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儒学思想范文

儒学思想精选(九篇)

儒学思想

第1篇:儒学思想范文

一、儒家产生的背景

“诸子百家”,即儒家产生的背景。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活跃。“诸子”是指活跃于当时有名的思想家,“百家”是指不同的学派。当时对诸子百家的论述较集中地文献有《庄子?天下篇》、《荀子?非十二子篇》、《韩非子?五蠹篇》。“诸子百家”都指谁?历史上有不同的说法。西汉初期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所列举的是儒、法、道、阴阳、名、墨六家。西汉末年刘歆和东汉班固所列举的是儒、法、道、阴阳、纵横、小说、名、墨、农、杂十家。但是,他们都丢掉了相当重要的一家――兵家[1]。

诸子百家产生于春秋时期,当时的社会急剧动荡,社会结构中的几个方面都发生了大的变化。

(一)经济结构的变化

经济结构的变化是从生产力开始的。春秋时期,铁器开始大量出现,这使劳动者只能用大规模的群体合作来弥补生产工具之低劣的时代骤然结束,劳动者个人用铁制作的生产工具有能力个人开垦土地。孟子所说“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2]虽然是对他理想中村社生活的设想,但这种劳动成果的分成方式――劳役地租在当时无疑是存在的。铁器的使用,使生产力大大提高,也推动了生产关系的转变。但生产关系的转化不平衡,由此引起了政治上的动荡。

(二)社会政治结构的变化

由于生产关系变更不平衡,主动变更、变更早、变更较彻底的贵族很快就富裕起来了。这些贵族,开始不满足于眼前的政治地位,一方面是为了维护既得的经济利益,一方面也是为了满足更大的贪欲,开始在政治上有大的举动。于是卿大夫凌驾于诸侯之上,“陪臣执国命”的事层出不穷。整个局面是“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3],而政治上的变化进一步影响到思想。

(三)社会群体构成的变化

政治经济的变化导致了社会群体构成的变化:首先,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原来大体上只有奴隶和奴隶主两大阶级,现在又出现了农奴和农奴主,农民和地主。其次,既出现了大量的破落贵族,又出现了大量的新贵。再次,职业的构成呈现多样化。原来只有农牧业和一些手工业,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多样化,职业种类多了。除农夫之外,还出现了职业工商者、职业官僚、职业军人、职业政客、职业谋士、职业教师、职业艺术工作者。

(四)文化的地域特色凸显出来,并汇聚到中原相互交流

当时的区域特色有:齐鲁文化、燕齐文化、燕赵文化、三晋文化、秦文化、郑卫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宋文化还有北方游牧民族文化。

以上经济、政治、社会群体构成的变化和地域特色文化的发展,必然在思想领域出现各种不同的声音。儒家在这个时期应运而生,其哲学思想在中华民族的演进历程中走过了一条曲曲折折、起起落落,却又一直占据中华民族思想不倒的道路。

二、先秦儒家主要人物及哲学思想

说起“儒家”,首先想到的是诸子百家中的“儒家”,当时孔子首开私人讲学之风,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态度,以六艺教人,“仁”“礼”并举,从而吸引众多学生,通常我们说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随着孔子思想的流传,孔子逐渐被看做是“儒”的象征,而他与那些追随他的理想,致力于整理、解释和教授古代经典,积极参与社会管理,保存和研习古代礼乐的群体,被称为儒家。孔子之后,儒家发生了变化,但是儒家的基本信条为他的弟子们所继承。并出现了孟子和荀子这样能够将其思想发扬光大的后学。先秦儒家,主要人物就是孔子、孟子和荀子。

孔子在儒家发展史上应是首创者。后世许多思想都是从孔子那里开始。其哲学思想概括如下:

第一,“礼”的理论思想。第一点是“正名”的理论,所谓“正名”,也就是根据周礼确定人的身份和地位。孔子说礼的功能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第二点是“礼之用,和为贵”的理论。《礼记?乐记》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节貌者,礼乐之事也。”第三点是关于“中庸”的理论。中庸之道贯穿孔子思想始终。他提出了“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4]。

第二,重视“仁”。在孔子的思想中,“仁”是一个比“礼”更为重要的概念。此外,“仁”是在他对“礼”的讨论中引发出来的。据统计《论语》讲“仁”104次。孔子还讲“义”“忠”“恕”,“义”源于“仁”的内在,“忠”“恕”乃“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冯友兰说:“忠恕之道就是仁道,所以行忠恕就是行仁义。行仁义就必然履行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这就包括了义的性质。[5]”因此“仁”包含“义”“忠”“恕”。

第三,政治思想。除了“仁”和“礼”之外,孔子讲得最多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为政”。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不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他认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治国方略,会逐渐培养起人们的道德观念和遵守社会秩序的自觉意识,会使百姓真诚地热爱国家,心悦诚服地接受政府的统治。

第四,“学”的思想。孔子指出,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成就自己。他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孔子自己就以“闻道”为期许。他说:“朝为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闻道”可以说是他的终极关怀,在他看来,人就是为了“闻道”而活着的,不懂得道理,人生就没有价值,没有意义。闻什么“道”呢?闻为人之道,为政之道。懂得了如何成为“仁人”、如何治理天下的道理,才能不虚度此生,才能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4]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位儒学大师。孟子学说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性善说。孟子认为人性内有种种善的成分。意思不是说人从出生就是圣人。相反他承认,还存有其他成分,本身无所谓善恶,若适当控制,就不会通向恶。孟子认为一切人的本性中都有“四端”,若充分扩充,就变成四种“常德”,即儒家极其强调的仁、义、礼、智。诸种道德都是自己的本性中固有的,而不是从外面加进来的,所以说人性是善的。

第二,修养说。孟子非常重视后天的道德修养,建立了内容丰富的修养论。他认为,道德修养首先是“存心”。孟子所谓“心”是指“四端”,也叫做“良心”、“本心”。“四端”犹如种子,很幼小,很微弱,需要精心养护才能萌发为道德,稍不小心便会丧失。因此他告诫人们要时刻注意良心的走失,做到“存心”。

第三,仁政说。孟子倡导仁政。他说:“人皆有不忍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孟子?公孙丑上》孟子的仁政主张,在中国社会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真诚的人道主义精神至今仍然闪耀着耀眼的光辉。

荀子,先秦最后一位儒家大师。荀子哲学思想吸收了战国时代更多地区的更多学派的思想和知识。所以学术内容和学术背景都显得更加丰富和宽广。其学说归纳为:

第一,性恶说。这是荀子最著名的学说。与孟子的性善学说正好相反。荀子的哲学可以说是教化的哲学,他认为,人性必须加以教化,凡是没有经过教化的东西不会是善的。荀子的论点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伪,就是人为。在他看来,“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5]

第二,礼乐说。“礼”是荀学的核心概念,在他看来,无论是对于人的化性起伪,还是对于社会的和谐有序,“礼”都是至关重要的。荀子认为,治理国家的第一要务就是要组织好社会,避免纷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人“能群”的优势,使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使国家得以繁荣和强盛。他说:“故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荀子?王制》因此,人必须要结合成群体,组织成社会,依靠群体的力量才能官天地、财万物。

第三,王制说。荀子不是讲“德治”,也不是讲“仁政”,而是讲“王制”。所谓“王制”,本来是指圣王所建立的政治制度和政权设置,但荀子在讲这个问题时却把它扩大为包括各种重大政治问题的治国方略,集中代表了他得政治思想。其政治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平政爱民;二是隆礼敬士;三是尚贤使能。[4]

以上是先秦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哲学思想的归纳梳理。

三、先秦儒家哲学思想特点

通过对儒家先哲思想的梳理,总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现实主义。也就是说他们所关心和研究的问题都是和人生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例如关于政治、经济、道德、教育等问题,而对于宇宙的本质和起源,上帝鬼神之有无,人的吉凶祸福等则很少考虑。即使谈到,也是当做现实问题来谈的。又如关于性和命这类性质的问题,孔子很少谈到,孟子和荀子虽然争论性善性恶,但仍不是把它抽象化,看做纯理论的问题,而是把它看做解决现实政治或教育问题的理论基础。

第二,中庸主义。孔子特别提倡“中庸之道”,他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也》孟子说:“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第三,民本主义。儒家的民本主义思想渊源于周初,发展于春秋时期,至孔子时遂成为儒家思想的核心,即仁的学说。古代的统治阶级,认识到为了巩固、维护它的统治,必须顾及到被统治者的利益,不能违反民意而一意孤行,否则民人会起来造反,推翻它的政权,因而在施政上有保民的思想和措施。孔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就是这个意思。[6]

四、先秦儒家哲学思想现实意义

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在谈到儒家、道家和佛教这三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时,做了形象的说明:“佛学像百货店,……人们可去可不去;道家则像药店,一个国家民族生病,非去这个药店不可;儒家则是粮食店,是天天要吃的。”可以看出,作为“粮食店”的儒家思想,对于国家、民族是非常重要性,过去的人和当今的人都需要“粮食”。实际上,儒学很多思想还留在人们心中,例如古代儒家所提倡的“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仁者爱人,博爱之谓仁。仁,相当于西方的博爱。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爱心是一切伦理道德的基础。仁爱是人类生存的保证,是永恒的主题,从古到今都不会过时的。义者也是如此,是适宜的意思,合理的意思。这是动态的概念,是发展变化的,因而义也是永恒的。礼,指礼仪、礼节、礼貌等。实际上,这是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际交往的形式与规范,只要有人类得地方,都是需要的。智,原先是指知道仁义礼,如今则把它解释为智慧、智力。信,则是指讲信用,也可以称之为诚信、信誉等。在任何社会、任何国家、任何民族、讲信用都是最起码的道德。可见,儒家“五常”经过现代阐释,都是可以继承的,其基本精神都是可以用于现代社会的。

第2篇:儒学思想范文

一、儒家修身思想的人性论基础

儒家修身思想作为一个完善的文化体系,是以人性理论为其立论依据和思想基础的。儒家关于人性的讨论历史久远,贯通古今,其人性理论集中在人性善恶、品级及二种人性等问题上。

1.性分善恶。

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孟子在此基础上对人性的性质进行了厘定,在孟子看来,人性是善的,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人性善的本质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孟子从性善论出发,指出人应加强后天修养以使先天的善性得以扩充和发挥。荀子则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性是恶的,提出了“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的命题。他说:“今人之性,生而离其朴,离其资,必先而丧之。用此观之,然而人之性恶明矣,所谓性善者,不离其朴而美之,不离其资而利之也。”(同上)荀子虽然认为人性是恶的,但是“可化”。他说:“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待礼义然后治。”(同上)“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荀子·儒效》)荀子根据性恶论,强调人们应该通过后天的道德修养来改变先天的恶性,“化性起伪”。

汉代扬雄从调和孟、荀人性善恶之争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人之性也,善恶混”(《法言·修身》)的命题。扬雄认为人性之中兼具善恶两种品性,“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同上)扬雄根据善恶相混说,认为应加强后天的修养,以为善人。进入唐代以后,李翱继承和发展了其师韩愈的人性理论,提出了性善情恶的观点。他说:“人之所以为圣人者,性也;人之所以惑其性者,情也。苦、怒、哀、惧、爱、恶、欲七者,皆情之所为也。情既昏,性斯匿矣,非性之过也。”(《复性书》)性是善的根源,情是恶的根源,性无不善,情有善有恶。人之所以有恶乃情所为,情迷乱了性。“情本邪也,妄也,”(同上)所以要“忘情”、“复性,”通过后天修养,恢复、扩充人的善性。

2.性分品级。

汉儒董仲舒的人性理论很具代表性,他提出了“性分三品”的学说。他说:“圣人之性,不可以名性;斗筲之性,又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春秋繁露·实性》)“圣人之性”是上品,纯善无恶;“斗筲之性”是下品,恶而无善;“中民之性”是中品,“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同上)可见,董仲舒的性三品说注重通过后天的修养和教化使人向善。

宋明理学的先驱韩愈也认为性有三品,他说:“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原性》)韩愈的性三品说与董仲舒没有本质的区别,同样认为上品人性善而无恶,下品人性恶而无善,中品人性通过后天教化可导善恶。

3.性分二类。

张载首先提出把人性分为两类的观点,他说:“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正蒙·诚明篇》)“天地之性”是天地共同的本性,纯一至善;“气质之性”是气聚为形而后具有的属性,气有清浊之分,故性有善恶之别。所以必须努力做“善反”的修身功夫,变化气质之性,回复到天地之性。宋明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在张载、二程人性论基础上进一步论证和完善了两类人性的理论。他说:“论天地之性则是专指理而言,论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之。”(《朱子语类》卷第四)天命之性是气质之性的本然状态;气质之性则是无命之性受气质熏染发生的转化形态,是对每个人直接发生作用的现实人性。形而上的天地之性是至善的,形而下的气质之性是可善可恶的。人应加强后天的修养,祛除“污染”,修身向善。

二、儒家修身思想的核心和判断标准

儒家的修身思想主要是围绕“仁”来展开的,所谓“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中庸》)孔子就强调:“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可谓仁乎?”(《论语·雍也》)“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在孔子看来,博施济众,行恭、宽、信、敏、惠五者于天下,这就是仁德,也是修身思想的核心内容。孟子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以仁义核心的修身思想。他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孟子·告子上》)“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孟子·离娄上》)人心是仁,人路是义,内心修养达到了仁义境界,仁就会充塞于心中。

进入宋元明清时期,张载、程颢、朱熹、王夫之等人在孔孟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向前发展了以“仁”为核心的修身思想。张载提出了“民胞物与”的泛道德主义,强调以人心之“仁”泛爱天地万物。程颢认为先秦儒家的仁学强调博施济众、克己复礼的道德修养,这还不是“仁”之体,而只是“仁”之用,道德修养应以“仁”之根本为重。明清之际的王夫之说:“‘立人之道,曰仁曰义,’在人之天道也。”(《思问录·内篇》)仁义是圣人之德,人之修身主要是行仁义,不违天道,与天合德。

“仁”是一种主观的道德修养,是一种内在的道德自觉,为仁由己不由人。但是这种主观的道德修养何以可能?孔子认为要达到“为仁”的自觉性,必须把“礼”这种外在的约制,通过“仁”的德性修养,完全变成一种内在的、自觉的道德规范。“礼器,是故大备;”“制礼以节事。”(《礼记·礼器》)礼的功用是用来调节人的行为,使人修养成器,使人完备。要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人们的一切行为都要度于礼,立于礼,约之以礼,节之以礼,齐之以礼。这便是达到了仁。孔子要求治理国家是不但要“导之以德,”同时也要“齐之以理。”(《论语·为政》)孔子在教育弟子学习时,虽然首先要“博学于文,”但也要“约之以理。”(《论语·雍也》)在孔子看来,任何修养都必须以“礼”为规范,才能真正修成恰倒好处的德性,不然,这种德性就会转化为偏执的过错了。所以他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荀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将礼看作人们言行的标准,“礼者,节之准也”(《荀子·致士》),礼是“法之大分,类之纲纪”(《荀子·劝学》),礼也是治国之根本,“隆礼重法则过有常”,“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修身》)。

儒家认为“礼”是衡量一个人修养好坏的唯一标准。“人藏于心,不可测度也。美恶皆在心中,不见其色也。欲一以穷之,舍礼何以哉?”(《礼记·礼运》)一个人修养的好坏、内心的善恶,都只能以“礼”来衡量,除了“礼”,还能用什么呢?《礼记》中还指出夏禹等六君子,“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常,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礼记·礼运》)这是说夏禹等六位国君无不谨慎地以礼行事,按照礼来彰明大义,考察诚信,明察过失,提倡仁爱,讲求辞让,向人们显示做人的常道。

三、儒家修身思想的基本模式和主要内容

儒家十分注重个人的自我修养和道德自律,即“修己”,并以此作为修身的基本模式。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修己功夫做得好,内可以持敬,外可以安人、安百姓。孔子认为,修身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人毕生坚持不懈的事情。《中庸》云:“君子不可以不修身”。“修身”乃为“天下国家九经之首。”(《中庸》)只有“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大学》)更何况“治国、平天下”呢。这就是说人只有提高了自己的品德修养,而后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从天子至百姓,一律要把自身的修养作为根本。不修己,就不能整治好家族,甚至不能行于妻子。

孟子从他的“性善论”出发,提出了一整套“尽心”、“求放心”的修己思想。“尽心”就是尽心官能思的特点,去发现、去扩充内心固有的善端。“求放心”就是要力求找回因不能“寡欲”而丧失的“善性”。可见,“尽心”、“求放心”都是讲究人的内心修养,即“修己”。荀子从“性恶论”出发,提出了“化性起伪”的修己方法。他说:“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荀子•性恶》)强调通过人的主观修养和伦理道德的实践,“起礼义,制法度”,使先天之“恶”变为后天之“善”,从而转化人的“恶”的本性,使之符合道德规范。

第3篇:儒学思想范文

传统儒家教育思想通过道德教化来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理想信念作为人们的精神追求,要实现心中的理想,必须通过不断加强自身的努力,脚踏实地的完成。儒家教育思想注重对人的道德教育,对于理想信念的实现有着积极指导意义。

【关键词】儒家教育思想;理想;信念;大学生

长期以来,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的基本教育思想,强调重学、修道以及向圣人学习,最终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的教育目标。儒家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和实践对中国传统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也长久的影响着现代教育思想并提供借鉴意义。理想与信念都是一种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理想信念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与不断追求,是支配和左右人们活动的精神动力。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对当代大学生有着重要作用。当前,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充斥着大学校园;多元文化和价值思想冲击着大学生思想。现如今,作为“90后”大学生,思想上更加个性独立,常常只顾自己的感受不考虑他人想法。更多的大学生着眼于现实,认为应“及时行乐”,追求物质享受,重视个人利益,功利性较强,将理想信念束之高阁,这些都是存在当前大学生身上理想信念缺失的表现。正是如此,儒家文化中关于“见利思义”的义利观、“慎独自省”的自身修养方法以及“自强不息”刚毅品质的教育思想都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倡导“见利思义”,培养大学生重视国家、集体利益

儒家教育思想强调“义”和“利”两种关系。“夫义者,利之足也;贪者,怨之本也。废义则利不立,厚贪则怨生,夫孺子岂获罪于民?”①“利者,义之和也。”②“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③义和利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益。当两者发生矛盾时应强调“先义后利”、“见利思义,见危授命”。④的观念。任何时候都要重视“义”,而非看重“利”。以及在利益面前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⑤“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的理想人格品质。利用“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⑥的义利观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为大义,不应计较个人得失与享乐,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提倡爱国主义、舍生取义的高尚精神,完成历史和现实的超越。

二、坚持“慎独自省”,重视大学生的自我修养的提升

理想信念能正确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以及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无论从国家、民族的利益,还是从个人利益出发,都需要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提升自身素质,脚踏实地,打好坚实基础。《大学》中提到:“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⑦《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故君子慎其独也。”儒者非常重视慎独的重要性,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重视“诚意”。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学会从细微、隐处做起,树立正确的行为导向,明辨是非,塑造完整的人格。儒家文化认为提高自我修养还要不断的“自省”,每天进行自我的反思、自我检查。孔子强调“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这些自省的方法都有古代先贤对道德完美的追求。

三、强调“自强不息”,引导大学生脚踏实地,追求真理

理想信念的实现必须要通过实践才能完成,而理想的实现往往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⑧实现崇高的理想必须要脚踏实地的完成,这就需要培养自强不息的坚强品质。《易经》“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清华大学以这句话作为校训,主要培养清华学子“自强不息”的精神。儒家以刚毅的性格,教导世人积极投入现实社会,奋发图强,以自强不息的精神不断战胜困难而实现自己的理想,鼓励人们不断奋斗。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受内忧外患,靠的就是奋发向上的精神,救民族于危亡。当前大学生物质生活条件比较优越,自强不息作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用于激励和引导大学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总结

理想信念的实现并不是一蹴而就,要实现理想必须要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毅力,才能不断战胜困难。当代大学生,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更加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当然,儒家文化强调将国家、民族利益放在首位,重视义利观培养;强调加强修身养性,重视自我道德的完善;强调自强不息,不断追求理想价值的实现精神。儒家的教育思想倡导以道德教育为主,注重对人的全面培养。在坚持理想信念的同时,也要实现儒家教育思想的时代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陈来.论儒家教育思想的基本理念[J].北京大学学报,2005(05).

[2]王易,宋友文.新形势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04).

[3]何宇红.儒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0).

[4]赵群,丛煜.儒家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迪作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03).

第4篇:儒学思想范文

关键词:川端康成;儒家思想;审美愉悦;道德诉求;理想追求

川端康成是上世纪中期日本最著名的作家,他的《雪国》、《古都》、《千纸鹤》三部小说于1968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瑞典皇家文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Anders Osterling评价他“以敏锐的感受,高超的叙事技巧,表现了日本人的精神实质”,从而把日本文学和日本文化引向世界,架起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40多年来,世界各国学者对川端康成文学作品的研究风起云涌。纵观国内外研究,几乎都集中在他的日本民族美意识特征、对日本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对西方文化的吸收上,川端康成文学与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的关联研究却很少。

中国儒家思想传入日本最早的记载见于日本第一部正史《日本书纪》和第一部文学著作《古事记》中。隋、唐以降,中国儒家思想以及文字、绘画、建筑、雕刻、佛教等中国传统文化传到日本,对日本人的意识形态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儒家思想以多种方式孕育了日本传统道德价值体系,川端不断地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着精神食粮,传统文化的养分深深渗入了他的血液。他在《我在美丽的日本》里说:“《源氏物语》是深深地渗透到我的内心底里的。”说明他从文学典籍中间接受到了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的影响。川端在东京帝国大学学习的专业是日本文学,“可以说学习日本文学本身, 从广义上看就是置身于中国文化、中国文学的影响之中。” 川端16岁为止一直和精通易学的祖父相依为命,从小耳濡目染了儒家六经之首——《周易》,对其文学创作中融入儒家思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感觉派解体之后,他全盘否定西方文学的影响,全盘吸收以儒教、佛教和神道教为综合体的日本传统文化。和日籍华人围棋名将吴清源的交往中,在吴清源深厚的中国文化修养影响下,写下《名人》等充满儒家思想的报告小说。

因此,川端康成直接或间接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在创作过程中,不由自主地融入了儒家文化精神,使其作品蕴含丰富的儒家思想内涵。川端被称为“东方美的现代探索者”,除追求日本传统的物哀、风雅、玄幽等审美情趣[7]外,儒家美学思想也是川端康成文学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从两方面来剖析其内含的儒家美学思想内涵:从人物形象上看儒家美善统一思想的审美愉悦,表现了儒家美学与伦理学一体化思想的道德诉求;在主题表达上抽象出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体现了儒家中和为美思想的理想追求。

1 人物具象篇:儒家美善统一思想的审美愉悦

儒家美学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重要标准是“尽善尽美”,强调美与善的高度统一,注重以人为本的审美理念。孔子在《孝经·圣治章》第九章说:“天地之性,人为贵。”主张自然万物中最有灵性的是人。《周易·贲卦·彖传》也有“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说,意思是细察人类的各种美好的风尚和精神,用以教化天下人民,由此说明儒家思想的核心在于人文精神。《论语·里仁》开篇就写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提出社会环境对人的成长的重要性,与仁者相处,会变得有智慧。这里的“仁”,指的是人格美,包括性格、道德、艺术等方面的修为,是人性的内在审美。儒家美学倡导人在自然与社会中加强人格修养,追求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文与质、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即“ 文质彬彬”、“尽善尽美”。

川端康成从传统文化和自身经历中领悟了很多儒家美学之人格美的精髓,重视以“善”为立足点,尊重生命和人性本能,强调人生甘苦中的多种体验。他将这些审美意趣在文学创作中加以放大诠释,提升了儒家美善统一思想的审美愉悦。在人物塑造方面,他具象出儒家人格美的个体,表现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对人性自私的超越和对于坚强生命力的赞美。

川端康成表现人物形象时注意表现人物性格的个别性、内在性和整体性,通过意识流等手法深入挖掘人物内心世界,使笔下的每一个人物都是个性十足、内心丰富的统一体。他在刻画人物形象时对人物的外形一笔带过,但却用了浓墨来书写人物的内心、精神及情感。作品的人物形象大致可划分为三类。第一类人物形象是形神丰满的凡尘俗世中的肉体与精神俱美的女主人公,她们是川端着力刻画的美善统一的人物代表,是承载儒家美善统一思想的生动的人物具象。这类女主人公一般生活在社会底层,地位卑微,却有对生活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川端从小父母双亡,有强烈的孤儿情节,从未享受过女性的温暖与爱,他在心里有一种强烈的被爱的渴望,所以他把心目中理想的女性形象具象出来,通过女主人公来向世人倾诉自己的感情需求。川端笔下的女主人公一般都有美丽纯洁的外表,有强烈的母性、善良的性格、敢于为爱牺牲和与命运抗争的善的本质。《雪国》的驹子、《千只鹤》的文字,《舞姬》的品子、《花的圆舞曲》的星枝、《母亲的初恋》的雪子、《伊豆》的熏子、《东京人》的敬子,《招魂祭的一景》的阿光、《古都》的千重子、《山音》的菊子、《河滨城镇的故事》的房子等都是这类代表性人物,她们身上既体现着外在的美又有着以善为基础的内在美。

第二类人物形象是第一类人物形象中抽离出来的非现实的灵魂附着体,似乎属于女人公的精神影子,以似虚似幻的形象演绎女主公的精神之美,“具有终极超越意味的空灵境界,体现出一种恒远的审美意识,简言之就是象征彼岸‘灵’的境界”,从而突出表现女主人公的灵魂之善美。《雪国》中的叶子是女主人公驹子的心灵之影;《千只鹤》中的雪子是凡尘中的文子的灵魂之伴;《古都》中的苗子是同胞姐妹千重子的精神之侣……她们都是为强调和补充女主人公的精神之美而存在的,在她们身上可以更多地看到儒家美学思想的善的本质。

第三类人物形象是文中的男性形象或其他配角,通过这些人物的内心自白或行为处事的对比,或衬托川端康成文学中的女主人公的外形与心灵之美,或赞扬人性之美,从而达到领悟和肯定生命的美与善的目的。《雪国》的岛村就是“塑造驹子的一个道具而已” [13]98 ,《千只鹤》中的菊治等的寂寞空虚反衬女主人公的美善统一的积极品格;《睡美人》中的山口、《山音》中的信吾、《湖》中的银平、《一只胳膊》中的“我”等男性形象都是为了表现人性的本能,否定人性中的丑陋,反衬生命和人性中美的部分;《名人》则是川端文学里面唯一一部以男性为题材的小说,主人公秀哉名人在围棋告别赛中表现出的锲而不舍、勇于进取的精神正是儒家调和论的精神之美……

川端康成以儒家美善统一思想为主线塑造了以上三种人物形象,使主人公的具象描绘清晰明了,讴歌了女性的美丽和在艰苦环境中对爱与温暖的执着追求的乐观向上、善良隐忍的精神风貌。这种美不仅属于日本女性,同时也是全人类之美。川端通过儒家美善统一原则塑造的人物形象提升了儒家美学的审美愉悦,表现了儒家美学与伦理学一体化思想的道德诉求。

2 主题抽象篇:儒家中和之美思想的理想追求

儒家思想的天地转化观认为,万物随时处于变化、对立的状态之中,却又向着各自的方向转化着、互补着,以期达到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这种和谐状态就是儒家思想的中和。万物如能达到中和,天地便各得其所,万物也生生不息。中和是宇宙万物存在的最佳状态,是万物相互协调而达到的一种理想化状态。汉代董仲舒认为:“中者,天之用也,和者,天之功也。举天地之道,而美于和”(《春秋繁露·天地阴阳》),意指中和作为天地之道,使四季轮回,生命繁衍不息,表现出矛盾对立统一却又和谐共存的特质,而万事万物具有不偏不倚、相反相承的特质时,宇宙万物都是美的。这种美的状态就是儒家美学思想的中和之美。“中和之美是一种普遍的和谐关系、关系形态或结构。”中和之美思想是儒家美学思想的核心,不仅表现在艺术领域,还表现在人的道德修为等层面。中和之美思想以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为目标,是儒家美学思想的最高理想。它包括自然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对立统一的和谐之美。

川端康成对美有着独到的领悟:“美,一旦在这个世界上表现出来,就决不会泯灭。”他认为美只存在于少女、孩子和频临死亡的男人身上,这三者都是弱美形象,和儒家主张的“温柔敦厚”、“阴柔为美”的中和之美思想是一致的。他受儒家中和思想的影响,将感受到的各种美的事物以中和之美的原则以永不泯灭的形式注入其作品之中,对宇宙之美做了完美的注解,进而完成人与自然、社会与人的美的和谐互动,对生死转换的体验也提升到了美学的高度。

川端康成在作品中常表现出孤儿情结的无以为家的漂泊感,在爱与死亡间游离是人类共同的宿命,而以女性为表征的大自然则成为人性回归的精神家园。他用充满悲而美的语言来表现自然界的生命和人性,在万物的中和之美中寻求到生与死的凄美哲学体验。川端文学里严峻的生死之间并无难以逾越的鸿沟,可以说他的文学的两极性就是生的赞歌与死的彩绘。因此,川端文学的主题可以概括为两个:生的中和之美——爱与温暖的家园追寻;死的中和之美——死亡的美学思考。

关于生,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个严肃的话题。川端自幼丧失多位亲人,从记事起就不停地参加亲人的葬礼,被戏称为“参加葬礼的名人”。体弱多病的他几乎是吃百家饭长大的,从小就对生的不易了然于心。他潜意识中极度渴望爱与温暖,于是他把这种渴望写进作品中。在生的中和之美——爱与温暖的家园追寻过程中,大多把女主人公安排在优美宁静的自然环境中生活。川端认为自然对人而言“从中可以看见自然的生命, 领悟人生的哲理, 吸取宗教的精神。” 川端康成对大自然的敏锐感受以及对这种感受的深邃的艺术表现,构成了儒家中和之美的独特审美视角。他“以其细腻而敏锐的笔触, 在自然与人生、自然与人情的描写中, 不仅展现了作家自身对人生复杂而深邃的精神感受, 而且, 也把日本文学对日本人精神实质的展现, 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度。” 川端在自然中感受人生的同时,用重彩描绘的是在这样美丽的环境中的女主人公们对生活和爱情的执着追求。在她们身上,川端倾注了自己的美学追求和人生理想。她们依据不同的情况和时间,在爱情中或进或退,在人生道路上或停或向前,都符合儒家中和之美思想中的依时而中的时中思想。在自然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互动中完成爱与温暖的家园的追寻之梦。

关于死,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无法逃避的宿命。川端在累累白骨中度过大半生的个人体验使他对死比一般人有着更深刻的认识。敏感的生存意象和死亡体验驱使他沉醉于生与死的艺术境界,重视生命及其死亡的伦理意义和价值,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美学思考。川端认为死是最高的艺术,而艺术的极致就是死灭。死亡美成为川端文学的独特审美形式之一。生的对立面就是死,物极必反是儒家天道观下的中和思想的表现。生与死的对立在川端眼里变成了相互衔接的流动的两极,在相互转化中完成宇宙间生命交替与延续。他强调的是死亡的伦理意义和美学价值,在其中找到一个适中的切入点来表现到极致。如《雪国》中的叶子之死就是为了保留其精神的纯洁与完美;《睡美人》中的老人之死是为了让沉睡少女的美丽在死亡的老人心中永恒;《千只鹤》中的文子的死是想让在世俗眼中的少女通过死回归美学与伦理学高度统一的美善行列……将唯美的追求与生命的终结、真实的人生与死亡的虚无互相矛盾着的对立体在作品中达到理想的和谐统一,以中和之美的姿态超越一切有限的现实苦难,使生命走向无限的永恒。

川端康成在表现生的赞歌与死的彩绘的主题时,其情感、美学思想、价值观、灵魂深处的渴望和大自然、社会相呼应,让生命和人性的情理反思、生死意象的表层中蕴涵着生命和灵魂的挣扎与拯救意义融入宇宙万物中,达到儒家的“天人合一”、“天人同构”的中和之美的最高境界。从而在主题表达上抽象出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体现了儒家中和为美思想的理想追求。

川端康成善于“发现存在的美,感觉已经发现的美,创造有所感觉的美”,在文学创作中将日本传统美意识融入人物形象塑造中;运用传统和西方意识流等手法,切断时间空间而再构造,细致描绘出人物内心的情感,多层次地表现人物感情的柔美。其作品包含了东西方多维度的美,如一首华美绝伦的变奏曲,含蓄隽永、优美雅致。儒家美学思想就如川端作品众多美中的一朵尚待世人欣赏的奇葩:在人物形象上塑造了儒家美善统一思想的审美愉悦,表现了儒家美学与伦理学一体化思想的道德诉求;在主题表达上抽象出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体现了儒家中和为美思想的理想追求。儒家美学思想演绎了川端康成文学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美的和谐互动,升华了生与死的凄美哲学体验,阐释了超越时空的生命和人性的美丽与憧憬。

参考文献

[1] 高明士 编.东亚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儒家思想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 王家骅.儒家思想与日本文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3,21]川端康成.我在美丽的日本[M].叶渭渠,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243,270

[4] 羽哉.中国と川端[G]//成蹊大学文学部纪要,1997,03:37

[5] 周阅.川端康成文学的文化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6] 长谷川泉.川端康成论[M].孟庆枢,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

[7] 叶渭渠.川端康成评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8] 陈昭英.儒家美学与经典诠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9] 何乃英.川端康成小说艺术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0]何乃英.川端康成小说的人物塑造.文史哲[J].1995, (05):95 100

[11,13,15]川端康成.独影自命[M]. 叶渭渠,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8,247

[12]灵与肉的变奏曲—解读《雪国》中的女性想象.世界文化[J].2009,(07):42

[14] 张国庆.中和之美——普遍艺术和谐观与特定艺术风格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50

[16]王立名.对人性归宿的东方式思索—谈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小说的主题.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J].2010,26(10):113 114.

[17]长谷川泉.川端康成论[M].孟庆枢,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

[18]川端康成.川端康成散文选[M].叶渭渠,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8:274

[19]韩贞全,吴舜立.“川端文学”的自然观.日语学习与研究[J].1995,01:51

[20]叶渭渠,千叶宣一,纳德·金主编.不灭之美[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 ,1999 .

第5篇:儒学思想范文

人文环境,创造了著名的儒家文化。其“修身”“仁爱”“自省”“慎独”等内容,对培养当今中小学生的基本生活准则、遵守日常社会规范的态度以及自我控制的教育,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较大作用。

一、应该为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健康良好的社会环境

当今青少年物质生活优越,文化生活丰富多样,容易导致他们心灵脆弱,孤僻自傲,无组织无纪律。不健康的社会文化及人文环境让他们沾染了一些陋习,人格出现严重缺失。

文艺创作部门,应该选取健康向上的文化素材,进行必要的剪辑整理,以符合青少年的心理方式全面宣传推广,把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念灌输给下一代。

二、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充实和丰富中学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性

儒学思想中一些优秀思想成果拥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其中“仁”“礼”“信”“义”“忠”“孝”“自省”“慎独”,如果剔除其功利色彩的糟粕,其合理因素有益于培养当今青年遵守日常社会规范的态度及自我控制的教育。

儒学思想对中华民族有巨大影响,构成民族共同心理和主要的思维方法。在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一直是封建思想核心,成为正统理念。

儒学思想有如下特点:

1.崇尚礼义,主张以礼治国,反对严刑酷法。

2.弘扬“仁”,力主“仁政”治国,反对暴政。

这些思想对于维护人们的和谐共融,维系社会的稳定繁荣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当然,古圣贤的思想不能解决当今社会存在的问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它只能给我们一些思考的路子。

三、学校、家庭、社会互相配合,综合治理

学校教育相对封闭,这就难以形成学生健康的人格。家庭教育方面,一些父母过分重视文化成绩,忽视对孩子道德心理的培育,没有认识自我责任,对孩子过于溺爱,不重视培育基本生活习惯和教养,造成青少年儿童的压抑感、自卑感,不能使青少年儿童获得全面的发展。

社会中一些不良风气、腐化堕落的生活方式、腐朽思想污染着青少年的心灵。全社会要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为青少年提供丰富健康的精神营养,把正确的道德观念灌输给下一代。

儒学思想的合理成分有利于德育工作开拓新思路,但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有着巨大差距。因此,我们要明确教育的基本任务: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和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引导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社会主义

觉悟。

四、构建和谐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社会的两大潮流,但地区冲突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究其原因,无非是价值观的冲突。思想的不认同又是造成价值观不认同的直接原因。要保证持久的和平就要有被全世界接受的思想来消弭文化差异,具有能消弭文化差异的能力并不代表就一定能消除文化差异。

以“仁”和“爱”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与世界三大宗教的教义是互通的。无论是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还是佛教,它们的主旨都是导人向善的。这与儒家思想的核心是统一的。

儒家是一种学术思想,是一种世界观和价值观。它不会被以宗教为载体的思想所排斥。信奉任何宗教的人都可以再接受儒家思想,这不会违反宗教中忠诚的要求,这也是其他三种思想所不具备的长处与优势。儒家思想的当代价值受到了重视。

儒家思想的当代价值,不仅在于消弭价值观差异。儒家思想可以成为社会的剂和行为规范。“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道德规范在今天维系社会的和谐稳定还是很适用的。

21世纪,人类面临文明之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间的冲突,这些将危及人类文明的健康、持续发展。儒学文化价值体系、把个人融入社会的价值观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必须加以弘扬。因此,必须倡导儒家的多元文化冲突融合、“和而不同”的文明观。各文明、各民族之间,应该按照“和而不同”的原则、“和为贵”的思想以及“和爱”“和处”“和善”的精神来解决矛盾,减少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之间的冲突。

提倡个人与社会整合的伦理价值观。西方个人主义和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价值观,虽然在西方历史上产生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为社会带来严重的弊端,为克服个人主义的弊端,倡导社会优先于个人、个人与社会整合的价值观,做到“立己必先立人”“达己必先达人”,减少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冲突。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人与自然的对立,给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极大破坏。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要遵循儒家“天人合一”“仁民爱物”“万物并育”的思想,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

总之,我们应该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实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改变德育工作中的教条化、格式化倾向,缺乏实效性等情况,充分发挥创新思维,批判地吸取、借鉴儒学思想的优秀传统道德观,充实和丰富德育工作,发掘精华,古为今用,提高德育实效性,推进德育工作在对优秀的传统文明成果的继承中健康发展,

第6篇:儒学思想范文

关键词:颜炳罡;民间儒学;官方儒学;精英儒学;政治儒学

一、颜炳罡民间儒学的提出过程

颜炳罡先生是儒学与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的大家,也是民间儒学研究领域的权威。作为复圣公颜子第七十九代孙,同时又受很多儒学大家的影响,颜先生对儒学和中华文化有着深深的价值认同和责任担当精神。在当下可查的资料中最早提出“民间儒学”这一概念的便是颜炳罡先生于2005年在国际儒学高峰论坛上发表的《民间儒学何以可能》,他不仅是研究民间儒学思想的代表人,也是践行民间儒学的领军人。

20世纪90年代以来,颜炳罡致力于新儒家的研究,尤以牟宗三先生的思想研究为多。从颜先生2003年发表的《以梁、熊、牟为例看当代新儒家“反”“孤”“狂”的三重品格》一文,也可以清楚看出他的儒学立场和态度。正是受到早期梁漱溟、牟宗三等人的 “乡村建设”及其一系列讲学活动的启迪和当代新儒家孤往精神的感染,1996年颜炳罡先生和几个研究生一起在山东大学洪家楼校区创办了“经典读书班”,通过诵读儒学经典,推广和普及儒家经典,承续和弘扬儒家文化。在大学中创办“经典读书班”,这便是颜先生民间儒学思想的初步萌芽。

在2003年发表的《“儒学与当代社会双向互动”刍议》一文中,颜炳罡先生进一步提出了,“儒学本质上是生活的智慧和现实的学问,是人伦日用规范之道,因而它只有在现实中,在百姓日用人伦具体生活实践中,才能找到用武之地和力量的源泉,并由之生生不息和创进不已。” 这是颜先生民间儒学思想逐步形成的体现。

为突破校园“经典读书班”的局限,颜先生于2006年底发起创办了《心灯》报纸,随后参与创立尼山圣源书院和复圣书院,这些民间儒学平台的建构,成为了颜先生民间儒学思想的重要载体,更好地促进了大众儒学、草根儒学、生活儒学、实践儒学的开展。

二、颜炳罡民间儒学的基本内容

颜炳罡先生于2005年发表的《民间儒学何以可能?》一文可谓他对民间儒学的集中阐释。他认为,“民间儒学即儒学的民间形态。它既是传统民间儒学的延续,又是新的历史时期应对人类问题对儒学的新发展。扎根于民间社会,切合于民众生活,贯穿于民众的伦理实践过程是民间儒学本色,大众化、草根化、世俗化、生活化、实践化是民间儒学最基本的特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民间儒学也可称为大众儒学、草根儒学、世俗儒学、生活儒学、实践儒学。”

在此文中,他通过民间儒学与官方儒学、精英儒学、政治儒学等的辩证关系,深刻的阐释了民间儒学的基本特性。

(一)民间儒学和官方儒学

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的两千年多年间,儒学成为了国家意识形态的代名词,儒学的官方化虽然对儒学的普及和推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同时却极大的侵蚀了儒学的真正精神,使儒学变成了一滩毫无生机的死水。随着中国结束了封建统治,儒学的官方化也逐渐解体,但官方儒学留下的消极影响至今还被那些激进的反儒学复兴之人诟病。

颜先生认为,相对于官方儒学来说,民间儒学既不是政治的附属物,也不是用来操作政治的原则,而是以民间为本位,以心系民间、面向民间、服务民间为宗旨,以源于民间、依靠民间、植根民间为本色的“草根性”儒学。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官方儒学仍存在,民间儒学也不是官方儒学的异己力量,只是说民间儒学不依赖于官方儒学而存在,而是从民间生发、诱出,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生活智慧。

(二)民间儒学和精英儒学

在儒学官方化以后,非官方儒学并没有消失。两汉经师更相授受、唐宋书院讲学等等“经生文士之业”,便是精英儒学的体现。精英儒学的出现使得儒学有了精致、缜密、庞大的逻辑体系和理论说明,构筑出千百年来儒学之传统,使得儒学推陈出新,代代相传。但这些深奥的儒学典籍大部分只发挥作用于书院、宫廷等精英大儒身上,很少被民间大众所接受。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精英儒学并没有充分起到化民成俗的作用。在当代社会,精英儒学或者说学术儒学仍然曲高和寡,高校、科研机构、学术团体等精英组织自成一个世界,缺乏和民间社会的良性互动,儒学研究离普通百姓的现实生活越来越远,也必然不会被大众所关注所接受。

“相对精英儒学或者学术儒学而言,民间儒学是大众的而非精英的,是通俗的而非学术的,是生活的而非理论的”。颜先生认为,民间儒学“重下贯而非上达”“重宣介而非学究式研究”“重述而非作”。民间儒学当然也不是精英儒学的反对力量,而是使精英儒学更好发挥其传承作用的强大力量。精英儒学也只有保持和民间儒学的良性互动,才不会永远停留在形而上的天国,才能化知为行,从而真正体现出儒学的真精神。

(三)民间儒学和政治儒学

封建时代的中国,从国家意识形态和政治架构到平民的日常生活,儒学都保持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儒学的政治化成为了官方化的必然要求。然而21世纪的今天,已不同往日。像政治儒学这样具有强烈政治色彩的儒学设计,不论在政治制度层面还是意识形态层面,它所遭遇的挑战都是难以想象的。在儒学的未矸⒄刮侍馍希政治儒学这一构想有利于儒学在当代的新探索,但想要通过政治制度的重构与设计,来实现儒家的王道理想式的民主政治,这很可能会威胁儒学本身的发展。

颜先生给出了答案,“儒学在当代中国果真欲获取生存权与发展权,最好在当下规避政治”。但应该明确的是,规避政治,并不意味着民间儒学不关心政治,而是指不依附权势。倘若儒学不从权势的附庸中走出来,那么其自身永远也没有独立性,往往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儒学规避政治,并不表明放弃了儒家“以道易天下”的社会理想,而只是将自己的政治诉求和社会理想通过民间社会来呈现。正如颜先生所言,“儒者,深入民间,化民成俗,恰恰是现在为政的最好方式”。

(四)民间儒学何以成立?

近代以来,市场经济所带来的效益优先原则和强烈的竞争意识确实使民间儒学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新社会新时期下,如何弥补儒学在新文化运动中形成的断裂,搭建儒学和现代文化的桥梁也成为民间儒学应该担负的重要使命。颜先生也对新形势下民间儒学何以成立给出了他的建议。

第一,依靠志工。民间儒学不能仅仅依靠个别学者专家的学术实践活动,更多的是靠志工来宣传推广。现代的儒者不能再仅仅怀抱着“为帝王师”的空想,更多的是要踏踏实实做一名“视传道为己任”的志工。近年来,儒学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成为了一种热潮,大批的儒家学者、有文化修养的企业家积极投身于民间儒学的事业中,成为了推动民间儒学开展的坚定力量。

第二,重开读经与讲学之风。重开读经之风,深入民间讲学是民间儒学开展的重要工作。读经与讲学不仅是普及推广儒学的重要途径,也是最基本的形式。颜先生的“经典读书班”、“四书原典”公益讲堂、“乡村儒学讲堂”都是读经与讲学的典范。

第三,编印通俗儒书。古往今来,儒学经典大都是精英化、学术化,可以被大众百姓所接受的寥寥无几,晦涩、繁杂、深奥的儒学经典阻隔了儒学走向民间。民间儒学的实质便是将晦涩难懂的儒学经典转化为百姓人伦日用能知、可知、可行、能行之学。因此,编印简单易懂的儒学著作并广而散发就成为民间儒学开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第四,建书院,开讲堂、设会所。书院、讲堂、会所就是民间儒学传播的重要场所和基地。颜先生参与创办的尼山圣源书院和复圣书院、在村庄里开设的“乡村儒学讲堂”等,都是他民间儒学思想普及的主阵地。书院、讲堂的兴起为儒学的大众化、草根化、生活化、实践化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第五,制礼定仪,化民成俗。儒学本就是一门教人如何为人的生活智慧。儒学深入民间、融入民间、化民成俗也是民间儒学的应有之义。

三、民间儒学的提出对当代社会的意义

(一)丰富了儒学的当代探索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崛起”所带来的民族自信使人们普遍开始重新关注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从不少企业家鼓励员工背诵“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到“以儒经商”、“以儒治企”,从不少乡村干部鼓励村民学“论语”、“孝经”到“以儒治民”、“以儒治村”,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的春天正在到来。民间儒学的开展应运而生。

在现代化的今天,传统文化都面临着如何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任务。只有将优秀传统文化归于民众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中华文化的整体复兴才能真正实现。颜炳罡民间儒学思想正是立足现实、与时俱进的典范,它的发展和完善极大地丰富了儒学在当代的探索。

(二)带动了儒学的民间开展

正如颜炳罡先生所言,“儒学从来就不是少数哲学家、思想家、历史学家的奢侈品,而是民众的生活向导,是人们的生活规范系统。”让儒家从神圣的高等学府、科研机构中解放出来,让人们关注到儒学并非是官方的而是民间的,并非是学院精英的而是普通大众的,使儒学真正走向现实生活,走民百姓,使儒学成为百姓日用之学,成为愚夫愚妇能知能行之学,是儒学发展的当务之急。

颜先生民间儒学思想的发展和一系列实践活动的开展,极大的带动了儒学在民间的开展。“儒家的学问是人的学问,是人伦日用之道”,颜先生的“读经班”和《心灯》报纸等平台的构筑,便是化“百姓日用而不知”为“百姓日用应知、能知、可知、所知”的强大力量,这也正是使儒学灵根走进民间、植根民间,使儒学真正实现大众化、草根化的有效手段。

(三)促进了民风民俗的改善

社会上的人,古往今来,无论是平民还是贵族,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健康还是残疾,总要去面对日常生活上的各种规则规范,师友关系、上下关系、左右关系、前后关系等等,这些关系构成了人们日常生活规范的全部。“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儒家给予人们的就是处理这些关系的基本原则,简单来说正是教人如何做人,以何为人的生活智慧。

这种“化民成俗”正是颜先生民间儒学思想的最大价值。山东泗水县圣水峪镇小官庄村的“乡村儒学讲堂”就是其中一个成功的范例。颜先生从人们普遍关心的孝道开始,用故事化、生活化、互动化的方式授课,坚持了短短一年时间,大大改善了整个村庄男女老少的道德面貌。这种“乡村儒学讲堂”的开展不仅符合国家倡导的“文化治村”要求,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乡村的民风民俗,对当代社会的一些不良风气也能起到一定的改正作用。

四、结语

21世纪以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直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更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当务之急。正如所言,“夯实国内文化建设根基,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从思想道德抓起,从社会风气抓起,从每一个人抓起。……要让13亿人的每一份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要真正做到让每一份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民间儒学的普及和推广必然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颜炳罡.以梁、熊、牟为例看当代新儒家孤、反、狂之性格[J].文史哲.2003(02)

[2]颜炳罡.“儒学与当代社会双向互动”刍议[J].孔子研究.2003(05)

[3]颜炳罡.儒学:从来就不是少数哲学家的奢侈品[J].国学.2007(10)

[4]颜炳罡.由学术殿堂走向民间社会 2014年新儒学主流倾向显现[J].人民论坛2015(03)

[5]颜炳罡.2015年新儒学“一体两翼”l展格局[J].人民论坛.2016(03)

[6]颜炳罡.“乡村儒学”的新挑战[N].人民政协报.2016- 02-22(009)

[7]颜炳罡.斯文重建从“根”做起[N].社会科学报.2016- 06-16(005)

[8]颜炳罡.民间儒学何以可能?[A].北京:2005年国际儒学高峰论坛专集[C].2005

[9]颜炳罡.生命的底色[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5

第7篇:儒学思想范文

【关键词】内容互补;内在统一;哲学主体

[abstract]The Chinese philosophy studies as a whole, the article support intrinsic supplementary said that this viewpoint does not regard as the Confucianist Taoism’s difference the supplementary premise, moreover regards as the Confucianist Taoism identity essentially is the supplementary premise, is in a unified intrinsic logical foundation, constituted a Chinese philosophy intrinsic logic link respectively. Meanwhile the Confucian said that two thought intrinsic supplementary as well as the Chinese philosophy basic spirit which manifests in the supplementary process regard as are the Chinese philosophy main bodies.

[key word]Content supplementary; Intrinsic unification; Philosophy main body

前言

当我们把中国哲学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时候,面对纷繁复杂的历史文化资料,就有必要提出中国哲学的主体是什么的问题。对此问题,一般有三种看法:儒家主体说,道家主体说,儒道互补说。其中第三种观点看似公允,认为儒道两家共同为中国哲学的主体。但是一经分析,又分为两种,即外在互补说,此观点承认儒家道家各自是独立的派别,认为它们本质上的区别性是互补的前提。另外一种情况是内在互补说,此观点不把儒家道家的区别性看作是根本的互补的前提,而把儒家道家本质上的同一性看作是互补的前提,认为它们是内在的逻辑上的互补,儒家道家是在一个统一的内在逻辑的基础上,各自构成了中国哲学内在逻辑的一个环节。同时认为儒道两家思想的内在互补以及在互补过程中所体现的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是中国哲学的主体。本文支持此观点,并试述其理由如下。

一、中国先民的天道观念作为儒道两家思想的共同源泉,给两家思想的内在互补提供了可能性

天道观念在先秦诸子之前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原始的天道观念、神道天道观念、以及在哲学意义上的天道观念。

在原始的天道观念中,中国先民以一种万物有灵论的观点来面对世界,认为就如同人的背后有灵魂作为主宰一样,在世界的背后也有一个作为万物的最高主宰的天道。

神道天道观念,遮蔽了原始天道中的必然性,强化了人格神的意义,把天道主要理解为有意志的人格神。神道天道观念的基本精神和意义就在于与天道相沟通,但是这种沟通只是特殊人物的特权。这种思想肯定了特权意义存在的合理性,反映了社会等级制的出现和合法化的过程。

哲学意义上的天道观念,是对原始天道观念中规律性意义和必然性意义的回归,是对人格神意义的扬弃,其核心观念认为天道是一个规律系统。这样的一个规律系统内在地含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天道的存在是不同方面、内容、时间构成的一个结构性存在。其二是天道存在是必然性的、规律性的存在,天由人格天回归到了自然天,有意志的主宰者发展成了客观必然性,此客观必然性通过天道存在的结构表现出来,承认世界的统一性以及万物的差别性和等级性。

总之,这三个阶段的发展为先秦诸子的学说准备了两种意义上的文化前提,即,一方面为先秦哲学本体论提供了思想内容,一方面也提供了最基本的思维方式,此两个方面的交互作用构成了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基本精神。儒家道家作为先秦诸子学说的一部分,面对春秋末期“礼坏乐崩”的时代课题,从中国先民的天道思想中汲取营养,同时中国先民的天道观念作为儒道两家思想的共同源泉,给两家思想的内在互补提供了可能性。

二、儒道两家在思维方式上是内在互补的

中国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是心理与文化的辩证法,它反映的是人的生存的基本矛盾,儒家和道家各自回答了人在存在中两个方面的问题。儒家向人们提供了人的存在作为超越性存在之所以可能的文化上的基础和原因,而道家则向人们提供了人的存在作为超越性存在之所以可能的心理上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儒家和道家的关系,从逻辑上讲,表现的是人的存在作为超越存在,在精神境界与心理体验上的超越性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同人的存在作为超越存在,在现实伦理生活中实践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的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从思维方式上说,表现的是时间性思维方式与空间性思维方式的内在互补。

时间性、空间性是人的存在的两种基本方式和自我反思的基本中介。以万物同为物的空间并存关系为中介,在此关系中寻找万物同为物的统一性说明即形上基础的说明,此即空间性思维方式;从万物在时间上的历史发展为中介在万物自我时间发展过程中,寻求万物同为物的统一性说明,此即时间性思维方式。但是这两种思维方式本质上都是人反思自身时的片面的思维方式,而人的反思应该是两种思维方式的互补。中国哲学的发展正是表现出了时间性思维方式以空间性思维方式为基础,而统摄空间性思维方式,两种思维方式内在的互补和统一的过程。

转贴于  三、历史发过程中儒道两家在内容上的互补

在先秦诸子学时期,儒道两家在文化上虽然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形态,儒家侧重表达天道观念的伦理意义,而道家侧重表达天道观念的本原意义,但是儒道两家哲学的创始人在心灵体验上的统一性、儒道两家学者情感上的相通性和同情性以及在最高人格意义上的人格境界的理解的统一性,是此时两家文化融合的表现。对于天道,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而孔子也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儒道两家学者在心理感受上的一致性表现了他们对人性本质的理解的一致性。

在魏晋玄学时期,玄学家们在一种文化意识上,已经自觉到了儒道两家的统一性问题,而且他们对此统一性的了解并不在于外在文化形态,而在于内在的精神实质上的统一性。他们认为两家在哲学本体论问题的精神实质上是统一的,在性与天道的问题上,儒道两家是一致的。因此他们把两家之(下转第164页)(上接第186页)间的关系把握为在性与天道问题上的统一性。同时,他们用道家的形而上学思想,深化了儒家的思想,

为儒家文化进一步阐明了形而上学的基础。

在宋明理学时期,中国古代传统哲学形态达到了极至与完美。实现了思想理论内容上儒道两家的融合。而且是以一个统一的文化形态来体现的。这种融合表现在宋明理学的全部的丰富的内容之中。如本体轮种周敦颐的“无极而太极”等等,因此宋明理学时期,是儒家道家的思想在外在文化形态以及内在精神实质两方面的真正融合。

儒家和道家之间的内在互补所建立起来的,是一个比较完备的心性学说。以任何一方为中心的做法都是片面的,只有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内在互补性才真正揭示了人的存在:既是心理体验的存在,也是现实伦理生活的存在。儒家和道家的关系在本质上和逻辑上是内在的统一性关系,而人的生存是儒家和道家统一的基础,它们之间的差异性是在统一性的基础上人的生存矛盾的内在发生。综上可知,儒道两家思想的内在互补,以及在此互补过程中所体现的心理与文化的辩证法是中国哲学的主体。

参考文献

[1]林安梧.儒家与中国传统社会之哲学省察[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

第8篇:儒学思想范文

关键词:美学思想 共性

先秦是中国美学思想体系的发源期。先秦文化学术的特征是诸子立说、百家争鸣,其思想最终划分为儒家与道家这两大主脉。孔子思想核心的“中庸”决定了儒家思想具备兼收并蓄的功用。老子开阔的视野,决定了虚怀若谷的道家思想体系。汉儒说诗,是因为儒家精神的特征就是现实主义。老庄著作则有理想主义的成分,沉浸在自己营造的哲学意境中。二者之间的差异自是明显的,但这二者之间又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共性也是可以通过深度对比而求得的。

一、同属“求道”派

西周的覆灭促使人民对天下兴亡有了更多思考,“庶人不议”的传统观念被打破,“处士横议”的风气盛行。诸侯争霸为思想的多元化提供了社会条件,维护封建宗法制统治的周礼被极大地破坏,社会处于动荡之中。这就要求知识分子对社会和人事万象进行广泛探讨,如何治理国家、教化民众成为主题。

儒家一贯以现实主义为显著特点,美学思想亦如此。孔子思想中的“仁”、孟子强调引申到政治的“仁政”、由老子尊崇自然的美学思想扩展开的“治大国若烹小鲜”等种种观点,都说明儒家与道家都是属于“求道”派,即以现实为出发点,思考治国、治民和治心的根本之道。

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儒家和道家影响中国美学最为深远之处在于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具体说来,儒家在天人关系上以人为本,因此注重社会问题的解决,强调人的群体性;在社会关系上以大众为本,表述为政府与民众关系就是以民为本。儒家是充分肯定人的,因此也充分肯定人的精神美和人格美,在审美活动里也十分注重强调作为审美主体的人的作用。孔子的“诗教”观、荀子的“乐教”观,都说明人要想获得一定的审美体验,都是要从人自身出发,培养人内在美好的道德品质,才有可能获得美的享受。

道家老庄以人为本,是以人的精神生命为本,而非以外物为本,是以个体心灵为本,而非以社会观念为本。老子倡导一种至高的“道”来消解人们的价值观,他的美学思想也是全部围绕他的“道”来展开叙述的。庄子更是“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他本人就是对他美学思想最好的阐释,在人的精神现象里做出畅其宏致的阐发,赞颂美的人性。

尽管立论的角度和层面不同,但儒家和道家的美学思想都是以“人”作为重要出发点的。

三、先质后文,文质彬彬

先秦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首先是从事物的内容上,然后再从形式上,观察、判断与肯定美的,主张先质后文,文质彬彬的。

在社会美方面,儒家与道家统统肯定美与善的存在,且强调美的内容必须是符合自己所要求的“善”的。

例如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孰美孰恶?成者为首,不成者为尾。”由于阶级立场、世界观的不同,儒家与道家各自所认定的“善”“美”其内涵有所不同。在孔子的观念里,不管在社会生活的哪一点上,合乎“仁”的标准,那才是美的、善的。反观道家,竭力宣扬“道”是美的极致:

老聃曰:“夫得是,至美至乐矣!得至美而游于至乐,谓之至人。”

在艺术美方面,儒家认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本是论人,推广到论文论艺,则是要求内容与形式的完美、和谐统一,甚至儒家有时是过于重视内容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形式美。

道家反对过度追求审美和享乐,理想的音乐和文艺是“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四十一章》),只有体味到如此至美之境,才有益于社会和谐与人民身心和谐,因此道家追求朴素清淡的生活方式。老子是重质轻文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强调实际价值,反对表面的文饰。

在审美与功利关系的认识上,儒家与道家达到一致,具体包括在文与质、言意心、内容与形式等命题的探讨中,总体上说,是重质、重心重意、重内容,但是也并非简单地否定另一面。

第9篇:儒学思想范文

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从事丧葬行业的司仪,后来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它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

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儒学”、“儒家”、“儒教”这些概念要分清。儒学作为一种学说,儒家作为一个阶层,儒教作为一种信仰,三者相同也不同,需要区分开来。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