化考核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

过程化考核是在依据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各个教学内容环节和知识模块环节分阶段、分层次进行考核,随着课程教学进度的进行,最后在课程结束形成课程考核结果。过程化考核这种模式可以克服传统的教学模式弊端,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性,便于课程教师分阶段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同时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不同院系、不同班级的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及后续课程设置情况适当调整本课程各部分的其他教学内容和深度,达到教学内容更好的衔接和过渡。过程化考核采用类似驾校考试的方式,学生学习完一个知识点模块就考核一个知识点模块的方式,充分发挥考试考核的激励功能和考试结果的反馈调节功能,实现以考促学的教学目的。

2.1合理划分知识点模块

过程化考核是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划分的。参照知识点的结构课程可以划分为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操作训练、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和数据库知识、程序设计基础与算法基础、熟练使用办公软件等知识模块。

2.2实施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针对大学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大纲、知识模块的特点和目标、内容的设计等不同,课程的过程化考核是分期、分阶段的考核,采用平时综合成绩、学生作业完成成绩、分段测验平均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相加总和成绩定为学生课程期末的成绩。平时综合成绩注重考查学生课堂出勤情况、课堂综合表现,课堂表现包括课堂提问、上台讲解、课堂讨论等。学生作业完成成绩是通过学生在实验课堂上的表现和课后所交作业的完成质量两个指标体现。分段测验平均考试采用无纸化考试,由计算机机器自动阅卷,学生交卷即可看到分数,可以查看考试成绩分析。分段测验平均考试是各个知识模块考试成绩加权后的综合成绩。学生通过分阶段考试检查自己对各个知识模块的掌握,教师也根据学生分阶段的考试成绩,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适时?{整教学方式和方法。期末考试成绩也是无纸化考试,考核的内容范围涵盖要求学习的全部内容,命题严格遵照课程教学大纲,所有试题、考题的难易程度都限制大纲规定的范围内。教研室教学老师通过讨论,按照教学大纲,按照学生人数,从机器题库随机组成若干套学生试卷,试卷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以及主观题,考试时间为100分钟,学生考完即可知道期末考试成绩。

2.3过程化考核期末成绩的评定

过程化考核的学生最终期末考试成绩评定是按照教学大纲,课程考核总成绩=平时综合成绩(20%)+学生作业完成成绩(10%)+分段测验平均考试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50%)。平时综合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和实验能力组成;学生作业完成成绩包括课堂实验所交作业和课后作业的质量体现;分段测验平均考试成绩采用开卷,上机考核方式,课堂随机考核的方式;期末考试成绩考试采用传统的闭卷上机考核,考查学生课程掌握情况,考试完毕机器自动评卷,自动得出分数[5]。

3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过程化考核的改革优势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施过程化考核后,一定程度上给学生压力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形成以考促学的风气,避免了学生平时放松,期末考试前突击学习的做法。采用过程化考核与没有实施过程化考核相比较,学生的成绩评定更合理,考核的技术特点更加真实和全面,重视学生的创新和个性发展,提高了学生掌握知识点和考试知识点覆盖的系统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第8篇:无机化学与核化学范文

关键词: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创新能力培养

一、无机化学实验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教学目标单一、规程化、实验项目缺乏专业特色。目前,我校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目标还只停留在要求学生掌握“三基”即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规范操作验证实验教材中正确的数据和结论[2]。这一目标导致验证式实验过多,实验时间短、内容少,规程化问题较突出,无论是制药工程专业、还是食品科学工程专业开设的无机化学实验项目基本都一致,缺乏专业特色,不利于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知。2.实验教学管理模式较单一,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传统的实验教学管理模式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做什么实验、什么时间做实验、实验步骤是什么、要用到哪些实验药品仪器,一旦确定就很少改变,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自主设计学习过程,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观能动性,很容导致学生上实验课时不主动思考,甚至在课上出现手足无措的现象,这样很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主观能动性。3.四大化学实验室单独设置,现有实验资源浪费。我校四大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实验室都是独立设置并开设课程,实验资源没有互通。由于每门课程开设的时间不同,导致出现某一特定时段集中在某个实验室开展教学,实验室极度拥挤、实验试剂及仪器短缺,而有的实验室闲置无用的现象。4.现有实验教学队伍师资严重匮乏,教学经验不足,不利于保障实验教学质量。我校实验教学队伍师资队伍严重匮乏,师生比远远超过1∶8,不得不大量使用年轻教师或助教授课,但年轻教师往往由于教学经验不足,使得其对实验理解不够全面、操作不规范、指导学生不到位、批改实验报告不严谨,难以保证实验教学质量[3]。5.学生实验成绩评定的随意性大、缺少科学的评定标准。无机化学实验课程考核成绩评定一般是由平时成绩和实验报告两部分组成。学生即使没有认真做实验也可以通过抄袭别人或者教材中的实验步骤等完成考核。而且一般由于没有科学详尽的评定标准[4],教师只能根据主观判断给出一个较为笼统的分数,成绩评定存在随意性大、不合理的问题,十分不利于全面衡量学生对实验知识的掌握能力[5]。

二、大学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1.丰富课程教学目标,优化调整实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无机化学实验分为三种类型: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设计性实验。①基础实验:通过无机化学的基础实验,使学生规范化、熟练化和标准化地掌握化学基本操作技能,是综合性实验和创新设计型实验能顺利进行的保证。针对很多大一同学在高中化学课中只有理论知识而没有实验经验的现象,在最新修改的无机化学教学大纲中,第一次实验课的内容就是详细系统地讲解化学基本仪器操作规范,包括:各种仪器放置规则、如何清洗玻璃仪器及洗净的判定标准、使用托盘天平的注意事项、溶液的配制、加热、过滤、冷却结晶的操作以及离心机、吸量管和容量瓶的使用等。首先由教师示范操作,然后让学生进行练习,最后随机抽查学生演示操作,让其他同学和老师进行点评,达到学生熟练掌握的目的。②综合性实验:通过综合性实验内容,如测定化学反应速率和活化能的实验,在使学生具备熟练的化学实验能力的同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验证。在实验后要求学生计算反应速率和速率常数。这样不仅可以改变以往学生在实验中只是照搬照抄教材上的实验步骤、被动地学习不动脑等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③创新设计性实验:创新设计性实验是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例如,将从废白铁中制备硫酸亚铁和硫酸亚铁铵由验证性实验改为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设计与教材不同的制备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大多数同学根据设计的实验方法制备了两种产物,少数同学虽然没有制备成功,但通过与同学之间的充分沟通,对失败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其独立设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更新实验教学方法,构建新型实验教学体系。无机化学实验不应仅仅局限在巩固学生对无机化学的理论知识,或者让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的能力,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会使学生丧失创新意识。①在传统实验课堂讲授中,一般先由教师通过板书讲解实验基本原理、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并进行仪器操作示范,学生复制完成实验。在教学改革后,教师事先安排学生对实验内容进行预习,课堂上要求学生对本次实验当众讲解和示范,这使学生由过去的教学受体变为教学主体,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当然,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不可能完全正确,在讲解和示范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这时需要老师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加深学生的印象,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②创新安排实验项目,同学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无机化学理论知识,设计相关实验,创设教学情境,采用启发引导式的实验教学方法。在部分实验中,由教师讲解该实验可能会出现的现象或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或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从而构建出新型实验教学体系。③更新实验教学手段,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引入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对于一些较为先进的实验技术,制药及食品专业学生需要了解,对于学生日后工作中具有指导意义,而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又不能亲自实践的实验内容,教师在互联网上下载一些多媒体资源来引导学生探索,也可由学生组成兴趣小组,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查阅参考资料、互联网资源,丰富学生的视野,避免以后工作中接触到此类技术时茫然无知。开设开放实验与课外研究,以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在本教改项目实施中,每年3—6月派遣相关教师赴中南大学进行实验教学技能培训。同时,将经验丰富、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实验人员纳入实验课程教学团队中,负责指导学生的基本实验和仪器操作训练,这样既减轻了实验教师的工作量,又发挥了实验人员的优势,提高实验教学效果[6]。3.实现实验室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开放实验室资源。改变传统的四大化学实验室单独设置出现的资源浪费现象,建立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平台,实现实验室开放和资源共享,做到一举两得,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资源匮乏问题。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以通过开放实验吸引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实验室,鼓励学生申请国家、学校和院系多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让学生在这些基金的支持下,利用学校开放的化学实验教学平台,将科研与本科教学相结合,如已开展的2017年贵州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贵州余甘子干果与鲜果中有效成分的分析和提取工艺的研究。学生在科研过程中自主学习,从项目选题、设计实验工艺条件、实验操作、记录和处理实验结果所有过程学生都亲自参与,启发了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了创新精神。4.利用实验技能和创新竞赛促进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院连续两年举办了全校“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大赛”,对推进、深化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基础课的兴趣,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5.改进实验考核方法,有理有据地评价学生成绩。无机化学实验课实行独立的考核、考试和成绩评定,为了全面达到无机化学实验课的培养目标,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需要改进、完善现有的实验考核方法。我们对无机化学实验考核内容和方式进行了重新设计,采取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平时成绩占70%,期末考核成绩占30%,平时考核包括:预习、出勤率、实验纪律、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实验报告、实验卫生等,逐项打分。期末考试中采用设计性实验,由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前两周给出实验目的,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资料查阅、设计实验方案等,然后在规定时间内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来完成实验,教师对每位学生的操作进行评分,这将真正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创新能力,大大激发学生对无机化学课的兴趣。

三、结语

本文分析我校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共享、教学手段及考核模式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思路和方法,并在2017级制药工程、药学、食品科学与工程3个班建立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试点,进行了教学改革实践,明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涉及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不可能一蹴而就,还需要不断提高一线实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把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作为实验教学的重要任务,这样才能满足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素质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常慧,宁满侠.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与高素质人才培育[J].实验室科学,2007,(2):48-50.

[2]江文辉,罗一鸣,唐瑞仁,等.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12(28):115-118.

第9篇:无机化学与核化学范文

关键词:中职卫校 无机化学课程 教学改革的探索

无机化学是许多化学分支学科的基础,其理论内容包含非常广泛: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计算;物质结构的基本理论内涵;以及各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备和用途等。无机化学课程是中职卫校的学生学习后续化学课程和相关专业课程的关键,也是开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必备化学基础课程。但是因为该课程理论内容较多,实验性较强,学生学习的难度增大,而教学课时又减少,因此需对该课程进行必要的教学改革。[1]

一、精简优化理论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应该注重实际实用和联系现实生活,提高课堂授课效率,将所讲解的化学知识与现代医学、药学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对于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点,教师不能按部就班地进行简单的文字解释和例子分析,而应该引导和鼓励学生将身边的事物、生活常识或者感兴趣的问题与课堂知识联系起来,联系和结合已学的知识或生活背景,多发现课堂所学知识在医学、药学方面的实际应用,增加课程学习的趣味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要清楚说明无机化学课程各章内容的学习要点,重点讲解其中的难点和易混淆、疏漏的地方,对重点、难点进行适当解析。同时,对于教材中的一些深奥的理论且与后续的课程联系不大的内容可以精简或适度删除,以此来降低教学难度,节约大量时间,最终使学生减少学习压力,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在愉悦的环境和氛围下轻松掌握所学知识。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授课

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为学生灵活授课,如启发式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型教具教学。此外,大量增加课外学习活动和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又开拓了学生知识视野和扩大了知识面。[2]

1.采用启发教学的方法

如果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缺乏了积极的参与性,老师的授课过程就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如果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积极思考能力,适时的对问题进行提问、设疑和讨论,就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性、活跃课堂学习气氛、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知识。同时,老师积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考力。而且,还会对学生进行知识掌握程度的测验,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可以发现一些问题,然后对共同的错误知识点进行及时纠正,并向同学们讲解新的解题方法,鼓励学生进行一题多解和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做题的举一反三,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巩固教学效果。

2.采用多媒体教学

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将繁杂的理论知识以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的方式演示给同学,使抽象难懂的知识内容变得具体生动而又形象逼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3.采用模型教具教学

利用球棍式模型,因为无机化学中原子、分子结构不易理解,若能在多媒体课件的基础上,配合球棍模具的演示,将抽象难懂的问题具体化,学生会更易接受和理解。而且学生还能亲自演示以加深印象,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这样学习掌握的效果会更好。

4.增加课外学习实践活动

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学习活动,来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如举办化学知识竞赛或实验操作技能大赛。同时,也要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因为卫校的一些专业有对无机化学知识的大量需求,学校应增加实训课程,更多的组织学生去实训教学基地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以此来更好地巩固所学课堂知识,补充课堂的不足。

三、改革实验课的教学方法

无机化学有着很强的实验性,通过做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详细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收集并整理实验数据的能力及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学校应该课余进行长期开放实验室,减少验证性的实验,取消掉一些老旧实验,进一步加强综合性的实验,重点进行能体现学科基础理论和锻炼操作技能的实验,使学生能通过不断做实验巩固所学的课堂知识和掌握更多的实验操作技能。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能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了学生智能的培养和训练,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3]

四、创新课程考试方法

创新无机化学课程的传统考试方式,注重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积极创新课程考试的考核评价体系,从学生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培养等多方面综合考核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建议对无机化学课程的考核采用闭卷和开卷相结合、随堂测验与期中、期末考试相结合、口试答辩和现场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把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等内容的考核放在期中或期末考试中并以闭卷形式进行考核,而综合性知识建议就以平时的随堂测验形式开卷进行考核,通常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讲解进展情况,要求学生在上课时或以课后作业的形式完成,内容以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通过考试方式的创新,学生不再为大考而过分紧张和有太大压力,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还很好的强化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结语:

无机化学作为一门重要基础课,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加强基础实验教学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使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内容贴近生活,知识与运用并重,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中职卫校无机化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黄静.改革医学化学教法强化课堂教学效果[J].教书育人,2008(S6):69―70.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