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政经济工作范文

财政经济工作精选(九篇)

财政经济工作

第1篇:财政经济工作范文

⒈岗位职责

一向主任会议提出属于人大常委会职权范围内的与本委工作有关的议题和建议;

二对人大常委会讨论审议的与本委工作有关的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报告或建议;

三对财政经济工作方面的法律、政策和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人大常委会有关决议、决定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提出调查报告;,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

四对市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有关财经工作方面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初审,对与宪法、法律、法规相抵触的,向主任会议或人大常委会提出修订或撤销的意见或建议;

五负责拟定与本委有关的人大常委会决议、决定草案,提请主任会议或人大常委会审议;

六对人大常委会与本委工作有关的专题性视察,负责搞好调查研究,提出视察方案,做好组织服务工作,并提出视察报告;

七对代表和群众反映强烈、与本委工作有关的问题和控申案件进行调查研究,提出调查报告;

八人大常委会和主任会议交办的其他事项。

⒉标准要求

一落实主任会议安排的各项工作要做到周密部署,谨慎操作,及时督察;

二参与起草、修改的各类文件要有较强的法律性、政策性和指导性,格式规范,主题清楚,文字通顺简练并有较强的逻辑性;

三加强与市政府有关部门的联系,保证工作需要;

四对领导安排的工作要做到件件抓落实,事事有回音。

二秘书

⒈岗位职责

一协助委室主任对人大常委会讨论审议的与本委工作有关的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起草调查报告;

二协助委室主任对财政经济工作方面的法律、政策和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人大常委会有关决议、决定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起草调查报告;

三拟定与本委有关的人大常委会决议、决定草案;

四协助委室主任组织好对人大常委会与本委工作有关的专题性视察,起草视察报告;

五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⒉标准要求

一工作上要积极主动,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

二起草的各类文件要有较强的法律性、政策性和指导性,格式规范,主题清楚,文字通顺简练并有较强的逻辑性;

第2篇:财政经济工作范文

一、加强执法,注重监督的实效性

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赋予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一项十分重要的职责就是保证宪法和法律在本行政区域内的遵守和执行。我们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和区人大常委会年初的工作要点,结合实际,制定工作计划,分期实施。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权益的一部重要法律。根据年初工作要点的安排,财工委听取了《劳动法》贯彻执行情况的报告,肯定了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十年来贯彻实施《劳动法》所取得的明显成绩,指出了一些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随意延长工作时间、不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工作环境较差等问题,同时建议区政府要进一步大力宣传《劳动法》,扩大就业机会,做好社保工作,切实维护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

财工委听取了职工医疗保险工作情况的报告,区政府按照“低水平、广覆盖、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筹资以支定收、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文件精神,制定“整体纳入,分步实施”医疗保险工作原则,符合我区实际。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财工委建议区政府要形成一种广泛覆盖、社会互济、分散风险的机制,解决财政和用人单位包揽过多、负担过重、职工医疗费上涨过快等问题。

职工养老保险是保证广大职工老有所养的民心工程,也是政府的基本社会职责。财工委听取了职工养老保险工作情况的报告,指出了职工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着基金征收难度大、参保意识淡薄、参保人数逐渐减少、扩面困难、基金入库不及时等问题。特别是农场养老金收支缺口大、缴纳困难、退休与在职职工比例失衡等问题。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财工委提出要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认识,充分发挥征、管、用机制的作用,推动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确保退休人员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同时,要研究解决好农场职工养老保险社会化问题。

一年来,我们还检查了《审计法》、《预算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

二、深入调研,增强监督的针对性

协助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权,首先要做到总揽全局,明确情况。财工委把调查研究既作为一种工作方法,又作为一种监督方法来抓。在选题上求“准”、在方法上求“实”、在思维上求“新”,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了有份量的调查报告。

今年是我区历年来投资增幅最快的一年,项目建设情况如何?财工委在常委会会前进行了调查研究,指出我区项目建设中存在着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土地管理与区级经济发展矛盾突出,项目建设进度缓慢,投资强度不大,缺乏大项目支撑,项目签约多,真正实施的少。针对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及项目运行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财工委建议要尽快完成我区土地修编审定工作,全面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重点项目的建设与管理,保重点项目按计划实施。

企业改制工作事关企业改革的成败,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财工委听取了企业改制工作情况的报告。区政府以“改变职工身份、改变企业性质、转变经营机制”为目标,对全区乡及乡以上54家国有企业,分类指导,因企施策,改制面达90%,加速推进了我区公有企业民营化进程,成效显著。财工委认为报告材料有些抽象,应附加一个说明材料,就改制企业的资产原值、评估情况、变现情况、债权债务落实情况等列出表格,让人说得清楚,看得明白,提高常委会的审议质量。针对我区企业改制中职工安置补偿费缺口大、干部安置压力大等问题,财工委建议:要对已改制的49家企业采取“回头看”,迅速协调解决干部和职工的安置等遗留问题;规范改制程序和国有资产的处置,杜绝“暗箱操作”,构筑国有资产“安全网”,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切实做好农场体制改革的前期准备工作,待条件成熟,立即全面启动农场体制改革;全面清理非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改制工作可分步进行,首先转为企业,然后实行民营化改制。

协助常委会督促办理市区人大议案,是财工委的一项重要职责。市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抓住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壮大拉长优势产业链,加快发展武汉制造业”(即1号议案),区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园区经济建设步伐,促进经济快速发展议案》。为了更好地督办落实议案,财工委特别重视,把督办“1号议案”工作作为财工委的重要工作来抓,把市区人大两个议案的督办工作结合一并进行,从而引起区委、区政府的重视,有效促进了政府对议案的办理工作,并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根据常委会的安排,财工委组织了对区国税局、区工商分局、区财政局局长万继承的评议。调查采取听汇报、民主测评、个别交谈等方式进行。评议的内容主要包括依法行政、落实执法责任制工作的情况;履行自身职责,服务经济工作的情况;本部门工作作风的情况;勤政廉政的情况。调查组先听取工作报告,并在被对象单位副科级以上干部中进行了民主测评和个别座谈。然后组织各场街镇负责人、企业代表及个体经营业主代表进行了民主测评和个别座谈。调查组综合以上情况,形成调查材料。区审计局在常委会上对述职评议干部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为常委会会议进行评议提供了依据。

三、突出重点,把握监督的关键性

审查和批准预决算,监督预算执行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常委会的重要职权。协助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行职权是区人大常委会财政经济工作委员会的重要职责。

财工委听取区人民政府关于2004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时提出,区政府要大力培植稳定的税源,进一步深化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等财政管理制度改革,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严格预算约束,不得随意追加预算,保证预算的严肃性。目前,区政府有关方面正在积极落实上述意见和建议,准备接受人大的进一步监督检查。

财工委听取了“同级审”的情况报告。区审计局依法审计不畏难、强化监督不护短,突出了对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资金和重点问题的审计力度,客观反映了财政运行状况和收支结构,摸清了财政家底。财工委充分肯定了今年的审计报告风格,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逐一分析了原因,提出要树立依法理财、依法行政的观念,实行增收与节支并重,确保本级财政收支平衡。对审计查出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切实加强整改,限期纠正,

财工委听取了2003年超预算收入使用情况的报告,提出了强化预算约束,科学编制部门预算,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开源节流,强化征管,防止税源流失等建议。

财工委听取了200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建议区政府要分析经济形势,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加强投资项目管理,疏通融资渠道,促进我区经济发展。常委会批准了2002年区级财政决算的报告。

四、加强学习,保证监督的准确性

能否较好地完成常委会赋予的职责,发挥好参谋和助手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建设。今年来,我们始终把加强自身建设放在首要位置。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区人大财工委的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有很多不熟悉、不懂的东西摆在我们面前,需要我们去学习,特别要学习有关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和人大业务知识,不断增强自己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议事能力,切实履行好法定职责。二是充分发挥工委组成人员的作用。财工委工作,量大面广,人少事多,且大多为兼职,我们大力提倡认真负责、讲求实效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组成人员和工作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努力建设一支懂经济、懂法律、富有献身精神的人大干部队伍。

第3篇:财政经济工作范文

2013年,经济建设工作要在局党组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及各级财政工作会议和区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扎实推进政府融资工作,进一步完善财政评审制度,规范镇级基本建设管理,努力服务重大项目建设,为实现“两年争先、四年领先、六年率先”奋斗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要点及主要措施

(一)全力攻坚克难,突破融资瓶颈

继续深化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细化落实各项措施,加大资金筹措力度,确保政府融资到位50亿元,力争60亿元以上,为美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1、创新融资手段。除继续建立与各金融机构信贷合作关系外,努力探索新的融资途径,即采用权益性融资、债券性融资手段进行融资。一是推进惠通公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项目;二是推进惠通公司资产证券化融资项目;三是推进自来水公司区域集优票据项目;四是尝试发行私募债项目。

2、优化债务结构。强化“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经营理念,不断优化债务结构,有效降低融资成本。一方面通过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集合债、私募债等低成本融资项目来置换信托等部分高成本融资项目。另一方面通过盘活道路、设备、管网、泵站等资产,实行融资租赁,以此置换一些敞口银票及委托放款等短期融资业务。三是大力推进目前国家信贷重点支持的城镇化建设、水利建设、老城改造等项目,力争使这些项目得到相关国家政策性银行的中长期贷款支持。

3、规范平台管理。通过培训、辅导、交流等手段,帮助各投融资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改造,逐步建立程序科学、运作规范、监管严格的政府投融资管理体制;有效整合各类资源,通过盘活公有资产,发挥经营性土地资产融资功能,力争在抵押物这个瓶颈问题上有所突破。同时,通过构建企业盈利模式,把各公司打造成有稳定现金流支撑的市场主体,进一步提高融资能力。

4、完善考核机制。制定和完善相关管理办法与措施,督促各国有公司加强财务管理和规范化建设,提高投融资效率,扎实推进实体化经营。一是科学测算并下达年度投融资计划任务,确保年度各项重点工程资金的顺利支付和正常的还体付息;二是制定投融资工作考核奖励办法,将融资任务和日常管理工作质量列入考核内容。另外,配合区相关部门科学制定《2013年金融工作考核办法》,以争取各金融机构对政府融资工作的最大支持。

5、防范债务风险。一是强化计划管理。力争将年度政府性债务管理工作列入政府重点工作内容,强化政府性债务计划管理,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增强债务管理的科学性、可预见性和可执行性。二是建立偿债资金准备金制度。要尽快研究制定本区偿债准备金管理办法,建立政府偿债准备金制度,切实防范政府性债务风险,提高政府性债务偿还能力,维护政府信用。

(二)加大投入力度,促进城乡发展

围绕区政府确定的年度重点项目建设计划,在拓展城市规模、提升城市形象、片区协调发展等方面继续加大投入,在工程建设推进关键节点中,发挥好应有职能,促进城市形象大提升,城乡统筹发展上塑新貌。

1、拓展城市规模。围绕打造东部新城目标,计划投资60亿元,推进金通三大道、世纪大道东延、青年路东延等一批交通工程,同时,推进通富路北延、金通二大道等续建工程,加快与主城区全方位对接。

2、提升对外形象。继续推进城东新区核心区建设,提升银河新区基础设施配套和项目开发水平。实施通吕运河两岸改造工程,提升改造世纪公园,继续实施城区截污改造工程,进一步改善居住环境。服务控违拆违、立面出新等专项整治工作,持续优化城市形象。

3、推动片区发展。整合各种资源要素,服务片区发展,着力形成分工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片区格局。以余西古镇、进鲜港、忠孝文化园为重点,丰富城市后发展空间,打造集现代农业、休闲娱乐、观光旅游为一体的东南生态片区。以家纺产业为支撑,打造产业高度发展、功能配套齐全的南部活力片区。以沪通铁路开工建设为契机,加快联动发展,建设以高端制造、现代物流、旅游休闲等为特色的西部滨江片区。以石港科技产业园为引领,建设组团清晰、协调互动、集约发展的北部综合片区。

4、加快城镇建设。加快研究小城镇建设扶持政策,完善收益分配办法,拓展城镇化投融资渠道,增强镇级开发建设动力。继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高起点规划一批新型社区,打造农村新型社区样板。

(三)强化职能履行,提升管理水平

以基层财政规范化建设为抓手,科学制定各项标准,细化各项措施落实,加大培训及考查力度,进一步规范基本建设程序管理,提升财政投资评审质量,努力提高财政经建管理水平。

1、规范程序管理。一是重点推进基层基本建设程序管理。以基层财政建设年为契机,通过举办培训、制定工作手册、现场辅导等形式,对基层涉及政府投资项目决策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及竣工使用阶段须做的工作及财务核算要求等方面进行培训,使基层掌握和执行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做到财务核算规范,资金专款专用。二是加强决算资产管理。近几年来,政府投资项目投入巨大,但由于项目建设主管单位与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缺乏有效的衔接,造成建后资产权属不明晰、管护责任不到位及帐务登记不实等情况,有可能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为此,要对近几年竣工的政府投资项目逐一进行梳理,督促相关部门和单位加快完成财务决算,办理资产移交登记,落实资产管护责任。

2、提高评审质量。加强项目前期评审。通过强化项目前期工作服务力度,对项目招标文件,特别是BT项目招商文件及合同加强审核;推进审核办法创新。探索背对背同步编制办法,有效降低目前仍存在的工程量核实不细致、部分工程缺项漏项现象,为项目提供更好更优的服务;加大项目过程控制。与相关部门一起研究价格确定办法,积极推进分包工程、分项工程及部分主要材料公开招标办法,降低投资控制风险;实施项目后评价制度。对已建成的政府投资项目进行事后评价,发现问题要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同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政府投资管理水平和资金效益。

3、完善管理办法。主要是进一步完善拆迁管理办法,提高拆迁及安置效率。①配合相关部门制定并下发拆迁及评估工作规范,明确拆迁及评估工作的相关程序和方法;②制定并下发拆迁安置资金包干使用管理办法,将拆迁费用、安置费用及用地费用全部纳入包干范围,实行费用总额核定、专项核算、专款专用、超支不补、节余留用、自行平衡的原则;③制定并下发拆迁项目考核奖惩办法,提高拆迁进程。

(四)加强作风建设,努力创先争优

组织科室人员认真学习和贯彻十会议精神,钻研各项业务知识,不断转变工作作风,努力创先争优。

1、加强调查研究。以“三解三促”、“五走进五服务”活动为基础,经常深入基层、深入部门、深入一线,加大调研力度,积极为领导提供前瞻性决策信息,主动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2、改进工作作风。强化主动服务意识,认真抓好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各项内部管理制度的督查落实,优化工作流程,把高标准、严要求、高效率、快节奏变成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第4篇:财政经济工作范文

一、保增长,努力做大财政蛋糕

为确保完成预算收入任务,我们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加大依法综合治税力度,严格落实税收责任制,促进各项税费及时足额缴库。一是强化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完善财政、国税、地税联席会制度,密切跟踪收入形势,及时分析收入进度,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及时协调解决收入征管中的问题。各征收部门齐心协力、密切配合,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积极为征收工作创造良好环境,努力形成抓收入的合力。二是加强税源监控,依法强化税收征管。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税源,强化征管措施,促进主体税收与经济协调增长。采取积极措施,加强房地产业、建筑安装、专业市场、个体工商业户和重点企业的税收管理,挖掘小税种的增收潜力,确保应收尽收。三是细化目标,完善收入责任制。坚持早动手、早谋划、早安排,及早将各阶段征收任务和完成时限予以下达。各征收部门将各自的目标任务分解到科、所,细化到人,并严格考核奖惩,做到任务、责任、人员、时限“四落实”,促进了征管工作顺利开展。四是规范管理,强化非税收入征管。对收费项目实施动态管理,强化源头管控、以票控收,严格实施“购前审批、限量发售、验旧领新、票款同步、年终审验”的票据管理办法,加强对执收执罚单位财政票据使用情况和收入入库情况进行监督,确保非税收入及时足额入库。上半年,全县完成政府非税收入75538万元,完成年初任务的235.42%。

二、促发展,全力服务县域经济

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全力支持经济发展。一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认真研究分析国家和省出台的拉动内需加大投资政策,精心谋划符合我县实际的项目,进一步加大争跑力度。目前,已配合相关部门申报农村公路建设、教育、文化体育以及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等2.8亿元,已争取到位特殊教育基建补贴等资金2464万元,为全县经济社会的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财力保障。二是全力支持“城建三年大变样”。配合金融办积极加强与银行对接,争取融资贷款1.17亿元,有力支持了城建重点工程建设。及时组织人员兑付了全县拆迁资金,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百姓对政府的信任。

三、惠民生,促进和谐张北建设

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的民生优先理念,努力优化支出结构,促进和谐张北建设。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拨付财政资金300万元,用于北辰路小学、二中基础工程建设,筹措资金300万元,用于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设备购置。二是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筹集新农合补助资金1253万元,使全县农民参合率达到95.85%,医疗保险报销37632人次,报销金额1212万元。拨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县级补助资金102万元,城镇居民参保率达到48.77%,医疗保险报销820人次,报销金额210万元。三是积极支持文化科技旅游事业发展。拨付文化馆、图书馆等前期建设经费35万元,筹措资金支持旅游事业发展,拨付旅游宣传、推介经费533万元,为繁荣我县文化科技旅游事业提供了财力支持。四是加大社会保障投入。筹集拨付养老金和失业保险金3329万元,确保了离退休人员和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2009年的870元/人.年提高到1300元/人.年,拨付低保资金1170万元,享受低保人数达到27993人。拨付城镇低保资金807万元,享受低保人数8083人。为625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贴息资金30万元,为420人发放公益岗位补贴60万元。发放五保供养资金182万元。弱势群体的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五是严格落实惠农政策。为11家企业申报了扶贫龙头企业,制定详细的扶贫措施,进一步增强贴息企业的扶贫责任,帮助和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组织兑付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补贴资金2494万元,兑付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资金310万元,为促进和谐张北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抓改革,提高财政管理科学精细水平

继续深化各项财政改革,努力规范基础工作,进一步提高了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一是深入推进预算管理改革。加强预算单位基本数据的收集整理,建立健全预算单位基础信息数据库,并实行动态管理。进一步强化综合预算管理,完善非税收入预算编制,提高非税收入预算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积极探索部门预算编制与政府采购管理、国有资产管理有机结合的途径,促进财政工作整体效能的提高。进一步完善了基本支出标准化体系,严格按人事编制部门核定的单位性质和管理方式供给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努力实现部门和单位间财政资源公平配置,保证了基本支出预算编制的公平、合理、科学和准确。把17个实行“统收统支加激励”体制的乡镇,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编制范围,实现了部门预算全覆盖。

二是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完善了国库集中支付流程。将所有专户的资金全部由国库科集中管理,对8个专户进行了合并,使财政专户资金统一集中、方便调度,有效地完善了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进一步规范了财政资金专户管理。从5月份起,全县财政供养人员医保和住房公积金由国库直接支付,单位清算,减少了报账程序,提高了办事效率。

三是切实加强政府采购管理。做好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工作,健全约束机制,强化监督管理,严把“采购方式审批、专家抽取、评标、验收、资金支付”五关,规范采购行为。不断拓宽政府采购的规模和范围,出台了《张北县冬季烤火煤集中采购方案》,将2010年冬季烤火煤纳入了政府集中采购范围。上半年,完成政府采购金额478.18万元,比采购预算节约资金59.55万元,节约率为11.07%。

四是积极推进财政一体化业务系统建设。进一步巩固“金财工程”建设成果,深入推进一体化业务系统建设。启用了乡镇版财政业务软件和县级专项资金监控系统,使财政管理真正延伸到乡镇,保证了专项资金的安全高效运行,提升了科学化精细化理财水平。

五是加强专项资金管理。进一步完善专项资金基础工作台帐,强化动态管理。整理并编印了《社会保障与资金管理》、《财政经济建设资金相关文件汇编》,进一步夯实了专项资金管理基础。规范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建设,全面推行了招投标制度,严格执行财政资金县级报账制,对项目工程主要物质实行政府统一采购招标办法,节约了资金,保证了质量。切实做到监督跟着资金走,提升了精细化理财水平,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六是进一步强化理财功能。经请示县政府同意,本着安全无风险、优先保证用款、依法管理、增值运作与调节运作相结合的原则,对在各商业银行的财政专户存款根据资金性质分别采取三个月或六个月定期、协定存款、七天通知存款三种方式进行了资金增值运作,预计年底将净增值166万元,进一步提高了专户资金存款收益。

七是切实加强财政监督。认真开展扩大内需资金落实情况检查,重点对配套资金落实、项目实施情况、账务的规范性进行检查,经过检查督促落实,顺利通过了市级联合检查组的检查验收。联合纪检、物价、教育等部门,对全县中小学2010年度春季教育收费情况进行专项检查。联合监察局、法制办开展了罚没财物专项检查。以乡镇财政所为重点,开展了《会计法》执法检查。积极开展治理“小金库”回头看活动,建立和完善治理“小金库”的长效机制。对18个乡镇卫生院开展了医疗票据检查工作,审验医疗票据440多本。

八是严格预算,厉行节俭。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厉行节约,严控公务用车、会议、公务接待支出,压缩一般性开支,对预算单位公用经费硬性压减了20%,最大限度地降低行政成本。强化预算约束,严控追加,坚决杜绝铺张浪费,真正做到令行禁止。

五、强基础,激发机关活力

以“三提升”、“创先争优”、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创建“六型机关”等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财政队伍和机关自身建设。一是完善服务和权力运行机制。将对外服务的窗口由26个增加到29个,进一步完善了限时办结、首办责任等各项制度,形成了规范行政行为、提高服务效能的长效机制。修订了《张北县财政局行政职权目录》,根据全局25项行政职权制定了权力运行流程图,并在服务大厅及时公开,广泛接受监督。二是切实加强财政干部和全县会计队伍建设。局内举办“财政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财政公文写作”等业务和技能培训4期,各科室与兄弟市县财政部门对流3次,全局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与农工部和教育局先后联合举办了“惠农政策培训班”和“教育系统会计业务培训班”,进一步提高了会计队伍素质,为切实规范财政财务管理奠定了基础。三是积极推进竞争上岗和轮岗交流。按照看品行、重实绩、用特长的原则,局内在年初进行了股级干部竞争上岗和岗位交流,经过严格的考试、面试、民主测评、组织考核等程序,有4名同志走上了股级干部岗位,2名科长和2名科员进行了轮岗交流,为财政事业发展注入了无限的活力。四是积极开展“访贫问苦”和献爱心活动。今年春节前夕,我局组织青年干部到馒头营乡王簸箕村进行“访贫问苦”活动,为贫困家庭带去了慰问品和慰问金,并在详细了解了农业农村发展实际和各项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基础上,撰写了《关于农业农村发展的调查和思考》被县政府《调查与研究》刊载。积极开展献爱心活动,全局干部为玉树地震灾区捐款4050元。

上半年,我局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财政收入虽然保持了快速增长,但培植财源的任务还十分繁重,财政紧张状况尚未根本好转,众多支出需求难以满足;各项财政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入推进,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为此,下半年,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进一步强化收入征管。进一步建立健全税源动态监控体系,严格落实收入责任和奖惩机制,完善重点税源监控体系,紧盯重点税源,密切跟踪分析收入形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实现应收尽收,确保完成全年收入目标,力争实现超收。

二是进一步强化支出管理。把握重点支出方向,严格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稳定、保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落实的顺序,区别各类事项的轻重缓急安排各项支出,对优先保障的重点支出要加快拨付进度,确保早到位,早见效。做好公务员提高津贴补贴及事业人员预增发的准备工作,协调相关部门妥善解决好县社系统职工养老保险参保和集体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医保参保问题。

三是积极支持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大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力度,千方百计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带动信贷资金和其他资金投入,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支持现代产业加快发展,大力培植新型财源,进一步夯实财源基础。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积极支持“三年大变样”。

第5篇:财政经济工作范文

一、审改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省政府从去年8月起全面启动新一轮审批制度改革,目前这项工作正处于实施过程中。从调研情况看,全省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思想重视,行动迅速,措施有效,成效初显。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加强组织领导,审改工作扎实推进。围绕“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的总体目标和“减少、规范、创新、建制”的要求,省政府和各市县政府相继召开会议,层层部署,明确责任,落实任务。省政府成立了以省长为组长的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各地也都建立了行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领导责任制。审改工作制度框架不断完善,一系列重要文件相继出台,重点改革任务进一步明确细化。各地、各部门广泛宣传,及时报道改革进展情况。

(二)全面清理审批事项,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省审改办、省法制办等牵头部门坚持减字当头,严格把关,加快清理审批事项。全省现行公告执行的1617项行政许可事项,拟减少306项、新增125项(多数为国务院下放管理层级项目,部分为新出台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设定项目),合计保留1436项(见附件2),其中省级执行609项,市级执行387项,县级执行348项,部分地域执行35项,杭州、宁波地方性法规设定57项。对47个省级部门上报的563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建议保留144项(其中绝大部分由省政府规章、国务院部委规范性文件等设立,由省政府规范性文件设立的只有5项,见附件3)、取消326项、下放53项、转为行政许可40项。省监察厅认真清理规范审批前置中介服务,反复与省有关部门沟通协商,预计减少服务项目19项,一些服务时限压缩60-70%,收费降幅最高的达40-50%。

(三)积极改革创新,审批效率不断提高。针对不同类型,我省创新审批方式,着力优化审批流程。对政府投资项目审批,以“联审联办”为核心,出台政府投资项目联合审批实施办法,在省级层面实现“一门受理、抄告相关、同步办理、限时办结”。对企业投资项目审批,以“宽进、简批”为核心,由核准为备案。对为民服务事项办理,以“便捷、高效”为核心,拓展办事范围,缩短办事流程,努力实现即时即办、当场办结。对开发区前置审批,开展以园区为单位、合零为整统一办理前置审批试点。各市县结合当地实际,探索形成了很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如宁波的“标准化”审批、绍兴的“模拟审批”、义乌的“三制”办理模式等。

(四)坚持网上审批和办事大厅建设并重,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省级部门和部分市县加快建设网上办事大厅,努力为企业和群众提供远距离、便捷的电子政务服务。据有关资料,目前44个省级部门共有720个事项在网上申报和审批,审批事项网上办理率达76.8%。基层服务网络不断健全,全省1309个乡镇(街道)建立了行政服务中心,3万余个村建成便民服务中心。省、市、县三级联网的电子监察系统不断健全。

从调研情况看,普遍认为我省投资软环境趋好,审改工作在减少事项、缩短时间、简化程序、优化服务等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企业得到了实惠,群众办事更加方便。据问卷调查,企业对我省行政审批制度的满意度评价为“非常满意”、“满意”的占78%,有81%的被调查者对政府部门服务态度的评价为“非常满意”、“满意”。

二、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调研中了解到,虽然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企业和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审批事项仍然比较多,程序繁、时限长、效率低等现象依然存在。据问卷调查,约20%的企业从项目申请到取得施工许可证的时间在12个月以上,约20%的企业对行政审批制度的评价为“一般”、“不满意”,约20%的被调查者对政府各部门的服务态度评价为“一般”、“不满意”。在进一步深化审批制度改革过程中,需重点关注以下问题。

(一)一些地方和部门在思想认识上有差距,在工作力度上不平衡。审改工作的全局性、系统性、政策性很强,但一些地方和部门或出于本位利益,或习惯于传统工作模式,造成审改工作推进不力,落实不够到位,出现“不同步”、“短板”现象。一是对同一事项的审批,部分权限下放,部分没有下放。如一些企业反映,建筑业企业资质审批已下放,但涉及交通、水利等建筑行业的资质尚未下放,企业仍要跑省里进行审批。二是一些下放权限的“含金量”不足。一些部门将很少履行或者基层不需要的审批事项下放给地方,仅在数字上做文章。有的地方反映,省里将地方修建水厂的权限从5万吨提高到6万吨,但目前地方建的水厂大都在10万吨以上,下放的权限没有实际作用。三是个别部门将一些审批项目合并或调整为审核、事前备案等,形式虽然改变,但没有真正达到方便企业、方便基层的效果。四是上下衔接不够,一些地方难以承接下放的权限。如开发区作为派出机构,在人员编制、机构设置等方面与下放的权限不相适应,导致执法真空、权责脱节。

(二)公平有序竞争的中介市场亟待培育。中介服务是当前审改工作的难点问题,各方意见比较集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部分中介存在市场垄断行为。虽然总体上看,我省涉及审批前置的中介服务市场化程度较高,90余项(约占80%)前置中介服务项目市场竞争较为充分,但也还有20余项(约占20%)处于垄断或市场竞争不充分状态。有的中介或是行政审批机关的直属事业单位,或由行政审批机关直属事业单位、行业协会投资设立,与行政部门政事不分、政企不分,利益联系密切。二是审批前置多、程序复杂、时限长的问题仍比较突出。据了解,需前置中介服务的审批事项有107项,对应的中介服务项目115项。从收费标准上看,大约60余项中介服务项目有收费标准,其余50余项目前没有明确的收费标准,靠市场协议定价。从服务时限上看,据调查,震评、安评、环评等10余个项目平均服务时限在2个月以上,最长的采矿权许可环境影响评价大约6个月。问卷调查中企业对房产测量费、白蚁防治费、墙改基金、散装水泥费等前置事项收费反应强烈。

(三)行政服务中心建设需进一步加强。从企业座谈和服务中心考察中了解到,个别部门未能充分授权行政服务中心,一些重要的服务项目、关键的办事环节仍放在原单位办理。有的部门对已经纳入中心办理的审批事项,仍在原单位受理或“两头”办理,或项目在窗口受理,但证照发放、收费在原单位,使窗口流于形式。在办事窗口,前台人员的能力和水平难以应对业务复杂、技术性强的审批任务。

(四)网络审批服务尚需提升。相对于较为快捷方便的个人网上业务办理,企业网上审批仍面临许多障碍。一是功能比较单一,业务范围较狭窄,对于涉及跨层级、跨部门的审批十分困难。二是技术服务、程序设计、硬件设施不够到位,保密性、安全性有待加强。三是一些部门存在部门保护主义,不愿与其他部门共享信息。

(五)合法性问题可能会增多。目前全省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非行政审批事项大都有法律法规或规章依据。各地政府和部门的审改创新工作虽然符合改革的方向,但一些探索性的举措也面临着法律风险。一些部门因简化申报材料,在行政诉讼中被判存在一定缺陷。随着改革进程的推进,这类合法性问题可能会增多,需高度重视和研究防范。调研中还了解到,一些服务中心为追求提高审批速度,采取先办理后审核的方式,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三、意见和建议

要继续深入贯彻国家和省委关于审改工作的决策部署,克难攻坚,密切配合,突出重点,持之以恒,确保改革工作取得实效。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依法、持续、深入推进审改工作。要充分肯定审改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又要充分认识审改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要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转变政府职能结合起来,在深化审改工作的同时,统筹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行政事业性收费清理和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明确政府的定位与职责,以良好的服务激发企业创业创新和社会发展活力。要以企业的认可、群众的满意为重要标准,重视实实在在的效果。正确处理合法性与创新性的关系,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加强改革创新工作。加强宣传引导,总结推广好经验,褒扬先进,使广大群众、企业了解和支持审改工作。畅通民意反映渠道,广泛征求、积极采纳各方意见,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审改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继续简政放权,做到能减则减、能放则放。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需求,继续清理、精减省级行政审批项目。不断扩大基层管理权限,做到真放权、放实权。强化协同配合,完善和落实改革配套措施。主动做好国家部委下放职能权力的对应衔接,加强对市县政府的指导协调,保证国家、省下放的审批项目“放得下、接得住”。

(三)加快简化审批程序,切实提高审批实效。对于保留实施的审批项目,要在合法的前提下规范审批行为,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间。全面推进并联审批,加强部门内部、部门之间的统筹,提升一体化运作水平。推进审批重心前移,充分授权窗口行使审批事项办理职责,一般形式性审批事项即时办结,复杂事项限时办结。加快制定行政审批的详细规范和标准,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自由裁量权。加强作风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强化事后监管,严格责任追究,防止行政审批事项取消或简化后监管职能的“缺位”或“不到位”。

(四)大力推进中介机构改革,形成公平竞争的中介市场秩序。加快改革行政部门与中介机构的管理体制,实现政事分开、利益脱钩。积极培育社会中介组织,放开中介服务市场,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举办各类服务机构。进一步降低中介服务收费,简化中介服务流程。按照优胜劣汰、能进能出的要求,加大规范管理和考核力度,加强行业自律。

(五)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巩固和发展改革成果。建立严格准入机制,对新设行政审批事项,充分论证和听取意见,认真审核,防止“边减边增”。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定期评估审批项目实施情况,及时予以取消和调整。强化监督检查,建立审改工作绩效评价机制。加快建立网上办理、信息共享、电子监察一体的全省网上办事大厅,推广和完善网上审批。积极探索集中审批。

(六)加大法规规章清理力度,加强法制保障。继续加快清理涉及审批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及时提请省人大常委会修订地方性法规。各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论证,做好地方性法规修改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对涉及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事项,要主动与国家部门沟通、协调,积极向国务院争取在行政审批度改革方面的先行先试。

附件1:

浙江省企业投资环境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浙江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目前,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正在深入推进。为全面了解我省企业投资环境,掌握我省审批制度改革进展情况,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联合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于4月15日至5月10日对全省11个设区市、90个县(市、区)的企业家就“企业投资环境”进行了问卷调查。省社会科学院负责本次问卷的设计与分析。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130份,截止5月10日回收11个设区市、60个县(市、区)问卷1090份,其中无效问卷31份,有效问卷1059份(全省问卷回收情况详见图1)。

一、企业投资基本情况

回收的1059份有效问卷中,涉及1059位企业家所投资的各类企业,其中既有国企,又有民营企业,民营企业约占80%,投资领域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传统优势产业、现代农业等。1059位被调查的企业家中有全国人大代表9人,浙江省人大代表23人,河北省人大代表1人,省内设区市人大代表116人,省内县(市、区)人大代表203人;全国政协委员4人,浙江省政协委员12人,省内设区市政协委员100人,省内县(市、区)政协委员196人。所调查的1059位企业家中有1003位自2009年至今,发生过企业投资行为,其中约1/3投资规模为1001-5000万元(具体投资规模见图2)。

976位被调查者填写了企业从项目申请到取得施工许可证所耗费时间。据统计,约47%的项目可以在6个月以内完成相关手续,有9%的项目投资者须等待18个月以上(具体耗费时间见图3)。

969位被调查者填写了各自企业从项目申请到取得施工许可证时所涉及的政府部门数。约72%的企业从申请至取得施工许可证需和10-15个政府部门进行交涉(涉及政府部门数量分布详见图4)。

问卷调查显示,我省目前仍有53%的企业从项目申请到取得施工许可证需耗费6个月以上时间,8%的企业投资要经过20个以上政府部门。

二、企业对投资环境的满意度

问卷对浙江行政审批制度的满意度评价分别设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五类。总体而言,企业家对浙江行政审批制度的评价为“满意”,其中,对浙江行政审批制度的满意度评价为“满意”约占56%,持“一般”、“不满意”评价的为22%(企业家对浙江行政审批环境满意度评价具体分布见图5)。

为了解“省外浙商”在外省投资的软环境,寻找浙江可能存在的差距,问卷针对有省外投资经历的浙商设计了问题,希望他们对自己在省外投资企业所遭遇的各类审批环境进行满意度测评。499位有省外投资经历的浙商,对此进行了回答。结果显示,对省外行政审批环境评价为“满意”的约占54%,持“一般”、“不满意”评价的约为26%(企业家对省外投资审批环境的满意度分布详见图6)。

问卷调查显示,相较而言,浙江的行政审批环境与外省行政审批环境基本持平,可能还略占优势。

问卷测评了企业家对涉投资审批事项政府各部门服务态度的满意度。其中,58%的被调查者对政府各部门的服务态度评价为“满意”,23%的被调查者评价为“非常满意”,另外约有19%的被调查者对政府各部门的服务态度评价为“一般”、“不满意”(企业家对政府审批部门满意度测评的具体评判见图7)。

三、企业项目审批必须完成的前置事项分析

问卷调查了企业项目审批前必须完成的前置事项,在“资金申请报告”、“项目申请报告”、“环评报告”等18个选项中,1059份问卷中选择超过50%的事项有:项目申请报告(94.15%)、环评报告(90.93%)、施工图设计(81.59%)、施工图审查(77.81%)、消防审核(72.43%)、能评报告(67.99%)、防雷设计审核(64.87%)等7项(关于企业项目审批前必须完成的各事项详细情况见图8)。另外,在被调查者需要自主填写的“其他”选项中,对需要完成的前置事项反映比较集中的有:缴纳白蚁防治费、建筑工地除四害、地质灾害安全性评价、岸线审批、安全评价报告、绿化费、墙改基金、散装水泥收费等。

据测算,中介服务时间约占项目全部审批服务时间的60-70%。为详细掌握具体是哪些中介服务事项最耗费企业投资者的时间,问卷对此也进行了调查。根据统计,环评报告、消防审核、施工图设计、项目申请报告、施工图审查、能评报告等事项依次是投资者认为最耗时的事项(有关耗时较长的事项选择见图9)。关于“环评报告”最耗时的原因,有被调查者认为:“公示、公告时间长”、“相关环评报告需要经过县(市、区)、设区市、省乃至国家环保部门的批复”等;关于“消防审核”最耗时的原因,有被调查者认为:“消防审核可能要召开的专家论证会时间难以掌握”、“消防部门人员少,项目多”等;关于“施工图设计”最耗时的原因,有被调查者认为:“设计方案调整需要业主与设计方多方商榷,来回沟通的时间长”等。此外,关于项目申请报告、施工图审查、能评报告等之所以耗时,多数被调查者指出,其共同的原因是他们在当地都是垄断经营。

在各类中介服务事项中,问卷还调查了企业家认为收费过高的事项。1059份问卷中有463份对此进行了有效作答(有关企业家过高收费事项的调查见图10)。其中,被调查者在自主填写的“其他”选项中,对“房产测量”意见较大,他们认为房产测量包括预测与实测,涉嫌重复收费;房产测量采取按每平方米建筑面积计费的收费标准过高。

问卷也调查了企业家认为可能存在垄断的各类中介服务事项。1059份问卷中,有267份进行了有效作答(有关企业家认为存在垄断的事项调查见图11)。在267份作答问卷中,企业家认为相关垄断事项主要集中在“消防审核”、“环评报告的编制”、“防雷设计审核”等3个方面。尤其是“防雷设计审核”,不少企业家认为具体从事防雷设计审核的防雷检测站实际上是各气象局的下属单位,而且在各行政区域,只有气象局下属的防雷检测站才有资质进行防雷设计审核。因此他们认为所谓的审核就是政府部门在变相收费。

第6篇:财政经济工作范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财政经济监督;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01

一、科学发展观对财政经济监督的指导作用

财政管理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对其进行监督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随着相关法规、职能和机制的日趋完善,财政经济监督工作开始发挥着重要的功能,被社会各界人士所重视。然而,站在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财政经济监督工作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助于财政经济监督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助于财政经济监督机制的完善,有助于财政经济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除此之外,落实科学发展观,还有助于财政经济监督理念的创新,使财政经济监督工作的质量处于可持续提高之中。[1]

二、基于科学发展观之下的财政经济监督的对策

1.完善财政经济监督体系

一个完整的、成熟的财政经济监督体系应包括以下监督主体:1)财政机关。财政监督贯穿整个财政资金运行过程;2)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属于事后监督或者称之为再监督性质的审查;3)各级人大。人大监督的重点在于对财政预算的审查及监督,涉及财政预算的合法性、有效性以及实际的执行情况;4)社会民众以及社会舆论。社会监督在目标和人大监督较为接近,但内容、方式方面有所不同。财政经济监督过程中应明确监督对象、内容以及方式,使各个监督单位之间不仅要做到权责清晰,还要做到有机配合,展开分类监督,从而避免重复监督,最终高效完成财政监督任务。[2]

在完善财政经济监督体系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信息反馈系统以及预警系统的建设。在上述两种系统的帮助下,开展财政经济监督工作时,能够及时准确发现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从而将财政经济监督工作保持在正常状态。在建设信息反馈系统及预警系统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掘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将信息共享落到实处。在财政的整个运行过程中,预算的减收或增支,还有财政资金违规使用等问题是在所难免的,所以,财政预警系统的建立便显得尤为重要了。及时发现并指出财政运行中的不良问题,有利针对性措施的及时准确制定,从而减少损失,化解财政风险。[3]

2.改善财政经济监督方式

若想改善财政经济监督方式,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努力:(1)从过去强调收入监督的方式转变到收支并重监督的方式,即一方面紧抓收入监督不放松,另一方面逐步加强对财政支出的监督,完善财政支出的全过程监督机制,包括申报、拨付以及资金的具体使用环节;(2)从事后监督为主的方式转变到全过程监督的方式。财政经济监督应该贯穿于财政资金运行的整个过程,涉及财政资金运行的每个方面,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消除死角、漏洞,提高监督效果。按时间可将财政经济监督划分成三个阶段,分别是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以及事后监督。事前监督的重点在于稽核财政资金分配所涉及的各项规章制度、程序,尽最大可能防止个别人的。事中监督的重点一方面在于预算的实际执行,另一方面在于重要事项的日常管理。通过事中监督,将程序规范化,将责任落实到位,做好财政资金运行和财政经济监督工作的有机配合、同步运行,从而降低财政资金的运行风险。事后监督具有三大功能,分别是审查、总结以及纠正;(3)从突击性监督检查方式转变到日常监督方式中去。各级财政经济监督机构若想将监督工作落到实处,则应该重视并做好日常监督。做好日常监督工作,也是各级财政经济监督部门不断改革、创新的需要。在日常监督工作中,还应做好专项检查。所谓的专项检查指的是根据过去和现在的经验对财政经济监督工作中的迫切需要、难点以及热点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检查,从而及时、有效解决问题,最终约束并促进相关人员依法理财。会计监督是财政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利用各种手段强化会计监督,能够有效打击会计造假行为,规范会计市场秩序,最终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真实性。从长远来看,对会计行业的健康发展也是极为有利的。[4]

3.创新财政经济监督技术

创新财政经济监督技术手段已经势在必行。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可从信息化建设的角度创新财政经济监督技术。所谓的信息化建设指的是建立一个覆盖范围广,包含内容多,且反馈准确及时的财政经济监督信息网络,从而大幅提高财政经济监督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财政经济监督面广、量大,还讲究时效性,这些特点决定了加强信息网络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只有以先进的现代化网络技术作为基础,建立一个快速反应、精确反应的财政经济监督信息系统,才能使财政经济监督工作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财政经济监督机构能够及时准确了解各个单位、公司的财政经济活动,对其所涉及的各类信息进行统计、整理、分析,并判断其合法性,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理。创新财政经济监督技术,是降低财政经济监督的费用的需要,更是提高财政经济监督的质量的需要。除了加强财政经济监督信息化建设以外,还有很多新技术、新措施值得研究和探索。[5]

三、结语

在财政经济管理中,财政经济监督是必要的,是不可替代的,发挥着极为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财政经济监督建设很有现实的必要。为了加强财政经济监督建设,除了完善财政经济监督体系,改善财政经济监督方式,创新财政经济监督技术之外,还有很多措施值得研究和探索。只有将财政经济监督落到实处,才能促进财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永和.以十精神为指引 努力开创财政监督事业新局面[J].财政监督,2012(36).

[2]郭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不断推进财政监督机制建设[J].天津经济,2009(04).

[3]郑利洁,高云会.科学发展观下财政经济监督的新举措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12).

第7篇:财政经济工作范文

[关键词]市场经济体制;乡镇财政税收建设;思路剖析

自我国经济水平不断上升,乡镇的现代化程度不断地提高,同时对乡镇各方面改革发展的要求也就在逐渐地提高。乡镇财政税收建设水平的提高也就成为乡镇经济社会建设的关键,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乡镇财政税收建设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各样问题也不容忽视。乡镇财政税收建设水平直接影响乡镇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建设速度,所以市场经济体制下乡镇财政税收建设水平应该首先得到管理者的重视。本文就针对市场经济体制下乡镇财政税收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些简单的探讨,以求得到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1乡镇财政税收建设遇到的挑战

1.1乡镇政府缺乏对财政税收设计完善的制度体系

财政税收工作本身就需要极高的制度体系作为规范财政税收建设有关的工作人员对相关工作的具体操作,市场经济体制下乡镇财政税收建设更加应该重视制度体系在工作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然而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乡镇财政税收工作依然存在一些有关制度不健全造成的问题,一些乡镇财政税收工作依然由一些指派兼职的人员来进行,这就造成乡镇财政税收建设工作得不到较好的处理,除了工作人员的不确定性之外,还有就是不同的领导往往根据自己解决市场经济体制下乡镇财政税收建设的方法对工作进行随意安排,这样不仅使乡镇财政税收建设工作不能得到发展,甚至还会造成整个乡镇财政税收体系出现问题,这些都是由于缺乏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下乡镇财政税收建设工作的指导,因此想要促进市场经济体制下乡镇财政税收建设工作的发展,就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制度体系。

1.2乡镇财政税收工作无有效的运行机制

市场经济体制下乡镇财政税收建设工作由于自身各个阶层较多,所以在工作中就会造成上下级政府财政税收工作不能准确地交接,造成这个局面的主要原因就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一些乡镇财政税收建设工作组织部门依然缺乏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市场经济体制下乡镇财政税收工作交接不能顺利完成极有可能导致整个地区的财政税收工作出现混乱的局面,这样也有可能给国家的整体财政税收工作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害,为了避免此类事情造成的危害,乡镇财政税收部门应该针对运行机制方面采取措施。

1.3缺少对乡镇财政税收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

市场经济体制下乡镇财政税收工作冗杂且分散广,这就极大地增加了乡镇财政税收工作的难度,导致一些乡镇财政税收工作人员出现了厌烦的情绪,在思想方面对乡镇财政税收工作产生排斥,这给乡镇财政税收建设发展提高了难度。除此之外,乡镇财政税收工作的队伍由于一些特定的原因易形成的风气,这些归因起来都是缺少对乡镇财政税收工作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工作造成的,由此将带来许多的问题,轻则影响乡镇财政税收的正常工作,严重时则会对国家财政税收体系造成经济上的损害。想要及时地遏制以上不良事件的发生就需要国家财政及有关部门积极地采取各方面措施进行规避。

2乡镇财政税收建设面对的机遇

2.1建立起完善的乡镇财政税收制度体系

针对我国经济发展处在市场经济体制之下,乡镇财政税收建设工作应该建立起一个适合市场经济体制之下的完善财政税收体系来促进建设工作顺利的进行。乡镇财政作为国家财政体系的基础环节,市场经济体制下乡镇财政税收建设工作对整个国家财政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市场经济体制下乡镇财政税收建设工作的制度体系建立,应该得到领导阶层的关注,同时也应该适当地采取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制度体系建立的过程中。领导阶层发挥好带动作用之后,由下面的管理阶层进行具体制度体系的设计及制定工作,制度体系形成之后明确规定基层市场经济体制下乡镇财政税收建设工作人员严格地按照制度体系进行工作。制度体系确立之后,应该辅之以监督和奖惩方面的内容帮助制度体系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有效地监督可以及时地避免在乡镇财政税收工作中出现的现象,奖惩制度则会督促一些员工认真工作,调动市场经济体制下乡镇财政税收建设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总之,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乡镇财政税收工作制度体系促进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

2.2乡镇各级政府形成高效的运行机制

市场经济体制下乡镇财政税收建设工作由于面对各级政府部门,所以需要建立起高效的运行机制来帮助乡镇财政税收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骤来进行。运行机制应该根据我国乡镇财政机构自身职能来采取行政手段和乡镇各个部门进行配合的工作模式,同时市场经济体制下乡镇财政税收建设工作也应该依据国家对乡镇政府的使用的财政税收体制来进行相关的工作,还有就是科学合理地对预算内、外资金和基金进行管理,在乡镇财政税收建设过程中加强财政法制建设,将法制建设融入到乡镇财政税收的运行机制中,运行机制的建立应该从多方面进行考虑,上至中央下到乡镇各级政府能够对建立起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乡镇财政税收建设运行机制表示认可和按照机制进行财政税收工作,这样的运行机制才能帮助乡镇各级政府对市场经济体制下乡镇财政税收建设工作有一定的把握。

2.3加强对乡镇财政税收人员的党建思想教育

乡镇财政税收工作中想要规避乡镇财政税收工作人员的思想不符合乡镇财政税收工作,这就需要乡镇财政机构对乡镇财政税收工作人员进行一定的思想教育,开展的形式可以采取多样化,首先可以通过专家讲座的方式提高乡镇财政税收工作人员对工作的热情,讲座内容也应主要涉及基层乡镇财政税收工作人员面临的各种问题,通过从乡镇财政税收工作人员生活入手,能够使乡镇财政税收工作人员加深认同感,结合自身实践,改变消极的工作思想观念。除了基层方面的讲座之外,还应积极开展党建方面的思想教育,随着十的召开,社会各界都掀起了学习党的思想纲领,通过党建思想教育给乡镇财政税收工作的领导阶层、管理阶层就基层人员建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能够极大地减少在乡镇财政税收工作中现象的发生。为乡镇财政税收工作相关的人员树立起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将会提高乡镇财政税收工作的整体发展水平。

3结论

近年来,我国乡镇经济社会建设的发展不断加快,已成为国家重点发展对象之一,同时我国乡镇财政税收水平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也一直不断提高。即使有这些成就,但我国乡镇财政税收依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各种的问题,这就需要建立起完善的乡镇财政税收的制度体系、形成高效的运行机制及加强财政税收人员的党建思想教育等,只有这一系列合理的预防和管理措施才能促进我国乡镇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建设过程中更上一层楼,这样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我国乡镇经济社会建设会一直稳步向前。

参考文献:

[1]范丽平.新常态下加强乡镇财政税收建设的思路探索[J].经济管理:文摘版,2016(9):175.

第8篇:财政经济工作范文

关键词:地方财政收入 地方政府 市场经济

地方财政如何支持经济发展,首先要保证地方财政的合理的运作体系,然后与政府部门工作上良好的衔接,相互帮助,地方财政作为政府的左膀右臂,充分利用财政人的职能与理财思路,为政府出谋划策,进行合理化建议,对于实现经济良好发展的想法大胆提出并大力支持,并配合好政府工作。地方财政的重要职能是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要更加充分利用地方财政的职能,去发展好经济,首要是了解财政的本质,做好分析。并结合政府工作范畴,订制一套适合当地经济发展方向的计划。

一、地方财政作用分析

地方财政的收入主要为增值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农业税、罚款收入、调拨收入及其他收入等。地方财政收入是一个体现宏观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也是政府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资金力量,地方财政参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实践。

(1)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市场经济资源配置,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地方财政部门应该积极性的构建服务性财政体系,在财政体系以法制化为指导的前提下从而提升其工作效率。要在国家宏观调控总的指导方针下结合本地实际,改革财税体制,以应对市场经济的变化。在构建预算管理制度上,以严格、规范、科学为指导,促进财政收入的增长,最大限度发挥地方财政的作用。集中优势搞建设,好刀用在刀刃上,对重点领域重点支持。做好产业结构调整,把单纯的依靠物质资源消耗转变为人才素质的提高、创新力量的加强上来,为本区贡献经济建设力量。

(2)地方财政是政府实现发展经济的主要力量,在市场经济出现失衡或问题的时候要采取相关措施来解决问题,统筹规划,合理发挥补贴、投资、制度、体制、税收等宏观调控方式,积极平衡市场市场状态。比如,就财政体制的构建上,要把重点放在上级对下级财政体制改革的研究上,发挥监督的作用,让下级做好财政的增收与节支。转移支付的规范建立应该是研究的重点,才能真正做到扶贫与加快发达地区的发展速度。

二、地方政府的职能

由于地方之间的资源和经济基础的差异,如何能够让经济水平提升高度,政府的决策也尤为重要。在得到财政支持的同时,也要把握好发展的关键,政府要采取不同的策略,运用补贴、贴息、垫息、奖励、担保、参股等手段,通过财政投资的乘数效应,积极引导和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正确的方针来推进地方经济稳步发展。在一些不发达的地区,如何让经济发展起来,在资源和财政都有限的情况之下,发展成无限的经济增长。国家的扶持政策,更重要的还是地方政府如何更好的利用国家的扶持,采取合理合法的措施,开发当地资源。例如招商引资,发展房产业、旅游业、地方饮食文化等等。

(1)此前,拉萨这个城市还被遗忘在西北一角,在国家开发西北的浩大工程中,美丽的拉萨也走进了世界。如今,拉萨在政府带领下,保留原始美丽的同时,也开始变得繁荣富强。招商引资、开发房地产项目、大力发展旅游业、畜牧业。拉萨如今已经是一座非常漂亮的城市,每年去拉萨的人不计其数,拉萨也成了很多人心中的天堂,还有一系列当地产品,耗牛、藏药等。让拉萨这个并不富裕的城市走向了辉煌,政府功不可没。

(2)政府可以投资建设紧缺产品的生产基地,在当地养殖业、农业遇到脱销,或者出现自然灾害时,能够及时提供相关帮助。如在当地建养殖基地,还可以保护当地环境卫生,又可以避免养殖者因技术上的不正确导致死亡,或者建立产品加工厂,打开市场,做好销路,对养殖、农业产品加工,再进行销售,可以体高产品的价值,这样也是一种发展经济的好方法。

(3)政府要间歇性扶持,进行财政贴息、财政补贴等,支持更多的民办企业,大力支持有志青年创业。在当今时代,社会进步的飞快,各行各业的节奏都在加快赶超世界一体化的脚步。而中国的大批优秀毕业生,难以找到好工作,原因是就业岗位缺少,从而造成了大量人才浪费,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一定需要更多的人才投入市场,创业的人多,工作岗位也就增多,就会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也符合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的"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企业作为经济活动中的微观个体,其自主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

三、地方财政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的作用

经济运行的监管、国有资产的分级管理、资源配置的优化、提高地方公共服务是地方财政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重要作用。为保证地方财政职能的实施,必须建立、完善与地方财政职能相适应的财政运行机制。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政府要确保市场处在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财政部门也要随着政府的工作内容而转变,找准自己的位置,通过建立规章和改进公共服务手段,规范财经秩序,保护和促进公平竞争。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下,运行经济体制怎样才能让地方经济发展的更快,地方政府和地方财政要全力建设市场经济,财政体系运转流畅合理,政府工作认真负责,完善建设市场经济的制度。

财政同市场一样也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只是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功能不同。市场通过均衡价格实现资源配置,而财政是一种政府的经济行为,它由政府政策通过财政收支实现资源的配置,以弥补市场行为固有的缺陷和弱点。它在基础层次上发挥作用,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和完善政府对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地方财政并不是中央财政的简单位移和复制。

四、结束语

地方财政是地方政府的一种经济行为,是实现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地方财政的体系并不完美,政府部门的工作也有很大的难度,但只要逐渐改进,在财政与政府正确的、合理的调控地方经济下,定会使地方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依然需要完善,在不断的学习和进步当中,地方政府与财政的办事能力会越来越高,则经济也会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期姜晔.构建计划市场经济体制[J].学理论,2011(16)

第9篇:财政经济工作范文

一、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的审查监督工作取得新进展

对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的审查、批准、监督工作是宪法赋予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计划和预算监督工作一直是人大监督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届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大了对计划和预算审查监督的力度,财政经济委员会也切实把对计划和预算的审查监督摆到了重要位置,尤其是对预算的审查监督,近年来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一)推进预算管理改革,加强对经济工作的监督

近年来,财政经济委员会协助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促进政府财政部门在预算管理上进行了四项改革:一是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调动市、区两级财税部门培植财源依法理财的积极性;二是建立政府采购制度,对购置办公设施、汽车定点维修和加油等,实行市场化运作,公开招标,促使政府采购项目都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三是建立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对市级各部门财务收支由会计中心集中核算,逐步把二级预算单位纳入中心管理;四是推进部门预算改革,细化预算编制,在编制部门预算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逐步在全市推广。市政府财政部门在____年__月报送的下一年度预算草案中,部门预算已覆盖全市__%的预算单位。通过这些改革,规范了预算管理,促进了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构建。

(二)规范行使审查监督职权,提高人大财经监督力度

为加强预算监督和经济工作监督,提高依法监督的意识,我们遵循国家、省、市有关计划和预算审查监督的各项规定,经过不断摸索,对财政预算的审查形成了一套较为有效的程序和方法,概括起来四句话:平时主动联系,及时沟通;大事遵时守法,发文督促;必要时征求意见,及时审议;为代表大会和常委会决策提供依据,做好助手。

每年,财政经济委员会在协助代表大会做好新一年度计划和预算的审查批准,协助常委会做好决算和预算调整的审查批准、监督预算执行、初审下一年度计划和预算五项常规工作时,都注意把握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要求,使该项工作逐步实现了由粗放式监督到严格依法监督的转变。目前,政府在编制和执行预算过程中能基本做到:提前编制下一年度财政预算,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先行审议;重点支出安排基本符合法定要求;巨额财政资金的筹措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预算的重大变更提请市人大常委会批准等。

本届财政经济委员会成立三年来,市人民政府共_次向市人大常委会提出预算调整方案,其中,一次是由于财政收入增长较快,提出超收收入使用安排计划,调整年初预算;一次是调增预算收入并安排支出;一次是预算科目之间资金调整超过预算科目的__%,依法报经批准。市人民政府共__次向市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重点建设项目资金筹措方案,财政经济委员会在调查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采取可行的应对措施,合理控制债务规模,加强对地方金融情况和政府债务的监控的建议,协助常委会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市人民政府每年在__月底前均能向财政经济委员会报请审议下一年度预算草案,财政经济委员会在统筹考虑、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向常委会提出审查报告,从而维护了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和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三)充分发挥经济立法的初审职能,深化经济监督工作

三年来,我们发挥经济立法的初审职能,共初审法规_件。为促进我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和完善、推进经济的发展、保障社会稳定、深化经济监督工作起了积极的作用。

比如经财政经济委员会初审的《珠海经济特区审计监督条例》、《珠海市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条例》、《珠海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条例》等立法,通过对我市审计工作、社会保险基金及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工作所做的具有探索意义和前瞻性的规定,为有关单位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管理各项职能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加强了对公共财政领域的审计和监督,细化了对预算执行、政府投资项目、政府采购、社会公益性基金等的审计、监督、管理程序,取得了比较好的社会效果。同时,这些立法工作与经济监督工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突出了计划和预算监督工作的重点,促进了计划和预算监督的深入进行。

(四)加强对计划、预算监督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探讨,进一步促进监督的规范化

在常委会分管领导的主持下,我们还组织财政经济委员会全体委员、市政府有关部门、各区人大财经工委等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对预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系统学习,促进人大和政府两方面领会和掌握有关财政预算监督工作的范围、程序、职能等,为真正做好预算监督工作打下了认识上和理论上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撰写了《明确权能正确定位依法监督》、《依法监督规范运作力求实效》、《积极探索依法监督促进预算监督工作规范化》等文章,积极探讨,加深认识。

二、结合经济工作中的热点、重点问题,精心组织执法检查,提高法律监督实效

执法检查是各级人大对“一府两院”实施法律监督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人大加强法律监督工作的重要途径。我们结合经济工作中的热点、重点问题,精心组织执法检查。三年来,财政经济委员会具体组织的执法检查共_次。其中配合全国和省人大执法检查_次,协助常委会组织执法检查_次。通过精心组织检查,推动了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增强了各级政府依法行政的观念,提高了执法监督实效。

结合强化预算监督力度,财政经济委员会协助常委会具体组织落实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某省省预算审批监督条例》的执法检查,从而提高了各级政府和市、区两级人大严格执行两法的积极性。就政府而言,给预算管理带来了“三个增强”:一是增强了预算的法律效力观念,二是增强了预算编制的严肃性,三是增强了预算执行的约束力。就人大监督而言,推进了预算监督程序性和实质性的结合,增强了知难而进,履行职责,强化预算审查监督工作的信心。

结合日益深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我们先后配合全国和省人大组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执法检查和“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有关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____年还协助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执法检查。这些检查对于推动我市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具有积极的意义。

结合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保障外来工的合法权益,____年_月我们协助常委会进行了《珠海市企业工资支付条例》的执法检查。督促政府把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稳定提上重要议事日程。

结合社会保障的热点问题,____年,我们配合省人大对国家和省的“社会保险四项法规”进行了执法检查。____年_月财政经济委员会又协助常委会对我市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支付和《珠海市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条例》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

由于这些执法检查选题得当,组织周全,事前均做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因此效果较为理想,达到了预期的监督执法的目的。比如在对《珠海市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条例》检查过后不久,市政府即研究成立了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委员会,市府常务会议还专门研究解决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不足问题,调整了职工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比例;在财政预算调整方案中,增加了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这些措施较好地落实了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提出的建议和意见,推进了我市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联系和交流,做好相关的代表工作

为了充分发挥代表职能,加强与代表的沟通与交流,每年我们都围绕当前经济工作,组织代表视察,关注民生,体察民意。

(一)组织代表深入视察,关注我市经济的发展

比如____年,财政经济委员会联合其他工委,在常委会分管领导的带领下,组织部分人大代表视察了我市外经及农业工作。人大代表认真听取了市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局和农业局的工作汇报,实地视察了市动植物防疫监督检验中心、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等地。____年初,我们又组织代表对我市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了视察,代表们进一步了解了市场经济整顿和治理工作的推进情况。这些视察活动促进了政府相关工作的开展,同时为代表履行职责创造条件,发挥人大代表在管理国家事务中的作用。

(二)督促议案办理,促进政府解决代表关注的经济热点问题

本届人大任期之初,按照归口督办的原则,财政经济委员会负责历届人大尚未结案的其中_件议案的督办工作。这些议案包括:《关于加速发展我市生产资料市场的议案》、《加强建筑市场监管,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议案》、《关于对我市发行内部股票的股份制企业和集资企业进行清理整顿,加强管理和监督的议案》等。通过走访了解情况,督促政府及相关部门尽快办理,加强协调。目前,除了有关清理集资议案还在督办中外,其余均已结案。

四、开展调查研究,促进我市经济健康发展

为了及时掌握经济运行情况,行使财政经济监督职权时做到心中有数,开展广泛深入的调研活动是必须的。财政经济委员会坚持每年进行一到二次较为深入细致的调研活动。每次均形成调研报告上报,发挥了参谋助手作用。这些调研更便于常委会、主任会议及有关领导掌握我市经济动态,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____年上半年,我们围绕“如何使我市经济可持续发展,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经济发展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和“我市国有企业改革情况”这两大调研课题开展了较广泛的调研活动。形式以座谈会和个别走访为主,共召开了全市经济主管部门、经济专家等六种类型的座谈会。经过调查研究,我们以详实的资料和数字,分析了我市经济运行和国企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这次调研活动使我们较全面地了解了我市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为常委会行使职权,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和支持打下了基础。

又如____年_月,财政经济委员会协助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对金湾区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这次调研的目的是,深入了解情况,坚定信心,促进发展。通过调研,为金湾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推动了全市经济整体、快速、协调发展。

五、加强交流与合作,努力拓宽人大财经工作的思路

一是加强与上级人大及兄弟市人大财经委、城建环资委的沟通和交流。近年来,财政经济委员会每年派人参加省人大财经委和城建环资委组织的年会,积极参加省人大组织的各项学习交流活动。就全省范围内人大财经工作、计划和预算的审查监督工作、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探讨。三年来,共向省人大财经工作会议提供经验交流材料_份,向全国和省人大城建环资工作会议提供经验交流材料_份,向省依法治省办、省人大财经委、省财政厅组织召开的全省人大预算监督工作会议提供经验交流材料_份。会上交流探讨,会后及时总结归纳,主动学习兄弟市的宝贵经验,提高工作水平。

二是加强与政府相关各部门的沟通和交流。建立了资料送阅制度,及时了解政府部门的工作进展情况,便于支持和监督。

三是加强与各区人大财经工委的联系,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六、加强自身建设,爱岗敬业,勤勉互励,扎实工作

财政经济委员会工作面比较广,具有“面广线长责任重”的特点。委员数量少,又多是兼职,三年来,我们一直靠勤勉互励,扎实工作来保质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同时注意抓好政治思想教育和抓好业务学习,建设自身,服务社会。在全体代表的支持下,较圆满地完成了本届财政经济委员会的职责。

三年来,财政经济委员会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有:

一是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工作监督措施不够有力。

二是由于人员不足,提前介入预算编制的工作开展得不到位,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草案的审查深度不够。

三是专题调查研究做得不够。

对新一届人大财经工作的建议

当前,根据中央和省的部署,经济工作改革正在有序推进。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职能,也将实现由程序性监督到实质性监督的转变,由偏重于事后监督到全过程监督的转变。对地方人大的财经监督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后人大财经工作要主动适应改革需要,切实依法履行职责,建议结合实际,着力于以下几方面:

(一)加强财经知识的学习,充实人大常委会财经工作的力量

进一步加强委内自身建设,努力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重视政治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干部的业务素质。进一步发挥财政经济委员会兼职委员的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并及早通过举办培训班、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为审查计划、预算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和服务工作。同时,本着适应改革需要的原则,充实精通财经知识的专业人才,逐步强化人大常委会财经工作的力量。

(二)想方设法,进一步完善计划和预算的审查制度,强化监督措施

完善计划和预算的审查制度,细化审查程序,使预算全过程都纳入依法监督运行的轨道上来,仍是今后人大财经工作努力的方向。需继续探索审查监督计划、预算工作的程序、内容和方法,强化监督措施。

(三)加强调查研究,把握重点

继续围绕立法和监督两方面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及时向有关单位通报情况,加强协调,以提高法规初审质量。建议结合计划预算的审查监督工作,围绕经济运行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如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国有资产管理、经济结构调整、财政体制改革、社会保障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