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肝胆外科范文

肝胆外科精选(九篇)

肝胆外科

第1篇:肝胆外科范文

英文名称:Journal of Hepatopancreatobiliary Surgery

主管单位: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温州医学院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浙江省温州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7-1954

国内刊号:33-1196/R

邮发代号:32-107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9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第2篇:肝胆外科范文

【关键词】 肝胆外科;护理方法;风险分析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安全意识的增强,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要求日益增高,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在临床医学上,肝胆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而且在肝胆外科中,危急病人和老年患者的比重偏多,存在的护理风险比较高,如果护理工作疏忽大意,就会产生医护纠纷,给护理人员和患者带来很大的困扰。在当前阶段,医院护理人员的素质高低不一,对护理安全认识不深,又因为受到医院现有医疗设备和环境的限制,肝胆外科的护理质量得不到保证,护理人员的工作受到了阻力,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也比较低。本文在此根据临床护理实践经验,对护理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进一步对如何提高护理质量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在此作如下分析:

1 肝胆科护理存在的问题

1.1 护理人员存在的问题 肝胆外科护理比较繁琐,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还经常会伴发并发症,护理起来也更加有难度。有些护理人员对待护理工作没有责任感,缺乏安全意识,在工作上没有足够的耐心,因为工作压力以及受到环境的影响,对待患者常常存在不满和发泄的情绪,没有和患者取得良好沟通,不了解患者的需要,而且在书写护理文书时也马虎了事,这样就很容易引发医疗纠纷。另外,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不够高,操作不够娴熟,会影响到患者的抢救时间。还有的患者对药物知识掌握不够全面,不能灵活用药。这些护理人员存在的因素都会让护理质量大大降低,让患者满意度下降。

1.2 患者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肝胆外科,很多患者都是重症患者和高危患者,而且时间都比较长了,护理风险就比较高1。这几年人们的健康和法律意识逐步提高,护理工作一旦出现问题,患者和家属由于缺乏医学知识,情绪反应就会特别大,如果不能很好地沟通,就会产生纠纷。

1.3 医疗器械和护理管理方面的问题 医疗器械和护理管理不完善也是影响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医疗器械的落后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抢救效果。而且医院的护理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就无法明确责任,如有突发事件发生缺少有效的应急措施,护理人员缺乏专业技术培训,不能完全胜任护理工作2。

1.4 社会方面的问题 在新的医疗体系中,新的医疗保险制度以来,给医护人员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随着医疗事业科技不断进步,医疗风险越来越高以及无法预测后果,受到这几方面影响,对于患者和家属很难达到百分百满意,和医护工作者很难达成共识,不可预见的事情也就会发生。

2 护理对策

2.1 护理人员要加强责任感,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护理人员如果缺少责任感就无法做好护理工作。对护理人员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她们的责任意识,一切为病人考虑,不但要做好他们身体方面的护理工作,在心理上也要多给予安慰和关心,消除他们的不良情绪。另外,医护人员有责任保护患者的隐私权,要对患者和家属耐心讲解医疗存在的风险、治疗措施和药物的不适应症,让他们心中有数,才能和医护人员配合治疗。另外,医护人员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把护理工作做得更好。对于肝胆手术之后的T型管理,操作方法要熟练掌握,否则容易造成患者发生感染和并发症,对于突发事件,还要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2.2 要做好引流管的护理工作 在肝胆手术中,引流管护理是个很关键的问题。选择合适的引流管还可以提高疗效,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肝胆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的康复和引流管的护理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对引流管护理时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2.2.1 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无菌技术进行操作,引流管的高度要比出口平面低,这样才能避免逆行回流导致患者发生感染。

2.2.2 引流管的位置要固定好,避免受到扭曲、受压和折叠。

2.2.3 要仔细观察引流液的色、量、味和质,在手术前期一般颜色为淡红色,后期转化成黄色。如果颜色不清、清亮液不正常就说明患者身体情况发生异常,要马上告知医生。如果引流量每小时在五十毫升以上,而且连续三个小时都呈现红色就是发生了异常。但是,如果引流量突然减少,而且患者发热并伴有腹胀感,就应该马上检查引流管是否发生堵塞或者脱落的问题。

2.2.4 对待患者要有足够的耐心,要仔细倾听患者的主诉,对引起患者疼痛的原因和性质要认真作出评估。一般来讲,患者引流管发生疼痛都是受到引流液的刺激或者引流管太紧,受到引流管的压迫而引起的。那么,在引流后其他部位发生疼痛感,就可能是迁移脓肿造成或者发生继发感染所引起的。如果患者突然腹痛减轻,就要考虑是不是脏器发生破裂或者脓腔,要立即告诉医生。

2.2.5 在通常情况下,引流管在停止引流管试夹的二十四小时无异情况后拔除。

2.3 要提高患者方面的防范意识 遇到患者有疑问的地方要耐心解答,和患者进行良好沟通,消除他们的偏见和误解。

2.4 要提高护理风险意识 经常要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安全教育,在上岗之前对她们进行培训,用发生过的实际案例进行讲解,要增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认识到后果的严重性。护士长更要注意护理安全防范,每天都要跟护理人员提醒容易发生的问题,护理人员要严格执行操作流程,不能麻痹大意。

2.5 对护理记录进行规范 护理记录可以反映出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它不仅是护理文件,也是法律依据。护理人员在对文书进行记录时,要保持真实性、客观性、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2.6 要转变护理观念,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理人员要以患者为中心,改变传统观念,从被动变主动,对患者从生活上到心理上都多加关心,和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与交流。在治疗患者的具体操作中,要顾及到患者的自尊,而且还要尊重患者的隐私权,取得患者信任,才能和患者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3 结束语

护理工作的风险性很高,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要提高护理风险防范意识,在工作之余,不断充实自己,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和法律知识学习。在实践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更加安全的护理质量,把医护纠纷降到最低限度,做到让患者满意,从而也体现了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红樱.肝胆外科手术患者100例的心理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年17期.

第3篇:肝胆外科范文

【关键词】教育;PBL;EBM;肝胆外科;实习;教学;效果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对于医疗人才的需求也逐渐提高,而一名优秀的护士不仅需要具备护理常规,熟练掌握护理三级操作技能,而且要有很强的亲和力、沟通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在护士上岗必须经过临床实习期的考验,再此阶段医学院校学生把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相结合,重点培养其临床操作能力[1-2]。现阶段临床采用的带教方法,无法调动实习生学习积极性,导致其被动的接收知识点,带教质量不佳,针对上述情况,临床需进行改革,采用新颖的带教方案,改变实习生学习积极性差的格局,如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PBL)及循证医学(EBM)等,增强实习生综合素质[3-4]。为此,笔者将PBL联合EBM教学法在肝胆外科实习带教中,旨在为未来医院建设作出努力,详情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抽选来自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肝胆外科实习生(100例),按照抽签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中男4例,女46例,年龄范围21~24岁,年龄均值(22.65±1.32)岁,本科10例,大专12例,中专28例,观察组中男5例,女45例,年龄范围21~25岁,年龄均值(23.14±2.14)岁,本科9例,大专15例,中专26例。纳入标准:(1)所有实习生均签署知情同意书;(2)本研究经医院伦理部门的许可。排除标准:(1)不愿意配合本研究者;(2)中途退出研究者。按照统计学概念分析,两组数据呈正态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对。1.2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案,主要内容为详细讲授患者,患者疾病的相关知识、包括护理方式。症状等,并协助患者完成询问病史、病历书写、参加手术、换药等相关工作,对于实习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观察组则采用PBL联合EBM教学法进行带教,主要内容为:(1)培训:护士长需选取本科及以上、并具有丰富经验的护理人员作为带教老师,对其进行培训,向带教老师说明PBL联合EBM教学法的实施方法。(2)提出问题:带教老师需选取在科室患者中选取典型病例(如胆石症、胆管炎、肝占位等),协助实习生采集患者病史、资料,询问患者存在那些护理问题,旁听实习生讨论,待其讨论完毕后,纠正错误,将构建正确的护理方案,对实习生所学知识点进行整合,耐心解答。(3)检索和阅读相关文献:待讨论完毕后,给予任务,检索和阅读相关文献案例分析中患者疾病常见的护理措施,从中查找循证医学证据,以获得启发。(4)讨论:邀请所有实习生进行讨论,要求每位同学均畅所欲言,在讨论过程中提出问题,促使学生进行思考。(5)总结:依据实习生所检索的相关文献,分析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给予帮助、鼓励,寻找最佳证据并应用于所选病例的诊断治疗策略,并要求实习生进行发言总结,最终进行评价。1.3观察指标。采用科室自制的理论知识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理论知识掌握程程度,满分为100分,患者得分越高就表示其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越好。采用现场考核的方式对患者技能操作能力进行评估,患者得分越高就表示其操作能力越好。1.4统计学处理。全文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其中(x±s)用于表示计量资料,例(%)用于表示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实习生在带教前,操作能力及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带教后,观察组,操作能力及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肝胆外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要求护理人员不仅需要优秀的专业能力,同时对其实践能力提出要求[5-7]。而带教老师主要任务为培训实习生,为实习生日后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但由于带教老师过于繁忙,再加上实习生对临床认知少之甚少,影响带教质量,不利于实习生发散思维,难以完成预期带教任务[8-9]。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在国内外医学院中获得较为良好的效果,实现了医学角膜模式的转变,已经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7]。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PBL教学法基本特点是打破学科界限,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带教主要引导[8]。以问题为学习的起点,学生的一切学习内容都是以问题为要架构的,问题是学生在以后专业上需要遇到的问题,没有固定的解放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学生需要担负学习的责任,在每个问题完成后,需要进行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9]。本文研究结果得出:在实施带教后,观察组,操作能力及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BM泛指准确、合理运用研究证据,结合实际患者情况,为其制定最佳治疗措施[10-12]。笔者将EBM教学模式融合与教学环节中,要求实习生查找有关于患者疾病的相关资料,寻找科学的证据制定护理计划,以建立问题为核心,调动实习生学习自主性,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13-14]。

PBL教学法是以通过提出问题-讨论-合作的方式进行临床带教,鉴于临床知识的复杂化及多样性,本文选取科室典型案例,诸多剖析疾病特点,包括症状、发病机制等,激发实习生学习兴趣,愿意主动解决问题、询问问题,最终进行总结,带教老师为实习生解答疑惑,并进行实际操作,加强实习生脑海中对新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同时在学习过程给予实习生肯定、鼓励,帮助其日后独立工作护理患者的信心[15-16]。以上两组带教模式相结合,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同时帮助带教老师提升自我,完成优秀护理人员的使命。总而言之,PBL联合EBM教学法在肝胆外科实习带教中,应用效果满意,具有增强实习生专业素质的作用,但在日后带教工作中,仍需不断总结问题,完善带教方案。

参考文献

[1]吴斌全,马翔,满忠然,等.PBL联合EBM教学法在肝胆外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J].安徽医学,2019,37(4):481-483.

[2]姜梁,赵飞鹏,邹武君,等.临床病理讨论联合PBL教学模式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学中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20,28(2):154-156.

[3]吴霞,朱月娥,胡芳芳,等.基于思维导图的PBL联合情景模拟教学对新入职护士考核成绩与教学满意度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22):151-153.

[4]ZhixiangLi,CanhuiZhao,YangShu,etal.Full-scaletestandsimulationofaPBLanchoragesystemforsuspensionbridges[J].StructureandInfrastructureEngineering,2020,16(3):452-464.

[5]冯虹,吴鸣,倪朝民,等.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在康复治疗学本科生与专科生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差异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0,35(2):205-207.

[6]周鹏,杨波,徐怡,等.PBL联合CBL在神经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12):30-32.

[7]张晶晶,李丹丹,王雪荣,等.基于问卷调查的个体化教学模式联合PBL教学在肾脏内科临床带教中的作用[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20(5):229.

[8]郭琛,赵中华,李锐.PBL联合微视频教学法在肿瘤放疗科带教中的应用实践[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12):20-22.

[9]阳茂春,陈春伟,谢丽.PBL联合思维导图在临床检验实习血栓与止血教学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5):713-716.

[10]陈露,高惠,尹书月,等.PBL教学法结合角色扮演教学法在小儿超声诊断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20,22(2):152-153.

[11]王超,姚银春,吴胜娟,等.PBL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法在胃肠外科护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22):130-132.

[12]何鸳,王佩璐,常荷,等.PBL联合多媒体教学法在妇产超声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7):184-185.

[13]唐仕芳,张娅琴,伍莉,等.PBL联合模拟教学在综合性医院儿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19):2909-2911.

[14]甘伟,李军,艾阳平,等.PBL联合基于PACS的CBL教学的共管模式在影像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CT和MRI杂志,2019,17(10):149-152.

[15]孙华东,李朋征,夏炳春,等.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在轮转医生可视喉镜气管插管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8):1049-1050.

第4篇:肝胆外科范文

关键词:胆管;肝内;胆结石;胆管狭窄;肝切除术;外科手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肝内胆管结石发病率有下降趋势,但在局部地区发病率仍较高,是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因素。肝内胆管解剖位置的复杂性导致其病情复杂,治疗困难,术后残留及结石复发率较高,晚期可致肝脏功能严重受损甚至衰竭。目前肝切除特别是肝段及半肝切除联合肝门部胆管整形、胆肠吻合术是各种治疗措施中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就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治疗的效果作回顾性临床分析,以期对临床医生的治疗提供依据。

肝内胆管结石是我国常见的胆道疾病,其发生率在我国占胆石症的15%~30%。由于肝内胆管结石难以取尽,术后结石容易复发,它的治疗方法一直是一个难题。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是关系患者远期疗效的关键。现就我院2007年1月~2012年12月外科手术治疗的312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

1肝内胆管结石病的外科治疗原则

肝内胆管结石病的治疗仍是肝胆外科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该病的治疗原则是解除梗阻、祛除病灶和通畅引流。这3方面紧密相连,缺一不可,解除结石和/或狭窄的梗阻是手术治疗的关键;祛除病灶是手术治疗的核心,同时又常是解除梗阻的重要手段;而通畅引流则是防止感染复发和结石再生的措施,但又必须以解除梗阻和祛除病灶为前提。非手术治疗只有在完成了上述3个基本要求后才能奏效。

2肝内胆管结石病外科治疗的基本术式与选择

肝叶切除术 此术是1958年黄志强教授首先倡导使用于肝内胆管结石病,以后广为应用。由于切除病变的肝组织,祛除化脓性病灶,增加了手术的彻底性,有利于提高手术的疗效。肝叶切除包括治愈性肝切除和辅肝切除。治愈性肝切除的适应症包括某一肝叶(段)狭窄及结石、肝胆管多发性狭窄、或并发有慢性肝脓肿、或有肝胆管外瘘、或疑有癌变者。辅肝切除的目的是以切除肝方叶或肝中叶下段肝组织使肝内胆管得到充分的显露,增加处理肝门部胆管病变或胆肠吻合的空间。胆肠吻合术 胆肠吻合术的基本术式是胆管空肠Roux-Y吻合,其桥攀应不

胆管引流术 胆管引流术仅适应于某些特殊的病例,如急诊患者、或合并有门脉高压症的过渡性手术、或不能耐受肝叶切除等复杂手术的高龄患者、或全身情况差的病例。由于需要长期带管支撑引流,可促使结石进一步形成,疗效较差。

原发性胆管结石与胆管炎(普外),原发性胆管结石是指原发于肝内的外胆管内有结石病,是最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结石阻塞胆管引起胆汁淤滞,继发细菌感染而导致急性胆管炎发生。胆管反复炎症可造成局部管壁增厚或疤痕性狭窄,而胆管炎症和狭窄又可以促进结石形成。胆管狭窄近端被动扩张,内压增高。临床上患者常出现右上腹绞痛,发冷发热,黄疸称之为夏科(charcot)三联征。感染严重可出现休克和精神异常(Reynolds五联征),症状反复久之出现胆汁性肝硬化,继而出现门静脉高压症。根据全国胆石调查,原发性胆管结石有下降趋势,我国的华南和东南沿海地区原发性胆管结石发病率高,尤其农村地区,该病的发生与胆道蛔虫、胆道感染及胆道梗阻有关。近几年对该病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包括中西医结合排石,内窥镜切开取石等,但直至今天,外科手术仍是该病主要治疗手段。

3资料与方法

3.1一般资料 2007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共外科手术治疗312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其中男性125例,女性187例。年龄19~73岁,平均52岁。本组病例初次胆道手术219例,再次胆道手术64例,第3次手术21例,第4次手术3例,第5次手术5例。均有胆管炎病史,其中273例有黄疸病史。术前经CT,MRCP,彩超等检查明确诊断。

3.2方法 本组病例中118例行左肝外叶切除,胆总管T管引流术;47例行左半肝切除,胆总管T管引流术;37例行右肝后叶切除,胆总管T管引流术;21例行右半肝切除,胆总管T管引流术;23例行高位胆管切开胆道镜取石,胆肠Roux-Y吻合术;12例行左肝外叶切除,右肝后叶切除,胆总管T管引流术;41例行肝门部胆管切开成形,胆道镜取石,胆肠Roux-Y吻合术;13例行胆肠吻合口切开胆道镜取石,肝门部胆管成形,T管引流胆肠吻合术(其中7例为胆囊切除术时损伤胆总管行了胆肠Roux-Y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

4结果

本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患者死亡。术后切口感染37例(其中27例为再次或者多次胆道手术),腹腔严重感染2例,胆漏15例,胆道出血3例,肠梗阻伴胆肠吻合盲襻肠漏2例(均为胆肠吻合口切开取石后再次行胆肠吻合术),胸腔积液5例,以上并发症除1例肠梗阻伴肠漏患者行肠粘连松解术,余患者均保守治疗成功。本组病例术后残余结石51例(其中13例行胆肠吻合口切开胆道镜取石,肝门部胆管成形,T管引流胆肠吻合术后均出现残余结石,12例行高位胆管切开胆道镜取石,胆肠Roux-Y吻合术和11例行肝门部胆管切开成形,胆道镜取石,胆肠Roux-Y吻合术出现残余结石),其中31例随访行了一次或多次纤维胆道镜取石。

5讨论

研究表明,肝内胆管狭窄是肝内胆管结石的主要病理改变,也是导致结石复发的主要因素,是影响肝内胆管结石治疗的主要原因[1]。

黄志强[1]综合全国4197例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治疗资料,发现肝内胆管结石平均有24.28%合并肝胆管狭窄。胆管结石常伴反复发作胆管炎,结石与炎症互为因果,病程越长对肝脏的毁损越严重。过去对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主要是针对胆道结石引起的胆道梗阻和胆道感染,而造成梗阻和感染的中心环节是肝门部胆管狭窄。

狭窄是外科治疗失败和结石复发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CT、MRI、MRAP、ERCP在胆道外科中的广泛应用,为我们提供了肝内胆管结石定位的明确影像学资料。胆肠吻合术曾经被认为是解决胆道通畅引流的最佳方法,但是吻合口以上的胆管梗阻不解除,胆肠吻合非但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引流作用,甚至还会加重胆道感染及引发严重并发症[2-3]。本组病例术后残余结石51例中有36例行了胆肠吻合而未行肝切除。85.2%的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采用肝切除时狭窄完全解除为81.8%,表明肝切除是解决胆管狭窄的有效方法。

本组病例有235例行了肝切除,其中残余结石仅有15例。从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治疗患者的远期疗效观察可以看出,肝切除术既能解决一叶或段的肝内结石,又能去除胆管狭窄及其相应病变的肝叶,因此能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

6结论

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原则是尽可能取尽结石,清除病灶,纠正胆管病变,建立通畅的胆汁引流。狭窄是外科治疗失败和结石复发的主要原因。肝切除是解决胆管狭窄的有效方法,降低了残余结石率和再手术率。

参考文献:

[1]黄志强.应重视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断和治疗研究[J].中国实用科杂志,1998,09.

第5篇:肝胆外科范文

关键词:肝胆外科;微创技术;研究

1肝胆外科中微创技术的应用

微创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technique,MIT)是指在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采用介入超声学、放射学、内镜、胆道镜和腹腔镜等技术手段,以使在达到诊断和治疗目的的前提下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损伤,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技术。1901年Kelling发表了应用膀胱镜检查狗腹腔的相关报道,1910年Jaco-baeu首次成功地将这一技术应用于人体疾病的治疗。1928年Kalk用腹腔镜来诊断肝脏和胆囊疾病,并作为肝活检查的手段 。1983年显微外科(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MIS)的概念首次由Wickham提出[1]。1987年世界上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由Mouret成功完成,从此肝胆外科中微创技术的应用革命星火开始燃起。我国的第一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1991年由苟祖武完成[2]。

微创技术成功运用于肝胆外科手术并得到迅速的推广和普及是因为它的手术创口小、患者痛苦少,手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当前,在肝胆外科的微创技术应用中最成功的范例当属胆道结石的微创治疗,迄今至少有70%以上的胆道结石手术是在微创技术下成功完成的。微创外科手术的实质就是通过腹腔镜的可视条件下,利用物理和化学原理,在特殊手术器械或联合应用射频、微波、激光、超声等技术对病变部位进行治疗。通过微创技术进行手术切除病变的过程中可以最大程度地不破坏病变周围的正常组织,从而达到手术对患者的伤害最小的治疗目的。要达到这一效果,就要求医生要注重手术中每一个环节,使得微创观念贯穿手术全过程的每一个小细节,每一次的钳夹、切开、分离、剪断、结扎和缝扎等都要渗透微创观念[3]。

2肝胆外科中微创技术的发展现状

腹腔镜技术的普及对微创手术在肝胆外科疾病的应用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微创外科的概念于1983年由泌尿外科医Wickham,首次提出。1987年,首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由Mouret完成,从此在肝胆外科领域中由腹腔镜引发了一场外科技术革命,这项技术也被外科医生和患者广泛接受。1991年,Delaitre首先报道一例腹腔镜下脾切除术。1993年,Fatkhouda进行了第一例腹腔镜下肝囊肿切除术;Kaneko等成功进行了腹腔镜下肝切除术治疗肝脏原发性肿瘤和继发性肿瘤。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和完善,肝胆外科的微创技术已经进入电视腹腔镜水平,创口仅需3~5 mm即可完成手术操作。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腹腔镜手术也取得了飞速发展,并且在手术数量和质量上都居于国际领先地方。目前我国微创手术在肝胆外科的应用可分为以下几类。①胆囊外科微创技术,②胰腺外科微创技术,③肝脏外科微创技术。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①经皮的药物注射治疗,②经皮的物理方法治疗,③经皮肝囊肿或肝脓肿穿刺吸引技术。据有关统计,至2003年底我国的微创技术在肝胆外科治疗中的应用已超50万例,传统的开腹手术已成为一种辅助手段。与此同时,内镜微创外科技术也已经取代了许多过去被认为是高难度的肝胆外科手术,例如:胆管梗阻的置管术、十二指肠括约肌切开术、胆总管内结石的清除手术,甚至在有些地方通过微创技术的应用已经部分取代了肝切除手术和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等。在有条件的医院,微创外科技术可完成70%~90%肝外胆管结石的治疗,治疗成功率达97.79%[4]。

3肝胆外科中微创技术的存在的缺点

虽然在肝胆外科中微创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和大范围的推广应用,但是并不是所有肝胆外科的手术都适合用微创手术来处理,肝胆外科的微创治疗中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小视。笔者通过走访所在城市的几所医院发现,部分医院因技术和患者特异性特质的原因,在微创手术中不得不转为传统开腹手术。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在微创手术中外科医生失去了三维立体的视野和手部接触患者的第一触感,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手眼配合的习惯难以一时间改变。其存在的问题归结起来有:①手术中易引发出血且止血困难;②不能手触肝脏,难以正确评估病变边缘;③恶性肿瘤样本留存困难。④治疗费用增加。总而言之,微创技术在肝脏外科治理中的应用方兴未艾,未来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①如何合理选择适应证;②发展适合肝脏微创治疗的特殊器械,例如腹腔探头的改进;③深入研究肝脏微创治疗所产生的病理生理效应,最大可能的发挥治疗作用,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并发症和治疗的成本。

4肝胆外科中微创技术的发展思考

伴随着微创技术的引用和发展,肝胆外科手的技术革命已然到来,与此同时,对医生的技术要求和医院的配套条件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未来的肝胆外科治疗过程中,要想更加科学、合理、适时、适宜地运用好微创治疗技术就必须要不断加强术者对微创技术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而医院的医疗环境也应进行配套升级改造,不断引进新型的微创技术器械。和传统开腹治疗相比吗,微创手术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在临床应用中仍然必须严格遵守外科疾病治疗的基本原则,不能以小创口治疗作为手术方式选择唯一标准,要在设计治疗方案时考虑到微创技术治疗可能导致的严重并发症和给患者带来的更多经济费用。

5结论

总之,微创技术在肝胆外科领域的运用将不断向前发展和完善。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医生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在今后越来越多的肝胆外科手术会在更加精良的腔镜下完成。只要我们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推陈出新,优化操作,微创技术在肝胆外科治疗领域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为人类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Rosen M,PonskyJ.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Endoscopy,2001,33(4):358-366.

[2]耿静明.微创技术在肝胆外科的运用前景[J].中外医学研究,2010,5(8):231-336.

第6篇:肝胆外科范文

关键词:肝硬化;肝胆结石;腹腔镜;外科手术

肝硬化和胆结石都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一般为多发,肝硬化患者中合并胆结石的发病率也比较高,并且其质量的难度比较大,危险性也比较高,本文特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治疗的68例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下面为本次研究的具体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68例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21例,男47例,年龄在32~72岁,平均年龄(41.6±5.4)岁。32例为肝炎后肝硬化,16例患者为酒精性肝硬化,8例患者为胆汁性肝硬化,12例患者为吸虫性肝硬化。伴有胆结石的时间1~15年。其中19例患者为肝内外胆结石,31例为单纯胆囊结石,18例为胆管结石伴有胆囊结石。

1.2方法 在手术前首先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以及CT检查和B超检查,对患者的肝功能情况进行了解,并给予常规保肝治疗。手术开始后,先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取仰卧位,在腹腔镜下展开手术,于右上腹经过腹直肌做一个小切口,长约5cm,观察患者腹腔内情况,并建立12~13mmHgCO2气腹,常规四孔法剥离胆囊,夹闭胆囊动脉,在胆总管处做一个小切口,取石后对胆道进行冲洗,并常规对患者进行T管引流,切除胆囊。术后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抗感染治疗。

1.3疗效评定标准 肝硬化症状和胆结石均没有改善为无效;肝硬化症状有所改善,胆结石基本消失为好转,肝硬化症状基本消失或显著改善,胆结石全部消失为治愈。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好转率和治愈率之和。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对统计所得的具体数据进行分析,所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所有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如果P

2 结果

2.1手术过程中各项指标统计结果 68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进行胆囊切除术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手术时间为32~105min,平均手术时间为(51.86±11.58)min,术中出血量为500~1700ml,平均出血量为(818.54±115.35)ml,住院时间为4~12d,平均住院时间为(5.09±108)d。

2.2手术效果评价结果 68例患者经过治疗治愈48例,百分比为70.6%,好转18例,百分比为26.5%,死亡2例,百分比为2.9%,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1%。

2.3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 术后有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7.4%,其中2例患者为切口感染,1例患者为腹腔积液,1例患者为消化道出血,1例患者为急性肾功能衰竭,经利尿等治疗后均好转。

3 讨论

肝硬化患者形成结石会对胆道产生严重、长久性影响,造成胆道狭窄,对患者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2,3]。胆结石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首选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进行治疗,但是由于传统的开腹手术创伤比较大,预后较差,部分患者难以耐受[4]。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是一种微创、安全、可靠、有效的新技术,以其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结石清除率高、切口美观、住院时间短以及并发症少而在临床上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在本次研究中,68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进行胆囊切除术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平均手术时间为(51.86±11.5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818.54±115.35)ml,平均住院时间为(5.09±108)d。多年来的临床经验提示,在肝硬化合并胆结石患者的手术治疗中,由于并发症比较多,手术治疗的风险和难度都比较大,因此首先要对患者的肝功能进行检查,并根据其情况来给予护肝治疗和肝功能支持治疗,为手术治疗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本组研究中,68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1%,术后有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7.4%,经利尿等治疗后均好转。腹腔镜应用于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患者的手术治疗中具有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的优点,需要加强对手术操作技巧的严格要求。

总之,在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患者外科手术治疗中,实施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确保患者临床生命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顾奇云,赵军,周国庆,等.胆石症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经验[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4,29(4):292-294.

[2]徐绍涌,谭志军,童浩,等.肝硬化合并胆结石的外科治疗体会[J].当代医学,2014,13:68-68.

第7篇:肝胆外科范文

中图分类号:R364.2+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6-033-01

肝胆管结石是我国常见的胆道疾病,其病情复杂,治疗困难。肝胆管结石发病原因为胆汁淤积、胆道蛔虫、胆道感染,其他病因包括先天性异常,如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胆胰管合流异常,合并胆管、血管变异者。后天性者除蛔虫感染外。还包括源于肝外胆管结石的“移入”、堆积及继发于损伤性胆管狭窄、不恰当的胆肠吻合或吻合口狭窄者。修水县第一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外科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268例。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收集修水县第一人民医院经手术治疗复杂性肝胆管结石病患者268例,其中男性89例,女性179例,男女比例l:2,年龄14―82岁,平均年龄43.8岁。临床表现:腹痛252例(94.%),寒战、发热180例(67.1%),黄疸132例(49.2%)。1.2既往胆道手术史268例中82例有1~4次胆道手术史(30%),其中1次手术史者50例,2次手术史者24例3次及3次以上手术史者8例。既往术式包括:胆囊切除和(或)胆总管切开取石,胆肠内引流术(Rou)【一en―Y胆管空肠吻合),左肝外叶切除等。

1.3结石分型

II型结石165例,IIIa型结石64例,IIIb型结石31例。IIIc型结石8例。

1.4手术方式

根据肝内胆管结石的数量及分布范围、胆道狭窄的部位和程度、肝脏的病理改变、肝功能状态及患者的全身状况,制定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并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具体手术方式:1)胆囊切除+经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126例(47%)。2)左肝外叶切除+胆管外引流82例(30.5%),其中72例为“T”管引流,10例为U形管引流;3)左肝外叶切除+内引流36例(13.4%),其中32例胆管空肠Rou)【一en―Y吻合,4例间置空肠胆管十二指肠吻合;(4)左半肝切除8例(3.0%),其中6例采用外引流,2例为内引流;5)右半肝切除4例(1.5%);6)尾状叶切除l例(0.37%);7)6例左肝外叶+右肝部分切除(V或Ⅵ段,2.2%)。8)肝实质切开取石+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5例(1.8%)。

2结果

2.1术后临床症状、胆道残余结石

手术效果良好,237例临床症状消失,手术优良率88.4%。术后随访l~3年,经门诊B超或CT复查,发现肝胆管残余结石30例,残石率为11.2%。术后经T管瘘道胆道镜取石。或经内镜十二指肠开取石,治愈12例。

2.2术后并发症

本组46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17.1%,其中胆漏21例(7.8%),膈下脓肿7例(2.6%),急性胆管炎8例(3.0%),胆道出血3(1.1%),肺部感染5例(1.9%)。围术期死亡1例(0.37%),死亡因:肝功能衰竭并胆道出血。

第8篇:肝胆外科范文

【关键词】肝门部胆管癌;外科切除

The clinical analysis of surgical therapy for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

WANG Ji-yang,LIU Hui-fang,ZHANG Ke-wei.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Shandong University of TCM,Jinan City,Shandong 25003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surgical resecting for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49 patients with hilar bile duct carcinoma was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perative procedures and patients prognosis was observed.Results Among 49 patients with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27 cases (55.1%) underwent radical resection,14 cases(28.6%) underwent palliative resection,and 8 cases(16.3%) missed the chance of surgical resection.The cumulative survival rates at the 1st,3rd and 5th year after radical resection were 66.7%,40.7%,and 25.9%respectively,but that of palliative resection were 28.6%,7.1%and 0.0%respectively(P

【Key words】Hilar cholangiocarcinoma;Surgical resection

肝门部胆管癌是胆道系统较常见的肿瘤类型,因其位置较深及肝门部特殊的解剖关系,使得肿瘤极易侵犯肝门部血管和肝实质,从而增加手术切除的难度。近年来,随着影像技

作者单位:250001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外三科

术的发展、特别是MSCT的应用,肝门部胆管癌早期诊断率增高,其手术切除率亦有所增加,患者的生存期得到了改善。1998年2月至2007年12月我科对49例肝门部胆管癌进行手术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9例均为本院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其中男21例,女28例,年龄39~74岁,平均54.5岁。临床表现:黄疸39例(79.6%),右上腹痛23例(46.9%),发热19例(38.8%),乏力、纳差13例(26.5%),皮肤瘙痒41例(83.7%),体质量减轻或消瘦17例(34.7%),腹部肿块4例(8.2%)。合并胆囊和或胆道手术史者6例(12.2%),肝硬化3例(6.1%)。

1.2 辅助检查 丙氨酸转氨酶升高21例(42.9%),碱性磷酸酶升高18例(36.7%),血清胆红素升高43例(87.8%);CA125 升高7例,癌胚抗原(CEA)升高5例,CA19-9升高4例。超声检查27例,提示肝门部胆管梗阻19例(70.4%),其中诊断肝门部胆管占位11例(57.9%)、肝门部结石6例(31.6%)、建议进一步检查2例(10.5%);CT检查40例,诊断胆管癌32例(80%);ERCP检查31例,诊断胆管癌29例(93.5%)、胆管炎2例(6.5%),合并胆总管结石7例;MRCP检查15例,均提示肝门部胆管梗阻、占位,合并胆总管结石5例。

1.3 临床分期及分型 TNM分期[1]:Ⅰ期24例(49.0%)、Ⅱ期16例(32.6%)、Ⅲ期9例(18.4%)、Ⅳ期0例(0.0%)。Bismuth分型[2]:Ⅰ型(肿瘤距肝总管起始部向远端>2 cm) 15例,Ⅱ型(肿瘤距肝总管起始部向远端≤2 cm) 14例,Ⅲ型(左右肝管汇合部) 9例,Ⅳ型(左肝管或右肝管) 7例,Ⅴ型(左或右肝管分支处) 4例。

1.4 手术方法 开腹后首先详细探查肝门部,以明确肿瘤的边界、浸润肝脏的范围、以及肿瘤与肝动脉、门静脉的关系。根据胆管癌的Bismuth分型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Ⅰ型及Ⅱ型仅切除病变胆管,而无需联合肝段切除;Ⅲ、Ⅳ型需切开方叶探查,且癌肿能否切除及切除后胆道重建取决于近端胆管的长度。对于能够明确切除的肿瘤应行根治术,即包括肿瘤在内的大部分肝外胆管及胆囊切除、肝十二指肠韧带的骨骼化、适当的肝叶切除、肿瘤上缘足够的肝管近端切距及胆道重建;肝管上切缘距肿瘤上缘0.5~1.0 cm,下切缘平胰头上缘;肝固有动脉或门静脉侵犯者将其切除后整形或端端吻合。对于不能明确切除者行姑息性切除或仅行经皮经肝放置引流管、胆管支架或旁路肝内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平均生存时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生存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本组49例根治性切除27例,切除率为55.1%;姑息性切除14例,切除率为28.6%,8例无法切除,占16.3%。术后病理分型:腺癌占95.9%,其中高分化腺癌25例(53.2%),中分化腺癌13例(27.7%),低分化癌9例(19.1%);鳞癌(4.1%)。

本组全部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期限16~72个月。术后发生胆漏3例,其中根治性2例,姑息性1例;消化道出血1例。围手术期无1例发生死亡。根治性切除中位生存期30.2个月,非根治性切除组中位生存期10.8个月,两组平均生存时间[根治组(32.7±5.3)个月,姑息组(10.4±1.7)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207,P

3 讨论

肝门部胆管癌是指发生于胆囊管开口以上的胆管,包括肝总管、左右肝管汇合部和左右肝管,约占肝外胆管癌的58.4%~75.0%[3]。病理上绝大多数为腺癌,少部分为鳞癌。本组49例肝门部胆管癌中腺癌占95.9%,鳞癌仅为4.1%。肝门部胆管癌因生长部位特殊、加上其侵袭性的生长方式,曾被认为是无法根治性切除的恶性肿瘤。随着现代影像术的发展和手术方式的改进,使得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有了较大改观。

胆管癌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包括无创性检查(超声、MSCT、MRCP)和有创性检查(PTC、ERCP)。超声可显示肝内胆管扩张及梗阻的位置,但不能评价胆管受侵的范围和手术可切除性。MSCT具有强大的后处理功能,能够准确显示胆道梗阻的部位,以及肿瘤与邻近血管、脏器的解剖关系,能够较好地评价肿瘤的可切除性。同样MRCP亦能清晰显示肿瘤的部位、范围及梗阻上下端的情况,有助于指导外科手术治疗。ERCP的优势在于获取肿瘤组织学类型,但不能评价胆管周围的情况;而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目前已被MSCT和MRCP所取代。本组超声检查肝门部胆道梗阻的发现率为70.4%;40例行CT检查,提示胆管癌32例(80%);ERCP检查加活检,胆管癌的诊断率为93.5%,而MRCP对胆道梗阻的显示率为100%。因此,MRCP应该作为超声初筛后的首选检查方法。

肝门部胆管癌大部分为乏血供,其对放疗、化疗敏感性差,目前外科手术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根据胆管癌的分型及临床分期可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如根治性切除术、旁路内引流术、置管引流术等,其中根治性切除术已被公认为首选。根治性切除术的相对标准[4]:肝门部血管未被肿瘤侵犯;胆管癌侵犯远端胆管不能过长,应有足够的胆总管以便切除;胆管癌侵犯近侧端胆管,至少必须有一侧胆管的二级分支联合部正常。肝门部胆管癌的切除范围各家报道不一,比较认同的观点为Bismuth Ⅲ、Ⅳ、Ⅴ型需联合半肝或肝中叶切除术,Ⅰ、Ⅱ型必要时可考虑联合肝部分切除,以提高根治切除率。本组BismuthⅠ、Ⅱ型仅切除了病变胆管,未行肝叶切除术。国际著名医疗中心报道的肝门部胆管癌的根治性切除率达50%~80%,术后5 年生存率达30%~50%;国内[5]报道的根治性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6.7%、27.3%、14.3%。本研究显示根治性切除率为55.1%,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6.7%、40.7%、25.9%,其低于国外报道,而与国内报道相似。另外,本研究显示根治性切除与姑息性切除相比,1、3、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此外,对无法切除的病例,应积极采取各种形式的引流术或胆管内支架,可迅速改善肝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期。必要时配合动脉灌注化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6]。

参 考 文 献

[1] Khan SA,Davidson BR,Goldin R,et al.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olangiocarcinoma:consensus document.Gut,2002,51(6):7-9.

[2] Bismuth H,Majno PE.Biliary strictures:classification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surgical treatment.Word J Surg,2001,25(10):1241-1244.

[3] 黄志强.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中华外科杂志,1990,28(8):522-523.

[4] Iwasaki Y,Ohto M,Todoroki T,et al.Treatment of carcinoma of the biliary system.Surg Gynecol Obstet,1977,144( 2):219-224.

第9篇:肝胆外科范文

【关键词】护理干预;风险管理;肝胆外科;不良事件;住院时间

护理工作贯穿于医院工作的始终,是医院医疗质量的造成部分,当前随着人们对医疗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对于护理工作的需求也开始发生变化,必须在工作中不断优化护理管理工作内容,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1]。就肝胆外科护理工作而言,护理工作中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风险,只有做好潜在风险预防工作,才能降低甚至避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2]。有报道指出,肝胆外科采取护理风险管理价值突出,最大程度上降低护理工作风险,保证患者生活质量[3]。基于此,本文选择我院120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将其随机进行护理分组,总结护风险管理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手术治疗患者120例,包括胆囊结石、胆管结石、胆管癌等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患者及家属知情且同意参加研究。实验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52.50±5.50)岁。对照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22~73岁,平均年龄(53.25±3.50)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护理风险管理。首先,建立管理小组。从科室抽出经验丰富的护士长、护理人员、责任护士组成风险管理小组,并对组内成员进行风险知识培训,让每一个小组成员均明确风险管理的实施目的,并结合患者情况、既往工作经验制定干预方案。其次,护理风险分析。就护理工作中不良事件的记录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具体工作不足之处,分析不同患者护理工作中的潜在风险,不断优化护理干预方案。再次,护理监督。医院组间肝胆外科护理工作考核小组,小组人员不定对科室护理工作人员进行风险知识考核工作,为科室人员安排风险护理知识培训以及法律知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法律意识以及工作责任意识。创建和谐护患关系。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建立沟通关系,根据患者具体病症向其及家属讲解疾病治疗知识、注意事项,并在了解患者心理负担的基础上,做好患者的心理建设,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最后,风险标示管理。护理工作人员要做好患者病房通风、消毒工作,并在易滑、摔倒处张贴警示预防标识。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给药错误、患者跌倒/坠床、管理脱落)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采取百分制问卷调查,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标准)、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7.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

2结果

2.1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护理期间,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3%,低于对照组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5820,P=0.0006)。见表1.

2.2住院时间

实验组住院时间为(7.80±2.55)天,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4.50±3.50)天。实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t=11.9845,P=0.0000)。

2.3护理满意度

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满意度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863,P=0.0044)。见表2.

3讨论

外科手术中不可控因素相对较多,增加了患者的手术风险以及围术期护理工作风险。护理风险管理是综合既往工作经验、患者病情情况、临床表现等多方面的基础上所制定的涵盖护理工作风险分析、评估以及计划制定的对策,力求最大程度上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将护理风险控制到最低[5]。结合本文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6.7%、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3%、住院时间为(7.80±2.55)天;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住院时间为(14.50±3.50)天。结果充分说明,通过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可以有效控制护理工作中的不良事件,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并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符合患者临床护理所需,具有推行价值。

参考文献

[1]黄玮.护理风险管理在肝胆外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5,(6):503-505.

[2]于倩.护理风险管理在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中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20):21-23,47.

[3]王若梅,黎艳芳,黄碧萍,等.护理风险管理教育在肝胆外科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4,(11):161-162.

[4]谢丽.探究肝胆外科护理的风险管理[J].医学信息,2015,(9):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