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沟通交流的基本方式范文

沟通交流的基本方式精选(九篇)

沟通交流的基本方式

第1篇:沟通交流的基本方式范文

关键词: 沟通 理解 桥梁

在正式论述沟通之前,我们有必要指出的是,在英文中,“沟通”写作Communication,但这个词既可以译成沟通,又可以译成传播、交流、交际、交往。这些词在中文里的使用尽管有时会有些微差异,但它们在本质上都涉及信息和行为的交流或称交换,它是人类彼此理解的桥梁。在我们的研究中,为了将人际间进行的交流与人类凭借大众媒介(如报纸、广播、电视)进行的交流区别开来,我们不妨将前者称为“人际沟通”或“人际交往”,而将后者称为“大众传播”。虽然大众传播领域存在着一系列的社会心理学问题,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勒温、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德也因对大众传播学的杰出贡献而被誉为这门学科的现代之父,但我们还是因为篇幅所限不准备在这里论述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如此,虽然这一章的篇名为“社会沟通”,但其中的主要内容仍限于人际沟通或人际交往这些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经典研究领域。

人际沟通是人类社会交往的最初形式,也是最重要的形式。人们之间传递信息借以沟通思想、交流感情,是人类群体进而也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开端。人际沟通是凭借人这个有生命的特殊物质的主体活动而实现的,它有这样几个基本特点:

第一,沟通双方均为主体。人际沟通不同于通讯设备之间的简单的信息往复,在这里,沟通的双方都是积极的主体,都具有一定的目的、意图、定势等。当甲方作为发信者时,乙方为受信者。这时,甲方是主体,乙方是客体。相反,当乙方作为发信者,甲方作为受信者时,主客体关系便发生颠倒。而在一般的沟通状态下,这种主客体关系总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沟通双方都各自具有自己的目的与动机,同时也都关注对方的目的、动机和各有关重要情况。

第二,人际沟通能够调整双方的关系。由于人际沟通的双方都是积极的主体,同时扮演着发信者与受信者的双重角色,因此,这种沟通可以借助符号系统进行相互影响,制约和调整双方的心理及行为。通过沟通,一方可能与另一方就某一问题达成一项协议,或者使某一方改变原有的主张或态度,或者使一方屈从于另一方。双方的关系既可能由于沟通而更加紧密,又可能因此而疏远或中断。

第三,人际沟通需要沟通双方具备统一的或大体相近的符号系统。符号是人们在相互沟通的过程中用来代表任何东西的社会客体,它可以是语言的,也可以是非语言的。只有统一的符号及意义体系才能够保证沟通的相互理解。如果所使用的符号不一致,便会因不能译码和接受而发生沟通障碍。因此,沟通过程中所使用的符号必须是通用的。这种通用不仅是形、声的通用,更重要的是意义的通用。

第四,在人际沟通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完全特殊的沟通障碍。“完全特殊”意指这种障碍与沟通渠道无关,也同使用的符号无关,而是由社会、心理或文化因素所造成的。由社会因素引起的沟通障碍,主要是因为交流双方对交往情境缺乏统一的理解。由心理因素所造成的沟通障碍,主要是由个体心理特征差异决定的。而由文化因素所引起的交流障碍,往往是因为交流双方的文化特征(风俗习惯、、民族观念等)不统一引起的。

沟通网络,即人际沟通的路线形态,说明了人际沟通的指向性和具体途径。在社会心理学中,研究者一般将沟通网络分为正式和非正式两种。

1951年,美国管理心理学家H.J.莱维特通过实验,创造了四种沟通网络构造。它按照沟通者的集中程度将沟通网络具体分为轮型、锁链型、Y型和车轮型四种。

上述网络形式是假设由五人组成的群体进行双向信息交流时的沟通情形。一个人只能和连线标出的人交流。因为在车轮型与Y型两种网络形式的沟通中,人们都受处于中心(或中间)位置的人的影响,故这种网络可称为中心化沟通网络;而在锁链型与轮型的沟通中,不存在上述控制与被控制关系,所以可称其为非中心化沟通网络。

在轮型沟通网络中,每一个成员都可以从其他两个人那里接受信息。因此,这种安排十分适合于分散小组。另外,这种网络形式有利于提高群体成员的士气,有利于解决复杂的问题,但往往解决问题的速度比较慢。锁链型的网络也是比较分散的,在这样的网络中,三个成员能与其他两个成员交往,但是有两个人只能和另外一个人交往。这种网络形式传递信息的速度快,解决简单问题的效率高。

相对而言,Y型的网络比较集中一些,因为在Y字母交叉点上的那个人可以同其他三个人交往,形成了一个相对集中的信息交流中心。这种网络传递信息的效率较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也较快。车轮型的网络是最为集中的沟通形式。在这个网络中,每个成员只能与中间的人交往,这个人本身也能够与其他四个人传递信息。实验证明,车轮型的沟通网络传递信息比较准确、迅速,解决简单问题的效率较高,但是在沟通中地位障碍较大。这样比较起来,尽管每一种沟通网络都有自己的优势,但显然也都有自己的劣势。正如莱维特所说:“信息沟通结构在一方面影响人们的情感,在另一方面又影响效率和准确性。迄今为止还无人发现这样一种结构,它既能使效率和准确性达到最高程度,同时又能使士气和灵活性处于最佳状态。”

在群体中,除一些正式的有组织、有结构的沟通形态外,还存在着一些非正式的沟通网络。如果说正式沟通网络是按组织内部以层级划分而确定的渠道进行的沟通的话,那么,非正式沟通网络则是在正式沟通网络之外进行的信息交流。从凭借的手段来看,非正式沟通多采取口头的方式,而从内容来看,非正式沟通虽然也涉及工作信息的交流,但更多地涉及的是感情、态度等心理信息的交流,甚至是小道消息的交流。因此可以说,非正式沟通是群体和组织内部心理沟通的主渠道。

较早对非正式沟通进行科学研究的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K.戴维斯。在《沟通管理和小道消息》一书中,他将经非正式渠道传播的信息称之为“小道消息”,并拟定出了这类消息最常见的四种网络结构形式:(1)单线式,即通过一连串的人把消息传播给最后的接收者;(2)流言式,一个信息传递者主动地把信息传给其他许多人;(3)偶然式,凭着一些偶然的机会,信息持有者把信息传播给其他人;(4)集束式,传播者有选择地把信息传递给有关的人,这是传播小道消息最普遍的形式。

我们可以将这10%的人称为“民意领袖”。当然,这并不是指社会上那些由于学识渊博、富有正义感和见解,能够体察民情,从而获得大众爱戴、信任的社会贤达与名流。我们这里指的“民意领袖”是群体或组织内部的一些颇有影响的人物。他们可能是非正式群体的领导,也可能是某一非正式群体的代言人。

除了由“民意领袖”所主导的这类非正式沟通外,还有一些由其他交往因素所形成的非正式沟通渠道。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诺曾以经营组织为例,指出有这样一些因素会构成非正式沟通渠道:(1)组织成员之间有首属关系,比如负责财务的女会计和负责销售的男士经常约会,他们就可能在谈恋爱时会讨论工作事务。(2)偶然或有意的偷听,比如副总裁的秘书无意中听到了下一年度的销售计划,他向另一位秘书说了此事,而后者又告诉了自己的上司。(3)个人偏向,一位雇员将问题提交给了第二副总裁,而绕过了主管此事的第一副总裁,因为她怀疑后者的能力。(4)非正式群体成员个人间的密切关系。

按照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将人际沟通划分为不同的类型。第一种划分方法将沟通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两类。在正式沟通中,信息的传递是在一定的组织机构所明文规定的途径中进行的,如组织所规定的各种汇报制度、会议制度等。正式沟通的优点在于沟通渠道较为固定,且信息传递准确;其缺点是沟通速度较慢。第二种划分方法以发信者与受信者是否交换位置为准,将沟通分为单向沟通、双向沟通和多向沟通。单向沟通是指信息的流动是单向的,即信息的发送者和接受者是固定的,其优点在于交流速度快,网络结构形式包括上述车轮型、锁链型和“Y”型三类;双向沟通是指沟通双方相互交流信息,每一方既是接受者,又是发送者,其优点在于由于双方间的信息可以相互校正,故而准确可靠,有利于联络感情。

第2篇:沟通交流的基本方式范文

关键词:医患沟通 临床工作 应用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224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204-02

加强医患沟通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对于护理人员而言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对于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率具有积极作用。本文笔者即从护理人员的角度,对医患沟通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进行具体的分析,以为临床护理工作的合理开展提供参照,现报告如下。

1 医患沟通的基本内容

医患沟通主要指即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就患者的基本相关情况,包括治疗原因和目的、病情基本情况、辅助检查、治疗方式、预后等各个方面开展的沟通,通过相互之间的有效沟通,增进医患关系,并促进治疗效果的改善和避免治疗中发生意外情况。加强医院沟通,需要护理人员全面理解基本的沟通方向,积极与患者以及主治医师展开沟通,并与其他护理人员通过沟通交流促进护理工作的开展。

2 医患沟通在当前临床工作应用中存在的不足

2.1 重视程度不足。医患沟通在当前临床工作的顺利开展中发挥着愈来愈加重要的作用,但部分医院并没有充分予以重视,没有通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等方式,让护理人员等工作人员将其作为工作的重要部分,以尽量改善患者的就医环境,并避免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2.2 护理人员方面。部分护理人员因自身基本素质不够等原因,对医患沟通的合理开展起到了一定的制约。如,在具体的护理工作中,不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积极展开沟通交流,尤其对存在负面心理的患者,不能及时通过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对患者的治疗产生不利作用,并最终影响到患者以及家属的满意度;另外,对于患者的合理需求不能及时予以提供,导致患者产生不满情绪;对于存在潜在治疗危险的患者不能及时通过加强合理的沟通和干预,减轻危险情况的发生率,以致产生严重的后果;不能做到“三查七对”,并对患者用药后的反应情况进行沟通,导致患者治疗中出现意外情况等。

2.3 法律意识比较淡薄。部分护理人员对医疗相关法律比较陌生,法律意识淡薄,认识不到提高法律意识对更好地促进医患沟通,并减少医疗纠纷中的重要作用,致使不能正确处理医患沟通,护理质量较难有效保证[1]。

2.4 对医患沟通的认识比较局限。部分护理人员认为加强医患沟通即需要与患者之间多进行交流,而对于护理人员与医生以及护理人员相互之间交流对促进护患关系的重要性并不能充分认识,导致与患者的沟通效果不明显。

2.5 不注重运用沟通技巧。对沟通方式不注重,沟通中因语言措辞使用不当,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产生反面作用。

3 医患沟通在临床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3.1 医患沟通应用方式。医患沟通主要通过语言方式直接与患者展开沟通交流,通过对患者的相关情况予以全面的了解,并根据患者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沟通交流,同时,对患者的各种疑问予以解答,对患者治疗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必要的指导等。在与患者进行沟通中,采取非语言沟通方式同样具有明显的作用,非语言沟通主要通过表情、动作以及目光等方式传递,如在患者进行语言沟通时注意表情的恰当使用,态度的和蔼,并在必要时使用恰当的动作代替语言;对治疗中信心不足的患者通过目光给予充分的鼓励等,借助非语言表达,可有效促进沟通效果的改善,利于增近医患之间的关系[2]。

3.2 掌握恰当的沟通技巧。与患者展开沟通,需要根据护理经验采用一定的技巧,以有效促进沟通效果。应注意在与患者沟通前对患者的基本情况予以了解,以能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初步作出推测,同时与患者沟通中可以此增强亲和力;同时,注意沟通中使用准确的措辞,话语要掌握分寸,能给患者留下必要讲话空间,以利于患者积极表达自身的感受;同时,应学会倾听,在患者主动表达自我时,要有耐心,不可中途随意性打断;对于情绪过激的患者,避免同样使用过激的语言,而应以稳定患者的情绪为首要的目的,避免与患者发生直接性的碰撞而引发不必要的纠纷;与患者沟通中,应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学会从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注意多给予患者关怀和鼓励,并注意通过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关心等,拉近与患者之间的关系;要注意沟通细节,能通过倾听患者的谈话细节,明白患者的心理需求,并及时给予患者恰当的答复,以让患者充分感受到被重视,并充分感受到医院的温暖,而消除戒备心理,安心接受治疗。

3.3 医护以及护护之间的必要性沟通。医护和护护的有效沟通是促进医患关系和谐的基础,护理人员只有及时有效与相关的医师进行沟通,才能对患者的基本情况予以了解,并避免患者在用药等方面出现差错;出现紧急情况的患者才能得到及时的抢救,避免发生危险事故等。另外,护护之间的有效沟通,利于护理工作之间的有效衔接,减少临床护理差错率;同时,护护沟通利于加强相互之间护理经验的交流,以促进整体护理质量的提升。

3.4 应用效果的及时评价。应定时对医患沟通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通过开展座谈会等方式,对医患沟通经验进行全面的总结,对因医患沟通不当出现的护理差错予以纠正和总结,并应用后续的医患沟通工作中,以利于护理工作的更有效开展[3]。

4 小结

医患沟通在当前医院工作的顺利开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护理人员作为医患沟通中的重要角色,对医患沟通工作的有效开展,以及治疗和护理效果的改善,医疗纠纷发生率的降低均发挥积极作用。护理人员应对医患沟通的基本内容全面了解,并认识到当前医患沟通中存在的不足,从而通过掌握正确的沟通方式和技巧,以及加强与医生和其他护理人员的沟通等方式促进医患沟通效果的提高,同时,护理工作中还应通过及时对医患沟通效果进行评价等方式,促进医患沟通工作的更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第3篇:沟通交流的基本方式范文

关键词 虚拟交流沟通 优势 护士

随着网络的兴起,虚拟社区、QQ群等众多虚拟的沟通方式取代了传统的交流方式,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虽然网络沟通的基本概念尚存纷争,但并不影响其按照某种目的进行深入研究,无论是哪种沟通方式都是通过以互联网为基础,以虚拟身份在网络中由志趣相同的人们创立的和谐公共领域,以发送和接收信息为核心,以数字内容为先导,以信息共享和交流娱乐为目的而建立起来的网络空间[1]。通过对应用最多、最火的沟通方式-QQ群,来探讨网络沟通在护士职业认同之间的可行性、重要性及发展前景。

资料与方法

QQ群是腾讯公司开发的一款即时沟通软件QQ的基础上衍生出的一种群体沟通的工具。以其开放、自有、宽松、丰富的特性受到国内乃至全球华人推崇。经过1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成千上万的中国互联网用户最钟爱的信息交流通道和网上生活家园,就参加的10余个护理专业QQ群,计总数超过400名护士进行调查。

调查方法:登陆QQ群,统计并分析2010年1~12月讨论的内容进行统计。

讨 论

虚拟沟通方式在护士职业认同感的优势性:①互动性:专业QQ群与实体医院不统,天南地北各地的护士,不分年资、不分职称、不分级别汇聚到网络中。加上形象的虚拟性,使其更容易被年轻护士所接受,讨论中更容易袒露心扉,表达出内心的不愉快,经统计,在年轻护士的发言中75%以上没有职业认同感。悲观、职业的厌恶感,认为职业选择错误的后悔感,占绝大多数年轻护士的发言中。每当这个时候都会有一些告你案子的护理专家,以一种长者和师者的身份与之沟通,化解年轻护士内心中的苦闷,在精神上给予安慰,在心理上给予支持。同时在专业技能上给予答疑解惑。我们都知道能得到专业领域内的专家甚至知名专家的指导师多么的不容易。而通过互联网中的虚拟沟通我们的年轻护士可以得到全国各地的护理专家甚至是全国著名专家的指导与教诲。这在真实的医院和社区,无论通过任何途径和手段,是达不到这么高的互动性和共享性的。②归属感:同一个QQ群的成员普遍具有共同目标,共同的目标来自于一定程度的讨论沟通,由于共同的目标和兴趣,成员对所在QQ群具有很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凭借对QQ群这种虚拟网络沟通形式的归属感加上虚拟的网络形象,有效地避免了见面时的尴尬和不安,因此能直言不讳,只为解决问题,正是这种开放地交流方式,使讨论中的专业理念与专业技能可以在交流中转化为个人技能与信念。在虚拟网络沟通中只要分享知识就会受到大家的认同和尊重,获得知识和信念的人由衷的感谢,分享知识的人也会收获助人和被尊重的成就感,于是知识、理念就会得到良性循环。职业认同作为社会认同的基本形式,是个体通过比较自身职业与其他职业的社会评价形成的。它还是个体职业发展的内在激励因素,相对于工资、福利、工作条件等外在因素,职业认同感作为个体对所从事职业的肯定评价,其形成的工作动力更具自觉性与积极性,作用更持久、稳定。认同影响个体的思维、情感和行为,个体的认同感强,可促使其展现所属群体的价值,对自身的知识、技能持肯定评价,进而避免消极的情感体验[2]。而虚拟网络沟通中建立起的虚拟平台中强烈的归属感、成就感更容易形成内在的激励因素。③经济性:从QQ群等虚拟网络沟通形式中,主要是护士专业人员根据个人需要自发地组织一起,并为之提供相关知识信息,对交流技能、缓解心理压力等方面具有其他方式无法替代的作用。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主任毛伟表示,持续蔓延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互联网总体影响不大,我国网民规模、宽带网民数,国家顶级域名注册量(1296万)三项指标仍然稳居世界第一,互联网普及率也稳步提升,达到25.5%。随着电子设备价格的平民化,护士的逐渐年轻化,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护士通过虚拟网络沟通的的方式,交朋识友,接收新的专业知识,工作理念。

网络技术催生的虚拟沟通方式具有的开放性特点,拓展了传统交流方式,已越来越多地受到年轻医护人员的重视,作为一名护士长,如何把现实世界中的交流方式延伸到网络,加快提高年轻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具有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价值。

参考文献

第4篇:沟通交流的基本方式范文

【关键词】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应用分析

依据翻转课堂及构建主义教学模式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出一套“两阶段、五步骤”新的教学模式,并将其应用于我院会计电算化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旨在改善会计电算化专业核心课程教学面临的困境,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出会计电算化专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一、基于翻转课堂的会计电算化核心课程教学模式应用效果

基于翻转课堂会计电算化核心课程“两阶段、五步骤”教学模式主要是:“两阶段”是指将学生学习分为课前自主学习和课堂翻转教学阶段。“五步骤”是指将课堂翻转教学阶段分为组内讨论、个性指导、交流总结、拓展提升和反馈评价等五个步骤。

本次研究主要选取2016级会计电算化专业春季班和普通班进行《会计电算化实务》课程总账和报表系统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实验。实验过程中对于春季班学生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普通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通过比较和问卷调查的数据整理,对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一)比较结果

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总账系统和报表系统两个模块进行对比试验,经过学习,采用完成账套的方式进行检验。春季班平均成绩为91.93;普通班平均成绩为86.13。春季班100-90分比重为58.65%,90-80分为22.90%,80-70分为18.45%;普通班100-90分比重为38.1%;90-80分为44.05%,80-70分为16.67%,70-60分为1.19%。90分以上的比重春季班高于普通班20%。

(二)问卷调查的结果

本次共向1班学生发放73份问卷,共收回68份有效问卷。本次问卷旨在了解学生对基于翻转课堂的《会计电算化实务》教学模式的态度和意见。调查结果表明:62%的学生翻转课堂学习效果较好。31%学生认为课前自主观看视频和查阅资料效果较好;3%的学生对课堂时间分配非常满意,39%的学生对课堂时间分配满意;45%的学生更喜欢小组讨论的方式;12%的学生喜欢互动教学的方式。通过调研,还发现学生在课下遇到问题时,更愿意和同学进行交流、其次是咨询教师;学生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提高自学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课下学习难点主要集中于自控能力较差、时间安排不合理等方面;课堂学习的问题主要是不善于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进行小组交流时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组间评价不合理等方面。

通过分析表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成绩得到了较好的提高。学生整体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还是较为认可,同时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学生可以接受课下学习、课上交流讨论的方式。但也存在学生自控能力较差、交流沟通能力还有待提高、课堂参与度较低等问题。

二、基于翻转课堂的会计电算化核心课程教学模式取得成果

(一)重构了课堂教学环节

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会计电算化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模式。将学生知识传授过程放在课下,由学生自主完成视频及相关资料的学习,通过线上答疑及交流,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课上,则转变为师生、生生互动,通过组内讨论、个性指导、总结交流、拓展提升和反馈评价完成知识内化和拓展的过程。改变了传统课堂较为沉闷的局面,提高了学生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进行学习,体会到学习重要性,自主、自愿完成学习内容。

(二)构建了双重交流平台

及时有效的师生、生生之间互动交流是基于翻转课堂新的教学模式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课下,教师不仅可以通过网络工具与学生进行实时沟通交流,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收集和整理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之间亦可以同样方式进行交流沟通,不断提高学习效率。课上,教师将原来课上教授时间用来引导和推动学生实现知识内化和拓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交流和评价等方式进行学习过程及成果的交流,教师通过参与到小组讨论的一对多、个性指导的一对一、小组总结的评价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学生不再是带着任务去学习,而是形成一种学习文化,将学习看做是自我价值实现的一种方式。

(三)形成了多元评价方式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会计电算化专业核心课程改变了传统的以平日成绩加期末成绩的考核方式,形成了以过程性考核和结果考核并存的多元考核方式。翻转课堂模式下,增加了以学生参与度为主的过程性考核。这种考核方式包括教师对于学生课下课上相关情况的考核对于学生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等方面考核,还包括组长评价、组间评价等敦促学生之间互相激励学习的考核方面。

三、基于翻转课堂的会计电算化核心课程教学模式面临的挑战

(一)教师专业能力的挑战

1.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翻转课堂的起点就是需要教师去分析课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设计视频内容。在制作视频时,如何选取视频内容,如何设计视频中相关元素,怎么让视频所呈现出的效果达到最佳,如何通过视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些都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具有一定的要求。

2.掌控课堂能力。课堂组织环节如何安排学生互动、如何开展小组交流合作,如何促进学生学习进程,如何掌控课堂秩序从而达到在课堂上开展丰富的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目的,这些都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课程组织和管理能力。

3.沟通交流能力。教师应该多与学生进行课上课下的交流互动。课下利用网络进行答疑、了解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课堂上要求教师不再是只站在讲台上,而是要走到学生中间,在小组讨论、指导、提升和评价环节与学生进行互动,参与到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对于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针对学生不同特点,采用不懂的语言、动作和交流方式与学生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学生管控能力的挑战

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缺乏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翻转课堂的重点就是如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并能够将其付诸于行动。整个教学过程都需要学生自主完成课下视频观看、资料查阅、总结问题、课堂上交流互动、组间讨论、总结交流。这就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自我管控能力,能够合理安排课下时间,能够自主学习,可以和教师沟通交流。

参考文献

[1]苏小红,赵玲玲,叶麟等.基于MOOC+SPOC的混合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5(7):60-65.

[2]王朋娇,段婷婷,蔡宇南等.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模式在开放大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12):79-86.

第5篇:沟通交流的基本方式范文

关键词:Logistic模型,高校学生,志愿服务行为

1 引言

高校学生志愿组织是青年志愿者组织队伍中成员最年轻、活动最积极、相对集中、影响力广泛的一个群体。近年来,中国的志愿者服务迅速发展,尤其是大学生志愿群体,自始至终发挥着开社会风气之先的重要作用。历经北京奥运会、残奥会、60周年国庆以及世博会等重大事件,也使得我国高校学生志愿服务的力量逐渐强大,所担当的任务也愈发的重要。当前如何把握好这一契机,建立促进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的有效机制,以充分利用志愿服务中积累下来的人才资源,如何使志愿服务长期化并且有效解决志愿活动开展中的问题是志愿服务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议题[1]。

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2.1 理论分析

影响志愿服务质量的因素较多,主要由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构成,现今的研究多集中对主客观因素,特别是志愿服务动机的定性描述和建议讨论,或者是从宏观方向上去分析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影响因素[2]。国内的相关研究将志愿服务文章按主题分为6类,分别是志愿服务理论研究、专访纪实、实证分析、国外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活动感受、志愿者及活动宣传[4]。目前,主要是经验性探索对志愿者参与长期志愿服务的动机和影响志愿服务质量的原因,对于志愿服务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较少[3],没能充分考虑到志愿者在从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对进行志愿服务的影响因素做出定量的分析,故本文将综合考虑志愿者的主观因素和参与志愿服务的流程做实证研究。不少研究学者对志愿服务质量的诸多因素影响因素进行了经验研究与实证研究。

回顾已有文献,志愿服务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志愿者个人的性别、年龄、学历、志愿服务组织、个人动机以及社会条件等。本文立足志愿者个人,从志愿服务行为流程中的招募选拔、基本需求、沟通交流、服务反馈等方面,预测志愿服务质量并分析出其影响因素。

2.2 研究假设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志愿者,分析角度是志愿服务过程。将影响高校学生志愿服务质量的变量按其流程分为四个:招募选拔、基本需求、沟通交流和服务反馈,并就志愿服务能否满足接受服务者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以下假设:

(1)招募选拔因子。高校志愿服务中,选拔形式主要有他人推荐和个人自荐。他人推荐以志愿服务工作的要求甄选,个人自荐主要强调自己对志愿服务的主观意愿。(2)基本需求因子。志愿者在基本需求得到保障的条件下,其志愿服务质量更好。水、食品、保暖设施等物质需求可能会使志愿者对有效完成志愿服务工作更有信心。(3)沟通交流因子。与志愿者有良好交流的志愿者会在志愿服务中有更好的表现。(4)服务反馈因子。志愿服务中的接受服务对象也会对志愿者的服务行为有一个直接的评价和反馈,志愿者可能在得到他人反馈之后能够更好地提供所需求的服务。其中,(3)和(4)是从志愿服务的主客体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的互动影响去分析,以期提高志愿服务质量。

3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取

3.1 数据来源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自随机选择北京市的10所高校中的学生志愿服务者,着重研究志愿者个人在志愿服务行为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对将来的志愿服务质量进行了预测。本次调查采用向高校志愿者分发问卷的方式,收集了150份问卷,有效问卷为138份,有效问卷率92%。

3.2 变量选取

因变量表示志愿服务的质量,以服务客体的需求为依据,分为满足需求(0)和未满足需求(1)来评价。①招募选拔因子方面,构建了招募选拔的方式和条件等因素作为变量;②基本需求因子方面,考量志愿服务期间主办方提供的如水食物保暖设施等基本物质保障满足志愿者需求的程度;③沟通交流因子方面,主要指志愿服务行为中与被服务对象进行沟通与交流的程度(除服务内容外);④服务反馈因子方面,将志愿者个人是否在口头或书面等形式得知自己的服务确实帮助到了服务对象作为考量标准。

4模型设定

志愿服务质量研究和预测是对每次志愿服务行为满足服务客体的评价。本文在假设其他影响因子不变的情况下,从志愿者个人角度分析,结合志愿者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志愿行为中的参与性,构建了基于招聘选拔-基本需求-沟通交流-服务反馈的概念模型,沿着志愿服务行为的流程,预测志愿服务质量并分析出其影响因素。通过完善志愿服务流程,提高志愿服务的质量,最终发挥志愿者个人的最大价值,高质量且持久地强化志愿服务行为。

本文以志愿服务质量为因变量,其二分式回答是对志愿服务效果的“满意”或“不满意”,以招募选拔变量、沟通交流变量、基本需求变量以及服务反馈变量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模型回归。基于如上原理分析,建立回归方程,如公式(1)所示:

(1)

式中P为认为志愿服务质量满意的概率,Y为P的Logistic变换量。B0=常数项,Xi表示第i个影响因素,Bi表示第i个影响因素的回归系数,B0为回归方程的函数,μ为随机扰动项。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志愿服务过程的各种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χ2分析,筛选出P

5模型结果与讨论

5.1 模型结果

招聘选拔方式对志愿服务质量有影响。目前,高校中存在的志愿者选拔形式主要分为他人推荐和学生自荐。可见,两种选拔形式对志愿者的要求和标准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志愿服务能否满足接受服务者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受到志愿者个人行为的影响。数据分析中发现,招聘选拔方式趋向于他人推荐的形式与志愿服务质量呈负相关。这说明,鉴于志愿服务的公益性,志愿者的个人意愿和兴趣对志愿服务的质量有影响。

提供基本需求及有与服务对象的沟通交流、服务反馈与否对志愿服务质量有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影响。说明从志愿者心理的角度看,上述三个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志愿服务满足被服务者需求的程度。志愿服务是一种自愿的无偿利他行为,强调了志愿者先行的付出,也是对志愿者个人的一种考验。基本需求保障也就自然成为了满足志愿者提供服务的最低物质保障,而后的沟通交流和服务反馈是在这一前提下,志愿者进一步会产生的精神层次上的需求。

志愿服务质量受到招聘选拔方式、基本需求保障情况、与服务对象的沟通交流和服务后续反馈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具体而言,基本需求保障情况、与服务对象的沟通交流和服务后续反馈与志愿服务质量呈正相关关系,招聘选拔方式呈负相关性。

5.2 讨论

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引导和培养志愿者主动意识,增加志愿者主体与客体的沟通和交流,强化人与人之间沟通所产生的作用。志愿者主客体的沟通交流应当贯穿于志愿活动始末,志愿者活动中反馈过程中易忽视沟通交流,而这恰恰影响后续活动在开展、运作方面的提升。此外,《志愿精神与奥运志愿服务》课题组经调查验证指出,接受过志愿服务的人更加愿意参加志愿服务[6]。可见,非强制性的志愿服务具有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积极地加强志愿者与被服务对象之间的沟通交流,不仅直接影响志愿服务行为效果,还可以引导更多的人投身于志愿服务事业。

(2)完善完成相应流程机制,采用标准化机制和适当的激励手段,以期提高志愿服务行为的效果,包括采用规范化的招募与选拔机制、提供专业化的开发与培训机制以及基本的需求保障。通过观察构建的模型发现,有效的招募选拔流程直接保证了招募人员的素质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匹配程度,也保证了志愿服务的质量。同时,建立志愿者人力资源库,提供专业的培训并加以管理,为长期稳定的志愿服务活动储备了重要的人才。在权益保障方面,高校学生志愿活动内容多数较为单一,满足基本物质需求(如水、食物等)是志愿者完成志愿服务行为的前提。

(3)充分利用行为效果反馈结果,促进志愿者个人的发展,为改进志愿服务行为提供依据。志愿者无偿地付出了自己的辛劳和汗水,完成了志愿服务行为,获得来自被服务对象的口头或是书面的效果反馈却较少。不论效果的反馈是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从志愿者角度看,这都是一次成长和发展的机会,推动下一次志愿服务行为的开展;从志愿服务长期发展来看,加强志愿服务之后的效果评估,对促进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不断提高都有积极的意义。故可以采取各种形式的效果反馈,给志愿者创建更多的自我认识和发展的平台。

(4)志愿者服务的开展要客观看待其环境条件,要坚持人性化的发展要求[7]。志愿服务行为的本身还要受制于经济、人文、体制等多种条件的影响,注意发展速度、发展方式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多样化和差别化,并在此基础上以求完善与创新。志愿服务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以人为基本依托的,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服务人的需求,突出志愿服务的人性化特点,才能发挥志愿者的基本功能。抓住人性的特点,充分调动其中积极的因素,使志愿者和接受服务的人在志愿行为中有双赢的感觉,使得双方所感受到的志愿服务并不仅仅一方“付出”一方“接受”,而是双方共同实现、互相促进自我完善。

本文是在假设其他因子不变的情况下,从志愿者的志愿服务行为角度,侧重招募选拔,沟通交流,基本需求,效果反馈四个因子而得的初步结果,所提出的综合以上四个要素的研究方法,主要尝试为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另外,选择完全涵盖志愿服务行为的各个影响因素是不现实的,也很难操作,只能有针对性地加以选择。本研究中所选取的变量种类均来自于社会调查,仅以统计学方法,从志愿者个人的志愿服务行为层面进行分析,并未深入研究志愿服务行为的外在机制。

参考文献

[1]靳利飞.对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持续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

[2]吴江.1994-2007中国志愿服务的文献研究[J].研究综述,2008.

[3]丁红莲,王志凝,刘志慧.建立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长效机制的几点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

[4]刘俊彦.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机制建设研究报告[J].青年与共青团工作,2010.

[5]张文彤.SPSS统计分析教程[M].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

[6]魏娜.首都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现状的调查分析.省略/yjpx/llyj/273304.shtml.2011.

第6篇:沟通交流的基本方式范文

一、基层央行开展绩效沟通的现实意义

沟通是协调的前提,协调是沟通的结果。绩效沟通是指企事业单位在绩效管理过程中与职工进行的各种交流和沟通,是绩效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成绩效管理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1]开展绩效沟通对基层央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绩效考评工作顺利开展。基层央行在推行绩效考评过程中经常遭到各种抵制:有的行员认为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管理仍然是参照公务员有关管理办法执行,没有必要实行绩效考评;有的行员认为绩效考评只是走走过场,最终会流于形式;有的部门认为绩效考评指标的设计没有体现部门特点,有失公平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人事部门进行绩效沟通。通过召开行员座谈会、部门负责人协调会等形式,开展广泛深入的事前沟通,可以使行员认识到绩效考评有利于单位整体工作效率的提高和行员个人的长远发展,不应成为无原则的走过场、走形式。通过沟通,可以纠正行员对绩效考评的错误看法,消除行员的偏见和消极态度。通过沟通,还可以充分征求各部门意见,发现绩效考评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不断完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和考评机制,确保考评工作顺利开展。

2.有利于提高工作水平、改进工作效率。对基层央行部门负责人来说,进行绩效沟通有助于了解工作进展情况,了解行员工作所遇到的障碍,能够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应的领导支持和智力帮助,同时可以尽早发现潜在问题,在情况恶化之前加以解决。对行员来说,进行绩效沟通可以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得到关于自己工作绩效的反馈信息,得到部门负责人的帮助,及时发现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并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工作过程中不间断的双向沟通使部门负责人和行员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助”机制,部门工作水平得以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改进。

3.有利于增强绩效考评结果认可度。考评结果的反馈必须依赖于沟通来进行。通过沟通,向行员反馈工作情况和考评结果,可以使行员明白上个阶段自己干了什么、干得如何、考评结果怎样、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考评结果,使行员熟悉绩效考评操作流程,把握各项工作每个细节上的评分结果,进而消除行员对绩效考评工作的不信任感,提高考评结果的认可度。

4.有利于促进科学化和人性化管理。绩效沟通若能顺利实施,基层央行领导层与干部职工之间就能逐渐形成良好的沟通氛围。这不仅有利于干部职工反映存在问题,还有利于“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化,使领导干部能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各项决策,促进基层央行内部管理的科学化和人性化。

二、基层央行开展绩效沟通存在的误区

绩效沟通在绩效管理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基层央行推行绩效管理的过程中,沟通却成了最薄弱、最容易被人忽视的一个环节。在对待绩效沟通这一重要绩效管理工具时,部分基层央行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误区。

1.误区之一:“绩效沟通可有可无”。部分基层央行对绩效沟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他们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绩效考评的有关操作上,对绩效沟通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有的单位仅仅在设定绩效目标时,同行员进行简单的沟通;有的单位只是在考评周期结束时,以宣布考核结果的方式同行员进行沟通;有的单位甚至在整个绩效考评过程中连基本的沟通都没有。这些单位没有意识到绩效沟通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绩效考评同等重要的工作,结果由于缺乏与行员个人的持续沟通,难以做到对行员进行全面、客观的考评,造成了绩效考评工作难以深入推进的局面。[2]

2.误区之二:“绩效沟通会制造矛盾”。有的单位认为如果进行绩效沟通,会在行员和考评者之间制造矛盾,使整个单位气氛紧张,影响干部队伍的团结。特别是基层央行的绩效考评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在考评指标、考评机制等方面还存在着种种不足,并不能完全保证考评结果的准确性。在这种情况下,有的考评者本身就对绩效考评信心不足,对考评结果的说服力持怀疑态度,为避免与行员面对面的尴尬和极有可能发生的争吵,以“绩效沟通会制造矛盾”为由避开了绩效沟通。实际上并非如此,如果不进行沟通,行员的考评情况得不到有效反馈,行员对绩效考评的种种疑问无法得到有效的解释,才会真正的产生矛盾,影响绩效考评工作的顺利开展。

3.误区之三:“绩效沟通是为了监督行员工作”。有的考评者认为绩效沟通的目的是对行员工作情况进行反馈和监督,在进行绩效沟通时仅仅把行员当作被考评的对象看待,在沟通时特意宣布绩效考评结果,把沟通的重点放在告知行员的工作失误上,有的考评者甚至在绩效沟通时对行员进行批评。这很容易使行员认为绩效沟通只是单位为了监督管理他们而采取的措施,于是产生了严重的对立情绪,结果绩效沟通没有起到对行员应有的激励作用,对工作的促进作用也无影无踪。

4.误区之四:“绩效沟通仅是人事部门的工作”。一些职能部门的负责人认为绩效沟通于己无关,人事部门是绩效考评的主要部门,应当全面负责绩效沟通的组织实施。这种将部门负责人隔离于绩效管理体系之外的认识显然是错误的。根据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每个部门负责人都是本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负责人,负责本部门人才的挖掘和使用。所以部门负责人应当有进行绩效沟通的责任,何况部门负责人比人事部门更加接近行员,也更了解行员的工作情况,对行员进行绩效沟通,有时比人事部门更加有效。

5.误区之五:“绩效沟通只谈工作”。行员的工作情况是绩效沟通内容中最重要的部分,而其他情况如行员思想状态、学习状况、生活状况、工作前景等都是不可或缺的。有些考评者把绩效沟通的内容狭隘地限定在了工作层面上,与行员的谈话都是就工作论工作。这不仅没有给予行员足够的关心,还降低了行员对工作集体的认同感。同时由于缺乏对行员学习和生活状况等方面的了解,考评者始终无法准确把握行员的思想状态,难以做到真诚的交流,沟通的效果因此打了折扣。

6.误区之六:“绩效沟通就是组织谈话”。绩效沟通是一个平等的双向交流过程。然而,部分基层央行没有掌握正确的绩效沟通形式,如有的考评者把绩效沟通当成了组织谈话,在与行员进行沟通时,采用的完全是通知、命令的形式,使行员反馈情况变得困难,影响了绩效沟通的效果。实际上,组织谈话是一种上级代表单位管理层对下级进行的沟通,沟通双方并不处在平等的地位。而绩效沟通与组织谈话不同,双方能够自由地交流工作的完成情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做好下阶段工作的方法,是一种双方地位完全平等的交流。

三、加强和改进基层央行绩效沟通的对策

1.提高对绩效沟通的认识。首先,基层央行人事部门要主动更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提高对绩效沟通重要性的认识,改变只重视考评操作和刻意回避绩效沟通的做法,把绩效沟通作为改进绩效考评、加强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来抓,通过规定与行员的定期沟通,逐步建立绩效沟通制度,推动绩效沟通正常化和经常化。其次,考评人要改变“绩效沟通会制造矛盾”的错误看法,竭力营造平等良好的沟通氛围,减少与行员的冲突,增强行员的信任感;最后,普通行员也要转变观念,把绩效沟通作为了解自身工作情况和领导满意度的重要方式,主动加强与人事部门和部门负责人的交流,不断改正自身缺点,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

2.明确绩效沟通的目的。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本着对行员利益和成长负责任的态度进行绩效沟通。要明确绩效沟通的目的不是对行员工作情况进行监督管理,也不是进行核查、质询和评价,而是对行员工作情况进行反馈、激励和辅导。

3.坚持绩效沟通的原则。绩效沟通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一是真诚,只有真诚的沟通才能建立起考评者与行员之间交流的桥梁,才能获得足够的信息,进而帮助员工解决问题,提高沟通效率;二是及时,发现问题,必须及时进行沟通;三是针对性,根据不同行员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沟通方式;四是具体,要具体事情具体对待,不能泛泛空谈;五是定期,绩效沟通应根据考评周期按时开展,以保持沟通的连续性。

4.协调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把部门负责人纳入本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规定每个部门负责人都是绩效沟通的主体,使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部门负责人形成管理合力,提高绩效沟通的广度和深度,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新局面。

5.把握绩效沟通的内容。沟通的内容要全面,有效的绩效沟通包括四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工作的目标和任务;二是工作完成情况、绩效情况,即行员的德、能、勤、绩;三是行员的职业生涯和潜力发挥;四是行员个人生活情况、学习目标、感情因素等。总之,绩效沟通不仅要了解行员个人的工作和绩效,还要了解行员的生活、学习和思想动态等内容。

6.注意绩效沟通的方式。绩效沟通可以采用正式的沟通方法:一是定期的书面报告,行员通过文字形式向部门负责人报告工作进展、反映发现的问题;二是定期的会议沟通,与共同负责某块工作的一些行员进行集体沟通;三是一对一正式会谈,与行员约定时间进行封闭式的单独会谈。除此以外,还可以采用灵活的非正式沟通方法,如在非正式的会议、闲聊、吃饭时进行交谈等。[3]通过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相结合,促进绩效沟通方法多样化,不断加强绩效沟通的效果。

7.掌握绩效沟通的技巧。为达到沟通的目的,应当注意掌握倾听技巧和反馈技巧等沟通技术。在倾听行员发言时,应当呈现恰当而肯定的面部表情和自然开放的姿态,避免出现隐含消极情绪的动作,不随意打断下属的发言。[4]在向行员进行反馈时,应做到:多问少讲,多提好问题,引导行员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反馈的情况要具体,不能模棱两可;对事不对人,尽量描述事实而不是妄加评价;应侧重思想、经验的分享,而不是指手划脚地训导。

参考文献:

[1]祁玮,康宁.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绩效沟通[J].煤炭企业管理,2003,(11).

[2]许道顺,王江波,朱本桂.基层央行行员绩效考评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海南金融,2005,(9).

第7篇:沟通交流的基本方式范文

关键词:城镇社区;沟通机制;构建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8—0238—03

“社会系统特别是一种自我生产的系统,它使用有意义的沟通作为其基本操作过程。”[1]目前城镇社区发展的过程中,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重要问题,即良性沟通机制的构建——给社群提供交流的机会和对话的场域,让他们情感、思想得以交融,利益诉求得以表达,促使城镇社区系统信息得以有效传递,进而发挥出系统的整体优势,提高城镇社区发展的效率和效果。因此,本文拟由考察城镇社区沟通的现状入手,分析城镇社区沟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探讨中国城镇社区良性沟通机制的构建问题。

一、当前城镇社区沟通状况

新世纪以来,伴随着城镇管理体制“单位制”向“社区制”的深入变革、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现代传媒和通讯技术的进步,中国城镇社区的沟通状况出现了一些新变化:

1.从沟通媒介看:传统血缘、地缘关系淡化,业缘、趣缘、事缘等关系增强

中国传统社会是费孝通先生所说的以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为基础所形成的具有“差序格局”的乡土社会[2]。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沟通媒介,人们交往的对象主要是自家的亲属、乡邻、或方圆左右的村民。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和社区管理体制的建立,城镇社区在保留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些痕迹的同时,也在凸显着社会结构变革与发展的新质。城镇化过程中大量的农转非人口、许多过去全方位依赖工作单位生活的“单位人”、自由个体、私营从业人员以及失业、无业、流动人员等汇聚组合成当前城镇的“社区人”,社区居民构成复杂化,人口异质性增强,传统血缘、地缘关系被突破,虽然在乡土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传统血缘上的亲戚关系和地缘上的“老乡”、“乡里乡亲”在人们交往的现实和观念上依然发挥着作用,但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人口流动性的加大,建基于血缘和地缘的交往关系已渐趋淡化,因工作关系、共同的兴趣爱好、相关事务而结成的业缘、趣缘、事缘关系逐渐增强。

2.从沟通需求看:情感性关系减少,工具性关系增多

沟通中建立起来的以满足情感需求为主的人际关系,称为情感性关系。情感性关系双方志趣相投,心理相容,相互在精神上得到慰藉;沟通中为了借助交往对象所拥有的资源来实现自己的个人目的而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称为工具性关系。工具性关系的基础是利益实现,具有浓厚的功利色彩。城镇社区人处在社会剧烈变革时期,竞争激烈,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压力大,客观上使人们无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关照情感需求。而出于个人事业发展、利益竞争的需要,以工具性为目的沟通大量涌现,具体表现在人们的心灵交流逐渐减少,出于利害关系考虑的形式主义的应酬逐渐增多。由于工具性的关系在现代社会呈现出有形或无形的获得性资源,带来利益更大化的期望回报,因而从主观上也强化了人们沟通中的工具性需求,从而使情感性需求进一步边缘化。中国社会传统的熟人关系本来是更多依托于毫无功利性目的情感沟通与互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利益日益突显,竞争加剧,城镇社区居民运用原先的亲缘关系、地缘关系以及其他的社会交往追求效用最大化倾向明显增多。

3.从沟通手段与方式看:日益现代化和便捷化

现代化和便捷化是当前城镇人际沟通的特点,在城镇社区沟通中表现得很充分。随着现代化通讯工具的普及以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城镇社区沟通主要借助于报刊、广播、电视、电话、手机和网络等现代传播和交流方式实现直接和间接的沟通,传统的相互串门和会面已经很少。特别是通过互联网进行沟通交流的方式已经确确实实地成为当今城镇社区中社群沟通的一个普遍的渠道。城镇社区宴请、娱乐等群集往,也一般都会安排到公共的餐饮或娱乐场所。这表明城镇社区现代交往沟通中公共生活空间特征更加突出,社区人际交往趋于便捷化,沟通成本降低,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生活的需要,得到社区成员的普遍认同与接纳。

4.从沟通的群际关系看:阶层分化趋势明显

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处于大变革的背景下,城镇社区正处于分化—整合的激烈变动中,越来越容纳不同身份、不同背景、不同职业、不同价值观念的人,社区结构的异质性增强。经济利益结构的变动或重新组合导致不同程度上的阶层分化,不同的经济社会地位、不同的利益需求、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导致有选择性的交往在城镇社区中凸显。有选择性的交往使得交往人群在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上的同质性现象加剧,不同社会阶层人群之间却缺乏理解和沟通。同时,处于经济地位、教育程度较高阶层沟通水平和效果一般高于经济地位、教育程度较低阶层,这将进一步推动城镇社区社群沟通阶层化,扩展城镇社区沟通的非均衡现象。

第8篇:沟通交流的基本方式范文

1(略)

2如何培养皮肤科临床实习医生医患沟通能力及交流技巧

2.1加强皮肤科临床实习医生对医患关系的认知:现代医患关系泛指医务人员与病人及家属、监护人等相关人员之间的关系,既不是一般的消费关系,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际关系,它广泛涉及伦理、道德、法规、法律等方面[3,4]。临床实习医生既是在医院环境中继续学习临床技能的学生,又是对病人实施医疗活动的医生,在带教老师面前是学生但在病人面前是医生,因此要认识到自己就是医患关系的一方主体,要知道在医患关系中,病人有使用就医权利、知情同意权和发挥参与治疗权,同时医生有职业自和得到尊重、体谅、信任的权利。和谐医患关系是指医患之间在平等的基础上互相理解、尊重、信任、配合、共同战胜疾病的融洽关系,遇到矛盾与纠纷,能从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角度出发,以理性、合法的方式加以解决的平等关系[5]。

2.2加强皮肤科临床实习医生的法制教育:临床实习阶段除了学习临床技能外,也是实习医生培养法制观念、熟悉法律法规的重要时期。随着我国法制的逐步健全,医疗卫生事业正在逐步走向法制化管理的轨道,近年来国家颁布了多部涉医法律法规,如《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等,但临床实习医生的法律意识淡薄的现象仍普遍存在[5],因此在对实习医生岗前培训及日常工作中,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进行医疗制度、医患沟通技巧、医疗操作规范等教育,学习法律知识以及树立法制观念,充分认识目前严峻的医疗形势,依法行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办事,防范医疗纠纷[2,4]。

2.3加强皮肤科临床实习医生医患沟通能力及交流技巧培养:首先必须加强皮肤科临床实习医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提高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为医者,当以德为先”,没有好的德行和人品,是无法体现“人民医学为人民”这一宗旨的[6]。要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病人知情同意权、隐私权、治疗护理权等。重视医患沟通能力相关知识的传授,重视临床带教,带教老师要以身作则,做到言传身教、教书育人[4]。医患之间的沟通交流不仅是单纯的信息交流,而且还包含着两者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医患交流的方式主要有言语和体语两种。沟通交流是一个双向过程[2]。实习医生刚接触病人时,由于尚无临床经验,往往不够自信,不知从何下手,尤其面对负面情绪甚至有敌对态度的病人时容易出现不良情绪、紧张焦虑。应加强心理素质训练,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格。应将培养实习医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渗透到每天的临床教学中,注重交谈的方式和技巧,提倡学会使用身体语言来与病人沟通,培养实习医生去注意病人面部表情、、身体的姿势等来判断病人的需求[4,7],使实习医生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增强沟通能力。此外,还可以采取专题讲座、实习医生之间医患沟通经验交流、模拟角色等进行以主要包括医患沟通的重要性、沟通理念、沟通流程的言行规范、情商教育以及沟通的艺术技巧等的培训[5]。

第9篇:沟通交流的基本方式范文

在企业商务环境下,商务英语的言语沟通有其相关的独特性,也就是一般意义上所理解的艺术性。这种独特性主要表现在它能够表达人们所想要表达的一切想法。跨国公司中的市场部经理对市场开发过程有独到的见解和看法时,就可以通过交谈的方式先与助手进行商务英语言语沟通,先听听助手对此有何感想。除此之外,还可通过讨论会的方式与大家展开多层次、多方位的讨论活动。也可以通过组织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研究,组织专门人员深入发放问卷,进行公司上下、公司内外的意见和建议搜集。

在实际的交流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沟通不畅的现象,因为对技术有很高的标准,实施起来比较困难,这个时候就应该选择相对来讲不容易出错而且也不难理解的商务英语进行沟通和交谈,这样的话你所表达的内容很容易就可以被对方理解,简而言之就是双方都要理解对方所表达的内容,只有这样双方的沟通才能称之为有效的沟通,不然,只靠几个单词的简单拼凑很难准确表达出你要表达的意思,而对于对方来说也很难理解你的真实意图,基本的意思都没有能够表达清楚,那语言的艺术就更是无稽之谈了。

有的话语有很多种表达方式,所以如果对方听不懂我们到底在说什么的时候,我们不妨变换一个表达方式,最终能够让对方明白自己的真实意图。其实有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所要沟通的内容想要言简意赅地去表达清楚还是有些难度的,但是你要相信总有办法能够解决眼前的困难。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一些在商务英语中经常使用的一些表达技巧来达到我们想要的预期效果。这个时候双方才算真正地达成了有效的沟通,当然在企业中也是如此,所以,有些时候我们需要选择相对容易理解的表达方式,也就是要合理的选择商务用于,尽量使用专业的语言进行电子商务交流,这样我们才能达到我们预期的沟通效果。

2 商务英语语言交流的方法

使用商务英语沟通一般会采用书面和口头的方式,假如在双方进行沟通之前你并没有想好沟通的内容,也没有一个既定的方案去和对方沟通,那么在和对方交谈之前最好罗列出自己的想法和意图,你可以借助传统工具借助纸笔也可以借助电脑列出,然后用打印机打印出来。或者是你可以在沟通之前,可以先将沟通要点罗列出来,发现有不熟悉的词语时应及时查阅。然后把基本的句子写出来,然后可以借助网络做出适当的修改,这个时候我们的表达才更加的顺畅。这样也更体现出了商务英语沟通的特点,技巧和艺术。

根据工作的需要,如果想沟通的对象并不是按照预定的地点出现时,我们要做好思想准备,对不同场景下的商务英语言语沟通提前想好对策。比如说,假如这个沟通对象不在办公室,我们可以借助手机或者电话进行最直接、最方便的联系和沟通;假如这个沟通对象很喜欢上网或者是有上网的条件,那么通过网上聊天的方式进行交流,这样一来,能够避免面对面的拘束,达到效果发挥的最大化;如果有文件或者任务传送的工作,那么可以通过发送电子邮件添加邮件附件的方式来实现,如果是书本上的东西,也可以借助相机或者扫描仪来实现转换,然后直接添加邮件附件来发送文件。以上都是非常便捷的沟通方式,其中电子邮件沟通方式是商务英语言语沟通活动中最有效、最便捷和最廉价的途径之一。所以,很多商务人士经常携带上网本、平板电脑等能够上网的工具出门,这种途径能够为他们实现利益最大化奠定一定的基础。

3 如何提升商务英语的语言沟通质量

影响商务英语沟通效果的因素不只是书面和口头表达的清晰程度,我们的眼神,肢体动作等等都会影响我们的沟通效果,包括我们的语气语调和沟通方式都会传达给对方不同的信息。如果你想传达的思想相对简单,那么,你完全可以通过一些手部动作让对方明白你的意图,但是如果你担心对方没有完全理解你的意思,你也可以配合一些简单的词语,使你的表达更清晰,这样的方式要比单纯用商务英语的交流的沟通效果要好很多。但是如果你所表达的思想很难用手势去表达清楚,这个时候可能就需要更加专业的商务英语语言去表达。这?拥幕肮低ǖ男Ч?相比较而言就好很多了。

如果是跨国公司,可能会面临一个客观的问题,就是总部和子公司进行交流时地域带给人们的误解和隔阂。假设公司总部在美国,子公司在中国,那么美国总部的领导来到中国子公司进行业务沟通时,子公司的中国员工用商务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面对母语是英语的美国人,中国人对非母语的英语的理解程度远远不及美国人,难免会出现误会或者分歧,那么这个时候可以借助商务英语来进行解释说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想和意识。经过言语上的有效交流和沟通,身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务人士会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换位思考,或者是达成某种程度上的谅解。由此不难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务人士经常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误会而无法合作。所以,商务英语言语沟通对沟通双方真正的理解提供了一个前提条件。

通常,相比较其他方式而言,实用商务英语和对方沟通要有更多的优势,这种沟通更加迅速,如果使用合理快捷的表达方式还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当一个公司的高层正身处异地,无法面对面与对方交流时,视频设备和移动通讯设备等就完全能够实现双方的沟通。可见,商务英语语言还是有其自身的特点的,只要我们能够抓住这些特点,在适当的时候加以运用,其实在很多场合下沟通都不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