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感染性疾病的微生物学范文

感染性疾病的微生物学精选(九篇)

感染性疾病的微生物学

第1篇:感染性疾病的微生物学范文

【关键词】 传染性疾病;流行特点;防控

【中图分类号】 R1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8231(2011) 09-0975-01

一、传染性疾病的历史危害

自人类发现微生物以来的几百年历史中,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一直以来都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历史上鼠疫、霍乱、天花等烈性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性感冒、结核、黑热病等的肆虐都曾夺去了数以万计人的生命。从认识传染病的那一天起,人类同传染性疾病的斗争就一直没有停止过,疫苗的研制、抗菌、抗病毒、抗寄生虫等中西药的临床应用,使得大部分传染性疾病得到效的遏制,一部分传染病已经被扑灭,传染病发病总体趋势逐年降低。

二、近年微生物所致传染性疾病的新特点

1、新发性传染性疾病不断肆虐,危害巨大。

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研究和微生物临床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全球环境、气候等的变化、临床抗生素的滥用、微生物物种自身的变异和进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些新的微生物种不断被发现、一些新的变异微生物种属不断产生,其中很多病原微生物对人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据统计,近30年来,世界范围内近40多种新发传染病被发现。其中大部分是寄生于家畜或野生动物的微生物,通过某些途径传给人类,比如各型出血热,莱姆病、O157大肠埃希菌感染等。小部分是由原来不致病或致病性较弱的微生物突变而来,比如O139型霍乱、流感病毒大流行株等。而新发现的传染病中,艾滋病、埃博拉出血热等其危害之大举世震惊。仅近十年而言,2003年席卷整个中国的冠状病毒变种所致的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2009年发源于墨西哥、美国等地迅速席卷全球造成全世界恐慌的甲型H1N1流感等不但夺去了数千人的生命,也给人们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恐慌、留下了阴影,同时给国家财力、物力、人力资源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2、传统传染病死灰复燃,重新肆虐。

在同传染病的抗争中,由于人类积极研制和采用各种疫苗进行免疫接种,结核、霍乱、鼠疫、流脑很多传统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天花、脊髓灰质炎等一部分传染病已经灭绝或行将灭绝。疟疾、血吸虫等曾经危害严重的传染病,虽然临床没有有效疫苗防治,但由于当时传染病基础防控体系健全,全民防控意识较高,以及一些有效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其发病一度曾逐年下降趋势,这些措施为挽救人民生命和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几十年来,伴随着农村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农村旧的合作医疗体系的已经不复存在,受国家新型城乡合作医疗制度推行时间较短、制度不够健全、资金、医疗人材严重不足以及人们对传染病防控意识淡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同时,随着时间的流逝,从免疫学角度来讲,人群本身对传染病的免疫力会呈自然不断降低的趋势。因此,上述历史上危害人类巨大的传染病近年有呈逐渐上升的态势,布鲁菌病等传染病的发病甚至年年攀升,发病势头至超越了历史。

三、传染性疾病防控思路

1、健全防控体系,普及防治知识,提高全民防控意识。

近些年来,面对SARS的突如其来,甲型H1N1流感的集中暴发,国家在防控传染病的流行中,暴露了公共卫生体系的脆弱的一面: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没有健全的传染病防控体系,处置突出传染病工作中各级行政部门信息沟通不够充分。长久以来,我们的社会对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做得很少,社会上大多数人对待传染病都存在重治轻防的错误认识。与此相应的是:政府对公共卫生投入的相对数目在减少,投入结构极不合理,公共卫生支出在城乡之间的分配差别过大,农村疾控体系过于薄弱。要改变这些现状,搞好传染病的防治工作,除了政府部门加大投入,健立完善的疾病防治体系外,通过各种渠道、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全民中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全民防控意识至关重要。

2、积极研发有效疫苗。

在传染病的预防中,免疫预防是一项投入最少,效益最大的疾病预防工作。通过接种疫苗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有针对性地预防传染病的发生。目前,据统计,在37种法定报告传染病中,有22种疾病是可以通过疫苗预防的。很多对人类危害巨大的传染病正是疫苗的研发成功,遏制了其持续的危害,甚至被消灭。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艾滋病、疟疾、结核病、呼吸道感染、腹泻等一些全球性主要感染性疾病仍缺乏有效的疫苗。对丙型肝炎、埃博拉出血热、SAS等新发现的传染病其疫苗的研发更是任重而道远。近40年来,随着免疫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的发展,疫苗研制进入了新的阶段。采用人工变异技术制作的营养缺陷变异株疫苗、温度敏感变异株疫苗;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造的基因缺失疫苗;保留疫苗中有效免疫原制成的亚单位疫苗等的研制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有些已获准临床使用,这些都让我们看到了传染病防治的曙光。

第2篇:感染性疾病的微生物学范文

关键词:家禽;疾病;保健;预防

中图分类号:S85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240-2

1 预防保健

1.1 生活习性与发病的关系

不同种类或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家禽,生活特性各异,抗病能力也不相同。猪是单胃杂食性动物,可广泛利用精料、粗料、青料和各种动物性、矿物性饲料,但对粗纤维消化能力差。猪有择食性,能辨别口味,不耐热,爱清洁,一般大小便有规律,因此,除传染病、中毒病、寄生虫病和营养缺乏症之外,较少患其他疾病。牛和羊是反诌动物,具有大容积瘤胃。喜采食粗料如秸秆、果壳、枝叶等饲料,并能通过瘤胃中的微生物利用食物中的非蛋白氮合成氨基酸和蛋白质供自身生命活动的需要,不耐热。因此,除传染病、寄生虫病和中毒病之外,牛、羊较易患消化系统疾病,特别是前胃性疾病。

幼年动物因其各器官功能发育尚不健全,特别是体温调节功能和免疫功能不健全;妊娠母畜,特别是妊娠后期,胎儿迅速发育,营养需要剧增,母体各器官生命负担较大,因此幼年家畜和妊娠家畜抗病力较弱,容易发生多种疾病,且患病后病情较重,死亡率较高,对饲料、饮水和饲养管理要求很高。

1.2 合理控制环境

家畜生活的畜舍小气候环境对家畜健康和家畜疾病,特别是家畜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为家畜创造适宜的畜舍小气候环境和良好的群居环境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影响家畜健康的主要环境因素有:

1.2.1 温度:过冷过热都不利于家畜的生长发育和健康,容易出现生长停滞、体重减轻、泌乳下降等,过热时还可以出现热射病和日射病;低温时出现感冒、肠胃炎、风湿病、关节炎等。因此,夏天应采取搭阴凉棚、设浅水池、泼洒凉水、淋水、供给充足饮水、多喂青饲料、加强畜舍通风等措施;冬天注意防寒保暖,保持干燥,并增加一些高能量饲料,增加热能。

1.2.2 湿度:空气湿度以40%~75%为宜。当气温适宜时,湿度高一点或低一点对家畜影响不大,但湿度过高有利于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滋生,易患介癣、湿疹等皮肤病;低温高湿则易发生关节炎、肠炎、痢疾等;湿度过低易患皮肤病和呼吸道疾病。因此在湿度太高时应加强通风,保持地面干燥;湿度太低时,采取向地面洒水、向空气中喷雾等办法来调节空气中湿度。

1.2.3 空气新鲜度:畜舍空气污浊,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氨气等)、尘埃、微生物含量过高将影响家畜健康,防范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A、合理选择场址和规划场地布局,合理设计畜舍。

B、正确通风,通风在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应按不同家畜要求进行合理通风。

C、及时清理粪便,保证排水系统畅通,防止粪便淤积舍内。

D、严禁在生产区内堆粪便污物,乱扔畜尸。

E、在清扫畜舍前洒水,不要在舍内抖落干草、尘土。

1.3 科学配料和饮水

饲料和饮水是直接参与家畜机体新陈代谢活动的生命物质,其品质好坏、数量多少都直接影响着家畜健康。饲料易霉烂变质,尤其在阴雨高温季节,配合饲料或饲料原料如玉米、豆饼、麦麸等。都容易发霉变质;有的青绿饲料放时间过长,温度太高,或部分地区农户习惯文火煮潲,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毒物;有的饲料被一些致病微生物污染,如鱼粉加工保存不当,容易被大肠秆菌、沙门菌、克雷勃菌等污染;有的配合饲料质量太差,各营养成分不平衡,一些必须营养成分太低;或者饲料与农药、其他有毒物一起存放,受到污染;某些饲料原料如菜籽、棉籽饼等本身含有有毒成分,未作脱毒处理,直接饲喂。若使用上述饲料喂养家畜都会引起家畜发病,造成损失,应努力避免。必须选用未腐败、霉变或没有受到毒物、病原微生物污染的饲料原料,按照家畜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将各饲料原料通过加工和科学配方,配制成营养全面的全价饲料,才能既提高饲料转化率,又保护家畜健康,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饲料效益。

饮水污秽,被一些病原微生物(如病原菌、病毒原虫等)、寄生虫(或虫卵)、有毒物质(如农药、化学毒物、重金属盐类、氟、硒过量等)污染,或饮水中某些微量元素显著缺乏(如碘、硒、氟、铁、钴等)有没有从饲料中得到补充时,也会引起家畜患病,因此必须选用经消毒处理、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自来水回检验合格的深井矿泉水供养殖场生产用。

1.4 加强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要根据家畜处于不同的发育阶段和生理状态,是否妊娠、泌乳、役用以及季节特点而区别对待。

1.4.1 幼畜饲养管理 幼畜的体温调节、消化功能都不健全,要特别注意防暑、防寒,饲料应易消化,营养丰富,注意卫生,在生长发育过程只要适时调教,防止争食、咬斗。分栏分圈,肉猪要及时断尾。初生幼畜应保证及时吮食到初乳,一般在出生后2~4小时内哺食初乳。

1.4.2 妊娠母畜饲养管理 由于胎儿发育的需要,妊娠母畜对营养需要剧增,因此应选用优质的适应妊娠阶段的全价饲料饲喂;确保饮水,场地平坦,环境安静,防止剧烈驱赶;分圈饲养,防止争斗跌摔,注意防暑防寒。

1.4.3 泌乳畜的饲养管理 由于乳汁中带走大量营养成分,因此必须根据泌乳畜产奶质量的高低及时调整蛋白质和能量饲料以及微量元素比重,使用泌乳期的专用全价饲料,并注意防暑和加强休息。做好畜舍畜床的清扫和挤乳器消毒,确保和卫生,有效防止炎的发生。

1.4.4 高温和寒冷季节的饲养管理 夏季应提供充足、清凉的饮水,气温高时用水冲圈,或向空中洒水,向畜体淋水,在早晚进行喂饲。提高饲料营养浓度,减少粗纤维含量,减少饲养密度,增加通风。冬季气温很低时饮用温水,适当增加饲料和提高饲养密度,在保证空气清洁度的情况下尽量减少通风。

2 传染病的预防

2.1 传染病的概念

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的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的病理反应,这个过程称为感染。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为了自卫,动物形成了各种防御功能,以对抗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只有当病原微生物具有相当的毒力和数量,而机体的抵抗力相对较弱时,动物机体才在临床上表现一定的症状,这种状态称为显性感染;当病原微生物在动物机体某一部位定居,虽然能生长繁殖,但不能呈现任何症状,这种状态称为隐性感染,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动物机体称为带菌者。

病原微生物进入动物机体过程中不一定引起感染,在多种情况下,动物体的身体条件不适合侵入的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或能迅速动员防御力量将该入侵的生物体消灭,这就是抗感染免疫;动物如果对某一病原微生物没有免疫力(即没有抵抗力)称为有易感染性,如猪对猪瘟病毒有易感染性,感染后能发生猪瘟,而牛则有抵抗力,不发病。

由病原微生物入侵引起,表现一定的潜伏期和临床特征,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称为传染病。传染病的共同特性是:

1.具有致病的病原微生物: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与动物机体相互作用所引起的,每一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定的特定的致病性微生物存在,例如有结核秆菌感染,动物才会发生结核病。

2.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从传染病病畜体内排出的病原微生物,侵入另一有易感染性的健康畜体内,能引起同样症状的疾病。当条件适宜时,某一地区易感畜群可能有许多动物,甚至全部感染发病。

3.被感染的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由于病原微生物的抗原刺激作用,机体发生免疫生物学的改变,产生特异性抗体和变态反应,这种改变可通过特异的免疫学方法检查出来。

4.耐过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在一定时间内,甚至终身不再感染这种传染病。

2.2 传染病流行三要素

家畜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就是从家畜个体感染发病发展到家畜群体发病的过程,也就是传染病在畜群中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传染病在畜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三个相互连接的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动物。采取适当的防疫措施来消除或切断三个基本环节的相互联系,即可使疫病不再继续传染。

2.2.1 传染源 即传染来源,指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在其中寄居、生长、繁殖,并排出体外的动物机体,即受感染的动物,包括传染病病畜和带菌(毒)动物。

2.2.2 传播途径 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经一定的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动物,所经的途径称传播途径,通常有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两种。

2.2.2.1 直接传播接触。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参与下,病原体通过被感染动物与易感动物直接接触(、舐咬等)而引起的传播方式,如狂犬病的传播。

2.2.2.2 间接接触传播。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参与下,病原体通过传播媒介使易感动物发生传染的方式。大多数传染病,如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等都以间接接触为主要传播方式,间接接触传播媒介主要有空气(飞沫、尘埃)、饲料、饮水、土壤、动物、人、用具等。

2.2.3 易感性 畜群中易感个体所占比例和易感性高低,直接影响到传染病是否能造成流行及疾病的严重程度。畜群的易感性除了受畜体的遗传特性以及气候、饲料、饲养管理等外界因素影响外,还主要受特异性免疫状态的影响,即在某些疾病流行时,畜群易感性高的个体易于死亡,余下的家畜耐过或无临床症状,却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或者通过特异性的疫苗免疫,使相应传染病难在这种畜群中流行。在某种疾病的疫区,选用这种疫病的生物疫苗对易感动物进行免疫接种,目的就是降低这些易感动物的易患性,增强对这种疾病的抵抗力,从而遏止这种疫病的流行。

2.3 传染病的一般防治方法

2.3.1 坚持预防为主,强化兽医卫生管理

2.3.1.1 制定兽医卫生防疫规程。规模养殖场必须把防疫和兽医卫生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核心,要建立一套严格而切实可行的防疫规程和制度,做到规范化、制度化,使之成为养殖场全体人员的行动准则。

2.3.1.2 坚持自繁自养。实践证明,引种调种是疫病传人的重要途径。为了有效防止疫病传播,应建立本场的供种体系。坚持不从外地、外场引种,如果确因品种改良需要从外地、外场引种,必须对引种地做好充分的疫情调查,种畜调入后要隔离观察一段时间,确系健康畜后方可合群饲养,否则要坚决予以淘汰。

2.3.1.3 定期进行杀虫、灭鼠。昆虫、鼠类等野生动物在许多疾病的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促进作用,在生产区定期进行杀虫和灭鼠,对于控制一些传染病的传播,消除病原体有关键性作用。

2.3.1.4 做好粪尿和病死畜尸体无害化处理。粪尿和病死畜尸体常常含有大量的病原体,且能直接污染畜舍、饮水、空气,造成蚊蝇滋生,对搞好兽医卫生极其有害。粪便通常采用堆积发酵的办法进行无害化处理,病死畜尸体则根据疾病性质不同采用深埋、高温、烧毁等办法。

2.3.2 消毒 消毒是指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方法,杀灭外界环境和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是指将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杀灭或消除,使传播媒介无害化。常见的物理方法有:机械清扫、热力消毒、紫外线消毒等;化学方法是用化学药品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这种化学药品叫作消毒剂,常见的消毒剂有:乙醇、漂白粉、消毒威、菌毒灭等等。

第3篇:感染性疾病的微生物学范文

内容提要

1876年巴斯德提出“细菌致病说”,1928年弗莱明发现青霉素。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医疗科技的进步,传染性疾病在全球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在中国,传染性疾病只占死因构成的1%,而非传染性慢性病占死因构成的90%。现代医学对非传染性慢性病没有确切的病因认定,只能知道结果。只有告诉原因和过程的才叫科学,告诉结果,实际上只是技术。不知道病因的现代医学,只能根据疾病的结果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对症不对因和治标不治本的治疗方式。于是,不论医学怎样发达,医疗药物和器械的研究者怎么出色,医生怎样增多,医疗条件怎样好,药物怎样多,反而会出现病人数量和疾病种类不断增加、许多像史蒂夫·乔布斯那样拥有高端医疗资源的人士英年早逝的怪现象。本文把握时代变迁的病因脉搏,提出“毒垢致病说”,对非传染性慢性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懂得了起源,就洞察了本质”,只有弄清楚疾病的来龙去脉和因果关系,然后据此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才能起到预防疾病和维护健康的作用。

CONTENT

In 1876 the Pasteur made “pathogenic bacteria says”, 1928, Alexander Fleming discovered penicillin. As times change and advances in medical technology, infectious diseases in the world has been very effective in controlling. In China, 1%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ccounted for only death, and non-communicable chronic diseases accounted for 90% of death. Modern medicine on noncommunicable chronic diseases there is no exact cause finds that only know the results. Only the tell cause and process of science, told the results, in fact, just a technical. Do not know the cause of modern medicine, only according to the disease taking stopgap, symptomatic treatments does not and palliatives. So, no matter how medicine is developed, medical drugs and equipment for researchers how well doctors how to increase what medical conditions, drug how much better, but there will be the number of patients and diseases continue to increase, many high-end medical resources as Steve jobs does have people died of the strange phenomenon of. Grasp the changes cause the pulse of the times in this article, proposed the “pathogenic poisonous-dirt says ”,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ontrol of non-communicable chronic diseases. “Learned the origins, insight into the nature”, only to figure out the context and causation of disease, and thus take appropriate measures and methods to play a role of disease prevention and health protection.

一、饥馑时代[2]的公共卫生重心是微生物污染

瘟疫在中国史料中早有记载,东汉时期的医圣张仲景在其著作《伤寒杂病论》的序言中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公元196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曹植《说疫气》记载“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在300多万年的饥馑时代,影响人类寿命最重要的三大因素是:战争、瘟疫和饥饿,而且这三大影响因素是相互的加剧,极容易引发社会剧烈动荡,人民流离失所。如战争爆发时瘟疫更加流行,饥饿更加严重;而时,更容易爆发战争和各种瘟疫;大的瘟疫也容易引发饥饿和战争。中国历史上饥荒的发生和灾变的发生基本同步,因此会导致惨死的人数极为惊人。

据史料记载,从汉桓帝刘志、汉灵帝刘宏至汉献帝刘协的70余年中,记载有疫病流行超过17次[3]。疫情连年,民不聊生,汉灵帝建宁年间,张角前往灾情特别严重的冀州一带,借治病为名,创立了太平道,发动了黄巾起义。

不仅中国如此,全世界也是这样,如:14世纪40~50年代欧洲鼠疫大流行,每天,甚至每小时,都有大批大批的尸体被运到城外,昔日美丽繁华的佛罗伦萨城,变得坟场遍地,尸骨满野,惨不忍睹,乔万尼·薄伽丘深受触动。为了记下人类这场灾难,乔万尼·薄伽丘以这场瘟疫为背景,历时5年,写下了与但丁《神曲》齐名的《十日谈》,号称“人曲”。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发生于1918年~1919年的西班牙大流感,就曾造成全世界约10亿人感染,当时世界人口约17亿,发病率为58823.53/10万;死亡人数约2500万~4000万人,死亡率为1470.59~2352.94/10万。[4]

从古至今,人类遭遇了无数的瘟疫,其中有些瘟疫特别严重,对人类后代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如13世纪的麻风病,14世纪的鼠疫,16世纪的梅毒,17世纪~18世纪的天花、斑疹和伤寒,19世纪的霍乱和结核,20世纪前期至中期的流行性感冒。

可以说,在300多万年的饥馑时代,由微生物污染所导致的传染性疾病,即瘟疫,一直是人类所面临的最为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因为在饥寒交迫、缺医少药、居住条件简陋、物质极端匮乏、一般人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没有最基本的消毒理念的饥馑时代,具有社会服务能力的公共卫生体系几乎为零,一旦有瘟疫爆发,危害性极大,死亡率极高。

1675年,安东尼·范·列文虎克发现细菌,1876年,路易斯·巴斯德提出“细菌致病说”,开启了现代医学,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既然疾病是由细菌引起的,那么,防止细菌进入人体就成为公共卫生和疾病控制的重心。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经济的繁荣和医疗科技的进步,人类非常有效地控制好了传染性疾病,但人们在观念上却逐渐将细菌与疾病画上了等号,于是“细菌”就被戴上了一副恶魔的面具。

二、微生物是外因,但其实内因更重要

从进化的角度看,微生物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的祖先。微生物在大自然中的分布极为广泛,空气、土壤、江河、湖泊、海洋等都有数量不等、种类不一的微生物存在,已有记载的微生物大约20万种,但也不超过自然界中微生物总数的10%。在人类、动物和植物的体表及其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也有多种微生物存在,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可谓“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从生物链的角度看,微生物是人类和动、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例如空气中的大量氮气只有依靠固氮菌的作用才能被植物吸收,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将动、植物蛋白质转化为无机含氮化合物,以供植物生长的需要。因此,没有微生物,植物就不能新陈代谢,而人类和动物也将无法生存。即使是许多寄生在人类和动物腔道中的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也是有益无害的,而且有的还具有拮抗外来菌的侵袭和定居,以及制造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的作用。

从食物的角度看,人类的食物有植物性食物、动物性食物和菌物性食物共三大类,如:黑木耳、石耳、银耳、灵芝、冬虫夏草、茯苓和菇类食物均为食用菌。

微生物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它既是人类的祖先,又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还是人类的食物,相对于已有记载的20多万种微生物来说,致病性微生物不过几十种,把微生物与恶魔和疾病画上等号的观点既有失偏颇,又有失公允,退一步说即使是微生物感染,也只是属于外因,内因其实更重要。

《黄帝内经》指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说明瘟疫具有传染性、流行性、临床表现相似等特点,并辨证地指出:瘟疫的传染,不仅有外因,还有内因,“不相染者”是由于“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身体自身的生命力强,自体的抵抗力就可“避其毒气”。

作为现代微生物学的鼻祖,路易斯·巴斯德在晚年时也发现了过度夸大“细菌致病说”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后果,曾明确指出:“微生物不是问题,怎样的环境才最重要。”在中国,2003年发生的非典造成349人死亡[5],2005年发生的禽流感造成5人死亡[6],为什么没有事先估计的那么可怕?因为时代已经变迁,不在饥寒交迫,缺医少药,上有“细菌致病说”理论指导,预防宣传好,民众知识到位,下有服务完善的公共卫生系统,传染性疾病自然就会得到有效的控制;为什么在同样病毒感染的情况下,有人会感冒,有人却没事?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内部环境不同,容易被感染者其体内环境正气不足,外邪才容易攻城略地。

人类在300多万年的进化过程中,与微生物共存于地球上,自然就会形成一套对付微生物的机制,如人类的胃酸是HCl,即盐酸,pH值为0.9~1.5,是一种强酸,可以杀死来自于食物和饮用水中的微生物。俗话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其实是有医理依据的。

相对于微生物,人类对于生物性毒素[7]和化学性毒素[8]却缺乏相应的处理机制。受300多万年食物短缺时代生物进化的影响,人体非常善于在食物充足的时候储存热量在体内,以应不时之需。到了饱食时代之后,这种生物设定直接导致人体生物性毒素的泛滥;以石油农业[9]为代表的进入人体的化学性毒素,在人类的进化历程之中从未见过,身体缺乏相应的处理机制,随时时刻从各种各样的管道进入人体的化学性毒素自然就会泛滥。

三、时代变迁带来了新的健康挑战

从饥馑时代到饱食时代,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巨大转折点,时代已经变了!60年前的世界,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死于饥荒。而现在,饥饿人口的数量远远小于超重的人口;我们的空气、饮用水、食物、饮食习惯、生活起居等等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个食物充裕的时代里,人们的饥饿感获得了极大的满足,远远地超过了自然赋予的极限。万事皆有度,食物也是如此,适量为养,过量为毒。现代人营养过剩,过剩的热量在人体细胞内外、组织、器官、系统和管道之中就会形成很多代谢不彻底的中间产物,日积月累下来就会变成生物性毒垢。

科技带来了文明的进步,物质的富足和经济的繁荣,科技也带来了污染的天空、化学化的饮食和文明的祸害。空气、饮用水、食物、石化清洁剂、塑料器皿、药物……到处都是化学性毒素,它们会通过我们的呼吸道、消化道、血液和皮肤毛孔等途径进入我们的身体。人类早已面临新的健康挑战。

四、“细菌致病说”早已不能满足时展的需要

2011年9月19日,陈竺部长在纽约出席联大非传染性疾病高级别会议时表示:“非传染性慢性病已成为中国人民健康的头号威胁。目前患者超过2.6亿,占人群死因构成的85%以上,疾病负担的69%,成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潜在的巨大障碍。”

死因统计是测量一个国家公民健康状况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从表2“2009年城市和农村居民前20位疾病死亡原因、死亡率及构成”中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微生物污染所导致的传染性疾病均排在死亡原因前10名以后,在死因构成中也仅仅分别占到1.01%和1.12%。

我们可以明确,在中国,当前中国居民健康面临的最大挑战并不是由微生物污染所导致的传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已经得到了非常有效的控制。公共卫生和疾病控制是维护人类健康和长寿的先锋和喉舌,如果没有正确的方向,那么全人类付出的代价必将是巨大的!

医学本来就是一门研究疾病为什么会形成的学问,如果不能把病因搞清楚,不能把疾病的发展过程搞清楚,那么,不管医学影像学如何进步,不管诊断的设备如何先进,也只能告诉结果,而无法告诉病因和过程。只有告诉原因和过程的才叫科学,告诉结果,实际上只是技术。因为,任何事情,如果没有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因果关系,只看到结果,并不是真正的科学。

“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并不能真正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因为与病因无关。只知道结果,不知道病因的现代医学,只能根据疾病的结果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对症不对因、治标不治本的治疗。于是,不论医学怎样发达,医疗药物和器械的研究者怎么出色,医生怎样增多,医院怎样豪华、医疗条件怎样好、药物怎样多,反而会出现病人数量和疾病种类不断增加、许多像史蒂夫·乔布斯那样拥有高端医疗资源的人士英年早逝的怪现象。

“懂得了起源,就洞察了本质”,只有搞清楚疾病的来龙去脉和因果关系,然后据此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才能起到预防疾病和维护健康的作用。

五、毒垢致病说

“疏决通导”一直是中医的基本治疗原则。中医的四大医术砭、针、灸、药,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让淤塞的经络和气血得以通畅,医圣张仲景的“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主要也是在解决淤塞和通畅的问题。张仲景时代根本就没有化学性毒素,生物性毒素也没有成泛滥之势,在生物性毒素和化学性毒素都已经泛滥的饱食时代,毒是万病之源,我们应该更重视毒垢堆积的致病问题。

毒垢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一般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就像是温水煮青蛙一样,我们是在不知不觉之中突然发现自己的健康状况出现了滑坡的情况,却不知道原因何在?所以,毒垢的危害极容易被人们忽视。如果把青蛙丢进开水锅里,青蛙会一下子蹦出来,但如果把青蛙丢进温水里,青蛙可能还会觉得挺舒服,可当水温越来越高,青蛙感觉到难受的时候,青蛙自己已经没有能力跳出热水锅了!事实上,毒垢是比细菌和病毒更为凶险,是更隐蔽的“敌人”。

疾病绝对不会是昨天晚上突然从天而降掉进了自己的身体,第二天就生病了,疾病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正如体内毒垢的形成一样。生物性毒垢和化学性毒垢两路夹攻,使人体腹背受敌。从宏观上讲,可直接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从微观上讲,可破坏细胞、基因、分子和原子。这就是毒垢致病说。

生物性毒素会在细胞内外、组织之间、器官、系统、呼吸道、消化道、血管、淋巴管和腺体等部位残留,从量变到质变,日积月累下来就会形成毒垢,毒垢会通过占位、淤堵、使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负重,干扰身体正常的生化反应过程等方式,影响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带来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胆固醇等脂肪类毒素,在身体代谢力低下的情况下,随血液循环不断沉积在血管内壁,从量变到质变,最后就形成了毒垢——脂质斑块,引起动脉通路狭窄、血流不畅通,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供血不足,血压居高不下,发生冠心病、心绞痛、心梗和脑卒中;血液中的脂毒垢[10],会使心脏和整个血液循环系统负重,出现心房室肥大、心力衰竭和心脏寿命缩短等并发症。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生化反应工厂,也是最大的消化腺和人体的管家。血液和淋巴液里的毒素均需要肝脏来过滤;胆固醇、甘油三脂等脂肪类物质均需要肝脏来代谢;胰岛素、甲状腺素等激素在血液中的浓度需要肝脏来控制。如果在肝小叶细胞、肝血窦和肝内胆管系统已经形成毒垢,就很容易会出现血液污染、免疫失调、脂质代谢紊乱、内分泌失调等疾病。

从生理上来讲,化学性毒素和重金属对人体的攻击首先从细胞膜开始,由于细胞膜极富弹性和柔韧性,在遭受攻击的时候细胞膜上生物大分子中原子核外的电子就有可能丢失,一两个电子丢失影响不大,可一旦从量变到质变,毒素越来越多,丢失的电子也越来越多,堆积的毒素已经形成气候,变成毒垢以后,细胞膜就会失去弹性并可能会发生变性,使得细胞不能从外部吸收营养,也排泄不出细胞内的代谢废物,在细胞内外残留的毒垢就会越来越多,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就会受到影响,严重时细胞就会死亡。

化学性毒素和重金属如果攻击正在复制中的基因分子中原子核的核外电子,从量变到质变,从毒素到毒垢,受攻击的原子越来越多,基因的分子结构就可能被破坏,就有可能造成基因突变,从而引起整个生命发生系统性的混乱,诱发癌症等恶性疾病的发生。

人体的免疫系统就如同是一个国家的军队,有各种各样的兵种。其中的T4淋巴细胞主要负责识别异体蛋白和肿瘤,异体蛋白主要指的是入侵的微生物。如果T4淋巴细胞受到攻击和干扰,从量变到质变,T4淋巴细胞亚群的敏感度降低的话,一方面无法识别异体蛋白,会直接导致免疫力下降;另一方面,无法识别肿瘤,就使人体成为适合肿瘤生长的温床,发展下去,就会变成癌症。

T8淋巴细胞负责识别自体组织和器官,如果T8淋巴细胞遭到毒素攻击,情况恶化下去,T8淋巴细胞亚群的敏感度降低,就会罹患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如: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溶血性贫血、高免疫球蛋白E综合征(高IgE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化学性毒素和重金属如果作用于体内酶系统,就会导致身体酶系统发生紊乱。人体是一个生化反应的机器,酶系统是生化反应的催化剂,一旦酶系统出问题,身体很多的生化反应就无法正常的进行,人体自然就会进入亚健康、慢性病,或者疑难杂症等退化性疾病的状态。

人体亚健康、慢性病和疑难杂症等退化性疾病的根源就在于体内有各种各样的“垃圾堆”——毒垢。体内毒垢导致细胞内部和细胞之间新陈代谢受到破坏,能量的分配,信息的传导受到阻碍。因而,大量细微和超细微的生物化学进程被阻断,即到处存在新陈代谢失衡,这也是人罹患各种非传染性慢性病的重要原因。

附:名词解释

[1] 毒素——泛指对身体可能造成危害的各种物质,并非特指一般所说的剧毒物。凡是身体多余的、过剩的、不能通过自身正常的新陈代谢顺畅排出体外的东西,留在体内就会危害健康,都可称为毒素。毒素包括“外毒”和“内毒”。

外毒——泛指外源性的毒素,像空气污染,包括来自于室外的汽车尾气、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等,以及来自于室内的家装污染、家具污染、烟气等;水污染,包括来自于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等;食物污染,包括来自于食物原料之中的农药、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激素饲料等,以及来自于精加工食品之中的香精、色素、防腐剂、食物营养强化剂等;生活毒素,如石化清洁剂、化纤衣物、化妆品、塑料制品等等。

内毒——泛指身体内部制造和产生出来的毒素。人体就像是一个生化反应的机器,细胞作为机体的一个基本结构单元,每一个细胞在持续不断的生化反应过程中都需要吸收营养和排除废物。精神状态不佳、生存环境污染、三更半夜不睡觉、晚餐暴饮暴食等都会导致人体的新陈代谢能力下降。人体在代谢力低下的时候,就容易在细胞内外残留毒素;毒素不仅会残留在细胞内外,在组织之间、器官内外、各种系统都会残留,人体内部的各种管道如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生殖道、血管、淋巴管和经络之中都会残留毒素。

毒垢——身体正常代谢无法排出的毒素残留在体内,历经长年累月的层层堆积就会慢慢形成一种物质,它们牢固地附着在身体各大系统、管道、器官、组织和细胞内外,这种物质统称为毒垢。人体毒垢就像是茶壶上的茶垢、牙齿上的烟垢、自来水输水管网和锅炉中的水垢一样,茶垢、牙垢和水垢不易被冲刷掉,人体毒垢也很难被代谢掉。

毒素和毒垢的区别主要在“度”,毒素越积越多,就会从量变到质变,进而转化为毒垢;毒素附着力弱,位置不太固定,相对容易代谢和排除,而毒垢附着力强,位置相对固定,不容易被代谢和排除;毒素还没有形成势,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较小;毒垢已经成势,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较大。

[2]饥馑时代——人类的历史有300多万年,如果按照食物的短缺程度来划分,则可分为饥馑时代和饱食时代,人类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处于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饥馑时代。中国人在30多年前提出要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现在已经如愿以偿,进入了饱食时代。

[3]数据来源于百度百科“瘟疫”。

[4]数据来源于维基百科“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

[5]《瞭望》2003年52期“非典突袭全球,导致919人死亡”,中国共确诊非典型肺炎病例5327例,死亡349人.

[6]2006年2月27日,新浪新闻中心报道,全球有27个国家发现感染禽流感病例161名,死亡69人,中国8人感染,死亡5人。

[7]生物性毒素——按照毒素来源于生物还是非生物,是化学物还是自然的生物,我们可以把毒素分为生物性毒素和化学性毒素两大类。生物性毒素指的是由于饱食过度,超过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能力,或者由于情绪及压力、生存环境的恶化和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等,致使机体的新陈代谢能力下降,吃入体内的食物无法通过正常的新陈代谢途径,把对身体有益的营养物质吸收和利用,把对身体无益的代谢废物通过身体的排毒途径排出体外,这些残留在细胞内外、组织、器官和身体各种管道上的废物就是生物性毒素。

[8]化学性毒素——指的是各种各样源于化石燃料的合成物和药物等非生物类的化学性物质及重金属,包括废水、废料和废气,通过空气、水、食物、血液、肢体接触等方式进入人体。化学性毒素是现代人体内特有的毒,并非正常生命所需,人类在300多万年的进化历程之中从来没有接触过,古代医学也没有研究过,对人体而言是一类难以代谢彻底,极易造成残留的毒。

第4篇:感染性疾病的微生物学范文

[关键词] 宫颈微生态;宫颈疾病;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R711.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3-0120-03

宫颈疾病主要包括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为宫颈癌前病变,包括CIN Ⅰ~Ⅲ,宫颈癌是最严重的宫颈病变,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导致女性死亡的第二大癌症,已经确定致使宫颈癌发展的要素是人状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HPV的DNA在99.7%的宫颈癌患者中被检测到[1,2]。近年来宫颈癌发病趋于年轻化,年轻的宫颈癌患者占所有患者的10%[3-5],而且原位癌早期发现的比例逐年升高。因此,宫颈疾病的防治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有着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本研究对宫颈微生态与宫颈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8月我院妇科门诊及住院的宫颈病变患者200例,年龄均>18岁,平均(30.64±10.52)岁,有性生活,未绝经,非月经期、妊娠期;3 d内有性生活史,1周内有阴道局部用药、阴道冲洗及手术操作史,2周内有全身应用抗生素、激素史者予以排除。

1.2 宫颈微生态检测方法

采样时使用窥阴器,将无菌棉拭子伸入阴道后穹窿的阴道侧壁上转动,拭子充分吸收分泌物后小心取出并避免其沾染外阴和阴道口的微生物,置入含有1 mL生理盐水的无菌试管中立即送检进行细菌培养。将分泌物接种培养基或血平板上(主要成分:普通琼脂、脱纤维羊血),按需氧及厌氧要求进行培养,标本置于37℃恒温箱内,用美国MicroScan auto SCAN-4细菌鉴定系统进行鉴定。

1.3 宫颈疾病的诊断方法

宫颈病变诊断技术首先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代替传统宫颈涂片检测法,TCT显示有问题,进一步做阴道镜和病理诊断判断病情;HPV感染标本采用TCT做HPV感染筛查,筛查结果阳性继而做病理学诊断确诊;妇科检查和常规白带化验检查宫颈糜烂。

1.4 观察指标

观察和分析宫颈非恶性与恶性病变患者阴道菌群分布情况、阴道不同性质分泌物菌群培养结果、不同阴道pH值下及不同白带清洁度下阴道菌群分布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宫颈病变患者阴道菌群分布情况

经过TCT及病理学诊断,诊断出宫颈非恶性病变151例,其中包括宫颈炎46例,宫颈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内瘤变)105例;宫颈恶性病变49例,其中包括宫颈鳞状细胞癌46例,宫颈腺癌3例。宫颈病变患者阴道菌群检出率中,以乳酸杆菌检出率最高,其中宫颈恶性病变患者中乳酸杆菌检出率为44.9%,宫颈非恶性病变患者则为25.2%,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 < 0.05);大肠埃希菌在宫颈恶性病变患者中的检出率也较宫颈非恶性病变患者显著增加(P < 0.05)。

2.2 宫颈病变患者阴道不同性质分泌物菌群培养结果

宫颈病变患者中,阴道血性分泌物和阴道脓性分泌物之间菌群培养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 > 0.05)。

2.3 宫颈病变患者阴道菌群分布与阴道pH值的关系

当pH≤4.5时,乳酸杆菌的检出率较pH>4.5时明显增加(P < 0.05),加德纳菌、粪链球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则显著下降(P < 0.05),其中尤以加德纳菌检出率的降低最为明显。见表3。

2.4 宫颈病变患者阴道菌群分布与白带清洁度的关系

当白带清洁度Ⅲ~Ⅳ度时,乳酸杆菌的检出率较白带清洁度Ⅰ~Ⅱ度时显著降低(P < 0.05),加德纳菌检出率则明显增加(P < 0.05)。

3 讨论

宫颈微生态作为复杂的生态系统,会随着人体年龄的变化、月经周期、妊娠及不同的身体条件下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这种平衡有益于宿主的健康。菌群生态平衡的任何改变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影响甚大,对疾病的病程和定论起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获知微生物对其的影响程度是必要的。

正常阴道内存在革兰阳性需氧菌、革兰阴性需氧菌、专性厌氧菌、菌质体(支原体)及假丝酵母菌等多种病原体寄居,形成阴道正常微生物群,相互制约达到生态平衡而不致病[6]。其中,乳酸杆菌为优势菌,对维持阴道正常菌群起着关键作用。当各种原因,如pH值改变、雌激素减退等引起阴道生态平衡破坏时,某种致病菌异常繁殖成为优势菌可引起阴道、宫颈炎症及其他宫颈疾病[7,8]。人于出生后不久阴道内即出现了乳酸杆菌,直至青春期,阴道出现球菌和杆菌的混合菌群;在外科手术后、分娩后或月经期间,女性生殖道作为微环境有益于各种细菌的繁殖。妇女生殖道的正常细菌菌群由各种需氧茵和厌氧菌组成。阴道和它所特有的菌群形成了一个生态平衡,阴道微生态环境控制着现有微生物的类型,现存微生物反过来影响阴道微生态环境。宫颈病变可影响阴道微生态环境,造成阴道内乳酸杆菌的大量减少,异常需氧菌群增加[9,10]。

本研究中,宫颈恶性病变患者乳酸杆菌检出率较宫颈非恶性病变患者高,但均低于文献报道的正常体检妇女检出率[11]。可见,宫颈病变无论是恶性或非恶性均可引起阴道乳酸杆菌的减少,导致阴道菌群失调。正常阴道菌群中不含有大肠杆菌及其他肠道细菌,但本研究中大肠埃希菌在宫颈恶性病变患者中的检出率为22.4%,宫颈非恶性病变患者中则为6.6%,提示宫颈病变患者多因不良个人卫生习惯[12,13],或由于长期阴道分泌异常分泌物、异常白带及出血等容易打破阴道内菌群平衡,增加感染大肠杆菌的机会,并提高其他异常需氧菌的感染率。宫颈病变患者由于感染、出血等原因,血性或脓性阴道分泌物较为常见,两者异常需氧菌群的检出率比较,差异不显著。因此,临床上判定是否存在阴道异常菌群感染不能仅凭阴道血性或脓性分泌物。本研究还发现,随着阴道pH值的增高,乳酸杆菌的检出率逐渐下降,其他菌群的检出率逐渐增加;白带清洁度越严重,乳酸杆菌检出率越低,加德纳菌检出率则明显增加,其他菌群检出率差异不显著。这也与研究报道[14]pH值改变、乳酸杆菌减少、粪肠球菌增多与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病有关相一致。阴道酸度发生变化,可直接影响阴道乳酸杆菌的生长,同时也有利于其他细菌的繁殖,导致阴道宫颈病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宫颈病变无论是非恶性病变或恶性病变,均可影响阴道的微生态环境,造成阴道内乳酸杆菌的大量减少,异常需氧菌群增加。但宫颈非恶性病变与宫颈恶性病变影响阴道微生态环境的机制是否一致尚未清楚,仍需进一步探讨。目前过度治疗及滥用抗生素致大量耐药菌群和二重感染的现象较为严重,迫使人们寻找更安全的抗感染物质,寻求生物内在防御机制成为一种趋势[15]。而微生态疗法正在引起医药工作者的重视,其着眼点是“促菌”,即促进生理性正常益生菌群的发育,通过生物拮抗,间接控制并消灭病原菌,调节微生态平衡。宫颈微生态领域的研究目前尚属空白,有极具价值的研究前景,对宫颈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着重大的意义。研究和利用宫颈微生态可治疗宫颈疾病,起到早期干预、早期治疗的作用。

在将来的研究中,我们将应用感染微生态学的理论,建立一套完整的研究菌群与宿主分子互作机制的技术平台,以女性宫颈结构为主要“靶点”,以生殖系统菌群与宿主的分子应答机制为依据,深入研究微生态失衡在宫颈感染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为感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诊断和药物研发提供新思路、新策略和新方法,丰富和发展感染微生态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 Kenneth MF,John HF,Michael W. New developments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aetiology and pathology of cervical neoplasia[J]. Reviews in Gynaecological Practice,2001,1(1):41-52.

[2] Chien-Fu H,Archana M,Ronald DA,et al. DNA vaccines for cervical cancer: from bench to bedside[J]. Experimental and Molecular Medicine,2007,39(6):679-689.

[3] 俞敏,龚巍巍,胡如英. 浙江省1990~2002年恶性肿瘤死亡特征分析[J]. 中国肿瘤,2004,13(3):144-148.

[4] 高菊妹. 3341例已婚妇女宫颈糜烂的流行病学调查[J]. 实用预防医学,2004,11(5):927-929.

[5] 朱笕青,俞华. 6210例初治宫颈恶性肿瘤病例分析[J]. 中国肿瘤,2005,14(5):342-344.

[6] 肖冰冰,廖秦平. 阴道微生态研究进展[J].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1,38(6):479-482.

[7] 徐阳,张蕾,陈菲,等. 300例不孕症女性阴道微生态状况分析[J]. 中国性科学,2011,20(4):4-6,8.

[8] 王春秧. 850例女性阴道茵群分布调查[J].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8):6-10.

[9] 林农,张维嘉. 女性阴道微生态环境与生殖道感染[J].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0,(5):377-380.

[10] 陈虹,任慕兰. 阴道微生态的影响因素及致病性[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9,20(6):739-742.

[11] 赵广明,李秀红,赵连华,等. 体检妇女阴道分泌物微生态学变化与年龄关系的探讨[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5,12(2):85.

[12] Allswoah JE,Peipert JF. Prevalence of bacterial vaginosis: 2001-2004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data[J]. Obstet Gyneco,2007,lO9(12):114-120.

[13] Voravuthikunchai SP,Bilasoi S,Supamala O. Antagonistic activity againstpathogenic bacteria by human vaginal lactobacilli[J]. Anaerobe,2006,12(10):221-226.

[14] Witkin SS,Linhares IM,Giraldo P. Bacterial flora of the female genital tract:function and immune regulation[J]. Best Pract Res Clin Obstet Gynaecol,2007,21(6):347-354.

第5篇:感染性疾病的微生物学范文

1根据传染病的流行态势和疾病谱的改变优化教学内容

当前我国传染病格局正在发生变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流行规律打破,天花、白喉早已绝迹,百日咳、流脑、麻疹等也得到有效控制[1];消化道、自然疫源性及虫媒传染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血源及性传播的发病率却逐年呈上升态势。一些过去基本控制的传染病有死灰复燃、卷土重来的态势,如结核病、梅毒、血吸虫病等;而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目前,世界范围内共有新发传染病40余种[2],近10年来我国也经历了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 SARS)到猪链球菌、禽流感、手足口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甲型 H1N1流感及甲型 H7N9流感的流行,严重威胁了人类健康和生命,并使社会公共卫生事业面临巨大挑战[3]。根据传染病疾病谱的变化,首先我们增加了2学时的课程《新发传染病》,主要介绍近10年来我国新发的传染病,重点是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禽流感、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甲型流感等,目的是让同学们了解新发传染病的危害、传播途径、治疗预防的措施。其次对发病率下降的自然疫源性及虫媒传染病如:流行性出血热、构体病、流脑、疟疾等适当压缩课时,而对发病率增加的疾病如:艾滋病、梅毒、血吸虫病等相对增加教学时间,让同学们加深对这类疾病的认识和识别。

2传染科向感染性疾病科转型,根据临床工作人员执业范围改变而优化教学内容

1999年,全国第6次传染病年会将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学会改为感染病学会,综合性医院的传染科逐渐向感染性疾病科转型,研究内容除了经典传染病外,还涵盖了新发传染病及非传染性感染病的病原学诊断、流行病学、抗微生物治疗及预防等方面[4],传染科医师的工作职责,除了以往的传染病的诊疗工作外,还要承担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发热待查的诊治及全院抗生素临床运用的会诊指导,特别是临床教学中要增加传染病法律法规、消毒隔离、标准预防、手卫生等知识点。让同学们了解传染病的重要性,同时学会自我保护和防护,消除学生的恐惧和抵触心理。

随着综合性医院的传染科向感染性疾病科的转型,收治了一批发热待查的病例,引起发热原因非常多,可涉及多专业学科,有时诊断、鉴别起来很复杂,很能锻炼医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据此,在教学内容上增加发热待查的诊治思路,向学生讲解发热待查的定义,发热的原因可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而感染性发热又可分为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非感染性发热可由肿瘤、风湿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引起,在诊断时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从事的职业等,以培养学生扎实的内科基本功及临床思维。在诊断发热伴皮疹或呼吸道症状患者时,要重点与呼吸道传染病鉴别,在鉴别中加深对这类传染病的学习和认识,以弥补病种缺乏带来的不足。

自2012年 8月颁布实施了《抗菌药物的临床运用管理办法》后,综合性医院的感染性疾病科医生既是医院抗菌药物运用的管理者又是全院的抗菌药物运用指导者,更是合理运用抗菌药物的传播者,由此,在传染病的教学中增加有关抗菌药物的内容,如:抗菌药物的分类、抗菌谱、不良反应,乱用抗菌药物的危害,在选择抗菌药物时要考虑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的情况、感染的部位、院内感染还是院外感染、前期治疗与否及治疗的反应、病原学结果、抗菌药物的特点等待,让学生对抗菌药物的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再结合具体病例,加深理解,逐步掌握。

总之,在新形势下优化传染病的教学内容,能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流行变化及新发传染病的情况,对感染性疾病,特别是感染性发热及抗生素的临床运用有初步的认识。对培养适应新时期的优秀医学人才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许海玲,李旭.中国近60年传染病疾病谱变化情况综述[J].安徽医学,2012,33(6):770-772.

[2]张之伦,周萍.新发病毒性传染病研究近况[J].天津医药,2006,34(11):827-832.

第6篇:感染性疾病的微生物学范文

1.1理化生物学性质CRP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急性期蛋白,由相对分子质量为23.02×103的5个亚单位组成,每个亚单位有206个氨基酸残基。完整的CRP是一种环形结构的五聚体,在急性期反应时肝细胞在IL-6等细胞因子诱导下大量合成CRP。正常情况下每天合成1~10mg,急性期炎性反应时每天可合成1g。外科损伤患者CRP水平8~10h可增加1倍(在IL-6刺激物缺乏时2~4h内合成并降至正常)。循环中CRP的半衰期为19h。但一旦它与配体结合,可快速被清除[1]。

1.2CRP的合成代谢CRP是机体受到微生物入侵或组织损伤等炎性反应刺激时肝细胞合成的急性时相蛋白,能结合大范围的内源和外源性物质,然后通过调理作用促进其从血液及组织中清除,在钙离子存在的情况下,CRP能结合坏死的内源性物质和效应细胞,CRP可与许多细菌、真菌、寄生虫的细胞壁磷酰胆碱和人细胞膜磷酰胆碱结合产生活性和完整的有机体,一旦结合了其中之一的CRP配体就能够激活大量的生物系统,并通过一定程序致配体消除[2]。

2CRP生理和病理作用近年来研究显示,CRP在体内能识别和启动靶效应细胞及其产物,从组织中清除可能有毒性的或引起自身过敏的DNA,充当先天防御机制,这些功能对于那些缺乏免疫系统的原始动物中与CRP相似的pentraxins族有利且至关重要。

2.1CRP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

2.1.1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影响CRP是非特异性免疫机制的一部分,它可以结合肺炎链球菌的荚膜C-多糖,在钙离子存在下可结合膜上的磷酸胆碱、染色质,可激活补体途径,增强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在刺激淋巴细胞或单核/巨噬细胞活化时起调理素作用,对细菌感染能迅速地发生反应[3]。

2.2CRP与白细胞白细胞是人体防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不同方式、不同机制消灭病原体,清除过敏原和参加免疫反应,是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等异物入侵的主要防线,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白细胞会明显升高[4]。

2.3CRP在感染中的作用多数病毒感染不与CRP结合,而是细胞内的结合,相反,直接的损伤和多数细菌感染发生在细胞外,使细胞膜分离,暴露出胆碱磷酸分子和提供一个CRP的附着点,通过IL-6传递给肝脏,刺激产生活性CRP,CRP在细菌感染时增高,而病毒感染时不增高,升高的幅度与细菌感染的程度相符合[5]。在临床上可鉴别诊断病毒性或细菌性发热疾病及监测感染,明确术后感染并发症对炎性反应过程的筛选[6]。

2.4CRP在手术和意外创伤中作用CRP正常合成率为1~10mg/d,在外科损伤患者血中CRP8~10h可增加1倍,48h达到高峰,24h后下降。因此在外科损伤等急性事件发生大约3d内测试对指示炎性反应是有用的。

3CRP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3.1CRP与心血管疾病CRP水平高,意味着心脏病、卒中发作的风险比正常情况高2~5倍[7]。在不清楚心脏病风险时进行CRP检查可了解心脏病风险及家族病史,对心脏病的诊断大有帮助,如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冠状动脉综合征等。

3.2CRP与糖尿病CRP水平升高也是糖尿病等慢性轻微炎性反应的标志。

3.3CRP与骨关节疾病

(1)帮助鉴别诊断关节痛、肌痛和不典型背痛;

(2)可用于风湿病的处理;

(3)CRP可用于骨关节疾病(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牛皮癣性关节炎、Reiter综合征、结晶性关节炎骨关节炎、风湿性多肌痛、系统性脉管炎、结缔组织疾病、A型淀粉样变性)的诊断。

3.4CRP与生殖系统疾病可用于生殖器感染、子宫附件炎(骨盆炎症性疾病)的诊断。

3.5CRP与肿瘤可协助恶性肿瘤的诊断及观察肿瘤治疗效果。

3.6CRP与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

3.7CRP与其他系统疾病。

3.7.1CRP与消化系统疾病

(1)可用于帮助鉴别诊断胃肠道症状;

(2)可用于区别激惹性肠道综合征和器质性疾病;

(3)帮助区分溃疡性肠炎和局限性回肠炎(克罗恩病);(4)可用于鉴别诊断急性胰腺炎、肠道性疾病、阑尾炎。

3.7.2CRP与呼吸系统疾病

第7篇:感染性疾病的微生物学范文

目前我国城、郊、乡、村几乎到处都可以见到猪、鸡、牛、羊和特种经济动物的饲养场、点、户。人畜混杂,粪尿污物横流,动物交叉流动频繁。在这样的环境中,一旦抗药性菌株产生即可迅速扩散。其结果是一家发病,很快扩散到邻舍,邻村,邻乡,邻场。污染的环境已成为后患无穷的传染源。抗药性菌株通过不敏感动物,像家鼠,飞禽、蚊虫等到处传播,进一步扩大环境污染。在污染的环境中,细菌感染更加难以控制,尤其对新养殖户和集约化养殖场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由于畜产品是人类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人类食用污染有抗药菌株的畜产品后,引起人类的感染并给人类细菌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因此抗药性菌株的产生不但严重的污染了人类赖以生存环境,而且对人类的健康也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如某些动物携带的对人类具有重要致病性的细菌已成为人类感染的重要的传染源。前些年在日本流行的O157:H7血清型大肠菌,其主要储存宿主就是牛,这种对人具有致病性的大肠菌不会使牛发病。最近的研究证明,猪也可能是O157:H7血清型大肠菌的储存宿主。在人与动物接触的过程中,可以将这些病原菌传染给人并引发人类的感染。

引种中不注意防治措施的执行也是细菌性疾病扩散蔓延的重要原因

众所周知,良种可以有效的提高畜牧业的产值,可有效的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和世界的联系也变得更为广泛。随着畜牧业发展的需求,我国频繁的从国外引进大量的畜禽优良品种。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优良品种的引进对推动我国的畜牧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在从国外或外地引进良种时,只注意良种而不注意良种的身体状况;只注意良种的生产性能,而不注重疫情状况;只注意选种不注意良种的运输安全及隔离观察等防疫措施的实施。不但使一些新的细菌性疾病在引种的同时被带入,而且在客观上起到了扩散疫病的作用。这也是细菌性疾病扩散的原因。

应采取的对策

面对抗药性菌株的泛滥以及环境污染等严重的现实状况,我们必须寻求既能有效的控制细菌感染,又能有效的净化环境的方法。笔者认为应从免疫和治疗两方面来采取措施。转变观念,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由于目前对病毒感染基本上还没有特效的药物,故人们对病毒病的免疫接种还是非常重视的。而对于细菌性疫病的控制却较少使用疫苗,直到发病后再用药物治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无疑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在思想上对抗药菌株的存在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对养殖业危害较大的病原菌几乎对常规抗菌药物均产生了抗药性。而只有用有效的疫苗进行免疫接种才能有效地控制细菌感染并可节约饲养成本。如禽和猪的大肠杆菌病是养禽和养猪业中最常见又最难控制的疾病,但在现实中几乎大多数的养殖场都不进专论综述行预防接种,这给畜牧业生产带来的经济损失是难以估量的。既然许多重要的病原菌都产生了抗药菌株,寻求使用抗菌药物的替代品来对细菌感染进行治疗和预防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制备特异性抗体(抗血清和卵黄抗体)来控制和治疗细菌感染在历史上,人们用注射抗血清的被动免疫方法治疗某些细菌性疾病和毒素中毒性疾病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时至今日,用特异性抗血清治疗人类破伤风,肉毒毒素中毒等疾病仍发挥着抗菌药物所无法取代的作用。因此用被动免疫的方法来控制细菌感染仍不失为一种特异而又有效的方法。与人所不同的是在畜牧业生产中,应考虑到生产成本与价值,如果特异性抗体的生产成本超过家畜或家禽的成本则没有使用价值。因此在加强高免血清研制的同时,考虑到卵黄抗体的生产成本较低,制备和使用方便等特点,应加大抗各种细菌性疾病的卵黄抗体的研发力度。目前看来,这是一个经济而有效的控制和治疗细菌感染的手段,同时又解决了畜产品出口时的药残超标的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用微生态制剂控制动物细菌性疫病微生态制剂也叫做活菌制剂(Biogen)或益生素(Probiotics)。是可以直接饲喂动物的有益的活的微生物制剂。微生态制剂可以防治畜禽的腹泻和肠炎,提高饲料利用率,有利于畜禽的生长和发育。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类发现抗生素类药物的种种弊端后才开始重视对微生态制剂的研究。在发达国家,目前已研制出了多种用于畜禽的微生态制剂,有的已成为商品在畜禽中使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微生态制剂的优点是生产成本较低,使用方便。其不足是特异性不强。用特异的噬菌体控制细菌性疫病噬菌体(Bacteriophage或Phage)是感染细菌细胞的病毒,它可以侵入细菌细胞内。裂解噬菌体感染细胞后,通过酶的作用可破坏细菌细胞的细胞壁,使菌体裂解从而杀死细菌。在抗菌素发明之前,曾试图用噬菌体来治疗细菌感染。但在抗菌素发明之后,由于抗菌素治疗细菌感染效果较好,故将这一研究方向放弃了。上世纪末,鉴于越来越严重的细菌耐药现象的出现,各国科研人员开始重新探索用噬菌体对付病源菌感染的研究。利用先进的试验设备和成熟的实验方法,发达国家的科研人员已发现了一种可以裂解大部分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的噬菌体,叫做T-4噬菌体。用这种噬菌体制剂已成功的治疗了由这两种病原菌引起的实验动物的急性腹泻。用噬菌体治疗细菌感染有许多优点,如高度的特异性和高效性,而且非常安全。据此认为用噬菌体治疗细菌感染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在噬菌体治疗中也存在很多目前尚不清楚及在研发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如噬菌体宿主范围窄,不易纯化,稳定性较差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对其作进一步研究。但作为一个净化环境,控制细菌感染的研究方向还是一种可取的方法。

几点建议

第8篇:感染性疾病的微生物学范文

关键词:真菌感染;感染原因;呼吸系统疾病

由真菌感染所造成的疾病在临床上俗称“真菌病”,念珠菌病和皮肤癣菌病是真菌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病种,其主要是因为人体正常菌群的真菌导致。感染主要包括:皮下组织感染、表面感染,皮肤感染,深部感染、条件性感染等多个方面[1]。现对2010年1月~2010年l0月经临床和微生物学检查证实为深部真菌感染的患者38例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资料共计38例,均为2010年1月~2010年l0月我院经临床和微生物学检查证实为深部真菌感染的患者。男24例,女l4例;年龄36~84岁,平均(63.1±8.7)岁。排除临床症状典型,但无微生物学证据的患者。

1.2  诊断标准:院内感染:主要是指患者在住院前期、病情潜伏期未出现感染,而在住院治疗后出现的感染。并且又包含了在医院内已被感染,但在出院之后才发病的患者;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符合:临床症状、体征以及下列三种实验室结果阳性之一的患者:①镜检观察到存在大量菌丝和孢子,经过培养分析后确定是相同的菌种;②脑脊液、血液标本一次阳性;③手术检查表明,不属于单纯性浅部真菌病。

2 结果

2.1  院内真菌感染的基础疾病:呼吸系统疾病9例,神经系统疾病8例,血液系统疾病4例,泌尿系统疾病3例,心血管系统疾病3例,消化系统疾病3例,内分泌系统疾病1例,其他病例7例。

2.2  院内真菌感染的易感原因: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的基础疾病,18例是年龄>65岁、住院时间在40 d以上、19例是抗生素2联以上且用药持续时间在14 d以上、5例是昏迷超过3 d(含3 d)、6例是留置导尿感染、11例是化疗或放疗的患者、l6例是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感染。经统计学处理,上述指标均为导致院内真菌感染的重要因素。

2.3  治疗药物与转归:在治疗真菌感染疾病过程中,必须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药物,如:感染部位、感染菌种、病情程度等,而选择的药物主要有: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氟康唑、特比萘芬、和5-氟胞嘧啶。38例患者中,22例选择了单一的抗真菌药,其他患者采取2~3种治疗,持续时间间最短l0 d,最久9个月,仅有5例患者实施真菌药敏检检查,3例治疗中死亡,经鉴定原发病是造成死亡的重要因素。

3 讨论

本组资料的患者都存在基础疾病,且病症关系到了患者身体的不同系统及器官。临床观察显示,年龄在65岁以上的患者,若住院天数在40 d以上,其发病率明显上升。这主要是由于老年患者的身体免疫力下降、器官功能减弱,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降低,使得T细胞增殖能力变弱,最终导致真菌感染。此外,受到医源性因素的影响也会导致患者身体出现感染,如:气管插管、导尿、介入、化疗、放疗等等。患者过多使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会造成机体抵抗炎性反应的能力下降,吞噬细胞作用减轻,淋巴细胞作用减小,造成机体组织防止原抗体的能力变弱,从而引起真菌感染[2]。而过多运用广谱抗生素能抑制菌群,引起菌群内部失衡,加快了病菌繁殖,真菌数量增多后引起感染。

经统计发现,真菌感染导致的病种主要有:①呼吸系统疾病:此次38例患者,肺部基础疾病达23.68%(9/38),白念珠菌感染在肺部真菌感染中极为普遍。因血清蛋白减少,使得患者的感染次数增加,肺功能受损,且呼吸系统抵抗力不断减弱。而抗生素盲目运用造成菌群失调,使得感染扩散变快;②血液系统疾病:对白血病真菌感染的患者而言,肺部功能受损极为常见,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等。在肺部X线或CT检查下可观察到云雾状、多发结节状影,存在“半月征”阴影时则有助于曲霉菌的辨别。而白细胞较少的患者在发热开始时,常常都表现为细菌感染,若发热持续5 d以上,则50%的患者可分离出真菌;深部真菌病主要表现为白念珠菌、曲霉菌等两种感染,受曲霉菌感染的患者直接痰涂片后出现大量分隔菌丝。预防性口服氟康唑能够抑制念珠菌感染,而氟康唑运用于曲霉菌感染没有效果,这就需要患者住院后需及时接受真菌学检查,并做药敏试验,以采取适当、适量的抗真菌药。在使用针对性的抗真菌药物过程中,还应该对原发病患者加强多方面的预后工作,以加快病情恢复[3];③重症监护患者:经对病情严重的患者研究统计后发现,白念珠菌依旧是其深部真菌感染最普遍的形式,而导致真菌感染的原因也是多个方面的,如:患者身体机能、医生治疗水平、医院治疗技术、ICU环境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注意的地方。此外,温暖、潮湿等条件造成真菌繁殖速度加快;医护人员操作不当引起感染等都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4 参考文献

[1] 任  南,文细毛,徐  秀,等.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院内真菌感染监测及临床意义[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6):549.

第9篇:感染性疾病的微生物学范文

DOI:10.14163/ki.11-5547/r.2016.32.088

严重细菌感染和脓毒症是目前重症监护室(ICU)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的主要原因[1]。对其早期识别和进行临床干预才有望提高脓毒症患者的预后。细菌感染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无特异性, 根据血常规、胸部影像学或者微生物检测不能确定感染的真实情况。现有的许多微生物学检测方法主要不足之处在于诊断的延迟性(例如培养方法)、不理想的敏感性(例如血培养)以及因污染导致较低的特异性(例如痰培养), 而其他一些检测方法因有创性而不能作为临床常规使用(例如肺组织活检);炎性标志物中白细胞(WBC)在患者细菌感染时会升高但也会下降, 在手术、创伤或应激时也会升高; C反应蛋白(CRP)在细菌感染时升高, 但创伤、手术、病毒感染以及非感染性疾病时CRP也升高, 升高水平与感染严重程度不一致, 受激素影响;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等细胞因子不作为临床常规检测, 因为在细菌感染患者中, 虽然其血浆浓度会升高但维持时间短, 不易监测。因此, 如何早期诊断感染、鉴别病原体类型、评估感染严重程度并有效指导抗菌药物的使用成为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疗所面临的重要挑战。近年来, 血清降钙素原(PCT)弥补了上述检查手段的不足, 在临床上诊断感染及其严重程度评估方面被广泛关注和应用。现就其生物学特点和临床上与感染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PCT概述

PCT是降钙素的多肽前体, 一种糖蛋白, 由116个氨基酸组成, 分子量为12 793D, 无激素活性, 室温下体内外稳定性好。正常情况下由甲状腺的滤泡旁细胞C细胞产生、分泌, 但在健康人血中几乎检测不到(

2 PCT与感染性疾病的关系

2. 1 细菌性和非细菌性感染及炎症的鉴别诊断 国内有研究表明, PCT在细菌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早期(2~4 h)开始升高, 8~24 h达到峰值, 半衰期25~30 h, 有早期诊断价值;在移植宿主排斥反应、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疾病时, PCT 浓度不增加或轻微增加, 在有内毒素释放的感染时显著增加, 提示PCT 的高度特异性[6]。用PCT 水平升高鉴别细菌和非细菌感染, 其特异性优于用CRP 和WBC 计数。因此, 临床上患者有不明原因的发热时, 可根据血清PCT 水平的高低考虑是否使用抗菌药物[7]。国外有研究发现, 单纯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患者PCT水平正常, HIV合并继发细菌感染时PCT浓度明显升高。在~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脓毒症与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脓毒症比较研究发现, PCT浓度在前者升高显著, 细菌感染患者在抗微生物治疗后血清PCT迅速降低[8]。化脓性脑膜炎CPT明显升高, 病毒性脑膜炎PCT大多数正常, 因此PCT可鉴别细菌性和病毒性脑膜炎[9]。

2. 2 危重症感染的监测 目前临床上根据血常规、CRP、血细菌培养等检查对于脓毒症早期诊断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特异性差、不能反映机体感染的严重程度。有学者认为, 脓毒症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时, 或者机体处于免疫抑制状态时, 血清中PCT 的浓度亦可早期显著升高, 且感染程度越高, PCT 的浓度也越高, 表明PCT对脓毒症早期诊断敏感性高, 特异性好, 具有指导意义。国外有学者[10]观察到, 脓毒症组血清PCT 为8.45 ng/ml, 而非脓毒症组仅为0.5 ng/ml, 表明血清PCT 水平与脓毒症程度呈正相关。有学者研究发现PCT浓度与脓毒症休克、血培养结果有着显著的相关性[11], 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及其不同程度的感染阶段时, 高浓度PCT可以分辨出脓毒症休克。有学者认为, PCT 在脓毒症中, 本身并不直接参与启动脓毒症的全身炎症反应, 但可以释放到血液中, 并加重脓毒症发展的全过程, 发挥次级炎症因子作用[12]。朱小生等[13]学者通过对62例机械通气患者进行观察, 发现PCT 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的诊断敏感性为87.5%, 特异性为70.0%, 阳性预测值为80.0%, 阴性预测值为77.8%, 均高于CRP及白细胞计数指标, 表明在诊断VAP中PCT优于传统的炎症指标。

2. 3 作为脓毒症诊断及判断预后的标准 近年来, 大量的研究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腹膜炎、急性胰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不同角度表明, PCT是细菌性脓毒症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陈社安等[14]在研究中发现血清PCT水平越高病情越重, 持续升高者预后不良。反之, PCT水平下降, 病情逐渐有好转, 炎症和感染得到有效的控制, 表明了血清PCT 水平与感染的严重程度成正比。可能因为病原体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严重程度, 这种相互作用引起全身炎性反应越严重, 患者预后越差[15]。

3 小Y

有报道称, 在神经内分泌肿瘤、外科手术、烧伤、机械性损伤以及非感染性全身炎症, 如吸入性肺炎、胰腺炎、肠系膜血管栓塞等疾病时PCT也会升高。有一些证据表明, PCT升高预示肠道屏障的破坏, 细菌有移位, 或者可能提示细菌入侵的早期阶段[16]。

有学者认为, 尽管目前国内、外学者对PCT的研究做了很多工作, 但其产生机制还不甚确切, 其病理、生理特点还不甚明了, 它能否成为一项有效、快捷的常规实验室指标, 帮助临床对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指导抗生素合理应用, 仍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Garrouste-Orgeas M, Timsit JF, Tafflet M, et al. Excess risk of death from intensive care unit-acquired nosocomial bloodstream infections: a reappraisal. Clin Infect Dis, 2006, 42(8):1118-1126.

[2] Kylnp-Bck ML, Takala A, Kemppainen EA, et al. Procalcitonin,

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 and soluble E-selectin in predicting the severity of acute pancreatitis. Critical Care Medicine, 2001, 29(1):63-69.

[3] 董晖, 杨颖. 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检测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医学综述, 2010, 16(11):1741-1742.

[4] López Sastre JB, Solís DP, Serradilla VR, et al. Evaluation of procalcitonin for diagnosis of neonatal sepsis of vertical transmission. BMC Pediatrics, 2007, 7(1):9.

[5] 杨滨, 康梅. 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现代预防医学, 2009, 36(3):596-597.

[6] 张代民. 降钙素原的测定与临床应用进展. 实用医药杂志, 2007, 24(5):619-622.

[7] 胡学文, 余文立, 吴艳红. 降钙素原在小儿发热性疾病病因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中国医药导报, 2005, 2(8):22-23.

[8] Gérard Y, Hober D, Assicot M, et al. Procalcitonin as a marker of bacterial sepsis in patients infected with HIV-1. Journal of Infection, 1997, 35(1):41-46.

[9] 阳海红, 陈建设. PCT和CRP检测对细菌性和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 实用预防医学, 2010, 17(1):155-156.

[10] Barati M, Alinejad F, Bahar M A, et al. Comparison of WBC, ESR, CRP and PCT serum levels in septic and non-septic burn cases. Burns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Burn Injuries, 2008, 34(6):770-774.

[11] Ghorbani G. Procalcitonin role i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infection stages and non infection inflammation. Pak J Biol Sci, 2009, 12(4):393-396.

[12] 胡如雪. 降钙素原(PCT)的临床应用价值.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05, 23(3):259.

[13] 朱小生, 方长太, 白兆青. 降钙素原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断意义. 安徽医学, 2010, 31(12):1435-1436.

[14] 陈社安, 李炜煊, 麦爱芬, 等. 定量检测降钙素原在危重患者感染诊断及其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1, 8(4):416-417.

[15] 周晶珠, 祁梅, 张蕾. 降钙素原水平与重症细菌感染性疾病病死率关系. 实用医技杂志, 2007, 14(12):1558-1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