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评析范文

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评析精选(九篇)

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评析

第1篇: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评析范文

关键词:安全性评价 系统工程 标准化 重大危险源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伴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迅猛发展,突发、频发的重、特大事故明显增多,对事故规律认识的不足和事故预防措施的乏力与电力生产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电力企业普遍存在“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劳动机制有待完善、设备隐患有待治理、安全基础有待巩固”四大问题。为改变这一安全生产现状,发电企业纷纷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

安全性评价,是指综合运用安全系统工程学的理论方法,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认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必要的控制措施,以寻求最低的事故率、最小的事故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效益。

安全性评价工作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对电力企业安全生产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将这一手段融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之中,实施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基于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的闭环过程管理,对于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具有积极的作用。

本文对安全性评价在火力发电企业安全管理的作用进行归纳总结,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安全性评价参与人数多,层次广,强调是群众性。火力发电企业安全性评价工作一般实行闭环动态管理,以4年为一周期,按照“评价、分析、评估、整改”的过程循环推进,即按照评价标准开展自评价或专家评价,对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根据危害程度对存在问题进行评估和分类,按照评估结论对存在问题制定并落实整改措施,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新一轮的循环。参与人员既有发电企业专家,又有发电企业普通员工,可以说企业人人都参与安全性评价。安全性评价工作能够很好的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对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安全性评价涉及企业系统,强调是系统性。发电企业安全性评价工作一般按照设备系统、劳动与作业环境、安全管理三大安全基础的评价和分析,制定整改和预防措施,实现人、机、环境、管理四者安全的优化匹配,从而掌握发电企业安全管理的状况,做到有的放矢,实现对事故的超前控制。安全性评价能够使员工了解安全系统工程学的理论方法,学会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解决安全管理的问题,有利于改变企业安全管理的理念。

三、安全性评价实施细则量化,强调是标准化。发电企业安全性评价工作一般是企业自查、专家评估、企业整改、专家复查这4个阶段,但具体实施过程中,企业自查是关键。企业是否认真学习评价实施细则,是否认真学习评价标准,是否按照标准去检查。根据安全性评价标准,查找企业安全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从而制定具体的整改防范措施,消除事故隐患。安全性评价能够使复杂的问题量化,具体化,解决问题做到明确、具体。

四、安全性评价评估问题的轻重,突出强化发电企业安全管理的重点,强调是针对性。发电企业安全性评价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应对发现问题进行评估,按照对安全生产的危害程度和存在问题的具体情况,对问题进行严重程度分类和排队,也就是“重大危险源辨识”。通过分析和评估,确定危险源等级,建立危险源档案,明确危险源监督管理责任。安全性评价能够使安全管理抓住重点、找到难点,做到轻重缓急。

近几年,发电企业通过实施安全性评价,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技能得到一定的提高,安全生产基础得到明显的加强,安全生产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发电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未能彻底根治,安全生产事故依然时有发生。安全性评价在发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安全性评价实施细则标准需要不断完善。一方面,随着发电企业设备不断改造,大容量、大参数机组的不断投运,评价标准需要根据实践不断完善更新,方能达到评价的目的。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环境的不断变化,人对自身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安全生产的认知越来越深,评价标准也需要越来越深入,方能满足评价的需要。

第2篇: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评析范文

关键词:安全风险 管理机制 管理流程 主要工作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0(c)-0133-02

盘锦供电公司认真贯彻国家电网公司安全风险管理要求,充分吸取国内外先进风险管理经验,在电力生产实际中开展了从安全风险工作探索,目标、理念明确,工作思路清晰,效果明显。下面总结一下该公司开展的风险管理工作。

1 安全风险管理的目标

1.1 理念

能够控制所有风险。

1.2 基本原则

注重实效、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稳步推进。

1.3 工作思路

分层次、分专业、理流程、抓培训、建机制、搞落实。

1.4 工作目标

逐步建立基于闭环管理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把安全管理由严格监督阶段转变成自主管理阶段,实现安全“三控”目标,即能控、可控、在控。

2 安全风险管理的内容

2.1 结构体系

(1)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事故调查体系、应急管理体系,这三个工作体系属于安全管理体系,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只是其中一个。监督体系、责任体系、保证体系这三个组织体系是三个工作体系的执行主体,其管理对象是企业、电网、作业活动等。(2)分层次风险防控机制的建立。不同管理层次根据各自工作特点、管理职责负责和控制不同级别的安全风险,一步一步落实好安全责任。供电企业的主要目标是让员工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得到提高,供电中断、设备损坏、人身伤亡等是其重点防控的事故风险。其作业安全风险包括各个阶段的作业过程中的人身伤害、误操作、违章等。(3)分专业风险防控机制的建立。根据各部门的工作特点和管理职责,形成各专业既合作又分工的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同时发挥安全监督体系与保证体系两者的作用。公司安监部带头制定安全风险管理整体方案,同时制订实施方案的计划,积极组织宣贯培训,评估风险,让风险防控措施能够全面落实;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各部门识别、分析、防控自己范围内的各类安全风险的工作(电网、设备、人等),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职责。

2.2 安全风险管理的组织机构

(1)成立安全风险管理工作领导组。由行政正职任组长,分管副职任副组长,安全管理、生产管理、人力资源、教育培训和生产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其主要职责是:对安全风险管理工作进行部署和开展;对安全风险管理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审阅评定;确保人、财、物要投入到安全风险管理中;审定公司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布置风险控制对策及处理措施;评价、考核各单位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开展情况。(2)成立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组。由分管生产的副职任组长,安全、生产部门人员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专责人员为成员,负责风险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检查指导、评价考核等日常管理。公司安监部牵头,负责组织风险管理工作的实施;各相关部门履行日常管理及风险管理制度所明确的职责。其工作职责是:安全风险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的制定;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检查和指导;安全风险管理规范与方法的完善;开展风险管理知识和应用方法的培训;审核各生产单位的风险管理上报材料;负责公司风险信息的统计、管理;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制定风险控制对策、风险处理措施;总结、改进安全风险管理工作。风险管理工作组下设变电、输电与配电、调度与二次三个专业组,各专业组职责是:审核各专业作业活动的风险分析结果;开展各专业作业活动的风险评估工作;计算各专业的作业活动风险度、固有风险度;编制评估报告,分析薄弱环节和变化趋势,提出处理措施。(3)各生产工区、所成立安全风险管理相应组织,其相应工作职责是:组织开展本单位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开展安全风险教育培训工作;开展作业活动风险分析工作;编制相应规范;开展静态危险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工作;负责本单位风险信息的统计、管理;编制本单位风险评估报告。

2.3 安全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

(1)主要工作内容。安全性评价、运行方式分析、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作业安全风险管理、安全检查等是公司级安全风险管理的主要工作。

(2)基本流程。风险识别(分析)、风险预警、风险控制(整改、治理)、检查与改进等是安全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实现PDCA循环的不断完善的工作机制,包括: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Plan),严格执行工作计划和方案(Do),监督和纠正实施过程中的偏差(Check),总结前面工作,根据总结制定相应的完善措施,使下一轮工作得到改进(Action)。

(3)安全性评价。一般以2~3年为周期,按照“制定评价计划、开展自评价、组织专家查评、实施整改方案”过程,建立闭环动态管理工作机制,实现安全性评价工作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4)治理和排查隐患。要治理和排查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隐患,就要依据“全面覆盖、全程闭环”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事故隐患等级的确定首先要预评估,再评估,最后核定;隐患闭环管理的进行要遵循“发现、评估、报告、治理、验收、销号”的步骤;建立公司总部、网省公司、地市公司三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要遵循“落实责任、统一领导、分类指导、分级管理、全员参与”要求。

(5)运行方式分析。年度方式分析应全面评估本年度电网运行情况、安全稳定措施落实情况及其实施效果,分析预测次年电网安全运行面临的风险和生产运行实际需求,提出电网建设、技术改造等措施建议,指导次年电网规划、建设、生产和运行,提高电网安全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6)安全检查。按照“自查、互查、督查相结合”以及“边检查、边整改”原则,组织开展常规(季节性)安全检查和专项安全检查(督查);按照“制定检查大纲、组织实施检查、通报检查情况、督促落实整改”环节,实施安全检查的闭环管理。

(7)作业安全风险管理。本部门作业风险管理和控制要策划好、落实好,就必须遵循“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这项工作的任务很重,比如要认真审核工作计划、制定有效的措施、详细分析承载力、协调好重大事项、准确评估风险等。安监部门负责生产作业风险开展和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

计划编制风险管控:生产计划编制贯彻状态检修、综合检修的基本要求,严格计划管理,避免重复停电,减少操作次数,保证检修质量,提高安全可靠水平。分管生产领导牵头组织召开好运行方式分析会、检修计划协调会和停电计划平衡会,保证工作安排合理有序。下达的计划中应注明主要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和预案。

管理和控制作业组织风险:要严格按照月计划和周计划完成安排的任务,合理调配人、材、物,全面分析速度、质量、安全和时间的关系,合理安排每日的工作,安全顺利完成工作。安排人员要认真分析班组承载力,给每个部门安排的作业量要合理。各工作负责人能够按时且高质量地完成其任务,技术操作员的技术能力要达到工作需要,管理人员要按时上岗。组织统一办理停电手续,保证动态风险预警措施落实到位,做好与其他配合单位(包括外协单位)的联系工作。材料设备、机械、备件备品、作业机具、车辆、安全工器具等资源要配备齐全,以满足现场工作的资源调配。仔细勘察现场,准确填写现场勘察单,对停电范围、作业现场的条件或环境、保留的带电部位、其他作业风险都要全面掌握。制定科学严谨的方案。制订的作业指导书和施工“三措”要针对现场勘察情况,而且还要具有可操作性。有的项目作业非常危险,程序复杂,难度很大,此类项目作业要经过本单位总工程师(分管生产领导)批准后,才能根据现场情况执行。施工设计交底。由施工单位组织,在管理单位专业工程师的指导下,主要介绍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和经常性犯错误的部位,要使施工人员明白该怎么做、规范上是如何规定的,明确工作任务和范围、技术和安全措施、作业风险及其处理措施。

管理和控制现场实施风险:经过交底,作业前作业人员完全掌握方案。有的作业项目很危险,复杂程度高,难度大,作业前一定要勘察现场,认真填写现场勘察单,对作业内容、条件及注意事项要牢记。操作票制度要严格执行。只有经过审批手续,解锁操作才能执行,并且执行过程中要有专人监护。保证操作票、工作票与接地线编号一致。遵照工作票的要求,相应的工作人员要给带电设备四周(即工作地点)围上栅栏,隔开带电设备和停电设备,且要把安全警示标示牌竖在醒目的地方。工作票制度要严格执行,就要对工作票、二次安全措施票、动火工作票与事故应急抢修单正确使用。开工会由上级组织召开,组织要把工作内容、带电部位、人员分工、危险点、现场安全措施等全部交底。检测施工机械、作业机具、安全工器具,合格后,专业作业人员和专业设备操作人员方可持证上岗。总工作协调人要协调好各专业的工作,使多班组配合有序、高效,保证作业顺利进行;设立专职监护人员负责交叉、复杂、有触电危险或者地段危险等风险较大的工作。

3 安全风险管理取得的实效

盘锦供电公司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深入贯彻国家电网公司和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的各项工作部署,不断夯实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基础,落实安全责任,强化安全风险管控,实现安全生产整体工作水平的持续提升。截至2013年12月31日,盘锦供电公司连续安全生产4315天,实现第10个安全年。创造历史最高纪录,并在全省地市公司中名列前茅。

4 结语

盘锦供电公司在电力生产实践中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通过安全风险管控的一系列有效探索,充分证明风险管理是安全管理的实质,制定安全预控机制是风险管理的核心,预防风险失控、维持安全状态是风险管理的目的,最终确保安全“可控、能控、在控”。

参考文献

[1] 安全管理工作基本规范(试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2] 生产作业风险管控工作规范(试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第3篇: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评析范文

关键词: 风险管理;风险识别;风险响应

Abstract: in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a great development, construction safety accidents continue to occur, causing immeasurable harm to the society, enterprises and individuals, thus the whole society, the whole industry and all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aroused high attention to construction safety risk. Construction safety risk is the main risk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unit, it is a part of construction safety risk management.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risk and risk management, analyses the safety production situation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in China,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safety risk identification of construction, and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risk response (measures), in order to accumulate experience, practice.

Keyword: risk management; risk identification; risk response

中图分类号:TU71

1 风险及风险管理的概念

现行国家标准 GB/T 28001-2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范将风险定义为: “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GB/T 50326-200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对项目风险定义为: “通过调查、分析、论证,预测其发生的概率、后果很可能使项目发生损失的未来不确定性因素”。

国内学术界将风险定义为“风险就是与出现损失有关的不确定性,也就是在给定的情况下和特定的时间内,可能发生的结果之间的差异( 或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之间的差异) ”。

风险管理是为了达到一个组织的既定目标,而对组织所承担的各种风险进行管理的系统过程,其采取的方法应符合公众利益、人身安全、环境保护以及有关的法规的要求。风险管理包括策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等方面的工作。

2 我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状况

2.1 我国建筑安全的生产形势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高危产业,建筑安全生产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近年来,全国住房城乡建设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求真务实,团结拼搏,完善规章制度,开展专项整治,加强监督检查,注重事故查处,夯实工作基础,全国建筑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但不代表安全生产工作中不存在薄弱环节,更不代表今后工作不出问题,要深刻认识到建筑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性,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的大背景下,建筑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很重,建筑安全生产基础仍然薄弱,人民群众对安全生产的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

2.2 建筑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工程建设各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a. 部分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意识不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不扎实,企业技术管理、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和安全管理工作不能适应企业规模发展的需要。安全观念淡薄,安全生产上的投入严重不足,只顾经济效益,忽视安全管理,安全生产制度、安全培训流于形式,施工企业法人代表是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观念模糊,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政治意识、法律意识和经济意识淡薄,对施工现场和项目部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导致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突出。

b. 某些建设( 开发) 单位没有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安全责任。

c. 部分工程监理企业没有真正肩负起安全监理责任。

d. 勘察、设计单位对工程前期安全因素重视不足,重大危险因素判识不明,地质类别不清,客观上缺乏对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有效指导。

2) 主管部门安全监管存在漏洞。

a. 有关安全生产的指示精神、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落不到实处。各级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有关安全生产工作高度重视,并做了大量工作。甚至充当起企业和施工现场的“安全员”和“救火员”,不停地开展各种检查,督促和推动企业进行整改。但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出现了“高位截瘫,层层衰减”。越是到项目部、生产班组,安全生产工作就越薄弱。不管上边怎么要求,下边就是我行我素,无动于衷,作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淡薄。

b. 建设工程安全监管机构力量不足,尤其是县( 市、区) 级安全监管机构十分薄弱,而村镇建设的安全监管机构几乎是空白。

3) 从业人员安全观念淡薄。

a. 建筑行业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缺乏制度化和规范化。建筑施工企业的三级安全教育制度未得到严格执行,安全教育培训流于形式,层次不明确、重点不突出,针对性差。相当数量的建筑施工一线作业人员,未经安全知识培训,整体安全素质不高。

b. 部分项目经理和现场管理人员对安全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缺乏了解,离岗现象较为严重。

4) 建筑市场管理秩序较乱、矛盾突出。

a. 基本建设手续不全或者是先开工后补手续、审批程序倒置。有些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项目不履行基本建设程序,不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报监,游离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监管之外。

b. 以包带管、违法分包、非法转包、挂靠等现象依然存在。尤其是劳务层用工不规范,私招滥雇民工、临时工,一线作业人员无证上岗。

c. 一些项目业主安全责任意识淡薄,不按法定建设程序办事,不依法进行施工图审查、不依法审批和报建、报监、不依法办理施工许可手续,任意压缩合理工期,违法将工程发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的企业和个人。

d. 对省外( 含中央企业) 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不到位。有的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意识淡薄,不遵守安全生产管理规定,所用的施工人员大部分是外聘人员,没有上岗证书,工地存在大量安全隐患,事故的发生起数也是比较多的。

3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进行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建筑施工过程中所面临的和潜在的风险加以分析、判断、归类的过程。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并非显而易见,也不容易识别,其往往或隐藏在建筑施工工程的各个方面,或被种种假象所掩盖。因此,识别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要讲究方法,尤其要根据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的特点,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手段。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事件是否发生、何时发生、发生之后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等均是不确定的。但在施工过程中进行风险识别,可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风险识别过程主要包括收集与施工有关的数据资料或信息、分析施工安全风险的不确定性、确定施工安全风险事件并将风险分类、编制风险识别报告等。

目前常用的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识别的方法有德尔菲法( 专家调查法) 、头脑风暴法、经验数据法( 统计资料法) 、核对表法等。上述几种风险识别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但不是万能的,并不一定都适用于对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分析。因此,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应借助风险管理和安全经济学的理论,应用 Matlab 等数学工具对施工安全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4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识别仅解决了有无风险事件的问题,若要了解风险的准确性和确切的根源,尚需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评估。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分析和评估是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识别和响应( 控制) 的桥梁,是施工单位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决策的基础,是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关键。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建筑施工安全风险会出现各种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将会对建筑施工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就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对将会出现的各种不确定性的关注及其可能造成的各种影响和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和评估,估算出各种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其可能导致的损失量,确定各种风险的风险量以及风险等级( 风险等级评估如表 1所示) ,找到建筑施工安全关键风险,从而达到降低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的目的。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风险是施工单位最主要的安全风险,现在大多数认为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就是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风险,所以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风险是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的主要评估对象。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风险最终释放表现形式是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降低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的目的也是为了建筑安全事故。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风险评估主要包括: 建筑安全生产成本投入、建筑安全生产事故直接损失、建筑安全生产事故间接损失。这些评估也应建立在定性风险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的分析方法之上,对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可能发生的概率和后果进行分析。

5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响应( 控制)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并非不可控制。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响应就是对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而采取的相应对策( 控制) ,避免或者预防施工安全风险的发生,降低其发生的频率,减少损失程度,而不能完全消除风险。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的处理方法与一般风险管理的处理方法相同,均包括风险回避、风险控制、风险自留以及风险转移。作为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而言,除了采取以建筑工程一切险及职工( 或雇员) 人身伤害事故险等的工程保险方式的风险转移外,风险响应( 控制) 也是最重要的。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安全管理控制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项目经理应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员应持证上岗,保证项目安全目标的实现。施工单位坚决执行施工安全管理策划,可以有效控制和预防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某些大型建筑施工单位可以建立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时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保护建筑施工从业人员人身安全,促进建筑业的发展,便于管理和掌握现场安全状况、工程质量等。

6 结语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是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安全管理中的一项复杂的工作,它涉及众多的方面。由于建筑工程的特点决定了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监理部门等将面临工作量加大,同时安全生产事故的风险增大了,加大了对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的压力。针对于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进行研究,可以减少建筑安全生产事故及建筑施工人员伤亡,因此,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李志兴. 建筑工程安全风险初探[J]. 山西建筑,2010,36( 17) :193-194.

[2]都秀梅.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析[J]. 建筑安全,2011( 7) : 19-21.

第4篇: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评析范文

【关键词】安全评价危险危害因素

中图分类号: TU99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企业开展安全评价工作,就是把“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贯穿于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之中,把可能发生事故的人、物、事、时等诸多因素处于受控状态,这样把静态的、被动的、滞后的安全管理变为动态的、主动的、超前的安全管理,变事故的事后处理为事先把关,使安全工作成为企业内激的和自发的行为。

一、燃气企业安全评价范围

安全评价是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急性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安全对策建议,从而为工程、系统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系统安全是指在系统寿命期间内应用系统安全工程和管理方法,识别系统中的危险源,定性或定量表征其危险性,并采取控制措施使其危险性最小化,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可接受安全程度。因此,在生产中为了确保系统安全,需要按系统工程的方法,对系统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及时发现固有的和潜在的各类危险和危害,提出应采取的解决方案和途径。燃气企业至少在以下方面要开展安全评价工作:

1、燃气工程项目新建、改建、扩建的安全预评价及验收评价;

2、燃气重大危险源运行管理定期安全评价;

3、运行20年以上的在役埋地燃气管道安全性能评估;

4、重要燃气设施、设备检修作业;

5、具有较大危险性的停气、降压、动火、置换、通气以及施工作业;

6、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术的投入使用;

7、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的符合性评价;

8、应急抢险装备、器材和人员配备以及应急预案的符合性评价;

9、异常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对燃气设施运行的影响;

10、安全教育培训的实效性;

11、发生事故、违反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行为以及潜在的异常和紧急情况;

12、关键岗位人员的资质条件;人员、管理、工艺、技术、设施等发生变更;

13、其他重要供用气场所、重点工序、特种设备的运行管理;

14、一年内出现2次以上安全事故的燃气设施;

二、安全评价方法

在进行评价前,必须明确被评价对象及其影响范围,选择恰当评价类型,明确评价内容,找出评价依据,认真收集被评价对象的技术资料和队伍的管理状况、人员素质等资料,确定安全评价标准。如果没有危险性标准,定性和定量将失去意义,也将使评价者无法判定评价对象的安全性是否符合要求以及改善到什么程度才算合理。

1、安全评价方法选择

2、工作危害分析(JHA)

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制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第一步:分解工作步骤,把日常的工作分解为几个主要步骤,即先做什么,其次做什么等等。

第二步:识别每一个步骤的主要危害和后果。识别思路:谁会受到伤害(人、财产、环境)?伤害的后果是什么?找出造成伤害的原因。

第三步: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如果这些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的控制措施。

3、安全检查表分析(SCL)

安全检查表分析方法是一种经验的分析方法,是分析人员针对拟分析的对象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与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的已知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查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再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

安全检查表的编制程序:(1)确定人员,建立一个编制小组,其成员包括熟悉系统的各方面人员;(2)熟悉系统,包括系统的结构功能、工艺流程、操作条件、布置和已有的安全卫生设施;(3)收集资料,收集有关安全法律、法规、规程、标准、制度及本系统过去发生的事故资料,作为编制安全检查表的依据;(4)判别危险源,按功能或结构将系统划分为子系统或单元,逐个分析潜在的危险因素;(5)列入安全检查表,针对危险因素和有关规章制度,以往的事故教训以及本单位的经验,确定安全检查表的要点和内容,然后按照一定的要求列出表格。检查项目和检查标准列出之后,还应列出现有控制措施。

4、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和安全检查表法(SCL)风险等级判定

三、危险危害辨识注意事项

危险危害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存在对职工的健康和劳动能力产生有害作用,并导致疾病的因素。

危险危害辨识通常是为了区别客体对人体不利作用的特点和效果,分为危险因素(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和危害因素(强调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积累作用)。有时对两者不加以区分,统称危险危害因素。客观存在的危险、有害物质和能量超过临界值的设备、设施和场所,都可能成为危险危害因素。只要存在危险源就有可能构成安全隐患、存在安全风险、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因而查找危险源是搞好安全风险评价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评价过程中必须深入现场实地勘察,不仅要从气象条件、生产条件以及现有的技术、工艺、材料和设备的设计、安装、工作状态等技术方面,还要从安全管理制度、作业规程措施贯彻执行情况和工作人员的安全知识、操作技能、安全意识、风险辨识能力等方面对存在的可能导致燃气生产安全事故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全面辨识,力求辨识全面无遗漏。并根据辨识结果编制成评价表,根据各种因素在生产过程中的出现频率、危害程度进行定量化,最后根据得出的部分确定出不同的级别。

在危险危害辨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危险、危害因素的分布

为了有序方便地进行分析,防止遗漏,一般按厂址、平面布局、建(构)筑物、物质、生产工艺及设备、辅助生产设施(包括公用工程)、作业环境危险等部分,分析其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列表登记,综合归纳,得出系统中存在哪些种类危险、危害因素及其分布状况的综合资料。

2、伤害(危害)方式和途径

(1)伤害(危害)方式。指对人体造成伤害或对人身健康造成损坏的方式。例如,机械伤害的挤压、咬合、碰撞、剪切等,中毒的靶器官、生理功能异常、生理结构损伤形式(如黏膜糜烂、植物神经紊乱、窒息等),粉尘在肺泡内阻留、肺组织纤维化、肺组织癌变等。

(2)伤害(危害)途径和范围。大部分危险、危害因素是通过与人体直接接触造成伤害,爆炸是通过冲击波、火焰、飞溅物体在一定空间范围内造成伤害,毒物是通过直接接触(呼吸道、食道、皮肤黏膜等)或一定区域内通过呼吸带的空气作用于人体,噪声是通过一定距离内的空气损伤听觉的。

3、主要危险、危害因素

对导致事故发生条件的直接原因和诱导原因进行重点分析,从而为确定评价目标、评价重点,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和采取控制措施计划提供基础。

4、重大危险、危害因素

分析时要防止遗漏,特别是对可导致群死群伤的危险、危害因素要给予特别的关注,不得忽略。不仅要分析正常生产运转和操作时的危险、危害因素,更重要的是要分析设备、装置破坏及操作失误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的危险、危害因素。

5、危险辨识结果

危险辨识活动的结果,通常是可能引起危险情况的材料、设施或生产条件清单。分析人员可利用这些结果确定适当的范围和选择适当的方法开展安全评价或风险评估。总的来说,评价的范围与复杂程度,直接取决于识别出危险的数量与类型以及对它们的了解程度。如果有些危险的范围不清楚,则在开展评价之前需要开展另外的研究或试验。

四、结束语

第5篇: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评析范文

【关键词】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电力施工;风险评估技术

0.引言

电力生产关系国计民生,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涉及千家万户,维护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时电力企业的天职,是社会对我们企业的要求。电力施工行业是一个高危险性行业,安全生产是头等大事,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需要牢牢把握安全生产这一“生命线”。

1.电力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弊端

电力施工企业传统的安全管理存在不同程度的弊端,分四方面。在方法方面,各级安全生产管理者对安全生产管理提出的要求较多,但具体运用的方法较少;在模式方面,没有脱离“救火式”、“事后式”的安全管理模式;在制度方面,在电力系统内看似有很多规章制度,但具体执行起来没有可操作的规章制度;在过程方面,重视对结果的管理而忽视对过程的管理。

2.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概述

2.1以南方电网公司颁布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为依据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是南方电网公司对安全生产提出的总体管理要求,为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了一个管理平台。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向电力施工企业、基建工程项目延伸,能更好地促进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实现安全生产的源头管控,体现出“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的安全理念。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在电力施工企业的建设,坚持3个原则:①基于施工企业风险特点原则②整体性与一致性原则③针对性与实用性原则。

2.2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概述

2.2.1体系总体概述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从管理内容、要求及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规范管理要求,为安全生产管理提供管理平台。以风险控制为主线,实现风险管理,将防范事故的关口前移,由传统的注重事故管理、关注事后分析与控制,向风险管理、强调事前风险分析预控转变。规范化是基础,体系是思路和方法,以系统化、规范化为管理思路,强调管理工作的系统性、管理过程的规范性,使工作向精细化、量化转变,实现管理要求落地。体系的每个单元、要素都以PDCA闭环管理为原则,P(Plan) 即策划:根据内外部要求和组织的安全生产方针,建立必要的目标和过程;D(Do)即实施:实施过程;C(Check)即检查:根据方针、目标和要求,对过程和体系进行监视和测量,并报告结果;A(Act)即处置: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过程绩效。通过闭环以持续改进为目标,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绩效。

2.2.2九单元概述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由9个单元、51个要素、161个管理节点和488条管理子标准组成。9单元明确了需要管理范围,包括电网安全生产各个环节及EHS管理。51个要素,为需要具体管理的工作内容。161个管理节点,为要素的管理关键点、流程节点。488条管理子标准,为各个流程节点的工作要求和方法。9单元包括安全管理,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应急与事故/管理,作业环境,生产用具,生产管理,职业健康系统,能力要求与培训,检查、审核与改进。各要素通过链接方式,展示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方便追根溯源。

2.2.3体系运行机制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运行机制,包括风险结果的应用,实现作用风险的动态闭环管理并持续改进。事件报告与分析机制:按照事故“冰山理论”,对不安全行为和未遂事件进行上报,并统计分析;安全区代表巡查机制:在划分责任区域和任命安全区代表的基础上,建立起责任区域的自我检查机制;任务观察机制:对安全生产作业活动实施任务观察,收集管理和作业活动中人员行为、作业方法、工作标准存在的问题,跟踪员工接受培训后有效应用所学知识的效果;审核机制:寻找体系运行过程中好的做法和需要改进的问题,促进体系持续、有效运行;纠正与预防系统:通过机制运作将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集中纳入纠正与预防系统中,并进行跟踪改进。

3.体系在电力施工企业的建设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在电力施工企业及在施工项目中的建设,注意几个方面:加强对体系的理解和认识,把握体系本质要求,坚持全员参与,坚持和现行管理衔接,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克服急功近利,改进上层管理,培养公司的管理人才。

3.1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

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的目的是识别及评估控制生产活动中影响员工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因素,避免或减少员工的伤害及经济损失,改善工作环境,时员工了解关注相关危害,从而养成安全的工作习惯。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范围包括区域和工种两个方面。评估步骤包括危害辨识、危害核定、危害定性、风险评级等。结合实际作业过程,考虑职业健康危害因素对员工健康的影响,包括:噪声、温度、振动、辐射、空气质量、化学物质、生物危害、人机功效危害、心理因素危害;进行环境风险评估,考虑包括光污染、工业废料、生活垃圾、自然资源消耗、排放物等危害因素对环境带来的重要影响。

环境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结果的应用,是根据环境和职业健康危害监测的结果和风险的大小,提出相应的改造、防护措施并纳入日常工作计划中,通过持续的监测,逐步降低和缓解环境和职业健康风险。

3.2作业风险评估技术

作业风险评估的目的是应用规范、动态、系统的方法去识别及评估安全生产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实现风险的超前控制,把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避免和减少事故及其损失。通过系统的梳理作业任务和步骤,使员工有组织的系统化的工作,养成安全的工作习惯。区域内部风险评估是对作业的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主要针对作业任务执行过程进行,目的是掌握危害因素在各工种的分布以及各工种面临风险的大小。针对作业活动区域外的危害因素进行的风险评估,主要是针对可能造成电网、设备和作业人员安全的自然灾害、地理环境、外界人员或物质评估其风险。其中危害的类别分9大类:物理危害、化学、生物、能源、机械、人机功效、社会心理、行为和环境危害。进行风险等级分析时考虑三个因素:由于危害造成可能事故后果;暴露于危害因素的频率;完整的事故顺序和发生后果的可能性,即:

风险值=后果(S)×暴露(E)×可能性(P)

通过对电力施工项目的作业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所有中高风险都是在人身、设备类风险中产生,优先考虑工程技术措施,并采纳管理措施如加强管理、加强培训。在作业风险控制措施实施后,根据作业风险控制的效果,持续修订作业风险概述以实现作业风险的动态闭环管理。

3.2作业过程控制――关键任务分析技术

电力施工作业过程的关键任务是指该类任务如果没有被正确执行,可能对人员、财产、过程或者环境造成重大损失或伤害。关键任务分析的目的是基于关键任务分析制定作业指导书。关键任务分析流程见图1。

关键任务识别出来后,查找对应的作业指导书,将作业指导书名称、编号、其他措施在关键任务清单及控制措施一览表中进行填写。如果辨识出来的关键任务没有对应的作业指导书,则要重新拟定控制措施或管理方案。当外部施工条件发生变化后,有针对性地进行作业指导书或施工方案的动态修编。

4.结语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解决了安全生产“管什么、怎么管、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从管理理念、内容和方法上确保安全生产可控、在控。全面、扎实、有效地在电力施工企业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纳入企业的中长期发展战略中,并坚持人员上全员参与,工作上全面覆盖,常态化闭环管理,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绩效,降低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实现电力施工企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2012年版).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2]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审核指南(2012年版).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3]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审核指南(电力施工企业部分).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第6篇: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评析范文

一、化工生产企业安全评价方案的设计

安全评价对大多数化工生产企业来讲,是一项新兴的、专业性的、系统性的工作,企业对它的理解和认识还存在许多不足和误解。现在我们对其进行剖析,使化工企业能得到深层次认识,并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现实作用。

化工生产企业使用的原料、中间体等本身几乎都是易燃、易爆、强腐蚀、有毒物质,且生产大多在高温、高压、腐蚀等严酷条件下完成,工艺技术复杂,安全控制环节多,危险因素多,潜在危险因素隐蔽。任何一项设备隐患、制度缺陷、工作疏忽都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化工企业要根据安全评价的目的和原则制定适用的安全评价方案,以使事故控制在萌芽状态,消除蔓延条件,防止重大事故发生。我们先从评价方法入手,以下是针对化工企业比较适用的评价方法。

安全检查表法它应用面广、针对性强、结果直观、容易掌握,在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评价中都发挥到了重要作用。编制中应注意防止漏项,采用最新的知识和研究成果,包括新的方法、技术、法规和标准。

危险度评价法是评价、分析装置或单元“介质”、“容量”、“温度”、“压力”、“操作”这五个参数而对装置或单元进行危险度分级,根据危险程度而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蒙德法、道化法和快速排序法是广泛应用于火灾、爆炸、毒性方面安全评价的方法。在对评价单元火灾爆炸影响区域和各种可能损失方面,道化法有独特的优势,但蒙德法在考虑火灾、爆炸、毒性危险方面的影响范围以及在考虑安全补偿措施方面都较道化法更为全面,而快速排序法是道化法的简版,它最大特点是既能找出单元内的最大危险物,又能高效地计算,极大加快了单元危险等级排序,适合于那些大型复杂单元的初评价。

事故树分析法,是用来解决复杂系统的可靠性问题,是一套科学的分析和计算方法,适用范围广泛。通过事故树分析既能做到微观指导,又可检查出系统中是否设有可靠的保护措施。

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FAHP)。FAHP评价法是一种将模糊综合评价法(FCE)和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模型。FAHP一般先用层析分析法确定因素集,然后用模糊综合评判确定评判效果。模糊法是在层次法之上,两者相互融合,对评价有着很好的可靠性。

其它还有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事故案例分析、重大危险源评价、预先危险性分析、事故后果模拟分析等。每种安全评价方法都有其适用条件和范围,应根据评价的目的、作用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这些评价方法在具体项目中可以综合利用,取长补短。

二、企业风险控制对策

1.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

本着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原则,化学工业在发展进程中应该开辟新型的工业化道路,应该把最低环境污染、最少能源消耗、最大回报利益放在首位,其中新型工业化道路最重要的模式就是循环经济。循环经济,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循环利用物质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能有效减少排放废弃物,真正做到能源减量化、资源化和再生化,最终实现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2.严格实行项目准入制度

化工园区产业的选择应该在顺应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具有该地区的特色,按照国家相关标准严格筛选拟实施的项目,不可一味地降低项目准入门槛,敢于舍弃那些不符合环保要求、规划要求、不能体现地区特色的项目。另外,投资者的资质也是至关重要的。化工生产从始至终都要贯彻打造精品园区的思想,从投资者到园区管理者再到每一个员工都要具有这种意识。所谓精品园区,必须具备以下五点要求:一是园区要处在一个优美的生态环境之中;二是有科学的规划布局;三是配置高质量高水平的基础设施;四是具备特色鲜明的产业链;五是享有一流的服务及声誉。

3.加大建设基础设施的力度

若想促进招商引资。增强企业竞争力、改善投资环境,园区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化工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加大建设基础环保设施的力度。在环保基础设施中最重要的非污水处理厂莫属,化工生产的最大弊端就是产生的副产品例如污水等不可重复利用且对环境有很大威胁,如果污水处理厂能够切实起到处理污水的作用,那么对地区环境而言是一件好事。其次是要大力推进园区的集中供热和供气,个别有条件的园区可以实行热电联供。其中园区内格雷固体废物必须按照要求将废弃物交由有能力的单位妥善处理。

4.强化行业管理,促进化工技术进步

行业协会应不仅在产品质量方面,而且从合理布局、工艺技术改进、先进设备、装备推广、污染物控制等方面强化协调、约束和自律,坚决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最大限度减少环境风险发生概率。

5.改进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和方法

为了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客观性,从源头减少环境风险,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和方法应作重大改进。应主要由有资质、且业务范围符合要求的中介机构从事环境影响评价,逐步摒弃环境保护系统的科研所自行编制、又由环境保护部门自己审批的不合理状况;除新产品外,应主要以类比数据进行工程分析得到污染源源项和源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评审时,应扩大参加评审的工艺专家比例;应强化建设项目的验收评估,验收评估应有工艺专家参加,对于项目投产后实际排污与环评中数据严重不符的,除处罚环评承接单位外,应另择环评单位对项目重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6.创新环境风险防范管理机制

目前,我国环境风险防范管理主要由各级环境保护管理部门负责,事实上,很多环境风险事故是由于生产工艺技术落后、管理松懈、人员素质低下造成的;另一方面,最容易发生环境风险事故的环节,如压力容器、有毒化学品管理等归属劳动、安监部门管理,这种多头管理状况显然不利于遏制环境风险。

高效的环境风险防范管理机制应当使一个化工项目从立项、环评、安评、设计、建设、运行、废弃物处理、环境风险事故应急处理等全过程均处于受控状态,需要经济管理、环境管理、劳动、安监及行业协会等部门的有机协调,工艺技术、安全技术和环境管理等专业人员的良好结合、共同努力,创新环境风险防范管理机制,建立企业、园区和地方三级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将是政府部门今后环境风险管理工作重点之一。

第7篇: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评析范文

关键词:安全承载能力;分析;预控措施

引言

从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全面开展班组安全承载能力分析”的理念以来,国内鲜有具体的实施办法,德清县供电局班组安全承载能力分析系统以“安全承载能力分析”为手段,以工作监护人(许可人)、操作(作业)人、生产装备为分析要素等各方面综合对班组安全承载能力进行分析,并用分析的结果指导在人员能力和资源配置的承受力内编写对应的预控措施和进行工作安排。

1 系统功能

1.1 安全承载能力分析要素

安全承载能力分析要素包含:工作监护人(许可人)的技能等级、工作经验、安全积分;操作(作业)人的技能等级、工作经验、安全积分;生产装备的匹配程度、工作经验;要素的评估标准等内容,每个分析要素都对应有详细的评估内容选择。在进行安全承载能力分析时,系统根据选择项自动计算。安全承载能力分析要素如图1所示。

图1 安全承载能力分析要素

1.2 安全承载能力分析

首先选择作业对应的工作监护人(许可人和操作(作业)人,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对应的评估项,如果有对应的人员信息维护库,系统可以自动计算出工作监护人(许可人和操作(作业)人的技能等级、工作经验、安全积分对应的分值,并且自动汇总出该作业对应的承载能力分析结果。系统提供的安全承载能力评估分与作业风险匹配标准为:重大风险需95分以上,较大风险需90分以上,一般风险需85分以上。标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安全承载能力分析界面如图2所示。

图2 安全承载能力分析界面

1.3 控制措施卡

在安全承载能力分析达不到满分时,系统自动生成对应的控制措施,并汇总到控制措施卡中,供打印出来带到现场使用。同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评估人员可以增加、修改、删除对应的控制措施,以更适应现场的需要。控制措施卡的界面如图3所示。

2 系统实现

2.1 系统架构

本系统基于.NET技术架构,用户无需安装客户端即可使用系统的所有功能,极大程度上降低了系统的维护和管理成本。

系统实现了组件化设计理念,采用浏览器+中间件+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的多层结构,显示逻辑、业务处理逻辑和数据访问逻辑分开,拥有完备的安全控制结构和通用的数据访问结构,运行稳定,性能较高,易于维护并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安全性。

2.2 流程引擎

为保证系统流程稳定、高效的流转,本系统实现了符合WFMC标准的通用工作流平台,实现所有业务流程的定义、驱动、监控的集中管理:

(1)流程引擎支持图形化实现复杂业务逻辑,提供图形化流程组织结构,支持各种角色、关系、相对关系等功能,具有良好的易用性和扩展性。

(2)系统管理器提供各种异常管理功能,比如重新激活停滞流程,重新指派,提供各种协同功能,支持流程动态功能,比如客户端支持指派、重新提交流程等。

(3)管理员可方便对地流程异常进行监控、干预。

(4)高度可扩展及集成能力,支持图形化配置即可集成各种应用系统,支持包括客户端定制、表单定制、集成第三方系统等接口,流程规则、表单、步骤条件等均可调用XML、Web services等。

3 系统应用情况

经过1年的研究和开发,德清县供电局班组安全承载能力分析系统与2012年2月开始在德清县供电局上线运行,同时根据用户的需求,系统功能不断得到改善和加强。通过本系统的实施和应用,提高了安全承载能力分析的科学性、客观性;同时也实现生产任务和班组人员安全承载能力的匹配和优化,实现与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相关制度的充分结合,充分发挥班组风险评估结果对安全生产管理和现场作业的指导作用。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德清县供电局班组安全承载能力分析系统是一个全面、综合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为班组安全承载能力分析提供了全面的智能化、信息化支持,实现科学、实时、准确的班组安全风险评估,不断夯实了安全生产基础,提升了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供电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规范[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年.

[2]国家电网公司.供电企业作业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年.

[3]Wil van der Aalst,Kees van Hee.工作流管理―模型方法和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第8篇: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评析范文

关键词:电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生产设备设施;作业安全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29-0183-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5.29.090

1 概述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必要途径,是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的长效制度。电网企业通过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纳入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促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动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通过明确反事故工作的重点和反事故措施,实现超前控制、减少和消灭事故,保证员工人身安全,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可靠供电,避免国家和投资者资产遭受损失。

按照《关于深入开展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电网企业积极开展了标准化达标评价工作。根据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网的统计,截至2014年底,已有172家电网企业通过了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工作,其达标等级统计如表1所示:

标准化达标评级主要包括企业自查自评、第三方机构评审、评审报告审核及公示等。通过标准化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了电网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和防范事故能力,同时在各个环节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因此,总结电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各个环节的特点,分析电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对于标准化工作在电网企业中的实施和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2 企业自查自评

电网企业对照《电网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结合实际,确定适用于本单位的条款,逐条开展标准化自查自评工作,按照“边查边改”原则整治自查发现的缺陷和隐患,形成自查自评报告。自查自评工作需做到领导高度重视、宣传培训到位、自评工作深入、整改落实到位。

3 评审机构查评

评审机构积极与电网企业沟通,制定详细评审工作方案,组织评审专家队伍,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客观、公正、独立地开展现场评审工作。现场评审组认真查阅电网企业的安全生产文件和资料、运行记录和参数、电力设备实施有关台账和试验报告等,并经实地核查验a证,确保现场评审工作质量。评审员对评审情况进行分析、整理,提出存在的问题和相应切实可行的整改建议,并对被评企业提供技术指导,解答技术疑问。

4 评审结果

4.1 三个达标等级电网企业评审情况分析

电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内容分为3个基本条件、13个必备条件和13个核心要素;核心要素共有155项条款,标准分1500分。标准化评审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达标企业必须满足3个基本条件和相应等级的必备条件,且一级得分率≥90%、二级得分率≥80%、三级得分率≥70%。三个达标等级电网企业13个核心要素得分情况按百分制绘制成雷达图(图1)。

图1显示,各达标电网企业通过自查、整改,在目标、安全生产投入、宣传教育培训、危险源辨识及重大危险源监控、应急救援、信息报送和事故调查处理、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7个方面做得较好,其中在目标、安全生产投入、宣传教育培训、信息报送和事故调查处理得分较高,这表明:

4.1.1 电网企业根据自身生产实际,依据“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的原则,制定规划期内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且在查评期内实现了安全目标,未发生各类安全事故、事件。

4.1.2 电网企业非常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在安全生产方面投入资金充足,形成了完整规范的管理和使用体系,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4.1.3 电网企业对从业人员进行了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企业主要负责人和主要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按规定取得了培训合格证;特种作业与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4.1.4 电网企业随着科技进步和多年的发展壮大,网架结构相对坚强,设备设施稳定性得到了提升,形成了科学的安全发展理念,安全局面保持稳定。国家能源监管机构强化对电网企业信息报送和事故调查处理的管理,保障了电网企业在这方面工作取得了不错成绩。

4.2 三个达标等级电网企业发现问题分析

图2为现场评审过程中13个核心要素扣分问题统计柱状图,由图可知,在13个核心要素中,组织机构和职责、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生产设备设施、作业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职业健康6个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其中生产设备设施、作业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多。

根据现场查评结果,对三个达标等级电网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如下:

4.2.1 在组织机构和职责方面,安全生产保障及监督体系有薄弱环节、安全生产例会制度执行不严、班组安全日活动开展不到位,班前、班后会活动不满足要求、全员安全责任制度不完善、相关方安全职责不明确等。大部分电网企业已建立了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和安全生产保障体系,但是两大体系中有部分人员专业能力及责任心不满足岗位要求,以致企业安全管理仍然有漏洞,事故时有发生。

4.2.2 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方面,法规跟踪不规范,现场常有失效的法规、标准规范,部分变电站未配置常用的重要规程,部分单位修编现场规程时未组织相关人员审核。法律法规方面存在的问题,说明了电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必要性,各单位利用标准化建设的契机,加大法律法规的建设力度,做深入细致的完善工作,使企业合规经营。

4.2.3 隐患排查和治理方面,未按照上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定,制定本企业的实施细则;未按人、物、管理等专项制定检查表,也未开展相关排查工作;未开展定量的安全生产预测预警技术研究。电网企业一般不存在影响安全运行的重大隐患,对于一般隐患应结合设备修理使其在下一个周期内消除,由于设备检修周期较长,有些隐患会发展、危及安全,应采取控制措施。

4.2.4 职业健康方面,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的防范措施不到位,未如实告知从业人员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和防护措施,未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申报与备案管理系统中注册并申报。电网企业在标准化建设过程中按照相关规定、提高认识、切实加强职业危害的管理。

4.3 三个达标等级电网企业关键问题分析

生产设备设施和作业安全两个要素是电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的重点,查评分占总分60%。从图2可以看出,作为电网企业主要查评项目,两个要素发现的问题最多,是电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关键点。

4.3.1 作业安全方面,事故照明不满足要求,检修电源箱配置不规范,作业许可证中的危害因素分析不到位,“两票三制”有差错,特种作业设备维修保养单位资质存在问题,防爆安全管理有漏洞,作业场所安全警示标志设置不规范,相关方管理有漏洞,未对临时到现场的相关方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告知安全事项并记录。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规范生产人员作业行为,改善设备安全状况和环境条件,提高作业行为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并有效管控因人员素质、技能的差异和岗位变动、人员流动等因素带来的风险,防范和减少人身伤亡事故发生。

4.3.2 生产设备设施方面,调度管理不满足要求,高压电网结构不合理,电网接线不合理,部分主供电源变电站只有一台变压器,主供电网变压器容载比低于设计标准,未普测谐波源、对新报装谐波源客户验收时未核查谐波或无治理措施;调度至被调厂站仅有一个独立的通信路由或一种通讯方式;城市供电网单幅射线路较多,重载线路多,电压偏低台区多;未测电容电流,避雷器预防性试验时间周期有误;压力容器、有害气体和危险化学品管理有漏洞;信息安全及二次系统防护有漏洞;未建立电气安全用具、手持电动工具、移动式电动机具台账,未统一编号,未实现专人专柜对号保管,未定期试验;变电站消防器材使用年数长,未定期检验;电缆沟防火封堵有漏洞;变压器灭火系统不全,事故油池排油通道不畅;输配电线路、变压器、互感器、接地网事故风险控制有漏洞、电气二次系统及继电保护存在风险。生产设备设施大部分属于“硬件”部分,整改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和一定的时间;电网企业须制订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期限和预案。在安排大修、改造、工程建设计划时,针对标准化达标评价所发现的问题,按轻重缓急予以优先安排。

5 结语

本文总结分析了电网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过程、特点及多个核心要素的常见问题。各电网企业需结合本单位实际和安全风险预控体系建设,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标准、作业标准和技术标准;结合电力行业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工作,依法依规,诚实守信开展标准化建设工作。企业每年组织开展一次标准化自查自评工作,解决前期标准化建设发现的问题和新发现的缺陷和隐患,完成标准化自查自评工作。各电网企业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管理,充分利用安全生产标准化成果,有效指导电网规划、建设、运行和检修等工作,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和电网安全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11]4号)[S].

[2]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关于深入开展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电监安全[2011]21号)[S].

第9篇: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评析范文

关键词:化工企业;安全评价;方法探究

化工企业在生产中原材料成分复杂,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物质,过程中常需高温高压条件,属技术密集型产业,存在巨大的危险性,一旦疏忽或安全隐患难以排除,就会引发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不可估量的财产损失。在该情况下安全评价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安全评价方法源于美国军工产业,后逐渐推广至化工产业,目前已成为一门完善的评价理论方法,对安全生产意义重大。

1安全评价内涵及安全生产现状

安全评价主要以企业安全生产为第一目的,是采用系统科学的安全工程理论方法,监控并分析生产经营、系统以及工程活动中存在的危险和未知有害元素,预测造成事故和危害的可能性并估计损害程度,根据分析研究,提出科学化、合理化对策建议,改善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的过程。安全评价往往针对特定的对象或者指定的区域,分析量化生产过程中的危险程度。通过对大量国内化工企业了解及走访调查,目前大部分企业仍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尤其一些中小型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意识差,职工忽视操作规程,这些问题都有可能酿成重大安全事故,造成不可挽回的人员财产损失。其具体表现在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安全方面投入的资金不足;生产设备老化落后,维护管理不到位;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专业能力差,企业安全教育水平低等。这些都是造成安全评价方法难以落实的关键。

2常见化工企业安全评价方法分析

2.1预先危险性评价法

预先危险性评价方法开始于化工企业安全评价的初始阶段,主要分析工程设计、施工、运营前潜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预判引起隐患的具体条件,预先评估危险级别和可造成的事故等级,从而从源头入手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预先危险性评价方法简单便捷、成本低、效果好,接触危险的产生阶段,能够将其扼杀在萌芽之中。在执行预先危险性安全评价方法时,首先要分析工程设计方案,首要分析生产中采用的新型操作方法及新的危险性原材料,对引进的新工具设备进行风险评估,给出评估后的具体操作运行建议,综合危险等级进行划分,以期为未来的化工生产有指导意义。

2.2事故树分析法

作为安全系统工程中最常用的一种安全评价方法,事故树分析法在化工生产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事故树分析法主要研究造成事故的各个因素以及其内在的因果逻辑关系,其相关因素包括化工生产硬件、软件、操作及管理人员和生产环境等。事故树的最终成果逻辑图根据化工工艺流程、次序以及因果关系等获得,通过分析逻辑图关系,分析产生安全隐患和事故的相关因素间的关系,制定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用以提升生产系统的安全性,保障化工生产的顺利进行。事故树分析方法属于一种动态分析过程,分析过程中只考虑事件的成功与否,忽略局部因素和具体步骤单元造成事故的概率问题,致力于寻找最严重后果问题。

2.3安全检查表法

安全检查表法运用于化工生产过程之中,操作简便,最贴近于生产实际,可用于监督生产过程中安全法规的执行力度,及时发现人员设备操作中的潜在隐患,定时排查防止事故发生。安全检查表通常为安全检查和争端中的明细表,通过安全检查活动进行实时记录,备注系统设备以及操作管理中的非规范化活动,对检查对象进行深刻的剖析,根据日常经验和相关标准查找隐患所在,防止事故的发生。安全检查表评价法的实施需要有明确的标准规范作为依据,严格按照预先规定的时间和条目进行检查,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2.4指数评价法

指数评价法主要以化工企业的相关实际,对选定的评价对象或评价范围进行综合评价,通过一定的公式进行评分。指数评价法包括道化法、蒙德法等。道化法主要研究化工生产中火灾及爆炸等危险。其根据生产所用重要物质材料的性能,基于标准给出物质的可燃及爆炸指数,分析修正得出火灾爆炸系数,以指数形式分析设备危险性,根据等级进行相关策略的制定。而蒙德法改进了道化法,加入了毒性评价因素,引入补偿系数使之更加全面化。该方法考虑面更广更加切合实际情况。计算指数过程中,先分单元进行补偿评价,再综合危险性评价评估分数。

3安全评价方法在化工企业生产中的意义

化工企业生产时安全评价方法的运用意义重大,能够有效指导化工的安全生产,为企业员工及财产安全保驾护航。首先安全评价方法在设计施工阶段能够预先判断未来生产中的隐患,在实际操作中尽量规避或弥补,在初始阶段提供合理化建议。其次安全评价方法的运用能够指导生产过程,督促员工在操作中遵循安全规范,使得管理制度实效化,降低安全风险。而且安全评价方法可以监督化工企业设备运行情况,为定期的设备检修工作提供资料,最大程度保证设备运行情况,维护员工生命安全。

4结语

化工生产系统性强、复杂多样,危险性高,其安全评价工作异常重要,直接关系到企业效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仅仅依赖于一种评价方法远远不够。因此在化工实际生产过程中,安全评价人员应根据生产实际,合理选择评价方法,采取多种手段途径,定性定量地评估危险等级,寻找安全隐患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有效防范措施,力求生产过程安全有序,在实践中完善理论,理论指导实践,避免事故发生。

作者:何高活 单位:广东宏粤职业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