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范文

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精选(九篇)

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第1篇: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范文

一、提升综治维稳工作网络建设水平

进一步健全镇综治工作中心——横塘片、回龙片综治警务室——村、重点企业综治室——村民小组长、车间班组长的四级综治维稳网络,真正形成综治维稳工作网络化管理机制。将充分发挥外口综管员、民防队员、交通协管员以及其他综管大队队员在综治维稳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使网格进一步细化。以村级组织换届为契机,将村民代表、党员骨干纳入到维稳网络,使综治维稳工作触角进一步延伸。将探索建立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车间班组长参与综治维稳工作的激励机制,坚持定期与不定期排查矛盾纠纷,努力使各类矛盾纠纷发现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初始阶段,尽力实现琐事不出组、小事不出村(企)、大事不出镇的目标。

二、提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水平

一是要提升打击工作水平。加强同派出所的联系配合,建立治安信息收集、研判、分析、处置机制,进一步强化打击抢劫、抢夺、盗窃等侵财型犯罪,挤压犯罪空间,始终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

二是提升防范工作水平。将充分发挥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大队在治安防范方面的主体作用,切实加强治安巡逻,实现治安巡逻的地域全覆盖和24小时无缝巡防。进一步调整治安巡逻考核政策,充分调动民防队员在治安巡防上的主观能动性和其他队员参与治安防控的积极性。将督促上塘、华家村建立民防队,实现村级民防队全覆盖。积极探索完善镇、村民防联动工作机制。将积极推进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积极鼓励村、企安装电子监控,提高技防水平。

三是要提升特殊对象管控工作水平。创新社区矫正对象、归正人员、吸毒人员等特殊对象管控手段,提高管控水平。对社区矫正对象实行上门走访、电话随访、无线监控等手段,加强日常教育,确保不发生脱管、漏管现象。对归正人员要继续实行分类管理,强化安置帮教。对吸毒人员要加强教育和监管,防止复吸。对特殊对象,建立“一对一”帮教机制。

三、提升外来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水平

完善外来流动人口信息采集机制,高度重视信息录入质量,严格实行外口综管员网格管理责任,强化信息采集、录入工作考核,使外来人口信息登记率、出租房屋信息登记率、“人户一致”率始终保持较高水平。强化以房管人,全面落实出租房东责任,督促房东改善出租房屋建筑安全、消防安全和卫生条件。继续推进新老居民和谐联谊会建设,进一步发挥新老居民和谐联谊会在调处矛盾纠纷、提供公共服务、推进融合共进、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深化“互融共建”活动,丰富外来务工人员精神文化生活,形成新老居民和谐互融的局面。强化权益保障,优化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服务,加强计划生育、公共卫生等服务,进一步完善外来人员维权服务“绿色通道”,不断改善外来务工人员生产生活环境。计划于5月份开展首届十佳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与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十佳优秀外来务工人员评选表彰活动。

四、提升民主法治建设工作水平

开展新一轮民主法治村创建,促进村级民主法治建设,努力使村级事务纳入法治渠道。加强司法所建设,推进村、企、学校、农贸市场等调委会建设,进一步规范人民调解“以奖代补”政策。加强普法工作,抓好“六五”普法启动工作,加大法制宣传力度,改进普法宣传方式,提高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全社会法制意识。强化法律服务工作,配齐配强村法律顾问,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积极引导人民群众依法维权。实施好基层法制促进员制度。

第2篇: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范文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紧紧围绕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的目标任务,扎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平安浙江建设各项工作,全省呈现出经济回升向好、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实现了“半年红”。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突出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经济运行平稳回升。上半年,全省GDP增长8?郾3%,同比提高0?郾9个百分点,经济运行好于去年同期,好于年初预期。

二是转型升级扎实推进。浙商回归、扩大有效投资、“三改一拆”、“四边三化”、开发区整合提升、“机器换人”、“个转企、小上规、规改股、股上市”、治水治污等重点工作进展良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长快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技术改造和淘汰落后产能步伐加快,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创新驱动持续增强,各项改革全面推进,区域发展趋于协调,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

三是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超过2万元,农村居民现金收入首次超过1万元。财政民生支出保障有力,占比提高,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得到加强。

四是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平安浙江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全省刑事发案、总量、安全生产事故等指标继续保持总体下降的良好态势,全省没有发生危害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的重大事件,没有发生暴力恐怖事件和重大治安事件,没有发生重大和非法集聚事件,也没有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保持清醒头脑,充分估计面临的困难和压力,充分估计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充分估计下半年工作任务的艰巨和繁重,未雨绸缪,有效应对,进一步做好迎战各种困难的准备。要看到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全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发展中的“两难”问题增多,特别是有效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并存,宏观政策刺激余地下降和企业成本上升困境并存,实体经济循环不畅和金融风险有所加大并存,经济发展预期不稳定和外部环境变化速度加快并存,保持经济运行稳走向好的任务十分艰巨。要看到我省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也不少,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工业生产下行迹象已经显现,企业信心和投资意愿下降,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产不增效问题比较突出,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部分领域和一些地方金融潜在风险不容忽视。要看到社会矛盾纠纷总量仍处高位,因征地拆迁、环境污染、权属纠纷、企业改制、民间借贷等矛盾引发的仍然突出,群众量呈上升趋势;网络舆情错综复杂,容易引发社会心态失衡、心理失序、思想波动;公共卫生、社会安全、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等公共安全压力依然较大。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妥善应对,努力加以解决。

今年是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的开局之年,完成“一”的目标任务至关重要。要按照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的决策部署和一手拿“经济报表”、一手拿“平安报表”的要求,紧密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加强对经济社会运行的监测,进一步巩固稳的基础、保持增的势头、强化好的导向、坚定进的信心,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保稳定,牢牢守住经济社会发展底线,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干好“一”画上圆满句号。

二、坚持以治水为突破口,坚定不移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关系经济发展,关乎百姓民生。转型必先汰劣,治污必先治水,把治水作为推进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是我们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扎根实践、服务民生的关键之举。

一要以直面矛盾的勇气切实增强治水责任感。浙江因水而名、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有钱塘江等水系,河流总长度超过13万公里。浙江水资源总量尽管比较丰富,但是人均占有量较低。浙江“缺水”,既有海岛地区的资源性缺水,也有一些山区的工程性缺水,但主要是污染造成的水质性缺水。“江南水乡没水喝”,有认识上不足的原因,也有技术上欠缺的原因,但根子在于我省经济传统粗放增长模式,过于依赖低端产业,过于依赖低成本劳动力,过于依赖资源环境消耗。青山依旧、绿水不再,很多地方的水已经变浊、变黑、变臭,“邀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已经成为普遍民意,“寻找可以游泳的河”成了大众愿望。对此,我们必须算大局账、算长远账,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气度和胸襟,舍得一些眼前利益,痛下决心治水,以治水倒逼转型升级。

二要以铁的手腕打赢治水攻坚战。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同志强调指出,要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和方法来研究用水治水节水工作,认真抓好安全饮水、科学调水、有效节水、治理污水等“四水工程”建设。这为我们打好治水攻坚战指明了方向。当前,我们要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不折不扣地执行好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二是切实加强重点流域治理。以重点流域治理为“牛鼻子”,带动重点区域和行业整治,全面推进钱塘江上游浦江小水晶行业整治和浦阳江水环境综合治理,确保取得实效。三是堵疏结合“两手抓”。一手抓重污染低小散企业整治打击,腾出环境容量,留出发展空间;一手抓规模大、工艺先进企业集聚发展,实行集中治污。四是扎实开展清理河道、清洁乡村专项行动。大力实施“活水畅河湖”、“碧水出千溪”和“清水绕万村”工程,全面推广“河长制”,着力推进畜禽养殖业转型升级,加快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通过江海河湖溪库综合整治,美化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各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强化技术支撑,加强督促检查,形成有效治水的强大合力。

三要以治水为突破口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先后实施了淘汰落后产能、浙商回归、“四边三化”、“三改一拆”、“四换三名”、“个转企、小上规、规改股、股上市”等一系列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政策举措。这些举措都与治水紧密相关,既是转型升级的“组合拳”,更是治污治水的“复方剂”。做好治水文章,可以牵一“水”而动全局,打开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因此,治水必须综合施策、水陆并治,把“复方剂”的疗效定在“下河游泳”上,把“组合拳”的功夫下在“强身健体”上。刘云山同志最近在我省考察指导工作时指出,浙江具有治水的传统。古时候大禹治水是治洪水,现在省委提出治水是治污水。浙江以治水为突破口推进转型升级,取得了重要进展,增强了发展的后劲,打牢了发展的基础。这是刘云山同志对我们以治水倒逼转型做法的充分肯定。我们要以此为动力,用“重整山河”的雄心壮志和壮士断腕的豪迈斗志,把以治水为突破口的转型升级“组合拳”打好打实,一步一个脚印,积小胜为大胜。要充分激发创新活力、释放改革红利,切实抓好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深入谋划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工作重点和突破口,努力破除传统发展路径依赖,强化推进治水和转型升级的制度保障,加快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

三、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更高起点上推进平安浙江建设

5月28日,就建设平安中国作出重要指示。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深化平安中国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大平安”理念,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全面深化平安浙江建设,为建设平安中国作出更大贡献。

1?郾以坚持和发展新时期“枫桥经验”为抓手,夯实平安浙江建设基层基础。最大限度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是实现社会平安和谐、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要结合纪念同志批示“枫桥经验”50周年大会筹备工作,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基层系列平安创建等行之有效的强基固本之举,加强省市县三级统筹协调,全面推进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夯实具有浙江特色的平安基层基础建设。深入开展大下访、大排查、大调处活动,重点加强对项目建设、征地拆迁、企业改制、环境保护、区划调整、和谐劳动关系等重点领域矛盾的排查化解,努力遏制矛盾纠纷高发势头。要把平安浙江与法治浙江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平安建设法治化水平,严格依法行政,加强政策协调,注重把群众诉求表达、矛盾纠纷化解引入正常程序,纳入法治轨道,防止出现因政策和行政偏差造成的行政纠纷。

2?郾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重点,着力解决影响平安建设的突出问题。安全是平安建设的核心价值。要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强化重大危险源监管,注重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贮存和运输管理,加强火灾和交通事故防范,抓好夏季特别是汛期防台防灾各项工作。要深入开展“排查整治、强基促稳”专项行动和“重大不稳定问题摸排化解、挂牌督办”活动,加强督促检查,确保问题解决到位。要扎实开展刑事案件专项打击整治活动,最大限度地消除治安管理的“盲点”和“死角”,坚决遏制严重刑事犯罪活动的高发态势。要依法维护正常秩序,加强法制教育和思想疏导,尽快扭转来省去京上访持续增加的态势。要着力整治城市空气污染和交通拥堵,切实做好公共卫生、食品药品安全等涉及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各项工作。

3?郾以提高群众满意度为导向,不断完善平安浙江建设考核体系。平安不平安,群众说了算。我们要坚持以群众意愿为“风向标”和“导航仪”,以群众评价为“试金石”,切实用好平安考核这一“指挥棒”,真正把人民群众对平安建设的要求作为努力方向。要高度关注社会心态和社会舆情,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始终把民心民愿作为平安建设的第一信号、第一选择、第一标准。要坚持严格秉公、不徇私情,下决心、动真格,不折不扣地执行好平安市县考核办法,真正做到以结果论成败、以民意论英雄,以实实在在的平安建设成果取信于民、赢得支持。

第3篇: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范文

一、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

按照市委“解放思想、跨越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创建“和谐社区”、“星级社区”为载体,创新物业管理模式,推行星级管理服务,全面巩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小区环境卫生,维护小区治安秩序,通过落实各方管理职责,建立长效机制等措施,积极探索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新途径、新思路、新办法,切实解决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实现“路平、灯亮、沟通、安全、有序、绿化、美化、净化、和谐”的居住环境。

二、整治范围和内容

城区三个街道办事处管辖范围内的住宅小区(含各单位的家属院)均列入本次整治提升范围,主要从六个方面抓好提升工作:

(一)提升物业服务档次,对物管住宅小区的物业服务质量实行星级评定。根据《省物业服务规范》进一步完善和修订我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考核办法,并将物业考核工作与物业服务星级管理(评定)、荣誉申报、项目招投标、项目退出机制、资质升级等五个方面挂钩。对于获得三星级以上小区由市政府颁发标牌,悬挂于小区醒目位置(具体的星级管理(评定)的管理办法由市房产管理局会同市物价局联合制定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同时,市物价局对住宅小区的供水二次加压费、电梯维护使用费、公共照明费、生活垃圾清运处理费等项目的收费情况开展专项整治,建立收费监管长效机制,杜绝因以上收费不明确引发的各类矛盾纠纷。

(二)提升治安管理水平,开展住宅小区治安防范集中整治。结合全市打霸除恶专项行动,由市公安局负责制定住宅安全防范集中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会同各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对住宅小区内强装强卸、强买强卖、盗窃等治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进行集中治理。各公安派出所要在辖区内住宅小区设立警务室或报警点,建立住宅小区治安流动巡逻登记制度,定期对各物业公司的治安防范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形成物业管理公司、业主、基层组织和公安派出所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创安工作机制,使我市住宅小区治安和刑事案件发生率明显下降,不发生在全市产生重大影响的恶性刑事案件和安全事故。

(三)提升专业经营设施设备管护标准,推进住宅小区专业经营设施设备的产权移交管理。市自来水公司、供电公司、热力公司负责逐一对各住宅小区相关设施设备管理情况进行调查登记,在摸清底数的前提下,按照先易后难、先改造后移交的原则,先将具备条件(自来水、供电完成一户一表计量出户,供热完成分户控制改造)住宅小区内的专业经营设施设备(包括变电、二次供水、换热等设施设备及业主入户端口以外的相关管线和计量装置)进行接收管理。对不具备接收管理条件的住宅小区,市自来水公司、供电公司、供热公司要分别制定出所属管线管网、设施设备的铺设修缮、更新方案,列出改造时间、标准及改造费用,安排好改造施工队伍,争取在2年内全部改造并接收管理到位。各专业经营单位要增强服务意识,收取各项费用要抄表到户,委托物业公司收代缴的,收费单位要与物业公司签订委托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同时,在各小区公开服务、投诉电话,积极主动地为用户排忧解难,切实维护广大业主的合法权益。

(四)提升公共配套设施功能,实施住宅小区基础设施修缮改造。实行物业管理的小区各物业企业要对列管小区的道路、排污、公共照明、文体设施、环卫设施、围墙等公共部位、共用设施开展巡检,对破损道路进行维修,做到路面平整无坑洼,路牙石整齐无缺损。对下水管网、化粪池进行疏通,更换破损窨井盖,保证排水通畅。对公共照明设施设备进行检修,保证夜间照明。整修、增设、更换垃圾桶(箱),保障小区居民生活垃圾倾倒和堆放。维修改造原有休闲场地,配置更新健身器材等文体设施,确保正常安全使用。清理楼道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确保消防安全通道畅通。合理配置宣传栏、公示牌等设施,营造小区文化氛围。通过修缮刷新,使小区内各项设施设备正常使用、运行,小区整体外观整洁、美观,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五)提升物业管理综合执法力度,建立物业管理与行政执法联动机制。物业服务企业在物业管理服务过程中,发现拆改房屋结构、私搭乱建、乱停乱放、毁坏绿化、违规经营、污染环境、强装强卸、强买强卖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应及时劝阻、制止、拍照、存档,对拒不改正的,应立即向所在辖区街道办事处和相关执法部门呈报《物业服务区域违法违规案件呈报单》,由有执法权限的行政执法单位进行处理。对于疑难案件涉及多个执法部门的,由所在辖区街道办事处协调相关执法部门联合进行处理。市住建、房产、公安、工商、城管执法、环保、物价、质监等部门接到呈报案件后应及时按规定履行调查、处理职责。

(六)提升物业管理覆盖面,推行社区化准物业管理。对尚未实行或者无法实行物业管理的各类老旧住宅小区、单位家属院,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全部由所在辖区街道办事处负责,实行社区化准物业管理。社区化准物业管理由各街道社区居委会组织开展。可以分别聘请保洁、秩序维护等工作人员负责小区日常管理,或统一委托一家物业服务企业负责管理,也可组织居民自治管理,为小区居民提供基本服务,包括公共区域保洁、小区内安全秩序维护、停车秩序维护、共用设施维保、公共绿化养护、小区内道路保养、房屋共用部位维修管理等服务,并由社区居委会向住户收取一定的服务成本费。小区内公共路面停车、物业用房等经营性收入由社区居委会统一收取和使用,作为小区物业管理资金,以弥补小区管理经费不足。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物业管理综合整治提升工作是“和谐社区”建设,创建“星级社区”的重要内容和指标,是改善群众住房条件,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区管理水平的重要内容。各街道、社区和有关部门要正确认识物业管理综合整治提升工作的重要意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服务意识,认真落实好物业管理小区整治提升的各项目标任务。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社会氛围。物业管理综合整治提升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居民的参与支持和理解程度是决定工作顺利与否的关键,各街道、社区、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宣传栏、墙报、广播、文艺等各种媒介,通过各种会议和活动,大力宣传物业管理综合整治提升工作的重要意义。同时把整治提升工作给居民群众带来的实惠具体化,把整治提升后的效果直观化、形象化,推动整治提升工作顺利开展。

(三)注重调查研究,创新工作方法。有关部门要深入各小区一线,广泛征求意见,根据各小区的实际情况实行多样化的整治方式,不搞一刀切,要克服功利思想,力戒形式主义,反对弄虚作假。

第4篇: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范文

一、指导思想

2014年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及平安创建工作,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政法维稳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建成“四个”建设示范区的发展目标,坚持“源头治理、综合治理”,以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为主线,务实推进落实,努力实现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发展的新跨跃、绩效的新提升。

二、工作目标

2014年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及平安创建工作实现以下“二提升、二领先”的工作目标:

1、公众安全感明显提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规范完善,治安、刑事案件发案率明显下降;治安重点地区得到有效整治,居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明显提升。

2、平安创建绩效明显提升。平安创建机制进一步完善,平安社区以及系列平安创建覆盖率达100%;平安创建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平安创建规范化水平明显提升。

3、综治社区建设全区领先。大力推进社区综治办规范化建设,确保基层政法综治组织规范化建设水平继续保持全区领先。

4、社会管理水平全区领先。深化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程,着力在完善责任机制、落实保障措施、提升推进成效上下功夫,确保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走在全区前列。

三、主要任务

为实现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及平安创建“二提升、二领先”工作目标,着力完成以下“五个”方面的主要任务。

(一)强化社会矛盾预防处置。强化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意识,扎实开展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行动,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一是建立稳评工作规范化。按照“扩面、增量、提质”的要求,全面推进重大决策、重点项目、重要活动等领域稳评工作的全覆盖,规范稳评工作的程序,完善稳评工作的跟踪制度;切实加强稳评工作专业化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稳评工作实效,年内组织开展“稳评优秀项目”、“稳评示范单位”评比活动,激发稳评工作活力。二坚持矛盾排查化解常态化。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常态化工作机制,坚持并严格落实平常时期定期排查化解、特殊时期滚动排查稳控以及部门联动联调等大排查工作制度;切实加强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建设,重点抓好深化推进社区“阳光调解室”建设,确保初始矛盾“发现得早、调解得快、处置得好”。三是强力推进历史问题化解。坚持把推进历史问题的合理有序解决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落实各级领导的包案责任,加大工作力度,大力开展“积案化解攻坚活动”,确保积案得到合理有序化解。切实加强重点的思想疏导、教育稳控工作,确保重要敏感时期人员不离线、不失控。

(二)深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以提升居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为核心,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一是加强技防设施建设。扎实开展“技防建设提升年”活动,全面启动三期工程建设。按照“先进适用、投入适用”的原则,积极推进技防入户工程,不断提升农村地区居民技防入户率;切实加强主要道路、沿街商铺等重要场所技防建设,不断提升到位率、完好率。二是深化社会治安巡防。大力加强街道、社区两级治安巡防队伍建设,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规定落实配备街道巡防中队以及社区保安等治安防范力量,完善街道、社区社会面治安大巡防、大联动工作机制,着力提升街头路面巡防率、管事率以及社区保安的在岗率。三是整合社会力量资源。大力加强以综合管理户(楼、组)长为主体、社会志愿者为协助的社区治安防范队伍建设,通过深化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健全社区治安防范网,规范预警、巡防等工作制度,不断提升居民群众共同参维护社会治安的参与率。

(三)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程。深化开展社会管理创新活动,重点推进实施“四大”环境建设:一是推进和谐诉求环境建设。健全完善各类调解工作机制,强化初始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全力推进积案化解攻坚活动,积极开展领导包案等专项行动,着力实现初始矛盾零增量,历史积案减存量;扎实有效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处置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二是推进关爱帮教环境。重点是健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稳步推进流动人口均等化举措;积极推进问题青少年、吸毒人员、精神病人等关爱管护基地建设,让特殊人群融入社会、感受社会的关爱。三是推进治安满意环境建设。重点加强社会治安大防控体系建设,加大技防小区建设力度,最大限度地压降治安违法犯罪率,不断增强公众安全感;大力加强食品药品、道路交通、安全生产监管标准化、规范化体系建设,严厉打击违规生产经营等行为;健全治安突出问题排查整治的机制,努力实现工作的常态化,不断增强公众安全感。四是推进和睦共建环境。探索社区党建、社区管理、城市管理、治安管理等“多位一体”的基层社会管理网格化“大联动”工作机制;深化推进平安社区、和睦家庭、和谐企业等共建共创等创建活动,最大限度地增加社区、家庭、企业等社会基本单元的和谐度。

(四)深化提升平安建设水平。以提升公众安全感为重点,深化推进平安雪浪建设。一是深化系列平安创建。切实强化系列平安创建牵头部门的职责、责任意识,依据区域特点优势,确保平安小区、物业、学校、家庭、医院、工地、景区、园区、市场、企业等系列平安创建覆盖率达100%,着力使平安景区、平安家庭、平安学校、平安市场继续走在全区乃至全市的前列。二是加强重点地区整治。健全完善城乡结合部、边界地区、学校周边、治安复杂场所等治安突出问题的排查整治的工作机制,加大排查整治力度,确保在不形成居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热点问题。探索建立地方与学校互联互动的校地联管联治工作机制,适时组织启动仪式,着力实现学校及周边地区安全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三是开展平安创建宣传。高度重视综治平安宣传工作,切实提高广大居民群众对平安创建的知晓率。各社区要结合自身实际,通过采取走进家庭、利用公众宣传媒体,广泛而有序组织开展综治平安建设宣传周、宣传月等活动,听取居民群众对综治和平安建设的意见建议,了解综治平安建设取得的成效。

(五)健全社区综治工作组织。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加强规定要求,大力推进社区政法综治组织建设。深化推进社区综治组建设。继续深化社区综治组织建设,按照“一办两组”、“一组多员”的要求,切实落实综管员、调解员等主体的各类专兼职工作人员,在健全各项工作制度的基础上,深化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健全并完善以矛盾纠纷调解网、社区治安防范网、重点人员管控网的“三网”建设,确保100%社区建立综治办,80%以上的达到规范化建设的水平。切实加强综治工作业务能力建设。坚持把加强综治工作人员尤其是社区综治干部的业务能力建设作为基础建设的重要方面。有计划地开展业务培训,上半年,组织部分综合管理户(楼、组)长综治工作业务专门培训,努力使雪浪街道综治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适应形势任务的需要。

四、措施要求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民心工程,为民谋福祉的实事工程。迫切需要采取切实有效举措,扎实推进年度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增强党各级党政组织、各成员部门抓综治和平安建设的职责意识,切实把综治和平安建设融入区域发展、条线工作的全局中统筹谋划、部署安排、推进落实;切实落实综治和平安建设各项工作保障,为综治和平安建设有序开展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

第5篇: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范文

一、全民共建共享视角下

实现江苏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全民共建共享是新时期社会治理创新的本质要求和努力方向,是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重要基石。全民共建共享体现了社会治理的本质属性,社会是全体人民的社会,共建共享就是“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全民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共建是社会治理的核心,而共享是社会治理的保障和目标。我国在“十三五”期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艰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关系错综复杂,群众诉求日益多样,社会治理的要求高、难度大。在此背景下,加强社会治理创新,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精细化、现代化水平,既是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切实提升社会和谐程度,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法治江苏建设,促进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让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以实际行动把总书记为江苏勾画的“强富美高”建设蓝图变为美好现实的重要基石。

实现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发挥江苏县域经济优势,创造社会治理新亮点、新格局的有效途径。“郡县治,天下安”。在我们国家政权结构和党的组织结构中,县域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中央领导和基层治理的连接点,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坚实基础。同时,县域社会也是我国政府权力的神经末梢,处于容易引发社会问题的敏感区域,是新时期社会治理创新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江苏县域人口众多,县域经济发达,至2016年,共有42个县(含21个县级市);在工信部的“2016年县域经济100强”中,江苏有17个县入围,其中,昆山、江阴、张家港、常熟、太仓、宜兴等6县市进入前10强。依托雄厚的经济基础,江苏的县域社会治理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涌现出如南通“大调解”、吴江“政社互动”、昆山“县域法治化”等治理创新优秀典范。在新时期进一步推进江苏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以群众满意为衡量工作的标准,根据现实状况、工作基础和百姓诉求,坚持特色发展,放大自身优势,办好群众最需要办的大事小事,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社会治理新亮点和示范经验,是夯实社会发展基础、促进江苏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实现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构建新型政社关系,激发社会发展活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只有人与和谐相处,社会才会安定有序。”在社会治理创新过程中,观念改革是基础,政府必须改变原来控制和管理社会的观念,以人为本实现治理重心下移,培育社会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治性,逐步实现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合作共治。进入“十三五”,江苏原有赖以高速发展的优势已不复明显,必须寻找新的发展动力,其重要方向就是真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向市场和社会要活力。加快推动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以社会治理创新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有利于纵向推动政府转变职能,横向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改革,“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与民间活力的‘加法’”,从而有助于构建江苏新型政社关系,进一步激发市场和社会发展的真正活力,努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走在前列。

二、全民共建共享视角下

实现江苏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本目标和路径

构建具有时代特征、江苏特色和县域特点的全民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是江苏推进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本目标。江苏推进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本目标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系列讲话和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密结合中央精神和江苏实际,积极推进在江苏县域的率先探索和实践创新,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的法治化、精细化和现代化水平,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逐步构建具有时代特征、江苏特色和县域特点的全民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着力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提供重要支撑。

复制推广昆山经验,深入推进县域法治化进程,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引领江苏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深刻指出:“和谐社会本质上是法治社会。”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形式,社会治理法治化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同步性,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必然要求实现社会治理法治化。县域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中间环节,上可推进市域、省域法治建设,下可辐射基层法治建设,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昆山作为全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县域,早在2007年就提出“县域法治化”的理念,在践行法治中国的县域治理新政方面探索和实践成绩斐然。应及时总结并复制推广昆山在县域法治化方面的有益经验,坚持依法治理,深入推进县域社会治理法治化,完善社会治理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切实提升县域及基层法治政府建设水平,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引领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有效推动法律服务向县域、向基层延伸,充分发挥法治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过程中的保障、服务和促进作用,使法治成为江苏县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健全社会治理全民参与机制,加快构建“政社互动”新模式,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从党的十提出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到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格局可见,在中国现阶段,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领导与主导地位不可动摇,以加强社会参与为手段、以扩大服务供给为目标的“政社互动”模式成为目前社会治理创新的重点。加快构建“政社互动”新模式,一是要进一步理顺政府与社会组织、群众自治组织之间的关系,政府通过制定“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明晰确定自身的社会治理职责,促进政府的自律、权力的约束和基层的减负;社会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要增强自身的独立性和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管理,逐步建立起与政府的“伙伴关系”。二是要进一步打通政府与社会组织、群众自治组织之间的互动渠道,政府通过购买服务向市场和社会组织转移部分公共服务及管理职能,从而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改善社会治理结构;通过基层自治和协商民主向社会让渡决策权力,依法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保证基层组织的自治空间。三是有效提高社会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与质量,通过财政资金、人事教育等资源,增强各类社会主体参与社会服务的能力,提高⒂肷缁嶂卫淼闹柿浚做到既“多元治理”,又“有效治理”,真正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手段,完善县域城市服务管理网格化体系建设,提升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以加强基层平安建设、服务基层群众、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为目标,进一步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搭建起县(市、区)、乡镇(街道)、社区(村)三级网格服务管理平台,在县、镇、村、网格四个层面开展网格管理服务,制定实施网格化服务管理测评指标体系,逐步建成“网格全覆盖、工作无缝隙、服务零距离、管理无漏洞”的县域城市服务管理网格化体系。以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目标,改进基层治理方式,健全“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等社区组织架构,强化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三社联动”效应,统筹协调网格内、网格间各类资源力量,提高服务群众和矛盾调处能力,使问题、矛盾发现和处理的关口前移,基本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通过“互联网+社会治理”新模式整合资源,打造社会治理、社会服务的大数据“云服务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号等着力打造线上线下互动模式,使每一名群众都变成网格员,推进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形成社会治理立体防控体系,提升社会治理的社会化、专业化、精细化程度。

第6篇: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范文

【关键词】法治现代化 公民 法治意识 培育路径

公民的法治意识和国家法治现代化关系密切,公民法治意识在国家法治建设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而公民法治意识的提高则能更好地推动法治现代化的进程。从一定意义上说,公民法治意识决定了法治建设的未来,实现国家法治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是公民法治意识的提升。因此,在推进法治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公民法治意识的培育。当前,我国已经基本建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国的法治进程得到了快速推进,法治已经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追求,“依法治国”也逐渐从口号和愿望转变为国家治理、社会管理中的现实实践,这些都得益于我国公民法治意识的逐步提高。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我国公民的法治意识虽然在总体上有了巨大提高,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公民法治意识的继续发展仍然任重道远。对公民法治意识的发展进行研究和分析,有利于对法治建设进行经验和教训两个方面的总结,有利于不断推进我国法治进程。

公民法治意识及其社会功能

亚里士多德曾在《政治学》中首次对法治的含义进行了概括,他认为,所谓法治就是“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良好的法律。”①英国法学家戴雪在其出版的《英宪精义》中,也对法治的内涵进行了阐述,他认为,法治是法律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是公民对国家法律绝对的服从,同时,国家权力的运用和实践必须以宪法法律为基础。除此之外,英国哲学家、思想家洛克在《政府论》中对法治社会和政府的依法行政问题进行了论述,法国社会学家、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了分权制衡思想,这些理论对西方国家的法治化进程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现代社会,法治的内涵更加丰富,不同的学者专家和相关组织对法治作出的定义也不尽相同。“国际法学家会议”于1959年在印度会议上通过的《德里宣言》中对法治原则进行了概括,指出法治的原则一是为了维护人类的尊严,二是为了维护法律秩序,三是法治状态下必须维护律师的自由和司法独立。我国宪法学界学者周叶中认为,法治包含了法律至上、国家依法治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内容。笔者认为,法治是以自由、平等、秩序为原则的形式存在,其具有形式价值和实体价值,通过法治的形式对权力进行制约,实现人民群众的权利,最终目的是实现国家法治的现代化。

法治意识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相较于法律意识而言具有更加显著的主观能动性,法律意识是指依法办事、依法行使权力和权利、依法履行义务等,具有相对的被动性,而法治意识要求人们不仅遵守现有法律制度,同时还要求人们对现存的法律进行判断、分析和完善。为此,公民法治意识的培育,成为推进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编法律词典》认为:“法治意识是法律意识的最高形态,是人们对法现象的观念、心态、认知和对社会法制体系认同的主动性的统一意识。”笔者赞同《新编法律词典》对“法治意识”的解释,认为法治意识是公民对法律功用的全面认知,体现了公民对法律的信任,公民通过法律途径主张自己的权利和履行义务,法治意识是一种积极的社会责任和态度,包含了正义观、权利意识、民主参与意识、法律素养和法律权威意识等要素。

公民法治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功能:第一,公民法治意识是推进法治建设的思想观念前提,公民法治意识具有法律创制功能。在创制和应用法律过程中,法治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法治不仅是“依法”之治,而且是“良法”之治。实现法治的前提是以“善良之法”为基础,能否创制出“善良之法”和立法者的观念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也就是说,实现“良法”之治就必须以法治意识为思想观念前提,在法治意识指导之下,才能创制更多的“良法”,为“善治”提供思想基础、法律基础。所以,国家法治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公民法治意识的培育,以此提升现代法律的价值,弘扬法治精神,最终促进更多“善良之法”的创制,实现更加和谐与民主的法治社会。

第二,培育公民法治意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法治意识具有法律运作功能。所谓法律运作功能,即公民法治意识对法律的运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公民法治意识影响下,“善良之法”就能更好地发挥国家治理、社会管理和对一切经济社会进行调节的功能作用。反之,如果缺乏法治意识,即便制定再多的“善良之法”,也难以保障能够发挥良好的实施效果。培育并提升公民的法治意识,能够为法律的具体执行提供观念与认知方面的规范指引作用,同时也能为制定“善良之法”提供重要价值引导。法国学者卢梭曾经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一国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是铭刻在公民内心里的。”由此可知,无论如何先进的法律制度体系,只有得到民众的广泛认可之时,才能发挥其应有的运作效能,公民具有较高的法治意识是保障“善良之法”发挥作用的内在构成因素,培育公民法治意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办案是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前提,同时也是实现法治的重要保障,而公民法治意识的培育与提升能够为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法治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法律运作功能。

第三,法治意识是推进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法治意识具有道德建设的保障功能。法治文化属于法律文化的范畴,是适应现代政治文明而兴起的法律文化分支。法治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权力制约、司法公正和司法独立、公民民利、公民人权原则、依法行政等构成了法治文化的重要内容,而让公民认同法治文化,其前提也依然是民众必须具有法治意识,具有按照法治要求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意识。公民的法治意识并不会天然产生,而是通过适应现代政治文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产生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各种文化相互交融、承继、冲突与借鉴的结果,人们的法治意识是人类社会产生以来迄今为止在法律制度、法律之治方面最为先进的意识。“法治的实现依赖于社会成员的观念。”②也就是说,实现法治必须以社会成员具有法治意识作为基础和前提。与此同时,民众的法治意识能够最为直观地反映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群体和一个时代的性格特征与精神状态,形成法治意识的群体才能拥有较高的道德水平,法治文化建设才能对道德建设提供保障功能。

公民法治意识的培育与国家法治现代化

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是人的现代化。国家现代化的前提是必须实现人的现代化,而法治意识则是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公民是法治国家的主体,公民法治意识的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法治现代化的核心问题,培育公民的法治意识对国家法治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培育公民法治意识为实现国家法治现代化提供指引。国家法治现代化的主体是公民,人是国家法治现代化中最为内在和重要的因素。而要实现现代化,不仅包括要实现知识的现代化、能力的现代化,更为重要的是要实现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公民的法治意识的现代化是公民思想观念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代表着一个人的观念转型和成长。培育公民法治意识的过程是实现公民个体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公民法治意识的提升,能够让公民以“尚法”的精神信仰投入到社会实践当中,从而更好地融入到现代化社会当中。

公民法治意识的培育是国家法治现代化的基础和保障。法治是现代政治运作的原则规范体系,但是如果失去对公共立场的考量,单纯以所谓“良法”治理国家和社会是难以收到满意效果的,实施法治必须以公民对法治的认知判断作为基础和保障。公民的法治意识,是一种先进的对“法律之治”的价值判断,培育公民法治意识能够全面而深刻地对国家法治现代化产生重要作用。公民法治意识的培育与提升,为人们在一种公平的秩序之下进行沟通交流提供了平台。人们在法治意识得到培育与提升的同时,也促进了道德品质的提高、诚信行为的形成,这就是国家和社会正常有效运行的一种良好的资源,使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往来更加诚信,人们的道德意识和主体性意识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为国家法治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保障。

我国公民法治意识培育的现实困境

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复杂状态会反映在法律制度的变化当中,其所体现的价值观念也是复杂多样的,是人们多元文化观念融合的结果。当前,我国公民法治意识的培育依然面临诸多现实困境。

传统观念对法治意识的培育带来严重障碍。儒家“礼法”思想对我国民众思想观念产生了重大影响,而在儒家“礼法”思想当中,法律和道德之间的界限与关系纠缠不清,这也给人们对法与道德的价值判断带来了困惑。与我国的情况完全不同,西方国家法制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具备了法律技术化的较高程度,法律和道德的界限较为清晰。国家法治现代化要求实现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法治理念推崇实施“法律之治”而非“人之治”,但是我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中却注重“礼法结合”,认为“人之治”是国家与社会治理的正确路径。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人们对儒家思想中的“礼法并举”思想有着更为正确的认识,社会民众的法治意识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但是,儒家“礼法”思想仍然在部分民众中无形地产生着影响,这些传统封建的、落后的、儒家的传统观念对法治意识的培育带来了严重障碍。

公民态度的冷漠对法治意识的培育带来严重障碍。国家法治现代化的过程中,社会公民的积极参与十分重要,公民形成的法治意识对国家法治现代化的促进作用,远比法律的强制重要得多。因为,公民法治意识的提升意味着法律能够得到人们源自内心的遵守,人们对法律高度信赖,法律无须在被动的情况下运行,法律能够更好地彰显其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的效果。“法律之治”的生命动力源自公民内心深处的高度认同与遵守,仅仅依靠国家机器的强制性实施无法保障法治的成效,这在我国法治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得到了充分证明。当前,虽然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得到了顺利推进,但我国公民的法治观念目前依然十分淡薄,社会公众参与立法的积极性不高,甚至许多公众对立法、执法和司法毫不关心,公众对法律相关问题的冷漠态度对法治意识的培育带来了严重障碍。

依法而行的能动性不足对法治意识的培育带来严重障碍。截至2010年底,我国共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36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涵盖社会关系各个方面的法律部门已经齐全,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③目前,我国的法律体系、法律制度较为健全完善,但民众的法治意识依然不够成熟。国家虽然通过各种方式宣传法治观念,使许多民众知晓法治观念,但却缺乏通过法律意识规范自身行为的自觉性,虽然确定了依法治国的国家法治现代化的目标,却在一定程度了忽视了法治进程的具体实践过程。除此之外,我国不同地域之间公民法治意识的发展也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的文明程度相对较高,公民的权利义务观念较强,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法治意识;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文明程度相对较低,公民的权利义务观念较弱,依法而行的能动性严重不足,法治意识较为薄弱,这给公民法治意识的培育带来严重障碍。

我国公民法治意识的培育路径

当前,我国公民法治意识的培育面临诸多现实困境,“人治”观念在不同领域不同人群中仍有巨大市场。为此,我们必须采取各类措施,多角度、全方位入手培育公民法治意识,使公民法治意识和国家法治现代化的要求相适应。

提升立法质量,完善立法体制机制。要在目前法律制度已经得到健全完善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立法质量,不断健全完善立法体制机制,逐步树立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中的权威。增强立法的民主化,通过网络、广播、电视等途径广泛征求民众意见,尝试立法项目外包至高校、科研机构甚至个人,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立法过程中来,防止“部门利益法律化”。直面立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在法律文本中尽量减少“……问题,由法律另行规定”的模式,勇于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现实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

提升执法水平,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提升执法水平,严格执行现行法律,避免“选择性执法”,避免给法律权威造成损害。同时,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司法改革的决定,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确保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其职权,尝试构建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体系,避免司法工作的地方化现象。健全和完善司法工作者职业保障机制,适当提升法官、检察官的政治待遇、物质待遇,减少司法人才流失的问题。规范上级司法机关和下级司法机关之间的关系,改革检察委员会、审判委员会制度,完善办案负责和追究制度。

提升普法层次,加强对公民的权利义务教育。目前,我国司法行政等部门开展的普法教育通常将普及一般法律常识作为其工作的主要内容,而公民普及法律常识未必能够树立法治意识。为此,必须针对不同的民众进行不同层次的法制教育,提升普法的层次,对那些已经普及了法律常识的公民继续深入开展法治意识教育。切实加强公民的权利义务意识,让更多的公民积极主动地依据法律的规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提升依法行政水平,转变政府职能。政府的权力和民众的权利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如果按照以往“万能型政府”模式下,政府包管一切国家、社会事务,则不利于公民权利的实现,与国家法治现代化的要求背道而驰。政府必须不断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将“无限政府”转变为“有限政府”、“服务型政府”,通过政府更好地、更多地发挥服务职能,切实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促进公民个人价值的有效实现。通过政府服务职能的有效发挥,提升政府公信力,让公民更加信赖政府,让政府更具行政效能。

(作者为聊城大学副教授)

【注释】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涛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第199页。

②刘海洋:《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第418页。

第7篇: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范文

[关键词]民族地区;乡村治理人才;人才开发;乡村人才振兴

1民族地区乡村治理人才开发的现状分析

1.1人才资源较为改善

“十三五”时期党和国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了民族地区重点照顾,以驻村第一书记、挂职干部、大学生村官、退伍军官等为代表的治理人才被民族地区所吸纳,使得自然、社会禀赋相对较弱的广大民族地区的人才资源状况大为改善。以X县的7个农村社区为例,经济发展较好的社区的工作人员数量可达到20人左右,而人口较少的小型社区的工作人员数量也在10人以上。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民族地区的人才资源状况已经有了一定的进步和改善,这也是民族地区能够顺利完成全面脱贫任务的重要保障[2]。

1.2人才队伍结构明显优化

人才队伍结构是人才开发的重点。相较于脱贫前这一历史阶段,民族地区的乡村治理人才队伍结构得到了明显的优化。从年龄上看,20~30岁(36.19%)、30~40岁(31.43%)占比较大,成了绝对主力。从学历上看,具备大专学历的在所调研人群中占比达到了49.05%,人才素质得到了明显提升。民族地区人才队伍结构得到优化,一方面得益于党和国家的教育、扶贫和人才政策的支持,另一方面是随着民族地区的相对发展,部分外流本土人才也在乡土情怀驱使下回归。然而,整体上看,民族地区依旧面临着人口流失、老龄化的现实困境,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民族地区对于人才的要求也愈发提高,因而需要继续加强治理人才队伍建设,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奠定良好基础。

1.3人才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在一批批扶贫干部、驻村书记、新乡贤等治理人才的努力下,民族地区得以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目标。相较于前一历史阶段,民族地区的乡村治理人才,在道德修养、专业能力、法治素养等方面的水平都有了一定提升,主要体现在:一是现今治理人才主要由退伍士兵、大学生村官、驻村书记组成,他们本就具备相应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二是新的治理理念、技术、手段等传入民族地区,使得当地的治理水平也得到了较大提升。但需要关注的是,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关键期,对于人才的治理能力要求更高,而民族地区的人才治理能力水平提升仍然道阻且长。

2民族地区乡村治理人才开发存在的问题

2.1治理人才类型单一,多元治理尚未形成

主体多元化是乡村治理的基本特征。民族地区在乡村治理中仍然是以农村社区干部为主的单一管理,社区内缺乏多元化治理主体,各类社会组织和公民对于乡村治理的参与度不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农村青壮年人口流失严重,老龄人口比重较高,乡村治理人才少,没有能力参与乡村治理。其次,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积极性不高。再次,农村社区尤其是民族地区过于依赖驻村书记等外来输入治理人才的力量,但外来治理人才对于当地风俗情况不甚了解,难以融入当地治理格局。最后,基层事务繁重,社区干部无暇创造有利于多元治理格局形成的环境氛围。

2.2治理人才支持匮乏,乡村治理活力不强

民族地区对于乡村治理人才的资源支持依旧匮乏,进而制约了乡村治理人才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一是薪资水平较低,社区干部薪资水平主要在2000~4000元,相比之下2019年上半年该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085元。二是政策支持不足,52.38%的被调查者所在村没有人才工作小组,人才支持没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50.95%的被调查者所在村没有制定人才支持的政策,包括乡村治理人才在内的人才政策支持趋于空白。三是晋升支持缺乏,大多基层岗位无明确晋升方向,晋升机会少,依靠上级领导意志决定晋升、晋升过程不公开透明等问题依然存在。四是激励支持弱,激励制度不健全、奖励不具有吸引力、激励经济基础弱等问题也十分棘手。五是考核制度不科学,82.38%的被调查者反映当前考核制度中普遍存在考核指标不科学、考核形式化、考核加重工作负担的问题,制约了治理人才能力的发挥。六是专业培训无效化,首先体现在不同社区培训频率的差异化;其次是培训方式以会议讲座、专题学习等传统方式为主,效果不好;最后是培训主题重政治导向而轻能力导向,不利于乡村治理人才的开发。

2.3治理能力短板明显,无法匹配治理要求

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民主协商、公共服务、知识学习、智慧治理这四个方面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民主协商能力方面,民族地区尚存着诸如权力监管不足、民意反映渠道不畅的问题。知识学习能力方面,80%以上的被调查者仅了解基本的思想政治、法律和道德等方面的知识,缺乏主动学习能力,与乡村振兴的现实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公共服务能力方面,首先是平安建设上,平安建设停留在宣传层面过多,仍然有待加强落实;其次是矛盾化解上,68.1%的被调查者表示当地社区设置有调解员或调解机构,但存在着调解员找不到、调解机构不方便找到的问题;最后是关爱服务上,当地社区基本挂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牌匾,但实际上仅仅流于形式,无法找到专门的负责人,部分社区干部也不清楚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相关情况,没有发挥关爱服务的实际作用。智慧治理能力方面,当地社区信息化、网络化水平不高,社区干部电子化办公能力仍然有待加强[3]。

2.4治理行为仍然传统,治理效能亟待增强

治理行为是乡村治理主体在乡村治理过程中所表现出具有明显规律性的行为模式或行为方法。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实现乡村振兴相衔接的“后脱贫”时代,要求社区干部必须更加主动地去引入其他乡村治理主体,如广大村民、乡贤、社会工作者等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来,构建乡村治理的多元格局,增强乡村治理的效能。根据调研数据显示,当地乡村治理主体的治理行为呈现出传统化的治理行为模式倾向。首先是参与广度不够,乡村治理聚焦在民主政治生活,而较少关注社会服务、文化、经济、公共安全等对于乡村振兴极为重要的领域。其次是参与深度不够,仅仅通过参与村民会议的方式来参加乡村治理,没有深度融入到乡村治理的整体格局中去,其一是村民会议的召开次数过少,其二是村民会议主题一般是涉及全村利益的大事,而较少关注一些细微的问题,无法完整考虑乡村治理的各个方面。最后是治理效能不强,在当下乡村治理更加要求治理主体在参与治理过程中发挥创新、协调的作用,组织领导、参与配合仅仅涉及到治理过程的两个方面,不利于形成多元治理格局,反而易导致乡村治理变成农村社区干部的单一管理。

3民族地区乡村治理人才开发的优化对策

3.1构建治理人才开发体系,促进治理人才多元化

治理人才开发体系应着力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培养和挖掘现有治理人才,进一步提升现有人才资源的潜力,即人才的能力提升问题;二是如何吸引新的治理人才,加快形成人才资源的汇聚,即人才的有效吸引问题。就人才能力提升而言。首先要为乡村治理人才提供能力培养和提升的机会。民族地区一要以村党组织为核心,实现培训主题多样化,不仅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也要加强实际的如农业技术推广、互联网技术推广的培训学习,还可以根据当地乡村发展的需要,开展符合当地实际的技术培训。二要广泛动员社区内社会力量,促进培训频率常态化。借助社会第三方力量,提高培训频率,满足各类乡村治理人才的发展需求。三是乡镇政府要积极支持社区开展能力提升培训,在乡镇范围内设置统一的培训平台或培训队伍,借助互联网、5G技术推广的机遇,创新培训形式,提升培训效果。其次要为乡村治理人才提供发挥能力才智的平台。要依托乡贤理事会、法律服务站、卫生服务站、村民小组等各类组织形态,建立村级乡村治理“智库”,凡涉及村、社区公共利益的事项,“智库”均可以直接向村支书、社区主任提出建议,并列席村民会议、社区居民会议,从而畅通治理参与渠道,强化各类治理人才的治理效能。就人才有效吸引而言。民族地区当前主要依托国家下派驻村书记实现“被动式引才”,而要想实现乡村振兴必然要提高人才吸引力,实现“主动式引才”。因此,民族地区要抓住国家政策契机,在保障国家、对口支援省市所派驻的乡村治理人才能力发挥、发展需要基础上,出台对退伍军人转业地方、大学生返乡等专项人才政策;还可以设置人才引进和开发工作小组,为引进乡村治理人才提供便利性支持和帮助;同时设立外来人才理事会,聚集外来人才的力量,帮助外来人才在本地获得发展和参与乡村治理的机会[4]。

3.2加大治理人才支持力度,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

民族地区因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相对滞后,在治理人才资源支持方面存在着先天和后天的双重劣势,因而必须要加强治理人才支持力度,以实现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从行政层级关系来看。民族地区乡镇、社区等基层领域要利用好当下中央、省、市、县等各级政府的政策契机,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并加以贯彻落实,使得人才政策真正得以执行下去。各级政府也要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通过设立人才支持的专项资金等来缓解民族地区人才吸引力难以提升的问题。从资源支持维度来看。政策制度上,民族地区应全面建立以村支书或社区主任为组长的人才工作小组,统一领导当地人才开发工作,抓紧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人才政策,支持人才开发;薪资待遇上,应把乡村治理人才待遇问题放在人才工作的首位,这样才能打造出一支留得住、堪大用的乡村治理人才队伍;晋升方面,要完善晋升制度,科学制定晋升标准,加大从基层遴选乡镇领导干部的比重,满足治理人才的晋升需求;激励方面,减少乡村治理中重复而没有意义的繁文缛节的任务,实现激励制度全覆盖,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并重。考核方面,要完善考核制度,设置差异化的、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和灵活的考核方法,考核过程坚持民主、公开,建立考核结果的备案核查制度,任何人对考核公示结果有疑问,都有权利提出质询。

3.3建立治理参与长效机制,推进治理行为科学化

治理参与机制是乡村治理人才参与乡村治理,实现乡村有效治理的核心路径,集中体现在乡村治理的参与意愿、参与途径、参与内容和参与作用四个方面。首先是参与意愿上,民族地区既要建立完善和创新治理参与的渠道,如开设公众号、民意信箱等,还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治理参与氛围。其次是参与途径上,要改善各类社会组织在乡村流于形式的现象,强化社会组织在参与公共事务决策、乡村治理中的重要地位,构建多元治理格局。再次是参与内容上,一要加强社会服务、文化和公共安全的制度建设,实现治理有据;二是广泛动员参与,根据本地区特色定期举办文化类民俗节日,推广社会服务、弘扬民族文化、保障公共安全,打造和谐社区。最后是参与作用上,要建立信息沟通和冲突协调机制,设立村级纠纷调解平台,聘请新乡贤或专业人士担任负责人,完善社区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倾听群众的心声和需求,让乡村治理人才在基层矛盾纠纷调解中发挥重要作用,实现和谐治理。

4结语

乡村治理人才是乡村治理格局中最为核心的主体,以村干部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广大乡村治理人才,在全面脱贫攻坚的时代,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在新时代接续努力的新征程上,各级政府要加强资源支持力度,为广大乡村治理人才在民族地区提供发展的广阔平台,让广大乡村治理人才在基层治理中发挥才智、增长才干,为实现乡村振兴、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聪明才智。乡村治理人才开发是助力民族地区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实现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保障。只有突破民族地区乡村治理人才开发桎梏,强化民族地区乡村治理人才开发支撑,才能实现民族地区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推进乡村振兴。民族地区作为中国脱贫攻坚的重难点区域,也是乡村振兴的重难点区域,历来被党和国家所重视,然而在许多问题上鲜有学者会专门结合民族地区的特殊性来进行阐述和分析。希望本研究能够为广大民族地区的乡村治理人才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也愿本研究能够激发更多学者对民族地区的乡村治理人才建设和开发问题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为促进民族地区的进一步发展献智献策。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Z].北京:新华社,2021.

[2]王孜琪.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国农村公共管理型人才开发问题与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16):285-287.

[3]罗俊波.推动乡村振兴需补齐“人才短板”[J].人民论坛,2018(30):72-73.

第8篇: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范文

 

这次市委政法委举办全市政法领导干部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法思想专题培训班是市委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的思想的再动员、工作的再落实。主题内容突出,理论实践结合,我感到收获巨大,通过集中学习研讨,有一些心得体会:

在领导政法工作谋新篇、开新局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法思想,该思想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这一思想积极探索规律、自觉遵守规律,按照客观要求谋划事业发展,正确处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使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揭示了新时代政法工作规律特点,科学回答了事关政法工作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做好新时代政法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紧紧围绕提高防范和抵御安全风险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稳定。

按照提出的“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要求,积极投入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增强政权意识、忧患意识,把捍卫党的执政地位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摆在国家安全首要位置,以实际行动坚决捍卫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捍卫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坚决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高举维护政权、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社会稳定的大旗,落实国家安全主体责任,提升对敌斗争能力水平,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要扎实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不放松,切实做好这项全方位的政治活动;要严管重点涉稳对象不放松,防止发生群体性事件和个人极端事件;要严密防范重点线路、重点区域不放松,强化社会面管控。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不放松,打好法律仗、舆论仗,掌握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主动权。

二、紧紧围绕完善和创新社会治理,着力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按照提出的“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要求,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进一步推进社会治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创新,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以提高预测预警预防能力为核心,切实增强工作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加快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进现代化科技运用,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探索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模式。积极推进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完善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平安濂溪建设再上新台阶。

三、紧紧围绕七▪五普法工作,全面提升法治濂溪建设水平。

按照提出的“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要求,深入推进七▪五普法工作,努力提升法治濂溪建设水平。充分发挥七▪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能作用,加强统筹谋划、组织协调、督查指导,研究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推动中央、省委和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充分发挥政法机关的法治建设主力军作用,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进一步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满意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充分发挥法治的规范作用,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助推科学立法和法治政府建设。充分发挥法治的保障作用,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公平竞争、依法有序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作用,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提高依法治理水平,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提升全社会法治素养。

第9篇: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教师队伍 教育方法 网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9-0247-02

对于大学生来说,不仅应当抓紧时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应当在大学阶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而这些的形成,都有赖于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升其思想道德水平,从而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高素质的人才。因此,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研究很有必要。但是,当下许多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获得解决,就会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所以本文重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问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陈旧、方法落后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开展,社会对学校开展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应当使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育内容,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人才。但是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论在教学内容上还是在教学方法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较为落后。一方面,当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内容缺少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展示,一定程度上与时展和形势转变脱节,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另一方面,过分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没有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沦为“纸上谈兵”。另外,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没有紧跟时代,没有涉及到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现实热点问题,因此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难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也比较落后。一方面,过分强调了教师在课堂中的权威性,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点,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导致学生产生抵触的情绪,不能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另一方面,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还是局限在课堂之上。仅仅依靠课堂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会限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效果[1]。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水平较低

教师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良好的教师队伍建设可以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但是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由于高校一些党政领导干部忽视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因此没有给予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足够的支持,导致教师队伍建设水平不高。另一方面,一些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因循守旧,没有与时俱进,在知识的丰富程度、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都有待提升。还有的思想政治课教师虽然具有较强的政治理论基础,但是缺乏政治敏感性,不能将实际生活与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后,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部分的高校辅导员,其水平高低也直接关系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随着高校扩招,大量学生走进大学校门,与之相矛盾的是高校辅导员的数量十分有限。一个辅导员甚至需要面临上百个学生,根本无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外,当下高校辅导员大部分都是本科学历,具有硕士、博士学历的辅导员少之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存在隐患

由于社会竞争不断加剧,来自外界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大学不再是无忧无虑的“象牙塔”,而是一个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中,许多大学生都出现了各种问题。有的学生无法适应大学新环境,与舍友难以融洽相处。这是由于许多大学生难以独立生活,更是不知道如何与他人沟通交流。甚至还有的同学存在自闭的倾向,每日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不愿与他人交流。长此以往,很容易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困难。还有的学生根本无心学习,上课睡觉,下课沉迷于游戏。这是由于大学生心理不够成熟,面对诱惑难以控制自己,从而沉溺于一时的享乐。这也势必会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最后,许多大学生还面临着情感问题。一些大学生远离家乡来到陌生的地方,会有孤独、空虚的感觉,很可能选择恋爱来填补情感上的空白。但是大学生因恋爱陷入情感危机的情况也屡见不鲜,也很可能诱发大学生陷入心理困境,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四)受到来自网络信息的影响

当下,随着网络在高校的逐渐普及,大学生有越来越多的机会接触到网络。但是由于网络上内容鱼龙混杂,当下对于网络环境缺乏监督,导致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首先一些西方国家利用网络传播不良的文化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等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也从侧面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其次,一些反动势力和还会以网络为媒介宣扬某些信息。当下网络上文字与图片信息的传播十分迅速,许多真假难辨的信息也在网络上甚嚣尘上[2]。一些反动分子和在网络上肆意传播信犯罪信息,并诱导学生参与其中,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背道而驰。另外,由于一些大学生不能抵制网络上的诸多诱惑,沉迷于网络,甚至无法分清网络与现实。长此以往,不仅会导致学生更加自闭,更严重的是脱离了社会,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这一点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了困难。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一)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水平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要像有所提升,就必须借助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向学生传递相关的知识与信息。首先,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并不断对马克思主义在高校中的指导地位进行巩固。在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前提下,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并积极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与时俱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水平,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作为重点内容,通过对我国革命、改革开放历史教训的总结与分析,借助我国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凝聚力,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在认清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将自身的信念转化为实际行动,投身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此外,还应当重视民族精神以及时代精神的教学。这是因为爱国主义教育既紧跟时代,又能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对于大学生来说,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其树立民族自信心,从而自觉维护国家的尊严。最后,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始终坚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通过引导学生树立法制观念,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并积极引导学生知法守法,维护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二)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

通过丰富多彩教学方法的使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兴趣。首先,教师应当摒弃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以教师为中心的理念,应当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心理。在重视学生实际情况的同时,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通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充分发挥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上是一个双向互动的系统,学生参与其中同样具有一定的发言权。只有真正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和要求,就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此外,思想政治教育不应当仅仅局限在课堂内,应当从课堂向生活中延伸,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也积极参与到思想政治学习中来。还应当注意从课堂走向社会,不应当仅仅局限在理论层面,而应当与社会实际情况相结合,利用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提升其思想道德水平。最后,应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通过良好校园人文环境的创造,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理,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3]。

(三)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水平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首先应当建立起一支具有理论知识和创造力的高校思想政治队伍。这支队伍中教师无论是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还是专业结构、职称结构的等都应当达到平衡。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领导干部应当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在明确自身责任的同时,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力量的提升提供支持。选拔优秀的教师进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同时还应当重视对学生社团的领导与管理,积极吸纳优秀学生自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活动,发挥其带头作用,引导整个大学生群体积极参与到政治教育活动中来。另一方面,应当积极组织思想政治教师参与相关培训,通过培训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最后,还应当提升高校辅导员的专业水平。不同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高校辅导员的专业知识背景相对薄弱,因此应当提升其专业水平,通过不断完善自身为学生提供更加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四)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另一重要途径就是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能够更好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4]。由于当下大学生受到外界客观条件影响,加上自身心理并不成熟,所以遇到困难之后容易产生烦恼、失落等消极情绪,这些情绪如果以不正当的形式得以宣泄,很容易造成违法行为。因此,学校应当对心理健康教育提起应有的重视。积极组织各个学院的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以合理的方式排解心中不良情绪。其次,应当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通过对学生情况的分析,可以总结出容易引起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进行合理疏导。例如,根据对学生信息的分析,学校在新生入学之后专门组织了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针对学生不适宜大学环境的问题进行引导。此外,可以专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大一学生来说,应当重视对入学适应问题的引导,对于大二学生来说,应当重点关注人际关系处理、情绪管理等问题。对于大三学生来讲,可以关注职业发展生涯的引导,对于大四学生来说,可以帮助其实现由学校到社会的心理过渡。在课堂上可以对那些困扰大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集中疏导,并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心理状况提出专业建议。最后,学校可以建设每个学生的心理档案,为学生发放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并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实时跟踪,不断完善心理档案以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结束语

在大学生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更关键的是影响了社会的长远发展。当下,一些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暴露出了诸如教育内容陈旧、方法落后,难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队伍建设水平较低,无法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存在隐患,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受到来自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等问题。通过积极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水平、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水平以及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段志英.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拓展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

[2]王影.当代大学生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冲突与调适[J].教育探索,2012(02)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