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劳动教育类型范文

劳动教育类型精选(九篇)

劳动教育类型

第1篇:劳动教育类型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劳动力市场;适切性;路径选择;预测模型

【作者简介】王全旺,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赵兵川,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硕士。山西大同037009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7-0223-04

就业导向的高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做到与劳动力市场对其培养的人才的需求数量、结构和质量的适度匹配是高职教育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基本准则和必然要求。但要做到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适度匹配与协调发展,并非易事。根据麦可思的调查,2008-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的专业对口就业率分别是61%、57%、59%。且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有63%的人认为目前的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待不吻合。有研究显示。职业教育毕业生从事与他们所受到的培训越是接近,他们的生产率与工作满意感越高。如何才能使高职教育的各种课程与工作相匹配?如何保证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专业对口?必须在考虑高职教育供给与劳动力市场和整个社会需求的运作过程中才能找到答案。

一、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匹配原因探析

高职教育毕业生非对口就业以及职业期待不高的现实状况。反映出高职教育供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匹配。导致不匹配的因素可能很多,本文将借鉴经济学理论中的蛛网理论进行分析。

蛛网理论解释了为什么特定类型的市场价格会受周期性波动的支配。该理论描述了在价格未知以前,必须确定生产总量的市场中。供给与需求的循环互动过程。此时。生产者对价格的预期是基于对先前价格的观察。蛛网模型中供给决策与需求间存在“时滞”。以蛛网理论应用于农产品市场来说明农产品价格随供给和需求循环波动的关系。假定,由于不可预料的恶劣天气原因,农民玉米作物的产量超乎寻常的低,农产品市场上玉米供给短缺。导致玉米价格升高。如果农民预计玉米高价的状况将持续。来年他们将增加玉米作物的种植量。因此,农产品市场玉米的供给量增加,导致价格降低。如果农民因此又认为玉米价格将持续走低。他们将减少玉米的种植量,最终导致玉米价格再一次升高。

在一定程度上。高职教育的人才供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间与上述描述有相似之处。由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具有周期性,教育对象人力资本投资决策行为的确定与其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刻也存在“时滞”。此外,由于信息不对称,劳动力市场需求存在不完全透明性以及远期变化非预期性特征,导致学生及家长在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时往往可能是“短视”的。他们在高职教育入学专业选择过程中。往往主要根据以往此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机会的大小和工资收入的高低而确定。以往工资高、劳动力市场需求旺盛的专业,即所谓的“热门”专业,往往是学生和家长选定的主要对象。因为他们预计此类专业未来劳动力市场需求以及工资都比较理想。而正是由于该种预期。导致出现以往求人倍率高、收入可观的高职教育专业毕业生在毕业进人劳动力市场的时候出现过剩的现象,其投资的收益下降(假定工资即其收益)。反之,一些近年来较“冷”的专业。由于大多数学生及家长都不愿意投资,使得此类人才的劳动力市场供给短缺,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用人单位不得不提高工资以便能招聘到合适的人才。一种理想的、难以企及的状态是经过几个周期的波动后,劳动力市场上某种类型专业人才供给与需求正好匹配。即我们所期望的均衡状态。

二、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协调的路径选择

(一)人力资本高职教育投资的特殊性

理论上,随着产品价格及供需的周期性波动。市场参与者的行为趋于理性。蛛网模型的均衡状态,远期内是可以实现的。但就短期而言。产品的生产者往往会出现决策失误。

高职教育本身也是一种“人力”生产过程。学生既是投资者,也是“产品”。人力资本的教育投资与私营企业等一些商业投资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教育决策的直接面对者是学生及家长。他们通常并没有该方面的丰富实践经验,且决策一旦形成后基本不能再改变;而商业投资者往往是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他们凭借自身的智慧不断获取市场的反馈信息,当有新的商机出现时,他们可以重新修订和评价自身的决策。

此外,人力资本的高职教育投资不仅需要物质投资,而且更重要的是需要学习者本身时间、精力和青春的投资,而后者对于人的生命来讲是不可逆的。商业资本投资在损失出现后有时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加以补救,即使不能弥补,所受损失最多是财务资本。人力资本教育投资具有投资回收期长、能动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因此,如果决策失误,人力资本教育投资的机会成本要大于商业资本投资。教育上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失误所带来的损失,不仅限于学生及家长。教育部门、国家和社会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二)劳动力市场预测的重要性

作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之一,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有力地促进了当代美国高等教育的变革。但美国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紧密联系也并非始终存在。早期美国的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比较松散。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逐步适应劳动力市场发展变化的需要,二者之间才逐步建立起一种保持适度张力的紧密联系。

在我国,劳动力市场真正形成的时间还很短,仍有诸多不完善、不健全的地方。加之,我国高职教育的急速发展并非完全源于劳动力市场的客观现实需求。国家政策行政命令的推动起到极大的主导作用。更何况,我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高职教育发展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协调、配合且保持适度张力的机制远未形成。美国与欧洲的一些国家,如美国的劳动力统计署(BLS)与爱尔兰的经济与社会研究院(ESRI),为了促进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相互匹配,均开展了有关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预测的研究工作,并定期出版各类教育与职业的未来劳动力市场状况信息。

通过劳动力市场预测,一方面可以为政府部门的决策者、公共就业服务和机构、用人单位以及教育部门提供某些专业和职业的未来供需状况等信息。依据这些信息,政府决策者可以制定高职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而其它相关部门也可结合自身的实际,制定未来发展的相关政策,从而在系统内部作出一些适度的调整。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预测涉及宏观层面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产业结构等信息,可以作为学生及家长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参考;还可为用人单位和就业服务机构制定人力资源规划、设计就业培训项目提供重要的前瞻性信息。而这与蛛网理论中蛛网摆动的基本形成原因是由于生产者生产行为的决定是基于对先前价格的未来预期,从而造成市场上产品供需不合理的基本假设是不同的。

蛛网理论假设学生形成他们的决策完全是基于劳动力市场的现实状况而不是未来状况。换句话说,学生把当前某一专业的劳动力市场地位等同于(或大致等同于)未来实际状况。由于信息不对称,学生缺乏对劳动力市场信息的总体把握。他们几乎不可能预估到某一专业未来真实的劳动力市场需求。他们唯一可以使用的劳动力市场信息指标是其直接表现形式,如现行工资或获得工作的可能性。这也是导致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匹配的重要因素。蛛网行为导致的不协调是开展专业的公共劳动力市场预测的期望所在。通过专业预测可以辅助学生及家长、就业机构、政府决策部门、高职高专教育部门决策的制定与选择,进而使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不匹配可能得到实质性的改进。

考虑到高职教育的区域性特征十分明显,也即高职教育的毕业生一般是在本区域范围内就业(本文不探讨毕业生的区际流动)。而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协调问题本质上也是区域性的,即通常我们是以某区域范围内劳动力市场上人才的供给与需求作为衡量招聘人才问题的难易程度指标的。所以有关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预测应以特定区域为对象。此外,长期而言,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太多,因此,中短期区域劳动力市场预测是比较合适的(假定短期内社会经济不会发生大的波动和急剧变化)。

市场的绝对完善只能存在于理论分析中,所以供需间的绝对匹配与均衡也是不可能的。开展劳动力市场预测的意义在于可以提供不同类型职业以及高职教育专业未来劳动力市场供需信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缩短蛛网模型中的“蛛网”摆动过程。不仅如此,由于影响劳动力市场供需均衡的因素十分复杂,而且学生必须做教育选择时经验匮乏,而这样少有的几次决策对于他们职业生涯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通过开展预测,为学生家长及教育部门等机构提供不同专业、职业劳动力市场地位的中短期预测,对于促进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推进高职教育供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尽可能匹配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工业化中后期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紧密联系的建立意义深远。

三、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预测模型的理论探讨

(一)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预测的基本思路

按照蛛网理论,价格随着市场供给与需求发生波动的同时也对供需双方起着调节作用。就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就业状况而言,“买方”占主导优势,即对高职教育的发展而言是需求导向的。对劳动力市场的预测。或者说是寻求未来劳动力市场供需均衡的中间态时,应遵循:未来劳动力市场对高职教育毕业生需求态势的分析高职教育供给现状的分析未来与现实之间的差距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划的确定(或者说是学生及家长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确定)的基本分析框架。

预测期,劳动力市场需求可以划分为由于未来就业水平的变化而引起的对高职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和由于退休及职业流动而形成的对高职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可把这二者称为高职教育毕业生的新增就业需求。劳动力市场高职教育毕业生的供给可划分为由应届高职教育毕业生形成的供给和由于同类型人才的短期失业而形成的供给。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劳动力市场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差额可用未来劳动力市场状况指标来衡量。

按照上面的分析框架。预测模型可采用层级分解法。首先确定由于就业水平的变化。每一国民经济部门(可采用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法)对高职教育类专业人才的需求,然后根据产业与职业类之间的对应关系,分解到劳动力市场每一职业大类的需求,最后再分解到每一职业小类(职业小类与高职教育专业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的需求:职业小类对高职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与由退休及职业流动而形成的对高职教育类人才的需求共同构成每一职业小类的高职教育专业人才需求。劳动力市场高职教育类专业人才的供给,可以通过统计处于短期待业状态且有就业意愿的高职教育类专业人才。以及劳动力市场应届高职教育毕业生二者共同确定。按职业小类统计得到的高职教育专业人才需求与劳动力市场高职教育专业人才供给之间的比值就是高职教育专业人才未来劳动力市场就业前景指数。该指数越大,此类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就业前景就较好,相反则就业较差。根据就业前景指数的取值范围,可以采取定性描述的方法,如,非常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这种定性描述比采用确切的数值更容易让人接受。政府的决策者、就业培训机构、职业教育部门以及学生家长可以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对这些信息进行有选择的应用。

(二)劳动力市场前景衡量指标

B0rghans认为个体可以根据各类不同教育的劳动力市场前景调整他们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Heijke,H等认为,通过预测的方法,提供充分可靠的有关各职业和教育的劳动力市场信息以增加其透明性,不仅便于学习者选择相关专业和进行教育投资。更能进一步实现在无需直接的政策干预的情况下,使教育系统与劳动力市场相互适应。

在我国。学生选择何种专业是在其进入高职院校之前就确定的,入学后一般更换专业的可能性很小。在实用主义和工具理性前提的假设下,学生选择何种专业一般首先考虑的是工资和该专业的劳动力市场前景。当然,学生自身的喜好也是专业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喜好、能力和劳动力市场状况是影响个体决策的重要因素。但学生个体的喜好和能力对某一学生个体而言是特定的,对学生个体决策选择的影响是相对恒定的。因此,劳动力市场状况就成为影响个体决策的重要变量。但正如Havek所言:“决策者决策的作出会受到许多信息的影响,我们必须将价格体系看成信息交流机制。”市场经济环境中,几乎所有相关的信息,除个人喜好外,都将反映在价格中。也即,除个人喜好外,专业的选择将由价格决定,例如工资(部分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反映)。衡量劳动力市场状况的指标很多,但考虑到数据等相关信息获取的现实可能性。对高职教育专业选择起重要决定作用的劳动力市场预测指标信息可以简化为工资和就业机会。

工资是由与某一特定专业相关的产业部门的工资总和测量的,由该产业部门总从业人员分配。就业机会可看作是由相关职业从业人员与失业人员分享的某产业部门的岗位份额。根据劳动力市场分隔理论,当某类职业处于主要劳动力市场地位时,工资高、工作条件好、就业稳定、安全性好、管理规范、升迁机会多,相应的渴望进入该劳动力市场从事该职业的人员就会增加。反之。则减少。

第2篇:劳动教育类型范文

关键词: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普通劳动者

2006年高考前夕,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人向媒体发表谈话,提出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的精英,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教育部官员的这一观点,应该说是一种基于事实的判断,因而不无道理;但是,这一提法也直接形成了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及其价值取向的冲击与挑战。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究竟是继续沿用传统的说法定位于高层次人才,还是逐步地转向普通劳动者呢,这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也是我们高等教育必须面对并及时作出回答的现实问题。

一、地方高校要担负起培养普通劳动者的任务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相对于传统的精英型大学教育来说,更多的适龄青年进入了大学教育的行列,并由此而使得高等教育在教育内涵和人才培养目标等诸多环节都出现了多元化和层次化的特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部官员提出了高等学校要致力于培养普通劳动者的理念。这也就是说,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普通劳动者开始被纳入了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之中。马丁・特罗(Martin Trow)强调,“从精英向大众转变时,精英型和大众型高等教育机构同时存在”。马丁・特罗的这一论述今天为我国教育工作者所普遍认同,显然,这里所谓的“大众型”高等教育,应该是包括以普通劳动者为培养对象和目标的教育。这也就是说,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机构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大学也相应地分化为与之相适应的两个层次。在我国,高等教育机构的这一分化,大致地体现为国家直属大学和一般地方院校这两类院校的分野,国家直属大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部属院校主要承担着精英教育亦即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而包括一大批高职高专在内的普通地方高校,即所谓的“大众型”高等教育机构,则主要担负着培养包括普通劳动者在内的大众化的教育任务。

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阶段,一些地方高校已经开始比较自觉地将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在“实用型”或“应用型”人才的层面上,包括一些具有较强办学实力的地方高校也都主动地做出了这样的人才培养的战略调整,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工作者为适应大众化教育所进行的一次自我认识的转化与提升。在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中,“普通劳动者”应该是有着其特定内涵的,它是一个与人们经常所说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其外延包括技术工人和其他类型的自由职业者。前文中提到的教育部官员的说法,其中的“普通劳动者”即是这样的定位。不言而喻,在地方高校中,高职高专类的学校实际上已经将其人才培养对象定位为普通劳动者,这类院校正是因为其人才培养定位较好地实现了与现实社会人才需求的对接,因而显示出了良好的市场前景。而地方高校中一大批一般本科院校目前之所以面临着学生就业的巨大压力,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这类学校还没有较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调整与转换。地方高校如何适应高等教育自身及社会发展需求的变化,将人才培养目标逐步地转变到普通劳动者方面来,则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应对的问题。

地方高校也是一个跨度比较大的高校办学类型和层次,就其中的一般本科院校来说,既承担着培养高层次的学术人才的任务,又要着力培养适应社会行业需求的专业技术人员;但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这类院校应该逐步将其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定位在培养普通劳动者上。这一问题的实质。就是要在过去培养“实用型”或“应用型”人才的层面上,进一步实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下移。以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可以说,由地方高校这一类高等教育组织承担起培养普通劳动者的任务,这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个最突出、最集中的表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和整个社会人才需求水准的提升,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将会进入高等教育的殿堂,另一方面,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将会成为一种新的社会需求,地方高校将普通劳动者作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大势所趋。

二、普通劳动者: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

地方高校以普通劳动者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基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人们通常可以接受和理解;但是,着眼于培养高层次人才这一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取向,以普通劳动者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则会受到质疑。

关于高等教育的价值,人们可以从不同的价值理念和认识维度出发进行把握。“个人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关注促进个人知识与理智的发展,使之达到个性完善;知识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关注文化传承、知识创新、学术探求和科学研究;社会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则关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侧重促进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但是,无论是基于怎样的价值理念,人们对于大学教育及其人才培养都十分注重和强调教育对象学术理论的深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没有这样的教育目标和内涵也就没有所谓的受教育者个体的“个性完善”,没有社会的文化知识的传承与创新,也不会有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也就是说,作为高中后的教育,高等教育包括各种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等教育,都应当以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较高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作为价值目标和追求,否则,作为高等教育将会失去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如何协调培养普通劳动者与高等教育的这一基本的价值理念之间的冲突呢,这里的关键,是如何正确地理解和认识普通劳动者及其社会价值。,

第3篇:劳动教育类型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区域经济;依存共生:关系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常议常新的话题。当今之世,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势不可挡。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之高,是以往任何时代所无法比拟的。许多国家的实践证明,在这个时代,一国经济的发展,某一区域经济的发展关键因素已不再是资金和土地,而更多地依赖于人力资源,依赖于人的知识和技能,依赖于对新技术的掌握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简称“高职教育”)是近二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形式。它与区域经济依存共生,已经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解读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依存共生的关系,可以明确高职院校的定位,使之更好地为区域经济服务,同时也促进自身的发展。

一、从外部动因看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依存共生关系

(一)经济和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是高职教育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因

社会系统包含着政治、经济、法律、科技、教育、文化宗教等要素。在这个社会系统中,不同要素具有不同的作用与功能。其中,经济是基础,对于社会系统中的各要素、乃至整个社会系统的发展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的形式.它的兴起与发展从来都不是孤立的。经济和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是高职教育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因。

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教育是学术化的,因为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生产、生活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师徒或父子关系获得传承。随着工业生产的产生和发展,社会才提出批量培养工业劳动力的需求,而且由“工匠”统揽一切的状况逐步有了改变,产生了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分工,随后又有了工程设计人员、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分工,于是形成了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等不同的人才类型。由于培养不同的人才类型需要有不同的课程体系,所以产生了不同的教育类型。职业技术教育是专门培养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类型,与传统的学术教育有所区别。

20世纪60--70年代,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新兴工业向传统工业的挑战、生产方式的转型以及新的管理制度的引进等原因,促使生产一线迫切需要补充大批既懂理论又具有实践技能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中专毕业的学生无法适应这一要求,而普通高校培养的学术型、工程型人才也无法适应生产第一线实践技能的要求。为此.各国产业界强烈呼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高层次的职业人才。这便是高职教育在世界发达国家迅速兴起、蓬勃发展的外部动力。

据美国人口普查局最新调查显示,“在生产第一线,提高工人平均教育水平10%,能提高劳动生产率5%-8%;根据欧洲一些国家统计,工人的技术水平每提高一级,劳动生产率就提高10%-20%,而劳动生产率每增长或减少1%,都会影响上百亿产值或十多亿元的工资成本。”①所以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上涌现了多种多样的高等职业学校。

我国高职教育的兴起和发展,与经济发展尤其是区域经济的发展关系密切。1979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移。全国各地、各条战线掀起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潮,尤其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改革开放的步伐加

快,经济建设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才短缺成了突出的矛盾。,而我国教育事业由于“十年文革”的破坏,人才断层现象更是十分严重。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我国东南沿海及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率先出现了一批由中心城市举办的新型地方性职业大学,这就是我国最早的高等职业学校。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我国的社会经济和科技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进入了生产流程和工作现场,使生产第一线技术岗位的智能成分不断提高,对技术和管理人员的文化知识和技术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高潮中应运而生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迅速扩展。1985年,原国家教委开始试办初中后五年一贯制职业教育,至1996年有22所学校被批准实施五年制。20世纪末期,国家要求所有高等专科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都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一样,培养“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从而把这些院校实施的教育统称为“高职高专教育”。截止到2000年,全国此类教育的各项数量指标占整个高等教育的比例都超过50%。目前,全国共有独立设置的普通高等职业院校908所,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 58.5%,基本形成了每个市(地)至少设置一所高等职业院校的格局,成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利益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机构。

可见,从最早的高职院校的兴办到如今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平分天下,高职教育发展的驱动力来自教育外部,而不是在教育内部。具体来说,发展高职教育的原动力来自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的人才需求;来自于行业对从业者职业技能的要求及变化;来自于行业、企业对高职教育直接的参与和支持。现代经济社会对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求,是高等职业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二)区域经济特征及其对高职教育的制约作用

区域之间因自然条件、经济基础、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以及区域在全国分工中条件的差异而形成各自的经济特征。区域经济特征主要表现在区域差异和区域优势上。从全国看,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区域的差异十分明显。2002年三大区域发展差距之比又扩大到2.32∶1∶0.94,东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于中部的 232%和西部的247%。这一经济特征不仅是划分经济区域和规划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而且也是决定和规划经济区域内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层次和类型的主要依据。

具体地讲,区域经济特征对高职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高职教育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发展状况取决于区域经济为其提供多少社会剩余产品,提供多少受教育的对象和提供多少时间用于智力活动。区域经济总量水平使区域教育投入存在明显的差异,1997年.中、西部的人均教育经费只有 165.29元和147.97元,分别占东部地区人均教育经费276.20元的60%和54%。1997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校均学生数为 509人,中部为503人,西部为 381人。中西部地区高中阶段职校在校生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之比远远低于东部的60%.其中,青海为41.87%,甘肃为 44.01%,宁夏仅为39.5%。

地域经济发展的状况影响就业率。调查表明,经济发达地区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需求是大的,前提是毕业生具备实际工作能力。反之,经济发展速度较慢的地区,本身对人才吸纳的能力有限,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更加困难。依据对2003年12月底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新疆为 60.8%,四川为64.6%,安徽为 61;64%,而北京则为84,5%,广东为88.9%。

其次,区域产业结构决定了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不同地区的产业特点对劳动力的类型结构有不同的要求,在农业占有很大比例的地区,劳动力的类型必然以农民为主;在石油生产占有很高比例的地区,劳动力的类型必然以石油工人为多。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和发展趋势及其对劳动力类型的需求结构对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有着直接的影响。劳动力需求结构反映了产业结构对劳动力的需要,而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类型不仅反映了区域内劳动力的构成状况,也反映了区域内劳动力的供给结构状况。

再次,区域技术结构决定了高职教育的层次结构。技术结构是指劳动生产中自动化的程度。区域技术结构的变动和发展及其对劳动力层次的需求直接影响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层次。我国各地、各产业间技术构成水平发展很不平衡.既有接近甚至赶上发达国家的产业和企业,也有技术水平十分落后的地区、产业和企业,因而.高职教育必然是多层次的。就我国的现实情况而言,高职教育发展的主体是专科层次。在中西部地区和东部落后地区还处于工业化早期,技术水平比较低,生产方式属于原始手工或机械化程度很低的劳动密集型,对劳动者的技术要求不高,高职教育还要部分承担中专层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而在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技术水平较高,发展很快,特别是职业岗位在技术水平上的分化.使岗位技术幅度加大,岗位技术层次高移,导致岗位技术成份的提升和劳动内涵的丰富。为满足本地区经济发展对人才类型、层次上的需求,高职教育培养的技术型人才必须向本科甚至研究生层次延伸。今后,随着我国科技、经济的:发展,高层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逐步增加,高职教育的主体层次相应高延也将成为我国未来高职教育发展的趋势。

总而言之,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物质保障。

二、从内在本质看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依存共生关系

现代经济社会对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求,是高等职业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要使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就要把握高职教育的本质特性,在此基础上创造一定的外部和内部条件。

(一)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培养技术型人才

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从本质上说,是由不同的社会需要所决定的。在科学原理(即客观规律)成为社会直接利益的过程中,存在着两个转化:一个是科学原理演变为工程(或产品)设计、工作规划、运行决策;另一个是将工程原理应用于实践,从而转化为工程、产品等物质形态。两个转化需要两大类人才:一类是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人才,另一类是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人才。前者称学术型人才,后者称应用型人才(包括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三小类)。

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是指在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从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工作的人才,由工程型人才设计出来的图纸、计划、方案,需要通过技术型人才或技能型人才的操作或运作,使之成为现实的生产力、可以直接应用的社会成果,如工业产品、工程产品等。只有经过他们的努力,才能使工程型人才的设计、规划、决策变换成物质形态或者对社会产生具体作用。二者的区别在于所含的智力成分不同,后者主要依赖操作技能进行工作.技术工人属于这类人才,在我国当前情况下,大多数技师也属于技能型人才。但是在石化、钢铁、航空、半导体等大型企业或.现代化企业中,技师劳动组成中的智力成分已占相当大的比例,因而这些技师应归为技术型人才。一些高技术设备的操作者,虽有操作内容,但不能简单地归人技能型人才.尚须分析其智力含量的多寡.来决定其是技术型人才还是技能型人才。

概而言之,技术型人才有如下特征:第一,在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从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工作,即能够直接出成果,包括社会物质产品和服务产品(区别于学术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第二,具有形成技术应用能力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相当的智力含量,不是简单的技能操作(区别于技能型人才)。

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培养的人才的差异性是高教形式最本质的特征。不同类型的人才要由不同类型的教育来造就。一般来说,学术型、科研型和工程型人才由普通高等教育来培养,而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则由职业教育来造就。其中的技术型人才一般由高等职业教育来培养。高职教育最本质的特征就在于其培养目标是技术型人才;其他的特性都是围绕着这个特性而产生的,并为这个特性所制约。所以,高职教育要在为社会培养适应竞争要求的人才方面有所作为,要具有竞争力。

(二)高职教育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

1.理论基础, 高职教育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理论依据是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促进经济的增长。人力资本理论的创始人、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1961年在《教育和经济增长》一文中,对美国1929- 1957年教育投资增量的收益率作了测算,发现1957年美国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33%。另一位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用不同于舒尔茨的计算方法得出了类似的结果,他的计算表明,美国1929-1957年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 35.3%。从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以来,许多经济学家运用各种方法对教育的经济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迄今,国内外许多学者都认为,教育对于中长期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学家罗默、卢卡斯等人提出了“新增长理论”.将知识和技术看作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并且认为通过教育和培训获得特殊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它们不仅可以使自身获得收益,而且能够促进其他要素收益的增长,从而保证了长期的经济增长。罗默的经济增长模型说明,拥有大量人力资本的区域会取得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人力资本水平低下是欠发达地区区域经济增长速度较慢的原因。

2.现实依据

教育在国家建设中起决定性作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出现的美国赶超英国、日本直逼美国及亚洲“四小龙”追赶西欧国家的现象,其深层次的原因,都是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加速发展,从而产生了高素质的劳动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我国的高职教育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型人才,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拿“长三角”经济区域为例, 2001年.科技进步对江苏工业、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 40.1%和52.6%,其中有7%左右来自职业教育培养的毕业生的贡献。②当然,从国际比较分析来看,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还不够明显。但是随着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要实现从外延式到内涵式的转变,高职教育必将对经济的增长起到更加明显的作用。

3.主要表现

高职教育的内在本质决定了它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主要表现为:

第一、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批高级应用型人才,尤其是为地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院长杨河清教授曾在首届职业培训国际论坛上强调:这种人才是生产分工中的重要阶层,在生产过程中起着纽带和环节的作用。他们都是技术骨干,并且是生产现场的灵魂。

首先,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高新技术带来了新兴行业,如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传统农业也要走现代农业的路子;各行各业生产由劳动密集型逐渐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化,由对熟练劳动者和中初级人才的需求,转化为对中高级人才的需求,这种高素质人力资源,需要通过高等职业教育来提供。

其次,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在人才需求上有着不同的要求,需要多层次、多样化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培训,高等职业院校正是面向地方需要,多层次、多样化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教育机构。

再次,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有大量的农村人口面临着转向为本地的第二、第三产业服务,这些人最缺乏的就是技术,他们没有受过更多教育、掌握更多的技能,不能适应城镇化建设的发展需要.要通过高等职业教育使他们转化为高素质的实用人才。

第二、为继续教育提供培训场所。随着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和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兴起,许多只有中初级技术水平的工人被迫下岗,而高新技术工种岗位又大量缺人。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将通过职业培训来实现;同时,企业内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引进,需要进一步提高企业在岗人员的素质,让他们接受继续教育,进行岗位培训、知识更新、介绍国内外本行业的最新成果、预测发展趋势、适应转产咨询等。以上这些都要求高职院校提供培训场所。

第三、为技术革命提供创造基地。高职院校具有一批科学技术人才和较为先进的实验设备,是一个能参与技术创新、技术交流、技术转化和技术贸易的基地,一方面可以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发明创造、先进工艺、先进技术通过技术市场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科技需要来调整自己的科技方向和科研计划,使之更符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利用人才优势,接受企业的委托,或者主动地和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合作,对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难题进行研究、开发和解决,使学校和企业科技人才相互渗透,推动企业的发展,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高职院校还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软科学研究,如图书情报及专家、教授、高级技术人才的知识和技术,走进信息市场,为政府特别是企事业单位的发展规划、重大建设工程及技术攻关项目提供咨询、参谋和决策意见,更好地推动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相互依存共生的关系表明:高职教育受教育与经济两大规律制约,必须协调好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找到适合教育规律和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发展平台,既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又能充分发展自身。因此,高职教育要从市场经济需求出发,做到学校教育结构与国家及区域经济结构相统一,要体现出四个特点:其一是区域性。高职院校要依据自己所在地的特点进行运转,办出特色。其二是产业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职教育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根据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来管理教育,使教育具有产业性。其三是多样性。市场经济是多方面的,适应它的需要的高职教育也不应是单一的,而应该是多层次的。其四是灵活性。高职教育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数量、规格上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要随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只有这样,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才能真正共生共荣。

注释:

第4篇:劳动教育类型范文

一、新建本科的来历

1998年,中央政府将大众化列为高等教育的近期发展目标,从政策层面上拉动高等教育。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实施,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跨越式发展阶段。大批高等学校进行院校调整,一部分办学条件较好的高职高专或成人高校合并升格或者独立升格为本科院校。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数量和规模逐步扩大,他们承载者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乃至普及化的重要使命,它们己逐步成为承担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重要力量。

作为“新大学”基本上都是在1998年之后,在专科层次上“升格”而成的,它们的出生成份多种多样,按其原先的专科基础,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由高职高专类院校独立升格的“新大学”,也包括此类院校合并其它专科层面上的教育机构升格的“新大学”。

另一类是由师范专科院校升格的“新大学”。此类院校一般以原先的师范专科学校为班底,或独立升格,或合并区域内的教育学院升格。它们在专科层面上就己经为本地区教师教育做出过特殊贡献,升格后依然以教师教育为支撑,逐步依据地方经济社会的需求发展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

还有一类是成人高校改制的院校。随着普通高等教育的扩容,一些传统上的成人高校也满腔热忱地加入了普通教育的行列,如合肥师范学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等。

总而言之,中国的“新大学”由于是现有教育资源的一种整合后的提升,因而“出身”还是比较复杂的。

二、职业教育与新建本科的天然联系

从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历史来看,我国有一大批新建的本科院校是由原来的职业大学和行业专科院校升格而来,众多新建本科院校已有职业教育的实践。应用型本科与职业教育都是要培养应用型人才,都具有职业教育的特点。从现代教育体系的特点来看,两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与沟通,建立两者之间的立交桥,是建立现在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也是现代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升格后的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数走的是应用型本科的道路。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新建本科院校与高等职业教育都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人才,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行业、专业群为就业方向;在课程体系方面,两者都重视实践教学,强调校企结合,并且由于新建本科的办学历史,在实训课的实训条件上有一定的基础;师资队伍方面,这些高校在升格前也有一定的职业教育的基础,升格办学后办学资源得到进一步发展。如果现在转型为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可以节省大量新建高职本科院校所需要的资源,还有利于解决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同质化的问题,以实现高等教育的整体优化。

三、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要性

我国经济之所以迅速发展主要依靠的是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的共同增长。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正是提高了整个国家的劳动力素质,使得国家经济各个领域的发展都得到了素质更高、数量充足的劳动力的支持。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依靠科技水平提高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对劳动者的要求也从单单依靠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的共同增长转向主要依靠劳动力质量上。在1979-1995年,劳动力数量的增长和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对经济的贡献率基本相当,但是到了21世纪这种情况发生了转变,劳动力数量的增长对经济贡献率显著下降,而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对经济的提高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这对我国职业教育培养大量高质量劳动者,转化潜在的人力资源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作为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为经济的发展培养各行各业所需要的人才。职业教育主要以经济市场需求为导向,它担负着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所需的各级各类生产、服务、建设、管理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科技水平的迅速发展,我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都发生了重大改变,经济发展对高层次技能人才的需求增加,不仅是满足于技术的操作应用,逐渐对高技能水平人才的创新能力、综合能力有了新要求,这导致我国新增劳动力就业的结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偏低,并且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稳定性差。同时,许多企业又难以在劳动力市场上找到生产服务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另外产业加速转型升级与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匮乏之间的矛盾日益升级。产业加速转型升级,逐渐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这也是劳动力结构高级化的升级。

四、发挥新建本科院校的优势,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可行性建议

首先,加强政府干预力度,规划合理的职业教育结构。国家政府机构在职业教育改革中是最重要的因素。加强职业教育相关的政策建设,是政府干预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国家政府部门要重视对职业教育发展与建设的相关问题研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整体规划,统筹发展。研究随经济发展生产方式、产业结构变化社会对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在层次和数量上的需求,充分调查区域性经济发展结构,了解市场需求和就业导向为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结构发展以及形成合理的职业教育结构提供导向和依据。国家制定各类教育相互贯通的立交桥实施框架。高等职业教育不能仅达到大专水平,国家应该根据经济发展需求,发展本科及以上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本科以上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选取改革试点,在部分院校中设立本科以上层次的职业教育,灵活的结合弹性学制和综合的教学质量考核方式培养高层次的职业教育人才。

其次,明确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促进普通高等教育向职业高等教育转变。每一类型都应该有重点的高等学校,都可以成为国内知名的有影响力的学校,问题在于能不能找准自己的优势,搬出自己的特色,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很多新建本科院校在升为本科以后,就急忙甩掉原来的高职特色,认为走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沾边就是“降格”了。关键是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发挥自身的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从新建本科院校的全国布局及自身特色,其共同特点在于:首先,它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其次,它应该是立足于地方,服务于地方的。所以新建本科院校,应明确办学定位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开展应用科学研究和技术转化、服务地方经济;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即培养具有运用知识解决生产和管理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明确专业定位,即设置围绕地方支柱产业、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要的专业;明确就业定位,即学生面向行业、面向产业、面向地方就业。

再次,在培养目标上,以培养学科应用型人才向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转变。新建本科院校针对其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点,提高课程构建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本科教育解决一线问题的能力要比高职强。高职是培养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用技能型人才,而职业教育本科培养的是高素质、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其特点是用所掌握的应用知识、技术、技能去解决相对确定的问题。所以在新建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定位上应注意加强人才培养的理论知识水平,但是不能弱化实践,要培养的人才不仅具有过硬的职业技术基础理论,还要比普通本科,高职有更熟练实践操作能力。同时,要注重素质教育,尤其是职业道德。应当注重学生的职业任务教育,培养学生的诚信、合作、责任、敬业、创业等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态度,通过人文素质类课程及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建设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得到熏陶。培养目标的转变要求学校要不断审视培养规格和质量标准,根据社会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求,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具有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就业上有可迁移的能力,能够适应经济发展不同时期对其的各种挑战。

最后,要推动师资队伍转型。应坚持以应用能力提升为重点,多措并举建设应用型师资队伍。应通过建立教师发展中心,开展教师教学生涯设计、教学能力校本培训等,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助力教师专业发展。应由注重教师学术水平向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转变,加强产业教师队伍建设。应加快本校具有工程背景的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实施“教师下企业、企业家进校园”工程和“教师业界脱产研修”工程,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鼓励任课教师参与企业研发与技术改造,提升应用研究能力。应考虑制定柔性聘用讲座教授、客座教授、课程特聘教师实施办法、技术技能型人才聘用实施办法,调整工程教育教师的评聘和考核办法。应实施“教师国际化工程”(海外访学、留学),使教师拥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和国际视野。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建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与特色发展[J]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1-4

[2]鄢景森,徐惠娟,李双奇.应用型本科和高职教育教学的区别[J]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3(1):84-86

[3]郭遂成,刘荣志.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的研究[J] .高教研究,2011(14):11-12

第5篇:劳动教育类型范文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regional industry;interaction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18-0237-02

0 引言

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区域产业的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和经济效益宏观上决定并制约着高职教育的层次结构、类型结构、发展速度、教育质量,微观上影响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另一方面,高职教育培养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将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支撑和高水平的技术服务。因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有机组成部分的高职教育必须牢固树立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办学宗旨,坚持将区域产业发展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作为确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主要依据,坚持产教深度融合,实现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良性互动。

1 高职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区域产业的发展

1.1 高职教育的发展依赖于区域产业发展 一方面,高职教育的发展依赖于区域产业所提供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另一方面,高职教育的发展高度受制于区域产业的发展需求。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方向直接关系着高职教育的发展路径,决定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宗旨、发展规划等。高职教育应理性分析和科学预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实际需求,紧紧围绕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自身发展方向,培养区域?a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1.2 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受制于区域产业劳动力结构 不同地区不同的产业结构分布对劳动力的类型结构有着不同的要求,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趋向及其对劳动力类型的需求结构,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劳动力需求结构反映了产业结构对劳动力的需求状况,而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类型不仅反映了所在地区劳动力的构成状况,也反映了所在地区劳动力的供给结构状况。淮安地区的高职院校应紧密结合“十三五”期间淮安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的现实状况,积极构建高职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以实现对高职开设专业的动态调整。

1.3 高职教育的层次结构受制于区域产业技术结构 生产的现代化的程度决定了区域产业技术结构。伴随着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势必会带来区域产业技术结构的变动。而技术结构变动的的趋势及其对劳动力层次的需求变化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层次。苏南作为经济发达地区。为满足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类型、层次上的需求,其高职教育培养的技术型人才已开始延伸至本科甚至研究生层次。今后,随着苏北地区产业发展,高层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逐步增加,苏北地区的高职教育的主体层次相应高延也将成为必然的趋势。

2 高职教育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服务

2.1 高职教育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支撑 技术人才是知识经济的支柱,而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高等教育是培养技术人才的最重要阵地。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越来越呈现出本土化、特色化,因此,对于适应高新技术产业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在这样的背景下,高等教育追求的不再是华而不实的学历教育,而是提供适应各类产业结构提升优化而需要的具有针对性的专门人才。高职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摇篮,在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2 高职教育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高职院校通过产教融合机制,实现了产业、科研及教育一体的教学模式。高职院校中的新科技、新项目可以有效的转换为市场的经济实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区域产业的高效性发展。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区域企业的需求,积极配合企业进行专业项目的研究及资源的开发,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由于高职院校其本身的优势就是实现高素质、高技能专业型人才的培养,通过企业与院校的紧密结合,在最终程度上实现相互渗透的发展模式,并为区域产业的发展以及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科学化的依据。

第6篇:劳动教育类型范文

论文摘要:装饰性劳动是一种葛成本低效益的劳动,有技能展示、材料加工和环节冗繁三种类型。社会风气、人的本能、教师理念及教育评价四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它的出现。装饰性劳动这个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阶段性问题的解决,将会使教师赢得更多的解放,而它的解决需要教师的努力。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活动。教师的教书育人也是一种劳动.但过去对教师劳动的研究多集中于理想状态下教师劳动特点、性质的描述上.以及此种状态下教师的劳动报酬问题.缺乏对教师劳动实际状态的分析对于幼儿教师实际劳动过程的考察更是凤毛麟角.同时.幼儿教师在劳动中的职业倦怠感日益严重因此.本文拟对幼儿教师的劳动过程本身进行实际考察,找出其中潜在的问题一一装饰性劳动,对其概念、类型及分布情况进行初步分析.并寻找其存在的可能性原因.以期增强人们对幼儿教师此一劳动问题的意识程度。

一、概念的提出

幼儿教师的劳动应是幼儿教师以自身为媒介.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运用自身的脑力和体力进行的以促进幼儿发展为目的的活动但实际上幼儿教师劳动的目的不是单一的.劳动结果也不会按照预想的简单呈现为了考察的周全,我们从劳动动机和劳动结果两方面对幼儿教师的劳动进行实际观察分析从动机的角度来看,人的劳动动机决定着劳动的性质.不管其结果如何。幼儿教师的劳动动机可能有两方面的指向.一是指向幼儿发展.另一方面是指向自我形象展示当自我形象展示的动机强于促进幼儿发展的动机.在教师劳动中居于支配地位时,不管其劳动结果是否促进幼儿发展.我们都将这样的劳动定义为装饰性劳动。

从结果来看,认为无论人的动机如何.劳动结果的性质都决定其劳动本身的性质。幼儿教师的劳动可能获得两方面的结果,一是实现促进幼儿发展的目的.二是赢得他人对自己某些方面的积极评价当第一方面的结果未实现而仅实现了第二方面的结果时.不管其动机是否指向自我形象展示.我们也将这样的劳动称为装饰性劳动。

真正的幼儿教师的劳动不仅以实现最大化地促进幼儿发展为目的.并在结果上通过幼儿的发展赢得他人对教师自身劳动的肯定,或者是对自身技能、素质等方面的好评装饰性劳动并未最大化地促进幼儿发展,但直接通过劳动过程本身赢得了他人对教师某些方面的好评.例如理念先进、技能娴熟、教具精美等。无效劳动则不仅未促进幼儿发展.也没能赢得他人对教师本人的好评,无论是借助幼儿发展还是通过劳动过程本身.教师都未展示出一个积极的自我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三者是性质截然不同的劳动形态.但实际劳动中.三者又是不能绝对分隔开来的连续的劳动形式。

在此要指出的是装饰性劳动对幼儿发展并不是完全没有积极作用.只是这种作用弱于教师形象展示的作用很多教师的装饰性劳动在当时看来对孩子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但可能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有一种潜在的影响因此.装饰性劳动不一定都违背教育性原则,但一定不遵从效用最大化原则。从动机上来看.教师装饰性劳动对幼儿发展的积极作用是偶发的:从结果上来看,这种积极影响也是微不足道、不明显的这种劳动状态下儿童的学习效果不明显.但教育资源的流失情况严重,教师的精力与时间也易被空耗。总之.比较其成本与收益.幼儿教师的装饰性劳动是一种高成本低收益的劳动。

二、装饰性劳动的类型分析

为了有助于认清装饰性劳动,笔者在长期观察的基础上提出装饰性劳动的三种类型因为这仅是根据直观的结果概括出的三种可能相互交叉但彼此之间又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典型现象.所以还构不成严格逻辑意义上的分类。

第一种是技能展示型幼儿教育本身的性质要求教师具备多项技能而幼儿教师也确实个个均有“拿得出手的看家本领”.这就使得幼儿教师在劳动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领。

在《海洋大逃亡》体育活动中.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做篮球操开始.三分钟后,教师请幼儿原地休息.自己为他们表演一段篮球。表演持续了两三分钟后教师也原地坐下.通过跟幼儿对话的方式创设海洋大逃亡的情景,请幼儿假扮为各种鱼类在海水枯竭之时想办法逃出海域.进入临海以求生继而幼儿分两组进行钻爬练习……

之所以穿插自己的一段篮球表演,教师的解释是“让幼儿热身之后休息一下。我来表演是一种跟他们的互动.并能使他们快乐和对篮球有更大的兴趣……”。但根据当时的情形.幼儿在教师表演时获得的快乐。远不及当时旁观看课教师的喝彩声明显;而且,根据体育活动中儿童机体运动规律来看。没有必要特意安排出一段休息时间给幼儿.后续的情景创设环节中幼儿完全可以进行机体调节这样特意安排出来的表演环节,明显地表示出篮球是这位教师的强项.其更多实现了他人对教师技能的良好评价.而非促进幼儿发展的目的。

第二种是材料加工型教学具是幼儿学习的支架,教师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教学具可以有效地帮助幼儿学习但有些时候教师舍本逐末.为了显示劳动的精细度,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花在材料的加工上。甚至忘却了材料的意图。

在一节音乐欣赏课上.教师带领幼儿用动作感知表现一段aba式的交响乐第一段节奏缓慢音调低沉.为了帮助幼儿感知.教师选用一个玩具机器人.企图用机器人沉闷的脚步声给幼儿理解和表现这段音乐提供支架。但为了增加机器人出场的惊奇.教师特意安排机器人从一个可以自动打开的“城堡”f加工特别精美别致的纸箱)里走出来……

城堡和机器人有联系.机器人和音乐有联系.但音乐和城堡的联系就很小了。但教师所设计的城堡不仅可以自动打开.而且精美别致.可以想象教师在其中付出了多少精力与时间。从动机上来看.决定教师这一劳动的恐怕已不是促进幼儿发展了,更多的是希望能够得到他人对自己的积极评价。从结果上看.幼儿教师的这一劳动赢得了人们的肯定,但这种肯定不是借助于幼儿的发展.而是直接在劳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因此.这种材料加工型的劳动也是一种装饰性劳动。

第三种是环节冗繁型。劳动过程由一定的环节组成,紧凑连贯的环节有助于劳动目的的实现但当环节不必要时,教师的劳动如果赢得了他人对自己某些方面的肯定,或者是出于展示自己的需要所进行的劳动就是一种装饰性劳动。

在《给小瓶子戴帽子》的操作活动中。教师在活动开始给每个小朋友发了一顶帽子.请他们在头上戴一下.然后收回帽子。接着问小朋友:“戴帽子的感觉好不好?”幼儿回答“好”之后,请小朋友给自己面前的小瓶子戴上帽子,看谁能又快又好的给瓶子戴好……

我们可以发现教师给每个幼儿戴帽子的环节是为了引出给小瓶子戴帽子这一形象比喻,这一比喻使得活动有了拟人化的特点,说明了教师对幼儿心理特点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并且这个环节中有教师和幼儿的互动.实物的利用及幼儿实际生活经验的唤醒等方面的体现但活动的内在目的是锻炼幼儿的小肌肉动作.促进其动作发展,而这一环节与儿童的学习相去甚远.其动机和结果只与教师有关。

类似的劳动还有很多.例如有些教师为了展示自己的电脑水平.每次活动首先确定要使用多媒体课件;为了展示自己对于师幼互动的理解,活动当中不断的提问孩子.不管提问是否有价值,甚至固定问题顺序;一些教师甚至在观摩课上花费气力设计环节展示孩子过去的积累等等这些劳动或者在动机上或者在结果上表现为一种装饰性劳动。

三、装饰性劳动的原因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装饰性劳动并探讨其产生原因,笔者采用访谈法对装饰性劳动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装饰性劳动在幼儿园观摩课教学中更易出现,频率远远高于日常教学中:专业上的新教师更容易出现这样的劳动:而公立园中的这种情况又多于私立园。在访谈及观察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装饰性劳动的出现是由教育内外两方面的原因所致.但主要原因在教育内部的教师观念及教育评价机制方面。

当前社会转型期的一些负面影响对幼儿教育的冲击不可低估激烈的竞争使人们进取,也使人们浮躁;商业的波及使得许多事物不得不披上华丽的外衣。甚至成为消费符号教育本应是一个不断重复运转的系统.深刻而又朴素的代表.但是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她很难“洁身自好”幼儿教育最近几十年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成了虚化浮躁的藏污纳垢之地。幼儿园之间的竞争。幼儿教师之间的比拼使得一些幼儿教师不得不采取装饰性劳动来包装宣传自己。同时。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人都有一种被尊重的需要。这种需要激励着人们去努力地展现自我以赢得他人的认可.实现在人际系统中的平衡与协调幼儿教师身为普通人.甚至是被一些人认为的“感性群体”,劳动中表现出一种装饰性的成分也是无可厚非的公开课上除幼儿之外的“他人”多于日常教学中.因此装饰性劳动出现的机率也就更大一些。

但是。装饰性劳动还有教育内部因素的作用首先从教师自身来看。专业上的新教师更容易出现装饰性劳动,说明这一现象与教师的教育理念有关从动机上来看,很多幼儿教师认为自己的劳动是为了儿童的一切但“为了儿童的一切”不等于“为了儿童的发展”一切包括发展,也包括我们现在经常谈到的快乐。而快乐仅仅是一种情绪上的满足,儿童快乐的同时并不必然伴随内在成功感的获得,也并不意味着其智能的进步、发展的实现。教师往往会将自己的劳动定义在使幼儿快乐上.这种肤浅的理解很容易使教师进入装饰性劳动状态其次.当前教师在考虑自己的教育教学策略时.大多考虑到了教育性原则,并总想使自己的每一次教学尽可能多方面地促进幼儿发展;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地多行动以提供给幼儿更多的发展机会。但她们又常忽视效率原则.在选择促进孩子发展的途径时,仅考虑哪条是孩子最感兴趣的.却忽略了哪种是最经济的。我们为孩子的学习活动提供支架时,不仅应考虑其对幼儿发展是否有价值.更应考虑其对幼儿发展是否必不可少。这不仅是出于节约教师劳动量的考虑,更是给幼儿自主性发展创造空间再者.在装饰性劳动中教师关注的是自己,尤其是他人对自己教学技能方面的评价按照富勒和鲍恩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划分.从事装饰性劳动的教师还处于“关注教学情境阶段.关心的主要是在目前教学情境对教学方法和材料等限制下.如何正常的完成教学任务.以及如何掌握相应的教学技能”:她们还未达到“关注学生阶段.还不能很好地把儿童作为自己关注的核心,关注他们的学习、社会和情感需要,以及如何通过教学更好地影响他们的成绩和表现”这说明教师专业发展的不成熟是导致其进行装饰性劳动的原因之一而我国幼儿教师整体上正处于从“技能型教师”到“理念型教师”转变的阶段.则现阶段装饰性劳动的存在也就不可避免但它是一个发展性问题.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将会随着幼儿教师专业上的发展进步而减少和消失。

其次.公立幼儿园中的装饰性劳动多于私立园.说明教育评价机制也是引发装饰性劳动出现的一个重要因素教育评价在整个幼儿教育中起着导向性的关键作用,它的变革也是幼儿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由过去的重结果改为今天的重过程.由以他评为主改为以自评为主并结合他评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制定出来的评价标准紧紧围绕促进儿童发展的目的.符合科学评价理念的同时也充满了浪漫的理想主义色彩这种完美的教育评价标准引导幼儿教师关注活动过程时.却完全丢掉了对活动本身所应实现的教育价值的评析.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除了标准本身可能:还存在一定问题外.主要是因为一些教师在理解标准时采取了一种分割的方法.将完整的标准割裂开来,顾一点而不及其余,使得自己行为本身错位,成为装饰性劳动。另外,评价的本质就是比较。自评也好,他评也好,这种形式上主体的变换无法改变教师之间“攀比”的心理.尤其是同年龄层教师之间更容易出现一种非正式的横向比较.进一步强化激发了教师装饰性劳动的出现。

总之.教育内外的各种因素导致了幼儿教师装饰性劳动的出现.这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也是当前的教育形势和社会风气的激化物。

第7篇:劳动教育类型范文

依据舒尔茨对人力资本的定义,人力资本是凝聚在人身上多种能力的综合,除了最基本的健康、教育之外还有知识、技能等。人的能力的获得除了先天获得的如健康的体魄,更重要的是后天的教育、培训和“干中学”的经验积累。因此人力资本的衡量应该从一个立体的角度观察分析。人力资本结构可以认为是人力资本的各层次或各类人力资本的构成比例关系。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也是自己之前的研究成果的一部分,同样,将人力资本结构划分为的一般人力资本、专业人力资本、企业家人力资本。一般人力资本。这类人力资本在劳动力市场上大量存在,他们的工作不需要太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并且这类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主要分布在高中及高中以下,因此可以用就业人口的表示这几种受教育程度的劳动者在当年就业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专业人力资本。这类人力资本往往可以通过较高的学校教育或职业培训获得。假设这类人力资本与受教育程度有密切的关系,故用受教育程度来度量,H2=16bi,16表示受教育程度在大专及以上学历接受教育的平均年限,bi表示这种受教育程度的劳动者在当年就业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企业家型人力资本。我们采用私营企业投资人数这一指标表示私营企业家的数量,该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企业家的数量,进而可以更好地衡量陕西地区企业家人力资本。

(一)变量与数据。本文的研究需要考虑以下变量,经济增长,物质资本存量,各类人力资本水平。Y,陕西省1996年到2011年的GDP。H3企业家人力资本。H1,一般人力资本水平。H2,专业人力资本水平。K,物质资本,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表示。假设参与就业的都是有人力资本积累的劳动力,因此可以用人力资本存量代替劳动力。如果将人力资本水平看成是一种投入产出的话,也可以将人力资本水平表示成123HHHH,根据内生增长理论,将劳动力投入用结构化了的人力资本存量表示,由于是待估计参数,因此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即使有指数也是待估计参数,方程中的与指数的乘积仍用表示。

(二)实证模型。将模型等号两遍分别取对数得到适用于本文的实证分析模型:123lnYClnKlnHlnHlnH,搜集1996年—2011年相关数据,用SPSS17.0对上述模型进行分析。参照SPSS输出结果,得出拟合方程为:lnY4.1770.669lnH1.07lnH0.058lnH0.735lnK123

(三)模型分析通过对模型方程参数估计和检验,结果表示:1、R2=0.996,F=997.14说明该回归方程的拟合程度非常高。2、模型说明了陕西省的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实际情况是一般人力资本即受教育程度在高中以下水平的劳动力对经济增长无积极作用甚至会产生负作用;专业人力资本即文化程度在大专及以上的劳动力对经济增长产生的是促进作用;企业家人力资本虽说也产生积极作用但是作用非常小;固定资产投资毫无疑问的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作用。

二、对策建议

第8篇:劳动教育类型范文

【关键词】专业设置 劳动力市场 契合度

职业教育是按社会职业的划分与归类而进行的职业知识、能力与态度的教育,是通过具体的专业教育形式体现出来的,强调职业性,强调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注意基础性和就业的适应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而职业教育的重要立足点就是专业建设。专业建设包含两个层面:一个是在建专业,即宏观层面的专业设置整合重组,一个是已建专业,即微观层面的专业内涵优化调整。本文以徐州为研究范围,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分析区域内的专业设置布局与劳动力供需,针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对策与建议。

一、区域中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徐州市目前共有中等职业学校44所,在校生12万余人,共开设16大类87个专业,其中五年制高职校共有6所,开设8大类66个专业,培养实用型高素质“灰领”技能人才。据调研,开设最多的专业前三位是加工制造、信息技术、文化艺术。

依据徐州市“十二五”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围绕装备制造业、能源产业、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商贸物流业四大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职业教育都需要为人才优化升级与支撑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经济发展规律已经表明,区域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调整和改革,直接影响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与内涵建设。据课题组调研,徐州产业结构已经由1990年的“二、一、三”调整为2011年的“二、三、一”结构,对应的就业结构由1990年的“一、二、三”调整为2011年的“二、三、一”,产业结构偏离度高,失衡现象严重,第二产业劳动力吸纳呈现不饱和状态,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劳动力最多的产业,是目前经济增长最快的产业。职业教育要实现服务区域经济,培养适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不仅要规划专业布局,还要在区域内注意错位发展,用足优势,着力打造多方共赢局面。

二、区域劳动力需求分析

(一)供求总体情况

五年间用工单位通过各公共人力资源市场招聘各类人员数呈现上升趋势,平均增速为15.9%,进入市场求职登记的各类人员数平均增速为16.95%,求职人数大于需求人数,就业市场竞争压力大。五年间求人倍率呈波动态势,2010年就业市场压力明显高于其他年份。

(二)分行业劳动力需求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依然是我市需求最活跃的两大产业。第二产业需求量由2006年的53.8%上升至2010年的61.1%,上升了7.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需求量由2006年的42.97%下降到2010年的35.6%,下降了7.37个百分点。

(三)用人单位需求

目前仍旧是企业为用工主体,由2006年的92%上升至2010年的99%。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的用人需求所占比重由8%下降到1%。其中私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用人需求仍稳居前三位,分别占企业需求总量的36.08%、19%、12.61%。这与徐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升招商引资的质量,把更多的名牌企业吸引到徐州来,发挥名牌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有关。

(四)职业供求情况分析

从各类职业的需求状况来看,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商业和服务业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仍然是供需主体。近五年间,需求岗位主要集中在经济业务人员、保险业务员、国际商务人员、推销展销人员;求职人数最多的岗位是文秘、打字员、营业员、话务员。因课题所需,课题组选取专业技术人员与商业服务人员进行比较,计算出2006~2010年两类人员的求人倍率,可看出专业技术人员的求人倍率呈现上升趋势,商业服务人员求人倍率呈现下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引起就业结构连锁反应。

(五)年龄段供求情况分析

从用人单位对各年龄组的用人需求看,16~24岁、25~34岁之间的劳动者构成单位需求的主体,每年度基本维持在80%以上。本课题组选取16~24岁的用工需求进行分析,需求人数大于求职人数,存在一定的就业空间。

(六)学历供求情况分析

从用工需求对求职人员文化程度的要求来看,占主体的仍是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者,维持在总数的80%以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含大专)比重较低。

(七)职业资格供求情况

从用工单位需求看,对技术等级有明确要求的岗位主要集中在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从供求状况对比看,各技术等级的求人倍率除初、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低于1外,其余均大于1。从需求人员的职业资格构成来看,持有职业资格五级的人数最多,由2006年的45.5%上升到2010年的54.7%,上升了9.2%;职业资格四级的波动幅度较大,职业资格二级(技师)的需求人数较少。从求职人员的职业资格证书构成来看,持有职业资格五级的人数仍是最多,由2006年的49.87%上升到2010年的53.79%,上升了3.92%,职业资格四级仍是波动较大的群体,求职人员中职业资格二级(技师)人数仍是偏少。

三、对策与方案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两个方面的转型尤显突出:一是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转型,二是就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转型。实现这两方面的转型基点就是劳动力素质的提升,但区域经济结构中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以及经济效益等决定和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层次类型结构、质量以及发展速度。所以职业教育只有根据区域产业调整方向和技术发展的一般趋势及地区经济发展潜能,及早谋划如何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对策,主动承担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职责,才能从根本上尝试性解决两个“不适应”(同志在谈到教育问题时,多次指出两个“不适应”: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增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匹配度,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通过前述分析比较,以点观面,第三产业的劳动力需求占主体。根据市场劳动力供需调研分析,财务会计类处于饱和,建议将该专业列为控制类。财政金融、经济贸易、市场营销以及工商管理类市场需求仍然很大,某些对应的岗位求人倍率较高,人才供应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持有初、中级职业资格证书者占求职队伍的主体,同时市场需求基本平衡,大专学历且有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求职者在就业市场受到欢迎。职业院校若能以此为导向,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型人才,可以有效补充区域劳动力市场缺口,优化人才结构,增加人均受教育年限,与区域经济优化调整形成良好的互动,在就业压力日益增强的人才市场谋得重要之位。

(一)依托产业优化升级,摸清就业市场空缺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历史证明,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产业结构从以第一产业为主逐渐转向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升级的过程,即由技术含量低向技术含量高转化的过程,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化的过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的过程。区域三大产业布局处于不断调整状态,已经初步凸显“二、三、一”产业布局,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会从事第三产业。如前分析,鉴于目前研究的区域是工业区域,二、三产业并驾齐驱,是区域经济活动最活跃的两大产业。人才需求都很旺盛,但就业形势未见缓解,关键在于人才的质量。职业院校担负专业人才培养的责任,要开放性办学,关注职业市场的供求变化,主动探讨职业供求的走向趋势,避免在供求比例、数量匹配、基本素质等方面与市场失衡,影响专业发展。

(二)摸准行业发展态势,调适区域专业设置

区域经济中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是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主要依据。要保障培养的人才能够贴近市场、贴近社会,学校的专业设置十分关键。市场是职业院校的出口方,家长、学生是职业院校的进口方,两者关注的焦点就是就业。虽然就业受多种因素干扰,但显性因素却是很明确——市场需求。职业院校要实现六个对接,关键也就在专业设置。市场经济体制下,职业学校间的行业界限和系统界限被打破,各种变化因素要靠市场调节。所以学校要根据市场机制预报,主动进行专业调控,不仅仅是规模、种类的扩展,还必须将专业内涵建设结合起来,力求平衡未来劳动力供求,最大限度地使用教育资源。徐州紧紧围绕四大千亿元产业和新兴产业,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型人才为切入点,针对区域的特色产业特点,进行特色专业设置和特色人才培养,提升整个区域的技术和专业化水平,降低劳动力培养成本,提高区域内劳动者素质,为专业化分工、技术创新创造条件。同时,稳步提高培养层次,超前对接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物流、文化旅游产业,实现传统专业的提档升级。可以在保持专业设置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适当地逐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调整优化专业设置。

(三)构建四方联动平台,加强区域人才储备

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对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提出新要求。专业设置要服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并由区域产业结构决定,才能使人才培养成为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强大支撑力。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要对接产业发展,不是职业院校单方面的问题,应是区域统筹规划的范畴。行业企业对岗位人才的需求是动态发展的,而学校人才培养是相对静态和稳定的。从职业教育生存来看,专业开发与人才培养只有与区域经济密切挂钩,才能有生命力,才能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地方政府、企业团体、职业院校、科研单位虽然组织目标不同,利益追求有别,但与区域经济发展关联度高,如何使四方互动、发挥合力,需进一步深入探讨。目前,我们需要的更是一种政策导向,通过四方联动,寻求共赢局面,建立行业需要的人才储备库,产业专业对接、企业学校对接、岗位技能对接,为行业后续发展与优化提升提供劳动力保障。

(四)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专业教育对接

社会职业岗位变化快,专业知识更新快,产业间、行业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专才教育”已不利于人才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徐州,出现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情况,精准化、智能化人才的输送成为新问题,有岗无人顶,人才规格培养由隐形问题转化为显性问题。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曾说: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切实落实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环境,要根据职业活动的内容、环境和过程来研究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不断提高劳动从业人员的素质,就要探索寓产于学、寓学于教、寓教于工、工学交替、产教融合的路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学校与企业、理论与实践、培养与成才搭建起桥梁,走出利企、利校、利民的多赢之路,为职业教育开辟更广阔的社会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孙强,黄唯.地区性人才供给与人才需求的差异性分析与对接研究——以苏北地区为例[J].理论月刊, 2010(8)

[2]徐健.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的研究——基于江苏省海安县的调查[J].职教论坛, 2010(24)

[3]效娟,安兴.教育分流与社会人才需求不相适应的对策探讨——以四川省为例[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第9篇:劳动教育类型范文

关键词 操作技能 自主实验 实践训练 开放式训练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职业技能教育。其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劳动技能型人才,即为用人单位培养具有熟练操作技能的、应用层次的、从事某项具体事务性或技术性专业工作的专门人才。这是高等职业学校教育基本目标。

它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在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实行产教结合,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与企业密切联系,培养技术型、技能型应用人才和熟练劳动者。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工作主要包括理论知识传授和操作技能培养两个部分。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等职业类型人才的客观需要,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了操作技能培养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核心地位。

下面就电子类专业的操作技能培养进行讨论:

一、处理好操作技能培养和理论知识传授的关系

由培养目标所决定,技术型、技能型人才是在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从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工作的。操作技能是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就业必不可少的能力,是就业的先决条件,因此在教学中往往出现重视操作技能培养而忽视理论知识传授的倾向。这种倾向是不正确的,因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因此,必须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否则,将难以胜任高技术、智力含量高的职业岗位。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既懂理论,又会技术操作的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新型劳动者。为培养适应现代化生产需要的这种新型劳动者,高等职业教育既要重视基础理论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又要重视理论教学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这就决定了专业理论教学要突出应用性。

例如:《模拟电子技术》可突出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而传统的一整套从晶体管到各种放大器的分析和计算可以从简;《数字电子技术》要突出读懂真值表、特性表、功能表,从而会使用各种集成数字电路芯片。

二、电子类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多种模式

把培养学生熟练地掌握职业技能作为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既要重视基础理论教学及其指导作用,又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性教学是学生学习并掌握所学专业的操作技能,获得专业特长的基本途径。实践性教学是职业学校的基本教学形式之一。

电子类专业的特点,其操作技能既包含手工劳动,又要求掌握现代化技术。技能训练所需的设备条件,相对于机械类专业较为简单。应可开设以下实践性课程:

(一)验证性实验。这是普通高等教育的传统做法,旨在通过实验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通过它可以学会电子实验的基本做法,掌握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用法,这是必不可少的。但对于高职教育,仅依靠它培养操作技能,是远远不够的。

(二)动手型实践训练课。这是普通高等学校所没有的,也是普高毕业生的薄弱环节。通过该课程的训练,使高职学校的技能教育和企业的岗位技能要求相衔接。

(三)实际操作型的自主实验和综合实验。普通高等教育的主要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学完以后,经常安排课程设计课。例如:《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设计一台╳╳瓦的扩音机。这是一个沿用了几十年的传统课题,其答卷是几十页的设计报告,包含一系列的设计计算,许多学生的计算结果也是基本相同的,但是往往与实际产品相距甚远。改革普通高等教育的课程设计课,自主实验给学生自主的空间,培养学生一定的设计能力,但更重要的是把实物做出来。设计的难度不要求太高,装配、调试等过程锻炼了操作技能。综合实验更打破了单课程的限制,进一步提高了应用能力。

(四)生产劳动型的训练和职业资格考证。培养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是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因此生产劳动型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应该积极创造条件,进入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学校也可以建立生产工场,开发自己的产品,安排经常的生产劳动。教学计划可安排进行相应的职业资格考证,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五)积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恰当地使用电教手段,特别是电子计算机进入教学领域,能突破原有教学手段没有解决或解决不好的教学难点,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尤其是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操作技能培养的教学,打破了课堂与实验室的界限,将讲课、演示与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形式更加活泼,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在操作技能培养中推行计算机辅助教学,应用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是电子专业的发展方向。进行虚拟实验的训练,使用虚拟仪器,学习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是掌握现代技术的应用能力必不可少的。

三、加强操作技能培养的软硬件建设

(一)加强实验室建设,组建“一体化”教室。为了突出高职教育特点,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可建设一批集讲课、实验、实习、科研于一体的“一体化”教室。教师可以在这种教室里形象、生动地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讲、练、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着重于知识的应用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又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