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理统计总结范文

数理统计总结精选(九篇)

数理统计总结

第1篇:数理统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信息系统;决策,查询子系统

查询子系统主要用于获得系统的各种业务数据结果信息,描述和表达决策问题,形成决策方案,建立各种查询统计汇总表和数据报表,帮助决策者做出决策,便于系统的查询和统计。大型信息系统中通常包含一个查询系统服务器、在其上配置的各种数据表和一个查询系统的维护客户端。

一、查询子系统的功能

查询子系统的主要功能有:接收中央数据库定期发送来的数据包,将数据自动送入对应的业务数据明细表;将业务数据明细表的数据信息,按照预先设计,根据相关统计指标和维度信息,自动生成对应的业务数据汇总表;根据预先设计、系统报表信息和统计要求,将各种业务数据汇总表的信息自动统计生成各种查询系统所需的统计报表信息,结果保存到预定义的查询统计结果表中;查询子系统维护端提供对统计指标、统计维度、汇总表的生成方式、统计结果报表的生成方式的维护;查询子系统在接收到查询请求后,根据查询统计结果表、汇总表、汇总表维度信息,选择最优化策略后的查询结果;针对查询子系统中的各种明细表、汇总表、结果表信息的备份功能。

二、大型信息系统中面向决策的查询子系统的建立

1.大型信息系统的数据组织

现场数据:保存在各个业务服务器上,主要包括各个业务服务器上的现场业务数据和各种单据处理队列的数据;

原始业务数据:是中央服务器对各个业务服务器经过数据汇集后获得的各种业务数据,保存在业务数据明细表中;

业务汇总数据:是查询子系统对中央服务器发送来的数据针对各种统计指标,按照不同的统计条件汇总后的信息数据,保存在业务数据汇总表和查询统计结果表中;

系统分析数据:是针对信息系统的特定分析主题,经过对业务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得来,保存在系统分析数据表中;

决策支持数据:是对信息系统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后可以进行决策支持的数据。

2.查询子系统中所涉及的各种数据表格

查询子系统中所涉及的各种数据表格主要有:

业务数据临时明细信息表:暂存从中央服务器发送过来的各种业务数据明细信息;业务数据明细表:保存各种业务数据明细信息,用于查询,下汇总表、结果表;业务数据汇总表:保存按照指标和维度要求进行汇总后的数据信息;查询统计结果表:保存按照查询统计报表要求进行统计后的结果数据信息;维度信息表:保存系统设计的查询统计维度信息,比如时间维等,可以进行维护;统计指标表:保存系统设计的各种统计指标信息,比如工作量等,可以进行维护;业务数据汇总定义表:保存目前系统已设置的汇总表的信息,比如统计指标及其对应的维度,可以进行维护;业务数据汇总定义明细表:保存目前系统已设置的汇总表的明细信息,比如汇总表编码、对应的统计指标、维度,可以进行维护;业务数据明细表数据字典:保存业务数据明细表的表、字段的各项定义信息等,用于和业务数据汇总定义明细表一起形成汇总表的生成规则,可以进行维护;业务数据汇总定义明细生成规则表:保存汇总表的数据来源和生成方法,可以进行维护;查询统计结果表数据字典:保存查询系统中的查询统计结果表的信息,可以进行维护;查询统计结果表生成规则表:保存结果表的数据来源和生成方法,可以进行维护;查询策略和查询规则字典:描述查询策略和查询规则以及其动态优先顺序信息,可以进行维护;统计报表样式字典:描述查询结果和各种样式、格式信息,可以进行维护。

三、查询子系统功能说明

1.数据来源

中央服务器每天定时的数据包发送过来,查询系统接收数据包后,将数据信息暂存在临时表中,并转存与业务数据明细表中备查。

2.数据汇总表的生成和管理

系统预定义了统计指标和统计维度,将其结合后保存在业务数据汇总定义表中。在此之上,系统进一步形成对汇总表的明细信息的定义,包含有汇总表的编码、名称、对应指标、对应维度等信息。同时结合业务数据明细表的数据字典,形成该汇总表的详细的生成规则,包括汇总表的编码、汇总表的含义、指标体系、对应的维度、对应字段名称、各个字段数据含义、统计方法、数据来源信息表、生成数据的对应SQL语句等,通过相关表格和临时表中的数据,系统可以按照生成规则表自动生成各种系统汇总表。

3.查询统计结果表的生成和管理

针对各种预定义的查询统计报表,系统定义了查询统计结果表数据字典,用来描述系统预存了哪些统计报表,并结合明细表和汇总表定义字典形成查询统计结果表的生成规则,从而由系统自动生成相应的查询统计结果表集的数据信息。

系统可以通过对查询统计结果表数据字典以及该生成规则表的维护,实现对系统预存的各种统计报表的增加和变更。

4.查询请求的处理

针对各种查询请求,系统定义了查询规则和查询策略字典,通过一个查询策略生成机构,将到达的查询请求根据已定义的规则和查询策略信息,形成本次查询策略,再根据查询策略执行表中的信息,形成本次查询的执行代码。

系统可以通过对查询规则和查询策略字典和统计报表样式字典的维护来实现对查询请求处理的各种变更和优化。

5.信息系统维护

在以上的各个功能中,均可以通过系统定义的查询系统维护客户端的相应功能实现对相关字典、数据信息、生成规则、策略等信息的维护,从而进一步实现针对查询系统的各种变化需求的应对。

第2篇:数理统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半总统制;权力关系;政党政治;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D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4)06-0021-08

1958年法国第五共和国建立以来,有关半总统制(semi-presidential regime)政治体制的研究多集中于对法国体制的探讨。然而20世纪80年代末冷战结束后,越来越多新兴民主国家转型后实行半总统制体制,使关于半总统制体制的研究成为除传统的总统制和议会制以外各国政体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半总统制概念、类型的分析,通过对20世纪初德国魏玛共和国制度设计、权力关系和政党分化状况与其政治运行之间关系案例的剖析,探讨半总统制体制与政治稳定运行之间的关系,以期对新兴民主国家的政治体制发展有所启示。

一、半总统制的概念和类型分析

(一)半总统制的概念分析

1959年,贝尔・伯夫・梅里在法国《世界报》撰文首次提出半总统制的概念。[1]政治学家莫里斯・杜瓦杰进而于1978年对半总统制予以定义,提出,当一部宪法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时可称之为半总统制:第一,国家总统经普选产生,采用不同普选方式如相对多数选举制、两轮相对多数选举制或两轮绝对多数选举制。总统在架构中民意基础不同,其权力地位的正当性和强弱也不尽相同。第二,总统拥有相当重要的权力,在这一点上,权力的内容、范围和限制以及行使权力的方式等都可能使半总统制体制的运行有所不同。第三,同时存在相对独立并对议会负责的内阁,总理或阁员拥有一定的行政权力,总统任命总理和内阁成员。这一点涉及行政部门与立法部门的关系,包括政府组成和议会信任与不信任等诸种情况,由此衍生出不同的政府间关系形态。[2]杜瓦杰的定义成为迄今为止学界有关半总统制引用最多的定义。

此后,马修・舒加特和约翰・凯里对半总统制的定义加以修正,将半总统制视为一种由总统制向议会制调整的体制性架构,以“总理总统制”的概念取代半总统制的概念。[3]乔万尼・萨托利则认为,半总统制体制不仅为双头权威结构,而且强调行政权力共享,但总统的意志须通过政府具体实施。此外,二元化的行政权力可能偏向其中一方(总统或总理),也可能两者趋于一致。[4]满足以上诸种特征的半总统制,还会因内在权力结构和权力关系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二)半总统制的类型分析

通过对各国政治体制的具体分析可以看到,符合杜瓦杰半总统制定义的例子很多。但仅从总统的产生方式、权力大小以及行政部门与立法部门间权力结构的角度很难囊括半总统制的类型。可进一步从总统的权力地位、政党体系的形态以及行政部门与立法部门的内在权力关系等方面对半总统制加以分类。

舒加特和凯里以总统权力为基本变量,将总统的宪法性权力区分为立法性权力和非立法性权力。其中,立法性权力包括总统所拥有的提案权、立法否决权、法规命令权和提请公民复决权;非立法性权力包括组阁和解散内阁以及解散议会的权力等。[3](148)依此将半总统制区分为总统总理制、总理总统制、总统制和议会内阁制四种类型。史蒂文・罗伯在舒加特和凯里分类的基础上对半总统制国家进行分类,主张重新界定总统的权力类型。在对半总统制类型和内阁组成次数多寡的比较中,发现半总统制越偏向内阁制,总统的权力越小,政府越稳定;反之,总统的权力越大,政府越不稳定。[5]巴洛・霍斯特(Bahro Horst)则从总统权力的大小、总统干预立法权的多寡对半总统制进行类型分析。认为,为了避免行政部门和立法部门的关系陷入僵局,宪法可赋予总统相当程度的实权;同时也须通过相对自主的内阁来制约总统权力,以避免总统独裁。[6]

辛迪・史黛克(Cindy Skach)以法国第五共和国和德国魏玛共和国为例,讨论半总统制宪法的实际运作。认为,依据总统与总理政党属性的一致性和总理是否获得议会多数支持两个指标,可将半总统制分为稳定多数(内阁获得议会多数支持、总理和总统政党属性一致)、分立多数(内阁获得议会多数支持、总理和总统政党属性不同)以及分立少数(内阁不能获得议会多数支持、总理和总统的政党属性也不同)三种类型,[7]其中分立少数是最不稳定的类型。

我国学者徐正茂和吕炳宽以政党体系的形态和行政部门与立法部门间的权力关系为变量对半总统制进行分析,将之区分为超级总统制――总统主导的多数政权、总统谦让制――总理主导的多数政权、左右共治型――总理主导下的少数政府、少数政府型――总统主导的少数政府四种类型。[8]李凤玉则结合总统权力和政党体系两个指标对半总统制下总统干政动机和干政能力进行类别比较,认为多党制下的政党体系不利于政府稳定,且议会中“有效政党数”①越多,越不利于政府稳定。[9]吴玉山依据总统权力的大小、政党体系的形态以及行政部门与立法部门间的权力关系三个变量对半总统制进行类型分析,认为:府会同党,②总统权力相对小;府会分治,总统权力大。在一般情况下,实行两党制的半总统制最为稳定,而多党体系的半总统制最不稳定。[10]林继文则从总统主动权的大小和议会对总理是否信任两个变量出发,将半总统制区分为总统干政、总统主导和总理主导三种类型。[11]

除对半总统制加以定义和分类外,有必要分析半总统制体制下行政部门与立法部门之间的权力关系,以诸种权力形态如权力集中和分散状况为自变量,以半总统制体制的运行状况为因变量,探讨半总统制特有制度设计和权力形态下政治运行与政治稳定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半总统制有可能引发政治体制的转轨。

二、半总统制的权力形态及其体制运行的稳定性分析

以下从半总统制的制度设计和实际运行两个层面探讨不同变量对半总统制体制运行稳定性的影响。制度设计和规范包括决策权的归属,即行使决策权的主体是单一的或多元的,包括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关系结构以及选举制的设计。实际政治运行包括诸种权力主体(如总统、总理和议会)间的关系、在党派属性上的一致性状况以及政党体系的分化程度等政治运行指标。

(一)半总统制的制度设计和政治稳定

1.行政权与立法权的结构设计和政治稳定

在半总统制架构下,行政权与立法权关系结构中存在总统、总理和议会三个主体。通过向议会负责的内阁,使议会内阁制中行政权与立法权相融合的传统在半总统制中得以保留;通过直选产生且具有双重民意的总统和议会,保留了行政权与立法权两权相互制衡的原则。在半总统制的宪法结构中,总统是权力核心,因而成为半总统制权力结构设计的焦点。

从同为半总统制国家的权力结构设计和实际运行中可以看到,行政权和立法权关系结构设计的不同导致不同的政治运行,总统权力结构以及总理和议会间信任关系设计的不同,成为影响半总统制体制运作的重要因素。因此除考察总统的权力结构外,还需考察总理和议会间的权力结构和信任关系形态。通过对制度与权力结构设计的探讨,包括对政府构成、对议会不信任投票的规定以及对总统解散议会权和紧急命令权等制度性规定的考察,来发现不同国家的权力结构设计和权力重心倾向。

在半总统制国家中,所谓政治权力形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政党体系的分化状况及总统、内阁和议会的三角权力关系形态;二是行政权和立法权的权力结构及通过选举制度所设计的权力关系形态。在政治实践中,政党体系的分化状况受到选举制度的影响,而总统、内阁和议会三角权力关系则受到政党体系分化状况和行政、立法权设计的双重影响。

在行政和立法的权力结构中,行政权力越大,议会呈现为弱势,实际政治运行越趋于分化状态。反之,如果立法权居于较为优势的地位,政治运行便趋于相对稳定的议会制模式。可见半总统制下政治运行的稳定性取决于议会中能否形成稳定多数,取决于总统、内阁和议会三者能否保持一致以及行政权和立法权结构设计中三者的组合形态。如果议会中不能形成稳定多数,总统、内阁和议会三者关系存在较大的不一致性,则制度设计中行政权力越大,政治运行越趋于不稳定;相反,政党体系相对集中,总统、内阁和议会三者趋于一致,加上制度设计中避免行政权力过大,政治运行便相对稳定。

2. 选举制度的设计和政治稳定

在半总统制体制下,政党体系的形态、政党间的竞争和分化等影响着政治体制的实际运行。然而在此种政党体系中,选举制度设计所造成的“机械效应”③[12]成为政党体系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变量,尤其是议会的选举制度设计成为影响政党体系构成和国家系统政治竞争的重要制度因素。

对议会选举制度的分析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从依据比例代表制所产生的议席数量入手。在同时采用两种投票方式――即比例代表制和小选举区简单多数选举制――的国家,通过比例代表制分配的议席数量和通过小选举区简单多数分配的议席数量都不一定超过半数;有时甚至通过小选举区简单多数原则所产生的议席数量占多数。[13]一般情况下,依据比例代表制所产生的议席越多,越鼓励多党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二是从将选票转换为议席的计算方式入手。同样在比例代表制下,选票转换为议席的计算方式存在种种差别。一般情况下,计算方式比例性越强,越有利于多党体系的形成。三是从议席分配的门槛设计入手。在总体上,政党获得议席的门槛比例限制能够有效阻止得票率过低的政党进入议会,从而防止政党体系的过度分化。

现实表明,采行小选举区简单多数代表制再加上得票率门槛限制,有可能限制小党进入议会,间接鼓励诸种政治势力在选举前进行整合,形成政党政治两极化的政治环境和发展趋势,从而有利于政治的稳定运行。

(二) 政治权力的实际运作及政治稳定

1.政党体系的分化状况和政治稳定

半总统制体制的运作以总统、政府和议会三者间的互动为基础。其中议会的运行受到政党体系分化状况的影响。依据政党体系的分化状况和意识形态两个变量,萨托利于1967年将政党体系区分为一党体制、霸权党体制、优势党体制、两党体制和多党体制五种类型,并将多党体制区分为温和的多党制、破碎的多党制和极化的多党制三种类型。[14]萨托利认为,只有意识形态极化和分散的多党体系才会对民主的发展构成威胁。在半总统制下,如果议会是两党制,由于容易形成稳定多数,因此无论总统权力大小,议会在政策形成过程中都比较容易达成共识,政府政策也相对能够保持连续性,使政治运行较为平稳。如果议会显现为多党制,则无论总统权力大小,总统都拥有在议会各政党之间纵横捭阖的机会,从而使总统的权力地位大幅度上升。可见在政治体系中,两党制比多党制更有利于政治稳定。政党体系的分化状况不仅包括政党数量的多寡,也包括政党之间的竞争形态,两者均对政治运行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如果政党彼此间具有较高程度的排他性,政党之间难以合作,则内阁的基础便比较脆弱,政治的运行也就容易出现不稳定性。

2.总统、总理和议会的三角关系和政治稳定

半总统制体制的结构特征在于权力的三元化,即总统、总理和议会均拥有宪法所赋予的权力,且均对政治的稳定运行产生影响,三者在实际政治运行中的互动状况是能否保持政治稳定的关键。在总统、总理和议会的互动关系中,依据议会有无稳定多数以及三者的政党或政党联盟归属是否一致的情形,政治运行可能呈现为五种情况:

(1)权力高度集中形态,即总统、总理和议会多数属同一政党或政党联盟的情况。由于三者政党归属一致,因此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相对较为顺利,政府的运行也较为平稳。即使宪法在行政与立法、行政与行政等各种机制之间做了相互制约的制度性规定,通过协调,三者间的立场仍较容易趋于一致。至于行政权力是掌握在总统还是总理手中,则取决于总统在宪法体制中的定位或政党内的权力分配关系。一般而言,权力高度集中的体制类型多趋于总统制。非左右共治时期的法国第五共和国属于此种类型。

(2)行政权力二元化形态,即总理产生于议会多数党或多党联盟,但与总统属于不同政党的情况。在此种体制下,议会多数党在议会中保持相对稳定的地位,总理拥有议会的信任。出于对议会的尊重,总统必须任命获得议会多数支持的政党成员为总理。在此种情况下,无论是总统解散议会还是议会对总理的不信任投票均难以实施。政治运行中行政权力呈分散状态,但总统、总理和议会三种权力间保持着相对的平衡性。此种体制类型下政治运行的稳定性仅次于权力集中型,政体形态较容易转变为内阁制。左右共治时期的法国第五共和国属于此种类型。在民主政治较为脆弱的国家中,总统也有可能通过民粹主义的制度设计使自身权力得到民众的支持,与政府和议会相对峙,从而演化为一种非常规的政治形态。

(3)行政与立法二元分化形态,即总统和总理属于同一政党,但与议会多数非属同一阵营的情况。当总统对总理的任命无须经由议会多数支持时,比较容易出现此种情况。行政和立法的二元分化为典型的政府分立,导致政治动荡。在此种架构下,依据宪法赋予总统权力大小的不同,国家体制有可能是总统制,也有可能是内阁制。

(4)议会分散形态,即总统和总理属于同一政党或政党联盟,而议会难以形成稳定多数的情况。当议会中存在多党、却无法形成较为稳固的多党联盟时,很容易出现此种政治形态。此种形态与第三种类型相似,区别在于议会中是否能够形成稳定多数。在此种政治形态下,总理和总统政党归属相同,行政权力统一完整,但议会缺乏有效多数,导致政策过程较为混乱,总理也难以获得议会有效多数的支持。在此种情况下,即使宪法赋予议会与总统抗衡的权力,议会也无力与总统相抗衡。反之,即使宪法赋予总统有限的权力,总统仍可不受议会干预地去行使任命总理和内阁成员的人事大权。此种政治形态重心倒向总统,呈现为“一致型”的少数政府,在实际运行中很难趋于稳定。1930年后德国的魏玛共和国显现为此种情况。

(5)权力高度分散形态,即总统、总理分属不同政党或政党联盟、议会也缺乏稳定多数的情况,这是半总统制体制中权力分化最为严重的形态。当总统、总理和议会三种权力主体完全呈现为分化状态时,也是半总统制体制政治运作过程中最为混乱的时候。在此种形态下,不仅行政权力呈现为二元化,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关系也呈不稳定状况。由于议会权力分散、难以形成稳定多数,政府无法得到议会的支持且和总统的立场不相一致,因而常常难以为继。在此种情况下,若宪法赋予总统较大人事任免权,总统便获得了较大的权力优势;反之,若总理享有法案副署权,同样能仰仗这一权力与总统相抗衡,从而导致政治的分裂乃至僵局。1920年至1930年的德国魏玛共和国便呈现为此种极度分裂和动荡的局面。

以上五种情况体现为总统、总理和议会三种权力主体不同的组合形态,反映出半总统制体制在政治运行中的多样性和多变性。表明半总统制体制运行的稳定与否并非单纯取决于政党体系的分化状况,还取决于总统、总理和议会三种权力主体的聚合分化状况。在半总统制体制下,一般而言,权力越趋于一元化,政治的运行相对稳定;反之,权力越分散或趋于多元化,政治的运行越容易陷于混乱。

三、魏玛共和国案例分析

以德国魏玛共和国作为半总统制的案例加以分析,原因有三:其一,魏玛共和国是近代宪法史上较早出现的半总统制类型。早在1919年,魏玛共和国就制定出类似于半总统制的宪法。在当时尚无半总统制概念、也没有现成的半总统制体制样式可供参考的情况下,德国何以设计出这样一部宪法,值得探讨。其二,半总统制在魏玛共和国经历了设计、宪法的实际运作、转型和走向崩溃全过程,值得深入分析。其三,在采行半总统制体制的国家中,很少出现像魏玛共和国那样权力更迭极度频繁的状况。魏玛共和国存在的14年间,发生了9次议会改选和21次内阁更迭,[13](166)最后演化为法西斯独裁。是何种条件导致魏玛共和国政治如此动荡?魏玛宪法体制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演化为法西斯统治?需要认真思考。

魏玛宪法的政治设计,以议会共和为核心,以总统权威为辅助,目的在于形成一种稳定而有效率的民主共和体制。[15]然而权力结构的分化和制度设计的缺失,使魏玛共和国的实际政治运行脱离了制宪者的理论构想。一方面,在多党制下,议会难以达成共识,因而无法成为民主政治的基础;另一方面,对总统权力的设计以及日后实际政治运行中权力重心不断向总统倾斜,最终成为法西斯独裁的摇篮。对魏玛共和国半总统制的探讨,同样可以从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划分、选举制度以及政党体系的分化状况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权力极度分化的制度性设计

魏玛共和国关于诸种权力关系的制度性设计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关于总统、总理和议会权力关系的制度设计;二是关于总统和议会选举制度的设计。魏玛宪法的制度设计对其日后的实际政治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成为魏玛共和国体制发展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

1.总统、总理和议会的权力设计

就总统权力而言,魏玛宪法将总统设定为政治仲裁者,扮演国家政治领导者的角色。由此总统拥有解散议会、任命总理和紧急命令等重要权力。于是使魏玛宪法在实际运行中从议会制走向行政权力独大,最终背离了魏玛宪法精神。

首先,总统解散议会的权力设计使总统在实际政治运行中能够对议会和政府的组成产生影响。当政府和议会发生冲突时,总统通过解散议会行使仲裁权,由此而左右政治运行的轨道。其次,魏玛宪法对总统的人事权作了较为模糊的设计。根据魏玛宪法第53条,总理和各部部长由总统任免;而第54条规定,总理和各部部长向议会负责。[16]从而使政府的组成和运行由总统和议会分别予以控制。再次,紧急命令权的赋予是魏玛共和国的特别产物,面对国内外的险恶环境,魏玛宪法的创制者赋予总统紧急命令权,由此强化行政权力,以应对危机。据此,总统可以绕过议会和政府直接施政,必要时还可动用军队。与之同时,魏玛宪法第48条规定,总统紧急命令权的行使要得到议会多数同意并接受议会监督,且不能改变共和国的国家形态和政府的运作结构,再次显现出总统权力设计中的模糊性。然而事实是,直至魏玛共和国崩溃,议会都未能制定出总统行使紧急命令权的细则。[17]尽管根据魏玛宪法,议会拥有对总统紧急命令权的否决权,但极度分化的政党体系使之无法真正实施这一权力。魏玛共和国时期,总统共紧急命令254次,其间1919年到1925年了136次,1925年至1930年了9次,1930年以后了109次。[13](178)总统紧急命令权和解散议会权的行使与此时期极度分散的政党政治的相互作用,导致30年代后德国行政专权的出现。

除了总统权力的设计,议会和内阁权力是魏玛宪法中另外两个最为重要的设计。根据魏玛宪法,议会由德意志议会议员组成,议员经由平等、直接且秘密的选举产生。议会除定期选举外,可根据总统意志解散和改选。根据魏玛宪法的规定,议会可以对内阁提出不信任案,甚至可以罢免总统。在政府组成上,总理由总统任命,但政府必须获得议会信任。这两个原则使政府同时对总统和议会负责。

就魏玛宪法政府体制的设计而言,制宪者将总统制和议会内阁制相融合,设计了一个经由直选并具有实权的总统和一个相对独立并向议会负责的内阁。这种混合性的设计,导致政治运行中总统、总理和议会三者相互制约、权力分散,加之魏玛共和国时期政党体系分化严重,以致议会疲软,为总统控制议会、施以行政独裁创造了条件。

2.选举制度的设计

除了总统、总理和议会的制度设计外,选举制度的设计也对魏玛共和国的政治运行产生了重要影响。根据魏玛宪法,议会选举采取不设门槛、纯粹的比例代表制。魏玛共和国建立前1918年的选举中,德国被划分为35个选区,政党在各选区提名候选人,每6万张选票产生一名议员。[7](41)为避免废票的出现,魏玛共和国选举法中增加了两个规定:第一,各政党在各选区按比例分配议席后,剩余票不足6万张的,可通过政党将全国各选区的剩余票相加,相加后总数超过3万张,该党可在总席次上增加一席;第二,若该党在全国的剩余票总数超过6万张,且在任意一个选区中剩余票超过3万张,亦可在总席次上增加一席。从1920年至1928年4次议会选举中,议会中“有效政党数”居高不下,分别为6.4、7.1、6.2和6.1;获得议席的政党多达10至15个。[13](206)表明魏玛共和国议会选举比例代表制的设计,非但不能形成稳定多数,反而鼓励了小党、区域性政党乃至极化政党[18]的参与,导致政党体系过度分化和议会疲软。

在总统的选举上,魏玛共和国采取开放的两轮多数选举制,以体现共和民主原则。在第二轮投票中允许新的候选人参选,相对多数者当选。由于受到政党体系过度分化的影响,魏玛共和国的总统难以在选举中获得绝对多数,也难以脱离政党保持中立。在魏玛共和国的实际运行中,除艾伯特总统由国民议会选举产生外,1925年和1933年的总统选举中均无候选人在首轮选举中赢得绝对多数。两轮相对多数选举制无法保证总统的产生体现大多数民众的意愿,相反,刺激了各政党,使之在选举过程中进一步分化。

(二)政治运行中政治结构的极度分化

在魏玛共和国的运行中,政党体系呈多极化的多党制形态,政党之间分歧大、极具排他性,合作基础薄弱。议会中同时出现极左、极右两翼反体制性政党,且成长迅速,致使每届政府均需经种种妥协组成联合内阁。此种由多党形成的内阁十分不稳定。以1919年新生的魏玛共和国为例,虽然社民党(SPD)、中央党(Z)和德意志(DDP)在大选后组成联合内阁,但因彼此间差异太大,使内阁举步维艰。历届选举结果的席次分布中(见下表)左右两大阵营都掌握一定数量的选票,都有一定的社会基础,进而加深了政党合作的难度。在此种情况下,议会中难以形成稳定多数,因而导致政治的动荡。

魏玛共和国时期,总统、总理和议会间关系复杂。艾伯特总统时期,由于较少介入政治过程,政治运行的稳定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总理和议会间的关系。此期间总理和议会的关系始终处于紧张状态,政府更迭频繁,显现为少数政府运行模式。自1925年起,兴登堡总统开始涉入政府的构成,对政治运行过程产生影响,总统、总理和议会间关系由以往的双边关系演变为少数人政府、左右共治和分立政府形态。由于议会无法形成有效多数,造成少数人政府的危机;总统和总理分属于不同意识形态的党派;总统和议会也呈分立状态。1930年后,此种三角关系再度发生变化,兴登堡总统绕开议会直接组织政府,通过交替使用解散议会权和紧急命令权,使魏玛共和国从脆弱危机的三角政治关系走向总统大权独揽。

综观魏玛共和国的诸种政治关系,可以看到,权力的极度分散对政府稳定具有负面影响。魏玛宪法第53条规定:总统拥有绝对人事任命权,可无需经由议会同意自由任命总理。第54条规定,总理及各部的施政需要取得联邦议会的信任,若联邦议会对其政策进行不信任投票,可令其辞职。[15](421)总统虽然对总理有绝对任命权,仍需考虑议会政党的构成,以避免所任命的总理遭受议会的不信任而去职。尽管如此,从魏玛共和国历届政府的构成看,除1919年到1920年三届政府外,1920年到1930年的13届政府⑤中,没有一任总理与总统政党归属相同。议会多党林立使总统和总理在政治上呈不一致状态,显现为以上所述的第五种类型,即半总统制体制中权力结构分化最为严重的类型,在政治上呈现出最不稳定的状态。1930年至1933年,⑥[13](151)魏玛共和国为总统内阁制时期,表现为议会中没有稳定多数,总统紧急命令权的使用使总理不必对议会负责而是直接对总统负责。此时期总理虽然无法得到议会多数支持,或与总统政党属性不同,却能够与总统保持一致性,形成少数政府,类似于上文所述的第四种类型。在此种情况下,实际政治仍然难以稳定运行。

魏玛共和国权力极度分散的制度设计以及此种制度结构在实际运行中呈现的权力结构分散状况,导致议会和行政系统间持续的紧张。政党的极度分化和议会的疲软使总统日益走向独大,最终走向独裁,导致魏玛共和国的全面崩溃。

结 论

综上所述,可将不同国家半总统制制度设计与实际政治运行间的关系概括为四种类型:(1)当权力关系趋于统一,即总统、总理和议会属于同一阵营,而制度设计将权力重心置于议会(即决策权与政府组成的正当性均基于议会)时,政治运行趋于单一政党组阁的议会制类型。(2)当权力关系趋于分散,而制度设计将权力重心置于议会时,则依据政治运行中权力分散程度的不同,可能形成联合内阁议会制、分立多数的政府形式和分立少数的政府形式三种类型。(3)当权力关系相对集中,而制度设计中有意识使权力分散,即总统与议会共享决策权和组阁权时,政治的实际运行容易偏向总统制类型。(4)当权力关系趋于分散,制度设计也使权力趋于分散时,实际政治运行容易趋于立法权与行政权二者的对立或走向行政独大,从而呈现出政治高度的不稳定性。

从魏玛共和国和各国政治实践中可以看到,一个国家的权力关系结构和制度设计关乎该国政治运行的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这个国家政治发展的平衡性。客观现实表明,一个国家的制度结构设计须与其社会基础和政治现实相吻合,相同的制度设计在不同社会政治条件下运行效果会有所不同。此外,在一定条件下,过度分散的权力结构不利于政治的稳定发展,尤其不利于民主基础较为薄弱、处于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政治的稳定发展。

注释:

①所谓“有效政党数”是马尔克・拉克什(MarkkuLaakso)与赖因・塔格佩拉(Rein Taagepera)根据政党得票率或所获议席比例计算得出,以测量议会中政党的分化程度。如A党和B党得票率或所获议席比例分别为70%和30%,根据N(有效政党数)=1/(0.72+0.32) (政党获得议席比例的平方和之一)公式,“有效政党数”为1.72。一般情况下,“有效政党数”越高,表明议会中政党的分化程度愈加严重。

②在这里府会是指内阁政府和议会。

③所谓“机械效应”即著名的杜瓦杰定律(Duverger’s rule),由法国政治学家杜瓦杰提出。他认为,选举制度将深深地影响政党制度的发展:单一选区简单多数选举制有助于两党体系的发展;而比例代表制则有助于多党体系的形成。

④魏玛共和国时期提出反民主口号的极右翼政党最典型的为国家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NSDAP),也即魏玛共和国民主政体的希特勒纳粹党。

⑤1919年2月13日至1920年6月8日共3届政府;1920年6月25日至1930年3月27日共13届政府。

⑥1930年3月30日至1933年3月24日共5届政府。

参考文献:

[1] Elgie, Robert. Semi-Presidentialism in Europe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1.

[2] Duverger, Maurice. A New Political System Model: Semi-Presidentialist Government [J].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Research,1980,8(2).

[3] Shugart, Matthew S. and John M. Carey. Presidents and Assemblie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23-24.

[4] Sartori, Giovanni. Comparative Constitutional Engineering (2nd. edition) [M].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1997.131-132.

[5] Poper, Steven. Are All Semi-presidential Regimes the Same? [J]. Comparative Politics, 2002,34(3)

[6] Horst, Bahro. Virtues and Vices of Semi-presidential Government [J].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and Philosophy,1999,11(1).

[7] Skach, Cindy. Borrowing Constitutional Designs: Constitutional Law in Weimar Germany and the French Fifth Republic [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5.49.

[8] 徐正戎,吕炳宽. 九七宪改后的运作[J]. 问题与研究,2002,(1).

[9] 李凤玉. 半总统制下的总统干政与政府稳定[D]. 台北:政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1.78.

[10] 吴玉山. 俄罗斯转型1992-1999: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分析[M]. 台北:五南出版社,2000.13.

[11] 林继文. 政治制度[M]. 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2000.164.

[12] Duverger, Maurice. Political Parties: Their Organization and Activity in the Modern State [M]. London: Methuen & Co.. 1959.217.

[13] 沈有忠. 魏玛宪奏曲:半总统制宪法的生命史[M]. 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206.

[14]〔意〕乔万尼・萨托利. 政党与政党体制[M]. 王明进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335.

[15] 谭融.文化的多样性及民主的全球化与本土化[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16] 魏玛宪法[A].〔意〕卡尔・施米特. 宪法学说(附录)[M]. 刘锋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421.

第3篇:数理统计总结范文

一、数理统计思想的形成

统计思想需要经历统计观念、统计意识、统计理念等阶段。统计思想是根据人类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开展各种统计实践、统计理论研究与概括,才能逐步形成系统的数理统计思想。

二、数理统计思想的特点

数理统计思想从数理统计学派汲取新的营养,并且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数学方法,联系也越来越密切,但在数理统计思想的体现上与通用学派相比,还有着自己的特别之处。其基本特点能从以下四个方面体现出:(1)数理统计思想强调方法性与应用性的统一;(2)数理统计思想强调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3)数理统计思想强调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4)数理统计思想强调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统一。

三、数理统计思想

就是统计实际工作、数理统计学理论及应用研究中必须遵循的基本理念和指导思想。数理统计的思想主要包括:均值思想、变异思想、估计思想、相关思想、拟合思想、检验思想。

1.均值思想

均值是对所要研究对象的简明而重要的代表。均值概念几乎涉及所有数理统计学理论,是数理统计学的基本思想。均值思想也要求从总体上看问题,但要求观察其一般发展趋势,避免个别偶然现象的干扰,故也体现了总体观。

2.变异思想

统计研究同类现象的总体特征,它的前提则是总体各单位的特征存在着差异。统计方法就是要认识事物数量方面的差异。数理统计学反映变异情况较基本的概念是方差,是表示“变异”的“一般水平”的概念。平均与变异都是对同类事物特征的抽象和宏观度量。

3.估计思想

估计以样本推测总体,是对同类事物的由此及彼式的认识方法。使用估计方法有一个预设:样本与总体具有相同的性质。样本才能代表总体。但样本的代表性受偶然因素影响,在估计理论对置信程度的测量就是保持逻辑严谨的必要步骤。

4.相关思想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在变化中,经常出现一些事物相随共变或相随共现的情况,总体又是由许多个别事务所组成,这些个别事物是相互关联的,而我们所研究的事物总体又是在同质性的基础上形成。因而,总体中的个体之间、这一总体与另一总体之间总是相互关联的。

5.拟合思想

拟合是对不同类型事物之间关系之表象的抽象。任何一个单一的关系必须依赖其他关系而存在,所有实际事物的关系都表现得非常复杂,这种方法就是对规律或趋势的拟合。拟合的成果是模型,反映一般趋势。趋势表达的是“事物和关系的变化过程在数量上所体现的模于此而预示的可能性”。

6.检验思想

数理统计方法总是归纳性的,其结论永远带有一定的或然性,基于局部特征和规律所推广出来的判断不可能完全可信,检验过程就是利用样本的实际资料来检验事先对总体某些数量特征的假设是否可信。

四、数理统计的思想方法?

1.要更正不正确的思想认识

英国著名生物学家、统计学家高尔顿曾经说过:“统计学具有处理复杂问题的非凡能力,当科学的探索者在前进的过程中荆棘载途时,唯有统计学可以帮助他们打开一条通道”。但事实并非这么简单,因为我们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可能要比想象的复杂得多。此外,有些人认为方法越复杂越科学,在实际的分析研究中,喜欢简单问题复杂化,似乎这样才能显示其科学含量。其实,真正的科学是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不是追求复杂化。与此相关联的是,有些人认为只有推断统计才是科学,描述统计不是科学,并延伸扩大到只有数理统计是科学、社会经济统计不是科学这样的认识。这种认识是极其错误的,至少是对社会经济统计的无知。比利时数学家凯特勒不仅研究概率论,并且注重于把统计学应用于人类事物,试图把统计学创建成改良社会的一种工具。经济学和人口统计学中的某些近代概念,如GNP、人口增长率等等,均是凯特勒及其弟子们的遗产。

2.要不断拓展统计思维方式

数理统计学是以归纳推理或归纳思维为主要的逻辑方式的。众所周知,逻辑推理方式主要有两种: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归纳推理是基于观测到的数据信息(尤其是不完全甚至劣质的信息)去产生新的知识或去验证一个假设,即以所掌握的数据信息为依据,归纳得出具有一般特征的结论。归纳推理是要在数据信息的基础上透过偶然性去发现必然性。演绎推理是对统计认识能力的深化,尤其是在根据必然性去研究和认识偶然性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

3.要深化对数据分析的认识

任何统计研究都离不开数据分析。因为这是得到统计研究结论的必要环节。虽然统计分析的形式随时代的推移而变化着,但是“从数据中提取一切信息”或者“归纳和揭示”作为统计分析的目的却一直没有改变。对统计数据分析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基于同样的数据会得出不同、甚至相反的分析结论;二是我们所面对的分析数据有时是缺损的或存在不真实性;三是我们所面对的分析数据有时则又是海量的,让人无从下手。虽然统计数据分析已经经历了描述性数据分析、推断性数据分析和探索性数据分析等阶段,分析的方法技术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但与人类不断提高的要求相比,存在的问题似乎也越来越多。所以,我们必须深化对数据分析的认识,围绕“准确解答特定问题并且从数据中获取一切有效信息”这一目的,不断拓展研究思路,继续开展数据分析方法技术的研究。

数理统计思想方法应用必须坚持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的原则,把统计技术的应用与专业技术紧密结合,在考虑统计项目实施时,应从理论和事实层面上注重分析和使用条件,认真权衡各种关联因素。数理统计学是继承和发展基础统计的理论成果,坚持统计学的社会科学性质,使统计理论研究更接近统计工作实际,在国家和社会得到广泛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福贵.统计思想雏议[J]北京统计,?2004,(05).

[2] 庞有贵.统计工作及统计思想[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03).

[3] 范文正.几种基本统计思想的现实意义[J]统计与决策,?2007,(08).

第4篇:数理统计总结范文

关键字:会计核算,会计信息系统,实时控制

一、问题提出

新组建的吉林大学是根据国务院关于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的决定,经教育部批准,于2000年6月12日成立的。新的吉林大学是由原隶属教育部、卫生部、国土资源部和信息产业部的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和长春邮电学院等5所高校合并而成的。合并后的新吉林大学成为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学科门类齐全的重点综合性大学。成立以后,新的吉林大学的会计核算模式的特点必须进行新的调整,以便适应新的吉林大学的实际特点:(1)多分部。由于新的吉林大学是由5所高校组成的,并且根据实际所处的地域可以分为8个管理行政区。(2)分布广。原5所高校分布在长春市不同的区域,跨多的行政管理区,如:朝阳区、南关区,彼此校区距离较远,分布的地域非常广。第一个特点产生新吉林大学的会计信息系统多级要求,为实现实时进行会计核算提出了一个苛刻的要求。第二个特点要求新吉林大学的会计信息系统解决远距离的传输数据的问题,又为实现远距离会计核算出了一个艰巨的难题。

根据这两个特点,新的吉林大学的会计核算模式经历三个阶段,下面详细阐述三个阶段的演变过程。

二、新吉林大学的会计核算模式的演变过程

(一)第一阶段:各自核算集中汇总的会计核算模式

2000年6-12月会计核算模式实行的是分灶吃饭。即所有的会计核算都是在各自校区完成,包括会计核算软件、会计科目、科研经费等都是按原学校的会计核算管理模式运行,各自执行原来学校编制的学校预算,会计报表也是由各校区根据教育部的要求编制,总校进行归类汇总完成的。采取这种会计核算模式的主要原因在于,新吉林大学的合并的规模在整个中国教育界,乃至整个世界的教育界都是前所未有的。在几乎没有任何借鉴之下,为了更好的完成合校的任务,财务方面的实质合并成为合并的重头戏,也是最困难的工作。所以,会计核算的统一管理实质进入合并日程的时间在11月份,这又面临财务年度结算的任务。为了更好的解决结算和新的会计核算模式的实施,这个阶段一方面各校区按照原有的会计制度继续执行,完成年度结算;一方面学校的有关领导和人员积极加紧商讨新的会计核算模式建立的问题。

针对吉林大学的特点,经过反复的论证和推敲,并进行大量的调研工作总结已经合并院校好的会计核算做法,并把原来吉林大学两区办公的经验和其他校区好的经验吸取过来,新的吉林大学的会计信息系统和远程传输数据主要是以原吉林大学的会计核算模式和远程传输数据为依托,进行拓宽,因为原吉林大学的会计信息系统和远程传输数据已经运行了4年多,在运行过程中非常的稳定和成熟,所以我们主要采用原吉林大学的经验和做法再结合合并院校的好的经验,设计新的吉林大学核算和数据传输模式的。

(二)第二阶段:初步网络化会计核算模式

根据合校后新的吉林大学的特点2001年首先设置总校会计科、前卫校区(南北)、南岭校区、新民校区、朝阳校区(东西)、南湖校区8个报账点,考虑到刚刚合校,新的会计核算软件的核算方式是前未有的,这是与我校的巨大的规模相适应。实现校区会计信息管理系统是各自独立的,通过modem 拨号实现二级传送, 与上海科技发展公司合作,在各校区现在的机器设备的基础上,对原有的设备进行改造和增添,来适应新的会计信息系统的需要,各校区都是各自独立的财务网和各自独立的财务账套,各自的服务器和会计信息系统,总校会计科服务器设置7个账套即会计科、前卫南北校区、南岭校区、新民校区、朝阳东西校区、南湖校区、统一处理,每天各校区结账后,通过modem将数据传送到会计科,会计科对当天的数据进行汇总,这样解决了总校、校区、分校之间的数据传送的问题。新的网络会计核算模式实现了数据的汇总和统一,实行统一会计核算软件系统、统一会计核算科目、统一会计核算内容、统一开支标准、统一会计报表、统一部门码设置原则,设置统一的往来号编制原则、科研经费由各校区管理和核算,具体的核算模式如下:

吉林大学数据通讯模式

根据吉林大学的分布,示图如下:(括号内为数据库名)

数据通讯由“生成传送数据”、“处理接收数据”、“汇总分校数据”三部分组成。

1、生成传送数据

由总校会计科、八个校区生成。先选日期段,一般为当天,也可选一段时间,总校会计科生成的是新增科目、新增部门控制模型、新增科研类别、下预算数等内容;分校生成的是新输凭证、新增部门等,月末结账及往来款核销后,可选上“包括月末往来款核销数据”选项,日期仍选当天即可。

2、处理接收数据

数据接收又分为四块,①各校区(八个)接收总校会计科下发的数据。汇总服务器中对应各分校的数据库也要做接收总校数据。②同一分校有二个校区的接收另一校区的数据。对某一校区若既要接收总校会计科下发数据,又要接收另一校区的数据,两部份工作可一次完成。③总校会计科接收各分校的新增部门。④汇总服务器中各校区(五个)数据库分别接收对应数据,总校会计科(xxcwo)由总校会计科服务器数据库直接导入。

3、汇总分校数据

汇总服务器中有一汇总数据库,总校会计科和五个分校数据合并生成汇总数据库。

吉林大学财务处财务管理模式

会计软件模式方面:

说明:

①前卫南北区之间互传数据,日终互传后数据相同。

②朝阳财务办与工程学校之间互传数据,日终互传后数据相同。

③前卫南区财务办、南岭校区财务办、朝阳校区财务办、新民校区财务办、南湖校区财务办、财务处会计科每日终了,向总校汇总服务器中传送当日数据,汇总服务器应在接收数据过程中同时完成记账,并与各校区数据同步、相同。另外,汇总服务器中内设前卫校区、南岭校区、朝阳校区、新民校区、南湖校区五个账套,各校区每日的数据也传达到各自的帐套中并同时完成记账。

④传送的数据因为是已经记账过的数据,所以在接收后直接统计入账。

⑤拨预算时,总校从单机中传送到各校区数据库中,只传部门和预算数的增减。

⑥总校负责科研类别、会计科目、预算科目、经费预算项目的增减,并能通过上传方式

传送到校区;校区负责其它项目的增减,并能通过上传方式传到总校服务器。

⑦ 在各种报表中,有各校区合计加总计,在表中既看出校区数据又看出汇总数据,并分类按校区随机汇总。

(三)第三阶段:实行实时控制和集中管理会计核算模式

在完成第二阶段的工作之后,2002年初为了进一步达到实时会计核算的要求,从第二阶段的各校区数据汇总再总校导入方式,转换成实时数据传输,在第三阶段,新吉林大学主要完成了校园宽带网的基础上的统一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首先,在省市有关部门的领导和配合下,新吉林大学建立了一个连贯各校区的光带宽带网络体系。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整个新吉林大学内部各校区之间信息高速互通,为实现实时会计核算模式提供了可行的基础。然后,根据原有的吉林大学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基础,在软件工程师、网络系统工程师以及会计部分相关人员的探讨、调试和实施工作,在新吉林大学网络中心的积极配合下,完成了统一实时会计核算模式系统。

充分利用internet技术,在校园宽带网的基础上实现了新吉林大学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实时控制,实现了会计核算管理的真正统一,打破校区界限,可以到各报账点办理会计核算业务,实行科研经费统一由会计科管理,部门码统一由会计科编制,往来号机器自动产生,限定核算范围,各校区只核算支出类和本专科、研究生学费的收取工作,其余的业务都集中到会计科核算,减少了核算内容不统一科目归属不规范、部门码设置不科学等问题,每一笔会计业务都是实时控制的可以随时查看每笔经济业务的指标和科目余额;及时的提供各种财务报表,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实现了支票财务系统管理和支票的打印,这样减少了差错和劳动强度;实现了收据财务系统管理做到预借收据、已经开出的收据可查日期收据号及凭证号解决了开出的收据不好查的局面,在实现财务内部实现实时控制的前提下,为了提高会计核算的透明度和便于监督,利用校园网技术,与网络中心合作开发了吉林大学网上财务查询系统,所有的财务数据都在校园网上,学校各单位和项目负责人都可以在校园网上实时的及时了解自己的财务收支情况,实现了:第一、可以在网上查询单位或项目的财务收支情况;第二、每个人的在多个部门或项目的借款情况;第三、各项经费的到款情况的查询;第四、可而已查询项目负责人的多个项目;第五、人员经费的查询(工资、公积金、个人所得税等)。

吉林大学财务处实时控制财务管理模式

三、结论

通过几年来的会计核算演变过程,新吉林大学的会计核算管理水平推向一个新台阶,使财务人员从繁重复杂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会计核算质量,使财务人员逐步的从服务型向管理型转变;同时也极大的方便广大教职工办公,增加会计核算的通明度,便于监督;能够提供及时准确的财务报表,我校高质量的完成教育部的财务报表,使我校2002的财务决算名列前茅,受到教育部的高度好评。

新吉林大学新的会计信息系统的成功实施,为建立分布式机构的统一会计核算管理系统提供了重要的实践经验,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如何整合各自具有不同会计核算制度基础的原各自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包括:如何解决冲突矛盾,如何协调步骤降低内耗等

(二)如何构架分布式网络的会计信息系统。包括:硬件的不同阶段的使用,软件平台,操作人员的培训等。

第5篇:数理统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物理实验室设备 低值易耗品 管理系统 网络 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O4-33;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b)-0038-02

将信息化技术引入到大学物理实验室的设备与低值易耗品的管理之中,可以使实验室设备管理工作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高效化。可快速、全面、准确地掌控实验室的设备、仪器信息。可合理制订低值易耗品的购置计划,使库存最小,又满足教学需要。充分保证实验教学良好运行,为实验室评估、实验室建设及实验教学质量管理等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1 管理系统的构成及功能

管理系统包含:管理员管理模块,仪器设备管理模块;低值易耗品管理模块;办公设备管理模块;报废设备管理模块、维修记录管理模块、数据统计报表模块、查询模块[1]。

1.1 管理员管理

用户名、密码、权限类型,修改密码。数据库管理:数据备份,数据恢复。

1.2 仪器设备管理

对实验设备、仪器信息录入,统计,修改,添加,删除,查询的管理。

将实验设备、仪器分类统计、录入,易于管理和快速查询,根据我校教学特点,仪器按:基础实验、开放实验、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总分类,子分类为符合总分类名下的各个实验设备及仪器。

每种设备仪器录入:设备名称、统一编号、生产厂家、出厂时间、购买时间、设备型号、设备单价、数量、保修年限、联系人、联系电话、存放地点、责任人。

1.3 低值品与耗材管理

对低值易耗品的录入、出入库操作、统计、查询、耗材预值预警的管理。

低值易耗品的入库录入:耗材名称、耗材型号、耗材单价、数量、耗材产地、联系人、联系电话、存放地址、配套仪器。

入库操作:查询后选择耗材名称、耗材型号、单价、数量、耗材产地、入库时间。

出库操作:查询后选择耗材名称、耗材型号、数量、耗材产地、出库时间、申领人。

1.4 数据统计与报表

系统根据录入的设备、仪器,低值易耗品等的数据情况形成可查询的明细和统计,可形成报表。

可统计总分类设备仪器的总价,实验室设备仪器的种类数量,子分类设备仪器的总价、子分类下每种仪器的台数和总价,实验室设备总价。

可统计实验室办公用品的种类数量,每类用品的数量、合计价格,整个实验室办公用品的总价格。

可按时间段统计每种耗材的购买数量,费用,总花费金额。

1.5 报废设备管理

从仪器设备管理库中删除的设备,将进入报废设备库,所报废设备的所有信息一并进入该库,报废设备台账明细栏中只增加了一个报废时间。可统计报废设备的数量和总价,可按总类统计,也可按子分类统计。

1.6 维修记录管理

对设备维修记录的管理和查询的管理。

记录某台设备维修的原因,次数,维修人。为设备报废提供依据。

1.7 查询管理

可以查询设备信息,查询报废设备信息,查询低值易耗品的信息及库存,低值易耗品的领用人及用途。

2 系统结构组织

物理实验室设备与低值易耗品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设备管理流程图如图2所示,耗材管理流程图如图3所示。

3 软件开发工具选择

“大学物理实验室设备与低值易耗品网络管理系统”是一个基于网络的管理信息平台。系统管理软件采用linux系统,Web服务器,软件采用tomcat,数据库使用SQL数据库软件,利用ODBE作为访问数据库的桥梁,网页制作采用JSP和Java语言和Scriptlet脚本语言。

为保证“大学物理实验室设备与低值易耗品网络管理系统”在流量高峰时仍能高速、正常运行,不会造成服务器、软件系统的崩溃,系统服务器构架采用二层结构和三层结构相结合的服务器构架,每层之间设置防火墙,充分保证每层服务器及整体构架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4 结语

结合我校物理实验室设备与低值易耗品管理模式和实际需求,基于Web技术,结合tomcat数据库的运用,完成了物理实验室设备与低值易耗品管理系统的开发,实现了实验室设备信息化、规范化、高效化管理及低值易耗品的实时动态管理。解决了耗材积压、浪费、使用率过低、传统的实验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不足等问题[2]。

实际使用表明,该系统高效、易用、安全、稳定,为实验室评估、实验室建设及实验教学质量管理等决策提供了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

参考文献

第6篇:数理统计总结范文

大家好!我是来自初中数学知识板块中的“统计与概率”解题策略与方法,“统计与概率”在中考数学的考查中约占15%的分值,可不能忽视我哦!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统计与概率”这部分解题的策略与方法.

先一起看统计部分的内容,想要攻破y计的题,需要会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加权平均数,会计算简单数据的方差,还要能分析统计表中的数据,我们通过例题来分析.

例1 已知一组数据0,1,2,3,x的平均数是2,求这组数据的极差、方差.

【剖析】本题考查的是数据的平均数、数据的极差与方差.

[平均数:[x]=[x1+x2+…+xnn];

极差: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方差:s2=[1n][(x1-[x])+(x2-[x])2+…+(xn-[x])2].]

因此,本题应先利用平均数求出x,得到一组完整的数据即0,1,2,3,4,想要求极差,找出数据中的最大值是4,最小值是0,所以极差=4-0=4,方差s2=[15]×[(0-2)2+(1-2)2+(2-2)2+(3-2)2+(4-2)2]=[15]×(4+1+0+1+4)=2.

例2 (2016・盐城)甲、乙两位同学参加数学综合素质测试,各项成绩如下.(单位:分)

(1)分别计算甲、乙成绩的中位数;

(2)如果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的成绩按3∶3∶2∶2计算,那么甲、乙的数学综合素质成绩分别为多少分?

【剖析】本题考查的是计算甲、乙成绩的中位数以及加权平均数.从本题中的“中位数”“3∶3∶2∶2”“甲、乙的数学综合素质成绩分别为多少分”这三个关键字段回顾中位数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那么处于中间位置的数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那么中间位置的两个数的平均数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加权平均数:衡量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的数值叫做权.]

(1)中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由上表可将学生甲的成绩排序为:89,90,90,93,一共有四个数,因此取[90+902]=90作为学生甲成绩的中位数.

(2)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的成绩按3∶3∶2∶2计算,说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的“重要程度”不一样,它们在总成绩中各占[33+3+2+2],[33+3+2+2],[23+3+2+2],[23+3+2+2].因此甲的成绩=90×[33+3+2+2]+93×[33+3+2+2]+89×[23+3+2+2]+90×[23+3+2+2]=90.7(分).

【答案】(1)90分,93分;(2)90.7分,91.8分.

【总结】例1与例2计算了算术平均数、极差、方差、中位数、加权平均数,除此之外还有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其实我们只要理清概念,熟记知识点,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例3 (2016・扬州)从今年起,我市生物和地理会考实施改革,考试结果以等级形式呈现,分A、B、C、D四个等级.某校八年级为了迎接会考,进行了一次模拟考试,随机抽取部分学生的生物成绩进行统计,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1)这次抽样调查共抽取了 名学生的生物成绩,扇形统计图中,D等级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度数为 °;

(2)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如果该校八年级共有600名学生,请估计这次模拟考试有多少名学生的生物成绩等级为D.

【剖析】本题考查了从统计图中分析数据的能力,要求计算样本容量、扇形圆心角的度数、用样本估计总体.(1)根据A等级的人数为15人及A等级所占的比例为30%,即可求出总人数,进而可得出扇形统计图中D等级所在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2)根据D等级的人数=总数-A等级的人数-B等级的人数-C等级的人数,补全条形统计图即可.(3)先求出D等级人数所占的百分比,然后即可估计出总体中等级为D的人数.

【答案】(1)50,36;(2)5,补全统计图略;(3)60名.

【总结】我们要具备从统计图中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要能读懂统计图中蕴涵的数据信息,提取出信息来解决问题.在解决统计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模型思想,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提升逻辑推理的数学素养.

看完统计部分的内容,我们继续来看概率部分的内容,我们要能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推断;能通过列表、画树状图等方法,列出简单随机事件的所有可能的结果,以及指定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结果,了解事情发生的概率,会求简单随机事件及其发生的概率.下面通过例题来分析.

例4 将分别标有数字1、2、3的三张卡片洗匀后,背面朝上放在桌上.

(1)随机地抽取一张,求抽到奇数的概率;

(2)随机地抽取一张作为十位上的数字(不放回),再抽取一张作为个位上的数字,恰好是“32”的概率为多少?

【剖析】本题考查了通过列举法列出简单随机事件所有可能的结果,了解事件的概率.(1)随机地抽取一张,可以理解为实验一次,要求抽出奇数的概率,可用P(A)=[mn](n表示所有等可能出现的结果数,m表示事件A发生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直接解决.(2)随机地抽取一张作为十位上的数字,再抽取一张作为个位上的数字,可以理解为实验两次,可通过列表、画树状图列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以及事件A发生的所有可能的结果,求出恰好是“32”的概率.一定要注意的是题目中的关键词“不放回”.

【答案】(1)[23];(2)[16].

【总结】画树状图或者列表分析是求概率的常用方法,列举的结果看起来一目了然,清晰明了.利用列表、画树状图可以帮助我们不重复、不遗漏地列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既直观又条理分明.

例5 (2016・徐州)某乳品公司最新推出一款果味酸奶,共有红枣、木瓜两种口味.若送奶员连续三天,每天从中任选一瓶某种口味的酸奶赠送给某住户品尝,则该住户收到的三瓶酸奶中,至少有两瓶为红枣口味的概率是多少?(请用“画树状图”的方法给出分析过程,并求出结果.)

【剖析】本题考查了通过画树状图列出简单随机事件所有可能的结果,了解事件的概率.题目中“若送奶员连续三天”可理解为实验三次,因此可以借助树状图列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

可能出现的结果有8种,并且它们出现的可能性相等.至少有两瓶为红枣口味(记为事件A)的结果有4种,所以P(A)=[12].

【总结】当一次试验要涉及两个因素(两组量,或者1组量操作两次),并且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多时,可以采用列表法;当一次试验中涉及3个因素或更多因素时,通常采用画树状图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

例6 一套书共有上、中、下三册,将它们任意摆放到书架的同一层上,这三本书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恰好成上、中、下顺序的概率是多少?

【剖析】想要把共有上、中、下三册的一套书任意摆放到书架的同一层上,可以借助枚举法列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

【答案】将一套书上、中、下三册任意摆放到书架同一层上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有:(上,中,下),(上,下,中),(中,上,下),(中,下,上),(下,上,中),(下,中,上),共有6种,它们出现的可能性相同.所有的结果中,满足“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恰好成上、中、下顺序”(记为事件A)的结果只有2种,所以P(A)=[13].

【总结】对于本题可以直接用枚举法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求出概率.列表、画树状图的目的都是为了列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有时我们也可以通过枚举法直接列出所有的可能的结果.

好了,看了这么多典型的例题,相信同学们对“统计与概率”这个部分的题目,可以更加从容自信了吧!找到解决“统计与概率”典型题的策略与方法了吗?

此致

敬礼

“统计与概率”解题策略与方法

第7篇:数理统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 总线技术 发展

中图分类号:TP2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6-094-02

1 计算机结构丰富发展

计算机系统技术的快速更新、广泛应用,综合价值优势的显现,令其结构系统实现了丰富发展。基于程序储存原理进行结构的布设,为一类经典的计算机结构设计思想。主体令程序指令以及数据存储单元有效的集成构建,形成计算机存储系统。目前,该结构系统在较多处理器体系中仍旧服务应用。例如,英特尔处理器等。该类指令以及数据集成于相同总线的体系结构,令信息流传递对计算机整体应用功能、处理速率造成了一定影响。为此,人们研究令数据以及计算机应用程序实现分离,在不同存储器内运行,进而可在机器周期内,同步获取指令以及操作数字,优化处理效率,令数据信息承载水平上升了四倍。该系统模式称为哈佛结构,应用于较多处理器与控制单元中,发挥了优势作用。例如,微软芯片等。该结构特征在于借助不同总线,令程序以及数据体现各自不同线宽,进而可扩充存储器带宽,令其承载大量的数据应用传输,优化提升了处理操作数字信号的实践效率。

就当前较多应用算法来讲,一些时候要应对较多操作数。例如卷积运算,其指令的传输要明确两个操作数,倘若应用传统哈佛结构系统,则仅能应对取指令以及取数存在的矛盾问题,无法良好的实现既定目标。为此应进行哈佛结构的优化更新,通过良好的改进,令单独存储器内部模块承担各自任务,即分担存储指令以及数据的工作,并预防两任务在相同时间开展,进而便于哈佛结构实现并行处理运行。再者,就独立不同的数据以及地址总线,可应用公用地址,实现两存储模块的运行访问。针对其相互数据的运行传输工作,可由公用总线承担。进而可实现数据以及程序存储不同时段共享两总线的目标。

目前,较多公司倾向于应用改良哈佛结构体系,其优势为,数据以及程序总线可完成部分交叉相连,进而令数据可直接服务运行指令,增大了芯片运行灵敏性。为此,仅需要确保独立总线之间的良好调配,便可令哈佛结构系统的运行处理功能最大化发挥,确保程序的高效应用。另外,改良哈佛结构可位于高速缓存之中实现指令的储存,进而可良好的节约读取时间,优化结构系统整体服务运行速率。

2 计算机总线技术发展应用

计算机总线技术类别丰富多样,依据总线层次方位可将其划分成片内总线、系统总线、通讯以及芯片总线等。而依据通信传输手段则可将计算机总线技术分为并行以及串行两类。总线进行数据传输呈现出独特的时钟属性,按其分类则包括同步以及异步技术。信号性质的不同,令总线传输技术手段呈现出不同方式,例如地址、数据与控制总线等。

2.1 片内总线与内部总线技术

片内总线技术设置在微处理器系统芯片之中,因而也可称为芯片内技术。一般来讲该总线承担寄存器以及微处理器之间的相连与传输信息数据任务。由于芯片脚数以及面积的限定,因此,该类总线方式通常基于单总线模式进行布设,可提升芯片集成性以及成品率。倘若形势所需,则可应用双线结构,并将内部传输数据效率进行优化。

内部总线技术令计算机系统各项功能器件的连接总线视作板级线,是整体计算机之中的最小线路,而其重要性则不容小觑。内部总线承载着计算机系统的运行与数据传输服务,为总线核心。计算机PCI、APG均属于内部总线。

2.2 片总线技术

计算机主板、插件板等自身形成了较为完整全面的子系统。位于该类板卡中,不仅包括存储器、处理器等芯片,同时中间相连需要总线技术的有效支持,进而可令整体结构系统相对简单,节约线路用量,并对强化系统安全性极为有利,便于信息管控以及应用传输。为契合CPU运行特征,EISA总线技术诞生,体现了一定的兼容性,可对ISA实现有效支持,并为后续技术的应用发展开创了良好的平台。主体应用八兆赫时钟频率,输出输入总线以及微处理实现了相互分开,可确保在较低的时钟速率状态发挥支持功能,微处理器则基于高速实现操作服务。该技术可面向较多用户实现高效率的磁盘输出,连接器为两层槽模式,体现了良好的兼容性。基于突发数据输送手段,可通过高于ISA总线的速度进行数据的传输应用,因此大规模网络系统中配设服务器通常应用EISA总线技术。

还有一类PCI总线技术,其在计算机中实现了普遍应用,各类主板设计均包含了该类插槽,其成为主板配备数量最多的类别。AGP总线技术为加速图像处理接口,其操作速度为PCI总线技术的四倍。伴随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系统的广泛应用,三维技术实现了快速发展,对三维数据进行应用处理,不但需要较高的数据承载量,同时需要适宜的数据带宽。而PCI总线技术在多媒体数据传输过程中,则无法满足上述要求。因此,AGP技术逐步诞生,并发展成为显卡专项的总线技术。借助点对点模式,同主存实现直接对接,并将其视为帧缓冲设施,进而可完成高效、高速的缓冲。数据传输可达到PCI总线技术的两倍。同时AGP技术还开创了双激励模式,即实现双向的信息数据传递,进而令处理效率显著提升。

2.3 外部总线技术

外部总线技术即通信总线,令计算机之间实现了高效互联,并可同远程终端相连接,完成计算机同测量设施、外部仪器通信传输任务。该总线技术借助电子工业以及他类领域标准实现应用功能。具体包括串行以及并行技术两类。IEEE 488技术较为经典,其借助统一标准创建了基于计算机系统管控的测试体系,无需庞大复杂的运行连接电路,而是借助计价层叠模式,利用智能设施工具完成了开放的应用与管理。就好比搭积木一样,更为便利高效,因此该类总线技术在工业建设领域实现了全面应用。RS总线技术的应用令计算机串行通信更为便利,当然也包含一定缺陷。即仅能实现单对单的通信,一旦距离延长,信号段会形成电位差,进而导致共模影响。需要借助提升信号电平方式确保传输信息数据的安全优质性。为弥补该类不足,USB等总线形式逐步发展,并实现了广泛应用。

该类总线技术的普及应用,令其成为计算机一类通用的标准结构,计算机对其全面支持。同时外设应用连接,采用USB接口总线技术成为一类必然的趋势,例如,各类数码产品、移动设备、娱乐工具均配设了USB接口总线,体现了集成、全面、综合、统一的应用优势。

3 结语

总之,计算机总线技术经历了不断完善、丰富的发展进程,其功能更加人性化、便捷化,提升了计算机系统传输数据、处理运行的综合效率,并逐步向着统一、集成的方向发展。为此,我们只有基于计算机总线技术特点,明确其应用发展内涵,总结缺陷与不足,全面优化更新、良好补充,方能激发计算机总线技术核心优势,令其发挥人性化应用功能,实现可靠、优质、持续的发展与提升。

参考文献:

[1] 揭志熹,张和生,贾利民,等.CAN总线技术在交通状态获取传感器网络中的应用[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9(10).

[2] 王晓红,徐立芳,李琳.基于PROFIBUS-DP现场总线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实验室科学,2010(1):90-92.

第8篇:数理统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总图;动态管理;GIS

Abstract: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of the general management of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explore the general management system of steel industry construction work. Finally,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Panzhihua Iron and steel general information and the next development direction.

Key words: General; dynamic management; GIS

中国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5-2104(2012)03-0001-02

引言

总图是工业企业规划设计的基础资料,也是企业进行管理决策的重要工具。钢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推动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总图管理系统是适用于钢铁企业的一种专题地理信息系统,是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应用钢铁企业场地与总图分布有关的信息技术系统,能完整地实现钢铁企业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线、钻孔等信息的获取、存储、转换、分解和利用,是对钢铁企业总图布置空间认识的有效方法。利用计算机实现总图管理的现代化,对钢铁企业今后的生产管理和建设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钢铁行业总图管理现状

近年来,各钢铁企业随着业务的拓展,厂区规模不断扩大,厂区地形、地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的总图管理资料满足不了使用要求,给总图管理和项目设计带来很大不便,同时因资料不详等因素,使设计与现状不符的问题时有发生。另外,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加,大量的总图数据难以管理和有效利用,给钢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带来较大的技术和管理瓶颈。因此,合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尽快建立钢铁企业总图管理系统,科学、合理地管理和利用测绘成果,及时、准确、安全、方便地为测绘成果使用者提供服务,避免重复测绘,做到资源和数据共享,已成为钢铁行业当前工作的现实需求和迫切需要。

钢铁行业总图管理系统的建设

总体目标

结合钢铁企业总图资料不全、不准的现状情况,根据地下管线探测和数据采集资料,本着“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原则,制定钢铁企业总图管理的目标:对钢铁企业总图资源进行全面的勘查、普查,在此基础上,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数据库,建设钢铁集团总图管理系统,实现全面、有效的管理。一般而言,系统建设需要达到如下目标:

实现钢铁企业总图数据“集中掌控”的管理思想;

建立厂区地下管线及相关设施数据库及基础地形数据库,实现各类总图信息的数字化存储,为实现管线及相关设施的计算机化管理打下基础;

建立厂区总图管理系统。该系统将汇集管线及相关设施和地形等综合信息,实现各部门对这些信息的共享;

实现管线及相关设施的动态管理,为规划、建设及各有关部门提供服务,为厂区规划、抢险、改扩建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力图使总图管理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即:科学的规划——工程正确实施——现势的总图信息——科学的规划。

主要工作

总图管理系统的建设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项目工作包括野外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质量检查、工程监理、数据建库、系统开发、软件监理和动态管理等,各工序间的工作相互交叉,工程组织实施必须遵循科学规律和各工序的技术特点,进行科学组织,合理安排。

建设模式

不同系统开发的组织模式,对开发商和业主的要求是不同的,根据“数据探测”和“系统开发”的组织方式,总图管理系统建设可分为三种模式:

先数据探测,后系统开发:需要建立相关的制度,以保证在数据探测完成后进入系统开发阶段,所有的探测数据都能够顺利入库。

数据探测和系统开发同时进行:需要注意三个保障条件:一是要有足够的行政资源;二是需要较强的协调能力;三是有较有力的经费做支持。

先系统开发,后数据探测:需要注意所选择的开发商一是要在系统设计中前瞻性考虑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在设计中考虑可能的扩展;二是要求开发单位具有制定相关标准的经验。

总图管理系统的建设在攀钢集团的应用

目前,许多大型钢铁企业都已经建设了GIS系统,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攀钢集团依托攀西地区丰富的钒钛磁铁矿资源优势,依靠自主创新推动钢铁钒钛产业跨越式发展,通过一期、二期以及三期工程建设及近年来的技术改造和资本运营,生产规模和管理水平在不断发展,对地理信息系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管理上的要求。为适应管理需要,提升总图管理水平,提高工程实施效率,需要通过攀钢总图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提高集团整体信息化管理水平,进而达到节约工程建设投资,辅助决策、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成本的目的。攀钢总图信息管理系统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补充和组成部分,实现总图数据的共享、数据及时更新、数据的安全管理等目标。

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考虑,攀钢总图信息管理系统采用先数据探测,后系统开发的模式。我今后系统建立打好基础。

3.1 数据探测及建库

3.1.1 数据探测

首先对各厂区范围内各类地下管线的平面位置、埋深、走向、高程、性质、规格、材质、管线的大小,以及各种管线的建筑物、构筑物和附属设施的特征点属性等进行全面探测。

同时对厂区范围内地上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标高、楼层、性质名称、结构、坐标等等属性予以测量。

3.1.2 数据查错

按照普查技术导则,提交外业普查的数据,设计计算机逻辑查错功能,使得能够快捷、明确地指出勘测数据的信息遗漏、对应关系差错等问题。

3.1.3查错流程

按照事先规定的普查技术导则,外业普查测量单位提交管线探测数据,监理审核数据,判断是否齐全、是否合理。将错误信息反馈给外业单位,及时修改,反复直至数据正确。然后系统进行入库查错,如果出错返回,修改,再入库。

3.1.4 数据建库流程

将确保达到入库条件的数据入库,生成管线图和建立管线数据库(注意外业测绘单位所提交的管线数据是经过接边处理后的),将生成的管线数据提交给攀钢集团保存。

3.2 攀钢总图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

攀钢总图信息管理系统采用网络管理模式,通过在攀信公司现有的服务器上建立FTP服务器,实现通过网络访问总图信息的攀钢集团内部局域网共享平台,并利用攀钢集团公司现有的VPN网络,实现公司局域网外特定用户对总图信息的访问。

该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通过Ftp服务器的运用,对CAD格式电子总图信息的管理上较为方便;

对总图信息的访问设置有权限,具备一定的保密;

通过对该平台的运用,能够在不产生投资费用的情况下实现总图数据和总图暂挂数据的统一管理、统一分发等目标,以及实现对数据动态管理和定期检查的目标,体现和督促双方的管理工作和设计更新流程的实现。

钢铁行业总图管理系统建设发展方向

总图管理系统目前流行C/S和B/S相结合的体系结构。C/S模式将应用一分为二,服务器负责数据管理,客户机完成与用户的交互任务。C/S 具有强大的数据操纵和事务处理能力,以及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约束。但随着应用程序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逐渐也暴露了客户端越来越臃肿,移植困难、操作界面复杂、不易维护等缺点。

基于B/S的Intranet技术,是有计算技术以来最稳定的技术平台。能够方便实现跨平台,客户端采用标准的浏览器工具,无需维护,提供了异种机、异种网、异种应用服务的联机、联网、统一服务的最现实的开放性基础。

宝钢集团于2006年开始了和中冶集团GIS中心的合作,运用中冶武勘和中冶成勘所开发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中冶数码-工业企业地理信息系统,系统采用C/S结构网络版和B/S结构网络版相结合的构架方式,完成了对所有厂区总图数据的二维管理,并于近年对部分数据进行了三维建模,初步实现了对总图数据的三维管理,该项目于08年完工;

武钢集团在2007年至2010年初,运用中冶武勘和中冶成勘所开发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中冶数码-工业企业地理信息系统,系统采用单机版建立,完成了对部分厂区总图数据的二维管理,目前已经启动了二期工程,将采用C/S结构网络版和B/S结构网络版相结合、集二三维与一体的构架方式,总投资预计达上千万元人民币。

新疆八钢建立了总图管理系统和三维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目前已经完成了本部5.1平方公里的三维建模,正在实施对全厂实现三维建模,还没建立GIS业务应用子系统。

鞍钢集团正在建立C/S+B/S架构的鞍钢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其中C/S部分主要实现数据编辑和复杂分析功能,B/S部分主要实现数据浏览、信息查询、统计、简单分析和业务管理等功能。

从国内钢铁企业以及政府部门已经普遍采用的总图管理信息系统或类似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方法来看,采用ArcGIS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建立C/S和B/S架构相结合的方式已成为钢铁行业总图管理系统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结语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化,越来越要求使用现代化的方式来管理和规划厂区。钢铁行业总图管理系统的建设对各厂区总图信息的管理有着一定的优势:既能满足对现状的管理,又可以通过动态更新机制掌握现势性,从而根据历史和现实的数据进行决策分析;不仅仅单纯的对管线数据进行管理,同时可以通过决策分析为厂区的宏观发展提供指导,为厂区的管理、建设和规划提供服务,成为数字厂区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子系统。

参考资料:

杨槐. 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建设[J].

谢建明. 企业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12, 11.

周京春, 王贵武. 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中核心问题的探讨[J]. 数字测绘与GIS技术应用研讨交流会论文集. 2008, 10.

何江龙, 解智强等. 浅谈昆明市地下管线动态更新管理体系的建立[J]. 城市勘测, 2010.

段鹏. 总图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应用设想[J]. 浙江冶金, 2007, 8.

吴存东. 总图管理在鞍钢技术改造中的作用与任务[J]. 鞍钢技术, 1994(6).

李学军. 数字工厂核心应用系统建设的实践-厂区总图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04(01).

甘清明. 浅析攀钢三期工程总图设计[J]. 钢铁技术, 2006(S1).

唐雪琪. 从攀钢的发展看总图运输设计的重要性[J]. 钢铁技术, 2007(04).

第9篇:数理统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协方差;U统计量;渐近正态性;假设检验;渐近相对效率

中图分类号O2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37(2013)05000106

众所周知,U统计量检验法是解决非参数统计结构中检验的一种有效方法.关于U统计量的研究目前已取得一些成果[115].本文利用U统计量构造了这类问题的一种检验方法,同传统方法相比,适合于更加宽泛的场合:不仅适用于总体分布类型已知但含有未知参数的参数统计结构,而且也适用于总体分布完全未知的非参数统计结构.当总体服从二维正态分布时,与经典Pearson矩相关系数检验法相比,渐近相对效率为1.

给出了一个检验总体分布协方差差异的U统计量检验方法,自然要研究其功效,但由于其备择假设是复合假设,求出功效有一定困难.此时可以与已知这类问题的典型方法进行比较.方法是首先使得比较的两个检验取相同的水平α,并且取得相同的功效β,比较如果要达到水平α和功效β时所需要的样本容量,所需要的样本容量比较小的那个检验为好.而Pitman渐近相对效率[7]就是两个检验所需样本容量之比的极限.

因为当(X,Y)是二维正态分布时,Pearson矩相关系数检验法是最典型的检验两个变量线性相关关系的参数检验方法.所以本法应与相关系数检验法进行比较.

即当总体为二维正态总体时,U统计量检验法与传统的经典的Pearson矩相关系数检验法相比渐近相对效率为1.

综上,可以看出,本文所给出的U统计量检验法同传统的Pearson样本矩相关系数检验法相比,适合更加宽泛的场合,不仅适用于总体可以是任意分布甚至是总体分布未知的情形,而且在总体服从二维正态分布时,还有相同的功效,确实是一种检验二维总体协方差的实用办法.同时也说明用样本协方差检验相关性对于是否是正态总体具有稳健性.

参考文献:

[1]YOSHIHARA K. Limiting behavior of Ustatistics for stationary, absolutely regular processes[J]. Probability Theory Related Fields, 1976(35):237252.

[2]宋立新,赵志文,陈鲲. 两总体分布均值相等的U统计量检验法[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0,48(6):957960.

[3]陆媛媛,宋立新.单个总体方差差异的U统计量检验法[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1,49(6):10641067.

[4]王芳,崔恒建,金蛟.分布对称中心的U检验方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45(1):1721.

[5]张奕. U统计量一矩不等式及其应用[J]. 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22(4):352358.

[6]周慧,林正炎.U统计量对数律的精确渐近性[J].数学物理学报, 2012(1):4154.

[7]王敏.两总体方差差异的U统计量检验法[J].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1):16.

[8]陈希孺,方兆本,李国英,等.非参数统计[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

[9]孙山泽.非参数统计讲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10]陈希孺.数理统计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11]王静龙,梁晓筠.非参数统计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12]张尧庭,方开泰.多元统计分析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13]宋立新.二维正态总体相关性的假设检验[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32(3):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