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概念范文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概念精选(九篇)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概念

第1篇: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概念范文

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中应用

建筑结构对称、简单、规则性,容易实现抗震的作用,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够满足创新性的需求,立体、多面、错层以及凹凸的建筑结构创新性和艺术性较强,容易达到人们对建筑结构美观性的需求,但是美观性好的建筑缺乏一定的抗震能力。优选合理建筑结构施工设计方案概念设计工程施工放那在实际建筑工程施工应用中要达到实用性、合理性以及经济性的目的,同时这还是概念设计的主要目标。所以,如何选择具有一定科学性、可行性的建筑结构形式和建筑结构体系在建筑工程施工设计方案中显得尤为重要。总体而言,施工结构设计方案中展现的抗震系统和建筑结构体系的整体布置等方面的进行详细的分析,同一个建筑结构单元中通常不要用其他结构的体系,并做到纵向和平面上具有一定的规则性。针对建筑结构施工条件、施工特点以及工程施工原材料供应等方面,工程设计师要进行综合、系统、全方面分析和研究,采用多种方案进行对比,最后做出合理有效建筑结构施工设计方案。概念设计中抗震能力设计建筑施工工程抗震能力设计直接关系当人们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所以建筑工程中抗震设计尤为重要,同时备受人们的重视和关注。但是由于建筑物整体结构设计会涉及到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土质、地势、周围环境以及气候等因素影响,因此在建筑工程中抗震设计复杂且因素较多。所以,大多数建筑结构中抗震设计并不是由计算机设计出来的,而是由工程设计师概念设计出来的。例如底部设置加强区这样的问题,不管是建筑工程构造钢筋配率要求问题还是边缘构建问题,都是要建筑工程设计师利用概念设计解决问题,工程设计师通过概念设计,补充计算机抗震设计模拟计算的不足之处,才能够最终确保建筑工程施工中抗震设计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中抗震能力还涉及结构构件问题,只要建筑构件完好,建筑工程中抗震能力才会充分的发挥和进一步提高。所以,工程设计师在建筑物抗震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要利用概念设计进一步保证工程施工设计中每一种建筑构件的强度和刚度在一定程度中满足工程实际的抗震需求,确保建筑构件和构件之间紧密联系,保证工程施工安全。此外,由于当前我国工程施工建筑结构大多数采用的是多次超静定建筑结构,因此在工程施工优化设计中建筑物的抗震设计还需要进行几道抗震防线,防止在发生地震中建筑物由于构件容易发生破坏或者是扭曲现象进而降低了建筑物抗震的能力。

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中应用的意义

(一)、拓宽建筑结构设计思路传统的建筑结构设计主要研究的是如何提高建筑结构抗力性,造成钢筋棍凝土等不断增高,配筋量不断变大,工程造价提高。我们以建筑抗震设计为实例,通常是按照初定硅等级和尺寸计算出建筑结构的刚度,并由建筑结构刚度计算出抗震力,最后进行钢筋配筋。合理的概念设计可以降低地震作用的效应,并在这样的情况下提高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性。概念设计被广泛应用在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中,被工程设计师接纳和采用,并在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中具有实践意义概念设计广泛应用,通常蕴含了所有的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在不确定的受力状况和因素中变化比较大的高层建筑设计、抗震设计以及基础实施设计中,概念设计应用突出和重要。l、由于现行的建筑结构理论性设计和计算机设计存在着一定的不可计算性和缺点。为了进一步弥补计算理论的不足之处,或者是实现实际施工操作过程中建筑结构构件的设计,需要概念设计来满足建筑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目的;2、在工程施工方案设计阶段,初步实际不能依靠计算机来实现,这就需要工程设计师通过了解和掌握概念设计,优选造价低、效果好的设计方案。概念设计施工人员通常会片面的理解,认为主要是用在一些较大的原则上,例如结构布置、确定结构方案等。在实际工程施工设计中任何一个施工都离不开科学概念设计作为指导方向。3、建筑结构设计的整体方案,建筑工程设计师要联系紧密,互相合作与探讨。经过相互之间的学识和经验的探讨,得出最优的设计方案。例如建筑物的抗震设计,这个问题在建筑工程中是比较复杂的,它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多方面因素。总结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也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当代城市化发展和建设的前提下,概念设计不断的适应当今社会建筑行业发展的潮流,不断适应当今时展步伐。因此在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中,工程师应该快速了解和采用概念设计的思想,通过自身专业实施和实际实践经验,做好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中的应用,为当代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做出自已的贡献。

作者:张健 单位:河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三分院

第2篇: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低碳概念;建筑设计;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新时代新建筑的设计也有新的要求,建筑师的责任不在仅仅是建筑整体设计,还需要对低碳生活进行一定程度的设计。保障建筑的安全性作为设计的基础,低碳生活的加入代表着人类生存质量的提升。在建筑设计中,建筑设计师的理念决定着建筑能否得到长远的发展,代表着设计时的设计质量、格调和品味。在大城市中,需要以扩张性建筑为目的,坚持环保理念,保护生态环境,科学化的合理利用有限资源,给予建筑行业树立优秀的低碳形象,保障低碳环保的建筑设计概念实施。

1 目前我国低碳概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1.1 从建筑环境保护的角度去思考低碳建筑设计

目前许多建筑设计中的低碳设计在建筑规划设计中体现形式为,注重建筑周边环境的保护,并且做出具体的分析和改善,让建筑和周围环境达成和谐统一的形式。利用建筑物的低碳设计带动建筑周围的生态环境,利用建筑物周围的生态环境设计建筑的地毯设计,以此来体现地毯设计和生态环境的良好互存关系。在进行建筑低碳设计的时候,需要增加其率面积,加大建筑周边植被的密度。尤其是在城市建筑设计方面,更是应当加强科学规划交通线路,科学的调整城市的绿化环境分布情况,利用各式各样的方法将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相结合,更好的提升建筑周边的环境绿化设计,进而实现低碳概念的建筑设计。

1.2 从材料的角度去思考低碳概念的建筑设计

从材料上体现低碳概念的建筑设计主要分为两点。第一种是利用绿色环保的材料对建筑进行装修和盖建。目前许多的建筑行业中,使用的混凝土会散发出对人体有负面影响的氡气,人造材料中往往会散发出大量的甲醛,这些材料既没有起到环境的保护作用,还对人体造成了一定的危害。从城市建筑的角度来看,建筑的主要结构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水泥的能耗比较高,也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尤其是在混凝土进行拆除的过程中,废弃的材料往往很难得到有效的处理。从材料的使用上来看,材料的使用方式不恰当,极易造成许多的环境破坏隐患。对此,在材料的选择上就需要使用恰当的材料,尽可能的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材料,材料的选取需要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去思考。第二种是通过材料的使用效率来体现低碳环保设计。在低碳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将材料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设计,尽可能让有限的资源得到更大的利用率,让材料的使用真正的满足低碳要求,可以从建筑垃圾的减排入手,尽可能的减少材料的浪费,扩大资源的利用率,节约材料,实现环境利益的最大化。首先可以保持建筑设计整体和室内设计的一体化,最终达成设计的原始医院,进而让建筑结构要素尽可能的减少,以此来降低材料的用量,达成建筑能耗最低值。然后可以通过掌握材料的特点,更好的将材料运用于合理的地方。最后可以选用具备高耐久性、低碳、环保、节能的新型材料,例如具备可再生性且重量较轻的钢结构构件。这类材料不仅仅在搭建的过程中能够体现重量较轻的特点,还能够让施工环节最大程度的体现材料的节省,使施工周期大程度缩短,进而有效的控制施工成本,真正的体现施工材料浪费现象的控制效果。

2 低碳概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2.1 低碳建筑材料的使用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建筑材料层出不穷,有许多的低碳建筑材料被广泛的运用于建筑设计当中,这不仅仅能够节省建筑的成本,还能够有效的体现绿色环保,有效的降低建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并且还能够间接的提升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减少建筑对人体的危害。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安全为主,环保第一的建筑观念,尽可能的使用可循环、可再生、节能环保能力强的建筑材料,根据工程的成本需要,尽可能的避免污染量大、耗能高的建筑材料,如此便能够有效的控制建筑物的二氧化碳、氡气、等有毒有害气体的释放量。利用低碳建筑材料还能够考虑到原本的生态环境和地域性,尽量醉熏就地取材的用料原则。

2.2 提升能源利用率

提升能源利用率是低碳节能建筑设计的重点,高效能源能够真正的体现建筑材料的节省,降低建筑资源的浪费,进而实现建筑设计中节能环保的理念。根据目前的建筑实际情况来看,许多的施工方法和建筑管理体制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进而对建筑施工中建筑资源的浪费造成严重的影响。对此,想要真正的实现能源高利用率,真正的实现低碳概念的建筑设计、环境保护,首先需要将建筑设计的着重点放在能源利用率的改善上,实现建筑资源的高效利用率,科学化、合理化的分配相关的资源,让低碳节能建筑的施工技术得到合理的改善,将建筑管理体制进行合理的优化,进而规避资源的不必要浪费,真正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2.3 建筑空间的高效利用

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这也是关系到建筑设计中低碳概念的重要要求之一。科学化的减少建筑对土地的占用面积,体现空间资源的高利用率。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还需要充分考虑低碳概念,科学化的设计房屋的建筑标准和建筑面积,真正的实现建筑耗能的降低,提升建筑空间的使用率。在建筑设计过程当中也不能盲目的追求低碳空间概念,而忽视的建筑功能的使用情况,低碳建筑的设计前提必须是建筑具备完善的基本功能和安全性能,确保建筑的安全使用和使用寿命为基础的时候,便可以着手于低碳节能建筑设计的优化建筑设计方案。对于新型的节能材料的使用情况来说,需要从完善的建筑系统管理等多方面着手,减少建筑费用,提升环境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

3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低碳概念的设计是现代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概念之一。低碳概念需要贯穿于整个建筑设计中的每一个环节当中,设计到建筑设计的每一个小“角落”,我们应当从“低碳建筑材料的使用”、“提升能源利用率”、“建筑空间的高效利用”这三个方面来体现建筑设计的低碳概念,进而真正的实现节能减耗、资源再利用。

参考文献

[1] 杨新安.低碳概念细啊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J].城市发展研究,2014,1(05).

第3篇: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建筑造价约,施工管理,结合方法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explains the building cost respectively and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oncept, and then through the concept of both the conclusion show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and based on this understanding is proposed on the basis of construction cost and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will be effective combination method.

Keywords: building cost abou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ombined with the method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任何一项工程的建造与施工,都要有效运用资金,科学地进行施工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工程项目的效益最大化。在建筑学里,工程项目从开始到完成的整个期间资金花费与使用,就叫做建筑造价。建筑造价与施工管理是一项工程成功开展的重要保证。而两者的结合更是工程项目建设的关键所在。所以,工程的建设者必须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建筑造价,知道什么是施工管理,并且更要知道用何种方法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本文就对这些问题进行简单的介绍,以飨读者。

一、建筑造价的概念

所谓建筑工程造价是指某项工程从筹划预算到竣工验收的整个工程建设期间内所需使用的全部费用资金。从费用资金在一项工程中所使用的工程部分的不同来看,可以将它分为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工器具购置费、工程建设其它费、预备费及税金等。而若从工程性质的不同来看,则可以将它分为单位工程造价、单项工程综合造价和建设项目总造价等三类。

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建筑工程要开展“三算”工作,即项目概算、施工图预算、竣工决算。而工程造价通常会采用施工图进行预算。具体来说,施工图预算必须要根据设计图纸、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选定的预算定额,进行逐一列项,并精确计算出完成项目工程量清单,最后得出整个建筑工程的总造价。

二、施工管理的概念

从概念上看,施工管理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所谓狭义的施工管理,就是施工方作为工程建设的一个参与者,在施工阶段所进行的服务于项目整体利益和施工方利益的管理行为。通常情况下,狭义的施工管理目标包括施工成本目标,施工进度目标和施工质量目标等三方面内容,涉及设计准备阶段,设计阶段,动用前准备阶段和保修期等四个阶段。而广义的施工管理,则是指自工程开始至工程完成,包括施工方在内的所有工程项目参与者通过工程项目策划和控制,使费用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得以实现的管理行为。简言之,就是通过管理使项目的目标得以实现的各种行为的总和。广义的施工管理是作用于项目开展的全过程,包括安全管理、投资价格管理、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组织和协调等。其中,安全管理是施工管理中的最重要的任务。这里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施工管理就是广义上的施工管理。

三、建筑造价与施工管理有效结合的方法

通过比较建筑造价与施工管理的概念,我们可以发现建筑造价与施工管理都是始终作用于整个工程项目开展的全过程。建筑造价与施工管理密切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说,建筑造价属于工程管理中的投资价格管理范畴。建筑造价所计算出的价格结果,可以对施工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而同时,施工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既可以促进建筑造价目标的实现,也可以验证建筑造价制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方法来实现建筑造价与施工管理的有效结合。

1、将工程数据的搜集和统计工作放在首要环节来抓

工程数据的搜集和统计工作,是建筑造价工作中的首要基础环节,也是建筑造价和施工管理的开始。所以,工程统计人员必须熟悉工程建筑的地理位置、地质环境、工程特点等情况,并充分掌握概预算方面的有关知识,能理解和运用《工程招标书》和《施工合同》中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标准,同时还要了解一些施工的基本常识。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不错算、漏算工程项目,与预算人员密切配合,发现可以进行索赔的因素,如实做好统计报量工作。

2、切实开展工程造价与施工管理的互相监督工作

在某项工程开展的过程中,一方面,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必须要十分熟悉《招标书》中的规定和《合同》文本的有关规定,善于抓住延误工期、变更施工规格等索赔机会,注意索赔的程序和有关资料的整理,维护承包商的合法权益,有效监督施工方的施工行为;另一方面,施工人员要将建筑造价的内容熟记于心,将建筑造价与实际施工相结合,并进行科学比对和验证,如果存在不符合实际施工或阻碍施工进展的情况,应尽力保留相关证据,通过内部仲裁或申述保证自身权益。

3、构建良好的造价管理系统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工程机构设置中必须设置造价管理部门,并在承包商内部处于造价管理的核心地位。同时,其它各部门必须与其密切配合,材料采购清单、发票复印件、工程变更、技术交底、施工方案、生产计划安排等资料都应及时递交造价管理部门。然后,由造价管理部门的预算人员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比较,定期进行核算,当发现预算用量与实际用量有较大出入时,应分析其中的原因所在,并分别从预算管理和施工管理两方面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4、要实现经济和技术的有效结合

从某种角度来说,建筑造价与施工管理的有效结合,就是要将经济与技术是实现有效的结合。众所周知,经济与技术是两个完全不同范畴的学科,但在工程施工中,两者结合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施工单位的技术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工程质量和保证建设工期上,这是无可非议的,说明重视社会效益的一面。但同时施工单位还必须注重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如果一个单位没有经济效益,严重亏损,面临生存的危险,那么我们的技术将失去发展的基础保证。

综上所述,建筑造价和施工管理在互相制约的前提下,有效结合,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住宅结构设计;施工图设计;概念设计;地基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住宅工程质量的优劣好坏直接影响到群众的生命安全。住宅质量的好坏主要由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两个方面来衡量。然而相对而言,住宅设计是一项繁重而又责任重大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适用、经济以及合理性,但在实际设计工作中常常发生住宅结构设计的种种概念与方法上的差错。但在实际设计工作中,常常发生住宅结构设计的种种概念和方法上的差错。我国自2000年全面推行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制度以来,通过施工图设计审查发现并纠正了不少违反《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和其他一些违规设计问题,对规范设计市场秩序确保设计质量的提搞,起到了一定作用。文章结合施工图设计和审查的工作实践, 对住宅结构设计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住宅结构设计满足结构设计规范要求应该注意的问题,重点论述了住宅结构概念设计和地基设计,以避免或减少上述类似的不足,确保住宅设计质量能上一个台阶。

1 住宅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1防火设计问题比较突出

一些设计人员对防火规范、规定不熟悉,对建筑物分类有错误,导致在设计中对防火标准执行有误,消防处理不当,存在许多安全隐患;一些重要场所的安全疏散出口、疏散门开启方向不正确,影响安全疏散;有些设计中的防火分区面积过大,防火间距过长,设计存在随意性;有些消防设施设计不合理、不配套,建筑物一旦失火,消防设施将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1.2部分结构设计的不合理,安全隐患比较多

如《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7.1.8条(强制性条文)规定“底部框架- 抗震墙结构,上部的砌体抗震墙与底部的框架梁或抗震墙应对齐或基本对齐”。有些设计把底层设计成大空间,抗震墙很少,上部砌体抗震墙大部分与底部的框架梁或抗震墙不对齐,造成结构体系不合理,传力不明确;有些设计中抗震分类、场地类别选用错误,导致整个结构设计错误。一些混凝土构件,特别是悬挑构件的最小配筋率达不到要求,有的相差一半,有的甚至一半都达不到;有些设计中荷载取值没有按规范要求来确定,存在漏算错算现象;有些结构设计与提供的计算书不一致,结构强度远远低于计算结果,设计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1.3设计深度没有达到规定要求

一些设计人员制作图纸“偷工减料”,设计粗糙,过于简单,施工图中应有的系统图、大样图、相关剖视图漏缺;一些重要的、应该用图纸反映的内容只标注“见图集”、“由设备厂家确定”等,施工图设计表述不全,细部大样不详,不能反映工程的全貌;一些重要的设计依据、设计参数、工程类别、安全等级、耐火等级、防火消防处理等在设计总说明中没有标明或交待不全。这些问题的产生,有的是由于设计人员没有对一般住宅尤其是多层住宅设计引起高度重视,盲目参照或套用其他的设计的结果;有的则是由于设计过程中对设计规范和设计方法缺乏理解;还有的是由于设计者的力学概念模糊,不能建立正确的计算模式,对结构电算结果也缺乏判断对与否的经验。

2住宅结构设计的规范要求

避免出现上述结构设计的不足,在住宅结构设计时首先必须从结构计算和构造上满足规范的相关要求。

2.1结构计算应注意的问题

2.1.1免荷载计算的错误。很多漏算或少算荷载、活荷载折减不当、建筑物用料与实际计算不一样,基础底板上多算或少算土重。

2.1.2底框砌体结构验算。底部剪力法仅适用于刚度比较均匀的多层结构,对具有薄弱层的底层框架混合结构,应考虑塑性变形集中的影响,通常对底层地震剪力乘以1. 2~1. 5的增大系数;底层框架混合结构的剪力分配不能简单地按框架抗震墙的方法。因为底层框架结构中只有底层框架抗震墙,应采用双保险的方法,抗震墙承担全部剪力,框架按刚度比例承担剪力。刚度计算时,框架不折减,抗震墙折减到弹性刚度的20% ~30%;应考虑底层框架柱中地震作用产生倾覆力矩所引起的附加轴力。

2.1.3避免楼板计算中方法的不正确。连续板计算不能简单地用单向板计算方法代替;双向板查表计算时,不能忽略材料泊松比的影响,否则由于跨中弯矩未进行调整,将使计算值偏小。

2.1.4对电算结果的正确性作出有效的评价。目前结构计算大多采用结构设计计算程序进行计算,如何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因此必须根据工程设计的经验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其正确与否,决定能否作为施工图设计的依据。

2.2构造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2.2.1注意构件最大配筋率和最小配筋率的限值。尤其是在抗震设计中既要保证建筑结构在地震发生时具有一定的延性,又必须满足最小配筋的要求。

2.2.2严格按照规范要求,保证钢筋在各个部位所需满足的锚固、延伸和搭接长度,材料选用也必须满足强度要求。

2.2.3为了防止屋面温度应力引起的墙体开裂,必须采取有效的通风融热措施。

2.2.4按抗震构造要求设置的构造柱,应在整个建筑物高度内上下对准贯通,上至女儿墙压顶,下至浅于500mm基础圈梁,或伸入室外地面以下500mm的构造柱与圈梁、楼板和墙体的拉接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3住宅结构设计的概念设计与地基设计

3.1必须及早介入建筑结构的概念设计

住宅设计无论是多层砖混或框架剪力墙结构, 都不同于以往的静力设计,必须从抗震的角度,采用二阶段设计来实现三个水准的设防要求。为此,结构设计人员必须及早介入建筑结构的概念设计,否则将会导致建筑结构设计的不合理,给以后的结构设计带来难度。住宅结构的概念设计是指一些在计算中或在规范中难以作出具体规定的问题,必须由工程师运用“概念”进行分析,作出判断,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结构破坏机理的概念、力学概念以及由震害试验现象等总结提供的各种宏观和具体的经验等。这些概念及经验贯穿在方案确定及结构布置过程中,也体现在计算简图或计算结果的处理中。住宅结构的概念设计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幢建筑物的设计,如果没有事先经过全盘正确的概念设计, 以后的计算模式再准确、计算再精确、配筋再合理,也不可能是一个经济、合理的优秀设计工程。因此在建筑物的方案设计阶段应正确把握建筑结构的概念设计, 对不同形式的住宅建筑掌握各自概念设计中容易疏忽的要点。

3.1.1对一般多层砌体住宅结构,应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做到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纵横墙的布置宜均匀对称,沿平面内宜对齐,沿竖向应上下连续;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不宜采用无锚固的钢筋砼预制挑檐。

3.1.2对钢筋混凝土多、高层结构住宅,力求做到结构布置尽量采用规则结构。对复杂结构,可以设置防震缝,把它分割成各自规则的结构单元。结构布置以少设缝为宜,一旦设缝,则应使防震缝的设置与伸缩缝、沉降缝相统一;框架与抗震墙等抗侧力结构应双向布置, 以便各自承担来自平行于该抗侧力结构平面方向的地震力; 框剪体系的各抗侧力结构要形成空间共同工作状态,除了控制抗震墙之间楼、屋盖的长宽比及保证抗震墙本身的刚度外,还需采取措施,保证楼、屋盖的整体性及其与抗震墙的可靠连接。

3.2住宅地基结构设计的加强

为防止或减少由于地基沉降或不均匀沉降引起的构件开裂或破坏,可以从建筑措施、结构措施、地基和基础措施方面加以控制。诸如:避免采用建筑平面形状复杂、阴角多的平面布置;避免立面体形变化过大;将体形复杂、荷载和高低差异大的建筑物分成若干个单元;加强上部结构和基础的刚度;同一建筑物尽量采用同一类型基础并埋置于同一土层中等一系列措施。地基的结构设计应分别就高层建筑与多层建筑考虑不同的设计。

3.2.1对高层建筑来说,由于需要一定的埋置深度,从经济的角度考虑,基础一般采用桩箱或桩筏结合的形式。此时应保证箱体的整体刚度,群桩布置的形心应与上部结构重心相吻合;当土层有较大起伏时, 应使用同一建筑结构下的桩端位于同一土层中,并应考虑可能产生的液化影响。

3.2.2.对多层建筑而言,从经济的角度考虑,一般不愿意采用长桩的方案。但对软土层覆盖层厚度较大的地区,一般都需要经过地基处理的方式来达到控制建筑物沉降的目的。常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方式类型较多,但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案前,必须认真研究上部结构和地基两方面的特点及环境情况,并根据工程设计要求,确定地基处理范围和处理后要求达到的技术指标,以及各种处理方面的适用性。同时综合考虑处理方案的成熟程度及施工单位的经验,进行多方案比较,最终选定安全实用、经济合理的处理方案。地基经处理后,还必须满足规范所规定的强度和变形要求。

第5篇: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概念设计;建筑结构;优化设计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房屋建筑行业也随之发展起来。特别是在城市化建设发展下,我国建筑行业日趋兴旺。在现代城市化建筑工程中,施工设计、工程设计以及施工建筑原材料是整个建筑施工中重要的构成因素。建筑结构是否合理、美观都会对整个施工建筑实用性、安全性以及经济性将会带来一定影响。工程建筑概念设计的提出是工程设计人员凭借自身专业知识以及丰富社会实践经验提出的建筑设计方案。因此概念设计出的建筑物和周边的环境以及整个社会文化内涵更加融合。

一、概念设计概述

工程结构设计一师在工程建筑中运用概念设计进一步完成整体工程施工建筑的整体方案。在整个工程过程中,工程设计师积极调动自身专业知识以及实践经验对整个建筑结构布置、构件、选型以及细节进行详细的计算和分析。并对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建筑知识、力学知识以及自身的社会实践经验进行全方面的考虑,并得出可行性和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得出一个符合实际和具有创新性!而看操作性的建筑设计。

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人们的思维和理念越来越开阔,对建筑物结要求越来越高,已经不在是具有实用性,还要求具有一定的美观性"所以,在建筑施工企业为了更好的适应当今社会潮流需求,不断重视概念性设计,工程设计师不断接纳和采取这样的设计思维,因此概念设计被不断应用于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中。由于概念设计对工程设计师的要求很高,所以建筑设计师一定要具备较强的建筑方面知识以及过硬的专业知识的能力,特别是较强的力学原理架构知识,这样才会使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确保建筑施工工程的安全。

二、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中应用

(一)概念设计要遵守工程结构规律

建筑建筑结构中广泛的应用概念设计,一定要遵循建筑施工结构的顾虑,要充分的做好实用化和合理化。第一,建筑施工结构外形,套具备一定的规则性和对称性,刚度分布和质量分布要均匀,不要在局部位置出现过大刚性,或者是质量上出现不均匀的分布现象,否则将会造成房屋建筑物出现倒塌状况;第二,建筑物布局和结构是否合理,是否具有一定程度的抗震性,这些因素都是工程设计师进行概念设计必须要涉及和考虑的问题。建筑结构对称、简单、规则性,容易实现抗震的作用,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够满足创新性的需求,立体、多面、错层以及凹凸的建筑结构创新性和艺术性较强,容易达到人们对建筑结构美观性的需求,但是美观性好的建筑缺乏一定的抗震能力。

(二)优选合理建筑结构施工设计方案

概念设计工程施工放那在实际建筑工程施工应用中要达到实用性、合理性以及经济性的目的,同时这还是概念设计的主要目标。所以,如何选择具有一定科学性、可行性的建筑结构形式和建筑结构体系在建筑工程施工设计方案中显得尤为重要。总体而言,施工结构设计方案中展现的抗震系统和建筑结构体系的整体布置等方面的进行详细的分析,同一个建筑结构单元中通常不要用其他结构的体系,并做到纵向和平面上具有一定的规则性。针对建筑结构施工条件、施工特点以及工程施工原材料供应等方面,工程设计师要进行综合、系统、全方面分析和研究,采用多种方案进行对比,最后做出合理有效建筑结构施工设计方案。

(三)概念设计中抗震能力设计

建筑施工工程抗震能力设计直接关系当人们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所以建筑工程中抗震设计尤为重要,同时备受人们的重视和关注。但是由于建筑物整体结构设计会涉及到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土质、地势、周围环境以及气候等因素影响,因此在建筑工程中抗震设计复杂且因素较多。所以,大多数建筑结构中抗震设计并不是由计算机设计出来的,而是由工程设计师概念设计出来的。例如底部设置加强区这样的问题,不管是建筑工程构造钢筋配率要求问题还是边缘构建问题,都是要建筑工程设计师利用概念设计解决问题,工程设计师通过概念设计,补充计算机抗震设计模拟计算的不足之处,才能够最终确保建筑工程施工中抗震设计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中抗震能力还涉及结构构件问题,只要建筑构件完好,建筑工程中抗震能力才会充分的发挥和进一步提高。所以,工程设计师在建筑物抗震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要利用概念设计进一步保证工程施工设计中每一种建筑构件的强度和刚度在一定程度中满足工程实际的抗震需求,确保建筑构件和构件之间紧密联系,保证工程施工安全。此外,由于当前我国工程施工建筑结构大多数采用的是多次超静定建筑结构,因此在工程施工优化设计中建筑物的抗震设计还需要进行几道抗震防线,防止在发生地震中建筑物由于构件容易发生破坏或者是扭曲现象进而降低了建筑物抗震的能力。

三、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中应用的意义

(一)拓宽建筑结构设计思路

传统的建筑结构设计主要研究的是如何提高建筑结构抗力性,造成钢筋棍凝土等不断增高,配筋量不断变大,工程造价提高。我们以建筑抗震设计为实例,通常是按照初定硅等级和尺寸计算出建筑结构的刚度,并由建筑结构刚度计算出抗震力,最后进行钢筋配筋。合理的概念设计可以降低地震作用的效应,并在这样的情况下提高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性。概念设计被广泛应用在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中,被工程设计师接纳和采用,并在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中具有实践意义

概念设计广泛应用,通常蕴含了所有的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在不确定的受力状况和因素中变化比较大的高层建筑设计、抗震设计以及基础实施设计中,概念设计应用突出和重要。

1、由于现行的建筑结构理论性设计和计算机设计存在着一定的不可计算性和缺点。为了进一步弥补计算理论的不足之处,或者是实现实际施工操作过程中建筑结构构件的设计,需要概念设计来满足建筑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目的;

2、在工程施工方案设计阶段,初步实际不能依靠计算机来实现,这就需要工程设计师通过了解和掌握概念设计,优选造价低!效果好的设计方案"概念设计施工人员通常会片面的理解,认为主要是用在一些较大的原则上,例如结构布置、确定结构方案等。在实际工程施工设计中任何一个施工都离不开科学概念设计作为指导方向。

3、建筑结构设计的整体方案,建筑工程设计师要联系紧密,互相合作与探讨。经过相互之间的学识和经验的探讨,得出最优的设计方案。例如建筑物的抗震设计,这个问题在建筑工程中是比较复杂的,它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多方面因素。

四、结语

综上所述,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不仅是建筑结构设计中工程师设计的理念,还是衡量工程结构设计师专业技术水平的标准。本篇文章阐述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中应用问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胡丽荣.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意义[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27期.

[2]徐萍,叶明峰.杭震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江苏建材,2011年02期.

[3]杨镇峰.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0年24期.

第6篇: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制度研究

 

一、工程造价管理的概念和意义

1、工程造价管理的概念,

工程造价的直意就是工程的建造价格,也就是进行某一个工程项目的建造所需花费的全部费用。这里的工程是泛指一切建设工程,一般来说是指进行某一项工程建设,广义地讲是指同定资产的建购,也就是投资进行建筑、安装和购置固定资产的活动以及与此相关的其它工作。

工程造价管理是指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经济及法律等管理手段,解决工程建设活动中的造价的确定与控制、技术与经济、经营与管理等实际问题,从而提高投资效益和经济效益,而对项目建设价格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符合政策和客观规律的全部业务行为和组织活动。

2、工程造价管理的意义

由于工程造价含义的双重性,因此,工程造价管理也有双重含义。一是建设工程投资费用管理;二是工程价格管理。

(1)建设工程投资费用管理

建设工程投资费用管理是为了实现投资的预期目标,在拟定的规划、设计方案的条件下,预测、计算、确定和监控工程造价及其变动的系统活动。

(2)工程价格管理

工程价格管理分两个层次。在微观层次上,是生产企业在掌握市场价格信息的基础上,为实现管理目标而进行的成本控制、计价、定价和竞价的系统活动。在宏观层次上,是政府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利用法律、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对价格进行管理和调控,以及通过市场管理规范市场主体价格行为的系统活动。建筑业作为我国的经济支柱之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此领域的投资将会成倍增加,以前在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下,人们头脑中形成质量好坏无人管,投资多少国家担,工程造价高低无所谓的概念。这种思想如果不改变,将会继续给国家带来极大的损失。因此,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的工程造价体制可谓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成功的标志之一,要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必须认真搞好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

二、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发展

1、计划经济时期

建设工程任务由国家统一安排下达施工任务。建筑产品价格采用编制概预算方式进行确 定。科技论文。依据国家统一规定的建筑安装工程概预算定额、单位估价表、材料预算价格和间接费取费标准编制建筑工程概预算。甲乙双方在此基础上确定工程造价、进行工程结算。

2、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设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工程任务由国家统一安排下达变成少量由上级下达、多数采用招投标方式进行承包。与此相应的建筑产品价格管理也开始发生转变。这主要表现在对工程计价依据和计价方法的改革与完善上。如我国现行建筑安装工程费用主要由4个部分构成:直接工程费、间接费、计划利润和税金。另外,各地的价差调整、工程类别取费、综合单价计价法等改革探索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建筑产品价格管理的发展和完善。

3、市场经济时期

建筑工程除特殊情况外全部实行招投标承包制。建筑工程投标报价,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按工程量清单招标,依据承包商自身建立的内部定额单价投标报价,按国际通用建筑工程招标投标报价运作。这三项变化说明建筑市场已经开始形成,奠定了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基础。

三、工程造价管理的内容

工程造价管理是对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进行工程造价的确定和控制,并要做好工程造价管理的基础工作,从而使建设项目取得最大的投资效益。科技论文。其基本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做好工程造价管理的基础工作

工程造价管理的基础工作包括:概算定额、概算指针、基础定额、预算定额、估算指针、费用定额的制订、颁布和修改,工程造价指数以及材料、劳动力、机械台班市场价格信息的收集与,工程造价管理法规和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等。

2、建设项目费用构成

根据支配工程造价运动的客观规律,合理确定建设项目费用构成,包括建筑工程费用、安装工程费用、设备与工具购置费用、其它工程费用等的费用构成。设备、工具费用是指按照项目设计文件要求,建设单位(或其委托单位)购置或自制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设备和新建扩建项目配置的首套工具及生产家具所需要的费用。它由设备、工具原价和包括设备、工具的运杂费组成。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是指建设单位支付给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单位的全部生产费用,包括用于建筑物的建造及有关的准备、清理等工程的投资,用于需要安装设备的安置、装配工程的投资。它是以货币表现的建筑安装工程的价值,其特点是必须通过新工动料、追加活劳动才能实现。

工程建设其它费用是指未纳入以上两项的、由项目投资支付的、为保证工程建设顺利完成和交付使用后能够正常发挥效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的总和。

3、建设项目各阶段流程

工程造价管理贯穿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在投资决策阶段,从项目的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投资估算的编制到项目投资的审批管理;在设计阶段,通过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比选、设计招投标、‘限额设计等措施,以及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审查,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在项目发包阶段,通过招标投标,建立竞争机制,合理确定标底和报价,最终确定工程承包合同价;在项目施工阶段,通过施工预算、施工方案技术经济评价,有效降低工程成本,并通过工程结算管理,进行工程价款结算;在竣工验收、交付使用阶段,编制竣工结算和竣工决算,使项目实际投资不超过批准的总概算,使项目人力、物力、才力得到合理利用。最后,在项目建成投产或使用后的一定时刻,进行项目评估,对项目决策的预期效果与项目实施后的实际结果进行全面对比评价。

四、我国当前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方向

1、管理模式的转变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正从过去的概预算管理向全过程全方位的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转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加强项目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工作。

(2)以设计阶段为控制工程造价的重点。采取措施,优化设计,能动地影响设计,从而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3)明确建设项目产品为商品,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构成,逐渐与国际惯例接轨。科技论文。

(4)将竞争机制引入工程造价管理,完善招投标机制,形成工程造价的市场机制。

(5)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

(6)将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承包合同价、工程结算价、竣工决算进行系统控制。

(7)逐渐建立与发展工程造价咨询业。

2、当前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任务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也要与之相适应,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遵循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从而形成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任务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建立健全的工程造价的计价依据。加强概算定额、预算定额、概算指针、估算指针、费用定额的编制与管理,及时补充和完善。建立多渠道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系统。尤其是建筑市场的价格信息,逐渐建立政府和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多渠道的信息采集、l编制和体系。

建立健全法规体系,依法进行工程造价管理。为了使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避免随意性,必须健全工程造价法规体系。

建立发展工程造价咨询业。培育和发展专业化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面向社会接受委托,在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从而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水平。

完善造价工程师资格考核和注册管理。通过对工程造价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人员素质,从而推动工程造价管理。

加强从项目决策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全过程的工程造价系统管理,并与项目法人制度、建设监理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招投标制度的发展与完善相结合,形成全过程的工程造价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朱梅华;;浅析工程造价对工程质量的影响[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6年08期

2.蔡益新;试论工程造价管理机制的完善与创新[J];建筑;2002年02期

3.王春丽,王长酉;我国“工程造价”一词含义亟待统一认识[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4年02期

第7篇: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建筑企业;安全管理;成本效益

引言:建筑安全管理包括宏观的建筑安全管理和微观的建筑安全管理两个方面。总的来说,就是将安全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应用到建筑领域当中建筑安全微观管理是直接的,也是具体的,是指直接参与施工安全生产过程,对其进行监督管理,规划,协调和控制建筑安全微观管理要以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为基础,加强安全管理是目标。宏观的建筑安全管理主要是从执法监察、组织、法律、法规等方面对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进行管理,指国家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它是微观管理的行动指南,同时也是一种间接的管理。

本文试图探讨建筑企业建筑安全管理内在要求和管理效益,主要是基于微观管理的概念,是指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中,加强对其生产过程的控制,使不安全的生产要素以及不安全的行为得以减少,甚至是完全消除,达到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减少一般事故的目标因此,同时它也是一种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管理活动。

一、现阶段建筑安全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1建筑安全管理现状

(1)建筑安全管理是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的工作截至2010年底,全国已经拥有12000多人的执法监督队伍,有22个省市区的上千个县和272个地级市均已建立了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和有关部门,初步完善了我国建筑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我国建筑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体制的形成,有利于加强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相关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施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减少伤亡事故但我国的建筑安全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整体管理水平偏低和落后是当前需要重视的问题。

(2)相比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建筑业的劳动力更为密集,事故的数量也比发达国家多得多,因为完成同样的工作量大概需要2-5倍的工人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国建筑业的从业人数巨大,2009年在整个世界建筑业中,我国占据约25%的比例,从业人数大约为6000万人。另外,根据我国建筑英才网2011年的调查报告,关于人才供应和需求状况,2011年第一季度我国建筑从业人数达到7100万人,从业人数数量庞大近20年来,与我国建筑行业庞大的就业人数相对应,建筑行业也伴随高伤亡率目前,我国建筑行业产值上升,我国的建筑安全生产事故也相对有所下降,死亡人数也出现逐年下降的状况,但不能忽视的是,近年来的事故总数量还是庞大的,表明建筑企业安全问题依然严峻,我国建筑安全生产形势还处于不稳定时期。

2现阶段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管理部门职能转变滞后。建筑安全管理,要受到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及我国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督建筑安全管理中,我国实施行业管理国家监督的建筑安全管理体制目前,我国建筑安全管理体制存在很多弊端,影响了建筑安全管理的效益提高随着我国机构改革的发展,企业改制成为趋势,建筑企业需要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独立的行为主体与此相适应,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成为国家建筑安全生产专项监督职能的履行者,应该由原先的行业行政管理向市场监督和国家宏观调控的职能转变然而,在行政职能转变过程中,我国安全防护行业组织和中介组织数量偏少,发展没有得到重视,发展滞后政府职能转化过程中,其实依然是执行部分行政职能另外,建筑安全生产的管理不到位,不可避免出现安全问题安全生产和防护跟不上建筑业的发展步伐。

(2)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职责不清。2003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成立,但并未根本上改变安全生产严峻形势这主要是因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也存在职责不清问题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职责不清主要表现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对建筑企业安全生产进行监督管理时,没有明确其职责,更没有明确分工体系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安全生产管理行政主管部门,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监管职能,但是这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没有明确,这就造成了两者职能的重叠和冲突在建筑安全监管中,如何对建筑安全实施全面管理和监督没有明确的规定。

三、建筑企业建筑安全管理投入分析

1我国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的投入概念

建筑企业安全管理投入,就是为控制危险源,达到保障建设工程的正常开展,将一定资源投放到安全领域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和资源的总称,从而达到更好地实现工程建设的目的关于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经济效益的概念,不同于企业生产的投入产生效益这是因为,衡量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经济效益,需要考虑安全经济效益双重性质:第一,建筑安全效益是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改善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条件,消除建筑安全事故隐患,缩减建筑安全生产中其他恶性工作环境,最大可能地减少事故所造成的费用,同时,保证劳动就业者在建筑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支出成本第二,是指安全投资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如保养及改造安全设施维护等)。

2 现阶段我国建筑企业建筑安全投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1)安全投入决策者所掌握信息的准确度和数量在安全投入决策中,决策者判断各种影响因素,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决策的正确性必须建立在广泛的知识和信息之上要保证安全投入决策的正确性,信息的翔实和准确是正确决策的基础,决策者所掌握信息的准确性和数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2)决策者对安全投入重要性的认识当前,决策者对安全投入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因此,建筑安全投入往往不够,建筑安全中可能发生的隐蔽性的安全问题比较多在我国建筑安全投资决策中,决策者必须认识到安全投资的重要性,从而最大可能地减少事故概率,使建筑企业的社会信誉不断得到增强,同时安全生产重视程度的提高,可以最大程度减少事故损失,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给我国建筑企业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即安全投入是投资的一种,也能带来显著的企业效益。

四、结束语

在生产实践中安全管理已得到广泛重视但建筑安全管理有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分析问题资源投资最少时的安全投入,会使得建筑企业安全管理投入的量化相对容易一些,在结算和决算的时候则可以根据建设项目中实时发生的费用来统计,在预算和估算阶段可以通过工程量清单中的相关部分确定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的成本投入,也是安全事故与安全投入成本经济损失之和最小时的安全投入,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必须要对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的成本效益进行合理控制,才能不断加强安全管理,促进我国建筑企业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曲和鼎.安全系统工程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

[2]杨文柱.建筑安全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张仕廉,董勇,潘承仕.建筑安全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第8篇: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建筑造价 施工管理 有机结合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每一个建筑工程的施工和建造,都要科学地进行施工管理,高效地运用现有的资金,从而实现项目工程的效益最大化。建筑造价的管理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也是建筑施工管理的核心内容。施工管理和建筑造价的有机结合是项目工程开展的重要保证。本文对现有的建筑施工管理和工程造价管理之间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了使建筑造价和施工管理更好地结合,针对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保障建筑施工按期完成,从而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施工管理和建筑造价概念

1、施工管理的概念

施工管理从概念上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施工管理的狭义概念就是工程建设的施工方在施工阶段所进行利益管理行为和服务于项目整体利益。一般来说,狭义的施工管理目标主要包括施工质量目标、施工进度目标、施工成本目标等三个方面的内容,涉及建筑工程设计准备阶段,建筑施工设计阶段,动用前准备阶段,保修阶段等四个阶段。施工管理广义的概念是指建筑工程从施工开始到项目工程完工,所有工程项目的参与者(包括施工方)通过工程项目开展和策划,使质量目标、进度目标、费用目标能够得到实现的管理行为。广义的施工管理也可以理解为为了达到目标,对项目进行管理行为的总和,作用于项目的全过程,主要包括协调和组织、信息管理、合同管理、质量管理、进度控制、投资价格管理、安全管理等。无论是哪一种施工管理概念,都会对建筑工程建设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与作用。

2、建筑造价概念

建筑造价可以简单地说就是建筑工程从筹划到完工整个工程所花费的所有费用。从建筑工程性质来看,可以将建筑造价分为建设项目总造价、单项工程综合造价、单位工程造价等三大类。而从工程资金费用在使用的工程部分不同可以将建筑造价分为税金、预备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设备工具购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等。对于施工企业来说,都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因此在建筑造价方面,要认真进行全面的测算和评估,对工程施工费用进行计算。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要开展竣工决算、施工图预算、项目概算工作。

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之间的关系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和工程造价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工程造价科学合理的确定是将施工技术和经济管理相统一

建筑工程造价科学合理的确定是将施工技术和经济管理相统一,也属于工程管理的范畴。认真做好施工管理也是建筑工程造价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业主方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要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同时还要加强对工程结算管理和合同内容管理。因此,建筑造价的科学管理对于施工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2、科学有效地进行工程造价是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部分

很多专家都认为要对项目施工前期部分进行科学地监控,随后采取限额设计的方法,这不但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还对工程造价的控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属于技术经济问题。施工者的目的就是建筑非常实用的建筑,因此,要明确监督人员的责任以及设计人员的责任,这样就避免了因责任人不明确所造成的一些利益损失,也有利于对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追究。

3、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有效地控制

对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应当从多方面采取综合性措施:从经济上对实际支出资金与计划资金进行比较,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进展情况进行施工方案和设计的调整,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支出费用进行严格的审查;从技术方面来说,应当认真研究节约资金、减少投资的方式,对设计方案的审查可以采取技术经济的概念,同时还应当对施工的各阶段进行科学严格的监督;从组织方面来说,将工程各部分的造价确定专门的负责人,明确具体任务以及建筑工程造价部门,明确项目组织的结构。

4、对建筑工程造价控制需要注意的两个方面

需要将施工技术和经验、自身的设备设施、现场施工的具体情况、施工图纸和合同、投标文件等结合起来,制定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一旦确定就尽可能地不要进行更改,如果实际情况需要进行一定的修改,应当对修改后的施工方案进行经济、技术分析,确定施工方案合理后才能进行具体的实施。在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造价人员应当把机械管理员、材料、施工的技术人员联系起来,遵照经营管理的核心理念加强彼此沟通,从而真正实现节约成本的目的。其次是积极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该方法是采取所有工程量由投标人完成后所需要的全部费用,这些费用主要包括税金、其他项目费、措施项目费、各项工程费等费用进行估算。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是招标人委托相关中介机构或者自行编制工程量清单,以此来反映措施性消耗和工程实体消耗状况,投标人以此作为依据进行自主报价。建筑造价的控制和管理是属于一个动态的过程,建筑工程造价人员要将施工、监理、设计等各方面密切配合,紧密联系起来,为项目的把关而共同努力,业主方对工程造价的监督要贯穿于施工项目的整个过程,在工程施工建设的不同阶段,要优化工程施工管理,加强造价管理,避免建设资金的不必要的浪费。要认真把握施工管理和建筑造价之间的关系,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抓住工程的关键阶段,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三、施工管理与建造造价进行科学有效结合的方法

通过对施工管理和建筑造价概念比较,对施工管理内容以及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的关系分析,可以发现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始终都在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发挥着作用。施工管理和建筑造价有着非常重要的密切关系,建筑造价可以对施工管理提供一些非常重要的参考数据。同时施工管理科学有序地开展可以验证建筑施工造价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也有利于建筑造价目标的实现。基于上述认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实现施工管理和建筑造价的有效结合。

1、将建筑工程的统计和收集工作放在重要环节

建筑工程应当对工程特点、地质环境、地理环境等情况,了解施工的基本知识,能够理解和运用《施工合同》和《工程招标书》中的工作标准和工作内容,并且对预算有关的知识要认真掌握。只有做好上面的工作,认真与预算人员做好密切的配合,一旦发现可以索赔的因素,就要认真做好统计工作。

2、要努力构建优秀的造价管理系统

造价管理部门还要与其他部门认真做好配合,生产计划安排、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工程变更、发票复印件、材料采购清单等资料要做到准确及时向造价管理部门进行递交。然后再由造价管理部门进行认真比较分析,然后进行定期核算,一旦发现实际用量与预算用量有很大差别时,就应当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且从施工管理和预算管理两个方面找出解决办法。

3、认真做好施工管理和建筑造价的互相监督工作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一方面,施工人员要将建筑造价内容认真掌握,将实际施工与建筑造价相结合,同时进行科学的验证和对比,如果存在阻碍施工进展或不符合实际施工的情况,要设法保留一些相关的证据,通过内部申述或者仲裁进行自身权益的保护。

4、认真做好技术和经济的科学有效地结合

技术与科学属于两个不同范畴的完全不同的学科,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经济与技术能否进行科学有效地结合,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施工单位要认真做好保证建设工期和提升工程质量,同时还应当注重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如果不考虑经济效益,就很容易出现亏损状况,甚至还要面临生存的危险,技术的发展也得不到保证。

结束语

总之,控制工程造价,不仅要防止投资突破限额,还要促进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设计单位加强管理,合理使用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在施工阶段,必须重视造价管理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造价管理。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与施工质量、工程进度,材料和人力的合理利用密切相关,需要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协力合作,才能实现工程的顺利进行,控制好工程造价。

参考文献

[1] 唐晖. 建设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J]. 中国住宅设施. 2010(01)

[2] 常建. 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29)

第9篇: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BIM;MVD;概念;模型视图;信息传递

1引言

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的过程中涉及到多个参与方,各参与方涉及的专业领域不同,应用的专业软件不同,信息表达的方式也不同,如何高效地促进各参与方之间的协同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工程管理中的难点和热点。BIM是近年在建筑工程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新技术,它从根本上解决项目从规划、设计、施工到维护管理等各阶段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断层,形成面向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具有高度集成性的建筑工程信息化模型。作为BIM技术的主流数据交换标准IFC标准提供了一个不依赖于任何具体信息管理系统、适合于计算机处理的建筑数据表示和交换标准[1]。IFC能够使不同的应用软件通过标准的数据接口,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它定义了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格式,是目前应用范围最广、内容最为全面的BIM数据标准[2]。然而正是由于它的内容丰富、涉及的领域广,使得其在针对特定交换需求时,词义表达不够精确,且内容高度冗余,并不能够直接使用,因此需将其具体化。IDM标准就是用来实现这一目的的标准。它是对建筑工程项目分阶段按一定流程和交换目的的定义,拟精确定义每一业务模块,将IFC标准分步实施。IDM标准中确定的信息交换的具体内容则通过MVD标准来表达,MVD标准定义了模型视图的标准化格式,每一个特定的MVD将IDM标准定的交换需求与IFC标准中的实体和关系对象绑定,按一定功能组织方式进行表达,并在软件中测试认证,以达到利用IFC标准在软件中实现信息交换的目的。目前国内外对IFC标准及IDM标准都有所研究,涉及暖通、电气、给排水、材料管理等多个领域。而对MVD标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欧美国家,目前通过BSI(BuildingSMARTInternational)官网认证的有效MVD标准主要涉及设备管理、预制混凝土信息交换、建筑规划、结构设计分析、HVAV设计、景观设计、道路设计等专业。本文着重对模型视图的定义进行了研究,在参考其他专业模型视图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版本的IFC标准IFC4,对隧道工程中的造价、进度、安全等信息传递进行研究。

2BIM标准具体实施流程

完整项目信息交换过程涉及到上述的所有标准以及一些实施手册和指南,整个过程不仅复杂,而且每一步都需要精确操作、反复检验,过程中涉及了IFC标准的研究人员、软件开发商以及项目中的各参与方,过程中任何一个小的失误都可能使得IFC标准最终不能应用到BIM软件中。正常的BIM标准实施流程应该是,首先定义好IDM标准中的流程图(ProcessMap,PM),提出相关的交换需求(ExchangeRequirements,ER),利用MVD说明书将交换需求表达成MVD,其次是软件的支持性进行测试,最终在BIM验证阶段应用[3]。因此将IFC完整地应用到一个建筑工程项目中需要经历设计、实施、软件认证和BIM使用四个阶段。

2.1方案设计阶段(需求定义)

设计阶段是利用IDM进行需求定义的阶段,IDM定义了两类以上的应用软件信息交换时(如建筑设计软件及进度分析软件)的商业流程以及需要进行交换的信息。首先对建筑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各工程阶段进行明确的划分,然后利用业务流程建模标记法(BusinessProcessModelingNotation,BPMN)绘制出实际的业务流程图,并对每个工程节点各专业人员所需的交流信息进行详细的定义,以此达到在全生命周期某一特定阶段的信息需求标准化,并将需求提供给软件商,与IFC标准映射,制定出MVD标准,形成最终的解决方案[4]。如建筑设计软件及进度分析软件进行信息传递时,需要先设计出信息传递的业务流程图,其次从对方的模型中提取自己需要的内容,并最终作为自身专业交流模型的一部分,深化完善与本专业相关的BIM模型部分。在该阶段中,关键是流程图和交换需求的确定,BIM使用者需要真正地作出决策,这样才能制定出能够满换需求的标准。

2.2解决方案阶段

针对设计阶段中的商业流程和交换需求,需要制定特定的解决方案,提供一套完整的信息概念描述,MVD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产生的,它基于上述阶段中的交换需求,从IFC模型中派生出来,是IFC数据模型的子集。MVD分为“概念”、“视图”和“描述文档”三大模块[5]。“概念”是MVD的核心,视图表达了“概念”之间的上下层次关系和构造,描述文档则描述了“概念”以及MVD的属性、架构、功能和目标等信息。每一个MVD是分为非IFC的通用形式和与IFC绑定形式两种序列进行表达的。因此“概念”也有两种表达方式,其中非IFC的通用形式是给没有IFC知识和软件开发经验的普通用户查看的,相当于表达了信息交换需求,用蓝色标记(如图2,此处以深灰色替代蓝色),而IFC绑定形式(MVD“概念”)是将通用“概念”与IFC标准中的相关实体或关系对象进行绑定,利用IFC模型来交换所需数据,是给具有IFC知识的程序开发人员查看的,旨在将通用“概念”和IFC标准绑定并在软件中实现,用橙色标记(如图3,此处以浅灰色替代橙色)。

2.3软件实施、认证测试阶段

一旦MVD被制定并,就需要实现对各供应商软件的支持,包括对软件中IFC数据交换详细的技术支持,这里需要依次对每一个“概念”进行测试以确认它们的实施符合MVD规则。认证的结果将以通用的MVD格式进行公开,以便最终用户可以检查、确认。除了对“概念”进行验证,还要进行软件的有效性测试,即检验软件所输出的信息与交换需求定义是否一致,确保在特定的商业规则下交换需求能完全被满足。有效性测试执行时必须使用为确定交流需求定部分而设计,事先已知其功能的测试文件,测试文件中属性值的设定在不同的地方可能因为不同的商业规则而有所差异。

2.4BIM认证、应用阶段

经过认证的软件产品并不能确保IFC数据在最终的项目中能够顺利地交换。最终用户必须遵循BIM指南中描述的进行数据交换。BIM认证确保最终用户可以成功地上传一个被认证的应用程序所输出的BIM模型。BIM认证结束后会出具BIM认证报告,列出该BIM中满足和不满换需求的内容。

3隧道工程BIM-5D模型视图定义

隧道工程全生命周期过程中,涉及大量的数据、人员信息,如何管理这些数据,并使各参与方之间进行协同工作是BIM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越来越多的项目中采用了BIM-5D管理平台对项目进行管理,使得各参与方能够及时准确的获取项目信息。BIM-5D就是在3D建筑信息模型基础上,融入“时间进度信息”与“成本造价信息”形成的五维建筑信息模型。本文以盾构隧道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项目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物理模型与投资分析模型、物理模型与进度分析模型以及物理模型与安全分析模型之间信息传递视图模型的定义,实现BIM-3D模型与进度信息、成本信息以及安全信息之间的融合,最终构成该盾构隧道工程的BIM-5D管理平台。下文所定义的视图模型以及文档都是以与IFC4进行绑定了的形式进行的定义和描述,视图定义和文档描述都是按照MVD的标准格式进行的。首先是对模型视图进行了定义(图4),根据各专业涉及到的需求信息列出“概念”,并按照一定的层次组合成视图模型,视图中涉及到的每一个“概念”,在文档描述中都有对应的说明(图5),文档描述中还包括了“概念”以及MVD的属性、架构、功能和目标等信息。该视图只是对这几项主要交换信息进行总体的定义,实际每一项都需要有详细的视图定义,才能实现真正的信息交换,构建出BIM-5D平台。

4结论

通过信息建筑模型和各模型的信息协同,可以实现BIM-5D施工管理平台(图5),通过BIM-5D信息模型,可以获取到工程的造价,进度和安全信息,还可以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极大的提高了工程管理过程中信息沟通和管理的效率。BIM的一个基本前提是物业设施生命周期内不同阶段的利益相关者之间通过协同合作来插入、抽取、更新或修改BIM过程信息以支持和反映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因此BIM价值的最大化实现需要依赖于不同项目成员和应用软件之间的信息准确、快速的传递。本文研究了如何利用BIM标准进行隧道项目工程中信息的传递。为构建BIM-5D平台提供了基础,不过本文对于视图的描述只是停留在主体部分,并未展开进行详细定义,今后将在这方面继续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满庆鹏,孙成双.基于IFC标准的建筑施工信息模型[J].土木工程学报,2011,S1期(S1):239-243.

[2]SeeR,KarlshoejJ,DavisD.AnIntegratedProcessforDeliveringIFCBasedDataExchange[J].2012-09-16.

[3]明星.基于MVD的建筑与结构模型转换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

[4]周成,邓雪原.IDM标准的研究现状与方法[C]//计算机技术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第十六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2: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