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力学研究方向范文

力学研究方向精选(九篇)

力学研究方向

第1篇:力学研究方向范文

一、道的升华:刑法基本理念的廓清

《易·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用今天的话讲,道指抽象的一般规律的,而器指具体问题或具体事物。十七、八年前,有的学者提出要超越注释法学,并试图寻求自然法意义上的刑法[1],于是乎关于刑法哲学的研究开始兴盛。不过,直到今天,何为刑法哲学,乃至应否存在这样一门学问,仍莫衷一是[2]。无论怎样,刑法学研究总要有一种形而上的追求,即对于基本价值的确认和弘扬,而刑法之特殊存在,又有其特殊的内在规定性,因而也就有其特殊的功能(或言工具性价值),所以刑法学研究首先要面对两类价值:一是,通过刑法所要实现的价值,如正义、秩序等;二是刑法(实际上是刑罚)固有的工具性价值,如强制、剥夺等。正义、秩序、人权、自由等等价值,是社会共同的价值,不只是通过刑法来实现的,而在这一实现中,刑法(主要是刑罚)是被作为手段或者工具来看待的。对于刑法(实际上是刑罚)的工具性价值,是可能作为前一类价值实现工具的存在意义,或者说刑法之所以存在,正是因为它特有的强制性,所以具有无可替代的效用。以目前刑法哲学或者刑法基本理念所研究的视野,基本上在探讨第一类的价值,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第二类的价值,然而第二类价值恰恰是刑法存在的意义所在。

对于第一类价值的研究,是崇高但是又令人沮丧的。言其崇高,是因为这类价值是永恒的话题,是人类不断追求的目标,但何为正义、自由,则众说纷纭。这类价值,总具有“空核”的特征,在不同人看来,其内容是不同的,实际上不同人作了不同的赋值而已,所以每个人都在谈正义,但是谈的都是他们自己定义的正义。能否说,如此研究基本上以道德哲学来诠释通过刑法而实现的价值呢?无论怎样,对于正义这类价值或者理念的理解(或者赋值)应从现时的社会文化出发,从理性的一般人的角度去界定这些价值的具体内容。

对于第二类价值的研究,则多为研究者所回避。以个人的感觉,眼下谈“强制”、“剥夺”、“犯罪化”、“重刑”、“严打”乃至“意识形态”,多少有点“理论不正确”[3]的“负疚感”。然而,刑罚的存在就是意味着强制和剥夺吗?只不过,我们需要的是,合理的强制与剥夺而已。而判断合理与否,又不能以观念上的好坏来评价,而要看是否符合现实的情势:当犯罪率高发、民众安全感低的时候,偏偏要刑罚无区别地向“轻缓化”大步迈进,当政府调控社会的手段有限,却强调用更多的用民事和行政的手段来替代刑事的手段,当国家基本意识形态还是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候,却实质上奉自由主义学说为真理,学术与现实形成如此差距,无怪乎实务界对理论界的“本能”排斥。学术独立和自由,当然是极为重要的,不过,当刑法学研究带有“超现实主义”的风格,则必然懈怠其应有的责任。毕竟,刑法学是实用法学,而解决实际问题是研究的根本,无论是形而上的,还是形而下的。

对于第二类价值的研究,多少带有政治哲学分析的色彩了。确实如此,如果探讨刑罚本身的正当性问题,一定会追溯到个人和国家的关系,而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无非如此。刑罚的实施者与承受者之间,正是国家和个人的关系。而诸如罪刑法定、适用刑法平等等原则都可以看到政治哲学在刑法领域中的表态。最近探讨较多的“行政违法与犯罪的界限划分”问题,本质即是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划分问题。[4]所以说,刑罚权的运作和政治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然,学术独立与自由,对政治要有清醒的态度,应保持必要的超然,但是如果学术研究对政治不作必要的反应的话,采取“超现实主义”的态度,则近乎风花雪月,却不食人间烟火。

关于意识形态的问题,更为复杂,也更容易惹起争议。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法学者即提出“非意识形态化”的主张[5],实际上主要是去除苏俄时期以来的阶级学说。在国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也有提出“去苏俄化”的观点。[6]然而吊诡的是,在学术和思想体系都被类型化、符号化的今天,当抛弃一种意识形态会不知不觉地进入到另外一种意识形态[7]。在以往的刑法学研究中,意识形态的表述痕迹比较明显,如今在教科书中的痕迹并不清晰了。但是,如果涉及到基本问题时,则意识形态的观念诱导作用仍十分强烈。以笔者陋见,与其标榜学术的纯粹而孤芳自赏,不如因应(当然不是迁就)特定的政治现实,提出目前能够形成共识的政策和策略,当然包括刑法中制度和规范的改良。

这两类价值,当然是相互联系的。以刑法学研究的视野看,即应强调第一类价值对第二类价值的约束。虽然第一类价值的存在“空核”的特征,但是,对于其外延总是存在相当共识的。比如,从正义观念可以推导出比例性原则,就惩罚而言,成比例的惩罚才是正义的,反之则是不正义的。由于第二类价值的实现,是以实现第一类价值为目的的,所以判断第二类价值究竟呈现正价值还是负价值,其评判标准还是以第一类价值来衡量的,即便后者能够提供的标准并不总是确定的,并受到主观和客观的双重影响。

二、器的完善:刑法方法论的进步

最近几年,法学界对方法论的研究与运用日益关注。虽然对何为方法论、如何讲授方法论,如何运用方法论,看法不一,不过,在方法论上保持自觉的态度却日渐成为一种趋势。刑法方法论的研究,也呈现出繁荣的景象。然而,关于方法论的知识和关于方法论的实践,应当有清晰的认识和把握。以最近关于许霆案定性问题的探讨,在如何解释“盗窃金融机构”,犯罪与民事上不当得利的关系,乃至如何解释“盗窃”、“诈骗”等问题方面,存在不小的争议,尘埃落定后,以解释方法看待诸论者(尤其是刑法学大家)的论述,则会明显的发现,其使用解释方法的不同,简单罗列其差异点包括五个方面:(1)坚持客观解释论,还是主观解释论;(2)各解释方法的使用次序问题,尤其是文义解释应否具有第一性;(3)论理解释的根据;(4)通过不同方法解释得出的结论且相持不下时,是否应采用“法律存在存疑,有利于被告原则”;(5)犯罪与民事侵权、不当得利的关系,即是否非此即彼的关系。此外,围绕刑法第63条的解释适用问题、量刑的问题、类比推理[8],等等都有所热烈的争论。形成争议,以笔者看来,主要是因为两个方面的差异而导致的:一是,对刑法(尤其是刑罚)基本理念的认识,实际上就是上文提到对通过刑法要实现的价值和刑法的工具性价值的认识不同;二是,方法论的不同。关于这两点,只要坚持学术自由,永远都是形成学术争议的根源,而且根本无法强求一致。唯一能够做到的,无非是保持研究分析的合逻辑性、合历史性和合事实性,而这实际上又是方法的问题,即分析的方法、历史的方法和实证的方法。

刑法的方法,包括哲学上的方法论和一般认识方法。[9]哲学上的方法论之于刑法上的指导是显而易见的。德国刑法中犯罪论体系的变迁,其精神脉络可以明显看出哲学对刑法学影响的变迁:古典三阶层犯罪体系,受到自然科学实证主义的影响[10];拉德布鲁赫、迈耶、麦兹格、沃尔夫的犯罪论体系,受到新康德主义的影响[11];威尔策尔的目的行为论的哲学根据是现象学和本体论理论[12];罗克信则声称自己的犯罪论体系是尝试将新康德和新黑格尔思想重新处理[13];而雅各布斯则用社会体系理论(首先是卢曼的理论)的概念和范畴来表述刑法信条。[14]因而,对于德国刑法学关于犯罪理论体系的介绍和研究,忽视其背后施加影响的哲学方法论,则基本上是看到了花朵,而不知道用了什么花肥和土壤。显然,如果引用某种理论的话,负责任的研究起码应清晰地告诉读者:被引进的理论为什么会如此呈现?从比较研究方法看,结论不是最重要的,形成结论的过程是重要的。

我国刑法学理论,主流仍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5],然而,具体研究中是否坚持或者贯彻,就说不大清楚了。比如,在犯罪论体系的研究中,如何看待“社会危害性”理论?所谓有无社会危害性及社会危害性大小的评价,是一种价值评价,而且这种价值评价首先不是以规范的评价出现的;“社会危害性”的具体判断,是以综合事实为基础的。如果以新康德主义的方法二元论(即价值不能从存在引申出来,只能从价值引申出来),则这种社会危害性理论是有问题的,因为所谓社会危害只是一种存在,不能直接得出价值上的判断,而价值判断必须借助规范来实现。然而,辩证唯物主义则是方法一元论的,即价值是内在于存在的,对社会危害有无及程度的事实判断,实际上也在进行价值判断。所以说,社会危害性的判断,首先是事实的判断,同时也在进行第一次价值判断,其功能在于说明某一行为是犯罪的实质根据(立法上),某一行为作为犯罪被追求的实质根据(司法上)以及某一不作为犯罪的实质根据(保障人权);而规范评价是第二次价值评价而已,即以规范所承载的及所可能具有的价值来进一步过滤第一次价值判断的结论。当然,进行第二次价值判断,并非直接的价值判断,而是直接以承载立法者价值的规范来进行判断。以笔者浅见,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必然是排斥新康德主义和新黑格尔主义的。陈兴良教授认为,犯罪论体系研究,“问题不在于受何种哲学影响,关键在于这一犯罪论体系是否具有逻辑性和实用性”。 [16]这种提法是否反映某种实用主义的态度呢?以学术研究来讲,恐怕还是要有一定的哲学理论作为基础的,否则体系就失去其内在的一致性。当然,建立某个体系并非一定要依靠既有的哲学理论,也可以塑造自己的哲学基础,只是如此需要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关于刑法学的一般方法,按照俄罗斯学者的观点,包括法律技术方法和法律解释方法,前者又包括刑事统计的方法、社会学方法、系统方法、比较方法、历史的方法、数学方法和控制论的方法。[17]我国刑法学理论基本上认可分析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实证的方法)、比较的方法以及历史的方法。有些学者提倡刑法的经济学分析方法,以笔者陋见,更主要是数学模型的方法,属于分析的方法而已;至于说能否用经济分析的方法,比如说对刑罚进行经济学分析,当然可能也是必要的,不过,这时的研究已经不属于刑法学研究的范畴了,刑法(实际上是刑罚)的经济分析,不属于刑法学(狭义的)范畴。

刑法解释方法的运用,在所谓刑法注释学(或者说刑法教义学、刑法信条学)中十分重要的。实际上,任何人(包括非专业人士)在理解和解释刑法某一条文时,都在有意或无意、合理或不合理地运用刑法解释的方法。对于刑法学研究而言,重要的是,在解释刑法中如何遵循一定的解释规则。萨维尼说:“不能根据自己的品味和喜好来选择四种不同类型的解释[18];必须将这些不同的行为统一起来,解释才能奏效。不过,有时是这种解释的地位突出,有时则是另一种解释,只有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这个方向不能变。”[19]在不同解释方法之间,是可以建立一定次序的,对文义解释被普遍视为是首要的,“只有在‘多义’的语词意义中,也即辅助的意义中,其他的解释方法能有机会发挥作用。”[20]对于刑法解释方法而言,强调文义解释的首要地位,更是贯彻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当然,如此并非否定其他解释方法的意义,只是强调不同方法之间的次序作用和文义解释结论对其他解释方法结论的约束意义。至于论理解释如何运用,尤其论理解释的根据问题,则需要认真研究对待。其中,在进行所谓目的解释的时候,法的精神和事理应该是着重考虑的两个要素,而法的精神具体体现如何,以及如何把握事理(即现时公众的一般观念)则又是很复杂的问题。

三、陷入概念法学的犯罪论研究?

建立体系的任务,是在提供一种模型,而模型的优劣,首先不是以美感与否来衡量的,而以是否能解决待解决的问题。模型的优劣,似乎也不宜以是否科学作为评判标准,而只是要看与抽象的事实结构能否尽可能地吻合,坦白地说,绝对的吻合是不可能的,能够达到最大可能的吻合也就非常不容易了。犯罪论体系的建立,是令人着迷又令人遗憾的工作。言其令人着迷,是指构建有说服力的犯罪论体系始终是一个刑法学者梦寐以求的事情;令人遗憾,会发现所建立犯罪论体系永远不能解决所有与定罪有关的问题,在实现个别正义上总会存在遗憾。[21]

关于犯罪论体系的争论,是刑法学进入21世纪以来比较热烈的话题之一。无论是犯罪构成的捍卫者,还是德日体系的宣扬者,抑或是提出个人的判断体系,都会牵涉到这场争论当中,只是已有的争论似乎更多在谈逻辑问题以及与刑事诉讼的契合关系问题。反倒是对于如何建立一个体系及其根据,以及体系的效用等问题,在现有的争论中并作充分的展开。捍卫犯罪构成理论的观点,主要是基于务实的态度来提出自己的观点:既然实务界运用这一理论处理案件并无大碍,“倒灶”重来的意义就不大。而试图引入德日体系的论者,则批判犯罪构成理论的意识形态色彩及其逻辑结构问题。建立自己体系的论者也提出新的模型来勾勒“危害行为事实-犯罪”的判断模型。关于犯罪论体系的争论,表面上是何种分析模型为优的问题,而实际上是中国刑法学发展至今,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积累的知识,对既有理论的一次全面挑战。隐含的话语背景也值得思考:(1)既然前苏联从“肉体”到“精神”上全面崩溃,为何还要继续传承其犯罪构成理论呢?(2)30年来引进大量的理论主要直接来自德国,或者假道日本、我国台湾而实际上来自德国。30年积累的新的来自于德国的刑法知识,以这两方面所形成的背景而提出对既有理论的挑战,显然是片面而简单的思考。前苏联的崩溃,不必然导出结论说犯罪构成理论不科学,甚至犯罪构成理论在形成时苏俄的意识形态色彩,并不必然说明我国现有的犯罪构成理论就一定有苏俄时期的意识形态色彩。德日理论(实际上就是德国理论及其亚洲变种)只是全球范围内的一种比较有说服力的理论群,但是,并不意味着其代表着真理。如果不认真分析其形成的哲学方法论和文化背景,则仍将处于学术上的被殖民地位,而且即便被“殖民”,也是“半殖民”。

这涉及到比较研究的方法运用问题。好的比较研究,是应深入到文化中的研究,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现象或者规范上的研究,更非结论上的研究。德国的犯罪成立体系学说(犯罪阶层体系学说)纷繁复杂,推陈出新,不可否认德意志民族具有高强的思辨能力,而形成其理论更深的根源,还在于其文化和不同学者所坚持的哲学方法论。所以说,犯罪论体系的研究,首先不是一个逻辑问题。如果不深入到其体系的背后中去来理解这个体系,那么,很容易陷入到令人头晕目眩的概念当中,而如此形成的引入式研究,也难逃概念法学的窠臼。正像耶林所说,规范制定和规范适用并非仅仅是理性认识的过程;严格的概念划分是必要的,但对规范制定和规范适用惹眼则是不够的,“目的才是整个法的创造者”,而目的是由历史、社会和政治决定的,是不断变化的。[22]而不幸的是,国内现在的刑法学研究,日益陷入到对概念的执着追求中,这在犯罪论体系研究中最为明显。

对待犯罪理论体系的挑战,着眼点基本在社会危害性理论、犯罪主体以及犯罪与刑事责任的关系三个方面。

对于社会危害性理论的批判,首先是从逻辑上,于实体刑法意义方面以及可能推导出的结论方面加以批判的[23];而后,又与意识形态问题联系在一起。[24]而维护社会危害性理论的论证,则认为其与罪刑法定原则并不矛盾,并强调司法者运用判断社会危害性的必要性的可能性,同时也提出刑法第13条“但书”具有“照应功能”和“出罪功能”。[25]社会危害性理论似乎符合社会法学的观念,与自然法理念也不违背,如何将一种行为作为犯罪加以规定,以及作为犯罪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总要给公众一个回答,同时也要符合其基本的正义观念,仅仅以法律规定是犯罪来回答,是一种不讲理的态度(法实证主义的态度)。而如今理解犯罪,显然并非只强调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同时不可缺少的要强调刑事违法性。更何况,社会危害性理论所具有的出罪功能(保障人权的功能)不可小觑。试想,所谓“超法规的正当化事由”,其合理性根据又是什么呢?无非是不具有社会危害性而已。[26]社会危害性理论实际上也有一定的程序意义:侦查机关在立案阶段、检察机关在做出相对不起诉时乃至在行政机关向侦查机关移送案件时,多少能看到这一理论的实际运用,即便抛弃这一理论而代之以其他理论,实质的根据并没有本质的不同,此外诸如刑事和解等新制度的探寻,也多少体现了这一理论的影响。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都有必要区分犯罪主体和受刑主体、犯罪能力和受刑能力,即便两者在绝大多数情形下是同一的。在刑事责任评价阶段,自然人可能因为死亡、罹患精神病、具有外交豁免权等原因而不被追究刑事责任,单位可能因为破产、解散等原因不复存在[27]。但是,在犯罪论(以及刑事责任论和刑罚论)里,主体的形象应当是同一的,无论从客观上显现出来的身份性质、年龄,还是主观上的能力问题,都属于同一主体的不同面,而且此时主观和客观上的划分基本上是无意义的。将无论从存在角度同一的主体,还是从价值角度同一的主体,分裂其主观性质和客观性质而归入客观构成要件和主观构成要件[28],其犯罪主体的形象,无论是人还是单位,都被刻意地分割成不同的要素而归类。犯罪主体也是主体,虽然是认识对象,但是并非可以任意拆散的机械。犯罪论里对人的看待,仍是将其视为自然意义和社会意义的人来看待,因为犯罪主体作为人的价值同样是应予尊重的。

犯罪与刑事责任的关系问题,争论不休近20年,但是即便到今天关于该问题的共识几乎不存在。而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如何看待刑事责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功能的问题。如果认为是“犯罪故意中不包含非难的意蕴,从而不得不另创一个刑事责任的概念以解决主观上可谴责性”[29],则似乎错会了刑事责任的理论价值。关于刑事责任应该而且事实上作为独立的范畴,可以展开宏大的论证。这里只提出两点:(1)犯罪是一种法律行为,是法律事实的一种,而法律行为虽然是人或者单位来实施的,其本身能反映行为人的恶性,但是本身并不具有人格评价的功能,而之所以对犯罪人进行人身的限制或剥夺、财产的剥夺,其根据是建立在人格危险评价基础上的,所以要有一个刑事责任的范畴来解决人格危险评价问题。对犯罪的评价(犯罪论的解决的问题)不能替代对人的评价(刑事责任论解决的问题)。(2)法律行为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犯罪即引起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使国家与个人之间形成一种关系,而其内容就是刑事责任的有无及程度。所以从法律关系的角度看,犯罪是引起刑事责任评价的事实根据而已,但并非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以今日刑法学关于犯罪论的趋势,其走向概念法学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无论是维护还是批判,创造还是颠覆,自然哲学与价值哲学的运用在犯罪论中都应是自觉运用的。犯罪论体系的构建不是搭积木,可以随便推倒重来,具有类似一种建筑设计的理念十分重要的:实用而美观。

四、寻求更好的刑罚

近年来刑事司法改革,说到底还是解决如何更好地运用刑罚权的问题。刑罚权的运作是一项特殊的国家管理活动,因而保障其正常而高效的实施,在耗费最少社会资源的同时发挥更好的调控社会的作用,无疑是我们所期待的目标。追寻更好的刑罚,首先要从理论上要廓清三个方面基本问题:(1)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显然刑罚是国家对个人和单位进行的惩罚,因而合理的刑罚,以合理的国家和个人关系为前提,而在这对关系中,如何约束国家权力并使之合理化,至为关键。(2)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的关系。中国特色,实际上是指中国特有的历史和现实,而社会主义是基本制度,也是基本的意识形态,更代表的一种方向。刑罚运作机制的完善,显然也不能脱离两者,既要兼顾中国固有的文化基底,也要考虑社会主义的基本观念。(3)宪政与刑事法制的关系。刑罚运作的一切,都要以宪政为基础,要与其目的保持一致。而自觉地以宪政作为分析刑罚运作中出现的问题,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观念。

以今日的刑罚权运作看,存在诸多具体问题,因而有必要通盘考虑,提出全面的解决方案。以笔者陋见,应主要考虑四个方面:(1)彻底清算不均衡的重刑主义。纠正重刑主义,是反对重刑主义过于强调刑罚的严厉和惩罚功能以及对于刑罚的偏好和迷信;而纠正“不均衡”,是对各种刑罚之间的比例关系进行调整。(2)对刑罚权运作体制进行优化,是对刑罚权划分、配置、行使、监督整个过程进行调整。刑罚权作为一项公权力,虽然具有和其他国家对内权力一样的社会管理特征,但是其作用的对象、强度都比较特殊,而这项权力本身涉及社会基本秩序和价值,其运作会牵动社会诸多敏感神经,因而保障其运作的理性化、科学化、形式化和公开化十分重要。(3)对现行刑罚权运作中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方法论进行检讨。如此并不是说,这两种方法论本身绝对得不可取,而是说,在刑罚权运作中实践这两种方法论,会造成对其他价值的忽视。现行刑罚权运作体制中,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痕迹非常明显,由于过于强调维护社会秩序,对这一过程中具体的人的价值和利益就会置于第二位甚至完全忽视。在刑事法中,无论是作为侵害者的犯罪人,还是被害人,都是具体的人,因而解决他们的权利的剥夺和救济问题应当是刑事法关心的基点。作为权利剥夺基本形式的刑罚,虽然要通过惩罚来确保法秩序的不可侵犯,但是也要发挥刑罚本身“救赎”的功能,即不是单纯为了惩罚而惩罚,更是改善而惩罚。(4)刑罚权运作机制乃至整个刑事法制置于宪政之下,已经形成共识并已经付实践,但是,仍要看到刑罚权运作体制与现行宪政仍存在不协调之处。比如,关于剥夺政治权利刑与现行宪法关于政治权利的界定不相吻合,刑法中对公民言论自由的保障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刑法中对不同所有制经济的保障采取不同的态度,对非公有制经济保障明显不足;等等。

五、结语:期待更多共识与合作的刑法学

北京一些大厦顶部都建有中式的屋顶或者亭子,有人说这些建筑是“穿西服戴着瓜皮帽”。而今,在北京的中心位置,以天安门广场为中心,中式的天安门、苏式的人民大会堂和历史博物馆、欧洲现代风格(国家大剧院)的建筑杂糅在一起。中西结合、古今结合,现在觉得也挺好的。

今日之刑法学,又何尝不是如此。面对古今中外,刑法学理论的进步都要时时关照这四个维度。但无论怎样,总要从我们的实际情况出发,首先具有必要的主体意识来看待来自四个方面的信息和挑战。刑法学研究,和任何其他社会科学研究一样,并非提供真理,而是提供有说服力的理论,进而形成最广泛的共识。这种共识显然不仅仅是刑法学界这个小圈子的共识,而是与其他社会共同体的共识,不过,形成最大范围的共识,还是应从小圈子的共识开始。小圈子内共识的建立,应努力实现研究者之间基本价值和一般研究方法的认同,认同并非强求一律,而是彼此关照、弥合不必要的差异。  [1] 参见陈兴良著:《刑法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02页。

[2] 美国学者胡萨克所著的Philosophy of Criminal Law, 中译本的书名是“刑法哲学”(谢望原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不过,书名译为“刑法原理”似乎更为妥当。Philosophy这个词,相当于中文的哲学、原理、理论体系等意思(参见《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839页)。哲学是研究存在及其意义的学问,而这本书的内容基本上在谈犯罪和刑事责任(liability)的问题,并未涉及刑法作为现象的存在及其意义问题。如果参考现有关于法哲学的著作,无论在自然法学、法实证主义还是社会法学,都是探讨法和法律的如何存在以及怎么存在的问题。法哲学读起来更像是法思想史,也是这个原因,因为不同学派看待法和法律的存在是不一样的。

[3] 套用“政治不正确”的说法。

[4] 刑法第13条、第37条,都可以看到权力划分的影子。

[5] 例如,E·И·捷姆诺夫说:“基础性和真正学术性的国家学理论和法学理论,运用全部方法论手段,脱离意识形态化和死啃书本方式,不仅可以成为政治法律进程积极发展的必然因素,还是它形成的条件,并成为正在经受危机的社会的统一和团结因素。”【俄】B.B. 拉扎耶夫主编:《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王哲等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5页。

[6] 刑法学界比较鲜明地提出“去苏俄化”口号的是陈兴良教授。参见陈兴良:《刑法知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代序”第9页。

[7] 参见燕继荣著:《政治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3页。

[8] 比如,以“我家被盗了”实际意味着“我家的财物被盗了”,来类比“金融机构被盗了”实际意思就是“金融机构的资金被盗了”。这个类比是有问题的:“我家被盗了”,实际意味着“有人进入我家偷走了我家里面的财物”,如果没有在“我家”里面偷走属于“我”的财物,显然并非“我家被盗了”。以此类比“金融机构被盗了”,应指“有人进入金融机构偷走了金融机构的财物”。

[9] 参见Η·Φ·库兹涅佐娃、И·Μ·佳日科娃主编:《俄罗斯刑法教程》,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

[10] 参见许玉秀著:《当代刑法思潮》,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118页;另见【德】克劳斯·罗克辛著《德国刑法学总论》,王世洲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23页。

[11] 参见许玉秀著:《当代刑法思潮》,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131页。

[12] 【德】克劳斯·罗克辛著《德国刑法学总论》,王世洲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23页。

[13] 参见许玉秀著:《当代刑法思潮》,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143页。

[14] 【德】克劳斯·罗克辛著《德国刑法学总论》,王世洲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25页。

[15] 例如,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赵秉志主编:《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页;张明楷著:《刑法学》(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3页。

[16] 参见陈兴良:《刑法知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代序”第13页。

[17] 参见Η·Φ·库兹涅佐娃、И·Μ·佳日科娃主编:《俄罗斯刑法教程》,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10、11页。

[18] 就是语法解释、逻辑解释、历史解释和体系解释。

[19] 引自【德】伯恩·魏德士著:《法理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13页。

[20] 【德】卡尔·恩吉施著:《法律思维导论》,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96页。

[21] 罗克辛指出,体系性思考存在四方面的问题:一是忽略具体案件中的正义性;二是减少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三是不能在刑事政策上确认为合法的体系性引导;四是对抽象概念的使用。参见【德】克劳斯·罗克辛著《德国刑法学总论》,王世洲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30页。

[22] 引自【德】伯恩·魏德士著:《法理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10页。

[23] 参见李海东著:《刑法原理入门(犯罪论基础)》,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7-8页。

[24] 参见陈兴良:《刑法知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代序”第15页。

[25] 参见储槐植著:《刑事一体化》,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468页以下。

[26] 当然,也可以说缺少实质的违法性,或从实质的犯罪论来进行解释(参见张明楷著:《法益初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63-265页)。不过,以笔者陋见,实质的违法性理论与社会危害性理论并没有本质不同。

[27] 但是,单位犯罪中的单位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并不因单位主体的终结而不承担刑事责任。

[28] 参见张明楷著:《刑法学》(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26页、第250页。如果将行为主体因为身份因素纳入客观的构成要件,为何不将责任能力、责任年龄也一并纳入,虽然二者属于主体的构成要件要素,而按照德日的理论,“即使其没有达到法定年龄、不具有责任能力,也不影响对其行为的违法性的评价”,但是,一个人的年龄、精神状态并非他自己决定的,这和他是否家庭成员、男性与否是一样的,况且行为人的责任能力、法定年龄在其行为前就已经客观地存在了,如此甚至不妨说这些都是客观的因素,而非主观的。而将犯罪构成区分为客观构成要件和主观构成要件,这一理论思路与将构成要件是否符合作为单一范畴进行判断的理论结构又是不同的,后者的功能就是判断是否法律规定的构成要件,因而将行为主体纳入到客观构成要件中去能说得过去,而前者并非如此,因为前者仍旧延续着前苏联犯罪构成的区分思路,即是从犯罪成立与否谈客观、主观,而非仅仅是构成要件符合性部分谈主观、客观。实际上,即便德日理论中,将行为主体因素纳入到客观构成要件而归属到不法中,仍有同样的问题。如此的目的,也无非是迁就相关的理论解决,比如对精神病人、未达法定年龄的人正当防卫问题。在这样的理论中,同样可以看到分裂的主体形象,将故意分别纳入到构成要件和罪责部分,其效果也是如此,对于行为人来讲只有一个意思,却被分割为几片而归入到不同的判断中去,与其说,这种理论是科学的理论,不过说,是一种机械的理论。

第2篇:力学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研究型课程;教学模式;能力评价;考试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1-0114-02

研究型课程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它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不同研究课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独立自主的开展研究,主动的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从中培养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课程[1,2]。研究型课程教学中,老师不再是“讲台上的圣人”,而更多地起“场外教练”的作用;不仅仅传授知识,而是遵循认识规律,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过程、提供教学资源、提供学习建议,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控制,关键环节是对学生进行启发、激励、引导和指导,并及时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研究型教学方法改革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考核方法。如果传统的考核方法不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就很难深入。评价对教育教学实践具有不可忽视的导向、鉴定、改进、激励和管理作用,即所谓的“指挥棒”,完善考试与评价制度是推进研究型教学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要使研究型教学的推进工作顺利开展,就必须对考核和评价加以重视。

目前我国高校考试更多地表现为知识导向,而非能力导向,而高校除了要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外,更要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3-6]。因此,能力的考核应该成为考试的重要内容。但是,大部分高校的考试内容依然侧重于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注重知识的再现水平,而忽视了对学生运用知识能力的考察,造成学生死读书本、知识面窄、兴趣缺乏,只习惯于接受和承认已有的结论,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7]。目前,高校考试在考试内容和形式上存在的缺陷,使考试不能很好地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失去了能力导向的功能。

为此,笔者对研究型教学模式下面向能力评价的考试方法改革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提出具体的改革内容和实施方案,期待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全面地、科学地考查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给予学生公平、公正的综合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一、国内外考试方法现状分析

我国高校因教学环节的不同,考试方式、方法也不尽相同。通常采用的有:传统考试和标准化考试两种形式。传统考试一般凭经验命题、主观评分、题量较少、覆盖面窄、评分误差较大;标准化考试从命题到考试,从评卷到登分,各个环节都力求规范标准,减少或避免各种误差,能较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成绩。但标准化考试很难考核出学生的分析和创造能力。开卷考试虽然可以避免学生死记硬背,能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因答案不统一,评阅试卷带来误差较大;闭卷考试相对命题简单、阅卷准确方便,但会导致学生死记硬背,很难考查对学生运用知识的灵活性与综合能力;口试拟题范围广,既能督促学生全面系统地复习,又能较准确而深入地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广度、深度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水平,有助于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但考试时学生易紧张,很难深思熟虑,教师如有精力分散,则会影响评分的准确性;实践能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不好衡量,考核效率不高。

国外高校的考试方法比较复杂,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且每部分占总成绩的百分比也不同。第一种是笔试,上千人的学生同时考试,考试的场面会很宏大,每个学生的考试科目都不相同,这样有效避免了学生作弊。第二种是个人陈述,每个学生都必须在课堂上向老师和其他学生陈述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第三种是论文。国外高校的作业一般都是论文形式,学生必须阅读大量的相关书籍才能完成论文。第四种是平时作业,学生们被分成小组来共同完成一个作业,这样他们不仅可以互相交流观点,还能培养团队精神。

二、面向能力评价的考试方法改革内容

研究型教学模式下面向能力评价的考试方法,应由原来单一性的知识技能能力测评转向学生对知识的创造性运用、加工、组合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评价[4]。这种考试方法的改革,应从考试形式、命题方式、考试内容方面打破传统考试方法的局限性和不科学性。具体改革内容有:

1.考试形式改革。结合各学科、专业的特点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的需要,积极推进多元评价方式改革,多层次的考试方式灵活组合,来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获得,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适应社会的需要。

2.命题方式改革。命题要突出能力的考核,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自由发挥空间,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与能动性。同时,考试命题要从学生培养目标全局出发,反应课程教学的目的。

3.考试内容改革。笔试考试,不论是开卷还是闭卷,内容均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的测试;口试考试的内容,应该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反应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全面深入测试;操作考试内容,要重点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间的相互配合和协作能力;课程论文,应该考核学生对图书馆资源利用的能力及写作能力;竞赛及设计报告,考察学生对课题研究的参与性、主动性和创新性,以及设计报告的撰写水平和口头汇报中的表达能力。

三、面向能力评价的考试方法实施方案

针对前面提出的改革内容,可采取的实施方案如下:

1.考试形式实施方案。考试形式要摒弃一张试卷与一次考试的定论的评价模式,采用多种形式和多层次灵活组合的考评方法。如采取笔试、口试、操作、课程论文、设计报告、竞赛等形式;依据考试形式拟定不同的考试时间等。

2.命题方式实施方案。转变命题思路,降低考查机械记忆试题的分量,试题渗入工程背景,考查学生对专业理论及方法的工程理解和书面科学表达能力。命题过程要求学生全员参与。依据教学大纲、师生共同研究讨论制定命题原则,要求等具体事宜。在课程结束的前两周,按学习小组分配具体命题任务,可以每个学习小组负责不同的类型题,每组每人各出一道题,且题目内容不能重复。促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人与人、组与组的交流讨论,积极主动的完成命题任务。全体学生在命题过程中进行主动性的研究性学习。

3.考试内容实施方案。笔试考试,试题内容的设计要体现研究型教学的要求,即试题必须具有研究性的特点。即使是概念题也必须是通过分析、理解相应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才能作答。题目要有难易程度不同的区分,以便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既要有单一的知识点测试,又要有利用综合知识解决问题的考核,还要考虑考场纪律的现实情况。试题必须增加考生通过“东张西望”所获得信息的难度,即使采用选择、填空这种简答的作答形式,答题时必须附加说明选择理由,否则不给分,从而消除蒙题的可能。

口试考试,将课堂启发式教学提问变为课堂随机口试。口试题要根据教学大纲内容合理设置和以学生主动提出的问题为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主动作答来获取成绩,每人作答次数不限,哪节课作答不限,作答成绩不理想可以下次再答,直到满意为止,课堂教学全过程中不作答成绩则为零。口试题的设计必须按照教学大纲精心合理设置,抓住每次课的教学中心和重点,教师仅仅是引导、答疑和师生共同解惑。这种考评方式会使学生逐渐养成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后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有利于开展好研究型教学。

操作考试,采取学生间相互配合和协作的方式来进行;课程论文,考查学生对图书馆资源的利用能力、对文献的归纳总结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及写作能力;竞赛及设计报告,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考察学生与课程相关的课题研究、创新创业大赛、设计大赛等活动的参与情况,这种考评不以结果是否获奖为尺度,主要是重视考查学生的参与过程所表现出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以及设计报告的撰写水平和口头汇报水平。

四、结语

“研究型课程教学模式下的面向能力评价的考试方法”,可以成为实现研究型教学的教学评价和教学目标的一种重要手段。这种考试方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从多个方面、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发挥各种考核形式的长处,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综合能力体现给出公平、公正的评价。而且通过这种考试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真正达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杜烁.中国高校俄罗斯地理课研究型课程教学模式研究[Z].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龙继林.基于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新探索[J].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09,(12).

[3]陈兴文,白日霞,李敏.开展研究型教学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1).

[4]黄晓东,何奎.研究型教学在工科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6).

[5]展涛.我国研究型大学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1,32(1).

第3篇:力学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 全科医学方向班 就业 综合能力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he employment comprehensive ability for students of the setting of general direction medicine class in three-year junior level of clinical medicine specialty. Methods At randomly, per100 students were selected from our school level 2014 three-year clinical medicine and clinical medicine professional (general medicine direction) of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general medicine experimental group , respectively. Control group was taught according to traditional teaching curriculum before, add a general medic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course in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nd skills assess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linical medicine, on two groups of students. the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nd the theory and practical skills appraisal resul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 then evaluated the effect of reform. Results The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results shows higher recognition in various aspects ability to improve in all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linical skills examination score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mpared the two group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Conclusion The general medicine direction class setting in clinical medical specialty of the three-year college level help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comprin ehensive quality and ability,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clinical medical specialty; general medicine direction class; employment; comprehensive ability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1-0213-02

国内外的大量实践证明,社区卫生服务是解决当前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是满足居民基本的医疗服务需求的最佳方式,它在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快捷、优质、价廉、连续、综合的卫生服务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的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和推广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与此同时也面临不少的困难和问题,其中全科医生队伍建设问题突出,全科医学人才的严重匮乏已 经成为制约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 的一大 “ 瓶颈”[1]。针对目前现状,201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印发的《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下大力气狠抓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2011年又由卫生部下达并贯彻执行《关于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向中西部地区投入专项资金8720万元,有层次、有步骤推进全国范围内的全科医师培训工作,力争基本实现城市每万名居民有1-2名全科医生,农村每个乡镇卫生院有1名全科医生的总体目标,以弥补当前卫生缺口,从根本上缓解就医压力。

而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医学院校的陆续扩招,升学门槛放低,毕业生的数量不断增加,临床医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亦随之不断增加。而对于一些专科层次的临床医学毕业生来说,由于学时短,学历低,动手能力不强,学生综合素质不高,使其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再者我国医学专科生的培养一直沿用医学本科生“掌握现代医学专业诊疗技术、满足医院需求的专科型临床医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训内容,绝大多数医学专科毕业生因缺乏以预防保健与健康管理为主导的全科医学知识与技能,难以适应或安心在基层社区卫生机构从事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综合性卫生服务工作,毕业生“下不去、用不上”的现象严重。这直接影响到了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的未来发展。如何解决目前全科医师匮乏与高职高专医学院校临床医学毕业生相对过剩的供需矛盾,已成为当前扼待解决的主要问题。鉴于目前的严峻形势,我们在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开设全科医学方向班,进行定向培养,为全科医师的培养探索一条快速有效的新途径。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以我校2014级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采用1.5+1.5人才培养模式)作为研究试点进行改革,结合个人意愿选取其中部分学生入选全科医学方向班,开设全科医学课程培训。然后主要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随机选取该2014级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和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各100名学生分别入选正常对照组(年龄18~22岁,男38人,女62人)和全科医学实验组(年龄18~22岁,男39人,女61人)。两组学生均为高中起点,全国普通招生,学制3年,年龄、性别比例、教育背景及以前学习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对照组按以前传统培养模式进行后继的半年理论学习与见习、一年实习活动,全科医学实验组则按照全科医师培养模式开设的半年全科医学相关课程培训,而后进入一年的实习环节。

2.方法

2.1实验方法 :在学生学习期间,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不同组别学生进行各方面能力提高满意度调查。通过该项调查了解学生的自身对综合素质能力评价情况,从而有助于修订培养目标及专业设置和相关课程设置内容,有助于指导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学期末汇总分析比较不同组别学生毕业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通过量化考核方式进一步评估不同培养方式下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差异。

2.2评价方法 : 自行设计问卷,围绕人文素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临床思维能力、沟通能力、预防观念、保健意识、健康教育意识、康复治疗技术、动手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查。课后发放问卷,问卷有效回收率100% 。以百分制形式统计两组理论及实践技能考核成绩。

2.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4.0软件统计,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二、结果

1.两组学生对综合能力提高的认可度评价见表1

2.考核成绩

对照组理论考核成绩平均分数为73.4±2.3,实验组理论考核成绩平均分数为89.57±3.1,两组平均成绩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

三、讨论

全科医学起源于18世纪的欧美,正式建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80年代后期引入中国。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知识理论体系,主旨是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综合性、负责式照顾,并将个体与群体健康融为一体[2,3]。现在已在我国已迅猛发展起来,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我校在省内较早的在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内开设全科医学方向班,毕业前期就在学生中间渗透全科医师理念,进行较科学的全科医生课程培训,使其具备全科医师的基本素质,此行为节省了大批的人力物力资源,缩短了岗位适应时间,且还可以极大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及就业空间,迎合了目前全科医生队伍匮乏的岗位需求,既顺应了当前卫生改革的潮流,成为有效扩充全科医师队伍的一支生力军,起到与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异曲同工的作用。又探索了一条有力解决当前就业严峻形势的可行出路,同时还可以改革学校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迎合岗位需求,提高毕业生的质量,极大提高临床专业医学生的就业率,对于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的长期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也为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培养方向的设置提供了新的理论及数据支持。

研究结果表明全科医学实验组的临床理论与技能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理论考核成绩平均分数为73.4±2.3,实验组理论考核成绩平均分数为89.57±3.1,两组平均成绩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

参考文献

[1]肖纯怡,程晓明.全科医生队伍建设与全科医学教育现状分析[J]中国全科实践,2003,6(8)642-644.

[2]曾坪,罗森林,何坪,等.重庆市某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行现状分析 [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7):1245.

第4篇:力学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性格 内向 外向 英语口语 非英语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2-0079-02

近年来,中国与西方国家间的频繁交流无形中提升了英语在中国社会和教育中的重要性。研究者一直在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便学习者能够有效地学习。然而其结果并不令人满意。研究者逐渐认识到与外语教师的教学方法相比,学习者的个体因素更能决定其英语学习的成败。于是,在外语教学领域,学习者的个体因素如动机、性格等,便成了研究者关注的新焦点。在中国,也有许多研究者对性格因素与英语能力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然而其结论尚未统一。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性格类型(从内向、外向角度)对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

一 国内外文献研究现状

虽然学习者的性格通常被人们当作影响语言学习成果的主要因素,但内向、外向性格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并未得出统一结论,其关系也未得到证实。基于种种不确定,Ellis就内向、外向与外语学习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两个假说。其一,外向性格与基本的人际沟通技巧间呈正相关(BICS);其二,内向性格能够帮助内向者更快地发展语言学术认知能力(CALP)。Rossier、Rubin、Strong的研究结果都表明,外向学习者在交流能力的提升上更有优势,国内研究者如梁晓波、王雪梅、李民、倪高生等人的研究也都为BICS假说提供了支撑。此外,也有不少研究者为CALP假说提供了依据,其中包括Eysenck、Busch、Carrell et al.等外国研究者,以及吴一安、王雪梅、李民等国内研究者。然而,也有一些研究者对Ellis的假说提出了质疑与反对,如Naiman et al.、何小凤、杨敏敏、王保红、尹穗琼等,其研究结果显示,性格内向、外向与英语学习成果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关系。

二 研究方法

1.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检验学习者性格与其英语口语能力之间的相关性,探索外向学习者与内向学习者在英语口语能力方面存在的差异,以期为英语口语教学与学习提供一些启示。

2.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西安工程大学167名非英语专业大一、大二学生为对象,其中包括63名男生、104名女生。他们的年龄均在18~21岁,平均年龄为18.9岁。所有研究对象均为西安工程大学卓越班学生,参加了学校为特定专业学生开设的英语听说课。本课程以统一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为指导,并遵循统一的教学评价原则。

3.研究工具

本研究以问卷、测试及访谈为研究工具。本文笔者首先通过龚耀先修订的艾森克内向/外向量表来调查受试者的性格类型;其次以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测试标准为原则,通过统一的英语口语水平测试来调查研究对象的英语口语能力;最后,运用Excel 2003和SPSS16.0对数据进行分析。另外,笔者将访谈作为辅助工具,对研究对象的性格进行辅助调查。

三 研究结果与讨论

1.学习者的性格类型

本文笔者通过问卷对167名研究对象的性格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所有问卷均为有效。根据问卷调查结果,167名研究对象中,性格内向者有37名,占22.2%;外向者有49名,占29.3%;剩余81名研究对象的性格介于内向与外向之间,占比48.5%。

2.学习者的英语口语能力

英语口语测试满分10分,本文笔者及各带班教师以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测试标准为依据,对每位研究对象的口语能力进行评估。测试结果表明,167名研究对象的英语口语成绩分布从4.0分到9.5分不等,且研究对象的英语口语成绩呈正态分布。

3.性格与英语口语能力的相关性

本研究采用Pearson 相关性分析及独立样本T检验对学习者性格与其英语口语成绩的相关性及内向、外向学习者在英语口语能力方面的差异性进行研究。首先,笔者把研究对象的性格T分数与英语口语成绩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以检验性格类型(内向、外向)与英语口语能力间的相关性。其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如表1所示,性格与英语口语能力的相关性在0.01水平上具有显著意义,且英语口语能力与性格呈正相关。但由于相关系数偏低,所以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并不强。因此,学习者的性格对其英语口语水平的影响是有限的。

其次,作者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对内向、外向学习者在英语口语水平方面的差异性进行了检验。结果如表2、表3所示:

由独立样本检验结果可知,内向、外向学习者的英语口语成绩方差无显著性差异,且内向学习者和外向学习者的英语口语成绩存在显著差异。此外,外向学习者英语口语成绩的均值8.0612远高于内向学习者,表明外向学习者英语口语的整体水平高于内向学习者。

四 结论

结果表明,学习者的性格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其英语口语水平的高低,但它绝不是决定性因素。同时,内向学习者和外向学习者的英语口语能力确实存在差异。然而,尽管外向学习者英语口语的整体水平比内向学习者要高,且外向的优秀学习者的数量也比内向的优秀学习者要多,但在内向学习者中也不乏高水平的英语口语学习者。所以,英语口语水平的高低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而性格因素只是其中之一。只要找到正确的、适合自己的方法,比如有足够的学习动机或使用适当的策略等,内向学习者也可以学好英语口语,并准确、流利地表达英语。因此,英语教师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应更加重视学生的性格差异,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英语口语学习者应当认清自身性格在英语口语学习中的优缺点,通过适当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主动性,扬长避短,争取在英语口语学习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李民、陈新仁、肖雁.英语专业学生性格类型与语法、语用能力及其意识程度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09(2):119~124

第5篇:力学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学术驱动;研究生教学;科研能力

文章编号:1672-5913(2017)07-0114-04

中图分类号:G642

0 引 言

高校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研究生学制有时间限制并有科研任务,因而尽快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成为急迫任务[1]。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一般由导师承担。研究生经过第一年的基础课程学习后才正式进入由导师承担的科研能力培养阶段。笔者对低年级研究生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研究生直接进入科研进程,避免漫长而目的不明确的基础课程学习,这样能较快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并使其尽早进入科研状态。

1 低年级研究生基本特点

研究生刚入学时,几乎没有什么科研经验。大学本科的教学模式主要可分为两大类:研究型教学和非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模式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对研究能力的培养,而非研究型教学则忽视对科研能力的培养[2]。即便在研究型教学模式下,低年级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非常有限的[2],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学科前沿了解甚少。本科生所接受的通常是基础教育,教学内容相对老旧,特别是在计算机领域,知识更新较快,专业知识更加容易过时。

(2)缺乏深入的专业知识。国内大学教育基本是通识教育,根本目标是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多方面基本能力、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修养的人才[3]。在课程设置上表现为,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广而不深入、散而不系统。

(3)较少接受科研能力的培养。目前国内大学普遍存在科研和教学分离现象,很多高校对教师进行分类考核,分为纯教学型的或纯科研型,其结果是,本科生较少接受具有科研能力教师的培养,缺乏基本的科研知识和信息获取能力,如有些本科生甚至不知道ACM、IEEE、Springer等学术社团。

(4)缺乏创新意识和沟通能力。大学本科教学的模式主要为两段式或三段式[2],即“基础教育+专业教育”或“普通教育+专业教育+临床教育”。缺乏师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研讨,使学生的主动性、创新能力、表达与沟通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

低年级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本科毕业生相差无几。上述分析表明低年级研究生处于科研的入门阶段。在有限的学制时间下,他们的科研能力亟待提高。

2 学术驱动教学方法概念

学术驱动教学方法是指通过师生互动、课堂研讨以及课外作业的模式,在问题发现与解决、主动性培养等科研基本能力和态度方面提高低年级研究生科研能力,使其快速进入科研状态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具体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

(1)“新”。是指课程内容要采用新应用,即围绕本学科当前的新问题、新方法、新系统、新方向等研究话题选择课程内容。

(2)“科学问题”。是指从新应用中寻找值得研究的学术问题以及学术问题的凝练。

(3)“学术工具”。是指求解学术问题的理论或者系统方法。

(4)“表述”。是指 “科学问题”及求解方法的科学描述。

(5)“交流”。包括信息的获取与研讨。信息的获取是指通过各种渠道(如各种科学文献数据库等)获取科学技术发展信息。不仅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特别是学术信息的能力,还要注重学生对学科和学术方向基本概念的把握,从而能使他们从庞杂的资料中遴选自己所需信息。信息获取是获知“科学问题”和“学术工具”的重要手段。研讨是获取学术信息之后,师生之间探讨自己的观点,包括所发现的新问题或新方法等。

3 教学内容与模式

笔者以所教授的研究生课程“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为例,介绍学术驱动教学的内容和模式。

3.1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突显“新”字,围绕“科学问题”和“学术工具”展开,以基础知识为应用。具体地,“新”是指将最新研究成果编辑成为教学应用范例。在授课过程中,讲述范例中学术问题的由来、凝练和描述,使学生理解“科学问题”;通过讲解科学问题的求解过程,使学生理解“学术工具”,即基础知识如何运用。例如,笔者教授“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课程采用的一个教学案例是,首先以无线自组网中的概率覆盖最新研究为例,讲解概率覆盖科学问题,而后介绍解决该问题所需的“学术工具”――概率规划。

3.2 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决定了教学方法实施的效果。结合研究型教学的特点,学术驱动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包括课堂讲授、课外作业、课堂研讨3个方面。

1)课堂讲授。

课堂讲授内容包含几个研究方向,每个研究方向包括几个彼此相关的研究热点。其目的是从每个研究方向的讲解中找到新的研究热点,从而帮助学生快速找到值得研究的科学问题。在讲解研究热点时,从时新的科学问题的讲解入手,再到找寻学术工具。以“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为例,讲授内容分为3~4个研究方向,包括无线网络覆盖、无线自组网定位、基于智能手机的应用以及智能计算。每个研究方向包含3~4个研究热点(如无线网络覆盖中的容错栅栏覆盖,基于智能手机的室内导航、基于群智计算的激励机制等),每个研究热点讲授1.5个学时,因此每个研究方向讲授6~8个课时。

2)n外作业。

课外作业分为以下3个部分:

(1)熟悉基本的科研资料搜索工具和方法。学生通过该作业了解科研资源的获取方式,以及行业最新发展状况和应用。

(2)在特定的研究领域找寻最新学术成果及科学问题。学生通过该作业培养自己的“科学问题”凝练能力和“学术工具”查询能力。

(3)讲述最新的研究热点、学术问题和工具。该作业的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发现科学问题和学术工具的能力。例如,“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中的无线覆盖,它是无线通信中普遍存在的议题,为此笔者布置作业为:查询无线传感器网络领域中无线覆盖相关的最新学术论文,并理清其所研究的学术问题。

3)课堂研讨。

课堂研讨是突显本教学法效果的关键环节,包括师生之间围绕科研热点的自由讨论,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在课程讲授中,每个研究热点讲授结束时,安排15分钟时间研讨;另外一部分是学生宣讲自己的作业,内容主要包括最新研究方向、科学问题及相应的学术工具。通过课堂研讨的方式,提升学生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同时,通过对最新研究方向或研究热点的研讨,学生可直接找到值得研究的科学问题和工具,快速进入科研状态。例如,在学生完成了“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中无线覆盖章节的作业后,笔者和有“新问题”的学生进行讨论。由于同学们没有深厚的专业和背景知识,讨论主要集中在无线覆盖的潜在应用,以及现有技术和科研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笔者结合大家的讨论和自己对该方向科研现状的了解,建议几个可行的研究问题及可用的求解方法。学生在随后的科研中顺利地写出了学术论文。

4 教学效果及分析

4.1 考核方式

榱舜俳学术驱动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笔者建立了新的课程考核体系,从多个阶段全面培养学生,并从多个方面评价其学习情况。同时在整个教学进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进行自我课堂宣讲。考核体系包括以下3个部分:

(1)课堂研讨。师生对宣讲的研究热点进行讨论,教师讲授研究热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参与讨论。

(2)课外作业。课外作业内容为科研资料和行业最新研究动向搜寻以及科学问题的凝练。

(3)课堂宣讲。学生用10分钟左右时间宣讲其所掌握的最新研究动向和科学问题,然后进行课堂研讨。

4.2 学生学习效果调查

笔者采用匿名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教学班级进行了学习效果的调查。由于非必选课的研究生教学班级人数较少,所以本课程的调查对象为11名硕士研究生,其中有1位学生未返回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术驱动教学方法的效果,调查的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一般教学方法的效果比较容易从考试成绩中反映出来。而本文方法所面向的是直接培养研究生寻找和凝练学术问题的能力,每个学生研究方向和专业都各不相同,因此难以单纯地从成绩中反映出其能力的提升。调查问卷中未进行考试成绩的比对。

从表1看出,有70%的学生有科研任务要求,在上课之前有50%的学生没有科研概念,90%的学生认为课程的学习对他们理解科研有帮助;通过本文方法,80%的学生能够在科学问题的理解方面得到提升,70%的学生认为课程对于提高表达重要性认识有帮助,80%的学生意识到和同学、老师交流的重要性。然而笔者也意识到仅有50%的学生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地找到研究点,知道如何去获取学术工具(这里的学术工具是指求解学术问题的数学或系统方法);还有50%的学生认为没能理解科学问题解决的技巧,这些都需要系统而深入的训练,反映出我们的方法在短期内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能力培养的需求。

5 结 语

研究生教学是科研型教学,它处在研究生低年级阶,对学生后续发展影响重大。做好研究生教学能对学生的科研能力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术驱动教学方法以科研为目的,从教学入手,使研究生在入学阶段就了解科研,提升科研能力,加快进入科研状态。实践证明,该方法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由于时间和教师的精力限制,所能提供的研究方向相对有限这种方法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更多的检验,还有更大的提升空间。期望能够在更多的课程中使用,不断完善该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周文辉, 王战军, 刘俊起, 等. 2014年我国研究生满意度调查[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4(11): 48-52.

第6篇:力学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物理学 毕业论文 选题 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3-0055-02

本科毕业论文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它既是对学生大学四年学习成果的一次综合考查,也是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训练。近几年,笔者在指导物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时发现,物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出现了一些新特点:主要是选题呈现多样化,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选题趋热,理论物理研究方向的选题趋冷,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选题已成为热点。出现这种现象,既有考研与就业形势的影响,也有学生的学习观与就业观的因素,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思考。

本文研究所选数据为最近几年的数据,具有较好的时效性,数据来源准确,且基于浙江师范大学的学校地位(1980年被列为浙江省属重点高校),所以能基本反映全国高师院校中物理学专业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趋势。

一 毕业论文选题的调查统计分析

对浙江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2010~2012年三届学生毕业论文选题的研究方向作了较详细统计,分别从纵向、横向进行了比较,见表1、表2、表3。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涉及十几个小研究方向,通过对这些小研究方向进行合并,可归类整理成“物理教育”“理论物理”“普通物理”“应用物理”四个大研究方向。其中,物理教育包含中学物理教育、物理学史和大学物理实验;理论物理包含理论力学、量子力学、电动力学和统计物理;普通物理包含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应用物理包含新能源材料、家用电器和其他。如“物理教育”研究方向,除了传统的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方向外,还涉足了物理学史研究方向和大学物理实验研究方向,毕业论文选题呈现了多样化的特点。

从表2可以看出,三届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为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人数分别占年级总人数的24.4%、30.4%、37.4%,而选题为理论物理研究方向的人数分别占年级总人数的43.3%、40.2%、26.4%,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选题趋热而理论物理研究方向的选题趋冷的特点明显。从表3可以看出,在物理教育研究方向毕业论文选题中,选题为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人数分别占物理教育研究方向总人数的63.6%、78.6%、82.4%,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选题已成为学生研究热点的特点非常明显。

面对以上高师物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新趋势,指导教师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看法,褒贬不一,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目前,由于中学教师待遇较好,越来越多的高师毕业生想进中学工作,学生选做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方向课题既实事求是,又能为将来从事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2)目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面推进,新的课程理念、教材、课程评价观强烈冲击着现有的教师教育体系,高师物理学专业本科学生选题以中学物理教育为研究方向,充分体现了当前高师物理学专业本科学生对我国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的关注。(3)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论文学术性低,让大学本科学生去做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选题,会降低物理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4)高师物理学专业的本科生只有几周中学物理教学实践时间,让学生做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选题既不切实际,也无法写出高水平的中学物理教育研究论文。

二 高师物理学专业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1.转变观念,自觉提高对物理教育研究的认识

随着教育的发展,“科研兴校”“科研促学”的理念日益被大家所接受,物理教育研究的能力作为物理教师一项必备的素质也越来越受重视。物理教育研究是以物理教育现象和物理教育问题为对象,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科学研究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对物理教育现象的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探寻物理教育活动规律及其有效物理教育途径和方法的一种科学实践活动。物理教育研究的能力是一种高级的、来源于物理教育实践,而又有所超越和升华的创新能力,它要求研究人员具有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论知识,具有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收集文献资料和筛选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具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等。高师物理学专业加强培养学生物理教育研究的能力,不仅符合高师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而且适应当前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因此,高师物理学专业的教育管理者和任课教师应转变观念,自觉提高对物理教育研究的认识。

2.与时俱进,积极关注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

由于物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中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选题占了较大比例,这一项指导任务,单由几个从事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师来承担难以完成,还需其他专业课教师也来承担才能完成。这就给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转变轻视中学物理教育研究的观念,与时俱进,全面了解当前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的内容及发展趋势,这样才能正确指导学生做好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毕业论文。另外,作为一名高师物理学专业的任课教师,即使不指导学生毕业论文,也应时刻关注我国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的发展与需求,也应积极参与我国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的实践和研究,因为高师物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未来的中学物理教师,高师物理学专业所有的教学工作都应围绕这一目标来进行。因此,高师物理学专业的任课教师必须与时俱进,积极关注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

3.因势利导,积极为学生创造物理教育研究的条件

第一,开设“物理教育研究论文写作”课程。为了提高学生的物理教育研究论文写作能力,帮助学生尽早参与物理教育研究。笔者建议在高师物理学专业大三开设“物理教育研究论文写作”课程。在做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毕业论文时,绝大多数学生从未有过做物理教育研究的体验,完全不清楚物理教育研究论文写作的具体要求和规范,这与没有开设“物理教育研究论文写作”课程有直接关系。该课程应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剖析物理教育研究论文写作的要旨。如物理教育研究论文写作的目的、意义、价值;物理教育研究论文的选题、文献综述、论点的形成、研究方法的选择、论据的梳理;物理教育研究论文的规范、要求、修改等,从理论层面进行剖析。同时将一些有代表性的优秀物理教育研究论文作为范本,在学生仔细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评析,诸如评析论文的选题与结构,材料的整理与分析,研究其学术性、科学性、创新性、专业性、实践性等,以此给学生示范作用,从实践层面使学生准确地掌握物理教育研究论文写作的要领,提高学生物理教育研究的能力。

第二,拓展物理教育实习的内容和形式。做物理教育研究的先决条件是必须深入物理教学的第一线。目前,我国高师院校学生物理教育实习普遍采用在大四集中(或相对集中)实习的模式进行,时间一般只有6~8周,实习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中学物理教学常规工作,进行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实践,培养其独立从事中学物理教育和教学工作的能力及中学物理教育研究的能力。时间短且形式单一的物理教育实习,是学生做中学物理教育研究论文的不利因素,也是造成中学物理教育研究论文水平不高的直接原因。笔者建议拓展物理教育实习的内容和形式。高师物理学专业应让本科学生在大一到大四整个学习过程中尽早、多次、渐进地全程接触和了解中学物理教学实际,在中学物理教育实践活动的不同阶段中(如在教育见习、模拟实习、正式实习等阶段中)感知、思考和深化对中学物理教育教学的专业性、复杂性的认识,并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在中学物理教育实践中开展物理教育现状调查和物理教育研究工作,以培养学生的物理教育研究能力。国外许多国家在师范生教育实习方面有很多好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如德国师范生实习时间是72周,在较长的实习期间,学生能深入了解教育实际,学会在真实的教育实境和教学个案中调查研究、发现问题、选择课题、搜集数据、形成观点,以培养他们的教育研究能力。总之,积极为学生创造物理教育研究的条件,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物理教育研究的能力。

参考文献

第7篇:力学研究方向范文

一、科学研究与科研团队

科学研究是指用科学的方法、思路或理念对某一事http://物、现象或观点等进行研究,探索其内在联系及其规律,进而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是提出问题、建立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

所谓科研团队是指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为主要内容,由为数不多的具有知识、技能交叉互补特点并且愿意为共同的科研目的、科研目标和工作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的科研人员组成的群体。科研团队的发展一般需要经历组建、磨合、成熟和衰退等阶段。随着知识多元化、边缘化趋势的加强和更新周期的缩短,科研团队已成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的主要载体。

伴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科研成果复杂度、难度加大,不同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呈现出高度综合化、系统化、整体化的趋势。即使是同一学科的不同研究方向也要求相互配合工作,需要掌握各类知识和技能的科研人员进行合作和探讨,于是单凭某个科研人员独立完成高水平研究工作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更多的是依靠科研团队的合作。

二、多方向科研与单方向科研

1.实际工作要求科研团队及其成员科研方向的多向性。上述按所属院系、处室结成的科研团队,一般也是为了完成相应的科研项目、课题而组建的。

科研项目、课题的来源大致有上级部门指定承担与自选两种,而自选课题则是根据单位现有研究条件与团队中每个成员的专业技术水平选定的,即部分科学研究是围绕科研团队及其成员自己的工作展开的,包括教学研究在内。因此,工作环境对科研工作的方向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学校的实际工作中,教学和科研工作者要不断面对各种不同的内容和对象,不同的工作内容和对象都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探索,进而在某些方面开展科学研究,因此就会出现研究方向的发散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需求日益增加,科研工作可供研究的课题也越来越多,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往往都需要多学科的横向协作。一个高校科研团队必须要由来自不同学科、不同研究方向的成员组成,才能出色地完成其所承担的研究任务。

结合日常的教学工作开展相关研究也是如此。平顶山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教师来自不同的相关专业,从事不同学科的教学,他们要结合自己的专业与教学开展相关研究。比如,承担成人教育授课任务的教师,为了改善目前成人继续教育中的成本问题而开展了对网络与远程教育方面的研究;擅长电器原理与维修的教师参与了工矿企业中电气设备的设计与改进项目。从中可以看出,我们的科研团队及团队中成员的日常科研方向呈现多向性发展趋势。

2.科研团队的主要任务及成员个人专业发展要求科研方向的单向性。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除去工作需要的科学研究之外,自己感兴趣而又希望有所收获的研究方向是存在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这个方向可能是与目前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无关的,也可能是与工作密切相关的。不管是哪种情况,我们都希望自己在这方面有所作为,无形中在这方面投入的精力和时间会增加,甚至全身心投入进去。

当然,科研团队中每位成员还有为了个人原有研究方向的发展而不得不进行的研究工作。既然是为了个人原有研究方向发展,目标很明确,因此成员就会挑选自己最擅长,相对个人而言最容易做的方面进行科学研究,在其他方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自然会相应减少。

例如,我中心有位教师发表了多篇关于透镜中心偏方面的文章,这些文章主要是基于其原有研究方向而独立开展的研究成果,之所以坚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是因为其在做硕士论文时已经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掌握了该领域相关知识并将其作为今后的研究方向。团队中每位成员都有自己不同的专业背景与研究方向,成员个人的研究方向呈专业性单方向发展。

在高等院校中,从事教学、研究工作的教师隶属于每个院系或研究室、研究所,就一个由行政部门组成的科研团队整体来说,上级主管部门会根据其工作性质、任务的主要特点,安排专业相近的成员组成团队。这样组成的科研团队则应承担与其主要科研条件、工作任务相适应的科研任务,整个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总体上也应该是专业的、单方向性的。譬如,我们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要承担的就是与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应用相关方向设计、开发、管理与运用方面的研究。

三、多方向科研与单方向科研工作是对立与统一的关系

从前面的阐述中我们已经了解到实际工作要求个人及科研团队的科研方向呈现多样性发展趋势,而个人的专业发展要求及科研团队的性质任务却要求科研方向呈专业的单向性发展趋势,这样看来二者是对立的关系。

转贴于 http://

这种对立不是绝对的对立,虽然二者在时间和精力方面看似是对立的,但是在个人与团队的科研素质、科研能力方面却是统一的关系。首先,团队成员无论从事哪个方面的科学研究都能提高个人的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从而提高整个团队的http://科研实力;其次,如果进行过多方向性科研工作,那么对于个人而言还能够提高个人的科研适应能力,如遇工作单位变化能够很快适应新的环境,立即融入新的科研团队,迅速开展有助于本职工作的科研工作;最后,如果团队成员进行过多方向性科研工作,个人的科研敏锐意识将会增强,有助于个人及团队在工作中不断发现新的可以开展研究的领域。

科研能力、科研素质、科研适应能力和科研敏锐性意识的全方位训练和加强可以快速提高个人在某方面的科研成绩,并且会加速科学研究工作进度;单方向性科学研究能够使人迅速掌握科研工作的整个环节,而这种能力的具备又为我们从事其他方面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二者是对立和统一的关系。

四、高校科研团队中多方向科研与单方向科研的有机结合

很显然,任何一个高校科研团队整体是由每一个团队成员组成的,成员与整体之间是一种典型的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一个优秀的高校科研团队应该鼓励团队成员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各自开展多方向的深入研究工作,团队中每位团队成员的研究方向越呈现多样性,越是精深,整个团队的总体科研实力就越会相应增强,从而有能力承担更多的研究任务。

第8篇:力学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研究生 班级 组织 治理

[作者简介]戴雪飞(1979- ),男,安徽芜湖人,华南农业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教育管理。(广东 广州 51064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教改项目“研究生班级建设与作用发挥的实效性途径研究”(项目编号:2013YJS026)和2006年度华南农业大学校长基金项目“网络环境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运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06S06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2-0043-02

班级是研究生学习、生活和开展活动的基层单位,小环境的优劣对研究生的思想成长、学术科研和作风养成有重要的影响。加强研究生班级建设是满足研究生教育发展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目前,研究生班级建制有横向、纵向和综合等多种形式,不同班级建制的优劣不一样。但是,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建制,研究生班级建设要同时考虑学生由于科研交流产生的同专业(纵向)聚集性和由于同年之谊产生的共成长(横向)潜意识。目前研究生班级建设面临了一些问题:班级成员结构复杂;班级离散程度高,成员集体意识弱;班级成员交流有限且形式单一;班级干部队伍缺乏激情,投入不够;高校对研究生班级建设重视程度不够等。探索研究生班级建设,发挥班级作用的真正实效性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一、研究生班级组织特性

1.“纵向”班级模式有明显的导师个性特质。以学科组、实验室(或教研组、课题组)组建的“纵向”班级,其根本是以导师为“核心”,导师就是隐性的“班主任”,这类班级就是“隐性”班级。这类班级具有明显的导师个性特色,容易形成鲜明、稳定的组织氛围,学生情感归属对象明确,归属感强。在这种班级中,由于有导师的带动、引导,群体意识培养容易,能够促使不同年级、不同结构研究生健康、交叉影响,促进个体不断调整自身的需要、动机、行为,朝着以适应“导师”个性特色的班级组织氛围方向发展,从而做到“组织”中人。由于导师的个人特质限制,研究生个性化不能伸展、发挥,即研究生只能适应这个“组织群体”,不能改变“组织特性”,所以这类班级的组织特性变化小。

2.横向班级模式有柔性的自由度。横向模式一般按入学年份组建,是后置、植入式的,行政设置模式,这类班级就是“显性”班级。虽然有班主任、辅导员的带动、引导,但主要还是决定于班干部的个人能力、魅力和热心,以及班级成员的积极参与。如果班干部和班级成员都活跃、热心参与,班级组织氛围就浓郁,否则就冷淡。所以,这类班级组织氛围和情感归属的“核心”稳定性较差,动态变化也大。然而,由于是同届同学,他们在年龄、爱好、志向、知识各方面大多比较接近,属于类“同质结构”,群体意识培养不具有明显的“导师”个性特色,容易通过有益的集体活动交流思想,增强自信,满足自尊。组织氛围伸展度大,班级成员个性可以随性发挥,但又由于班级情感归属、个人利益等目标难以一致,班级的发展、管理又容易松散。

二、研究生班级组织功能、目标和效率的解释

1.从组织功能上看,规模化下研究生班级能够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需求。2012年我国在读研究生人数已达到172万人,结构从单一学术型到学术型、应用型并重的转变,形成了一定规模下的精英教育格局。在规模化背景下,当前的研究生导师和教育模式却越来越难以适应这样的转变。一方面是导师的异质性。过去导师是“师傅带徒弟”式的一对一教育模式,而现在变成一对多的批量式教育。在我国逐步淡化导师职称、资历,突出科研能力、科研经费等要素变化下,讲师、副教授等一大批青年教师走上了研究生导师的岗位,导师规模、结构变化大,导师的异质性也越来越明显。导师在学术能力、科研水平上有差异,而且导师的学术科研理想、学术价值取向以及道德品质、人生经验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另一方面是研究生的教育模式从统一、标准化向多样化、个性化转变。2009年我国全面实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来,研究生的结构实现了重大转变,2012年硕士生中学术型、专业型比例分别为69.1%和30.9%,博士生为98%和2%。随着结构的变化,以往单一学术型培养模式难以适应研究生教育的转变。

2.从组织行为上看,研究生班级创造了一个合适的组织氛围和组织文化。研究成果表明,组织的氛围和文化能够激励组织中的成员发展和增进他们的情感归属感。良好的组织氛围能够激发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研究生班级是研究生共同学习、生活的基本单位,活跃、温馨和团结的组织氛围不仅能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情绪,影响他们进取动机,而且在这样的人际关系网中,也可以实现学术知识、学术思想的无保留共享,激发同学们的科研积极性和创造力。研究生班级本质上属于非正式组织,这类组织的“硬”约束力不足,但可以实现组织文化的“软”约束力。因此,研究生班级为研究生的发展和需求创造了一个合适的组织氛围和组织文化。

3.从组织效率上看,研究生班级的设置容易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攻读研究生的目的多元化,研究生思想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对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主要精力还是在专业学术上,然而研究生却需要更多深入个人生活和个人发展的帮助和指导,包括职业、爱情、事业等方面,导师难以满足研究生的多样需求,所以,班级为满足研究生的教育、管理、服务方面提供了平台。从资源配置上看,无论导师、管理人员如何配置都难以满足研究生的全部需求,因此,班级可以在研究生需求和资源整合方面实现一个均衡。另外,班级是入学后根据客观条件构建的一个组织,可以整合资源,提高效率。在班级这个组织中开展任何管理性工作,都可以实现在不减少某个同学福利的情况下,至少可以增进其他同学的福利,比较容易达到经济学上的帕累托最优。从组织效率上看,设置研究生班级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管理的资源配置效率,实现管理增效。

4.从组织目标上看,研究生班级因不同的聚集“核心”而目标差异。随着社会发展和我国对外开放的全面深入,市场经济意识已深入人心,尤其在互联网的开放下,大学生读研的动机千差万别,大学生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内部动机作用力越来越突出,而外部动机对大学生的满足感在逐步降低。由于就业环境的变化和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为了就业而选择读研的外部诱因减弱,性格、爱好、志向、知识、能力等内部动机在促使大学生读研的诱因变强,同年级的研究生学习动机、成就动机差异性大,因此围绕个体学习动机、成就动机聚集的“核心”,在后置式、行政化的“横向”班级中难以形成一个一致性的组织目标。但是,围绕导师的学术共享、交流、情感维系等“核心”聚集的“纵向”班级却容易形成比较明确的组织目标,即以科学研究为重点的学习方式下,“纵向”班级在构建科研学术团队,形成知识共享、学术进步等方面组织目标的作用发挥更大。

三、研究生班级治理

研究生社会化程度较高,人格特点有明显的独立性、自我约束性和社会合作性,具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基础。本文认为,研究生班级的治理从几个方面进行:

1.让隐性(或纵向)班级显性化,行政(或横向)班级规范化,强化研究生对班级的社会认知和路径依赖。当前的研究生基本上都是从大学生直升上来,对班级和同学的认知度较强,对班级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因此继续以班级来组织、团结研究生,能够继续强化研究生对班级的社会认知和路径依赖。但是研究生的学习特点以导师为中心,分散度较高,如果研究生班级的设置单一以某种方式进行,难以实现全面覆盖,笔者认为研究生班级要做到“纵横交错”的建制格局,也就是“让隐性(或纵向)班级显性化,行政(或横向)班级规范化”,同时设置、备案。由于围绕“导师”的“隐性”(或“纵向”)班级实际上又客观存在,所以与其让“隐性”(或“纵向”)班级沉于水,不如让其浮于面。可以根据导师的学生规模,实现一个导师或多个导师的学生组成班级,让学术、品德较高的导师为“班主任”,通过将“隐性(或纵向)”班级显性化可以提高导师的责任心。此外,“行政”班级的设置也要规范,一般人数在20~30人左右,学科也要尽可能相近,最好能与党支部设置趋同。

2.放松管制,赋权班级,增强研究生班级组织氛围和激励效应。研究生班级的管理目标是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所以原则是:放松管制,但注重引导,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引导研究生班级向主流方向发展。通过“赋权给班级”来实现研究生班级的凝聚、协调和激励功能。赋权可以实现对班级成员的心理授权,显示了对研究生的信任,淡化了导师、管理者与研究生的传统“上下”垂直关系,提高了研究生的“尊重需要”,强化了研究生的“归属需要”,进而对研究生产生内生激励作用。

3.以班级组织文化建设为凝聚点,增进人文关怀的渗透力。研究生班级的重要作用是实现研究生在社会化过程中的知识共享、情感交流和心理疏导,甚至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由于研究生班级的非正式组织特性较强,所以利用组织文化作为着力点是研究生班级治理的一个重要视角。从组织文化角度建设研究生班级,主要内容是为了加强对研究生的人文关怀。“纵向”班级是围绕“导师”核心建立起来的,所以“纵向”班级在构建科研学术团队,形成知识共享、学术进步、情感归属等方面比较容易构成组织文化。由于“横向”班级同学在年龄、学识、经历等上相近,价值观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因此从组织文化方面建设研究生班级也是非常切实可行的。

4.引入社会资源,加快研究生社会化。研究生的社会化是一个过程,加速研究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无论对他们的社会贡献、还是心理调整都是有益的。但我国研究生绝大部分只是在校内导师的单一指导下进行的学习、科研,不否认导师也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但是研究生的就业领域已从以前单一的科研领域,转变为企业、事业单位、政府和创业等各个行业发展,校内导师力量难以适应研究生全面社会化的指导工作。所以,引入企事业、行业、协会等资源,让有一定专长的人通过校外导师、人生导师等形式纳入教师队伍,形成校内、外组合的教师资源。既可以避免导师的单一性,又可以使学生提前直接面对现实世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加快社会化过程。

[参考文献]

[1]陈晓梅.规模化条件下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2(5).

[2]丁文勤.关于高校研究生班级管理科学化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10).

[3]贾挚,于国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研究生班级建设创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5).

[4]林美珍.组织氛围对员工情感性归属感的影响[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11).

第9篇:力学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运动人体科学;论文选题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9―1231一04

本文对1982―2003年全国体育院校及部分重点大学体育院系、国家体育总局等30多个单位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博士生研究生论文选题进行了分类统计和比较分析,并对其选题方向和特点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今后运动人体科学学科研究生的论文选题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共收集1982―2003年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各研究方向的研究生论文505篇,其各专业的分布情况如下表:

1.2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本文搜集了研究生论文选题方面的文献并进行了分类整理,获得了相关资料和信息。

1.2.2数理统计法 对论文的题目、研究对象、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和特征等指标进行了初步统计,并对统计结果进行了数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人体运动科学专业论文分布情况 运动生理方向的研究生论文数量占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研究生论文总数的46.34%(表1),这与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代表的一批体育院校运动生理学科点开设较早、而其他学科点开设较晚有关,同时与80年代某些院校只设立运动生理专业硕士的现象也有一定的关系。数据显示:运动生物力学方向的论文数量较少,90年代后有所增加,这主要是由于运动生物力学为一门较为年轻的学科,在我国的起步较晚;而运动解剖学方向的论文数量总数也相对比较少,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的3年中运动解剖方向的研究生数量急剧减少,其原因主要在于各院系的招生培养结构所致,该学科属基础理论学科,且与运动训练相关性不大所致。

从图形及数量分析可以看出,各研究方向在年代分布上,尽管呈现出一些波动,但总体趋势是各研究方向的数量和总数都在逐渐增多。

统计结果显示,近年来运动生理学研究生的选题方向主要集中在骨骼肌生理、疲劳与恢复、机能评定和心血管等范围内,其数量占运动生理方向研究总数的55.98%,这与目前国内体育期刊上相关领域的研究方向与研究趋势基本相符。其原因是骨骼肌生理,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运动员机能评定及心血管等方向与运动训练关系密切,这些研究可以解决运动训练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进入21世纪后,内分泌功能的调解、训练效果等与大众健康、全民健身关系密切相关的问题也将受到了重视,其研究生论文数量必然有所增加。

2.2各专业方向研究生论文选题方向分析

2.2.1运动生理专业

2.2.2运动生化专业

如表3所示,营养是运动生物化学方向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其研究生论文数量约占总数的1/3。在运动训练中“没有恢复就没有训练”的新观点提出之后,人们开始逐渐着眼于营养学的相关研究,如何应用合理的营养手段来延缓运动性疲劳的产生,促进运动后恢复已成为体育科研领域中的热点问题。但这些论文的研究对象多采用动物实验,对人体的研究相对较少,而运动营养及合理的恢复段在运动员当中推广使用,还须更多的人体实验作为更直接的依据。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体育健身在我国的开展,近年来针对各种健身锻炼项目的训练效果的研究数量也在逐渐增加,呈现了与运动生理方向相一致的变化趋势。

2.2.3运动解剖学

统计数据显示,儿童少年体质现状和生长发育规律及体育运动在人体塑造方面的作用是运动解剖学方向研究者们所关注的主要问题,其论文数量分别占该研究方向论文总数的37.14%和28.57%。涉及骨骼肌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基础性研究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而其它方向的论文数量比例均相对较少,呈现出明显的“选题分布极不均衡”的特点,这一现象说明运动解剖学知识领域广泛,可供研究的问题相对比较多,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运动解剖学已经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研究领域,这也是一个学科发展基本成型的表现。

2.2.4运动医学

统计数据显示,运动医学方向研究生的选题方向主要集中于心血管生理、训练效果、骨骼肌生理及运动损伤等方向,各个方向的科研讨论数量分布均衡,占其方向的百分比均在15%左右,且这些研究相对集中,与运动训练实践结合比较紧密,体现了科学研究服务于训练实践的基本指导思想,和运动医学实用性较强的学科特点。

2.2.5运动生物力学

统计数据显示,运动生物力学方向的研究热点集中在对运动项目的某些技术环节的动作分析上,其研究主要是利用运动生物力学的手段辅以现代化技术手段展开探索研究,从而得到一些敏感指标、数据,并采用计算机评价系统进行分析、评价。其中涉及动作技术分析的占42.86%,而涉及计算机评价系统的研究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达到生物力学研究生论文总数的23.81%,体现了运动生物力学与计算机科学的联系日趋紧密。随着科学的发展运动生物力与数学、物理、计算机、医学等学科的交叉将逐渐增多。

2.2.6 各专业方向选题特点的分析 从表2~6的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各方向的选题方向一方面呈现了各自专业的学科特点,同时各学科之间互相关联,存在一些共同点。

从各自专业方向选题特点来看,运动生理方向选题中骨骼肌生理及疲劳与恢复的内容较多,尤其是在90年代前后,对肌纤维类型、肌纤维组成比例的研究很多,采用无损伤方法测定肌纤维类型,对延迟性肌肉酸痛以及骨骼肌疲劳后超微结构改变的研究,都是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

运动生化方向对运动员营养补充问题以及运动后恢复手段的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注视。“没有恢复就没有训练”这一新观点提出之后,营养及其他恢复手段成为竞技体育中的热门问题。

运动解剖学方向论文选题明显集中在“儿童少年体质现状和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器官组织形态结构影响的研究”和“骨骼肌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这3个方向,占论文总数的80%。

运动医学的选题则集中在创伤、心血管、训练效果及骨骼及生理四方面,而且分布比较均衡,各占该方向论文选题的13.04%、17.39%、15.22%和13.04%。

运动生物力学是相对较为独立的学科,其选题集中在两个方面:动作技术分析(42.86%),其次是计算机评价系统的研究(23.8l%);除此之外人体组织力学、动力学及身体素质等方面的论文选题也逐渐受到一定程度的关注。

2.3各专业方向研究生论文的研究对象

统计数据显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研究对象中动物实验占到总数的41.05%。运动员只占到19.26%左右,位居第

三位的是体院学生,占12.26%。近年来,动物实验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人体实验在逐渐减少。

从科学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上看,人体实验的科学研究通常具有更直接的实用价值。但是,由于人体实验时,实验条件不一,且实验对象在实验期间难以控制,作为受试对象的人本身个体差异较大,因此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会造成很大的困难。动物实验的优点是样本个体差异小,条件容易控制,测试结果更为准确,特别适合做一些机制性的研究。其缺点是动物与人的亲缘关系太远,有时候反映在动物身上的变化,未必可以在人体上得到重现。而且,动物采用的运动模型较为单一。从目前来看,常用的动物运动模式为大鼠(或小鼠)游泳,以及在动物跑台。且不说这些运动模型的控制是否严格,从这些运动方式上看,与人体的运动毕竟有一定的差异。而且疲劳点如何确定的问题,一直是动物实验论文中存在争议的问题。

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将人体实验与动物实验的优势结合起来,一直是研究生论文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好的选题不仅在于题目本身,实验设计也是论文成败的关键。

2.4各专业方向研究生采用的研究手段

2.4.1运动生理专业

2.4.2运动生化专业

2.4.4运动医学专业

数据显示,运动生理、生化、解剖和运动医学方向研究生论文中使用的各种研究手段中,运动生化指标的测定占相当大的数量和比例。尤其与运动实践结合比较密切的论文多采用生化指标对受试者进行评定,观察受试者身体机能的变化。如:血乳酸一直是科学训练所关注的主要问题。另外,血常规、血尿素指标以及以血清酶的变化都是运动训练中经常涉及的问题。另外,在一些机制性的研究中,如运动性低血睾,运动性闭经或月经紊乱等问题,都需要对激素及激素受体辅助生化手段进行定性分析。近些年来,随着基因分析手段的日益更新、先进,实用性的基因分析手段逐渐应用到了体育科学研究中来,例如对骨骼肌a―actin基因表达的研究,对β-肾上腺素受体基因表达的研究,对衰老过程中线粒体DNA缺失的研究等等,都是现代基因手段与运动实际相结合的有益尝试。

在研究手段的选取上:运动生理学使用较多的是生化指际、生物电技术和常规生理指标,共占其研究总数的74.99%,近几年来,借助生化指标检测的研究数量逐渐升高。运动生化方向则是生化指标占绝对统治地位,达到总数的85.19%,充分体现了本学科的特点。运动解剖学则较多地应用身体素质指标、组化电镜、生物电技术及常规生理指标等,所采用研究手段相对较多,且分布均匀,即运动解剖学的研究手段呈现多元化。运动医学方向中应用较多是生化指标、常规生理指标和组化电镜及生物电技术,占该方向研究手段总数的89.36%,体现了运动医学监测过程中需要借助生理、生化手段的特点。各方向的研究手段呈现出互不相同特点,归结原因在于不同专业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所致。

动作技术分析系统是运动生物力学专业研究中最常用的手段,占生物力学各研究手段总数的42.22%,它是运动生物力学为运动训练直接服务的最常用手段,在近几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码拍摄技术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也逐渐进入体育科学研究领域,其主要运用在计算机分析、评价系统中,这些先进、准确手段的引入对运动训练和科学研究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4.6 除运动生物力学外所有专业不同年代研究手段的对比

表13显示,80年代采用较多的是生物电技术、常规生理、生化指标,各占总数的28.87%、25.77%、25.77%,他们之间的分布相对均衡。进入90年代后,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一些简单手段,如生物电技术和常规生理指标的应用比例逐渐减少,而生化指标等反应受试者机体机理的研究手段所占比例增大,达到总数的52.30%,体现了各学科研究的精确、精细化和定量分析的逐渐增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前沿科技手段,如基因技术开始在运动人体科学领域中应用。本文所统计的只是2001―2003年的研究生论文,样本量相对较少,但其变化趋势基本和90年代相同,这些变化趋势反映了体育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研究手段的不断发展,同时也反映了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科水平的提高。

3 结 论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