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计算机基础课件范文

计算机基础课件精选(九篇)

计算机基础课件

第1篇:计算机基础课件范文

关键词:新工科;计算机基础;创新

引言

基于智能和信息技术的新工科建设引起了高校和教师的关注和讨论。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基础作为一门基础工程课程,不仅是培养软件工程专业学生信息和智力的重要手段和渠道,也是软件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软件工程专业大学的计算机基础课程面临着课程简化、压缩甚至直接应用的问题。教学与实际应用的脱节制约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发展。

1新工科概况

1.1新工科的意义

新工科与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关系。在新常态背景下,积极推进我国现代经济建设发展,需着力发展实体经济。所谓实体经济,就是在积极优化产业结构的基础上,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其中,新工科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新工科中的“新”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信息处理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正朝着移动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在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计算的发展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体现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由原来的纵向升级向横向渗透转变,如金融、制造等领域;此外,计算机技术的研究方向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原来的产品技术转向服务技术。上述新的开发模式是“新”在新工科背景下的体现。因此,计算机信息技术正逐步渗透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新的发展背景下,有必要对高校计算机工程教育的内涵进行解读。在这样的背景下,可促进企业的全面升级和发展,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1.2新工科发展历程

新的工程概念一经提出,就受到教育研究者的高度重视。这一新课题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例如,在综合性大学的新工科开发中,相关学者为新工科的开发开辟了新的路径。如利用区域优势开发新工科、多学科发展模式。这种教育发展模式最早在中山大学实施;此外,在地方高校的发展过程中,相关学者依托产业集群整合教育发展模式,院校教育要完善院校的教育功能,形成具有特色的工程教育新体系。其中,高校新设工程教育专业集工程教育、学科、科教、创业等为一体。它将新的要素融入到新工科体系的发展中,丰富了人才培养体系。专业课程是新工科发展的基础。为促进新工科的创新和发展,需要对课程和课程建设进行改革。计算机基础教育是高校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环境下,物联网工程和人工智能产业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为计算机基础教育奠定技术基础。立足当前时展趋势,积极推进新工科背景下高校计算机基础专业改革,为物联网工程和人工智能产业建立完善的平台支撑。近年来,新工科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战略改革方面,专业和课程设置还不够完善。这也是阻碍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

2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2.1课程内容比较陈旧

目前,一些计算机基础课教师对新工科的概念、新工科人才的特点以及计算机基础课的改革认识不深。因此,一些教师对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随着IT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内容也发生了变化,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仍以办公自动化软件的操作技能为基础。除软件版本的更新,教学内容几乎没有变化。

2.2教学法是传统

目前,软件工程专业的许多计算机基础课程分为理论和实验两部分。教师采用的主要教学形式是理论课以教师为主体,实验课以学生为主体。这种教师讲课、学生重复教师操作的教学形式,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高校学生的地域性、类型性差异导致新生计算机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会导致一些学生抱怨计算机基础课太简单,学不到东西,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强调共性而忽视个性的一刀切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当代学生的需要。

2.3统一课程目标

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如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基础、信息素养导论、计算机文化基础、信息技术基础等。其理论知识一般涉及计算机硬件、软件等。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一般集中在上述相关领域,缺乏针对不同专业的必要深入开发。由于没有为不同专业的学生规划不同的知识点,学生在后续课程中缺乏必要的专业衔接而感到困难。

2.4评价方法过于片面

目前,软件工程专业的许多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往往采用期末统一的论文理论考试或计算机实践考试,称为期末考试。考试内容难免泛化,但也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实际表现,没有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记录和评价。在这种情况下,很易造成学生平时离课,考前临时突击,导致学习氛围不浓厚,学习效果不明显。

3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措施

3.1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内容的创新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重新规划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基本理论,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引入物联网传感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计算机网络不仅包括结构和网络分类,还涉及WiFi和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第二模块的内容可视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教师需根据高校本身的特点甚至专业特点来讲解这本书的内容。为了学习,还需用计算机基础课程对学生进行专业启蒙,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课程相关知识。

3.2改革传统教学方法

软件工程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可用教学进行合理翻转课堂。同时,也要把学生融入到教学中去分成小组。首先,分组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但在分组的过程中,需填写每个小组所有成员信息,不应包括太多的学生,否则会出现浑水摸鱼情况。如果小组里的学生太少,教学任务也会显得太多,想要教学实践得到一定程度的拓展,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然后采取合理的方法控制练习,准确评价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翻转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翻转课堂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它还可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督促他们今后努力学习,在学习中积极探索。

3.3制订合理的培训目标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多数人在手机上安装Office办公软件进行移动办公。对普通的软件工程专业学生,教师可帮助他们通过综合学习任务,学生可通过软件提前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讲解重点和难点后,进行教学。只有加强训练才能掌握知识。目前,我国高校数量众多的软件工程专业改变计算机基础课程或软件工程专业的电脑思维。这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起着基础性的作用,高校应注重思维的训练,而不仅是知识的学习。教师在讲解知识时,能将创造性思维与知识融为一体,它的使用实际上构成了思维。它对学习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也可在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中实现复合创新,在创新目的中起重要作用。对比软件工程专业的计算机思维课程和计算机基础课程可理解计算机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困难,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学习,根据院校、专业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合理的学习内容。但为了优化和改革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体系,需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第2篇:计算机基础课件范文

摘要:本文从课件制作的准备入手,列出当前课件的四个问题;从调查问卷出发,了解学生的需求;利用互联网查找资料,强调了课件的制作原则,细化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从技术的角度,来阐述如何使用课件;最后提出在现有的基础上,完善课件,提升制作水平。

关键词:课件;PowerPoint;计算机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使用Microsoft PowerPoint(以下简称为PowerPoint)制作课件(文件类型*.ppt,指用PowerPoint制作的演示文稿文件,下同)早已不再是新闻,它几乎深入到每个课堂当中,是教师讲课的重要材料。

PowerPoint是一种工具,知道菜单项、工具栏、相关命令在哪里,仅停留在软件功能的层次,这是学习软件的基本要求。如果再上升一个层次,就要考虑如何把软件应用在具体的领域当中。

笔者要探讨的问题是: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如何利用PowerPoint,使制作出的课件发挥更好的教学效果。

2课件制作的前期准备

2.1发展现状

目前看到的很多课件,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下:

(1) 内容求全

制作课件的时候,把相关的所有内容都加进来,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细节。

(2) 技术求多

自定义动画、幻灯片切换、声音等,能用的通通拿来,而且来者不拒。

(3) 表现形式单一

以文字表现为主,通常幻灯片中80%以上都是文字,图表等其他方式很少。

(4) 版面设计花哨

字体,颜色很多,极其混乱;背景或是用图片,或是用搭配不当的颜色,表现方式无序。

2.2需求分析

(1) 现实环境的分析

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成本也大大降低,使计算机走进了千家万户,同时也提高了家庭成员操作计算机的能力,现在的大学生对计算机不再陌生,部分大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还相当出众。

(2) 课程的分析

“计算机基础”是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旨在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并能够结合实际,让计算机更好地为所学专业服务。

(3) 学生的分析

每学期结束之时,都会对学生做问卷调查,内容涉及:讲课方式、课程资源、开放式建议等方方面面。通过学生的问卷结果,得出:

从以往的以考试为中心转移到以技术的应用为中心;

从提供信息到提供查找信息的方法。

2.3材料搜集

在材料搜集环节,主要有两个渠道:

(1) 借鉴已有的资源

实际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材、过去的课件。

(2) 互联网

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与此同时,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不仅拉近了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距离,而且也让知识的传递更加便捷,大洋彼岸的发明、创造及信息的传达不再有时间差,可以即时地通过卫星或光纤到达每台计算机的显示器上。

因此,互联网是很重要的渠道,比如:en. ,等网站上可以查阅到大量IT行业最新的权威信息。

除此之外,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也让互联网上一个个信息孤岛联系起来,可以方便地查找计算机领域的相关信息。

3课件制作原则

3.1科学性原则

计算机的发展可以用瞬息万变来形容,今天讲解的内容是正确的,到了明天可能就是完全错误的,所以课件的内容必须保证科学性。举个例子,目前绝大多数“计算机基础”中仍然把ENIAC当作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来讲授,殊不知,在1973年,美国的地方法院已经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桂冠戴在了John Vincent Atanasoff的头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应该是Atanasoff-Berry Computer,而不是二战期间的ENIAC。

3.2Magical Seven原则

心理学研究表明,短时记忆对信息的保留时间大约在一分钟之内,而且保持的容量也是有限制的,在7±2个单位之内,即5-9个。一旦超过了这个范围,记忆效果会大打折扣。

因此,在课件的每一张幻灯片中,最多不要超过9个知识点,以保证学生的短时记忆效果最佳,如果适时地加以强化,就有可能将短时记忆转换为长时记忆。

3.3有意注意原则

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年人有意注意的时间平均为15分钟。所以,如果使用课件的时间大于15分钟,应该注意变换教学方法,讲授、讨论、练习等方法并用,尽量地让广大的学生参与进来,最大程度地保持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3.4KISS原则

KISS的全称是Keep It Simple and Stupid,意思就是在制作课件时,不要使用太花哨的背景,文字的颜色及字体不要超过三种。课件的设计风格尽量简单、清爽、高效。制作课件不是搞艺术创作,应该让多数人接受,符合大众的习惯。

3.5声音效果

大量研究表明,音乐不会对学习产生任何积极、促进的作用,会一定程度地影响人的记忆、认知过程,所以,不要在课件中插入任何背景音乐(部分课程除外)。

4课件制作过程

4.1逻辑清楚、导航明确

逻辑清楚、导航明确是良好课件的特征之一。

在课件的开头,明确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哪些是基础,哪些是重点等等;在课件的结尾,要有小结,对课件的内容重新做一次梳理。

如果说课件内容是迷宫,那么课件导航就是地图,应该使学生看到之后一目了然,方便使用,知道从哪里进去,从哪里出来。同时,每张幻灯片上的页码就像书的页码一样,是必不可少的。

4.2呈现方式(图形>表格>文字)

在课件中用来显现内容的素材很多,但如果按照优先级来排列,应该是图形优于表格、表格优于文字。

常言道,“千言万语不如一张图,一图胜过千言”,能用图形表示的,就不要使用表格;能用表格表示的,就不要使用文字。

如果课件中的内容完全是书本搬家,那就没有单独制作课件的必要了。

4.3有规律的重复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学习要勤于复习,而且记忆的理解效果越好,遗忘的也越慢。所以,在课件当中应该有重复的内容,用于复习,减少遗忘;在课堂结束之前,应该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巩固、总结,加强记忆效果,这样才能让学生科学、高效地学习知识,掌握技能。

4.4功能活用

通过调整幻灯片的母版,在“页脚”位置,把单位的名称、教师的名字或Email等信息去掉,更换成励志的语句,或者是名人名言,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

4.5结合其他软件

PowerPoint仅是制作课件的软件之一,还有很多优秀的软件可以利用,如Photoshop,Flash,MindManager,Matlab,SPSS,3DMAX,Visio等,教师可以根据自己课程的需要,有选择地使用软件,丰富课程资源。

5课件的使用

制作课件的目的,是让课堂更有效率,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PowerPoint把教师从繁重的板书中解脱出来,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果:

(1) 过于依赖课件,如果没有课件,就没有办法讲课。

(2) 教师不写板书,学生不记笔记,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3) 教师利用不写板书省下来的时间,讲述更多的内容,超出学生的认知负载能力。

(4) 课件上的内容完全是书本搬家,讲课过程由人灌变成了机灌。

课堂不是讲堂,更不是教师的一言堂,需要教师跟学生互相配合。除了教师讲授之外,还要结合其他的教学方式,如讨论、自主练习等方式。只有这样做,课堂才会有生命力,学生才会充满活力。

笔者认为,技术本身是中性的,没有好与坏之分。所以,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技术的使用者对技术的理解错位。

不同的课程,学科性质不同,对教师的要求不同,对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要求不同,因此,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的课程,如果用“黑板+粉笔”就能讲得很精彩,就没有必要去引入新技术,教师要基于自身的情况去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不能盲目地去追求新技术,技术的最终目的,是为教学、学习服务,而不能本末倒置。

技术不是万能的,要合理地使用技术、学习新技术,为教师的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同理,课件的使用也应该遵循上述原则,课件是教师课堂上的可选资料,而不是必备资料,如果把课件比作苹果,教学资料就是水果,教师想吃水果的时候,不能只吃苹果,而放弃其他可口的水果。

第3篇:计算机基础课件范文

关键词:教学改革;案例教学;硬件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当今社会对于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趋旺盛,熟练掌握计算机的通才极为紧缺。为满足社会的需要,培养出适应新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在高等院校加强学生掌握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

基于通识教育的大类培养,实施精英教育是大连理工大学提出的教学改革指导方针。“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从事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工作的技术基础课程。1997年教育部高教司颁发“加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的几点意见”以来,我校便开始执行计算机基础教学三个层次的课程体系,“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成为面向全校非电类专业开设的第二层次计算机技术基础类课程之一。2003年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把“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列为重点核心课程,并提出了教学基本要求。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是大连理工大学非电类理工科专业技术基础限选课程。本课程是一门面向应用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的通识教育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计算机硬件的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和方法,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硬件技术知识解决本专业及相关领域中问题的能力,使其能成为具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和科研开发能力的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学生利用软硬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解决本专业领域的思维方式,从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后续课程,学习和应用相关方面的新知识、新技术打下必要的基础。

2立足创新能力培养,构建“硬件”教学课程体系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作为非电类专业的计算机技术基础类核心课程之一,其教学改革应符合精英人才培养这一目标。“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包含了众多的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而且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实践性。该课程对于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开发创新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任课教师不能只“教”计算机的硬件知识,还应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程组的任课教师根据这一思路,充分借鉴了国内外相关高校成功的教学实践经验,设计了以基于通识教育的精英人才培养模式为导向的“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体系。从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授课方式、实践环节、考核体系等方面全方位构建计算机硬件基础教学体系。经过近四年来的教学实践,该门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获得了学生的好评。

3重视教材建设和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

根据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会2003年提出的指导意见中的教材建设要求,对于典型核心课程的教材,要强调教材的基础性和系统性,突出基本概念、基本技术与方法的讲解。要使教材能反映计算机技术的新发展,特别是对于教材中一些技术性、应用性的内容更应如此,要让学生能学到一些先进的开发工具和开发方法。要编写一些具有专业特色的计算机教材。教材内容不是一般性地讲解计算机的技术与方法,而是将它们与专业应用有机结合。要重视案例课程的教材研究,教材从内容到结构要能反映案例课程的特点。

根据“意见”精神,课程组的任课教师编撰了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十一五”规划教材《微型计算机硬件技术》,以目前在计算机领域中占主导地位的80x86系列微机为例,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的硬件技术基础知识,并通过对计算机中相关先进技术的介绍,体现出计算机及其应用技术发展的最新水平与趋势。

结合教材内容,重新调整了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参见表1,教学学时为32学时。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内容涉及常用逻辑元器件、CPU、指令系统、内存储器、外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常用外部设备和计算机网络等诸多内容,较为繁杂,课程组的任课教师本着少而精、知识面宽、知识新等原则,删繁就简,一是适时修改教学大纲,使之尽量符合新的学科技术及应用发展现状;二是体现在每次具体讲课内容中,可及时传递一些新的学科技术及应用信息,强调加强计算机硬件的基础知识、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在保持课程内容系统性的前提下,主要选用和总结具有一般性、普遍性意义的内容。并在今后的课程讲授中,实时追踪最新计算机发展技术,及时补充到课堂教学中。

4启发式的案例教学方法

计算机硬件课程的特点是包括多门计算机相关课程,体系庞大,内容繁杂,而且大部分知识枯燥抽象,晦涩难懂。计算机硬件的工作原理与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格格不入”,学生对抽象的指令和复杂的硬件电路很不适应。如果教学方法不合理,学生往往因为感觉太难而产生抵触心理,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课程组在授课环节的设计上,围绕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一教学目标,以是否符合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作为教学方法的设计依据。实践表明,采用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突出重点的启发式方法授课,配合精心选择的各种工程实际案例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用浅显易懂、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方式介绍课程内容,帮助学生对课程产生学习兴趣,避免一开始就介绍过多的专业术语和细节。在每一堂课的设计上都有一个重点主题,课堂内容围绕这个重点展开,而不是一味按照讲义的章节顺序进行。例如在介绍计算机各个部件的工作原理时,以人体为例对比介绍,CPU的作用相当于人类的大脑,指挥身体各个器官协调工作,键盘、鼠标等输入设备相当于人们的耳、鼻、喉、眼等感知器官,显示器和打印机等输出设备相当于人类的嘴、手、脚等等,既避免了枯燥的讲解,又加深了学生的印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精心选取和策划教学案例,案例是为知识服务的,所讲的案例一定要紧紧围绕相关知识,切不可偏离主题。具体讲授时可以步步导入,由浅入深;也可互相穿插,讲述理论知识时引入案例分析,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又回到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探讨。整个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提出精心准备的各种问题给学生,让他们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启发和提示,这样学生对知识在实例中的应用会有更切身的体会,这种体会还可以进一步反作用于知识,使其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更进一层。比如在讲授逻辑电路时,结合三人表决电路的设计,从实际出发,重点介绍逻辑电路的设计和优化,这样讲授要比按照教材逐一介绍各种逻辑电路的效果好得多。又比如在介绍串行接口的介绍,避免对接口原理的枯燥讲解,引入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实例,介绍RS232在计算机监控系统中的应用方法,进而引申出在工程中广泛应用的RS422和RS485接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了研究型学习氛围。课程组的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对课程内容学习方法的介绍,引导和启发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从而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5重视实践环节

鉴于上机实践实习在计算机硬件基础教学中的重要性,任课教师编写了《计算机硬件基础》上机实验配套教材,合理组织实验教学内容。

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的必由之路。在“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中,动手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因此在实验教学方式上,要有意识地增加学生自主思考、独立动手的机会,培养他们的独立创造能力;在实验内容上,根据不同专业需求,分别开设计算机硬件拆装实验和微机接口实验两部分。

计算机硬件拆装实验内容:为每个学生提供一套微型计算机,要求学生认知计算机各个主要硬件、独立完成组装计算机、安装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和应用软件,独立完成计算机网络的配置操作。课后要求每个学生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要求记录CPU型号和主频,主板外频和倍频的设置方法,各种板卡的型号,各种外设的品牌型号。除了上述实验报告以外,还要求学生根据电脑市场的商情和学生本人的实际需求,写出一份虚拟装机报告。该实验适用于数学学院、物理学院、力学系、化工学院、材料学院、船舶学院、环境生命学院和管理学院等。表2为该实验内容及学时(12学时)安排。

微机接口实验内容:为每个学生提供一套综合实验仪器设备,完成A/D和D/A转换实验,I/O接口设计等(4学时)。着重培养学生应用典型可编程接口芯片和数字电子技术进行综合设计能力。为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加强了要求提前预习实验的环节,以使学生不盲目地仅为完成实验内容而做实验,而是要求他们做完实验后有一定的收获,得到一定的能力训练。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最后给出具有一定见解的实验报告。尽可能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主观能动性,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探索。该实验适用于土木学院、动力系和化机系等。

6改革考试评价体系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要求学生理解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外,着重考核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不仅关注课本知识,还要关注本学科的最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改革了传统的“一纸定终身”的考评模式,学生的最后成绩由基础理论成绩、实验成绩和平时成绩三部分综合评定得出,其中基础理论部分的考核采用上机考试,机考成绩占总成绩的60%,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20%,并结合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主动性、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出实验成绩。任课教师根据平时出勤情况、平时作业、课堂提问以及课堂讨论等平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给出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

严肃考场纪律,杜绝学生作弊思想的滋生,课程组老师建立数量庞大、范围广泛的试题库,并随时补充新的题目加入试题库。课程组的任课教师开发了计算机硬件考试系统,并按遗传算法随机组卷,学生上机答题,避免了雷同的试卷,杜绝了相互抄袭的现象。上机考试的评阅则采取学生考试结束后当场打分,整个考评过程透明公正。此外,课程组还建立了考试结果分析制度,以指导命题和改进教学。

7结束语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改革从2006年秋季开始进行,从各学期学生的教学评估情况看,多为“理论联系实际”、“讲解方式浅显易懂”、“考核方式新颖”、 “这门课程很有趣”等正面评价。从学生的认可度来看“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的改革是比较成功的,符合人才培养的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经过课程组教师的长期努力建设,2008年该门课程获得辽宁省精品课程立项,现正在建设当中。

构建合理的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体系,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硬件基础,提高学生在本专业领域综合应用计算机的能力至关重要。通过计算机硬件系列课程体系建设及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完善了课程体系,改革了各个教学环节,在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环节和实验教学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近年来,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普及,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尤其是从大中城市报考来的大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当不错的计算机水平,这些学生已经不满足于有限的课堂讲授,为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课程组的教师正在努力建设基于因特网的教学资源库,整合国内外优秀的教学资源。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硬件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更需要坚持不懈的长期努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J].中国大学教学, 2005(5):11-18.

[2] 邹逢兴.关于创新“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实践和思考[J].计算机教育,2004(2):81-84.

第4篇:计算机基础课件范文

关键词 大班;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42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09)08-0085-02

0 引言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是各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不仅让学生掌握一种能够处理多种信息的现代化工具,同时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文化基础教育,是一种改变学生知识结构、知识层次,提高人才科学素质的教育,更是一种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和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基础教育。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先分步讲解、演示各操作步骤,然后由学生完成相应的练习,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往往会出现一部分学生在教师讲解、演示操作步骤时认为所学的内容过于简单而不屑一顾,但在实际操作时又问题较多,因此,改革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势在必行。

1 当前我院《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面临的问题

1.1 教学采取大班授课制

我院每年招生人数约1万多人,新生到校后每班都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我院的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中,几乎所有班级都是由70~100名学生构成的大班,班级学习共同体内部有个性差异,会造成学生学业水平之间的不平衡性。通过计算机加大屏幕投影演示的方式讲授教学内容,由于学生人数较多,课堂基本上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难以促进学生的交互活动,难以有效分配注意力,及时意识到学生的需求,难以准确地检查、评价和感知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很少获得运用所学技能进行交流的机会,缺少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技能运用被当成是公式的记忆。由于课室较大,后排学生很容易听不清知识讲解或者看不清操作演示,从而导致学习挫折感,失去学习兴趣。

1.2 以演示为主的多媒体视频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是在多媒体教室,利用多媒体的视频功能将计算机的信息通过大屏幕进行展现,教师边讲边操作,操作的过程及结果可以通过屏幕及时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直观,学习正确的操作规范,这种教学模式,大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使教学效率大大提高。这种教学模式仍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它还是停留在演示教学的模式上,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在课堂上只能听和看,缺少独立思考,不能动手操作,无法直接参与,还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演示为主的多媒体视频教学模式实质上还是一种以讲授为主,操作演示为辅的教学模式,只不过是其演示过程由大屏幕呈现,便于学生观察而己,对实践性很强的计算机课程来说,依然没有实现教与学、学与用的和谐统以上两种模式一般均辅以课后上机实验,教师在课上布置好上机作业,上机时巡回进行个别辅导,但都存在着讲练脱节的问题,尤其是在上课与上机时间间隔较长时,学生对课堂讲授的内容易淡忘,教师还要一一讲解,造成重复教学,效率低下。

2 合作学习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国家教育部理工科和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相继出台了“计算机基础教学若干意见”(白皮书)和“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2003年版)”(蓝皮书),提出了新形势下大学生的计算机知识结构和应用计算机的能力要求。

2.1 合作学习的特点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合作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合作学习把个人之间的竞争转换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合作学习是由教师设计教学,分配学习任务和控制教学进程的活动。

1)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是一个现代人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学会主动地提出问题、自由地展开讨论和交流、敢于尝试、学会倾听、以及进行自我反思,所有这些不仅能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而且还能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奠定基础。

2)通过体验体现自身价值

如果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阅读,在相互合作中彼此进行交谈、倾听、解释、思考、反思,在观点分享与协商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掌握知识,而且在经历过程中体验到了合作的价值,也发现了自己的价值和潜能。

3)培养学生的批判、求异、发散等创造性思维

通过合作学习的形式,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观点,同时又分享别人的见解,在讨论不同观点的争辩过程中,学生的思路就会越来越明晰,能多角度、多侧面地寻求问题解决的策略,对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创造性思维十分有利。合作不仅能有效地调动所有参与者的积极投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而且能激发每个人高度创造性思维。

2.2 合作学习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2.1 组织有效合作学习的原则和方法:

1)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策略,应遵循科学性、协作性的教学设计,

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前提和保障;

2)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是提高合作学习效果的必要条件;

3)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动机;

4)要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

2.2.2 合作学习应用的具体模式

2.2.3 应用合作学习模式的特点

合作学习方式的展开与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学生之间有了交流,各个小组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展开讨论、分工协作,通过合作共同完成小组的任务。这种合作学习模式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很好地体现了运用合作学习方式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有机的整合,发挥了多媒体的优势。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教师指导学生提供了条件,它以生动的目标、清晰的图像、交互性、情境的逼真性,让学生在享受学习的同时,激发他们内心深处渴望和追求事物本质的欲望。

3 结论

在大班条件下,合作学习使本组同学间显出差异,从而更好地展现每位同学的特质,据个人特点进行分工,有利于发挥个人特长,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小组内同学间的合作学习,相互取长补短,使整个小组全面发展,同时,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中的主体性、合作性。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课题研究组.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劳眷,韦文代.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改革实践[J].高教论坛,2004(6).

[3]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4]大卫.W.约翰逊,罗格.T.约翰逊,卡尔.A.史密斯,著.刘春红,孙海法,编译.合作性学习的原理与技巧――在教与学中组建有效的团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5]黄淑珍.大半条件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4(11).

中国稀土学会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中国的稀土资源占世界已知储量的80%,其地位可与中东石油相比,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11月17日,伴随着我国稀土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应运而建立起来的中国稀土学会在北京召开了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齐让,中国稀土学会名誉理事长徐光宪院士,第四届理事会理事长干勇及来自全国的2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稀土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秘书长王新林主持。经过大会全体代表投票选举,干勇当选为学会第五任理事长,林东鲁为新一届秘书长。

齐让书记在大会致辞中指出,中国稀土学会结合国内外稀土行业的新形势、新要求,始终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稀土科技前沿,积极为国家政府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和有关企业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促进成果推广,推动企业进步,在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我国稀土领域中十分重要的学术性社团。

中国稀土学会从诞生之日起,就以繁荣我国稀土科技事业为己任。在回顾中国稀土学会30年的发展历程时,干勇理事长感慨道。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稀土资源国、最大的稀土生产国、最大的稀土应用消费国。2009年1月,我国稀土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中国稀土学会名誉理事长徐光宪院士荣获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进步奖,这充分表明了国家和人民对我国稀土科技工作者和科技成果的充分肯定。

第5篇:计算机基础课件范文

一、研究教学方法多样化的必要性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教学目标,完成共同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它包括教法和学法两个紧密相联的方面,由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条件与教学环境的多样性,根据教学规律的要求,教学方法也应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应因材施教、因时施教、因情施教。“教无定法”是现代大学教学方法的特征之一。下面从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对象和教法几个方面分析《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一)教学内容方面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计算机技术及其相关产品层出不穷,如多核处理器等,这些产品均反映出了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等方面最新而且成熟的前沿理论与技术。为了使教学内容紧跟新技术的发展,教师对教学内容和实验条件不断进行补充和完善,如扩充了计算机硬件的最先进的知识,如分支预测技术、超标量执行技术、微机的流水线操作技术、高速缓冲器技术、虚拟存储器技术(分段存储管理技术和分页存储管理技术)、浮点数据处理技术和高速总线传输技术等,使学生不仅掌握了基础知识,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这样既保证学员对基础知识有系统性的理解,并与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最新水平和趋势相适应,既遵循了教学管理要求,又努力体现了“基础性、系统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统一,为了增强学生的直观性和好奇心,就必须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如演示法、练习法和实验法等。

(二)教学对象方面

由于我院非计算机类专业很多,不同专业的学习基础差别很大,在教学中必须考虑教学对象,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对我院“2006级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学员,由于他们已经对数电/模电内容已经有了全面的掌握,对电路有很好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启发学员自己搭建实验平台,增加创新实验的机会,依据学生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必然提高。

(三)教学环境方面

目前我院的教学设施得到了飞快的发展,教室都配有电脑、大屏幕、投影仪、音响等多媒体设备,电脑联接校园网,能够实现音频、视频、动画和课件播放。校园网具有千兆速度,在校园网上基于军队院校网络教学应用系统平台,能够实现全课程网络教学或多媒体教学。计算机硬件实验室始建于2007年,在随后的几年中,学院投入大量建设经费,使本课程相关实验设备达到100余套,满足一人一组教学实验要求。为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一部教科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和几块电路板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师的个性要求

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和丰富多彩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不同教学方法的程序和特点要做出全面的、科学的分析,根据自己的习惯、条件、教学设备、环境、学生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个人的优势。例如,同样一节课的内容,因老师不同可能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有的选择发现法;有的运用学导式;有的采用问题探索法;有的选用“疑、读、导、练”教学方法,有的综合各种方法之长等。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特点、个人的善长,得心应手地运用某几种教学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的实现途径

在上述理论分析的指导下,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员的学习兴趣,教师从实验环节、多媒体课件、网络和科研转化等几个方面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多样化进行了改革和创新。

(一)网络实验平台的建立

为了提高《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除了开展传统教学模式外,我们搭建了网络化实验平台,通过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不仅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并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通过该平台,一方面教员可以将多媒体信息表现和处理技术运用于网络课程讲解和知识学习各个环节,使网络教学具有信息容量大、资料更新快和多向演示、模拟生动的显著特征,这一点是有限空间、有限时间的传统教学方式所无法比拟的;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自主、创新地学习。网络化教学打破了时空界限,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学生就可以随时上网学习。并可根据自己的时间自由调节自己的学习进度。避免了传统教学的平均性进度原则。如在我们所设计的《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的网络化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测试系统对自己学习的内容进行测评,网络系统给其提出建设性的学习计划,学生随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建议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这种模式也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提高了个别化学习效果,学习较好的学员,可以进行探索式的学习方式。如在学习相应芯片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分析芯片的编程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如何通过编程使多个芯片相互配合,设计综合性的实验,然后进行模拟调试。学生在此过程中建构起雄厚的知识基础,增强了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另外,通过该方式也增强了“教”与“学”之间的交互性。学生在学习中可以通过利用课件、信息资源及智力工具进行学习而产生互动,也可以通过与在线教师对话而产生互动,学生之间还可进行交流讨论,实现实时全交互。

(二)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增强

计算机硬件课程内容庞杂、涉及面广、概念抽象、工作原理复杂和实践性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感到不易理解,难于掌握。很多同学学完本课程,只是通过背诵记住了几个基本概念和原理,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系统中各个部件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没有掌握处理器指令系统的精华思想和编程技巧;也没有真正理解计算机系统是如何协调工作的,这不便于学生形成计算机系统的分析、设计、使用和维护方面的能力。因此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必须改变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手段,而是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类型、多种格式的媒体形式信息进行融合,以便学员更加直观、形象地理解。如在讲解8253/8254可编程计数器/定时器芯片的6种工作方式时,不是一些简单的图片和文字,而是采用动画技术,当输入控制字后,可以清晰观察到在不同方式下OUT信号的变化,以及在门控信号GATE控制下,不同方式下的时钟脉冲波形,这样不仅使教学内容生动起来,而且增加了学员的注意力,使学生清晰看到不同方式的区别,明白了各种方式的功能和适用场合。

(三)讲授方式的多样化

讲授本课程时,没有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而是注重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进行实验之前,让学员收集相关的资料,利用学生阅读教材、学生实验和观察以及实验测定等教学方法,并在分析研究和处理资料与数据时,常采用讨论、谈话、问答、练习和讲解等方法。另外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还常配合以多媒体工具和各种直观教具。

(四)注重转化科研成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到了一些科研项目提供的基本实验和开发环境与课堂教学的相关性,在对科研项目添置适当器件和改善设备的基础上,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不仅大大改善教学硬件条件和手段,也显著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效果。为此,教师特别注重了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实验平台的结构规范化研究,确定一种“开放式”架构,以方便系统的搭建以及完成之后仍可进行重组和变更;其次是模块标准化,在硬件环境、系统功能、程序设计等方面形成“可组合”功能。因此,整个实验室采用“多功能”和“宽口径”的方式,在主要面向本科生进行基础实验的的同时,亦可服务于研究生和部分教师,使其完好率、利用率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三、结论

总之,在《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程的教学任务和要求,结合教学的具体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为原则,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设施,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不仅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员,而且培养了学员的兴趣,形成了以学员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以先进的理论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习和能动性,显著提高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秀平,佘彦武,许劲等.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长沙大学学报, 2004, 18(2): 84-86.

[2]戴梅萼,史嘉权.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李玲娟,郑彦,王绍橡.计算机课程新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34-37。

[4]杨秀平,佘彦武,许劲等.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长沙大学学报, 2004, 18(2): 84-86。

[5]戴梅萼,史嘉权.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第6篇:计算机基础课件范文

关键词:凌波多媒体;电子教室;计算机基础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7-0000-02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学生大一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根据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该门课程主要内容可分为以下九个部分:计算机与信息基础知识、操作系统,文字处理软件Word、电子表格软件Excel、演示软件PowerPoint 、Internet Explorer、网页设计软FrontPage,、数据库基础Access 、常用工具软件,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一些基本概念,还要讲授一些常用软件的应用和技巧以及网络方面的相关知识,以培养学生计算机文化意识,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把计算机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为将来应用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技术解决学习、科研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能自觉吸收新知识、新技术,这样才能顺应时展的需要。

1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多媒体教室教学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教室也就是一台教师电脑加上大屏幕投影仪引入计算机基础课堂进行理论教学,由于近年来职业高校普遍扩招等原因,学校的计算机实验机房明显不足,这种多媒体教室教学模式必然在现各阶段高校的课堂中普遍采用。此外,多媒体教室投影仪模式只能局限在同一间教室的范围,坐在后面的学生看不到屏幕,这样就严重影响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效果削弱了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渴求和兴趣。因此,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改革是完全必然。

下面,笔者将以本学院海口经济学院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为例,本学院使用的是凌波多媒体电子教室软件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相结合使用,取得显著的效果。

2 凌波多媒体电子教室软件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教学改革

2.1 凌波多媒体电子教室软件主要特点

凌波多媒体电子教室软件是一种多媒体教学网络平台,它代表着一种全新的计算机教学模式,利用这套软件,在现有的局域网机房设备上,实现教师机对学生机的广播、监控、屏幕录制、能够随时将某个学生的荧屏显示和语音等信息,向所有学生或某个组进行广播;凌波多媒体电子教室突破传统的多媒体教室教学手段时空的限制,使多媒体教师的理论课与实验课合二为一,生动形象、活泼直观,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真正体现了学生认知主体的作用。

2.2 凌波多媒体电子教室软件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优势

教师首先使用凌波多媒体电子教室软件对教学内容使用广播教学,例如: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文字处理软件Word软件的使用,教师首先进行理论和实际操作演示过程讲解,通过屏幕广播展示实例,引出教学任务,紧接接着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这样教师演示与学生上机操作结合,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课堂效果明显提高,在不断地教学和实践练习操作中,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探索知识,发展发散思维的能力。

2.3 凌波多媒体电子教室软件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最常用的功能

2.3.1 屏幕广播教学

教师只要选择软件中菜单[教学] > [屏幕广播],或者点击工具栏中的[屏幕广播]按钮,教师端的操作就会广播到学生端电脑屏幕上,并锁定学生的鼠标和键盘,教师可以用这个功能进行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Windows操作系统、Word、Excel、PowerPoint、InternetExplorer等教学课件演示和操作讲解,还可以打开电子画板功能,在屏幕上写写画画,把屏幕作为黑板使用。 这样教师所演示的操作学生坐在自己的电脑前就可以一目了然,不会出现在多媒体教室因为坐在教室后面的学生看不见大屏幕教师的演示操作问题了。就能很直观记住,这将把讲解和练习一同进行,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对讲授内容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2.3.2 屏幕监视

选择菜单[教学] > [屏幕监视],或者点击工具栏中的[屏幕监视]按钮,教师可以实时监看学生的电脑使用情况,也可以指定一个学生端对本组中的其他学生端进行监视。这样可以有效地监控学生是否操练和本课堂有关的操作,如果发现学生和操作和本课程内容无关等操作,教师也可以通过“黑屏肃静”命令按钮,进行限制学生操作电脑,提高学生注意力。

2.3.3 作业

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所需要上机操练素材文件较多,教师可以选择菜单[教学] > [文件],或者点击工具栏中的[文件]按钮,可以把文件发送到当前组全体学生电脑的指定文件夹。 学生就可以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第一时间进行实践操作,这种讲练结合的方法,有效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兴趣。

2.3.4 收取文件

收取文件,即作业提交,学生根据教师作业文件安排的教学任务完成后,把要上交的文件直接提交到教师机等待教师的批改,,教师可以单击 [教学] > [收取文件],或者点击工具栏中的[收取文件]按钮,把学生电脑中的文件传输到教师的电脑中保存,教师也可以选择拒绝接受学生提交的文件。

2.3.5 网上聊天或者举手

如果学生在课堂操作过程遇到疑难问题,可以选择菜单[教学] > [网上聊天],或者点击工具栏中的[网上聊天]按钮,和教师或者其他学生进行文字进行交流。也可以任务栏的“凌波多媒体软件”图标,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举手”,教师端就能及时收到学生端发出的信息,并能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3 结束语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等教育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计算入门的基础,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对多凌波多媒体电子教室软件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与多媒体教室教学比, 凌波多媒体电子教室软件既保留了多媒体教室教学模式的各种优点,又能加强教学的直观效果,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践动手能力,这正是多媒体教室无法相比之处,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手段,是双向互动式教学,笔者本学院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利用是凌波多媒体电子教室软件教学,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一级考试的过关率从原来40%提高到90%,这个成绩在同等院校中名列前茅,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在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课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吴丽华,陈明锐.大学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2]张明.多媒体网络教室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优势[D].北大学物理学与电子技术学院,2002.

[3]吴秋菊.浅析极域多媒体电子教师软件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

[作者简介]张蓝春(1977-),女(海南海口),海南海口市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软件开发、多媒体设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等;杨秋黎(1978-),女(海南海口),海南海口市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数据理论与应用、电子商务。

第7篇:计算机基础课件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效果;年青教师

中图分类号:TP3-4

一、前言

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等领域的运用也越发广泛和深入。对于刚跨入大学校门的绝大多数大学生而言,通过系统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有利于快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培养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后续的高等教育提供必要的帮助,同时也是获得良好职业生涯的重要前提。

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而言,《计算机文化基础》是有关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第一层次的课程,是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与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授课层次相比较,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在实践教学环节,应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开拓学习思路和技能为原则,从实用角度出发,以应用为目的,强调实用性,使学生对计算机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掌握在信息化社会里工作、学习和生活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正确地建立计算机基本概念,具备借助网络获取信息和沟通交流的能力,为后续计算机语言类课程和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

笔者所在学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全校本科生必修课,为了更好地为不同专业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好基础,部分专业特色鲜明学院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由相关学院的专业课老师实施的授课任务和实验教学环节。因此,这就存在一个问题:非计算机专业的任课教师如何跟进高速发展的计算机文化并与时俱进地调整授课内容?

我们知道,通常承担一门新课,至少需要经过3年的教学实践才能达到一个比较熟练的效果。而笔者所在学校《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授课老师,多以刚参加工作的年青教师为主,几乎每隔5年就全部是新面孔,这固然与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有直接关系,年青教师对推陈出新的计算机软硬件的掌握更迅捷。但不利的一面是,如何提升《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效果就显得十分迫切了,因为这是关乎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

综上,根据我校《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情况,提出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年青教师如何把握授课内容,提升教学质量;二是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如何不断跟进高速发展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这两个问题的顺利解决对于改善《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育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三、学以致用,授课内容重点突出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公共基础课程,要求任课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对计算机工作原理、硬件系统组成有直观深刻的认识,并能够亲手组装一台学习用机;教师通过对计算机操作系统以及多种软件的讲解和示范,结合上机实习,使学生达到常用软件运用自如的效果。

结合笔者最近几年的授课心得,依据学以致用的目标,建议主要授课内容可调整如下。

(1) 微型计算机的安装。计算机硬件无论从性能还是价格上每隔3个月就有很大的变化,而授课任务一年仅一次,几年才能更新一次的教材上被淘汰的硬件要放弃,改进的产品型号而课本上又没有的要及时补充完善,因此要在日常工作中多关注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变化,熟悉主流产品的性能指标和价位等。

(2) 组建有线对等局域网络,共享输入输出设备设置。本科生由于学习需要,在升入大学后需要配置个人电脑。本科生以宿舍为单位,可共享打印机、扫描仪等硬件资源,如何学会组建高效的局域网开展学习和娱乐,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3) 制作个人主页及网站。利用专业的网页制作软件(如dreamweaver或HTML),创建个性化的个人主页,要做到版式设计有特色,页面要图、文、声、色俱全,网站整体设计风格统一,并具有一定的视觉美感。

(4) 创建精美的图文混排文档。以本科毕业论文模板为例,达到熟练运用中文字处理软件,创建页面美观、重点突出、可读性强的文档,提高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所撰写的研究性论文的文本质量。

(5) 提高大海捞针效率。培养学生正确准确地表达检索意愿,在浩瀚的网络世界中打捞到需要的知识和信息,辅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徜徉;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增强网络免疫力,学会识别网络暗礁,避免沦为网络奴隶。

以上主要授课内容的提出,是结合笔者在讲授《计算机文化基础》时面临的重点和难点展开的,同时也是本门课程教学计划中所要求的重要内容。

四、合作共赢,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计算机硬件的发展非常迅速,软件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单凭一个人的能力很难跟进计算机软硬件、操作系统等多方面的发展更新。为圆满完成前述主要教学内容和提升教学效果,需要从以下多个方面开展工作:

(1) 组建课程组。以学院为单位,组建相对稳定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建设小组,推选一至二位老师负责联络组织工作。依据教学大纲,对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分解,每年都要对授课内容进行一次刷新,不同章节要落实到具体的授课老师头上。做到责任明确,分工协作。

(2) 开展教学研讨。结合《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专业设置的特色,在授课重点和难点上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尤其是对于刚主讲这门课的老师,要在24个课堂学时里完成300多页课本上的全部授课任务,以及在32个实验学时内完成近200页的实验指导,如何把握重点和非重点,如何讲透难点,就显得十分迫切了。通过定期的教学研讨活动,大家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 共享授课资源。《计算机文化基础》上课所用课件,除了要就课本上的知识点制作课件外,通常还要准备大量的实例作为上课素材。举例来说,讲授“中文表格处理软件Excel2010”这部分内容时,精心准备的PPT课件也许只能占据屏幕的一小部分,而大量的讲授内容必须要打开Excel窗口实际操作演示才能完成。因此,事先就需将举例要用到的许多素材放在一个个表单(sheet)里,这样的表单在2个小时的授课中就需要调用30多个。同样,中文字处理软件Word2010、网页制作、网络应用等也涉及到类似的情况。这些实例随着软件版本的升级,每隔3~5年就需要全部重新制作。因此,除了分享PPT课件外,还有更多的授课素材可以分享,这一点尤其对刚刚主讲《计算机文化基础》的老师帮助非常大。

五、结语

非计算机专业年青教师主讲《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效果的提升,对于提高教师本身的计算机文化修养、组装和维护计算机软硬件都大有裨益。此外,通过独立主讲一门必修课,对年青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作为任课老师本人更要意识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参考文献

[1] 李克文,郑立垠,梁玉环,张学辉.计算机文化基础.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第8篇:计算机基础课件范文

摘要:根据当前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形势,本文提出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等一系列建设性方案,并介绍了近几年我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群;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计算机基础课程群

计算机基础教育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所以它不同于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总体要求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方法和技能,以及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中问题的基本能力。

我校将计算机基础课程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必修课,它是由教务处牵头,各专业院系与计算机系共同协商确定,学生必须选修并通过(具有强制性)。二是选修课,它是由计算机系根据当前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学生的普遍要求提出,学生可以根据专业导师或自己兴趣在多个学期内自由选择若干门课程。计算机基础课程群如表1所示。

根据课程的目标和教学内容,计算机基础教学大致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作为大学公共基础课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也就是表1开设的课程群,学生一年级必修两门计算机基础课程,二年级根据专业方向或本人兴趣选修若干门计算机基础课程;二是结合专业课开设的计算机应用课程,笔者认为这些课程在学生高年级时由专业教师讲授比较合适,例如会计管理专业开设的“会计电算化”、艺术设计专业开设的“电脑美术与动画设计”等等。这样,就可以做到学生本科四年计算机“不断线”。

2典型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不针对特定专业,不包含或很少包含专业性的知识,而主要涉及计算机基础性和通用性的概念、技术及应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当根据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更新,教学大纲和教材也应体现出明显的时间性。从目前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来看,选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最好是三年内出版的,因为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跟上计算机发展主流。

2.1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目前高校开设最为普遍的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也是大学新生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面对非零起点的学生,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笔者建议将现在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更名为“计算机应用基础”或“大学计算机基础”,该课程的改革思路是:以讲解计算机基础和应用基础知识为主,而将工具性、操作性的内容放到实验课中。

2.1.1调整教学内容

改革后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涉及到计算机基本知识、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数据库与信息系统、多媒体、通信与网络、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基础性内容,前三项内容属于计算机基础知识,后四项内容属于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这些知识不但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而且使他们能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认识计算机和应用计算机,并有助于提高学生在计算机与信息方面的基本素养。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虽然涉及到计算机学科的众多领域,但也要力争做到广度优先,广而不细。它的主要教学内容及知识结构是:

根据上述教学内容,笔者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新教材,书名是《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和《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题解与实验指导》。

2.1.2加强实践教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计算机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上机的实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上机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此外,实践教学能够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训练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本课程实践教学的重点应放在熟悉各种操作系统环境(如Windows、Linux、Mac OS X等)以及数据库和网络实验环节上。由于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他们掌握计算机知识的程度可能相差很大。如果某些学生对Windows操作环境非常熟悉,并达到了教学要求,就可以让他们学习和使用Linux或Mac OS X操作环境。特别是针对某些专业(如艺术设计专业),直接学习Mac OS X操作环境可能对他们后续的专业课学习更为有利。

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可以安排课堂教学的上机练习,也可以单独设课供学生选修。每个实验完成后,要求学生认真撰写并完成实验报告,期末通过上机考核后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实验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验证性实验上,要积极开展设计性或综合性实验,有条件的地方要尝试开设研究性或创新性实验。

2.1.3建设网络课程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集中授课和上机辅导是两个重要的教学环节。网络课程是在校园网支持下构建的现代化教学环境,教师可以调度网上的各种资源进行授课,学生课后也可以利用网络课程上的各种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课程包括课程介绍、网络课程、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特色创新和政策支持等,如图1所示。本课程2005年被评为广东省精品课程(jingpin2007.szu. /jisuanji)。

2.2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

多媒体技术所包含的知识非常广泛,比如多媒体数据压缩、多媒体功能板卡设计与开发、多媒体素材制作、多媒体视频会议、多媒体数据库以及基于内容的多媒体检索等等。那么,要向学生传授哪些多媒体知识呢?特别是针对不同层次教学对象(如计算机专业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怎样组织多媒体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其教学目标是否有所区别。

2.2.1多媒体技术系列课程设置

由于多媒体技术的知识丰富,为了适应不同层次对象的教学要求,将多媒体技术课程分成三门系列课程,即“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多媒体技术”和“多媒体系统”。它们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知识结构有着明显不同。

(1)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对象是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或计算机专业专科生。其教学目标定位于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多媒体硬件设备和软件环境,从应用的角度出发能够使用多媒体创作工具开发多媒体应用系统或创作多媒体作品。它的主要教学内容及知识结构是:

本课程的教学主要围绕如何开发和制作多媒体应用系统这一主题,着重介绍多媒体软件开发平台和实用工具软件,并详细地介绍典型的多媒体创作工具的使用。

(2) 多媒体技术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对象是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其教学目标定位于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从技术的角度出发能够设计与开发多媒体硬件设备和软件环境。它的主要教学内容及知识结构是:

(3) 多媒体系统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对象是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其教学目标定位于掌握多媒体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体系结构,从系统的角度出发能够研究多媒体系统的组成和特征,并能构建实现不同目的或用途的多媒体系统。它的主要教学内容及知识结构是:

以上粗略地将多媒体技术知识分为面向不同教学对象的多媒体技术三门系列课程,其基本想法是要避免多媒体技术本科教学内容越来越深,而有的研究生教学内容仍从最基本的问题谈起。因此,针对不同教学对象的要求,多媒体技术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相应的教材应有明显不同。比如,研究生教材与本科生教材在深度和难度不能相同,研究生教材可以有专著性质,而本科生教材就不应写成专著。

2.2.2课程特色分析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或计算机专业专科生的一门侧重于应用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其基本概念、分析方法和应用技术对启发学生独立思维以及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都将起到重要作用。本课程具有以下特色:

① 新颖性:多媒体技术发展迅速,各种新的标准、技术规范以及多媒体硬件设备和工具软件不断出现,版本也不断更新。这给任课教师讲授“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提出更高的要求,即课程教学既要维护学科的系统性,又要体现多媒体应用技术的最新成果。

② 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课程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在上机实践过程中要求学生逐步掌握各种多媒体硬件设备的使用方法以及多媒体创作工具软件的使用技能。

③ 全面性:本课程介绍了从各种媒体创作到多媒体应用软件制作所需用到的全部多媒体工具软件产品,比如音频编辑软件Audition、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动画制作软件Flash或3ds max、视频编辑软件Premiere以及多媒体著作工具Authorware等,它们将为学生今后开发多媒体应用系统打好结实的基础。

2.2.3加强实践环节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实验对计算机硬件要求比较高,特别是音频、动画和视频制作部分,一般的PC机难以满足要求。下面是多媒体实验室的软硬件清单以及本课程应开设的各类实验名称。

实验名称后面的数字是建议上机学时数,教学上机总学时数不应低于36学时。在实践方面要求学生掌握音频、图像、动画和视频制作和编辑处理,并能够开发或集成多媒体应用系统或多媒体作品。因此,在每种媒体实验中都要布置一些创作任务,以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例如,音频采集与编辑实验要求学生创作一段自己朗诵或对白的声音,加上背景音乐,然后再做一些音效处理。若计算机配备了光盘刻录机,那么学生就可以将自己制作的声音刻录到CD光盘。

学生在掌握多媒体知识和基本技能后,可以进行综合应用能力的训练。它的教学过程是:首先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综合实验的题目,再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并利用以前实验积累的各种素材,最后完成多媒体应用系统的制作。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使学生设计出富有创意的多媒体作品。

2.2.4改革考核方式

根据本课程实践性较强的特点,传统的理论考试不太适合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尤其是多媒体应用能力方面,因此必须改革考试方式。通常的做法是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各占一半,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实验报告和多媒体作品等。对于综合实验可以通过学生提交的多媒体应用软件和答辩情况,全面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多媒体技术不仅使计算机应用更有效、更接近人类习惯的信息交流方式,而且将开拓更多的应用领域,使信息空间走向多维化,使人们思想的表述有了充分的自由空间。多媒体技术为这种自由提供了多维化空间的交互能力,今后人们将会越来越多地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各种创作活动,也会有更多的、更成熟的多媒体新技术逐渐充实到各个层次对象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中,使多媒体技术系列课程更加合理、更加完善、更加科学。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实践表明,只要我们能够构造一个合适的教学环境,就可以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有效提高综合信息素养。

2.3“计算机游戏设计”课程

近年来,计算机及其游戏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游戏产业有望成为引领21世纪的主导产业。为了使在校学生了解计算机游戏制作过程,熟悉游戏设计和开发的原理与方法,我校开设了“计算机游戏设计”选修课。该课程主要介绍游戏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必备的专业领域知识和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游戏设计和开发过程,二维游戏图像处理技术、三维图形学基础、计算机动画技术、游戏角色动画与游戏场景制作技术,以及二维游戏、三维游戏的基本编程技术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游戏设计和开发过程,熟悉游戏设计和开发的各种原理与方法,并掌握当前流行的游戏设计和开发软件工具。

2.3.1高校游戏课程现状分析

在开设“计算机游戏设计”课程之前,对目前高校游戏类课程的开设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主要为以下几种情况:

① 设置游戏美术设计与游戏程序设计相关的专业,培养游戏设计与开发的专门人才。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较早开设了计算机游戏设计方向,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动画专业也开设了游戏设计方向,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广东商学院、湖南大学东方科技学院等设置了游戏相关专业。

② 计算机专业开设游戏类的选修课程。如山东大学齐鲁软件学院面向高年级学生开设“游戏软件设计”课程,浙江大学计算机图形国家重点实验室面向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计算机游戏设计”课程。

③ 将职业培训与高校学历教育相结合,联合开办游戏开发设计专业。如北京汇众益智公司(游戏学院)与湖南大众传媒学院在内的十几所高校合作,联合开办游戏开发设计专业,加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中国游戏产业实际需求的接轨。另外,像首都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及华南师范大学等就联合社会培训机构,开设动漫游戏设计或游戏软件开发专业。

从上面的情况可以看到,目前多数高校所开设的游戏类课程,都是在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程序开发能力或美术动画设计能力)的基础上开设的,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进行专业游戏开发或设计的能力,还没有高校面向其他专业开设普及型的游戏类课程。我校尝试面向在校学生开设普及型的“计算机游戏设计”课程,以作为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有益探索。该课程首次开设即引起学生较大的兴趣,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最新的数字娱乐技术。

2.3.2 “计算机游戏设计”课程内容

由于游戏是一种集剧情、美术、音乐、动画、程序等为一体的复合技术,在整个游戏设计和开发过程中,涉及到游戏策划、游戏内容编辑、游戏美工、音频制作、游戏开发、游戏测试等多种角色。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及知识结构是:

通过上述教学内容的安排,基本能够使学生了解游戏设计和开发的过程,并在课程结束后利用Photoshop、Flash、3DS Max制作简单的游戏角色和场景,或利用程序设计语言开发动画和简单的游戏。

2.3.3课程特色分析

“计算机游戏设计”课程面向在校学生开设,其目的是使学生紧跟数字娱乐技术的发展,了解计算机游戏的设计和开发过程,并掌握简单的游戏制作工具和技术。我校将该课程引入计算机基础教育之中,使其成为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色主要表现为:

① 创新性:将“计算机游戏设计”课程引入到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中,并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群中将其安排在“计算机应用基础”、“VB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等课程之后,从而使选修该课程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程序设计基础和多媒体软件制作技术等。

② 基础性: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突出游戏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基本原理和方法介绍,并强调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游戏设计与开发的过程,掌握游戏设计与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③ 实践性:本课程采用实践性较强的考核方式,课程要求每位同学针对自己熟悉的游戏完成一份分析和评价书外,从游戏贴图制作、三维角色和场景制作、游戏动画制作、Flash游戏制作、二维或三维游戏编程等题目中选择两项完成,以便作为最后成绩的考核。

3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为了保证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促进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我校建立了有关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评价机制。除了参考文献[1]提出的十一条评价条目外,还建立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群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在连续扩招的情况下,我校大力加强学生基本素质教育和能力的培养,建立起规范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先后成立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试中心”、“英语口语测试中心”、“普通话测试中心”、“应用心理学研究和咨询中心”和“体质健康测试中心”,用于加强对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外语能力、普通话基本功、心理和身体等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以便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试中心的测试内容分为理论知识考核和综合技能测试两部分。理论知识考核直接与两门必修课(计算机应用基础、程序设计基础)挂钩,通过者即认定理论知识考核为“合格”。综合技能测试与若干门选修课直接挂钩,目前暂定为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及应用、数据库应用技术等四门课程,学生可以从中任选两门课程参加上机测试,两部分测试内容都通过者即可获得深圳大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合格证书。

通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试手段,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热情,尤其是选修课。因此,可以说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试与计算机基础课程群是相辅相成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未来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正规教育和严格训练才能培养和造就出来。

4结束语

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群及其教学内容应根据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实际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和调整,做到“与时俱进”。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是全球教育大改革的前提和基础,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必然结果。加强计算机基础教育是信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也是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 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2006年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课题研究组. 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6[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 王志强,黄云森.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探讨[C]. 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2004年会学术论文集[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第9篇:计算机基础课件范文

目前,高校会计学专业设置计算机课程一般有两种模式:

①“基础应用型”模式。该模式设置“计算机应用基础”(或称“计算机基础知识”、“程序设计基础”)和“电算化会计”(或称“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计算机会计学”、“会计应用软件”)两门课。如上海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会计学专业就是这种“基础”+“应用”的模式。

②“系列应用型”模式。该模式是在设置系列计算机课程的基础上再设置“电算化会计”课程。例如,中国矿业大学会计学专业设置“计算机基础”、“办公自动化软件基础”、“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微机数据库管理系统”四门计算机系列课程和“电算化会计”、“会计实务电算化”两门计算机应用于会计的课程。又如,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系教学改革设想中打算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语言”、“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四门计算机系列课程和“电算化会计”、“电算化会计决策与控制”、“电算化审计”三门计算机应用于会计的课程(财政部教育司编《会计学专业主干课教学大纲》p16)。当然,其他高校设置的课程名称可能有所不同,但均可体现一组“系列”课程和一组(门)“应用”课程的模式。

无论是“基础应用型”模式,还是“系列应用型”模式,它们均独立于会计系列课程之外。突出的问题有以下三点:

1.各门计算机课程内容与会计系列课程内容脱节。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教计算机课程的老师不懂或很少懂会计专业知识而会计专业课程教师又不懂或很少懂计算机知识;二是现行会计课程教材(除“电算化会计”外,下同)不反映计算机应用知识,也不要求专业课老师补充讲授计算机应用知识;三是计算机数量配备不足,无法做到两类课都安排机时。

2.单一的“电算化会计”课程,解决不了会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计算机能力问题。1995年4月27日,财政部印发了《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管理办法(试行)》,提出了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的三种证书、即初级证书、中级证书和高级证书,从能力要求看,可概括成以下三种能力。

(1)初级证书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计算机和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操作”能力。这种能力包括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微机基础知识及基本操作,有关汉字系统及应用软件操作,会计电算化基本知识和会计核算软件基本的工作原理五个方面,笔者简称为“操作能力”。

(2)中级证书要求会计人员具备“对会计软件进行一般维护或对软件参数进行设置”能力。要使财政部评审通过的通用会计软件更好地满足各个企业的不同要求,需要用户自已定义参数,如建立科目代码、设定计算公式、定义分配方法和结转方法等,这称为系统软件的维护或参数设置,笔者简称为“设置能力”。

(3)高级证书要求一少部分会计人员具备“进行会计软件的系统分析、开发与维护”的能力。会计软件的系统分析是指为了开发出用户所需的会计软件,必须了解和描绘用户对会计信息系统的要求,明确系统具备的功能,改进现有系统模型,形成系统的逻辑模型的过程。它是系统开发和系统维护的前提。分析、开发和维护的能力。笔者称为“开发能力”。

目前,高校“电算化会计”课程按财政部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具有组织和开发会计信息系统的能力”,包括开发工具、开发方法、开发系统(工资、固定资产、材料、销售、成本核算系统)和电算化审计五个方面。学生学完这门课后,仅仅是对部分会计核算程序进行初步的设计。当他们毕业参加工作后,在已实现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他们不会操作现行会计软件;在未实现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他们仅靠学校掌握的“电算化会计”知识,无法开发成套的会计核算系统软件。事实上,从国外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看,无论定点开发还是开发通用软件均有专门的公司从事这种业务。要求我们现在的教学能使学生具备完全的软件开发能力也是不现实的,仅能提“初步的开发能力”或具备“开发软件的基础”。这种单一能力距离国家要求会计人员应具有操作能力,设置能力和开发能力还很远,则高校改革教学,培养会计专业学生会计电算化系统能力迫在眉睫。

3.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领域比较狭窄,就目前而言,我国会计实际工作中的电算化仅仅体现在会计核算上,虽然会计管理的软件已在开发,但应用的不太多。而西方国家早就从会计核算电算化转向会计管理电算化了。仔细分析我国会计核算电算化的现状不难发现,绝大部分会计人员是“傻瓜”操作员,是计算机的“奴隶”,他们对会计软件不能运用自如。反省一下高校会计教学,会计课程和计算机课程两层皮,使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显得很窄。因此,只有在各门会计课程上都用上计算机,才能开拓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领域,才能克服“傻瓜”操作员的缺陷,自主地运用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使计算机不仅在会计核算上,而且在会计管理、分析、预测、决策等方面有所突破和发展。

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实现会计系列课程电算化。

二、会计系列课程电算化的基本要求

1.两类课程安排相协调。会计教学计划必须按教育、教学规律制订,充分反映知识平铺、交叉、循序渐进的要求。计算机的系列课程应先于会计系列课程,同时会计系列课程的电算化,首先是已学计算机课程知识的直接应用,然后是后继计算机课程知识的追加应用。例如,在第一、三、四、五、六学期分别安排“计算机基础”、“办公自动化软件基础”、“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微机数据库管理系统”、“电算化会计”课程与此相适应,在第二、三、四、五、六、七、八学期,分别安排“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上)”、“财务会计(下)”、“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和“高级会计”、“审计学”、“会计实务考核”课程。其中,“基础会计”课程首先是直接运用“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完成规定任务,如用wps打印出试算平衡表、各种记帐凭证、各种明细帐等,待“办公自动化软件基础”课程学完后,再运用word编制“基础会计”课程中的成本计算公式、编排有关图形,并登记帐簿。

2.计算机知识运用时分合结合。平时,各门会计课程运用计算机知识是单项的,分散的。一般难以整体运用。因此,有必要在最终将两类课程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笔者认为,在第八学期学生即将走上社会前设置“会计实务考核”课程,一方面进行手工操作,综合各门会计知识,另一方面进行计算机操作。综合各门计算机课程知识集中运用于会计,这种分合结合的方式反映了会计学科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基本特征和要求。

3.列人教学计划,教师引导,指导为主。将计算机课程知识应用于各门会计课程,并不是要增设新课程,而是对已学知识的串用。为了保证串用的成功,首先要在教学计划上加以反映。例如,在教学计划实践环节分别设置“基础会计电算化”、“财务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电算化”、“管理会计电算化”、“会计实务考核电算化”等电算实践项目,并相应确定一定的机时。其次,将各门会计课程计算机应用问题编写成“电算化指导书”,每门指导书中列示若干个电算实践项目。提出具体应用要求;同时,为了便于学生操作。还应编制“电算化操作手册”,向学生提供详细操作步骤和范例。这样,教师在会计系列课程电算化过程中主要起着引导、指导、布置、检查和考试验收等作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会充分得到发挥。

三、会计系列课程电算化的具体设计

下面以会计主干课程为例对会计课程计算机应用进行设计。

(一)基础会计电算化

l.将已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应用于“基础会计”课程。内容包括:(1)用wps打印出试算平衡表。材料明细帐、应收帐款明细帐、成本计算公式(含分子、分母两行排列格式)、生产成本明细帐和各种记帐凭证;(2)用图文混排系统spt进行成本数据的图像编辑;(3)用cced打印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2.将后续“办公自动化软件基础”课程知识追加应用于“基础会计”课程。内容包括:①成本计算公式的编写;②图形编排;③帐簿登记。

(二)财务会计电算化

将“办公自动化软件基础”课程中word、excel知识应用于“财务会计”课程,内容包括:外币核算、坏帐核算、存货实际成本计价法、存货计划成本计价法、存货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折旧方法、工资结算和工资附加费核算、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销售业务、利润分配、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编制。

(三)成本会计电算化

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知识、excel知识应用于“成本会计”课程。内容包括:要素费用的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制造费用的分配。产品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品种法成本计算、分批法成本计算、分步法成本计算、成本分析。

(四)财务管理电算化

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知识、excel知识应用于“财务管理”课程。内容包括;货币资金最佳余额确定、企业客户信用等级评估、应用帐款最佳余额确定、存货最佳额确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经营杠杆、对外投资决策、筹资政策的选择评价、资金成本计算及应用、财务比率综合分析、财务计划编制。

(五)管理会计电算化

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知识、excel知识应用于“管理会计”。内容包括:成本性态分析、本量利分析、目标利润的敏感性分析、利用经营杠杆进行利润预测、边际利润最大的产品组合、销售顶测分析、投资决策评价方法的分析、内含报酬率敏感性分析。

(六)会计实务考核电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