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政治学专业前景范文

政治学专业前景精选(九篇)

政治学专业前景

第1篇:政治学专业前景范文

一、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1.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辅导员工作是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线,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教育大都是由辅导员进行的。高校辅导员要根据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上的实际问题,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负责好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日常管理工作,指导和组织开展各种专题教育,培养学生党员和学生骨干。

2.学生的人生导师

大学生刚进入校园,第一次接触到的老师往往不是任课老师而是辅导员。在第一次接触中,辅导员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将来大学学习生活已经将来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作为辅导员要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感悟引导学生,做好专业课程教育之外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学生的知心朋友

辅导员要和学生相处融洽,以作为知心朋友为目标。只有做了知心朋友,才能深刻了解学生想什么,才能正确一你到学生,才能做好学生的人生导师,才能做好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和组织者。

二、艺术专业背景高校辅导员角色扮演上的问题

1.作为思想教育者的角色扮演存在理解偏差

现今高校招聘的绝大部分艺术专业辅导员都是应届或者刚刚毕业不久的艺术相关专业大学生。这些辅导员在上大学期间由于自身性格、艺术大环境和艺术培养模式的影响,相比其他专业大学生更追求开放性和实用性。对于自身思想政治理论学习重视程度不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对自我认知的约束和对学生无用,应该以所谓艺术的思维方式去教育引导学生,从而影响自身对思想政治教育角色重要性的判断。

2.寻求自身发展方向和途径存在困惑

自高校不断扩招后,专职辅导员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很多具有艺术专业背景的大学生加入高校辅导员队伍。像艺术专业学生理想信念模糊、缺乏集体主义观念和文化基础薄弱的问题,艺术专业背景辅导员本身作为“过来人”刚开始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也有一些问题;认为每天的工作内容基本上就是“讲政治”、“造表格”和“哄学生”等,这跟自己的专业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所学几年的专业知识无法真正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对自身未来发展在起跑线上落下其他专业背景辅导员一大节。这些是一部分艺术专业背景辅导员时常感到困惑的问题。

三、艺术专业背景高校辅导员进行角色扮演中的优势

1.有利于与艺术专业学生的沟通和交流

艺术专业背景辅导员经历过大学艺术专业培养和艺术环境的影响,对艺术专业学生的思想特点有着非常深刻的身心体会,理解艺术专业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辅导员和学生都是接触艺术,共同话题较多,容易进行交流,学生也愿意主动沟通,有助于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开展。

2.有利于探知艺术专业学生学习中问题并反映给专业教师

不同的专业,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是有较大不同的。艺术专业背景辅导员本身是艺术专业学生出身,对艺术专业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有较深的理解,对艺术专业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能够较易洞察到并及时跟专业教师反映有针对的解决问题。

3.有利于指导艺术专业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艺术专业背景辅导员本身经历过大学教育,有和本专业相关联的就业经验且了解艺术专业就业形势,这能够从就业市场前景角度加以分析,帮助学生结合社会专业岗位需要制定短期和长期学习规划,用身边成功的就业案例激励学生,让学生具备专业意识,引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学习,了解艺术专业的发展道路与前景。

四、对艺术专业背景辅导员做好角色扮演的建议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升政治素质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室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从事德育教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打好政治理论基础对于开展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而艺术专业背景辅导员本身进入大学时文化素养相比其他专业较薄弱,思想政治理论学习还有不足,应通过经常参加培训、向同事学习和自学等多种形式来提高思想政治素养。

2.学习多种知识技能,具备较强的综合业务素质

高校辅导员具备良好的素质、合理的素质结构是履行其岗位职责、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作为艺术专业背景辅导员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应完善自身素质结构,应加强对心理学、管理学、交际学和职业咨询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艺术专业辅导员应投入更多的精力,掌握更高超的技巧,用自己的专业精神使学生信服,从而能够在思想、学习和生活上对艺术专业学生加以引导,培养学生独立生活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

3.寻找艺术专业与学生工作的结合点,做出工作特色

第2篇:政治学专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日本,城市景观管治,发展历程,管治体系

Abstract: Due to the late start and weak found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today's urban landscape in China is still in the early stages of development. There are many similar backgrounds of the urban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to China in Japan.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intends to analyses the development and system in Japanese urban landscape governance, which we hope could have a strong empirical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practice of urban landscape governance in China.

Key words: Japan, Urban Landscape Governance, Development History, Governance System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日本现代城市景观管治发展历程

日本在二十世纪初随着城市规划的兴起已出现了地域性的景观建设及保护的萌芽,并伴随着二战后的城市重建浪潮得到了快速发展。近年来以《景法》1的编制和实施为契机,日本的城市景观管治又得到了系统性的规范和完善。总体来看可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1)1960年代之前的城市景观萌芽阶段

随着日本城市规划法制体系的逐步完善,以及民众对城市美化的逐渐关心与重视,日本历史上第一部《都市画法》在1919年得以颁布。这一时期虽尚未出现明确的“景”概念,但《都市画法》中提出的“致”概念以及对“致地区”的划分代表着景观管治的手法已初见雏形。由此为契机,其后所掀起的轰轰烈烈的“城市美化运动”带领着日本的城市景观建设及管治进入到了一个标志性的新阶段。

(2)1960-90年代的城市景观发展阶段

二战结束后,日本的城市建设逐渐陷入了经济利益优先、城市特色缺失的无序混杂状态。城市管理者开始痛定思痛,对城市景观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重新自省及反思。1968年的《金泽市传统环境保存条例》作为日本最早的地方性“景条例”,为后期日本各城市景条例的制定与落实起到了实践性的参考作用。以镰仓市的“古都保护运动”为契机,日本在1966年颁布了《古都保存法》,并对《都市画法》中所提出的“致地区”的具体管治内容进行了正式明确。同时,随着《都市绿地法》(1973年)、《文化财产保护法》(1975年)等一系列相关法律的相继颁布和修订,地方行政团体和居民自主的景观管治热情也得到了不断提升。

(3)1990年代至今的城市景观规范阶段

泡沫经济结束后,日本进入到了城市建设恢复期,对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需求次第高涨。2003年,日本正式将“观光立国”设立为国家战略方针之一,并于2004年出台了针对城市景观管治的专项法律――《景法》。之后随着景行政团体的逐步设立以及景画编制情况的不断推进,截止至2010年6月1日,登录在册的日本景行政团体已达452个,所制定的景画已达233例(2010年日本国土交通省数据)。这一时期的城市景观管治随着前期实践经验的积累以及近年来管治政策的逐步完善,已走上了整体规范化的道路。

2日本现代城市景观管治体系

2.1管治政策体系

(1)国家层面

1)美丽国土建设政策大纲

2003年7月,日本国土交通省围绕着“美丽国土”的建设及形成而颁布制定了《美丽国土建设大纲》这一部级指导型政策框架,从而将促进良好景观的形成提升到了国家基本政策的重要地位。大纲在对国土美进行认知的前提下,提出应大力促进面向各项开发事业的景观管治政策的制定,同时制定了若干推进思路。

2)《景法》

2004年6月,日本国会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景观专项法律――《景法》。《景法》明确规定了“景观是国民的共同财富”,并从其基本制定理念和指导思路出发,规定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等相关机构人员在景观管治过程中的具体责任与权限。同时,将景画的制定作为主要管治手段,明确了管治的实施地域、目标对象、运作机制,并提出了申报和审批等重要支持制度,对于违法行为还明确地规定了相关惩处措施。

3)“景绿三法”体系

2004年6月国土交通省将与景观管治关系密切的各项相关法律条文纳入到了一个综合的管治框架中,建立起了“景绿三法”法律体系,其中包括:《景法》、影响《景法》实施并起到扩充作用的系列相关法律、及进行了部分修订的环境保护类系列相关法律这三个部分。这一以《景法》为中心建立起的综合性法律体系其意义在于强调了城市规划法制体系各层面之间的有机协同关系,鼓励相关法律之间的辅助呼应与沟通协调,为景观管治提供更为广泛有力的法律支撑。

4)都市整备相关事业景观形成导则

在景绿三法案的决策过程中,国会提出了对“面向公共事业的实施,(中略)应尽早进行景导则的制定”的附带决议。2005年3月,《都市整备相关事业景形成导则(案)》应运而生,并于2011年经修订正式确立。该导则作为促进都市整备事业中良好景观形成的综合性方针,市街地再开发事业、土地区画整理事业、街路事业、都市公园事业、下水道事业等都市整备相关事业为对象,旨在促进各项开发事业的实施,同时在《景法》的引导下进行相关规范及引导性策略的推广。

(2)地方层面

1)景画

景画是在《景法》的指导下,由地方性的景行政团体以推进地区景观建设为目的而制定的法定基础性规划,主要涉及对景观上重要公共设施的保护及整治方针的制定,以及区域内特定建设行为进行景观基准的限定等。景画的基本内容包括:对地域景观特性的把握;景观建设基本理念的构思;景观建设目标意向的明确;景观建设基本方针的确立;制定景重要公共设施、景重要建造物、景重要树木的保护和推进方针;对影响景观的相关建设开发行为的限定。

2)景协定

景协定作为景画的补充,是在景观区域内的土地所有者全员协商同意的情况下所缔结的、涵盖区域内建筑物、绿化、构筑物、广告看板、露天停车场等景观相关事项的一体化自主性协定。通过这种自主化的民间协定,使得地块内的绿地率、容积率、铺地形式、植栽设置、街区清扫活动的次数等在景画中难以深入细化或强制要求的部分得到了补充和完善。尤其是在土地所有权发生变更后,景协定依旧生效,这就使得景观管治得以在协调一致的前提下得以连贯持续地推进。

3)景导则

景导则是以促进良好景观的形成为目的,以对建筑物等的形态、色彩等要素进行规范控制为内容,由地方自治体自行制定的景观管治引导性方针。景导则可以针对景画中的重点地区进行扩展说明,也可针对色彩、户外广告物等具体管治内容进行专项导则制定。总体来看,景导则直接面向景观管治的实践操作,是对景画中条文性内容的操作性说明及重点内容的深入细化阐述,是将景画内涵付与实践的策略化运作工具。

(3)推进制度和鼓励措施

为了更好地推进城市景观管治的运作,日本政府从公共事业关系费的财政预算中划拨出了“景形成事业推进费”这一专项费用,对都市景观相关建设事业予以资金支持。同时对于积极的景观建设及相关促进行为,实施不同程度的税制减免优惠以及财政补贴等政策。为了激发国民的景观建设与保护意识,将每年6月1日定为国家的“景日”,并推行了“魅力街区奖”等优秀景观建设及管治案例的评选活动。除此之外,还注重通过多样化的教育宣传活动促进居民景观意识的培养,并相应设立了“景教育部门”和“景普及启发部门”等宣传工作表彰奖项。

2.2管治结构框架

(1)景观行政管治机构

日本的景观行政管治体系以《景法》为支撑,中央管理部门是国土交通省,同时需要农林水产省、环境省等相关行政机构之间相互协调配合。日本国土交通省中负责城市景观管治的具体部门是其下属都市局中的公园/绿地景科。地方上的城市景观管治工作则主要由地方政府中的都市整备局负责。都市整备局内部又根据负责业务内容的不同,往往又细化为各专项科室和部门。

(2)具体参与者

1)景行政团体

景行政团体是履行景观行政权利的行政性机构,同时也是景观管治行为的运作主体。《景法》中规定,政令直辖市(人口规模50万人以上)或中核市(人口规模30万人以上)等有权进行独立管辖的地方自治体(政令市、中核市)可自行担任景行政团体一职,其他地区则由所属的都道府县政府负责担任。此外,在经所属的都道府县政府的行政管治部门协商同意之后,也可由下级的市町村行政机构自行担任该地区的景行政团体一职。

2)景协议会

景协议会是为了促进城市景观协商的达成而设立的机构,主要由景行政团体、公共设施管理者、景整备机构、相关的其他公共团体、公益事业管理者、居民等有关人员和机构构成。其主要职能是基于相关法律条例的规定,对需要进行事前协议或申报的景观相关内容进行多方协商让步,最终通过达成一致。协商结果一经批准,相关人员有义务对结果服从与执行。

3)景整备机构

景整备机构是由景行政团体所指定的非营利性组织(NPO)及公益法人团体(如建筑师协会、绿化协会等)担任。其主要工作是为居民提供景观营造相关的必要信息及技术支持,并负责本地区内景重要建造物、重要树木和其他公共设施的日常管理及维护等事务,同时协助景观建设管理部门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工作。

4)其他参与者

在具体的景观管治运作中,不仅需要景观管治责任机构的组织、实施与管理,还需要事业开发商、业内专家、居民等相关参与者之间的积极沟通与交流。《景法》第3条中明确规定了景观建设中相关参与者的各方义务,除了指明国家和地方公共团体需要在政策的制定、实施及相关信息普及上应承担相应责任外,还明确提出事业开发商及居民需要及积极地参与到管治体系中来,并对国家和地方公共团体的景观管治行为予以协助。

2.3管治运作机制

图1日本城市景观规划的管理运作机制

在景观管治的运作中,景观行政管治部门不仅需要灵活运用各项景观政策,对相关行为进行监督和指导,还需要配合景协议会,合理利用申报制度和事前协议制度,通过多方协商的途径对项目进行审查和协议。在项目批准实施后,还需与景整备机构以及相关公益法人密切配合,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持续监督和管理。对于违章的建设行为,采取下令整改和罚金配合的方式进行惩处,严重的可惩以刑罚2。在整个景观管治行为的实施过程中,还有赖于事业开发商、业内专家、居民的多方协同配合。

3日本城市景观管治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居民景观意识的基础较好,城市建设的相关经验也较为丰富。相对而言,我国则处于工业化中期的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城市的建设多处于转型期,城市景观管治机制尚不完善。必须意识到,中日两国国情各有不同,许多经验和方法不能依样画葫芦地照搬全抄。因此,笔者就中日城市景观管治现状的对比和分析,对中国城市景观管治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培养管治者和居民的景观意识

在景观管治理念的培养上,我国近年来虽已逐步认识到了城市景观管治的重要性,但仍需在法制层面强化城市景观管治的重要地位,提高城市景观管治者和相关规划人员的理论素养和技术水平。同时还应积极通过各种有效的宣传、鼓励措施,使居民能够真正的接触、参与到城市景观建设过程中来,培养居民的景观意识。

(2)成立景观专项管治部门

我国作为中央集权国家,应当注重利用国家统一调控的手段对地方景观管治行为进行整体规范与协调。同时应当参考日本的优秀经验,在规划管治机构中设立专项的景观管治部门,打破原先各相关部门独立分管所形成的管治壁垒,对原本分散的景观职能进行统筹与强化,形成更为优化、集中的体系化管治模式。

(3)提升城市景观规划的法定地位

我国的城市景观规划的地位长期以来都模棱俩可,与其他法定规划之间的相对关系也模糊不清,急需通过法定渠道对其专项规划的地位和法律约束力进行提升。在规划编制的体系结构上,应当注重与政策条例的协同,努力形成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的接轨。在内容上,应当注重城市景观管治体系的复杂性和城市个体间的差异性,引入符合城市发展要求的柔性景观管治手法,强调城市个性与特色的体现。

(4)推进管治政策体系的构建

如今我国尚处于城市景观管治的初步发展阶段,因此景观专项法律的推出在短期之内并不现实。面对当今城市建设发展需求,当务之急是在城市规划法制体系中提升城市景观管治的地位,并尽可能地出台专项的景观管治政策和相关标准,对景观管治的具体对象、内容及操作方法进行明确和限定。在内容上,应当鼓励将定性的引导方针与定量的基准指标结合,强调政策条文的可操作性。并配合景观规划的编制,形成系统化的管治政策体系。

(5)促进有中国特色的多方参与机制

日本的土地私有制决定了地权者在景观管治中的重要地位,我国由于推行的是土地公有制,居民的城市景观意识尚在引导和培养阶段,因此当下应该结合我国国情积极引入具有中国特色的多方参与机制。对于对景观影响巨大的建设开发行为,也适当推行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奖项评选等鼓励性措施。在管治策略的决议过程中,可以积极引入业内专家及相关研究机构的力量,建立专家提议机制。同时,还可以灵活采用公听会和居民代表讨论会等形式,鼓励公众对城市景观的建设与管治进言献策。

注释:

为了区别于汉语语义中尚不明确的“景观”内涵,本文在针对日本城市景观管治的研究中,将部分专有名词进行了日文用法和语义上的保留,如“景法”、“景画”、“景条例”等,在其余阐述中为求便捷仍保留“景观”的写法。同时也将“景”、“致”、“美”等专有名词进行了原文保留。

2根据《景法》第17条、第100条、第101条规定,对于通告整改命令不予履行的行为,可施以50万日元以下的罚金并再次通告整改;如再不履行整改的行为,可施以1年以下的刑役或50万日元以下的罚金。对于这些《景法》中规定的强制性申报行为,如不申报,可施以30万日元以下罚金。

参考文献:

刘颂,陈长虹. 日本《景法》对我国城市景观建设管理的启示. 国际城市规划, 2010,vol.25:101-105

刘悦来. 我国城市景观政策初探. 规划师,2001(5):91-96

[日]景まちづくり研究会.景法を活かすどこでもできる景まちづくり. 京都:学芸出版社,2004

[日]西村幸夫,町み研究会. 日本の景画: 都市の景コントロル到点と将来展望. 京都:学芸出版社, 2003

[日]土岐. 景行政とまちづくり: 美しい街みをめざして. 京:鹿事通信出版局,2005

[日]境シミュレションラブ研究会编著,伊藤滋监修. 都市デザインとシミュレション. 京:鹿岛出版会,1995

[日]日本景法. 日本国土交通省,2004

[日]城市景观整备事业导则,日本国土交通省,2011

[日]景まちづくりの制度について. 日本国土交通省,2008

[日]景形成ガイドライン「都市整にする事(案). 日本国土交通省都市地域整局, 2005.3

第3篇:政治学专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情景逼迫;柔性的暴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失语现象;社会学分析

【作者简介】董金权,安徽工程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学术骨干;鲍昊矗安徽工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硕士研究生,安徽芜湖241000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4)01-0112-05

一、引言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研究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广泛关注。现有的大量文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话语冲突进行了分析,尤其是强烈地诟病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话语霸权的现象,并指出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实际上,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官方权势话语、教育者个性话语、专家理性话语和受教育话语四个方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并非仅是受教育者一方的失语。而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方面的双重失语。深被诟病的“教育者话语霸权”其实并非是教育者自身的话语霸权。从本质上说,教育者是作为权势话语和理性话语的依从者执行着向受教育者传递社会支配团体(主要是权势机构和专家)的“协商的共识”的话语操控,教育者是作为“雇工”和“传声筒”的角色附炎于教育科层管理体系的控制和专家的概念术语之中,放弃了自身的教育体悟和个性思想的生动表达,从而表象的“话语霸权”遮蔽了实质上的“话语沦丧”。我们应该认真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更为复杂的远超出我们观察到的喧闹表象的话语冲突现象,并试图揭示这些话语冲突现象背后的生成机制,从而能更为全面和深刻地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各种话语冲突的本质因素,更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冲突问题的解决。

从社会学的角度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话语表达作为一种社会行动,受制于局部情景中各因素所确定的“客观结构”的规约。正如社学家家、常人方法学理论流派的代表人物齐默尔曼所言,“社会行动的客观结构是情景确定的”。情景中的各因素构成了决定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以何种方式言说以及如何言说的客观结构。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情景所构成的客观结构,对言说者形成一种“情景逼迫”,生产着一种“柔性的暴力”。布迪厄认为,“现代社会除了监狱、军队这些硬性暴力,更仰赖于文化的符号权力这种软性暴力来维护统治和支配的合法性”。这种“柔性的暴力”即布迪厄所说的“文化的符号权力”,它不同于武力以及肉体的鞭打等硬性的暴力给人以肉体上的疼痛。它要征服的是人的心理。这种暴力本质上是一种符号的暴力,它是在人们没有察觉的情形下得以实施的。它的隐蔽性的暴力性特征可以将个人慢慢“吞并”。从而取得更为持久的征服性效果。“在某种条件下,在付出了某些代价后。符号暴力可以发挥与政治暴力、警察暴力同样的作用,而且还更加有效。”在这种更能令人屈服的软性暴力的威胁之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通过“外在性的内在化”采取适合自身的技术策略。当一种放弃自身话语权以图构建有利于自身的环境的技术策略被选取时,这种隐藏于客观结构中的“柔性的暴力”就被明显地暴露出来,同时,一种控制性关系也被建构。正如福柯所言,一种技术策略建构一种角色之间的关系。从这种由情景中各因素生产的“柔性的暴力”的迫使下而建构出来的控制性角色关系的角度审视,我们会发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种话语冲突现象的本质因素。

二、教育者的情景逼迫与个性话语的丧失

思想政治教育总是处于特定的社会政治背景之中,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目的性和政治目的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它是教育者按照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将国家的意识形态、主流社会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规范、政治准则等传授给大学生,使其内化为内心的理想和信念并外化为一种稳定的行为的一种实践性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者是国家在思想教育领域的代言人。这种身份的规定性,使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按照国家的意图做“规定的动作”,说一套规定好的话语。这种规定的强制性通过教育行政科层体系的设置和教育法律与制度安排渗透到学校组织之中。在意识形态的强势语境中,教育者难以把握意识形态与自身个性之间的“话语边界”,若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擅自发出自己的个性话语,将面临着“节外生枝”的“话语风险”。尤其是面对大学生这个活跃的群体以及在当前网络舆论无孔不入的现实情形,这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国家权势话语的力量。

因而,“国家的在场”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所面临的重要情景之一,成为一种逼迫的力量,生产一种“柔性的暴力”。在这种情景逼迫之下,思想政治教育者难以嵌入自身对思想政治教育原本丰富生动的素材的主动理解、评价和阐释,遗忘了自身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行动者、实践者、生活者、体验者以及创造者的角色身份,采取放弃自身建立在对生活的思考、对素材的理解、对生命的感悟之上的生动的个性话语策略,以规避各种“话语风险”,完全依附于权势话语。“以‘客体’的身份进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场”,成为权势话语的传声筒,从而权势话语对教育者话语的控制性关系得以建构。在这种话语冲突之下,教育者欲言又止,欲说不能,成为一种只有随声应和,没有理解、质疑、批判、讨论的“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语),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成为一种单面化的教育,因而也难以取得理想的实效。

由于知识的占有量以及个人智慧、能力与机遇的不同,在思想政治教育者队伍里被分化出一批权威的专家,他们控制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话语资源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手段、方法的解释和说明权。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和开发方面,绝大多数普通的一线教师也仅仅只是课程教学的实施者、执行者角色,他们被排除在课程内容讨论、设计、决策、开发以及评价等诸多环节之外,自身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体会等均不能进入到课程“议程”设置之中。“专家的在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面临的又一重要情景之一。各类专家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本素材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渗透到学校内部,并控制着教师的言说。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对这种情景的体悟最为深刻。“专家的在场”情景逼迫也是借助国家的力量通过学校这个正式组织的规约得以实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都必须在“专家”设计好的规定性动作中开展。为了应对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检查、考核和评比,学校对于教材的征订、使用,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制订都有严格的规定,并制订了教学过程监控体系(比如在教室里安装摄像头、在班级设置教学信息员填写每节课教师的上课内容、安排督导组跟踪听课等)、教学质量考核体系、考试体系等来框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教师的每句言说都有可能被记录在案并被传播,稍有不慎就会成为“把柄”。这种情景逼迫生产着“柔性的暴力”,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了规避话语风险,沿用教学模式上的普适主义,采取一种放弃自身个性话语权的技术策略,成为专家理性话语的盲目依从者,专家理性话语与教育者个性话语的控制性关系也就被建构出来。在这种话语冲突之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理论课教师,在难以把握理性话语与个性话语之间的边界的情况下,为逃离不必要的风险,在教学中采取放弃个性话语的策略,不能在教学实践中将自身对意识形态、价值观、道德、理想、信仰等方面的理性文本内容转化为现实日常生活中生动活泼、充满感染力的个性话语;不能在教学理性文本与大学生日常的感性生活之间通过自身的个性话语的表达建立起对话的桥梁。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就沦为一种符号化的教育,它的目的只有一个,将经专家框限、选择、界定、解释和规范好的课程里的理性知识话语符号记诵下来,在考试中加以一一重现,然后将重现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作为衡量大学生品德好坏的唯一标尺。这种符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当然难以取得社会所期望的成效。

三、受教育者的情景逼迫与应然话语的丧失

在大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既是话语的失却者,又是话语的霸权者。他们在丧失了自身个性话语的同时,却以一个代言者的身份,依靠文化、知识、制度的力量以客体的“他者”形象行使着话语的霸权。与此相对应,则是受教育者的失语状态。受教育者的失语也是情景逼迫生产的“柔性的暴力”作用下采取的策略选择。

文化上的专断是受教育者面临的情景逼迫之一。布迪厄指出:“所有的教育行动客观上都是一种符号暴力,是由一种专断权力所强加的一种文化专断。”尊师重教的文化传统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逐渐沉积成为一种专断的力量。这种文化上的专断是一种非常隐蔽的“藏而不露”的力量,它使师生的关系特征顺其自然地表现为学生对教师的服从,使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言听计从成为教育者的“天经地义”和学生的“心甘情愿”。正如有学者指出,“文化资本的生产与再生产,有效而隐蔽地将支配与被支配的权力关系,转换为社会成员心甘情愿接受的自然现状”。这种文化专断成为受教育者的情景逼迫,生产一种“柔性的暴力”。不管文化专断带来的情景逼迫及其生产的暴力性质多么隐蔽,以致于被人们不假思索地接受,它的暴力性质都不会消除。因为对教育者话语的质疑、批判稍有不慎就可能被这种专断的文化贴上不尊重教师的坏学生甚至“造反者”的标签。在这种“柔性的暴力”的威胁下,受教育者“欲说还‘羞”’。因而放弃自身的应然话语以得到文化上的肯认和避免遭到文化“制裁”成为受教育的技术策略,并形塑着受教育者的“惯习”,从而一种稳定的、持久的控制性关系也就被建构出来。在这种关系之下,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沦为泯灭个性以及思考、质疑、批判、创造能力的强制性单向灌输行为。

“规制”是受教育者面临的另一个重要情景因素。作为正式组织的大学,在教育教学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着天衣无缝的规制系统。福柯将学校比作监狱,认为学校是一个规训的场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规制通过显性的文本制度以及隐性的资源控制得以实现。文本明确规定了受教育者的话语权限,比如学校各类文本规范中习惯于强调“必须要……”、“不得以任何理由……”等等,实际上就是剥夺了受教育者不能例行规范的言语说明权、解释权。受教育者只能姑妄听之,否则就要接受制度的惩戒。规制还通过资源的控制来实现。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里直接的教育方式是沿着行政体系和教学体系两条线路来进行。行政体系,即从学校党委到学生教育、管理部门再到二级学院(系)的分管领导再到学生辅导员(班主任);教学体系,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两个体系中,教育者都通过对资源的控制实现对大学生的规制。而这些规制都一致地要求大学生做一个妥协与顺从的言听计从者,否则就会无缘获取其中的资源或受到规则的惩戒。比如,对行政体系的对话与质疑可能会导致教育者的不满而与某些荣誉失之交臂,成为教育者的“弃儿”;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上。一句让老师不满意的质疑甚至是对老师提问的不合时宜的应答,除了可能会招致批评、嘲笑、戏弄甚至恐吓之外,还有最有效的、让学生最害怕的“高招”就是考试“挂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这些显性的和隐性的规制体系成为大学生的情景逼迫,生产一种“柔性的暴力”,形塑大学生“识时务”的“俊杰”思维,使其采取放弃自身的应然话语的技术策略,从而一种控制性关系被建构出来。在这种关系之下,“欲说不能”的大学生只能附炎于教育者的话语操控之中,难以表达自身丰富的体悟,思想政治教育也无法触及到大学生的心灵深处,当然也无法取得实效。

受教育者面临的再一个重要情景因素就是“压力源”。压力源包括学习、就业以及情感与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大学生的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面临就业的巨大压力,在校大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专业科目的学习以及各类考级、考证等方面。另外,由于处于特殊的年龄阶段。他们也面临许多情感方面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构成大学生的情景逼迫,生产一种“柔性的暴力”,对大学生形成无形的威胁,时刻笼罩在大学生的周围,纠缠着大学生的心灵。由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远离了大学生的一生活逻辑,对大学生的学习、就业、情感与人际关系等日常生活无法作出有效的回应,没有多大指导价值。在各种压力的逼迫之下,大学生对不能指导、帮助自己解决专业学习、就业、情感与人际关系等方面压力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不起兴趣,自然而然地也就没有了话语参与意识,采取了放弃自身应然话语的技术策略。从而一种控制性关系就被建构出来。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班会上、报告会上,教育者在前台口若悬河之时,台下的学生却在默背英语词汇或在看专业课以及考级之类的书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上,要么也是如此,要么就是接受在教学程序操作上的普适主义模式,以及教学管理上的“以效率为取向、以控制为中心、以分数为目的”的“泰罗主义”,诚惶诚恐地记录着老师在黑板上留下的课件和板书,然后去背诵,以求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或许这样才能对自己的学习和就业有所帮助。在这样一种情形之下,大学生的话语不仅是失声的,而且是麻木的。“无意言说”的大学生从未曾质疑过也没有任何兴趣去质疑教育者的任何言说;他们也根本没想过自己还应当说些什么,还能说些什么;他们根本不在乎教育者说了什么,或许,他们根本就没有认真听过教育者的话语,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显然都是徒劳的。

四、柔性暴力的消解与话语权的回归

从上分析可以得出两个基本结论:首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重失语状态。受教育者的失语特征表现较为显露,因而更容易被发现和认定;而教育者的失语却被遮蔽在表象的“话语霸权”的外衣之下,具有较强的隐蔽性特征。其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重失语,是因为情景逼迫所生产的“柔性的暴力”作用之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采取的有利于自身的技术策略,这种策略建构了一种控制性关系,维持和再生产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重失语状态,所以,要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的回归,除了在情景因素所留下的空隙里,充分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激发话语参与意识,维护自身话语权之外,更重要的则是必须修正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面临的情景因素,消解由此生产的“柔性的暴力”,解构控制性关系,才能真正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话语权回归。

第4篇:政治学专业前景范文

(一)国际政治学的发展阶段

1、西方完整的国际政治学的确立时期。二战后初期至20世纪60年代,美国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战前已初具规模的西方国际政治理论研究,在战后以美国为中心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1948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汉斯•摩根索发表了其著名的《国家间政治:争取权力与和平的斗争》(PoliticsAmongNations:TheStruggleforPowerandPeace)一书,这是西方第一部系统、完整地介绍国际政治理论的著作。这时期,以美国为首,伴随着国际问题研究机构和大学中的国际政治学系纷纷建立的同时,许多著名国际政治学者如芝加哥大学教授昆西•赖特、密执安大学教授戴维•辛格、哈佛大学教授卡尔•多伊奇等也相继诞生。

2、国际政治学在全球范围内的大发展时期。在西方,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欧美国际政治学的研究领域不断得到拓展,成果也非常丰富,比较有影响的有肯尼思•沃尔兹的代表作《国际政治理论》,罗伯特•基欧翰和约瑟夫•奈的《权力与相互依存》等。苏联东欧国家到70年代末期也基本上确立了自己独立的国际政治学的学系。1976年苏联学者甘特曼教授主编的《现代资产阶级国际关系理论》,1978年华沙大学库库尔卡教授出版的《国际关系理论问题》,1984年苏联出版了甘特曼的《现代国际关系体系、结构和过程》,这标志着苏联、东欧的国际政治学走向成熟。此外,在第三世界国家,国际政治学的建设也开始发展起来,拉丁美洲国家、印度、埃及和非洲一些国家的学者在国际政治学领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政治学也相继建立起来,世界范围内围绕世界新秩序而进行的理论探讨逐步深入。

(二)国际政治学在我国的发展

1、中国的崛起与国际政治学在我国的发展。国际政治学在我国是一个比较新的学科专业,但是发展非常迅速,短短几年,有关国际政治理论和实践的文章、专著迅速膨胀。这种新兴专业在我国之所以快速走红,与当前我国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提升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改革开放后中国融入世界发展格局后的必然学界反应,同时也寄托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当然,还有近年来我国国民频繁出入国门、更多涉及国际事务和国际纠纷的背景原因。新中国成立后,许多外事干部和新闻工作者进入国际问题研究领域。1963年底,中共中央下达了《关于加强外国问题研究的决定》。1964年,在总理的关切下,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分别设立了国际政治系,开始招收国内第一批国际政治专业的本科生。同时,北京和上海先后建立了一批国外问题研究机构,创办了一批国际问题研究刊物。当时由于资料等种种条件的限制,国际问题的研究和教学多侧重于对国际动态的介绍以及对中国的对外政策进行解释和宣传方面。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国际政治学的研究与教学才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有关研究单位、学会、研究会、大专院校的专业系科纷纷成立,而且国际政治理论与实际问题的研究成果,从数量到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研究范围也扩大到国际政治的许多重要领域。同时,注意了解和借鉴国外的成果和研究方法,加强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提出了建立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体系的设想。

2、国际政治学在我国的研究特色。中国的国际政治学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思想为理论指导,提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中国的对外政策和国际交往服务,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点。如有关世界基本矛盾、时代特征、国际统一战线、三个世界的划分、反对霸权主义、国际战略格局、“东西南北”关系、在国际关系中求同存异、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等概念,都具有中国的特色。但毕竟这一学科在中国起步较晚,学科基础还不够雄厚,许多分支领域的专门性研究尚待建立,对于国外有关该学科的发展及主要流派、观点,还需进一步加深了解,以便作出更高水平的评介。

二、我国国际政治专业本科教育发展状况

(一)国际政治专业本科设置发展情况

上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的国际政治学科建设重现生机。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恢复了国际政治学系,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云南大学、暨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院校先后建立了国际政治学专业,开始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第一批硕士和博士也从师资力量雄厚、最早设立国际政治学专业的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培养出来了。这一时期较有影响的国际政治专家或学者有:中国人民大学的冯特君、宋新宇;北京大学的梁守德、袁明;复旦大学的颜声毅、俞正梁;南京大学的时殷弘;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陈乐民、张蕴岭、王逸舟、阎学通等。统计到2012年,我国共有46所高校开设国际政治本科专业。

(二)国际政治专业本科教育课程设置情况

就目前我国高校国政专业本科教育的课程安排看,一般都把政治学设置成主干学科,主要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其中包括:政治学原理、国际政治概论、国际法概论、国际组织概论、国际关系史、当代国际关系、近现代中国外交、国际关系概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学、美国政治与外交、各国政治与经济、经济外交、国际安全、专业外语、逻辑学等。除此以外,国政本科生还需要接受通识的必修和选修教育课程,在学制4年的时间中,修满150左右的学分。符合毕业要求的学生,准予毕业,授予法学或政治学学士学位。

(三)国际政治专业本科生就业状况及趋势

从历届国政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看,首选的方向是继续深造、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其中以攻读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专业的居多。动态的追踪统计结果显示,每届的考研率都在30%以上(包括第二年、第三年报考成功的)。其次,国家部委和各省市区外事办的公务机构,如外交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国家安全部、省安全厅、市安全局等部门,是国政毕业生的考公对口选择单位,每届毕业生都有进入该类机构的成功案例。再次,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语言优势,许多国政毕业生也进入电台、报社、杂志社等新闻媒体或有着广泛对外联络和国际业务的银行、证券、外企、国企工作。安博教育集团有关于国际政治专业的就业前景调查报告,其中的数据显示,国政毕业生的专业与职业匹配度、毕业两年薪酬指数、职业级别指数、舒适度指数均高于各专业平均值;毕业一年薪酬指数、应届就业率指数、毕业深造指数、发展前景指数、创业指数、全球化指数、学习压力指数均低于各专业平均值。

三、国际政治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特色

国际政治学的学科发展轨迹,国内外高校相关国政专业的开设、发展、勃兴、沉静与反思,以及国政专业本科生的就业现状及前景,充分印证了这样一个事实:高端理性、基础打造高素质公务外联人才是国际政治本科生的专业培养特色。

(一)国政专业的基本培养目标和要求

国政专业要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素养和国际政治、国际法、政治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和科研等相关部门从事外交、外事、对外宣传、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国际政治学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政治学、国际政治、世界经济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受到国际政治和国际形势研究、社会调查和统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判断和协调组织等方面的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二)国政专业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特色

国际政治专业,培养学生的重点应放在思维方式的训练方面,即国政学生看待世界的独特视角和理性维度:纵横捭阖的视野、权衡博弈的智慧。这是国际政治学、国际政治专业赋予其学生的理性储备。国际政治专业的毕业生,也许而且理应在未来的国际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哈佛大学国际政治学教授卡尔•多伊奇曾说过:“国际政治学理论是一门关于人类生存的艺术和科学。在我们这个时代,研究国际关系就等于探索人类的生存之道。假设人类文明在今后30年内毁灭,其原因将不是饥馑或瘟疫,而是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我们能够战胜饥荒和瘟疫,但却无法对付我们自己铸造的武器威力和我们作为民族国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1]国际政治学实际上就是对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国际大事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找寻出国际局势发展规律的学科。它以国家与国家的政治交流为核心,同时辐射研究一切跨国事务。随着世界情势的发展,国与国的联系已不仅仅局限在政治一面,经济与文化因素也同样重要,这就是国外的国际政治学者往往把国际政治等同于国际关系的原因,因为国际政治强调关注国与国之间的全面交流。举个实例。2011年10月1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跌至6.35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继续刷新汇改以来的最高记录。我国外交部、商务部和央行12日对美国当日通过的《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立项预案均表示坚决反对,认为美国此举旨在采取保护主义措施,严重违背了世贸组织规则,严重干扰了中美经贸关系。中国为什么会有如此激烈的反应?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不是意味着人民币可以在国际市场上购买到更多的东西吗?为什么我们一直要抵抗人民币的升值呢?原因之一,就是中国有大量的美元储备,如果把美元的储备比作我们的存款,那么美元贬值,就相当于我们的存款缩了水。如果汇率一再下跌,这些缩水的存款亏损,将要大于进口成本下降的利益。看看,这就是国际政治的博弈智慧。如何在国际关系中权衡利弊,各取所需,需要有高超的国际政治的外交智慧。

(三)国政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培养特色

政治与经济、政治与法律密不可分,再加上“国际”的元素即外语的需求,国政专业学生应该具有复合型、应用型的知识结构。目前国内高校的国政本科专业,依据不同的学校背景、学养体系和市场导向,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专业特色。中国人大、复旦、北大这些学校,国政专业历史悠久,而且傍依名校名家,专业修养甚是了得。一些新兴的国政专业,也在积极探索发展新路,有的已经成功达成双学位教育体制,政治与经济、政治与法学、政治与英语的双专业、双学位相融互济,惠及学生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更惠及学生的未来就业前景。以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事务系的国政专业为例。该专业很年轻,2001年创办,但仅仅10余年的时间,上外的国政专业由于定位清晰,扬长避短,如今已发展成为以外语为特色,与法律相结合,知识面宽广,学科结构合理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一个中心,三个模块”体现了上外国政的办学经验。一个中心是指,在主干课程的设置上,削减了相对枯燥的理论课程,保留了《国际关系理论》、《外交学》等经典课程。三个模块是指法学、经济学和逻辑学。在培养方案中,开设了一些重要的法学课如《宪法》、《国际私法》、《国际商法》等;经济学课程有《西方经济学》、《跨国公司与当代国际关系》等;逻辑学模块则包括《形式逻辑》、《社会心理学》等课程。此外,秉承上外传统,该专业重视英语教学,开设了包括《英语写作》、《商务英语》等专业英语课程,学生毕业时被要求通过英语专业八级,几乎能够立即胜任高级英语类工作。

(四)国政专业学生就业前途的培养特色

第5篇:政治学专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 高校 辅导员综合素质 能力提升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在校学生不仅在规模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学生群体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许多新特点、新情况、新问题。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发[2004]16号),进一步明确了高校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目标,指出: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保证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抓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

一、当前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情况分析

(一)辅导员队伍配备现状。

近年来,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高校辅导员队伍得到了不断充实,吸收了大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加入到辅导员队伍中。www.133229.Com队伍的学历层次显著提高,年龄层次明显降低,学科背景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一支政治素质高、作风过硬、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正在逐渐形成。但是各学校之间发展也不平衡,部分高校在辅导员的人数配备及选聘的具体操作中存在差异。

1.在辅导员人数配备方面各高校之间存在差异,就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高等学校总体上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而实际上有的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高达1∶300,而有的高校只有1∶125的比例。

2.有的学校内不同院、系辅导员的配备也存在差异。由于辅导员“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观念在教师甚至部分领导干部当中还是存在的,导致辅导员的配备数量明显与学生人数不相适应。

这些问题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深入程度,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实际效果。

(二)辅导员专职不专业,非专业化程度高。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2006(24)号令明确指出:辅导员选聘要考虑“具有相关的学科专业背景,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接受过系统的上岗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但是目前部分高校在选聘辅导员时没有充分考虑学科背景,甚至在操作过程中出现降低标准的做法,造成辅导员队伍非专业化程度较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1.部分高校在选聘辅导员时存在误区。一方面要求思想素质好、品学兼优;另一方面要求专业突出,并且往往考虑相关学院的相关专业。而忽视了辅导员应具备思想政治教育或高等教育管理专业背景,忽略了应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及组织、协调能力等。

2.有的高校在充实辅导员队伍的具体操作中存在误差。部分高校在辅导员建设的规划中,受学校局部利益的影响,认为高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课教师素质抓好了,就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对辅导员的配备不着重考虑专业背景、素质、能力,而且规划辅导员队伍建设时,常常强调“因地制宜”,操作中将本校不适合做专任教师或机关行政工作的人员转岗担任辅导员工作,造成辅导员队伍“专职不专业”的事实,出现辅导员职业要求与个人能力不匹配的现象。

(三)辅导员队伍思想的不稳定。

1.辅导员不看好自己的职业前景。

虽然,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大多具备硕士及以上文凭,但有部分辅导员对辅导员的地位和重要性的认识还有差异,表现在:对辅导员工作缺乏认同感,认为高校辅导员工作是学生管理中一个阶段性的工作,是吃“青春饭”的,是不值得奉献终生的职业,看不到光明的前途。往往给人有“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感觉,把自己担任辅导员工作看成是不得已的选择。

2.部分高校缺乏科学的德育观。有的高校由于缺乏科学的德育观,在辅导员的选聘操作中,考虑本单位编制等因素,辅导员的配备往往采取聘用制。一般具体做法是:辅导员的配备采用人事或人才租赁的方式,而单位编制用来考虑引进专任教师。这就在高校教师队伍中人为造成辅导员队伍就是“编外人员”的感觉,客观上影响了辅导员队伍的稳定。

(四)多重管理体制下辅导员职责不明,缺乏科学的定位。

目前,辅导员在工作实践中,较多还是以应付日常事务性的工作,学生助学贷款、困难学生补助、宿舍管理等工作较繁重。表现在:工作中缺乏理性的思考,工作热情不高、计划性不强,有疲于应付的感觉,没有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辅导员工作职责内容认真履行八个方面的职责,辅导员的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优化。

二、提高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对策建议

早在2005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采取有力措施,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使他们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几年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在人员的配备、学历层次、工作效能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国2010—202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具体到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就是要建设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高等教育体系,跻身高等教育强国行列,为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奠定坚实基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必须不断完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一)坚持科学发展,不断完善辅导员队伍建设。

首先,要充分认识高校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国家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深层次问题。高校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16)号文及教育部2006(24)号令的精神,不断完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其次,辅导员工作是创造性很强的复杂劳动,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在辅导员的配备和选聘中要坚持标准,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来抓,不仅要配齐、配全辅导员队伍,而且要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德才兼备,熟悉、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乐于奉献,潜心教书育人的高素质辅导员队伍。把辅导员队伍建设引向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发展方向,以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成效,为高校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保障。

(二)提高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程度。

1.要提高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程度,逐步实现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水平,要克服目前部分高校在辅导员选聘中的做法,要求辅导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学科背景。教育部可以试点有条件的高校开办高校辅导员专业,从事辅导员工作必须有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等专业背景,为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把好辅导员队伍入口关。大学期间是学生从不成熟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辅导员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等方面接触最多、往往也是学生依赖和信任的人。高校要充分认识到,辅导员队伍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专业水平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甚至会影响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辅导员选聘中要坚持标准,着重考虑三种能力:首先,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要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品质,具有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勤于学习、甘于奉献、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素质。其次,在知识结构方面既要考虑本体学科,又要考虑学科背景情况,辅导员应该是学习思想政治教育或教育管理等专业,并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如哲学、法学、文学、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知识)。最后,在职业技能方面要考虑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和协调能力。所以高校在辅导员选聘中,不仅要考虑选聘对象在学校期间的思想状况、表现情况、学习情况,更要认真审查选聘对象特长、爱好、组织、参加活动能力、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等。

3.为辅导员提供发展平台。通过工作实践,选拔优秀辅导员在职攻读硕士或博士研究生,要让辅导员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学习再回到实践,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理论素养,为辅导员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创造条件,切实解除辅导员既要做好现在工作,又要想方设法为今后的出路作打算的“后顾之忧”。实现辅导员队伍不仅向专业型转变,而且要向专家型发展。

(三)完善辅导员的绩效考评及考核机制。

为了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要不断完善辅导员的绩效考评及考核机制。高校辅导员工作是独立性相对较强、弹性较大的工作,要加强对辅导员的绩效考评与考核,让辅导员明晰工作要求和工作职责,增强责任心,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调动工作积极性,围绕学生关心、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开展有针对性、创新新的思想政治工作,避免辅导员工作的盲目性,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实效性。

(四)稳定辅导员队伍思想状况。

1.引导辅导员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要建设一支专业化、专家化的辅导员骨干队伍,要关心、引导辅导员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高校组织部、学工部门、学院要结合辅导员专业背景和综合素质,引导他们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将个人前途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整体目标结合起来,一方面,让辅导员有目标、有方向,激发工作热情;另一方面,实现辅导员队伍科学、长远、协调发展。

2.为辅导员特设职级岗位。教育部2006(24)号令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近年来,各地、各高校在关心辅导员成长,稳定辅导员队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辅导员作为教师身份,在职称评定方面出台了一系列规定,明确了政工系列教师职称的评聘,必须针对高校一线辅导员等。但是就辅导员干部身份的问题,部分高校在落实中存在差异。可以借鉴推广目前有的高校的做法:对辅导员设立职级制,根据辅导员的工作业绩,设立科员级、副科级、正科级、副处级、正处级辅导员管理岗位,辅导员职级与学校其他管理岗位职级同等待遇。这样有利于明确辅导员干部身份,增强辅导员对工作的职业认同感。

3.为辅导员提供科研平台。要让辅导员像专任教师一样成为长期从事的职业,要为辅导员创造、提供科研的平台,引导辅导员将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工作感悟作为科研的第一素材,从工作中找问题、寻对策,进行科学研究。一方面,可以提高辅导员学术研究水平,增强科研的实效性、针对性;另一方面,可以锻炼辅导员工作能力,增强做好学生工作的科学性。使辅导员工作有目标、有方向,自觉地把它作为奋斗一生的一项事业来做。

4.重视对辅导员的培训,提高专业技能。针对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现状,让辅导员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健康发展,要改变辅导员培训、学习及交流机会少的局面。一方面,要定期召开辅导员研讨会,开展科研成果及工作经验交流,形式可以多样,可以是全校性的,也可以在学校部分学院之间交流,这样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通过交流找出差距、取长补短,促进工作。另一方面,高校之间应建立良好的交流渠道,各高校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对辅导员开展不定期的讲座、参观等交流培训,让辅导员有更多外出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这样有助于辅导员拓宽视野,开阔思路,是提高、促进辅导员工作效能和工作创新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文.

[2]关于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z].教育部2006年7.

[3]张泽宝.论大学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实施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07(11)

[4]周琬馨,罗雁龙,李刚.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现存问题及对策[j].学术论坛,2009,(26).

[5]张砚清.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3).

[6]陶中书,徐家林.论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j].高教论坛,2009,(6).

第6篇:政治学专业前景范文

1.辅导员知识结构失衡,专业性知识欠缺无论何种职业,对其从业人员来讲,是否拥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完善的结构,都是判断其是否专业化的重要标准之一,我们对成人教育系统的辅导员的评判也是如此。传统观点中,我们缺乏专业化、职业化理念,将成人教育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仅仅限定于思想政治教育,因而忽视了辅导员其他多项能力的强调。久而久之,造成了当今成人教育中辅导员队伍的专业知识缺乏、整体知识结构失衡,不仅阻碍了成人教育辅导员的全面成长,同时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完整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等诸多方面都会产生很多影响。为了加强成教辅导员工作的针对性和专业性,教育部出台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规定中明确指出:高校在选聘辅导员时,应注重选聘对象的相关知识背景。规定中所述的“相关知识背景”,主要是指与高校辅导员的具体工作密切相关的学科和专业,例如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等诸多学科门类,对成教辅导员也应有如此要求。但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2013年6月份所做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在成教辅导员队伍中,具备上述专业知识背景的专职辅导员在总数中所占比例仅为17%。这一尴尬数据凸显了当前成教辅导员队伍的知识背景、专业结构与其具体的工作要求有不小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辅导员工作的开展,同时也限制了他们工作的创新意识和积极性。以上说明了成教辅导员队伍发展面临的不足,专业化的尴尬现状和走专业化道路存在的种种困境。鉴于成人教育中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比之普通高校会面临更多的困境。

2.辅导员自身定位不清晰,职责缺乏分工成教辅导员若走“专业化”道路,就必须明确自身定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推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在传统的成人教育体系中,辅导员一般身兼数职,要搞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坚定其正确的政治立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并在就业方面给与指导和帮助等等,是一项名副其实的综合工作。要完成如此纷繁复杂的工作,仅凭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分工合作各司其职,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专业知识背景选取适合自身的工作,然后再通过密切配合就可以弥补自身专业知识不足、工作经验缺乏的弊病。但在当前的成人教育系统中,扮演多种角色的辅导员往往疲于奔命,不仅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本职工作开展好,同时自身产生了倦怠感,工作自信心极易受挫,制约了自身工作能力的提升。再有,成人教育的教育对象大都是成年人,他们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在独立性、自主性、社会适应性等诸多方面都表现得更为成熟和稳重。比之普通高校的辅导员,成教辅导员需要处理一些更为棘手、复杂、繁琐的事项,如果仍旧沿袭普通高校辅导员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则很难处理好学生工作的各种事项。有鉴于此,这也就给我们的成教辅导员的工作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

二、突破辅导员专业化建设困境的设想及对策

1.完善学科专业建设,培养专业辅导员人才通过学科设置的改革和整合,建立健全专业化辅导员人才培养机制,这是当前成人教育系统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前提和关键。当前,国内的高校尚未设置高校辅导员这一专业,而辅导员的专业出身也纷繁复杂、五花八门,这样混乱的局面既不利于统一管理,同时也难以提升其专业化素质。要想从根本上解除这一顽疾,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继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是生命线,无论何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是成教辅导员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整个工作格局中居于统帅地位,强化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不仅可以促进其自身政治觉悟的提升,同时对维护高校学生的思想稳定也极具战略意义。因此,辅导员应积极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尽快熟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和意义,也能够为本职工作及其他各项辅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2)在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基础上,做到与时俱进,掌握其他多种与辅导员工作岗位相关的辅知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也有了更多的提升,也对成人教育辅导员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就专职辅导员而言,其在实际工作中大致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专业知识: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等。有鉴于此,学校可以在以上学科的正常教学中加入与高校辅导员教育相关的通识教育,这样从跨学科的视角来培养多元化、能力综合的专业辅导员队伍。基于此种学科设置模式培养的辅导员人才,既具备扎实的本专业知识,同时也就具备了从事专职辅导员所要求的全面能力,既促进了辅导员的专业化建设,同时也对其转型和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辅导员各司其职、形成专业分工,建立健全科学的分工机制在传统的成教辅导员工作体系中,一般是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来开展工作的,大多按照“划片式”来进行,即大致是某一个或几个辅导员负责某一个班级,然后整个班级的所有工作都由他们来完成。这种缺乏分工的方式也缺乏相应的针对性,对专业化的形成和发展都造成了重大阻碍。笔者认为实现不同工作的合理分工,将所有的工作划分为诸如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学业考试、问题咨询等不同的板块,然后辅导员根据自身的专业特长和爱好兴趣选择不同的模块。这样,当学生遇到不同的问题时就可以找到相应的辅导员来咨询和解答,从而能获得专业化的解答,同时由于专职辅导员长期从事某一类问题的研究,就能进一步促进其研究水平和专业化的提升。

第7篇:政治学专业前景范文

北大毕业生在“崛起”

李成,华府智库布鲁金斯研究所担任访问学者的中国问题专家,从1980年代起着手建立中国大陆官员数据库,研究新一代中国官员。数据库的数据显示,拥有北大教育背景的官员人数近年呈明显上升趋势。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7年5月底,拥有北大教育背景(曾在北大就读的本科生、研究生等)、在任的副省部级以上官员共有57人。包括新晋政治局常委和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李源潮、。

在57名官员中,1950年代出生,年龄在48-57岁的官员占39人,正属于5年前逐渐成为政界中坚力量的“共和国一代官员”。

清华毕业生的“辉煌”

过去几十年内,清华大学为中国培养了很多领导人。在20年的历届政治局常委中,清华毕业的就有姚依林、宋平、胡启立、朱基等多人。政治观察人士将之概括为“清华现象”。按照通常的正部级官员65岁、副部级官员60岁退出“一线领导”岗位的标准,在未来5年内,目前在任的清华教育背景的官员,至少超过一半的人将进入这个序列。

中国校友网2007年1月公布的“高校杰出政治校友榜”中,清华大学以拥有41名“杰出政治校友”位列全国高校第一,拥有34名“杰出政治校友”的北大紧随其后。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北大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徐湘林在美国留学时,曾对清华教育背景官员做过一些研究,他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当时清华出身的省部级官员占到总量的40%以上。而据清华大学统计,近10年来,清华至少已培养出300名以上省部级官员。

这是个令人惊叹的数字。清华背景官员在当时的大量涌现,至少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1952年秋,当时的教育部按照苏联高等教育模式,提出根据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大学的方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

清华大学的文理法三学院并入北大,原有文化和科学并重的气质被改变。在院系调整当年出任清华校长的蒋南翔,将培养又红又专、全面发展、具有一流科学水平、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一代新人,作为清华的办学方向。

他提出“两个肩膀挑担子”,要求干部和老师同时担负起政治和业务两方面的责任,并抽调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学生担任政治辅导员,希望实现“业务工作优秀的人懂得政治思想工作,而政治思想工作优秀的人又懂业务”。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清华历届校系领导中多数在学生期间担任过政治辅导员,而清华毕业生中成长为高级别官员的,也有不少人担任过政治辅导员。

蒋南翔还倡导“各按步伐,共同前进”的政策,要求清华人认识“我们的事业是集体主义的事业,任何工作都要靠同志间的团结与密切合作”。每次留毕业赠言,“谦虚谨慎,注意合作”是他必写的内容。

事实证明,在这样的校训指引下,清华人长于实干、为人谦和、有合作精神,适合担任社会管理者角色。曾在北大和清华两校任教的赵晓力对此颇有体会。

赵晓力表示,在清华下去搞法律援助,订票之类的事,学生分工明确、井井有条,老师扛着脑袋跟着学生走就行。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徐湘林认为,改革开放后,处在工业化进程的社会急需工科人才,储备了大量人力资源的清华正好能满足这一需求。再加上清华人在学校所受的训练,较易获得用人机构的好感。

北大传统与官场共性

“红楼飞雪,一时英杰,先哲曾书写,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忆昔长别,阳关千叠,狂歌曾竞夜,收拾山河待百年约。我们今天东风桃李,用青春完成作业;我们明天巨木成林,让中华震惊世界。”

这是北大早年校歌《燕园情》中的一段,“浪漫气质、自由情怀、高远志向”充溢其中。北大老校长蔡元培当年倡导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至今还被称作北大精神的一部分,追求“自由民主”也一直为老北大人所津津乐道。

尽管建国后这样的风气一度丧失,而改革开放以后,相比其他大学,北大的传统依然顽强。在这种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学生,思想活跃、个性张扬、视野开阔、能适应社会多元化的进程,但和官场稳重务实的气质有较大差异。事实上,北大也正在改变和政治“保持距离”的传统,越来越多的官员愿意到北大接受培训,并取得北大的学位,北大似乎也愿意接受他们。如徐湘林供职的北大政府管理学院,对官员的吸引就很强烈。

在这个过程中,北大也将越来越多的官员请到学校任职。2003年5月,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两周年之际,时任副部长、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局长的徐光春,时任人民日报社社长王晨和时任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等被北京大学聘任为兼职教授。

有人认为,北大的职责应该为国家、民族培养更多“仰望星空”的人,培养政治领袖不是北大的传统。

大部分北大毕业生并不以仕途为追求,现在居于政界中坚位置的北大教育背景的官员,不少人是通过学生、青年工作的渠道步入仕途的。

人文社科背景官员占主体

北大教育背景的官员九成多就读于文史哲、法学、经济、政治等人文社科专业。在上述57名官员中,仅有中国科技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邓楠、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两人就读于北大的物理、化学系。

与此相对应,在整个官员群体中,文科背景的官员所占比重明显增加。根据公开资料,截至2007年5月末,全国31个省市区的省委书记和省长中,拥有人文社科类教育背景的官员占总量的75%以上。

第8篇:政治学专业前景范文

98位专家中有81位来自国内,既包括大学里的学科带头人,又包括国家部委研究机构的专家,也选择了一些比较活跃的非政府组织的领导人。

来自国际的专家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都有相当深的研究或有过近距离的观察,如曾经因2002年对中国统计数据提出质疑而名声大噪的美国匹茨堡大学经济系教授Thomas Raskl。

专家关注治理危机

从调查结果看,令人吃惊的是,对于第一个问题,在作出回答的77位专家中,有51位认为2010年之前会发生全局性的重大危机,只有26位认为不会,在作出回答的专家中分别占66.23%和33.77%。

由于专业背景及工作背景各异,这些专家通常是从自己最熟悉或最为关注的危机领域即局部危机切人这个话题的。在这些局部危机中,经济危机(如金融危机)、社会危机(如贫困问题、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是最受专家关注的。

专家认为,所有局部的危机都是建立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上的,没有一个危机会决定中国2010年之前的走势,每一个危机的变化都可能引起其它危机的变化,各种局部的危机在一定的情况下会相互加强,引起连锁反应或全局性的危机。

大多数专家都认为,最可能引发“影响这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危机”的局部危机是治理危机。换言之,与治理危机有关的种种问题,尤其是官员贪污腐化、欺压百姓、违法乱纪的问题如果进一步恶化,将使执政者的合法性降至最小,最可能激化现已存在的社会危机及各种相关危机,引发全面危机。 所谓治理危机,是指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但国家基本制度的变革相对滞后,不能适应前者的需要,以至产生各种各样的治理危机,如非典反映的公共卫生危机、异常严重的腐败问题、政令畅通问题、政治体制问题、法制建设问题、党群关系问题、工伤事故频繁发生的问题、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成灾的问题等。

要解决这个问题,目前要逐步推行善治。善治应包含以下要素:实行法治,公民安全得到保障,法律得到尊重,公共机构公正地管理社会财富,公众参与,信息透明。

善治的重要特征是政府和公民对社会生活的合作管理。政府和公民对社会生活的合作管理,一方面要求公民对政府行为的介入或参与,一方面要求政府退出一些公共事务领域,让非政府组织、公民的志愿性社团、协会、社区组织、利益团体等公民组织在政府退出的这些领域发挥作用。三种可能的国家发展前景对危机的预测必然引起对中国发展前景的预测,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

调查人员异常谨慎地列出发展前景的三种选项:1、沿着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预定目标稳步前进;2、偏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预定目标;3、无法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预定目标。

中国这几年有没有偏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预定目标?调查人员没有回答记者提出的这个问题。但是,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专家对第二种情景的描述是值得注意的:国家总体经济实力得到加强,GDP按照预定的目标持续增长,少数经济、社会和政治精英从发展中获益,财富继续向少数人手中集中,国内消费需求低下,严重依赖国际市场,国家遭受全球化中负面因素的干扰越来越严重,外部冲突和内部矛盾加深。

事实上,专家已经间接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即便没有“偏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预定目标,在某些领域起码也是出现了“偏差”。专家的结论是,如果出现第二种情景,经济增长会加剧社会的分化、混乱和冲突。

由于中国正处于“发展路向”的关键时期,专家还呼吁:应当让更多的人参加到决策中来,如果大部分人都认为“我不能影响未来发展,我何必参与”或“官员与商人决定未来,我只管自己的事情”,中国就很难出现解决问题的一揽子措施。

第9篇:政治学专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高校 辅导员 队伍建设

0 引言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力量,提高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高素质大学生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但是,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还需要完善和提高,才能更好地完成这一重大的历史使命。

1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选聘不科学,专业不对口现象严重 高校辅导员主要从事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在选聘辅导员时,应该选择与这一岗位职责相匹配的专业背景,但是,目前在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中还没有学生事务管理专业,所以在选聘辅导员时各种专业背景的都有。很多高校的辅导员的来源主要是留校的毕业生,还有些辅导员是应聘不上专业教师岗位而应聘了辅导员岗位。辅导员这样的选聘方式,致使辅导员队伍中各种专业背景的人都有,专业不对口现象严重,必然导致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无法有效地完成,并无形中形成了辅导员的地位比专业教师低的印象,致使辅导员的工作不受重视。

1.2 工作职责规定不科学 在实际的工作中,辅导员除了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外,还要负责学生的学业指导、宿舍管理、安全教育、活动组织、心理咨询、就业指导、勤工助学、危机处理等事务。辅导员往往身兼数职,担当着多种角色,每天都被学生的一些日常事务所缠身。在辅导员的实际工作内容中,需要面对的学校机构包括学校党委、学生处、教务处、团委、财务处、各系 (部)及各职能部门等相关部门,凡涉及学生的工作通常都由辅导员来负责。没有科学工作职责规范的辅导员工作繁杂而琐碎,严重影响了这一工作带给辅导员的成就感和吸引力。

1.3 忽视辅导员队伍的培训环节 由于对辅导员工作认识上有偏见,管理部门通常认为辅导员的工作谁都能做,所以对于刚上岗的辅导员缺乏相关的岗前培训。加上辅导员工作的事务性,在时间上也不允许辅导员有出去学习进修的机会,辅导员又失去了在岗进修的机会。而对于那些没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背景的辅导员来说,岗位培训是使其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必要条件,必须对其进行辅导员岗位所需要的一些基本的专业技能培训。忽视辅导员队伍的培训,必将导致辅导员的整体素质无法有效地提高,不能更好地胜任辅导员的工作。

1.4 辅导员队伍流动性大,缺乏稳定性 由于辅导员的职业走向不明确,且工作内容繁杂,工作心理压力大,致使辅导员队伍流动性大,缺乏稳定性。这不利于辅导员工作经验的积累和传承。造成辅导员队伍流动性大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辅导员队伍中有一部分专业不对口的人只是把辅导员工作作为进入高校的一个跳板,只要一有机会就会转向所学专业的教学岗位。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是由于其所学专业不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辅导员在高校中的地位较低,不被大家所认可。

2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2.1 完善选聘制度,严把入口关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只有合格的辅导员才能真正担当起这一使命。要完善辅导员的选聘制度,选聘那些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员来从事辅导员工作。

2.2 科学规范辅导员的工作职责 按照中央16号文件规定中对辅导员工作的界定,把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明确界定为负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负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学习观、道德观、就业观等思想层面上的指导工作。应该把辅导员从学生日常管理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学生的日常事务管理可以成立学生自治管理组织来进行管理,学生的学习方面的事务可以交由班导师来负责。这样就可使辅导员真正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2.3 完善辅导员培训制度,提高辅导员的业务水平 辅导员队伍素质的提高,除了把好选聘入口关,还要做好在职辅导员的培训工作。可以采用岗前培训、日常培训、专题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来对辅导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应该包括四大块,一是岗位认知培训,了解辅导员工作的性质和岗位职责,了解辅导员工作对象的特点,掌握工作的基本理念和工作方法;二是政治理论培训,辅导员必须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较强的政治敏锐性;三是业务知识培训,主要是加强岗位职责所必备的知识和能力的培训,以及与辅导员工作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的培训;四是专业知识培训,是指辅导员所带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辅导员不必精通但应该了解,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

2.4 强化职业生涯管理,稳定辅导员队伍 对辅导员进行职业生涯管理才能有效避免辅导员人才的大量流失,才能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稳定辅导员队伍,使辅导员职业终身化。让辅导员看到这一职业的未来和希望。

3 结束语

高校辅导员是和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时期,高校要着力提升辅导员队伍的素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服务,使得大学生能够在辅导员的关怀下更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梁家峰.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途径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