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理想教案范文

理想教案精选(九篇)

理想教案

第1篇:理想教案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审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5—0171—02

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具有“以案论理,活化教学内容;讨论为主,调动学生的主体性;问题分析,提高学生掌握并应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特点和优势[1]。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开展案例教学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还存在着一些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因而仍有必要结合案例教学模式的形成,进一步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本质与要求。

一、案例教学的内涵及其特征

1870年,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教授创立了案例教学法。兰德尔认为,法学教学应摆脱从案件到案件的经验式思维,引导学生通过研读具体案例、推广个别决策来归纳与总结法学的理论逻辑,通过对法律规则的一般化理解进一步把握美国法律的精神实质。1910年,哈佛商业管理研究生院开始采用案例教学方法授课,工商管理行业人员走进课堂展示管理中的问题并提供案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案例教学在教学中的应用起初较为缓慢,随后在哈佛大学商学院院长德汉姆的推动下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案例教学管理系统。20世纪30年代,案例教学逐步扩展到管理学、教育学等其他学科领域。20世纪80年代,案例教学传入我国,成为一种重要的课程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学认为,案例教学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传授教育对象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方法,并由此加深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手段。通过案例资源的开发应用,设定、模拟、重现、复制现存的生活场景,引导、激励、帮助学生介入案例场景并积极参与讨论或研究,在发现学习的过程中接受教育并实现教学目标,构成了开展案例教学的根本要求。

(一)案例组织的情境性

所谓案例就是为了一定的教学目的,围绕选定的一个或几个问题,以事实为依据而加工整理的教学资料。案例是对某一实际情境的客观描述,通常基于真实的生活情境或事件,以叙事的形式呈现。人们编制案例的目的是为了进行充分的讨论,在案例描述中一般不会加入编写者的意见和观点,编写者仅仅客观地描述事实发生的情节和过程。案例教学的实际效果取决于教育对象能否在教育者指导下介入案例研讨,依托案例探究建构教学共同体,并达成获得新知、自觉学习的美好愿景。

(二)教学目标的内隐性

案例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在营造教学情境的基础上塑造教育对象的案例角色,使之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与方法分析、思考案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相转化。案例教学既包括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动为特征的外显学习,更包括大量的潜移默化接受为特征的内隐学习。案例教学过程中,案例充当了教育主客体双方理解教育环境和分析教学内容的触媒,教育者主导受教育者参与案例分析,通过案例研讨丰富对知识与学习本身的理解,成为拓展与深化案例教学的根本指向。

(三)教学效果的生成性

与传统的单向讲授不同,案例教学通过“注入式”教学向“参与式”教学的转变,尊重和反映了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实施案例教学的关键在于通过启发式、亲验式学习引导受教育者分析和解决案例情境所包含的矛盾,在教与学的矛盾生成转化中实现认识的深化发展。因而,案例教学既是具体的教学方法,更是一种动态生成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的效果不是预定的,而是生成的,案例教学的价值在于通过案例创造受教育者学习的条件和环境,促进教育和学习过程的持续发展。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分析讨论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具体实例,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某一基本原理或思想观点。自实施“05方案”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编写教学案例、建设网络案例平台以及开发多媒体教学案例中积累了丰硕成果,深化了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基本原则、操作模式、教学评价的基本认识,形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案例媒介的多样化、案例效果评价的多元化、案例资源开发的课程化等基本经验,案例教学已成为被大学生普遍接受和喜欢的课堂有效教学模式。

然而,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客观上存在着被“简化为事例论证,泛化为生活事件,固化为教育程式”的突出问题。一些教师缺乏敏锐的理论洞察力和全面的思维应变力,在案例教学中缺乏教学设计和方法论意识,不能充分考虑思想理论与案例之间的合宜性与复杂性,将案例教学简单地理解为举例说明,简化为事实和材料的堆砌。作为案例教学被简化的表征,许多无丰厚思想理论内蕴的日常生活事件被泛化为教学案例,案例教学变身故事沙龙、小品欣赏,案例教学蜕变为艳丽而浅薄的课堂花絮。在长期的简化和泛化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固化为原理加事例的教育程式。更为突出的是,一些教师仍然将受教育者当作知识接受的“容器”,用灌输和辩驳取代沟通和对话。或陷入狭隘经验主义,就案例谈案例,忽视案例与思想理论之间的内在逻辑;或随意拔高和夸大案例的教育功能,将牵强附会当作理论注释。程式化的案例教学排斥了思考、交流、碰撞,忽视了深度访谈和有效沟通而产生了受教育者的接受疲劳。由于案例教学的情境性、内隐性、生成性受损,案例教学变成了形式主义的工具,游离了服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宏阔价值视阈。

第2篇:理想教案范文

    一、案例教学法的概念和特点

    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从理论的高度把握纷纭复杂的生活现象的基础上,精心筛选提炼一些典型的人物与事件,将其浓缩成一个个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理论剖析这些案例,案例分析过程中,融会贯通有关的原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在美国于1870年由当时担任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的克里斯托弗·哥伦姆布斯·兰德尔创立,后来,这一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哈佛大学的法律教学和工商管理硕士等的教学,并成为举世闻名的“哈佛模式”的一大特色和内涵。其主要特点是:

    (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组织课堂为主,事先向学生布置题目,要求学生预习,学生在辩论和教师指导中学到知识,锻炼能力和才干。在上课时,一般由教师随机点名,让学生陈述案件事实并回答问题。同时教师就讨论的方式灵活掌控,不拘一格,随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教师不单纯去追求一种正确的答案,而是重视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

    (二)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案例教学,迫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要求学生置身于案例的环境之中,真正从当事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学生为了解决问题、为了准备发言,除了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之外,还必须一头扎进图书馆阅读案例之外的大量书籍,查找资料,甚至必须组成课外学习小组,来缓解学习的巨大压力,使学生感到上课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必须全力以赴。

    (三)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案例分析中充分表现自己,不仅使学生学习了知识,而且锻炼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发言表达能力、胆量和快速反应能力等。

    (四)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能充分发挥作用,实际上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一方面要求教师应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发挥各种类型的学生的优势,挖掘他们的潜能,从而达到所有的金子在这里都闪光;另一方面,也要求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时必须作充分的准备,因为讨论中,学生的思维是发散型的,任何问题都可能出现,且涉及的知识面广、跨度大,使得教师不可能按部就班地备课,必须对所讲授的课程所涉及学科及相关学科都非常熟悉且有较深的造诣。

    二、从对系统讲授教学模式的反思,看引入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和积极效应

    从引入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来看,系统讲授教学模式,有的学者称之为演讲式教学,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在教学中,教师讲授,学生听课:教师是信息输出方,学生是信息输入方;教师是主动的,学生是被动的,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习知识。有的学者指出,尽管系统讲授不等于满堂灌,却极易形成满堂灌。有的学者指出,系统讲授模式的根本缺陷在于,将教学活动中的个体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既忽视了作为每个独立个体处于不同状态的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多种需要和潜在能力,又忽视了作为共同活动体的师生群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双边多种多样形式的交互作用和创造能力。从积极效应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入案例教学,可以起到系统讲授教学模式所不能起到的重要作用:

    (一)案例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项基本原则和教学方法,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入脑入心,化为大学生思想和行动指南的关键。首先,案例教学的案例来源于改革开放的现实生活,甚至有些案例是来自于教师和学生亲自调查的材料,不仅真实可信,而且可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具有吸引力。其次,案例教学的案例是通过搜集而来的大量具体事例的筛选和提炼,它相对于传统教学中为说明理论的简单举例更具有说服力和思想的渗透力,更符合教学要求。再次,案例教学可充分利用间接社会实践资源,从中辑录信息新、时代感强、丰富生动、有说服力的录像资料,从而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二)案例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对调动学生“我要学”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当代大学生知识丰富,思想活跃,渴求沟通,渴望平等,有很强的表现欲和探求欲。因此,必须要给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案例教学无论是课前的阅读准备,还是课堂上的你争我辩,或者是小论文撰写的质量水平,无不渗透着他们的辛勤劳动和积极思考。通过一系列过程的主动参与,学生的角色和责任完全从传统教学方式下的“观众”或“配角”,变为案例教学中的“演员”或“主角”,由“要我学”转向“我要学”。

    (三)案例教学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训练场所,对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是有利于锻炼和培养学生自学思考、语言组织、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案例教学的重点在于讨论和相互交流,学生要想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或有较好的表现,必须在课前认真阅读案例材料,经过思考后形成文字,再通过课堂上与他人的争辩中磨练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通过小论文的撰写提高写作水平。其次是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讲授的关键是“授之以渔”,要教给学生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案例教学的内涵和目的,是通过大量的原始资料和信息,让学生对此作出判断与分析,进而从案例中获得某种感悟和深层次的思考。这样,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所学到的知识就不再是书本上的教条,而是活生生的知识以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再次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案例教学是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为前提,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自学、思考、研究、创新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必须参与案例教学的一系列环节,使学生一开始就受到创新意识的熏陶,唤起学生创新的冲动,使他们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去分析案例,去寻找答案,从而将单纯灌输知识的过程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思考、学会探索、学会研究、学会合作、学会创造”的过程。这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能力和综合素质,特别是创造

    性素质。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采用案例教学法应体现自身的特点

    把案例教学法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简单移植其他课程的做法,而应体现和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自身特点。

    (一)精心选择案例

    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作为教学的起点。因此精心选择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求的案例,是成功地组织好案例教学的关键。根据教学实践,我们认为,选择的案例必须具有三个特点,即真实性,即它来源于活生生的现实生活,真实可信;针对性,即针对学生中存在的思想困惑,帮助他们澄清是非界限;开放性,即学生可以从各个角度和侧面对案例进行全位的分析研究与探讨,从而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引起社会关注、全民热议的“周老虎”事件、“李羚羊”事件、“艳照门”事件等,无不是佐证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依法治国、道德跟进的鲜活案例。

    (二)围绕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学生是案例教学的主体,但教师决不能袖手旁观。引入案例后,教师应提出一系列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思维。问题的设计应具有层次性,由浅入深,环环相扣,促使学生围绕案例逐步深入地进行思考。

    (三)点评总结要注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对案例讨论进行点评总结十分重要,它不仅使讨论中暴露出的问题得到及时修正,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而且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认识。教师的引导作用体现在案例教学法的全过程之中,但点评总结最能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在进行点评总结时,要注意增强针对性,使学生有启发、有教益、有提高。对于讨论中出现的偏颇的思想倾向,教师要明确地给以指出和纠正,坚持正面教育,做到以理服人,并引伸提炼出相关的理论观点,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实质,学会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正确方法。

第3篇:理想教案范文

高二政治《坚定理想铸就辉煌》教案

探究活动目标

理解人的价值,确立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

明确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探究活动过程

1.准备阶段:第四单元内容结束时,围绕探究活动目标,与学生一起讨论确定探究活动内容及探究活动方式,然后分成小组,各小组选择探究内容并分工收集材料或做调查等准备工作。

2.小组活动:围绕“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自己的理想”的探究活动主题,各小组根据下列问题收集、整理材料,并确立本小组讨论的内容及观点,准备提交全班讨论。

(1)收集2003年、2004年“感动中国”的人物事迹,选出最让你感动的人,说出是什么感动了你;或列举最令你敬佩的人,说出让你敬佩的原因;或讲一个最令你感动、令你难忘的故事,由此大家一起讨论怎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人生。

(2)列举你最喜欢的关于人生、理想等方面的名言警句,或你最喜欢的书籍,说出让你喜欢的原因和理由,并和大家一起讨论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3)调查了解现在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选择(或对未来职业的期望);家长对学生的职业期待,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职业选择或期待?谈谈你自己最向往的职业、设想一下要实现它需要做哪些准备、必须具备哪些条件等,并说明为什么?由此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选择职业理想?怎样在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中成长?”

(4)收集因为缺乏理想信念、志向而使人生误入歧途的事例,从反面说明理想信念、志向对成就辉煌人生的重要作用。

(5)调查或收集目前社会上、学生中如何谈论理想、如何看待理想信念、志向等问题;讨论一个人能否完全脱离社会去“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一个人是否必须通过对社会做出贡献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3.以谈“感动”为切入点,开展全班讨论活动。

(1)第一小组谈“感动”他们的人物或故事;在此过程中,老师适时的放“感动中国人物之一──青年志愿者徐本禹”的录像,与学生一起探讨这个普通的大学毕业生之所以感动中国的原因。由此引导学生思考“人生风景千万种,人生道路万千条。但是,只有有价值的人生才是快乐和幸福的人生。人的价值有多种实现途径,无论哪种途径,都离不开对他人、对社会的奉献”。最后用录像中的非常感人的一句话:“如果年轻一代都无一己之外的理想主义和冲动激情,国家、民族便无美好未来”引入第二小组的探讨话题。

(2)第二小组向全班推荐他们最喜欢、最欣赏的关于人生、理想等方面的名言警句或书籍,老师也介绍自己所欣赏的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曾列出的公式:“I+We=Fully I,(我+我们=完整的我)。”即,一个人只有把自己融入到集体中,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个人的价值,绽放出完美绚丽的人生。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和社会是统一的。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的发展。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的道理,并由此引出第三小组职业理想的话题。

(3)第三小组介绍他们对学生职业理想等方面的调查情况及分析后,老师适时地放录像“感动中国人物袁隆平──让人类远离饥饿”。通过袁隆平理想、志向的确立和实现的感人事迹,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只有当自己的职业理想与社会的需要、社会的发展相结合时,才是正确的选择,才能在更广阔的天地有所作为”。并由此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和体会“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崇高的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一个人有了崇高的理想,就有了坚定正确的方向,就能够把个人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人类的幸福集合起来,从而为自己的生命里程注入恒久的动力和无限的生机。”

(4)在上述讨论话题的基础上,结合第四、五小组的内容,分析同学们所列举的正反两个方面的事例,进一步讨论理想信念、志向对成就辉煌人生的重要作用;讨论为什么必须通过对社会做出贡献才能实现人生价值。(这部分讨论内容视课堂时间而定)

4.感悟

人生是短暂的,有价值的人生却是永恒的。理解了人的价值实现的途径等,就应该确立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理解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就应该树立通过对社会做出贡献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的理想信念。

一个人没有理想,生活就没有重心,就缺少朝气。为自己建立一个正确的目标,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追求,生活自然就会充实而有意义。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我们应该善于抓住人生的“三天”:不忘昨天,奋斗今天,创造明天,铸就无愧于时代的辉煌。

5.教室设置:──环形设置(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围成4—5个小圈,老师与课代表及邀请的嘉宾等是其中的一个部分)。

这种设置形式,使探究活动从形式到内容上,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平等交流、相互探讨的氛围,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不再是教师一言堂,而是师生一起畅所欲言,教学相长。

6.多媒体辅助:可以准备相关的光盘、录像、录音,或学生准备的其他音像图片等资料,穿插在讨论过程中适时播放或做背景,可以起到强化或烘托的作用。

 

高二政治必修4教案相关文章:

1.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四第一课教案

第4篇:理想教案范文

论文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法;教学改革

案例教学法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一大举措,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案例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案例教学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除了要把握教育的一般规律之外,还具有自身的独特性,需要综合地把握其教学原则,使案例教学法发挥应有的作用,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成效。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总体背景

从经济社会转型背景来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社会不同阶层群体的利益分化更加复杂,导致了社会价值取向、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也重新分化整合。在国际上,经济、政治格局呈现出微妙的张力关系,多极化的趋势在综合国力的较量中曲折发展。各个国家都在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各种思潮层出不穷,各种不同的价值体系、价值观念同时登场,给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带来了较大的冲击。而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尚未确立成熟的、坚定的理想信仰,没有足够丰富的生活阅历,对于各种新奇的思潮缺乏敏锐的政治辨别力,易于受到负面思想的渗透和干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保持统一。从社会凝聚力程度来看,对一个国家而言,社会成员对其国家体制的认同和支持程度成为综合国力最重要的因素。大学生是社会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他们对于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共同理想、精神理念、公共道德的认可和理解,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和谐进步,意义深远且重大。因此必须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指导思想、共同理想等的教育。这就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很高的要求。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本身来看,包括体系改革、教材改革、教学改革等,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是所有改革的重要载体。根据客观形势的变化和大学生群体的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改革也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动态过程,或者进行微观局部的调整,或者进行宏观整体的重组。无论是怎样的改革状态,其出发点和归宿都在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的实效性,用正确的、先进的理论来教育大学生,培养有着坚定社会主义立场的未来接班人和建设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有着一些颇有意义的创新之处。本文所要探讨的是案例教学法在理论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其坚持的原则。

二、深刻认识案例教学的意义

案例教学,不仅仅是指在讲解原理的过程中,列举大量案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对案例教学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比如,把案例看成是课堂上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手段,简单地把案例罗列出来;把案例看成是穿插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的环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随意地放置案例;把案例看成是一般的举例子,用词表述不注意准确性和可信度;把案例教学看成可有可无的环节,整个教学过程都在讲解理论,用理论来分析理论;等等。因此,要理清这些关于案例教学的理解误区,首先,在新形势下,案例教学是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方法。在知识和信息日新月异、频繁交流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渠道越来越宽,这也就决定了大学生接受知识的规律发生了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思想政治专业课程不一样,是面向所有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因此,并非所有学生都掌握着专业的理论背景知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如果对基本原理、基础知识进行纯粹的理论分析,是过于抽象、枯燥的,势必无法吸引大学生长时间的关注,也不能引起大学生学习基本理论的兴趣。那么,教育就失去了其前提条件。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运用案例教学法成为必需。其次,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通道。现实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错综迷离,大学生面对各种良莠不齐的思想、文化、评论等感到迷茫,甚至会强烈冲击其尚未成熟的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又是学校开设的关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课程,因此,求知欲旺盛的学生希望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直面现实中的困惑。学生希望大学课堂上所讲授的理论、知识能够有效地应对现实问题,而不是躲躲闪闪,对现实束手无策;能够拨开层层迷雾,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而不是枯燥无味的理论阐发。所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必须能够和现实结合起来,用来分析、解释现实问题,为学生提供一条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通道,启发学生的思维,坚定正确的方向,避免在各种复杂现象中迷失了方向。案例教学并非可有可无的环节,而是适应形势变化出现的新需要。再次,案例教学使理论知识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境界和综合素质。对任何人而言,无论是智力还是体力发展,都有赖于智力的运作和潜能的挖掘。学生除了要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要把知识运用于实践中,通过实践分析和操作,才能对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外在针对性有直观的、生动的、深入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如果直接按照教材的逻辑结构和知识架构将内容呈现给学生,就会使教学陷入单调、乏味、机械的境地,体现不出教的意义,也体现不了学的趣味,由于教学过程的了无生趣,教学缺乏互动,理论只是停留于抽象的表达和重复,那么课堂教学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无法将知识内化为大学生的境界和素质。正如列宁所说的:“学习、教育和训练如果只限于学校以内,而与沸腾的实际生活脱离,那我们是不会信任的。”最后,案例教学展示理论所具有的科学性和说服力。列举案例只是案例教学的表层形式,真正的案例教学是一种极具实效性的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有效的、恰当的案例教学,可以通过丰富生动、有针对性的案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在具体抽象的个案中达到对抽象原理的理解和把握,认识原理的基本内容及其现实意义,发现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在解决现实问题时所具有的、让人信服的理论逻辑以及所能发挥的理论力量。纠正部分学生的认识误区,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看成是纯粹的政治统治需要,认为该学科没有任何科学性。案例教学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信任感,以切实提高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综合把握案例教学的原则

第5篇:理想教案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问题与个案;组织实施

Abstract:The practical teaching with “problem and inpidual case" in theoretical lesson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 has important realistic meaning for improving students’political quality , fostering students’ creative ability and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 The “problem" and “inpidual case" should be determined by being advantageous to the course teaching and course research , being advantageous to improving students’ quality , and the attributes ,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ents of the course . Doing well the enforcement is the key to achieving success .

Key words:theoretical lesson of ideology politics ; practical teaching ; problem and inpidual case ; enforcement

—、 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与个案”研究的概念与意义

1本文需界定的两个基本概念

(1)问题研究。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指导授课学生,针对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问题展开研究的一种实践教学活动。

(2)个案研究。指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个别的、特殊的案件或事例的研究。

2问题与个案研究对教学的意义

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问题与个案研究实践教学的意义大体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1)能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所进行的研究,无论是“问题研究”还是“个案研究”,都会从某个方面(或侧面)涉及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如人生观问题、价值观问题、民主与法制问题、改革开放中的问题、“三农”问题、道德问题、犯罪问题、网络问题、恋爱问题、学习目的与动机问题,等等。学生正是通过对感兴趣的问题或个案的研究,进一步深化了对课堂(书本)教学内容的理解,修正其错误认识,坚定了对教学内容真理性的认识。

(2)能培养大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问题研究”或“个案研究”实践教学,能够较好地推动大学的创新教育活动。实践证明,这类研究能够培养大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搜集并处理资料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3)能为课程教学提供可资利用的材料,促进教学相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问题与个案研究实践教学是针对某—问题(个案)而展开的,学生课题研究小组能够集中一段时间收集相关的资料,而这些资料中往往有不少可以利用的东西,能够补充教师在这方面教学的不足。同时,小组成员能集思广益,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往往能从某一视角、某一方面对所研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对老师的课程教学或科研可能是很有价值的。例如,有学生研究小组针对老师课堂上讲的“大学学习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学” 的观点提出质疑,而有的研究小组则在研究论文中赞同老师介绍的这一观点;有的学生研究小组先是搜集大学生恋爱问题的个案(本校的、外校的和网上的),然后进行分析,写出论文。这类研究对老师丰富教学内容、进行案例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往往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问题”与“个案”的提出和选定

由于这一实践教学活动的时间还不长,开展这一实践教学的学校还不多,因而对这一问题还需进一步实践和研究。

从以往的教学实践经验出发,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几条原则性的建议:

1从有利于课程教学和科研出发

我们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问题”与“个案”研究,首先要考虑要有利于课程的教学,即有利于增进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有利于澄清学生的模糊认识,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实效。但是,要达此目的,需要进行相关的科学研究。而好的“问题”与“个案”研究,就能较好地做到这一点。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的研究往往是教师进一步研究的基础。学生的研究可能是粗糙的、欠缺的、稚嫩的,如果教师在学生研究的基础上再作进一步的研究,就有可能取得我们称之的所谓“科研成果”。而学生与老师的双重研究,对推动教学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研究水平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这一活动开展得好,每年就可能有一批师生合作的研究成果产生。

2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素质出发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问题”与“个案”的提出和选定要从这个角度进行考虑。

3根据课程属性、特点和教学内容的不同提出和选定“问题”与“个案”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四门必修课程具有不同的课程属性、特点和教学内容,因而其“问题”与“个案”的提出和选定也应有所不同。例如,某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提出的诸如:大学生学习投资效益研究、大学生文明形象的塑造研究、大学生恋爱道德约束研究、大学生健康成长与校园周边环境建设的关系研究、大学生学业管理的个案研究、大学生学习目的的个案研究、大学生价值目标追求的典型个案分析、大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的个案分析、大学生犯罪的个案分析、大学新生课余时间安排的个案分析等“问题”与“个案”研究实践教学课题,都是符合这一原则的。

转贴于 4与大学生的创新教育相结合

现在不少大学都在大力推行大学生的创新教育,如湖南大学实施的“SIT”计划(StudentsInnovationTraining)与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与个案”研究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就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 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与个案”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取得好的成效,关键是要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1组织实施的主体

这类教学经学校或院系批准后,下一步就是如何组织实施的问题。这种组织实施的主体一般为两个层次:一是开设课程的教研室;二是任课教师。教研室的任务是组织讨论、制定和实施方案,检查督促任课教师执行实施方案。任课教师则是实施方案的具体组织者和执行者。如果是组成学生课题研究小组,则学生课题研究小组属于组织实施的第三层次。

2问题与个案研究课题的提出

担负课程教学的教研室根据课程的教学性质、内容和特点,精心研究、编写供学生选择的问题与个案研究课题。如果能让学生参与或提出则更能体现教学的目的与要求。研究课题应涵盖和体现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数量至少应在50个以上。根据我国社会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要求和课程教学的需要,每年应对这类研究课题进行更新。如有必要,还应对这类研究课题进行归类。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研究课题可分类为:大学适应、人生理想、人际关系、道德、恋爱与择偶、、上网、课余生活、勤工俭学、人生价值,违纪与犯罪等等。

3组织学生实施

任课教师组织学生对研究课题进行研究,可以有两种组织形式:个人形式和小组形式。

(1)个人形式。即由某个学生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任课教师对有些只需一人即可完成的研究课题或受条件限制只能由一人完成的课题,应当允许个人单独完成。

(2)小组形式。这种形式应当大力倡导。研究小组一般由3~5名学生按照自愿原则组成,多于或少于此人数的须经任课教师批准。课题研究小组的成员原则上不跨班,不跨院系,特殊情况须经任课教师同意。否则会带来论文(报告)的归类装订、成绩登记与检查、查询等教学管理上的诸多问题。

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对工作任务应有明确分工和合作要求。组长须经民主推选产生。研究选题应由小组民主讨论确定。此举旨在培养和体现学生的责任意识、独立工作能力、团队与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

另外,还应帮助、鼓励学生在学术核心期刊或其他报刊上发表研究论文。

4加强课题研究的指导

(1)课题研究过程的指导。在确定选题的基础上,教师应具体指导学生进行调查(上网调查、问卷调查、访谈调查、书信调查等)、收集和处理资料、实验(各种情境的创设与数据处理)和统计,然后要进一步指导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

(2)论文(研究报告)格式规范性指导。本科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般在低年级(一、二年级)开设。低年级学生初次撰写研究论文(报告),缺乏相应的知识与训练,所以教师应对他们进行论文规范性指导。任课教师可以选择典型的优秀范文,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讲授,对往年学生提交的研究论文(报告)是否合乎规范要进行讲析。如果缺少这一指导,学生提交的论文或报告就会五花八门,很不规范。更重要的是,学生不能对研究的内容进行很好的表述,影响学生科研素质以及科研写作水平的提高。实践证明,任课教师进不进行这种指导,其效果是很不一样的。

(3)指导学生制定研究计划。学生一般都缺乏制定研究计划的经验,所以教师应当对学生加以指导。学生拟定的研究计划,应报任课教师审阅同意。任课教师应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以使研究计划切实可行。

5学术道德要求与教育

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有一个学术道德教育问题。教研室对此要有明确的规定,任课教师要率先垂范。要结合课题研究对学生进行学术道德教育,向学生提出学术道德的具体要求,并强调违反者应当承担责任。

6论文(报告)提交的若干要求

包括论文(报告)完成与提交时间的要求;附件材料(如下载的资料、摘抄复印的资料、问卷调查表、会议纪录等,用来证明调查研究工作的真实性和认真程度)和光(软)盘提交的要求;文档格式的要求;论文文件袋的要求等。

7研究论文(报告)的成绩评价

研究论文(报告)的成绩评分可以由两部分构成:论文(报告)完成过程质量评分和论文(报告)质量评分。过程质量分,用以衡量小组论文(报告)完成过程的认真态度、团队精神、任务的难易程度、附件材料是否齐全等。论文(报告)质量分,用以衡量论文(报告)的质量,包括论文(报告)的格式、结构、分析、创新性、小组总结、个人心得质量等。研究课题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的则以小组论文或报告为单位进行评分,小组成员的成绩以小组得分为基础,视其表现与作用来确定。

8以课程研究论文(报告)取代传统考试的效果评价

(1)与以往的考试相比,这一改革能有效地克服学生平时轻视课堂学习、考前搞突击复习、要求老师划重点、死记硬背的弊端,能较好地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2)与以往的考试相比,这一改革能达到培养锻炼学生能力的目的。学生们通过从论文的选题到论文的提交这一过程,能培养锻炼多方面的能力,如社会调查能力、资料查阅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论文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3)以论文小组的形式,能有效地解决评卷工作量过大和评卷时间过长的问题,与每个学生单个提交考试论文相比,评卷工作量可大为减少。

(4)以论文小组的形式,能使学生在论文的完成过程中,培养民主思想、团结协作意识、竞争进取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学生通过对某一课题的研究,能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从而能使学生的研究过程变成学生的自我德育过程。

第6篇:理想教案范文

一、目前本科财务管理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的现状分析

笔者到一些高校进行了调研,与同行之间开展了一些讨论,感到案例教学在我国本科财务管理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案例教学运用不普遍。一是受计划课时的限制没有课时安排案例教学。许多财务管理课程课时受到压缩如某高校《企业财务管理学》最初课时为72学时,后压缩至38学时,现为45学时,许多教师在计划课时内完成计划任务己很紧张,更没有课时去安排案例教学。我校财务管理仍然是72学时4学分但因为是一所专科学校,学生基础一般,讲授较慢。目前我校只在财务管理专业开设了《财务管理案例》课程其余财务会计、国际会计、注册会计、电算会计等专业均未开设。

二是受教师个人时间、精力限制无法保证案例教学。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要使其达到应有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更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出发,重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案例教材仍有待完善。目前用于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教材较少,主要的教材是王化成教授于2000年主编的《财务管理教学案例》。目前我校采用的是国际财务管理师资格考试指导教材编写组编写的教材《财务管理案例教程》。这两部教材里只有案例素材和思考题没有该案例的讲解要点以及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财务管理知识,因此教师使用起来比较困难,学生自学也有一定难度。

3案例教学手段落后。除个别学校的案例教学手段比较先进以外大多数学校缺乏现代化案例教学实验室所谓的案例教学只是课堂讲授而己。

4案例教学的资源贫乏一是客体资源贫乏,缺乏大量的实际案例素林没有更多的现实案例以供参考二是主体资源贫乏缺乏一批既有深厚理论功底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案例教学队伍。由于我国开展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时间较短现有的财务管理案例教学基本上处于摸索状态,再加上我国的实际经济情况,企业真正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时间较短,理财的力度和深度都相对不足没有造出一批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队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现有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不足说明,要满足我国财务管理教学的需要和企业财务管理实践的要求,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掌握与综合能力相结合、知识传授与思维激发相结合、案例分析与计算机操作相结合的财务管理案例教学已迫在眉睫。

二、本科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案例的编写

教学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基础。财务管理教学案例,是适应教学目标的要求,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在对企业单位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编写的具有典型财务活动的实例,用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一部好的案例教材应具备以下特点:

1目的明确。教学案例的选材要适应教学目的的要求教学目的总的来说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每个教学案例的设计,总是要求在讨论中能突破课程中的某些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对课程的一些问题有较深的理解从而使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提高。为此,在编写财务管理教学案例时,要注意案例之间的合理组合。我们认为一本好的案例教林应该既包括描述性案例也包括分析的案例;既包括专题性案例也包括综合性案例;既包括定性分析的案例,也包括定量分析的案例。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2启发性强教学案例必须包括一定的问题,即思考题这些问题有的比较外露有的比较隐含,而通常则是显而不露,引而不发,让学生自己去挖掘。案例中藴涵的问题并不在多,而要能启发人们思考问题越能透人深入,越能给学生留下较多的思维空间教学效果越好。

3来源实践。教学案例是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编写出来的实际事例尽管也可能对某些情节进行虚构,但其内容必须有客观依据。案例教学同一般的课堂讨论不同课堂讨论可以研讨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践问题。它要求学生实现从理论学习到分析实践的飞跃。

4生动有趣案例必须生动活泼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以便展开深入讨论。

王化成教授将案例进行了如下分类:按案例的功能分为描述性案例和分析性案例;按案例的范围,分为专题性案例和综合性案例;按所用的分析方法分为定性分析案例、定量分析案例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案例。我们要针对财务管理的有关知识,编写不同的案例。利用不同的案例引导学生将财务管理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二)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合理组织

案例教学的另一个难点是组织。案例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想组织好以取得好的效果,只有注重其基本程序并确保每一程序的有效实施,才能保证整个案例教学的成功。案例教学要遵循以下基本程序:

1案例讨论前的准备。准备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和进度选择合适的案例选中的案例应有助于学生掌握所学的财务管理理论知识,案例一旦选中,教师应充分分析其所涉及的知识点并想象在讨论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以提前查阅资料应对。为了引导学生的准备,教师可为学生准备《学案》在《学案〉〉中,可采取列条式或连续提问式大概描述此案例应讨论的问题及方向。二是学生。本科学生要有较强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在课前应反复阅读案例了解案例中提供的各方面数据、细节、信息和事实并把这些数据加以组织整理以概括企业的基本情况确定问题所在。并根据教师发放的《学案》搜集相关资料,充分准备以便在课堂发言讨论。

2案例的分析与讨论。讨论可分组进行,先请一位同学说明案例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然后请其他同学从不同角度分析同一案例,阐述自己的看法。讨论结束后,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在这一程序教师是导演,其任务是组织与引导。教师要善于创造良好的自由讨论的气氛和环境,并设法使学生成为讨论的主角。教师在讨论中不要直接表露自己的观点以免学生产生依赖心理。若学生观点不一致,可使其展开讨论;若学生分析判断有错误可采取故意提问的方式使学生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自觉加以修正。教学案例可以是正面的也可是反面的可以是完整的,也可以是有缺陷的,即故意将案例中的某些己知条件去掉拓宽学生思路,让学生意识到没有适用于任何假设条件的答案让学生深入考察在不同假设条件下,会有什么样的经济结果。

而对于学生一方面应珍视这一难得的发言机会,积极发言,大胆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以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掌握理论知识并灵活运用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应认真聆听他人的分析与见解比较自己的观点和思路,合自己的认识更全面。这也是锻炼学生的团队组织能力、合作精神。而我国的学生在这两方面是格外需要锻炼的。

3案例讨论后老师的总结。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及时给予总结。总结并不是说出某个案例的标准答案,况且很多案例没有标准答案,而是指出本次案例讨论所运用的理论知识、讨论难点、重点需要深入思考之处,并指出本次讨论不足之处与成功之处而且需要对学生的表现加以评价以激励学生下次更好地参与讨论。同时,应根据学生的表现在学生成绩登记表中打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这一阶段是案例教学整个程序的点睛阶段。

4学生案例报告的撰写。这是案例教学的最后程序,也是引导学生由口头表达上升为文字表达的重要阶段,经过这一阶段学生可理性地对所讨论案例进行思考总结。但要注意的是,案例报告不是讨论记录,在报告中应对案例的分析与讨论作一总结包括学生自己的观点和支持观点的数据、信息、事实资料及其定量定性分析的过程以加深对专业内容的理解。教师应对案例报告做出评语并打分,作为平时成绩的另一部分;同时案例报告的撰写也可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水平,为经济论文的撰写奠定基础。

三、对本科财务管理课案例教学法的几点设想

1应对不同专业财务管理案例教学采用不同的方式。开展案例教学一般有两种做法:一是在各专业课程的理论讲述中贯穿案例教学二是单独开设一门案例教学课,时间安排在各专业课程学习之后。针对不同专业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

(1)财务管理专业。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介绍》把“财务管理”列为工商管理学科下与“会计学”平行的二级学科。现在大多数财经类院校都开设了这一专业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开设财务管理学是为了使学生树立科学的理财新观念系统掌握企业理财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财务决策、计划、控制和分析能九我们可以采用第二种方法。在实际教学中,这种方法的缺陷是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淡忘了。我们在问到学生某个案例应运用哪些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分析时,有很多学生会显得“茫然”。因此我们在进行案例分析前,要将案例有关的知识点重新讲述一遍帮助学生回忆以往学过的专业知识,这样效果才好。

(2)会计学专业。可以采用第一种方法。即在财务管理的理论讲授中,结合每章节的具体内容将案例穿插于其中进行讲授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课堂气氛沉闷增加趣味性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但一般存在课时不足的缺陷。

2建立财务管理案例库。为了节省教师搜集案例的时间和精力,从长远考虑应建立校内共享或校际间共享的财务管理案例库案例的来源可以是教师自己平时积累的也可以是国内外企业的实际资料,可由教师自己设计,也可到实际企业考察获取在选择国外企业的实际资料时,应该区别对待。因为我国财务管理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构建我国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及解决我国企业出现的实际问题社会环境不同法律法规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可能导致国内外案例的研究倾向不同所以应有选择对待。在这里应特别鼓励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实行产、学、研结合企业为教学提供案例,学校为企业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方案。

3案例教学中应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教学也应适应环境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以及教学手段运用到教学中来,以更好地辅助教学。如在案例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声音、动态图像与案例讨论充分结合起来,一方面加大信息输出量,另一方面充分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此外,还有互联网技术的运用。我校己建立网络课堂这使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更加便捷不再只拘泥于固定的上课时间,从而更有利于师生双方的沟通、协调以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效率与效果将高效的教学方法与先进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佳途径。如果建立财务管理模拟实验室将更有利于本科学生对财务管理知识的掌握。但这不仅要求学校更多地投入以建设财务管理模拟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同时也对财务管理教师提出挑战,要求教师掌握多媒体教学的基本操作、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计算机知识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第7篇:理想教案范文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 应用

相对于传统的单向式教学法而言,案例教学法无疑是一种更为先进的教学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就是通过典型的案例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有一个体验、讨论、质疑、点评案例的过程,最终从案例中归纳出一般的原理,从而达到认知、能力、情感目标的教学方法。正确的运用这种教学法对提高教学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试就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谈几点看法。

一、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案例教学法的使用存在顾虑。有的认为理论课教学加入太多的案例会使正常的理论讲解陷入表面化;有的担心学生对一些案例的理解过于偏激而使课堂教学的局面难以控制;有的认为在案例的选择上存在很大的难度。二是在案例教学法的使用方法上存在误区。有的教师案例选择太过陈旧,不能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并且用的多了学生就会觉得没有新鲜感;有的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时机掌握不好,不能使案例教学法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有的教师不能很好的协调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例,使案例教学对于理论教学的促进作用得不到很好的展示。三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阻碍。例如,目前高校扩招使得学校的教学资源变得相对紧张,教师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般都是大班授课,要开展案例式教学存在很大的限制。学生众多,教师很难顾及每一个参与讨论互动的学生,学生也不可能每次都得到教师及时的反馈,这样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就会受到影响,有时又会出现课堂秩序混乱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应用该方法的积极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首先,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来看,案例教学法对于提高其有效性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无论是在教育手段还是在教育内容、教育目标和对象上都是暴露的,主要以“灌输”教育为主,教师充当“权威”角色,以直接的课堂讲授为方法,以固定的书本知识为内容,与学生之间缺少必要而有效的互动,不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展开生动活泼的有效教学。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这种抵抗情绪如果不能很好的调整,就会在思想上造成一种混乱甚至迷茫状态,不利于大学生形成积极的世界观与人生观。而案例教学法为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增添了活力,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找到了突破口。

其次,从案例教学法的优越性来看,它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着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教学材料不同。传统教学法使用的是单一的教科书配以相应的板书,信息量小而陈旧,案例教学法使用的是精心选择的案例以及相关的媒体资料。另一方面,授课理念和方式不同。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长期以来采用的都是“灌输”式的讲授。教师上课讲概念、原理、准则等, 都是理论对理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都很差。案例教学法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对实际案例的讨论和分析。这种教学方法彻底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状况,把理论传授和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认真思考,寻找答案。因此,它是一种引导、启发式教学。

最后,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案例教学法对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其积极性与创造性有着积极的意义。现代教育学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教师要着眼于培养学生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案例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与教师共同讨论和分析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实现教学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学生通过实际的讨论、参与,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达到“以学为主,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最终,既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又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此外,案例教学法对于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有着积极的意义。在案例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转变,这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

三、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需注意的问题

首先,案例的选择。案例教学法区别于其他教学法的明显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大量使用案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中,案例既是教学的内容,又是实现教学要求的手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要求其教学案例不仅要包含、融合学科理论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还要蕴涵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能引导大学生面对现实生活和现实问题,通过案例研究、分析和讨论,不仅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还要培育能力与素质,并将知识、能力内化,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外化为实际行动。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案例的选择则显得尤为重要,主要应该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要有关联性。所谓关联性,是指选择的案例能够与所教授知识的内容相得益彰,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同时,案例的设计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案例的选择要注意其难易程度,要契合学生的兴趣点,从学生的理解视角来甄选案例题材,再结合课程与教材的特点去设计案例,这样就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二是案例的简洁性。教师需要对平时收集的案例进行加工,去除和教学内容关系不大的次要信息,对那些能够引起学生关注度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信息要予以精细加工,使其简单明了而又不失准确性与针对性。只要能很好调动学生积极性、切合所学知识点,案例越简洁越好。如果所选案例让学生花费很长时间来阅读、理解和分析,学生就会对其失去兴趣,那么学习的积极性就无法完全调动,案例教学法的积极作用也将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三是案例的扩展性。所谓案例的扩展性,就是在书本内容的基础上,适当有所超越。对于案例的讨论不追求统一性,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尊重学生不同的看法,求同存异,让学生有一定的学习成就感与满足感,从而扩展视角、丰富知识、提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四是案例的正面性。所谓案例的正面性,就是在案例选择的过程中,尽量选取正面的、积极的、客观的题材作为案例教学的基础。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般都是大学一年级开设,这个时候的大学生可以说还没有完全实现由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过渡,认识问题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与狭隘性,反面的案例可能会起不到预想的教学效果,反而会造成大学生思想认识上的困扰。

其次,案例教学实施过程的掌控。案例是由教育者挑选出来的,从案例选择的一开始就蕴含着一定的教学目的。案例教学的过程也就是设计目的逐渐实现的过程。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需要学生发表对所选案例的看法,教育者无法完全预见学生对于案例本身的所有见解,所以在实际的讨论过程中,学生的回答有可能偏离案例本身,甚至出现与教学目的完全背离的现象。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地加以引导、调控,使学生的思维能够紧随案例和教育者的目的。同时,还要对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进行追踪和整理,发挥优势,改进不足,更好的发挥案例教学法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作用。

最后,案例教学法的合理运用。这里面我们要自觉避免几种错误倾向,一方面,我们要避免案例使用的越多就越好的思想。案例运用的多会使课堂气氛活跃,但同时也可能会偏离案例教学法的宗旨,同时会使课堂的时间变得紧张,学生也会变得茫然,使案例教学对理论教学的促进作用得不到发挥。另一方面,要正确处理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的关系。案例教学法是教学方法改革中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但其不是万能的,要注意在实际教学中与其他教学方法的融会贯通,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学生主体,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总之,成功运用案例教学法需要以上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也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做出更多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案例教学法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钟铭佑,周世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法初探[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11.

[2]李义新.如何提高德育课案例教学法的功效[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8,1.

第8篇:理想教案范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思想政治课教学

思想政治课课程跟传统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相比,除了有其课程知识点外,还有其特殊性那就是要在育人方面,培养学生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懂得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学会与人正确相处。因此基于这门课程的德育渗透功能,学生往往会感觉老师上课老是在说教,就会有逆反心理。还有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就是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的发育期,他们往往会觉得自己懂得很多,接触了社会的一些阴暗面,会认为书本的知识跟现实生活有出入,自然就会认为老师的说教式的教学很荒唐,也就不会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信念。缺乏信仰的知识,学生考试无论成绩多优秀,那也是失败的教育,针对现实中思想政治课存在的窘境,本人多年从事一线政治课教学,现从案例教学法入手,谈谈其在教学中的理论和运用。

首先,案例教学法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构筑双向交流,引导学生只注重知识变为注重能力、注重自身价值观的培养和审美观的形成。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员听,听没听、听懂多少。要到最后的测试时才知道,而且学到的都是死知识。在案例教学教程中,学生拿到案例后,先要对案例做个全面的了解,然后查阅各种他认为必要的理论知识.加深了学生对案例的理解,并结合教材内容,提出理念观点。捕捉这些理论知识后,他还要经过缜密地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一步应视为能力上的升华。同时他的答案随时由教师给以引导,这也促使教师加深思考,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理解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双向的教学形式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如:在讲授物质运动和人的行动这一节的内容时,我就避开了传统的说教式的教学方法,举了一个“圣神皇帝”的无奈的例子: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自称“圣神皇帝”。民间传说,一日武则天在花园赏雪,忽然有清香扑鼻而来,原来是腊梅开了。武则天下了一道御旨,令园中百花跟腊梅一起为她开放百花仙子迫于武则天的权势,不敢违抗。只有牡丹仙子坚强不屈,拒不从命。第二天一大早,园中各处群花大放,真是锦乡乾坤一片花的世界,仔细看去,只有牡丹含苞未开。武则天大怒,认为她平时对牡丹最厚,牡丹却如此负恩,传令将牡丹贬去洛阳。所以“天下牡丹唯有洛阳最盛”。通过这个例子,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其后由小组代表发言,最后由老师总结:自然界是有时有序的,花卉开放也各有其时,在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让春、夏、秋、冬四季开放的花同时开放,即使“圣神皇帝”也是办不到的。因为这样违背了自然规律。然而在今天,人们通过科学研究,认识了百花的生长规律,懂得了花开取决于日照、温度、可以创造或破坏花开的条件,提前完成或延后开花。这并不是人为地改变了花开的规律,恰恰是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为人类服务,让鲜花按照人们的愿望开放,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通过课堂讨论,学生充分认识到,要认识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并不是只能在自然规律面前无所作为,而应当善于利用规律为人类服务。

传统的教学只告诉学生死记硬背,而且内容与实践相脱节,且非常乏味无趣,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案例教学会使用贴进学生的案例入手,组织学生讨论、思考、整合同学的不同观点形成一致意见后,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得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活泼,而且在案例讨论过程中,每位学员都要就自己和同学的观点发表见解。通过这种经验的交流.一是可取长补短、促进人际交流能力的提高,二也是起到一种激励的效果。

第二,案例教学法在具体应用方面,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

一是,学生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搜集材料和案例方面的内容。

一般在正式开始集中讨论前一到两周,就要把案例材料发给学生。让学生阅读案例材料,查阅指定的资料和读物,搜集必要的信息,并积极地思考,形成关于案例中提出的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解决方案的理念依据。老师可以在课前列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先准备好问题的答案(无论答案是否正确)。

二是分小组讨论。

每个小组均派出自己的代表,发表本小组相关案例分析的观点。发言应当简短,尽量要求学生把问题分析清楚,观点明确即可,并组织小组集中讨论同学们在讨论问题的时候,肯定会有不同的观点,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老师说条条框框,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课堂讨论,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把课堂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情感,达到中学思想政治课育人的效果。

三是教师在学生发言完毕后,应当在及时进行总结。通过教师的总结找出问题的正确答案,结合案例,给学生分析清楚、透彻,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在课堂上既学到了必要的文化知识,又从中得到情感教育,产生共鸣,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自身的实际感受,能增强可信度,学生也乐于接受,达到思想政治课教学目的。

第三,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在具体做法上,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案例的选择应当贴进学生生活,贴进学生年龄特点、贴进社会现实 ,并且应当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并且要与课堂内容相关。教师不可在课堂中随意选择跟教学内容不相关的案例,同时还应当是真实并经过考证的事例,试想:如果学生课后查证属于虚假的例子,那么对于学生就会产生很强的负面影响。案例的选择要有针对性,要有的放矢,设计要有启发性。案例要叙述清晰,案例用于教学就是要把事实和教材相结合,具体体现在教师的设问上,问题要有启发性,还要环环相扣,这样才能达到教学效果。同时,案例选择要有参与性,就是在分析、讨论案例的时候要让学生说得上话,有话可说。这就要求案例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二是,在学生讨论案例时忌放任自流,偏离主题。运用案例教学时,一定要确定主题并加以讨论,不要一讨论起来就偏离主题,甚至把课堂变成了辩论赛场。话题要能说明问题,不是课堂越热闹越好。有的老师缺乏对课堂的掌控能力,往往一节课下来,学生是活跃了,也能积极主动地进行讨论,但是对于教学效果来说却是很差的,这就跟我们之前的教学设计相差甚远,对于课堂上生成的观点,教师一定要加以正确引导,即时点评,尽量靠近主旨。

第四,讲授案例讲究客观生动。真实固然是前提,但案例不能是一堆事例、数据的罗列。教师在讲授案例时,要用形像生动的语言,有情节叙述还要加些议论,边议边叙,渲染气氛,提示细节。但这些议论不可明示案例编写者的意图,更不能直接说出案例得出的结论,应当让学生主动思考,自己总结。

第五,案例应当多样化,但也不唯多样化。一节课中可以只有一个案例,也可以有多个案例。如果一个案例能够贯穿于一节课的始终并且能够完全解释这节课的内容,那么一个案例就足够了,内容精练,学生印象还深刻。当然多样化的案例也能促使学生在从多的事例中得到正确的结论,增强说服力。

第9篇:理想教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出的重要讲话精神,根据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和各级各类学校逐渐复学实际情况,动态掌握疫情期间青少年的思想和心理状态,缓解疫情对思想和心理健康的影响,保障我校学生身心健康.

二、工作目标

形成学校、家庭、社会联动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加强疫情期间学生的思想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组织保障

为扎实做好我校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特成立学校学生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易波(学校校长)詹光权(学校支部书记)

副组长:杨锦龙(德育专干兼学校心理健康管理员)

成员:各班班主任兼本班心理健康辅导员

职责:组长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工作,副组长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日常管理工作,成员具体负责本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筛查及心理疏导工作,做好家校沟通,引导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关注子女的心理健康,并培养子女健康的人格。

四、工作措施

1.成立组织机构。学校成立以校长、支部书记为组长、德育专干为副组长、各班主任为成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团队,积极摸排和研判学校学生出现的思想、心理健康问题,根据相关工作要求和处置方法,及时行动,积极干预,将思想和心理产生的问题化解于萌芽状态中。

2.利用好三个服务平台。一是充分利用学校“心理健康伙伴云平台”开展心理测试辅导工作,接收学生登录测试;二是公布心理服务热线服务平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教师对学生公布咨询电话,接收学生的咨询;三是班主任开通“心理话”热线服务平台,听取学生倾诉心声。

3.开展一次全面排查。各班在5月15日前要开展一次大排查,重点排查学生在疫情常态化管理下复学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好排查台账,对重点学生进行重点关注和跟踪服务,帮助学生度过思想、心理困惑期。

4.上好一堂心理安全教育课。各班要利用开学第一课,结合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管控和国家、省、市、县教育主管部门复学工作要求,以爱国主义、新冠肺炎知识、生命教育、抗疫精神、心理健康等为主要内容,认真组织好开学第一课。

5.做好一次家校沟通。计划开学一周内利用钉钉群、微信群和班级群等完成与家长的一次家校沟通,重点沟通学生在家学习和心理情况,引导家长逐步矫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降低对学生的期望值,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和成绩观。

6.设定一定的教学缓冲时间。开学后,要严格按照《贵阳市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中小学教学进度及教学建议的补充通知(含附件)》(筑教研通[2020]15号)文件精神要求,要给学生设置一定的缓冲期,适当放松学校日常管理要求,逐步让学生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环境后再开展正常的教育教学。

7.开展一次心理交流主题班会活动。各班利用主题班会的形式,针对全班学生及时开展一次全方位的心理辅导,对不良情绪进行心理疏导,让学生尽快适应复学后的学习状态。针对排查出问题比较突出的学生,要及时实施心理干预和辅导,严防复学后因心理问题而引发各种极端事件。

8.开展一次专业的培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员要参加近期由县教育局组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训,回来后在学校开展二级培训,指导各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工作,提升工工作水平和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学校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9.开展一次温暖行动。近期,组织各班班主任对贫困、留守、残疾等特殊群体的学生给予重点关爱,开展送温暖行动,必要时开展心理干预。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子女开展家庭关爱教育、辅助成长。

10.进行一次管理的反思。近期,组织班主任逐一对班级管理行为进行认真反思,要站在帮助学生舒缓压力,增强信心的角度进行正面引导,要多鼓励、多表扬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切忌揭短,避免容易导致学生紧张心理、造成压力的不良管理行为的发生而增加学生心理压力引发不必要的心理问题产生。

三、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