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智能交通建设方案范文

智能交通建设方案精选(九篇)

智能交通建设方案

第1篇:智能交通建设方案范文

国家发展框架指明我国ITS未来方向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交通运输部联合的《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 促进智能交通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智能交通发展实施方案),明确了近期将以三个系统(智能运输服务系统、智能运输管理系统、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两个支撑(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标准和技术)、一个环境(宽松有序发展环境)作为主要发展内容,这是一个较为全面的安排。根据本世纪初的实际情况,我国在ITS发展的初期主要集中的与运行和服务相关的领域进行开发和应用;随着国内交通运输环境的变化和转型发展的要求,这次的智能交通发展实施方案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运行服务和技术应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安排,同时覆盖了城市交通、公路、铁路、航空、水运。除此之外还特别注意了ITS发展的整体性,在智能汽车、车车通信、车路通信、测试检测环境等方面都做了安排。另外为了推动智能交通前沿技术研发和对新兴战略产业支持,还首次将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列车自动运行、综合枢纽协同、高速宽带无线互联和高速无线局域网等内容列入ITS发展方案。因此这次的智能交通发展实施方案不仅是近期内国家对ITS的安排,而且为我国未来ITS发展指明了方向。

以“互联网+”为切入点,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

互联网+便捷交通不仅促进了交通的线下服务移到线上,更强调的是用互联网的概念和技术重新定义和构造交通运输系统。例如今天大家都在使用的网约出租车就是在互联网概念下运输模式和服务模式的创新。不仅如此,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不仅仅是信息交互和交易工具,它还具有驱动、执行和使能(Enable)的功能,也就是新一代互联网要渗透到执行部件和机构中,它不仅仅能推进交通运输管理与服务的提升,还将形成新的载运工具和运输系统。

这些新的载运工具和运输系统除了应用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外,还大量的应用了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典型的有以下几项。

首先是通信技术,这里不仅仅是以3G、4G以及5G为代表的宽带移动通信技术,还有支持高速载运工具与基础设施、载运工具与载运工具间进行高可靠数据交换的高速无线局域网和专用短程通信(DSRC),而且其专用芯片、协议、产业支撑等都逐步完成。另外认知无线电和深空通信等通信前沿技术也开始在交通系统中进行应用试验。以上这些都给以高速移动为特征的交通运输提高安全和服务能力带来了巨大变化。

第二是传感器,本世纪以来交通领域的传感器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例如激光传感器,不仅在速度、能见度、机动车排放和路面平整度的测量方面开始大量应用,而且在载运工具周边环境和障碍物探测上实现了巨大突破,其典型的代表就是多通道激光扫描雷达,目前已经成为自动驾驶汽车常用的传感器。另外,24GHz和79GHz微波雷达、视频图像传感器等都在智能汽车中开始应用。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为ITS各项技术和应用系统获取大量的高质量提供了支撑。

第三是数据管理与处理技术,例如近几年快速发展的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其中人工智能的应用有赖于高质量的数据,而传感器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给数据的获取和交互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这也是近期智能汽车、自动驾驶汽车、自主驾驶汽车快速发展的原因。除此之外,数据的丰富、管理技术的进步、处理和算法的发展,给在虚拟空间建立起与现实交通形成映射关系的虚拟交通系统提供了条件,使得对交通运行的预判、控制、管理更加精确。

从国家的文件看,智能交通发展实施方案很好的体现了在新一代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推动下,ITS将更加注重适应人对交通的多样性需求、更加注重车路一体化、更加注重数据的应用、更加注重载运工具的智能化。

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是ITS发展的重要支撑

这次的智能交通发展实施方案将智能交通基础设施作为ITS发展的重要支撑,这在我国ITS发展中是第一次,实际上在高速公路、铁路和民航的建设中,机电系统、调度系统、管理系统一直是建设的内容,但是多数是当作附属设施或运营系统来对待的。随着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建设走向萎缩,交通运输系统更多的要靠提高运行效率来满足不断增加的运输需求,因此信息化和智能化成为交通运输建设的重要内容也就不足为怪了。另外随着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进步,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制定的道路机电系统体系已经落后,需要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装备在支撑下重新规划和设计,因此新一代ITS必须要有新一代的智能化基础设施与其配套。

第2篇:智能交通建设方案范文

交通拥堵撕扯着人们的神经。能否有一个好的解决方法,让我们避开拥堵,放松身心?

当智慧城市成为各城市竞相排练的标配节目,作为智慧城市最重要的注脚之一,智慧交通同样成为各地政府日程表的“座上客”,其解决方案成为当务之急。

杭州市同样如此。在与交通拥堵“长期交战”中,杭州智慧交通建设水平逐渐领先于其他城市,并创造了值得借鉴和推行的特色模式。

2006年,杭州市率先在全国开通了第一条快速公交线路BRT-1号线。快速公交采用的是银江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银江股份)自主研发的BRT信号优先系统。快速公交的出现为缓解杭州交通拥堵发挥了重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建设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之时,银江股份已经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城市BRT项目当中。经过几年的发展,银江股份占据了杭州市智能交通市场93.29%的份额,业务触角深入城市交通、公共交通、城市安全、航运交通、高速交通、铁道交通等领域,承担着建设杭州智慧交通的任务。

为做好每一个智慧交通项目,银江股份不断与业主、交警支队科研所、领域专家进行沟通联系,在第一时间获得项目信息和需求,并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同时,银江股份也积极响应杭州市道路交通管理部门提出的想法和思路。

在BRT项目建设过程中,银江股份和杭州公交集团进行了反复沟通,为公交集团的智能公交系统提供了全面细致的建设以及后期维护。银江股份CEO章建强告诉记者:“BRT信号优先系统应用之后,杭州的公交管理进入了快速智能化的时代,而且乘、候车环境也得到了较大完善。”

近年来,银江股份发展迅速,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稳步提升。“我们的产品已经从区域走向了全国。”章建强高兴地说。目前银江股份的产品已经进驻100多个大型城市,包括上海、广州、厦门、福州、杭州等。同时银江股份将以RFID为主的物联网技术应用到智慧交通的各个领域,在国内各重要城市如杭州、上海、广州、昆明等推动智慧交通的发展。银江股份的产业布局已颇具规模,公司在国内交通智能化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列第一。

银江股份的目标并不止于此。除智慧交通外,还将触角伸向了智慧医疗、智慧建筑、智慧教育、智慧环境、智慧能源、智慧金融、智慧旅游等各大领域,并成功进军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产业。值得一提的是,在智慧交通和智慧医疗领域,银江股份在国内行业内综合竞争力排名均为第一。

事实上,银江股份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确实实力强劲。此前,在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南京青奥会、南昌城运会上,都承建了相关智能化项目,直接为这些活动提供服务。值得一提的是,银江股份也是国内第一个提出智慧城市理念的企业,并联合国家信息中心、富阳市政府搭建国内首例政府云数据中心项目。

第3篇:智能交通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固网智能化;增值业务;方案

1 固定电话网智能化

固定电话交换网智能化就是优化网络结构,提升现有固定电话交换网提供业务的能力,提供集约化、规模化、个性化的电信服务。固定电话网智能化的核心思想是用户数据集中管理,减少业务对端局的依赖,便于业务触发和部署,同时为业务向3G过渡做准备。

2 固定电话网智能化的若干技术方案

  2.1 PSR业务触发方案

根据目前基础固定电话网络的实际情况,业界有2种用户属性业务触发的解决方案:端局过滤加PSR的触发方案和纯汇结局触发方案。前者适合大规模的本地网,或基本已形成端局网状网组织的本地网组织的本地网;后者则适合中等规模的按市话汇接两级组网的本地网。

2.2 SHLR方案

此方案需要在IsuP中增加新的信令消息流程。而新的流程目前在网络中交换设备并不能支持,所以需要对网络中现有设备的信令软件和呼叫处理软件做升级和改动,具体实施复杂。

2.3智能号码再定位(SNR)技术方案

SNR技术方案主要用于本地网络智能化,它能够在网络的信令层实现号码业务的智能处理,避免在业务应用层的升级改造,以满足新业务发展的需要,化解本地网络智能化中遇到的难题。

3 铁通黑龙江分公司网络特点

主导运营商的网络由于机型众多,部分机型支持新业务能力较差,所以常用的技术方案有“独立汇接局+HLR”或“软交换+SHLR”等模式。与主导电信运营商相比,铁通成立时间短,电话交换设备新、功能全,各端局、汇接局、长途局、关口局都具备SSP功能;机型少,以黑龙江铁通为例,大部分为华为、中兴设备,少量为贝尔、西门子设备。

4 黑龙江铁通固网智能化实施方案

将华为32模交换机降级为模块,全部接在128模交换机上,由14个端局整合为6个端局,并把交换机版本全部升级为9K以上版本,端局实现SSP功能。对华为智能网进行版本升级,新增加了BASECALL业务,实现了话费套餐、业务嵌套等功能。在哈尔滨新建华为HLR 1套,把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兴安岭、伊春用户上移到哈尔滨HLR上,实现用户属性的集中管理、维护。对9个本地网的中兴交换机进行整合,由30个端局整合为19个端局,全部升级为V.311版本,端局实现SSP功能。新建中兴综合智能网(含彩铃业务),所有中兴交换机端局兼SSP功能。4个使用华为交换机的本地网,在汇接局使用中兴交换机承担该本地网的SSP功能。在牡丹江、佳木斯新建中兴HLR各1套,把黑河、绥化、佳木斯、鹤岗、双鸭山本地网接到佳木斯的HLR上,把大庆、牡丹江、鸡西、七台河本地网接到牡丹江的HLR上。中兴综合智能网ISCP预留与华为智能网SCP对接的条件,待条件成熟时组织对接,实现业务之间的交叉触发。对信令网(HSTP)A、B平面进行扩容,实现各端局、汇接局、长途局、关口局、HLR、智能网信令准直联

5 黑龙江铁通的各项智能业务

1.卡号业务。现网中96300、96301、IP、197、智能公话业务采用接入码触发方式,由华为智能网承载,路由和卡信息不变。

2.预付费业务。预付费用户通过HLR获得主叫信息,采用主叫签约触发方式实现鉴权,华为本地网用户通过各端局SSP呼叫至华为智能网,中兴本地网用户在各端局SSP呼叫至中兴智能网。业务应用:利用预付费业务功能,将各本地网用户上移至智能网,实现用户话单的时时扣费,避免造成账期内话费透支,增加清欠工作难度。3.一号通。一号通用户通过HLR获得被叫信息,采用被叫签约触发方式实现鉴权,华为本地网用户通过各端局SSP呼叫华为智能网,中兴本地网用户在各端局SSP呼叫中兴智能网。业务应用于个人用户和集团用户,使用户与客户永保畅通。

4.110、119等特服业务。铁通用户拨打110、119等特服业务,呼叫智能网(ENIP),智能网根据不同营业区的主叫组,将110、119变换成110XX,119XX回送关口局,呼叫送至网通。简化各级交换机用户分类,降低局数据制作难度。

5.铁路专网一号通。专网号码开通一号通的同振/顺振功能,可以转专网号码,也可以转公网号码及手机。

根据黑龙江铁通网络的特点,从实际出发,保护既有投资,采用了端局智能业务触发方式,有效降低了网络风险,节省了新建汇接局或软交换设备的巨额资金。黑龙江铁通交换网经过网络智能化改造,网络结构更加清晰、灵活,业务开通更加快速,为公司的话音业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运营商间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和用户需求越来越广泛,固定电话网智能化的发展空间必将越来越大。黑龙江铁通必将以“专业的品质”、“卓越的服务”来赢得用户,在固定电话网智能化的发展上必将会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李晓峰.智能网技术〔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1999.

第4篇:智能交通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智慧城市 数字化档案管理

实现智慧化的城市服务和管理,是21世纪初以来在全球开展的未来城市的新实践。概括来讲,智慧城市包含无处不在的网络环境、无所不包的海量数据环境与共享、无所不容的业务管理和服务模式。随着国家大数据战略的实施,智慧生活、智慧城市、智慧政府离我们越来越近,也给数字化档案管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仅从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是数字化档案实现资源共享,消除“数据鸿沟”,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前些年,很多城市规划管理的各类材料均以纸质文件为主,即使各经办人有电子文件,也无统一标准,且零星分散存放于各自电脑中,而且资料版本混乱、共享程度低,形成了严重的信息孤岛和数据鸿沟。为了不断推进规划管理向便捷化、数字化、精细化、高效化发展,确保实现城市规划系统业务档案和图形数据的资源共享。在规划管理信息平台应用之后,首先,项目从报建开始到审批结束,通过“边办理、边归档”,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业务档案的累积,使这些数字化档案成为运用高科技手段服务智慧城市的点睛之笔。用户在系统中可方便的查询各类档案,档案利用效率得到很大提升。同时,通过对整个系统内总规、控规、专项规划、规划审批红线等空间数据进行梳理,制定各类标准,建立更新机制,实现统一建库、管理与一张图应用,解决了数据版本混乱、信息孤岛问题,为规划编制审批和管理提供了科学可靠的图形支撑。信息技术普遍在规划部门的应用,促进了“智慧城市”建设。

二是数字化档案成为延伸智慧城市公共服务平台整体框架建设的神经末梢。我们看到智慧城市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平台与教育、医疗、社保、养老、交通、旅游、食品追溯等信息化系统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构建整个城市在线公共服务体系,让公众切实感受到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便利和实惠。比如推广健康档案、电子病历、远程医疗等智慧医疗应用,全面深化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化。还有深化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优抚安置等领域的信息资源共享和网上服务整合,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保信息服务体系,拓展社会保障卡发行和应用范围,提升社会保障智慧化水平。这些都需要精准地落实落细在数字化档案上。同时,结合无线城市网、城市物联网建设,优化智能交通系统在交通监测、拥堵疏导、预测预警等方面的功能,提高智能交通管理水平,健全智慧出行体系。

第5篇:智能交通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字: 智能变电站; IEC61850; 网络结构; 混合组网方案

中图分类号: TN911?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4)06?0151?04

0 引 言

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是国家推进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一环,也是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节点,关系着整个电网的安全、可靠。当前,以太网通信网络技术在智能变电站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确保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安全、可靠运行,通常会采用不同的网络结构来提高其通信网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前期的智能变电站试点建设中,积累了大量的科研资料和工程经验,但是由于对变电站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没有严格的、统一的规范和标准,造成在数字化系统中对于采用何种的网络结构连接智能电子设备(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s,IED)存在比较多的类型和不同网络结构性能好坏的争论,这也成为了IEC61850标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碰到的突要问题。因此,在智能变电站试点建设前期有必要对已经在工程应用中存在的多种通信网络结构进行简单的剖析,以便对智能变电站通信系统将来更大规模的建设中的网络结构的选取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撑。

1 IEC61850标准与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

作为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通信网络,其安全性、可靠性决定了智能变电站系统运行的适用性。本文着重从一下两点分析IEC61850与通信网络之间的关系:一是基于IEC61850标准的智能变电站通过哪种通信网络结构进行信息传输与共享;二是采用IEC61850标准规定的哪种协议栈机制来满足变电站内多种类型信息及时、可靠的传输。对IEC61850规约通信方式的研究在文献[1]中有比较详细的介绍:IEC61850标准借鉴了工业以太网标准通信模型定义,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网络结构的双重规定并且保证了网络结构定义的一致性,但是给工程应用过程和解决通信冗余带来了复杂多样性。总体来说,智能变电站建设中通过引用工业以太网标准,使得IEC61850标准更好地保障了其可扩充性,以及对将来通信技术发展需求的适应性。由于国内的多种类型的数据信息对实时性和准确性的要求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协议栈机制来满足需求,文献[2]中对此有详细的论述。IEC61850的映射机制如图1所示[3]。

2 网络通信结构分析

在IEC61850 标准中,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从逻辑上从上而下划分为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并通过高速网络通信实现各层之间及各层内部数据传输,各层电气设备信息的共享与互动操作通过分层分布式实现[2]。结合国家电网公司颁布的关于智能变电站的技术导则规范以及前期试点工程应用实践,当下智能变电站网络通信结构主要存在以下四种方案:

(1) 采用光纤点对点与GOOSE网络相结合的方式;

(2) 采用光纤点对点、采样值MSV网络与 GOOSE网络相结合的方式;

(3) 采用过程总线方式;

(4) 采用完全过程总线方式[4]。

其中方案(2)与方案(3)在整体运行结构上基本相似,只是方案(2)采用国际流行的B码对时,而方案(3)采用IEEE1588进行对时处理。

2.1 采用光纤点对点与GOOSE网络相结合的方式

该网络结构与传统变电站的过程层网络结构基本是一致的,只是用IEC61850规约替换了IEC60870规约。该方案中的过程层网络采用光纤点对点与GOOSE网络相结合的方式,即采样点与合并单元采用点对点的方式把交流采样的实时数据通过光纤介质传输到保护、测控、计量、录波等装置,而GOOSE网络则传输由智能操作箱产生的跳合闸等开关量信息,两者通过光纤统一链接,这样既能保持采样数据的独立传输又能保证GOOSE信号及时传输;另外,必须按照双网方式组建GOOSE网来保证信息传输的冗余,且双网组建必然要采用同时工作于主机的方式来保证保护动作的可靠性。目前,100M工业以太网技术应用比较成熟,其采样数据能保证独立传输且能够保证数据响应实时性,但是仍然需要敷设大量光缆来满足点对点的传输,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

优点:利于传统变电站升级改造,采样数据独立传输且能保证响应实时。

缺点:由于采样信息传输是点对点方式,造成工程应用中需要铺设大量光缆设备,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很大浪费。

2.2 采用采样值MSV网络与GOOSE网络相结合的方式

该方案与方案一相似,其中采样值到合并单元是通过光纤点对点连接,而保护、测控、电能表计量、故障录波信息是通过获取;该方案不需要配置网络交换机,同时也不用担心网络上的数据流量对于其他设备信息传输的影响;该方案的MSV采样值网络与GOOSE网络均是单独组网,没有形成共享网络,所以只要选取能满足数据传送的带宽、接收方CPU处理数据能力的光纤介质即可,具体网络结构如图3所示。

优点:组网方式简单可靠,具有开关量信息和采样信息共享能力。

缺点: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光纤组网连线工作繁杂,安装方式不灵活且无法在标准范围内实现跨间隔保护和信息共享。

2.3 过程总线方式

该方案的特点在于采样值数据MSV网和开关量信号GOOSE网通过同一条过程总线组成二合一网,通过总线把采样数据和开关信息传输给保护、测控、电能表计量、故障录波等设备,有效的实现了数据信息的网络化、共享化。该方案中引用多播报文技术有虚拟局域网(VLAN)技术将变电站系统网络划分为功能子网,对每个子网配置具有信息分级服务和优先传输机制的高性能网络交换机,能有效地解决报文信息优先级及网络延时问题。其具体结构如图4所示。

优点:采用虚拟局域网技术和用交换机分级服务,解决了网络延时并提高了系统处理报文的能力;实现采样值MSV网与GOOSE网信息共享。

缺点:需要精确计算网络上的数据传输流量,并需要采用报文过滤技术抑制广播风暴,保证数据的安全、有序、高效传输。

2.4 完全过程总线方式

该方案实现了交流采样MSV网、GOOSE网和IEEE 1588对时网通过一条过程总线共同组网,其中IEEE 1588网络对时技术很好的解决了三网合一中的时间同步问题,并在理论上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的共享网络信息平台,但该方案需要配置高性能网络交换机。具体组网方案:采样值采用IEC61850?9?2协议标准组成MSV网、开关信息量按照GOOSE通信协议组成GOOSE网 、对时信息采用IEEE1588标准网,这三个网络共用一条过程总线传输数据到保护、测控、电能表计量、故障录波等设备。具体结构如图5所示。

优点:实现了三网合一即GOOSE网、MSV网、IEEE 1588标准对时网共同组网,很好地实现了站内信息共享,其通信网络结构层次清晰,链接方便,可以节省大量的光缆,便于设计、维护、施工,是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

缺点:共网传输中的精确对时难度较大,且对网络交换机的处理能力要求太高,现阶段该款交换机国产化较低且性能不稳定,在实际应用中其可靠性受到不少质疑。

以上所述几种网络结构组网方案都是从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其不同网络结构之间的差异,但是在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实际应用中,根据工程可以采用灵活的组网方案把上述几种方式进行有机的统一,以形成一种新型的混合组网方案。

该方案具体组网方法:计量采样为点对点方式、继电保护与智能控制箱之间的开关量控制也是点对点方式、故障录波、测控等通过组网方式实现;由于保护装置采用点对点方式,所以要加强对保护装置可靠性、安全性的检测并选取可靠性高的保护装置,防止因系统网络信号错误造成系统保护功失效[4]。相比较前面介绍的4种方案,该方案中的智能控制箱、合并单元、母线合并单元和备自投保护设备等需要更多的光纤接口,其中智能控制箱与合并单元至少需要8个光纤接口来满足点对点直连和组网需求[5]。

该组网方案既能满足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对信息数字化、通信协议标准化和信息传输网络化的具体要求,同时也满足了国家电网公司颁布的智能变电站相关技术标准。在实际应用中,该组网方案也更加安全、可靠、实用,必将成为智能变电站组网方式的首选。图6所示为结构示意图。

3 结 语

在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逻辑分层中,过程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现在,通信网络在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扮演着中枢神经的角色,而过程层网络又是总站网络的基础和支撑,承担了一、二次设备继电保护信号、跳闸开关信号和全站电压电流等数据信息的采集传输工作[6],所以过程层网络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整站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总之,随着国家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和智能变电站试点工作的持续展开,在实际应用中必须坚持以可靠、安全为主,经济、实用为辅的原则,以满足电力系统生产需求为出发点,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网络结构。

参考文献

[1] 胡道徐,李广华.IEC61850通信冗余实施方案[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31(8):100?103.

[2] 高翔.数字化变电站应用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3] 郭秋萍.计算机网络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4] 樊陈,倪益民,窦仁辉,等.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组网方案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35(18):67?71.

[5] IEC. IEC61850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nd systems in substation [R]. [S.l.]: IEC, 2004.

[6] 苏麟,孙纯军,褚农.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构建方案研究[J].电力系统通信,2010,31(7):10?13.

[7] 常夏勤,周余,王自强,等.新型数字化变电站长录波系统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0,33(18):192?196.

第6篇:智能交通建设方案范文

SAP这个企业级软件的老兵是如何成为智慧城市的新兵的?SAP中国区副总裁张志琦在会议期间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指出,实时数据分析平台HANA的推出使得本来专注于企业级软件的SAP成为一个平台供应商,从而涉猎很多“以前不可能去碰”的创新应用领域,智慧城市就是其中一个重要领域。

充分发挥数据的价值,是当前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往受数据分析能力的限制,相关机构只能截取部分数据进行分析,而难以分析所有数据的全貌。有些地方政府机构甚至清空半年前的所有数据,因为那些数据太占地方。而SAP正在做的,就是借助HAHA这个实时数据分析平台去实现传统IT无法做到的海量数据分析,充分挖掘数据的价值。

张志琦介绍,SAP已经在智慧城市领域拥有很多应用案例,还专门在南京设立了SAP全球第二个创新中心,旨在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处理和内存计算技术,把国外先进的智能城市解决方案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提供更有价值的解决方案,帮助政府进行科学决策, 推动中国城市的健康发展, 让市民享受大数据和高科技带来的好处。

在中国,SAP在智慧城市领域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张志琦在演讲中介绍了SAP在某城市智能交通建设中的实践,特别是交通数据价值的挖掘。该城市用于交通的监控摄像头、出租车上的GPS、地铁、公交等一年能产生百亿、甚至上千亿条数据。基于HANA的大数据综合分析与决策支持平台,可以从这几百亿条数据分析出全年交通流量的变化并得出规律,用于进一步的决策,如公交站点设置、出行线路规划等。在此之前,SAP还利用大数据帮助城市管理部门对交通数据进行纠错。

张志琦认为,智能交通平台的另外一个优势,是能够帮助相关机构在决策前对决策进行模拟,以验证决策的正确性。比如说,利用大数据处理能力,量化城市交通需求,在智能交通平台上根据历史数据来分析和判断诸如单双号限行这样的措施对于交通状态的影响,从而使得决策更加合理。

“智能交通管理平台可以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基础和核心平台。” 张志琦说,“这个平台建成后,城市规划部门、交通运营部门等可以共享平台上的数据,为城市建设和规划提供很好的决策支持,如以交通数据分析结果支撑城市功能区规划。”他举例说,可以通过交通流量分析,看看诸如北京市通州区这样的居民多在城区上班的区域,交通流量高峰仅仅是出现在上下班,还是周末同样有大量人群进城去购物等。如果周末人流仍然很大,就应该在城市的反方向规划商圈。

第7篇:智能交通建设方案范文

在整个智慧城市建设中,智慧系统是构建智慧城市核心关键。佳都科技凭借28年丰富经验,在软件业务平台开发、图像智能算法技术突破,在行业已取得领先地位,先后承建全亚洲最大平安城市联网系统、智能化程度最高的亚运会主场智能化管理调度系统、智能化规范最大的建行联网智能报警系统等,在图像智能算法技术行业领先,是国内唯一掌握对人、车、物、行为、图像增加处理全流程等研发技术的上市企业,被评选为国家重点科技成果,并通过国家技术先进评估等。10月27日,我司同时获得被评为“中国十大品牌”、“中国安防百强企业”,实至名归,成就了佳都科技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产品与解决方案提供商领导地位。

2014年北京安博会,佳都科技将携各行业智慧型解决方案系统及行领先技术产品参展:

1、智慧型平安城市整体解决方案产品展区,该区域主要通过对智慧型平安城市建设理解,针对用户业务需求,针对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针对公安业务系统需求开发平台系统,图侦实战平台、可视化指挥调度平台、智慧型可视化运维平台、智慧云服务平台等。

2、金融安保解决方案产品展区:该产品主要根据银行安防业务需求,面向大安防开发了整体解决方案,如高清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报警系统、IP广播对讲系统、视频智能分析系统、3D智能定位系统等,实现对金融安保的智慧管理服务及安全保障。

3、轨交大安防解决方案产品展区:通过对地铁业务及物殊环境需求的认识及理解,在业内佳都科技首个提出了轨交大安防理念,通过全程对人、物、行为的管理,更全面地提升较道交通运营管理及人民财产生命安全。

4、智能技术产品展示区:展示我司重点科技成果产品,人像智能识别卡口产品、车辆虚拟卡口产品、智能图像增加处理产品等。

5、全系列高清产品展示区:全系列高清前端+全系高清后端,从1080P高清万到4K高清,从红外技术到超星光级技术、从H.264编码到国标SVAC编码产品,一有尽快。

在智慧城市建设大浪潮中,智能技术是关键,佳都科技将脚踏实地,持续自主创新,将不断为“智慧平安城市、智能金融安防、轨交大安保“等大型行业提供更智慧的解决方案及产品,为“和谐中国”添砖加瓦。

关于佳都科技:

佳都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佳都科技”)成立于1986年,总部位于广州天河软件园,注册资本5亿元人民币,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公司于1999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主板上市(股票代码:600728),是中国领先的智慧城市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

第8篇:智能交通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市政道路;智能化;路线设计

1市政道路工程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重要性

我国科学技术、经济快速发展,城市规划建设速度逐渐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生活。同时,国民经济和生活质量提升,私家车数量逐渐升高,对城市交通体系建设规模以及完善性提出新的要求。现阶段,多数城市道路建设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常出行需求,为提升人民群众基础生活质量,城市积极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市政道工程建设属于重要内容,其建设科学性、合理性对城市现代化、智能化建设发展存在一定影响。另外,城市道路工程设计对周边环境也存在影响,对人民群众日常出行和生产生活存在影响。合理设计道路工程,与周围环境形成有机整体,保证道路通达性,缩减人民出行花费的时间,实现各项生产活动高效开展,最大程度降低交通事故发生几率,促使现代化、智能化城市建设更进一步发展。此外,经济的发展需要商品的流通,完善的道路交通体系对商品运输质量和效率具有积极作用,加强市政道路工程智能化设计有助于提升交通运输整体效率,从而实现当地以及全国经济的发展。

1.2必要性

市政道路工程和一般公路建设标准存在差距,相比于一般公路建设,其标准要求更高,施工更复杂。在施工前需考虑自行车道、绿化带、城市管道等问题,在设计环节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市政道路工程属于重要内容,如果道路规划建设不合理将对人民群众出行产生影响,造成交通拥堵和影响社会安定和谐。因此,市政道路工程的规划设计要以城市服务为标准,在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推动城市建设发展。

2市政道路工程智能化设计思路

2.1路灯智能控制系统设计思路

路灯是市政道路工程智能化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随着企业以及居民用电量的不断增加,资源节约逐渐被提上了日程,而要想减少电力资源的浪费就可以通过路灯智能控制系统实现,通过路灯终端、智能控制系统以及节能理念的相互结合,使路灯的开关系统智能化,让路灯更加符合人们的生活规律,减少资源的浪费。路灯智能控制系统主要是以路灯为载体,再通过传感器中数据信息的收集以及与无线技术的连接,对路灯实行远程控制,这就需要在路灯的顶端安装一个光照度传感器,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在灯具的附近安装一个视频监控设备,通过监控设备实时查看车流状态,对路灯进行智能控制。现阶段,比较常见的技术主要有PLC电力线载波技术,该技术已在国内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其主要是将输电线路作为信号载体实现信息通讯,有效避免了电力资源浪费的现象。

2.2交通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现阶段,在我国交通领域中依然存在公共交通发展缓慢、交通管理能力不足等现实问题,而交通智能控制系统设计可以切实提升交通管理水平,从而为人们的安全出行提供有力保障。交通智能控制系统与路灯智能系统相比,功能基本相似,主要的区别在数据信息的采集层和业务层。同时,由于交通智能控制系统对图像可视化的效果要求较高,需要通过高德地图与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准确呈现道路交通运行情况,从而为汽车的出行创造有利条件。除此之外,对于交通智能控制系统的日常维护,还需要安装交通诱导系统,当遭遇交通拥堵或者突发问题时,通过交通诱导系统,可以疏散、调配车辆运行状况,减少和避免更严重的交通拥堵。

3市政道路工程设计

3.1道路参数的设计

市政道路工程的设计应严格按照规范标准开展,路面不同,其使用年限也存在差异,按照不同标准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方案。根据市政道路规划建设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路面施工材料。例如,水泥混凝土材料的路面使用年限约为20a~30a,沥青材料路面使用年限约为15a,但是道路在实际投入使用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下水渗透、重载车辆碾压、养护工作不足、气候因素等,造成实际使用年限少于预期使用年限。因此,设计人员需预判道路未来使用情况,将道路损坏情况加入设计环节中,预留相关参数,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的科学性、安全性。

3.2交叉路口的设计

在市政道路工程中,交叉路口的设计极为重要。城市规划建设速度不断提升,车辆运输流量逐渐增加,对于交叉路口的安全性设计提出更高要求。在设计时应尽量确保交叉口线形使用直线,中线的交角不可小于70°,在特殊情况下交角不可少于45°,交叉口的三角视距范围内,不得存在高度超过1.2m的障碍物,否则会阻挡驾驶员视线,交叉口的进口道纵坡度不可超过25°,对于交叉口的竖向设计考虑因素比较多,例如排水系统、行车舒适性等。

3.3道路线路设计

城市建设速度不断加快,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在未来生活中,城市车流量将不断增加,对于城市道路建设体系要求逐渐提高,为确保行车安全性和通畅性需要科学设计道路线路,着重考虑安全性,尽量选用半径较大的圆曲线,相比于直线,圆曲线设计效果更佳,在主干道沿线尽可能避免设计转弯处,以免发生交通事故。另外,对于道路路线的设计并不只是单一的对道路本身设计,也应充分考虑周围环境,将周围环境和道路线路整合为整体,例如,管道设施、绿化工程等,确保道路工程建设和周围环境相融合。

3.4绿化设计

市政道路工程中道路绿化属于重要内容,对于城市环境的美化和道路周围环境保护发挥着积极作用,市政道路工程设计时应考虑到驾驶员视野问题。通过绿化设计为驾驶员驾驶车辆提供引导作用。例如,在道路凸形竖曲线、弯道外侧位置设计种植高大乔木起到警示作用,使驾驶员预判前方道路行驶方向。同时,绿化可作为道路的隔离带,但中间的乔木不可选择过高植物,以免遮挡变、转道车辆驾驶员的视野。另外,设计绿化工程时,加强植株观赏性重视程度,按照市政道路线路确定绿化类型。

4市政道路工程智能化技术以及质量控制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在市政工程中对于先进技术的应用逐渐普遍。对促进市政道路工程向现代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应用先进技术有助于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提升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

4.1BIM技术应用

在市政道路工程中应用BIM技术可有效提升各方面效果。①使用BIM技术分析道路工程沿线地势以及地形,收集施工现场地势和地形情况为方案设计和后续施工奠定基础。同时,BIM技术中具有三维建模功能。设计人员全面勘察分析工程现场地质情况,并尽量结合原有地形情况分析,为BIM技术的应用奠定基础,数据搜集结束后将相关数据信息传输至BIM系统中,BIM系统对此整理分析,自动生成三维效果图,为设计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1]。②BIM技术应用在市政道路工程设计环节。对于BIM技术的应用便是搜集相关工程参数,在全景视图模式下分析所涉及参数,并在设计过程中计算施工材料性能、材料种类以及使用量,三维建模,以便设计人员第一时间发现设计方案中存在的不合理内容并调整,不断优化和完善设计方案。同时,使用BIM技术的仿真模拟特性对市政道路工程关键部位设计情况进行可行性评估,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③利用BIM技术分析市政管线管网设计,对于该技术的应用需要配合相关软件具体使用。市政道路工程设计时需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以及影响,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受到市政管道因素影响。

4.2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对城市道路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对城市居民出行安全性和舒适度也存在影响。其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实际的市政道路工程中,应加强质量控制管理力度。设计工作的开展对后续项目施工的有序、科学开展存在直接影响,在设计阶段,设计人员要全面考察项目工程现场实际情况,按照当地实际岩性、水文地质情况开展设计工作。在设计时积极应用新型设备和技术,有效提升设计质量和效率。另外,加强人员培养,提升其质量意识和职业道德素养,确保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保持积极的态度,应用智能化设备开展各项工作,使其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结合智慧城市建设以及城市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设计,实现市政道路工程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

第9篇:智能交通建设方案范文

1.1 理论基础。随着全球物联网、新一代移动宽带网络、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正蓄势待发。根据IBM在2009年8月的《智慧的城市在中国》中提出的“智慧城市”,将这一崭新的理念作为城市发展的一种新型策略――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在其管辖的环境、公共事业、城市服务、本地产业发展中,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智慧地感知、分析、集成和应对地方政府在行使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政府职能的过程中的相关活动和需求,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活、工作、休息和娱乐环境。

“智慧城市”理念问世以来,国内外相关企业、研究机构和专家,纷纷对其进行了定义和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智慧城市建设必然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线。智慧城市可以被认为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必然涉及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而信息技术是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和大数据等新兴热点技术为核心和代表。第二,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信息技术与其他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并共同发生作用,促使城市更加智慧地运行。第三,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兴模式。智慧城市的服务对象面向城市主体――政府、企业和个人,它的结果是城市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提升和完善,终极表现为人类拥有更美好的城市生活。[1]

1.2 实践经验。我国在进入智慧化发展阶段后,各地方政府普遍重视智慧城市建设工作。2012年,住建部公布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共有90个城市入选;2013年,国家科技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智慧城市总数达193个。[2]

近两年,许多东部沿海城市或一线城市都在摸索智慧城市的建设,纷纷启动“智慧城市”战略,意在抢占先发优势。这些城市的相关规划、项目和活动渐次推出,进入了我国智慧城市的第一梯队。以深圳为例,在2010年2月4日的全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暨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出炉了两个关于深圳未来走向的最新名词――“智慧深圳”、“低碳工业城市”!代市长王荣更是指明深圳要抓住城市竞争能力要害,“不能工业上比不过内地、服务业又不如香港,那么城市将变得不伦不类,没有特点”。[3]因此,深圳一方面打造以无线城市为载体的“智慧深圳”;另一方面,转变发展模式,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当深圳在科技、人文和生态方面都达到“智慧城市”的标准时,一个洋溢着文化气息的“智慧深圳”就诞生了。

2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地位

就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而言,基础设施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果,如智慧交通、智慧安居、智慧物流、智慧贸易、智慧健康保障体系等方面的服务和项目都卓有成效。[4]但相对而言,智慧城市的软实力还较为薄弱,城市的信息资源能否满足人们利用,城市的文化价值能否传承,城市的社会记忆能否延续,关系到城市精神、理念、特色、发展战略等竞争力要素。

一个城市,只有硬件发展是不够的。要走向“智慧城市”就不能忽略城市信息资源、文化资源对于社会进步和城市发展起到的重要推动作用。长期以来,我们把档案资源开发孤立化,没有提升到城市建设的层面。其实,档案资源建设与智慧城市建设紧密相关。将档案信息资源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既是对智慧城市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让智慧城市的文化价值得以通过档案的文化价值来实现;近年来反响热烈的数字档案馆,也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大本营,是信息化过程中产生各类信息资源的开发、处理、存储、利用中心,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因此,必须强化档案资源建设为智慧城市服务的理念,扩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影响力。

3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要强化为智慧城市建设服务的观念

3.1 领导者的观念转变:资源宝贵,必须开发。档案资源开发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至关重要。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城市的市政府,特别是市档案局(馆)长及其下级分管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领导,这些领导者的档案资源开发观念,直接影响到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档案资源的运作,特别是领导层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要求,将最终决定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为智慧城市建设服务的决策。[5]因此,不仅要从外部营造有利于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服务智慧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更要从内部主导制定档案信息开发服务政策,提供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必备条件。

一般来说,档案局(馆)除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的分管领导外,其他部门对档案信息化的了解不多,认识和敏感程度不高,以至于忽略了档案是可以为智慧城市建设服务的宝贵信息资源。从管理学的角度讲,对智慧城市建设中具有独特作用的档案信息资源视而不见,实质上是一种资源的闲置或者浪费。所以,档案局(馆)领导者,尤其是分管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的领导,其观念必须转变为“资源宝贵,必须开发”,[6]而不是“且用且开发”的消极态度。对档案工作者的期望值也要提高,不能要求其只应付日常的保管和利用工作就行,必须认识到档案信息资源是智慧城市建设不可多得的、非常宝贵、作用独特的信息资源,[7]必须通过各种途径保证档案信息资源的有序开发。

3.2 利用主体的观念转变:解决问题,需要开发。长期以来,档案馆(室)的工作不被社会大众所理解,存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观念的认识误区,第一种认识误区是历史原因导致的,片面强调档案的机要性、保密性,认为档案不能随便加以开发利用。第二种认识误区是缺少沟通交流导致的,认为档案仅是尘封的历史,档案工作就是收集归拢、抄写装订,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和学问,更不要说开发档案资源,或提供深层次的档案信息产品了。

社会大众作为档案信息提供服务和利用的主体,却看不到档案对于智慧城市建设的信息开发作用,提不出有利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建议,长此以往,无疑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随着档案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力度的加大,档案部门必须强化公众的档案意识,帮助利用者转变观念,使之正视档案馆(室)的使命和职能。鼓励他们从解决智慧城市建设实际问题的角度,大胆地提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合理建议和利用档案信息开发产品的正当需求。[8]

3.3 档案工作者的观念转变:大有可为,积极开发。近年来,智慧城市建设已经在许多城市如火如荼地开展,但仍有一些偏远地区的档案工作还很落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观念陈旧,导致档案馆(室)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时常缺位。普遍存在着档案工作者守着丰富的档案信息资源难以为智慧城市建设有所作为。这种缺位导致了:一是智慧城市建设中许多问题因为档案信息的提供不到位、不及时而难以解决,或者是造成了智慧城市建设的重复和浪费现象严重;二是使档案馆(室)失去了通过提供信息开发产品为智慧城市建设服务的机会,也失去了自身发展的机会。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影响到城市生活质量、城市未来发展的大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又对智慧城市建设有着独特作用。因此,档案工作者必须树立这样的观念:在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大有可为,明确“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主动服务智慧城市建设”的思路。通过激活档案信息,主动提供服务,利用智慧城市建设平台带给档案工作发展机遇,提升档案工作水平。

4 建立为智慧城市建设服务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机制

目前很多国家综合档案馆为智慧城市建设做了不少资源开发工作,但基本上是自发的,而不是出于工作机制本身的要求。要使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更好地、自觉地、有针对性地服务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必须建立为智慧城市建设服务的开发机制。[9]

4.1 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纳入智慧城市建设范畴。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本身就是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城市文化积淀的保存、整理、选择和利用,实际上是依据已有城市信息资源整合出新的信息内容和形式。档案工作具有的存储和传递信息的功能,是智慧城市尤其是城市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精神文明形成的重要渠道。因此,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纳入智慧城市建设范畴,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

政府在制定智慧城市建设考核评估办法时,应将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在制定、落实智慧城市建设的规划、计划时,应兼收开发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内容,引导各有关单位、部门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以各种方式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4.2 将服务智慧城市建设的要求纳入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范畴。要充分发挥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把服务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的重要使命,关键在于围绕智慧城市的各项工作及时提供信息服务,开发各种档案信息产品。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服务智慧城市建设的最好途径就是根据智慧城市建设的需要,开发各种档案信息产品。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如果不纳入为智慧城市建设服务的规范要求,仍然处于自发状态,就等于没有抓住智慧城市发展的契机,同时,智慧城市建设也不可避免地丧失了重要的信息资源和文化资源。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中落实服务智慧城市建设的要求,一要根据智慧城市建设的实际需要开发档案信息产品。档案馆(室)要与外界保持联系,以获取智慧城市建设的动向,判断其档案信息产品需求的内容和层次。二要及时了解智慧城市建设中档案信息产品的使用反馈信息,评估档案信息产品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效用,为下一轮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做准备,尽量避免因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成果的滞后而影响实际使用。三要推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等级评定活动,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具体实施办法,将服务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纳入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等级评定评估指标体系之中。[10]

4.3 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时效、质量和数量建设。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之所以会出现服务时效滞后的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档案馆(室)内部机构设置和人员安排上缺少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功能的通盘考虑。这当然会造成档案馆(室)对智慧城市建设的需求响应不足,容易出现方向判断失准、专业化程度低、缺少专业人员、开发周期长、开发效果差等不良状况。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调整档案馆(室)的内部机构设置,或者安排专人负责,或者将之明确为档案人员的岗位职责。[11]一是在档案馆内部设置档案信息资源开发部、档案编研部、档案展览部等机构,专门负责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事宜。二是以信息技术为主线,全面推行归档文件信息化制度,安排专人负责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三是需要扩大收集范围,加强体制外档案、民生档案的收集利用,建设成综合档案馆(室)。[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