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个人自传格式范文

个人自传格式精选(九篇)

个人自传格式

第1篇:个人自传格式范文

二、入党自传材料的内容包括以下内容:

1、本人的基本情况,如:姓名、曾用名、出生日期、籍贯、出生地、民族、现有文化程度、家庭现住址、现在工作单位和担任的社会职务、有何专业技术职称等基本情况。

2、本人的政治历史情况,主要包括成长经历、参加进步团体和派的历史、学习简历、工作简历和历史上受到的奖励或处分的有关情况等。主要要求是:参加进步团体或派的历史要写清楚参加的时间、任何职务等情况。学习简历要写清楚起止时间、在何处、学习的专业、任何职以及最熟悉你这段历史的证明人,前后时间要衔接。参加工作后的进修和各种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等也应写入简历内。工作简历要求写清楚参加工作以后从事各种社会职业的起止时间、在何单位、任何职务和证明人等。

3、家庭主要成员的职业和政治情况”:家庭成员系指和自己有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的直系亲属,如父母、爱人、子女,还包括和本人长期在一起生活,曾受其抚养或由本人供养的其他亲属,如祖父母、未成年或已成年但仍在一起居住生活的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员的姓名,年龄、现在何单位、做何工作、任何职,是否中共党员、共青团员或其它派党员等要填写清楚,已去世的要注明何时因何故去世;已离退休的要填写原工作单位任职情况和政治情况,注明已离退休;在农村的要填写清楚在何省、何县市、何乡镇、何村务农。上述人员中有政治历史问题的应予以说明。

4、主要社会关系成员的职业和政治情况”:主要社会关系指本人的旁系亲属,如岳父母、分居的兄弟姐妹、伯叔姑姨舅、甥侄等,还包括和本人关系较密切或本人受其影响较大的亲友、同学等。主要社会关系成员的姓名、工作单位、职业、职务和政治情况都应填写清楚。主要社会关系成员中有政治历史问题的应予以说明。

第2篇:个人自传格式范文

一、新中式风格的精神内涵

首先,传统的“和谐”思想在室内设计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和”是我国传统和现代社会一直追求的思想,和谐是自然和社会的统一,互相影响,相互依存。在室内设计中,新中式风格非常重视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注重空间格局上的内敛灵动,同时也在像人们传递着一种返璞归真的思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注重将国人的宗教文化结合在一起,儒佛道三教的内容也被巧妙的关联进去。其次,在室内设计中,新中式风格能够很好的沿用传统的借景的手法。中国古代的楼、台、亭、阁等建筑都是经过精心的设计而建成的,它们大都是采用借景的手法进行的。或依山或傍水,强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既能够借助自然环境美好的地方,又能够顺其自然的融入到自然环境中去。新中式风格就是将这些思想引入到了当代的室内设计中,通过有限的景物以小见大,寓意无限。最后,随着新中式风格在室内设计的不断发展应用,其流派也是多样性的。既有以当地民俗文化结合的风土人情,也有少数民族的人文特色、各类装饰图案、民族标志性主题等等,还有一些保留着传统习惯,民间特色,以各类故事等作为主题的。这些各种各样的因素经过创新,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又不乏现代的逸致。

二、新中式风格的特点

以我国传统文化作为背景的新中式文化,不同于美式或欧式的装修风格,我们可以通过青花瓷、木雕、红木等工艺品将古香古色的中国韵味表现的完美,营造出符合我国特设的浪漫主义,时间越长越让人着迷。第一,庄重与优雅、简单与质朴的相结合。在空间装饰上由于追求简单生活、返璞归真的现代生活,在线条上采用简洁、硬朗的直线,或中西方相结合。在局部装饰上,喜欢将窗棂、砖雕、门礅等这些传统因素运用到内部细致的装饰中,以体现传统艺术的庄重与优雅之美。第二,在色彩的应用上以红、黑、黄、绿等为主色,比如说在中国古代室内多以梨木、红木、紫檀等深色系作为主色调,而现代室内设计在传统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些原木、胡桃木等浅色,并通过设计者的改良,比如说用灰色代替黑色,桃红代替了大红等等,这些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既迎合了现代人的审美观,也体现了中国传统色彩运用上给人的风格——大气沉稳。第三,在层次、造型、和功能的特点上也具有非常的鲜明性。例如设计者们通过对传统的镂空屏风或窗棂等进行创新,进而创造出符合当代要求的中式博古架、隔断等,这些经过改造了以后的传统艺术被广泛的运用到现代设计中,体现了室内层次美,简约又不失情调,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室内空间的功能分区,丰富了室内的元素。

三、新中式风格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1.室内陈设的应用要想在室内设计中将新中式风格体现的淋漓尽致,就必须充分应用中式风格的家居陈设品。比如,可以通过在墙面上挂上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结、水墨画、瓷器、笔墨纸砚等来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也应当注意,这些陈设品只是起到一定的衬托作用,在实际应用中不能够是简单的堆砌使用,还要配合相应的室内色彩、风格来进行选择,要注意符合传统的气息的同时也要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一致。2.在家具的应用在传统的室内设计中,家具的应用上注重对称性。现在的设计者们通过对传统家具应用的创新,改良出了很多新型的新中式风格的家具,这些富有创意而又不失传统气息的家具能够很好的诠释传统的端庄含蓄美,也具富有时代感,受到广大青年的喜爱。比如,对传统茶几的创新,将玻璃搭在实木架上,或是透明的管帽椅等的设计。3.新中式风格在室内设计中应用时注意的问题在决定使用新中式风格时,要在对传统文化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来选择相应的装饰手法和装饰品,避免在实践中出现传统饰品的简单堆砌,要量身定做。在色彩的选择上要进行整体把握,选择合适的灯光,并且不要将传统的物品随意摆放,破坏美感。

四、结语

第3篇:个人自传格式范文

关键词:现代;居住空间;装饰风格;探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审美需求的不断提高,对家居环境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家居环境不仅直接关系到人们日常工作与生活质量和水平,还是人们个人追求、审美水平和个人风格的具体体现。当今的居住空间装饰风格有元化和个性化的特点,主要有中国传统式装饰风格、江南式装饰风格、简约式装饰风格及装饰画类装饰风格几种,现针对不同的居住空间装饰风格进行探究。

一 中国传统式居室装饰风格

(1)中国传统式装饰思想

中国人千百年来都崇尚自然,不论是传统的居住空间装饰,还是现代化的居住空间装饰中,都有着浓重的自然风味。很多现代家庭居住空间装饰中,都具有与我国传统的“四合院”及传统园林式的对外封闭、对内开敞的既“隔”又“通”的装饰风格,还具有园林式的“借景”思想,即将一些自然景物引入居住空间之内的风格。同时也注重对室内自然纹理的雕琢和利用,通常引入木雕等类器具营造一种自然、古朴的居住环境。

传统的中国装饰中有着浓重的儒家思想和人文精神。对空间装饰的层次和秩序要求较高,有明显的轴线性布局,且整体布局严谨、规范,室内多有书画、文房四宝、钟鼎、匾额、雕刻及屏风等教化意味浓重的装饰物,在注重欣赏价值的同时体现了中国传统装饰中的人伦、道德的警示性和含蓄性。

(2)现代化的中国传统装饰风格的运用

现代化的中国传统装饰风格首先体现在居住空间的总体平面布局之上。中国传统的建筑及室内装饰都讲究对称,居住空间内部的布局多有“天圆地方”的思想的融入,及其讲究主题地突出,空间整体布局四平八稳,但其最大的弊端就是容易对空间之内的人形成约束和呆板的感觉,使人不觉之中想要逃离。现代化的装饰中很好地解决了传统中国式装饰风格的缺点,在吸收传统中式装饰思想和风格的基础上,很好地剔除掉了传统中式装饰风格的束缚性元素,并巧妙地融入了现代化的中式风格,从而形成了具有现代化气息的中国式装饰新风格。

现代化的新型中式装饰中,良好地吸收了传统中式装饰中“一景多用”的思想,有效利用具有中式风味的材料如屏风、帷幕、碧纱橱等进行空间的隔断,并很好地形成了同样的隔而不断的美妙效果,营造了良好的中式居住环境,起到了很好的装饰作用。

二 现代化的简约式装饰风格

(1)简约式装饰思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简约式装饰风格越来越盛行于现代化的居住空间装饰中,且逐渐成为现代化居住空间装饰的主流风格之一。简约式装饰思想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国家装饰风格的影响,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简约式装饰风格的前身便是西方国家的常规装饰风格。当代的简约式装饰风格具有“简约而不简单”的鲜明特点。简约式装饰风格强调装饰颜色的相对单一、线条的相对简单,和对居住空间的压缩和高效利用。人们可以从简约式装饰中看到主人的生活特点、性格特点,这正得益于简约式装饰风格中对个性的张扬、对思想的解放,可以说,从某种角度来讲,简约式装饰风格与传统中式装饰风格是相对的。

(2)简约式装饰风格的应用

如其“简约而不简单”的装饰特点一样,简约式装饰风格有很多不同的具体体现,简洁、实用是现代简约风格居住空间的装饰特点。墙面多选择白色做底,搭配以苹果绿、大红、粉、黄等跳跃色彩的家具配饰,既展示出个性品位,简洁的设计也很符合当代人的生活节奏和喜好。由于线条简单、装饰元素少,现代风格家具需要适当的软装配合,才能彰显出优质美感。笔直的线条、清爽的色调,在视觉上有放大空间的效果,随意的简易装饰画,简单而不张扬的色彩搭配,如沙发靠垫、窗帘、地毯等配饰,多样的软装能为现代简约风格的加分,也让它更能体现出人们独特的个性喜好。

三 现代化的装饰画类装饰风格

(1)装饰画思想

当前的很多居住空间都离不开装饰画,装饰画的装饰模式自成一派,同时又很好地融入到各种现代化装饰风格之中。装饰画风格的首要特点是与家居的整体装修风格相一致,其次,相对于不同的空间可以悬挂不同题材的装饰画,还有采光、背景等细节也是选择装饰画时需要考虑的因素。而不同风格的装饰画又各有其特点。

(2)装饰画装饰风格的应用

装饰画的具体使用直接决定居住空间的整体风格,光线不好的房间尽量不要选择黑白颜色或者国画,会让空间显得更加阴暗。相反,如果房间光线太过明亮,就不宜再选择暖色调和色彩明亮的装饰画,会让视觉没有重点或眼花缭乱。客厅是平常活动的主要场所,类似装饰画类的配饰往往成为视觉重点,可以选择以风景、人物、聚会活动等为题材的装饰画,或让人联想丰富的抽象画、印象画。如果是别墅等高档住宅,也可根据整体装修风格选择一些肖像画或者特殊装饰画,彰显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卧室是休息的场所,讲求温馨浪漫和优雅舒适。选择挂放一些风景、花卉等题材的暖色系装饰画,营造一种温馨的家庭感觉。在餐厅内配挂明快欢乐的装饰画,能愉悦心情,增加进食欲望。水果、花卉和餐具等与吃有关的装饰画是不错的选择。空间内一般选择同种风格的装饰画,也可以偶尔使用一两幅风格截然不同的装饰画做点缀,但不可眼花缭乱。

总之,当今的居住空间装饰风格有元化和个性化的特点,主要有中国传统式装饰风格、江南式装饰风格、简约式装饰风格及装饰画类装饰风格几种,人们应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合理、科学的装饰,营造良好的居住空间。

参考文献

第4篇:个人自传格式范文

关键词:人居环境;传统中式园林景观;新中式园林景观

1基本概念

1.1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顾名思义,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它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

1.2传统中式园林景观

中国传统园林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它承载着中国五千多年来深厚的文化底蕴。传统中式园林景观即为古典园林景观,我国古典园林讲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以人工仿造自然山水,表现出较为理想的自然景色。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四大要素:山、水、植物、建筑,造园家尊重自然,他们在原有气候、地形等现状条件的基础上,将自然中的美景凝缩到有限的空间内,移缩天地,使之成为天地的集萃缩影。园内楼台错落、曲径通幽,花草繁茂隐奇峰秀石,别是一番情趣。传统园林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在布局上多采取灵活多变的手法;第二是善于仿造自然山水的形象;第三是十分讲究园林的细部处理。在中国古典园林中,中式园林是自然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表现出当时人们的理想与情怀。中国园林体系具有悠久的历史,可以称得上是历史分布最久,范围最大的风景园林体系。按照其选址与造园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自然山水园和人工山水园。

1.3新中式园林景观

“新中式”最早出现在新中式风格一词当中,即现代中国风,其设计理念是运用中式风格来塑造清雅隽永、自然和谐的中国传统文化意境。“新中式”景观设计是在人们物质生活得到充分满足后,从而追求更高层次精神需求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新中式”景观风格不是单纯的元素堆砌组合,新中式景观不是纯粹照搬中国古典园林而是传统中国文化与现代时尚元素在时间长河里邂逅、碰撞的结晶,通过对传统文化的透彻领悟,将现代元素和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根据现代人的审美取向来营造富有传统文化意境的景观空间,让传统艺术在现代景观中得以体现和延续。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入现代人的居住方式和心理需求,用现代的理念诠释传统文化的回归。这种设计手法既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又符合了新时代人们对现实生活的需求,使得“新中式”景观设计得以诞生并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目前我国的的新中式景观设计还处于刚起步阶段,但在当今市场环境以及经济需求的刺激下,逐渐成为一股主流的景观设计趋势。新中式景观设计是把我国古典园造园手法的精髓部分利用现代语言,讲述给现代人听,使其了解并逐步接受这种讲述方式,最终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生活习惯,实现古典与现代的交融。

2新中式风格的特征

按照建筑风格划分,中式住宅分为现代中式风格和新中式风格。现代中式指将现代与传统建筑风格相结合,从现代人的经济、生活需求出发,运用传统文化的艺术内涵或对传统元素作适当的提炼与创新。新中式风格,已经超越了对传统建筑外貌的模仿阶段,通过现代的材料和手法重新来诠释传统建筑中的各个元素,但在空间结构上则遵循传统住宅的布局格式,仍然保留着中式住宅的空间意韵和精髓[1]。“新中式”景观设计把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和谐的融合在一起,既体现出传统文化又体现出现代时尚,这种风格是传统文化与时代特色的集合体,打破了中国传统风格中循规蹈矩、缺乏活力等常见的不足之处,重在提炼传统色彩搭配、图案符号、植物材料运用传统的造园艺术手法,营造出具有中国韵味、灵活多变、功能性强的现代景观空间[2-5]。

2.1新中式景观基本特征

风格是指其表现出来的一种带有综合性的总体特点。新中式景观风格最主要的特点是传统文化的凝练及传统造园手法的运用。传统文化凝练包括色彩的运用、图案符号的运用以及植物的运用等。这些要素在传统造景手法灵活组合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现代景观空间。

2.2色彩特征

在景观设计中,景观的色彩是主要的造景元素,良好的色彩的组合构成能够很好地突出甚至于优化当前景观的特色。“新中式”景观设计主要选用能代表上下五千年文化的色彩,可以称之为“国色”,以中国红、琉璃黄、长城灰、玉脂白、国槐绿为主,这些颜色是对历史的提纯,如中国红的印象来自与紫禁城的城墙,琉璃黄则来自于琉璃瓦,长城灰的颜色来自于长城的城砖等等。“新中式”色彩选择还需要结合景观材料及新中式的表情定位,常常使用到木原色及水墨黑,这些色彩共同来营造景观,营造崇高、喜庆、祥和、宁静、内敛的“新中式”景观空间。上海世博园中国馆采用了中国红的色彩,打造出喜庆祥和的,且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建筑作品,使参观者无法忘记,色彩深入参观者的心灵。相同处理手法的还有俞孔坚的设计作品———秦皇岛汤河公园“红飘带”,让人感受到熬中国元素、中国色彩的魅力与震撼。例如,万科第五园用长城灰木原色在铺装和谐共处,对铺装纹理进行了条理的划分与拼接,形成有机的装饰纹样,用黑色做花池白色饰墙面散置地面,形成宁静纯洁的空间[6]。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上,色彩的选用是关键的一步,合理选取色彩,做到轻重得失、有主有次[7]。新中式景观的常用色彩明度、纯度较高,若搭配不当容易产生恶俗感。例如白色、灰色兼具现代主义色彩和典型的民族特色,是新中式景观中的主基调色。但是大面积使用会给人以强烈的压抑感。因此在设计中需要运用对比度墙的亮色进行调节,在中国传统韵味背景下,强化艺术特征。新中式景观不拘泥于传统色彩选择,更加重视博采众长,注重合理的色彩搭配,使得新中式景观具有现代艺术特征的时尚感与传统艺术的内敛。北京新四合院“易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项目整体从建筑外观材质、围墙到铺装都采用灰色系,给人以稳重与压抑之感,缺乏活力。如果色彩选择上可以采用如中国红等色彩进行搭配,可能会增加亮点,调节压抑感受,更容易让人在心里上接受。

作者:陈玮 单位:牡丹江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代元麟.基于传统文化思想的居住建筑设计研究———以新“中国风”住宅为例[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

[2]李康淳等.“新中式”景观设计初探———以南京夫子庙街巷景观整治为例[J].林业科技开发.2011.

[3]朱林.现代新建中式园林景观的探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

[4]徐千里.“传统”与“现代”之间[J].城市建筑,2004.

[5]蒋鸿兴.什么才是“新中式”建筑的发展之路[J].建筑师,2005.

第5篇:个人自传格式范文

论文摘要:企业文化作为一套个性化的符号体系,只有通过传播才能实现意义符号对人的精神塑造和行为指引。企业文化传播具有传播形式迭加效果倍增律、传播场共振律、传播对象扩散律、传播行为模仿律、传播程度与企业文化风格关联律以及传播主体与受众对立统一律,在企业文化传播实践中认识和掌握这些规律,有助于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1企业文化传播形式迭加效果倍增律

企业文化传播形式的有机组合和迭加,带来的不仅是传播效果量的迭加,而是质的倍增.企业文化传播方式迭加是一个无限制的扩大过程,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优化企业文化的传播方式,使得传播所产生的价值能量呈几何极增大。建立企业文化传播模式,是遵循这一传播规律的最好表现。通过传播模式,把各种不同的传播形式有机组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点,形成传播形式的迭加,就能确保企业文化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比如,企业文化开放式公域传播模式,以展览形式为中心,迭加了培训讲座、文娱活动、影视展播、歌曲舞蹈、仪式典礼等多种传播形式,取得了倍增的传播效果。其中,展览采用了多种形式,主要有图文资料、视听影像、文艺活动、教育讲座、实物展示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审美、知识追求、娱乐等需求。图文资料包括各参展企业精心设计的展板展示,以及室内展厅陈列的300余件精美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展览主办方还编写了相关宣传材料,分期向公众免费赠送。有的企业专门拍摄了企业文化专题片,在展示现场循环播放,声像影片让观众更为直观地体会企业的文化,增强了传播的有效性。主办方在展览同时,举办了3场企业文化专题讲座,邀请著名专家深度剖析企业文化,成功企业家介绍优秀企业文化建设经验等,提升了公众和企业家对企业文化的理性认识。主办方还组织了数场文艺演出,用员工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展示企业文化。歌曲、小品、舞蹈、诗歌、乐曲等丰富多彩的节目,利用大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进行企业文化传播。

2企业文化传播场共振律

根据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场域”理论,在社会文化场之下,企业内部还具有自己相对独立的文化场。现代工业社会,企业成为社会经济的基本细胞,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表明,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革,由于企业作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动力,企业的生产力状况,代表了整个社会生产力状况,所以它所蕴育的企业文化对社会文化具有直接的影响力。反过来,由于企业文化属于社会亚文化范畴,社会文化的面貌又会对企业文化的建构产生影响,中华民族优良的社会文化道德传统,有助于形成健康积极的企业文化,而某些拜金、功利、欺诈的社会不良风气,则会对企业文化的形成产生不利影响。企业是一个天然的耗散结构,需要不断地与外界进行信息能量交换,必然包含文化信息的输人输出,企业文化场与社会文化场具有本质的内在联系,具备潜在的共振效应,如果运用得当就能产生出巨大的能量。借助企业文化的对外传播,使企业内的企业文化场与企业外的社会文化场,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交叉范围内的共同场,实现传播场域的共振效应,促进两个不同文化场之间的良性循环交流,发挥企业文化传播的最大效果。

3企业文化传播对象扩散律

早期的企业文化传播对象,仅仅集中于企业内部的少数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随着文化时代的全面到来,实施先进的企业文化管理成为企业现代管理方式调整的趋势,客观上要求企业必须以全体员工为中心,因此,企业文化传播的对象逐步扩大到全体员工,每一个人都成为企业文化宣传的对象。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财富的极大满足,促使社会大众和企业家开始重新审视企业的功能和作用,人们开始认识到,企业之所以存在,并不是为了赚钱盈利,而是为了承担社会的责任,企业担负着社会使命、经济使命和文化使命三项历史重任。企业的社会使命在于塑造社会的面貌;企业的经济使命在于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为社会创造财富;企业的文化使命在于提高全社会的文化力水平,成为先进文化的代表。由于意识到这三项历史使命,企业认清自身作为社会构成细胞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开始将企业文化的传播对象,扩展到包括社会全体公众在内的更广大范围,以发挥企业在塑造社会文化面貌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4企业文化传播行为模仿律

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认为,模仿是人类的本性,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在重复某种东西,客观意义上讲,就是一种模仿。相互模仿的个体所组成群体的综合就构成了社会,社会最基本的关系是模仿,人们借助模仿而进行信息的交换和文化的传播。塔尔德提出三种模仿规律,距离律、方向律和插人律。个体在群体中模仿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的行为,称之为距离律;群体中的底层模仿高层,弱势模仿强势,称为方向规律;当存在两种和两种以上的互斥行为时,个体选择一种行为取代别的行为,称为插人律。企业文化传播基本遵循模仿律,企业向员工提供所倡导的价值体系及行为模式样本,供员工参照模仿。如果员工选择和保持与企业文化标准不同的模仿模式,就会与企业或他人产生对立和冲突,此时,企业就需要借助各种传播手段,引导员工改变模仿对象,实现与企业的和谐一致。距离律导致企业文化的横向人际传播,方向律导致企业文化的纵向正式传播。在企业文化传播中,企业必须遵循传播的行为模仿规律,促使员工、公众选择与企业文化一致的模仿行为模式。

5企业文化传播程度与企业文化风格关联律

企业文化的传播推广程度,不仅取决于企业的重视程度及传播活动方式的选择实施,还取决于企业的文化风格。企业风格就是企业的个性特征,日本管理学家上野明认为,“正如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个性一样,企业也有自己的特色或独特的性格,这些独体的性格可称为企业风格。”企业风格是企业文化理念的外在表现,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风格特征,如保守型的企业风格、开拓型的企业风格、张扬型的企业风格、开放型的企业风格、内敛型的企业风格、稳健型的企业风格、活跃型的企业风格、经验型的企业风格、慎重型的企业风格等,企业风格与企业文化传播的程度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比如开放型、活跃型的企业风格,表现出强烈的对外扩张性,与企业文化传播的要求锲和一致;而内敛型、保守型的企业风格,低调处事,具有较强的文化内倾性,不易主动进行企业文化的扩散传播。任何类型的企业文化都需要传播,只有通过传播才能发挥企业文化的先进管理作用,但是,由于文化风格与传播程度的关联律,要求企业在进行文化传播时,要注意结合自身的企业风格,选择合适的传播方式,与企业风格保持一致。

第6篇:个人自传格式范文

一、当代室内设计的研究现状

17世纪,因室内设计风格与建筑主体分离,室内装饰风格、样式逐渐发展起来。19世纪以后,室内设计开始强调功能性、追求造型单纯化,并考虑经济、实用、耐久。至20世纪初,室内装饰强调使用功能以合理形态表现。随着世界进入信息时代,在20世纪后期室内设计出现了多元化的设计格局,各种观念、各种手法与新型的装饰材料层出不穷,传统与现代之间的风格界限也不再模式化,开始逐渐融合。就中国而言,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国外装饰行业也像其他行业一样,大举抢滩中国最后一块沃土。我国室内设计风格在外来经济和文化的冲击下展现出一片蓬勃发展的趋势,很多有见地的业界人士都开始思考起国内装饰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当前室内设计的主要风格

通常情况下我们习惯将当前的室内设计风格概括为五种:传统风格、现代风格、后现代风格、自然风格以及混合型风格。

1.传统风格:传统风格的室内设计,是在室内布置、线形、色调以及家具、陈设的造型等方面,吸取传统装饰“形”“神”的特征。例如,我国一些传统风格的室内设计常常借鉴传统建筑室内的藻井、挂落、雀替等木构件和装饰,汲取明、清家具造型和款式特征。传统风格给人们以历史延续和地域文脉的感受,突出了民族化、地域化的形象特征。这种风格主要是为了满足那些有着深厚的传统历史文化底蕴的人们,既融合了庄重与优雅的双重气质,又表达出对清雅含蓄、端庄丰华的东方式精神境界的追求。

2.现代风格:现代风格起源于1919年成立的包豪斯学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该学派强调突破旧传统,创造新建筑,重视功能和空间组织,讲究材料自身的质地和色彩的配置效果,发展了非传统的以功能布局为依据的不对称的构图手法。现代风格是不再以形式为设计的出发点,重视设计实施时的科学性与方便性,强调设计对象的费用和开支,把经济问题放到设计中,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并且加以考虑规划,从而达到实用、经济的目的。

3.后现代风格:后现代风格强调建筑及室内装潢应具有历史的延续性,但又不拘泥于传统的逻辑思维方式,探索创新造型手法,讲究人情味,常在室内设置夸张、变形的柱式和断裂的拱券,或把古典构件的抽象形式以新的手法组合在一起,创造一种融合感性与理性、集传统与现代、揉大众与行家于一体的即“亦此亦彼”的建筑形象与室内环境。由于设计风格个性独树一帜,跳跃感强,加上装修需要的成本较高,所以不被普遍的大众接受。一般适合的消费人群是思想前卫,个性张扬的业内人士。

4.自然风格:自然风格倡导回归自然、推崇自然、结合自然。在当今高科技、高节奏的社会生活中,自然风格能使人们在繁忙的生活空间内取得生理和心理的平衡。这种风格的室内多用木料、织物、石材等天然材料,凸显材料的纹理,清新淡雅。自然风格风给人们带来了一缕清风,让人们感受到一种久违了的质朴情怀,一种随意舒适的生活状态。随着人们对绿色生态设计认识的深化,回归自然已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同时,绿色生态设计所倡导的适度消费理念及节约型生活方式也为简洁设计奠定了基础。

5.混合型风格:混合型风格在设计中不拘一格,它深入推敲形体、色彩、材质等方面的总体构图和视觉效果。混搭并不是乱搭,而是通过反差和对比以达到协调。近年来,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在总体上呈现多元化、兼容并蓄的状况,在装潢与陈设中融古今中西于一体。混合型风格既实用又能很好的体现个性,装潢上既可以气派奢华,又可以简单大气,也可以低调古朴。不管是收入高的群体还是中低收入的群体,都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和经济状况来选择适合的装修方案。

三、室内设计风格的发展创新

近几十年来,我国室内设计行业水平飞速发展,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我国的室内设计却很少有真正的自主创新设计。在国内这一行业普遍存在着大量的“模仿”现象,不能够从更深的层次去挖掘各种设计风格的内涵,做出真正有自己特色的设计。好的室内设计风格创新点应当从文化的角度入手,能够以点及面,从更高层次挖掘各种室内设计风格的发展历程和文化特色。因为只有充分了解了各种室内设计风格的地域性差异,才能为各种室内风格提供更加充足的设计依据,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去把握各种室内设计风格的精髓所在。室内设计风格根据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必须既考虑好精神层面的需要,又要有独特的艺术眼光进行创意性的设计。

艺术设计能够充分展示出新时代中国室内设计的艺术风格,同时在设计的意识上也要能从多元化向个性化发展。设计师要运用别具一格的设计手法,造就一种新的室内设计风格来适应人们对室内设计新潮流的追求,同时又塑造出既合乎潮流又具有文化品质、生态科技含量的生活环境。

第7篇:个人自传格式范文

[关键词]传统建筑;现代建筑;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TU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6-0181-01

一、传统建筑设计

从先秦到19世纪中叶以前的建筑我们都可以称之为传统建筑。中国传统建筑风格是数千年来华夏之孙通过不断摸索、实践形成的,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一种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建筑风格也一直在变。随着各个时期人文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的不同,建筑风格也会有所不同,当然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社会也一直在进步,人们的居住环境也在改善,遮风挡雨已不能满足需求,审美逐渐被提上意识层面。不同地域和民族在其建筑风格上各有差异,形成了闽派、川派、皖派、京派、苏派、晋派六种建筑派系。这些建筑类别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结构巧妙,装饰精美。

传统建筑承载着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特色,有四个特点:“大气”,体现在四角飞檐翘起,或扑朔欲飞,或者立欲飘,让建筑物的沉重感显得轻松,让凝固显得欲动。“生气”,体现在情,情越浓,艺术感越强。“富丽”,体现在琉璃材料的使用,在阳光下耀眼夺目,富丽堂皇。“重山林风水”,体现在“天人合一”的思想,与现代人想要回归自然的思想相一致,这种特点将会在现代建筑中得到大力的发扬,实现大自然的回归。

二、现代建筑设计

现代建筑的起源我们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和因此引起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变革,建筑师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创造出具有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的崭新建筑风格,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工业化社会。

三、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

1、围院式的平面空间的应用

传统建筑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院在内,房在外包围着院子,这与西方的建筑正好相反。以院子为中心,房屋、围墙等围合着它。其特点就是把庭院作为建筑的一部分,四周的房屋和围墙相互联系,一个庭院与一个庭院之间也可以通过房廊作为过渡,以此形成充满生活气息的空间格局。中国历朝历代不论是都城、寺庙、园林以及民房等都是这种建筑格局。

现代建筑也很注重围院式的建筑风格,如北京的四合院就是典型的例子,苏州博物馆也采用了分散式的围院布局,六个大小不同的庭院相互串联,使得室内空间相互渗透,巧妙的融为一体。

2、轴线式的空间艺术的应用

传统建筑的建筑风格以轴线对称较为常见。历代都城建筑风格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以主宫殿为轴线,宫室为主体,其他建筑物位于轴线两侧,前后对称。如明清时代北京城的规划就是运用了这种格局。这种传统建筑风格的形成也有其特有的主客观因素。客观上,如地理、自然、生B等因素,主观上,如长期以来人们保持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人文形态等因素。

轴线式建筑在今天的城市规划中尤为常见,这种形式有助于城市结构和形态的形成,创造出严谨、有序的城市环境。

3、诚实的结构的应用

传统建筑不论是皇家院落还是普通民居,其特点是建筑史上所独一无二的。其具有代表性的结构有两种形式:(1)抬梁式,就是在基础上立柱,柱子上架梁,梁上放短柱,其上再放梁,梁的两端并承檩,这样依次层叠而上,在最上层的梁中央放脊瓜柱以承脊檩。(2)穿斗式,就是由柱径较细柱距较密的落地柱与短柱直接承檩,柱间无梁而用若干穿枋联系,并以挑枋承托出檐。前者室内柱少,室内空间较大,多用于北方,后者室内柱多,室内空间较小,多用于南方。

现代建筑也充分运用了这两种形式。例如,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结构就充分体现了传统建筑元素,它的造型灵感来源于古建筑的特色构件斗拱,层层向外挑出,秩序井然。俯瞰中国馆我们会看到其顶部平面呈网状结构,其灵感就来自于九宫格。

4、“天人合一”的建筑环境的应用

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一直以来都存在于人们心中,天时、地利、人和也是一直以来的建筑理念。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让建筑不经意的与园林联系在一起,建筑与花木、山水等有机的融为一体,呈现出别样的风景画面。

现代建筑充分利用现有环境,尽量消减建筑物在环境中的突出环境,力图与环境有机的融合,创造出优美的现代城市景观,而且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也大胆的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例如中国馆就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展现了艺术之美、现代之美,是对传统建筑文化最好的诠释。

5、“以人为本”的建筑的应用

通常建筑是人的居所,自然应该以人为本。考虑到人居住在其中,建筑的风格也更趋于人性化。例如,在建筑材料上,传统建筑多选用寿命不长的木材作为建筑材料;在建筑体量上,以人体尺度为准则,建得壮大、宽阔。

现代建筑引入了许多西方建筑风格,钢筋混泥土式的小别墅层出不穷,但在很多民族地区确把它与我们砖木结构的建筑特色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得居住环境更舒适、怡人。

6、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的应用

传统建筑在经过长期努力之后,在彩绘、木雕等艺术造型方面取得了成就,形成了很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比较突出的有三个方面:富有装饰性的屋顶;衬托性建筑的应用;色彩的运用。

现代建筑也运用许多传统符号和色彩,使得居住环境更富有活力。建筑师对传统装饰学和色彩学有着深厚的研究,张扬了现代建筑独到的想法。在体现民族特色时,往往运用这种表现手法。例如北京的香山饭店,在色彩的使用上就使用了灰、白两色为基本色调,而室内则用竹、木等材料作为装饰,既有颜色又有原色,既大胆的突出民族特色也富有新的意义。现代建筑色彩就是这样把传统色彩打乱再有机的组合在一起,使其富有新的含义。

四、结束语

在今天,社会不断进步,传统建筑技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也不断提高,尊重自然的理念决定了“天人合一”的建筑风格将一直延续下去。对待传统,我们更多的是去探索,一些名胜古迹也更多的是还原。传承与创新是现代建筑设计对传统建筑设计最好的诠释。

参考文献

[1] 章柏源,传承与创新――浅析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011R412022.

第8篇:个人自传格式范文

【关键词】室内设计;新中式;艺术风格

【作者简介】盛臻(1979~),女,河南郑州人;河南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广告设计、室内设计

新中式风格作为一种特殊的设计思维,与传统文化有一定的渊源,通过将新中式风格有效融入到室内设计中,有利于室内设计视觉感受的提升和室内空间的科学布局,是人们心理与情感交流的物质保障。新中式风格融合了现代文化设计理念,并且涵盖了传统文化艺术内涵,是时代文化发展的终极产物。因此,现代室内设计过程中,运用新中式风格,显得意义深远而重大。

一、新中式风格的相关理论

在了解和掌握新中式风格的相关理论和内涵之前,我们需要对传统中式风格进行深入、全面的理解和掌握。传统中式风格造价较高,通常作为皇室贵族的典型代表,由于其流通性不强,所以难以被普及和推广。传统中式风格气势恢宏、造价高昂,是普通百姓无法企及的艺术之作。新中式风格与传统中式风格截然不同,不但具备中国传统文化特征,而且融合了西方自由文化和设计风格,使得传统艺术能够更好地呈现出来。因此,新中式风格作为当代文化的典型代表,其运用于现代室内设计中,显得非常有必要。

二、新中式风格的主要特征

(一)文化背景。无论什么样的风格,均需要得到文化背景的有效支撑,用以营造特定的氛围和满足人们物质文化层面的基础需求。新中式风格以传统文化为背景,通过宣传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化来激发人们内在的情感和现实追求,有利于东方文化魅力的完整体现。

(二)空间层次。新中式风格十分重视空间层次感和想象感,在较为隐蔽的区域,可以利用空间层次特性,进行有效分隔,体现出优美的层次感。同时,与中式元素有机关联起来,可以填充必要的空白,不但能够防止重叠,而且有利于真实风格的完美体现。

(三)整体线条。新中式风格设计过程中,表现出线条流畅、精雕细琢的特征,与传统风格设计截然不同,传统风格设计融合了多种元素,存在照搬和抄袭的特性。而新中式风格设计显得更为直观、流畅和简洁,符合大自然、生态化气息,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之美。

(四)实用性特征。长期以来,人们对传统中式家具设计风格持有反对态度,认为中式家具古板、守旧,舒适度较差,雕花复杂,给人一种较为抽象的感觉。而新中式家具设计风格完全不同,在继承传统中式风格的基础上,根据人们的舒适性、个性化需求,勾勒出流畅的线条,整体设计显得更为年轻、时尚,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

三、现代室内设计的新中式风格表现模式

现代室内设计过程中,新中式风格设计方法较为系统全面,避免了传统中式设计单一的设计方法。同时,新中式风格体现出一定的文化特性,能够从深层次挖掘出新式设计元素。研究表明,现代室内设计的新中式风格表现模式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设计思想;二是空间布局;三是装饰与形态。

(一)设计思想。室内设计思想源自于我国古代,起初象征着权利和地位,作为皇室国亲居室的主要设计理念,从室内各种装饰的修饰到室外各类结构的优化,均体现出完整的设计思想。尽管我国古代的室内设计与现代室内设计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大体方面较为相似,现代室内设计中继承和融合了古代先进的设计思想,其中,新中式风格设计便是源自于古代传统设计,是在古代传统设计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来。长期以来,受到封建社会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和作用,人们在表达自身内心真正需求的过程中,会根据自己所处的社会和文化地位,有选择性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当然,这种思潮同时受到封建传统文化理念和的深层次影响。新中式风格在集成和延续传统中式风格先进设计思想和理念的基础上,要寻求质的突破,体现出文化与设计之间的精髓,流露出自然与文化之间的和谐。苏州园林的设计过程中,一方面沿用传统的设计思维和理念;另一方面采取现代化人文理念,体现出传统文化与现代特色文化的真正精髓,这也是作为城市后花园的主要依据。因此,设计思想对于现代室内设计的新中式风格而言,显得尤为关键,在体现天人合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过程中,突出与传统文化和传统中式风格的另类差异。

(二)空间布局。室内设计过程中,空间布局显得尤为关键。自古以来,人们在建筑物设计过程中,十分关注空间布局。古代时期,人们在居室设计过程中,通常根据居住者的社会身份和地位进行室内空间的科学布局,家庭建筑物空间布局按照年龄大小进行设计,通过居室空间布局,可以对居住者的社会地位、身份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比如:古代人们在就餐过程中,年龄较大的长者坐在最中间,年龄较小的晚辈依次排开,坐在两侧,这不仅是家庭地位的象征和体现,而且是尊老爱幼的文化体现。新中式风格设计过程中,同样延续了传统中式风格设计优势,严格按照现代室内设计要求,进行空间布局的合理设计,以此来达到设计要求。现代室内设计的新中式风格运用过程中,需要对空间布局进行科学设计,人们所处于的外界环境和居住空间布局,直接影响到其心理感受和社会满意度。因此,现代室内设计的新中式风格空间布局非常重要,在继承和延续传统空间布局优势的同时,要结合现代室内设计的具体要求,制定切实可行、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为室内设计空间科学布局提供基础。

(三)装饰与形态。现代室内设计的新中式风格装饰与形态与传统中式风格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从某种层面来讲,新中式风格装饰与形态继承了传统中式风格某些优势和特性。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各类装饰品所表现出来的具体形态,均会对人们的心理活动和情感状态造成影响。传统时期的中式风格装饰与形态随着时期的不同而不同,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室内装饰风格较为传统、庄重,通常以红色、黑色为主;唐代时期室内设计装饰风格较为独特,体现出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的特色,装饰品的颜色千奇百怪;明、清时期的室内装饰以简单大方、色彩鲜明、主题突出、优美典雅为主。研究表明,无论哪个时期,室内设计中的装饰与形态均会对整体形成较为鲜明的影响和作用。因此,现代室内设计的新中式风格装饰与形态直接关系到整体特性,室内的床、桌椅、书台、挂饰等的位置摆放,所体现出的形态完全不同。除此之外,新中式风格中的灯光运用十分重要,这就需要选择最为恰当和合适的灯具,以此来达到预期的装饰目标。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室内设计的新中式风格与传统古典文化较为相似,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革,新中式风格的每一次改变,都将带来历史性的变革。同时,现代室内设计的新中式风格运用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对传统文化的有效继承,满足人们客观层面的真实需求,以此来达到设计的初衷。

【参考文献】

[1]蒋丙翔.浅谈中式风格在室内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8

[2]饶进,王振英.中式风格装饰元素符号在现代家装中的运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2,10

第9篇:个人自传格式范文

人们在网络上自由地表达观点、尽情地发泄情绪,而与此联系在一起的是“网络通缉令”、“网络追杀令”等词,网民通过网络追查并公布个人隐私,同时,煽动和纠集人群以暴力语言进行群体围攻,其“魔鬼”般无孔不入的威力导致现实生活中的当事人遭到严重伤害。2006年4月“铜须门”事件之后,《纽约时报》、《国际先驱论坛报》和《南德意志报》等欧美报刊相继刊发报道,质疑中国网民的做法是对个人隐私、情感和生活方式选择权等的严重侵犯,《国际先驱论坛报》更是以《以键盘为武器的中国暴民》(原文为Mob rule on China"s Internet:The keyboard as weapon)为题目,激烈地抨击中国网民的“暴民化”现象,①“网络暴民”这个概念由此产生。

“网络暴民”现象与网络虚拟人格

国外媒体将中国网民称作“网络暴民”是片面化、污名化网民的行径,对此质疑的声音不仅仅让我们以正常、平静的心态去认识“网络暴民”,更是让我们以谨慎、客观的态度去对待“网络暴民”。“网络暴民”的行为是一种虚拟空间的“群体极化”现象,对于“网络暴民”群体,通常是运用一定的语言符号、声响符号和视觉符号为载体,对事件当事人及其亲友在网络上进行漫骂、诽谤等人身攻击,非理性的行为对当事人的现实生活造成侵扰和伤害。网络空间中的成员何以借着网络联络感情、沟通意见以及分享价值?作为虚拟空间的一种内在力量,“网络暴民”现象与网民在网络虚拟环境中形成的独特的网络虚拟人格有直接的关系。

虚拟人格是人内传播的一种特殊形式

莫里尔·莫里斯和克里斯汀·奥根曾指出:“网络传播是多层面的。过去,人类传播中的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四大类型相互独立,互不联系,而在网络传播中的传播方式可分为四种:1.个人对个人的异步传播,如电子邮件;2.多人对多人的异步传播,如新闻讨论组、电子公告牌和电子论坛等;3.个人对个人、个人对少数人、个人对多数人的同步传播,如多人用户游戏、在线聊天等;4.多人对个人和个人对多人的异步传播,主要指信息接收者在网络上寻求信息的活动,如网页和远程通信等。”②可以看出,网络作为一种“泛媒介”,已经融合了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等传播形式,使得这几种传播形式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网络作为一种传播工具,给人们的传播交往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工作方式、思维方式、生活理念等方面正发生着全新的转变,它对人们心理世界的认知、交往方式也带来变化,网络这样一个特殊的虚拟的世界,促使着网络虚拟人格的产生。

“人格”是指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③虚拟人格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目前对虚拟人格的概念界定莫衷一是,鉴于其特殊性,不妨先为其下一个定义:“虚拟人格”指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的基础上,在网络传播中,通过与网络虚拟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它是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显露和表现出的人格。比如有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很沉默,在网上却很健谈;有的人平日性格很温和,在互联网上却很暴躁;有的人现实中彬彬有礼,网上却出言不逊等。作为客体的外部世界会在主体的人的思想感情上得到反映,主体自己会产生心理和生理的反馈信息,这种自我信息交流常常表现为自我思考、内心冲突、联想与回忆,这种自我传播的互动过程,仅限于自己,不要求与人共享。针对网络上的话题事件,一部分网民的回帖和反馈正是这种自我表露、自我宣泄的表现。网络虚拟人格与现实中的人格不相符合,因此网络媒体人内传播活动显现出独有的特点。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论与网络虚拟人格

人格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重要基础,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了“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提出了“三部人格结构论”,即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构成。“本我”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基础和源泉,它包含了所有原始的遗传的本能和欲望,宛如“一口充满着沸腾的激动的大锅”;“自我”所代表的是理性和判断,它既要满足“本我”的要求,又要使之符合“现实”,调节二者之间的冲突;“超我”则代表一种对本我的道德限制,与“本我”处于对立地位,它不仅使“本我”推迟得到满足,而且使之不能得到满足,它指导“自我”去限制“本我”的冲动。④本我追求的是快乐,自我追求的是现实,超我追求的是理想,三者是存在矛盾的,但在一般情况下,本我、自我、超我三者是处于平衡状态的,三者平衡才能保证健康的人格发展,而平衡一旦被打破,自我无法满足内部和外部的需要就会产生焦虑甚至人格失衡和分裂。

在现实生活中,现代人的学习、工作、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而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间的关系失衡成为部分网民行为失衡的根源,在失衡的状态下,人的内心呈现出一种紧张状态,而人具有解除紧张状态的先天倾向,因为如果紧张持续时间太长、程度太深,那么人是无法忍受的,严重的话甚至会导致人格的分裂和精神病,于是,大多数人都会通过形成心理防御机制来宣泄压力,调节心态平衡,弗洛伊德称之为自我防御机制,这种自我防御机制往往有两个共同点:一是它们是无意识的,即人总是不知不觉地、无意识地采用它们;二是人们往往否定、歪曲或虚构实际情况,从而与现实相脱离。⑤

2009年7月,在“孙丹勇”事件中,富士康员工孙丹勇跳楼自杀,同学高歌随后发帖,认为孙在跳楼前遭到富士康领导顾钦明的殴打、非法搜查和拘禁,于是,当事人顾钦明被“人肉搜索”,富士康也被指“血汗工厂”。事件为何引起众多网友的愤怒?其中势必有触动网民心弦的共鸣之处。现代社会,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常常导致人们非常态的心理失衡和压抑,于是孙丹勇得到网友友人般的关怀,网民进而为其“打抱不平”。这是现实生活中个体本我的快乐受到压制,导致人格结构失衡的结果,本我是人格的基础,是非理性的,常常违反社会行为规范,这种本能受到约束,很少能自由表现,在现实中其受到压制,势必在网络中成为虚拟人格形成的温床。还有一个方面,是个体超我的理想化人格,现实中,自我往往落后于超我,因此,个体常常希望成为超我所要求的“理想化的自我”,在网络中,保留自身的闪光处,完善现实生活中不如意的地方,在典型的“网络暴民”事件中,网友常常以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没能做到和达到的标准要求事件当事人,即所谓的己所不欲,却施于人,2008年四川地震中的“范跑跑”成为千夫所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近几年的“网络暴民”事件中,众多网民往往对事件不加以证实,在未知真实性的情况之下,无意识地采用了一家之言,同时,人们常常根据自己的意愿对事件内容进行改造和变形,随着事情的发展,表现出与现实的严重脱离,给当事人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鉴于互联网自身的特点,直接促成众多心理防御机制中“虚拟人格”的实现。

网络虚拟人格与“群体极化”现象的关系

当前现实社会中,人们都各自承载着各方面的压力需要发泄,种种行为常是迷失了方向的表现,很多人处在紧张、压抑、困惑、烦躁甚至不满的群体环境中,而此时还没有形成更多畅通的交流及宣泄渠道来缓解人们内心的苦闷,在网络世界中,某些突发性事件或突然的信息刺激,引起网民足够的关注,而现实社会相关机构、部门或当事人并未给予现实问题的解决,在种种的压力和一定的情绪状态下,人们希望在网络中找到“志同道合”之人,而聊天室、贴吧、社区、博客等的出现给了人们广阔而自由的倾诉空间,网民也会因为相同的心境而获得在现实社会中找不到的力量感,肆意发泄情绪以得到满足。这符合受众“使用与满足”的行为动机,一部分网民的网络媒介接触活动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互联网,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换言之,在网络空间里,被社会道德规范压制下隐藏的“本我”层面展现出来,在互联网上参与肆意攻击、谩骂、侮辱等群体行为的人,绝大部分都不敢暴露自己的真实姓名,这些“无名氏”在网络虚拟空间内不受约束,网络虚拟人格因“无个性”群体的出现而形成,尽管是暂时的,却仍不负责地发泄了自己的情绪。

网络虚拟人格在匿名的网络空间中形成,这又成为滋生“群体极化”现象产生的诱因,群体中的成员开始即有一定观点偏向,在突然的网络事件信息刺激下,人们在与网络中的“志同道合”者经过讨论之后,结果是一开始的倾向又往前跨了一步,之前的想法和观点更加牢固,并且走向极端。⑥

在2009年8月的“巧克力女孩”事件中,上海女孩娄婧参加选秀节目引发了一场网友关于其肤色的争论,开始的讨论只是围绕娄婧的肤色,她不被认为是真正的中国人,而后,网友对这位“巧克力女孩”的兴趣致使其被“人肉搜索”,对黑女孩娄婧的关注话题转向对她及中国妈妈的攻击,娄婧的身世被“挖”出来,称娄婧的母亲在结婚后,与一名黑人发生关系,黑人回了美国,留下娄婧的母亲和腹中胎儿,这段“与美国黑人的婚外性行为”迅速传播开来,引起网民对其母女的反感情绪,网上对娄婧母女的辱骂声不断,娄婧母女的单位、住址、电话等被贴出,此刻,在网络空间中,网民在匿名的虚拟环境中相遇并极力强调团体认同,极端化的程度加深,娄婧事件因此引起一场轩然大波。结语

“网络暴民”现象出现于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进程中,它对现实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而“虚拟人格”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这种由人际竞争和社会压力引起的心理矛盾,同时由科技发展引导的网络文化交流等造成的压抑型和理想型“虚拟人格”,虽然不等于人格分裂,但对个体人格除了正面的积极宣泄等作用外,也有负面的消极影响。“网络暴民”所体现出来的网络虚拟人格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的网络文明建设提供了一个思路,对于树立网络新风、建设和谐文明的网络环境必然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能够促使广大网民增强自身的责任感,提高其文明上网的自觉性。同时,对于解决互联网发展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也提供了参考意见和解决思路,这对正确引导网络舆论也有建设性的作用。(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硕士生,包头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

注释:

①HowardW.French:Mob rule on China"s Internet:The keyboard as weapon: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②Merrill Morris & Chritine Ogan, The Internet as Mass Media.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6(1),winter.0021-9916/96

③⑤郑雪编著:《人格心理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第83页。

④弗洛伊德[奥]著,杨韶刚译:《弗洛伊德心理哲学》,北京:九州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⑥凯斯·桑斯坦[美]著,黄维明译:《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3年版,第49页。

参考文献:

1.曼纽尔·卡斯特[美]著,夏铸九等译:《网络社会的崛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2.理查德·斯皮内洛[美]著,李伦等译:《铁笼,还是乌托邦网络空间的道德与法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古斯塔夫·勒庞[法]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