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范文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精选(九篇)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第1篇: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范文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本土性:授课教师:传统文化知识:补给

中国当代文学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是新文学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新的发展阶段。时间范围从1949年起一直延伸到现在,经历了“十七年”文学、“”文学和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三个重要阶段。从时间长度来讲,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已经接近四十年,大大超出了“十七年”文学和“”文学。所取得的成就也远远超越了“十七年”文学和“”文学。这意味着,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的重心必须转移到新时期以来文学的教学上;课程计划和课时分配也应该向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大大倾斜,教师的素质也必须更好适应新时期以来文学的特点。可是,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主要有哪些特征呢?

一、新时期以来文学的突出特点

新时期以来文学的特点,在当代文学的范畴里是相对于“十七年”文学和“”文学而言的。黄子平在论述“十七年”革命历史题材小说时曾说:革命历史题材小说是“在既定的意识形态的规限内,讲述既定的历史题材,以达成既定的意识形态目的”。其实,这不只是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特点,也是当时“农村题材小说”和其他重要类型小说的特点。“十七年”文学,尤其是“”文学突出的特征就是它们紧密配合当时政治活动,并为之服务,也就是说,它们都具有突出的政治意识形态性。

新时期伊始,国家“拨乱反正”,当时的文学还带着“十七年”文学的遗痕,和政治意识形态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大幕的徐徐拉开,文学很快摆脱了意识形态战车的捆缚,逐步回到了自我本位的立场上,追求文学的永恒价值。新时期以来文学突出个性的一面开始逐步显现。文学的本性是要求作家寻求生命体验的本真表达,在语言上往往表现为“陌生化”的灵动自由的、富于诗意的表达方式。这成为新时期以来文学区别于“十七年”文学和“”文学的重要特征。新时期以来文学的第二个突出特点是西方性。囿于时代的封闭性,“十七年”文学和“”文学极大排斥和疏离了西方主流的文学形式。改革开放却为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提供了与之结合的语境,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思想精神和艺术手法被大胆借鉴和吸收。这突出表现在新时期以淼摹暗谌代诗”、现代派文学、实验剧、先锋文学、新写实小说、新历史主义小说、女性主义小说创作等方面。新时期以来文学的第三个突出特点是本土化。20世纪80年代中期左右,“寻根文学”兴起,开始向儒释道的中国传统文化深层掘进,从民间文化撷取大量资源,逐渐形成了地域主义的文学创作流派。从整体上讲,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期的地域文学还处在深受西方文学强大影响下的模仿性写作阶段,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作家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准备不足,尚处于知识储备期。大约是90年代中后期,文坛的主要作家已经对西方现代文学艺术烂熟于心,对自身的文化和生活的体认也都进入了一个深层次,外来的东西已经内化到成功表现自我文化传统和生命形式的地步。这可以说是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创作真正进入“自觉阶段”的表征。基于此,新世纪的文学创作获得了大丰收,本土化、中国化俨然成为这一阶段中国文学最为醒目的标识。

新时期以来文学的第四个突出特点是时代性。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再到90年代、新世纪初期,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学一路跟进改革开放的步伐,以宽广视野和沉实笔触表现着这个时代。它和探索的时代一起探索,有困惑、有曲折、有畅达、有欣悦,成为这个时代真诚的倾诉者。它所积累的文字成为人们感受这个时代、回望这个时代最可靠的依托,而它自身也成为我们民族步履铿锵走向复兴之路的一支重要力量。

可见,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学具有突出的兼容性特点,它以文学为本位,兼采西方和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表达对时代的体认和感悟。其中最重要的是和中国历史文化的血脉贯通了,于是中国传统文学、文化的大量元素渗透进新时期以来的文学,赢来了中国当代文学真正觉醒的自觉时代。既然如此,以新时期以来文学为主要讲授内容的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就要适应它的这一特点。

二、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要重视传统文化知识的补给

因为新时期以来文学作为新文学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以及它与西方文学的紧密关系,其西方性的特点是一直备受重视的,换句话说,以新时期以来文学作为重点内容的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普遍比较重视对西方文学和文化的学习。可是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对其向自身传统文学和文化学习的本土化倾向则比较轻视。然而,当高等院校从事中国当代文学教学的人员认真面对以新时期以来文学为重心的中国当代文学时,不得不空前重视中国传统文学和文化知识的补给这一问题了。

新时期以来文学的本土化表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大量作品在题材选择、主题阐发和文化意蕴表达等方面的深厚传统联系。历史题材小说在这方面表现最为鲜明。以历史上某一人物为中心内容的重要作品有,杨书案的《孔子》《老子》《炎黄》《孙子》,穆陶的《屈原》《林则徐》,吴因易的《绝代天后》,熊召政的《张居正》,姚雪垠的《李白成》,唐浩明的《曾国藩》《旷代逸才・杨度》,凌力的《少年天子》,颜廷瑞的《庄妃》等等。这类历史小说涉及到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中华始祖、思想家、文学家、帝王、将相、农民起义的领袖,还有后宫的嫔妃等,范围非常广。一些作品以某一朝代或某些历史事件为中心结撰,比如,孙皓晖的《大秦帝国》、杨书案的《隋炀帝遗事》《九月菊》《秦娥忆》,吴因易的《开元盛世》《绝代天后》,颜廷瑞的《汴京》,蒋和森的《风萧萧》《黄梅雨》,徐兴业的《金瓯缺》,刘斯奋的《白门柳》,二月河的“清代帝王系列”,凌力的《星星草》《倾城倾国》《梦断关河》,穆陶的《红颜怨》《孽海情》《落日》,任光椿的《戊戌喋血记》《辛亥风云录》等。这些都是在书写历史朝代或历史事件方面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如果把二三流的此类作品算在内,简直可以把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串联起来。事实上还有新历史主义小说,比如,苏童的《我的帝王生涯》,尤风伟的《石门夜话》等,对历史事件做任意的虚构,也着意解构历史精神,呈现出中国历史的另一面目。历史题材小说构成新时期以来文学创作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然而,新时期以来文学和历史的衔接与对话更普遍的方式是从现实社会人生出发,以民间视野沟通历史。比如,汪曾祺的《受戒》《大淖记事》,韩少功的《爸爸爸》《女女女》,王安忆的《小鲍庄》《纪实与虚构》,阿城的《棋王》,张炜的《古船》,高行健的《灵山》,张承志的《心灵史》,邓友梅的《那五》《烟壶》,冯骥才的《三寸金莲》《阴阳八卦》,实的《白鹿原》,莫言的《檀香刑》《生死疲劳》《酒国》《丰乳肥臀》,贾平凹的《废都》《高老庄》《秦腔》,杨炼的《大雁塔》《半坡》《敦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等,这些作品以各自的方式审视和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或儒、或佛、或道、或法、或阴阳家、或禅宗、或饮食、或宗族文化,等等,往往兼而有之。

一些作品直接从传统民间文化角度观照现代人的生存状态,有张贤亮的《绿化树》,韩少功的《马桥词典》,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贾平凹的“商州系列”作品,莫言的《红高粱》,张炜的《九月寓言》等等。

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书写也是新时期以来文学创作的重要内容,有张承志的《黑骏马》,昌耀的青藏诗,杨炼的《诺日朗》,扎西达娃的《系在皮绳扣上的魂》《:隐秘的岁月》,阿来的《尘埃落定》,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姜戎的《狼图腾》,范稳的“大地三部曲”,杨志军的《藏獒》等等。

新时期以来文学本土化的另一重要表现形式是对中国古代文体的借鉴和使用,比如,汪曾祺的《受戒》《大淖记事》《异秉》等小说,林斤澜的“矮凳桥系列”,杨绛的《干校六记》,贾平凹的《太白山记》,韩少功的《史遗三录》等,它们被称为“新笔记体小说”,上承《世说新语》《容斋随笔》《阅微草堂笔记》、《浮生六记》等中国古记体小说形式,随笔而记,洗练、闲雅。贾平凹的《废都》吸纳了《金瓶梅》、《红楼梦》等明清白话小说的特点,形成了含蓄、简约、富有韵味的格调。莫言的《檀香刑》结合地方戏曲“猫腔”,采用中国古代的“风头”“猪肚”“豹尾”形式结构小说;《生死疲劳》则以佛教的六道轮回结构作品,形式上采用古代的章回体小说。韩少功的《马桥词典》采用了词典的形式。林那北的《浦之上》则穿插话本小说、方志、碑文、书摘、注等古代文体形式,而且不少形式超越了文学形式,采用了实用文体。刘恪的《城与市》也与之类似,杂糅文论、笔记、考证、图表等形式。阎连科的《风雅颂》则借用《诗经》结构文本。而孙惠芬的《上塘书》、阎连科的《炸裂志》采用方志体体例。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可谓在古代文体的借用上达到了文体互渗、文备众体的效果。

新时期以来文学作品与中国古代文化的沟通形成了这些文学作品与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复杂的互文关系。比如,贾平凹《废都》与《金瓶梅》《红楼梦》等形成对话关系,《老生》与《山海经》等形成对话关系。刘恒的《伏羲伏羲》则在和中国文化的始源生殖文化对话。王安忆的《长恨歌》与白居易的《长恨歌》形成互文。阎连科的《风雅颂》《四书》与“六经”中的《诗经》《四书》形成互文。刘震云的“故乡系列长篇小说”与三国文化形成互文;《我叫⒃窘》《我不是潘金莲》与《水浒传》等构成互文。海子的诗歌与屈原等中国古代诗人的生命体验和诗歌创作构成互文。萧开愚的诗歌《向杜甫致敬》明显和杜甫生平与诗歌创作形成对话。光的诗歌《西游记》则不禁让人联想到吴承恩的《西游记》。叶兆言的《夜泊秦淮》让人联想到与此相关的中国古代诗歌。其实远不止这些。可见新时期以来文学创作与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形成了宽广、悠长、深入的互文对话关系。

当然,“十七年”文学和“”文学也有民族性、本土化的特点,比如,曲波的《林海雪原》对《三国演义》《水浒传》等艺术形式的借用,赵树理的《三里湾》、周立波的《山乡巨变》对地方民间文化资源的重视,欧阳山的《三家巷》对《红楼梦》艺术的借鉴,李季、阮章竞等人的诗歌创作对民间歌谣的借鉴,闻捷、公刘等对新疆、云南等少数民族文化的呈现,郭沫若的《蔡文姬》《武则天》、田汉的《关汉卿》等历史剧对历史人物的改写,杨朔散文对古文“诗境”的传承,秦牧散文对古往今来知识的化合,还有被称为红色经典的“八个样板戏”对中国古代戏曲的利用,等等。因此,早有人指出,“十七年”文学和“”文学与传统文学和文化资源保持了深切联系。这实际深延了中国当代文学本土化的长度、也加重了中国当代文学本土化的历史分量。当然,由于“十七年”文学和“”文学深受意识形态的制约,严重影响着它对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借鉴的广度、宽度和深度。中国当代文学自觉的本土化性质还是要由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决定。

三、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急需更新观念,寻求补给中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新途径

从上面的论述看,中国当代文学,尤其是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学具有突出的传统文学和文化意味。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热”和寻根文学、地域文学的创作潮流赋予新时期以来文学厚实的民间性、传统性与古典性。这种传承是全方位的,从儒释道等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心内容到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无不涉及。当然,它不是对这些文化的简单复写,而是作家从现代人的生存处境出发,去搜寻、反思和汲取为现代人可资借鉴的东西。有时是作家从传统借用了现代人体验和思考当下生存境遇的方式,比如,新时期以来文学对传统文体的化用往往起到这种作用;但更多时候是对传统文化精神和内涵的审视与吸纳。这样一来,对中国当代文学而言,传统文化和文学就不再是单纯的形式问题,可有可无加上去的佐料,而是构成其本体性的内容。既然这样,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活动就应该特别重视对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知识的理解与传授。然而,在现实学科体系和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师应对这一问题却有相当的难度。

就一般情况而言,现在从事中国当代文学教学的高校教师在古代文学和文化方面的知识储备是不够的。这是由现代学科体系和培养机制造成的。担任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师通常都出自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本科阶段,未来有可能做高校教师的学生的课程学习还是比较平衡的,基础课程一般都包括了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课程。如果四年时间充分用在学习上,还是会为以后的职业――无论从事古代文学教学,外国文学教学,还是现代文学教学,当代文学教学――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然而这对高校教师来讲还是远远不够的。从事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工作的人一般必须有研究生学历,最好是经过硕士和博士阶段的学习。这一阶段,汉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面就会分出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文献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多个二级学科。拿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的教学来说,这个时候所学内容就专业化了、范围变狭窄了,一般开设的课程会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论、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和流派研究等。当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来讲,核心问题是学术研究能力的提升和毕业论文的圆满完成。而要出色完成此任务,往往会涉及社会历史文化的诸多方面,因此可能会涉及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的知识,但这不是普遍性的,就算涉及了,往往限于课题的具体性,涉及面也是较窄的。所以,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来说,这一阶段的学习基本在利用本科阶段所学的古代文学和文化知识,对它的深入了解则是相当有限的。可是,在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开始讲授中国现代当代文学课程的时候,却不得不面对如此具有传统性和本土化特征的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学,此时的捉襟见肘就是难以避免的了。

这个时候应当通过各种渠道赶紧补课,补中国文学和文化的课。然而,数年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已经在许多人头脑里有了学科固化的思想:现当代文学专业的人似乎不再需要古代文W和文化。学科的门户之见成为横亘在许多人面前的一道无形的墙。而且,对于从事现当代文学教学的人来讲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五四”以来的文化歧化选择本身造就了一种观念,即新文学与传统文学的断裂。但这只是一种假象,实际并非如此。从今天的角度看问题,从古代到近代再到现当代,文学乃是一个逐渐演进的过程,实难断裂。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当代文学教学都应该时时顺流而下或者时时回溯向上。这是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的必然要求。面对当代文学突出的传统性和本土化特征,就需要赶快补充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的深层次知识。否则,要么工作平平、得过且过,要么虽然努力想把课程讲好,却又好像被什么死死拖住后腿,难以深化。

这个时候就迫切需要讲授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师突破自身的学科观念了。文学是一个全息产品,研究生阶段的专业学习是不得已的做法,但并不意味着以后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就可以故步自封、孤芳自赏。而且,我们又在面对传统性和本土化特点鲜明的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对于从事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的老师来讲,切实、到位的观念应该是这样的:一旦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主干,对教师而言,传统文化的补给就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简单补充,而是变成了职业之必需。也就是说,讲授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的老师要有以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作为其第二专业的意识。进一步说,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也成为讲授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师的本位学科了。

既然这样,从事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的具体教师应该怎样做呢?一是勤勉自学。经过研究生阶段学习的人意味着已经获得了很强的自学能力。所以,可以通过具有高度紧迫感的深度系统自学来弥补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知识方面的不足。二是多参加有关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的学术交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师一般都会积极参加本专业的学术活动,这当然是无可厚非的。然而漠视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的学术交流就是狭隘的表现了。三是博士后学习和访学可以选择中国古代文学、文化学、历史学等专业的学习。国家本来提倡博士后阶段所学内容要与原来专业有交错。从事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的老师这样做正好符合国家设置博士后的初衷,当然更重要的是满足了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的需要。访学也当如此。

四、结语

第2篇: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范文

[关键词] 传统知识;知识产权;保护

[中图分类号] F0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07-0077-05

一、相关概念的梳理与评析

传统知识保护问题是新一轮WTO多边谈判和WIPO探讨的议题之一。过去大多数传统知识被简单地划入公有领域范畴[1],人人得自由从中获取有价值的成份而无须考虑其来源群体的权益,但由于20世纪后期传统知识在促进一国经济、文化发展和保持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其保护问题才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关注。国际社会有关传统知识保护的讨论波及到人权、文化、贸易、粮农、土著权利、劳工标准、可持续发展、土地、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等广泛领域[2],WIPO第26届大会第12次特别会议成立了“WIPO关于知识产权与遗传资源、传统知识、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政府间委员会(GRTKFIC)”专门探讨此题。人们日益认识到,已为各国普遍接受的成熟的知识产权规则是目前给予传统知识保护的最现实选择。但由于国际社会对传统知识的概念界定与特性研究缺乏共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传统知识保护上利益暂时相左,因而至今仍未就保护谁、保护范围、如何保护等问题达成最起码的一致。笔者认为,从传统知识概念界定与特性分析入手展开研究,在知识产权保护框架内界定传统知识概念、研究其特性,可以为国际社会探讨此题提供一个对话的平台,有助于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笔者在此首先对当前国际社会在探讨传统知识保护议题时所使用的相关概念进行梳理与简析。

(一)相关概念的梳理

1.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工作用语――传统知识。“传统知识”(Traditional Knowledge)这一术语最初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为开展知识产权保护选用的工作用语。1998~1999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关于知识产权和传统知识的实况调查团为了工作的便利,给出了一个列举性定义,认为传统知识是指基于传统产生的文学,艺术或科学作品、表演、发明、科学发现、外观设计、标志、名称及符号、未披露、以及一切其他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内的智力活动所产生的基于传统的创新与创造[3]。

2. 地方与传统知识(local and traditional knowledge)。联合国的《在经受严重干旱以及/或者沙漠化国家,尤其在非洲向沙漠化作战条约(Convention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 in Countries Experiencing Serious Drought and/or Desertification,Particularly in Africa)》第16条(g)款、第17条第(1)款(c)及第18条第(2)款(a)―(d)中使用了该术语,在该条约中,“传统知识”意指这样一些客体:由一系列关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环境与文化环境的实用性、规范性的知识所构成。传统知识是以人为本的(由那些经验丰富、能力强且德高望重的人士总结并加以传授)、系统的、先验的、代代相传且具有同等重要之文化价值的知识[4]。

3. “土著居民遗产”(heritage of indigenous peoples)。这是联合国人权组织在有关文件中使用的术语,反对歧视和保护少数民族分组委员会特别报告人黛斯・埃里卡-伊莲娜在所著的《保护土著居民遗产的原则和方针》中对其这样界定,土著居民遗产指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公约确定的一切可移动的文化财产;各种文学和艺术创造,诸如音乐、舞蹈、歌曲、仪式以及符号和图案、叙事作品和诗歌以及土著居民之文学艺术创造的各种表现形式;各种科学、农业、技术、医药、有关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的知识,包括以这种知识、分类学来源不详之生物、治疗方法、医药和动植物用途为基础的革新;人的遗骸;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如圣地、重要历史遗迹和墓地[5]。

4. 传统的民间文化(Folklore)。此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使用的术语,该组织在1989年通过的《保护传统的民间文化建议案》将“传统的民间文化”定义为“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它的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它的形式包括: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术及其他艺术。”[6]

5. 土著知识(indigenous knowledge)。该术语出自联合国《土著居民权利宣言草案》序言,指的是土著群落、人种与土著种族拥有的以传统方式获得的知识。[7]而土著群落、人种与种族系指那些世代定居于该地且目前在社会上处于主导地位,但仍保持种族传统特征,并把其种族特征传承延续的群体。

6. 与生物多样性的保存与可持续利用相关的、体现传统生活方式的土著与地方群体的知识、革新与习惯做法(Knowledge,innovations and practices of indigenous and local communities embodying traditional lifestyles relevant for the 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le use of biological diversity)。1992年通过的《生物多样性公约》(下文简称CBD公约)第8条(j)款使用了这样一个术语,该公约并未给出定义。其执行秘书曾指出,“传统知识”用来描述这样一类知识,“其由一群生活在与自然密切接触的环境之中的人通过代代相传的方式而创设,包括一种分类体系、一系列关于当地环境的观察经验,以及一种用以控制资源利用的自律体系……在此基础上,‘革新’指的是土著与地方群体的一种特征,是以传统活动作为过滤器而发生的创新。从这一意义上说,它是一种传统的研究与应用方法,而不一定是特定知识的应用。‘习惯’则是知识与革新的具体表现。”[8]

(二)相关概念简析

前述术语多是各国际组织为开展工作而从各自领域界定的,就其服务于各组织的目标来说,应该是适宜的。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界定侧重文化视角甚至文物视角;“土著居民遗产”的概括强调土著居民对其有形或无形的文化财产的权利以及保持文化传统的权利,故其所划定的范围既包括无形的文化财产也包括有形的文化财产、甚至还包括人的遗骸;而CBD公约执行秘书的界定所强调的更多是纯粹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知识,且其范围仅限于生物多样性领域;同样,联合国《向沙漠化作战条约》中的界定虽然突出了其“以人为本”、“经验的”以及“代代相传”等特性,但着眼点放在促进资源多样性角度,未能涵盖全部传统知识。总之,这些界定虽然能促进在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对传统知识进行讨论,但从知识产权视角下审视,由于立足点不同,目前的界定存在着将传统知识宽泛化和载体化的倾向,以至于一提到传统知识,许多人感受到的是具有传统文化特征的产品或者是那些已经退出现实生活的古老知识,这种习惯认识给确定传统知识的保护范围带来困难,无法满足为传统知识寻求知识产权保护的需要。虽然WIPO将传统知识的范围限定于“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内的智力活动所产生的基于传统的创新与创造”,使传统知识获得知识产权保护成为可能。但这种照搬既有知识产权范围的界定方法也有不足:首先,它未注意传统知识与现有知识产权客体的区别,未能揭示传统知识的本质;其次,其未注意传统知识产生的特殊时代背景、社会功能与存在方式;再次,未将现实的可以要求知识产权保护的传统知识与已经成为历史遗产的那些知识区分;最后,未区分基于传统所产生的智力创造与创新中的精华与糟粕,将其一律放入传统知识范畴,不符合知识产权保护的宗旨。

二、知识产权保护语境下传统知识的概念界定与特性分析

(一)传统知识的概念界定

笔者认为,传统知识概念的界定、术语之使用应立足于知识产权框架下法律保护的需要,舍弃其文化、世袭、物种、民俗等特性。基于以上考虑,笔者认为,知识产权语境下的传统知识是指那些由特定区域的群体在应对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的挑战及与其交互作用中创造的与其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和历史文化背景等因素相依存的,经过漫长历史时期且至今仍在不断演进发展的未以现代知识形态表达的物化知识。

(二)传统知识的特性分析

知识产权语境下的传统知识具有如下特性:

1. 传统知识是人类智力活动创生的未以现代知识形态表达的知识存在。传统知识是人类智力活动产生的未以现代知识形态表达的物化知识存在,一方面,作为一种知识存在,传统知识同现代知识一样是人类智力劳动凝结产生的一种智力劳动成果,它的“内核”虽然是作为精神财富的知识,但它本身却不是一种主观精神,而是以精神的物质表达形式存在的物化知识,并非由智力活动产生的文化遗产不包含在传统知识范畴,[9]这就既将那些不是以知识形式存在的遗传资源、基因物质、历史遗迹、生物多样性等排除在外,又将传统知识载体与传统知识自身作了区分,避免了将传统知识宽泛化或载体化的做法;另一方面,与作为知识产权客体的现代知识产品相比,传统知识又表现为一种未以现代知识形态表达的非规范的物化知识,具有表达上的非规范性。现代知识是一种建立在西方的科学、哲学和社会经济制度之上,经历了完全的分化,是分门别类的、追求精确性、规范性的,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统一标准的知识体系,[10]传统知识是由特定区域的居民个体或群体创造的与其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历史文化环境等因素相依存的地方性知识,这种物化知识通常没有经历现代知识那样的分门别类的分化,而往往是以土著民族的语言表达的,甚至不少还隐含在巫术、信仰、习俗、仪式之中,尚不具备独立的知识形态。

2. 传统知识是一种基于群体传统创生的“活体”而非“死体”知识。知识产权语境下界定的传统知识突出其是一种由过去延续发展到现在的“活的”知识,它不断历经着调适与创新,改变着自己的内容和形态。“传统知识”一词中的“传统”并不意味着古代的、落后的、已被人类先进知识淘汰的老知识,传统知识中的“传统”仅指创制知识的智力活动的背景、方法和智力活动过程的性质使其具有“传统”的性质,包括群体的和文化的背景,在那个意义上,知识被导出、保存、传递的方式至少与内容自身是同等重要的。[11]传统知识的创制与利用是相关群体、民族、社区传统文化积淀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人类社会至今仍在这种传统文化积淀中创制着各种传统知识,传统知识是一种基于传统文化的创制品,同时又是处于不断演进中的至今依然在其来源群体生活中起作用的可交易的、有益于人类或自然发展的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知识也是当代知识而非古老知识。所以,这里的“现代”与“传统”绝无时间意义,而是指代两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实际上,传统知识也是当代知识。

3. 传统知识具有凝聚群体智慧的原创性与族群身份的归属性。传统知识具有集体性,传统知识也许起始时是由群体中的某个个体创造的,但传统知识的最终完成及发展不是靠单个个体社会成员的智慧与灵感,而是其所在的群体,甚至相关联的多个群体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活动中共同行为的结果,是一种集体过程,因而不可能由任何一个单个成员得对其主张“创造者的权利”。传统知识对于传统群体维系其文化的内在一致性有着重要意义,因而超出传统知识原生领域的使用可能会伤害其来源群体的感情,割断与来源群体的联系。

4. 传统知识的承继与发展依赖于其归属群体的言传身教。现代知识一经产生并外化于载体上后,就进入独立的现代知识传播、运行、发展的体系,成为与其发现者、发明者、作者的人身相分离的定在。而传统知识基本上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而创制并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自然延续下来,与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生产与生活方式的自然演进一同进步和发展的知识……此类知识虽然在大多数人类生活区域都已面临不同程度的消灭危险,但其本质上仍属于可无限延续下去的知识。[12]往往存在于传统群体的生活或记忆中,未经过系统的整理和记录,通常是以口传身授或旁观模仿的形式在一个特定的“既是使用人又是传承载体的社会中”代代相传,但传统知识并非静态地、固定不变的世代相传,而是随着环境的改变而不断演进发展,不断创新的“活水”知识,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今天所说的传统知识是一个知识链,是从其产生的原初形态到现在形态的总和,因而传统知识是一种既具有顽强生命力又极其脆弱的知识。它随着传统群体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也会因其持有者、使用者的死亡或原生环境的改变而灭失。

5. 传统知识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与相对保密性。传统知识与特定群体的生存环境、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传统文化密切相关,比如关于动植物的医用信息,适应本地自然条件的建筑方式,利用当地特殊水质、气候条件完成某种产品的信息等等,可以说没有某种独特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和传统文化就不可能产生某种传统知识,因而不少传统知识都表现出鲜明的地域性。

通说认为,传统知识是公知的知识,实际情形则不然,传统知识在其来源群体中是公知的,但在群体范围外尚不能断言其是公知的,至少在其持有人公开之前,较少为该范围之外的人所知,即使在群体内部,其公知的程度也是有区别的,某些成员可能掌握核心信息,而其他成员可能只知道有这种信息,所以传统知识的公知有别于知识产权意义上的公开,其具有相对保密性。

6. 传统知识具有原始整体性与各组成部分的复杂性。传统知识从内容到形式都与群体的、区域的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和礼仪、信仰、文化背景紧密相连,通常表现为一种信仰、文化与知识要素的结合体,体现着特定族群形成的一整套使用方法、习惯、信息和生活方式,它同文化多样性及生物多样性有着密切的联系,虽然我们可以从传统知识中提炼出现代科学意义上的“知识”,但这种“提纯”会破坏传统知识的“原始整体性”,会减损传统知识的文化、历史、宗教、社会学价值。从现代知识产权角度讲,传统知识不是纯某一类知识,而是对由性质各异的传统智力劳动成果组成一体的一个统称,各组成部分的个性差异十分明显,这种差异不仅表现为各地区、各民族所拥有的传统知识因自然环境所限或受民族个性影响而显现出的多样性,还表现为某一群体所拥有的传统知识也大多是由性质不同的部分组合而成。

7. 传统知识具有生成过程的历史久远性与价值实现的不确定性。从生成过程上看,大多数传统知识在其来源群体进入工业社会之前已经存在并随其群体的发展而发展、完善,是一种集群体智慧历经数代或数十代的不断传承、创新、完善而形成的最具原创性的智力劳动成果,其存续的时间已超出现有知识产权制度保护的时间区间,甚至不少传统知识的历史比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还长得多,这也是许多人认定传统知识属于公有领域的主要论据;尽管如此,这些历史久远的传统知识至今仍具有巨大的文化、经济、环境、生态、医学等价值,其价值评估、实现时间、实现方式都有待于现代知识产权制度的调整。

三、结束语

传统知识是一个民族、一个群体多年的、集体的智力活动成果,也是现代社会知识创新的源泉。今天,在传统知识可能成为现代科技及未来科技发展的现实或潜在资源的观点得到更多人认同的同时,人们也认识到,传统知识一旦湮没不可能重复出现,它的消失同生物物种的消失一样可怕,保存此种知识有益于整个社会、国家和人类的未来。受益的形式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有当前的也有长远的,有显性的,更有潜在的。无需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对传统知识的创生和传承曾经起着而且直至今天依然起着巨大作用的传统群体为人类创生和保存了这些具有不可估量价值的传统知识,他们的权利理应得到保护。因而现代知识产权法不仅应保护创新性知识,也应保护创新性知识赖于产生的原生性的传统知识;其不仅应保护创新性知识的创造者的利益,也应保护传统知识的创生群体的利益。当然,由于传统知识个性独特,到底该使用哪些知识产权权利选项来对其进行保护,还需要在国家、国际层面上进一步研究与探索。

注释:

①实际上,即使是一项在传统群体中广为人知的传统知识也不能简单地划入公有领域。传统知识在知识产权框架内是否处于公有领域,主要取决于适用何种新颖性标准,如果适用专利法那种严格的新颖性标准,大多数传统知识可能落入公有领域,若使用那种类似《植物新品种保护条约》第六条规定的新颖性标准,传统知识仍应给于私权保护。WIPO也持同样的观点,详见TraditionalKnowledge and The need to give itadequate Intellectual Protection,WIPO/GRTKF/IC/1/5, P6.

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传统知识保护问题上存在着激烈的对抗。发展中国家坚持要求用有约束力的国际条约明确传统知识保护的“国家原则、知情同意原则和利益分享原则”,而发达国家则坚持先有国家条约再签订国际条约,借以拖延给予传统知识保护的时间。

③参见page 11,WIPO/GRTKF/IC/3/9。

④参见Common Understanding of the Term Traditional Knowledge .Document ICCD/COP(4)/CST/2,paragraph 30.转引自:page 4 of Annex 3, WIPO/GRTKF/IC/1/3。

⑤参见E/CN.4/Sub.2/1995/26,paragraph 13.转引自page 8,WIPO/GRTKF/IC/3/9.

⑥德利娅・利普西克,《著作权与邻接权》第65页,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⑦参见page 2 of Annex 3,WIPO/GRTKF/IC/1/3.

⑧参见UNEP/CBD/TKBD/1/2.paraghphs 84 and 86,emphasis added.转引自:page 3 of Annex3,WIPO/GRTKF/IC/1/3.

⑨JohnMugabe,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and TraditionalKnowledge.P3.

⑩Nakashima, Conceptualizing nature : The Cultural Context of Resource Management, 34(1998) Nature Resource,UNESCO8,P18.

{11}参见GRTKF/IC/3/9, paragraph 29.

{12}唐广良:《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及民间文学艺术表达国际保护概述》,《知识产权文丛》第8卷,第55页,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年11月出版。

[参考文献]

[1]Common Understanding of the Term Traditional Knowledge. DocumentICCD/COP(4)/CST/2,paragraph 30.转引自:page 4 of Annex 3,WIPO/GRTKF/IC/1/3.

[2]WIPO/GRTKF/IC/3/9:8,11.

[3]page 2 of Annex 3,WIPO/GRTKF/IC/1/3.

[4]UNEP/CBD/TKBD/1/2.paraghphs 84 and 86,emphasis added.转引自:page 3 of Annex3,WIPO/GRTKF/IC/1/3.

[5]paragraph 29,WIPO/GRTKF/IC/3/10.

[6]郑成思.知识产权文丛(八)[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2.

[7]【美】德利娅・利普希克.著作权与邻接权[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8]【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9]莱切尔・迈西,克利斯托夫・斯蒂芬斯.知识产权、法律和土著居民艺术[J].高凌瀚译,版权公报,1998,(4).

[10]唐广良.知识产权研究[M](第十三卷)[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

[11]宋红松.传统知识与知识产权[J].电子知识产权,2003,(3).

[12]孙昕,汪玮玮.守望民间――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纪实[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3-04-05.

[13]【美】奥德丽・R・查普曼.将知识产权视为人权:与第15条第1款第3项有关的义务[J].刘跃伟译.版权公报,2001,(3).

[14]唐广良.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及民间文学艺术表达国际保护概述[J].知识产权文丛,2002,(8).

第3篇: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范文

近年来,在高校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大家可以看到英语课本中包含很多西方的风土文化,而有关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介绍是少之又少,导致高校学生在传统文化知识方面的缺失,不利于高校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高校应该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播,将传统文化融入高效的英语教学中去,提高高校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让高校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提升他们跨文化的人际交往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通过对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必要性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运用策略。

一、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1.弘扬传统文化,提升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教学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担负着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的重要使命。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增加高校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有利于很好的弘扬和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提升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渗透,可以充分利用英语的教学资源,让高校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并且通过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能够很好的激发高校学生的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提升高校学生的民族凝聚力。

2.融合中西文化,培养高校学生的跨文化交往能力。当前,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教材内容大多有关于西方的文化,所以,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高效的英语教学中去,可以将中西文化很好地相互融合,让高校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在发展中存在的差异,综合了解中西文化知识,可以有效的培养高校学生的跨文化交往能力。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让高校学生在掌握西方文化和英语基础知识的情况下,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将英语知识更好的运用到中国的文化交往中去,吸取两种文化的精华,提升高校的文化修养。

二、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策略

1.更新英语教学内容,融入中国传统文化。高校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选用英语教学材料时,只注重教材内容中英语知识点的全面性,忽视了对英语教材文化内容的筛选,所以高校英语教学选用的英语教学材料大多都是以西方文化为背景的内容,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较少。因此,高校要提高对选择英语教学材料内容的重视力度,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和渗透,使英语教材中的内容中西文化平衡,让高校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过程中充分借鉴中西文化的语言优势,提高高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汉语水平,有效的培养高校学生的跨文化交往能力。

2.提高高校老师的文化素养,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的文化渗透。想要提高高校英语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效果,不但要选择合适的英语教学材料,同时,还要提高高校英语老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在当前高校英语教学内容中,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较少,英语老师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和课堂渗透也比较少,浪费了英语课堂教学资源,导致高校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缺失,高校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低下,影响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不利于高校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所以,高校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有效提升高校学生的文化素养。将传统文化融入英语课堂教学中去,充分利用英语教学资源对高校学生进行文化渗透。增加高校教师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在英语知识教授过程中潜移默化的融入传统文化,提高高校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第4篇: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中历史;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0008001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并对每个中国人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此,高中历史教师应当运用全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其提高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提高民族自豪感,成为传统文化的发扬者和继承者。

一、改变教学理念,重视提高思想认识

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首先需要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在传统教育观念下,高中历史教师过度关注知识的讲解和应试技巧的传授,这种功利化做法不仅忽视了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也违背了当今高考的考查要求。

在素质教育改革和传统文化推广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淡化历史教学中的功利色彩,重视学生传统文化水平的提高。这要求广大的高中历史教师必须积极学习和领悟我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和内涵,并以此提高自己的个人理论能力、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从而能够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深入浅出的方法,潜移默化地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其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和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提高他们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力,并以此激发其爱国情感、民族自豪感,引导其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结合教学内容,实现知识有效联系

如今的高中历史课本中,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占据了重要的篇幅,并且涉及了各个朝代的多方面知识。教师应当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内容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如在“儒学的兴起”的教学中渗透孔孟思想和儒家文化的知识。另外,教师还应当将教材中的各种知识内容和传统文化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过程中发现传统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从而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并实现知识的有效联系和体系构建。

如在讲解“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时,教师可以将庄子的“天人合一”和管仲的“以人为本”思想进行联系,让学生了解当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思想正在起源和发展时,中国的人文主义思想和文化已经流传千年,并形成了更加科学和完整的文化体系。不仅如此,教师在“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教学中,还可以把《三国演义》中“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内容和思想融入其中,从而让学生感悟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涉及广泛和成熟发展,并在不知不觉中实现知识体系的构建,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惊叹和热爱之情。

三、结合学生兴趣,挖掘传统文化元素

很多高中生对传统文化不感兴趣,主要是由于其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并且其内涵过于厚重和繁杂。对此,教师应当充分结合高中生喜闻乐见的内容,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从广袤的传统文化中挖掘相关元素对其进行教育,从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比如美食几乎对于所有学生来说都有难以抗拒的吸引力和诱惑力,高中历史教师就可以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饮食内容,让学生结合咸粽子、五仁月饼和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等发现中华美食的丰富多彩。另外,教师还可以⒚朗逞由斓酱统的餐桌礼仪文化,将孔孟思想“食不言,寝不语”、尊敬长者等传统文化内容渗透其中,让学生在喜闻乐见、触手可及的内容中学习传统文化,提高文化水平。

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将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进行联系。比如在教学“百家争鸣”时,教师可以对集合儒家、《左传》思想和道家思想的武术文化进行介绍,并结合迪士尼电影《功夫熊猫》的内容进行分析,让学生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实现知识拓展,感知更广泛的传统文化

高中历史课本所展示和讲解的文化内容与中华传统文化瀚海相比只是太仓米,因此教师应当进行传统文化内容的拓展,让学生在更加广泛的领域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并以此掌握历史知识,提高综合能力。

第5篇: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范文

[论文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知识产权

一、少数民族传统知识概述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历史延续的过程中,各少数民族积淀了大量珍贵的传统民族文化,创造出种类丰富、日久弥新的少数民族传统知识。传统知识不仅是民族智慧的凝聚,也是少数民族的特定身份和基因延续。之所以称之为特定身份,不仅是指每个少数民族都有特定的传统知识,能够区别于其他民族,同时,也具备了容易辨识的特点;这种对传统知识的延续,经历了时代更迭,在历朝历代的洗礼中,不仅没有消亡,反而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的发展自己,成为一种民族的传承。

二、我国的少数民族传统知识大体可分为三类:

(一)文学艺术类

1.民间文学,主要指以语言、文字为载体,采取口头或者书面表达形式的民族文学形式,如传说、寓言、神话等;

2.以声音、动作或者声音动作的结合为表达形式的音乐、舞蹈、戏曲等艺术形式;

3.造型艺术,主要是指以手工或其他传统方法制作的造型艺术品、装饰品等,比如绘画、雕刻、陶艺、服饰装束、刺绣制品等。

(二)科学技术类

1.科学知识,主要指少数民族在物理、数学、天文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积累;

2.技术知识,主要指少数民族在生产、生活实践中长期积累的知识,比如农耕、医药、房屋建筑、渔猎等技术知识。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药理等知识以其传奇的特色很疗效,奠定了其在少数民族传统知识中的重要地位。

(三)习俗宗教类

1.包括宗教典礼、宗教礼拜等宗教传统仪式;

2.民间习俗,比如传统节日、传统饮食、传统体育项目等;

3.少数民族传统知识产权保护正当性分析:

(1)民族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符合国家政策。知识产权制度是一个国家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保护知识产权、对哪些知识进行保护以及以多高的水平来保护,取决于国家根据现实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需要作出的公共性政策安排。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传统知识资源丰富,为了保护这部分独特珍贵的文化资源,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目标,理应在制度层面作出合理规制,知识产权制度的政策工具作用便凸显出来。2008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而第四部分中,特别制定了专项任务,其中就明确提出涉及少数民族传统知识保护相关的几项任务,其中就有对遗传资源、传统医药、传统工艺的充分保护和开发。

可以预见的是,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为背景,我国对少数民族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开发也将日益得到重视和关注。

(2)民族传统知识与知识产权载体具有同质性。从载体的本质上看,知识产权和民族传统知识一样,都是一种智力成果,两者是普通和特殊的关系。知识产权的形成是一种保护机制,是对人们智力成果的保护,而保护少数民族传统知识也是对少数民族创造的智力成果的保护,也是一种保护机制。因此,可以说,知识产权与少数民族知识的保护具有相同的特性。在载体上,都是以人为载体,具备非物质性、传承性的特征。

(3)民族传统知识具有私权性。少数民族传统知识是整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共同形成的,而少数民族作为独特的“个体”,享有对传统知识的所有权,因此,和知识产权一样,都呈现出私权性的特征。

(4)对民族传统知识的保护体现了公平正义原则。少数民族历经成百上千年传承下来的传统知识,无论是发明创造之初还是传承保留至今,都非常不容易,理应得到尊重和妥善保护,并可从商业受益中获得其应有利益。但是现有法律体系对传统知识的价值并没有进行应有的保护,而一旦少数民族的传统知识被少部分人商业化,并且获得高额的回报,却没有可行的措施和政策对同样拥有权利的主体进行补偿。民法中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体现出公平、公正的核心理念,而通过上升到法律的层面对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保护,能够公平分配利益,使传统知识的真正权利主体得到合理回报。

(5)对民族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现了对人格权和人权的尊重。少数民族传统知识是族群人格实现的方式,尊重传统知识对群体而言是这个群体、民族自我认同与尊严的基础,同时也是外界对这个群体以及他们生存方式的尊重。

发展权是基本人权中的重要一项,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保护和发展是少数民族发展权的核心。把少数民族的传统知识上升到知识产权,用知识产权法以及其他的政策规章来保护,体现了对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充分利用,实现效益,也能进一步得到保护,是一种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途径。

4.保护困境分析:

(1)保护期间难以确定。传统知识的产生难以确定具体的开始日期,往往是与该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演变而同时进步和发展的。而现行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都要求有确定的时期,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产生时间无法确定,使其受知识产权法的保护产生了一定困难。

(2)保护主体难以确定。现行知识产权制度,知识产权的主体必须确定化,而少数民族传统知识是由本族群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共同创造的,很多传统知识为整个民族拥有或多个民族群体共同拥有,主体多元化,界限难以区分。因而对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界定,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3)保护客体的不固定。传统知识未固定在有形载体上,传统知识的流传与保存主要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这种古老传统的传承方式具有相对不稳定性,可能会随着传承人的逝去、减少而使传统知识流失、消亡。这也给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带来了一定困难。

5.少数民族传统知识产权保护立法选择:

(1)立法保护的指导思想。对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保护构成了国家公共政策的重要部分,从一定意义上看,有没有保护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意识,哪些着重进行保护,用什么样的法制机制进行保护,这是国家实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政策的机制构建和立法理念。因此,在对少数民族知识产权的法制设计上,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多元化与本土化。我国的法律设计对于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保护上,不仅要充分考虑少数民族的实际情况,以本土化为根据,结合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发展状况,也要迎合国际化的趋势,扬长避短、充分借鉴先进国家的立法经验。“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社会文化和经济逐渐多元化的今天,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对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保护上,不仅要保留本质特色,也要主动出击,在国内立法完备的基础上,推动国际立法,实现对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本土和国际上的双重保护。

{2}前瞻性与现实性。当代知识产权法的使命,是通过制度创新推动知识创新,促进经济发展。保护和开发少数民族传统知识,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可以有效促进我国文化的多样性和传承性。因此,通过现代知识产权的保障机制,建立起对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保护机制,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延续,丰富了文化内涵,具有前瞻性和现实性的重要意义。

{3}集体权益和社会公益。传统知识表现形式的知识产权是一种“集体产权”,基于特定的少数民族这个群体而产生和发展,而随着社会开放的程度越来越高,国家对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认同感越来越强,因此,目前而言,少数民族传统知识不仅具备独特群体拥有的特征,也要具备容纳社会公众分享的气度。对传统知识的保护和开发,要摒弃固步自封的落后观念,与社会公益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做到保护的同时,妥善平衡好与社会公益的关系。

(2)传统知识的保护。从权利形态上看,少数民族传统知识是一种具有财产属性的特殊权利,但是这是集体的权利,而非个人独占的知识产权。传统知识的保护,不宜采取著作权模式,现代著作权法是通过“权利配置”来激励信息生产和传播,其私人产权的存在意义,是使著作权人在其作品被传播前即可获得足以激励其投资的收益,这与传统知识保护制度重在维护、传承的立法取向不相一致。但是,不能将传统知识完全排斥在财产权领域之外,在承认其文化价值的同时也应该肯定其应有的财产意义。因此,对于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保护,可以采取一种特别的知识产权形态,从法律制度的设计和构建上看,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考量:

{1}对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补偿性利用。补偿性利用,首先要对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利用和补偿进行区别对待,不仅考虑到开发者的经济利益,也要充分维护少数民族群体的经济利益。而由于传统知识的权利主体是一个群体一个民族,具有规模性的特点,因此,在实际操作上,利用和开发传统知识,可以通过法律的形式,制定法定许可的程序,对传统知识的权利主体进行经济补偿,从而实现开发利用和授权补偿的双赢局面。

第6篇: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传承;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0-0089-02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核心价值的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未来的思维形成、行为方式、思考方式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潜在影响,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脚步加快,外来文化不断涌入中国,与传统文化发生碰撞,部分学生出现了忽略传统文化的倾向。[1]大学生是文化的传承者同时也是接受新鲜事物最快的群体之一,但在文化传承方面却出现了失衡的现象,这种现象值得深思。本文以河海大学常州校区为例,调查了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的现状,分析其原因,以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促进大学生更好地进行文化传承的任务。

一、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认知现状

1.大学生传统文化知识掌握现状

中华文化是经过上下五千年的沉淀发展形成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一不涉及,还涵盖了道德、礼仪、价值取向、思维形成等丰富内容。此次调查问卷设计了一些题目来了解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情况。其中有一道高中学习过的文言知识的客观题目回答的正确率不足70%;均阅读过四大名著的学生占调研总人数35%;能讲出5个以上传统节日起源的学生只有25%;在对于自己家乡历史文化了解程度问题中,有深入了解家乡文化的学生不足6%。以上几个方面的调查显示,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不足,掌握不够,这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有不利影响的。

2.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情况

传统文化意识主要是指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程度。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程度直接关系到他们学习传统文化态度。问卷调查显示,48%的学生对传统文化不感兴趣;关于是否应该继承传统文化,22%的同学认为应该继承并发扬,77%持中间态度;在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重视调查中:30%的同学认为节日放假可以更好地体验节日意义,70%表示无节日感受;有69%的同学喜欢春节,31%的同学选择了圣诞节。在古典书籍阅读方面,只有27%的同学愿意学习。对于传统文化未来发展的看法,47%的同学持乐观态度,32%持中间态度,21%的同学持悲观态度。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较低,对文化的认同感并不高,这对文化传统有不利影响。

3.传统文化学习途径情况

大学生获得传统文化相关知识的途径很多,根据问卷调查所得,有65%的同学主要通过课本知识了解传统文化相关知识,17%通过长辈讲述了解,还有17%的同学通过网络媒体等方式了解,1%的同学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可见大学生主要了解学生的方式是书本知识,但事实上,书本上所教授的知识大学生吸收的效果并不好,大多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过后就遗忘。同时,也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过于狭窄,大部分只局限在课本知识上,课余通过其他方法了解的较少。

4.大学生传统道德践行情况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厚重的道德追求。孔子的学说是以“仁”为核心的最高道德标准。“仁”的含义包括“克己”“爱人”两方面,而以“礼”为准则。但是在中西方文化不断交融的今天,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传统道德意识渐渐淡化。清华大学教授张岂之在接受《中国教育报》记者采访时曾说:“中国的大学生虽然拥有优秀的学业成绩,但缺乏合作精神,待人接物缺少文明礼貌。”[2]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弱化主要就表现在这两方面,一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在校园中主要表现为:在自习室大声讨论题目,考试作弊手段层出不穷,宿舍同学相处越来越困难,为各种小事儿大吵大闹等等。二是行为举止欠缺文明礼貌。主要表现为:不按顺序排队,随意损坏公共财物,上课时大声喧哗,目无师长,公共汽车上不愿与老人让座等等。这些都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弱化的表现,而思想道德素质的弱化则是学习传统文化不够的具体行为表现。

当代大学对传统文化知识掌握不足,传统文化意识薄弱,传统思想道德素质弱化等,这些结果都显示出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是不容乐观的,这不得不让人陷入沉思。

二、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不足原因分析

1.客观环境影响

大学生对于事物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从小成长的环境。而今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认知的影响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父母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父母是在成长过程中陪伴孩子最久的人,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目前大学生群体的父母大多是60年代到70年代的人,那个时候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大环境是比较恶劣的,这就导致了父母阶层的目标大多是求温饱,而不是追求精神文化需求。并且在新旧文化交替的时代,传统文化被一度认为是腐朽、古板的旧文化。如今大多数父母的心愿被狭隘地定义为“考上重点大学”,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让孩子在课余时间上补习班,却不认为应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2)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缺乏。教育是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的途径,但问及关于已经学习过的文化知识时,回答的正确率却不足70%,教育的效果不尽人意。在我国,大多数高校是不注重传统文化教育的,高校为了赢得更好的生源,在教学计划上更重专业而轻人文这种带有功利性的教育不仅对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兴趣的培养、人文素质的提高不利,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得急于求成。尤其是理工科院校,人文社科类课程多以选修课的形式存在,并没有纳入学生的教学计划中,选修课往往课程内容分散,学生无法进行系统性的了解与学习,这就很难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与此同时,老师的素质也在此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古语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然而在大多时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关注到了解惑这一层,对于学科的整体内涵,以及上升至哲学问题上的地方却极少涉及到。一方面当今的老师也是从应试教育中走过来的,自然地将以前的学习结构、框架带入到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3]另一方面是教师的责任心与道德素质还需要进一步地提高。一些老师对职业的认识不够,对职业的荣誉感不够,他们认为教书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并没有把引导学生承担起传统文化的责任作为自己的成就目标。

(3)社会大环境影响。经历后,中国经济倒退了十年。改革开放后,国家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当前中国社会上有很大一部分人开始推崇拜金主义思想,并且市场经济体制带来的快节奏生活,也让人们在工作生活中变得急功近利。为了获得更好的物质生活,人们变得越来越现实,社会上主流认为对个人发展有用的是各种专业证书、等级证书等,培养人文素养,提高综合素质就显得对自己“无用”。

(4)外来文化入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文化不断融合与碰撞,然而渐渐形成一个词――文化入侵。首当其冲的就是中国传统节日与外国节日的不同待遇。“洋节”在近年来大受追捧,而中国传统节日却呈现萎靡之状;其次就是饮食文化,麦当劳、肯德基、韩国菜、寿司等在中国大受欢迎;再次就是西方价值观的渗入,大学生学习西方的自由主义精神,崇尚自我,变得更加自私,越来越没有团队合作精神。大学时期是人生重要的成长时期,同时学校也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给学生。大学生踏入相当于半个社会的大学,面对大学里多元的文化,许多大学生对各种各样的新鲜信息没有一个好的判断力,最终往往选择盲目跟风。部分大学生在此过程中甚至产生了民族文化无用的想法。

2.主观原因分析

(1)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存在偏差。由于教育体制问题与大学课程设计的限制,大学生缺乏对传统文化的系统性学习,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很难有清晰的认识。中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包括文学、艺术、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等各个方面,可谓包罗万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并富有民族特色。近百年来,传统文化经历了被抛弃和重新拾起的跌宕过程,这一过程对当代的大学生也造成一定的影响。许多学生对一些传统文化存在误解,他们认为传统文化是封建糟粕,比如认为《易经》是算命的,《孙子兵法》已经过时,阴阳之道只是迷信之说,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早该被丢弃。其实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由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存在偏差,很难理解这一点,也就更难积极地去学习。

(2)大学生功利思想过重。古代职业地位排行是“士农工商”,士人为首,商人最末。然而如今金融热将这顺序颠倒过来。经济类专业受到大家热捧,人文社科类专业几乎无人问津。如今,读书成为了一个找工作的工具,通往社会的踏板。学生在选择大学时,关注的主要是学校的科研水平、师资力量、硕士点博士点数目、就业率等。[4]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铁饭碗早已打破,高的学历并不代表好的就业和高的工资,为了自己以后“长远的发展”,很多学生在大学期间只关注自己的专业知识,宁愿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专业知识和考取专业的证书上,也觉得比读古典名著、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和古典乐器这些貌似毫无作用的东西更有实际的意义,这也就导致传统文化无人传承的尴尬局面。

三、提高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认知的建议

在清华一百周年校庆上,同志在讲话中把“文化传承与创新”明确为高校的第四大职能。这就表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已经变成一个时代使命,社会各界对此都应该奉献自己的力量,责无旁贷。

1.对社会的建议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内容对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思想品味和道德素养等有着重大的意义,然而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存在许多偏差,认为是封建的糟粕,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社会整体氛围对一个人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的影响。因而,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从而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帮助大学生自觉地学习传统文化。

2.对学校的建议

(1)利用文化资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传承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书籍、文物、遗址等就是很好的物质载体。而这些载体,就是学校可利用的资源。具体来讲:一是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观民俗博物馆、名胜古迹等,让学生从中体味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二是学校应鼓励学生在课余参加当地民俗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当地的文化活动。[5]三是学校在当地民俗工艺厂建立暑期社会实践基地,成立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暑期社会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来了解学习传统文化。通过以上措施,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多元的传统文化相关活动中,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从而建立文化自觉。

(2)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活动是进行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方法,既给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还在让大学生在活动中收获知识。学校就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宣传,以及号召全校师生学习传统文化。团日活动、演讲比赛、辩论赛都可以将主题设为了解传统文化、宣传传统文化。院校也可以组织形成一个传统文化社团,专门在每个传统节日组织活动,让大学生体验传统技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改革完善教学体系。课堂教学是大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高校可以通过提高人文课程在选修课中的比重和增加一些必修的人文课程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开设文、史、哲等人文课程,引导大学生来学习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知识,从而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气质等。高校也应更加重视人文课程,加大对人文课程的教学投入,并提高此类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权重,以引起学生的重视。

3.对大学生的建议

(1)思想上,端正态度,增强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大学生应该端正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应了解到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国家的瑰宝,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需要继承与发展的民族的根。正如在五四重要讲话中说到:“中国梦是我们的,也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中变为现实。”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应该加深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牢记中国梦,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其精神,继承其精髓,是作为中华儿女不可推卸的责任。

(2)行动上,自觉学习,主动宣传。首先,大学生应该自觉主动地学习了解传统文化知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文化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这就需要大学生有一定的辨认能力,去其糟粕,继承与发展其精华。其次,当对传统文化有一定认识与理解后,大学生应该发挥“达,则兼济天下”的精神,从正确的立场、正确的角度向周围的人群传播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让更多群众、更多国家都能修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谬解,从而对千百年来经时间冲刷却依旧流传下来的历史遗珠有着正确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黄小平.传统文化的缺失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35).

[2]范绪锋.著名史学家张岂之谈入世后传统文化教育:立足本土拥抱世界[N].中国教育报,2002-01-05.

[3]齐瑾.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看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的缺失[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3).

第7篇: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范文

中国现代性的发生,摧毁了传统知识分子对于家族的社会认同、对于国家的政治认同和对于儒教的文化认同,使新知识分子发生了身份认同危机。中国现代性的历史就是知识分子寻找精神家园的历史。随着革命及新中国的建立,这种危机得到特殊形式的解决。改革开放后,中国知识分子开始了新的身份认同。

【关键词】 现代性 中国 知识分子 身份认同

自从中国现代性发生,传统社会解体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就陷入了一种生存困境,同时也开始了漫长的身份认同的历程。由于知识分子是现代性的载体,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这个历程可以解释现代性在中国的命运。

中国传统社会的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基于三个层面,即对家族(祖先)的社会认同、对国家(皇帝)的政治认同和对儒教(孔子)的文化认同。家族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也是传统知识分子安身立命的基础。中国不存在西方意义上的民间社会,传统民间社会实际上就是家族。传统知识分子不是独立个体,也没有社会活动的空间,而是家族成员,他们没有从家族中分离出来。传统知识分子不仅在家族中生长,而且在家族中受教育(私塾和家教),在家族中尽孝,延续家族事业是他们的最基本的职责。如果不能出仕,就做乡绅,为家族服务。如果出仕,是代表家族为国效力,光宗耀祖。将来致仕,就荣归故里,造福桑梓。总之,家族是最后的归宿,不仅在生活意义上,而且在精神意义上都是如此。传统知识分子可以没有国,但不能没有家,在仕途不得意时,往往就回到家族去,从而找到了精神的寄托;而所谓归隐,实际上是回归家族。传统知识分子的道德理想是“内圣外王”,“内圣”是“修身”,而“齐家”是最低要求,是“外王”的基础,最高理想是“治国”、“平天下”。因此,国家成为传统知识分子的政治理想之所在。这种“外王”理想不仅仅是一种功利行为,由于它与“内圣”联系起来,因此也是一种最高的人生境界。

传统知识分子的文化之根是儒教,儒家学说几乎是传统知识分子的全部知识来源,它既是一套道德一政治学说,又是一种信仰体系(所谓“内在的超越”),没有发生形上与形下、经验与超验的分化,也就是所谓“天人合一”、“体用不二”的准哲学和准宗教。儒家学说不仅论证了“外王”的合法性,而且为知识分子提供了终极价值。这就是一种“圣化”的境界,它使世俗的活动(齐家、治国)具有了神圣的意义。在传统社会里,往往有一个最高的权威即“卡里斯玛”,成为整个民族的信仰。中国传统社会的“卡里斯玛”是家族(祖宗)——国家(皇帝)——儒教(孔子)三位一体,中国知识分子也是这个“卡里斯玛”的信仰者和论证者,同时也在这三个层面上实现了自我认同。

现代性是一个“祛魅”的世俗化过程,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的“卡里斯玛”解体,传统家族、国家、儒教被摧毁,“圣”沦落为俗。

现代性的发生,意味着家族的解体和家族权威的衰落。由于外国资本的入侵和国内资本的产生,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打破了家族化的自然经济,现代城市兴起,造成农村破产,家族解体。同时,现代知识分子产生。他们虽然大多数出身于农村,但不可能再返回农村,而是脱离家族,流入城市,成为城市平民。正是由新知识分子发动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他们倡导个性解放、平等自由,首先就是反对家族制度,家族主义因受到个性主义的冲击而衰落。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和曹禺的《雷雨》之所以引起广泛的共鸣,就在于抨击了旧的家族制度,讴歌了个性解放。家族失去了以往的神圣,而且变成了罪恶的渊薮,祖先这个民间的“卡里斯玛”也失去了魔力。知识分子因此脱离了家族的羁绊,获得了人格的独立。

现代性的发生,也摧毁了传统国家,致使君权崩溃。在西方列强的打击下,传统国家日趋衰微,君威一落千丈,于是就有变法和革命发生,传统的王朝国家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变。1905年清政府被迫废除科举考试制度,断绝了知识分子与国家的联系渠道。辛亥革命清王朝,不仅改变了中国的政体,而且也打倒了皇帝这个政治“卡里斯玛”偶像。从此,中国知识分子就失去了“外王”的理想,也从国家的束缚下得到解放,变成了自由知识分子。

现代性作为现性精神,也摧毁了儒教。儒学不仅由于传统社会的解体而衰落,而且在西方传入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冲击下瓦解。五四新文化运动举起科学、民主的大旗,批判孔孟之道。儒学是传统的伦理思想体系,缺乏科学精神,因此科学主义乘虚而入;儒学泯灭个体价值,因此被民主自由思想一攻即破。中国新一代知识分子产生,他们不是私塾中读四书五经出来的旧士子,而是国外或国内洋学堂里培养出来的城市知识分子;他们的知识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由儒家传统学说变成现代科学和人文知识。对孔子的批判毁灭了知识分子的文化“卡里斯玛”偶像,使其失去传统思想的约束,获得精神的自由。

在现代性的冲击下,中国知识分子挣脱了传统的襁褓,由圣入俗,具有了独立个体的身份。他们环顾世界,不免感到陌生、焦虑和彷徨,不知道从哪里来,向哪里去,发生了所谓身份认同危机。身份认同危机包括社会认同危机、国家认同危机和文化认同危机,这是全面的生存危机。正是为了摆脱这三重危机,中国知识分子开始了自己的现代寻根。

家族的解体和家族主义的衰微,使新知识分子获得了自由。但是,这也造成了个体生存的危机和社会认同的危机。外国的娜拉走出家庭后,可以走进社会,从事自由职业;而中国的娜拉走出家庭后,却很难找到安身立命之处。(因此,鲁迅提出“娜拉出走以后怎么办?”只是中国的问题,而不是西方的问题)因为传统中国没有市民社会,只有家族即传统民间社会;而由于市场经济极不发达,传统中国的解体并没有立即创造出一个市民社会,没有给新知识分子留下一个足够的生存空间。新知识分子不能回到传统家族中去,又无法在市民社会中立足,难以找到固定职业,于是成为一群社会“流民”。这种生存状况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认同的问题,即知识分子能否融入社会并成为社会的积极成员的问题。显然,成为社会流民的知识分子只能成为社会的破坏力量,而不能成为积极的建设力量。成为社会流民的知识分子也失去了最基本的生存依据,它原来是由家族承担的,而现在本应由市民社会来承担,却由于市民社会发展的受阻而丧失了。因此就造成了根本的价值危机,孤独的个体无所附丽,价值选择就失去了根据。这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悲剧的根本原因。

由于缺乏民间社会的生存空间,他们便只能直接介入政治领域。传统士子可以经科举考试进入政治领域,成为国家的工具,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知识分子便丧失了晋身之阶,与国家分离,成为失去依托的孤独个体。虽然仍然有一部分知识分子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政府,以后政府也建立了公务员考试制度,但由于政治的紊乱,就总体而言,还缺乏知识分子从政的正当通道。更重要的是,中国没有形成一个发达的公共社会,各种社会组织、团体、政党和舆论工具都受到限制,知识分子没有正常的参与政治生活的渠道。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外王”理想在新知 识分子身上并没有消失,而是转化为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这种政治热情受到压抑,于是,他们只能以造反者的身份介入政治,成为革命知识分子。这就是说,传统国家(皇帝)的偶像被摧毁,新知识分子发生了国家认同的危机,他们与国家政治体制相分离、相抵触,成为政治的“流民”。而革命既是与国家分离的表现,也是重建新国家以达到与国家融合的努力。另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是,本来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主要是“专门的知识分子”,他们最初是抱着实业救国的志向或职业的兴趣选择各种学科的,但由于市场经济的落后而难以成为自由职业者,加之政治使命感的驱使,于是他们就放弃自己的专业和职业,由“专门的知识分子”转化为“普遍的知识分子”,即启蒙知识分子和职业革命家,如鲁迅、郭沫若弃医从文,胡适由学农学而改学哲学等,其他如陈独秀、、、瞿秋白等更成为职业革命家。在中国,“普遍的知识分子”最后只能是革命家,因为启蒙知识分子的生存空间很小。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启蒙运动,本来胡适等人抱定“二十年不谈政治”,专注于思想文化建设,这是一种自由知识分子的立场,表明了对国家的独立性。但仅仅过了数年,思想启蒙就转入政治革命。其中原因除民族危机和社会问题的紧迫性外,也由于公共社会没有成长起来,启蒙未能收到广泛的社会效果,大众仍然没有觉醒,从而激发了知识分子的急躁情绪,最后很快放弃启蒙而投入革命。而胡适等人虽坚持启蒙,但已经把重心转向当政府的“诤友诤臣”,结果碰壁。

儒教的毁灭,也导致新知识分子的文化认同危机。这种文化认同危机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现代性的“祛魅”,使文化由圣入俗,引进科学、民主,只是在“用”的层面重建中国文化,忽略了对“体”的层面的引进和重建;而由于传统的“道”的失落和新的“体”的缺失,导致文化的神圣性失落和信仰的缺失。科学、民主可以解决社会变革问题,但不能解决终极价值和信仰问题。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发生的科学与玄学的论战和对宗教的批判,都是企图以新的“用”取代传统的“道”、“体”,这不但没有解决终极价值和信仰的缺失问题,反而使这个问题更加严重。因此,新知识分子对现代文化的接受就隐含着危机。他们的终极追求受到压抑,而科学、民主信念的正当性也缺乏终极的论证。一些留学西方的新知识分子之所以后来转向文化保守主义(如学衡派),除了民族主义之外,还由于引进的西方文化缺乏终极价值,从而导致对新文化的凡俗化的反弹。另一方面,由于新知识分子所受到的教育是西方的、现代的,因此与传统文化格格不入。为了启蒙,他们引进西方文化,并激烈地反传统。中国本土文化成了异质文化,而西方文化又远离传统,得不到传统文化的“支援意识”,这就造成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失根。他们在中西文化之间、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无所适从,成为文化的“流民”。如鲁迅一方面对传统文化深恶痛绝,称之为“吃人的宴席”,主张“别求新声于友邦”,另一方面骨子里又是个民族主义者,对西方文化极为排斥,写于五四时期的小说《阿q正传》中的“假洋鬼子”形象(作品中唯一的接受西方教育的人)就透露出这种潜意识。他由五四时期的西化转为革命时期的反西化,也体现了新知识分子的这种文化漂流状况。

新知识分子在现代性进程中发生身份认同危机,成为“社会流民”、“政治流民”和“文化流民”,就必然产生一种现代性焦虑,这是新知识分子最根本的精神状态。中国现代性的精神气质,从全民族方面看是怨恨(民族的与阶级的怨恨),从知识分子方面看则是焦虑,这与知识分子的反思能力和超越追求有关。从表面上看,新知识分子的革命选择是基于现实功利目的——救国救民,与形上追求无关,但实际上更深刻的精神动力是获得终极价值和重建生存家园。现代性焦虑是生存性的危机感,首先是由于脱圣入俗而产生的恐惧和忧虑。新知识分子在现代性的冲击面前,找不到安身立命的根基,不由得茫然失措。鲁迅是值得研究的典型的个案。他在五四前和五四后都曾经有一段苦闷、彷徨,这不仅仅是由于找不到救国救民的道路,更深刻的原因是在现代性面前的生存性的焦虑。他对人生有一种深刻的怀疑,潜藏着一种悲观主义的哲学,这种怀疑和悲观几乎终其一生伴随着他,不论是在信仰激进自由主义的五四时期,还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时期,这种焦虑都没有完全消除。鲁迅的深刻之处就在于他没有掩饰和抹杀这种焦虑。现代性焦虑还表现为知识分子对现代性既渴求又充满疑虑。由于对现代性的渴求,五四时期新知识分子对于各种西方现代思潮和“主义”采取拿来主义,不管是自由民主主义还是无政府主义;社会民主主义还是共产主义,都兼收并蓄,《新青年》和“少年中国学会”都是如此。同时,他们对现代性又充满疑虑,因为中国的现代性意味着脱圣入俗,意味着终极价值的失落,意味着反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接受西方(而且是压迫者)的文化。因此新知识分子的政治信仰也是多变的,这种改变基于对现代性的不信任。如处于新旧知识分子之间的梁启超就曾主张过保皇主义(辛亥革命前)和自由民主主义(辛亥革命后至前)以及保守主义(后);、陈独秀、等也都改信过各种主义,最后才选择了共产主义。正是基于这种现代性焦虑,才导致新知识分子在五四时期选择了现代性,五四以后又选择了反现代性,从而使中华民族和知识分子本身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坎坷命运。

中国现代性的历史,就是知识分子寻找生存家园的历史。由于家族和家族主义的破产,新知识分子离开家族走向社会;而由于民间社会尚未形成,他们成为无家可归的社会流民。于是新知识分子就投身于革命,在革命队伍中找到了新的“家”。许多新知识分子家境很好,是出于爱国爱民的信念才参加革命的,但找到社会归属感仍然是重要的动机。革命队伍的核心是革命政党,它不同于西方的民主政党,后者仅仅是世俗的政治组织,党员保留着独立性,而前者则是神圣的“家族”,党员和革命队伍的成员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全部生活和生命,个体完全融入集体,“把一切献给党”;由于党是共产主义的组织,入党就具有了超世俗的意义,从而找到了生存的意义。这就是说,在革命队伍里新知识分子获得了新的社会认同。

由于新知识分子与国家分离,从而失去了“外王”理想,他们就在革命斗争中摧毁旧的国家,建立一个新的国家,并重新获得国家认同。这个新的国家就是前苏联社会主义提供的样板。革命是新知识分子取得与国家一体化的唯一途径,在革命中知识分子获得了自己的政治身份,从而结束了自己政治流民的历史。新知识分子在革命斗争中实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这种政治理想是与共产主义相联系的,因此具有超世俗的终极价值,达到了“外王”与“内圣”的一致。

传统文化的瓦解,导致文化的脱圣入俗,新知识分子丧失了文化认同,成为文化流民。他们不可能向宗教和形上哲学中寻求超越,这是中国文化的实用理性特征决定的。于是,新知识分子就开始寻找和重建新的天人合一、体用不二的文化。前苏联传人的革命理论即东方化的马克思主义,一方面以最高的科学和最先进的意识形态的身份与现代性相衔接,另一方面又以理想主义的品格即共产主义学说重建了革命的“体”和“道”,从而具有了形上的意义。五四时期的在1918年11月15日发表于《新青年》5卷5号上的《bolshevism的胜利》一文中引述《泰晤士报》文章的话:“bolshevism实是一种群众运动,带些宗教的气质。……有了bolshevism于贫苦的人是一好消息,于地上的天堂是一捷径的观念……”并指出:“这话可以证明bolshevism在今日的俄国,有一种宗教的权威,成为一种群众的运动。岂但今日的俄国,二十世纪的世界,恐怕也不免为这种宗教的权威所支配,为这种群众运动所风靡。”在与众多的西方现代性思潮的斗争中,特别是与三民主义的斗争中,马克思主义能最终取得胜利,它的理想主义品格和终极关怀功能是重要原因。新知识分子在革命运动中实践马克思主义,不仅实现了救国救民的理想,而且找到了新的信仰,从而获得了文化认同。

以上可以看出,中国新知识分子对现代性的回应经历了肯定和否定的历史回合:洋务运动、、辛亥与五四时期接受了现代性,导致脱圣入俗和知识分子身份认同的危机。在五四后的革命中,新知识分子以反现代性的方式进行了重建社会、国家、文化的努力,并重新获得了自我认同。在建国后,进一步完成和强化了这种反现代性的建构。

在建国后,按照前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建立了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其基本性质是国家与社会不分,国家对社会生活施行全面控制,包括经济上的国有制和计划经济,政治上共产党的一元化领导以及文化上的意识形态一元化等。这就重新建构了一个高度一体化的生活世界,知识分子在这个生活世界里完全被同化了,他们也认同了这种存在。

在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下,没有民间社会的存在,家族也被消灭(通过农村破产和城市化有限地消灭了家族,共产党则通过和集体化彻底地消灭了家族),取而代之的是“单位”。单位不仅是生产单位,而且是国家的细胞、人民生活的共同体,它在党政机构的直接领导下,集国家的几乎全部功能于一身,代表国家管理成员的经济生活(生产以及一切社会服务等)、政治生活(通过党组织进行意识形态宣传教育和监督阶级异己分子)、执行法律(治安保卫甚至有送劳动教养的司法权力等)以及文化生活(工会、青年团、妇联等主要工作)。每一个人都要属于一个单位,工人属于工厂,农民属于,干部属于机关,知识分子属于文化教育等事业单位,就是没有工作的人也有相应单位管理,如学生属于学校,家庭妇女属于街道居民委员会。这样知识分子就结束了社会流民的历史,成为单位的一分子,找到了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处。单位是国家的细胞,是革命的家庭,知识分子融入单位就得到了归属感、神圣感,产生了一种忘我的集体主义意识。在单位体制中知识分子获得了社会认同,找到了生存的家园。但是,这是以牺牲知识分子的特性为代价的,他们不再是自由知识分子,而成为单位的属人。

在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下,知识分子主要是作为小资产阶级成为人民中的一部分。同时,知识分子凭借自己的知识获得了“国家干部”的身份,虽然低于党政干部,但高于普通人,而且少数人改造好了还可以入党,转化为党政干部。这样,知识分子就结束了政治流民的身份,获得了政治身份。改造思想是获得这种政治身份的必要途径,为此知识分子也经历了各种磨难,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毕竟获得了国家认同。这种认同是与共产主义的神圣使命相联系的,因此具有超政治的意义,它成为知识分子的终极关怀、最高理想。国外一些人不理解中国知识分子为什么能被“洗脑”,为什么无怨无悔地认同社会主义。他们不明白,对于中国知识分子来说,社会主义意味着找到了安身立命的所在,意味着实现了“内圣外王”的使命。

第8篇: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范文

1.1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的本质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生产分配和消费为重要因素的经济”。在知识经济中最重要的是人才。知识经济时代具有如下特征。知识是主要资源。知识经济时代是以知识为主要资源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时代,一切都需要知识作为基础,基本所有的经济行为都离不开知识。知识经济时代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信息化是知识经济与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主要区别。信息化打破了时空上的限制,突破了国与国之间的障碍,促进了知识经济的发展,但是也加剧了竞争。知识经济时代突出了人才的重要性。传统的诸如农业经济等经济形态都是建立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的,其竞争的对象也主要是土地、劳动力等重要的资源。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才是首要的生产要素,而知识的产生传播、继承、创新更加离不开人,这就突出了人才的重要作用。

1.2数字出版

数字出版时相对于传统出版的一个泛化的概念。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于出版的认识,大大的拓宽了出版的领域,对于出版物的种类也是一种丰富,同时还打通了各个出版环节。数字出版的概念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出版过程数字化、内容产生的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的数字化。数字出版技术包括数字化编辑技术、数字化复制(印刷)技术等其它与出版相关的其他技术。数字编辑所编辑的对象不仅仅是数字文本,也包括数字图像、数字音频和数字视频。数字文本的编辑在大多数的windows应用程序中都是一致的,需要掌握以下基础:定位插入点、文本选定、字符删除等。对于数字图像的编辑需要掌握图像的裁切、拼合、修整,例如为图像添加文字等。数字化复制(印刷)包括了生产流程数字化、媒体数字化、控制自动化、生产集成化、传输网络化。生产流程数字化是将印前、印刷、印后加工工艺过程中的多种控制信息纳入计算机管理。生产流程的数字化使得生产过程进行了全方位的整合

2知识经济时代数字出版对文化建设的影响

2.1消极影响

外来文化的冲击,弱化民族精神,使得民族文化受到冲击。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已经按照承诺逐步地对外开放了我国相关的文化市场。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我国与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水平。为了能够维护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我国禁止了外商投资设立和经营新闻机构、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音像制品、文艺表演团体、电影进口和发行等等。然而知识经济时代产生的数字出版则可以不拘泥于传统纸质媒体的传播,通过新的渠道与形式进行传播。通过数字出版使得外国文化在中国的盛行,通过这些文化入侵,西方资本主义国际不断的推销他们所谓的民主、自由、平等、法治等政治制度和文化价值观念,从而引起了部分国人对传统民族文化产生怀疑、否定,对一些传统美德视而不见,民族精神被大大的弱化,十分不利于我国文化建设。知识经济时代的数字传播为不良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生产力得到了大力的提升,带来了人类文明的跃进,数字出版虽然对促进知识的传播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却不可避免的为某些不良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新的途径。知识经济时代,随着数字出版的高速发展,网络出版发展也在不断加速。然而网络却不分国界、不分民族,使得各种涉嫌色情暴力的网络游戏的广告科在网络上随处可见。在网络上充斥着色情及其他的各种低俗信息。整治这些不良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净化社会文化的环境的重要举措。

2.2积极影响

第9篇: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育;传统文化渗透

在高中教育教学中语文作为重要的学科科目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高中语文学科的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习相应的基础知识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为此,高中语文教育教学越来越受到教育教学中广大教师的重视。在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具有优秀的品格,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意义

(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国传统文化本身内涵比较丰富,在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中为学生渗透相应的传统文化知识,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更加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对学生价值的培养也有一定的作用。在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丰富性,另一方面也能够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的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了解民族文化

在高中语文学习中让学生学习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内容,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具有健全的人格品质,还能够让学生从多方面了解我国的文化历史。学生在学习高中知识的同时,能够了解到我国文化发展的伟大成就,并能够感受到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取得更加热爱自己的国家,激发学生的求职欲望。

二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现状

(一)忽略情感方面的教育

在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中给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一些古文、古诗词。更多的是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对传统文化进行进一步的了解,以便能够在思想上得到和古人产生一些共鸣,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其精髓[1]。但是在当前的高中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是给学生渗透学习古文的一些方法,给学生讲解古诗文中的一些知识,不能很好的引导学生领悟古诗文所包含的思想感情,也就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过分依赖工具书

在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主要是通过古典文学的学习途径,但是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不能通过自己的理解进行学习,大部分学生都是借助工具书进行学习,《高中文言文翻译》这些工具得到了学生的青睐,学生通过这些工具来学习古诗文,但是就缺少了自身的理解,这样学习古诗文的价值也就不能很好的体现出来,也就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应注意的问题

(一)提高文化素养

在我国历史的发展长河中,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经历了多次政治以及意识形态上的冲击,越来越远离人们的生活。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渗透已经成为在教育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在人们的生活中要意识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定的人文环境,以便更好的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强化汉语的社会地位

在我国历史的发展中汉语一直是我国的母语,也是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对母语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我国人民的素质。但是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母语教学并没有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为此,在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需要意识到母语教学的重要性,以便更好的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

(三)提升教师素质

在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意识到自己的角色不仅是学生在学习中的引导者,更是传统文化教学中的实践者。在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提升自身的素质,以此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以便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四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挖掘教材

在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中教材内容的学习都是经过选择编排成的,在教材中的每个学习内容都具有一定的文学品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传承传统文化。为此,在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中要能够深入挖掘教材中所隐含的文化因素,在讲解过程中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授,对文章的分析从思想、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进行的传统文化的渗透,更好的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韩愈的《师说》时,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总结出在学习内容传统文化中从师求学的内容,并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到我国尊重教师的优良传统。又如在学习《鸿门宴》的相关知识时,教师要能够从历史背景进行讲解,以此了解其中人物和相关历史,体会其中表达的情感以及相应的民族精神。

(二)了解作者情况

要想更好的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要能够了解作者,对作者的生平进行了解,作者的作品一般都与生活的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作者会在作品中表达出一定的思想感情。例如在高中语文知识学习中学习李清照的诗词时,需要先对其的生活情况以及感情进行了解,以便更好的体会创作作品的内容[2]。李清照的作品一般包括前期和后期,在前期的作品中主要是反应李清照闺中的生活,主要是表现一些自然风景以及表达离别的思绪,后期的作品更多的表达自身对故乡的思乡之情,反应出自身生活的孤独。在高中语文知识学习中要能够从这个层面进行思考作品,从而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注重思维方式的应用

汉语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传授的主要手段,在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对传统文化的渗透要能够意识到汉语思维的应用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学习传统文化的精髓,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六国论》的相关知识时文章在开头和结尾部分都体现了“弊在赂秦”这一核心思想,在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作者在写作时是按照传统的写作思维进行写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让学生意识到这种思维方式以便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在传统文化古典诗词的学习中有很多的对偶句式,这是在传统文化中表达技术平衡的一种思维方式,例如《前赤壁赋》、《滕王阁序》等。教师在讲解时要让学生意识到写作思维方式,从而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四)进行传统文化的拓展教学

在高中语文学过程中会学习到很多的古典诗词,这些都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只会接触到很少的一部分,学生本身在学习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接触也不多,所以学生也就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3]。为此,在高中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要能够结合课文中的古典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更好的学习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的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五)利用课堂内外更好的教学

在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到相应的基础知识,还要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以此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为此,在高中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能够为学生创设传统文化学习的氛围,结合教学内容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此外,可以通过课外诵读的方式来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让学生通过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诵读,不断的积累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在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还可以结合道德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以便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