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日本茶具范文

日本茶具精选(九篇)

第1篇:日本茶具范文

一、中日茶文化的渊源

在我国,茶文化已经有了接近2000年的历史,作为我国传承千年的饮品,自古以来就和文人骚客有着不解之缘,这也是我国茶文化能够发展起来的根本原因。尤其是在我国的盛唐时期,中国的国力空前强大,人民群众对于物质文化水平的要求也很高。随着时代的发展,日本茶文化开始存在了和中国茶文化的不同,中国茶文化逐步向市民转移,开始逐步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一部分。与此同时,在日本的茶文化发展过程中,则是将茶文化和礼仪规范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开始充分的重视到对于茶具的摆放和茶道礼仪的追求。

二、中国茶文化和日本茶文化的不同点

1.中国茶文化的起点和日本茶文化的不同

从中国茶文化和日本茶文化的发展起点来看,两者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具体的来说,在中国,从秦朝时期茶叶刚开始发现作为药物的作用,到唐朝开始逐步盛行,再到宋朝的极盛,我国的茶文化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时期,经过接近两千年的发展,我国的茶文化已经脱离了物质的范畴,成为了中华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日本,茶文化的起源是通过唐朝时期的鉴真东渡实现的,在这一历史阶段,日本较为完整的引进了唐朝的饮茶精神文化,从这一层面来看,日本的茶道文化的精神起点是很高的。具体的来说,受限于唐朝时期的运输条件,能够进入日本国内的茶叶数量是很少的,这也就导致当时的茶文化是一种精英文化,是具有着浓厚的精神色彩的文化。

2.中国茶文化的等级制度和日本茶文化的不同

针对上文中提到的能够进入日本国内的茶叶数量很少的实际情况,这就导致在日本的茶道文化发展初期,能够接触到茶叶的日本人数量是很少的,只有日本的贵族阶层才有资格品茶并接受茶道文化。与此同时,在当时的中国,由于茶叶的种植方法已经普及到全国范围内,进行茶叶饮用的主体人群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针对这样的情况,可以看出,中国的茶文化和日本的茶文化的群众基础是截然不同的。

3.中国茶文化的性格和日本茶文化的不同

从民族的性格来看,中国人民群众和谐中庸的性格和日本人严谨传统的性格对两国茶文化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中国,由于人民群众善于将生活元素融入到茶文化中,这就让中国的茶文化具有了多元化色彩。在日本,人民群众则是更加严谨,乐意于遵守传统的习俗,这就让日本的茶道文化具有着传统的色彩,一直延续到了现实社会。

三、从中日茶文化的不同点看日本茶道文化特征

根据上文中所以提及到的中日茶文化的不同点,可以看出,相比较于中国的茶文化,日本的茶文化具有着文化延续性高、传统保存率高的特点,具有着更多的传统文化色彩。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国的茶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的注意到吸取日本茶道文化对于传统的尊重,发扬光大我国自身的茶文化。我国的茶文化具有着接近两千年的悠久历史,但是,我国的茶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和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并没有充分的注重到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相比较而言,更具有着传统化特性的日本茶道文化已经发展成为了茶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日本的茶文化自从唐朝引进之后,就一直坚持结合自身的实际特点,并在明朝时期开始完全的脱离了中国茶文化对于日本茶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茶文化。总体的来说,中国茶文化和日本茶文化是世界茶文化的两种重要文化,两种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发展。与此同时,中国茶文化和日本茶文化的核心思想都是“和谐”。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茶文化伴随着时间的发展,已经过分的重视了茶叶的生活化特点,而忽视了对于茶文化的精神文明的追求,导致我国现代的茶文化并没有形成自身的独特理念,已经陷入了茶文化发展的停滞时期,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国的茶文化应当虚心的进行向日本茶文化的学习,促进自身的发展。

结语

第2篇:日本茶具范文

关键词:汉日语境;茶语言;茶文化;对比分析

语境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于语言的理解。比如,“真是多谢你了”这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中分别可以表示“感谢”、“讽刺”、“埋怨”等含义。从汉日双语语境出发对茶语言文化进行对比,可以帮助人们根据不同的语境理解语言,从而促进交际双方最终达成跨文化交际。

1汉日语境与跨文化交际

1.1语境的定义

语境是“语言环境”的简称。19世纪20年代,外国学者Malinowski首次提出“语境”(context)的概念,并认为“语言与环境密切关联”以及“语言环境关系到语言的理解”。语境概念的提出在语言学界引发了热烈的讨论,之后以韩礼德为代表的中外语言学家和相关学者对语境展开了研究,语境理论也由此变得更加丰富和系统。当然,随着研究的深入,语境理论也逐渐形成了多个分支,比如言语语境与情景语境、言语语境与非言语语境、静态语境与动态语境等。具体来说,语境表示交际双方在谈话过程中所处的特定状态。根据环境和场景的差异,我们又可以将语境划分为自然语境、局部语境和人工语境三种。其中,自然语境就是我们的母语环境,可以说是与我们关系最密切的一种语境。局部语境是交际者在部分时间内接触的语境,比如日语学习者在日本留学期间接触到的语境就属于该类语境。人工语境表示人为营造出来的语境,比如高校举办的英语角活动、计算机中的人机对话等都属于该范畴。

1.2汉日语境研究对跨文化交际的作用

汉日语境表示汉语和日语的双语言环境,通常来说,汉日语境在中日两国居民跨文化交际中更为常见。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带吸引了很多日资企业,这些企业内部的运营和管理等都处于汉日语境之中。当然汉日双语语境还涉及到中日学者交流活动、中日经贸往来等,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日本茶道文化的形成受到我国茶文化的影响,从汉日语境的角度对两国茶文化和茶语言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帮助茶学研究者更好地发现两种茶文化的异同,同时也可以帮助日语学习者透过茶文化把握语言学习的规律。在跨文化交际场合,我们从汉日双语语境出发进行交流,就可以时时刻刻留意文化语言之间的差异,从而避免触碰对方的文化底线,这对于双方的跨文化交际也是大有裨益的。

2汉日语境下的茶文化比较

随着茶叶种植的普及、饮茶活动的推广,饮茶逐渐从文人雅士的喜好演变成千家万户的生活习俗,在这个过程中萌生了有着深刻内涵和厚重底蕴的茶文化。和其他文化相似,茶文化也可以分为精神层面(茶史、茶思想、茶俗等)和物质层面(茶叶、茶具等)。从“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句俗语不难发现,茶早已与华夏儿女结下不解之缘。后来,茶叶传往东亚、东南亚、非洲、欧洲等地,并与当地的传统习俗相结合,形成了特色的饮茶文化。以下主要从三方面对汉日语境下的茶文化进行比较分析。

2.1茶文化的历史起源

相传,茶是炎帝神农氏所发现的,当时茶被当做一种解毒药草。后来,人们发现茶水还可以提神醒脑,有着多种神奇功效,于是人们开始饮茶。但是,先唐时期饮茶人群都是小范围的,比如从王公贵族到后来的人文雅士是当时的主要饮茶群体。茶从最开始的奢侈品转变成一种可以愉悦人心的“雅事”。后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上升,生产力水平的增强,茶叶种植效率也越来越高,这也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茶叶流入市面。一直到唐代,饮茶活动开始成为社会潮流,茶叶得以进入千家万户,饮茶活动被人们赋予了更多的内涵,茶文化开始萌芽并逐渐形成系统的文化范式。当时,中国国力强盛,日本经常派遣使者来我国学习。比如说,日本僧人最澄在归国时将我国的茶树以及茶籽带回日本本土栽培;荣西禅师则从中国茶叶加工方式中汲取经验,撰写了影响深远的《吃茶养生记》。起初,茶在日本是奢侈品,只有上流社会的人可以享用茶。后来,随着茶树种植规模的扩大,茶叶开始在日本民间社会普及。之后,千利休提出了日本茶道思想,而这也标志着日本茶道文化的正式形成。

2.2茶文化习俗

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这也就意味着我国茶文化有着较强的地域性。不同地区的茶文化有着不同的特点。由于茶起初是一种奢侈品,所以人们习惯性地将其作为贵重物品看待,并将茶作为礼品馈赠亲友,即使后来茶叶得以普及这种习惯也保留下来。同时,民间社会至今还有着“以茶待客”、“倒茶七分满”等的说法,由此可以看出我国饮茶活动事实上十分讲究“礼”,这多多少少受到古代儒家“尚礼”思想的影响。在少数名族地区,饮茶习俗又有所不同。比如就民族来区分,饮茶习俗主要有三道茶(白族)、盐茶(纳西族)、凉拌茶(基诺族)、竹筒茶(傣族)、香茶(维吾尔族)、锅帽茶(布朗族)、酥油茶(藏族)等。就地域来区分,饮茶习俗包括擂茶(粤东)、功夫茶(粤西)、九道茶(云南)等。相比之下,日本饮茶习俗也较为丰富,比如日本人在平时待客以及宴请宾客(包括婚宴)时会将茶作为招待客人的饮品。当然,日本现代社会还流传着玉露茶和番茶的饮茶习俗。

2.3茶具及饮茶方式

从茶具的发展史不难看出,我国茶具的形状和样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然饮茶习俗的变迁也是原因之一。现代茶具主要泛指制茶以及饮茶时使用的器具,主要包括茶壶、茶碗、茶杯等。从材料来看,我国茶具主要包括陶瓷茶具、金银漆器茶具、紫砂茶具、竹木类茶具以及玻璃茶具等。我国的饮茶方式也经历了较大的变化,比如唐代煮茶法发展至宋代点茶法,一直发展到今天的冲泡法。冲泡法更加适应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模式,因而也是现代社会主要的饮茶方式。与我国相比,日本的茶具除了表示饮茶器具之外,还可以指代储存茶叶的罐子。从日本当地的博物馆中可以发现,经典的日本茶具主要包括吕宋壶(茶叶储存罐)、蚂蝗绊(茶碗)、曜变稻叶天目(茶碗)、千鸟香炉(名贵茶器)、朝仓文琳(茶叶储存罐)、不二山(茶碗)、黑乐茶碗、北野茄子(储茶罐)等。同我国相似,日本人饮茶也追求茶叶本身的原滋原味,不喜欢在茶叶中加入其它成分。“抹茶道”(用茶筅烹茶)和“煎茶道”(煮茶)是日本现代社会的主要饮茶方式。

3汉日语境下的茶语言比较

汉日语境对应着两种不同的文化范式,汉日语境下的茶语言也是该语境下茶文化的反映。对两种不同语境下的茶语言进行对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汉日两种语言的异同。下面从两方面对汉日语境下的茶语言进行对比分析:3.1茶的基本含义在汉语中,茶的基本含义主要包括“茶叶”、“茶树”、“茶水”、“茶饮料”等。茶可以表示茶叶,比如龙井茶表示产自浙江杭州西湖龙井村一带的茶叶,而铁观音表示产自福建泉州市安溪县西坪镇的茶叶。同时,茶还可以表示茶树,比如山茶就是南方地区较为常见的茶树品种。茶还有着“茶水”的释义,比如“我要喝一杯乌龙茶”里面的“乌龙茶”就是表示用乌龙茶茶叶泡制的茶水。日语中“茶”的发音受到我国茶读音的影响,主要有“ちゃ”[chai]和“さ”[saa]这两种发音。在日语中,茶的基本释义与汉语相差无几。同样地,日语中的茶可以指代茶树、茶叶(茶の葉)以及茶水等。比如,“花入り茶”、“ウーロン茶”中的“茶”就用来表示茶叶或者茶水。3.2茶的引申含义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也与我国其他文化发生碰撞交融,其内涵也在该过程中变得更加丰富。“茶”最开始是一种高雅的象征,后来茶成为普通人家的日常饮品,人们开始赋予茶越来越多生活化的含义。茶有着诸多的引申含义,这些含义与茶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而言,茶的延伸含义主要包括“休闲”、“生活”、“心情”等。比如“粗茶淡饭”、“茶饭不思”、“茶余饭后”、“清茶淡饭”、“不茶不饭”等成语将“茶”和“饭”放在一起,增加了茶的生活意味,这也反映出茶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当然,人们也会用茶来间接表达自己的心情或者情感,比如“茶饭无心”(忧愁)、“茶余饭后”(惬意,休闲)等。相比之下,日语中茶的引申含义包括“捣乱”、“讨好”、“溺爱”、“耍花招”、“玩笑话”、“幸运物”等。比如,“祖母育ちで甘茶々な”就经常用来表示“娇宠”之义。再比如,日语动词“茶化す”在不同语境下有三种含义,即“开玩笑”、“嘲弄”、“蒙骗”。举例来讲,“オレを茶化すつもりか”的汉语翻译就是“你想蒙骗我吗”。再比如,“茶坊主”除了表示司茶者之外,还用来表示“奴颜婢膝,狗仗人势的人”。起初,日本的茶坊主指那些地位低下的茶室侍者,后来逐渐演变出“奴颜婢膝”的含义。比如说,“李さんは茶坊主です。信用すべきではありません”的对应翻译就是“小李狗仗人势,不值得信任”。

参考文献

[1]张竹莉.文化语境与茶叶名称英译[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3):82-83.

[2]肖潇.浅析语言在不同语境下的语言现象[J].科研,2015(21):64-64.

[3]刘堃.语境保障下的话语含意化过程———浅析交际言语中的“牛头不对马嘴”现象[J].当代继续教育,1998(5):10-14.

[4]苏辛欣.浅析日语表达中传出的日本茶文化历史[J].福建茶叶,2016,38(11):373-374.

第3篇:日本茶具范文

提到茶文化,很多人会说“中国茶艺,日本茶道,韩国茶礼”,在世界茶蓬勃发展的今天,茶道学习不再是阳春白雪,爱茶饮茶成为了一种时尚。

中国茶道

作为产茶大国,中国已有几千年的产茶历史,从茶的栽培制造到丰富的茶类,都可以称之为世界之“最”。中国茶最早作为药用产品出现,后来融入统治阶层得到权贵宠爱,经过千百年传承,最终走入寻常百姓家。现在的茶对国人来讲,无时无刻不出现在生活中,成为一种必需品和礼仪。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华茶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得到发展,形成了极其丰富多彩的风格。中国虽没有固定格式的“茶道”,但中国茶道内容之丰富,寓意之深刻,是任何国家的文化所不能比拟的。

中国茶的发展史大概分为启蒙期、萌芽期、初成期、兴盛期、普及期、腾飞期几个阶段。

启蒙期(上古时期一三国时期):茶最初作为药品出现,而后又作为珍贵的贡品被献与统治阶级,由于被统治阶级所接受,茶不仅仅是简单的一味药材,更成为士大夫阶层的新宠,被上升到精神层面。上古时代,也就是三皇五帝时期,是茶最早的起源传说时期,“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遇茶解之”,这个荼就是茶。到了东周时期,茶又作为贡品出现。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茶,都写作“荼”。《诗经》写到茶的地方较多,可见最早的文学作品中,已有茶的记载。

萌芽期(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文人饮茶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而走入文化圈,饮茶不仅为了提神解渴,开始产生社会功用,成为待客,祭祀并表示一种精神的手段。魏晋时期玄学盛行,清谈之风蔓延,在许多玄学家、清谈家那里,饮茶已被当作精神现象来对待。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传入、道教兴起,饮茶已与佛、道教联系起来。在道家看来,茶是帮助炼“内丹”,升清降浊,轻身换骨,修成长生不老之体的好办法;在佛家看来,茶又是禅定入静的必备之物。中国茶文化在此时期初见端倪。

初成期(唐朝――五代十国) 公元780年陆羽著《茶经》,不仅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也是世界上第一本关于茶的百科全书,首创中国茶道精神。此外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佛教、科举制度,贡茶的兴起、中唐以后禁酒有关。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可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等几种形式。晚唐因连年战争动乱,很多文人雅士南迁,使中原以及长江流域发源的茶艺得以向南推广。五代人和凝创办汤社,每日以茶较量,味差者受罚,自此汤社成为文人聚会的一种形式。这比陆羽等人不加名目的饮茶聚会更为社会所关注,应该说当时的汤社是现在茶友会或者雅集的雏形。那时的比较茶汤也成为了宋代斗茶的前身。此外在五代已经开始出现点茶法,这打破了一般人认为点茶法起源于宋代的说法。

兴盛期(宋朝――元朝):宋代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宫廷用茶已分等级。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还赐给国外使节。民间斗茶风起,带来了采制烹点的一系列变化。宋人拓展了茶文化的社会层面和文化形式,茶事十分兴旺,但茶艺走向繁复、琐碎、奢侈,失去了唐代茶文化深刻的思想内涵,过于精细的茶艺淹没了茶文化的精神,失去了其高洁深邃的本质。在朝廷、贵族、文人那里,喝茶成了“喝礼儿”、“喝气派”、“玩茶”。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北方少数民族虽喜欢茶,但主要是出于生活需要,文化上却对品茶煮茗之事举趣不大,另外汉族文化人面对故国破碎,异族压迫,也无心再以茶事表现自己的风流倜傥,而希望通过饮茶表现情操,磨砺意志。这两股思想潮流,在茶文化中契合,促进了茶艺向简约、返璞归真方向发展。

普及期(明代――清代):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废除了龙凤团茶,促进了散茶的生产,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由于茶类增多,泡茶技艺不断丰富,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清朝,茶叶出口已成一种正式行业,茶书,茶事,茶诗不计其数,茶逐渐成为百姓生活中的必备品,是开门七件事之一。

腾飞期(新中国成立至今):茶叶从1949的年产7500吨发展到1998年的60余万吨,茶的大量增加为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近年,随着茶文化普及与开展,喝茶已不仅仅是生理需要、健康需要,进一步发展成为艺术享受与情操熏陶,学习以茶为主题的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一种风尚。

日本茶道

中国茶文化是从“实用”逐步上升至“精神文化”的,而日本茶文化却是从“精神文化”普及至“实用”的。茶东渡日本是由高僧们作为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来传播的,一开始就带有“精神文化”的浓重色彩。当嵯峨天皇与回国的留唐僧人一起品茗时,更大的关注点在于由茶所引发的精神文化的氛围上,而不在茶的实用性上。15、16世纪成立的日本茶道更是强调了艺术品位和精神内涵。茶作为实用品真正走进日本的寻常百姓家是18世纪以后的事情。

中国茶品种丰富。相比起来,日本茶品种较单一。中国是茶的原产地,又因国土辽阔,地域气候多样,由此中国茶树的品种繁多,茶类丰富,在此基础上成就的中国茶文化便以品味、品饮为其主要内容。而日本没有原生茶,日本茶树是由来华的僧人带回并使之繁衍开来的,又因日本全土属海洋性气候,降雨量丰富,其茶树出芽快,芽叶薄脆,只适于制成绿茶。日本成品茶的花色较单调,在色、香、味、形上没有太大的区别。在此基础上成就的日本茶文化更重视由饮茶所引发的精神内涵、艺术品位。

中国茶文化的调茶法的目的在于如何调制出味美的茶汤,而日本茶文化的调茶法的目的在于如何通过行茶表示出对客人的尊敬、对茶具的珍重。由于日本饮茶类较单一,其调制法也相对简单、集中。日本茶的调制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茶粉加热水搅拌的点茶法;一种是泡茶法。它们分别被用于抹茶道和煎茶道。由于日本茶文化在茶的调制法上的发展空间不大,更由于历史的原因使得日本的调茶法式异常发达。在抹茶道里调制一碗浓茶要用30至40分钟。并且,在喝茶的前后还必须进行赏具、观花、闻香、看字等艺术活动,一次完整的茶事需要4个小时。

中国茶文化所用茶具是根据不同调茶方式的需要而设定的。比如,唐代时是煮茶,茶具中就含有煮茶用的铁锅:宋代时是点茶,就采用了竹筅为茶具;应18世纪乌龙茶诞生的需要,中国茶具中就增加了胡桃小杯。但日本茶道所用的茶具不仅限于调茶的用具,也不是按调茶的需要而设定的。其大

部分茶具原型来自中国的珍贵艺术品、古董,是由艺术品、古董演化而来的。它主要供于人们进行鉴赏,而并非供于实用。所以,偏重于艺术鉴赏性格的日本茶具较之偏重于实用的中国茶具来说,具有考究、精美、价格昂贵的特点。

中国茶文化的参与者广布于茶的栽培,加工,销售、饮用的群体之中,人们可以根据自己对所喜爱茶的独特感受去论茶说道。凡是爱茶人或从事与茶相关事业的人都可被称作“茶人”。但于日本,在茶道形成初期时,只有那些拥有中国艺术品收藏的将军、富商,高僧才有资格行茶。在今天的民主时代,也只有那些相对有钱,有闲并精通于茶道艺术的人才被推崇为“茶人”。所以,较之善于实践创新,开朗友善的中国茶人来说,日本茶人更多地具有高雅、矜持、谨慎、谦恭的品格。

由于中国茶文化起源于药用,所以中国茶文化就多与讲求养生的道家文化关系密切。特别是在中国茶文化初成的唐代,茶多与神仙思想的服食说相关联,并由此被升华至精神文化的领域。而日本茶道精神的形成在于禅学思想的融入。在完形后日本茶道里,禅成为其思想的内核,其茶道的实践被看作是一种新型的修禅方式,其茶人被看作是在家的禅者。所以,较之讲求茶的药理成分、强调饮茶所带来的健身效果的中国茶文化来说,日本茶道更注重茶文化中的禅味,善于用暗喻的方式来表现禅境,追求内省,修炼的禅者风范。

虽然中日茶文化各具特色,但从西方文化的角度来说,又同属于东方文化的范畴,两者也有共同特点:都把天人合一作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中国茶文化把茶看作草中英、自然界最杰出的代表、人与自然融合过程中的媒介,把饮茶活动当作实现天人合一的途径之一,日本茶人将自己看作万物中的一员,对身边所有的器物赋予了生命,不惜任何代价地去追求陶醉干物我两忘境界所带来的快乐:都力图将东方的哲理体现在行茶的实践活动中,早期的中国茶人将饮茶比拟为服食仙药,宋以后的中国茶人把饮茶转换为儒家实现人之道的实践园地,日本茶道则对禅做了最彻底的诠释,用茶室来代替禅寺,用茶具来代替寺院的什物,用点茶来代替坐禅、颂经,甚至将灰、炭、垃圾坑等都演绎成艺术,使茶道成为了实现禅理念的最佳道场:都综合了各自国家优秀文化之大成,中国茶文化讲究在品茗的同时赋诗、看画、听曲。赏景,培育出了一组带有茶味的艺术群,如清爽飘逸的茶诗,扑拙疏淡的茶画,幽静委婉的茶曲,明窗几净的茶室,日本茶道则将书画、建筑,工艺、烹饪、宗教、礼法等一同导入茶事,使之成为日本文化的结晶与代表,成为最具魅力的日本传统文化体系。

如将中日茶文化的最大共同点用一个字来表述的话,那就是“和”。中日两国的茶文化都极力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融合、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人与物之间的调和,物与物之间的配合,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有力地弘扬了东方文化之最独特的综合性格,而与具有分析性格的西方文明成果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韩国茶礼

韩国与中国唇齿相邻,中韩两国自古就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联系。茶文化是两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交流内容之一,特别是茶文化作为中韩文化交流关系的纽带,一直起着重要作用。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在向世界各地传播时较早地传入朝鲜半岛。中韩茶文化交流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一千多年来绵延不断。汉魏两晋南北朝以迄隋,中国饮茶风俗从巴蜀地区向中原广大地区传播,茶文化由萌芽进而逐渐发展。当时朝鲜半岛可能会接触中国的饮茶,但无可靠的文字记载因而忽略。韩国茶道的形成和发展有四个时期,新罗统一,高丽、朝鲜、现当代。

新罗统一时期:开始引入中国的饮茶风俗,接受中国茶文化,是新罗茶文化萌芽时期,但饮茶仅限于王室成员。贵族和僧侣,且用茶祭祀、礼佛。新罗统一后期,是新罗全面输入中国茶文化时期,同时也是茶文化发展时期。饮茶由上层社会、僧侣、文士向民间传播、发展,并开始种茶、制茶。在饮荼方法上仿效唐代的煎茶法。

高丽王朝时期:是朝鲜半岛茶文化和陶瓷文化的兴盛时代。高丽的茶道一茶礼在这个时期形成,茶礼普及于王室、官员、僧道、百姓中。流传至今的高丽五行献茶礼,核心是祭祀“茶圣炎帝神农氏”,规模宏大,参与人数众多,内涵丰富,是韩国茶礼的主要代表。高丽时代百姓可买茶而饮,在冠礼、婚丧,祭祖、祭神、敬佛,祈雨等典礼中均用茶。

第4篇:日本茶具范文

【关键词】茶文化 日本 中国 茶道

本文系作者主持的中国博士后基金(2013M532013);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4JK1787);陕西省重点扶持学科基金(Szxky1211);咸阳师范学院科研基金(12XSYK057)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波及世界。而在古代中国主导的东亚文化圈内,日本由于毗邻中国,受中国茶文化影响尤为深远。茶虽是一片树叶,却承载着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

中国茶叶向日本的传入

唐代以前,日本既无原生茶树,更无饮茶习惯,茶叶传入和茶道文化的形成均源自中国,而在此过程中,遣唐使尤其是其中的僧人发挥了关键影响。唐代是中国茶文化形成的关键时期,具体表现在:首先,这一时期饮茶成为一种精致的文化现象且风靡于整个社会。其次,出现了“茶圣”陆羽及其名著《茶经》。再次,茶艺的表现形式、文化内涵和操作步骤均在这一阶段形成,如宫廷茶艺、文人茶艺、民间茶艺、宗教茶艺(尤其是佛教)、女性茶艺等。第四,茶文化在唐朝的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广泛体现,中国的茶文学(体裁主要是诗歌)由此开始形成,如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再如齐己的《咏茶十二韵》:“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杜牧的《题茶山》:“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等,在中国文学史上不胜枚举。

茶文化在唐代的流行必然影响到遣唐使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也使得遣唐使将茶文化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将茶叶与其他唐代先进文化一道引入日本。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提及日本佛教天台宗始祖最澄(767-822),最澄于公元804年入唐求法,归国时不仅带回了天台宗典籍,还将茶树引入日本,从此开启了日本的茶道文化。而在中日茶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第二个人物则是日本临济宗始祖荣西(1141-1215),荣西于1168年前往中国求法,并再次将茶种带回日本,开启了镰仓时代日本的饮茶之风,荣西之功一是在于他将中国茶叶的加工方法介绍到日本;二是在于他使日本人认识了中国茶文化中的“茶德”,并将其在日本推广,使日本对茶叶功用的认识从物质层面上升至文化层面;三是荣西写就了日本文化史上第一部有关茶叶的专著《吃茶养生记》,荣西在书中指出:“茶也,末代养生之仙药,人伦延灵之妙术。山谷生之,其地神灵也。人伦采之,其人长命也。天竺、唐土同贵重之,我朝日本,昔嗜爱之。”

此后随着日本茶树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日本人的饮茶习惯逐步形成,茶文化不断从皇室贵族和寺院向民间传播,从而使具有日本特色的茶道和茶会文化开始形成,到安土桃山时代,千利休(せん の りきゅう,1522-1591)将中国茶文化与日本民族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茶道文化。

中国茶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首先,“禅”与“茶”文化的结合。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和流行与佛教有着莫大关系,佛教茶文化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内容,在中国历史上,茶与佛教形成了彼此相依的关系,一方面佛教使茶文化得到了广泛传播,另一方面,茶促进了佛教徒的修行。唐代佛教禅宗盛行,禅宗倡导以坐禅的方式修行,并以饮茶的方式提神来促进禅修,这使得在有唐一代,寺院僧侣饮茶之风大兴,并由此形成了寺院茶艺和禅茶文化,最终实现了佛教与茶文化的有机融合,使得“禅”“茶”形成一体、融为一味。

中国茶文化中的这种“禅”与“茶”的关系深刻影响到日本对宗教与茶文化关系的认知,并引发了它们对这一现象的学习和模仿。这在日本茶道的“鼻祖”和集大成者千利休的茶道思想中有着鲜明体现,针对此前村田珠光(1423-1502)和武野绍鸥(1502-1555)的茶道思想只注重外在形式的不足,他提出饮茶应以佛法修行为根本,过于强调外在形式和器具,会失去茶道的本意。为此,千利休努力提升茶道的精神境界,他将禅宗精神、寺院清规、僧侣修行方式与日本茶道文化相融合,形成了“草庵茶”,并将起自村田珠光、经武野绍鸥发展的“鞑琛蔽幕发扬光大,使之普及民间成为日本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国茶文化深深影响着日本茶道的精神追求,日本茶道文化推崇的“鞑枥志场本辰绾头钚械摹昂途辞寮拧毙盘酰同中国茶文化所追求的“和、静、怡、真”有着相通之处,共同体现了对茶文化的精神境界和社会功能追求。

其次,喜饮绿茶及煮茶的传统。有唐一代,花茶以及红茶等发酵茶尚未出现,制茶以蒸青为主,因而成茶均为绿茶,唐人饮绿茶的这种习惯对日本茶文化有着巨大影响。唐代制茶,以饼茶为主,而在制作饼茶的过程中,蒸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可去除茶叶的青涩之味,同时保留茶叶的色、形和营养,这种制茶工艺后来流传至日本,一直到今天都是日本制茶的重要程序,对抹茶而言更是必不可少。日本不仅从中国继承了饮用绿茶的习惯,还坚守着在中国已经遗失的煮茶传统,中国茶文化以明代为界可分为两个时期,此前以煮茶为主,而在明代以后,中国人饮茶方式演进为泡茶,至此,中日两国的茶文化走向了不同的道路,但日本一直坚持使用从中国学习来的煮茶方式。因为这种煮茶方式,在日本还兴起了“铁壶”文化,铁壶源自中国,后流传至日本并逐渐发展为两大流派,即以观赏为主的关西铁壶和以实用为主的南部铁壶。近代以来,煮茶所需的铁壶已成为日本茶道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强调礼仪、程序的日本茶道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使用铁壶煮茶之风渐次形成了向中国的回流,这成为一千多年来中日茶文化交流史上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

再次,饮茶是一种修身养性、提升人生境界的生活方式。唐宋两代,中国处在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饮茶不仅是一种生理需要更是一种促进自我境界升华的生活方式。中国茶文化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对日本茶道文化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使其在日本演变成一种生命美学。近代日本文化大师冈仓天心(1863-1913)在名著《茶之书》中指出:“茶道是一种对‘残缺’的崇拜,是在我们都明白不可能完美的生命中,为了成就某种可能的完美,所进行的温柔试探。”①在推动日本茶道文化从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的过渡过程中,高僧空海(774-835)起到了关键作用,空海于804年入唐。在806年回到日本,同其他入唐日僧相似,他同样对茶非常爱好,并且对中国朝廷寺院内茶文化发达的情景非常羡慕,非常想在日本国内也营造相同的文化氛围,并使茶叶上升到更高、更伟大的地位。②

在使日本茶道实现哲学化、美学化、道德化的过程中,村田珠光、武野绍鸥、北向道陈、千利休、山上宗二、南坊宗启等人均功不可没,而以千利休影响最大。千利休对茶文化物质层面进行了极度压缩,与茶文化相关的一切外在形式在其看来意义都微不足道。村田珠光的茶室为四张半榻榻米大小,而千利休的“草庵茶室”则仅有一张半榻榻米。千利休之所以为饮茶设计出这种不能再小的空间,意在提醒世人物质需求是无关紧要的,关键是能够摆脱世俗的牵绊,超越外在事物的束缚,从而实现无我状态,达到“和敬清寂”的至高境界。

中日茶文化交流的思考

自隋唐至今,中日之间茶文化的交流已持续千年,这种交流是同时期中日两国整体交往的一部分,但借此也可一窥东亚历史的演变和不同民族、国家文化发展的分野。

首先,中国茶文化是包括日本茶道文化在内的东亚其他国家茶文化的母体。中国是世界最早培植茶树和饮用茶的国家,从隋唐开始,中国茶文化随着文化交流向整个东亚地区传播,内容包括了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物质层面包括茶种、饮茶器具、饮茶方式等,精神层面包括茶文化、茶德、茶礼仪等,可以说中国茶文化为其他国家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全面性借鉴。中日茶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两国文化整体关系的一个缩影,正如日本近代研究中国学的著名学者内藤湖南(1866-1934)所认为的那样,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同为古老的文化,但日本文化是在中国文化的刺激下发展起来的,对于两者的关系,内藤湖南曾有一个很著名的比喻,他认为,日本文化如同磨成的豆浆,依靠中国文化的卤水才凝集而成豆腐。在内藤湖南看来,日本文化是与中国文化一脉相承的,中国文化是日本文化的源头,日本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延长。③

其次,中日交流是中国茶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交流是一个文化扩展自身影响、增进其生命力的有效渠道,具体到中日交流对中国茶文化的影响上,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中国茶文化的传统在日本得到坚持。著名美国历史学家罗兹・墨菲认为,日本的巨大魅力之一是它大量移植并保留了中国唐代文化,包括它的建筑风格甚至著名的“日本茶道”,包括那相当苦涩的烂泥状绿茶、漂亮的碗和所遵循的精细仪式,都完完全全是那个时代从唐朝的中国学来的。④另一方面,茶与日本民族文化的结合使中国茶文化在域外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以中国茶文化为基础日本发展出极为讲究规程、场所、礼仪的“茶道”文化,并将其深深嵌入本民族文化的内核,使之成为日本民族精神、理想和日常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这是对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尤其在二战后,茶文化影响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大与日本茶道的传播有着重要关联,这可谓是中国茶文化在新的时空环境中的再生。

包括茶文化在内的中日交流史上,大部分时间是日本在学习中国,日本借助对中国的学习,加快了自身的发展步伐,体现了文化交流对历史发展的巨大影响。现在中国也处在一个加快发展的历史时期,探讨中日茶文化交流史,一方面可以使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更深的认识,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另一方面,日本茶道文化的发展轨迹又可以带给我们很大启发,将学习外来先进事物与本民族传统相结合,走出一条符合本国实际的创新之路,从而推动本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发展。

注释:

①[日]冈仓天心:《茶之书》,谷意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14,第15页。

②[美]威廉・乌克斯:《茶叶全书》,侬佳、刘涛、姜海蒂译,东方出版社,2011,第12页。

③[日]内藤湖南:《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化》,刘克申译,商务印书馆,2012,第IV-V页。

④[美]罗兹・墨菲:《亚洲史》,黄磷译,海南出版社,2004,第227页。

第5篇:日本茶具范文

茶自中国来

日本最早的茶是公元9世纪初由中国传入的,最澄和尚将从中国带回的茶籽种在近江坂本的日吉神社,但那时茶主要是少数贵族饮用,而后来的荣西和尚才将之推广开来。1191年,荣西从中国学成归国又将茶籽再次带回日本,种在筑前国的背振山。1207年,荣西将茶籽送给明惠上人(日本名僧),茶被种在拇尾的高山寺内。那里的自然条件十分有利于茶的生长,所产茶的味道纯正,因此被大家珍重,将拇尾高山茶称作“本茶”,其他茶称为“非茶”。从此饮茶习俗逐渐在僧人中流传开来。1214年,将军源实朝因醉酒而头痛,久治不愈,后来是喝了荣西进献的茶后才病愈。荣西还向将军献上自己著的《吃茶养生记》一书,以宣传饮茶的好处。在这本书中荣西开卷就写道:“茶者,养生之仙药也,延龄之妙术也。山谷生之,其地神灵也。人伦采之,其人长命也。天竺唐土(印度和中国)同贵重之,我朝日本亦嗜爱矣。古今奇特仙药,不可不摘也。”他强调的是茶的药用功效。

此时的茶会主要仿照中国的习俗,许多人聚集在一起喝茶,除具有解渴、养生的实用价值外还有斗茶的风气,以比试各自茶的优劣和点茶手艺的高低。茶会的程序是主人先让宾客在客堂吃些面食点心和水果,再请大家入座,由主人之子依次献茶。其间为了助兴要举行品茶游戏,即主人沏了各种茶让宾客喝,猜茶的产地,是“本茶”还是“非茶”。这种习俗源自中国,不过中国斗茶的主要是文人雅士,而日本斗茶的主角则是武士阶层。武士斗茶的目的是为了扩大交际,炫耀从中国来的舶来品,游艺性比较强。品茶游戏完毕就开宴,有美酒佳肴,还有歌舞助兴,所以这种茶会实际是酒宴,茶本身并不是茶会的主角。

“茶禅一味”的茶道建立

而日本后来的茶道是直到15世纪末16世纪初才由村田珠光、千利休等人创立的。村田珠光是一位僧人,年青时曾拜著名的一休禅师为师。有一天,珠光在禅房打坐参禅时睡着了,被师傅发现后让他喝茶,以便“睡眠自除”。从此他就每日饮茶,并进而研究如何喝得香甜、喝得更有韵味。在一人独饮的基础上,珠光又进一步探讨以茶待客的方法。他决心将茶事从奢华的世风中解放出来,茶室里要求绝对安静,一扫以前斗茶的杂乱,使其成为常人修身养性、提升品行的一种方式。经过不懈努力,珠光终于创造出一种更符合日本文化习俗也更具有思想内涵的“珠光流茶法”。

现在日本四张半榻榻米的茶室规格就是珠光确定的。他设计的茶室顶棚为杉木板,墙壁用泥土和稻秸涂抹,窗户由细木棍搭成。在茶室靠中间处设有一个小地炉,茶室一角放有台子,上面摆着点茶用具。全室榻榻米的安排和地炉的引用,成为跪坐式日本茶礼的主要物质基础。

此外,他还有一套自己的茶道思想。当时日本的幕府将军足利义政闻其名后专门向他请教。义政问:“茶事是什么?”珠光回答:“茶非游非艺,实乃一味清净、法喜禅悦的境地。”义政又问:“那么如何品饮?”珠光再答:“以茶道为礼,以礼而饮,大礼设食,小礼清饮。所谓饮者并非酒浆,鼎中盈溢的是溪谷的甘泉,炉中点燃的是池田的香炭,汉土的茶碗、高丽的花瓶置于草屋茅庐以示陋巷之乐,聚石筑院以享深山之趣。壁间挂的是高僧大德的墨迹,瓶中插的是田野的鲜花。宾主以礼相接,来者无闭门之拒,别时无伤悲之苦,话语祥和,交往如淡淡之水,游谊清净,胜似仙人,此乃君子之所贵,号为茶礼。”他注重的是尊崇自然,以体现人的内省美感。就此被称为“茶禅一味”的日本茶道在村田珠光手中初步诞生,而他也因此被奉为茶道的鼻祖。

千利休与“一期一会”的茶道阐释

在茶道历史上,千利休的名声更大,实际上茶道是在他手里才最终由“礼”真正成为一种“道”。千利休推崇所谓“草庵茶”,认为“茶汤之深味在于草庵”。他说:“草庵茶的第一要事为:以佛法修行得道,追求豪华住宅、美味珍馐是俗世之举,家以不漏雨,饭以不饿肚为足。” 他不追求世间珍重的名贵茶具,而是将生活中的普通用品拿来当茶具,比如砍倒竹子做花插。

千利休还为茶道制定了详细、系统的规范,诸如规范茶具的种类,制定主人点茶和客人饮茶的基本动作流程等,因而他被公认为是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在以前茶会后一般是设酒宴的,千利休坚决地去掉了酒宴。他认为茶会不是请客吃饭,如果在庄严的茶事之后请客人大吃大喝,那么主人的一番苦心,人们在茶事中所达到的净化效果就会付诸东流。茶事不得超过四小时。茶事完毕,客人应立即离去,主人不必挽留,也不必远送。

茶道里的茶分浓茶和薄茶。浓茶点起来很费时间,于是千利休开创了几个客人用同一个茶碗传着喝的“传饮法”。每个客人喝完后用纸把唇印擦干净,再传给下一个人。下一位客人要在上一位客人喝过的地方用茶,不得换地方,不能嫌别人脏,因为大家走进一个茶室是一种缘分。为了洗去讲究排场的上层武士家茶会的贵族气息,他还要求缩小茶室,以求主客之间近距离的交流。千利休生活在日本的战国时代,人们常深深感叹世道的无常,人生的无常,于是就有了千利休“一期一会”的说法,意为人生如萍水,相逢是一种缘,此次相会,不知何时再能重逢,因此要珍惜每一次相会。

千利休的茶道越近晚年越趋于古朴简约,排除一切装饰,以表现禅宗“本来无一物”的艺术境界。他会找来渔夫的渔篓做茶室的花瓶,用竹子当放茶釜盖的墩,喜欢粗糙而形状不规整的陶制茶具。对于这些,雇用他的军事强人丰臣秀吉欣赏不了,特制了成套的黄金茶具自用。千利休嘴里不说什么,心里却鄙视这样的炫耀。终于他们之间的矛盾趋向激烈,千利休在1591年70岁高龄时被赐死,最终剖腹自杀。这一年成为日本茶道确立的年份。茶道大师虽不幸死于非命,但他开创的茶风被他的子孙和弟子一代代继承。

茶道中“和、敬、清、寂”的禅意世界

现在日本茶道所尊崇的思想核心仍是千利休亲定的“和、敬、清、寂”四字。“和”是和睦、和平,追求的是主客之间心灵的默契和沟通;“敬”是尊敬长者、敬爱朋友,能做到真正的敬便具备了无差别心;“清”是洁净、清幽,代表无俗虑的清净之心;“寂”是悠闲入定,指保持放下思虑、一尘不染的心境。

而在物质层面,为了让茶的品饮达到更佳效果,现在飨客之物并非仅仅是茶,还会准备一些简单的茶点、菜肴。茶室一般都很小,结构紧凑,以便于宾主倾心交谈。茶室大多建在幽深僻静处,布置素雅,壁上挂着禅味十足的书法作品或水墨画,四周庭院里竹石环绕,流水潺潺。茶室的门洞矮小,只有半扇门大小,茶客必须蹲下或弯下腰才能进去。茶室内灯光幽暗,气氛肃寂。客人来到这里,火躁之气已经消去一半。在一片静穆中,茶客身体笔直地跪坐在榻榻米上,静静地欣赏主人兴施茶仪。

第6篇:日本茶具范文

【关键词】禅;禅僧;饮茶;茶道

一、禅、禅僧与茶

禅,又称禅那或禅定,译为“止观”、“沉思”“静虑”,原是印度僧侣修行的一种手段,起源于印度僧侣想修行方式瑜伽。原始佛教,厌恶人身、轻视劳作。禅宗初祖达摩时代,禅僧一衣一钵、一坐一食,居无定所,不入村落市井。四祖道信将劳作引入禅行,开创了定居生活。五祖弘仁提倡“四仪皆是道场,三场咸为佛事”。所谓的“四仪”,即住行坐卧。到了六祖慧能之后的马祖道一,则主张“触境皆如、随处任真”,将禅引入世俗生活,促进了禅的生活化,且在日常接人待物中讲说禅理。

中唐时百丈怀海创立《百丈清规》,此后,寺院茶礼越来越规范。在清寂、古朴的禅堂内,以茶供佛,以茶待客,以茶清心,成为禅宗僧人日常的功课。对禅宗僧人来说,吃茶俨然是一种严格的禅修工夫,这是禅门茶道的特色。到了赵州更有了吃茶去的著名公案。饮茶成了禅僧参悟禅道的一种途径。到了宋徽宗时候,著名高僧圆悟克勤(1063-1135)著有“禅门第一书”――《碧岩录》,该书被誉为是茶道源头。圆悟克勤潜心研习禅与茶的关系,以禅宗的观念品味茶的奥妙,终有所悟,挥笔写下了“茶禅一味”四个字。

二、禅僧与茶的东传

茶最早于九世纪初由留学僧带到日本。日本天台宗宗师最澄于805年归国时,将茶种带回到日本。而最澄天台宗的特色就是台、密、禅、律“四宗合一”,最澄入唐后跟沙门修然学习牛头禅。可见,茶道一开始便与禅宗有着天然的联系。此时的茶叫做“团茶”,受到了嵯峨天皇及宫廷贵族的喜爱。后来随着遣唐使的废止也慢慢冷落下来。

日本临济宗祖师荣西于1168年、1187年两度入宋,于1191年接受佛心宗印回国。荣西回国之时,带回了新的茶种和抹茶的做法。由荣西带回的茶种,种植于筑前背振山及博多圣福寺,又赠送高山寺僧人明惠上人三粒种子栽植于京都拇尾,不久分植于宇治,为宇治茶园之始,渐渐广泛种植,荣西因此被尊为“日本的茶祖”。建历元年(公元1211年),荣西撰《吃茶养生记》一书,建保二年(公元1215),荣西献上二月茶,治愈了源实朝将军的热病,自此,茶风更为盛行。

三、武士、贵族、庶民的茶风

镰仓中期到南北朝、室町时代中期,武士间流行“斗茶”之风。斗茶在两层茶室内进行。有客人来时,先献酒三杯,之后端上索面及一杯茶,然后端出山珍海味及饭,之后再用点心来招待。稍事休息后,衣着光鲜的主客上到二楼,在装饰有中国舶来品的二楼开始茶会。斗茶原则是四种十服,即四种茶各饮10次,辨别本非。这种奢华豪放的做法,只能是在武士大名间流行,不可能在普通民间流行的。

到了室町时代中期,一种在书院造建筑中进行的饮茶方式书院茶(又称会所茶)流行开来。与斗茶相比,书院茶有种静寂之风。书院的装饰物品仍然是崇拜中国的舶来品。书院茶由于重视茶具和装饰物等,也叫做道具茶,只是贵族间的流行之茶。

室町末期,相对于上面各种由皇室、贵族、武士垄断的主流的茶活动,应永二十四年(1417年)六月五日,一种由平民百姓组织的饮茶会”云脚茶会”也开始出现。云脚茶会使用粗茶、伴随风吕和酒宴活动,是日本民间茶活动的肇始。云脚茶会自由、开放、轻松、愉快,受到民众欢迎,在室町时代后期,逐渐取代了烦琐的斗茶会。在饮茶文化大众化的潮流中,奈良的“淋汗茶”引人注目。文明元年(1469年)五月二十三日,奈良兴福寺信徒古市播磨澄胤在其馆邸举办大型“淋汗茶会”,邀请安位寺经觉大僧正为首席客人。淋汗茶会是云脚茶会的典型,古市播磨本人后来成为茶道创立者村田珠光的高徒。

四、禅僧与真正的茶道的形成

真正的茶道是由村田珠光创立的。村田珠光自幼就在奈良称名寺出家,长大后,成了大德寺一休宗纯的弟子。在一休看来,禅法存在于世间的每一个角落,禅法与生活日用密切结合。而且,一休本人非常重视质朴。1456年村田珠光拜师一休开始参禅,后悟到佛法在茶汤之中,获得一休的印可――圆悟克勤的墨迹。珠光将圆悟禅师的墨迹挂在茶室里,人们进茶室时,必须对墨迹进行跪拜。珠光的这一举动,开辟了禅茶一味的道路。由此,他被确立为日本茶道的开山祖。其所创的”草庵茶”乃是后世茶道的出发点。

村田珠光认为,饮茶是到达“非游非艺、一味清净、法喜禅悦”境地的一种方法。对于珠光来说,比起茶的仪式,行茶者的心更为重要。村田珠光巨大的贡献是将佛道修行引入形式化的道具茶中,开创了禅茶一味的境地。珠光曾在云脚茶会中以充当茶会的“判者”为谋生手段,珠光被能阿弥介绍担任将军义政的茶道师范,得以有机会接触“东山名物”等高水准的艺术品,从而获得民间茶风与贵族文化接触的契机。当时,民间茶会限于封建等级制度和举办者的财力,只能在一种叫做“草庵”的简陋茶室内进行。然而,恰恰是这种简约古朴的建筑风格,却令珠光获得开悟。珠光将宽敞的书院分成四铺半小,之后还结成草庵,将象牙茶杓改成竹茶杓,将茶具由舶来品改成日本的烧物,将“”的理念引入茶汤之中。完成了茶与禅、民间茶与贵族茶的结合,为日本茶文化注入了内核、夯实了基础、完善了形式,从而将日本茶文化真正上升到了“道”的地位。如此,珠光初创了和静清寂的茶道精神。

继村田珠光之后,将“”的精神继续推进的是武野绍鸥。武野绍鸥是富商之子。他皈依在大德寺派禅师大林宗套门下。武野绍鸥的贡献是,用信乐、濑户、备前烧制的种罐、盐罐等日用品替代了中国的舶来品,以连歌为源泉,在茶室、茶具、插花上创立了新的艺术风格,通过书法、花、茶道具、礼等具体的东西表现出冷峻高枯的美学。而且开辟了茶新境地。在邵鸥影响下,茶室的挂轴多样化起来。

最终将茶道集大成者是千利休。千利休深受禅宗的影响,提出茶道的基本精神是“和静清寂”。“和”指的是和平安全的环境;“敬”指的是尊敬长者,敬爱朋友;“清”指清洁、清净;“寂”指达到悠闲的境界。基于这种茶道精神,千利休将茶道在礼法上进行改革,他首先将茶室简化为草庵式的木造结构建筑,并将茶室缩小化为双铺席乃至一铺半席的小面积;其次是茶具全部换成和物,在茶室内配上的是他亲自设计的日式粗茶碗,质素色沉的茶壶,一轴水墨画或简洁的字幅,一个插上一朵小花或花蕾的花瓶;再次品茶严格按照规范动作,缓慢而有续地进行,营造出一种静寂低徊、空寂幽玄的氛围。千利休同师父武野绍鸥一样,在大德寺参禅30年。在利休看来,禅不过是“逢茶吃茶、逢饭吃饭”,还留下了很多关于茶的歌,通过歌表明禅茶的关系。

千利休曾为织田信长、丰臣秀吉的茶头,并曾在皇宫开设茶会,为正亲町天皇献过茶。丰臣秀吉时代,1587年由利休主持,秀吉在京都北野天满宫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北野大茶会,公开展示了所藏名物。远近诸国的数寄者纷至沓来,町人、百姓也打破阶级身份之限制而被许可参加茶会。通过这次大会,大大扩大了和静清寂的茶道的影响。千利休一生对珠光以来的茶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将茶道上升到了日本民族精神象征的高度,是茶汤的集大成者以及日本历史上空前的艺术巨匠。由此,清静合寂精神理念为内涵的茶道深入民心。

五、结语

上述可见,禅僧不仅是将茶种带到日本并开始种植,将饮茶之风推行开来,而且运用禅悟,将奢华的斗茶书院茶与庶民的云脚茶会结合起来,将禅的枯淡、幽玄的审美意识以及平常心是道、万物皆有佛性的思想,渗透到吃茶中,将喝茶这一平常事情升华成一种艺术。最终确立“清静合寂”为精神的茶道。与豪华的斗茶、高价的书院茶、粗放大众的云脚茶相比,禅茶一味的茶道,充满了朴素、静寂的特点。正是由于禅僧们的努力,使得茶道即脱离了奢华之风,又脱离了低俗之感,成为一种为社会各阶级都能接受的充满了禅宗朴素、静寂特点的茶道。正是由于这些特点,茶道成为了日本全国性的、民族性的东西。

参考文献

[1] 焦毓芳.论日本“茶禅一心”的必然性[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4(1).

[2] 姜天喜.论日本茶道的历史变迁[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7).

第7篇:日本茶具范文

关键词:茶道;日本;传统文化;礼仪文化;传统艺术

正如冈仓天心所说的那样”我们(日本人)的风俗、习惯、衣食住行、瓷器、漆器、绘画,乃至我们的文学,全都蒙受了茶道的影响。”在一定意义上讲茶道成为日本传统文化的标致,且其标致性的地位越来越凸显。同时,在茶道不断发展过程中,对日本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带动和促进日本传统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丰富了日本的饮食文化

茶道来源于中国的饮茶文化,在自身不断地充实和完善的过程中,形成了日本国民更具特色的饮食文化的基础,为日本饮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茶事活动中,为了充分体现茶道的根本精神,主客之间要始终保持心情一致,互敬互爱,烘托和谐气氛。在茶事环境的衬托下,茶庭园的小路、景物及茶室的茶席、等候的长廊、人与人长时间的接触,欣赏与茶用具的协调搭配等等。这一切有机的结合到一起,宛如弹奏出美妙的交响乐章一样,物与物、人与物的结合,又创造出极好的饮食文化的天地。

“怀石料理”就是最具代表性的。它是茶事后,给客人的一种较高的礼遇,也是茶事中唯一的料理形式。它是把茶道精神和形式融入一体并考虑整体的平衡,同时把握季节和原材料的搭配而制成的便饭。虽称便饭,但内容十分考究和丰盛。提到它的命名与茶道的建立有着密切的关系;也与禅宗语言紧密相连。信奉禅宗的僧侣们,在冬季为了抗寒,把石头烧热后,用布包好,放在怀中,以抵御严寒和饥饿带来的痛苦,”怀石”由此而得名。这一词后来变成简单饮食的代名词。后人们还把虽不是山珍海味,但特别讲究的佳肴比喻成”怀石料理”。现在,它已经成为邀请一方招待客人的饮食。

在此还要提到的是”精进料理”,它是与佛教一起,经过中国和朝鲜传入日本的,并很快融人到日本的国土中。它与中国、朝鲜的料理多少有些不同,但后来逐步发展成为更细腻、更合理、更健康的料理。佛教崇尚因果报应,认为万物皆有生命。由此所得”精进料理”之名。此料理禁忌食肉,尽可能多地使用植物类东西;在使其发挥最好功效的同时,用最佳的搭配形式表现出来。”精进”意味着消除杂念修行佛道,即尽可能地成为人格健全的人。它是做为健康食品并具有传统意义的有代表性的日本料理,一直深受日本国民的青睐。当然”怀石料理”也是从”精进料理”派生出来的,都是以食素为基础。这两种料理已成为日本料理的代表作,为日本饮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二、促进了日本礼仪文化的提升

茶道含括日本文化诸多的特点和精华,形成了一个综合的文化体系。而茶事过程就是日本传统礼仪文化展现的过程。日本茶人为举办好茶会,甚至要准备几个月的时间。他们把每次茶会都作为一次礼仪的大检阅。茶主人精心准备,不放过每一环节,而来参加茶会的客人同样以”一期一会”的心态,把此次茶会当作毕生仅一次的难得相会,用感恩之心体会主人的良苦用心。茶庭园的一草一木,茶室的精心布置,所用的茶器皿和茶点等,都倾注了主人对客人的真挚和爱戴。客人也会挣脱茶室之外尘世的一切束缚,全神贯注地品味一碗茶。茶事的每一个动作都有严格的规定,如清洗茶宪,在开始时,初次一定要将茶笑清洗干净,而在客人面前清洗茶宪时,要在洗净后轻敲三下举起两下后,才能完成清洗动作。而在结束时,则是先用热水将茶碗中的余茶洗净,然后在用热水洗净茶宪,最后轻敲两下后举起,才能完成的清洗动作。

再有,品茶时茶碗的转动方向也有规定,为了避免从正面饮茶,将茶碗转动一圈半,并离开茶碗的正面后,才可以饮用。饮用后一定要清洁饮用之处,然后将茶碗转回正面。如此等等,茶人们必须严格执行。可以说所有参加茶会的人,在茶事的整个过程中既是礼仪的大亮相,也是学习礼仪的最好课堂。

当然,茶事过程中还有更细致的规程,如茶叶要碾得精细,茶具要擦得干净,插花要根据季节和来宾的名望、地位、辈份、年龄和文化教养等来选择。茶主人的动作除了要规范外,还要有乐感和亲和力,至始至终都要准确到位。一举一动都表示对来宾的尊重,即体现出”和、敬”的精神。茶道礼仪作法的基本思想,来源于古代禅宗和佛教。

茶道及其他领域也明显反映出日本人的传统习俗和礼仪。可以说比起茶道的活动、程序和形式来,茶道的礼仪尤为重要,即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同情、平等和互敬。茶道重视礼节对日本礼仪的形成和完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茶道的做法是从谢礼开始到谢礼结束,一切多在感激之中进行,这就是礼仪的基础。茶道礼仪的实际效应,只有在你学习了茶道之后,方可领悟。即使你只是学习了茶道的初步做法,你的一举一动都将变得更有气质,你将会发现注重礼仪是做人的关键。在日常生活中,

你还可以发现当品尝普通的茶品或点心时,你的态度、举止、言行,实际上已经受到茶道礼仪的诸多影响。接人待物更加妥当,温文尔雅的身姿,证明你在礼仪方面有很大提高。

总之,茶道是一种以沏茶、品茶为手段来接待贵宾,联络感情的特殊礼仪,又能修养心神、陶冶性格、又能学习礼仪、鉴赏品茶艺术与高雅文化。

三、弘扬了日本的传统艺术

茶道的内容十分丰富,在形式上,它是各种生活艺术的总汇,并融合了日本的绘画、服装、插花、音乐、舞蹈、文学等传统的艺术。在某种意义上,茶道也属于艺术的一个范畴,甚至可以说是传统艺术的总和,也是日本传统文化之一的融合体。

日本是世界上唯一在学校里传授茶道仪式的国度它融合了饮食、阅读、咏诗和思考等诸多方面。从僧人到武士,从贵族到百姓,从陶瓷艺术到和服制作,还有园艺等围绕着茶道的是整整一部历史。茶道有其专用场所,仿佛是戒律严格的机密之处,人们从小门悄然而人,在此享受到无比的喜悦和脱俗之感,为心灵的净化上了一堂难得的必修课。像日本传统戏剧中的歌舞伎、能乐、文乐以及茶室的优雅背景,还有戏剧中,无论是演员的表演或舞台设计等,都能强烈反映出日本国民对美的追求和欣赏;同时也展示出日本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日本人以善于吸收美意识和外来文化闻名天下,他们巧妙地引进国外的精华并与本国文化相融合,进一步提升其国粹文化。

在茶事中,茶人们也是一种再学习和表演的过程,同时在场的宾客也都把兴趣放在如何辨别鉴赏茶器皿和观察事物的能力上,即眼界拓宽,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寻物质的内在含义。又能增加对艺术品和美术品的了解和喜爱。再有,欣赏茶室的饰物等,在此基础上,留意茶具的特征、色彩、花纹、形状等,大致在手里过一下,就送到下一位客人手中或返回到主人手中。这种观察方法,不只限于茶道用具,就一切器皿而言都适用。日本民族是以欣赏陶器为愉悦的,并在日常生活中更喜欢使用之。可以说日本人喜欢陶器是他们的第二天性。其主要原因是受到茶道的影响。茶道的普及使得欣赏陶器皿成为一般常识,尤其是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大量生产陶器皿及日常生活广泛使用的缘故,形成了欣赏陶器皿的热潮。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应用,使得现代艺术更具有生命力。茶道的特色还在于把饮茶这种简单的日常行为上升到极具传统和形式美的艺术高度。

参考文献:

【1】千宗室,[茶经]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

【2】靳飞,茶禅一味[M].日本的茶道文化,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3】高旭晖,刘桂,茶文化学概论[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03

第8篇:日本茶具范文

这是一个春光明媚的中午,在同行朋友“老茶道”武井太郎陪同下,来到一家有着百年历史的茶室,门前有个石臼,里边盛着清水,客人先要在此净手,再敲击几下木钟,主人听到后就会出来笑迎。有趣的是,入口的“门”,只有半身高,来者必须低头躬身,才能进入。如果是武士,还得摘掉佩剑,以示谦逊和安宁。精通茶道者,被让到首席。举行茶道的时间,通常为上午7时的“朝茶”,8时的“饭后”,正午12时的“消昼”和下午6时的“夜话”4种。专用的茶室,因流派不同各有千秋,多为日本式民宅结构,壁龛的立柱用圆木,窗子用竹格,顶棚糊蒲席、竹帘。屋内陈设除缀以富有艺术特色的书画、插花、盆景外,最好具有隐士茅屋的特色,面积可大可小,标准为7.3平方米。茶室内,在草席的一角,放着炭炉和各式各样茶具,主人烧水时,有十分讲究的茶前古香古色的点心。茶道所用的茶,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绿茶,用石臼研制而成,泡茶分浓、淡两种,浓茶呈暗绿色,味道清香微苦。主人将两杓茶放入碗内,开水冲泡后,再拿竹签不停搅动。第一碗先敬首席,客人双手接过后,将茶举至额头,饮用时不由发出“吱吱”响声,表示对主人好客的赞赏。茶道仪式后,还有丰盛的讲究,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礼仪。在日本,每逢佳节、贺庆、迎送、叙旧等场合,都常常举行这样规模大小不一的茶道活动,通过一整套点茶、泡茶、献茶、论茶以及对茶具的选择、环境的布置、场所的建筑等的品评欣赏,加深了茶人之间思想的交流,感情的沟通,摆脱现实社会的苦闷、约束,给未来带来企盼、希望。

日本茶道,始于中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被尊为“茶神”、“茶圣”的陆羽,对茶之原、茶之道、茶之具都有精辟论述。传入日本后,不断发扬光大,最初是用以煮茶祭神,祈求安丰,正如有关古诗所描绘:“萧然幽兴处,院里满茶烟”,“吟诗不厌捣香茗,乘兴偏宜听雅弹”。至于当初具体情况,刚好最近新华社有篇“日本茶道源自杭州径山”的报道:经权威专家考证,那是在南宋瑞平二年(1235年),也就是日本嘉祯元年,日本圣一国师圆尔辨圆来到中国,在杭州余杭江南“五山十刹”之首的径山禅寺,拜无准法师为师,在苦钻佛学、佛经同时,还对种茶、制茶发生了浓厚兴趣。回国后,不仅将茶籽带走,播种在静冈县的安培川、蒿科川,而且把径山寺“抹茶”制法与“茶宴”仪式传播开来,大大促进了日本茶业的兴起与发展。经过漫长的24个春秋,日本东福寿大应国师南浦绍明求学也到径山,同出一辙,回国时,不仅将茶具带走,还将那里的“点茶法”和“茶宴”礼仪传到日本,使方兴未艾的日本茶道更加规范,更加发展,以至成为深入人心的终生修养之道。其概括为“和”、“敬”、“清”、“寂”4个字,即为拥戴和平、尊敬长者、清净洁好、幽闲寂雅的崇高境界,从而感悟到人应该如何生活,应该用什么精神支配生活等人生哲理。

冬去春来,岁月悠悠,经历千百年的变迁、完善,日本茶道根据他们继承者们主张的不同,形成了各种流派。当今主要有里千家、表千家和武者小路千家三大流派,其中又以里千家影响最大,其会员占全国茶道人口的一半以上,并在京都设有“中心”,开办“茶道专门学校”,高中毕业深造3年后,成为里千家“淡交会”会员,才有资格到各地“学校茶道联络协会”讲授茶道课程,对青年进行情操教育,激励他们努力向上,饱经磨练,继承日本文化传统,实现自己远大理想。

里千家还是中日友好非同寻常的光荣使者。我国领导人邓小平访问日本时,里千家茶道第15代家元千宗室,主动献茶祝福。1979年,千宗室首次组团来华访问。翌年夏天,千宗室偕夫人再度率480多人组织的“日中友好交流里千家青年之船”访问我国,在首都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盛大欢迎会,国家领导人与首都各界群众,十分高兴地接受了远方客人的献茶,为中日友谊的历史,留下了最为美好的一页。

品茶如品人生

黄治琼

退休后,每天沏上一杯清茶,然后坐在一旁,一边放松身心,一边静神欣赏杯中那带给人愉悦的茶趣。

茶叶不同,杯中的茶水亦不相同,色彩变幻,深浅纷呈。鹅黄清澈,淡雅素净,恰似久藏琥珀;汤明色绿,清新可人,宛若水洗翡翠。在轻盈升腾的水雾中观看佳茗,婀娜多姿,美不胜收。杯中的茶叶沉浮不定,茶香也随之飘飘渺渺,在空中悄悄弥漫,好似深谷幽兰,若隐若现。用力嗅之,不留痕迹,不经意间,清香宜人,沁人心脾。茶喝得久了,看得久了,便慢慢地有所感悟,人生如茶,品茶如品人生。

一片茶叶,看起来是那样细小、纤弱,那样地无足轻重,但却又是那样地微妙。当它放进杯中,一旦与水融合,便释放出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贡献出全部精华,完成了自己的全部价值。虽说没有茶叶便不会有可口的香茶,但此时此刻,人们所欣赏、所关注、所品味的已经不再是那片片茶叶,而是这杯中之水了。这一切又何尝不像人的一生。在沧海人世之中,每个人都宛若一片茶叶,或早或晚要溶入这变化纷纭的大千世界。在溶汇交融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要从生到死,贡献出自己的毕生,走完自己的人生。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不会刻意地留心每一个人,就像饮茶时很少有人会在意杯中每一片茶叶一样。茶叶不会因溶入清水不为人在意而无奈,照样只留清香在人间;我们每个人也不必因融合于集体不被人所关注而沮丧,因为我们已经在这个溶汇交融的过程中成就了他人,帮助了社会,贡献了自己,陶冶了人生。古人云:“以有涯追无涯,殆矣。”我以为,品茶之中所体味到的感受,最为贴切的就是一杯清茶中那种淡淡的滋味。浅尝最为甘美,也最为持久。凡事过度反觉乏味,正所谓:过犹不及。如果穷极逸乐,一切甘甜皆因已经遍尝,便会有茫然无措的感觉,就会像浆酒霍肉之徒,就算眼前堆满山珍海味,也不会有任何胃口。世间利禄来来往往,炎凉荣辱红尘滚滚。惟有淡泊,才能宁静,才能对人生做最深入、最细致、最独到、最有价值的品味。这一切又与品茶何其相似。茶,惟有苦涩,才能醒脑提神。

第9篇:日本茶具范文

茶叶中含有许多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如茶素、茶单宁、芳香油以及其他多种维生素等等。茶素是茶叶的特有成份,具有强心、利尿和刺激大脑皮质兴奋、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茶单宁是决定茶汤色、香,味的主要成份,不但能帮助人体增加对维生素C的储存、吸收和同化的能力,而且具有杀菌作用。在我国民间药方中,就有用浓茶汤治疗细菌性痢疾的。实验证明,饮茶还能减少放射性物质的危害,在人体消化器官中如有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的茶单宁,便可以把放射性元素(锶90)的百分之三十到四十由粪尿中排除出体外。茶叶中的芳香油,使人嗅到了有爽,它具有溶解脂肪的能力,有助于对肉食品的消化,所以在以肉食为主的少数民族更是“宁可一日无油盐,不可一日无茶”。至于茶叶所含的其他一些维生素,对于增进身体健康也都有不同的作用。

中国茶叶,品种繁多。如果以制作方法来划分,有发酵过的红茶,半发酵的乌龙茶,未发酵的绿茶,未经揉捻而保持嫩芽的白茶,蒸软后压成砖形或其他形状的压制茶,以及用荣莉,珠兰、玫瑰等香花窨制的花熏茶等六大类。这些茶又因茶种、产地和制法不同而有无数的名称和品种。如西湖龙井,太湖碧螺春,黄山毛峰,云南滇红,广东英德红茶,福建乌龙茶和南京雨花茶等等。一般地说,近热带的人喜欢绿茶,近寒带的人喜欢红茶,广东、福建人和华侨喜欢乌龙茶,边疆少数民族爱喝浓烈的砖茶,而北京人则特别爱好花茶。

宜兴古称阳羡,是我国产茶的名地。阳羡茶在历代文人笔下是极负盛誉的。唐朝诗人卢同在一首诗中说:“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杜牧在《题茶山》中也写下了“山实东南秀,茶称瑞草魁,泉嫩黄金涌,芽香石壁栽”的名句,赞赏阳羡名茶。

碧螺春绿茶产于吴县太湖之滨的洞庭东西二山,原名“吓杀人香”。据清朝王应奎所著的《柳南随笔》记载,公元一六七五年,清朝的康熙皇帝在江南一带巡游,到了太湖,巡抚宋荦进“吓杀人香”。康熙以其名不雅,改名为“碧螺春”。碧螺春的品质特点是:色泽碧绿,外形紧细,卷曲如螺,白毫多,香气芬芳,滋味醇和,饮后有回甜,汤色碧绿清澈,叶底嫩绿明亮。

古代的茶是用水煮,其味浓涩,需加食盐、香料、薄荷、枣子等调味品中和。现在饮茶都用开水泡。开水泡茶不仅方法简便,而且更能发挥茶叶本身的色、香、味等特点。如品一杯碧螺春,就感到翠色可餐,香气清例,味略甘涩。喝一杯红茶,那紫红丝绒似的颜色和浓厚醇美的香味,又给人以迥然不同的享受。

泡茶也有学问。有人喜欢用一百度的开水泡茶,一杯茶三分钟后虽可泡开,但过六、七分钟,茶叶中含的维生素C就会全部被高热破坏掉。如冲泡新的高档绿茶,最好是先向杯中注四分之一的温开水,把茶叶撒入,略过片刻再添开水,并切忌加盖。这样泡的茶,可得到更多的营养物质,而且色香味均佳。

喝茶有“饮”“品”之分。“饮”即现代所说的喝,主要是解渴提神;“品”则包含有鉴别和欣赏的意味,所以要细啜慢饮。茶,无论是饮还是品,都要有好的水泡,才能托现出它的色香味来。古人认为煮茶的水以“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在唐朝,宜兴金沙泉的泉水也成为贡茶时必须同时上贡的煎茶良泉。用金沙泉泡阳羡茶,汤清、色浓、茶香、回味甜。明朝学者周高起在他的《洞山芥茶系》中形容阳羡茶、泉时说;“淡黄不绿,叶径淡白而厚,制成梗绝少;入汤色柔白如玉露,味甘,芳香藏味中,空蒙深水,啜之愈密,致在有无之外。”可见品质之佳。

阳羡唐贡茶早为东邻日本慕名,品种也较早传入日本培植。日本人在奈良时代(公元八世纪),引进我国饮茶风俗和方法。十五世纪以我国饮茶艺术为基础,发展为“茶道”。茶道现已成为日本人通过品茶,以接待宾客、交谊恳亲的特殊礼节。

在我国,饮茶的器具――壶、杯、碗等,也有无穷的品色。古代茶具非常丰富,有金属的(金壶、银壶、铜壶、锡壶、合金壶)和陶瓷的(青瓷、白瓷、紫砂陶)茶具,还有漆器、玉器、水晶、玛瑙等茶具。

唐宋前系煎煮茶汁,茶壶为金属制器较多,且以“金银为优”。后因冲泡方法风行,茶壶主要采用陶瓷制品,并与煮水的壶分开使用。目前我们常用的茶具有陶器、瓷器、玻璃、搪瓷、保温杯等,种类虽多,但是仍以陶瓷茶具为最好。

一套精致的陶瓷茶具用来配合色香味三绝的名茶,确实可以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陆羽的时代推崇“越窑”即浙江的青瓷茶具,之后,江苏宜兴的紫砂陶就异军崛起,成为在各种名瓷之外别树一帜的茶具。据说坡择居宜兴讲学时,饮茶有三个讲究:茶壶一定要是紫砂提梁壶,茶叶一定要是阳羡唐贡茶,烹茶的水一定要是金沙泉,传为茶事中的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