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近现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范文

近现代土地制度的演变精选(九篇)

近现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第1篇:近现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范文

论文关键词: 野火 生态演替 全新世 关中盆地 木炭屑

论文摘要: 研究陕西周原全新世黄土剖面磁化率曲线、总有机碳曲线、木炭屑曲线和野火活动及其与生态环境演变 的关系结果表明,马兰黄土堆积时期气候干旱,在当时半荒漠草原上当地时常有自然野火发生;全新世大暖时期(8500~3100ab.p)气候湿润,生物成壤作用强度大,呈现森林或森林草原自然景观,野火活动极少发生;先周人迁居到周原地区(3100ab.p)开始,人类用火及其放火烧荒开垦农田等活动,加之气候变得干旱,生物化学成壤作用减弱,致使生态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自然生态景观向半自然、半人工景观演替;1500ab.p开始可耕种土地几乎开垦殆尽,生态景观完全被人工农田生态景观所代替;而近几百年来随着人口密度和聚落的增加,人类生活用火和垃圾随之加大,人类对土壤环境的干扰进一步增强。

key  words: wildfire,change of ecology,holocene,guanzhong basin,charcoal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s among soil charcoal in holocene,wildfire and its change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phase of piling of malan loess,the climate was arid and wildfire often occurred onsemi-desert grassland.during the period of soil formation,bio-pedogenic processes were so active that forests or forest-grassland formed with the arrival of humid warmer climate of the holocene megathermal.therefore,the wildfire activitiesseldom occurred.however,by the time of 3100ab.p,with the settlement of zhouyuan people and human manipulation ofthe environment through the use of the fire,great changes had taken place,varying from natural ecology to semi-naturaland semi-artificial ecology.since 1500ab.p,the arable farmland almost disappeared,resulting in artificial ecology in placeof natural ecology.for hundreds of years,with the growth of the world population,tremendous requirements of fires hadincreased with a large amount production of rubbish and human activities had also caused great damage to the soil environ-ment.

野火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1],它既直接影响生态环境结构和功能的演替,又维持并促进生态环境平衡[2]。目前许多科学家利用历史记录、现代火记录、火疤木研究以及沉积物中孢粉、炭屑分析等方法,试图恢复过去野火发生的过程。但文献资料和火疤木时间跨度较短,难以用于探讨更长尺度的生态环境演变和气候动态变化。反映火灾历史时木炭屑记录要求对完整剖面的沉积物连续取样,以避免多次火灾事件的木炭屑混在一起或某些火灾事件被忽略掉,利用沉积物木炭屑分析探讨长期区域野火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其独特优势。本研究选择黄土高原南部关中盆地周原扶风地区典型剖面木炭屑、磁化率和总有机碳等多项指标,探讨了全新世野火活动与生态环境演变的关系。

1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周原扶风地区位于黄土高原南部、关中盆地西部,研究区匠阳村剖面位于扶风县北台塬面上,海拔高度685m,出露于约4~5m高的陡坎,临近先周歧邑遗址。该剖面黄土-古土壤序列发育完整连续且层位稳定,界限分明,结合野外观察记录和实验室内分析,可将本剖面全新世地层划分为0~40cm现代表土层(ms)、40~80cm黄土层(l0)、80~160cm上部古土壤层(s10)、160~190cm黄土夹层(lx)、190~242cm下部古土壤层(s20)、242~265cm过渡层(lt)和265cm以下典型的马兰黄土层(l1)。对匠阳村剖面进行详细野外观察并自地表向下每2cm为单位共连续采集190个样品。根据地层学原理,参考前人在渭南和洛川剖面对全新世底界和黄土层底界界线以及眉县清湫村剖面序列的研究,初步确定匠阳村剖面年代序列[3]。称取风干样品10g,用研钵研至粒径<2mm后用wcl-1型磁化率仪测量其磁化率。取烘干样品50g,研磨至200目以下取0.15g置于仪器配备的方舟中,加入10 mol/l盐酸3滴,充分反应后采用德国high toc-2型仪器测定其总有机碳含量。每样品取土50g,采取重液悬浮法,在光学显微镜下根据炭屑长轴分<50μm、50~100μm和>100μm 3个等级统计炭屑数,每样品统计百粒至几千粒不等,样品分析时加入已知计数花粉以换算木炭屑浓度。

2 结果与分析

黄土剖面磁化率被认为与当地受东南季风控制的降水量变化密切相关。图1表明匠阳村磁化率随深度不同存在明显变化,其变化范围为30×10-6~170×10-6cgs,最低值(30~80×10-6cgs)出现在马兰黄土层(l1)及钙积过渡层(lt),最高值(140~170×10-6cgs)出现在2个古土壤层s10和s20层位上,现代黄土层(l0)次之(120×10-6cgs)。匠阳村剖面总有机碳含量变化明显,尤其是古土壤层s10含量>4.5 g/kg,反映当时生物成壤作用强烈,而马兰黄土层则降低至2g/kg以下,受到当时冰期干旱气候限制,生物成壤作用很弱。匠阳村剖面木炭屑总浓度变化为200~2000粒/g,剖面>100μm木炭屑浓度变化为1~350粒/g,50~100μm中值粒径木炭屑浓度为10~400粒/g,<50μm木炭屑浓度为150~1200粒/g,剖面各种粒径木炭屑浓度波动与地层层序变化相吻合。马兰黄土堆积时期各粒级木炭屑浓度较高,全新世早、中期各类型木炭屑浓度减少,且粗、中粒级减少最为明显,全新世晚期木炭屑浓度大幅增加且峰谷交替,木炭屑浓度出现峰值。

黄土和古土壤总有机碳实质包含生物成壤作用形成的腐殖质中有机碳含量和野火形成的木炭屑有机碳成分。比较匠阳村剖面总有机碳曲线和木炭屑曲线可知,总有机碳主要反映土壤有机质积累状况,其含量高低与气候变化和植被盖度变化量呈正相关,总有机碳值高表示植被较茂盛,环境温暖湿润,生物成壤作用较强;总有机碳值低则表示环境较干旱,植被相对稀少,土层有机质积累少。磁化率是较好的气候替代指标,剖面磁化率高表示环境温暖湿润和强烈的粘化成壤作用,磁化率低表示环境相对干旱。木炭屑是野火活动记录最理想的代用指标,对木炭屑浓度变化定量分析可恢复地质历史中野火发生的频率、强度及其变化。木炭屑浓度高表示野火活动强烈,反之则野火活动微弱;木炭屑大小可反映野火发生源区范围远近,粗、中粒木炭屑主要来源于本地发生的野火,细粒木炭屑源区可能相对较远、较广[4]。根据木炭屑浓度分析结果,马兰黄土堆积时期半荒漠草原生态环境区域性和当地性野火常有发生。该剖面全新世经历了3个阶段(见图1和图2),全新世早期(11500~8500ab.p)处于干冷向温湿过渡期,生物量积累增加,但气候较干旱,为野火活动发生提供了可能,中粒木炭屑浓度出现峰值,表明有野火活动且较频繁;全新世大暖期(8500~3100ab.p)夏季风显著,为全新世最温湿时期,植被茂盛,古土壤发育强烈,形成淋溶褐土,有机质积累丰富,呈现森林和森林草原景观[5],进入新石器时代后该地点附近地区似乎野火活动极少发生,但细小颗粒木炭屑的大量出现表明周原其他地方可能有野火发生(见图2),这可能与当时人类生活用火和放火、围猎及开垦荒边等活动有关,标志着人类已开始参与生态环境演变过程,但当时种植业处于初期,自然景观仍未改变;全新世晚期风尘堆积加速,成壤作用迅速减弱,成为全新世又一相对干旱阶段,降水量减少,生物化学成壤作用减弱,生物有机量大幅降低。但此时各类木炭屑浓度大幅增加,表明此时野火活动频繁发生。

3100ab.p(相当于商末时代)时遗留下来的先周文化遗迹(见图1和图2)表明,先周人受游牧民族袭扰,被迫南迁至周原地区[6]开垦土地,发展耕作农业,此时木炭屑峰值主要由人类活动产生,很可能是放火毁林,以便于开垦荒地、种植农作物的结果。故3100ab.p是周原生态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的转折点,标志着自然景观向半自然、半人工景观演变。至1500ab.p(隋唐前)周原人类放火烧荒、开垦土地达到高潮,这种大规模、大范围长期植被破坏与相对干旱气候结合,使生态自然景观进一步退化,加剧了气候的干旱化程度。由木炭屑曲线可知1500ab.p后前半期周原各类木炭屑浓度大大减少,其原因很可能是由于荒地全部开垦殆尽,当地几乎全部呈现为农田人工景观,因而不会大规模放火烧荒所致,1500ab.p标志着周原生态景观向人工自然复合生态景观转变;后半期当地大颗粒木炭屑增加,人类干扰大大加强,很可能表明近几百年(清朝时期)由于人口增加,聚落规模扩大,人类生活用火和垃圾增加,导致周原表土层木炭屑浓度增加。

3 小结与讨论

野火直接影响生态环境结构和功能的演变[7],是常见的生态干扰因素之一。全新世生态环境演变受多种因素制约,它通过磁化率、总有机碳反映气候干冷、暖湿的变化,木炭屑反映野火发生强度、频率以及相关历史文献,气候变化背景下野火成为驱动周原黄土塬区生态环境演变的1个直接因素,随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人为火促成的野火活动已成为加速全新世生态环境演变的重要因素。研究野火活动及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演变的关系,对了解和认识全新世生态环境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 英,沈承德等.21kɑ以来渭南黄土剖面的元素碳记录.科学通报,2001,46(8):688~690

2 陈利顶,傅伯杰.干扰的类型、特征及其生态学意义.生态学报,2000,20(4):582~583

3 黄春长,庞奖励等.渭河流域先周-西周时代环境和水土资源退化及其社会影响.第四纪研究,2003,23(4):405~414

4 孙湘君,李 逊,陈怀成.南海北部最近37kɑ以来天然火与气候.中国科学(d),2000,30(2):167~168

5 刘东生,郭正堂,吴乃远等.史前黄土高原的自然植被景观.地球学报,1994 (3~4):230~232

第2篇:近现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范文

关键词:道路工程;地域上关联程度;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进度网络计划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5-0072-02

一、引述

路面型式的选择,依据在于所选择的路面型式能否满足路面性能与行车能力的发挥、道路路面寿命要求。

无论是水泥混凝土路面,还是沥青混凝土路面,只有当路面的性能得到体现、体现为行车所需要的行车空间及行车条件时,才有路面型式、路面结构的选择与运用。

道路及道路路面的性能形成于道路建设过程、道路构筑物施工过程。本文从道路构筑物的施工组织环节分析路面的类型的形成过程。

二、常见的道路路面型式的起因

“源起状态”起始的客观基础决定着路面的型式、道路行车的性能。工程的实施过程就是实现工程的“源起状态”的演绎过程。一项道路工程的起始节点①与(紧邻地区或区域)源起状态分析及分析图如下:

由图1知:工程的源起状态为紧邻地区或区域(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地缘上紧邻,一种是时-间上紧邻)的社会过程所形成的H2OC基资源或H2O型资源。从节点1至节点8所演变的双代号网络进度计划是道路工程针对地基工程、路基工程、路面工程、边坡防护与支挡工程四道工序、三个施工段的组织实施计划的流水作业箭杆图。

1.当工程与紧邻地区或区域具有地缘上关联时,地区、区域与地区、区域之间有时-空间的属性资源传动(不同于工序中所用的工地现场拟组织“量化”的施工资源),21型的资源、22型的资源两者共同构成新的工程建设的客观基础,引出新工程建设的、具有不同能级轨迹的时空间资源(22型的资源)(它们类属于同一个时-空间的体系;它们以共同体系的区域自然状态属性如三维坐标系与工程坐标的结构属性演绎)。在拟建工程的施工进度网络计划图中,它存在于节点①引出工序时的操作、激活环境。

2.当工程与紧邻地区或区域具有时间上的关联时,紧邻地区或区域生活、生产、工程建设所形成的状态为时-间(或时-间属性的资源)为拟建工程的“源起状态”;它由节点①(节点的属性)引领、演生出拟建工程的时空间客观基础资源。此时,本道路工程建设的客观基础为22型的资源。从H2OC基(型)形成特征来看,它是一个21型的资源,所以道路工程的源起状态为2(一个表示时间、空间为其状态及其属性、带来新的建设楔机的数(C时空间))(如某个地质年代(如中生代、新生代)的环境资源)。

三、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组织实施过程

当拟建道路工程的起始客观基础是带有资源输出的“源起状态”时,拟建工程的实施基础(22型的资

源),将由具有两个电子云轨迹 (或类电子轨迹)、

6个电子(或类电子)演绎“H”型结构、演绎时-空间资源(有时,直接由源起状态的‘核’结构体系释放出同一核的作用演变下的质子、电子(“H”元素型资源))。工程的施工组织计划、实施过程,将从“H”型结构资源(客观基础、客观条件)演变出具有“核”结构稳定的构筑物――道路及路面工程。由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所示的元素周期率知,上述具有六个核外电子的‘H’型结构时空间资源,在施工组织、实施过程中,可以演变出C、H、O元素结合型特征的物质、构筑物,演绎/演变出C、H、O元素结合特征的时空间;在条件允许时,也可能演变出C元素结晶型资源和对应的结晶体时空间。它适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沥青混凝土路面性能形成的双代号网络进度计划组织实施过程:

图中,由节点m,n组织的mC1,n-1表示沥青混凝土的制备、运输工作环节。当施工环节取料点、施工方案等所实现的节点m,n的性质、性能逐渐接近、无限接近时,它们表示符合“空间中两条平行线相交于无限远处”的数学命题的数学属性;它演绎着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性质、性能及其安全与稳定性。

四、水泥混凝土路面型式的施工组织特征

当整条道路路面或路段路面与紧邻地区或区域为时间关联性接邻,紧邻地区、区域输出的将是可以释放的、将为本道路工程开启的“H”元素型环境(能够引起本环境内资源演变、演绎自然规律、客观规律过程)。在如图1所示的施工组织中,施工过程组织能够演绎生成“O”元素型资源;所以,地域之间为时间上关联时,道路工程施工组织、实施,将对“H”、“O”型元素资源进行组织,回归H2OC基环境、回归“H”元素型环境。水泥混凝土路面是无机盐类材料修筑的路面。工程实施过程中,“H”元素型资源环境能够引起水泥混凝土内“类电子”(“物质粒”式类电子)电离型运动如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泛浆、密实,演绎、形成“H”元素型路面行车条件,并在后续道路通车过程中由行驶车辆演变为具有“H”元素型资源的行车空间。所以,地域之间为时间性关联时,道路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型式较易满足“H”元素型资源时空间要求。

水泥混凝土路面性质形成的双代号网络进度计划组织过程:

图中,由节点m,n组织的工序mC1,nC1所实现的水泥混凝土的制备、运输环节,演绎着H2OC基资源。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双代号网络进度计划的组织实施水平,实现着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性质、性能以及路面的稳定与安全。

一条道路及其路上行车,演绎着地区或区域的生活、生产过程。它表现在道路演绎地区或区域生活、生产过程的同时,演生出各种性质的资源如H2O型资源(以比重描述物体的单位重量时,物体就是H2OC基资源、H2O型资源)、H2O、H和O元素性资源。所以合适选择的路面型式能够实现对应地区或区域的生活资源,能够较低难度的实现地区或区域的生活资源;能够通过实现21型资源(H2OC基资源、H2OC资源)净化环境,并进一步改造、完善地区或区域资源环境;合适组织施工过程,能够较好地适应社会生产、生活过程,改造自然。

参考文献:

[1]弥海晨,韩瑞民.国外小交通量道路研究发展综述[J].中外公路,2008,(02):219-222.

[2]张彬.公路沥青路面设计问题探讨[J].黑龙江科学,2014,(04):257.

第3篇:近现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范文

纳西古乐是纳西族文化形态当下存在的重要载体,是纳西族重要的文化体现。从现代大众的视野重新审视纳西古乐,其有曲目老、乐器老、乐人老三个主要特点。

曲目老。纳西古乐中的很多曲目依旧沿用唐宋曲牌的音乐样式,从音乐脉络可以看出,部分音乐的唱腔来源于晚唐时期的道教音乐。也有部分学者认为纳西古乐实际上是明清时期逐渐从四川、南京、北京等地传入的洞经音乐。是专门为祭祀文昌帝君服务的道教祭祀音乐。

器乐老。纳西古乐所演奏的乐器均为中国古老的传统乐器,更有在其他地方早已失传的乐器在进行演奏,其中曲项琵琶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也有人把这种乐器称之为纳西琵琶。纳西古乐的演奏乐器,无论是器乐的形态和制作工艺,还是乐器演奏方法均为最古老的,对中国的传统音乐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社会研究价值。

乐人老。当下演奏纳西古乐的大部分人都是七八十岁的老年人,目前能系统掌握纳西古乐演奏技法和曲目的几乎都是老人家,老乐人的表演也让传统的纳西古乐变的更古老。当然,近年来随着旅游发展也有部分年轻人加入到纳西古乐的传承队伍。

二、丽江本土流行音乐现状

随着社会变迁和丽江旅游的发展,为了适应新的音乐环境,外来音乐人和本土音乐人从本土音乐中吸取养分,近年来创作出了一批丽江特色的现代音乐作品,收到音乐界和丽江人民的好评,传唱度也很高。如歌手土土的《醉了丽江》 和金甲劲松的《月亮花》,再有《美丽丽江》、《净土》等现代本土流行音乐令人眼前一亮,音乐创作突破传统的音乐审美,从民族审美的角度诠释地方民族音乐。

从表面上看,当下丽江整个音乐创作环境是非常好的,本土音乐人不断的致力于地方民族音乐的创作,另外随着旅游的发展,大量的外来音乐人来到丽江,大量的音乐形式也涌入丽江,使得丽江的音乐生态环境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不同风格的音乐在丽江都被接纳,一方面多元化的音乐生态环境让音乐创作有了较好的创作灵感,另一方面多元化的音乐也不乏俗气的音乐形态在影响着丽江音乐文化生态及丽江音乐文化形象。

当下丽江本土音乐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民族观念的保守,在音乐的演唱和创作中,不能站在较高的视野来进行,更多的是原生音乐的翻唱和改变,并没有真正的进行创作和变现;再者外来的流行音乐的好坏不一,多样的音乐样式让本土流行音乐创作和变现要么不敢吸收要么吸收到了很多劣质东西。其次是在本土音乐创作中过于强调民族音乐的源文化,没有考虑音乐趋同化的现状。对于本土音乐的创作和演唱更多的翻唱和再现,而非真真的调研创作,更多的是东拼西凑,导致很多本土音乐成为特产被好奇观摩而非真正的音乐传播。

三、纳西古乐的本土流行音樂实践

丽江作为世界知名的旅游胜地,旅游成为了助推丽江民族文化发展和传播的重要手段,原本相对封闭的民族民间艺术正在被运用、被传播,大量的民族民间音乐在现代音乐创作和表演中被运用,越来越多的开始从旅游的视角关注民间音乐,丽江纳西古乐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运用而推向大众,成为旅游世界的中消费文化。但是,民族民间音乐在旅游视野下呈现在市场中,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了民族民间音乐,另一方面,也带来的一些不好的影响,就纳西古乐来说,原本的纳西古乐的很多传统元素被弱化,被更多的现代流行音乐符号所代替,对民族民间的音乐保护和正向发展带来非常不利的因素。

纳西古乐作为丽江传统的民间音乐,在旅游市场的开发应该尊重音乐本身,更多的从文化内涵中深挖,创作有底蕴的纳西风格的现代音乐。但是当下的丽江的音乐市场是一个复杂的音乐环境,作为世界的丽江,大量的国际音乐元素在冲击着丽江的音乐市场,特别是以丽江酒吧为代表的音乐,成为外界感受音乐文化的重要的内容,忽视了传统的纳西文化音乐,这个是现象是严重的影响到纳西古乐作为丽江传统民族音乐的发展。虽然当下已有一部分音乐人和文化人士发现了这个问题的存在,也创作和表现的一些作品,但是面对这个庞大的旅游市场和已经成形的丽江音乐文化,要改变当下民族音乐真正在现代音乐中有一席之地还需要相当的时间和过程。

四、古乐元素的现代音乐创作探索

丽江本土乃至社会各界的音乐家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在创新纳西古乐,希望其能够成为被消费的现代旅游产品,希望以大众审美的要求来发掘现代纳西古乐。对于纳西古乐的现代音乐创作,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

一是从文化整体的角度进行音乐的创作。艺术的创作应该是一个综合的文化再造过程,而非简单的符号组合,对于音乐来说也仅仅只是音乐的拼凑。对于纳西古古乐的创作,应该是从深层的文化进行发掘,进行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的多方面的结合,从文化中找符号进行创作,而非从形态上找符号,这样才能创作出有深度的现代民族音乐。

二是打造丽江本土自己的表演团队。作为本土文化典型代表的纳西古乐的表演,需要本土情怀的投入,对文化的理解和掌握是有助于古语的表现的,这对于创作的古乐现代音乐也是一样的,对纳西文化熟悉的人进行古乐现代音乐的表演也是非常有用的,所以需要打造丽江本土的表演团队。

三是打造、创建学术型的音乐监督(评论)队伍,音乐的建设和发展是离不开的音乐理论的支撑的。能建设一支具备本土文化知识的音乐评论队伍,或者说是音乐理论监制队伍,对于丽江民族音乐的发展是非常有用的,对于纳西古语的创新和发展也是需要有一个本土的音乐监制团队进行评论和引导,这样才能有更好的音乐作品呈现。

第4篇:近现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范文

关键词:土壤侵蚀 水土保持治理 河道演变 流域环境系统

1 绪论

江河流域多是开放的复杂环境巨系统。从地貌学的角度而言,该系统是由以坡面为主的能力聚集区子系统和以河道为主的能量及物质输移通道子系统构成的。水土保持治理不仅会对坡面生态环境变化产生影响,而且对下游河道的演变也会有很大作用,就是说,在流域环境系统下,水土保持的效应具有级联性。然而,关于后一效应问题的研究目前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山地的大规模开发,水土保持在解决江河水患和山区自然灾害中所具有的作用愈加被人们所认识。不过应当看到,水土保持是人类加诸自然环境的一种外界干预,对其必然有正负两方面的效应。如果这种干预适应自然环境的演化规律,就会促进自然环境的改善,增加其承载能力;反之,就难以达到治理的目的,可能会以系统性的或大局的损失换取局部或部分的利益,例如,若水土保持治理方案不合理,将对河流系统的水沙组合关系及其输移规律产生大的干扰或破坏,很可能在得到流域局部地区的经济效益的同时而造成下游河道泥沙灾害进一步加剧的局面。

目前,国内外对流域治理的方法和模式都有不少研究成果,例如,我国80年代提出的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的模式,就是我国在流域治理应用基础理论方面作出的一项重大贡献。但是,就研究现状看,这些研究多局限于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的土壤侵蚀学科范畴,忽视了从流域整体系统出发,研究河流对流域治理的反馈响应;片面强调了水保措施在流域治理中的减沙效益,而忽视了流域治理对河流水动力学特性及水文学特性、输沙规律的影响;更多地研究水保治理对流域大时域平均意义上的产水产沙的影响,而对洪水要素影响的研究有嫌不足;只从总量上研究水土保持的减水减沙效益,忽视了因措施配置方案不宜,而可能造成的不利水沙关系,使河道淤积加剧等问题。这些均属水土保持建设中存在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是泥沙灾害防治中理论性与实践性很强的重要科学命题,直接涉及到制定江河治理方略及总体规划的科学决策。当前,国家对江河流域治理、生态环境保护极为重视,大大加强了投资力度。江泽民同志提出了“经过一代一代人长期地、持续地奋斗,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宏大目标。此时对有关水土保持治理效应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研究水土保持治理对河道系统影响的几个重要基础理论问题是十分有意义的。

2 研究现状及问题

我国的水土流失相当严重,尤以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最甚,土壤侵蚀模数可达20000t/(a·5km2)以上。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积近年来有增无减,如以80年代与50年代相比,增加了52.9%~210.7%,且部分地区的土壤侵蚀模数也增加了30%左右[1]。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流域逐步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土保持工作,实施了各类治理措施,在保护和改造当地的土地资源、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及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效益。同时,不同程度地发挥了减少入黄泥沙的作用。据统计,黄土高原138个水土流失重点县,1984年粮食总产比1979年增加了22%,其中陕西、甘肃、山西、内蒙古4省(区)所辖的122个县,1984年人均收入为1979年的3.7倍。水土流失严重的无定河流域经过20多年的治理,1984年的粮食总产量为1972年的近3倍。根据水文法计算,从黄河流域大规模开展水土保持治理的70年代以来,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水利、水保工程年均拦减径流量超过10×108m3,80年代的为13.98×108m3,70年代年均拦减沙量为3.56×108t,80年代为3.95×108t[2]。

但是,就黄河下游河道冲淤调整趋势及近年来的洪灾情况看,黄河下游的泥沙灾害仍未明显减轻,甚至在诸如“96.8”洪水期间,尽管流量属中常洪水,但不少河段水位却达到或超过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经济损失也是建国以来最大。根据1969~1990年实测资料统计,黄河下游花园口至艾山河段粒径大于0.05mm的粗泥沙淤积量始终占其来沙量的15%左右。进入80年代以后,粗泥沙淤积量占该河段淤积总量的1/3,比80年代以前的还大32%[3]。同时,近年来该河段的淤积量占全下游淤积总量的比例有增无减。另外,根据无定河、秃尾河等黄河支流流域水土保持治理前后的河道冲淤变化分析,尽管经治理后取得了一定的减水减沙效益,但在有些年份其支流河道仍是淤积的。分析还表明,一些支流流域治理后,河道的水流输沙能力不一定能够增大,特别是对于粗颗粒泥沙,其输沙能力反而有所降低[4]。

因此,从全面防治泥沙灾害的角度而言,对上述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实际上,从流域地理系统的观点来说,河流作为其中的主要子系统,其发育演变与水沙动力输送的关系极为密切,水沙条件一旦发生变化,河流必然会以河道的冲淤、形态变化作出相应的反馈调整。而且,河流的调整方向与水沙条件的变化趋势具有直接的关系。水土保持措施具有工程、生物等不同的类型,其减水减沙作用是不同的,有的减水效益明显,有的则减沙效益明显。不少专家研究均表明[5,6],不同类型的水土保持措施的拦水拦沙作用具有很大差异,对流域的产水产沙量及洪水过程有不同的影响。如根据分析[5],黄河支流汾河流域水库淤地坝等治沟工程措施拦沙量占流域治理措施总拦沙量的65%,梯田、水保林等坡面治理措施拦沙量占35%,相应的拦水量分别占总拦水量的11%和89%。显然,如果在黄河中游大规模开展水利水保工程治理,不同的措施配置方案,就会使进入河道的水沙条件产生不同变化,也就直接关系到河道的冲淤演变方向。我们近期的初步研究进一步表明,不同的水土保持措施配置方案,减水减沙效益比是不一样,对水沙过程的改变,包括对水沙搭配的调整都是不一样的,下游河道的冲淤变化也相应不同。如根据多沙粗沙区个别重点支流的资料分析,只有当减水减沙效益比在某一范围时,河道的冲淤才能基本达到平衡,否则,淤积反而有所加重[8]。因此,我们必须从宏观的角度出发,依据流域地貌系统的观点,进行全流域的整体研究,才有可能解决这些重大问题。只注重水土保持改善农业生态经济的作用,而忽视对河流输沙及河床冲淤规律的改变效应,就难以全面解决土壤侵蚀灾害问题,就无法真正解决河道淤积、水患灾害的问题,就有可能形成“减蚀不减淤”或“减沙不减淤”的局面,因此,必须对江河流域的水土保持治理对水沙组合及运行、河床冲淤演变的影响进行研究,探索出治理下游河道淤积灾害的新途径。

坡面及沟道的水土保持治理对进入河道的水沙量及其过程的改变,实际上就是对流域系统内的能量进行了时空上的再分配,破坏了原有长期形成的河流的水动力平衡输入条件,改变了天然情况下的河流动力特性。作为一种响应,河流的能量耗散过程必然作出调整。河流能耗过程调整的方式、幅度和速率是与水土保持措施对河流系统能量分配的干扰作用大小有关的。因此,认识水土保持治理对河道冲淤调整的影响,应以分析水沙过程的改变与河流动力特性的调整作为基础和依据,这也是评价水土保持治理方案合理性的理论前提。

从河流系统来说,流域坡面的产水产沙及河道的演变调整是能量耗散的两个子过程,而在以前的研究中,人们着重注意的是前一过程的变化,忽视了作为流域重要子系统的河流的演变调整问题,多数仅限于流域的地理因子(如流域面积、纬度等)及地貌因子(如沟壑密度、植被度等)与河流径流量、输沙量的关联性的分析。关于水土保持措施对河流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却很少。

流域治理干预了自然条件下流域系统能量的分配过程,引起河流水动力学特性(包括输沙水力特性)方面的变化,那么,作为能量耗散的主要形式,河床冲淤演变趋势亦将进行调整。如对黄河支流皇甫川流域资料统计分析,该流域从60年代以来,各时期单项水土保持措施的配置比例均有差异(表1),相应地,河流能量(单位时间动量)与河道的冲淤量关系也有所变化(图1),根据对河道发生冲刷的平均情况初步分析,其变化关系与坝地、草地的面积比(单项面积与总治理面积的比值)显得较为密切。另外,不同年代的单位水流动量的冲刷量是逐年减小的,至90年代稍有回升(图2)。根据统计[9],从50年代至90年代,汛期降水量、汛期径流量及洪水径流量年内分配是基本相同的,就是说外界输入流域系统内的能量过程变化并不大,这显然是与输至河流的能量过程及水流的动力特性变化有关的。可见,河流系统的能量变化对河道的冲淤演变趋势起着很大的制约作用。认识流域治理对河床演变规律的影响,对确定江河治理的规划设计及治理方略均是极为重要的。

第5篇:近现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范文

1。引言

大部分都市的中心区(CBD)在上世纪之交由零售业—商业区演变而来。上世纪中期以来,该区域演变为办公与商业功能的复合区,最近已演化为城市会议一旅游一娱乐的中心区,即游憩商务区(RBD)。规模较小城镇的CBD一般表现为零售业中心;规模较大城市的CBD则由于服务业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的缘故而发生变化。西方学者预测,今后CBD的增长将集中体现在文化一娱乐一会议设施的增多以及办公—商业功能的增强。届时,可称之为文化游憩商务区(CRBD)。这些变化与该城市地带人们的职业结构组合、生活方式变化以及城市功能的不断分散有关。

由于城市CBD发展的基础在于其具有的城市(空间)社会区位以及城市(空间)组织的“中心性”,近几十年来,虽然经历了若干“拆迁运动”,但自80年代以来,新一轮重建CBD运动正在加剧进行。西方国家城市CBD的演变及与其相适应的规划已明显呈现出七方面的趋势规律。

2。CBD区域变化与类型

2.1 CBD功能区类型与变化

一般CBD由若干个功能亚区构成。建筑密集的核心区一般有高层建筑办公区、金融业区、宾馆区和零售业区;核心区周围(边缘区)是综合服务功能区、市政、医疗功能区、政府办公设施区、贫民窟及舍弃区、批发业和仓储业区。城市规模越大,这些功能亚区的空间特征越明显,其空间分异的专业化程度越高。

随着城市的发展,CBD内土地利用变化从未停止过。主要表现为各功能亚区的演替与置换,或者称为CBD内的不同社区“过滤”,并伴随着土地扩张。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是较高等(的商服旅游)社区置换古老的破旧、衰败区域,这些区域分布有级别较低的零售业和贫民区,被称作舍弃区;另一方面,CBD也会蚕食其边缘地带,尤其倾向于吸收靠近高收入者居住社区一侧的土地,该区域被称作吸收区。

2.2 贫民区与舍弃区特征与变化

几乎所有的大城市CBD都存在着贫民区。贫民区是舍弃区的一个典型区域,是无家可归者和社会失落者的避难所,也是成年人的娱乐场所。有时呈碎片状,不一定是一个完整区域。但它具备完整的空间结构和独特的土地利用类型,如有破败的阁楼式建筑,廉价的宾馆,农业市场和小规模零售业区,以及当铺、酒吧、低等级的小餐馆、廉价的电影院、修理店、信用购买珠宝店、枪支店、低档服装店和家具店等。该区域与附近繁华的金融服务等功能区形成鲜明的空间形象对比。

贫民区居民的典型社会特征呈现为大量“无家可归者”。他们在此聚集的主要目的是想利用其适宜、宽容的环境。贫民区为CBD提供劳动力。当地的劳动力机构以临时工方式雇佣工人。但大量贫民区居民更多地被看作劳动力短期需求市场的蓄水池。贫民区的存在对城市形成大量的社会空间问题。规划者以及商业团体一直要求政府更新这些区域。而更新的主要手段是拆迁或重建,并未考虑由人口再居住进一步引发的与社会和社会空间相关的人本与人权意义的问题。在这方面,西方还没有很成熟的经验。

2.3 土地利用待更新区的演化规律

在许多发展缓慢的城市中,CBD的核心区及核心区区域(边缘区)的房屋多是一些旧房和破损房屋。这些房屋逐渐被那些居住在外地而从本地收租的人所拥有,以期将来有机会获得振兴。该区域(位于核心区和低收入者居住区之间)的土地呈现为多种功能的利用模式,成为一个缓冲地区和土地蓄水池,以备将来CBD土地更新和新建住房用地之需。

2.4 CBD的界定

各城市CBD的形状因街道规划的不同而出现差异。一些城市的CBD呈四方形或长方形,由若干个街区组成,围绕在以十字路口为中心的地价最高区(PLVI)周围,呈现为网格街道模式。如果某主干街的重要性超过街道十字路口,CBD有时就沿着该主干街道而延伸。通常情况下,CBD在一两个方向会因自然特征如地形、河流、高速公路等的出现而中断。

对CBD准确地进行定界并确认各功能亚区决非易事。一般人可能会找出以十字路口为中心的地价最高区(PLVI)作为CBD的核心区。西方学者通常采用两种方法界定变化中的CBD,它涉及建筑指数这一概念,该指数表示建筑物的高度以及土地利用强度等:(1)建筑指数法。雷蒙德默菲(Raymond E.Murphy)和詹姆斯(James Vance)在为CBD定界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他们引用了两个指数,一为中心商务区高度指数,它是按照街区到街区的方式,求出CBD所占面积与整个区域面积的比率;第二个指数是中心商务区的利用强度或密度,它是用中心商务区的面积除以其所座落的社区的总地表面积。这两种指数值高的社区构成了CBD的空间范围。(2)核心—边缘区法。CBD的核心区是土地利用密度最大的区域,边缘区是周围的支持区域。核心区表现为高层建筑、紧密的内部商业联系、步行式交通、有限的停车空间和几乎全部利用了的各种场所;边缘区由仓储区、停车场、医疗服务设施、轻工业和批发业构成,工具式交通在此区域占主导地位。该区域的主体功能是服务于核心区和边缘区,它同时也服务于城市的其他地区。核心区相对面积较小(一般为几个街区);边缘区通常占CBD空间区域的四分之三左右。 3。CBD人口居住、商业服务业与中心区就业趋势规律

3.1 人口与居住演化特征

西方国家现代城市商务中心区主要是一个工作中心地,除无家可归者构成的人口数量在不断增长外,只有少量长期居民在此居住。尽管有供老年人和富裕阶层居住的高层建筑物,大部分居民是房屋出租者和处于住房过渡阶段的人。现在宾馆给处于住房过渡阶段的人提供了住宿条件,并给租房者提供了长期的选择。尤其在较小城市,住房位于商业性楼层的上部,以及被改修成公寓和住宅的旧式楼宇中。而大城市年轻的专业人员的返城运动也使CBD边缘区的住房市场与较高等社区兴旺。

3.2 居住、商业服务业的分离与就业特征

二战以来,由于居住分离,它引起为居民服务的低等级商业服务功能的分离。这些商业功能包括邻里区服务设施、杂货店、小酒店、教堂以及学校。60年代以来,零售业和文化活动的分离随着郊区发展程度的增加而加剧,并引发购物中心、服装店、汽车销售及服务中心、银行业、酒店及电影院等也从中心区分离出去。

面对中心区功能的分化与空间分离,80年代以来引发了城市CBD的更新运动,进行大量的规划与建设,主要表现为楼层面积的净增加。现在,一些城市中心区仍能维持其就业水平,个别城市的就业水平甚至出现增长。就业趋势总体呈现出两方面特征,一是公司内部的就业规律;二是宾馆等服务行业内部的就业规律。由于办公设备的增加和公司每位职员所需要的空间同时增加,而宾馆在单位空间内所需员工数量减少。因此,CBD就业水平今后也很难提高。随着RBD的功能发展造成宾馆代替办公楼的趋势,造成CBD的就业机会还会进一步减少。另外城市的更新重振运动也产生了更多的地表公共空间、停车场及闲置地。尽管这些投资增加了中心区的吸引力,但新增的设施却降低了就业机会。同时,郊区也致力与中心区的活动类型展开竞争。如今许多新型的、规模扩大的及重新选择区位的商业倾向于在郊区选址。

3.3 抽象(隐形)交易的聚集

CBD的高度中心性除了可以实现商家和消费者的面对面沟通以外,还产生另外一些利益,吸引各项活动在中心商务区聚集,从而可对各种信息进行方便地加工和处理,并迅速传播出去,这称为抽象交易(abstract transactions)。吸引并促使抽象交易产生的中心区利益都与CBD的中心性有关,这些抽象(隐型)交易利益可分为9个类别:①可进入性;②信息流中心;③工作环境;④人才市场;⑤休闲、体育运动;⑥专家咨询;⑦货币与信用市场;⑧高等级的购物中心;⑨受教育机会。

4。零售业空间变化规律

50年代以来,CBD功能的分散趋势进—步导致零售业的空间变化。通常用三阶段模型表示这种变化:CBD占主导地位阶段(1850s—1950s);CBD衰减阶段(1950s—1970s);CBD被替代阶段(1970s—现在)。

4.1 CBD占主导地位阶段(1850s—1950s)

50年代随着交通方式的改善和大型零售—购物中心的出现,开创了现代CBD的零售业时代。即大型零售业第一次有可能在同一场所进行,并造成其他商店也开始聚集于购物中心附近,以便利用密集的行人与交通,产生了比较购物(comparative shopping)方式。这种同类型商店间的相互吸引被称作竞争性联系(competitive linkage)。此时,零售业的水平可用GAFE指数表示,CBD在此销售额中占绝大部分。GAFE中的G指日用商品(general merchandise),A指服装和装饰品(apparel and accessories),F指家具和器具(furniture and appliance),E指食品和饮料(eating and drinking)。城市规模越大,其中心区专业化零售业的聚集程度越高,大型购物中心约占总营业额的二分之一,服装销售约占营业额的四分之一,家具和食品与饮料销售占了余下的其它部分。

4.2 CBD衰退期(1950s—1970s)

20世纪50年代早期,随着CBD零售业主导地位的迅速弱化,中心区仅有三分之一的商业用地用于零售业,从事于零售业的劳动力比例也降至20%,销售额一般占城市总销售额的25%,到60年代早期降至10—20%。更大的滑坡出现于1963—1972年间,平均下降至7%,到70、80年代时,中心区的零售业销售额很少超过城市总销售额的2—3%。

4.3 CBD被替代期(1970s—90年代中期)

70年代以来,面对零售业销售的持续下跌,城市政府试图设法阻止这种趋势,采取了大量措施,如专门的零售业搬进拱廊市场、展览馆以及小型市场等具有多种文化活动的公共建筑内;开发商们开发出多功能中心,提供只有在郊区购物才具备的设施和安全条件;步行区快餐连锁店的数量也在增多,提供迅捷服务,食品外卖和诱人的食谱;宾馆和综合办公楼内餐馆为不断扩大的会议和旅游团体提供食宿;许多城市还增设了节日市场。这样,中心区的零售业有所回升,大体保持在10%以下的水平。

4.4 中心区购物大厦时代(90年代中期以来)

中心区需要更具竞争性的零售业空间氛围,为此出现了中心区购物大厦。它包含了多种类型设施的复合:①有的类似于传统郊区购物中心,并附带有端位商店和小型专卖店。该类中心通常是新建筑和一些旧建筑刷新以后的复合体,用拱廊等通道连为一体,形成购物城;②进行街道和基础设施改造,以服务现有零售商。拓宽步行道,压缩街道,限制汽车数量,鼓励公共运输和应急运输工具;③在中心区划定步行区,里面配置池塘、喷泉、广场等街道景观。以上理念主张利用现有建筑物而不是进行大规模重建,其核心在于强调外部环境。步行区与购物大厦并非可以完全解决中心区零售业的所有问题。零售额并不总是随项目建设的完成而增长。设计不合理造成许多中心区购物大厦生命周期不长。其原因在于购物大厦除要有合理的设计外,还需要优越的区位,以方便顾客采购和停车。有位学者提出当时流行的四种设计方案,各有其设计缺陷:①超前设计,用料考究,空旷与阴冷的人为环境。②过多的绘画、喷泉、灌丛,营造出丛林气氛,不利于空间的相互联系。③大量的雕刻和纪念碑,产生恐怖外观。④肤浅、含糊及装饰性过多,缺乏统一主题和完整性。

学者认为,在将来,中心区的零售业行业要保持竞争力,必须进行空间重组,大型商店不应沿传统的购物街零散分布,而应靠近主要的办公和宾馆设施。

5。办公功能与空间的演化

CBD办公功能的演化在空间上主要表现为城市管理中心的演变。办公功能传统上聚集在大都市区的中心区,该地区的公司总部数量最多。近年来,办公功能在国家城市等级体系中已出现分散趋势,在地理空间上逐渐扩散至各区域中心。

森朴尔(Semple)和菲普斯(Phipps)研究出一个关于公司办公总部和管理中心空间演变的四阶段模型。

6。宾馆市场的演化

70年代以来,宾馆业逐渐成为CBD中心区的增长型产业。主要有以下类型。

6.1 旧宾馆

中心区旧宾馆的经营状况一度举步维艰,后来由于大城市的会议功能的增强而出现好转。大量旧宾馆在50年代和60年代被拆除,有的经历了各种挑战而得以留存。最近的数据表明,恢复许多保留下来的旧的“豪华”设施要比重建新的项目效益要好。

6.2 会议宾馆

会议宾馆通常是一个规模更大的多功能设施的一部分,往往聚集于主要的会议中心附近。其顶部的若干楼层为经常光顾此地的商业人士和行政界人员提供优质服务,如快速简洁的人住和离店手续、免费早餐、高级的酒吧服务、提供日报、单独的休闲、休息室、楼层入口的监控系统以及其他设施。

6.3 商业宾馆

与会议宾馆相比较,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商业功能宾馆客房数量较少、设施较简单。

6.4 豪华宾馆

大都市区内的豪华宾馆也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这类宾馆通常有500个以下房间和数量不多的供小团体聚会的场所。

6.5 宾馆业客源市场

宾馆业的主要客源市场有三方面:①商业和贸易市场,约占客房需求总量的60%。流动的营销和管理人员是商业贸易市场的主流,其参加的大量会议和谈判都在宾馆举行。②会议与贸易展览市场,约占总需求量的25%。③旅游者和非商业性目的的来访者。约占总需求量的15%。该市场所占份额最小,季节性差异最大,取决于城市本身特征及其地理位置。旅游点和大城市是该市场的最大获益者。

7。CBD分区制(管制)规划原则的深化

CBD对其内部的土地利用变化有很强的适应、协调与恢复力。但是在CBD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避免来自于相邻建筑物和设施形成的各种空间与社会负面影响,从而使CBD获得安全感,是CBD面临的一个棘手的规划问题。为此,西方城市采取了两种方法,即行为限制法和保护性的分区制(管制)法,其中分区制(管制)原则是政府对CBD进行保护和指导发展的主要工具。

分区制(管制)原则来自于早期的分区法,最早应用于20世纪初期的纽约城中心区。它为建筑设计规定了标准。其目的在于,在临近的地域内,只批准可以共存与互惠的上地利用项目,以免一种土地利用用途对其他土地利用用途产生负面影响。该原则有助于保持或增加地产价值。现在,分区制原则的应用范围在逐渐扩大。避免负面影响的内容已扩大到确保社区健康、安全和福利等方面。分区制原则几乎对所有类型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土地利用密度的制约性都在逐步增强。

8。重建CBD核心区的空间手段

重振核心区的典型战略是公私联手。国家为项目的金融和土地成本提供减免等优惠政策,从而使私营发展商投资于原本无利可图的一些建设项目。西方国家在中心区的重建与保护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8.1 设计革新(后现代主义建筑)

建筑物的设计革新始终伴随着CBD的重振过程。其特点有三方面:一是以建筑形象营造市场氛围。第一批后现代主义建筑物出现于70年代的休斯顿,随后建筑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它的魅力在于其反传统的几何外观,这类设计形象思想赋予其诸多经济优势,使建筑物在社区内形象突出,营造别样的商业氛围,衍生出市场优势。二是多种功能空间整体融合,形成舒适的人本化空间。如巨型建筑物把零售业、商业、居住、办公和娱乐功能纳进一个框架里,或者使这些活动在一系列内部相通的建筑物里面进行。它强调全天候的利用,按用户需要设计各种设施。它改变了早期人们改善核心区住房和停车场的做法,而考虑得更全面,以期形成完全城市化的环境(工作环境、购物环境、娱乐环境和家居环境)。三是立体式连体交通,提高商业服务场所等微区位的可进入性。核心区建筑物的设计革新还包括地下购物商城和楼宇间通道及运输线等。高于街面的空中桥梁不受气候影响,多为零售业服务,它提高了核心区的行人交通量。但一些城市的这些走廊在街道层面上没有入口,造成街道上的行人交通量下降从而引起该街道零售业下降。

8.2 历史性保护

对历史性的旧建筑物进行整修,改造为高档的办公和零售业空间,这种方法同样可以使核心区具有竞争力。现在,许多城市制定历史性建筑保护条例的目的在于鼓励划分出历史性区域,而不仅仅是保护个别的历史性建筑物,还要便于发展城市旅游业。

8.3 生气活跃的街道

最近几年,专业研究人员指出,规划人员和开发商在设计核心区设施时,应更加注意街道上的行人需要,而不能一味地强调建筑单体诱人的外表设计。威廉怀特(William Whyte)所称的“野蛮地抛弃街道”,是指许多巨型建筑物把行人都吸引到堡垒式的建筑物中,使街道因行人稀少而失去其应有的生机。事实上,街道也是城市组织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们也需要多彩的街道景观。现在,城市规划已重视设计生气活跃的街道。

第6篇:近现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范文

1研究方法

1.1样地设计与调查在调查范围内,根据不同类型干扰因素选择典型地段,典型地段长度一般为50m。在典型地段内随机布设样方,采用标准方法进行野外调查与数据分析。见表1。其中乔木样方为10m×10m,灌木样方为5m×5m,草本样方为1m×1m。调查内容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种名、高度、盖度及数量等,记录优势种、入侵植物等,并用罗盘、GPS确定坡度、坡向和海拔等环境条件。调查于2012年8月完成。

1.2数据处理重要值(IV)是能够反映样地内物种优势程度属性的综合性数量指标[8],通过优势种群的动态变化用于反映植被演替进程。其表达式分别为:乔木:IV=Ar+Fr+Pr灌木:IV=Ar+Fr+Cr草本:IV=Ar+Cr+Hr式中,相对多度(Ar)=该种植物的个体数/全部植物的个体数×100%;相对频度(Fr)=该种的频度/所有种的频度总和×100%;相对优势度(Pr)=该种个体胸面积和/样方中全部个体胸面积总和×100%;相对盖度(Cr)=该种的盖度/所有种的盖度总和×100%;相对高度(Hr)=该种的高度和/所有种的高度总和×100%。

2岸坡植被调查结果及分析

2.1凉水河河道岸坡植被调查结果与分析凉水河为距离城区人口居住地较远的河道,典河段代表着距离城市中心较远的六环附近、在河道植被无人工栽种、靠自然生长、人为简单管理或干涉条件下的河道岸坡地段。凉水河典型地段自然植被恢复过程如表2所示。在人工割草管理下,典型地段形成以双子叶植物反枝苋为单一优势种构成的群落。反枝苋为较高大的、以种子繁殖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其种子丰富易繁殖、生长迅速,在水分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容易形成优势群落,并且在人为割草的情况下,能延续生长,形成相对稳定的群落。其群落总盖度高,达到100%,对水土流失控制力较强。在放牧环境下,由于很多有食用价值的植物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较为强烈的放牧选择结果,形成了以群落退化类型为主要建群种的植被,在不同土壤环境下,经常出现的有以黄蒿为优势种的植物群落;在放牧较轻、以禾本科植物为主要类群的地段,常形成多年生芨芨草占优势的种类。所以,在不同方式的人为干扰下,河道坡地形成的自然植被常常是一些植株较为高大的一年生种子植物占优势的群落。这种情况正是这种河道坡地地形在多年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和人为管理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常见结构。而在适度干扰的条件下,可形成多年生禾本科植物占优势的植物群落。另外,在人居环境附近,由于受到人为活动强烈的影响,一些常见的植物种类如葎草(Humulusscan-dens(Lour.)Merr.)等竞争力较强的杂草限制其他植物正常生长,容易形成较大面积的层片。由于人为的割草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些杂草有一定的控制,并对群落物种多样性发展有较大的帮助。

2.2清河岸坡植被调查结果及分析清河是北京市城区和近城区的废水排放、排洪河道,典型地段代表着距离城市中心区较近的五环附近的河道植被在人工栽种管理条件下的变化情况。清河典型地段自然植被发展状况如表3所示。清河岸坡植被主要以人工栽种禾草草坪为主,并间种一些小乔木和灌木植物。由于在割草清理等维护管理下,草本群落基本保持种植的禾草单一种类。但是,在局部地段,仍然有入侵能力较强的植物种类进入群落,并逐渐占据重要地位,如二月兰单一种类的进入,便可形成盖度大于30%的群落,并在群落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且有继续发展的趋势。

2.3龙道河岸坡植被调查结果及分析对典型地段3种情况的植被—自然恢复的天然植被、移植天然草皮和播种植被分别进行实地调查。对3种群落采用样方调查后,对植被的恢复演替过程进行分析。龙道河典型地段自然植被恢复过程如表4所示。天然生长植物恢复较好,覆盖度达到100%,群落中植物种类数量较多,物种丰富度较高,群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已经具有较好的水土保持功能。坡面群落植株密度较大,具有较高的盖度,对坡面水土流失发挥了植被的控制作用。但是群落中多年生植物较少,且以草本植物为主,无木本植物,所以群落仍处于演化发展变化阶段。移植天然草皮植被为人工将其他地段的天然带土植物草皮移植该地段形成的植被。移植的草皮中以早熟禾等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调查显示多年生早熟禾仍然占主导地位,但是由于存在适应性的问题,群落中一年生狗尾草大量发展并且也占有重要地位,显然新形成的群落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由于草皮的覆盖作用和整体植被的封闭性较大,所以具有较明显的水土保持作用。播种岸坡植被是将原地植物全部清理、翻土,之后再用除草剂杀灭新生植物后,再撒一定种类植物种子让其自然繁殖生长。这种土壤的形式相当于新建设的人工河道新填土方的岸坡,其上植被的形式取决于播种的种子种类。春季播种,现在河道该群落总盖度低于70%。植物多样性差,少数双子叶植物占主要地位,群落稳定性差,变化的不确定性较大。群落中主要为直根系的双子叶植物,而缺乏禾本科等须根植物,因而植物对水土保持效果明显较差,并有较大的其他植物进入的可能。

3结论

第7篇:近现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范文

关键词:“土豪”;意义演变;旧词新用;词语特征

2013-11-13日牛津大学出版社双语词典项目经理朱莉・克里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Tuhao”暂时还没有被正式收录进《牛津英语词典》,但是该词语已经在牛津英语词典编著者的关注范围内。2013年9月9日,微博上发起“与土豪做朋友”以及“为土豪写诗”活动,使得“土豪”一词的活跃度日益高涨,这又是一个装了“新酒”的“旧瓶”,迸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众所周知,旧词新用之所以是新词语产生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因为在语言交际中通过给旧词增加新义项而不必另造新词,符合语言词汇经济简约的特点。我们检索这个词的历史,会发现它的涵义至少经历了三次演变:

一千多年前“土豪”一词已经被人们使用,如《南史》:“州中有土豪,外修边幅,而内行不轨。”这里的“土豪”是指当地豪强即士绅阶层,他们治理地方秩序,甚至与国家权力形成抗衡;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应该是近代出现的“打土豪,分田地”,这里的“土豪”就带有明显的感彩了,指的是“大地主阶级剥削者”,所以人们也常跟“劣绅”并用,构成“土豪劣绅”;如今,“土豪”又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显然已经没有了第二次演变时强烈的感彩,更多的是一种自嘲意味,其含义与“暴发户”相近,有网友戏称为“气质够土,花钱够豪”,也可简写为“壕”。从上面“土豪”的词义演变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时代特征对于词汇含义的影响,以及词汇本身所富有的强大的生命力。

旧词新用的现象在语言使用中非常普遍,它们有效得利用了旧有的语言资源,使其焕发新的生命力。下面,我们就从旧词新用的角度着重分析一下“土豪”一词的语义、语用和语体特征。

一、“土豪”的语义特征

如上文所述,我们知道“土豪”的本义应该是“占有很多土地的豪门大户”。农业社会,土地就是财富的象征,大意就是当地有财有势之人,那时的词义还没有近代“打土豪”时所带有的强烈的感彩;而近代的“土豪劣绅”则有了明显的贬义色彩,而且因其与政治的关系比较密切,还使其带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烙印,但其意义仍然与土地有关;但是当今的“土豪”一词与土地的关系已经不大,可以说“土”的语素义在这次“新用”中已经发生了改变。“土”是土气、没有气质、没有品位的意思;“豪”也不再是“豪门”“豪强”之义,而是带有一种明显地反讽,与“暴发户”的财大气粗一脉相承。至此,我们可以窥见“土豪”一词的意义,不论理性义还是色彩义,都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符合语言本身发展的潮流,因而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广泛地使用。

二、“土豪”的语用特征

首先,“土豪”一词的使用群体主要集中在当今社会的青少年之中,中年人也会有所了解并且使用。但老年人了解的较少,使用频率也就更低一些;其次,不难发现,生活中“土豪”并不总是用来形容没有品位,土得掉渣的暴发户,而更多的是用来自嘲或朋友之间戏谑的玩笑话。这种自嘲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们想要跟真正的“土豪”分开,回归到普通大众的心理。所以,现在的“土豪”也并不都是贬义,有时它充当了人际关系中一种微妙但却很有效得剂,这也展现了词语在运用中所展现出来的千变万化的无穷魅力。

三、“土豪”的语体特征

首先,“土豪”具有浓厚的口语性。它经常被运用在人们日常交谈的口语之中,新闻媒体的节目之中也会经常提及,如2013年10月18日的《经济日报》就使用了“土豪经济”。但“土豪”一词还很少被用于正规的书面语表达;其次,“土豪”的表达比较简洁而且具有形象性。更有网友指出“土豪”也就是“豪土”――豪华地土,土得掉渣,两个语素颠倒过来也能表示相同的含义,都指出了一种与时代特征比较相符的社会现象;最后,“土豪”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了临时修辞色彩义。这我们在上文中已经提到,对于“暴发户”的讽刺之义和对自身囊中羞涩的自嘲之义,都很好地丰富了这个词语的表达效果。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土豪”一词能迅速而广泛地被大众接受和使用的原因之一。

以上就是从“土豪”一词的语义、语用、语体这三个角度对其特征进行的分析探讨,力求从中对其词义演变以及迅速流传的原因窥见一斑,从而也加深我们对旧词新用的理解。

正如上文所述,旧词新用的现象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十分普遍。如“给力”、“躲猫猫”、“杯具”等涉及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些装了“新酒”的“旧瓶”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需要指出的是, 旧词新用, 并不是把古汉语的词汇简单照搬到现代汉语中, 而是要在新用的时候根据实际语境的需要, 赋予旧词以新的意义,这也是一种正常的语言现象,不必大惊小怪。“土豪”就是这样一个应时而出的词,而它是否能经得住时间的淘洗和检验,我们大可以静观其变。

参考文献

[1]于全有,裴景瑞.“晒”族新词与社会文化心理通观[J].语言文字应用,2007(3).

[2]裴景瑞,于全有.网络“客”族新词的产生机制与社会文化心理[J].文化学刊,2009(1).

[3]陆月花.从网络旧词新用看名词的语法功能[J].文教资料,2011(2).

[4]郭凤军.旧词新用说“给力” [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5]刘静.浅析旧词新用类新词语的特征[J].语言研究,2011.

第8篇:近现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范文

[关键词]河南影视集团 电影 闹着玩 本土

由河南影视集团投拍的本土方言喜剧电影《不是闹着玩的》,前不久在省内数字院线亮了相,且出人意料地吸引了众多人的眼球,也在中原大地搅和起阵阵开怀的笑声。面对观众对该片如潮的好评和发行方出色的票房业绩,使我这个参与打造该部影片的美术师,打心底里偷着乐。要问为什么々理由的确很充分;一是为付出辛勤汗水投八创作并使该片赢得荣誉的业内同仁感到骄傲:二来为投资方河南电影集团能从小窟窿里掏出来个大螃蟹金螃蟹而欣慰愉悦:其三更是因为这部片子具有实质意义上的本土制造内涵:本土故事、本土语言、本土风情、本土主创及演职员制作团队,

电影《不是闹着玩的>为观众讲述的是几个富起来的河南农民拍摄电影的故事……拍电影?这连许多城里人都不敢想的事情,可竟让几个农民历尽艰辛硬是把它拍成了!(不是闹着玩的)这部充满喜剧色彩的电影,看似有些滑稽、甚至时显荒诞地在演绎一个发生在当代农村的传奇故事,但妙趣横生的情节,出人意料的结果,一个接一个的笑点,让此片“笑果”不凡。你可以称这是一部超级搞笑的影片,但它又不是为了搞笑而搞笑,荒诞不经中却能让观众从一个个缜密的笑料中感受到历史的伤痛,体悟到我们河南新农村建设发展中的巨大变化。担纲执导(不是闹着玩的)这部影片的河南电影厂著名导演卢卫国,曾对该片的思想内涵挖掘作出过精辟的论述和引导:“本片所表现的是现代中国农民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拍一部属于自己的电影――这是他们的话语权。电影通过几个农民拍电影的行为过程,展示了新时代农民的价值取向,向社会。特别是向青年一代提出了一个如何对待历史对待战争的严肃课题。这个课题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内容。同时,也对身处新时期变革中的青年人如何对待事业、爱情和金钱等问题,进行了反思和感化……这一切,展示了该片的思想内蕴和主题的多义性。复杂、却丰富,展现了社会生活的广度:多义、却深刻,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深度。”我们的创作展示目的,就是要将本片这种多义性的主题和丰富的思想蕴涵,随着故事情节内容的发展,让观众在欣赏思考中继续延伸和深化。耍把《不是闹着玩的》这部农村喜剧片,创作描绘成一幅沉郁而隽永、融汇着人生的酸甜苦辣、展现山区农民转变观念走向富裕的新生活画卷。

做为这部电影的美术设计师,我很认同卢卫国导演的执导理念和他对该片思想内涵的阐释。如拿理性的眼光去审度这部片子所表现的内涵,它涉及到一个真实存在过的特定领域,它既不是几个孤立的看似性格鲜明的人物,抑或几段充满哲理性的篇章,乃至一个传奇的故事所能予以丰富展现的,作为艺术它也不是耍完成简单的一个鲜明公允的道理,当然就不是一种艺术手段所能概括的。它需要一系列活生生的人和一组组流动的画面复合交融的复杂的生活现象。观众也不是被动的,他们要从这些直观感受和自然的力量中去追寻、去思考、去从整体上获得各自的结论。如创作思维忽略或有损于该片的主题多义性和丰富的思想内蕴,就有损该片博大而深沉的总格调。我做为这部片子的主刨人员,合作中能在创作意识上与导演达成共识,无形中默契了本片艺术展示风格及创作手法的目标取向。

那么,从电影美术的创作角度和视觉功用,如何才能把导演所倡导的将这部电影的这种多义性和丰富思想内蕴表现出来呢7从专业概念上讲,电影美术是指在文学剧本的基础上,对影片的可视化形象进行创作的造型艺术。电影美术主要是通过影片总体造型设计、场景空间设计、人物造型设计等方面来表达逻辑思维进而实现形象思维,它直接决定了一部影视作品的美学表达和艺术内涵,对影视作品的造型起着决定性作用和影响。首先,电影美术师应该和摄影、演员等其他创作部门,共同合作在导演的总体艺术构思下,完成对一部影片的有意识的视觉造型思考。在设计构思阶段,电影美术师要寻求一种途径,一种方法和方式,最完美地将剧本中的抽象文字和导演的意念化的构思,转化为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的人,并且和导演、摄影等创作人员共同完成最终银幕空间形象化的影象。其次,电影美术师应该设计和制作出符合电影主题,具有生活气息、有时代特征的景、物和人物造型,促使整部电影的视觉艺术欣赏与内容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电影美术设计要为剧中人物的行为提供一种既有真实感又有艺术美的“典型环境”,尽一切可能还原或创造出对影片交代故事发生的年代背景、地点时间,同时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人物的身份职业、性格和思想,并显示一定的个性习惯和生活爱好的视觉行为空间。众所周知,每部电影都有其自身独特的视觉展示风格,而电影的美术造型是体现这种独特风格所必不可缺的。影片中这种独特的展示个性,源于两个条件人物个性和所处的规定情境及创作者的选景态度,即怎样使它以最有力的影像浮现在银幕上去感知于观众。再次,电影美术应该营造良好的氛围来凸显电影的主题。氛围是特定生活中弥漫于人们周围特定的空气状态,在表现银幕气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气氛相对环境而言是更重要的,环境只能客观地表示剧中人的所在地,却不能表现当时剧中人的心情变化,而气氛则尤能反映和烘托人物心情的变化。电影是科技综合艺术,它同绘画和雕塑的相近在于视觉形象的直接感染力:同音乐的相近在于通过各种音响而构成的和谐感和节奏感:同文学的相近在于它能够通过情节反映现实世界的一切联系和关系:同戏剧的相近则在于演员的艺术。电影以其各种不同的特性既接近戏剧,又接近绘画,也接近文学,但这既不是戏剧,又不是绘画,也不是文学电影包容著这些艺术的共性,而同时又表明了它们的全部差异。它们中间的任何一种都不能由电影来代替,因为电影只是把它们的对立的特质结合了起来。而电影美术则依托综合造型,利用光和色幻化出有利于视觉时空流动中、展现其生命个性的美术氛围,彰显影片所表达的情绪意境和风格。当美术师出于对未来影片风格的理解.试图寻求影片美术造型设计的整体基调时,必须要思考这些因素,也必然会对这方面的美术造型追求作出艺术的安排。

《不是闹着玩的》这部电影,犹如是一幅地地道道的中原地域风俗画,不管是从时代背景、情节内容、群体语言或人物行为个性,都可称其是河南人自己的故事。由此,这让我想起了前苏联著名剧作家包哥廷的一段名言:“没有土壤的幻想花朵――就不是花朵。只有在生活中生根的那种幻想飞翔,那种艺术想象才是宝贵的。”因此,如何从 这部片子的美术造型理念上,去准确地展示中原地域特色风土人情,成为本片一个准确的美术构筑核心。我所要追求的这种地域美,如体现在故事人物身上,则由他们各自的性格、思想、感情、经历、兴趣、爱好、志向等各方面的表现特征上。如本片的主人翁、电影放映员蔡有才。他四处借钱拍摄一部以日本鬼子进村无恶不作为题材的电影,因是第一次拍电影,他在找演员、拍摄过程中闹出了不少笑话,不仅为拉赞助大力减肥,还“假戏真做”差点酿成火灾,尽管他们不懂“蒙太奇”,可是他们靠着坚韧和执着把影片拍成了,不仅感动了全村,也感动了这个时代。他身上的率真豪爽、勤奋执著,充分体现出了河南人的性格美与人格美。演员创造了地域特色中人物的灵魂、情感以及血肉之躯,而人物的地域美外部形象的创造,则主要是由美术从场景展示、道具设置及化装造型和服饰来承担了。特别是人物服装及色彩,是能够准确传递影片时代背景特征和地域特色的。同时,人物的服饰色彩,在影片中是能动的色块,是色彩系列中的变数。它在电影时间流程中,在画面之间、镜头之间、段落之间的呼应、对比、流向,在角色与角色的服色之间,服色与环境色彩之间,构成色彩关系的配置和变化,成为营造影片的节奏、旋律、氛围的重要元素。

我的美术造型设计理念,开始从地域特性上展开了挖掘,更多地捕捉起河南的乡土气息和人文景观来,力图在未来的影片中,营造出一种既厚重朴实又棱角分明、既纤柔秀美又宁折不弯的河南本土氛围来,把千姿百态的中原风情原汁原昧地示于国人。

艺术创作活动的一般过程是:感性――理性――感性。第一个感性阶段,是艺术家对现实的或历史的生活观察、感受和了解,由此产生创作欲望和冲动。这时的观察、感受和了解可以是某种艺术(文学、绘画、音乐、戏剧、电影)属性的认知。由此必然上升到理性的思考,对观察、感受和了解的生活现象进行理性梳理、分析与概括,形成个人的情绪、思想和理念。这是第二个阶段。然后,艺术家采用自己的艺术语言(文学的、绘画的、音乐的、电影的……),使个人的理念、思想和情绪转化为某种艺术的物质形态,即物化为某种艺术行为和作品。这第三阶段的感性形式与第一阶段的感性有质的飞跃。第一阶段的感性只是物的表象,第三阶段的感性则是蕴含着理念、思想、情绪的意和象的统一。电影美术创作活动也不例外。我们在本质上是反映论者,但在具体过程上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在于,电影和电影美术设计是以电影剧本为基础的二度创作,是透过剧本进入生活,带着特定的理性认知进入现实或历史生活中,获取感性认知,印证、丰富和深化剧本的意象,再以电影的影像语言对生活作出艺术反映。电影的影像语言是电影家们的思想、理念和情绪的载体。影像是电影艺术的物化形态。电影美术设计以其造型表现手段――线条、体积、色彩、空间、光的组合,为电影物化形态奠定基础。它所创造的可感的视觉性造型形式和电影内容是互为依存的统一体。

在卢卫国导演对该片的总体艺术风格引导下,经过再三思考,我对这部影片的总体美术造型风格,渐渐清晰明朗起来。应充分在影片中展示出中原大地的风物景观,吃穿戴用:将雄浑、厚重、粗犷、豪放、土野、放达、质朴、率真……这些独特地域风格特点,有机地渗透在《不是闹着玩的》这部影片的艺术思维、艺术格局、风物景观、风俗习惯、人物性格、人物情感、人物语言、主题思想等各个环节中,用电影美术绘构成一幅豫味十足的、全方位立体的河南农村风俗画。

第9篇:近现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范文

5年前我们提出,气候变冷和构造活动变弱是沙漠化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加速了沙漠化的进程[4]。近期中国科学家对罗布泊的科学考察提供了不可辩驳的证据[5,6]。

1.几种沙漠化成因假说

人为破坏说:认为过度放牧和开垦,砍伐森林和破坏地表植被,以及水土流失是沙漠化的原因。

变暖说:认为在地质时期低纬度沙漠区的雨期、少雨期与高纬度冰期、间冰期的关系模式是,低纬度少雨-高纬度间冰期,低纬度多雨-高纬度冰期。在变暖的间冰期,低纬度地区少雨干燥,沙漠扩展。近年来,国外一些气候数值模拟结果,认为co2 的温室效应在未来几十年内将使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中纬度地区干旱,其它地区变湿。

海气相互作用说:认为是热带海温异常导致低纬度大气环流异常所引起。

反馈说:认为干旱开始后,由于植物枯死,土壤水分减少,蒸发大为减少,形成对流性降水的可能性减少;半干旱地区过量放牧使地面反射率增加,改变地面能量平衡,导致下沉运动,造成持久干旱;雨云中的生物源材料的消失,使降水减少等等。

天文说:认为由于地球轨道参数变化,使中高纬度夏季辐射量减少,导致冰期的发生和沙漠区的扩大。

变冷说:认为气候变冷导致降水能源减少,蒸发量减少,干旱使沙漠扩大[3]。

2.两则最新的研究报道

新疆新闻网乌鲁木齐3月23日消息  我国土壤地理学家日前在对比近年才公开的美国侦察卫星发回的影象时发现,早在1961年罗布泊“大耳朵”湖区已无积水,这一发现有可能使罗布泊干涸时间前推10年以上。美国第一代侦察卫星corona于1961年发回的照片显示,当时罗布泊“大耳朵”湖区已无积水,只是在湖区北偏西约70公里处有一片积水。而国家测绘局1958年绘制的地形图显示,这一年罗布泊的整个“大耳朵”地区都有湖水,水域面积达到5700多平方公里。如果上述资料都是正确的话,那么罗布泊"大耳朵"湖区就应该是在1958年至1961年干涸的。罗布泊的干涸,过去被归咎于塔里木河上游地区的大规模水土开发。钟骏平指出,如果罗布泊干涸时间上溯到1961年,那就应该说是自然因素造成的,水土开发只是加剧了干涸的进程,因为那时的开发规模很小[5]。

新华网乌鲁木齐3月27日电 (记者赵春晖)刚刚完成对新疆罗布泊考察的中国土壤地理专家认为,在数千年以前,罗布泊曾是一个面积广大的淡水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干旱区土壤盐渍化中比例尺调查图新法探索课题组的一份实地调查报告显示,罗布泊“大耳朵”干涸湖盆盐壳下1米至1.3米深处,有着20厘米厚的灰黑色淤泥层。通过对5个剖面淤泥层的碳十四测定,这些淤泥是5000年至6000年前有机物质的沉积。这证明距今五六千年前,罗布泊曾是一个淡水湖,而且湖中水生植物茂盛;其后才经历了由淡水湖、微咸水湖、咸水湖以至盐湖的演变过程[6]。

3.气候变冷导致沙漠化

第29届和第30届世界地质大会的研究成果表明,地球气候的长期趋势是趋向一个新冰期,而人类的短期行为会使地球趋向变暖。在最近一次气候最适条件下亚非沙漠地带曾被植被覆盖。全球变暖不一定完全是坏事,因为现在地球温度不一定是最佳温度。空间模拟分析指出,在全新世大暖期我国北方平均温度比现在高1.9摄氏度,降水比现代多195mm,而1. 8万年前的最冷期,平均温度比现代低11.33摄氏度,降水量比现代少165mm。现在人们认识到,不把地质因素考虑进去,就难于搞清气候环境变化的实质。只有通过古今对比,才能确定人为影响的程度[2,7,8]。

一项计算机模拟分析显示,撒哈拉气候的巨大变化并不是人类引起的,地球轨道的逐渐演变使北半球变冷,季风变弱,导致降雨量减少,垂死植物减弱了蒸发作用,减少了降水的再循环,导致更多植物干枯死亡,苍翠的牧地退变为黄沙,居民被迫另择栖息之地[9]。这是变冷导致民族大迁移的例证。任振球在1990年就提出北半球变冷导致沙漠化的观点[3]。

4. 沙漠化的地球轨道周期

引人注目的是,距今五六千年前,罗布泊曾是一个淡水湖,而且湖中水生植物茂盛;其后才经历了由淡水湖、微咸水湖、咸水湖以至盐湖的演变过程[6];与之相对应,大约5500年前,新到撒哈拉居住的牧民遭受了一次毁灭性气候的突袭。在几个世纪里,降水量急剧减少,苍翠的牧地退变为沙漠,牧民被迫另择栖息之地。许多科学家推想,由于7000年前到达撒哈拉的人类过度使用土地而使植被迅速消失。事实并非如此,计算机模拟分析表明,大约9000年以前降水量就开始减少。在那以前,地球在每年6月处于近日点,北半球处于热夏,南半球处于凉夏,强烈的季风给撒哈拉带来丰富的雨水;在那以后,即5000年前近日点在秋分,北半球逐渐变冷,使降水量急剧减少,到1250年近日点在冬至,南半球最暖,北半球最冷[9]。因为处于同一纬度,罗布泊也经历了同样的过程,并为撒哈拉的演变过程提供了新的证据。

末次冰期鼎盛时期以来的陆上冰体的融化过程,北半球劳仑泰德冰盖和芬诺斯堪的亚冰盖于18000年前开始融化,快速的融化始于13500年前到7000年前,7000-5000年间的冰融量也很少。南极冰盖的融化始于18000年前获11000年前,并延续到5000-3000年前,初期融化较快,之后越来越慢[10]。18000年前正是近日点由冬至向夏至进动时期,南半球逐渐变冷,北半球逐渐变暖,与现在相同,10000年前近日点到达夏至,处于北半球暖期高峰,北半球冰盖融化迅速。10000年之后发生反向变化,南半球冰融持续,北半球冰融变少,5000年前近日点到达秋分,北半球急剧变冷,导致撒哈拉沙漠化和罗布泊湖急剧缩小。冰盖融化、撒哈拉沙漠化和罗布泊湖演化有明显的地球轨道周期。近日点进动周期为2万年,因此,目前的北半球变暖将持续1万年,重复18000年前的同样变暖过程。

距今约3800年,被称为“上千口棺材的坟墓”的新疆罗布泊小河墓地遗址,出现在2004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初评名单中,小河墓地的重要发现者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专家杨镰为记者揭开了这片墓地的神秘“面纱”。在小河以东175公里处,就是著名的楼兰遗址,它所代表的楼兰文明与小河同处罗布沙漠的大地理环境中,但楼兰文明的物质表达方式却与小河完全不同,并比小河晚1600年左右。3800年前的塔里木盆地中,没有丝织品,亦不见陶器,一群头戴翎羽尖帽、高鼻深目的白种人生活在这里;而公元后的塔里木则是一个兼有农、牧、屯田、贸易的社会。公元前与纪元后的塔里木,存在着一个文明大断裂,今人无法将它们连缀起来[11]。5000年前地球轨道周期引发的气候突变是“小河文明”消失的根本原因。

5.人类活动加剧了土地沙漠化

仅凭自然因素引起撒哈拉明显的沙漠化这一点并不意味着人类可以摆脱干系,差不多30%的热带雨林降水通过林木的根和叶得到再循环,砍伐林木会造成类似地球运转轨道引发撒哈拉现象这样的恶性循环[9]。在自然界的旱涝循环中,雨期把大陆变成到处是沼泽湖泊,地下水也得到最大限度的补充。旱期到来的时候,动植物就可以靠丰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来维持生存,直到下一个雨期。人到来之后,与淡水争夺生存空间。旱期排水造田减少了陆地蓄水面积,雨期为保护农田则修堤筑坝,让淡水沿江河白白流回大海。久而久之,地表水被排尽,地下水被抽干,它们都得不到自然的补充而失去流动与自净化能力。水草肥美的草原最终变为沙漠。自然界是生涝以备旱,人类是排涝以生旱。违反自然规律必然受到自然的惩罚。不仅撒哈拉地区是这样,中国的沙漠随都城的东迁而东迁,埃塞俄比亚首都随土地沙漠化和干旱而八次南迁[1],都表明人类活动加剧了土地沙漠化。其主要原因是大面积热带雨林、地表水和地下水遭到严重破坏,使植被失去了生存的基础。要恢复自然界的旱涝平衡,就必须给人类生存必需的物质—淡水、空气和其它生物留有足够的存在空间,如中国目前实行的退田还湖、退田还林措施[12,13]。

中国和世界历史都有关于创世之初大洪水的记载,大禹治水是变堵截为疏导而获得成功的典型范例。疏导意味着大量地表水白白地流归大海,他虽然给人类留下了大量陆地空间,但最终导致地表水的流失和沙漠化的逐步发展。在人类的自我保护意识中,排涝保护农田是自身生存的需要,随之而来的沙漠化却同样威胁人类的生存。这样看来,大禹治水的成功恰恰表明人类对沙漠化负有责任。恩格斯曾对人类盲目的实践作过精彩深入的分析:“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效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是他们?粝氩坏剑?庑┑胤浇裉炀挂虼顺晌?幻??兀?蛭??鞘拐庑┑胤绞?チ松?郑?蚨?彩?チ嘶?酆椭?嫠?值闹行?14]。”这一精辟的分析同样适用于人类对洪水的胜利。土地沙漠化是自然界对人类破坏地表水资源的惩罚。

应该注意的是,风蚀造成的沙漠化和风飘流水造成的尘土和泥沙搬运过程是自然夷平作用的必然过程,是与造山作用相对应平衡的地质过程。过量减少水土流失会造成江河断流、入海口土地退缩、盐碱化、沿海水域营养结构失调和地壳均衡运动失衡等灾害。人类不可能杜绝土地沙漠化,只能把它限制在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一定限度之内。技术失控和开发过度将破坏地球的生态平衡,这是人类认识的一大飞跃。因此,应该多学科、多层次、多领域、多角度、多方位地研究人类活动(特别是重大工程)对生态平衡的影响,避免盲目实践所造成的重大负面效应。砍伐森林、排水治洪加?恋厣衬??慕萄涤Ω靡?晕??H死嘣谙虼笞匀凰魅〉耐?保??械F鸨;さ厍蛏??肪车脑鹑?12,13]。

参考文献

1.石弘之.地球环境报告.中国环境出版社.1991,87-89,102-103,55

2.j. houghton. 全球变暖. 北京: 气象出版社. 1998. 120-127, 90,226.

3.任振球. 全球变化. 科学出版社. 1990, 193-213.

4.杨学祥. 土地沙漠化——全球性环境问题. 科学新闻周刊. 2000,(46):18

5.赵春晖。专家称数千年前罗布泊曾是个面积广大的淡水湖。

6.董永彪。罗布泊干涸时间有新说 美军用卫星图片最新解密。2005-3-23 18:43:/news/2005-3-23/2005323184233.htm

7.陈毓川,张之一,项礼文,等. 90年代地球科学的动向 . 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7,17,165, 185,204.

8.杨学祥. 位能、形变能与热能的转换及全球变化的能量分析. 中国学术期刊(科技快报) 2000,6(7):878-880

9.sarah simpson,撒哈拉的沙漠化,科学(scientific american,中文版),2000,(1):70

10.赵希涛,杨达源,等。全球海面变化。科学出版社,1992。118页。

11.饶沛。揭开罗布泊墓地神秘面纱 生殖崇拜遍布墓地。.cn 2005年03月30日 16:31 法制晚报。.cn/d/2005-03-30/1631566254.shtml

12.杨学祥. 气候波动周期、沙漠化与人类知识结构.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00,6(8):1003-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