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优秀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优秀传统文化论文精选(九篇)

优秀传统文化论文

第1篇:优秀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国梦;传统文化;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2-0133-02

自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讲话之后,“中国梦”成为国人乃至世界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并且在各类工作实践中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践行“中国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事实上“中国梦”作为一种美好的愿景,其实现必须要建立在扎实的根基之上,从中国当前的社会发展现状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无疑是实践“中国梦”的重要途径。

一、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是实践“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中国梦”是一个动态的概念[1],今天代表国民所倡导的“中国梦”是建立在历史的基础和现实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之愿景,是实现社会文明的一种预期,其根本目标是走向文明,其核心内涵体现了华夏文化的一种历史延续。

从历史视角来看,在3 000多年前,中国传统文化中就以“经纬天地曰文,照耀四方曰明”,来解释文明,《尚书》以“睿哲文明,温恭允塞”来表述文明的认识,在《周易》中以“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来表达这一美好愿景,到清代更是将文明落实到“辟草昧而致文明”的实践中。而到了近现代,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先进的理论更是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基础上的时代创新,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不断创新、逐步走向完备的思想理论体系。可以说从东方文明古国,到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文明,“中国梦”是一种动态发展的文明之梦、富强之梦。

从文化视角审视,“中国梦”的文化意蕴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所以,中国梦作为凝聚和激励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动力,必须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实现。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主要在于使民族精神得以凝聚、提升、发展,永不衰竭[1]。

可见,社会文明的发展必须要建立在文化的根基之上,今天要成就“中国梦”,就必须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践“中国梦”的价值支撑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践“中国梦”提供丰富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实现中国梦的丰富资源,有学者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归纳为:天人和谐;道法自然;居安思危(忧患意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诚实守信;以民为本;仁者爱人;尊师重道;和而不同;日新月异;天下大同[2]。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明的国度,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不同时期的文化经历代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的传承与发展,逐渐沉淀、凝练成为称之为“中国精神”的一种特定的文化传统,并且在长期潜移默化中渗透到每一时期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价值观念之中。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源泉。正如同志所深刻指出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所以,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优势,彰显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文化强国梦托举起伟大“中国梦”。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践“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指出:“文化就像一个绵延不断的河流,源头来自远古,又由许多支流、干流汇合而成。文化交流是民心工程、未来工程,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智慧和思想,是中国人民价值认同的精神纽带,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实现中国梦,需要文化精神的滋养和激励。中华文明数千年延而不衰,中华民族在历经磨难中日益变得强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对中华传统文化价值的自觉认同是其重要根源。近现代中国的发展史表明,中华民族能够顽强独立,其重要原因之一,便是每个中国人强烈的民族自豪和文化自信,这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普遍心理基础和基本精神动力。实践“中国梦”需要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和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需要将个人梦与国家梦紧密相连,需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而这些都能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经典支撑。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践“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正能量。

(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保障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也认为,在未来的世界格局中,国与国冲突发生的主要根源是文化,文化和文明作为一种重要的力量资源直接主宰今后的全球政治,从而成为一个国家能否取胜的根本的和决定性的因素。可见,文化软实力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指向标。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升国家软实力,如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发愤忘食”的拼搏意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立身情操;“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等,这种文化对每一个时期人的发展影响深远,并造就了一批批社会有用之才,当今“中国梦”的实践正需要这样的有识之士发奋图强的努力和奋斗。

第2篇:优秀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高校;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6-0191-02

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历史任务。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全面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体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觉性和完善自身品格修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当代价值,在社会主义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延续发展的内在动力。高校在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时,系统地、科学地概括和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使之同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有机融合,可提升高校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我们从社会和个人两方面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既包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中华民族的传统优良道德,也包含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所形成无私奉献、顽强拼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等优良革命传统,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要充分汲取中华传统美德的丰富资源,将诸如仁爱、公正、诚信、友善、和谐、责任、奉献、谦敬、礼让等传统文化因子转化成大学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普遍的道德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引导我们正确参与社会活动,在社会实践中更好地体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能塑造我们的人格修养,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三观。

二、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而高校作为培养新时期人才的摇篮,在传统文化教育中负有更加艰巨的责任。我们要敢于发现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问题

1.教学层面

首先,高校开设了许多有关传统文化的通识课程,但在课程设置上未能给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很多学生反映学校开展的传统文化课程选择性较少,不能根据自身的兴趣和发展需要进行修读。同时,开设的课程形式过于单一化和理论化。很多学校开设的传统文化课程多是以阅读传统经典为主,在课程模式上偏重理论教学环节,而缺乏实践环节,很多学生渴望更加开放和灵活的授课形式。

其次,不同类型的高校在教学资源的配置上存在教师与课程之间的不协调,理工类院校在传统文化方面的教学资源相对紧缺,不能更好地照顾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需求。而综合类院校传统文化方面的教学资源较为丰富,但其在具体教学环节上容易出现教学沟通不及时等现象。高校应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加强任课教师间的教学沟通,及时获取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并针对现存问题及时做出调整,让教育过程逐步完善。

2.学生层面

“教”与“学”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在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不仅需要学校和老师的积极付出,还需要作为受众的青年学生积极配合。因此,在分析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时,还应考虑到高校学生的态度和想法。

青年学生是教育的主体,然而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更多地处于被动的地位,没有形成一种自发自觉的学习态度,据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缺乏主动学习的态度和热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并不清楚,难以自发自觉地学习和体悟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高校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更应该创新教育形式,使学生参与的方式更加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自发自觉地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增强其内在的文化认同感。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

1.改革教学方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是塑造理想人格和提高道德修养。这既要注重社会、学校等外部因素的教育引导,又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教学时要注重推行日常化的教育模式,使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从言谈举止等细微方面进行长期高效的传统文化教育。要采取引导式与启发式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并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者既要时刻扩充自身的知识体系、完善自身的知识框架,也要注重具体的教育教学方法,尽可能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做到因材施教,使受教育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教育本身所具有的乐趣和魅力,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务实高效地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

2.丰富教学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范围不应该仅仅局限于高校内部,高校应充分利用当地展览馆、文化遗址、名胜古迹等,拓宽教学渠道,丰富教学资源,使其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学生通过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仅增长文化知识和功底,更重要的是感悟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灵魂和底蕴,提升内在文化修养,锻铸自身的文化品格。高校要敢于突破课堂的局限,以日常生活中丰富的文化资源作为平台和依靠,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帮助学生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修身养性并追求较高的人格境界,进而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3.扩展网络平台

在新时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高校不能仅局限于实体课堂,要充分开发网络平台。要建立网络学习园地来充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资料、音频、视频等上传到网络,使学生可以便捷地搜索到自身需要或感兴趣的资料。学生可以充分利用零散的时间,通过便捷的网络学习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还可以开通网络社区等交流平台,使学生通过群组讨论、在线对话等方法积极参与,在沟通交流中增进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进一步实现学生的独立学习和自我教育。同时,学校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聘请相关的专家学者为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讲座和辅导,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引导高校学生自觉接受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三、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原则

(一)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

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大学生们的思维方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该充分发挥隐性和显性德育课程的价值互补作用,因此,高校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意识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我们可以利用校园媒体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每一个校园基本单位自媒体的宣传作用,把传统文化教育寓于校园环境、校园文化之中,促进广大学生全面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帮助其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理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们还要重视传统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助力作用,并将其推进成一套良性的、长期的发展模式,在高校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环节中形成辐射效应,引导学生更好地从主观上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二)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感受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实施疏导、自我教育、自觉服务等德育功能。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充分重视社会实践的作用,整合社会德育资源。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组织或参加各类有益的社团活动来进行社会实践,也可以以小组的方式走出校园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名人故居、各类纪念馆等;高校也可以通过开设学习绘画京剧脸谱、学习硬笔书法等实践类课程来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陶冶情操;此外,还可通过组织学生观看传统戏曲演出、观摩传统工艺流程、欣赏民间工艺技能展览、参加或举办各种民间文化节、参观人文历史景观或建立传统文化实践基地等,充分挖掘已有的实践教育资源,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领悟和感知。在形式多样、实践性强、新颖独特的活动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将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展现在大学生面前,这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而扩大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

(三)传承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

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他十分明确地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要正确处理传承和创新之关系的命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过去的,也是现在的,更是面向未来的。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等思想为指导,教育广大青年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观念,抵制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的滋长,把握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主动权,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另一方面,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始终坚持“创新性”原则。在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中实现传统文化的功能发挥。

四、结论

当前,高校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时应不断改进教育过程存在的问题,必须不断提高文化自觉,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引导学生在深刻理解和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我们更要不断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研究,开发出助益高校综合改革、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新资源。

参考文献:

[1].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2-24.

[2]董云川,周宏.大学的文化使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张岂之.中华人文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第3篇:优秀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论述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着力点和新要求。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因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功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准确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明确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文化是一个民族内在发展的产物,是其在漫长的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审美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价值系统和认知系统,它孕育并塑造着一个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思想品格,是一个民族灵魂之所系、血脉之所依,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绵延着五千多年浑厚的精神和灿烂的文化,其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并经过历史检验和人民认同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精髓和内核,是维系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繁荣进步的精神纽带和不竭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以后,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非常注重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强调其在中华先进文化发展中的传承作用。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的丰厚滋养和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同时他还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在中国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基与命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国家和社会的价值理念、价值标准和价值指向是其历史进程中长期孕育、沉淀而成的,并将引导、支撑、推动着这个民族、国家、社会走向永久进步和蓬勃发展。在2014年5?4青年节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道“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①“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这些重要讲话除了准确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之外,均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作用。

因此,对当代大学生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使其准确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和时代价值显得尤为重要。其实质和核心就是帮助当代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做到提出的“四个讲清楚”,让学生正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客观地认识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断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二、深刻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抓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键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仅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思想底蕴,也体现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中国传统文化闪耀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三个层面的倡导直接或间接地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借鉴了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以和为贵”等思想。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借鉴了儒家“天人合一”、“允执厥中”、“隆礼重法”思想。“自由”在古代多指人通过发扬善心,进而知性、知天,“参天地之化育”,最终实现天道与人道交融互通,达到物我为一、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则正”,一个人如果能守护善性,言行不偏不倚,就会保持公心,体现公正。“法治”在传统文化中作为德治的重要补充,受到不少思想家的推崇。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爱国”是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信念,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诚信”思想最早来自儒家,《中庸》讲:“诚者,天之道”。天道至诚、真实,所以,人道也应如此,人性真诚善良。“信”为人言,人要言必信,行必果。由“诚”到“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儒家认为,仁义礼智信是每个人都应遵守的道德规范。“仁”的推行表现为善待他人,推己及人,即“友善”。“义”的推行表现为处事得体,办事尽心,即“敬业”。指出“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讲仁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色,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性特质;“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四个重要方面,是落实“讲仁爱”的四个维度。“求大同”则代表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最终目的,是“讲仁爱”的最终实现。这六个方面结合在一起,内在地包含了提高个人道德、促进群体和谐、建立大同社会等不同层面。2014年5?4青年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在列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后,强调“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①这些思想和理念,既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变迁而不断与时俱进,又有其自身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

因此,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场所,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渊源和传承作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必须加强对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大学生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中华优秀品格塑造大学生灵魂,以中国精神昂扬大学生斗志;就是要深入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以为人民服务为科学高尚人生观指引大学生人生方向,以集体主义为最高原则锤炼大学生奉献精神;就是要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努力争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高素养、讲文明、有爱心,知荣辱、守诚信、敢创新的新时代优秀大学生,以实现中国梦为崇高理想激励大学生为国奋斗,以成就璀璨人生为动力鼓舞大学生创造人生出彩机会。

第4篇:优秀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校园文化 推动作用 途径

中华民族在绵延不绝的历史长河中沉淀出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来看,它所蕴含的崇尚道德、重视道德践履、强调道德修养、注重人文素质等许多哲学思想、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陶冶品质、完善人格,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突出问题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学校自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大学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对丰富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极为重要的。校园文化就像一个大磁场,能够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敦促大学生掌握更多的生存与竞争本领,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当今处于经济转型期的大学校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诱惑,大学生的思想较为复杂。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往往由于过分注重功利性目的,忽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鲜明主题,集中表现为:有的高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科学定位还缺乏高度的重视及正确认识;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形式单一,只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具体措施、手段的落实;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忽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把过多的精力和资金投在建筑物的建设;偏重于专业知识的传播,而忽视对大学生人品的塑造,造成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缺位;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解太狭隘,只局限在校规、校训、教学理念的理解,没有建立整套完备的校园文化体系等等。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非常强调人的伦理、道德、精神、文化等的获得与提升。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极为丰富的道德资源,其中有一些经过积淀、筛选和发展,今天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教育价值。依托传统文化建设优良健康、和谐宽松的校园精神文化,有利于师生良好精神家园的创建。

推崇 “仁爱”原则,强调和谐的人际关系。“仁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仁”既是儒家政治伦理学说的核心,也是儒家思想的最高道德标准。什么是“仁”?《论语・颜渊》里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提出“仁”是爱人的道德规范,并且给它赋予“泛爱众”的普遍性的理性品格和准则。从这一原则出发,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主张对人要有爱心、尊重之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墨家主张“兼爱”“天下之人皆相爱”等等,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古代“仁”的思想。依据这一原则,孔子提出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三条基本道德原则:“知人”“慎言”“远怨”。为了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强调要宽容,认为宽容是营造和谐氛围的必备涵养。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爱人”包括自爱、爱人、互爱。爱人与自爱是统一的,是人与人之间良性互动的关系。只有懂得自爱,才能将心比心地去爱别人;也只有会爱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爱;互爱是自爱和爱人的逻辑结果。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种“仁爱”原则与和谐精神在校园文化中张扬,对于和谐校园的建设、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尊、自重、自爱、对于同学之间的宽容互助、对于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构建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强调“重义轻利”,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在中国伦理学史上,儒家确立了“见利思义”“义以为上”“以义导利”的义利观。所谓“义”主要是指道德义务;“利”指功利或利益,主要是个人的私利。所谓“重义轻利”就是倡导人们在见到有利可图的事情时,首先应当想到的是自己应尽的道德义务,“义”永远在“利”之上,儒家的这种义利观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价值论,也是中华民族主导的价值取向。儒家创始人孔子认为“义”是至高无上不可丢弃的,是成为君子的前提,明确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把通晓道义还是私利作为君子和小人的重要区别。当“义”和“利”二者不可兼得时,孟子主张要“舍生取义”。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来看,儒家义利观中的精华必须借鉴发扬。当前大学生在人生价值取向上出现了一些偏差,主要表现为注重个人利益和个人幸福,而淡薄社会责任、民族利益、国家利益;一些大学生在物质上崇尚消费,在精神生活上崇尚现实的快乐,将道德原则等同于等价交换的市场经济原则,对精神动力的淡漠、对金钱功效的崇拜,已严重地影响到他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人生价值的追寻。儒家“义利观”的弘扬,有助于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在价值取向上能够自觉的以民族国家大“义”为重,把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能为了个人利益斤斤计较甚至是不择手段。

追求“内圣外王”,塑造理想人格。“内圣外王”是儒家对人生理想人格的一种最高追求,它体现了儒家关于道德与政治的直接性的统一。儒家认为圣人是最适合做君王的,所以他们认为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做统治者,因为“大德者必得其位,天下之大,非圣人莫能王。”因此,孟子指出:“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一个人要想“外王”,那就必须通过“修身养性”达到“内圣”,因为只有“修己”才能“安人”。在儒家的思想中,若想达到“内圣”,仅仅具备仁、义、礼、智、信、诚等道德品质还不行,他还必须有相应的能力和知识。否则,仅有道德品质而没有知识、能力,还是无法达到“外王”的。所以,既做到了“内圣”又做到了“外王”,这才是儒家最高的理想人格。儒家这种“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思想很好地体现了个体人格形成过程中内在和外在的统一,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对于克服大学生的冷漠和浮躁心态,重建大学生的人文价值关怀和理想,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倡导“自强不息”,培养积极进取精神。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一种自立自强、勤勉不懈的奋发进取精神,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主流地位的价值观。华夏祖先从四季推移与日月星辰运行等自然现象稳健不已的步履中感悟到一种自主、能动、永不停息的精神,认为人应该仿效自然,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易・乾卦・象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在长期的文化传承和社会实践中积淀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孕育了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性格,这是中华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脊梁。西北的胡杨树 “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就是我们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很好体现。这种自强不息精神是当代大学生应具有的重要素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弘扬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主要表现为塑造大学生自尊自信、不卑不亢的独立人格,培养大学生勇于挑战自我、不悲观、不放弃的精神,让广大学生志存高远,为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执著追求。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如何将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呢?笔者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开设更多关于传统文化的课程,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学校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列入教学大纲,开设更多的关于传统文化的课程,系统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热爱祖国、推崇仁爱、追求理想、积极进取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品质。丰富国学资料库,加强学校在国学领域的专业研究,便于师生对国学的研究和学习。提倡和鼓励大学生组成各种“品读国学”兴趣小组,研读国学名著,提高自身文化修养。

(二)精心组织活动,让大学生在传统文化熏陶下思想升华

精心设计和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活动,例如邀请校内和校外专家举行弘扬传统文化的系列专题讲座;充分利用节庆日和纪念日,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精神的主旋律,不断加强大学生理念、信念教育;组织以班级为单位的中国传统文化主题演讲比赛、征文比赛、书画比赛、歌舞比赛等,让大学生感悟经典、启迪人生。

(三)领导高度重视,营造高雅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从制度上重视,开展“书香校园工程”,从学习传统文化入手,构建“德育特色学院”。从措施上重视,真正从根本上净化校园文化环境,营造道德色彩浓重的校园文化氛围,消除低俗文化,抑制垃圾文化的传播;在校园设施建设上,布置具有丰富传统文化内涵的雕塑、书画等文化作品,使校园的山、水、园林、路、教学楼等都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有机统一。

第5篇:优秀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博大精深、别具魅力的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资源。作为提升人的思想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注重传统文化思想的导向功能,传递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的政治、道德、文化的思想精华,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在政治思想、品德意识、价值观念等方面,都能充分体现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特质。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通过运用、发展、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彰显现代价值,才能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1]。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主要以儒家思想文化为基础,涵括其他各种不同思想文化内容的丰富博大的有机构成体系。”[2]伦理、人道是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特别重视培育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境界,注重人的道德品格完善。比如舍生取义的崇高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知行合一”的践履知行式实学精神等。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创新研究,离不开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和优良革命传统的继承弘扬。”[3]科学理性地认识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性,对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具有深远意义。

(一)有利于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格修养,追求至善至美的人生理想境界,反对人为物累。孔子倡导“不义而富贵,与我如浮云”,倡导“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崇高人生理想;孟子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并要求人们应具有“浩然正气”;老子用“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拿”[4]来告诫人们;孟子推崇“舍生取义”思想。这些文化精神指向都表现为重理想、重气节、重修养和刚正不阿,内含超越世俗价值、功利价值的终极目标,充盈着人格理想和人文精神。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倡导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人生观,有益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发展方向,使当代大学生真正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对民族、国家美好未来发展前景具有价值认同,努力发展成为未来全面实现现代化的栋梁。

(二)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品格,弘扬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把追求人生理想的艰苦努力过程审美化,提倡以苦为乐,自强不息。孔子在创立儒学时就注重“刚健奋进”、“发奋忘食”、“自强不息”方面文化精神构建,提出“知者不惑,仁者不悦,勇者不惧”[5]。《易经》中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倡导刚健、自强不息的品格、拼搏进取精神。这种民族精神铸就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愈挫愈勇的民族性格。把贫困忧患视为磨练意志、实现完善人生理想的必要条件。通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这些优秀思想因子,积极营造弘扬民族精神的良好氛围,使大学生能够依靠自身的努力拼搏不断地追求和实现自身目标,不断地超越和发展自我,做生活的强者,顺境不骄,逆境不馁。

(三)有利于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的培育

爱国主义是中国传统文

中又一面民族的旗帜,经过千百年的培养强化起来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融入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民族性格中,激励了无数有志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前赴后继,培育了历史上许多杰出的爱国志士,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之绝唱;北宋范仲淹歌颂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应引导大学生继承爱国主义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的价值观念,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的关系。通过教育,使爱国主义的义务和责任被大学生认知并在情感上得到体验,将爱国之情内化为他们未来从事各项工作的精神动力。

(四)有利于大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格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重在人的品格的培养、精神的塑造,强调道德、道义对人生的重要性。孔子强调建立以道德示范为特点的教育方式,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还特别重视心理感化作用,提出“内省”的修养方式,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此外,中国传统的道德修养注重修养实践,强调道德践履。“履,德之基也。”[5]一个人只知晓如何做人并不能算有修养,只有身体力行道德规范,才是真正有修养。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对个人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培育方式,就要树立道德榜样,注重心理教育作用,言传身教,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伦理观,使得他们对是非、善恶、美丑、荣辱、守法与违法的判断标准内化为一种思想情感,由然地追求崇高,拒绝丑恶。

三、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实现路径 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曾指出:“必须正确理解民族文化中的优秀传统,才能具有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我们一定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始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不断丰富、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将传统民族精神教育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进行关联,创新、传统文化的形式与内涵,采用具有时代精神特点的教育内容、方式、介质,获得大学生的认同和接纳,使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得到升华,实现培育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

(一)充分发挥思政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加大传统文化教育比重

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有计划地把传统文化的内容纳入到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中。改变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结构性缺失现状,加大传统文化教育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加强通识教育,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儒学经典导读》等公共必修课。通过思政理论课教学,将传统文化内容讲授给学生,使之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有效模式,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实现互动式、对话式教学,以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以愉悦的心情获得思想教益,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因子浸润心田。重视并促进教师的人格垂范作用,以此带动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质的提高。

(二)积极开展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活动,发挥传统文化思想熏陶效应

组织开展以传统文化教育为中心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注重传统文化教育的浓厚校园氛围。通过举办论坛、开设专题讲座、征文、演讲、辩论赛、知识竞赛形式等,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通过举办与传统文化教育有关的文化沙龙、传统文化艺术的展览、演出等等,吸引学生广泛参与。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生生活的每个场景,让学生从身边的一点一滴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使大学生在感受艺术、文化熏陶的同时得到了潜移默化的道德人文教育,真正做到入耳入脑,使他们的人格品质得以提升。

(三)使用新型媒介手段,创新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方式

在网络“全民围观”的态势下,充分发挥现代新型媒介手段的作用,创新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方式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校园网、校园电视台、校报、学生社团刊物等传媒手段,充分发挥校园传媒的育人功能,在学生中广泛地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性和现实性的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增强民族认同感。注重发挥网络媒体的新阵地作用,构建传统文化教育平台,使用微博、微信、飞信等新型媒介,探索借助社会型网络社区等形式,实现迅速及时的传统文化知识传递,达到互动交流,

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趣味性,避免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教形式,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植根于民族土壤,在现实基础上积极探索研究,汲取传统文化的养分。要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剔除糟粕,吸收精华,推陈出新,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赋予其时代精神,更贴近大学生思想生活实际,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导向、价值取向和教育倾向,使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更具有精神支撑力和知识启迪力。

参考文献:

[1]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1.

[2]陈梦岳.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2.

[3]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发展创新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4):9-12.

第6篇:优秀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与小学德育工作相结合,有利于小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修养。学校应在保证一定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德育工作中,保证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小学德育的文化根基

文化即“以文化人”,即教育人、影响人和感染人,其目的在于提高人的素质,塑造人的心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其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等,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性和传承性,同时也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和创新性。如自古以来“忠、孝、仁、义、廉、耻”就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孔夫子德育内容的精髓。即便是进入现代社会,我们也应该教孩子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对国家、对父母、对他人以及对自己。

当前,在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影响下,不少小学生的思想、心理及行为品质等受到外来文化的和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冲击和影响,出现了一些不良表现,如拜金主义、盲目攀比、自私自利、享乐主义、诚信缺失、集体意识淡薄等。这些现象及问题对小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些学校盲目提出各种形式主义口号,开展了大量的德育活动,但收效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校层面对德育工作目的理解不够透彻,对德育工作内容把握不够全面,德育开展途径选择也不够科学等。从本质上来讲,小学德育工作缺乏正确科学的文化引领。所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遵循小学生认知规律,对传统文化经典及精髓等进行系列整合,将其融入到小学德育工作中非常必要。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小学德育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机结合是加强和改进小学生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的时代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目标。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更注重对人思想的改造。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还不能全面理解“人生”、“价值”等概念的确切含义,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小学阶段开展科学人生观等教育过早。因为在小学阶段,孩子已经开始对幸福、责任、金钱、良心等概念有了初步认识,而这些认识恰恰是日后形成独立人生观的基础。如果在小学阶段忽略了这些教育和引导,日后形成科学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会很难。因此,在小学阶段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影响,让他们学会做事认真、尊敬师长、团结合作、诚实守信等,将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修养

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这些社会变迁迫使人们不断进行知识的更新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学校作为育人的重要场所,当下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方面,学校要将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扬下去;另一方面,又难免会受到现实及外来文化的冲击。就小学生行为表现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很多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常识知之甚少,更谈不上有文化自觉的意识。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对小学生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提升小学生思想道德水平,规范其文明行为,而且有利于增强小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增强其文化自信。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有机结合的路径选择

(一)分学段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需要遵循学习者的认知发展规律,只有按照规律办事才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阶段按照学生身体及心智发展的成熟程度,具体分为小学低年级和高年级。按照纲要的具体要求,小学低年级主要是启蒙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小学低年级学生要知道一些传统的文化节日,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节日组织开展不同文化内容的班会或文体活动,如元宵节的猜灯谜、赛诗会;端午节的“端午情怀”手抄报、“浓浓中华情”文艺汇演;教师节的“老师,您辛苦啦”演讲比赛、“唱给老师一首歌”演唱会等,通过各种表现形式来加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此外,低年级学生还需要了解和使用一些基本的传统礼仪,如见人问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等。教师可以通过故事讲解、视频播放以及家庭实践活动等,让孩子体会传统礼仪的重要性,并能够亲身实践,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与低年级相比,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要以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例如,高年级小学生不仅要知道一些传统节日,更要知道节日的文化内涵,包括节日的来历、习俗、经典故事以及与国外节日的对比情况等。在经典诗文赏析方面,要能够理解作品大意,体会作者的写作情感及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述评其社会影响等。因为经典是民族文化的精粹,是民族精神的凝结,也是人类文明的积淀。此外,要培养高年级学生具有更强的识别能力,逐步提高其辨别真善美、假恶丑的能力,帮助其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志向。

(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相关课程体系

课堂教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相结合的主要路径。中华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已深深地融化在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里,积淀为一种文化基因,成为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小学德育课堂的重要教育影响作用,丰富德育课程内容,创新德育方法及手段。此外,在其他学科课堂教学中,也可以渗透德育内容。如语文课中的诗词欣赏、文章解析;历史课中的人物介绍、事件背景;音乐课中的经典名曲欣赏;美术课中对美的认识;体育课中的团队合作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积极拓宽小学德育课程体系,丰富课程内容,增强校本特色,多角度多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

(三)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水平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要使学生学有所长,教师必须先教有所长。一位好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应有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领悟做人的原则及道理。小学教师是小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尚未成熟的小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作为小学教师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时刻树立为人师表的意识,增强自身责任感、荣誉感和历史使命感,文明有礼,谦虚待人,以身作则,努力争做学生的好老师和好榜样。学校也应该将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文化修养等作为学校的重头工作,树立典型,强调示范,打造一支高素质、高修养的教师队伍。

(四)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多元融合

第7篇:优秀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一、高校要加强课对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

高校要以专业教育为核心,但更要以人文精神的塑造为目的,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时展的优秀大学生。

1、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因理论性强、政治色彩浓、教学模式僵化等原因,导致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普遍不高,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传统文化具有渗透力强、形象生动等特点,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更容易打动人心。例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中,可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逻辑哲学、古代中国的“大同”思想以及传统的知行观等内容,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社会实践观;也可以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行统一、经世致用等思想去处理相关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

2、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大学生人文课程培养计划

目前,高校开设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结构单一,且由于学时数少和大课堂教学的原因,使得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之魂,作为高校,对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有着社会义务。高校应该依据自身情况,结合各学科专业的学习内容,有选择性地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修、 选修课,将传统文化必修课或选修课纳入教学计划,主要讲授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历史等课程。教师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上也需要改革和创新,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要逐渐由灌输式教学向讨论式、互动式教学转变,寻找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问题的相通之处,激发学生主动讨论的热情,让学生全面地系统地了解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高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校风

高品质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培养能够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校园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广受欢迎,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富于创新精神,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善于将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从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入手。一是校园的基础设施和建筑风格都可加入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让大学生们无论走到校园的哪个角落,都沐浴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二是丰富校园行为文化,以多种活动为载体,积极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开展中国传统节日系列活动。中国传统节日内涵深厚,凝结了民族精神和情感,包含了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高校发掘传统节日内涵,举办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将对大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开创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三是发挥校园媒体正面舆论作用,可以通过校报、校园网、校园广播、微信平台等多种渠道进行广泛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达到“耳濡目染,不学以能”的效果。

三、高校应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师资队伍建设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高校教师,因此,高校应着重打造优秀的师资队伍。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需要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文化知识,又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要自觉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并不断更新思想,能够游刃有余地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解决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信服力。另一方面,教师的人格魅力、言行举止、道德品质、价值观念等都会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因此,高校教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给大学生以人格示范引领。高校应采取措施加强对从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不但能够开阔教师的视野,而且能够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同时,高校要挑选出一批教师精英,要求他们从学术的角度分析、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教学改革的角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课程和专业课程进行有机融合。

四、高校要利用新的信息技术手段,开辟优秀传统教育教学的新途径

第8篇:优秀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渗透模式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指出,大力继承与宏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思想保障、精神动力、智力支撑与舆论支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决定》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开展指明了方向,对于提升教育效果,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

     1.1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具有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1]。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的伦理文化为主,兼有道家、墨家、法家等博大精深的内容,主要传承为人处事之道,其中的很多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的教学内容与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无论是提高思想认识还是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离不开运用传统文化作为理论基础对大学生进行渗透。

     1.2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

     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是高校的中心任务,同时,传承文明、传播文化也是高校的重要责任与功能。胡锦涛同志在清华百年校庆大会上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2]要实现我国高等院校传承文明、传播文化的功能,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积极运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渠道与主阵地。

     可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关系紧密,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传承、宏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另一方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课的重要内容,二者密不可分。

     2.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2.1是培养人的需要

     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始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宗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良好道德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3] 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宝贵而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内容,能够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有利于高等院校培养道德优良、政治过硬的人才。

     2.2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性强,在教学中需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如果脱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极容易陷入枯燥的尴尬境地。改革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将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既有助于增加课堂趣味性和提升思想深度,也有利于传承和宏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

     2.3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社会也越来越走向全面开放,同时西方各种错误观念和腐朽思想也不断呈现,这是新时期西方“和平演变”阴谋的继续,这样的形势使得我国高校学生的传统价值观受到影响。基于这种形势,需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抵制西方腐朽价值观的毒害。

2.4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和世界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新时期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与前提,需要大学生不断学习、传承和创新,从而不断推进文化软实力建设,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保障。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决定》,为高校文化建设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均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作为高校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积极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期高校传承和宏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3.渗透模式

     基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需要积极探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渗透模式,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有效性服务。

     3.1课内渗透与课外渗透相结合

     完整的教学包括课堂内教学与课堂外教学,这两大教学虽然在形式、地点、场合等方面都存在差别,但可以有机统一,否则会出现课堂教学内外的不统一。基于课堂教学的特点,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内展开,同时兼顾课外教学,真正使课堂内外的渗透目标一致,从而避免内外不一导致的教学效果下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课外渗透,尽管不是主要形式,但却是一种重要的渗透形式。通过举办关于宏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讲座、论坛、座谈、演讲、辩论、晚会、展览等活动,可以实现课堂内外渗透的有机统一。

     3.2理论渗透与实践渗透相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理论渗透,即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在课堂理论教学中。事实表明,单纯的理论渗透效果很有限,而实践渗透可以有效的弥补理论渗透的不足。实践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比较生动有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身心体验,获得较为深刻的感受,因而受到很多高校师生的重视。基于这种教学实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外,还应该在实践教学中积极渗透,从而扬长避短,使教学效果得到大幅度提升。

     3.3个体渗透与团体渗透相结合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根据不同的学生个体情况需要进行因材施教,不能搞“一刀切”。在常态化教学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进行渗透,首先应坚持团体渗透为主,这是保证整体教学效果的需要,同时,应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个别渗透,有针对性地解决个别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问题。采用个体渗透与团体渗透相结合的模式,有助于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机结合,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与作用。

     3.4 现实环境渗透与虚拟环境渗透相结合

     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机地渗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除了前面提到的课堂内外相统一之外,从另一个视角来看,需要注重现实环境与虚拟环境渗透的有机统一。事实表明,网络环境是在 学生业余生活中最为重要的虚拟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比较大。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除了要占据现实的教育阵地之外,也要注重占据网络阵地。就高校而言,一方面要进行积极宣传并引导学生浏览健康网页;另一方面,学校内部要建立和完善自己的校园网,加强管理和监督,过滤所有涉及黄、赌、毒等不健康的内容和其他垃圾信息;在内容和形式上,通过校园网建设宣扬特色校园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而起到辅助学生学习和帮助学生成长的作用,从而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的渗透作用。

     3.5内容渗透与形式渗透相结合

     内容与形式辩证统一,内容是形式的质与灵魂,相对稳定,而形式是内容的表现方式,变化多样。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注重内容渗透与形式渗透相结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中有关联的优秀传统文化,在进行渗透时,一方面要将文化的内容呈现出来,使其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体现其思想深度,同时又要将这些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丰富多彩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形式通俗易懂地呈现出来,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效果。

     总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密不可分的关系表明,积极探索渗透模式,将中国优秀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不但有助于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且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赵瑞华,孔君英.论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理论月刊(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版),2011年第7期.

第9篇:优秀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国家治理;文明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9-0026-02

围绕“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这一主题,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可见,从历史到现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凝心聚力的社会功能,崇德向善的积聚力量,成为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准则,推进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实现。

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契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要用中华文化来引领、用优秀成果来支撑。国家治理体系科学与否、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否,既要看制度反馈的适应程度,也要看治理对象的认可程度。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被适应、被认可的天然优势。经过几千年悠久历程的历史积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汇了众多民族的文化、思想和智慧,形成了儒、道、法、墨等诸子百家思想体系,概括出由基本理念、核心价值、行为规范、理想信念等构成的文化经典,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信仰追求、价值取向、高尚品质、文明准则、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又经过几千年的锤炼,世代相传,并构成了中华民族的脊梁、血脉和灵魂,根深蒂固,影响深远。特别是,一些核心思想又通过语言、文字以及各种具体的文化活动渗透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维系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不断强盛的精神家园,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性格、气节和气魄。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和治理理念有其独特的价值向度。

就理论层面而言,基于历史演变的视角审视时代价值,有助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自信。基于文化发展的视角审视文化价值,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基于党建实践的视角审视发展价值,有助于夯实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文化基础。就实践层面而言,目前南方部分地区通过乡贤理事、伦理资源、宗族传统等传统文化资源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治和教化功能落实在具体的政策操作平台之上。由此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价值资源;国家治理现代化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其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史基础;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其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生动力;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与开拓。其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思想保障;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引导与实践品格。

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对策思考

当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亟需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如对传统文化在理论上的全盘肯定和在实践上的简单复制;鼓吹西方文化中心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随心所欲地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幌子,达到某种功利目的的思想和行为;否认传统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否认马克思主义对传统文化研究、教育和传播的科学指导,否认传统文化的阶级性、政治性、价值导向性和历史局限性等。上述问题表明,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面临着被扭曲、被割裂、被异化的现实危险,需要从政府导向、舆论引导、教育涵养和国际视角等方面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一是以政府导向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挖掘价值。一要依托政府扶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二要发挥地方特色,引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三要依靠文化产业,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事业。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前进方向,推出具体的行动方案,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探索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政府采购制度,委托市场、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更好地保障广大群众的文化权利、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使之融入每个人的生活。

二是以舆论引导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营造主旋律。一要以传播体系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二要以多样文化艺术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手段和渠道;三要扎实群众基础保障大众基本文化需求权益。新闻媒体要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舆论引导水平。通过传统媒介、新兴媒体等重要载体,加大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度,使之融入于日常,展现于身边,不断巩固和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三是以教育涵养化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凝聚力量。一要完善教育内容,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二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使之入脑入心,树立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特别是要通过专家通俗解读、编写通俗读物等形式,使晦涩难懂的古文清晰易解,使人人都能看懂、记住、用上。三要着力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多元载体,发挥定期参观公共文化机构的长效机制,增强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

四是以国际视角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站稳脚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民族绵延不断的精神基因,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丰富土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凝结海外华人情感的精神纽带,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阳光雨露。但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闭上眼睛不看世界。我们还要在世界眼光下审视其功能,学习和借鉴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成果,使之更好地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为我所用。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项极为宏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场国家治理领域的革命。我们要理直气壮地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守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价值体系,努力抢占价值体系的制高点,同时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价值支撑、文化支撑和精神支撑。

参考文献:

[1] 胡惠林.国家文化治理:发展文化产业的新维度[J].学术月刊,2012(5).

[2] 李宗桂.寻找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支撑[J].人民论坛,2013(5).

[3] 李晓华.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中国梦实现[N].人民日报,2013-09-12.

[4] 高国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阐释与教育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4(5).

[5] 刘 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精神滋养[J].思想理论教育,2015(1).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