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产业发展现状分析范文

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精选(九篇)

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第1篇:产业发展现状分析范文

摘要:本文主要从整体、内部结构以及与河南省其它五市第三产业的现状比较分析了南阳市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为加快南阳市第三产业发展,制定出符合南阳市实际情况的发展思路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南阳市是河南省第三大城市,同时也使河南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南阳市总人口占河南省总人口的11%,占全国总人口的0.8%。近年来,在南阳市市委与市政府的领导下,2014年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060.97 亿元,同比增长8.3%,经济运行质量好于上年同期,其中第一产业完成168.93亿元,同比增长4.3%,第二产业完成543.41亿元,同比增长8.9%,第三产业完成348.63 亿元,同比增长9.4%。全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由“一、二、三”逐步向“二、三、一”发展。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它行业,是不生产物质产品的行业,也就是服务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加快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扩大就业,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了解和剖析南阳市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深刻认识在发展第三产业的道路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提高南阳市经济发展水平,制定出符合南阳实际情况的发展思路与对策具有重大意义。

二、南阳市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相关分析

先总结南阳市第三产业发展的总体状况。

1.南阳市第三产业占GDP 的比重和贡献率分析

初步核算,2013年全南阳市生产总值2498.66 亿元,比上年增长8.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9.78 亿元,增长4.4%,占GDP比重18%;第二产业增加值1264.68 亿元,增长9.9%,占GDP 比重50.6%;第三产业增加值784.21亿元,增长9%,占GDP 比重31.4%。三次产业结构为18.0:50.6:31.4。据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全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比重稳步提升。上半年全市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同期的17.6:51.7:30.7 发展到17.4:50.2:32.4,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农业、工业、建筑业比重逐步下降,服务业比重稳步提升。目前南阳市产业结构处于“二、三、一”阶段。从图一可以看出,南阳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增加值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有明显提高,服务业比重稳步上升。2013年仅卧龙区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已达92.1亿元,拉动GDP增长了3.2个百分点。

2.南阳市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动分析

2013年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21.75亿元,比上年增长5.9%,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5.53%。2013年批发和零售贸易增加值147.32亿元,比上年增长7.1%,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8.7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92.25 亿元,增长4.8%,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1.76%。

自2008 年以来,传统行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变化不大,在保持平稳的基础上略有增加,在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住宿和餐饮业从2008年到2011年增加值增长速度高于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但2012年到2013年的数值可以看出,增速明显下降,且低于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因此,转变,在保证传统行业发展增速减缓。

新兴行业得到快速发展,2008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由921.18亿元增加到2013年末的2476.73亿元。2008年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37.14亿元增加到2013 年80.77 亿元。2008 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2.52 亿元增加到131 亿元。2008 年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108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6.10亿元,增长24.4%,到2013年全年共接待境内外游客350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80亿元,增长18.4%。

3.南阳市第三产业发展比较分析

⑴从整体看,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但仍有待提高。据2014年河南省社科院公布《中原经济区省辖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报告》显示,南阳再次位居中原经济区30省辖市第四,在河南位居第三,仅次于郑州、洛阳。通过与河南省郑州市、许昌市、安阳市、洛阳市和信阳市五市比较可以看出,市生产总值六市中排名第三,第三产业增加值排名第三,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排名第四。因此,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加快经济转型步伐,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第三产业增加值有了明显提高,产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但是在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产业增加值都高于信阳的情况下,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略低于信阳市1.3 个百分点,低于洛阳2.4 个百分点,低于郑州9.9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第三产业总体水平还有待提高。如表1。

⑵从产业内部结构上看,传统行业居于主导地位,新型行业有待发展。目前,南阳市第三产业仍然以传统行业为主,2013年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21.75亿元,比上年增长5.9%,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47.332亿元,比上年增长7.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92.25亿元,增长4.8%。新兴行业旅游业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350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2% ,旅游总收入180 亿元,增长18.4%。全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55.31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80.77亿元,比上年增长10.9。房地产全年开发投资131亿元,比上年增长29.9%。这说明新兴行业尤其是旅游业和房地产行业在近几年发展较快,金融业、保险业等虽然有所增长,但较其它五市,仍有待提高。如表2。

三、结论

近年来,南阳市第三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新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较往年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房地产、旅游业有了较快的发展,金融业、保险业等发展缓慢,从整体上看,与其他发达城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服务业还处于以传统结构为主体的阶段。因此,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市委市政府还需要进一步采取积极措施,正确处理发展现代服务业与工业的关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制定出合理的发展政策,出台优惠政策,健全激励机制,促进南阳市经济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河南省统计局.南阳市经济统计公报,2014-3.

[2]徐冠华,加快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6(1).

[3]魏作磊,中国服务业发展:问题与展望.2005.

第2篇:产业发展现状分析范文

关键词 休闲保健 市场调查

社会财富在不断增加,人们生活逐渐富足,近10年来,广西人们保健意识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健康休闲保健,来消除身心疲劳,极大的促进了广西健康休闲保健产业的发展。为了进一步了解广西保健行业现状,在“广西亚健康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项目支持下,本课题在南宁抽样调查了部分健康保健场所,报道如下。

1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南宁市健康休闲保健场所为调查对象,采取单位走访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并分析南宁健康休闲保健行业现状。此次调查共走访了南宁40家健康休闲保健场所及其经营者、技师、管理人员和客人。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传统与现代结合,中医特色品牌优势凸显调查发现,南宁健康休闲保健行业,主要以中医传统健康服务为特色,包括穴位针灸、推拿按摩、刮痧、足疗、拔罐、药浴、经络减肥、香熏等。南宁休闲保健行业以民间投资为主,吸引了大批中医保健专业人才,为社会提供了一批就业岗位,为广西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最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如元之源,以祖国传统医学为支持,融合现代企业运作方法,围绕健康产业,深入保健行业,重点面向社会亚健康群体,提供高层次、高品质的保健医疗服务,形成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已经成为广西保健第一品牌,为中医药系统首创现代化连锁保健企业,在区内外共开设了11家保健中心,另外还有数家正在筹建当中,总经营面积1万余平方米,保健床位1000余张,从业人员1000余人。充分显示了中医特色在做大做强亚健康产业中的优势。

2,2休闲保健发展迅速,规模、档次差异显著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工作及生活压力增大,人们已不再满足基本的生存状态,为了消除身心疲劳,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健康休闲保健。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广西每年有2800万人次接受休闲保健,在南宁,已有上千家各种各样、规模不一的按摩保健店。

根据对南宁健康休闲保健场所的实地调查情况来看,规模的大小、档次的高低存在着显著差异。装修豪华典雅、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休闲保健场所占到市场份额15%左右,中等规模的保健场所占整个市场份额的60%,小规模保健场所占市场的25%。

2,3专业技术人员的供求不均衡随着保健行业的蓬勃发展,各种健康休闲保健机构的增加,对休闲保健从业人员的需求也相应地增加。由于保健技术很全面,理解和贯彻能力强,能够很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医院校推拿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

调查显示,在南宁拥有100人以上保健人员的场所不足10%,规模在50至100人约占30%,50人以下的占60%。多数保健机构管理者反映,中医院校专业人才难求,技师流动性较大,缺乏持有上岗证的技师,有上岗证的反射疗法技师尤其缺乏。可能与从业人员观念有关,据广西反射疗法保健协会会长杭婉静介绍,目前广西仅有反射疗法师200多人,远远达不到市场的需求。相对而言,规模大、档次高的场所,其保健技术人员专业化程度较高。在调查中还了解到,具有专业保健知识的管理人员非常缺乏,远不能满足需求。

2,4城市居民收入增加,中等收入者构成主要消费群体据广西南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7年南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77元,比上年增加1684元,增长16.5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7882元,增长7.9%。

在本课题健康服务需求调查中,有8%的中等收入者表示经常进行保健按摩。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目前中国的中等收入者所占比重在15%到20%之间,由此推算,南宁市城镇居民目前有260万,中等收入者的比重超过40万人。随着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而健康医疗消费成本不断升高,人们健康意识增强,更多的人愿意把钱投资到增进身心健康的活动中,尤其中等收入人群是休闲保健产业稳定的消费群体。

3结语

第3篇:产业发展现状分析范文

论文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现状,策略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社会和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科技和文化高度融合而产生的新形态,是全球产业发展的普遍趋势,是具有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朝阳产业。

依据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文化创意活动的特点,将文化创意产业分为: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旅游、休闲娱乐,其他辅助服务等9个大类。文化创意产业对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推动、就业的增加、旧区的复兴、形象等方面都有贡献。国外的一部《阿凡达》,净赚19亿美元,相当于6.9万城镇居民可支配年收入的总和。在我国已有很多地区和城市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立市之本”、“立区之本。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等许多城市纷纷将其作为支柱产业予以重点扶持,在这些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增长速度已经远远超过GDP的增速。因此,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也是丹东市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一、丹东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1、优势分析

(1)区位优势。丹东地处东北亚的中心地带现状,是我国渤海经济圈和黄海经济圈的交汇处,位于辽宁的东南部,与朝鲜一江之隔,南临黄海,海岸线120km;西接大连庄河、鞍山岫岩;北连本溪(桓仁)、吉林(集安),现辖3市区、2个县级市和宽甸满族自治县,面积为1.495万平方公里, 拥有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多种运输联合的立体运输网络,具有“沿江、沿海、沿边”三沿区位优势。

(2)资源优势。丹东除生产优质稻米等粮食外,还盛产板栗、山楂、核桃、蚕茧、野菜、药材、苹果、草莓、水蜜桃、葡萄及香瓜及多种鱼、虾、贝、蟹等海产,远销国内外;丹东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类型齐全居东北之首。拥有江(河)、湖、海、山、泉、岛、林、洞、塘等自然风景及自然资源。丹东拥有碧波荡漾的鸭绿江、雄奇峻美的凤凰山、谷幽的青山沟,突兀海面的大鹿岛、集旅游、休闲、健身于一体的五龙温泉等24处国家、省级以上旅游风景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和辽宁省著名的园林城市,成为辽宁省旅游业“金三角”热线城市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丹东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丹东拥有甲午海战的遗址大鹿岛,抗美援朝的见证鸭绿江断桥、抗美援朝纪念馆,明长城的东端起点虎山长城,大孤山古建筑群等;丹东具有汉、满、蒙、回等29个民族聚居,提供了多彩,多层次的民族文化、民族饮食、服饰及风俗;鸭绿江流域的悠久的渔猎文明,使得丹东不但具有广阔的文化旅游开发空间,而且还可以为影视剧创作提供良好的题材。上述资源为丹东发展创意产业提供了资源优势。

(3)产业优势。2007年,全地区实现生产总值463.86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65.7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15元;丹东市各类文化单位1470多家,从业人员17500多人。丹东市目前共有各类文化企业566家,从业人员11225人,2008年实现营业收入共计14.3亿元,丹东具有发展创意产业的产业优势。

今天的丹东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以工业、商贸、物流、旅游为主体的沿江、沿海、沿边城市,这些无疑为丹东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人文基础。

2、劣势分析

丹东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晚,最具优势性和代表性的文化产业,如旅游、动漫、休闲娱乐、影视、会展等都属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范畴,但大都处于培育和尝试时期。创意产业发展部分失掉了“先行优势”,相对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具有很大的差距,处于被动竞争地位。目前现状,产业发展观念陈旧,大文化的产业意识淡薄;文化资源挖掘、开发利用的很不够;体制改革、配套政策及措施等还相对滞后;基础设施建设和投入薄弱;创业投资、风险投资体系还不完善;人才缺乏是制约丹东创意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二、丹东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策略

1、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大文化产业观念

不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牢固树立起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就难以取得突破。要树立: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观念;文化建设既是公益性的,又是经营性的,多元化投入才能推动文化建设发展的观念;树立“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创意产业运营观念;深度整合和挖掘区域文化资源,开发“特色化”、“本土化”和“健康化”的作品,充分发挥“经济”和“文化”互为促进的功能,避免舍本逐末的观念。

2、营造良好的创意产业发展环境

这里的环境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指良好的政策环境,丹东市相关部门应充分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制定鼓励丹东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制度、金融环境,引导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快速、持续、协调、健康的发展,主张“拿来主义”和“因地制宜”。支持创意产业一系列实用有效的标准政策措施包括:财政措施(补贴、减税、投资允许、商业启动);政策规定(版权、地方配额、产业发展规划、直接投资规定);贸易措施(进口配额等);教育和培训(服务的引导或奖励办法);提供信息和市场开发服务;国际合作(文化交流和文化外交);社会安全与繁荣政策等;另一方面是指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意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首先,要借鉴国内外一些大城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成功经验,完善知识产权法,对知识产权法中不明晰的地带进行完善和补充。其次,要通过加强知识产权开发、加大知识产权保护、严格知识产权管理、促进知识产权交易(贸易)等形成一种尊重知识产权和创新成果的社会文化氛围,创造出一种保护创意产业发展的良好的软环境。

3、转变政府职能,成立产业发展协调机制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仅仅是政府和文化界的事,更重要的是吸引产业界和经济界、投资界精英的加入,因此应改变过去政府主导的模式,实行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现状,社会共同参与的运营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把文化创意产业强大,才能把文化创意产业做大。改变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条块分割的局面,借鉴国内外一些大城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成功经验,加强和改善对丹东文化创意产业工作的领导。成立文化创意产业专门领导机构,组织由政府、高校、研究机构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的跨部门、跨行业的专门小组。下设专职办公室,负责整合行政资源、推进重点项目、实施统一管理和行业指导、提供公共服务,确保和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部署落到实处。推进丹东文化创意产业协调、健康及可持续发展。

4、加快引进和培育文化创意产业人才

文化创意产业是高智力、高知识密集度的新兴产业,需要大量具有新意识、新观念、新技能、高素质的人才。目前我市创意产业人才缺乏,创意人才总量、结构、素质还不能够适应产业发展的要求,使文化创意企业的原创力不足,自主开发的创意品牌不多。因此,必须加强文化创意产业专业人才、文化创意产业经营人才、文化创意产业管理人才的队伍建设。丹东应采取引进、激励和培养三管齐下的办法,要解决创意人才问题首先是通过优惠政策,如房屋租赁补贴政策、优秀作品奖励政策等,优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宏观环境,吸引高级文化创意人才来丹东落户;其次建立文化人才公平竞争激励机制,营造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发展环境,建立健全人才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为人才的生活、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最后是建立多渠道人才培育机制,保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供给。一方面是加强岗位的职业培训,另一方面是在有条件的高校开设创意、设计、媒体及传播等专业和学院,培育有深厚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又熟悉本地文化资源的文化创意人才。

5、运用科技先进手段开发丹东文化产业品牌

文化创意产品的生产依赖于高新技术的应用,同样,高新技术的发展又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如电影、电视等产品的创作就是通过与光电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传媒等相结合而完成的。科技可以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创意者的科技素养;科技可以形成激发创意和拓展思维方式的技术环境;科技可以为创意产业提供相关的核心技术和应用技术平台支撑等方面。

因此,我市应该加大科技的投入,尝试运用运用光电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传媒3D技术等现代科技和先进实用技术,结合丹东市区域文化资源,开发以地域特色为载体的动漫、电影、电视等作品现状,作为丹东文化品牌的先导,提升丹东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在张力和外在传播力,拉动当地文化及其他产业的发展。

6、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

这里的“集聚”包括两方面:文化创意产品的整合和文化企业运营的集聚。首先丹东应该组建专门项目组,组织丹东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含丹东籍在外地的专家学者)加强对丹东市丰厚的文化资源的研究、梳理、整合、挖掘和开发,集思广益,推出内涵深刻的精品剧目、剧本,并以先进媒介生产、表现出来,打造“特色化”、“本土化”和“健康化”富有韵味的鸭绿江流域品牌文化产品;其次通过化纤厂废旧厂区、虎山文化创意产业生态城、月亮岛休闲渡假区及女人街等现有资源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产业街区,规划集聚区内的企业结构,激励区内各企业互补合作,构建研发、投资、孵化、制作、培训、交易等功能完整的文化创意产业链,实现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和产业规模效应的充分释放。

6、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优化人文生活环境,增强文化消费需求

这里所指的基础设施包括软硬件两个方面。硬件基础设施指的是建筑物与制度所形成的连结,包括研究机构、教育、文化设施、会议场所以及相关的支持服务如交通、医疗保健等。软件基础设施指的是社群结构与社会网络的系统,有助于个人之间与制度之间观念的交流。优质的教育、文化、自然、新闻、出版等城市软件,可以为丹东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夯筑基础,也可以为丹东市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广泛罗致一流创意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创新.文化创意产业视角的传统文化资源开发模式设计——对陕北民间文化开发与保护的实证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

[2]赵琼.湖南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年,12.

[3]周国林.基于产业升级视角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J].湖北社会科学. 2010,5期.

[4]中共丹东市委组织部.全市党员推进丹东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学习资料)[M].中共丹东市委组织部,2008,3.

第4篇:产业发展现状分析范文

关键词: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对策分析

花卉是世界各国农业中唯一不受农产品配额限制,是21世纪最有希望的农业产业和环境产业之一,被誉为“朝阳产业”。花卉生产专业化、管理现代化、产品系列化、供应周年化等已成为花卉生产发展的主要特色。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花卉消费也逐渐成为一种时尚,花卉产业已形成。“绿色崛起”是海南发展的新模式,花卉在建设“美丽海南”中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概述了当前海南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海南发展花卉产业的优势。就目前海南花卉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个人的建议,旨在促进海南花卉业稳定、快速、有序地发展。

1 海南花卉业生产现状

海南花卉业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起步晚,历史短,但海南岛具有发展花卉产业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因此已有许多台商、港商等外地企业进入海南创办花卉生产基地。全省花卉种植主要集中在以海口市、三亚市、琼海市、儋州市等为代表的中心城市,种植的品种主要有石斛兰、文心兰、、散尾葵、巴西铁等鲜切花切叶类,蝴蝶兰、红掌、金钱树、虎尾兰等盆栽观赏植物,发财树、三角梅、鸡蛋花、龙血树、大王棕等[1]观赏苗木类。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海南省花卉种植面积达0.61万hm2,花卉企业达556家,花农7986户,从业人员2.9万人,花卉年销售额8.1亿元[2]。据了解,海南省发展花卉产业额的目标是:到“十二五”末,全省花卉种植面积达到1.33万hm2,实现花卉产业年总产值达到50 亿元,从业人员达到12~15万人,创办10 个专业特色产业化花卉示范基地暨花卉旅游观光园、5 个交易市场、4 个良种繁育基地、4 个热带花卉科技培训中心,培育9 个热带花卉品牌、8 个龙头企业、20 个专业合作社,形成优势明显的主导产品和比较健全的生产、科研、贮运、销售、信息、旅游相结合的发展体系[3]。

2 海南发展花卉业的优势

2.1 气候优势

海南岛是“天然大温室”, 从地理区域看,海南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其光温资源丰富,雨量充沛,土质良好,适宜多种植物的生长,极具发展热带花卉生产的气候资源优势。利用宝岛得天独厚的热带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热带花卉产业,既发展了海南的特色经济,又促进了绿色宝岛的建设。

2.2 资源优势

海南是发展热带花卉的“黄金宝地”,被生物学誉为“热带生物物种基因库”、“热带植物王国”。其花卉种质资源十分丰富,全省共有花卉种质资源843种,其中野生种402种,栽培种441种,特有种45种。尤以兰花资源最为丰富,据统计共有野生兰花57属161种,栽培兰花14属50种,海南特有种50种[4]。

2.3 政策优势

海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热带花卉产业的发展。2011年6月,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快热带花卉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了海南发展热带花卉产业的主要措施和扶持政策。三亚市相继出台了《加快兰花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意见》、《三亚市加快兰花产业发展扶持办法》等扶持兰花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有效推动了花卉产业的健康发展。

3 海南花卉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3.1 生产经营管理粗放,生产效益低下

海南花卉产业起步晚,从事花卉产业的多为小企业,技术力量薄弱,人才短缺,加上很多企业一直将花卉业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导致从事该行业的人员素质向来偏低,多是农民,缺少专业的技术工人。花卉研发者、生产者和销售者基本混同,管理极为混乱,不重视技术和科技的应用。缺乏对花卉商品化生产的研究与开发,市场信息不畅,外销经验不足,未能有效打开外销市场。

3.2 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研发技术落后

缺少专业技术人才,管理水平低,花卉从业人员技术人员所占比例较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花卉生产的效益难以提高,开展技术创新和科技推广较难,存在病虫害预测和防治、花期调控技术等诸多问题,产品质量不高,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3.3 产品流通体系不健全

花卉流通需要完整的冷链保障体系,这个体系必须贯穿花卉流通的整个环节。海南是一座海岛,花卉外运主要依靠空运,昂贵的空运增加了成本,鲜切花常因不能及时外运而导致观赏品质下降,极大影响了花卉跨区消费,产品流通体系不健全已成为海南花卉外销的制约因素。

4 海南花卉业发展对策

4.1 加大政府调控及扶持力度,整合资源合理规划布局

要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在政策、资金上加大花卉产业扶持力度,开通花卉绿色通道,减少流通环节,缩短流通时间,使花卉产品的流通有序、高效地进行。合理地整合资源、政策体系、市场体系、产业体系和科技优势,并通过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海南花卉优势产业带的形成。

4.2 加强科学技术管理,注重种质资源创新和育种研究

创造科研条件,鼓励产、学、研结合,引导企业自主创新,使其成为技术进步和创新的主体,加强科学技术管理,转变低产出、小而全、全而粗的生产模式,促使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建立健全热带花卉产品优势产区的良种繁育体系,注重优良品种的培育及推广力度,加快实现海南省传统花卉产业化。

4.3 健全科技人才培养及技术培训体系

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各类科技人才的使用,是花卉产业不断创新的关键。因此,重视高新技术和高科技人才的引进,鼓励科技人员积极开展基础研究,建设一批专业技术培训中心,不定期进行科技人员的培训,规范从业人员资格,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科技人才队伍优势和科技“110”服务站点作用,为花卉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服务,推动科技创新。

4.4 花卉产业应与“绿化宝岛”工程相结合

“绿化宝岛” 工程除了种植单调的绿色树、草外,还需要绿叶与鲜花相互映衬,这样国际旅游岛才更加美丽。绿化宝岛建设需要大量的花卉苗木,因此要以“绿化宝岛”工程为契机,加强花卉种苗繁育基地建设,逐步把海南发展成为全国热带花卉种苗繁育中心。

4.5 花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促进花卉产业升级

紧密结合生态省及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思路,将花卉产业要延伸到旅游领域,把花文化与旅游休闲相互渗透融合,丰富花卉产品的文化内涵,提升产品的内在价值。通过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花卉旅游主题公园、休闲旅游度假区,不断延长花卉产业链,促进花卉产业不断升级。

5 结语

海南花卉产业在起步晚、基础薄弱的落后局面下,要努力探求适合海南热带花卉生产模式。只有正确定位花卉产业发展方向,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充分整合各方面的优势资源,合理规划布局,不断地加强科学技术管理,注重种质资源创新和新品种育种研究,重视科技人才培养及技术培训体系建设,健全建立花卉市场流通体系,把花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以“绿色宝岛”大行动为契机,不断延伸花卉产业链,促进花卉产业快速、稳定、有序地发展,让热带花卉在实现海南“绿色崛起”,建设“美丽中国”中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

(收稿:2013-06-21)

参考文献:

[1]李静,尹俊梅,杨郡,等.海南热带花卉产业发展调查分析报告[J].热带农业科学.2009,29(6):57-60.

[2]陈发卿. 海南热带花卉产业带动农民增收.经济日报,2011-8-22.

第5篇:产业发展现状分析范文

[关键词] 体育产业;现状分析

中国体育产业尚处胚胎期,但在“一切向钱看”、又“从一切看出钱”的西方企业家眼里,体育产业的这种近乎神灵崇拜式的、永远处于癫狂期的吸引力,就是从不停歇的印钞机。据报道,目前世界体育产业的年产值已达4000多亿美元,且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这一数字相当于我国去年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但是中国的体育产业虽然初具规模但还处于初级阶段,它在经济社会的地位和作用与中国体育大国的国家形象机器不符,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分析

1.市场定位不准。在计划经济时期,人们的思想受到严重束缚,视野不开阔,没有认识到体育与经济的关系,造成二者严重脱节。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进一步解放思想,人们虽逐步认识到体育与经济的“互动关系”,但在摸索发展体育产业的同时,常常不能完全脱离十几年的惯性思维,以开阔的眼界迈开步子大胆干。另一方面,或是经验不足、缺乏理论的指导,在中国的产业结构需要大调整的时候,大部分企业家还有点跟不上形势。

2.发展不平衡。首先,我国的体育产业发展的区域不平衡。体育产业的发展必须依靠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东南沿海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其体育产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远远高于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就以体育用品来说,中国知名的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几乎都是来自东南沿海的城市,尤其是福建省!汇集了一大批体育用品生产的企业。其次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的城乡极为不平衡,同样也是基于经济水平的高低的不同,城市势必要比农村体育产业发展的要快一点,竞赛也一定是在人口众多的,有消费能力的大中城市才有市场,健身业也是如此!

3.传统体制的不足。我国体育赛事以前一直都是由国家体委包办,形成一种法定的计划运转。在改革过程中 ,才尝试性地使体育从政府行为向企业行为转变。这一举动虽然带有很浓重的市场经济成分,但在某种程度 上仍带有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企业在与体育部门联合办体育的过程中,往往不能获得足够的自。另外,在赢利后,企业得到的往往占少数,许多赛事的投入越来越多,而效益好的却寥寥无几。长此以往,打消了欲投资体育的企业的积极性。

4.市场竞争乏力,无形资产开发不力。我国全球知名企业少,众多企业与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企业相比,资本明显处于弱势。因此,在很多国际性的重大赛事,如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的冠名权、指定性产品等的商业竞争中很难占有一席之地。 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集中反映于电视转播权的转让收益上,但是在我国的电视转播权缺乏市场组织运作的环境,除非举办的赛事能吸引大宗的广告,一般电视台都不愿转播,以致体育赛事组织者不能从电视转播体育赛事的广告中得到收益,竞技体育的投入得不到补偿和回报。

5.政策扶植乏力。在美、英等体育经济发达国家、政府为扶植本国体育经济的发展,都相应地明确地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对体育部门举办的体育比赛、体育组织接受的捐赠和体育场馆的经营收入,不同程度地减免税收;企业出资赞助体育比赛,可以记入企业生产成本或作广告支出;修建体育场馆可以享受土地征用的优惠政策和低息贷款。而我国在这方面的扶植力度远远不够,同教育、文化等事业相比、体育产业在政策优惠方面受到“冷遇”。

6.相关服务不完善。体育产业和所有其他产业一样需要一系列完善的产前、产后服务措施,服务措施跟不 上必将会阻碍体育产业的发展。我国绝大部分体育用品生产企业一味地强调体育产品的生产、销售,却不注重体育产品的消费咨询、培训和指导,没有及时地为消费者提供体育指导员,体育中介公司亦严重匮乏。这些因素都延滞了体育经济的发展。

第6篇:产业发展现状分析范文

关键词 蓝莓产业;发展现状;模式;品牌;技术人才;黑龙江伊春

中图分类号 F32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5-0342-01

伊春市蓝莓产业产、供、销各环节相对独立,尚未形成良好的链条模式,目前存在蓝莓食品品牌形象不突出和蓝莓产业缺少专业技术人才等问题。现针对伊春市蓝莓产业的现状进行阐述。

1 蓝莓产业产供销各环节尚未形成链条模式

1.1 自有种植基地不足,原料供应受限

伊春市现有的蓝莓生产企业中拥有蓝莓种植基地的只有4户,其中1户企业的基地正在建设中,绝大多数原料都靠收购。

1.2 规模化龙头企业少

目前只有九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集繁育、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生态型高科技企业。其与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丹东龙升蓝莓研发中心建立了技术依托关系,聘请了国内3名从事蓝莓研究多年的知名专家担任技术总监和顾问。在蓝莓品种引进与选育、种植基地选址、促成栽培、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冷冻贮运及深加工技术等多个方面,引进了一系列成型技术,并开始了蓝莓的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发展。当前,公司正致力于从产业化种植、果品销售、产品深加工3个方面打造全新的蓝莓产业链。

1.3 企业间信息共享滞后

各个企业之间相对独立,生产信息、工艺技术较封闭,制约着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借鉴。另外,企业各自有不同的销售网络,网络最多的忠芝大山王有限公司几乎遍布全国,而大多数企业只能在省内销售,甚至个别企业只能在本地销售,网络资源不能共享,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成本投入很大,一般开拓1个地级市场广告等宣传费用少则数万元,多则数十万元,甚至100万元以上[1-2]。

2 蓝莓食品品牌形象不突出

2.1 品牌宣传力度不够

蓝莓产品是森林食品的一种,但以伊春市名义注册的“小兴安岭大森林”集体商标品牌,在蓝莓产品的种植、生产到销售环节没有一家企业应用,品牌宣传力度不够,市场知名度不高。

2.2 蓝莓产品品牌小而杂,未形成规模优势

伊春市的蓝莓生产企业现有品牌小而杂,各打各的品牌,据统计伊春现有蓝莓产品商标73个,一些企业有自主品牌,但没有形成规模优势,在伊春市比较有知名度的品牌是林都、宏达、森娇这3个注册商标,这3个商标分别属于3户蓝莓产品生产企业。

2.3 缺乏整体策划,存在恶性竞争

每个企业都有各自的销售网络,品牌宣传缺少整体策划,有的1家企业甚至有几个商标,更有的企业频频更换品牌,甚至企业之间经常恶性竞争,互相掣肘,严重制约产业的市场化发展。

3 蓝莓产业缺少专业技术人才

3.1 蓝莓生产企业加工工艺简单

伊春市现有60户蓝莓生产企业中,以蓝莓产品为主导产品的生产企业仅有13户。企业管理者、技术人员及加工人员中对蓝莓的产品特点、成分含量、加工质量标准了解深入的比较少,有的企业人员文化层次低,对工艺质量要求掌握不到位,以至于工艺不合理或执行起来有偏差。从全市蓝莓产品抽检情况来看,蓝莓果干加工工艺相对比较简单,加入一定的甜味物质,干燥即可,但质量稳定性较差,究其主要原因有所用原料质量参差不齐,工艺不尽合理和完善,干燥工艺温度及时间控制不当。

3.2 技术人员水平较低

伊春市蓝莓生产企业中,专业技术人员水平相对较低,部分人员缺少专业知识,食品专业大专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仅有13人,对外聘请师傅的不足10户,其他都是仿效他人,摸着石头过河。

4 结语

在伊春市蓝莓食品的现实状况中,蓝莓企业生产既具有特殊性,又具有普遍性。由于蓝莓食品加工企业投入资金少,技术要求不高,且行业门槛低,导致小作坊式的企业过多。因此,要想长足发展,必须提高门槛,进行资源整合,逐步向产供销链条模式产业发展,夯实技术基础,打造品牌形象,逐步在全市实现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质量、统一宣传。帮助企业大量引进专业技术人员的同时,对其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其现有人员的技术水平,相关技术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对企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质量意识教育,树立法人是质量第一责任人意识,使其能够自觉按标生产,确保蓝莓产品质量[3-4]。

5 参考文献

[1] 吴兴壮,李利峰,李晓东,等.越桔果实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预测[J].辽宁农业科学,2003(6):23-24.

[2] 邵喜武,郭庆海,李亚东.中国蓝莓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展望[J].农业经济问题,2008(2):35-38.

第7篇:产业发展现状分析范文

【关键词】LTE;现状;趋势;分析

21世纪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随之而来的就是各项技术的更新。LTE技术就是移动通信技术的更新的产物。LTE技术的产生是移动通信技术进步的表现,将引领移动通信技术走进“准4G”时代,将改善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大大的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1 LTE技术的主要特征

LTE技术是新时期移动通信技术更新的产物,因此说相比较“3G”技术,LTE技术优势更加明显,服务更加便捷,LTE技术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高数据速率。LTE技术和“3G”技术相比较,其峰值数据速率有了明显的提升。在带宽20MHz情况下,下行峰值数据速率达到100Mb/s、上行达到50Mb/s。由此,我们不难看出,LTE技术拥有更高数据速率。

第二,频谱效率提高。LTE技术和“3G”技术相比较,其频谱效率有了明显的提升。

第三,可以实现分组交换。LTE技术业务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分组域业务,这样就能够做到相关数据信息在整体架构上将基于分组交换。

第四,系统部署灵活性有所提高。LTE技术和“3G”技术相比较,具有更加灵活的系统部署性,能够支持多种系统带宽,并且能够支持多种形式的频谱分配,从而保证了将来在系统部署上的灵活性。

第五,无线网络时延有所降低。我们大家知道,利用网络的过程中时延问题是让我们大家很头疼的问题,不仅会耽误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有时也会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无线网络由于受到信号覆盖范围的影响,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LTE技术的问世,将为我们大家解决这样的烦恼。LTE技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困扰我们的网络时延的问题。

第六,系统的兼容性有所提高。LTE技术不但要比传统的移动通信系统先进,而且具有较高的向下系统兼容性。LTE技术支持已有的3G和非3G系统,可以实现协同运作。

通过以上的比较分析,我们不难看出LTE技术的优势所在。和传统的移动通信技术相比,有其独到之处。LTE技术不但完善了现有的移动通信技术,而其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更多的方便,解决了我们的许多困扰,因此说,LTE技术是全球经济发展的结果,更是世界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

2 LTE技术的发展现状

综观当前的全球无线移动通信技术,我们不难发现,其演进的路径一共有三个:一种路径是WCDMA和TD-SCDMA,两者都是从HSPA演进至HSPA+,再演进到LTE;一种路径是CDMA2000沿着EV-DORev.0/Rev.A/Rev.B,最终演进到UMB;第三种路径是802.16m的WiMAX路线。这三种路径当中,LTE技术的支持者是最多的,因为其优势很明显, W1MAX次之。

LTE技术的开发者是当前世界主要的电信设备生产商,如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华为等,其中CDMA阵营的阿尔卡特朗讯和北电网络也有投入。近些年来,由于CDMA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市场需求,日渐失势,阿尔卡特朗讯对其投资扶持的力度已经明显不如以前,而是将更多的目光投入到和日本NEC建立研发LTE的合资公司上来。

3GPP对LTE发展时间表大致情况如下:2005年3月到2006年6月为SI(Studyltem)阶段,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2006年6月到2007年6月为WI(Workltem)阶段,完成核心技术的规范工作;在2007年中期完成LTE相关标准制定(3GPPR7);在2008年或2009年推出商用产品。

有专家指出,基于OFDM的LTE技术市场预计将在今后三年加速发展,从2008年到2014年这6年间,将是4G通信打基础的阶段,而至此以后4G市场的需求将会快速膨胀。作为首选的4G移动通信平台,LTE预计将在2014年获得规模部署。业内分析家称,LTE是目前欧洲3G系统UMTS向4G演进的首选技术,2008年全球GSM和UMTS用户将达到了30亿,在2014年前,会有数百家移动运营商采用LTE技术,其设备收入将达到90亿美元。

3 LTE成为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按用户数量和市值计算,中国移动都是全球最大的移动运营商。此前,英国沃达丰、日本NTT DoCoMo、美国AT&T和Verizon等世界最主要电信运营商已经决定采用LTE技术,中国移动加入NLTE技术营运行列,将大力推动LTE技术的发展,LTE在后3G时代也将延续2G时期GSM的主流地位。沃达丰CEO阿伦·萨林(Arun Sarin)在巴塞罗那的移动世界大会表示,该集团将与中国移动和Verizon携手推进LTE技术,LTE将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明确方向。

由于美国高通公司在3G时代占据了技术的核心专利,LTE阵营处心积虑绕开高通主要技术,可以肯定高通的地位会比3G时代有所削弱;同时,尽管高通的UMB技术乏有问津,该公司在巴塞罗那也宣布将于2009年推出多模LTE芯片组,高通在该领域仍将保持收益。

对LTE技术的研究,包含了一些普遍认为很重要的部分,如等待时间的减少、更高的用户数据速率、系统容量和覆盖的改善以及运营成本的降低。为了达到这些目标,无线接口和无线网络架构的演进同样重要。考虑到需要提供比3G更高的数据速率,和未来可能分配的频谱,LTE需要支持高于5MHz的传输带宽。

总之,LTE技术是未来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我们必须把握LTE技术的核心问题,认真的研究和对待LTE技术,这对于我们的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LTE技术决定着未来社会移动通信技术的服务质量,决定着我们能否拥有更高质量的工作和生活。LTE概念的提出意味着新目标的确立,为了有一个清晰的技术发展路线,3GPP制定了发展LTE的明确时间表。这给运营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参考文献:

第8篇:产业发展现状分析范文

[关键词]茶叶; 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分析;信阳

[中图分类号]F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51-0055-02

1产业现状

信阳茶叶主要生长在大别桐柏山区的低山、丘陵地带,是河南省南部大别桐柏山区的重要经济作物资源之一。从 1992 年开始,信阳市以信阳毛尖茶为载体,已经成功举办了20 届茶文化节,此活动重在弘扬茶文化,提高信阳在全国的知名度,以促进信阳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2011年,全市茶叶产量达 4.6 万吨,产值55.8 亿元,茶农人均种茶收入3500 多元[1]。主要产品有信阳毛尖、炒青、蒸青及其他机制绿茶等。

信阳茶区地貌类型多样,气候暖温湿润,生态环境复杂多样,是目前河南省生态环境最好的区域之一,植被覆盖率均90%以上。由于信阳茶区属我国高纬度茶区之一,茶树有一个较长的休眠期,病虫害较少发生。

2存在的问题

2.1严峻的产销形势

信阳产业严峻的产销形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生产方面,全市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仅占茶园总面积的5%左右,远达不到全国平均水平。且在茶叶生产中,茶农追求产量而忽略质量,由于对茶园缺乏科学管理,造成病虫害严重、修剪不合理、水肥不均等问题,生产出的茶叶产量低、品质差,严重影响了茶产业的发展[2]。二是销售方面,从全球角度看,茶叶产大于销,部分品种饱和过剩,不同的茶饮品争夺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三是价值链延伸方面,信阳茶叶生产价值链延伸不够,影响了茶叶价值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淡薄的品牌意识

品牌是企业或产品的宝贵资源,也是价值体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经验表明,优良的企业或产品均特别重视自身品牌的培育。信阳茶叶的品牌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信阳茶叶作为一种农副产品,生产很难规范,家庭作坊式的茶叶生产与销售让茶叶品牌的形成显得先天不足。二是一些中小加工企业实力不强,目光短浅,品牌经营意识淡薄,没有将信阳毛尖当作一个品牌来经营与维护[3]。少数的大企业虽然比较看重品牌,由于目前宣传力度还不够,政府也缺乏足够的引导和扶持。三是地方政府对品牌的培育缺乏足够的认识,面对市场非正当竞争的纷扰在市场治理方面显得力不从心。

2.3较低的市场占有率

信阳茶叶的行销方式传统落后,尚未形成真正的现代营销方式,信阳毛尖很难进入全国较大的茶叶市场,大中城市的超市里更是屈指可数。在郑州茶叶批发市场里,信阳毛尖与铁观音、普洱茶份额不相上下,信阳毛尖的绝对市场份额每年在不断的提升,但是其相对市场份额却出现下降趋势。另外不健全的茶叶市场销售网络使得茶叶销售主要面向在本市和本省,无法获得更大市场。较低的市场占有率影响了茶叶的销售收入和品牌的推广,这又对茶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影响。

3对策分析

针对信阳茶叶产业流通所存在的问题,如何发展信阳的茶流通、搞活茶贸易、促进茶经济是我们的一个重点研究方向,对此,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3.1政府要加强对茶叶流通的宏观调控

信阳茶叶是信阳市的名片,不仅是一个重要产业,更是城市文化和区域经济发展品位的重要体现。政府要加强对茶叶流通的宏观调控: 一是政府要促进茶叶标准化进程建设,建立健全三体系一制度,即茶叶标准体系、产品认证体系、质量检测体系和质量监督制度。二是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政府主管部门要从宏观方面调整好茶叶的产供销关系,确保茶叶流通渠道畅通,最终促进信阳茶产业的繁荣。三是要构建茶叶流通的信息机制。通过网络、连锁经营和协会等途径加强对茶叶流通的宏观调控,推进信息流通的共建机制。

3.2注重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积极开发特色产品,创建名优产品创建品牌茶叶,就要严把质量关,只有把质量当作企业的生命,才能保证整个茶产业的发展。这需要从茶叶的生产者、加工企业两者入手。首先茶农及茶叶生产基地作为茶叶的生产者,根据市场需求选育早生、优质、抗病虫性强,尤其是适合制毛尖茶的茶树新品种,并不断更新茶园茶山,促进茶园良种化。在种植方式上,由粗放式管理向科学式种植改变,采摘茶叶时,重质,加大对机械、科技的投入力度。其次茶叶加工企业加大茶叶深加工力度,增长产业链,加大技术研究投入,由传统的、单一的生产方式,向新的产品产业链条发展,促使信阳毛尖转化增值,开发如茶食品、袋装茶、茶饮品、速溶茶等,形成多元开发局面,注重科技应用,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茶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4]。

3.3推广品牌,加强宣传和营销策划

信阳茶叶在推广品牌方面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加强: 首先,以信阳毛尖为契机,办好茶叶文化节,突出信阳特色,并通过广告和媒体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加大宣传力度,使信阳毛尖这一品牌走出去、走得稳、走得远。其次,以茶文化为依托,创造浓厚的茶文化氛围,普及茶知识,开办品茶园,提供喝茶论茶的平台,引领健康风尚,使人们以饮茶为乐、品茶为趣,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拓展更大的消费市场,为信阳赢来“中国茶都”美誉。再次,可以结合旅游开发,将茶文化开发为旅游景点,也可将在全市范围内的路名、地名等以“茶”命名,突显茶都风韵,扩大信阳毛尖的品牌效应。

4结论

信阳市产茶历史悠久,茶产业已发展成为信阳市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信阳市已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推动产业的发展,培育了信阳红、卢氏、文新等诸多品牌。政府、企业在茶叶流通、营销模式等方面积极探索,构建科学的流通机制,实现信阳茶叶市场机制的完善、茶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农业是河南省的基础产业,茶叶是信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名片,关系到茶农和相关商户的切实利益。因此,地方政府、茶叶企业和商户要共同努力,完善市场机制,加强品牌推广,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构建绿色产销渠道,从而实现信阳茶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靖.中国首部国风茶韵音乐电视茶歌《心容天下》首映式举行[N].信阳日报,2012-11-22.

[2]金开美,郭祯等.信阳茶叶产业化发展可行性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07(9).

第9篇:产业发展现状分析范文

关键词 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数字出版产业;传统出版业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5)01-0102-02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以及工作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现在人们生产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几乎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数字化出版产业的发展也主要得益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并且成为当今出版业发展最具潜力的领域。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显示,数字出版行业己成为当前新闻出版行业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特别是随着平板电脑以及智能手机等便携终端设备的出现,更是极大的推动了数字出版行业的发展。

1 当前我国数字出版行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这二十多年的发展使得数字出版业的发展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呈现出以下的特点。

1.1 发展的环境相对轻松

环境是影响数字出版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以及企业都深刻认识到了出版行业朝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的趋势,这从一定程度上为数字出版业的发展提供了相对轻松的环境,主要表现在:

1)政治环境方面,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数字出版业发展的政策,主要有《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2010年新闻总署出台的《意见》、2011年的《规划》以及《手机媒体出版服务管理办法》等,都充分显示了国家对于数字出版行业发展的高度重视。

2)经济环境方面,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持续提升,GDP几乎以7%以上的增长速度在发展,同时人均收入也在逐年增加,2010年我国甚至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发展体,经济实力的提升也在推动着我国数字出版物消费能力的提升,拉动了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

3)社会环境方面,计算机互联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方便,同时数字技术与文化的结合也越来越密切,这也为数字化出版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1.2 发展的速度较快,盈利模式多样化

数字化出版业主要由:网络广告、数字期刊、网络游戏、电子书、数字报、手机出版等构成。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广,人们阅读的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从而直接带动了数字化发展的速度。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2009年,数字出版行业的整体产值接近800个亿,短短的几年时间,它的产值就超过了传统方式的出版业,2012年的收入产值达到1 935.49亿元同比增长40.47%,2013年总收入达2 540.35亿元,其产值的快速增加很大的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数字出版行业盈利模式的多样化。2013数字出版业产值的分布如图1。

从图我们可以看出数字出业的产值构成每一项的值都非大,其中广告所占的收入最大。

2 我国数字出版业存在的问题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当前我国数字出版业发展的速度非常快,但是与此同时也存在较多问题,主要有以下问题。

图1

2.1 版权之争不断

伴随着出版业的数字化发展,版权之争就从未断过,各种侵权事件不断发生就是最好的证明。但是由于是新发展的产业,所以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作支撑,作者的维权相对比较难。例如,2011年3月份韩寒以及刘心武等作家联合签名声讨百度书的侵权行为。

2.2 传统的出版集团数字化发展较慢

当前数字化出版业发展的主力是IT公司,传统的出版集团实现数字化的速度较慢,占据的市场份额比较少好,在巨大的数字化出版业的冲击下,传统的出版集团虽然开始转型,也致力于使其出版走数字化道路,但是却困难重重,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是观念的制约,其二是商业运转模式还处在探索期,其三,对数字化的内容的监管制度尚待完善。

3 我国数字出版业未来发展的策略探讨

针对当前数字化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未来数字化出版业发展可以采取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转变发展观念,完善发展的机制体制

观念具有先导性的作用,各传统的出版集团必须要更新发展经营的观念,跟上数字化的发展潮流,把握住版业数字化发展的机遇,利用相关的政策,大力推进出版业数字化发展之路。同时,作为推动出版业数字化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量之一,政府必须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不断加大对出版业数字化发展的扶持力度,同时立法部门要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尤其是《出版管理条例》、《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版权法》、《印刷业管理条例》等,以减少版权之争,促进数字化出版业的朝着健康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3.2 加大投资力度,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

出版业数字化发展的重要支撑是计算机互联网新技术的发展。要使得数字出版业的发展内容更加丰富,必须要紧紧依赖于各种最新的互联网科技研究成果,加强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引进,从而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同时应该要不断加大投资力度,推动动漫出版、网络游戏出版、在线网络文学等一批具巨大产值的出版物的资金投入力度,从而有效推动整个产业的优化升级,与人们的需求相适应,使其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4 结束语

数字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各种数字出版产品海量增加,它使得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变革性的改变,新兴的电子产品平板电脑、手机等阅读终端开始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严重的冲击着我国纸质出版产业的发展。不过在获得可喜的发展的同时,问题也是层出不穷,例如由数字出版引起的著作版权之争不断,法律的不完善,使得人们维权困难重重等。本文着重在于探讨未来我国数字出版业发展的策略,希望能为相关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陈依慧.比较优势与中国产业发展战略选择[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