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航拍中国纪录片范文

航拍中国纪录片精选(九篇)

航拍中国纪录片

第1篇:航拍中国纪录片范文

关键词:航拍中国;纪录片;审美;创新

纪录片最早进入我国是在上世纪初期,尽管早在19世纪末期已经成型,但是随着拍摄技术的不断提高,进入了21世纪之后,纪录片的拍摄手法结合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纪录片在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进行变革。近年来,伴随“航空器、摄像机技术、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等技术指标的进步,航拍逐渐出现在纪录片的拍摄手法之中。

一、航拍的审美特点

航拍纪录片,使用先进设备从高空对地面进行俯视拍摄,获得一种全新的视角。这样独特的视角,高悬空中俯瞰地面的一切,是超出受众日常生活范围的视角。而航拍,就是利用这样一个独特的视角,将受众身边的画面,看不到的景色,以全新的角度展示出来。

《航拍中国》全片由航拍搭建而成,这样的视觉效果带来更多是“陌生化”和“奇观化”――从空中领略奇美变化,可以看到“大海瞳孔”“八卦城”“泾渭分明”“云上大厦”等奇观,将常见熟悉的景象陌生化,将平淡的景色奇观化。

变化有秩的内容、逐帧精美的画面在不进行变化的视角下,往往会造成一定的审美疲劳。因此,在《航拍中国》中,让影子“穿帮”,在注重客观的纪录片面前,这样的画面尤其特别。航拍是一种独特的叙述手段,它具有自身高起点的审美性,刻意保留的画面,改善纪录片存在的不足,更好地体现纪录片自身的意义。

二、独特的修饰性

独特的修饰性,从《航拍中国》中的镜头语言切入。每集50分钟的单元内,有网友称“每一帧截下来都是一张壁纸”,可以说《航拍中国》具有独特的艺术性和创造力。在以环境和景物作为塑造主体的画面中,通过航拍来修饰语言,是这部纪录片的一大特色。

《航拍中国》4分36秒的宣传片,近341个字符,是六集纪录片的缩影。

“总有一些风景,是我们的想象到达不了的地方。”拍摄对象主要是地貌特征,采用航拍中最为常见的俯视视角,视野开阔,有强烈的画面感。这类以绝对高空的视角作为开篇第一局,可以表现出独特的地貌特色和壮观的气势,在开篇吸引人的注意力。“一片叶脉可以绵延数十公里”,镜头的运动主要以“前进式”为主,带有探索的姿态。“水和云架起梦中走过的路径”以独特带有“旋转式”“推进式”的视角,对角线式的构图形式,展现人与自然共同创造的“艺术品”。

“陆地边缘奔腾着生命的律动,密林深处回荡着古老部落的传说,高山之巅隐藏着上古神兽的踪迹。”航拍镜头继续带领受众在中国各地前行,与海岸线、高山密林相遇。当遇见大远景的时候,画面会选择“盘旋式”递进,放低姿态,缓慢接近,这样的镜头语言设置,饱含情景的代入感,将镜头语言的叙事功能得到了强化拓展。

“俯瞰云下的世界,图形、线条的背后。”这部分是采取先整体后局部的画面呈现方式。当镜头以大景别逐渐转小景别,以极富视觉张力的表现形式,将人与自然力量之间的悬殊进行对比,“数亿年前,这里的鱼群和沙子一样多”这种“讲述式”的镜头语言,在搭建一种观众解读未知的求知心理。

“我们对这里的生活极尽耐心”“在沙漠深处创造生命的能量”作者都在用一系列画面去佐证文字隐藏的内容,通过看似关联的镜头语言,表达文字深处的语言特性,结合航拍的影像感修饰艺术性。

纵览《航拍中国》当中这样一个小节,每一个帧都是精美的佳作,考究的构图、唯美的画面、绚丽的色彩,以及恢弘大气的壮观景象,在航拍这样一个独特的视角下带给受众全新的感官体验。在奇观化的镜头语言下,将航拍的运用上升到美学的新高度。技术和影像的传达能力,配以具有深意的解说词,让画面有了理性的深度和情感的温度。

三、体验式的结构创新

近几年火热的纪录片,像《舌尖上的中国》和《我在故宫修文物》,都是直叙式的结构模式。尽管在《舌尖上的中国》中,会有明显的地理位置变化,解f词会带给受众以明确的空间概念,但是远不如《航拍中国》所营造的“类旅程”的“体验结构”模式。

《航拍中国》每一集的开篇,都会依照地理位置和主题内容将单元内容进行划分,形成单独的板块,然后在单独板块内进行引导,标明内容前进方向,给予受众一个明确的空间概念。将受众带上“空中旅程”的“航班”,定制专属线路进行一场高端旅游。

以《江西》一集为例,在这一集中,第一次出现的三位导览图,主要将拍摄对象集中在庐山周围,主要关注庐山的人文历史、牯岭的奇闻轶事、白鹿洞书院的风云文雅、庐山西海的浪漫相逢。第二次的三位导览图则是将目光聚焦风情各异的江西古村落。之后的每一次,都是靠这样的方法进行叙述。多次三位导览图的出现,有效的将《江西》这一集分割成多个板块,又串联起来。

四、叙事节奏的多重结合

《航拍中国》的叙事节奏,不仅仅是风光画面的独特编排,更有对祖国大好山河的赞美。结合画面、解说词、音乐音响的配合,《航拍中国》的叙事节奏从认知与抒情两者中逐渐展开。

《航拍中国》的认知意味,在《江西》一集的开头表现的最为突出“江西地处中国东南部,它三面环山,庐山镇守北大门。北部平原坦荡,中部丘陵、盆地相间,数千条河流纵横交错,其中大部分汇入了鄱阳湖,从而与长江相连。”毫无疑问,解说词用精炼的华语将江西的地势地貌介绍的十分清晰,也为之后的叙述留有铺垫。“庐山,大概是最受中国文人,偏爱的一座山。历史上,曾有3500多位文人,登山庐山之后,留下超过1600首。关于庐山的诗词,李白惊叹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他看到的是庐山的细节;坡感叹“不识庐山真面目”,他从不同的角度见识庐山变幻的形态。”解说词在介绍庐山的人文历史中,也在以古人诗词为窗口,表达对庐山的情感。

五、总结与展望

《航拍中国》在选题上就高于之前的很多纪录片,但是航拍的视角却没有让其保持在一个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以交互式的体验感受让受众参与其中,题材自身高,叙事姿态低,让受众的年轻层扩增,成为老少皆宜的奇观体验。

《航拍中国》是中国第一部全航拍的纪录片,全新的拍摄手法,全新的叙事结构,全新的互动模式,都在将中国纪录片的高度不断拔高,让国内制作团队的技术与国际全面接轨。这样的一部作品,让我们看到极具审美特色的镜头语言,看到独具风格的修饰性,也看到中国纪录片潮流的新方向,关注时代的变化,是纪录片从业者的基本要求。未来,中国纪录片会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而再创佳绩。

【参考文献】

[1]刘维维.中国故事的纪实影响表达:《航拍中国》的时代意义与方法探索[J].出版广角,2017(03).

[2]李苏慧.浅析航拍技术的美学意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02).

第2篇:航拍中国纪录片范文

元月20日起在央视综合频道、央视纪录频道及安徽卫视同步播出的贺岁大餐——纪录片《大黄山》,以湖光山色的诗情画意和中国山文化的厚重情怀,带领观众一同领略黄山云遮雾绕下的神秘面纱,这在“娱乐成灾”的荧屏,可谓独树一帜。

全景展现黄山之美,摩崖石刻妙笔生花

由中央电视台、安徽广播电视合出品的纪录片《大黄山》,分为《人间仙境》《生灵天堂》《石破天惊》《筑梦徽州》《山水画卷》《秘境之地》6集。其中,《人间仙境》全景展现了黄山的绝美风光,《生灵天堂》讲述了动植物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石破天惊》呈现了黄山不被大众所知的前世今生,《筑梦徽州》一展极具地方特色的徽州文化,《山水画卷》诠释着艺术家眼中的黄山,《秘境之地》则讲述了黄山在保护和开发过程中的种种趣闻,内容之丰富,犹如影像版的“黄山百科全书”。

明朝地理学家徐霞客曾登临黄山,赞叹:“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有此一叹者非徐霞客一人,李白、石涛、渐江、黄宾虹、刘海粟等人也都有过“望黄山而兴叹”的经历!激动之余,李白留下“鸣弦泉”、朱熹留下“鸢飞鱼跃”,历代文人各抒己见,篆隶行楷草书各领,因而让黄山也有了“书法博物馆”的美誉。安徽广播电视台台长张苏洲表示,黄山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艺术的宝库,纪录片《大黄山》从多种角度抓取黄山之美,以独特的方式呈现黄山闻名于世的奇松、云海、怪石、瀑布等景象,力争为海内外电视观众构建出一个全新的黄山视听形象。

“徽骆驼”独挑大梁,平民视角解读黄山

黄山是纪录片人魂牵梦绕之地,早在1937年,金陵大学教授孙明经就拍摄了第一部黄山纪录片《黄山风光》,大半个世纪里,“黄山风光片”虽层出不穷,流世之作却寥寥。为弥补这一创作遗憾,纪录片《大黄山》应运而生,相比同类题材“看山是山”的创作理念,该片大胆采取“以小博大”、“以情动人”的新模式,将朝夕与黄山相伴的清洁工、守松人、石工等草根人物作为主角,通过他们“平凡的一天”,揭示“大黄山”不凡的真相。

黄山石工平平无奇,但没了他们,悬崖峭壁上的摩崖石刻或许早已被岁月侵蚀殆尽;黄山守松人其貌不扬,但离了他们,举世闻名的黄山松可能就将成为“传说松”,正因为这些平凡人的坚守和付出,黄山才得以笑傲群山。

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介绍,纪录片《大黄山》的内容不局限于自然风光,还会涉及周边整个徽州地区以及徽文化,力求让观众见山,见景,还要见人,让这些“徽骆驼”告诉观众何为黄山精神、何为黄山之美。

技术革新升级画质,航拍团队贴壁飞行

黄山,素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其地域宽阔,山势险峻复杂,气候变幻莫测,对创作者而言,如果没有特种装备的辅助,拍黄山只能“雾里看花”。面对黄山特殊的拍摄环境,《大黄山》摄制组先后购置了5DⅢ、 Go-pro3等高尖端拍摄设备,以应付山地、湖泊、夜间、水下、严寒等极端状况。其中,4K级的Red one数字高清电影拍摄机,更是为全片带来了媲美胶片电影的细腻质感,令片中的黄山美景更加惟妙惟肖。

除此之外,拍好黄山也离不开航拍团队的配合。为展现出黄山的雄奇俊美,《大黄山》特邀来自奥地利的航拍团队及担任过北京奥运会航拍的服务团队,组成了一支顶尖的“国际部队”。即便如此,突如其来的台风、难以预料的云雾也不好对付,总导演王振涛介绍:“过往的黄山航拍,大多是沙盘式的视角,此次凭借出色的航拍团队,我们得以拍到了许多紧贴着悬崖峭壁的精彩镜头,最大限度为观众捕捉到了以往只能远观的苍松和奇石,大大提升了全片的观赏性。”

创作团队翻山越岭,跟迎客松拼韧性

技术团队“飞檐走壁”,创作团队翻山越岭。《大黄山》摄制组的挑战不仅来自多变的天气和复杂的地形,也来自创作团队梦想拍出“不一样的黄山”的渴望。如第一集《人间仙境》中,导演郭巍为拍到风雪中的迎客松,放弃除夕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带着装备雪夜上山,用镜头见证了迎客松迎风傲雪的坚强与韧劲,他表示,迎客松顽强的生命力让人敬畏和感动,尽管过程艰辛,但这正是纪录片人的意义和职责所在。

无独有偶,第二集《生灵天堂》中,导演张成军与摄制组为详尽展现短尾猴的生存状况,跟着“强强”所在的短尾猴家族四处奔波,为不惊扰短尾猴的生活,摄制组必须尽量隐蔽自己,以至最后全员都成了“泥猴儿”。总导演王振涛表示,《大黄山》集结了一支年轻的创作团队,他们通过自己的创意和努力,留下了黄山最美的瞬间。

中国山文化首“触电”,纪录片文化工程出精品

第3篇:航拍中国纪录片范文

发展经历的几个阶段

一、上世纪80年代“临渊羡鱼”阶段

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纪录片制作人已经走出国门了,例如,中国援建坦赞铁路、中国援非医疗队这样的重大涉外题材,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都拍摄了纪录片。与现在的状况相比,当时的生产和生存条件可以用“艰苦卓绝”来形容,中国摄制组航拍坦赞铁路的飞机甚至因信息不通畅险些被当地驻军打下来。

然而,从更广泛的层面看,直至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纪录片制作人仍极少有机会出国拍摄,极少的出国机会属于开眼界的考察性机会。当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开始实施,中国人迫切希望了解国门之外的大千世界,巨大的需求与极为有限的出国拍摄能力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除了引进播放一些国外拍摄的、与中央的宣传口径不矛盾的海外纪录片和专题片(如《动物世界》)之外,中央电视台(以下称央视)几乎别无良策,而省市电视台更是无暇顾及。但是,央视80年代针对这个问题还是想了一些办法的,其中最成功的一个案例便是请美籍华裔制作人靳羽西拍摄了14集纪录片《世界各地》(英文名《One World》)。

当时,央视只给了靳羽西播出的承诺,制作费用完全由靳的团队筹集,但在当时,仅在央视播出这个号召力就足够大了。《世界各地》摄制时间两年,涵盖14个国家,受访者不乏国家元首和国际名人,于1986年在央视播出。《世界各地》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据说累计观众数亿人次,这其中有许多热衷学习英语的中国青年,他们用砖头式录音机将英文版录下来反复跟读,连随后出版的上下册《世界各地》中英文解说词都热销一时。

二、上世纪90年代“摸着石头过河”阶段

中国电视记者和纪录片制作人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因为中国国家领导人出访的逐年增多和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世界体育赛事越来越频繁等一些因素,中国电视人对外面的世界已不像10年前那样不知所措了。

勇敢地走出去就是成功的第一步,更何况他们带回的作品水准不俗。与此同时,随着中国海外科考工作的推进,中国纪录片制作人先后跟随中国科考队到达南极和北极。另外,为拍摄一些大型纪录片的某些必要片段,中国纪录片制作人也频频走出国门,例如,1996年在央视播出的《唐山地震二十年祭》,央视摄制组拍摄被一对奥地利夫妇收养的地震孤儿党育红亲赴奥地利,为全片增色不少。

值得一提的是,“请进来”一向是与“走出去”相辅相成的。上世纪90年代初,央视与日本东京广播公司合拍了《望长城》,中日两国的纪录片制作人用当时比较新颖的方式对长城这一古老的主题进行了生动诠释,让中国观众耳目一新。同时期还有许多类似的中外近距离的交流让中国纪录片制作人受益良多。

三、新世纪“全面开花”阶段

在千年之交,凤凰卫视打造了一部出国拍摄的大型纪录片《千禧之旅》,之所以将凤凰卫视拍摄的这部纪录片纳入本文讨论的范畴,是因为,第一,该片的主创人员大部分来自内地;第二,《千禧之旅》对之后中国纪录片制作人拍摄类似体裁的纪录片起到了巨大的先导作用。《千禧之旅》摄制组用4个多月的时间,访问拍摄了包括中国在内的10个文明古国,可谓在合适的时机,以恰到好处的创意和优良的团队打造了一部经典的纪录片。

在《千禧之旅》后的短短几年间,凤凰卫视与央视合作摄制了《极地跨越》、《走进非洲》、《邻邦故事》等类似题材的行进式看世界的纪录片,虽然其中不乏精彩的篇章,但似乎很难再现《千禧之旅》的盛况。之后,央视纪录片最大的播出平台《探索发现》栏目又先后推出了《同一个世界》和《世界文明之旅》,其收视率竟明显低于栏目常态下的节目。由此可见,这种宽泛的、行进式的、没有足够深度和创意的国际题材纪录片对渐渐了解了外面世界的中国观众不再具有吸引力。

然而,2006年秋天,央视经济频道播出了大型国际题材纪录片《大国崛起》,在首播和重播引发广泛关注后不久,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共售出正版光盘40万套,盗版光盘更是无法统计,可以说获得了国际题材纪录片领域的空前成功。这部大型纪录片从题材、信息量和历史感上都可称得上是鸿篇巨制,它的成功很难复制,但是笔者以为它对中国制作国际题材的纪录片颇有指导意义:必须立足国内,认真考虑国内需要,再采取“拿来主义”,取他山之石为我所用,这样就不难做出政治效益、文化效益、经济效益多方面丰收的作品。

10年来还有一部国际题材的纪录片值得一提,这就是央视《探索发现》2006至2007年播出的17集纪录片《追逐太阳的航程》,这部纪录片是由该栏目两位记者随瑞典仿古帆船哥德堡号在海上漂泊3万公里历时10个月的采访拍摄完成的,纪录了多国水手团结一致将这艘300年前真实帆船的复制品从瑞典开到中国的探险式航程。节目在央视10套和4套播出后,又被翻译成多种外语在央视海外频道播出,引起海外观众的强烈反响。2007年,国家主席将《追逐太阳的航程》作为国礼带到瑞典,之后不久,央视记者在当年的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后采访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时,国王本人主动赞扬了央视两位随船记者的业绩。

还有一部涉外题材纪录片颇值一提,它就是2004年央视新闻频道播出的《幼童》,讲述了以詹天佑为代表的中国清末小留学生们在美国留学的艰辛经历和回国后的坎坷命运,感人至深,也发人深省。

除了以上述纪录片为代表的少数一些成功作品外,尽管近年来这类题材的纪录片有遍地开花之势,但我国拍摄的国际题材纪录片水准泛泛,不可乐观。

怎样拍出优秀的国际题材纪录片

一、当前的创作环境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当出国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而好莱坞大片几乎可以同步在中国院线上映,中国观众对外面的世界早已没有了二三十年前的神秘感,因此对国际题材的纪录片也越来越挑剔,没有深度、观景式的片子早就没有了市场。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由美国的探索频道和国家地理频道拍摄的自然、历史题材的纪录片已经广泛登陆中国的省级电视台,这一类纪录片普遍制作精良、情节引人入胜且颇具知识性,因此在中国拥有比较广泛的观众。尽管自然和历史类的纪录片市场已很大程度上被西方纪录片占领,但中国纪录片制作人的突破口仍然存在,用中国人的视角探索世界历史上那些与中国有关的历史事件,仍将是中国电视人的专长;如果中国制作的国际题材纪录片的质量能够在不久的将来迎头赶上的话,中国纪录片制作人在这一领域将颇有用武之地。

第三个方面的变化也是个有利的变化:世界越来越关注中国,越来越注意倾听中国的声音,因此中国制作的中国和国际题材纪录片都是有市场前景的。像央视《探索发现》这样的大型纪录片栏目,每年收到的出国拍摄的邀请不下四五个,而省级电视台往往每年也会收到一些来自驻华使领馆或是国际基金会等机构的出国邀请。

总之,挑战与机遇并存,真正有内容、有深度、有可视性的国际题材纪录片最终会获得观众和业内专家的认可。

二、选题是成败的关键

良好的选题可以说是纪录片成功的一半,国际题材纪录片同样如此,中国制作人拍摄国际题材纪录片,不论是为中国观众着想,还是为海外观众计,都应该体现大家风范。《大国崛起》的成功就说明了这一点。

大家风范要求我们站在比较高的视点上看世界。今天的世界,国际维和与反恐、世界经济秩序、后工业革命、全球变暖、资源保护、太空与海洋探索都是值得关注的纪录片题材,制作人应努力纪录和展现中国在这些领域的责任、担当和贡献,遗憾的是,我们的制作人还很少涉足上述题材。

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改革开放前的中国了,更不是100年前任列强欺凌的中国了,因此,我们在制作国际题材纪录片时,心态应当是不卑不亢的,不论是谈及今天的现实还是过去的历史。

目前,许多拍摄单位仍把出国看做是一种待遇,只要是题材没有政治问题,大都会接受国外邀请出国10天左右,制作播出一期30分钟的片子在台里播出,由于在境外拍摄时间有限,加上出国后的行程大都由接待方控制,因此很难拍出有水准的纪录片。我们应当做的是以我为主、我选题目,拍摄有中国参与的或对中国有借鉴意义的真正令观众感兴趣的国际题材。

三、大投入是不可或缺的条件

法国著名纪录片制作人雅克・贝汉拍摄《迁徙的鸟》用时4年,耗资1.6亿法郎,这个投资会让全世界所有的纪录片制作人羡慕不已,然而,投资和拍摄水准是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正因为雅克・贝汉有着大师的创意和水准,所以天价投资也不难筹集。

由于中国的电视产业和纪录片制作远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准,上亿元的投资还是非常遥远的,甚至有上千万元或数百万元人民币投入也是非常奢侈的。然而,出国拍片非常烧钱,国际机票、酒店、交通往往都要比国内贵好几倍,而且在当地聘请制片或助理也是非常昂贵的。

正是因为财力上的因素,中国的电视台或独立制作人在拍摄国际题材纪录片时一般采用两种方式解决投资问题,一是前面提到的由国外机构邀请并全额负责摄制组在国外的拍摄费用,二是寻找赞助。用国内电视台自身的预算支付国外拍摄费用的情况比较少见。不论是由国外机构邀请还是寻找赞助,都不免在拍摄形式或内容上受制于人,因此这两种方式从长远来看都不利于国际题材纪录片的发展。

冲破体制和观念上的制约,让赴外拍摄纪录片成为一些国内主流电视台的常态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熟悉国外的拍摄环境,进而打造一支能征善战的队伍。从投资上来看,只要选题得当,拍摄国际题材纪录片完全能够收回成本。以美国的探索频道和国家地理频道为例,由于观众普遍层次较高,因此,这些专业化的纪录片频道得到了豪华车、高档香水、商务电脑等高端产品制造商的青睐,其广告收益完全可以解决节目的制作费用。

从国内的情况看,经过几年的培养和影响,一个庞大的喜爱纪录片的观众群正在形成,国内播出纪录片最集中的频道――央视科教频道,2009年进入全国上星频道收视率前20名,在这样相对乐观的前提下,由国内有实力的电视台或频道常态化地每年拍摄几部有影响的国际题材纪录片是可行的。

四、努力培养国际题材纪录片制作人

《幼童》摄制组不乏国内纪录片界“腕”级人物,但他们后来自嘲地回忆说,他们去美国时的英语水平就是:“HELLO啊,饭已经OK了。”以这样的英语水平做出《幼童》这样水准的纪录片实属不易。假如《幼童》的撰稿和编导们能够精通或至少粗通英语,继而在美国寻访一些第一手的资料和线索,不是会给纪录片增色不少吗?

有一位省级电视台颇有水准的纪录片编导被邀请前往西欧某个不知名城市拍摄一部纪录片,她后来写道:“在那里,每当我向人自我介绍‘我来自中国,要拍一部介绍某城的纪录片’,总有人问我:‘为什么要拍某城?’我实话告诉他‘这也是我来之前的疑问’。”窃以为,提前不做或是无能力做准备工作,不可能拍出什么好片子。

由以上两个事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中国纪录片制作人面对国际题材时的水准,这个水准至少是有待提高的。并不是能拍好国内题材的片子,或是拍国内题材的片子在国际上获了奖就可以拍好国际题材的纪录片,拍好国际题材的纪录片需要更加专业的人才。

首先,要有良好的英语水平。假如编导不通英语而只能通过翻译进行采访,不仅费时多,而且很难当场捕捉兴趣点继而追踪发问。在采访之外,与受访者拉家常式的聊天其实也是了解受访人的一个重要方式,如果编导本人不通外语,这个难得的环节只能舍弃。另外,在赴海外拍摄纪录片之前,应该查阅大量资料,假如只能阅读中文资料,那么掌握资料的广泛性和准确性会大打折扣。

其二,要有国际化的视野。这种视野是通过长期的学习和积累获得的。假如没有国际化的视野和全局化的观念,那么纪录片制作人可能会出现三个倾向,一是对国外事事都好奇的新手心态,二是觉得国外样样不如我们或是国外对我们事事都不怀好意的“愤青”心态,三是觉得我们事事不如人的自卑心态。这三种心态在拍摄国际题材纪录片时都是要不得的。

以电视产业比较成熟和发达的美国和英国为例,如果美国只有新闻频道CNN而没有探索频道和国家地理频道是不可想象的,同样,如果英国广播公司只有环球新闻频道而没有纪录片频道也是不可想象的,对于这些国际知名电视台的纪录片制作人来说,国境线已经不那么重要。

第4篇:航拍中国纪录片范文

记得多年前,看过一部电影名叫《剪刀手爱德华》,这次的剪辑专栏,正好借电影的标题一用,顺便借机重新推荐一下刚才提到的那部影片。并非电影如何不朽,而是一个奇怪的念头多年挥之不去:我们一个多彩的世界,爱情与憎恨,梦幻与残酷,单纯与伤感,它们是如何造就?

剪刀手,透过技术谈感触,本期开讲。

专栏作者:SciSor

北京人,深受电影毒害并为技术所累,忙碌不停中手脚并用操练多种后期软件,深信技术是艺术的原动力并努力地实践着,实践着……

类型片之纪录片

还记得吗?小时候经常有人问我们:“将来的理想是什么?”我记得其中多一半的答案是科学家,而其中又有八成是当宇航员。现在,中国已经完成了“神七”的太空行走。

正是由此,笔者兴趣使然,集中看了汤姆汉克斯导演的电视剧《From the earth to the moon》,后来又找来了电影版的《Apollo 13》,又找到了PBS拍摄的美国登月的完整纪录片。我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观片经历,可以清楚地看到电影工业中,如何把一个严肃漫长的历史事件,通过巧妙地剪辑“包装”得引人入胜。这个纪录片包含了非常广泛的纪录片拍摄类型,它既包含了科学性的探讨。政治事件的记录,更重要的是,它还提供了人性的探讨。那么笔者就借此机会,与大家分享这个难得的经验体会。

可以这样说,故事片的制作是被导演“人为”控制的,从最初的分镜脚本开始,很大程度上说剪辑师的工作就已经被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了。但是纪录片却截然不同,我们剪辑的素材都是“真人在真实生活中做得真事”,所以纪录片很大程度上都是在剪辑过程中完成的,不到剪辑师离开剪辑台的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它是什么样子。因此,剪辑师在纪录片的制作上所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我们应该非常兴奋,因为我们在剪辑纪录片时是手脚最自由的时候。

典型的纪录片剪辑

纪录片的成功,与之前我们讲的类型片,有非常不同的成功标准。故事类型片强调的是矛盾冲突或者说戏剧性,但是纪录片往往并非为了取悦观众而拍摄的。对于纪录片来讲,更重要的应该是“正确且清晰地反应当时的情景”。

我们就首先看看这部PBS制作的纪录片中的一个典型段落:阿波罗13号在太空中氧气罐爆炸,任务失败。我们从中可以清晰的看到最常见纪录片剪辑“格式”。

纪录片如何吸引人

第5篇:航拍中国纪录片范文

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事件的第二天,华纳兄弟公司的一个故事分析员上交了一份报告,其中简述了一出未上演的戏剧,名为《人人都喜欢光顾里克咖啡馆》。故事分析员认为这是一份“卖座的好材料”,而且是发挥“亨弗莱・鲍嘉或者詹姆斯・卡格尼或者乔治・拉夫特等明星扮演异乎寻常角色的才能”的绝好机会。12月12日,这份报告送到了华纳制片主管哈尔・沃利斯的办公桌上。

电影于1942年5月25日开机,定名为《卡萨布兰卡》――北非摩洛哥地中海边一座风光旖旎的城市。当年11月8日,盟军实施“火炬”计划在北非登陆,11日占领卡萨布兰卡。当年的新年前夜,电影被拿到白宫放映。1943年1月23日,它正式公映,恰逢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卡萨布兰卡举行高峰会谈,这等于是给电影做了义务宣传。

纪录片说明“我们为何而战”

如果只是在银幕上和法西斯战斗,那好莱坞可真没什么值得骄傲的。1943年3月4日,第15届奥斯卡颁奖晚会之前,身穿海军陆战队制服的明星泰隆・鲍华展开一面大旗,上面印着27677名从军电影人的名字,其中不乏大导演和大明星。

珍珠港事件爆发后仅仅四天,44岁的大导演弗兰克・卡普拉就穿上了军装,成为一名少校。此前他的电影《一夜风流》和《浮生若梦》拿到奥斯卡最佳影片,他自己也三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可以说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最成功的导演。几周后,他出现在陆军参谋长马歇尔的办公室。马歇尔对他说:“卡普拉先生,我想和你制订一项计划,要摄制一部前无古人的系列片,要有据可查、事实确凿,借此向我们的陆军士兵们说明,我们为什么要战斗,我们为之战斗的主义是什么。”卡普拉直言:“直到现在我还没有搞过一部纪录片。”马歇尔回答:“我直到现在也没有当过参谋长。成千上万的美国青年直到现在也没有被子弹打穿大腿的经验!直到一年以前还没有看见过海洋的士兵,今天正在指挥着军舰!”

卡普拉从军方和政府拿到了许多影像素材,包括缴获的敌方宣传片,制作了7部系列纪录片《我们为何而战》:《战争前奏曲》、《纳粹的进攻》、《瓜分与侵略》、《英国战役》、《俄国战役》、《中国战役》和《战争迫近美国》。像《中国战役》就使用了美国传教士约翰・马吉拍摄的南京大屠杀暴行。好莱坞多名作曲家为之配乐,迪斯尼为其制作了动画。在看过第一集之后,马歇尔走近卡普拉:“你是怎么做到的?这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东西。”

影片在美国军队教育中被列为必看片,有些也向普通市民公映,还被译成汉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送到许多国家上映。《英国战役》根据丘吉尔的命令在英国广泛放映,《俄国战役》则根据斯大林的命令在苏联各地放映。电影拿到了1943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卡普拉在1945年以上校军衔退役,并获得优异服务勋章,他认为《我们为何而战》是自己最重要的作品。

约翰・福特:好莱坞军衔最高的人

曾12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提名、3次获奖的威廉・惠勒(他最被国人熟悉的作品是《罗马假日》、《宾虚传》),在1942年拍完《忠勇之家》就以少校军衔加入了美国陆军航空队。1943年《忠勇之家》拿下奥斯卡最佳导演时,上台领奖的是他的妻子。此时惠勒正坐着一架B-17轰炸机在德国上空拍空战纪录片,在拍摄过程中他遭遇缺氧,目睹了摄影师被弹片击中牺牲,他的一只耳朵也因为长时间暴露在飞机发动机旁而丧失了听力。

无独有偶,一年前《青山翠谷》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时,它的导演、西部片大师约翰・福特也不在颁奖现场,而在太平洋上的军舰盐湖城号上,这已经是他第三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早在1939年,福特就以美国海军后备队中校的身份领导着一支纪录片拍摄团队,人数最多时超过200人,不乏像《公民凯恩》的摄影指导格莱格・托兰德这样的大腕。福特曾邀请著名摄影大师黄宗加入团队,但由于排华法案的影响,黄宗不是美国公民,不能加入美军。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先加入到中国军队,然后借调到美军。可是黄宗又不信任和,只好拒绝了福特的邀请。

福特的团队后来隶属于战略情报局,1942年6月4日,中途岛战役爆发时,福特和一名助手正在中途岛发电站顶部的一个观察哨中。当日军发起空袭时,他所在的位置是日军的首要攻击目标。他先是被一块飞起的水泥击中头部晕了过去,醒来后拿起摄影机继续拍摄,又被弹片在上臂划了一条几寸长的口子,很快从肘部到腕部都变得青肿。福特冒着生命危险拍摄的素材被制作成纪录短片《中途岛战役》,该片是第一部纪录美国实战的影片,也是第一部使用16毫米彩色胶片拍摄的影片。不但如此,它还是一位已成名的好莱坞导演的第一部“作战纪录”,福特用手提摄影机树立了第一人称战斗报道的典范,用超强的现实感把观众带到了炮火轰鸣的前线。

诺曼底登陆时,福特在一艘驱逐舰上观察奥马哈海滩上的战斗场面,随后他率领着摄影师登上海滩。另外一名导演乔治・史蒂文斯对福特的勇敢惊叹不已,当时他正躲在障碍物下面,抬头一看福特站在外面,正冷静地观察着战场上的情况。但这次拍摄的资料没有公开发行,据福特说,军方害怕在银幕上展现太多的人员伤亡。战后,福特以海军少将军衔退役,是好莱坞军衔最高者。

乔治・史蒂文斯在拍摄了诺曼底登陆后,用摄影机记录了更多历史性的时刻――巴黎解放、美苏易北河会师以及达豪集中营内的惨状,后者成为纽伦堡审判的证物。这些在2008年都被列入国会图书馆的国家电影保护名录。

除了拿着摄影机战斗的,好莱坞也出了许多真正的战士,最著名的是两位奥斯卡影帝――克拉克・盖博和詹姆斯嘶图尔特。

丧妻之痛让盖博走上战场

1939年,克拉克・盖博迎娶了他第三任妻子、好莱坞女明星卡洛尔・朗白,他们在加州买下一座农场,把那里变成一座动物园,养了许多马和猫狗。朗白学会打猎和钓鱼,成了盖博旅途中的最佳伙伴。和朗白在一起的那几年,是盖博一生中晟快乐的时光。

然而,幸福永远是短暂的。1942年年初,朗白刚刚拍完了她的第57部电影――《你逃我也逃》――部反纳粹的喜剧片。1月16日,划顺利完成了一次销售战争债券、为军队募款的活动后,和母亲以及经纪人乘坐环球航空公司的航班返家,飞机撞上了内华达州拉斯韦加斯附近的一座山脉。机上所有22名乘客全部遇难,包括15名即将前往加利福尼亚受训的军人。盖博飞赴事故现场,认领了妻子、岳母及妻子经纪人的遗体。朗白是二战中第一位与战争有关的美国女性遇难者,盖博因此收到了罗斯福总统的私人唁电。民用航空委员会的调查显示,“驾驶员操作失误”是飞机失事的原因所在。

盖博回到了他和妻子的牧场,遵照妻子的遗愿,完成了葬礼。一个月之后,他回到了制片厂,与拉娜・特纳合作影片《我会找到你》。在妻子离世的悲痛中,盖博暴瘦了20磅。这足以证明丧妻之痛对盖博的身心造成了何种打击。朗白生前曾建议盖博去参军,但遭到米高梅的否决。妻子亡故后,对生活和演艺事业丧失兴趣的盖博发表了一封声明,请求美国陆军航空队司令亨利・阿诺德上将给自己一份在飞机上射击的任务。考虑到盖博巨大的号召力,尽管他已经年过40,但阿诺德还是让盖博入伍了。

1942年8月12日,盖博正式入伍,米高梅为了贴身照顾这株摇钱树,竟然安排了一名摄影师安德鲁・麦金泰尔陪盖博一起参军。军方把两人同时送去陆军航空队的士官学校培训,10月28日,两人完成课程被任命为空军少尉。阿诺德安排盖博为第八航空队拍摄一部招募轰炸机炮手的宣传片,盖博和麦金泰尔再被送进一个空军枪炮学堂进行相关训练。为了带领六人小组拍片,盖博被提升为中尉。

1943年初,盖博被分配到第351轰炸机大队,进驻英格兰博布鲁克空军基地,执行对德轰炸任务,他的职衔是炮手观察员。从1943年5月4日到9月23日,盖博5次执行轰炸德国的任务,获得航空勋章和飞行优异十字勋章。在一次飞行中,盖博的轰炸机被高射炮击中,一个发动机停转,机组成员一死两伤,一枚高射炮弹擦着盖博的头顶飞过。消息传到米高梅,公司一再请求陆军航空队给盖博分配一个非战斗职务,以保护他们最值钱的银幕资产。

1943年11月,盖博回到美国,剪辑他的影片,1944年5月,他被提升为少校。由于二战接近尾声,盖博请求退役并获得批准,巧的是,绐他签发退伍证的是一名明星上尉――后来的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

曾经的演员里根1935年被任命为美国陆军后备军官,1941年11月被召集,但由于近视没有成为第一线战斗人员。在珍珠港事件后,里根被分至陆军航空队的摄影小组,制作教学影片。

空军英雄詹姆斯・斯图尔特

相比盖博,曾主演过《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费城故事》的1941年奥斯卡影帝詹姆斯・斯图尔特的从军历程更为主动也更为辉煌。飞行是斯图尔特自幼的梦想,他还是中学生时,用打工赚来的钱,驾驶一架出租的寇蒂斯飞机完成了首次飞行。他先后在1935年及1938年考取私人飞行执照以及商用飞行执照,截至战前一共累计400多小时的飞行时数。斯图尔特常驾驶飞机飞越整个北美大陆,经由铁路线的导引,从加州到宾夕法尼亚州去探望父母。他的母系祖先参加过美国独立战争、祖父和外祖父都参加过南北战争、父亲参加过美西战争及第一次世界大战。从军报国的理想对于斯图尔特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1939年,斯图尔特与朋友自筹资金在亚利桑那州创办“雷鸟”战时飞行学校,投资者还有好莱坞明星亨利・方达和加里・格兰特。这间飞行学校后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美国、英国、加拿大、中国培养了超过1万名飞行员。

早在1940年10月,斯图尔特就向美国陆军航空队提出过入伍申请,不过身高1米91的他因为体重少了227公斤被拒绝。他向米高梅一位健美先生请教,此人以擅长随心所欲控制体重而闻名。斯图尔特再次请求入伍,体重虽有增加,可是仍然过轻。经过又一次的请求,征兵主官答应给他再量一次体重,这次刚刚达标,后来斯图尔特透露他有一个“朋友”在操作体重秤。1941年3月,斯图尔特正式入伍,成为好莱坞第一位穿上军服的影星。

入伍后的詹姆斯・斯图尔特,谢拒所有军方想加之于他的公众宣传形象,坚持要得到与所有入伍士兵相同的待遇。他继续在飞行学校受训,夜以继日地准备他的飞行考试、专业科目考试以及成为军官的学科考试。他顺利取得B-17空中堡垒式与B-24解放者式两种重型轰炸机的驾驶资格。1942年初,他以少尉衔被起用。

虽然斯图尔特有着优秀的飞行能力,上级起初仍不愿新科奥斯卡影帝受到损伤,先任命他为B-17飞行教官,后来终于同意他上前线的请求。1943年底,斯图尔特上尉随第445轰炸大队第703轰炸中队进驻英国,前往欧陆对纳粹德国作战。1943年12月13日,斯图尔特执行了他第一次任务,轰炸了德国基尔港的U形潜艇,紧接着他又轰炸了不来梅和路德维希港以及柏林。在战争中,他受颁优异服务勋章(美国陆军及空军第三高荣誉)、法国英勇十字荣誉勋章(与美军第四高荣誉银星勋章对等)、两度得颁飞行优异十字勋章(由吉米・杜立德将军颁发)、四度得颁航空勋章、陆军嘉奖奖章;并在1944年夏天升至上校。不过斯图尔特后来极少谈及战争中的经历,也很少接拍战争片。

截至1945年返回美国时,斯图尔特已累计1800多小时的战时飞行时数。他从二等兵晋升至上校仅花了不到4年的时间,只有极少数的美国军人有这样快的晋升速度。战后,他荣誉退役转预备役,于1959年被升为准将,成为好莱坞演员中军衔最高者。1985年,他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和颁给美国平民的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无论银幕内外,他都是美国精神的完美化身。1997年7月2日他因心脏衰竭去世,总统克林顿盛赞他是“伟大的演员、绅士与爱国者”,形容他的离去是“美国今天痛失国宝”,美国空军仪仗队在他的葬礼鸣礼枪二十一响致敬。

第6篇:航拍中国纪录片范文

商人休斯

霍华德·休斯出生在休斯敦的一个富商家庭。他的父亲本是一个失败的石油商,却因为意外买下一个钻井机械专利而发了家。作为家中独子的休斯颇受宠爱,可他和别家的“富二代”不同。当别的“富二代”小时候在学校里享受成为焦点的骄傲时,幼时有些孤僻自闭的休斯却把自己关在家中的车库里,拆卸组装一切他发现的机械。对于机械,他有着惊人的天赋,13岁的时候便自己组装了一辆摩托车,14岁就已经驾机飞上了蓝天。

不过厄运却接连光顾原本过着单纯生活的休斯。16岁时,他的母亲因为手术失败而去世;在他刚刚年满18岁的时候,父亲也因心脏停搏突然辞世。当时老休斯的所有亲友都认为,刚刚成年的霍华德·休斯应该把财产托管起来,等上完大学再自由支配。可是在亲友眼中像个机械呆子的休斯让所有人大吃一惊,本来沉默内向的他像突然变了一个人,在法庭上对法官滔滔不绝地表明自己有能力掌管所有的遗产,并且提出向银行贷款买回属于亲戚的1/4遗产。

在亲友们的愕然中,18岁的休斯像一个历练多年的精明商人,用贷款取得了父亲公司的全部控制权和75万美元的遗产。他对媒体说,他的梦想是成为世界上最好的高尔夫球员、世界上最好的飞行员和世界上最好的电影制作人。这让有的报纸撰文慨叹,老休斯的家底会很快败光在这个毛头小子手里。

谁也没有想到,这个从车库的齿轮和机油中走出来的少年,不仅实现了当初2/3的梦想,还成为一个让全美国震惊的商人。

年轻的霍华德·休斯接手父亲的公司后,转变了经营方向,开始投资电影——向好莱坞投资是休斯的一个梦。这给他带来了声望和争议,却没有给他带来太多的金钱。

真正展现他眼光的,是他的另一个梦——飞行。

1939年,霍华德·休斯买下了当时快要破产的环球航空公司。“二战”之后,他最早提供了横越大西洋的民用航线。这颇有战略眼光的一步,开创了环球航空在民用航空市场长达数十年的独霸局面,也让他将父亲留下的遗产翻了上千倍,成为10亿级的富豪。

1965年,休斯飞机公司开发出约38千克重的商业通信卫星,以其6000条电话线路和12种彩色电视的传输功能,开拓了欧美大陆间的电视、电话网络。

霍华德·休斯最具历史意义的商业成就是在1966年为美国制造了一艘无人太空船,这艘太空船首次登上了月球,为其后的载人登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霍华德·休斯的休斯飞机公司在人类航空航天史上多次扮演了重要角色。

如今世界最大的销金窟——拉斯维加斯的崛起,也和霍华德·休斯有着紧密的关系。当年的拉斯维加斯给人们的印象,就是黑帮加的罪恶之地。1966年霍华德·休斯买下拉斯维加斯的一家饭店后,有洁癖的他决心改变拉斯维加斯的经营环境。他用两年的时间,从美国黑手党手中买下了拉斯维加斯最主要的几家和酒店,进行企业化改造,一举将拉斯维加斯变为“一个穿着正装的男人和一个戴着珠宝穿着皮草的美丽女人正从一辆豪华车里出来的样子”。霍华德·休斯的改造,奠定了拉斯维加斯成为世界最大的正规的基础。

以世俗的标准来看,作为商人的霍华德·休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没有躺在父亲留下的遗产中混日子,而是充满冒险精神地介入航空航天和电子通信领域,在获得巨额财富的同时也为这个世界的改变做出了贡献。但其实很多时候,他并不是一个标准的商人:他太冲动,无视利益最大化的商业原则,为了兴趣不计成本……对他来说,一个成功商人的人生远远不能满足他,而商业也不是他真正的兴趣所在。

电影人休斯

1930年的洛杉矶,《地狱天使》拍摄现场。

一群驾驶员沉默地围着一个喋喋不休的人:“只有轰炸机直接撞在地面上,那种爆炸燃烧的场面才能震撼人心。怎么样,谁来?”开玩笑,从距地面30米的空中俯冲下来直接撞地,稍微跳慢一点儿小命就没了。所以任凭中间的人口沫横飞,四周的驾驶员没有一个人接茬。副导演实在看不下去了,鼓足勇气提醒正在演讲兴头上的投资人、制片人兼导演:“休斯先生,这太危险了,我想没人愿意做。不如,换个镜头拍?”“没人来?那我飞给你们看!”霍华德·休斯不顾众人的劝阻上了飞机,大声命令摄影师做好准备便飞上了蓝天。很快,飞机就从高空俯冲下来直直地撞到了地面。但是,霍华德·休斯没能在撞地前从飞机里跳出来。飞机在地上翻滚一圈,在它马上要燃烧时,人们看到霍华德·休斯艰难地从驾驶舱里爬出来跑向人群,背后不远处的飞机爆炸后冲出了漫天的火光……这就是身为电影人的霍华德·休斯,一个疯狂的制片人和导演。

《地狱天使》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空军一次越洋轰炸德国空军基地的故事为题材。这部电影之所以成为经典,完全是因为霍华德·休斯的疯狂与执著。他动用了80多架各类战斗机、135名有“一战”参战经验的飞行员,雇佣了好莱坞接近一半的摄影师,拍了90多万米的胶卷最终只用到1/3,有3名飞行员在拍摄时丧命……更疯狂的是,他花了当时创纪录的380万美元投资的这部无声电影在即将完成时,遇到了有声电影的冲击,他居然决定重拍其中的大部分镜头,并且撤换了女主角……电影最终上映,几乎场场爆满,总票房达到了800万美元。《地狱天使》在情节和艺术上乏善可陈,但是霍华德·休斯斥巨资打造的几可乱真的空战场面,却成为日后所有空战片的榜样。

电影人霍华德·休斯除了拍出不少经典电影之外,还成为第一个和《海斯法典》对抗的人。

1930年,美国制片人和发行人协会的《海斯法典》是相当严格的电影审查法规,它禁止电影中有接吻、暴力等“有悖道德”的镜头。从颁布的那天起,《海斯法典》就成为套在美国电影人手脚上的沉重镣铐。有人戏称:“只要按照《海斯法典》里禁止的东西拍一部电影,肯定会卖座。”向来不愿受到束缚的霍华德·休斯,更是异常厌恶《海斯法典》。在影片《歹徒》中,霍华德·休斯直接挑战审查机构,因为有情爱场面,电影被禁止播放两年。霍华德·休斯利用他旗下的125家影院强行上映,结果引发了社会轰动,影片被收回。几年后他再次强行放映,导致某个影院的老板因为“挑战社会的高尚情操”而被捕。正是因为他对《海斯法典》的对抗,引发了电影人反对这种审查制度的浪潮。随着时代的进步,《海斯法典》于1966年被废除。

电影对于霍华德·休斯来说,就像天才电影人奥逊·威尔斯所说的那样:“拍摄电影是一个男孩所能制造的最大的电力火车或是飞机等诸如此类的东西。”霍华德·休斯有着孩子一样强烈的好奇心,探寻一切未知而有魅力的领域,并且偏执地要做好一切他感兴趣的东西。

电影如此,他的另一个梦想——飞行也是如此。

飞行家休斯

1935年的冬天,洛杉矶。

加利福尼亚理工大学附近一座飞机场的角落里,有一个奇怪的飞机库,这里每天都有警卫巡逻,阻挡一切好奇的窥视。这天,这座神秘的飞机库打开了,戴着护目镜的霍华德·休斯驾驶着一架机身短小、外形漂亮的飞机在寒风中飞上天空。这架H-1飞机是他特别为打破飞行时速纪录而设计制造的,可是因为机身太短,没有人敢驾驶它试飞。于是,他决定亲自驾机冲击世界纪录。第一圈试飞就已经非常接近当时的世界纪录,可是裁判技师通过无线电告诉他,这次违反了航空协会的规则,没有做水平飞行。于是他又做了一次,这次直接打破了世界纪录,时速达566公里。兴奋的霍华德·休斯打算继续破纪录。第三次,没有成功。第四次,567公里,又一个世界纪录。霍华德·休斯仍不愿停下,又飞了第五次、第六次……突然间,引擎停止了工作,他这才发现油箱没有油了,他想操作失去了动力的H-1飞机滑翔着陆,但是飞机失控了,直线向地面坠落。在飞机即将坠毁的瞬间,他奇迹般地控制住了飞机,在一片甜菜地里安全着陆。得意的他微笑着对紧张万分的航空协会会员们说:“我创下了世界纪录,难道不是吗?”

此后的霍华德·休斯一发不可收拾。他先是驾驶改进的H-1打破了横跨美国的飞行纪录,然后又打破了横跨美洲大陆的飞行纪录和环球飞行的世界纪录,成为当时第一个打破各种飞行世界纪录的美国人。浪漫的是,在打破了横跨美洲大陆的飞行纪录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是给著名影星凯瑟琳·赫本发电报:“已经降落,很安全,在纽瓦克。爱你,霍华德。”从而赢得了美人的芳心。

正是霍华德·休斯这种天生的冒险精神和浪漫的情怀,才真正让美国人把他看做一个传奇人物,而不是简单的一个富豪或者电影大亨。就连美国国会也为了表彰他环球飞行的功绩,专门颁发了一枚国会奖章给他。可惜向来鄙视政治家的他一直没有领这枚奖章,最后还是美国总统杜鲁门让人把奖章寄给这个桀骜不驯的飞行英雄。

第7篇:航拍中国纪录片范文

《醉宿》

这部由托德・菲利普斯拍摄的喜剧片充斥着大量的美式俚语和对下半身的玩笑。影片的故事比较无厘头,说的是三个伴郎和准新郎在拉斯维加斯开单身派对。一夜大闹之后,四个人沉沉睡去。可醒来之后,新郎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婴儿和一只老虎……

华纳公司和传奇影业起先并没有非常重视这部小成本喜剧片。可是《醉宿》上映之后不仅迅速窜上了票房榜的首位,而且通过观众的口口相传,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势头。到影片下线的时候,《醉宿》在北美拿下了2.7亿美元的票房,相对于只有350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而言,这个数字不仅让导演喜笑颜开,而且也让华纳公司非常满意。现在《醉宿2》已经提上了拍摄日程,影迷们也都在翘首以待。

《灵动:鬼影实录》

在《女巫布莱尔》成功之后,很多导演都拍起了类似的影片。不过,要么是反映寥寥,要么就是直接发行DVD了事。该片的命运与它们也非常类似――制片方一开始并没有准备将其放到影院里,而是直接发行DVD。

心有不甘的导演佩利把DVD快递给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希望他能看看这部电影。斯皮尔伯格看了影片之后,非常喜欢。他找到佩利,对影片进行了一点小小的修改,并四下联系发行公司。有了斯皮尔伯格的出手相助之后,影片顺利地登录院线,并出人意料地大卖。影片聚焦于发生在一对中产阶级夫妇家里的灵异事件,用“纪录片”式的表现手法把悬疑和恐怖渲染得无比真实。

影片只用了一周时间拍摄,外景地就是导演的家,制作成本只有1.5万美元。上映之后,好评如潮,甚至有影评人把该片同希区柯克相提并论。这部影片最终拿下了1.07亿美元的票房――相对于1.5万美元的制作成本而言,这是个天文数字。

《弱点》

《弱点》是一部体育题材的影片,由迈克尔・刘易斯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讲述了迈克尔・奥赫从孤儿成长为职业橄榄球运动员的故事。整部影片穿插着体育、励志、家庭甚至是喜剧元素,煞是温馨感人。

《弱点》和《暮色2》同时公映,虽然首周票房差出一大截,但是《弱点》后劲十足,在接下来的两周票房都是节节上涨。在公映的第三周,《弱点》成功登顶,成为北美票房史上的一桩奇事。影片的制作成本只有2900万美元,而其北美票房已经达到了1.53亿美元,超越了《洛奇4》、《奔腾年代》和《光辉岁月》等体育题材影片,位列有史以来最赚钱的体育影片的第三位。

除了票房奇迹之外,女主角桑德拉・布洛克由于在影片中的出色发挥而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看来这位中年女演员已经成功地摆脱了自己约定俗成的“傻大姐”的银幕形象。

《第九区》

这部由南非导演尼尔・布罗姆坎普拍摄的异想天开的科幻片讲述了一个类似于卡夫卡《变形记》的故事。变成了外星人的人类切实体会到了外星人在地球上的不公待遇。

影片上映的时候,没有人看好它的票房“钱途”。3000万美元的投资,伪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限制级的分级,并不精细的特技,还有主角那一口南非语和外星人的“鬼话”,这一切都让这部电影有了“炮灰”的潜质。可是影片一经上映却受到了观众的追捧,票房数字一路走高。最终在北美市场赢得了1.15亿美元,对于这样一部“非主流”的科幻片,这个数字是不可想象的。

著名影评人Ebert甚至认为这部影片的素质让整个好莱坞感到羞耻。《好莱坞报道》认为这是一部“真正的,原汁原味”的科幻电影。本片于2009年11月25日登录中国银幕,但并未取得太过优异的票房成绩。

《星际迷航》

在影片上映之前,没有一个人看好它的票房。有些影评人甚至提前预测了这是一部“垃圾电影”。令人惊奇的是,原本被人唱了一路衰调的《星际迷航11》却让那些等着看笑话的反对派大跌眼镜。影片票房不仅没有疲软,反而还很坚挺。照理说,《星际迷航》早已成为强弩之末,不应该这般“回光返照”,是什么让第11集如此成功呢?按照《旧金山纪年报》的说法,是影片的叙事让人充满了新鲜感。加之整个剧集在美国的良好的群众基础,获得这样的票房并不意外。

第8篇:航拍中国纪录片范文

王建民,一位专注军事摄影的新华社老新闻人。曾获中国摄影最高成就奖“金像奖”、中国新闻摄影最高奖 “金眼奖”、中国航天摄影最高奖“飞天奖”、摄影艺术奖、中摄协“德艺双馨摄影家”等荣誉,三次荣立二等功。

他记录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国家特别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诸多重要历史性瞬间;定格了许多中央领导人的现场形象;亲历了地震、洪涝、非典等大量灾害性事件;近距离拍摄了航天发射、港澳回归等重大新闻事件。

但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最感自豪的就是,曾经六次参加拍摄阅兵活动,其中三次国庆大阅兵。

使命,重于泰山

算上2015年9月3日的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改革开放30多年来王建民一共参与了六次大阅兵的拍摄任务,是参加阅兵报道活动次数最多的一名记者。他六拍大阅兵,每一次都感受不同。

王建民与阅兵结缘,是在1981年的华北大演习上。

1981年,我军在华北地区进行大演习,之后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邓小平同志亲自检阅参演部队。

那是王建民第一次拍摄阅兵。在阅兵现场,他被那恢宏的气势震撼了。不仅是他,当受阅部队以整齐的步伐正步通过检阅台时,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那种排山倒海般的气势。作为一名军人,他感觉血管里流淌的血液已经沸腾,正是雄壮的阅兵式激发了灵感,他毫不犹豫地按下快门,准确地捕捉到了眼前的景象:头戴钢盔,手握钢枪的钢铁战士方阵,在强烈的逆光下,明亮的轮廓勾勒出雕塑的灵魂……

1984年,中央决定举行国庆35周年大阅兵。当接到上级命令时,王建民还在新闻学院进修,听说自己幸运地得到了拍摄国庆大阅兵的机会,兴奋得不能自已。

他现在还深深记得,10月1日上午,随着雄壮的进行曲响起,邓小平乘黑色红旗敞篷轿车从金水桥头驶来。当时他的位置在金水桥对面,距离秦基伟向邓小平报告的地点很近。

在王建民的记忆中,小平同志听完阅兵总指挥秦基伟的报告后,只是轻轻地挥了下手,却让所有观众感受到了雷霆万钧的力量。

1999年国庆50周年大阅兵,王建民作为新华社军事摄影采编主任,奉命在先导车上全程拍摄,他的任务是定格主席阅兵中最富风采的历史瞬间。

王建民深感使命重大,事先做了周密的准备,但当他身背三台照相机登上先导车时,问题还是出现了。先导车是一辆敞篷红旗车,里面要硬塞进去七八个摄影摄像记者,每个人都是长枪短炮,那个拥挤程度可想而知。

最重要的是,车上两个最佳拍摄位置属于中央电视台直播摄像记者。这既显示了电视直播的份量,同时也有另外一个因素――这台先导车本身就是中央电视台的。因此,他必须要靠“缩身”来取得一个理想的拍摄位置。

不过缩身是有“技术含量”的,既要保证自己承担的拍摄任务圆满完成,又不能左右动弹妨碍同行的工作。

他小心翼翼地提气收腹,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取景器,焦点锁定阅兵人,从金水桥到北京站口,56个方队,来回折返长达几公里的路程,车辆徐缓前行,蜷缩的身体一动也不敢动,那种滋味和感受真是言语难以表达。

但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他拍摄的主席特写照片,由于生动形象地记录下了检阅三军的历史瞬间和50周年国庆阅兵气势磅礴的宏大场面,受到了上级的肯定并为国内外媒体广泛采用。

2009年,王建民第三次参加国庆大阅兵。从阅兵村组建、受阅部队训练开始,就一直跟踪采访、拍摄受阅部队。10月1日当天,王建民很早就到达了天安门广场指定位置,等候庄严时刻的到来。他和新华社另外两名摄影记者同在距离检阅车最近的那辆新闻车上,随身带了三台相机,分别装着长焦、中焦和广角镜头。阅兵车从金水桥畔一驶出,他的手指一直放在快门上,相机处于高速连拍状态。

阅兵式进行过程中,王建民手中的相机取景框始终聚焦于阅兵车上,视线一丝一毫不敢离开,记录了主席在阅兵式阅兵的全过程。阅兵车折返回到金水桥,他迅速下了车,穿过长安街,爬上事先准备好的、位于大会堂北侧的高架车。拍摄分列式的全过程。在阅兵现场,能够有两个拍摄位置的摄影记者只有王建民一个人,因此他深感责任重大。

高架车上已经架通了有线宽带,因为是一边拍摄,一边传输。这次阅兵又是第一次使用了“即拍即传”技术,照片迅速。其中王建民拍摄的以天安门为背景的胡主席阅兵照片,被海内外大量媒体在重要位置广泛采用。

参加阅兵报道活动,王建民已是轻车熟路,但每一次出发前,他都特别认真地做着各种准备工作。阅历、经验练就了他应对各种状况的能力。“经历过多次阅兵报道,所有能想到的都会提前想到,所有预案都做了充分准备,无论是器材上的准备、拍摄构想的准备,这些肯定要想的。比如,我站在这个点位上,一定会想到大场景怎么样能够概括大阅兵的这种宏伟气势,要实现这种构想,需要配备什么样的镜头,为什么要带那么多的镜头,就是为了能够完成这个使命。”王建民说。他为自己能够履行这样神圣的使命感到无上光荣。作为一名记者,作为一名军人,他都坚信:使命,重于泰山!

《大阅兵》还原阅兵史上的经典瞬间

阅兵是古今中外最高的军事仪式,是军队对祖国和人民的汇报,是展国威、扬军威的最佳方式。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举行的盛大阅兵中,受阅部队作为共和国武装力量的代表,以强军兴军的崭新风貌、威武雄壮的磅礴阵容、能打胜仗的过硬素质,向世人展示了中华儿女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聚力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豪迈意志,展示了在强军目标引领下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新成就、新气象,展示了人民军队捍卫国家、安全、发展利益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强决心。

王建民在拍摄阅兵的过程中,除了新华社发稿外,还编辑出版一部权威再现阅兵盛典的画册。早在2015年年初他就带领编辑团队开始构思策划,在近一年的时间内,他们夙兴夜寐、加班加点,终于推出了这部国内同类题材画册中权威性最强、内容最全面、形式最丰富、制作最精良的画册。在画册送审过程中,熟悉王建民的军队首长半开玩笑地说,“王建民”这三个字就意味着画册是“精品力作”。

画册除了收录王建民历次阅兵过程中的精彩作品外,还广泛搜集100多名新华社摄影记者和20多名军队摄影家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从上百个机位的不同角度,把豪气干云的受阅官兵、威武雄装的装备方阵,气贯长虹的空中梯队载入了史册,使得一幕幕经典的瞬间凝固成了永恒。该画册收录1949―2015年天安门历次阅兵精彩照片2000余幅,被称为阅兵史上的鸿篇巨著。

2016年,为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抗战胜利71周年,迎接建军90周年,传颂和深化胜利日大阅兵“纪念抗战伟大胜利、弘扬抗战伟大精神、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扬军威,振国威,凝聚精神力量,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加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王建民拟将500套精美画册,无偿捐赠给国家和军队的重要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军史馆、英雄模范部队及祖国四极的边防哨卡。

他表示,作为多年摄影“老兵”,希望以此表达对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无比敬仰,对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殷切希望与微薄之力。

用生命记录历史

王建民用三句话概括自己大半辈子的经历:“阴差阳错当了摄影记者;赶上改革开放好时机;新华社大平台为我提供了广阔天地。”

王建民生在冀中农村,中学以前没出过村。大他33岁的父亲早年在天津做买卖,他老人家有两个特点,一是做生意一生有瘾,即便是在“大割资本主义尾巴”经商被视作违法的时期;二是爱说话,喜欢讲故事、讲新闻,“新闻”是他的代名词,社员们见到他老远就喊“新闻来了”,“”时期说错一句话就可能招来杀头之罪,喊叫“新闻”最响的人正是那些没事找事的闹人。父亲的这两个“特点”,可没少给自己和家庭带来麻烦和恐慌,正值叛逆期的王建民,劝父无效,便采取了“你说我不说”和“鄙商抵商”,甚至“敌商”的态度。10多岁开始沉默寡言,信奉“实干和行动的力量”,他16岁时执意加入挖河苦役行列,在苦累中挑战身体极限,在日常交往中什么事都好商量,就是讨厌金钱第一。

1972年底,王建民应征入伍,投手榴弹出手就是70多米,很快成为全团小有名气的军训尖子。意外的是组织却调他到政治处报道组搞新闻。写了两个月的新闻稿,赶上师宣传科办摄影培训班,这一去就他就“嫁”给摄影了。

1976年唐山大地震,王建民是最早进到震区现场的记录者。此后近40年,中国大地上无论震灾、火灾、洪灾、旱灾,他的身影几乎出现在所有重大灾祸的现场。

1979年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打响,他在局势更严峻的中苏边境值班,后来又多次深入老山前线,和战士们同生共死,拍摄大量感人至深的作品,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当代最可爱的人――王建民军事摄影展》影响了许许多多的人。

1990年开始,王建民带领《中国周边大扫描》记者踏访祖国40000公里边海防线,足迹遍及东西南北四极,冬天去北疆,夏天赴南方,氧低季节上高原,到最艰苦、最危险的地方体验和报道是他的工作习惯。

2003年北京非典,王建民是唯一获准进驻小汤山隔离区内,零距离采访非典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摄影记者,以大量独家报道,满足社会知情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安定民心。

2013年9月,王建民年届六旬第七次登上昆仑山、喀喇昆仑山,采访拍摄海拔5000米以上的边防哨卡。自知年事已高,登临机会不多,特意购买了10台数码相机送给最苦最险的边防哨卡和前哨班,教给战士们如何拍照记录生活。

此外,王建民参与航天报道也是值得一提。他认为,航天是大喜大悲的事业,中国航天人也为此付出沉重代价,上世纪90年代在发射现场遇到火箭升空卫星失踪、火箭点火偏离爆炸险情。他说,自己有幸成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见证人和记录者。神舟航天员从“装载形体假人”升空到“一人一天”、从“两人多天”到“三人多天”,出舱的第一瞬间都是王建民拍摄的。有一些画面珍贵镜头也都是独家的,比如返回舱静卧雪原;模拟人端坐如初;杨利伟擦拭嘴唇碰伤;费俊龙和聂海胜着陆后的自然状态和出舱回家的美好感觉;“神七”和“神九”返回舱从开伞飘落到触地砸起尘灰,再到三位航天员自主出舱,返回舱吊装起运等,他都完整记录全过程。

第9篇:航拍中国纪录片范文

从众多跟踪报道该事件的视频网站的表现来看,相比于搜狐视频、新浪视频、优酷等更趋向于整合、转播央视、CNN等其他权威媒体的视频资讯的单一报道形式,凤凰视频则更多的是借助凤凰卫视、凤凰网两大平台的丰富资源,以及自身在新闻资讯和纪录片制作领域的优势,为网友提供了一个包含诸多报道形态、诸多一线独家内容,以及多元视角的专业化事件报道。

据凤凰视频方面介绍,其马航失联专题的用户浏览量等多项关键数据均已领先于同行,其中VV(视频播放次数)更是突破1亿大关。颇为亮眼的数据再一次彰显了凤凰视频独特的媒体基因,以及在重大新闻报道中强大的运作能力。

据了解,在获知马航失联消息的第一时间,凤凰视频就迅速启动了应急预案,开始增派人手制作专题,并安排人员分赴首都机场及丽都饭店进行直播报道;同时还连夜赶制了纪录片《生死失联》,对马航失联之后的场景、细节和故事进行了真实记录。而相对于大部分媒体在事件发生后所作出的“心灵鸡汤”式的抚慰报道,凤凰视频则表现出了一家媒体所应该有的专业性,陆续推出《追问》系列短片——《失联乘客掉线QQ离奇上线》、《失联家属再拨通神秘电话》、《马航飞机失联前现恐怖报警》,邀请相关专家从客观、公正的角度对事件发展中出现的飞机遭劫持、坠海等一系列猜测进行剖析和解读。另外,凤凰视频还特别派出人员前往马来西亚进行实地拍摄,并参与报道了马来西亚总理记者会,获得了大量独家内容,同时还成为第一家抵达现场拍摄警察突击搜查失联航班正副机长住址的媒体。

除了在内容上独辟蹊径,为网友呈现不同视角的事件报道,凤凰视频在马航失联事件报道中还启动了客户端、PC端、微博、微信等多种报道形式的无缝连接和联动,体现了全媒体报道的优势。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丽都酒店马航和家属的谈判会中,由于家属只允许凤凰卫视、中央电视台、北京卫视媒体记者入场,凤凰视频官方微博利用这一优势和前方记者进行独家微博滚动直播,掌握了大量一手内容,人民日报微博、财经网微博、凤凰资讯头条等均使用了凤凰视频的文稿。截至目前,关于凤凰视频微博报道马航失联事件的微博转发量已高达五万,网友活跃度较高。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