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世界文化的特征范文

世界文化的特征精选(九篇)

世界文化的特征

第1篇:世界文化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陶渊明;桃源世界;文化特征

陶渊明是古代田园诗派的创立者,自他的《桃花源诗并序》问世以来,对我国的文学诗坛的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作者针对当时的黑暗社会现实而主观构想出来的一种幻境社会,这个幻境社会与复杂的客观现实相隔绝,脱离实际,试图让人们回到无欲无求的世界中。他生活的时代正是一个政权交替的时代,处于我国封建社会大分裂的黑暗时期,战争连年不断,社会动荡,人民生活不安定,吏治腐败,租税和徭役繁重,民不聊生,士族与庶族矛盾尖锐。东晋的皇帝大多数都昏庸无能,哀帝司马丕封建迷信,信奉神仙;废帝司马奕终日沉迷于酒色;简文帝司马昱爱好道术,一心信奉佛法;安帝司马德宗“自少及长,口不能言,虽寒暑之变,无以辩也”。他们名义上是皇帝,实际上都是傀儡政权,手中没有实权,实权大都掌握在强势的大臣手中。东晋的徭役也极为繁重,孝武帝时“殆无三日休停”。

东晋沿用了西晋的“九品中正”制,重视门第出身。这就使得九品中正制失去了选拔人才的意义。当时的东晋政权,急需要一批优秀的贤能志士挽救国家,但是腐朽落后的官僚制度将真正的贤良拒之门外,使一大批有理想,有抱负的正直文人报国无门。正是由于在政治上、经济上士族与庶族极其的不平等,他们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陶渊明崇尚自然,不喜欢被世俗束缚。他的好友颜延之曾说他:“薄身厚志”。所谓“薄身”就是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不奢求荣华富贵,不羡慕达官显贵。“厚志”就是对于自己的志向绝不含糊,无论何时都要坚守自己的志向。这是陶渊明一生信守的原则。他喜爱山林,热爱自然,在《归园田居》中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少年时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本热爱山川田园。陶渊明极端憎恶充满心机伪诈的现实,吸收老庄的自然观构建自己理想的社会生活蓝图,与丑恶的现实相抗衡”。这首诗中充分体现了诗人的理想与寄托,这首诗也最符合诗人理想中的生活境界,宁静和平,自然和谐,与世无争。在这里,没有官场上的勾心斗角和尔虞我诈;没有沉重的税赋带给生活的压力和无奈;没有战争引起的兵荒马乱和人心惶惶,这里简直就是现实中的桃花源。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不大的田园中不仅有着美好的田园场景,还有诗人精神上的寄托与倾注,这一方田园代表了诗人崇高的精神境界。我们说,陶渊明对古代社会的追忆,对田园生活的迷恋和对桃花源理想的追求,具有与污浊现实对照的意义。这个被称为“桃源世界”的理想式社会,有四个特征:

(一)远离尘世

这是陶渊明所描绘的理想社会的最基本的特征,也是世外桃源作为艺术典型对后代产生永久艺术魅力的特征之一。《桃花源记并诗》中设置了一个特殊的环境――桃花源。桃花源中生活着的一个社会群体,以其与外部世界完全不同的特征,构成了一个独立的社会,在时间和空间上完全与外部世界隔绝。时间上的隔绝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离开外部世界的久远。从秦代“赢氏乱天纪” 开始,直到晋代太元年间,与外部世界隔绝了近六百年。以至外人闯入后,问及时,“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中人对历史变迁一无所知,对政坛风云全不了解。其二,不采用外部世界的纪时历法。桃花源中生活的人们全不知岁月、朝代,“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他们也不需要外部世界的时间,“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空间上的隔绝,表现在桃花源的独立性与神秘性上。独立性是其存在的基础,“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桃花源的人们进入该地后,早已“往迹浸复湮,来迂遂芜废”了。神秘性是其存在的条件,也是其作为虚幻理想形象的艺术魅力之所在。武陵渔人偶然才发现了这一世外桃源,“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尤其是,渔人惊于这一世外桃源的生活情景,欲违背桃源人的告诫将这一世外社会告之天下,在回来的路上做了记号,“便扶向路,处处志之。但回来后, 复去寻找,却再也找不着桃源。扑朔迷离,虚幻玄妙,乃是桃花源能够长世与外界隔绝的条件,也是构成桃花源从因避难世所形成的现实世界上开到隐逸的理想世界的艺术逻辑联系。现实世界已没有一块安宁之地,人们只有在理想中才能追求这种完全与世隔绝的理想社会。唯其如此,这一世外社会才真实可信,才能不断打动后人,成为后人寻求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世界的楷模。

(二)平等自由

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劳动、平等自由是世外桃源的第二个特征,也是最重要的特征。正是这一特征,使虚幻的世外桃源获得了一定的现实意义,并达到了我国中古时代空想社会理想的最高境界。桃花源中,人人都参加劳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按照季节种植各种庄稼,“寂梭随时艺” ,政治上没有压迫,经济上没有剥削,“秋熟糜王税”,没有封建的宗法等级观念,“童孺纵行歌, 斑白欢游诣” ,到处一派升平景象,大家都享受着欢乐、丰足的生活,“ 桑竹垂冷阴” ,“ 鸡犬互鸣吠” ,“怡然有余乐”。显然,在人人参加劳动,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富裕、人人享受的社会中,政治统治便消逝了。没有王税,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不交地租,而表明了对封建王朝政治统治的否定,没有纪历法,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不记年代,而表明桃花源中的人们否定封建王朝,不用朝廷的年号,过一种完全自由自在的生活。

(三)仿效古法

这是世外桃源的又一特征,也是陶渊明政治理想的又一重要表现。桃花源里的人们:祭祀,按照上古的法度进行,“ 姐豆犹古法” ,衣着,也按上古的装饰,“ 衣裳无新制” 。这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描写。古时的祭祀和衣着, 可不是一般的宗典活动和外表打扮,而是代表政治制度、宗法制度、社会等级制度的社会行为。宗法庙堂及祭祀,是上古社会以来的宗法关系、等级制度表现和权力的象征,衣着服饰是贫富、贵贱、等级和权力的象征。“姐豆犹古法, 衣裳无新制” , 表明陶渊明否定现实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宗法等级制度,而崇尚上古的制度, 即指农耕社会形成初始时代的原始“大同,社会的古制。

(四)优美环境

作为一种理想社会,不仅在经济状态和社会组织结构方面须有特色,也应有外部优美的环境与之相称。桃花源里所展现的环境, 正是一种优美的农耕时代的农村环境。桃花源外部,是一个自然风景区,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里面,则是一片农村庄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汗陌交通,鸡犬相闻。原野平整宽阔,房屋整整齐齐,四周是肥沃的土地,清澈的池塘,以及人们所培植的大量桑树、片片竹林,道路纵横交错,家禽家畜鸣声不断,这一切,构成了桃花源优美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富庶的经济物质基础。作为理想世界,衬以环境描写,具有渲染气氛的强烈效果。陶渊明的环境描写,除了隔绝于世的虚幻性以外,其余都是实实在在的具体描写,这使虚幻的理想社会获得了强烈的现实感。

【参考文献】

[1]钟优民.陶渊明论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2]袁行霈.陶渊明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万福明.文质兼美情境俱佳――陶渊明《桃花源记》赏析[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2009(4).

第2篇:世界文化的特征范文

论文摘要:作为一场空前的文化盛宴,世博会中文化的展现与演绎、交流与融合是其精华所在。海洋文化是在世博会背后支撑着的文化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支,是世博会文化框架的隐性支撑。世博会的许多文化现象都能用海洋文化的特征进行全面深入的诠释和解读。我们必须去关注这一问题,并发现和利用好海洋文化特征、海洋文化发展规律对世博会文化走向的显性与隐性影响,将上海世博会完美地展现给全世界。

上海世博会将于2010年5月1日至1O月31日举办,这将是一次规模空前的文化盛宴,正如胡劲军先生所说,“世博会传播的核心内容是文化”,“世博会的形式是展会,表现手段是科技,其背后支撑的则是文化”。因此研究世博会背后的文化支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众所周知,文化是人类社会精神财富的象征,具有复杂的成分和脉络,而世博会又是一个多元文化相互交融、异质文化互补共生的平台,因此回答“世博会背后支撑着怎样的文化”、“怎样的文化才能支撑起世博会”这样的问题其现实意义重大。

一、 海洋文化及其特征

一经问世就好评如潮的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让人不由地与海洋以及海洋文化联系起来。海洋文化,顾名思义,是与海洋有关的文化。海洋文化发源于濒海地区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与海交往、受海影响所形成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物质与非物质的文化符号。因此,所谓海洋文化,就是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和因有海洋而创造出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生活内涵。海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

海洋文化的特征十分复杂,目前为止人文社会科学界对于海洋文化的特征众说纷纭。但一般化的海洋文化特征主要有以下共同点:从海洋文化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体现来看,海洋文化主要体现了“重商性”、“开放性”、“外向性”;从对异域文化的吸纳的视角加以把握,体现在“多元性”、“兼容性”;从人类海洋文明史的视角出发,则主要是“开放性”、“多元性”、“原创性和进取精神”。因此,笔者认为海洋文化的特征主要可以概括为“多元异质性”、“开放包容性”、“开拓进取性”。

二、世博会中渗透着的海洋文化特征

从本质上看,世博会是一次对世界各国不同类型文化的集中展示,并着重向全世界展示东道国以及主办城市的文化。世博会倡导在展示、表现异质文化的基础上追求其和谐共生。即是追求和谐共生,则必须具备共生的价值基础,找到不同文化的共同基准点与落脚点,否则这一共生也会趋于空谈而流子形式。由于海洋是当今世界的共同主题,海洋文化就成了一个很好的文化共生基点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濒海,都有属于自己的海洋文化,而内陆国家人民对于海洋文化也十分渴望、向往并有一定了解。也就是说海洋文化可以成为—个共同的文化背景,因此世博会背后的文化支撑中必定渗透着海洋文化特征。

1. 海洋文化“多元异质性”与世博会中跨文化交流与传播

显然,世博会是一个文化大集锦,是世界不同文化精华的集中荟萃。在世界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跨文化交流与传播是世界文化进步的主要动力,这深刻地体现了海洋文化的异质性,就海洋文化的运作机制而言,它的对外辐射性与交流性显著,亦即异域异质文化之间的跨海联动性和互动性。这种异质性,也是进行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内在出发点。

跨文化交流是跨文化传播的前提,也是异型文化相互交融的纽带。而跨文化传播则是世博会的核心效应之一。

世博会通过以各式各样的展馆为载体进行的文化展示,以及举办文娱表演、民俗歌舞演出、观众互动体验等活动潜移默化地达到异质文化的传播效果。世博会在跨文化传播中起到的作用会为世界文化的发展进步作出极大的贡献。它为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民提供了一个非常宝贵的在同一个地点直接亲身体验全世界几乎所有类型文化的机会,在这样的体验中最直接地反馈出世界人民对于各种异质文化的评价与追求。对于上海来说,如果能够把握这样的契机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上海文化通过世博会的窗口推向世界、闻名世界,那么我们的文化在世界上将迅速被提升到更高的档次。而这种跨文化交流与传播也深深地打上了海洋文化的烙印。

2.海洋文化“开放包容性”与世博会中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海洋文化的包容性体现在世博会所引领的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上。上海世博会将以“和谐城市”的理念来回应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诉求。多元文化的融合是城市“和谐”的重要基础。所谓“海纳百川”,多元文化的融合趋势也很好地诠释了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大势所趋。如同波涛汹涌的大海中不同海浪的碰击是必然的一样,多元文化在一定条件下的撞击与融合也是必然的,文化同样有着大海一般的胸襟。文化多元化是文化发展的倾向,在多元化背景下文化的融合则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是上海世博会的副主题之一,体现了当今世界城市文化发展的多元化趋势:城市是一个巨大的文化熔炉。即是“炉”,必然能够接纳各种来源的文化;即能“熔”,也必然可以为这些天南地北的文化提供一个相互交融、和谐共生的平台。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是城市文化的多元接受和多元交融,是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异域文化和本土文化、移民文化和主流文化的交织点,是制度层面、精神层面、物质层面文化的共同交汇,能够很好地创新文化形式、开拓文化内容、丰富文化手段、更新文化观念、提高文化品位、扩大文化影响。

世博会给一座城市文化带来的的多元化发展,会给城市带来无限的想象力和思想的碰撞。矛盾是事物发展前进的动力,只有多元化了的文化以及其相互的碰撞才可能创造出异质的矛盾。上海世博会将会吸引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70007i人次的观众,为五大洲的人民提供了一个展示文化、体验文化、吸纳文化的平台。各种肤色、各种时代、各种地域的文化都将在这个舞台上共同舞蹈。在城市多元文化融合背景下追求世界文化的和谐共生,是世博会的又一显著的文化效益。海洋文化的包容性、共生性特征也在上海世博会所引领的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3.海洋文化“开拓进取性”与世博会的城市文化创新意识

世博会体现的文化精神内涵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锐意开拓、不断进取的城市文化品格。而作为海洋文化的鲜明特征,开拓进取的精神烙印早已刻在上海文化的脉络之中。哥伦布航海远征发现了新大陆,城市居民也在这样的精神激励中不断延伸着自身发展空间。世博会体现的城市文化创新意识,在世博会的各项活动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世博会各国的场馆设计无不透露着创新意识: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英国馆建筑外墙表面分布着6万只有机玻璃材质的“触须”,以表达“让自然走进城市”的主题;韩国馆的外观将是以韩文字母的艺术化表现整体性概念的方式来体现韩国特色的建筑对本国文化的创意性表达已经成了所以参展国场馆设计的根本理念之一,深刻体现了全球范围内文化的时代特征。另外,在世博会即将上演的各种文艺演出也无不体现着创新意识。全人类文化发展的创新方式已经在无形之中同海洋文化的开拓进取性一脉相承。是这种进取精神影响了人们的价值取向,将人类向新的领域不断引进。城市文化创新发展的产业体现——文化创意产业在上海发展得如火如荼,证明了上海城市精神的创新品性,也将在世博会的各项活动中得到全面的反映。“创新”也成为了上海世博会的主旋律之一。

参考文献

[1]胡劲军.人类的沟通盛会文化的传播平台IJ].新闻记者2007,(11).

第3篇:世界文化的特征范文

标志是人类社会具有识别和传达信息作用的象征性视觉符号,是人类通过主观设计而形成的具有特殊含义和形式的图形或文字构成的用来传达指定信息和寓意的视觉传达形式。标志作为特定的视觉形象符号,具有与众不同的表现形式,而最为主要的是以图形或文字传达信息,表现内在的含义象征,并形成特殊沟通语言的媒介符号。标志设计的过程是一个将抽象信息通过创意使之具象视觉化、符号化的过程,是通过对图形、文字、色彩等视觉元素进行有目的的筛选、变换、组合及设计编排,最终使之形成具有特定意义的符号的系统工程。纵观历史,从中国的先秦商周,历经唐、宋、元、明、清的标志的演变历史,再放眼世界,自古希腊、古罗马,历经中世纪、文艺复兴至古典主义、现代主义,直至后现代主义,无不体现出社会的、历史文化的发展状况。时至今日,很多现代标志设计中还能看到中外各类传统图案纹样对其的影响。

代表中国朴素辩证哲学的符号——“太极图”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中国传统风格图形,这种极具互补动感的构成形式,在现代标志设计中被广泛运用。太极图以形象生动的构成形式,反映了宇宙万物的演生繁衍、阴阳互补、正反相生、否极泰来等对立统一规律,成为最朴素的视觉表现符号。香港凤凰卫视的标志,即运用了一对中国特有的图腾——凤凰鸟的形象,以太极图这种构图形式恰当地体现出凤凰卫视所倡导的弘扬民族个性和中国文化的宗旨。

在中外优秀的传统图案中,虽然图案形式多样,表现风格各异,但都体现出各民族、地区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及人文地理环境的风格特征的迥异。图案的形成不是一个偶然的艺术现象,而是世界民族艺术和民俗文化千百年来沉淀的结果,是人类集体的智慧与创造。它通过人类对世间万物极具特色的夸张装饰和变形描绘,表现人类追求幸福美满生活的永恒主题,通过或喜气祥瑞,或威仪庄严的图案形式,汇成人类装饰艺术的无价宝库。世界传统图案资源极为丰富,在发展过程中,既有对各民族传统及宗教文化的传承,又有琳琅满目、多姿多彩、千变万化的各自风貌,从而显示出各民族独特的、极具魅力的民族精神。这些图案随着时间和历史的推移发展而不断地传承、发展和延续,形成各具特色的传统艺术造型

体系。

古往今来,人们对一些图形纹样之所以恋恋不舍、情有独钟,不仅是因为这些图形具有较完美的艺术形式,更重要的是这些图形纹样蕴藏着的深厚象征意义。我国传统图案大都强调“意象”的表现形式,外在的形态所传达的是内在的深刻含义,如祥云、如意、牡丹花、宝相花等的反复使用;而欧美的传统图案,很多都沿袭着中世纪骑士文化和贵族文化的艺术表现风格,包括标志中的文字、徽章、飞禽、走兽、绶带以及王冠等图形符号的运用,都是其独特艺术风格的展现与追求。

中国联通公司的标志,采用的就是源于佛教吉祥“八宝”图案之一的“盘长”造型,取其“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之意,迂回盘绕、连绵不断的线条象征着中国联通通信网络顺达、信息畅通,象征着联通公司的服务给客户幸福绵长的美好祝福,从而增加了企业的文化气息和亲和力,并在众多现代标志设计中脱颖而出、与众不同。

将传统图案运用到现代标志设计中,从图案中提取其形的元素,并运用借鉴、重构、套用和寓意等艺术手法,将这些具有传统形式的元素进行重新设计,通过对建立在传统图案的基础上的原型进行不断充实完善,赋予其新的艺术形式和设计理念,形成既有传统符号特征,又具有现代审美意识的现代标志设计,从而使设计出来的标志不仅保留了传统图案的神韵,又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还能充分表达标志所蕴含的历史与文化神韵。将传统图案的“形”和“意”,沿用到现代标志设计的内涵之中,从而延伸出全新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精神和艺术理念。

除去运用图形进行标志设计外,标志设计中的另一种重要设计表现形式,是以文字作为设计元素进行的标志设计。中外文字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中外文字的发展经历了各自不同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东西方各不相同的文字体系。其中,汉字的构成形式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精神和民族智慧,形成了以笔画为构成元素的、具有独特中华文化特征的字符形式;而欧美的拉丁字体系,也以其独特的字母构成体系而独树一帜,充分运用文字所具有的独特文化和艺术特性,为标志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内涵和

资源。

如今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世界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均不同程度地走向趋同,在这种大背景下,如何继承和发展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是各国都在思考的世纪课题。体现在现代标志设计中,就是如何设计出既具有创意性,又具有民族性和国际性的现代标志,这就需要对各自文化艺术的深刻研究、继承和发展。继承,并不是简单地照搬和挪用传统图案,而是在认识和了解传统图案的内涵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挖掘、发展和改造,让传统图案在标志设计中发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从而设计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现代标志。

中外传统图案是人类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历史悠久,成为世界文化艺术百花园中的绚丽奇葩。现代艺术设计应注重对世界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要传承世界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精神,开拓东西方文明与现代世界潮流发展相融合之魂魄,通过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的手法,使传统文化艺术在现代设计中得以延伸发展,找到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用现代化、国际化的语言来表达,把传统图案的精神元素融入到现代设计之中,使我们的设计真正走向世界,完成与世界设计水平的完美接轨,这些都需要设计师认真思考和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雷圭元.中国图案美[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

[2]尹定邦.图形与意义[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3.

[3]檀润华.创新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第4篇:世界文化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现代化史观;历史教学;17、18世纪

新课程实施以来,高中历史进入综合复习阶段,按专题编写教材,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教材中体现的不明显,如何梳理知识,形成网络成为复习中的一个难点。适当引入新的观念和新的提法,对课本知识进行重新梳理,变换思考问题的角度,对知识的升华及能力的培养是必要的。根据近年的史学研究新成果,我认为把现代化范式运用到高中近现代历史的复习教学中是极有价值和值得提倡的。以下我以17、18世纪世界史为例谈谈如何运用现代化史观整合历史教学。

一、整体把握,理清现代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阶段

现代化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北京大学罗荣渠和钱乘旦教授是这一学说的代表人物,他们提出人类从16世纪开始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其过程是指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换的过程,动力是工业化,涉及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它是一系统的过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科教、生态各个方面。

就世界历史教学而言,可将世界近现代史的体系作为近现代史教学的基本框架并划分为五个阶段,即第一阶段自14、15世纪至17世纪,是现代化的准备阶段;第二个阶段自17世纪至18世纪中期,是现代化的启动阶段;第三个阶段自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是现代化在西方国家的成熟与发展阶段;第四个阶段自19世纪中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现代化的全球扩张阶段;第五个阶段自20世纪以来的历史,是现代社会出现新的转型迹象的时期。从中总结出现代化是在生产力推动下的文明的演进,由此概括出现代化主要表现是:(1)政治上的民主化;(2)经济上的工业化;(3)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

二、重新整合书本,梳理知识,建构结构图示

17、18世纪在以往的教材中被称为资产阶级的革命时代,着重谈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及其特点。首先,列出书本相关知识。如,政治史(必修一):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经济史(必修二):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思想史(必修三):启蒙运动、经典力学。其次,理清此阶段政治、经济、思想发展的特征;即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英、美的建立,但世界各国整体仍是以封建制度为主。经济上,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思想上,人文精神进一步的发展,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最后,理论上升,整体提高。17、18世纪现代化的总体特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逐步战胜封建主义,并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表现出来其发展的特征。

必须明确指出的是,这个阶段资本主义虽有了发展,但还处于起步阶段,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还在积蓄力量,世界整体仍以封建统治为主,资本主义战胜封建统治还需要一个过程,但历史飞跃的迹象本阶段已经显露。

三、将中国的近现代历史放在世界整体发展的角度去思考

中国的现代化是由西方传来的,现代化的进程起步晚,发展艰难,而且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将之与西方历史做比较、联系后,我们会发现:当14、15世纪西方现代化萌芽期,中国全面走向衰退,没有赶上历史前进的步伐;19世纪中叶,由于列强的侵略,中国的现代化才姗姗来迟;20世纪当西方大国进行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力迅速飞跃之时,中国又一次错过良机,还在为独立、民主而斗争;只有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才是主动地参与现代化的发展。这些认识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国历史的理解,更好地形成整体史观和现代化史观。

综上所述,在世界近现代历史上,尽管存在着许多根线,这些线有交叉,有平行,涉及方方面面,如生产发展、阶级斗争、思想冲突、政治变革等等,我们可以用所有这些线来观察世界;观察世界上发生过的许多重大事件;但所有这些线,所有这些事变却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现代化。我们考察过去几百年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等,当然还有社会变化),无一不是在“现代化”这个主题下进行的。尤其在今天,高中教材对历史的发展阶段特征人为割裂,不利于学生全面思维发展,这时引入现代化史观整合复习知识就显得非常有效。

参考文献:

[1]冯宜.灌输史学新观念.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4).

第5篇:世界文化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芭蕾、西方、审美、特征

一、文化审美

我们都知道芭蕾是西方文化发展的产物,它拥有着鲜明的西方文化色彩,它的舞蹈审美特征也与文化保持着密切的关联。就芭蕾动作中对直立向上的追求而言,这一点看似只是一种单一的训练方法,但实质却是对文化审美的最好体现。我认为,芭蕾所追求的直立向上,与他们的文化有着直接的联系,西方大部分人群所信仰的宗教为基督教,每一个基督教徒的心中都有一个叫做“上帝”的人,他能实现人们最迫切的渴望,即便这种渴望对人类而言都是很难涉及的。“上帝”居住的地方叫天堂,在天堂里居住的人都幸福快乐,没有人世间的忧愁烦恼,是每一名基督教徒向往的地方,而这个地方就在我们所说的天上,因为天在上方,所以,这种文化直接的影响了芭蕾舞蹈对直立向上的追求,满足了西方人对天堂的向往和受文化所影响的审美需要。

二、性格审美

我认为,一个舞种的产生绝对不是单方面原因的促成,它需要符合文化、社会、人文等各个方面的审美要求。芭蕾舞蹈的形成也是如此,它不仅与西方文化密切相关,更是受到了西方人性格的极大的影响。西方人的性格开朗大方、做事简单直白、交流方式比较开放等一系列的性格特征都深深的影响着芭蕾的发展和动态。正因如此,西方人性格造就的审美也就趋于外向与直白,因此,芭蕾的动作以寻求外开为美,以面对前方的方式与观众交流成为了表演的主要手段。另外,这种性格审美还对芭蕾的队形运用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由于西方人直白外向的性格,使他们对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带有明显棱角的队形情有独钟。而这一点正好与我们东方人含蓄内敛的性格截然相反,所以,东方舞蹈多用圆形、弧形等没有明显棱角的队形作为舞蹈的主要运用方式。因此,芭蕾作为西方人性格的产物,代表着西方人的审美特征,它对外开的追求,以及队形的运用正充分的体现了西方人性格使然的审美特征。

三、训练审美

芭蕾之所以在世界舞蹈中被广泛应用,并不是因为它仅仅符合西方人的审美,其实,芭蕾适应了世界各地的审美需要,它体现了世界性人们对于舞蹈需求的共性审美。而这种共性审美就是我们所认为的科学的训练方法,它能够帮助我们训练出最修长的形体,让我们完成最优美的舞姿,而这一点我相信是芭蕾能够被世界接受的最重要的一点,也就是说,芭蕾能够被普遍接受的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具有着比较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比较完整的训练体系。而之所以说芭蕾是比较科学的,正是因为它符合人体的自然生理结构。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一般人的双腿在最放松的时侯往往是呈现出一种自然的外开状态,而并不是双腿紧并或向里的走向,所以说,芭蕾训练的外开,符合人体的正常生理结构,它是在身体自然状态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的。而芭蕾所强调的动作延伸,也有利于我们对四肢的训练,从而符合我们对形体的训练审美。因此,芭蕾还具有训练审美的特征和意义。

综上所述,芭蕾的审美特征主要包括文化审美、性格审美、以及训练审美这三个部分,这三种审美特征都已融入到芭蕾舞蹈之中,成为了芭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芭蕾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都知道,芭蕾的历史非常久远,普及范围也十分广泛。现今,芭蕾舞蹈的训练方法已经影响到整个世界舞蹈发展的训练体系,它的审美特征也得到了世界舞蹈的广泛认可,而我们在学习芭蕾舞蹈的同时,了解芭蕾的审美特征也变得不可忽视。因为,充分认识和了解芭蕾的审美特征,能够帮助舞者更好的理解芭蕾,也会使自身的芭蕾素养无论在肢体上还是思维上都能够有所提高,让舞者们的芭蕾舞蹈事业更上一层楼。(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

注解

①欧建平:《外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50页。

参考文献

[1]《西方芭蕾史纲》,朱立人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5,1;

[2]《古典芭蕾舞基本功训练教程》,孟广城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9,1;

第6篇:世界文化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巫文化艺术;内涵;象征意义;审美特征;装饰性

远古巫文化时代点燃了人类文明,是人类童年精神与智慧的启蒙、觉醒时代。[1] 巫文化则是远古人类在繁衍生息中,创造的一种适应并改造自然的原始图腾崇拜文化。巫文化时期,人类已开始欣赏客观世界的形态之美;观察四季变化,欣赏自然界的物象与色彩的美丽,并且用各种技术与材料将这种感觉到的美融合为一件件奇妙的艺术品,并借助想像和创造的绘画、雕塑形象来完成自己的意志。从目前我国出土的史前文物来看,那些稚拙的艺术品都闪耀着远古人类智慧与勤劳之光,在一些洞窟壁画上,那些质朴、单纯的图像描述了远古的动人故事;一些由陶土烧制、并镶嵌着宝石的神灵头像暗示了祖先们敬神的虔诚;还有那些有着美妙装饰图案的器皿,也展现了祖先们热切表现世间美丽的心。从大量岩画、陶器中,我们看出了祖先们的非凡智慧、勤劳和想象力,他们为巫文化艺术赋予了丰富多彩的内涵和精神意义,其作品也展现出了独特的审美特征与品格。

一. 巫文化艺术的丰富内涵

巫文化艺术包容了丰富的内涵,它是人们的多种意识和诸种日常经验的交织体,传载了祖先们的精神追求与生活体验。

巫文化时期,人类有着强烈的崇神观念,他们通过巫术、图腾崇拜、生殖崇拜,将原始本能和超自然世界的各种意象以独特的方式融合,形成一种古老的象征语言。这种象征语言具有两重意义,即物象本身的意义和它隐喻的观念意义,在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造型上表现出来的通常为物象自身和超越物象之上的幻象。祖先们在两者之间不会作出根本的区别,因此象征形象实际上是想象力把对原始人生存或精神有价值的幻象转化成为形象。这些形象便体现出了巫文化艺术的强烈象征意义。

远古人类通过生活,对劳动、生产等有了感悟与经验,并且也对自身性情的培养也有一定发展与经验,这些都构成了日常经验,于是祖先们便将日常生活的涵义通过摹仿性造型复制出来,例如,岩画中的狩猎、祭祀和舞蹈图等都是他们的生活写照。子孙后代们通过对这些语言和符号的解读便能在继承“图像”的同时,又能传承各种日常经验,于是远古文化更得以积累与发展。

在日常生活当中,祖先们已有了天象、气候的观察和对大事件的记录行为。伴随这种行为,一种实用性的图像和符号已产生,这种符号被祖先们广泛地应用在巫术世界和日常生活世界中。祖先们通常将象征性语言与描述性语言结合为一体,他们用“物候历法”来记载对天象的观察经验,他们通过记事图画,将自己从事社会生活的经验记录在岩画之上,随着岩画记事功能的愈趋复杂化,这种抽象符号逐渐由图案转化为文字。这些美丽的图案与神秘文字无不展示出了巫文化艺术之丰富而瑰丽的内涵。

二.巫文化艺术的审美特征

从远古出土文物的造型、装饰纹样和图案中,我们能够解读出巫文化艺术所特有的审美特征。写实性和模仿性便是特征之一,祖先们在摹仿意识的引导下,找到了模拟自然物象的方法,他们以特有的认识和行为方式进行着创造活动,形象真实感是他们试图达到的一个审美标准。但他们并不满足于完全对对象模仿的造型方式,如苏珊·朗格所说:“模仿虽然是忠实于他所见的东西,但它绝不是一种平常意义上的描写,它是建立在表现基础上的。”[2]他们往往会用特定的情绪与视觉形象真实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造型。

从出土文物的几何抽象图案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巫文化艺术的装饰性审美特征。祖先们运用几何形象将繁杂、多变的感觉世界都规范到一个理性秩序的范式中。这些带有秩序感的装饰形象与结构不受制于客观世界,意味着装饰性审美特征的成熟。而且这种抽象造型图式与方法还形成了与对象客观属性无关的新装饰形象。这便意味着,祖先们在面对繁复的外界自然,体味若干感觉时,终于能以自由的方式融入自己的程式中,形式已离开了客观对象,自由成为创作精神。

在秩序性的装饰图案中,我们还能感受出美妙的韵律与节奏。祖先通过劳动实践和对客体自然属性的认识,总结出客体规律,并对客体抽象性质有所认识、归纳。例如:韵律、节奏、和谐、平衡、圆的流畅和方形的阳刚等抽象的性质都是随着对客体规律的认识逐渐获得的。韵律和节奏美在巫文化艺术中有纯化作用,形式审美成为主体,从大量出土雕塑中,我们还可以看到雕塑韵律的具体形态,首先,原始雕塑韵律美的最基本形态来自于整体造型结构的节奏感,其次它还来自于雕塑自身三维空间造型特性,其立体造型与平面装饰之间构成的转换又形成了韵律美的另一种形态。

巫文化艺术还有另一种特殊的审美品格,即通过综合多种形象,表现超现实的神秘世界,形成幻想、虚幻性审美特征。祖先们通常把不同自然形体在特定的意义中组合,虽然局部表现形态是客观的,但新的综合体已超越了各形体的自然属性。其表现形式一般分为:人兽同体、兽禽同体、不同兽类同体等。这类形象的审美意义是,它们在象征性内涵的驱使下,组合为具有幻想性、超自然性的形体。又如苏珊·朗格所说:“作为完全独立完整的体系。无论是二维还是三维,均可以在它可能的各个方面上延续,有着无限的可塑性。”[3]

祖先的原始宇宙观、生存方式和思维中的情感特征形成了一种本质力量,这种本质力量促成了巫文化艺术审美本质的形成。正如马林诺夫斯基所说:“巫术就是纯粹用主观意向、语言行为而宣泄了强烈情感的经验。”[4]祖先在艺术创造中,情感引导他们区分不同对象的造型特征,又使造型符号形成相交融的关系,在以情感为目的的前提下,祖先对形象的塑造进行着自由而有规律的创造,在这创造之中,巫文化艺术的独特结构和基质便不断形成。

参考文献

[1]重庆远古巫文化学会. 礼巫盛典[M]重庆出版社,2003.86.

[2]苏珊·朗格. 艺术问题[M]纽约.1957.95

第7篇:世界文化的特征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从服饰的继承和发展两个方面论述了满族服饰在现代服装中所体现出的文化特征。满族服饰在现代服装中继承的文化特征主要包括中国服饰元素的象征、礼仪性表现、标志性特点、流行的体现等四个方面;满族服饰其发展的文化特征主要有阶级等级的消除、中西结合的创新等方面。

服饰是人类物质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物化形式 ,它以一种符号反映了一个民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 、宗教信仰 ,同时也折射出一定历史时期民族之问的涵化、融合 ,民族服饰自身的传承、发展和创新。每一个民族都有 自己独特的服饰文化,每个民族的生产方式 、风俗习惯、宗教礼仪、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艺术传统等等,无不折射到他们的衣冠服饰上。服饰不仅能展现出人类文明的全部,也是一种意蕴深厚的文化形态。 

我国有 56个民族 ,有多种多样的民族服饰 ,作为 中国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的服饰文化,满族及其先世的民族服饰文化元素影响着整个 中华民族服饰文化 ,其中众所周知的旗袍、坎肩、马褂等已被近、现代中国人接受并认可 ,并成为中华民族服饰 的典型代表。满族和汉族的服饰在文化、礼仪等方面互相影响、互相吸收,呈现出民族服饰文化融合的特点。满族服饰元素已成为中国服饰乃至世界服饰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体现了丰富的文化特征和时代特征。 

一、满族服饰在现代服装 中继承的文化特征 

满族的民族服饰文化是文化变迁和绚丽多彩的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满族服饰不但继承了汉族在历史上衣着的长处,而且还把自己民族经历过检验、实践,证明既适合于生活需要、又有民族特色的东西保留了下来,它把继承、借用、创新,有机地融为一体,它是当代中国民族团结、民族融合、民族借鉴的重要内容之一。满族服饰的形成 、发展和变迁 ,促进了满族的不断进步也为中国民族服饰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提供了实际的例证。满族服饰发展和变迁的轨迹对研究中国民族服饰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推进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的共同繁荣、对现代服装设计中传统民族服饰文化与流行时尚的结合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经过长期的积累与沉淀,满族服装样式演变发展成为现今的旗袍,在现代生活中被广泛穿着,已成为现代中国女性的国服,成为中华民族女性服饰的象征,在现代服装中表现着丰富的文化特征。

(一)中国服饰元素的象征 

满族服饰沿袭至今主要以立领、盘扣、开衩、龙凤等题材团花图案、立体圆扣等服饰元素体现在服饰中,这些服饰元素包括镶、嵌、滚、绣等变化丰富的装饰技法,已经成为“中国元素”的象征,应用这些元素的服装被界定为 “中式服装”。

(二)礼仪性表现 

开放政策使我国各行业对外交流活动el益频繁,出席各种外事活动时为了表明我们的身份,礼仪性服装则需要穿着中国特色的民族服饰,中式服装自然最为恰当,尤其是女性的旗袍;在百姓生活礼俗中,婚礼等场合穿着旗袍也成为一种习俗,尤其是新娘的礼服,大多是大红色龙凤团花镶金织锦的旗袍,象征富贵祥和、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三)标志性特点

国际问文化 的传播带动文化产业与产品呈现标志性特点,医学、酒店、餐饮等都有中式和西式差别,相应 的服务人员所着服饰也有着中式和西式风格区别。中式服装基本都以满族服饰元素体现其中式特点。

(四)流行的体现

因为政治 、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大的变革或事件,从而会导致某种服饰流行。皮尔卡丹等世界级大师的中国风时装设计和世界首脑apic中国区上海会议的中式服装都使中国元素服饰火热流行。

二、满族服饰在现代服装 中发展的文化特征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类的进步和文化的交流 ,服饰 式样 、着装方式与服饰观念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不是对 旧的服饰文化的彻底否定 ,而是对 旧式样 的更新 ,对 旧观念 的进一步完善与充实,满族服饰的发展体现了旧文化的变革与新文化的融合。 

(一)阶级等级的消除 

清王朝的一般官员上朝时要穿补服 (即官员的朝服),体现了文官武将的等级差别,①补服就是在前后心处补一块有多处纹式 的外褂 ,补子又分为 圆补和方补,在补子上饰 以各种鸟兽 图案作为品级的徽识 ,清朝 《会典》规定补服图案文武官员官阶不同。现代服饰中补子则没有了阶级意义,演变成补花 图案 ,成为现代 中式服装元素。

“龙、凤”图案表现了帝、王、后、妃至高无上的尊荣,在清朝时期,只有帝王与帝后的衣服上方可以绣上龙凤图案。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龙、凤”图案已没有了阶级等级的限制,现代人认为龙凤是富贵权利的象征,所以现代中式服装中的团花图案题材很多还沿用龙凤图案,寄托了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希望。 

(二 )中西结合 

现代西方服饰文化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着装观念和方式,中西合璧成为后现代主义的服饰文化特征,不是单纯地再现,主要是对沿袭的满族服饰的分解并与现代西方服饰元素重新组合,总体风貌建立在现代主义设计的构造基础之上,将传统的代表中国的满族服饰元素巧妙地和现代西式服装造型相结合,体现适体 、简洁、轻松、 自由的风格。 

所谓现代中式服装设计主要从造型、面料、款式、色彩、装饰工艺等方面进行改良。国内设计的比较成功的有 “木真了”、“玄色衣裳”、“阁兰绣”等品牌,既有时尚性又能展示浓郁的中国特色,具有很大的市场占有率。国外的皮尔·卡丹、伊夫·圣洛朗等设计师也曾运用这种设计手法设计了很多成功的作品;tom ford在 2004年为ysl rive gauche所做的设计中,大量运用了龙的图案和中国旗袍的造型,并巧妙融入时尚气息,创造出典雅而前卫的新旗袍样式;john galliano的设计,则运用立领 、扣袢系结等,结合时尚元素设计的服装华贵、自由、洒脱而前卫。

目前,中式服装不但在中国流行,而且在世界上受到各国、各民族妇女们的欢迎,这是满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和世界服饰文化的一大贡献。设计师要在文化精神的层面上把握东方文化的精神理念防止符号化、表面化②地组合中国满族服饰元素,比较东西方差异,提高知识修养和对文化历史的了解能力,使中国元素与现代流行和国际风格完美结合。 

总之,满族服饰与现代中式服饰一脉相承,如果说满族服饰是工笔画,那么现代中式服装就是写意画。满族服饰对于中国服饰文化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努力搜集和弘扬满族的服饰文化,把中国的民族服饰文化发扬光大。21世纪,中国文化必将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主流,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服装的需求将呈多元化趋势。如何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既保持本民族的主体文化特色,又能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平融洽的相处,真正做到 “文化自觉”,如何将传统和现代以及世界 的服饰元素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第8篇:世界文化的特征范文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就阐明了运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两条实际根据:中国实际、时代特征。坚持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的统一,实际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化的统一。深刻理解这个统一,对于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实质、深刻理解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地包括马克思主义当代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按照中国特点去运用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每一次结合的实现,都是新一次结合的开始。因此,每一次结合的提出和实施,在本质上都具有当代性,都是围绕当代中国的重大历史课题展开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对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时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出适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关于中国民主革命的理论。经过长期实践,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经验,我们实现了这次结合,形成了思想。在那个时代,坚持思想,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对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出适合中国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情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经过长期探索,总结国际国内正反两个方面经验,我们初步实现了这次结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它们同属于一个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这里讲的“最新”,是一个历史性的“时代”概念,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回答中国所面临的新的历史课题而形成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体系。它是对思想的继承,又是对思想的发展。这一发展的实质就在于它的当代性,它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仍有一个不断“当代化”的问题。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坚持这一点,在当前,一方面要清醒认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以此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不能脱离国情、超越阶段而急于求成;另一方面要充分看到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的阶段性特征,更加注重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更加注重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社会和谐,更加注重把握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所遇到的新机遇新挑战,更加注重分析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所提出的新任务新课题。总之,要“大力进行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离不开当代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近代以来的中国,无论是革命还是社会主义建设,都离不开世界环境和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民主革命时期,同志就以开阔的世界眼光研究和指导中国革命。他指出,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任何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如果发生了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那它就不再是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新的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这是一个绝大的变化,这是自有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以来无可比拟的大变化。”不了解这种变化,没有宽广的世界眼光,就不能了解中国民主革命的崭新性质及其发展的特殊规律,就不能引导中国革命走上胜利之路。

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仅立足中国国情而富有中国特色,而且顺应世界历史潮流而富有时代特征。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党的十四大报告在谈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时充分阐明了它的国际背景,指出:这一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这里讲的时代主题、时代特征、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都是一种世界眼光、一种国际比较,从全球范围的高度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当代性品质。党的十五大报告对邓小平理论的时代精神进一步作了具体阐述,指出:“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世界变化很大很快,特别是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进步深刻地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当代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任何国家的马克思主义者都不能不认真对待。邓小平理论正是根据这种形势,确定我们党的路线和国际战略,要求我们用新的观点来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强调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墨守成规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这是邓小平理论鲜明的时代精神。”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来看,许多思想观点直接就是对当代世界及其发展的新概括。例如: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论断,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关于经济全球化、国际政治多极化、世界文明多样化的判断等等,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世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还有一些思想观点,如关于可持续发展思想,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思想等等,既是当代中国发展阶段性特征所决定的,又是吸收和借鉴其他国家发展经验的产物,是当代人类文明的共同结晶。以上两个方面内容,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的结合。在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同时,指明马克思主义当代化的必要性,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研究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而且有助于我们开阔世界眼光,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越来越丰富。

立足国情和放眼世界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两条重要原则

理论同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政党来说,所谓实际,最根本的是国情实际和世界实际。必须把二者统一起来,全面加以把握。这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中国共产党人如果只研究世界、不研究中国,那就会脱离中国国情,做不好中国的事情;同样,如果只研究中国、不研究世界,那就会落后于世界潮流,也做不好中国的事情。离开了这两条,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十足的空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体现了真理的具体性。世界上没有抽象真理,一切以条件为转移。在中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世界,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不论搞革命还是搞建设,都只能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实际出发,独立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固定的模式是没有的,也是不可能有的。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当然,在中国更不同于其他各国,因为中国在国情上更具有特殊性。

第9篇:世界文化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 动画 场景设计 地域特征

民族性问题是文艺作品都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动画也不例外,在民族文化需要振兴的当下,地域文化逐渐又被大家重新关注起来。一方面,地域文化的注入会使短片的特色和风格更加鲜明,以至于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而不至于被湮没,对下一辈的文化传承具有深远的意义。另一方面地域文化的注入可以给动画更增加一种内在的灵魂,具有一种新的生命。而地域文化在场景设计中的表现为地域特征,因此我们有必要也应该对动画场景设计中地域特征的表现来进行一些认真的思考和研究。

关于地域特征的解释并不多,字面意义上地域特征是指特定区域土地上自然特征。“地域特征包括在这块土地上天然的、由自然成因构成的景观,也包括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对自然改造形成的大地景观。”这是关于地域特征可查证到的直接解释,笔者认为如果仅仅将地域特征解释为自然方面的表现未免有些狭隘,地域特征还应该包涵人文风情方面的内容,地域特征是自然地域和文化地域的双重表现,它在动画中的表现又是另一种形态。

地域特征在动画中场景设计中一经表现便与整个动画合而为一,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地域特征,仿佛是动画的另一处灵魂,也是动画成功的一大要素。场景的设计通常是以剧本为依据,为某一动画作品中的角色活动和剧情发展的背景空间进行有框架要求的设计。而这个背景空间需要有具体时间和空间的架构,这个架构的平台来源于真实并高于真实,地域特征就是最好的根基。任何动画的场景设计都需要有鲜明的时代背景与地域特色,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民族文化历史背景,这样就产生了不同的设计元素,在表现地域特征的基础上设计师再进一步的美术创作。

美国和日本是世界上动画产业最发达的两个国家,他们的动画设计成熟,领域宽广,不同的地域都有所尝试。其中大部分作品满足了观众的视觉享受并取得了巨大的市场利润,分析他们的优秀作品则不难看出,地域特征在动画场景设计中有着极强的表现力和表现空间。

地域特征与地域文化一直以来都是美国大片所钟爱的表现内容,其表现的领域宽广,题材广泛。作为一个移民国家,文化传统约束较少,在自然主义的影响下探索自然的各种地域,《狮子王》的非洲大草原,《海底总动员》的深海,《人猿泰山》的雨林等等,其丰富性足以满足荧幕前观众的视觉享受。同时美国建国历史短,缺乏经典故事,它只好放眼全球,借鉴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特色的文化,从中国民间故事《花木兰》到埃及传说《埃及王子》,从法国经典文学作品《钟楼怪人》到希腊神话《大力神》都取到了巨大的成功。恢宏大气多是美国动画里的场景具有的一大特征,上述的动画就都证实了这一点,都创造了票房奇迹,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日本动画与美国动画相同之处在于同样都奉行“拿来主义”,从世界各国吸取题材,不仅创造了日本版的孙悟空也有日本动画版的《罗密欧与茱丽叶》,正是这种开放性才缔造了日本动画在世界范围内的成功。既然取材广泛,其表现的地域特征自然也丰富,与美国一样日本动画中描述的地域也是丰富多彩,早期的日本动画更是明显,大量的模仿欧美动画,到了后期逐渐成熟起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有了两大风格走向,机械工业风和民族自然风,以大友克洋为代表的机械工业风,动画中的场景多为未来设定没有太多的地域特征可言。而以宫崎骏为代表的民族自然风,地域特征在他的场景中表现极为明显,多以乡村自然和小城镇为主。没有美国式的恢宏大气,更多的是清新自然与神秘奇幻。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