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机电实习计划范文

机电实习计划精选(九篇)

机电实习计划

第1篇:机电实习计划范文

一、传统课程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航空无线电设备检测技术》课程教学大多采取知识本位的教学模式,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主体,是知识的讲解者与传授者,大多采用“概念讲解知识规律应用案例示范学生实践作业”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中,教师讲解所占的时间较多,留给学生实践的时间较少,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多是被动的。到了实际任职岗位,学生往往对着一堆仪器、设备茫然不知所措,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不能很好地转化为任职岗位的能力。

二、基于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

任职岗位教育则要求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需要采用基于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强调对学生的岗位实操能力和按规范操作能力的培养。知识可以在传授过程中获得,能力却只能是学生自己通过不断摸索、实践训练而获得。因此必须对传统的课程教学过程做出改革。

本课程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对航空无线电设备的保障能力,即:熟悉航空无线电设备检测的理论和规定,能够根据检测任务设计检测计划,熟练运用检测仪器、设备完成相关任务,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判定,实施后续维护、维修或保障。因而可将本门课程的能力要求细分为:具备检测理论知识的能力,仪器、设备的使用能力,制定检测计划的能力,实施航空无线电设备检测的能力,维护航空无线电设备的能力。

明确课程的具体能力目标之后,可按基于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改革。

(一)“能力本位(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CBE)”的概念

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模式起源于北美的能力本位运动,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职业教育与改革的方向。其概念是:“能力本位教育是建立在对某一职业岗位所需能力的鉴别和操作的基础上……一般是以特定的行为化目标来陈述所鉴别出来的操作技能。随后,就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来排列这些目标,以此作为教学顺序以帮助学生掌握这些行为目标……”[1]

CBE理论的核心观念就是要使学生掌握某个职业所必需的实际工作能力。对“能力”的理解因人而异。在此仅将“能力”理解为学生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即满足实际工作岗位需要的能力[2]。一切以岗位需要为目的,课程配置、教学设施及其配置等完全服从于“能力”培养的需要。

通常实施CBE教学模式的核心步骤如下:先进行就业市场调查,然后分析岗位职责,在此基础上提出综合职责能力和专项能力,由此形成职业能力分析表,然后制订课程标准、课程计划,进而设定教学方式、认定教学模式,最终实施教学,并进行能力评估[2]。由此可知,CBE教学模式需要全盘统筹、仔细调研,制定详周到的整体计划,对每一步计划都要严格落实。目前,CBE教育的开展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3]。

(二)基于能力本位的《航空无线电设备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模式

引入基于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对本课程进行改革,参照CBE教学模式实施的核心步骤开展施训。

1.学生就业市场调查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走向各航空地勤无线电保障专业岗位,从事一级或二级航空无线电地勤维护。

2.岗位职责

从事本专业一级维护的人员,需要熟练掌握无线电设备的机上安装位置、交联关系、各设备间连线的走向及位置,能够熟练掌握设备的通电检查、安装和拆卸,能够制定本专业的维护计划和组织实施维护工作;从事本专业二级维护的人员需要熟练掌握无线电设备的组成及连接关系、机件的性能指标,能够完成本专业设备的检测及故障判定,能够制定本专业设备的检测维护计划和组织实施检测维护及故障判定,具备一定的故障修复能力。

(1)综合职责能力

根据岗位职责,需具备的综合职责能力有:制定一级、二级维护计划的能力,按照计划组织实施一级、二级检测维护的能力。

(2)专项能力

根据岗位职责,需具备的专项能力有:机上设备的外部检查能力、机上设备的拆卸与安装能力、机上设备的通电检查能力、机上设备的故障判定能力、一定的机上设备故障修复能力、无线电设备的性能指标解读能力、无线电设备检测相关仪器的使用能力、对无线电设备实施检测的能力、对检测数据的处理和判定能力、无线电设备故障定位能力、一定的无线电设备故障修复能力。

3.课程标准及课程计划

课程标准的制定主要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目标,教师在课程的施训过程中,主要扮演导师的职责,学生在明确了本课程的能力目标和今后的岗位职责后,根据个人的情况,结合本课程的课程标准,针对性地制定个人的课程计划。

4.教学方式与教学实施

本课程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制定的课程计划,按照时间节点对学生的能力目标予以检查。在学生完成课程计划期间,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汇报予以指导。

本课程各项能力培养目标的教学方式如下。

(1)综合职责能力

在本课程后期,每名学生选择一个机型,到图书馆查阅对应机型的维护手册,明确本机型的工作计划和流程,结合实验室的实装设备,制定单个检测、维护项目的工作计划,以3名或3名以上学生为小组,每名学生依次按照自己拟定的工作计划,组织本小组的学生按照计划实施相关的检测与维护,完成后小组成员集体讨论每名组员计划制定和实施过程的成功经验与不足,教师则跟踪整个过程,最后对每名小组成员的计划制定和实施情况予以点评。

(2)专项能力

1)机上设备的外部检查能力

为每名学生颁发一部实装机型的维护手册,要求每名学生通读维护手册后,列出本机型的外部检查顺序和检查要求,制定出个人熟练掌握本项能力的时间和训练计划,教师则对学生列出的外部检查顺序和检查要求予以审查,并按照每名学生的时间节点对本项能力进行检查。

2)机上设备的拆卸与安装能力

教师根据实装机型上的设备,选择有典型特征的设备提供给学生,每名学生通过查阅飞机维护手册,掌握机上设备的拆卸与安装流程、方法及特殊工具的使用方法,教师演示拆卸与安装方法后,每个学生制定自己的实习计划。教师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应全程予以指导,并按照学生制定的实习计划重点对学生的该项能力进行检查。

3)机上设备的通电检查能力

由于该项能力需要在实装飞机上实施,存在损坏装备的可能。因此,本项能力培训的初期,教师必须明确指出培训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要求学生牢记在心。学生根据飞机的维护手册,制定本项能力的个人计划,教师应当在学生熟练通过模拟训练后,方可允许学生按照个人计划上机实习。在实习过程中,教师必须全程跟踪,并予以悉心指导。

4)机上设备的故障判定能力

学生可自行查阅飞机维护手册上的典型故障,教师对此予以抽查。本课程的实施是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故障,要求学生分组,通过以组为单位的竞争模式,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团队意识,鼓励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集体讨论、制定故障定位方案和组织实施故障定位等流程,培养学生的该项能力以及综合职责能力。

5)一定的机上故障修复能力

实际工作中该项能力的获取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因此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该项能力对学生的要求也因人而异,对基础较好的学生提出的要求较高,对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则要求能掌握以后努力的方向。

6)无线电设备的性能指标解读能力

该项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该部分主要是教师讲解,对该项知识的考查也主要以理论考核的形式完成。

7)无线电设备检测相关仪器的使用能力

学生通过课程标准和飞机维护手册,自行查阅本岗位所需的通用仪器和专用仪器,并根据自己对相关仪器掌握的熟练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并上报教师,教师对其予以审查。学生按照自己的计划展开学习并按时间节点申请检查。

8)对无线电设备实施检测的能力

该项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学生结合本课程的课程标准,通过自学飞行手册和查阅相关资料,明确检测内容、方法、步骤、程序和注意事项,制定个人的学习计划。教师随后针对性地讲授检测的注意事项和方法,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式完成检测任务,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惑和问题随时予以解答,并按时间节点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情况进行检查。

9)对检测数据的处理和判定能力

检测过程中测得的数据可能存在误差,也可能存在误读和误测量。如何防止误测量、测量错误和减少测量误差,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能力。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推荐给学生相关书籍,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完成本模块内容的学习。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并完成后,向教师提出考核申请,教师则利用实际实装检测的数据对学生进行考核。

10)无线电设备故障定位能力

该项能力要求学生通过对检测完成后的数据进行正确处理、判读的基础上,准确判定航空无线电设备的故障件,在熟知其工作原理、电路组成和电路图的基础上,利用检测仪器、设备,将故障定位到单元级。鼓励学生根据个人情况,以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教师在学生制定计划之前,针对学生的个人情况分发学习任务,学生领取任务后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完成后向教师申请考核。

11)一定的无线电设备故障修复能力

该项能力要求学生在正确进行无线电设备故障定位的基础上,找到故障部位并予以维修。本项能力可进一步拆分为无线电设备维修基本能力、故障定位能力和无线电设备单元级维修能力。

在实际教学施训中,教师提供给学生带有单元级故障的航空无线电设备,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前期的能力培养成果,根据自己的无线电设备维修基本能力和单元级维修能力,制定个人学习计划,教师则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指导并按时间节点进行考查。

5.教学评价

考核评价的目的是检验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是否达到,促进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使学生通过评价都能看到自身的长处与不足,增强岗位任职的信心。评价应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为以后的教学改进提供事实依据。

要想对学生形成全面、客观的评价,就需要尽可能多地掌握多方面的评价信息。传统教学评价模式采取考试的单一评价模式,对学生的评价难免失之偏颇。本课程的评价力图通过多渠道的评价方式形成最终评价结论,主要评价项目实践有:无线电专业维修基础、检测数据处理,无线电设备性能指标解读,无线电设备的机上外部检查,无线电设备的机上安装、拆卸,无线电设备的机上通电检查,一定的机上故障修复能力,检测仪器的使用能力,无线电设备检测能力,无线电设备的故障定位能力,一定的无线电设备故障修复能力,拟定工作计划和组织实施能力。评价依据主要有以下方面。

(1)能力评r为主

评价采取教考分离的原则,对能力和理论的考试,采用题库随机抽题的形式进行,具体的操作过程则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力争使评价客观公正。

(2)多种评价方式为辅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全程追踪,其评价较为全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成员之间对彼此的能力有着较深的理解,评价小组成员之间互评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学生对自我的了解最为深刻,但具有主观性,自我评价对形成最终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三、小结

能力本位的思想回归了教学的本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施教改以来,本课程的学生连续三年100%通过了国家组织的岗位职业技能鉴定,这进一步证明了本项改革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第2篇:机电实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电子信息;教学计划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02-0000-01

教学计划是我国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制定的一系列总体规划,主要的目的是实现对学生的培养。在电子信息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制定教学计划,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电子信息教学计划可以顺利实践,才能提高电子信息的教学水平,实现电子信息教学计划的重要作用,实现对学生的培养。

一、电子信息的教学计划的制定

(一)电子信息教学计划的背景

某学校在进行电子信息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效果没有得到实现。例如,一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重视对电子信息教学内容的学习,认为和平常的生活不相关。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集中精神听讲,课堂效率比较低,不能完全掌握电子信息教学中的内容,教学效果没有取得明显的进步。针对这种情况,电子信息教学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开始根据我国的电子信息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电子信息学习情况,制定电子信息教学计划。

(二)电子信息教学计划制定的作用

教学计划是学校为了实现对人才进行培养的目标和基本要求制定的总体规划的实施方案,是学校实现对教学内容的安排、对教学过程的组织和管理等的一项基本依据。并且,教学计划的制定,总体的反映出了学校的教学改革情况。在电子信息的教学过程中,学校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可以实现对传统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的改革,打破电子信息教学中自成体系的教学惯例,提出了实电子信息教学和其它学科之间进行有机衔接的方法,突出了电子信息教学的基本概念和教学理论,反映出了电子信息学科中的最新成就,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电子信息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三)电子信息教学计划的制定

某学校根据电子信息教学的要求,为了改善目前的电子信息教学情况,提高电子信息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了科学、合理的电子信息教学计划。首先,该学校制定了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然后,实现了对教学计划的建立。例如,学校制定了培养学生成为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电子信息技术,对教学课程体系进行了整体的设置,实现了相关电子信息课程的整合优化,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等,制定了一系列的电子信息教学计划。

二、电子信息教学计划的实践

根据学校制定的电子信息教学计划,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电子信息教学计划的顺利实践。例如,教师在电子信息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对教学体系进行实践、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开展电子科技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等。

(一)创新教学体系

电子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为了实现电子信息教学计划,可以对教学体系进行创新。例如,教师在电子信息教学的过程中,应用实践教学体系。因为实践教学主要是强调以实践为主,可以实现电子信息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的有效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实践教学体系,可以保证电子信息教学的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也完成了电子信息的教学计划,发挥了电子信息教学的作用。学校的电子信息教学应该不断的进行创新,改善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及时的进行开会研讨,以实现教学目标。

(二)加强实践能力培训

电子信息的理论教学一般都是在教室中进行的,实践主要是在实验室或者车间进行。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不能真正实现电子信息教学的作用。学校在电子信息教学计划中,制定了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所以,学校在电子信息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某学校在电子信息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训,把课堂搬到了车间。学生在车间中学习,接受了理论知识之后,可以直接进行实际操作,这种教学方法,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电子信息学习水平,实现了电子信息教学计划。

(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校在制定电子信息教学计划的时候,一定要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进教学计划。因为,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具有了学习电子信息技术的兴趣,才能自主的进行电子信息学习,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电子信息学习水平。例如,某学校在电子信息教学的过程中,积极的开展电子科技活动,举行电子信息技术大赛,鼓励学生应用自己掌握的电子信息技术,自己动手创作参赛作品。这种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了电子信息教学计划对人才的培养。

三、结束语

电子信息技术是一项涉及到很多不同内容的综合性学科,是一种先进的信息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电子信息教学的过程中,制定有效的电子信息教学计划,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电子信息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有利于实现电子信息的教学效果,提高了电子信息教学的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了我国电子信息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机电实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电视机教学

《电视机原理与维修》是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中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传统教育方法使学生很难接受知识,而项目式教学法在做中学、在做中教,更能体现学生的主动性,更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一、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所谓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按照工作过程将项目分解成几个模块,具体模块又划分成系列任务,并与相应的知识点关联,使学生通过任务驱动、解决问题来领会知识的内涵并应用,同时扩展学生对更深层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达到教、学、做的有机结合,从而较好地解决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相脱节的问题。

二、《电视机原理与维修》课程项目设计

《电视机原理与维修》课程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包括:良好的从业素质;熟练的维修技能;基本理论知识。根据上述要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将理论、技能、素质结合起来形成了七个项目,项目下分若干模块,如表1所示。

表1 《电视机原理与维修》项目表

项目编号 项目 模块

1 高频头与频道预置电路 高频头故障维修;频道预置电路维修

2 图像中频通道与伴音通道 图像中频通道(有光栅无图无声)的维修;伴音通道(有图像无伴音故障)的维修

3 彩色解码电路 彩色解码电路(彩调失真故障)的维修;彩色解码电路(彩色不同步故障)的维修

4 彩色显像管及附属电路 呈基色光栅且伴有回扫亮线故障的维修;光栅呈现某一补色的维修

5 行、场扫描电路 行、场小信号处理电路(一条水平亮线故障)的维修;行、场扫描电路(有伴音、无光栅故障)的维修

6 开关式稳压电源 开关式稳压电源无图像、无伴音、无光栅故障的维修

7 遥控电路 面板按键和遥控器均不开机故障的维修;本机键盘正常遥控功能失效故障的维修

三、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项目教学法分五个阶段:明确任务―制定计划―教师示范―实施计划―评价总结。下面结合“长虹A3/A6机芯开关电源维修”的项目教学实践,谈谈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

1.明确任务

这是项目教学法的导向阶段,由教师提出项目任务――长虹A3/A6机芯开关电源维修,然后与学生共同讨论,最后确定该项目的目标和任务。目标包括:了解开关电源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开关电源的维修方法。任务如下:区分主电源和副电源、交流输入及整流滤波电路、稳压电路、保护电路;正确使用万用表测量关键点电压;开关电源故障检修。

2.制定项目工作计划

项目教学的关键在于项目计划的设计。项目确定后,根据项目的目标和任务,让学生充分利用从各种渠道搜集的资料,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然后通过组内同学充分讨论和交流,取长补短,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使学生明确要学习哪方面的知识、练习哪方面的技能,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分组进行操作,每组成员3~4名,每组设立组长,负责小组项目的安排。

3.教师示范

围绕当前学习的知识点,按照学生“知识迁移”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小项目,并由教师示范完成项目的过程。例如,教师通过示范测量开关电源启动电压、输出电压,使学生很快掌握用万用表测量彩色电视机各有关点的电压方法和注意事项,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4.实施计划

项目实施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阶段,此阶段教师一定要提示学生认真对待,注意安全。学生根据项目工作计划,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法去完成项目。同时,教师要参与其中,对于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要求学生尽量从教材和维修手册等资料中获得答案。但对于学生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教师必须作必要的讲解或提示,督促检查项目的顺利完成。

5.评价总结

(1)互评。教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们互相打分并展开讨论。

(2)教师总结。评价以实施项目的过程为主,不仅关注学生成绩,更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提高。

四、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效果

在《电视机原理与维修》课程中实施项目教学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解决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问题,其效果还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项目实施过程也是学生按自己的思路进行探索学习的过程,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是项目教学法中项目的完成是项目小组团队工作的结果,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四是学生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掌握了电视机维修的常识、技能和电视机原理,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第4篇:机电实习计划范文

二、主要工作目标及任务

1、学风、组织与制度建设学风建设:学风建设是学院快速发展的根本,学风不正,各项工作难以实现。我院已确定20年为学院质量管理年,以“迎评”工作为契机,狠抓学风建设,成立电子电气工程系学风建设领导小组,认真学习教育部及学院的有关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学院从严治校、从严治教,全员素质工程,紧紧围绕教学这个中心,强化师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形成诚实守信、学为人师、行为规范的优良学风。组织建设:在院党委和院行政的正确领导下,结合系部工作实际,进一步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特别是党团组织、学生管理组织、加强教职工的思想教育,增强教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制度建设:以“建立iso9*1质量认证体系”为契机,以学院的管理、规章制度为依据,结合我系的实际,进一步完善修订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实现各项工作运行和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减少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保证系各项工作运转有序。

2、加强专业建设加强学科建设是我系工作的重点之重,搞好电子类专业的开发尤为重要。对市场进一步作好调研论证,拟准备三个高职专业:《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通讯技术》和《供用电技术》专业的论证材料,编写实施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力争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成为我院的试点专业或示范性专业。搞好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加强校内实验实训室建设;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教师的“师德、师能、师表”抓起,不断加强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鼓励教师脱产、在职攻读硕士学位,通过学习不断提升理论水平,为专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继续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高学历专业人才的引进和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引进和聘用,提高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继续提升双师素质型教师比例,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的带头作用;加快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步伐,优化教师队伍的整体结构;完善教师量化考核制度,逐步引入竞争机制,奖优汰劣,让最优秀的教师承担核心课程的教学任务;培养和选拔学科(专业)带头人,院系骨干教师;制订新教师培养指导工作计划,专人指导定期督察;充分发挥教研室主任作用,开展教研活动,进行教学研讨、学术交流,开展课题研究;安排专业教师下厂实践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4、加强实践性教学(实验、实训、实习)建设继续优化系现有教育资源,加强基础性实验实训室建设,实施技能性教学,构建模块式、一体化实践性教学体系,提高现有的plc智能平台、模拟电子技术实训室、数字电路实验实训室的利用率,积极探讨开发现有实验实训室的技术培训功能,争取学院支持,申请增设电力拖动实训室、创新制作实训室、智能电子实训室、电气控制实验室、完善单片机技术实训室。在原有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将华电淄博热电股份有限公司、淄博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日升环境设备有限公司等公司发展为我系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加大实践教学时数,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5、抓常规教学,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在系综合教学科的组织协调下,抓好常规教学工作,确保常规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系教学督导检查组,实行教学时段分工负责制,以教研室为基层管理单元,全方位检查教师的教、学、管、研;实施创新教学,倡导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高职教育教学和教学设计,积极推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结合专业特点,不断推行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模式的改革,大力提倡因材施教,加强课余辅导和第二课堂的指导,严格教学督导和教学检查,规范常规教学。以教材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行教材改革,根据各专业及现有实验实训条件,编制一系列适用于一体化技能性教学的院本教材和国家规划教材,加快从传统理论性教学向技能性教学模式的转变。拟编院编教材《综合实验实训指导书》、《电工电子学》《电工实训教材》、《制冷空调实训教材》、《单片机技术应用》、《计算机制图与计算机辅助绘图》等,支持和鼓励教师撰写教学论文、申报教研课题,每人在省、市、院级刊物上1-2篇,系申报省市级项目课题3个。

6、学生管理工作在学院团委学生工作处的领导下,建立和健全学管队伍,特别是辅导员、班主任管理队伍。逐步实行双向选择的聘任制度,从选拔、任用、培训、考核、奖惩各个环节入手,定期对辅导员、班主任工作进行信息反馈,强化辅导员、班主任对学生管理工作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团总支、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发挥团组织的模范带头作用、学生会的自我管理作用、学生社团在学生个性发展中的作用。围绕当代大、中专学生思想发展新动态,专业特色和个性发展,加强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为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加强学生常规管理。规范日常行为,加强纪律观念,养成自觉守纪的习惯;高度重视日常思想教育工作,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日常思想教育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利用宣传栏、板报、主题班会、团会、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理想、职业责任感以及职业道德和职业价值观,增强掌握职业技能的主动性;特别要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和特困生的帮扶工作。

7、产教合作,走产学研一体化办学之路做到产学研有机结合是本学期系工作的重点之一。要积极探索产学合作的机制,以科研课题及职业培训为突破口,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加强与社会的沟通,发挥教学专家顾问、课座教授和校外实习基地的作用,利用系现有实验实训条件,积极开展科研课题的研究和职业培训工作,发动教师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编写教材,积极参加学院、市、省级课题的研究工作,积极推行教学改革,与企业密切联系合作,努力走出一条产学研一体化办学之路。

8、职业资格培训及考核职业资格证书已成为行业准入的门槛,持证上岗是就业的前提,多一个证书就多一个就业机会。充分发挥省市电类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站的作用,强化职业资格培训及考核工作,做好电类的职业技能资格培训鉴定工作。利用学院现有的教学资源,搞好社会培训考证工作。

9、作好迎评材料准备工作及iso9*1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工作根据学院统一要求和部署,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完善迎评材料,根据各个观测点精心准备,认真组织,确保系以评促建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积极配合学院有关处室搞好iso9*1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工作。

10、以就业为导向,拓宽就业市场,促招生发展加强与电子行业的联系,开辟实习就业市场。积极与市内外各企事业单位联系,拓宽就业渠道。以就业促招生,系全体教师要高度重视、积极提前做好明年的招生宣传工作,争取明年招生有一个大的突破。

第1周(8.28-9.3)召开教师会议部署学期工作系负责人编排授课计划、教师培养计划、期初教学检查、制定校内实验实训计划、安排表各教研室主任z*3制冷班、z*3应用电子班学生职业技能鉴定热能教研室、实验室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系党支部大专新生报到、注册、入学教育、军训系学生科、各教研室

第2周(9.4-9.1*)制订第二课堂、兴趣小组计划各教研室主任校外实习情况检查、电工实训准备实验室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系党支部

第3周(9.11-9.17)新上专业(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材料准备自动化教研室、应用电子教研室教学改革与教学模式探讨(一体化教学探讨)热能教研室电工实训开始(3--18周)、培训工作宣传实验室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系党支部大专新生开课教研室

第4周(9.18-9.24)期初教学检查各教研室主任各个专业精品课程准备各教研室修订实验室管理、实验规程、实验教学等相关的规章制度实验室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系党支部

第5周(9.25-1*.1)青年教师培训综合教学科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自动化教研室教学改革与教学模式探讨(一体化教学探讨)热能教研室修订实验室管理、实验规程、实验教学等相关的规章制度实验室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系党支部高职高专教育思想大讨论系主任

第6周(1*.2-1*.8)国庆节放假(1*月3日-7日)

第7周(1*.9-1*.15)省高校实验技术研究项目结题潘学海、郝岷省十五规划课题结题曾照香、李贤温实验室帐物核查实验室各层次、各专业教学计划修订李高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系党支部聘请专家进行专业技能培训(院级)系全体教师

第8周(1*.16-1*.22)《电工电子技术》一体化教学探讨潘学海《plc控制》一体化教学探讨郝岷校外实习情况检查实验室院级精品课程分工李高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系党支部

第9周(1*.23-1*.29)教学改革试点专业讨论电气自动化教研室教学改革试点专业讨论电子教研室校内实训教学情况检查实验室《机械与电气制图》系级公开课杨士勤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系党支部

第1*周(1*.3*-11.5)各层次、各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潘学海各层次、各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郝岷校内实训教学情况检查实验室召开学生代表会议,交流专业发展问题李高健专业申报教研室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系党支部高职高专教育思想大讨论系主任

第11周(11.6-11.12)期中教学检查、教学总结潘学海、郝岷、李高建考察签订校外实习基地实验室

第12周(11.13-11.19)《电工电子技术》系级公开课潘学海《数字电路》公开课(院级)郝岷编制、修订实验实训教学大纲实验室教学改革与教学模式探讨(一体化教学探讨)李高建

第13周(11.20-11.26)专题讲座(外聘专家)系全体教师编制、修订实验实训教学大纲实验室《数学》系级公开课纪红

第14周(11.27-12.3)《电机与拖动》一体化教学探讨潘学海《数字电路》一体化教学探讨郝岷编制、修订实验实训教学大纲实验室《制冷压缩机和设备》精品课程建设中期检查李高健

第15周(12.4-12.1*)《交直流传动技术》一体化教学探讨潘学海《模拟电路》一体化教学探讨郝岷编制、修订实验实训教学大纲实验室教学改革与教学模式探讨(一体化教学探讨)李高建、刘文玲

第16周(12.11-12.17)院级教研课题结题潘学海院级教研课题结题郝岷校外实习情况检查实验室《制冷空调技术》讲座(外聘专家)李高建

第17周(12.18-12.24)教学模式、考试模式改革探索(院级)潘学海教学模式、考试模式改革探索郝岷校外实习情况检查实验室教学经验交流李高健

第18周(12.25-12.31)教学经验交流潘学海教学经验交流郝岷校内实训教学情况检查实验室安排确定期末考试改革、试题李高健

第19周(1.1-1.7)考查课、技能课考核潘学海考查课、技能课考核郝岷实验室工作总结实验室考查课、技能课考核李高健系精品课程课件检查总结教研室

第20-21周(1.8-1.21)1月12-14日期末考试、期末工作总结综合教学科、教研室

第5篇:机电实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桌面上下文;MVC架构;中科院分词算法;实时监督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3)17-0054-03

一、引言

本文旨在通过基于学生个人桌面上下文行为日志的获取,构建一个个性化的学生使用电脑时间管理的指导服务系统。向这类学生提供一个有效的个人学习指导系统,协助其改正不良习惯,使大学生能够更合理地安排学习和生活。

基于桌面上下文的学生使用电脑时间管理指导服务系统(Time Management System 简称: TMS)是以学生个性化数据统计为前提的,集学生使用电脑时间的定制、管理、监督、统计为一体的服务系统。该系统底层以文件的方式存储用户的桌面上下文信息、存储用户的个性化学习计划,以实现公共数据的存储。上层以Java Swing 技术实现系统的界面,展现数据结果,以实现友好、方便、快捷的交互体验。该系统实现各种数据模型的统计分析,以各种不同的统计图形展示学生的计划完成情况,同时该系统实现三种不同的监督体制,包括基本监督提醒、邮件统计表反馈、短信实时反馈。另外该系统通过对学生桌面上下文数据的分词分析,实时向学生展示自己的关注话题排行。

该系统对有志于改正不良使用电脑习惯的学生有重要价值。同时也具备较高的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该系统完成后具有以下特性:

(1)方便学生定制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改善自己使用电脑的不良习惯。

(2)通过对学习计划的统计分析,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学习计划完成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

(3)多功能的监督系统,方便学生设定的监护人对其学习计划完成情况的监督。

(4)通过桌面上下文数据的统计分析实时获取自己关注的话题排行。

(5)该系统也适用于其他各类有志于改善自己使用电脑习惯的用户。

二、系统架构

1.桌面上下文用户数据的获取和存储

桌面上下文用户数据的获取和存储是实现该系统的数据基础。桌面上下文数据主要包括用户打开各类文档的标题信息、浏览各类网页的标题栏信息、打开的各类应用程序信息。随着用户使用电脑时间的不断增加,这些信息量会不断增大,采用合理的内外存存储方式是该系统必须考虑的问题。该系统采用中科院分词算法来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哈希表的方式管理内存中的数据,实现了高效的数据读取模式。对于系统使用应用程序的时间记录,该系统采用多线程的方式,开辟一个线程,每隔一定的时间粒度,轮询系统当前开启的应用程序,将对应的使用信息记录到文件中。这样当计算一个应用程序的使用时间时,只需要获取对应日志文件的行数,然后乘以粒度就能得到结果。

2.业务需求分析和系统架构设计

用户个性化的学习计划的统计分析是通过基于对用户桌面上下文数据的记录结果分析得到的。对用户制订的学习计划及进程在后台进行监督记录,最后按照不同的统计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形成不同的统计图表(统计表、柱状图、折线图、饼状图)展现给用户。另外,系统按照用户设定的监督规则,会对该学习计划进行多功能的监督反馈。监督功能包括基本监督、Java Mail邮件报表反馈[1]、短信实时控制。基本监督包括阻止和提醒模式。阻止模式包括关闭应用程序和弹窗提醒模式。提醒模式包括开启应用程序和弹窗提醒模式。邮件报表反馈和短信实时控制会及时向用户设定的监护人发送学习计划的完成情况和电脑的使用情况。用户的关注度排行榜,是利用中科院分词算法对用户桌面上下文的数据进行合理的统计学分析而得到的实时信息,方便用户及时了解自己近期的关注动向。

系统的架构遵循软件开发流行的MVC模式,分为表示层、业务层和数据持久层。该系统中表示层采用 Java Swing组建并设计实现。数据持久层采用Java序列化的机制,将对象完整地存储到文件当中。[2]同时该系统也是一个多任务的系统,用不同的线程来同时进行不同的任务。系统的整体设计如图1 所示。

3.基于MVC的 TMS 多任务协同工作系统的研发

TMS 系统在总体架构上采用 MVC模式。这种模式以最少的耦合协同工作,分工明确。首先由Java 的事件监听机制接受用户的请求并调用某个模型来处理请求,再将处理的结果交给某个Java Swing 组件,呈现给用户。系统采用多线程的设计机制,分别采用不同的线程来进行学习计划完成情况的统计工作、普通监督工作、邮件短信反馈工作。多线程的设计模式使系统能够协同完成多项任务。

三、关键技术

1.学习计划模型的设计和存储

学习计划是指用户对一系列添加到TMS 系统中需要被监督管理的应用程序详细使用情况的一个集合。在本系统中学习计划的最小操作单元是应用程序(Application),对一个应用程序的监督控制信息被称为记录(Record),若干个记录的集合就是一个学习计划(Schedule)。在本系统中分别用三个不同的类来表示上面三个实体。应用程序(Application)包括应用程序名字(name)、别名(nickname)、路径(path)、类别(type)。记录(Record)包括一个应用程序(Application)、开始时间(begintime)、结束时间(endtime)、服务模式(servicemode)、控制时长(controllength)。学习计划(Schedule)包括一个记录集合(record list)、开始时间(begintime)、结束时间(endtime)、计划名(Schedule name)。学习计划存储模型如图2 所示。

2.桌面上下文数据的获取和存储

桌面上下文数据是用户每日使用电脑产生的基础数据。本系统中的子系统ProcessTime(简称PT)用来记录用户的桌面上下文数据。PT 系统采用Win 32 API获取系统窗口程序的标题、应用程序使用情况等数据并最终存储到文件中。

3.多功能监督系统的实现

TMS 系统中的监督功能是集合了普通监督、邮件报表反馈、短信通知的体系。系统根据用户配置文件中配置的相关信息采用制定的统计模型,计算通知的临界条件,当临界条件被触发的时候,调用通知模块来完成监督功能。短信监督集合了已经开发完成的SMSService(短信发送平台) 系统。只需要在程序中将需要发送的短信内容插入SMSService系统对应的数据表中,该系统就能够将短消息发给用户设定的监督人。

4.功能需求分析与设计

Time Management System (TMS)分为TMS子系统、Process Time (PT)子系统、Rank List(RL)子系统。总体系统功能结构如图3所示。

(1)TMS子系统,包括系统参数配置模块、系统监督程序管理模块、学习计划模块、监督系统模块。

系统参数配置模块,对系统后续功能需要使用的基本信息进行配置,指用以验证的用户邮箱、监督人邮箱、监督人电话、监督类型、阻止方式、提醒方式、监督百分比等基本参数的配置工作。配置完成后存储到 config.data 文件中。

系统监督程序管理模块,添加需要监督的程序到系统中,并可以对该程序实施删除。应用程序一旦被添加到系统中,系统就会记录该应用程序当天的使用情况。

学习计划模块,包括学习计划管理和学习计划统计分析功能。学习计划管理包括添加、删除、查看学习计划功能。学习计划统计分析功能指对学习计划按照系统设计的模型,显示对应的统计图、柱状图、饼状图、折线图。

监督子系统,会根据系统配置信息中提供的监督百分比,判断系统正在执行的学习计划中子项的当天完成度和监督百分比的大小,并根据监督种类的设置,实时向用户以及监督人反馈信息。普通监督会根据用户设定的监督时间间隔来按照监督类型提醒用户。邮件报表反馈和短信实时反馈会按照默认一天一次的频率向监督人发送对应的数据。

(2)PT子系统,包括桌面上下文数据获取模块和应用程序使用记录获取模块。

桌面上下文数据获取模块,系统通过调用win 32 API 获取用户使用电脑时打开的各类窗口程序的标题、浏览器的标签栏、应用程序名等数据,并按照设计的格式存储到对应的文件系统中。

应用程序使用记录获取模块,主要记录用户使用各个应用程序的时间,为对学习计划完成度做统计分析提供数据。

(3)RL子系统,是用来查看用户关注度排行榜的模块。该模块通过中科院分词算法,对PT 子系统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百分比,最终以组件的方式呈现,供用户查看。

5.基于MVC 模式的多任务系统的实现

现代软件设计中通用的MVC模式,是软件设计的主流模式。本系统是基于Java Swing 技术进行桌面系统开发的,由通用的窗口(JFrame)或对话框(JDialog)作为View 层展示数据,利用实体操作类作为业务层,如 ScheduleManagement.java,并以实体POJO类作为数据模型,如Application.java、Record.java、Schedule.java等。图4以制订学习计划为例,展示系统一个模块的MVC实现。

四、小结

本文设计中基于桌面上下文的大学生使用电脑时间管理服务系统是学生更好地利用电脑生活、学习的辅助工具。该系统底层以文件系统的方式存储数据,实现了对数据的读写比采用数据库更快速的效果。上层以Java Swing组件展示内容,让用户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该系统从学习计划定制,到统计分析,到监督反馈一体化的机制,相信能够很好地对学生使用电脑的行为进行引导。

参考文献:

第6篇:机电实习计划范文

对专业职业岗位群和其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行动能力进行分析是开发工作系统化课程的首要任务。通过对企业和毕业生进行调查,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主要分布在电子产品整机装配、调试、设备维护、品质管理、生产管理、电子产品维修和工程安装等岗位(群)上。电子产品设计、生产是其一个典型工作任务和完整的工作过程,对工作过程进行相应的行动领域分析,根据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整合的理念和模拟电子电路、电子技能训练的课程内容的特点,将电子产品设计、生产的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型任务,设置若干个具有典型功能且相对完整的电子产品生产、设计的学习情境,将课程知识有机地嵌入到学习情境中,把模拟电子电路、电子技能训练课程整合重构成模拟电子电路制作与调试。

二、学习情景设计

学习领域是由若干个学习情境构成的,设计学习情境是课程改革的核心。根据模拟电子电路、电子技能训练的教学目标要求,按照职业成长和学习认知规律,将学习情景涉及的知识和技能按照产品设计生产的工作过程排序,根据电子产品设计生产所涉及到的工作过程,按元器件识别及焊接技术、基本单元电路、综合实训三个层次递进重构,以七个典型的产品制作任务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见右表。

三、教学实施及效果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根据项目过程的需要指导学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真实的工作项目为载体,让学生经历:明确任务制订计划方案决策项目实施检查控制评价反馈这六步完整的“行动”过程,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7篇:机电实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开放教育;法学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方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在我国现今的法制环境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已经深入人心。切实推行这一治国方略的坚定施行离不开我们广大的基层法律工作者,也离不开像电大开放教育这样面向基层、面向农村、以最普遍的广大劳动者为教育对象的法学教育。

电大自99年实施法学开放教育以来,为我国基层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法律专门人才。具不完全统计,仅笔者所在的贵州省黔西南电大分校截止2008年法学专业的毕业生人数就有1919人,其中专科毕业生949人,本科毕业生970人。[1]近几年法学专业学生在校生人数还在快速增长。在电大法学开放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一方面为基层提供了急需的专门法律人才,另一方面,随着法学开放教育办学的不断深入,也暴露出了一些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上的一些不足。

一、 培养目标和现实情况差距巨大

电大开放教育法学本科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法规,达到全日制高等学校法学专业四年制本科毕业的水平,能在国家机关、企 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应用型法律专门人才”[2]。我认为这个培养目标的制定不符合电大学生实际,有待商榷。

首先,全日制高等学校法学专业四年制本科应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我们不妨通过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学专业培养目标来了解一下。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学专业本科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高级法学专门人才。学生具有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基础,系统的掌握法学知识和法律规定,了解国内外法学理论发展及国内立法信息,并能用一门外语阅读专业书刊;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质、较强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能较熟练的应用有关法律知识和法律规定办理各类法律事务,解决各类法律纠纷,并具有从事法学教育和研究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3]。通过比较,我们不难看出,电大开放教育本科的培养目标非常笼统,并不向其他高校的法学专业的培养目标那样的具体。

其次,“达到四年全日制法学本科学生的水平;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法律人才”,这个培养目标对于只有2年半学制的电大法学本科学生来说要想达到是很不现实的。来到电大学习的大部分学生肯定都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没有机会接受全日制的高等教育后才会选择电大,而且在电大学习的学生也主要是以成人学生为主,成人学生既要做好本职工作,还要在工作之余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来兼顾学习和生活,这势必会造成他们的学习时间肯定没有全日制本科生的充裕。最重要的是还要在两年半的时间内达到四年全日制本科毕业生的水平。一个是全日制四年,一个是利用业余时间学习2年半,可以说,电大的学生到毕业的时候是很难达到全日制4年专业学习的水平的。所以,我认为这个培养目标是急需要进行修改的。

二、 教学计划设计不尽合理

我们知道,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定的法学16门核心必修课分别是: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商法学、经济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国际法学、国际私法学、国际经济法学、中国法制史、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社会保障与劳动法学。[4]这16门核心课程是所有的法学专业学生必须要修满规定学分的专业课程。但是在我们的法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5个学期里只看到了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国际法学、国际私法学、国际经济法学、中国法制史和劳动法学这6门的核心课程。其他的10门核心课程在本科阶段的学习中都没有涉及。

另外,我们看到在法学本科教学计划中有法律思想史、证据学、婚姻与家庭法学等一些省级必修课的身影,除此外还有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位论文指南等一些和专业搭不上边的必修课程。我不反对在教学计划中安排和实际工作联系密切技能训练,但法学专业最重要的几大部门法和程序法都没有在教学计划中体现出来,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如何能够达到“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法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呢?

三、 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过于僵硬

开放教育的优点就在于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自由支配,考虑到电大学生学习的特殊性,学校提供了类型丰富的学习模式工大家选择,目的就是通过这些学习手段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在网络平台上学习;也可以坐在教室里听老师面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视频教学,观看远程教学信息。但是目前我们很多学生通过这些渠道得到的知识往往还仅限于理论掌握这一阶段,实践教学环节重视程度不够。法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就像是一门技能一样。理论知识掌握得再透彻,没有实际的操作和运用,那知识也只能是停留在理论阶段。无法发挥出它强大的实用功效。在现实的教学环节中,我们对学生如何把知识转化成实际技能的训练非常欠缺。很多学校都是把一门课程的考试是否过关作为评定学生对掌握这门课程是否掌握的最终裁决。忽视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在实际工作中很难胜任“基层专门法律工作者”这样的工作。

另外,电大至今的考核方式任然还停留在闭卷笔试,注重考察学生知识再现的能力上。每个学期的试卷都是由中央电大统一出题,试卷中分值比重较大的是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这些着重考验学生死记硬背能力的题目,真正考核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案例分析等题型分值相对较少。很难通过考核判断学生是都真正具备了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我认为现今的电大开放教育法学本科专业无论是从培养目标上还是从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上都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我就自己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得到的一些经验来谈谈我个人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几点看法:

一、 学生培养目标的制定要从实际着手。电大的学生之所以选择电大是因为他没有享受全日制的高等教育的机会,那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和全日制高等学校的学生在知识层面上肯定是有一定差距的。在制定培养目标的时候我们既要考虑到学生基本知识的实际情况,同时还要考虑到学习时间短,学生毕业后流向社会主要从事的工作等实际情况,结合这些主要因素来考虑培养目标的制定。同时,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培养目标这个大前提下适当调整学生的学习目标。比如,这个学生的实际工作是基层法院或者检察院的工作人员,那么他的学习重点就应该是在对审判公正和司法制度改革等方面展开;另外一个学生的实际工作是行政执法人员,那么他的学习重点就会移到行政法方面,特别是如何执法等务实性的问题上来。在电大的学习过程中,不要过多的去要求学生在毕业后应该要达到什么水平,而是要侧重于学生来到电大以后他的水平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提高。我想,只要是学生能够达到这样的目的,那么他到电大来学习,对他来说就是值得的,有帮助的;对老师来说也是完成了培养目标,真正让学生在电大收获了知识。

电大的学生有他自身的特殊性,我们不顾实际,将培养目标定得很高,结果到学生毕业的时候发现他们其实并没有达到我们预设的培养目标,那么长久下去。这个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会受到社会的质疑,学校的质量肯定也会受到质疑。从实际出发,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需要的法学专门人才类型。只有以市场为导向,以电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制定出符合电大发展的,能够培养出适应基层法律工作的专门法律人才才是我们现今改革培养目标的重点。

二、前面已经阐述了本科教学计划中的几个不尽合理之处,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效果。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电大的法学本科教学计划中的课程设置和教育部规定的专业核心必修课程差距巨大。我国非常重要的几大部门法,如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经济法等和程序法如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都没有在教学计划中体现出来。不难想象学习法学专业的学生在学校里没有接受过这些法学的核心课程的培训,这样培养出来的法学人才到底是否真正具有能够专门从事基层法律工作的能力。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都以市场为导向的今天,修改法学本科教学计划,培养出的学生和专业接轨、和市场接轨已经势在必行。所以,我建议教学计划的修改应该要把16门核心专业课程全部纳入教学计划,设置为统设必修课程。另外,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修一些对在以后实际工作有帮助的科目,完成学分任务。

三、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都应该灵活多样。法学是一门应用型的学科,虽然教学计划上也把实践环节作为一门课程单列出来,但实际上真正组织学生去做的学校估计为数不多。所以,我认为电大法学教育中除了开展常规的,符合电大实际情况的教学方式以外,还要切实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实际庭审现场、组织模拟法庭、在老师的指导下到律师事务所实习等都是不错的教学手段。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在实践的过程中实现知识到技能的转化。

电大现在实行的考核方式主要是以中央电大统一命题的闭卷笔试为主,考核的最终成绩是由平时作业成绩占20%和考试卷面成绩占80%组合而成,题目也大多是由一些死记硬背的填空题、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题型组成。显然,这种呆板、僵硬的课程考核方式已经很难适应现在开放教育教学方式灵活多样的特点,也很难考察出学生真正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我认为可以适当提高平时作业占考核成绩的比例,卷面题目应侧重于案例分析和论述等能够考察学生实际掌握知识能力的题型,适当加大分值。

只有从实际出发,切实解决法学专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才能使我们的电大法学专业真正成为为广大基层培养和输送掌握一定法律专业知识的,能在基层中解决实际问题的专门法律工作者的摇篮,为我们电大法学专业的生存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市场基础。

以上是我结合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对现今电大开放教育法学本科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手段方面提出的一些个人建议及看法,如有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注释:

[1]贵州广播电视大学黔西南分校30年校史 黔西南电大校史编写组 57页

[2]朱海电大在线 http:///file_post/display/read.php?FileID=305

[3]中国政法大学官网http:///eapdomain/ViewNote?nid=67132&pid=6542&ptid=2&unchecked=true

第8篇:机电实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卓越计划;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作者简介:邓奕(1968-),男,湖南永州人,湖南工程学院教务处,教授;谢骐(1966-),男,湖南株洲人,湖南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教授。(湖南 湘潭 4111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编号:XJK011BZD048)、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立项项目(项目编号:湘教通[2010]243号文,333号)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4-0037-03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计划,旨在为各行业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卓越计划”对优化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改变目前高校人才培养和行业企业需求脱节的现象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湖南工程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积淀了62年的办学经验,已形成较为鲜明的办学特色。作为首批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湖南工程学院把实施“卓越计划”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契机和重大教学改革工程先期启动2009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两个专业。四年来学校围绕“卓越计划”在人才培养与质量提升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人才培养标准制定是实施“卓越计划”的先导点

“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标准分为通用标准、行业专业标准和学校培养标准三个层次。其中,通用标准规定各类工程型人才培养都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是国家层面的标准,也是制定行业专业标准和学校培养标准的根据和基础,是制定行业专业标准和学校培养标准的宏观指导性标准和基本标准。依照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提出工程专业毕业生必须达到l0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湖南工程学院制定“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标准和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校企合作为背景,以课程整合为突破口,努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模式是实施“卓越计划”的创新点

“卓越计划”追求的是卓越的精神与卓越的态度,推行的是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强化的是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湖南工程学院创建行业与企业深度参与的卓越计划“3+1”人才培养模式,即前3学年主要在校内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结合专业内容适当穿插企业短期实习;最后一年在企业集中实践和毕业设计。集中实践安排在第七学期,采用“项目制”和“轮岗制”模式,毕业设计安排在第八学期,在校企双方导师共同指导下进行。

为制定完善的“3+1”人才培养模式,湖南工程学院多次与不同类型的企业研讨人才培养方案,尤其是针对企业学习方案的研讨,校企双方合作制定了企业学习培养方案、企业学习人才培养标准与评价机制、企业学习生活管理机制、企业学习工程教学团队。如表1为机设专业学生赴某企业学习前2个月的安排。

表1 “卓越计划”——企业教育培养计划(**公司)

培养目标:

通过企业1年时间的培养,使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掌握机械专业知识及实践操作技能;具备参与项目开发、技术创新的初步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职业综合素质;提升其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进而达到融研发工程知识、技能、素质为一体的卓越工程师的基本要求

序号 培训时间 培训部门 培训内容 培训要求 实施

负责人 考核

方式 备注

1 1 人力资源部 企业介绍、管理制度学习、企业文化介绍、安全教育、行业发展介绍 熟悉企业发展历程、企业文化、管理制度;具有对社会及企业环境的认知;企业运作模式的认知能力 人力资源部主管 考试

2 2 生产车间 根据3D模型,在辅导员的带领下组装设备 能够看懂3D图并能依图组装 部门经理&企业导师 实践操作实习报告

1 学习和认识各种电器、气动、五金元件性能、用途、原理 能够识别各种元件实物,并了解其性能及使用

2 学习使用solidwork

绘图软件 能够用solidwork绘图

2 认识各机构动力元件动作时序 了解动作元件在设备中作用

1 学习模具及各机构的组装要领 了解设备机构件组装关键点

三、组织管理机制是实施“卓越计划”的保障点

1.责权利清晰的组织架构

为加强对“卓越计划”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学校成立了基于学校、教学院、专业等不同层面的各类工作组织,形成了一个层次清晰、职责明确、责权利平衡的组织管理保障体系,湖南工程学院“卓越计划”组织管理体系如图1所示。

学校“卓越计划”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层面的政策保障和激励机制、全校范围内资源配置和“卓越计划”的实施保障;“卓越计划”办公室负责全校“卓越计划”的组织、管理和协调;专家指导委员会起咨询、指导和顾问作用;各实施学院均成立教学院“卓越计划”工作小组,领导并执行学院“卓越计划”的实施工作;专业教学工作组负责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并组织实施;专业校企协作组负责审定企业学习方案,研究和处理校企联合培养、企业兼职教师聘任,特别是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校企协作问题;公共课协作组负责指导、协调、管理和评价公共课部的教学改革。

2.创新“企业学习”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是一个以教学质量为监控对象,包括对教学过程的实时控制和对教学效果的反馈控制,对促进高校高效地利用各类资源、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湖南工程学院“卓越计划”企业学习阶段教学质量执行体系涵盖的主要内容有:

(1)企业学习的过程控制。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对学生原始学习记录和学习成果进行把关和评估,包括实习周记、阶段性实习报告和月度总结、项目设计和毕业设计,并结合学生在企业的学习态度工作表现,共同对学生的学习质量作出评价。表2为机设专业学生某企业2012年下学期成绩评定表。

表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企业学习阶段成绩评定表

企业名称 学生 学号 企业指导教师 学校指导教师 安全教育与企业文化学习 产品工艺与设备 企业生产与管理 产品装配与技术服务 产品研发、工艺与制造

成绩评定按照五级制评定(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评分人: 日期: 审核人: 日期

时间:20 年 月—20 年 月

(2)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根据各专业企业学习培养方案,建立了企业学习阶段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包含时间进度、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完成质量及质量反馈等内容的监控体系;采用企业现场考察、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检查作业课程设计、与企业指导教师访谈、听取企业反馈等方式,参照现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方式建立学生考核与评价体系。

四、课程体系重构是实施“卓越计划”的难点

“卓越计划”以工程能力培养为主线,各实施专业需遵循工程集成与创新特征,根据自身特点重构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湖南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以彰显专业传统优势,夯实专业基础,突出制造及工艺为落脚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由低到高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其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是:知识分层递进,强调工程知识认知规律,从通识知识教育到工程基础知识教育,再到工程专业知识教育和企业知识教育由浅入深地分层次递进。

1.素质能力分群

由通识教育课程到学科基础课程再到专业课程,以素质能力培养为主线,强调知识的工程应用性、课程之间的衔接性和能力素质培养的对应性,将理论课程整合为9个课程群,包括:1~4学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群;2~6学期开设的力学课程群、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群、控制技术课程群、机械制造课程群、专业拓展课程群、综合素质拓展课程群;7~8学期企业负责的企业培养课程群,以及贯穿大学四年的校企联合开展的综合能力课外培养课程群。

2.理论实践融合

强调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紧密结合,相互渗透,交互进行,达到“工学交替”的融合效果。

3.人文知识渗透

将广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渗透到专业教学中,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4.校内校外贯通

强调校内外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和延续性,从校内的工程认知教育逐步过渡到企业的工程师职业素质教育。

五、教学方法改革是实施“卓越计划”的支撑点

“卓越计划”着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如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电路理论”等专业基础课程采用了基于问题的小组研讨式教学方法,并开设了创新性实验;“供电工程”等专业课程则采用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方法,在课程开设初期布置了5个供配电工程设计项目,将学生分成10个设计小组,学生在学习课程内容的同时完成所给项目的设计内容,课程教学结束时,要求学生提交项目设计说明书和图纸,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加强知识应用能力与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高低压电器”等课程教学则采用基于工程实际课题的QQ群课外研讨式教学方法,搭建校内教师、企业工程师和学生三方互动平台,将理论知识与工程技术结合,工程教育与工程实践对接。

六、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实施“卓越计划”的关键点

建立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施卓越计划的关键。专职教师指有工程背景和科研能力强的优秀教师,兼职教师实施聘任制,面向社会、业界聘请具有丰富理论及实际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湖南工程学院建设高水平“卓越计划”师资队伍的措施主要有:

1.提升专职教师工程能力素养

强化工程经历,鼓励学校教师参与科学研究,通过产学研合作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派遣中青年教师进企业实践进修,实施不少于2年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选择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专业教师,对部分课程进行双语教学。

2.企业指导教师遴选措施到位

在企业学习阶段,学校从企业中聘任具有丰富工程经历、较扎实理论基础和受过大学教育、具有工程师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与学校派出的导师一起联合指导学生工程实践和毕业设计。

3.加强“卓越计划”授课教师资质认定

校内教师具备在企业工作5年的工程经历后可优先聘任承担“卓越计划”教学任务。将条件不具备的教师分批次派往合作企业参加工程实践和科研工作,不断提高工程实践经验和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校企联合运行机制是实施“卓越计划”的重点

一个卓越的工程师必须有在企业接受教育与培养的经历,选择在校企联合人才培养上能达成共识的企业是实施“卓越计划”的重点,创新校企联合培养运行机制是关键。

1.基于企业内在需求的利益驱动机制

学校帮助企业逐步解决人才和技术需求,同时以“卓越计划”为契机,帮助企业树立品牌形象及提高知名度。

2.基于校企合作正常运转的保障机制

基于校企合作正常运转的保障机制主要包括组织保障和经费保障。

3.基于校企文化融合的合作机制

加强在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引导企业将参与校企合作教育看做是自己的社会责任,促进校企共同发展。校企双方在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合作开发新课程、合作编写教材、合作授课、合作指导学生实践、合作指导学生企业学习、合作指导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合作建立工程实践教学基地、合作进行教育教学研究。

八、阶段性成果是实施“卓越计划”的激发点

“卓越计划”实施以来,学校教师积极投身教学研究,在培养平台、教材建设、教学教研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进一步激发了师生参与“卓越计划”的动力。

1.建立了一批省级以上工程实践教育基地

以实施“卓越计划”为契机,学校与湖南东信集团、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湘电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正泰电器等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建设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协议。其中,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和湖南东信集团于2012年6月获批为部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学校与这两家企业按照规划要求在实施建设。基地企业高度认同“卓越计划”培养模式,积极投入人、财、物培养学生,且为学生提供就业选择、设立奖学金等激励机制。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工程师利用工作空余时间,通过卓越论坛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在线咨询、答疑,为“卓越计划”人才培养和课程改革献计献策。

2.积极推进校本教材建设

根据“卓越计划”实施专业教材建设需要,学校制定了校本教材建设的相关原则,对申报者的资质、组成结构、选题要求、过程监控进行了明确。确定《高等数学建模与实验》等6本教材为首批“卓越计划”校本教材建设立项项目。

3.学生工程创新能力提高初见端倪

在2012年12月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湖南赛区暨第二届湖南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中,湖南工程学院选派的以机设卓越班学生为主体的13支参赛队伍在全省25个兄弟院校的142支参赛队的竞技中发挥出色,最终获得9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的好成绩。

九、结束语

湖南工程学院将“卓越计划”作为教学改革的火车头,按照“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工程教育理念,经过近四年的研讨与实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校企合作为背景,以课程整合为突破口,在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方面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为积极适应国家战略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王宝玺.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校教育管理,2012,(1).

[2]陈启元.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中几个问题的认识[J].中国大学教学,2012,(1).

第9篇:机电实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电子档案袋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应用

职业规划和生涯规划档案概述

职业生涯规划是学习者通过对自身个性特点及环境资源进行探索和评估,在此基础上确立生涯目标,并达到生涯适应和自我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方法很多,其中生涯规划档案是一种将就业目标和学生学习联系起来的有效手段。生涯规划档案是学习档案的一种,主要记录学习者的成长历程,内容包括个人基本资料、成长经历、职业目标及修正记录表、成就感事件等,能够为检验职业规划辅导的实效性提供参考,并为学习者的职业规划提供自我对比和借鉴的依据。

在学校尤其是大学中,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由学生、职业指导中心、专业教学单位等多个单位或个体共同参与的工作,因此需要各个方面能够进行充分的信息共享,及时反馈。传统的纸质档案难以完成,以至于生涯规划档案袋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并未得到广泛的应用。相比而言,电子档案袋将档案袋的数据放在数据库内,用动态网页的方式呈现,具有存储量大、易携带、易保持、管理方便、易于交流共享和展示等特点,能够克服传统纸质生涯规划档案的缺点,在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中充分发挥作用。

电子档案袋及其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适应

与传统的纸质档案袋相比,电子档案袋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优势收集组织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学习过程(包括学习活动、学习作品、学习业绩)、学习反思、学习评价等内容,并应用超链接将跟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来①。电子档案袋注重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立足于长远培养目标的评价,注重多元评价主体的参与,能有效促进学习者自我反思和交流,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促进学习者的发展成长②③ 。

用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电子档案袋就是利用信息技术记录手段,让学生将学习历程记录下来,内容包括在学习期间的各种学习成果,例如作业作品、考试成绩、社团活动照片等,同时电子档案袋还允许学生对各阶段学习进行反思总结,以及教师等各方对学生进行反馈评价,并将学生目前的学习成果和成绩与事先制定的学习目标进行比较,促进学习者的个人成长。具体来说,电子档案袋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帮助学习者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适应就业市场:

记录并评价学生的成长。电子档案以强大的存储能力和时间序列的记录方式,可以记录下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取得的成绩、完成的作品以及对学习过程的反思总结。成为学生自我观察的窗口,可以培训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性,是一种融合了终身学习观念和人才长期评估的教育评价。

反思就业目标和能力现状的关系。电子档案袋让学生能够始终明确未来的就业能力要求,帮助他们了解从事某种职业的素质要求,认识专业学习或社会活动与职业要求的关系及评价标准,据此来设计自己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然后通过不断记录其学习经历,使他们可以尽快找到自己的职业方向,并随时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修正或加强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

展示学生获得求职机会的能力。电子职业规划档案可以帮助学生向其他人尤其是用人单位展示或证明自己的能力。

电子档案袋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思路

电子档案袋的内容。根据电子档案袋的内容和使用方法,我们将用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电子档案袋的内容分为六个部分,包括: 1、个人基本资料 。包括学生的姓名、年龄、性别、照片、自我介绍、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这些内容大多数由学生自己上传,可随时修改。2、职业要求。这部分内容这属于电子档案中的“培养目标”部分。教务部门和专业教学单位在制定某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时,需要确定该专业人才的就业方向和能力要求。教学单位根据这些能力要求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环节,并设计相应的课程。然后,学生根据教学单位给出的相关资料,在就业指导部门的帮助下,制定出自己的阶段性学习计划表,确保在未来学习和实践始终能围绕职业能力要求为中心,以培养未来就业所需要的能力。3、课程学习经历 。学生在每一个学习阶段完成之后,将学习内容、自我评价、学习反思等方面的资料上传到自己的电子档案袋,以此证明自己的学习发展状况。与此同时,相关的专业课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知识能力的获得情况给予反馈评价。4、社会活动经历。社会活动经历是大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通用能力。学生将自己的社会活动经历上传到电子档案,并在反思总结中分析自己通过这些活动所获得的与职业相关的能力。5、作品展示。这部分主要是展示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所产生的能证明其能力的作品,包括课程论文、毕业论文、多媒体文件、照片、视频录像等。6、生涯规划。这部分内容由学生和就业指导部门完成,在一个阶段(如一学期)之后,就业指导中心对学生的电子档案进行检查,由系统自动生成学生目前的就业能力状况表。就业指导部门根据这份就业能力状况表,为学生的就业能力做出阶段性的诊断,并给出相应的诊断报告,学生根据诊断结果,对自己的目标和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进行调整。

电子档案袋的实施步骤。根据以上六个部分的内容和使用方法,用于职业规划的电子档案袋的实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这是电子职业规划档案的设计阶段,主要由教务部门、专业教学单位组织,就业指导部门指导,学生参与,三方共同完成。其中教务部门和专业教学单位主要设计培养目标,并明确目标和学习内容的关系,以及确定评价标准。学生则在就业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人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和相应的学习计划。实施阶段:实施阶段以学生为主导,教师参与,共同完成。学生自行收集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产品,包括课程学习经历、社会活动经历和作品,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学习发展状况。学生还需定期对自己的学习经历进行反思和总结,教师定期按照评价标准给予评价。反馈阶段:反馈阶段以就业指导中心为主导,学生参与。就业指导中心对学生目前的状况和目标状况进行评价,并给予反馈,学生根据反馈来调节自己的学习目标和下一步的学习计划。本阶段适合每隔一个学期开展一次,因为学生需要不断对学习目标进行调整,但又不能过于频繁,以免对实际的学习活动产生干扰。以上三个阶段是循环进行的,在反馈阶段,学生将根据当前的情况和对未来的期望变化,来调整个人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然后再进入下一阶段的实施。同时,教学单位也应该根据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目前就业市场的需求,定期对培养目标、其与学习内容的关系、评价标准等进行调节,以使学生的就业规划与本专业的培养计划更加一致。

电子档案袋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中的应用原则

学生主体原则。学生是电子档案袋的主要完成人,电子档案袋的效果是建立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基础之上,因此建立和使用电子档案袋要以学生为中心,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成果上传到自己的电子档案袋,并参与制定学习计划、自我评价、反思、归纳总结、分析职业目标与现状的关系等等,充分发挥学生在电子档案袋制作中的主体作用。

多方协作原则。职业生涯规划档案的电子档案袋是建立在电子档案易于共享的基础之上,因此电子档案袋是否能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真正发挥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务、专业教学和职业指导中心等单位能否通力合作。但目前我国大学各部门的整合协作意识不强,与国外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学校需要建立一定的制度来保证各方合作的顺利开展。

过程性和发展性原则。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活动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学生在大学期间不断根据对自身特点和对职业的了解,调整自己职业目标和学习计划。因此,电子档案袋要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致力于关注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发展和变化,分析其在某领域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发展自己,进一步明确未来的职业发展目标。

真实性评价原则。面向职业的培养过程必须建立在真实性评价的基础之上,电子档案袋的评价标准、作品收集方式、评价方法都要尽量与真实的工作环境一致。例如,在职业环境中,团结协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是大多数企业非常重视的员工素质,因此,在电子档案袋中,必须让学生能有机会记录他们这方面能力水平的发展情况并获得相应的评价,例如课程学习中小组活动的反思总结、课外社团活动的记录和反思、团队活动的视频等。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本文系北京市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PHR201108388)

注释

①王丽:“E-Portfolio―促进教学发展的有效工具”,《教育科学论坛》,200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