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语文优质课教案范文

语文优质课教案精选(九篇)

语文优质课教案

第1篇:语文优质课教案范文

教材分析:

《古利和古拉》这一绘本故事是日本作家中川李枝子的作品。田鼠古利和古拉善善良可爱、无忧无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做好吃的 吃好吃的”,他们们在森林里烤蛋糕,和朋友们一起分享,那热闹欢快的场面迷住了无数小读者。这个故事充满了孩童的真趣趣,简单的快乐中洋溢着家庭的温暖,蕴涵着对生活的热爱。清新宁静的乡野气息,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还有古利和古拉所吟唱的动人歌谣,都成为代代读者心中永恒的记忆与感动。 学情分析:

低年级小朋友最喜欢阅读图文结合、通俗易懂的绘本读物。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快乐,但学生缺少观察和想象的能力锻炼,所以有时阅读绘本的收获有限。所以,本节课特设计了鼓励学生观察画面,猜想故事发展的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更大的阅读兴趣。 教学目标:

1.学生图文结合获取信息,在初步读懂图文信息后,大胆猜想故事情节,发展想象力。

2.学生通过打节奏、分角色等形式朗读古利和古拉的对话,能够说出人物之间关系是亲密、和谐的。

3.学生画一画,写一写,感受想象的美妙,体验自己创编绘本的乐趣。 教学重点:图文结合,猜想情节。 教学难点:画一画,写一写,创编绘本

教学过程:

一、观察封面,引发兴趣 1.出示封面。

2.观察封面,猜一猜:谁是古利?谁是古拉?并说清理由 继续观察封面,再猜:古利和古拉要去什么地方,做什么? 3.师小结

【设计意图:低年级阅读绘本从封面开始。引导学生观察封面, 关注主要人物、主要事件。】

二、走进故事,图文结合,展开猜想,练习表达 (-)猜想 情节一:发现鸡蛋

1.田鼠古利和古拉提着篮子来到树林里。他们一边走一边唱。出示歌谣,生自由读歌谣,师范读歌谣谣(快节奏,打节拍),学生齐读歌谣。

2古利和古拉来到树林里会捡到什么呢?指生猜。出示图片,认识橡子和栗子。指导朗读,读好对话。

3.师继续讲故事:他们一边说着一边走,忽然……哎呀,路中间有个好大好大的什么呢?学生猜想

4.出示图画,揭晓答案。出示古利和古拉商量的对话,学生分角色读一读。 情节二:运鸡蛋

1.出示图画和文字:学生观察图画,读读文字,看看古利和和古拉都想了什么办法把鸡蛋弄回去?想一想,还能有什么办法? 2.师叙述故事,揭晓办法。

【设计意图:1.主要运用猜想策略,一猜“捡些什么”,二猜“好大好大的什么”,三猜“用了什么办法把鸡蛋弄回去”,既推动了故事的讲述,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2.捕捉古利和古拉的对话描写,引导学生感受它们之间的轻松有爱的关系,为后面的创编写话做铺垫。】 (二)表达 情节三:做蛋糕

1.师讲述故事,出示画面,引导学生观察它们是怎么分工合作的? 说话训练:古力和古拉一边做,一边说什么 2.师继续讲故事,分角色合作再读歌谣。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以教师讲述为主,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一些小细节,在对话练读的基础上进行说话练习,发展学生的想象和言语表达能力。】 (三)观察细节 情节四:吃蛋糕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都来了哪些小动物?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小动物。师小结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侧重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能让学生在观察中体会到发现、寻找的乐趣,这与绘本传递出的轻松愉悦有爱的氛围相契合。】 三、创编绘本

1.猜猜看,古利和古拉用蛋壳做了什么?生说,师适时板画。 2.创设情境:古拉和古利又会说些什么?指生说一说。 3.教师提出要求,学生创编绘本。 4.全班交流。 5.师小结。

【设计意图:一本图画书至少包含三种故事:文字讲的故事,图画暗示的故事,以及两者结合后所产生的高高在上的故事。创意读写,正是引导学生去创作那个高高在上的单单属于孩子自己的故事,同时深化学生的想象力。】 四、推荐阅读

第2篇:语文优质课教案范文

关键词:英语;学案导学法;应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1-0066-0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英语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学案导学法作为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广大英语教师的高度P注和应用实践。学案导学法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通过师生间的有效合作来开展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应用好学案导学法呢?现结合教学实践,对学案导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进行研究。

一、编辑设计优质学案,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优质的学案设计是有效应用学案导学法的基础,优质学案应该体现出对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的尊重,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依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规律和方法,进而提升学习效率。导学案,需要教师精心编写。首先,导学案的编辑设计要做到激趣促学。教师设计导学案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设情境、开展游戏等方式吸引学生。比如,学生喜欢看动画片,教师就可收集、制作英语教学动画片,让学生一边看动画一边学习英语。其次,教师设计学案时,要综合分析教材、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学生的英语水平及学习能力等,针对重点难点问题,设计可行性较高的教学方法,并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比如,教学水果的单词时,先让学生学习平时较常见的水果,比如Apple(苹果)、orange(橘子)、pear(梨),然后引入比较陌生的水果,比如Durian(榴)、pineapple(菠萝)。同时,还可结合一定的规律设计导学案。比如,按字母的排序学习食物单词:bread (面包)、cake(蛋糕)、dumpling(饺子)。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记忆单词的规律,提高记忆效率。

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质量

在学案中,教师必须明确指出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课前预习时,应让学生对学案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合理的指导,引领学生全面掌握需要学习的知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学习“Unit 7 Can I help you”一课时,可设计这样的情境对话:在课件中展示一个衣架,上面挂有4件上衣,并标上序号,让学生自由选择,然后教学两个新单词:shirt、blouse。告诉学生:这件衬衫是给男孩的(The shirt is for boys),这件衬衫是给女孩的(This blouse is for girls)。这种买衣服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表演兴趣。学生们热情高涨,有的表演顾客,有的表演售货员,并用英语进行生动的表达,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英语知识,提高了英语能力。

三、引领学生合作学习,锻炼应用能力

英语学习需要做到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升,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学生会做题、会考高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样是教学重点,要让学生敢于开口说英语、喜欢说英语。在学案中要写明需要训练的口语包含哪些方面,比如,学习“Shopping”时,可在学案中写上Please talk to your partner about the color of the clothes you like,让学生与同桌交流。有了这个练习基础,学生就可以在课堂学习中做到胸有成竹,并锻炼英语口语能力。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做的是认真倾听各个小组的讨论,当小组讨论遇到疑难问题时,要及时给予恰当的点拨。

四、做好课堂教学检测,及时查漏补缺

课堂教学的随堂检测是学案导学法的重要内容,通过检测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是对教学效果的反馈。教师可以结合检测情况进行教学调整,对薄弱教学环节加以关注,以提升教学有效性。值得注意的是,在随堂检测中,要注意把握好时间,对于检测结果要及时告知学生,以便学生及时改进。

五、及时进行课后巩固,形成良好的知识链接

在英语教学中,课后巩固的方式通常是给学生布置作业。布置作业一般要考虑作业量的多少、难度、学生的完成能力等。如果作业量过大,学生会产生急躁情绪。如果难度过大,学生会产生压力感,学习英语的愉悦感就会消失。基于此,设计学案时,可以将最后一部分设计为习题,针对预习内容来设计,做到承前启后,形成良好的知识链接。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案导学法是目前备受欢迎的教学方法,它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合作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优质学案,从课前预习到课后作业都要做好管理,最关键的是要在课堂教学中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实现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文利.“学案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03).

[2]徐苏燕.小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11).

第3篇:语文优质课教案范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英语教案编写 误区 矫正策略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现代意义的教案设计应该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教案内容应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既要基于课堂教学的读写译课程,充分体现个性化,又要使不同起点的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培养他们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写的能力;既要保证学生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又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因此,从建构主义看,大学英语教案编写应该与大学英语教材进行对比,把教学对象、教学手段、教法作为教案编写的重要环节,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细致的构思和设计。把这种构思的轨迹,设计的思路用文字的形式记载下来,再灵活地运用于课堂。然而,一直以来,不少英语教师都养成了这样一种习惯,把教案设计单纯理解为机械式的流程图:Teaching objectives—Contents—Teaching steps—Homework.从而导致了英语教学中诸多问题的出现。

1.高职院校英语教案编写中存在的误区揭示

精心编写教案,应该着重考虑学生的特点、水平、授课的内容,以及教学的重点,使教案既保证英语教学计划的完成,又使课堂活动有序进行;既对重点、难点进行必要的讲解,又使课堂气氛热烈、活跃,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参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然而,在实践中,英语教师的教案编写中却存在种种误区,严重影响了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1.1目的不明确。日常教学中,部分教师认为写不写英语教案照样可以上好课,英语教案组织无关紧要,有的不愿写英语教案或只写提纲。不认真钻研和处理教材内容,把教材内容一味地按顺序照写在教案上,完全是抄书背书式。此外,由于以往的教案,往往多偏重于教学内容而轻视教学活动的设计,使英语教师误以为写教案就是把一次课所要讲授的知识加以收集和整理后记录到教案纸上。因此,有的英语教师认为自己教了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书,对教材内容早已滚瓜烂熟,没有必要年年写新教案,只要在原有教案的基础上每年补充一些新知识、新进展,删掉老化、陈旧内容就行。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课堂教学严重脱离学生实际,教学中只是简单地实施“满堂灌”的教学手段,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1.2方法不恰当。有些英语教师为了节约时间,实行“教案搬家”或抄备课手册或抄优秀教案选或抄别人教案的方法。有的英语教师虽有教案,却不按教案组织课堂教学,只用于应付检查。此外,由于英语教师对教案内涵的认识存在偏差,致使有些英语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只注意知识的罗列而不重视教学活动的设计,即只注意了“教什么”而忽视了“怎么教”。结果,把教案写成了讲稿,成了课本知识的浓缩或者干脆把教案写成了讲授提纲,导致教学中重难点不明确,突破重难点的措施不得力,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没有有机地统一起来,导致事倍功半,严重削弱了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

1.3评价不科学。日常教学活动中,由于教案过于注重书写和形式,因此,在考评时,往往凭着书写工整、结构完整、环节清楚、字数多少、板书设计、教学随笔数量等来评定教案。其中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这样本质的东西,往往被忽略,有个性的教案往往得不到公正的肯定和倡导,“逼迫”英语教师随“大溜”,不敢站到英语课改的前沿,久而久之英语教师的教案就还原到管理者的意识上来,迎合管理者的要求。此外,在形式上,目标、重难点、提问、板书、课时、教具等均作统一要求。不考虑英语教师的个性、教学经验与能力、学科的差异、内容的侧重,不顾教师、班级的实际情况,追求统一的检查与评定,束缚了教师创造性的发挥,导致了英语教案形式上的“八股”,使本来很严肃、很有创意的编写变成了抄写,失去了教案设计的本意。

2.高职院校英语教案编写误区的矫正策略

2.1改进教案编写理念,提高教案编写质量。根据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实际,面对出质量、出人才的需求,把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重点放在课堂上,向课堂要质量,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要做到功在课前,利在课堂,益在学生。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是要有一份实用的教案。所以,英语教师在撰写教案时必须求真务实,将工作的重点由应付检查转移到扎扎实实地钻研教材和精心备课上,深钻细研,从大纲、教材、学生、教法、学法、板书设计等抓起,力求细、实、活。要以钻研教材为主,以写教案为辅,先钻教材,后看教参,而且教参仅供参考,既要备教师怎么教,又要备学生怎么学,杜绝抄袭教案,杜绝做教案作业,杜绝撰写不实用和低质量的无用教案。

2.2创新教案编写方法,提高教学效率。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由于工作量较大,负担较重。要从繁重的教案撰写劳动中解脱出来,就必须改进方法,在不影响英语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可以“取巧”。根据英语教学实践经验编写出质量高、效果好的教案。如卡片式教案、补充式教案、旧教案翻新甚至课本旁注释式教案等。为了减少编写教案时重复、繁琐的过程,还可编写提纲式、要点式的简案。此类教案,从形式上看,环节是少了一些,文字是短了一些,但效果要强于作业式教案。此类教案中有新的见解,适合于自己的教学,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简案编写既可在教学中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又可节约时间用以钻研教材、研究教法,鼓励教师创新出成果。

2.3优化教案考核方式,注重教案实用效果。学校内部,要遵循教育规律,改进英语教案考核方式,制订出科学可行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方案。要坚决摒弃一看数量,二看环节,三看书写规范的非科学性评价体系。课备得好不好,检验的唯一标准是看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运用是教案的生命。只要通过精心、扎实的课前准备,根据大纲要求,教材特点,学生实际,达到提高讲课质量、学生素质的目的来编写教案的方法就是切实可行的。如:旧教案上备新课,新教案书写时每页的竖行三分之二备新课,三分之一留空白,第二次上课时备新课,旧教案上写好课后记载等未尝不可。根据英语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教学成绩评选出免检教师教案。这样,不但减轻了英语教师写教案的负担,避免了做教案作业的机械性、繁琐性,而且有力地调动了英语教师潜心钻研教材和钻研学生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莫春娇,何新凤.教案编写及其评估指标体系的研制[J].教育与职业,2007,(23).

[2]陈华忠.直面教案编写的误区与对策[J].吉林教育,2006,(11).

[3]缪红梅.教案编写应该灵活多样[J].中小学管理,2006,(05).

第4篇:语文优质课教案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创设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106-02

高效课堂是指以最小的投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高质量完成预期教学目标的实现,实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究竟采取何种措施,才能够实现高效课堂。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创设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认识。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的专业素养与综合素养在高效课堂创设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找出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加强学习。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与专业素养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教师要能够提高重视,在工作之余多阅读一些教学类的书籍,多向优秀的语文教师请教,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另外,教师的亲和力与教学方法也对高效课堂创设有重要影响。一位和善可亲的教师总能够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吸引学生,受学生的喜爱。在这样的教师的课堂上,学生与教师之间能够有良好的沟通,教师能够以自身独特的魅力感染学生,能够将自己的精力与激情更多投入教学工作。在这样的教师的课堂上,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自觉地投入课堂学习,能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享受学习的乐趣,师生之间能够加强互动,师生之间能够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语文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整个课堂教学设计的体现,设计教学方案的关键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能够全面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智力水平以及学校的教学资源。只有综合考虑这几个因素,才能够使教学方案具有可行性。语文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方案时,要能够充分考虑哪些环节是需要让学生自由讨论的,哪些环节是师生互动的,怎样设计才能够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等。初中语文教师设计教学方案要能够完成以下几个目标:第一,要能够设计出具有启发性的、有意义的教学问题,提高学习任务的可操作性;第二,针对每个教学环节,根据可能出现的状况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第三,针对关键环节详细提供解决问题的对策,教学生学习技巧。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方案的指导下,一定能够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为高效课堂的创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兴趣的支配,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这就给予了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一定启示,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提高对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视,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学习语文提供动力。可以肯定的是,一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学习,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活动,学生对语文浓厚的学习兴趣又能够促进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创设。这种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的课堂学习氛围,与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创设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优秀的语文教师能够准确地了解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这种教学手段较为新颖,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有效地实现高效语文课堂的创设。

四、优化语文教学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使枯燥乏味的知识更加生动形象,能够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让学生自发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创设高效课堂。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能够根据课本内容与学生的需要,灵活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例如多媒体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学习法等。合适的教学方法能够使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加精彩,能够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多运用一些教学技巧,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样才能够使课堂教学效果更佳。例如在课堂教学导入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出发,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此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创设高效课堂。

五、提高学习评价效果

创设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这也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学生互改、个别解答、小组合作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辨别与自我评价能力,能够纠正学生的错误思维。学习评价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地位,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学习评价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笔者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对学生要多加鼓励;第二,要能够在实事求是的同时,放大学生的优点;第三,教师要能够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要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提高学习评价的效果,才能够创设高效课堂。

综上所述,创设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想创设高效课堂,仅靠以上几点是不够的,还需要广大初中语文教师的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张建新,张高华.利用信息技术创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04).

[2]张群.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开展思路探析[J].成功(教育),2013,(03).

第5篇:语文优质课教案范文

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理念,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创建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生的角度审视教师的教学行为。

一、学案与教案的区别

学案侧重于“以学论教”,指教师在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为指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它与教案不仅仅表现在名称上的改变,更多体现在教育理念的根本转变,主要区别有:1.编写者不同:教案的编写者是教师,学案的编写者既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2.使用者不同:教案的使用者是教师,学案的使用者是学生;3.目的不同:教案是为指导教师教学,学案是为指导学生学习;4.作用不同:教案是为辅助教师完成课堂教学,学案是指导学生自学预习,帮助教师了解学情;5.效果不同:不断完善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驾驭课堂,提高教学效果;不断丰富的学案可以让学生观察到整个学习过程,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方法。

二、语文学案导学的优势

近年来,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等基础教育改革的名校纷纷开展“以学案导学”的教改实验,教师把话语权交还给学生,杜绝了“满堂灌”的现象,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程度大大增加。学案导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以下优势:

1.语文与生活密不可分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素材拘泥于课文,缺乏与生活的联系,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时时现生活。”语文知识不仅存在于课本之中,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它来自五彩斑斓的现实生活,是现实生活的曲折反映。教师要充分利用丰富的生活资源,引导学生投身社会,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到广褒的世界中去体验,以打开学生记忆的闸门,叩开学生封闭的心扉。

2.语文是我们的母语

母语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是解读传统文化的关键。学生终日与母语相伴,感受母语的魅力,不同的生长环境造使人们对母语有不同的理解。教师要善于运用导学案引导学生发挥自身优势,通过互助学习活动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营造百花齐放的语文课堂气氛。

3.语文学习是综合性学习

长期以来,“学科细化”的错误论断割裂了学科间的整合,导致学生缺乏对自然、社会乃至世界本质的认识。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综合性学习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和生活实践中提出研究课题并主动地获取知识、亲历体验、分享经验,学会交流协作,培养搜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初中语文导学案的编写模式

初中语文导学案一般包括学案编制、学案落实、学案完善、学习复习等几个主要环节。

1、学案编制,研究学情

学案编写是教师酝酿思想、求索构思的过程,是教师解读课标、分析学生、整合资源、优选方法的准确阶段,学案编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一是要研究课标。长期以来,语文课程目标侧重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注。课程标准是语文学科课程领域的基本规范,因此教师要揣摩课程标准的内涵,明确课程的价值取向,引领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树立远大理想,培养责任意识。我们通过研究课程标准,反思教学实践,编写行之有效的学案。二是要分析学情。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观察课堂表现、与学生交流、调查走访等途径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因素、思维发展水平、习惯方式和接受新内容的能力。在编写学案时,教师要考虑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学情融入到学案编写当中。三是要钻研教材。首先,教师要熟读课文,圈点生词和精彩之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领会谋篇布局的意图,揣摩课文的思想感情。其次,教师要深入挖掘细节,分析教学重难点和关键之处,设计出主要的教学步骤和主要问题。最后,教师要多读一些专业杂志期刊,登陆语文教学网站、论坛交流经验,对良莠不齐的教学资源进行筛选整理,优选素材对文本进行拓展。

2、学案落实,合作探究

学生要以导学案为纲,将导学内容落实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去。一是要依案预习。学生要根据导学案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文学常识,准备相关资料,感知文本流露的情感。除此之外,学生还要关注预习学案的途径和方法,发现对哪些学习内容存在疑问。教师要重视导学案的反馈,了解学生在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寻求解决策略。二是要目标导入。教师要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为导向,采用灵活多变的导入方式,唤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总结学生在预习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主动思考、协作交流解决问题。三是要依案自学。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学,通过小组讨论解决简单的问题,通过合作探究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在学生依案自学时,教师不能放任自由,要保证合作探究活动的有序开展,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合作探索过程,当学生遇到障碍时,教师应予以点拨提示,保证探索活动顺利进行。四是要反馈交流。学生要向全班同学汇报探究的结果,并对学习内容要敢于质疑,勇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教师要对学生的发言予以点评,指出哪些探究结果是合乎情理的,哪些是值得商榷的,哪些探究方法是不恰当的,哪些合作是不尽如人意的。

3.学案完善,拓展补充

学生在通过合作探究活动掌握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自主回顾整节课的内容,对学案中的问题予以补充完善,丰富学案内容,将自己的个人见解和独特感悟记录在学案上。教师还要指导把课堂所学延伸到课外,搜集教学素材,对学案的内容进行拓展。

4.学案复习,查漏补缺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复习可以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学习技能和方法,构建清晰的知识网络。导学案不仅可以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还可以帮助学生做好课后复习工作,回顾学习知识的过程,查漏补缺,及时巩固;查找有无新的发现,并及时予以补充。

第6篇:语文优质课教案范文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双语教案 生物工程 生物技术

2001年教育部首次以文件的形式在《关于加强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专业课教学”的要求。全国各高等院校积极响应,纷纷开展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双语教学实践,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07年8月,教育部又进一步下发了《关于启动2007年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的通知》,并指出从2007~2010年间共支持500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为了响应教育部2001年提出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自2002年开始对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十年来,学生的反映以及课程考核成绩都充分显示了双语教学的优势。2011年底,本人参加了中南大学第六届“三十佳”教学竞赛,《分子生物学》课程双语教案最终入选了“十佳教案”。通过这次比赛,本人对《分子生物学》课程双语教案的编写有了如下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教案的重要性

教案是课堂的蓝本,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更多的教师选择计算机、投影仪等一系列的电教设备进行教学。特别是非师范类高校毕业后留校任教的青年教师,他们大多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但是教学水平和能力却往往不是很高。由于PPT课件可以更直观地向学生讲授知识,动画和图片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便使得越来越多的教师在备课时,更倾向于精心准备课件,而忽略了教案的编写。这说明了他们还没有认识到教案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一些教学专家郑重指出,讲课、课件、教案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三个“制高点”,一个思路清晰、内容简明、结构合理、要求具体的教案可用做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脚本。

首先,教案是实现课本知识转化的必需环节。一般认为,教学活动的逻辑起点是读懂教材,而第二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教案就是连接这两个步骤的关键节点。教师读懂教材后,必须将自己领悟的知识点、讲授方法、重点、难点等关键部分归纳总结到教案中来,然后再在课堂上按照教案的记录和描述,将知识点完整有序地讲授给学生。正因如此,授课能力的高低和授课效果的好坏也会直接反映在教案中,这也是我校举办“十佳教案”比赛的评分依据所在。

其次,教案可以保证教师课堂教学的有序性和计划性。教学经验不能成为授课效果好坏的根本保证,要想使课堂教学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就需要教师编写教案。课堂教学的全面性要求教师在上课前要博览群书、搜寻最新的教学材料,更需要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精心的设计和规划,要对教学目标的实施有目的性,而这些内容就需要详细地编写在教案上。所以教案设计质量如何,往往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如前所述,特别是青年教师,在上课之前,不可能对设计的教案熟记于心,可以将教案放在讲台之上,偶尔翻阅一下,不仅可以提示教师循序教学,还可以防止教师上课时思维短路导致的时间浪费。

第三,教案是提高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的主要途径。编写教案不仅给教师提供课堂教学的蓝本,还可以锻炼教师的写作表达能力。搜寻资料,归纳总结还可以间接地提高教师自身的学术素质。另外,教师的教学质量如何,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责任心。而教师的责任心,首先表现在是否能够认真备课和编写教案。而且,教案可以积累起来,成为科研第一手材料。编写教案还能为教师改进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分子生物学》双语教案的特点

“‘双语教学’这个概念出现伊始,教育界就存在两种看法或观点”:狭义的“双语教学”是指学校中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讲授学科内容的教育,广义的“双语教学”那就是指使用两种语言的教育,使用两种语言教学是适应新时期的教学体制要求。《分子生物学》课程是高等学校生物类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分子生物学》双语教案是为了配合该课程的双语教学而专门编撰的。但是《分子生物学》课程双语教案的编撰又因课程本身的诸多特征而体现一些独特之处。

(一)双语教案的前瞻性。

《分子生物学》是面向生物工程、生物技术以及生物科学等生物类相关专业开设的主干课程。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很多理论尚在研究阶段,许多重要的结论还需要从更多的,最新的学术论文中总结和挖掘。但一些青年教师对教材的选择存在单一性,在编写双语教案的时候,觉得只选一本英文教材就完全可以满足备课需要了,其实课堂还可以接纳更多重要的新知识。“我所讲授的《分子生物学》课程的双语教案,是在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外引进英文教材《分子生物学精要速览》第三版(Instant Notes in Molecular Biology,P.C.Turner著)基础上”,同时摘录《分子生物学精要》第二版(Essentials of Molecular Biology,GeorgeM Mlaacinski等著)、《分子细胞生物学》(Molecular Cell Biology,Lodish等著)、《细胞与分子生物学》(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Gerald Karp著)等多部国外优秀教材的重点章节以及在Nature,Science,Cell等世界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编撰而成。为了使双语教案更为完整,教案中所提到的摘录文献中的相关内容都在该教案的下方备注部分注明相应的参考文献。这样不仅有助于教师更详细地查阅新知识,也使得双语教案的编撰更具有系统性和权威性。

(二)双语教案的简明性。

《分子生物学》双语教案不是英语笔记,更不是简单的中文教案的翻译,教案必须要在系统性和整体性的基础上表现出简明性。有些教师的教案一个知识点写了七八页,甚至十多页,这样一来,一学期仅课程教案就是一个不小的工作量。其实,从教案编写的本身来看,它只是教师教学之前设计的一个蓝本,不必要的赘述只会影响教师的教学安排。在本人的《分子生物学》双语教案中,每一节课的教案简单地分成七个部分:教学时间(Time)、具体教学目标(Goal)、教学方法(Method)、教学方式(Teaching aid)、教学大纲(Outline)、重点和难点(Emphasis and Difficulty)以及问题(Questions)等。需要指出的是,重点和难点是课堂的精髓,没有重点和难点也就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因此,教案中每一章的重点和难点必须特别列出。此外还要配有课堂讲解重点和难点时所使用的关键图片及相应文字说明,以便备课时反复揣摩,认真准备,力争用朴实的语言阐述重点和难点中包含的深刻理论,深入浅出地将知识要点传授给学生。双语教案不是课堂的讲稿,但是它必须涵盖课堂讲稿的全部内容,这一点不仅体现了双语教案的简明性,还体现了它精炼的特征。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在各章节教案中,还得根据该章节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列出一些具有点睛意义的问题(Questions),这些问题既可以用做课堂提问以及学术交流,也可用做课后作业题,同时还可以作为期末考核的备选题目,这部分更是该教案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的集中体现。图1为该教案的基本结构图,从中可以看出,教案列出问题部分与重点难点部分相互关联,相辅相成,这样就可以巩固学生对课堂重点难点的掌握程度,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整体的而有效的把握。

(三)双语教案要以学生为主体。

教案的真正目的是服务于课堂,双语教案固然也不能违背这个原则。双语课堂相对于普通课堂来讲,第二语言的作用显得十分关键。英语是中南大学《分子生物学》双语教学的第二语言,所以,很多学生更希望通过分子生物学这门课程,来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从而一举两得。如果教师要想抓住这一点来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就必须有一个适应学生的授课方法。而这种方法在双语教案中是必须要体现的,因为备课不是简单的撰写教案,而是将自己将要讲述给学生知识的过程提前用教案记录下来,这更是教案的关键性所在。“本次《分子生物学》双语教案的编撰从教学方法上体现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特点。课堂不只是讲,关键是练,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接受程度。所以在双语教案的教学方法章节中,以主要的篇幅写出了课堂提问与练习的部分”。

让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给学生讲解问题的机会是该《分子生物学》双语教案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特色的体现。在本次教案的编撰中,教学方式的部分简单写出了下一节课所涉及的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是在本节课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暗示学生自己提出的。这些问题也是留给学生的课后作业,学生通过查阅相关书籍和文献来解决这些问题。这个部分是整个教案的关键,它不仅将有限的课堂教学拓展到更广阔的课外学生研学之中,还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真正掌握了学习主动权。

三、对编写《分子生物学》双语教案的几点思考

(一)取长补短,写好双语教案。

目前高校中的双语教学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很多老师认为双语教学就是选一本英文教材,将汉语版教案直接翻译成英语版本,在课堂上用两种语言讲课就可以了。事实上,双语教案的编撰更要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在编写教案的时候,继承汉语教案的优点,补充双语教学所需的部分。如果双语教学只是为了将汉语换成英语,那么英语基础本来就差的学生会变得成绩更加下滑,因为课堂上原来汉语能懂的课程现在也不能理解了。所以双语教学的目的是“在保证了之前汉语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使学生能够自然而然地去接受英文授课(伴有部分的中文解析)和英文教材,同时还能扩大学生的专业英语词汇量,使学生更容易阅读和理解英文文献,为将来的专业和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5]。

(二)抛砖引玉,鼓励学生思考。

课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作为课堂的灵魂——教案更应该体现教师的引导意义。在双语教案的编写过程中,各部分章节必须有所侧重。需要指出的是,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教学目标是指,从教师输入的角度来描述教师想在这节课中做什么,而学生学习目标则是从学生输出的角度来描述希望学生能获得什么。如果教案像备课笔记一样,只记录教师需要讲什么,讲到哪里,这就完全丧失了教案的含义。那么如何完成教学任务中的学习目标?这也是教案编写的关键。教师的引导作用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抛砖引玉”,如前所述,《分子生物学》双语教案需要列出问题部分,这些问题主要是学生提出的,但是需要教师的引导。具体的引导方式也应该编写在教案上,如将学生分成几组讨论、前期作业布置等等方式。鼓励学生思考是双语教案编写的一条重要思路。

(三)提升自我,丰富教案,升华课堂。

分子生物学是一门不断生长,生命力旺盛的科学。教师是教案的编写人,更是执行人,写好教案不是目的,最主要的是升华课堂内容。在面对分子生物学这门新知识、新概念、新技术和新应用层出不穷的学科时,教师需要随时关注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最新发展动向,不断充实自己,才能保证分子生物学的课堂上永远充实着新的生命力。教师提升自我应该是多方面的,因为授课方法总是灵活多变的,我们总是希望学生在课堂上能兴致勃勃,精力充沛,但前提是我们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这样的条件。所以面对结构简明的教案,教师应能合理地组织自己的语言,尽量做到情感饱满,深入浅出,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接受新知识,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思考和记忆,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学习效果,还可以增进教师和学生的感情交流,活跃课堂。同时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他们难以获得的文献,最好是内容新、难度适中的外文文献,这样还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专题培训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授课技巧和专业素质,取得优异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双语教学的改革是我国为适应全球化趋势,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而提出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举措。这项举措的实施,使得我国各大高校的相关专业课的教学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中南大学资源生物院的《分子生物学》课程双语教学的改革的显示了较高的优越性,同时与之相配套的双语教案的编写也是许多青年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总结和归纳,教案的编写更应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同时在教学实践中提升自我,丰富和完善教案,从而升华课堂。

参考文献:

[1]曾志新,刘旺玉,林颖.我国现行双语教材建设模式探索与实践[J].高校教育管理,2007,1(5):85-88.

[2]李煜.关于双语教案设计的几点看法——以国际商务谈判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201-204.

[3]杨宇,夏金兰,柳建设,邱冠周.双语教学方式在生物工程专业基础课中的探索[J].药学教育,2006,22(6):21-23.

[4]关玉霞,姜昕,丁家玲.双语教学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及实施对策[J].高校教育管理,2007,1(5):89-92.

第7篇:语文优质课教案范文

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和指导着我国文化事业的稳定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实的精神和文化保障,语文教学是传播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将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进行有机整合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且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因此,研究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使语文教学内容更加完善和充实,从而更好的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1.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教育现状分析

作为我国的文化精粹,传统优秀文化中涵盖了多种知识,包括不同的民族风情和习俗,在渊源留长的文化发展历程中创作了大量的文学艺术作品,这些都可以体现我国文化发展即为繁荣,为后人的学习和鉴赏提供了素材。而在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改革的大趋势下,要求应以学生综合文化素质为培养目标,这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的作用相吻合。所以当前很多小学均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了一部分传统优秀文化教育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中可以学习到很多传统的民族风俗习惯,了解古人流传下来的礼仪。

虽然很多院校开展了传统优秀文化与小学语文课堂相整合的教学工作,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影响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用的发挥。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中通常以阅读古诗、鉴赏古诗文的方式来讲解传统文化,而鉴赏和阅读的只是古诗的一部分或几段话,存在传统文化教育过于片面的问题,学生根本无法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再加上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思维相对固定,也没有将传统文化的内容运用到培养学生文化素质方面,整体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2.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2.1 将传统文化内容合理的穿插到教学课堂中。针对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优秀文化的教学问题,教师一定要做出调整和改变,将传统文化内容合理的穿插到教学课堂中,在保障教学任务完成的基础上,逐步提升和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作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者,语文教师一定要利用好语文课本教材,对教材中古诗词和文章详细的讲解给学生,让学生理解文章中蕴含的优秀文化,并达到陶冶情操和提升个人品位的效果。例如:李绅的《锄禾》一诗中"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李白的《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字里行间流露着对久别故乡的深切怀念;王安石的《泊般瓜洲》一诗中写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恋恋不舍以及客居异乡的无奈与痛楚;苏轼的《题西林壁》中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饮湖上初晴后雨》中赞美了西湖美丽谊人的风景;李白的《望天门山》写出了天门山的巍峨险峻等等。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把握好传统优秀文化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所占的比例,将语文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科学的搭配,避免优秀传统文化所占的比重过少或过多,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共同为增强学生情操和思想品质而服务。

2.2 合理的选取传统文化教学案例。在将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时,应采取更加新颖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文化教育案例,结合案例来分析其中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和意义。蕴含传统文化的教学案例通常应用的都是古诗词,对小学来说比较难理解,教师应对古诗词的内容、意象进行详细的阐述,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这种结合实际教学案例的传统文化教育方式,可以让小学生获取语文课本外的知识,对学生知识面的扩展非常有利。

2.3 对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教学模式的设置和运用也同传统文化教育、小学语文整合教学的效率有直接的关系,如果运用的教学模式不合理,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还可能会使学生产生错误的观念,认为传统优秀文化教育非常枯燥、乏味。所以语文教师可以对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结合传统优秀文化的具体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教学情境下传统文化散发的魅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将传统文化以一种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调动学生学习传统优秀文化的主观能动性,并加深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2.4 借助传统文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传统优秀文化教育内涵丰富,在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时,应把握一项基本的原则,即以学生为本,要考虑小学生的各方面需求,运用多种教学途径向学生解析传统文化的礼仪、思想,迎合学生的心理,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的投入到传统优秀文化教育中。民族特点鲜明是传统优秀文化的一大显著特点,教师应以此为入手点,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鼓励学生在课下阅读更多的优秀文化艺术作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习惯。例如: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可以以清明节、中秋节、端午节和春节等传统的节日为例,让学生了解这些传统节日的来源、发展和庆祝方式,并让学生讨论自己在这些节日中学到的知识,利用作文的方式总结对这些节日的学习结果。这对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和继承传统文化均有积极的作用,教师要及时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增强学习传统优秀文化的信心,感受学习传统优秀文化的乐趣。

第8篇:语文优质课教案范文

20xx-20xx学年农村小学语文教研工作计划(一)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核心,以新《课标》为引领,立足我校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坚持面向全体,打好基础,围绕“真实、有效”的教研主题,以研促教,立足课堂,努力实现“扎实、高效”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工作重点:

1、教学常规常抓不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健全以课堂教学研究为核心的教研,立足校情开展教研活动。

3、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与语文能力的提高。

三、主要工作:

1、落实教学常规,提高教学效率

本学期采用新教育本课框架,一年级为单位,分单元备课,要求教师要认真把握教材,研读教参,抓住重难点,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适合本学科的优秀教案,教案尽量达到适合同头课老师上课,但是每位教师在上课前要对教案进行修改,加入自己对教案的理解和设计,课后还要写出教学反思,坚持“个人精备+集体讨论+个人修改”的集体备课制度。对于作业的设计与批改,要认真对待,每月要接受学校的检查,不仅次数要达标,(语文作业一、二年级每学期不少于50次,作文每学期16次)对于作业的设计、批改情况、学生的书写等方面也要力求达到要求。

2、强化课改意识,改变教研形式

本学期将继续努力探索课程改革与提高教育质量相结合,促进两个发展:即教师发展、学生发展。首先,我们要“研”起来,一改往日的研课模式。本学期,我们的教研活动要努力在“实”上下工夫,在“新”字上做文章,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本学期教研活动基本上采用集中与分散,集体学习与分组研讨相结合的办法,使教研活动丰富多彩,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热情,鼓励教师合作、交流,共享教研成果,切实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尽量做到每次每人都有意见或建议发表,努力提高全组教师的业务水平。本学期继续采用同题异构的教研模式,同年级的老师针对同一课在其他班进行磨课,同级老师再在一起研课,指出执教老师课堂上优点和不足之处然后修改,最后再上我们学校的教研课。本学期我们观课、研课还在周三上午的时间深入研究课堂教学,使每次研课都能让老师从中有所学习,有所收获。同时,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把《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熟读牢记并真正内化为自己的教学理念与行为。

3、丰富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水平

(1)教研组根据学校教学计划要求,积极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各年级探讨本学期的班级活动。

(2)继续加强新课程实施的研究。着重加强对一年级、二年级的识字教学、三至六年级主要以加强习作指导和作文讲评的研究为中心,深化教学改革,不搞花架子,做到“真实、有效”。

(3)鼓励教师开展教学反思。语文教师要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变得准确、生动、形象,为学生示范。

(4)坚持集体学习研究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做法,语文组每位教师都要做一个终身学习者。除了参加学校规定的学习内容之外,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自修内容,重在提高个人的素质品味。

(5)重视教学质量的考评工作,认真做好教学的测评工作。各年级要根据年级的教学实际,搞好教学测评,及时检测,及时考评。另外,平时作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尽可能布置教师自己设计的作业,少做练习册,多布置开放性的作业,少做标准答案,在作业这一环节也要尽可能体现自主的特点,特别要重视学生的写字与朗读的训练,把学生的写字与朗读列入到考查内容上来。

(6)开展课改研究活动。一是每周进行两节的教研究活动课;二是根据学校计划,本学期新教师、老教师每人上一节观摩课,共同学科的老师研讨,在活动中,要发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作用。

4、组织各项活动和竞赛,创设展示才华的平台。

(1)举办读书节,进行读书竞赛活动。每学期组织学生读好三本书,开展大量阅读活动,并要求做好读书记录和古诗词的积累与背诵。同时老师要每人研读一本教学专著,和学生一同成长。

(2)举行课堂教学汇报课。

(3)各年级组织学生参加专项竞赛,如写字比赛、作文比赛、朗读比赛等。

(4)作文兴趣小组加大力度开展辅导工作,培养写作苗子。

(5)撰写论文和教学案例,积极参加镇教育学会分会的评比活动。

(6)是社会调查活动。鼓励每个年级有计划的进行社会实践调查活动,走出校园,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

四、具体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制订教研组工作计划及各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2、制定教学进度表。

3、备课、学生作业月查。

三月份:

1、常规教学;

2、认真上好教研课。

3、备课、学生作业月查。

四月份:

1、认真上好教研课;

2、集体备课研讨;

3、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4、备课笔记、学生作业月查。

五月份:

1、优秀作业展评;

2、校园读书节活动

3、认真上好教研课

4、备课、学生作业月查。

六月份:

1、备课、学生作业月查

2、上交各项资料;

3、期末测试。

20xx-20xx学年农村小学语文教研工作计划(二)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语文教研组本着以教师为主体,以新的课改理念为导向,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核心,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为引领,围绕“立足课堂,深化课改,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教研主题,以研促教,立足课堂,扎实有效开展语文学科教学研究,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努力实现“扎实、高效”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创我校语文课程改革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1、教学常规常抓不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进一步完善、规范教学行为,促使语文课堂教学有效益,教育教学有实效。

2、健全以课堂教学研究为核心的教研,立足校情开展教研活动。

3、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与语文能力的提高。

4、加强科研指导,大力推进语文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倡导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5、精心打造自主高效课堂(模路、小组打造和课堂评价标准设计);

6、强化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进行课程整合与开发。

7、继续深入开展教材、教学用书及课程标准的学习,确保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每位教师努力做到让语文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通过写教学随笔、个案积累,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创出佳绩。

三、主要工作

1、加强教研组建设,构建“学习型教研组”。

(1)认真抓好理论学习,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的理念。明确形势发展要求,学习新课程,在思想上树立新课程意识,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

(2)坚持集体学习研究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做法,语文组每位教师都要做一个终身学习者。除了参加学校规定的学习内容之外,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自修内容,重在提高个人的素质品味。

(3)教学常规的学习。认真抓好学校教学常规的学习,每位老师要经常对照检查。

2、严格执行和落实教学常规,强化教学管理。

教学常规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批改与辅导、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等方面。本学期要抓好教学常规的执行与落实。每个月都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常规的检查。

(1)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中心,以优化教育教学为目标,以转变教学方式为重点,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把学校的教学要求落到实处。

(2)抓紧抓好备课工作,备教师要根据年级的教材特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安排好教学计划,落实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放在首位。

(3)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形成导学案。本着“功夫在课前,成绩在课上”的原则,要做到“三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主备人),按照“个人主备——集体评议——研究修改——展示反思”的思路,强化集体备课。要力求改变照抄照搬教案,与上课相脱节的现象。备课时,应注意及时吸收新的教学信息,优化教学过程,完善自己的备课思路,要注意学习与借鉴,但切忌照搬照抄。尝试大单元教学,备课时,要在深入分析每个单元(或每个系列)教材的基础上。

(4)加强组内听课评课活动。要认真填写听课记录,不能弄虚作假。加强评课活动,发扬教学民主,浓厚教研气氛。

(5)重视教学质量的考评工作,认真做好教学的测评工作。各语文教师要根据年级的教学实际,搞好教学测评,搞好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同时在质量教学质量考查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口试的检查与阅读量的检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另外,平时作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尽可能布置教师自己设计的作业,少做练习册,多布置开放性的作业,少做标准答案,在作业这一环节也要尽可能体现自主的特点,特别要重视学生的写字、朗读、写作、读书等方面的训练,把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的提升列入到考查内容上来。

3、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提高教研水平

(1)大力推进自主高效课堂(构成要件:操作流程(模式)、导学案、小组建设、学习目标、自学、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展示、反馈、检测、评价)导学案编写、学习小组建设和课后检测三个项目,以课堂为阵地,精心组织,分阶段实施,努力实践“自主学习、交流展示、分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由“建模”走向“出模”,确立学科模式。

(2)教研组根据学校教学计划要求,积极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各年级要积极探讨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在年级组互相听课,共同提高。

(3)完善集体备课制度,提高整体教学水平。本学期,我们语文教研组利用本校每周的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时间,加强集体备课的管理,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建设好语文学科资源,为教学提供有效的资源共享。每组选本单元的重点课文进行研究、讨论,指定中心发言人,谈教法谈学法,其他教师进行修改补充,努力追求课堂教学的新境界,挖掘教材的精髓,集思广义,进行教研活动,把课文吃透、吃准、吃精。使课堂变成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充满问题探索的课堂,充满语文魅力的课堂,充满教学智慧的课堂。

(4)积极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为青年教师创造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青年教师要将磨课当作自己成长的舞台。

(5)师徒结对,同伴互助。本学期,我们语文组将进一步加强这个方面的管理,让“师徒结对,同伴互助”真正发挥它应有的功效,真正做到促进教学相长。

(6)继续加强新课程实施的研究。着重加强对一年级的汉语拼音教学、二年级的识字教学、三至六年级主要以加强习作指导和作文讲评的研究为中心,深化教学改革,不搞花架子,做到“真实、有效”。

(7)鼓励教师开展教学反思。语文教师要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变得准确、生动、形象,为学生示范。

(8)继续开展语文小课题的研究。强化小课题的研究与管理,及时总结、交流、推广小课题研究成果;围绕课题开展学科教研活动,解决教学存在的问题,使教师的反思能力、研究水平在研究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9)积极打造学习小组实体,合理安排,要注意好、中、差学生、性别、学生能力和家庭背景的合理搭配。开展小组长培训工作,小组长角色应不断变化,每个小组成员可以轮流担任小组长、代言人或记录员等,做到每个同学都有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

20xx-20xx学年农村小学语文教研工作计划(三)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学校教育工作的精神,我校语文教研工作更新观念、真抓实干,紧紧围绕学校本学期工作目标,即“培养秀外慧中的阳光儿童”这一培养目标,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重点,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紧紧抓住教学主渠道,以学生为本、以质量为魂、以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为中心,着力研究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以校本研究为主要方式,继续落实教学常规、规范,落实、优化教学过程,扎扎实实地提高教学质量。同时结合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的教研实际,为教师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和展示舞台,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及业务能力,为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服务。

二 、工作目标:

1、创建目标:

创建先进教研组。

2、竞赛成绩有突破:

3、教学质量大提升。

4、细化、优化各项常规工作,发挥教研组每位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有序、有效、积极的开展各项语文教学活动。

三、工作措施:

(一)强化本教研组建设,积极发挥教研组的团队合作力量。

本学期我们将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语文教学研究,把本教研组作为一个有力的团体,打团队仗,让每一位教师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潜能,凝聚智慧,创造智慧。

1、教研组要认真做好创建工作。针对吴江市先进教研组的考评要求,积极开展各项活动,精心准备迎检资料,力争成为吴江市先进教研组。

2、教研组本学期开展二次综合性学科活动。

2月 经典诵读 3月 作文节

3、组织语文的出卷工作。

语文学科的单元练习卷由备课组长分工、把关,在第一、二周内出好全部的单元试卷。要求知识点覆盖全面、难度适宜、题型丰富。而后由科教处统一建立学校题库。

4、做好六认真工作。教研组每一位教师要认真备课,认真上课,科学合理布置作业,认真批改作业。开学第一周将进行寒假备课情况的检查,一个月后将对语文学科的所有备课进行检查。

5、组织学科类校级比赛活动。

教研组本学期将组织两次学科类竞赛活动,语文的诵读论语,讲论语故事比赛、现场作文比赛。竞赛结果与教师期终考评挂钩。(与学科节活动结合起来。)

6、教研组将全力组织市局组织的学生学科竞赛活动,如:整班写字比赛、学生现场作文比赛等,安排专人辅导,责任到人,争取满意的成绩。

7、组织教学研讨活动。

有教有研,有教必研,以研促教,以研兴教,要围绕“教学”工作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教学研究”活动

本学期将开展赛课活动, 40周岁以下教师参加校级赛课。评比出20xx年校级的A级课。

本学期将继续结合学校的对外活动,组织老师们按年级进行集体备课,组织公开的教研活动,组内老师之间互相进行听课、评课活动。

每月利用双休日时间组织一次教研组主题研究学习活动。

(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全面落实课程计划,严格按课表上课,按教学进度,备课内容上课,提前进课堂,准时下课,每天按时处理学生的作业,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按时清校。

教师备课分两次检查,第一周检查寒假备课情况,一月后检查全部的备课。每月检查学生作业一次。

2、做好教学质量检测。

每一位教师都要树立质量为主的思想,继续做好培优辅差工作,并在效率上下苦功夫,花巧功夫。每个班级力争及格率达100℅、毕业考试及任何的市级抽测调研及格率达全市前三名。 本学期,语文将进行不同形式的月考,分年级的单科调研,有后进生跟踪调研,有阅读能力,现场作文比赛等。在调研后要认真做好质量分析。

学校在期中和期末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统一的检测,并对检测的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我们要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及时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改进的措施。

根据语文学科平时考查、期末考试及市抽测的班级合格率、优秀率在年级组的名次进行考核。

3、继续进行读写算工程。四年级继续推行全年级的整班软笔书法课程,外聘专业书法老师,统一规划课程内容,进行专业的指导与训练。教研组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通过竞赛的方式来带动学生发展,如经典诵读、整班写字、现场作文等,以活动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扎实学生基础知识,养成学生基本习惯。

4、重视培养特长生,重视成绩。

语文教研组设立写作、朗读、书法等兴趣小组,每位辅导老师自主地创造性地实施自己的辅导计划,并把辅导计划及辅导内容形成文字材料,作为所辅导学科的课程,把兴趣组活动逐步走向课程化,规范化。每个兴趣组有切实辅导成绩,成为学校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生力军。

5、《论语》诵读充实学生阅读书库。把论语作文按年段进入课程,把人人会背论语作为盛泽实验小学学生的标志,让学生装着一本论语走出校门,真正培养秀外慧中的少年儿童。

(三)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队伍素质。

教师的发展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

1、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继续实施“青蓝工程”、“名师工程”,有目标,有层次,有措施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抓好骨干教师示范。继续积极参加杏坛论语、骨干老师示范课活动。(每柆老师每次听课后都要上网发表意见,提高评课水平,作为听课依据之一。)

抓青年教师培养。3-4月份进行一次青年教师的赛课活动,评出校级20xx年度好课A级课教师。

2、抓好教师的业务学习。

3、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项培训工作,回来后上好汇报课,并谈一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使一人学习,大家受益。本学期开展市级公开课活动一次,友好学校教学研讨活动一次。

4、鼓励大胆使用现有的现代化教育手段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加快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步伐。

5、以敢于争先的勇气与决心参加市局各项各类的业务竞赛,其中包括学科基本功比赛、课堂教学比赛、教学案例设计等。本学期的重点是2A级评优课。

6、语文学科基地建设。我校将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基地的作用,组织开展3次专题研讨活动:2月阅读课教什么;3月作文课指导什么;5月阅读课考什么。暑期将组织为期3天的语文教材解读与教学设计专题培训。

7、教研组以学校主课题“智慧解放教育理念下的小学组块教学研究》下,确立子课题《智慧解放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组块教学的实践研究》。每位老师也要在此基础上确定自己的小课题,并且对于课题研究要做到“五个一”。

四、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做好开学初的各项准备工作。

2、寒假备课检查。

3、兴趣小组起动,着手编写语文《论语》辅导教材。

4、组织开展《论语》经典诵读活动,讲“论语小故事”。

5、出好语文单元试卷。

6、质量调研一。

7、开展语文教研组活动。(主题另定)

三月份:

1、语文“放飞理想”作文节活动,组织开展现场作文赛。

2、校级A级课评比开始。

3、友好学校教学研讨活动。

4、“江苏省读写大赛”活动。

5、质量调研二。

6、开展语文教研组活动。(主题另定)

四月份:

1、校级A级课评比。

2、市级公开课活动。

3、期中检测并进行质量分析。

4、“六认真”检查。

5、开展语文教研组活动。(主题另定)

五月份:

1、开展整班写字比赛。

2、信息技术培训。

3、质量调研三

4、“六认真”检查。

5、开展语文教研组活动。(主题另定)

六月份:

1、制定学科复习计划。

3、语文学科知识竞赛

4、组织期末考试。

5、兴趣小组汇报展示及考核。

6、开展语文教研组活动。(主题另定)

第9篇:语文优质课教案范文

【关键词】独立学院

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C-0094-02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性计划,体现学校的办学思想和育人理念。独立学院办学方法和人才培养目标、方案与普通高校存在着差别,独立学院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不同于研究型大学的一本院校,也不同于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二本院校,它更注重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同时,独立学院又属于本科院校,不同于强调技能的高职高专,它的办学目标是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因此,独立院校应根据自身办学特点,从专业定位、培养目标、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等方面不断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本文以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为例,探析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一、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高等院校设置最普遍的文科专业之一,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从事文秘、记者、编辑、教师等相关工作的人才。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综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高等教育也随之转变为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结合体。以新机制、新模式设立的独立学院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面临新的挑战。独立学院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人才,关系到传统专业向现代专业转型和发展的问题。

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目前普遍存在着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不够明确的问题。大多数独立学院在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初期,人才培养目标往往完全参照一本、二本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照搬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追求理论系统性、完整性,以学科理论为中心,注重传授知识。而独立学院的综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的素质基础与一本、二本院校有许多差异,完全照搬其人才培养方案,不仅会影响独立学院综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更会导致所培养的学生缺乏鲜明专业特色和实用技能。

二、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意义

独立学院的发展已初具规模,改革与实施综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在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提升自己竞争优势和满足社会需求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只有在实施过程中对已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地调整和创新,才能较好地满足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解决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使他们在工作中尽早地适应岗位。同时,应在对已毕业的学生就业情况进行追踪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综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独立学院的办学宗旨,其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理论能力方面应比高职高专学生强,在职业技能方面又要比一本、二本院校的学生强。既要具备本科的理论专业知识,又能把知识运用于实践,具有一定的职业技能,这是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独立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既要重视理论课程的教学,又要重视职业技能的培养。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施,人才的多元化培养,在原来专业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加强相关技能的培训,寻找专业教学与社会需求的切合点,拓展专业就业方向,充分发挥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理论技能与应用能力,使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有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以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三、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具体措施

与着重培养研究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一本、二本院校不同,独立学院的学生理论知识要求有所降低,但实践能力要求有所增强。与专门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高专也不同,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应是理论基础相对扎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汉语言文学作为应用型专业,找准定位、设置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成为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

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为:改革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教育的体系,以构建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能力、素质结构。为达到这一目标,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应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优化课程内容,增加实践环节,调整并优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模块的结构比例,构建综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并付诸实施。

(一)优化课程,建立和完善教学保障机制

实施综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除了扩大自有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队伍,加大自有师资队伍培训力度,还应从电台、电视台、报社等单位聘请具有双师素质的兼职教师任教,建立一支专兼结合,以白有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修订教学计划,全面实施课程改革,优化课程,增加实践环节,建立以“应用”为特征的理论教学体系,以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采用以基地、学校、行业结合为主的教学模式,建立汉语言文学专业与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合作机制,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提高应用能力。

(二)调整课程模块比例,注重实践教学

教学计划的修订、课程的调整,既要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又要满足学生个人未来的发展,使学生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实用的专业技能。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组织专家修订教学计划,优化课程体系,注重实践、应用性课程的开设。构建“教学+实践”的课程体系,根据综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基础课、专业技能和人文社会科学有关课程的设置,增加技能课的开设,多方位拓展专业方向。一方面,根据学生就业兴趣和计划,优化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为学生进入某工作领域发展打好基础,做到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另一方面,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有选择地传授新闻宣传、文书档案、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并进行相关技能培训,使学生具有从事相应工作的能力。为突出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设置相关职业课程,例如言语艺术、秘书学、公共关系学、文秘写作、新闻采访与写作、档案学、实用礼仪等课程,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技能,提高学生采编写、组织、协调、交流沟通等能力。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职业竞争力,学院鼓励学生在完成规定课程教学后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考试、测试,取得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要求学生参加科技创新与素质拓展活动以获得相应学分,如普通话测试。此外,根据学生就业兴趣和计划,开设多门选修课,如速记学、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原理等课程,满足将来从事不同工作的学生有目的地选择相关课程,使学生成为具有实用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目前,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中专业课占45%以上,文化类和教育理论类课程占25%,实践课程仅占5%,这样的设置很难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因此,必须对现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结构和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增加实践环节和实践时间,形成以实践应用能力为主、突出学生理论与技能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以及学生在生存中求发展的能力,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充分体现独立学院的办学特色。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调整并优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模块的结构比例,实践课程学时增加15%以上,第一学年设置为期2周的社会调查或文学采风活动,第二学年设置为期2周的社会工作实习,第三学年设置为期4周的社会工作实习,第四学年设置为期2个月的毕业实习。同时,构筑并实施综合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体系,通过加强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如与一些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共建实习基地,已建好的语音实验室、线性编辑实验室、摄影摄像实验室和《天行健》校刊、《晨曦报》、广播站等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

(三)发挥学生社团作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独立学院综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除了要加强校内外的实训、实习基地建设,还要充分利用校内资源,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学生社团是发挥学生组织协调、管理沟通能力的重要平台,在社团活动中,学生可以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可以发挥活动能力强、参与意识强的特点,提升自我培养意识和能力。因此,独立学院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应致力于发挥学生社团作用。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的,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该学院在第二课堂组织开展众多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专业相结合,以求实创新、锻炼自我为宗旨的特色活动,使学生的潜能、才华及创新精神得以尽情施展与发挥。学院定期举办社团活动、班级特色活动、学科创新活动,充分挖掘、发挥学生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形成“人人有舞台”的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促使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