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德国人的生活习惯范文

德国人的生活习惯精选(九篇)

德国人的生活习惯

第1篇:德国人的生活习惯范文

【关键词】学生;习惯;养成教育

所谓习惯,是指在一定情况下自动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的倾向。良好的习惯,对人的成长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初中生,随着心理、生理的变化,处于叛逆期年龄阶段,加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既是使健康人格的形成,又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因此,德育工作更应该注重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1 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1.1养成良好习惯.是学生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古国,我国的养成教育可谓源远流长,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对后世养成教育产生了长远的影响。心理学家乌申斯基指出:“良好的习惯是人类神经系统中存放的不断增值的道德资本。”教育家洛克甚至断言:“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根结底为培养儿童的良好的习惯。”我国近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中国的先哲也有“慎始”的教训,一种习惯的养成,莫不由“渐”而来。做人是挺难的,一定要从小减少许多问题。“慎始而善终”,这是必然的结果。由此可见,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是管孩子一辈子的教育。培养一代青少年从小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是保证他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而且,这对于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是一项奠基工程,可谓百年大计。青少年时期是一生的奠基时期,又是培养行为习惯的最佳期。

1.2抓好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精神的时代要求

新时期,社会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就是必须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高素质的公民。青少年是整个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也是成长中的小公民。他们道德素质发展状况是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志。从长远看,公民道德素质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青少年道德教育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广大青少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是重中之重。青少年是我们事业的接班人,是处于生长发育中的社会公民,他们的道德素质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新一代国民的道德水平。青少年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他们道德养成的重要基础。

1.3抓好良好的习惯养成教育,应从学生实际出发

就现在初中生状况来说,他们的文明道德习惯、学习习惯、卫生健身习惯的现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社会等外来的不良影响,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学生德育工作进行深入的反思,我们不难发现其中一个重要的弊端就是,不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开始,忽视基本的良好习惯培养,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不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初中学生正处生理变化阶段,心理要求独立、自作主张,但缺乏把握好自己的能力,小学升到初中又是从严格管教到逐渐向自觉自立管理的过渡阶段。现在农村留守学生增多,学生行为习惯差,抓学生养成教育,抓行为习惯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1.4抓好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有利于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就我国目前中学教育的实际看,在德育中又忽视青少年行为习惯的养成,而且这方面的教育也是不规范的。我们常常看到的一个尴尬事实是:我们的大学教育居然还要对学生进行相当程度的行为习惯教育和基本的道德教育,为中小学甚至幼儿园补课。可见,培养青少年的良好行为习惯,既有利于克服我国长期以来在青少年德育中追求“高、大、全”的弊端,又有利于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进素质教育,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另外,从行为习惯的培养人手,来探讨和研究良好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的培养,不仅可以克服长期以来青少年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弊端,而且也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应新的时代环境和形势。

2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从两方面做起,一是学校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二是培养学生把良好的行为作为一种习惯。其中活动的开展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只有坚持不懈的去规范,良好的行为就能够成为习惯,才能称得上有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2.1组织活动,规范行为,加强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

在每学期开学可以组织学生诵读行为规范诗歌,日常行为规范歌、一日常规歌,组织师生搜集、制作诗歌和诵唱诗歌活动。借助多媒体和校园广播的诵唱,通过此活动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让学生知道良好行为习惯的标准。

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经过反复训练和努力实践才能形成。因此教师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根据思想品德教学的需要,制定严密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计划,让学生在锻炼中反复训练。同时教师还要经常督促检查,逐渐形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2.2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与激发学生对习惯的兴趣相结合

兴趣指的是对某种活动产生的积极情趣,从而逐渐形成习惯。要让学生在整理书包习惯养成中寻找乐趣,教师要学会激发学生兴趣,如:从每节课课前谁最先放好书本,谁能迅速的拿出学习用品的比赛中激发兴趣。并且能体验到良好行为习惯带来成功的愉悦,他们比赛的过程是爱好不断增强的过程,也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

3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因素

3.1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学生模仿性强,教师是学生直接效仿的对象之一,对学生能否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有着直接影响。因此,教师的言行、举止、服饰,必须具有示范作用。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并且去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指导。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的每时每刻都能感受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逐渐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习惯。

3.2培养学生的自觉性

第2篇:德国人的生活习惯范文

一、社会规范

1.社会规范的形成

古今中外,任何制度和法规的形成都源于行为规范,若某些特定的行为规范不存在,那么人们也无法生活在有秩序的社会中。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衡量人们行为规范的准则也在不断地修整中,国家与国家的法律法规存在相仿的情形,这种法律移植在国际上也是较为普遍的,但总体来说各国法律的制定大多是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而定。在法律形成之前,人类是依靠各种行为规范约束自己行为的,在中国古代称为“礼”,如一个人晚餐受到了他人的要约,那么就必须准时赴约。这是一种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在社会上出现的一种“公共约定”,这种“公共约定”从大的方向来说,就是人们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观念,它将在无形之中支配人们做事的态度和行为。法律是基于社会道德规范和道德观念而产生的,对所谓的社会“公共约定”好与坏做一个“度”的衡量。

2.规范形成的必要性

人本身是超级解放的,这点在美洲和非洲生活的原始人类中可以体现出来。若每个人解放的本性都展示得淋淋尽致,那么整个社会就会产生不安定因素,为了自己的利益去损害他人的利益,导致整个社会处于层层危险之中。[1]

社会道德只是衡量一个人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公约的一个方面,即使不遵守某些“公共约定”,也不会受到过于严重的处罚,有可能会排除在组织之外,受到同仁的指责或唾弃,让是大家产生不愉快的心理。如某同事喜欢邀功,总喜欢窃取别人的方案向领导汇报工作,此种情况该同事不仅会遭到其他同事的排斥,而且会影响他在同行业中的形象。因此可见,社会道德只能够约束一部分人的行为,若要将社会规范有力地推行下去,必须依靠法律的力量。

3.社会规范的强制性

在原始时期,人们的习惯就是衡量社会道德的标准,可以说原始时代的法律与习惯是同一的东西,同时它与宗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是无法分辨出法律规范、风俗习惯、道德信条、宗教戒令间的关系的,它们有重叠的部分,一些事件的处理,既可以说是违反了社会道德,也可以说是不符合宗教戒令的规定,是否追究法律责任要看处理案件负责人的态度。[2]随着社会关系和生活日渐复杂,在社会控制方面也出现了“分工”,即将法律规范、风俗习惯、道德信条、宗教戒令划分开来,对违反社会道德和规范较为严重者,以触犯法律为由,强制执行。为了表明法律在这个高速发展社会中的真正作用,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法律与其他社会控制力量的差异。

二、法律与道德

1.道德源于内心

国际上一些学者,如托马修斯、伊曼努尔?康德、穆尔等人认为道德的本质源于人类的内在良心,它衡量一个人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的标准在于他是否出于善良的动机和意愿,如果是出于善良的动机和意愿,那么就是符合社会道德的,反之则是违反社会道德。[3]由此理论得出,道德的形成并非源于外界的强制性,而是对人们内心的管理和透识。穆尔认为法律是一种不管社会成员是否同意,强制性的要求人们履行法律条文及规范,对人们的肉体和精神具有强迫性和威胁性,而道德更倾向于透视人们的性格和内心。对于这种道德和法律关系的理论,是不被大多数人接受的。

2.道德与法律关系

从历史的演变过程来看,我们不能用简单的语言或抽象的公式概括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它本身的演变过程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在原始时期,人们对法律是没有认识的,能够约束大家行为的是道德和宗教戒条,即使在希腊文明出现的阶段,法律与道德依然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并没有任何条文将二者区别。历史上最早一次人类有意识将法律与道德区别开来,是在罗马的查士丁尼法典中,它被国际上认定为最早的一条法律戒令。[4]但值得一提的是,即使这条法律戒令是由罗马的法学家提出来的,但在实际的案件处理中,并未将法律和道德的边界完全区分开来。

3.正确理解道德与法律关系

法律是具有强制性的,通俗来说在道德约束以外的范围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它是一国统治者治理国家的必要手段,能够有效地维护社会秩序。道德并非纯粹是“灵魂”或“良心”的代表,它是人们特定的一种高圣洁的品质。[5]

众所周知,在审理犯法案件时会探究嫌疑人的动机和意图,这种动机和意图对案件的处理尤为重要,它是犯罪处刑时考虑的首要条件,关系到刑罚的种类和轻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动机和意愿是来源于人们的内心,也就是托马修斯、伊曼努尔?康德、穆尔等人所说的道德管理从内心开始。所以说,道德和法律是有一定联系性的。法律会将权利范围转移到社会每个人身上,只要是在适当的范围内,那么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活动和处理任何事情,但只要触犯到法律了,那么道德的约束力就失效了,必须依靠法律的强制性执行。

三、法律与习惯

1.习惯与风俗的产生

关于习惯性的探讨,首先联想到的是个人的习惯,其次才是集体下产生的习惯。如某学生早6点起床,晚10点睡觉,这是个人的作息习惯,它会形成生物钟,一般情况下很难改变;如中国香港所有公司在上班期间都会有下午茶时间,这就形成了一种社会习惯,也可以叫做“风俗习惯”。因此,不少学者认为习惯是与风俗同时产生的,这一理论是有可取性的,但必须认识到多个人行为习惯的保持一致并影响到周围的群众,才能够称之为风俗。对于研究习惯和风俗的学者来说,应该更加清楚地分析二者间的区别和联系。

人们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工作习惯等都不是天生的、固定的、一时形成的,而是在长期的生活积累中所形成的。所以说,习惯与道德的产生一样,它是一个历史问题,并非是一个哲学的辩证关系。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可以将社会已形成的良好风俗习惯推行到诸地方团体和机构,但国际上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将法律的强制手段推行到这些机构,这也就是习惯与法律适用范围的不同。

2.萨维尼理论的讨论

社会发展初期,法律与习惯、道德、神学间并无明确的边界,法律可以看作是人们没有争议的一种生活习惯,这种理论是由历史法学派萨维尼提出来的。萨维尼认为人们共同的行为形成习惯,习惯来源于底层的人民群众,所以历史法学派的两位代表人物萨维尼和普赫塔提出法律规范是由底层生长起来的,并非是自上而下形成的。

在研究的许多史例中,很多国家法律的形成并非是民主的,而是基于家长制的情况下产生的。如印欧社会,有一个人的权利是至高无上的,他可以掌握他族内人的生死,那么各种规范的制定可以说是他统治的工具,若推行到原始社会,那么赋予这种权利的人肯定是部落首领。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法律的形成,必定是统治者统治的工具,唯有他赞同的风俗和习惯才能够发展起来。从这方面说,有学者质疑萨维尼的观念也是正确的,事实上法律是统治者为了维护社会安定,巩固统一而制定出来的具有强制的戒令。

笔者认为,历史法学家萨维尼和普赫塔提出的理论具有片面性。首先,在早期社会,某一地区或国家,若人们养成一致的生活习惯,对这种习惯如何衡量就是法律的范畴,反过来说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必须符合人们的认定标准,能够反映出大多数人们的意识。其次,必须认识到习惯的形成源于底层社会,但法律的制定却源于统治者,因此法律不是由下面向上面生长的,而是由上向下执行的,法律条文的规定必须符合当地社会的需要和习惯。总之,法律是一种监督工具,具体一定的强制性,是统治者意识的体现,但法律条文的规定必须符合社会正义观念和实际需要,任何消极性的、抵抗性的、无约束力的法律条文都不能在社会上站住脚。[6]

3.习惯与法律关系

人类文明处在不断发展中,如今法律已从习惯中完全解放出来,国家执行法律的工作人员(如律师、法官等)能够清楚地辨别出哪些行为属于法律,哪些行为属于习惯。从各国法学院的建立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如今的法律条文的起草和拟定都更加具有客观性。[7]如果要把法律制定的“前身”归功于习惯的形成,那么可以说当习惯被国际权利机关认可并列入法律时,它就具有法律效力,不再是简单的“习惯”了。然而,何种情况下所谓的“习惯”会被法院认可,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首先,该习惯必须与法律的正义性保持一致,不得出现与法律有任何抵触性的行为;其次,该习惯在某一地区或国家必须具有稳定性,即在历史的长河中,由先人传承下来且具有纪念性意义的风俗。

总体来说,习惯在如今统治者眼里,是微不足道的,在合理的范围内人们的习惯可以根据身体状态和喜好安排,对统治者来说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在处理案件时,又必须查看一个人行为习惯,如某人经常触犯法律,并在公安机关留有案底,与第一次触犯法律在判刑上是不一样的。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一个人品质的写照,好的习惯可以塑造一个人的气质,树立个性“形象”,让大家对你有个很好的印象。生活中各种习惯都较好的人,若无意识触犯法律,相信法官也会从轻发落,给好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习惯是以间接性的途径进入到法律领域中的。

四、法律与行政

上文阐述了法律与道德、习惯的联系和不同,在当今社会中,除了法律、道德、习惯外,还有一种社会控制力量,称之为“行政”机关。

1.行政含义

“行政”一词涉及的领域较多,即公共领域和私人行政领域两者之间,故行政是基于一定原则对公私业务的处理。例如,在公司某一部门对其他部门具有组织和规划的权利,可以指挥其做生产计划、检查产品质量、核实产品生产进度等,这些都称为私人行政范围内。若政府人员执行上层领导任务,兴修水利、植树造林、修缮道路、维护社会秩序等,这些称为公共行政行为。由此可见,私人行政行为是对公共行政行为相对的,判断公共行政行为的标准是否由政府人员参与或执行,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公共行政行为与法律间的关系。

2.行政和法律关系

对于行政和法律关系的理解,两位德国公法教授耶利内克和拉班德提出国家纯粹的行政活动是不属于法律范畴内的。耶利内克认为国家成立行政机构,处理政府的财产问题、颁布官吏的行政制度、命令、规范都是在法律以外的行为,不能因为这些政策是由国家或政府机构制定,就将其归于法律的范畴。如国家兴修水利、植树造林、修缮道路等都是会国家的建设,它与地主处理他的财产一样的性质,这些行为不涉及到法律。拉班德认为法律的本质是限制人的自由活动和范围,唯有与其他主体产生冲突时,才有可能牵涉到法律,否则我们可以将它视为政府整治国家的一种现象。除此以外,基于这种冲突理论,苏俄的法学家帕舒从另一个角度出发,也得出了与耶利内克、拉班德相同的理论。

凯尔森提出了与上述对立的观念,他认为行政和法律间本质上并未有实质上的区别,都是权利机关为了达到自己希望的事情,强制对方实行的结果。凯尔森将“法律”一词的含义扩大化,他指出法律是国家制定的一切具有强制性的行为规范,无论是司法还是行政,都体现了权利机关的意识,刻意地区别行政与法律间的关系是无意义的、多余的。

既然各位学者在行政和法律关系处理上持有不同的观点,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地认识到二者间的关系呢?首先,必须明白行政是权利机关基于方便的原则,对国家范围内的事务进行处理,它属于政府一种自由的活动范围,所体现的是绝大多数人民的意识,受到法律的保护。其次,法律也并非绝对是基于冲突理论产生的,它与行政机关性质一样,是权利机关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制定的强制性规范,当然这种“规范”必须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满足广大底层人民群众的需求。总之,法律与行政间存在差异的,不能等同看待,若社会治安管理只依靠行政部门,没有法律的监督和强制,那么社会稳定难以保障。即使存在行政部门,法律在人类文明发展中,仍具有重要位置,应正确地认识行政与法律间的区别。

第3篇:德国人的生活习惯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总结概括了当前我国小学教育实践中养成教育采用的基本模式,即关注细节的养成教育、活动引领的养成教育、阅读熏陶的养成教育和文化打造的养成教育。针对现有模式存在的需要进一步改善和提高的方面,作者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我国当前小学养成教育的基本模式

由于小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定型,因此小学阶段是青少年养成教育的重要时期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的许多小学非常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各地进行了大胆的实践探索,形成了以下四种养成教育的基本模式。

(一)导之以行——关注细节的养成教育

关注细节的养成教育是小学养成教育最基本的模式,它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强调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这种养成教育模式关注的是行为训练的细节,其代表学校是山东省高密市康成小学。康成小学将养成教育作为提升民族素质和学生幸福生活的基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贯穿于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的每一个环节。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发出了养成教育系列校本课程,把养成教育细化为生活行为习惯、学习行为习惯、卫生行为习惯、道德行为习惯、社会交往行为习惯五个方面,制定了行为习惯培养实施流程表。低年级重点培养卫生习惯、文明礼貌、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中年级重点培养热爱劳动、爱家爱校、热爱生活、爱祖国、团结友爱、诚实守信等优秀品质;高年级则以理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做人教育为主。“细节见精神。习惯成命运”的教育理念已经成为康成小学养成教育的精髓。每天早晨上学前,孩子们做的不是应付教师的作业检查,而是脱下自己的鞋袜,互相检查,看谁的袜子脏,谁的脚有味;解开领子和袖口,再看看谁的脖子干净,谁的手洗得干净。正是这些细节训练,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养之以情——活动引领的养成教育

“情”.即道德情感,即在现实的道德关系中通过主体对客体的体验表现出来的一种态度、情绪与感受。情感体验的实质是主体对客体的整体感受和领悟。

活动引领的养成教育模式就是强调学生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通过在活动中的道德体验,不断内化道德认识,促进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其代表学校是山西省长治市城区英雄街小学。学校建校之初就把“教师抓师德,学生抓养成”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突破口把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校园生活的血液。通过“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健康安全教育”等系列讲座,开展“远离毒品,珍爱生命”、“远离黑色网吧,文明上网”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让每个学生从活动中得到一份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形成一种好习惯。生动有趣的班队会主题活动,让学生将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各种活动的开展塑造了一批具有诚信之美、进取之美的学生。在创新活动的同时,学校还在挖掘文化、改革评价上下功夫,使学校的养成教育成效显著。

(三)教之以理——阅读熏陶的养成教育

在价值多元共存的生活图景中,个体直接的生活体验毕竟是有限的,而各种文化典籍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料,广泛阅读、充分挖掘.可以为个人的价值世界提供充实的人类和民族文化精神的基础。基于此,不少学校将古诗文的诵读作为学校德育的抓手,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就是一个代表。该校推出了“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让小学生在一生记忆力最好、心灵最清澈的时候,直面《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老子》、《庄子》、《易经》、《诗经》、《三字经》、《弟子规》、《中国传统文化名言名句》和唐诗宋词等文史哲经典著作,逐渐了解中华文化是如何对待“人”、“自己”和“人与大自然”的关系,领悟生活的真谛、人生的理想和对社会的责任。学校实施每天“三个一”工程:每天用10 1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朗读直至背诵一段经典诗、词或古文.每天用1o~l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临摹一段经典诗、词或古文钢笔字帖或毛笔字帖,每天用1o~15分钟讲一个简短的中国传统文化典故。此外,学校还举办以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为主要内容的文艺汇演,形式包括朗诵、吟唱、讲故事、背诵、合唱、相声小品、游戏等。在具体教学中,学校教师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带领学生诵读、背诵,从感性人手,使学生逐渐达到“理性”的领悟,并转化为学生的行动,收到潜移默化的功效。该校的诵读工程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得到了广州市教育局的肯定,学校被评为“第二届全国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先进单位”。

(四)化之以场——文化打造的养成教育

学生的三分之一时间是在校园中度过的,一个人习惯的培养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的教育和学校浓厚文化氛围的熏陶。因此,以校园文化为抓手,整体思考学生养成教育、素质教育的落实成为不少学校的追求。其代表学校是江苏盐城一小。该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就是一张闪亮的学校名片.“阳光”、“认真”、“进取”、“和谐”是学校文化的指导思想。学校以文化为引领,精心打造的“四色文化”校本课程,更是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在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基础上建构而成的校本课程。

四色文化包括:①“红色文化”。以“红领巾新四军研究院”为主要活动平台,通过参观走访、社会调查、课题研究等活动形式,探寻盐阜大地这一革命圣地的壮烈诗篇、辉煌历史,弘扬铁军精神,使革命传统文化在新一代身上永放光芒。②“银色文化”。组织师生通过对家乡盐文化的调查和研究,体验家乡先辈的艰难与幸福、拼搏与执着,让乡土文化的精髓在孩子们心中生根。③“金色文化”。以“蓓蕾网络俱乐部”为主要活动载体,让学生感受信息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带来的全新冲击,带领学生步人多姿多彩的现代文化世界,从而拓宽科学的视野。④“绿色文化”。注重人与自然的交流、人与环境的融合,通过开展以“打造水绿盐城。建设美好家园”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将绿色生态文化的理念渗入学生的心田,唤醒学生心灵的感应与共振。结合“四色文化”,学校开发了《红色童心》、《绿原新语》、《银滩情韵》《金色风帆》以及《爱我盐城》、《星海晨帆》等校本课程丛书。学校还通过十大学生社团活动,使学校的文化建设落到实处。这十大社团是:红领巾新四军研究院、少儿科学院、蓓蕾艺术团、少年警察大队、丹顶鹤少年文学社、蓓蕾广播电视台、希望少儿书画院、小书虫俱乐部、希望少儿体育俱乐部、蓓蕾网络俱乐部。孩子们都可以参加自己感兴趣的社团,在活动中营造起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也使校园文化建设得以提升。学生在这种全方位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各方面的素养不断得到提升,行为养成更是水到渠成。

以上四种养成教育模式从不同的角度体现出了教之以理、养之以情、化之以场、导之以行的养成教育特点。关注细节的养成教育模式重视学生道德行为养成的外在强化作用,它是对我国长期以来重视道德知识传授、忽视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的一种有力纠正。它更多体现的是养成教育导之以行的教育特点;活动引领的养成教育更为重视的是养之以情的教育特点,它强调学生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和感受:经典熏陶的养成教育关注的是教之以理,让学生在学习传统经典的过程中以理悟情.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文化打造的养成教育强调的是化之以场的校园文化场域的打造,让学生在浓厚的校园文化场域中受到教育,增进体验,进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对当前小学养成教育实践的理性思考

作为养成教育,习惯的养成是归宿,但我们也不能将其仅仅理解为个体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理解,个体道德品性的养成包括两个基本过程:一是个体道德理性的形成,二是道德理性引导下的个体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前者是后者的精神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生活外化。因此,对于小学生的养成教育而言,我们在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的同时,还必须提升学生的道德理性,因为没有道德理性作为基础的行为习惯,并不具备真正的道德意义。从理性的角度考察当前我国小学养成教育的现状,还须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重视:

(一)就个体道德行为养成的过程而言,要体现“强化一内化一外化”的内在统一

青少年良好行为的养成是一个从他律走向自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外在的强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育者往往是以各种规范和规章要求受教育者,并以此为标准不断地以奖赏和表扬的方式对其符合要求的行为给予正强化,以惩罚和批评的方式对不符合要求的行为给予负强化,由此引导青少年学习和接受各种社会规范,最终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造就健康人格。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规章制度虽然是培养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前提,但它只能帮助受教育者处理规范所规定的道德情境下所应选择的行为方式的问题,并不能帮助受教育者完善他的整个生活方式和人生追求:或只能强制受教育者在某种道德情境下做出一次或几次善的选择,却不能保证一个人经常性地、自主地择善而行。我们认为,道德的本质是自律,因此,养成教育绝不能只是强化操纵下的他律,更为重要的是引导人们自觉地加强德性养成,将强化、内化与外化统一于青少年道德品质发展的全过程。而从强化到内化再到外化的过程需要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地参与道德生活,亲身感受、体验和实践,进而将外在的社会道德要求内化为自身的道德需要,并在某种道德情境下自觉地择善而行。因此,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就是在强化与内化的基础上,使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以及行为习惯的过程,这是养成教育最理想的目标。在实践的意义上说,它既无起点又无终点,是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在这个过程中,社会要求的各种信息以社会道德个体化的方式连续不断地传递给受教育者,发生强化和内化。与此同时.个体又以外化的方式不断向社会输出行为,即个体品德社会化的过程。强化、内化与外化是一个连续不断、循环往复的发展过程。因此,青少年养成教育必须坚持“强化一内化一行化”的内在统一,这既是道德行为习惯形成的有效机制.又是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必然选择。

(二)就当前小学生的道德行为养成的现状而言,要体现塑造与改造的双向兼顾

我们往往将校园中沾染了不良行为的学生称为行为偏差学生,这些学生在不同学校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而小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正如有人所说:“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受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还清的债务,这种债务会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向道德破产的地步。”因此,就小学而言,学生行为养成的教育不仅仅是“塑造”的过程,即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更肩负着“改造”的任务,即开展学生偏差行为的预防和矫治,做到防微杜渐。如此双向兼顾,就能使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真正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动力源泉。

(三)就当前小学生道德行为养成的环境而言,要努力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资源

第4篇:德国人的生活习惯范文

关键词:五自教育 素质教育 幸福成长

为适应素质教育改革要求,我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叫响“以德启智、立德树人”这一办学理念,不断强化“抓德育就是抓质量”的意识,以“让每一名学生自主成长”为目标,以新道德教育实验为抓手,扎实开展以学生“自主行为习惯、自主学习习惯、自主管理习惯、自主健体习惯和自主个性发展习惯”为内容的“五自教育”,增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进了学校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一、坚持全方位育人,构建适应时代要求的“五自教育”序列

围绕“以德启智、立德树人”这一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时时处处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让“自主教育”成为德育教育的主旋律,构建了“五自教育”序列,引导学生主动、和谐发展。

自主行为习惯。以落实日常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教育、自主评价的作用,使学生在自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自主学习习惯。在教学中,以合作学习为载体,以自主探究为主线,充分贯彻以学定教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自主管理习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载体,以学生自治为核心,以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为目的,使学生在自主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自治,养成自主管理的良好习惯,探索构建班级学生自治管理新机制。

自主健体习惯。以阳光体育活动为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健体活动,形成“我运动、我健康,我参与、我快乐”的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健体习惯。

自主个性发展习惯。以社团教育为载体,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目的,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展示自我、实现自我,张扬个性,养成积极向上的自我个性发展习惯。

为确保“五自教育”规范实施,学校制定下发了《实验高中初中部学生养成教育基本规范》等,界定了教育目标,细化了教育内容和要求,明确了评价标准,确保“五自教育”纳入规范运作轨道。

二、坚持全程育人,畅通以生活体验为主的“五自教育”渠道

我们坚持“时时讲养成、事事将养成、处处讲养成”的思路,体现重过程、轻结果的原则,通过“五条”实施途径,全过程抓养成,确保养成教育落到实处。

1.课程育人,创新“五自教育”有效载体

课程是育人的载体。为提高“五自教育”的科学性和规范化水平,我们积极拓宽课程资源,优化德育课程理念,加大德育实施力度。

一是将德育主题班会纳入校本课程,每周一课时,形成系列,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感恩教育、责任教育、诚信教育等。

二是开设德育评价课,每周一节,采取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促使学生健康发展。

三是开设国防教育课,每年新生入校都要举行军训,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磨练学生的意志,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

四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正确对待生命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善待自己、善待他人。

五是活化国家课程,倡导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情感投入,认真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乐学、进取、向上的科学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是拓宽教育渠道,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积极实施家长义教活动,形成家校合力,提高育人效果。

2.活动体验,搭建“五自教育”生命平台

新道德教育倡导德育要回归生活、回归实践。为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我们沿着“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内化”的思路,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例如,进行学规范背规范、优秀案例评选、“好习惯伴我成长”演讲比赛、养成教育征文、叠被小能手评选等活动,开展感恩教育、责任教育、爱心教育、自信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习惯,促进其健全人格的形成。

3.文化浸润,浓化“五自教育”良好氛围

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构建一个健康向上的大环境。在实施“五自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非常注重打造养成教育的文化氛围,形成浓厚的文化底蕴。一是加强以养成教育为主旋律的校园环境文化建设,通过名人名言、凡人哲语等,营造养成教育的空间环境;二是大力营造养成教育的舆论氛围,通过每日集体宣誓、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积极倡导“养成良好习惯光荣”的气氛,使学生在良好文化的熏陶下,促进良好道德行为的生成。

4.评价激励,确保“五自教育”实效

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最初往往是从约束开始。为发挥评价的导向和监督功能,我们构建了以学生自我评价为核心的多元化养成教育评价体系,设计印制了《养成教育自我评价手册》、《学生学习习惯评价手册》等,开展学生自评、同学互评、任课教师评、班主任评、家长评等评价活动。通过自评,发挥学生的自我约束作用,促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成长;通过同学互评,发挥同伴的监督作用,进一步促使其自我完善;通过班主任评、任课教师评、家长评,发挥其导向、调控作用。

三、坚持全员育人,建立以学生为本的“五自教育”长效机制

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全员参与,齐抓共管,为提高管理的科学性,我们认真贯彻五项原则:以德启智原则、规范性原则、自主性原则、知行统一原则、持久性原则,大大提高了养成教育的科学性。

第5篇:德国人的生活习惯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小学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起步阶段,也是德育的根基阶段,但是长期以来小学德育总不尽如人意。原因很多,主要表现在:

1小学德育理念跟不上现实需要的变化

虽然课改已经走过13个年头,当前小学德育仍然存在过于理想化和简单政治化的倾向,目标要求过高且缺少层次要求,内容无所不包,过程重知轻行。主要采取的还是学习道德知识、榜样典型引导、集体进行活动等方法。这些方法忽视了学生的深层思想情感、意志信念、道德品质和习惯养成,不能把思想道德知识内化为学生品质、外化为学生的行动,因此在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上一直事倍功半。

现代社会由于比传统社会更加开放,交往的节奏更快,对每个人的举止文明、诚实守信、尊重他人、懂得感恩、勤俭节约、遵守秩序、锻炼身体、讲究卫生等,比传统社会都有更高的要求。小学德育必须直面现实,直接指向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才能把小学生真正培养成为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

2小学生行为习惯知行脱节现象严重

所有的德育,如果不重视习惯养成,就可能只是纸上谈兵,如同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所有的德育,如果不落实到习惯养成,不仅没有实效,而且会导致小学生落下言行不一甚至口是心非的病根。

现在每个学校对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都高度重视,提出了很多要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费尽心思,但收效甚微,学生身上常常出现知行脱节现象:一个懂得保护环境的学生,在家里、在大街上、在没有老师看见的时候会随地乱扔纸屑;一个懂得尊老爱幼、热爱劳动的学生,在家无礼顶撞长辈,不愿意整理自己的房间;一个懂得文明礼貌的学生,对同学却满口脏话诸如此类的现象都说明小学德育在知而不行上已经走得太远。

3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缺少系统设计和反复强化

现在的小学德育整体上是跟景式的,通常逢重大节日进行,或者是按照上面设计的活动如雏鹰争章等开展,J十没有依据学生身心及德育发展规律进行系统设计。而小学德育国家课程(品德)虽有具体要求,小学各种班队、心理健康等地方课程也有明确目标,但都不直接指向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小学德育对整个小学阶段学生应该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没有相应的规范,在良好行为习惯的强化训练上更没有明确具体的要求。因此小学德育,花费了不少时间,开展了很多活动,却总不能深人人心,没有收到实际成效。

4. }J学德育校本课程随意性太大 德育与学校实际、学生实际关系密切,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要求在城乡不同区域学校会有所不同,因此,只有校本德育课程才能植根于本校学生、教师内心和实践。目前很多学校开发的校本德育课程基本上是零散的,或者是单一的,有的开展生命教育,有的开展生态教育,有的开展环境教育等。这表面上使得某种教育成为学校的特色,但实际上弱化了德育课程的整体性,造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偏颇及缺失。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1起步阶段:以培养劳动自理等习惯为目标,初步形成六个主题四大活动课程的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推进方式

1998年在苏州市教育局提出的主题德育工作模式框架下,我根据当时所在昆山国际学校小学生的特点如浪费严重、普遍比较冷漠、不坚强、没有责任心、住宿焦虑等间题,有针对性地设计了快乐礼仪爱心感恩责任自理六大好习惯养成主题,逐步形成了有学校特色的四大经典习惯养成活动课程。

第一,希尔顿逸林酒店一国际学校关爱课程:做曲奇饼送敬老院老人、做月饼义卖、捐罐头送社区贫困家庭等。

第二,生活自理技能课程:低年级学生叠被子、梳辫子、叠衣服比赛,中年级学生做点心、水果拼盘等技能学习,高年级学生进行小厨师技艺展示等。

第三,小学生礼仪风采课程:借助活动训练培养学生礼仪行为习惯。因此成为昆山电视台指定合作单位,举办昆山市一年一度的小学生礼仪风采大赛。

第四,主题单元感恩课程:以感恩亲人、感恩老师、感恩朋友、感恩集体、感恩社会、感恩生活、感恩祖国、感恩自然为八个单元实施感恩教育。

通过以上四大经典习惯养成活动课程,昆山国际学校的小学生以有礼仪、有爱心、知感恩、自理能力强的好习惯标识具有与众不同的气质,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学校成了家长首选的热门学校。

在总结爱心感恩等六大习惯养成教育经验的基础上,2002,2003年我们又进一步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进行加强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索研究,少归}{版了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校本课程1套6册《快乐de成长》和故事晨会课程《第二颗太阳100个生活哲理小故事》。《快乐de成长》在2007年江苏省教研室组织的江苏省小学优秀校本课程评比中获一等奖。2003年年底,我们承办江苏省心理学会年会现场,在省内有了一定的影响。团队核心成员朱小敏、尹弘敏、王琴等参与编写广西版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其中爱心感恩责任自理等习惯养成教育经验得到应用及推广。

2发展阶段:以完善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内容为目标,逐步形成每月一事训练模式

2003 -2009年,我调任昆山市裕元实验学校副校长,兼仟昆山市教育学会德育分会理事长。我们以裕元实验学校为根据地,深化实践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路径。我们发现六大主题需要细化内容与目标,建构以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的系列校本德育课程。经过多年实践,我们形成每月一事训练模式,将六大习惯养成主题发展为12个每月一事主题:

每月一事训练模式的主要特色有:

第一,主题选择立足于学生一生有用的最重要的习惯。

第二,主题内容从一件小事展开,具体落实时要求在更高层面不断丰富完善。

第三,主题活动以为一个板块主题阅读、主题课程、主题实践、主题展示、主题反思为主体,鼓励教师在活动中创造性实施。

我们的实践得到了同行及上级的认同,苏州市教育局政宣处将2008年定为习惯养成年,要求全市小学向昆山学习习惯养成主题化的做法。2009年11月,我们承办理想德育每月一事全国开放周活动,活动历时一周,来自全国的400多名代表全方位检阅了我们的系列做法,教育在线网站、苏州电视台均进行了报道。

3提升阶段: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有系统有落实为重点,建构小学主题大单元校本德育课程办学特色 2008年9月,我被评为江苏省品德学科特级教师,兼任苏州市名师共同体品德组组长,昆山市教育局批准成立昆山市朱小敏名师工作室。2009年8月,我担任昆山市新镇中心小学校长,申报并通过江苏省规划办二五立项课题《小学主题大单元德育课程的校本开发》。

我们继续坚持把习惯养成作为重点,经过昆山市朱小敏名师工作室团队和苏州市品德组名师共同体成员学校共同合作,对多年来各学校小学生习惯养成的课例和活动案例进行梳理提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用主题单元作架构,以校本课程为载体,深化小学主题大单元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和建构,体现了教育理念,取得了显著成效,彰显了办学特色。

三、成果的主要内容

以学生一生受用为根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按每月一个主题,用大单元形式,把校内所有德育课程和常规活动都聚焦到习惯养成,探索了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学模式上,形成了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有效路径。

1确定了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12个主题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习惯养成一般要经过21天的重复练习,所以我们用每月一个主题的方式来保障习惯养成的可持续性。同时遵循关注内容,讲究方式;考虑时节,照应常规;强调价值引领,注重实践导行三大原则,提炼并确定12个习惯养成主题,即节约、规则、公益、自然、劳动、艺术、健身、交往、求知、感恩、自信、自省。建构一门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为主的德育课程,为正处于人格形成时期的孩子播下最好的种子,撒下最好的养料材下做叹的底子,使每位学生养成终身受益的好习惯。

2研制了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基本内容及课程融合方案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需依托德育课程方能取得实效。德育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品德)和地方课程(晨会、班队会、心育)以及主题德育活动等。在这些课程中,只有品德课程有统一教材,其他课程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由于这些课程通常都是兼职老师,不少兼职老师不知道上什么、怎么上,也就很容易会偏离学科要求,有些学校甚至直接用来上语文、数学、英语课。

我们以12个习惯养成为主题,将德育背景、内容、形式等信息中的相似块整合在一起,以德育课堂教学为中心,兼顾低、中、高年段学生的年龄特点,融通课堂教育、课外教育和野外教育,联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使各种教育力量和教育信息得到整合,将各个分立的课程进行优化组合,确保德育课程有内容可上,上出实效。

根据小学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不同的德育单元课程特点,我们还改变了传统小学每节课40分钟的规定,实施长短课时有机结合的弹性化时间制度,分别按照微型课(15分钟晨会)、小课时(30分钟心理健康教育)、中课时(40分钟班队会)和大课时(60分钟大德育活动)等不同时间长度灵活安排课时,从而打破了传统的单一化课时制度。

3探索了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有效教学模式

(1)主题阅读让良好习惯根植心灵

以12个好习惯养成为主题,选择与主题相关的诗词、美文等,按年段进行阶梯式编稿。建立晨诵、午读的长效机制,每月围绕一个重点习惯,开发并丰富诵读内容,真正让阅读成为学生日常的生活方式,借助阅读为孩子的习惯养成奠定知识和情感基础,让良好习惯根植心灵。

(2)主题课程让良好习惯浸润课堂

每个月不仅所有班级课表中的晨会、班会、队会、品德、心育课均围绕该月主题统筹安排,在实践中我们还探索了多种德育课教学模式:如心育课的心灵点击一心灵探索一心灵导航一心灵牧场教学模式;班会课的常规活动、专题活动、特色活动活动模式;晨会课的故事晨会、游戏晨会、诵读晨会教学模式;品德课的联、动、悟、行(联一勾联整合,动一活动构建,悟一体验内化,行一有效践行)教学模式。因此,学生的习惯培养在各具特色的德育课程教学中得到浸润,融人生命。

(3)主题实践让良好习惯天天实践

知行结合是习惯养成的重要环节,实践体验是生命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独特享受,在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各成员学校结合学校特点和师生实际,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按低、中、高阶梯式设计实践性活动,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体验平台。同时进一步整合学校特色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板块,使习惯养成教育与学校常规管理、主题活动等融为一体。有生活回家作业,有小组合作活动,有班级年级实践基地体验,有走进社区社会活动等,让好习惯天天实践。

(4)主题展示让良好习惯随处呈现

将培养良好习惯过程中的学生实践活动照片、日记、画作、小报、卡片、实物作品等成果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展示平台有:班级展示墙、学校展示园、专题展板、主题广播,及校园电视台、《昆山日报》、学校网站等。同时与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建设数码社区等行动融合,让良好习惯随处呈现。各成员学校联合开展的主题月展示曾经轰动昆山教育,在苏州电视台多次报道。

随处呈现的好习惯在展示中得到强化,孩子们在举手投足间、在班级校园里、在社会舆论中、在家长的赞赏下随时享受着习惯带来的喜悦和收获。

(5)主题反思让良好习惯与日俱进

主题反思包括评价策略和师生随笔两大板块。评价策略指每月均设计该月习惯养成的评价表、过程性评价要点等。师生随笔体现每日一省,以学生随笔和教师随笔为主,通过一个个具体生动的案例,向大家提供可借鉴、可操作的实践路径和智慧经验。面对千差万别的生命个体,各成员学校坚持优化操作流程,及时记录典型个案,组织有效反思,不断提高习惯养成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良好习惯与时俱进。 四、成效与反思

(一)成效

1真正改变了小学德育在学生行为养成方面的欠缺现状

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习惯,习惯是规训的结果,是濡染的结果,也是引领的结果。我们建构的以培养习惯为主的课程:如以不闯红灯培养学生的守规则习惯等,以一件小事作为引子,指向培养学生的终身习惯,然后,分年段编撰校本德育课程,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使德育内容从大而空变为小而实,从灌输变为体验,真正改变了小学德育在学生行为养成方面的欠缺现状。

2有效养成了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进而提升了学生的公民素质

好习惯培养不能突击也不能随机,必须进行系统训练和反复强化。我们以12个好习惯为基础,从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素养层面进行整体设计和实施,让小学生在一个个好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形成良好素养。让每个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不仅使学生个人终身受益,也使整个民族的素质整体提升。项目学校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在校风、学风方面都有充分体现,学生的形象和素质都耳目一新,在升人中学甚至大学后仍然能够保持,家长、社会亦赞不绝口。

3初步掌握了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基本规律和有效模式

从讲道理式的说教、间隙性的突击活动;从六大主题到12类好习惯养成;从学生被动接受到积极参与,主体践行。在12年的探索中,我们逐步掌握了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基本规律和有效模式。我们通过主题阅读丰富知识和情感,通过主题课程浸润洗礼心灵,通过主题实践训练强化行为,通过主题展示显示品行德性,通过主题反思提炼升华智慧,这些对品德教育规律性的认识和模式的建构,使我们不但收获了学生在行为习惯上的良性固化,也收获了对品德教育规律性认识的深化。

(二)反思

1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反复性需要进行更加具体细致的认知和探索

从心理机制上说,习惯是经过长期多次强化和积累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动力定型和自动化的条件反射系统。一个人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很艰难的,只要有一回禁不起诱惑就可能失去对道德的坚守。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具有反复性、曲折性、长期性。目前我们所做的只是依靠外力的督促教育,不断强化,形成习惯。但习惯成为小学生的自觉行为,要经过反复训练,需要坚强的意志。从学生的外在表现看,好习惯养成时有反复,我们在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反复性上需要进行更加细致的认知和探索。

2教师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中的示范性需要加强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中的示范性,在学校范畴内,当以教师最重要。教师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自身的敬业精神、工作态度、工作行为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部分教师的工作作风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会有不良影响:如工作方式简单粗暴,对学校的规章制度执行不力,不能正确面对自己的过失或错误,不能与同事友好合作等。教师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中的示范性需要加强

第6篇:德国人的生活习惯范文

关键词:行为养成; 养成教育

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他还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哲学家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小就应该通过一种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好的习惯,从而终生享受着它的利息。”追溯我国教育的渊源,早在古代就有“蒙以养正”的思想。蒙以羊正是指德育工作要从小抓起,从早抓起,把“训养”作为儿童道德习惯形成的主要措施。孔子提出的“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论述,对后代儿童教育发生了经久不衰的影响。古今中外的哲人用他们的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养成教育是一个内涵很丰富的课题。

一、养成教育是新时期学校教育工作的有益探索

在中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内容,是形成良好校风、学风的关键。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是学生从事其他活动的重要前提,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则是优良品德形成的标志。因此,在中学教育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把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环节来抓。不重视学生习惯养成的学校教育,不是好的学校教育;不关心孩子习惯养成的家庭教育,不是好的家庭教育。

充分认识强化养成教育是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有益探索。养成教育,是指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教育。说到底,就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教育的成败在某种意义上说,决定了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基本素质程度,决定了整个民族的素质优劣。良好行为习惯是人才成长、终生发展的基础。特别是当今时代,独生子女的现状以及家长希望子女成才的愿望也向我们学校提出了加强养成教育的迫切要求。未来知识经济时代也要求学校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根基。我们强调养成教育正是抓住“成才必先成人”这个根本,通过强化养成教育,为将来各个层次的人才奠定坚实的优质基础。只有具备良好行为习惯的人,才有发展的潜力和前景。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严格训练,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健康心理等方面的素质,培养学生完美的人格,提高情商,提高自治自理能力,让学生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潜能,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是思想品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对学生的养成教育,要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从多维视界着眼,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教育、课堂学习、实践历练、竞赛活动、参与管理、检查评比等培养学生自觉遵规守纪习惯、自主学习习惯、自我管理习惯及良好的劳动、卫生习惯和文明礼貌习惯,以此通过制度建设,道德教育和行为训练等,对学生的知、情、意、行加以引导、规范,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抓养成教育的内容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思想品德的培养。以培养爱祖国情感,树立远大的理想,规范日常行为,遵守公民道德为主要内容的养成教育。二是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包括旺盛的求知欲,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学习方法,必要的知识技能,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及积极的创造精神等。三是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具有良好的体能及健康的体魄,广泛的兴趣、积极的情绪,奋发向上的进取心和健康的个性等。四是社会交往素质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办事、学会做人”,培养学生乐群合作、热心参与、善于应变的能力。

在新形势、新变化、新任务面前,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将对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进行不断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使德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成为我校办学的特色。

二、养成教育的途径

1.加强常规管理,强化行为规范训练,是搞好养成教育的重要基础。

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2004年3月,教育部新颁发了《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如何把这些具体的行为规范变为行为习惯,就是养成教育既切实可行又极为重要的内容。把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德育研究的起始点和切入点,从基础抓起,从规范入手,修订并细化了《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订出各年级学生的德育目标。《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实施细则》、《学生在校常规要求》、《优秀学生评选条例》及《学生素质发展综合评价标准》等,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做出了详尽具体的规定,简单明了,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很强。这些《细则》和《要求》并不是凭空杜撰出来的,而是认真调查研究的结果,因而切实可行。不难相信,学生只要自觉按照这些“规矩”去做,久而久之,良好的行为习惯一定能得以养成。

以学生一日常规为起步,以军训为突破口,以各种活动为载体,以育人为目的,把养成教育分解为纪律、礼仪、卫生、安全、学习、劳动、科技等七个方面的教育有机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让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到的行动中得到教育,得到启迪。

对养成教育的七个方面内容的贯彻落实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务求实效。在纪律方面,要侧重公共场所自觉遵守秩序,侧重社会公德的培养;在礼仪方面,要侧重尊老敬长,学会与父母沟通的教育;在卫生方面,要侧重环境保护、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培养。如学校把保卫环城作为学校常年的课外活动就是很有远见的;在安全方面,要侧重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和食品安全教育。把消防安全作为重点训练,增强了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自卫、自救能力,是未雨绸缪之举;在学习上,要侧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终生追随自己无形老师。城镇中学的学生补课多、家教多,拔苗助长,很容易窒息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劳动方面,要侧重知艰识苦、热爱劳动和合理消费的教育。据学校调查统计,2000多名学生,今年春节的压岁钱共117万,全校学生每天的零花钱平均1.20元。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城镇先行是大势所趋,但是,要坚持“再富不能富孩子”的原则,对孩子们的消费引导也是刻不容缓的;在科技方面,要侧重网络、多媒体的知识教育,引导孩子们认识、了解现代科技手段,最大限度地防止网吧、游戏厅的负面影响。

其次是确立养成教育的行为习惯标准,由于人的道德行为习惯不是先天的,而是习得而来的,故此在行为的养成过程中总会表现出一定的行为标准或行为深度。一种行为习惯在形成过程中表现到何种程度才长算达标?行为标准分哪几级水平?经过反复地论证分析,最后将每一行为习惯从程度上分成三级水平:自发、自觉、自动化。自发是出自于个体的本能需要而产生的行为,具有随意性和情境性,是不稳定的。自觉是一种没有外在力量催促的中,但它带有主观情感的色彩。自动化是一种不假思索的行为习惯,或者说是一种行为定势,达到了孔子所谓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在开展养成教育活动中,注意考评,进行量化评比,并与创先进班级挂钩,与评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挂钩,与操行评定挂钩,调动了学生规范行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坚持常抓不懈,注重强化训练。一个人的良好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只有不断的学习训练,才能巩固下来。因此,抓养成教育不是一时一地,而是要经常地、长期地抓下去。

2.以活动为载体,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搞好养成教育的根本目的。

任何活动的目的都应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各种活动对学生影响是一个综合过程,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又是一个整体发展过程,只有把教育的要求通过活动内化为学生的心理需求,外化为学生的行为方式,才能取得实效。鉴于此,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尽力为学生创造、设计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的德育生活充满七彩阳光。实施过程中,我们既注意从不同的渠道设计活动,又重视从不同性质的养成内容方面设计活动。

如学校开展“五爱教育”、“诚信教育”、“民族精神代代传”、“中华古典文化名篇颂读”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加强思想品德的教育,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增强民族意识,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通过国旗下讲话,黑板报、主题班队会、演讲比赛等活动,培养自觉自律、自尊自强的品格。与工业园区、植物园等多家单位联系,建立多个社会实践基地,让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开展学科活动,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培养分析、思考的习惯。把艺体学科作为特色学科,开设了多个课外活动兴趣小组,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1-2个兴趣小组,并配备专用器材和教具,让专业教师进行指导,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舞台,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成功的喜悦,失败的痛苦,从而在生活中自觉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围绕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开展的升旗仪式、我最敬仰的爱国主义影片观后感、红领巾广播站、重大节日颂祖国、春游等,都为学生开辟了实践的天地,创造了熏陶的氛围,提供了教养机会,锤炼了道德行为。

3.优化育人环境,创建家校联系教育网络,是搞好养成教育的可靠保障。

养成教育的关键在于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实施方略。我们建立了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德育体系,使三者之间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形成合力。从各自分担的任务看,我们认为学校教育是养成教育的主渠道,它既承担着道德认识上的教化,又肩负着行为上的规范训练,同时还接纳学生的行为评价。对于家庭中的养成教育,我们着重强调环境熏陶,重视父母用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儿童、教化儿童,以达到“近朱者赤”的目的。社会教育则特别强调为学生创造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有意义的实践中循序渐进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养成教育要向学生家庭延伸、向社会延伸和向未来延伸。向家庭延伸就是要提高家长的文明道德素质,创造良好的家教氛围;向社会延伸,就是要指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并努力以实际行动优化社会大环境;向未来延伸,就是要对学生进行未来意识的教育,提高学生适应未来竞争的能力。

学生日常行为的影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使学生各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单靠学校的力量使不够的,还需要家庭和社会诸方面的配合,才能奏效。学校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逐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教育之鼎的一个得力支点。养成教育要求学生校内校外一个样,必须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许多学校把养成教育的方法通过家长学校传授给家长,提高家长的育儿素质。我校在家长学校的教学中,强烈要求家长以身作则,不迷恋牌桌,不酗酒,不粗暴待人,为子女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使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在学校和在家里一个样,实现养成教育家校一体化。学校、家庭和社区应建立有效的协商合作机制,齐心协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师生同步,是搞好养成教育的重要条件。

在学校里,教师每天都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便被无形的大,以为教师讲的、做的都是对的。因此,教师不但要用真理去激励学生,而且要用自身人格去影响学生,让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受到熏陶和教育,全体教师要以身作则,凡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首先做到。这无声的语言,是最有说服力的,他将对学生的道德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是在学校里养成,从教书育人的目的出发,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以身教为重点,培养自身思想道德品质的素养,注重良好行为举止习惯对学生潜移默化作用,用教师的人格力量和群体感染力、约束力,影响鞭策学生,成为学生的楷模,收到训练和熏陶的实效。

师生同步,养成教育相得益彰。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教育无小事,事事在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做楷模。如果教师有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师群体有良好的行为规范,那么贯彻落实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会事半功倍。许多学校实施养成教育,都要求领导班子带头,教师示范,为学生作榜样。如我校订出《教师师德师风行为规范》11条,在全校教师中开展师德师风养成教育集训,开学时举行全校养成教育汇操表演,教师走在前列,以饱满的精神、整齐的队列以及得体站姿、坐姿、待人、接物等常规礼仪规范,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其次可提出领导当养成教育的排头兵,从领导和教师做起。有句老话说:“德育、智育、体育,德育居首;身教、言教、物教,身教为先”。良好的师德师风对养成教育是有力的推动和促进。师生同步,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可以收到相得益彰、共同提高的效果。教师师德师风养成教育规范化、职业化,是中学强化养成教育工作的一条好经验,值得推广。学校自开展养成教育以来,学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行为习惯越来越趋向规范。礼仪的教诲,使孩子们心灵上早已深深地烙下了文明礼貌的烙印,行队礼、见人问好、尊老爱幼已成为孩子们的自动化习惯。道德的熏陶,使孩子们能够据章就矩地生活和学习。

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中学的道德教育,教学生“明理”固然重要,但是,重心要放在“导行”上。正如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应该尽可能地培养有崇高的道德愿望和个人对道德理想的向往而产生的道德行为――这是青少年儿童教育的金科玉律。

第7篇:德国人的生活习惯范文

【关 键 词】 行为习惯;教育;素质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让学生学会做人的基础道德教育。《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指出,德育对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更多的是养成教育。永定县实验小学秉着“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让每一位学生都健康快乐成长”的办学宗旨,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谋求学校可持续发展,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着力倡导“求实 创新”的校风,基本构建了“习惯入手,以人为本,探究创新,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的育人构架。坚持德育为首,以学生基础道德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为突破口,以创建文明学校为载体,严管理、促发展、创特色,把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培养成时代新人。

一、养好习惯,终身受益

良好习惯对于人的发展究竟有何意义?著名的“木桶理论”认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木板,而不取决于最长的木板。对于人的发展同样如此,人的失败往往由于自己的某种缺陷所致,这一缺陷往往就是习惯。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遨游了108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他在20多名宇航员中,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起决定作用的是一个偶然事件。原来,在确定人选前一个星期,主设计师罗廖夫发现,在进入飞船前,只有加加林一个人脱下鞋子,只穿袜子进入座舱。就是这个细节赢得了主设计师的认可,这个青年如此懂得规矩,又如此珍爱他为之倾注心血的飞船,于是决定让加加林执行人类首次太空飞行的神圣使命。这是一个深有启示意义的例子,大量事实证明,习惯常常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成败,也可能导致事业的成败。教育的责任就在于为我们的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培养习惯,夯实人格

习惯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我们认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培养习惯靠的是教育。多年来,永定县实验小学着力培养着学生极具时代特性的几种习惯:

1. 说了就要做的习惯。诚实守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是全部道德的基础。在生活学习中表现为:作业及时完成、信守自己的诺言、今天的事今天做。

2. 学会倾听的习惯。尊重他人是最重要的文明习惯之一,也是吸纳一切智慧的必要态度。因此,从小学会用心倾听各种声音,而不去粗鲁地打断别人或随意插嘴,是现代儿童应有的良好素养。在学习中表现为注意听老师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听从大人善意的教导。

3. 按规则行动的习惯。按规则办事是人们学会共处的基本准则。如果每个人只从自身利益出发,不遵守公共规则,不考虑他人的意愿,这世界必定永无宁日,也必定危及每个人的利益。在生活学习中表现为: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和学校、班级的有公约和纪律。

4. 牢记自己责任的习惯。是否具有责任心,是衡量一个人是不是现代人的主要标志之一,也是衡量儿童社会化水平的关键指标之一。一代代人的责任心状况,将对人类的生存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讲诚信、守承诺。

5. 节约、不浪费的习惯。节约从每一分钱、每一滴水开始,它的实质是节约资源,并从中体验人类的高尚情感与博大智慧。主要表现为:树立节约为荣、浪费为耻的理念,时时注意节约、不浪费。

6. 锻炼身体的习惯。健康第一是人生永恒的追求,也是人生幸福的基本保障。这一习惯主要表现为: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把身体锻炼好。

7. 学会感恩,感谢别人帮助的习惯。对于来自他人的帮助都应心存感激,对于一切妨碍他人的行为都应心存愧疚,使自己处于健康、积极、主动的生活状态。主要表现为:懂得我们已得到太多的关爱,别人关心你必须心存感激,学会感恩。

8. 做事有计划的习惯。做大事要从做小事开始。做事有计划是良好逻辑素养的表现,主要表现为:凡事考虑周全、心中有数,不乱方寸。

9. 卫生过好每一天的习惯。如何过好每一天是儿童平凡生活中的大事。而从清洁做起,是培养孩子神圣感的良好措施。主要表现是:只求干净,不求奢华,讲究卫生。

上述几个良好习惯是新时期富有最新意义、最具人性化并能让孩子们最拿得起、学得会的习惯要求。我们的学生如果能具备这些良好的习惯,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时代小公民。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学生的人格素质如何,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社会的发展。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我们作为教育者应比其他社会成员对学生习惯养成的问题有更清醒的认识。培养学生优良品德的途径很多,我们的实践只是“海中一滴”。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方法来指导学校的德育工作,让学生的人格得到和谐发展,使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行为习惯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条“铁律”。

【参考文献】

[1] 关鸿羽. 小学生行为习惯教育问答[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第8篇:德国人的生活习惯范文

[关键词]养成教育 内涵 途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既要重视课堂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引导未成年人在学习道德知识的同时,自觉遵循道德规范。

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是学生顺利从事学习和其他活动的重要前提,在大学教育过程中要特别注重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一、养成教育的内涵与意义

1.养成教育的内涵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曾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养成习惯。在自然状态不加思索,不用意志去控制形成的就是习惯,这是一种力量的所在!他还指出:从小学老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关于养成教育的内涵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比较赞同的一种观点是:养成教育是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训练活动,使受教育者的言行规范化、标准化的教育过程,可以使大学生自觉将学校的校风校纪内化为行为规范的过程,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内容上看,养成教育是人的起码道德意识和生活习惯的形成,它是一个长期的训练和培养过程,是通过被教育者切身体验和反复实践去完成的。养成教育要通过后天的教育、启迪和引导,来培养人的道德观念,形成文明的习惯,从而内化为自身的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

2.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意义

(1)养成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决定了他言行的文明程度,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反映出这个社会的道德建设水准。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关系到我国未来的文明程度,也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命运,因此加强德育已成为当代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养成教育则是德育建设的重要内容。

(2)养成教育是大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现代社会人类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要求人们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要善于思考,善于创新,要善于处理自己和他人、和社会的关系;既要开拓意识,又要有团结精神。所有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在年轻时通过养成教育形成一定学习、思考、健身、讲文明礼貌等习惯。

(3)养成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做到知行统一。历代教育家都注重知行转化、知行统一。养成教育以学生现有的认知为基础,对一定行为加以反复练习,使其在学生身上固定下来,形成习惯。这样学生不仅在接受同样刺激时可以做出同样的反应,就是在受到不同刺激物作用时,也可做出自动化的反应。

二、养成教育的途径研究

习惯养成有赖于坚持训练和方法培养。卢俊说过: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训而在于实行。如何通过有效的培养和训练,克服不良行为习惯,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学校德育和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

1.开设养成教育课,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统一。

开设养成教育课,从提高道德认识入手,摆事实、讲道理,循循善诱以理服人。特别是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要注意引导疏通、正面说明、震撼内心。这种理论学习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学习的过程不是一个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积极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是知、情、意、行的内化统整的过程。教育者要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诲之以做人的道理,动之以真诚的情感,锻炼其坚强的意志,引导大学生正确的行为。

2.实践教学是养成教育的必要手段

实践训练是学生认识的基础和源泉,更是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道德行为的实践训练,可以使学生提高认识水平,增强情感体验,磨炼道德意志,培养道德行为习惯,促进养成教育。教育者要从培养入手,对学生进行坚持不懈的实践训练。通过反复培养与训练,使学生逐步增强自我控制的力量,形成好的习惯,从而使其一种品德最终成为自己性格的一部分。

我校开设很多实践性的课程,如礼仪实训课程,讲授与学生相关的礼仪知识,对学生重点进行相应的训练,这样学生在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就将礼仪内化为个人品质和生活习惯,达到了养成教育的目的。如要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良好品德和学生感恩的意识,可以开展“我给父母写封信”等实践教育活动。使他们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加强了道德教育的实践性,又增强了养成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注重培养学生良好学习、生活习惯

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很多好的习惯都可以在大学里培养,一旦养成将受益终生。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自我教育和学习的习惯,未来的社会是终身学习的社会,只有学会自我教育,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才能保证自己在未来社会中能不断吸收新知识,培养参与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各种优秀品质,从这个意义而言,自我教育习惯的养成是终身教育的基础,也是养成教育的动力与源泉。

养成讲文明礼貌的习惯。学校是文明传播的阵地,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应当形成讲文明礼貌的习惯,这种习惯将使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容易与他人相处、合作,更容易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也更容易获得成功。

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身体是人生存的物质基础,学生要承担起建设未来社会的重任,就要在学校里养成每天安排一定时间锻炼身体的习惯。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刻苦学习、乐于助人的很多好的习惯。

每一种美德或良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而是长期培养教育的结果。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而又细致的塑造灵魂,培养人的社会工程。贯穿于教育、训练、养成的全过程。它定会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达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的。

第9篇:德国人的生活习惯范文

关键词:培养素质习惯江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这就是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了科学文化教育的同等地位。教书育人,成为新一代教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和职责。我们必须不能忽视学生道德思想的培养,必须把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学科、每一节课上面来。

一、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

我们经常说要培养良好的素质,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素质只有变成习惯才能成为终身受用不尽的财富源泉。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当今,我国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些精辟的见解,也可以说揭示了素质教育的本质。

1、良好的道德习惯

人的品德是做人处事的根本,是认识美的标准。历史上,凡是有所建树的人,他们都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虽然每个历史阶段的道德标准不同,但在当时社会都有着一定的影响,有的至今令人起敬,成为“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伟丈夫,显示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精神气质。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光辉历史,有着举不胜举、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我们都可以把它搬进我们的课堂教育之中,让他们这些人物的先进事迹、闪光的道德品质,照亮我们新世纪的有识之士,潜移到我们身边学生身上。教师力求做到每一节课都要有着这样的思想准备,有着对学生这方面的教育引导,渗透。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我们的学生才能更好的遵守校则校规,才能扶弱救残,才能拾物还主,才能不喧哗不打闹,也才能不妨碍别人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才能正视自己,款待别人,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2、良好的学习习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生存的主题报告中曾发出这样的警告:“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学习的人。”会学习,既是方法,也是习惯。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养成这种好的学习习惯。我们的教师要有“不为鱼而为钓”的教学理念,“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课前要做好预习,课后要勤于复习,课堂上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在学习中,遇到不懂得问题,知道想工具书请教,知道想图书馆请教,知道向他人请教;在学习中,知道怎么样圈点批划,怎样做笔记,怎样做卡片;知道写心情写体会。这些求知的方法,经常运作,就是习惯;成了习惯,方能获得大益。有了这样的好方法,还要课外读书,终生以书为拌,在这方面,我们的老师大可不必传授:“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样的古训,我们要用科学带给人类的智慧,科学带给世界的力量,启迪我们的学生。要用科学的眼光来审视科学给全球带来的精彩。在学习中,热爱科学,感受科学的伟大力量。使我们的学生成为“科学新人类”。主动学习,献身科学。激发起学习热情,培养读书的好习惯,让我们的学生爱不释手的是书,而不是现代科学的产物MP3、MP4。让我们的学生明白:这种爱读书的习惯一旦养成,人生便有了智慧的源泉,觉得眼睛日见明亮和开阔,头脑活跃而敏锐,于不知不觉中获得一种新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道德情操也于无形中得到升华。

3、良好的生活习惯

勤劳朴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我们的学生而言,具体应表现在实际生活中,那就需要做到学习勤奋刻苦、求实,生活朴素大方、特别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人民物质生活日益提高,各种生活方式的介入,我们更应该注重对学生这方面的教育。我们的具体要求是:在校期间不许穿奇装异服,不许剪有色的怪发型,食堂就餐,不许剩菜、剩饭时,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使之学习生活有规律。充分利用课间操时间和体育课、课间大活动等全面锻炼师生的身体。达到以体育促志、以体育养德、以体育审美、以体育健体的目的。

二、为教师表、志在默化

《论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随令不从。”我们在教学中有意识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培养外,还应注重教师非权利影响因素。他应该包括教师本身的品德修养、能力水平和人格魅力等。从而对学生的内心施加一种无形的影响:通过言传身教、率先垂范取得学生的认同和信任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努力创设健康向上的工作、生活氛围与环境。

1、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书育人的原则。具有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热爱学生,确实一切为了学生着想,真诚恳切热情周到,细致入微为学生服务。爱校如家,爱生如己。监守美好的道德情操,在学生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一个既有才又有德的光荣的人民教师。

2、教师的能力水平修养

要在学生树立起自己的威信,我们还要注意自己的能力修养。作为教师具有知识业务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是最基本的条件。这是很重要的,我们不能照本宣克、照抄照搬,要研究探索好的,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以适应新世纪的青年学生;我们也不能靠吃老本过日子,要努力学习,扩大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头脑,提高业务能力,也我们自身渊博的知识、能力答疑解惑,方能得到学生们的尊重和喜爱。威望大增,知高众望。“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3、教师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