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范文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精选(九篇)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

第1篇: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范文

重点难点:理解作品批判唐王朝穷兵黩武的思想内涵。

教学方法:朗读、讨论、启发、探究。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石壕吏》(幻灯片展示全文,回顾该文深刻的思想内容)。

二、解题

“行”是乐府歌曲的一种体裁。杜甫的《兵车行》没有沿用古题,而是缘事而发,记事名篇。自创新题,运用乐府民歌的形式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生活。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体味全文的抒情基调)

2.听录音(感受全文的抒情基调)

3.集体朗读课文(分组比较朗读)

4.诵读点拨

(1)把握基调:这是一首歌行体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诗人的情绪是怨愤的,这是全诗的基调。

(2)诵读指导:第一段写亲人送别出征的战士,朗读时声音应沉重些。段尾,诗人的怨愤之情初现,应用升调读。第二段,“点行频”三字为下文叙事的总纲,须重读。第三段先写秦兵家庭的困难,朗读时速度不宜快。

四、品读全诗,思考

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诗中感受最深的诗句,品味语句,揣摩朗诵的感情及语气,并谈一谈对该句的理解。

1.鉴赏“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朗读】“去时里正与裹头”读音不但要高,还要轻,微颤。既要表达内心的悲愤,又要体现出对还不会束发就被征入伍的孩子的爱怜。“归来头白还戍边”读得要悲怆、无奈与伤心。“还戍边”中的“还”强一些,是为了强调后面的“戍边”,“戍边”读时要体现心力交瘁、沉痛无助。

【思考】在讨论中适时点拨:这是对前两句“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所作的形象说明,使人心酸。古代孩子留长发,15岁开始用头巾束发。如今,一个刚到束发年龄(成年)还不怎么会束发的孩子就被征入伍,而且要到远离父母的北方去“防河”,这是何等可怜啊!所以,连里正也动了心,替他束发。人过40,头发渐白,又刚从前线回来,按理说也该休息休息了,可是,由不得自己啊!战争残酷,兵源吃紧,还要被派到前线去!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无限制地超期服役,统治者的残酷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2.鉴赏本诗主旨句“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朗读】“边庭流血成海水”读时注意节奏,“流血成海水”,要读出惨不忍睹状;感情突然激昂,转到“武皇开边意未已”“武皇开边”做无奈惊恐状;“意未已”这三个字,要读得慢一些,要读得气丝逐渐弱尽。

【思考】在讨论中适时点拨:“武皇”,是以汉喻唐,实指唐玄宗。千百万战士战死沙场,是因为皇帝用武力扩张领土的野心没有停止。

3.鉴赏“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人们的心理有何变化?为何会有这种变化?表达了什么感情?

【朗读】“生男埋没随百草”阅读时要体现无奈与强烈的痛心。

【思考】重男轻女 重女轻男(讨论重点)

《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瓦”,是古代陶制的纺锤,用这个玩意儿是让女孩懂纺织。)

在封建社会里,人们重男轻女,生男则喜,生女则悲。可是现在不同了,反以生男为“恶”,生女为“好”。女孩子还能嫁给近邻,男孩子只能命丧沙场。这是发自肺腑的血泪控诉。但是由于连年战争,男子的大量死亡,在这一残酷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却一反常态,改变了这一社会心理。这种不平常的心理变化实际上也是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的有力控诉。

4.鉴赏“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这两句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朗读】“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阅读时激愤的感情要爆发出来。“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这句读时要注意读出哀伤,用颤音读出寂冷阴森的悲惨。

【思考】在讨论中适时点拨:青海边的古战场上,平沙茫茫,白骨露野,阴风惨惨,鬼哭凄凄。寂冷阴森的情景,令人不寒而栗。这里凄凉低沉的色调和开头那种人声鼎沸的气氛,悲惨哀怨的鬼泣和开头那种惊天动地的人哭形成了强烈的对照。这样描绘古战场的悲惨的景象,其意仍在讽今――揭露唐王朝“开边”政策的罪恶,发人深省。

5.这首诗中的警策应是哪两句?理由是什么?

(学生讨论,找出句子,并写下理由。)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前一句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后一句揭示了苦难的根源,这正好概括了本诗的主题;而且这句诗锋芒直指最高统治者武皇,给统治者以警戒,显示了诗人巨大的勇气,因此,这两句是本诗警策。

五、课文总结

这首诗通过以亲人送别出征战士的场面描写引入行人问答,由个人痛苦经历扩展到全社会,由点到面、由现象到本质地勾画出安史之乱前社会的真实状况,再现了时代的苦难,层层深入地揭示了苦难的根源,表达了人民强烈的反战愿望。

六、布置作业

1.背熟《兵车行》

第2篇: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范文

一、街头诗的兴起与发展及其特点

(一)街头诗的兴起与发展

“街头诗也称为传单诗、墙头诗、岩头诗等,这些诗以人民大众为对象,以具体的战争及政治事件为题材,采用简捷的短诗体式,写好诗歌后或张贴在街头、墙头、岩石上,或印成传单加以散发。这是一种紧密配合政治斗争,直接发挥教育作用的诗的战斗形式。”[1]

抗战爆发后,诗人们纷纷奔赴战场、农村,投身抗日斗争的洪流,为使诗歌更直接地服务于抗战,更有效地发挥鼓舞人民的作用,1938年诗人们在革命圣地延安,掀起了街头诗运动,8月7日被当时在延安的诗人称为“街头诗运动日”,在延安的大街小巷、墙头和城墙上,张贴起街头诗。柯仲平和田间联合发表的《街头诗歌运动宣言》号召人们“不要让乡村的一堵墙,路旁的一片岩石,白白的空着”,街头诗成为服务抗战,创造大众诗歌的一条大道。

积极倡导街头诗的是田间、柯仲平、邵子南、史轮,另外魏巍、方冰、戈壁舟、毕飞革等也都积极参加了这一运动,作者也不限于诗人,在冀中某些地区,已经有群众自己创作的街头诗出现。诗人田间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街头诗人,他从一开始作诗就注意诗的战斗性,从延安到晋察冀,他一直是街头诗运动积极的推动者。他这时期的诗,如《假使我们不去打仗》《同志》《义勇军》《啊,游击司令》《给饲养员》《我们是庄稼汉》等,诗行简短,寓意深长,在朴素的诗句里,充满着火热的时代气息和强烈的爱憎感情,产生了深远影响。

街头诗运动的蓬勃开展,主要在一些抗日民主根据地,特别是晋察冀边区,“在许多群众集会上,都散发着红红绿绿的诗歌传单,在对敌人展开的政治攻势中,也有用诗歌传单形式制成的宣传品。”[2]以延安为代表的根据地,街头、墙壁上有不少用艺术字书写的街头诗,还有一些诗人集会朗诵诗,后来还把这些街头诗集印成册,并且将诗歌配上画,用传单的形式,在工农兵群众中间广泛散发,起到诗歌直接与工农兵群众见面和群众相结合的作用。

街头诗发展经过了初期阶段之后,随着根据地政治工作的推进,诗刊等开始编印,在创作中诗人成长起来了,街头诗开始向抒情诗、小叙事诗发展,开始反映较深厚、丰富的斗争生活,主题更为鲜明,形象更为生动,内涵更为深刻。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诗歌创作向群众靠拢,边区后期的诗歌内容上政治性、战斗性更鲜明,形式上大众化、通俗化更明显,写出了不少民歌体诗歌和能演唱的歌曲。

(二)街头诗的特点

主题鲜明、政治性强。这些诗歌在创作时就不仅被看作艺术,而且被当作战斗的武器来使用,除在根据地的后方互相吟咏歌唱外,还被带到敌占区、游击区作为冲锋陷阵的武器,投向敌人,散发给群众。

短诗为主,语言朴素简明。短小精悍的诗歌,读来朗朗上口,易懂好记,便于在群众之间普及和流传,连孩子都能背诵几首,比如说,田间“抓出/木厂里/墙角里/泥沟里/我们的/武器,/挺起/我们/被火烤的,被暴风雨淋的,被鞭子抽打的胸脯,/斗争吧!”就非常简洁有力,意象具体可感,贴近土地、贴近生活,有一种诚挚的感情和气氛,唤起了人们心底里的勇气和实际的行动力量。

内容紧密结合时代,感情真挚动人。街头诗歌的内容贴近生活,涉及农民、工人、战士生活的方方面面。街头诗代表诗人田间抗战时期的作品之所以受到人们的赞赏,正像闻一多所说,并非他们艺术上已很完善,而是由于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强烈动人的“生活欲”――那“不排解、不抚慰、也不麻醉”,而是“鼓舞你爱,鼓动你恨”的沉着鼓声构成作品内在的情感素质,激发出读者强烈的爱国热情,令人血性迸涌。

风格豪迈粗犷,富有召唤力和战斗性。以田间抗战时期的创作为例,召唤战斗者把诗歌变成战争的文化载体。比如田间的《给战斗者》:“敌人/从我们底/手里,/从我们底/怀抱里,/把无罪的伙伴,/关进的栅栏。敌人,/散布着,/炸弹和瓦斯。/到田园/到池沼。/敌人来了,/恶笑着,/走向/我们/恶笑着,/扫射,/绞杀。”敌人肆无忌惮地屠戮中国人民,到了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这种灭绝人寰的残酷,通过含泪的诗句描绘展现出来,激起了中华民族的抗战激情――是抗战的时候了!这古老而伟大的民族,被帝国主义者的枪杀斥醒了,连同“呼啸的河流”、“叛变的土地”、“爆裂的火焰”,也激动地在这“凄惨的地上”,唱起了“复活的歌”。

抗战时期的“街头诗”使民众在潜移默化中对民族危亡的认识加深,对反抗斗争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新的认识,统一了思想,为抗战精神的凝聚和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街头诗与抗战精神给新一代革命军人“血性”培育带来的启发

抗战的历史和抗战精神告诉我们,只有始终驻足血性气质的精神高地,才能在未来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战争历来是血性与理性的比拼,未来战争从某种意义上说既是“将军的较量”,也是“班长的较量”,更是“精神的较量”,今天我们的“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能够塑造得多坚定,明天护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就会多坚固。

提出要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是从理想抱负、素质本领、精神特质和道德情操的四个维度,立体勾划了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样子,赋予了中国军人应有的责任与担当。其中血性作为一种精神特质,其养成方式必然是精神性的,抗战精神的形成,作为精神产物的文艺尤其是诗歌艺术在其中起的作用不可小视。抗战时期诗歌和抗战精神的形成过程,对新时期的革命军人“血性”培育带来以下启发:

(一)内容上要紧密结合时代,反映官兵要求

街头诗来源于生活体验,而又经过诗人们的提炼挖掘和加工,说出了人人“心中有、笔下无”的精神诉求,所以能够在民众中获得极大的认同感,能被广泛接受、传播,从而起到改变人的思想、改变精神气质的作用。在中国和平崛起,走向世界的背景下提出培育“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要求有血性,战时而言就是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和平时期,血性表现在对工作、训练、学习的顽强坚持、敢于啃硬骨头,不怕苦、不怕累上。无论在哪种情况下,都要紧密结合时代,反映官兵要求,才能把工作做到官兵的心坎里,真正起到重塑灵魂的作用。

(二)形式上要重视思想培育与文艺熏染相结合

延安文艺座谈会指出,艺术的最高标准是为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因此政治思想教育离不开艺术的方式。抗战时期流传广泛的街头诗重在政治鼓动,但它毕竟是诗,也做到了形象鲜明集中,语言明朗、含蓄尽可能统一,体现了科学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先进性与大众性高度融合。扁平化的道德说教、千遍一律的英模故事,缺乏艺术性因子的思想工作并不能真正让官兵心服口服,更不能从情感、意识、精神上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果能够辅之以文艺的形象性、生动性和美感带来的感染力,将让思想培育如虎添翼。

(三)途径上要创新传播形式,丰富承载样式

抗战时期物资匮乏、印刷出版极为不便,所以街头诗的传播,不同于精英读者群的书卷阅读赏析,而是以传单、朗诵诗、歌唱诗、诗画展等大众传播方式流行,这是顺应时代特征而出现的具备广泛影响的宣传手段。比如,柯仲平的《告同志》,思想明朗、语言通俗,富有强烈的鼓动性,它曾写在当时延安城内大礼堂对面的石灰墙上,在干部集会时,作者亲自朗诵过多次,产生过广泛影响。新时期对于新一代革命军人培育,传统的讲课、报告、展板、标语、黑板报等形式的宣传教育方法依然在沿用,但毕竟听众、影响有限。网络时代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终端,微博、微信、facebook等社交网络等为代表的朋友圈、公众号等新型阅读方式大行其道,也为“四有”革命军人培育提供了更多的载体和途径,“一号哨位”、“公众号”、“澎湃新闻”军校公众号的投入使用,也是这一趋势下营运而生的新生事物,教育教学中也应予以关注。

(四)理念上要打破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界限,相互为师

群众路线一直是我军制胜的重要法宝之一,抗战中的街头诗其实也体现出了群众的力量,它的出现和流行以及能产生重大影响,除了精英诗人倡导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众多的无名大众街头诗人,创作了很多喜闻乐见的诗歌。今天自媒体形式流行,信息时代使每个被教育者都有反转成为教育者,每个被教育对象随时都有可能成为事实教育的主体。2014年两个退伍的大学生创办“一号哨位”,他们说最终目的是想聚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传播军旅文化,传递军旅正能量,做一些有意义、且有意思的事情。2012年66岁的退伍老人金春燮创办了“汪清英烈网”,2014年他当选2013感动吉林人物时说:“我不图名,不图利,就是不想让历史在我们这代断了茬。”这些已经走出军营的人都在努力尽其所能为传播军旅正能量、传递爱国薪火而努力,我们更应该打破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界限,让每个受教育者转变为“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教育者,换句话说就是要发动身在军营的每一个人成为最好的征兵广告。

注释:

[1]蓝海.中国抗战文艺史[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4.

[2]魏巍晋察冀诗钞[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序,1959.

参考文献:

[1]辉澜.漫话街头诗[J].语文教学与研究,1983,(05).

[2]郑立柱.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墙壁文化[J].党史纵览,2013,(10).

[3]曼晴.春风杨柳万千条――回忆晋察冀边区的诗歌运动[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2).

[4]吕进等.大后方抗战诗歌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5.

[5]皇甫建伟,张基祥.抗战诗歌选[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

第3篇: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范文

一、影像造型的图形同构象征性表达

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视觉思维》中表达了艺术中最理想的形态是那种不太逼真,但又与创作者想要表达观念相同构的意象。仅扩展了影视语言的表达,也将现实性与非现实性的影像通过图形巧妙组合和艺术联想融入设计,以形态新颖的重组与变异方式传递了创作者心理意象的信息,把外化的影像通过巧妙的变形、组合、拼接完成形式上的同构表达。在电影《迷墙》的影像中,从寻找爱、暴力、死亡等多个角度,将不同的影像信息以造型与色彩象征性同构的方式向观众传达了对国家、战争等抽象概念的理解和表达。

(一)运用形的同构影像设计加强视觉冲击力

形的同构是指同类或者不同类事物由于形的相关性而建立联系。这种形的变化可以是局部的替换,利用不同图像的局部结合形成同构,也可以利用图形的相似形成同构。[2]形的同构常应用于图形设计领域,通过形的同构打破原有逻辑关联产生视觉冲击,给予观者丰富的心理感受。在电影《迷墙》中,借形的同构加强视觉冲击力,影像中不仅有传统西方设计中的人兽形的同构,还有通过墙和蠕虫图形元素在形式结构上的相似因素同构表达。以“墙”为代表的形式同构在幻想中随处可见,它不仅用不断递增屹立的高楼围城的“墙”、而且使用各式各样的交通工具和电器堆成的“墙”的外形,强化在缺乏面对面交流的工业化现代社会中的人逐渐失去了自我存在的意义。

(二)运用义的同构影像设计表达心理意象

义的同构是利用含义的相似或相关性,将抽象的心理隐喻通过具象的一形多义或多形同义来表达。在心理学中,“意象”表示有关过去的感受或知觉上的经验在心中的重现或回忆。意象可以作为一种描述存在,也可以作为一种隐喻存在。[3]含义同构手法是根据意义相关进行关联性思考,用义的同构的影像形式背后传达的心理意向。在影片中对暴力、战争、信仰等方面运用了含义同构,在动画中对鸽子、鹰、战隼的含义同构表达了平克对于国家、战争、体制的理解。苍鹰、战隼、十字架在同一外形符号下的表达是他对战争和死亡密切联系的解读。而其中“鹰”与“战隼”的含义同构让人联想到二战期间的德国,其中纳粹德国国徽上具有进攻性的黑鹰图腾转化为战隼的图形,将主人公成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展示出来,随着英国国旗的米字旗的崩解,只剩下了流淌着鲜血的十字架。米与十字图形元素的含义同构是对国家和战争的理解,国旗中的十字架象征着神圣的基督教,而插入地面的流淌着鲜血的十字架代表着暴力与死亡,国家与战争的关系昭然若揭。在动画中对形同构的基础上赋予了主题的内在本质和超凡的精神,用形态的转换、颜色的对比、元素暗喻来表达主人公的反战心理意识。

(三)运用形义同构影像设计增强视觉表意性

形义同构是把含义、影像两种同构手法综合起来,利用含义相似和形式相似的双重同构。寓意于形,以形表意,通过视觉上的合理性设计增强视觉的表意性。在电影中“墙”和“锤子”的影像综合运用了形义同构。墙出现在平克人生各个阶段,从幼年丧父的难以释怀、少年青春期的惶恐萌动、青年遭遇的情感挫折、失意彷徨,都是在精神上墙壁高筑的成因。锤子在实拍与动画镜头中多次出现,它在镜头中不仅作为武器暴力的代表意味着破坏社会秩序,也用交叉的锤子动画模拟在街道上军人阅兵正步交叉行走的影像象征武装政权。视觉意象的成功构建得益于象征性同构方式的影像造型。运用形义同构的影像元素阐释主人公心理意象信息,用其象征的特性强化表象来揭示其本质。

二、视听联觉下的联想性影像色彩表达

视听联觉是指运用视听感觉之间的通感所引起的联想或内心的关联触动。在电影中视听联觉“视”的影像镜头表现与音乐节奏进行恰到好处的融合。以音乐为情绪宣泄轴线的连接画面、对不同的时间进行穿插借由想象力而形成连绵的图像,将整个故事切割成无数个片断,仿若电影中的蒙太奇效果,在观众心里唤起某种相同的情感体验。在影片中音高长时间的噪声或噪化音往往是在一段动画设计中伴随着大量的闪回实拍镜头,用动画与实拍镜头衔接剪辑,拓展不断变化的空间环境,例如电影情节中,从妻子在墙上的倒影过渡到真实空间虚拟的蛇蝎形象,结尾处内心审判中对童年缺少亲情和爱情的大量反思闪回镜头,这些在细节处理上让声音频率、音乐配器、效果音响与人物形象和心理产生对位关系。

在视听联觉中“视”中的色彩与音乐共通情绪感受最为常见。美国音乐家马利翁曾说:“声音是听得见的色彩,色彩是看得见的声音。”

由色彩和音乐的联动衍生出色听联觉,来强化心理的某种交织情感,寻求心灵的指引感应或共鸣。色彩三要素与音乐中的主要构成要素对照起来即是色相——音色;明度——音的高低;纯度——音的长短强弱。[4]在电影《迷墙》中,前卫摇滚音乐的音色上既有直升机螺旋桨似的轰鸣声、近距离的枪声、女性的和声使观众的紧张度不断扩张,还有歌曲起始处情绪化的独白为情绪高涨渲染氛围,更有震耳欲聋的噪声进行宣泄内心的激情和发自心底的追问。在动画段落中,音乐曲调节奏开始是以低音吉他与低音鼓完成节拍律动,到高潮部分追求音响震撼,让人狂躁不安,摇滚乐无论在音乐表现还是精神内涵都有一种对抗的状态,通过色彩色调对比形成色彩的反差,加强了影片的色彩寓意和气氛渲染。

、心理意象下影像创意变形的“隐喻”效应表达

电影实拍画面通过象征性的影像表达思想内涵,以影像变形的形式“隐喻&rdquo ;某种意识下的心理活动,展现某种抽象的寓意,用鲜明生动的视觉形象讽刺某种现象,引发观众对社会现象的深层思考。在夸张、惊奇的外化变形设计背后是导演内在思想的传达。变形体现了动画的创意设计性,在符合影片题材主题的条件下,以新、奇、异、怪的抽象动画形态捕捉客观对象的特征,将人性的哲理蕴涵其中,使人们达到审美心理的愉悦感。

(一)借物抒情的动画变形隐喻“人性”的思考

成功的电影总是把对人性的思考潜藏在作品深层内涵之中。借物抒情的动画变形通过外在表象夸张、变化和抽象的变形作为载体,抒发和传达作品的思想情感,通过审美认识和艺术改造达到物我相融的境界。《迷墙》中对爱与沟通的渴望、对性的恐惧与失望、对体制的诅咒与抗议,用花、蛇蝎、鹰、铁锤等事物以动画变形的方式展现主人公内心幻觉,隐喻出主人公世界观中对人两性的生理与心理的痛苦与绝望情绪。

叔本华有一个著名的说法,花是植物的生殖器。电影中两朵娇艳欲滴的花的动画设计融入了强烈的个性特质,让观众印象深刻。两朵花动画形象抽象变形似生殖器又似男女亲吻的脸颊,动作设计中交缠、吞噬、凋谢象征着男女在感情中相互依赖、攻击、伤害,最后花朵在吞噬的过程中逐渐变大变黑,变成一个恐龙的剪影飞走了。在动画设计中以雄雌花映射性行为的动作和雌花吞噬了雄花的死亡结局,在影像上已经直白表述出来。死亡与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生物界就有蜘蛛、螳螂、蝗虫在交配的时候雌性要把雄性吃掉,死亡也成为这些物种性高潮的最高体现。探究此情节的精神内涵是性与死亡的关系,性代表着融合,通过融合生命付出了衰老和死亡的代价。

(二)融入思想内涵的创意变形隐喻“社会性”的反思

人脱离不了社会,影片通过对人类战后反思,对人与人之间从心理、生理、感情等不同角度挖掘现代社会的生命价值观、实用主义、体制等的矛盾性,抨击人类的贪婪、愚昧、恐惧是导致战争的源头,创意变形的主体将平克这位二战时期青年个人成长经历的缩影提升到哲学层面反思现代西方社会矛盾根源问题。

《迷墙》用非线性叙事手法将动画变形的影像揉入到实拍影像之中,用象征性的视听语言将教育体制、两性关系、生命的意义内涵进行解读。在平克的幻象中,校长像小丑一样的在墙下进行表演,将学生放入绞肉机中生产更多的蠕虫,暗喻被教育摧残个性的孩子们。而闪回的平克童年记忆中校长责罚学生表象下,隐藏的是教育制度的刻板,讽刺了工业化的大时代背景中科层化的倾向性,学校沦为机械化培养的工具。平克感情生活两性关系多次用到了节奏极快动态变形,用蛇蝎形象快速剪接镜头暗喻妻子的背叛;主人公对女性矛盾心理源于对母亲过度保护和父爱的坍塌,而战争导致父亲的离世,也正是创伤的根源,最终成为他一生的桎梏,也就是所谓的迷墙。

电影《迷墙》从影像内涵上对体制和现代社会的多处矛盾进行抨击,引发人们对社会性的反思。在动画影像设计中,汽车、媒体设备堆砌的高墙,隐喻着多媒体越来越多的使用让面对面的沟通交流越来越少,每个人就像社会这台机器上运转的螺丝,沦为现代化的工具。现代社会中,人的孤独感的现状是更加关注自己,而漠视他人,这是现代社会物化的结果,就如同电影中男主人公的自我封闭的状态。人们在体制下失去了自由,为功名所累、为金钱所累、为性欲所累,在各式各样的选择中决定自己的未来,在看似自由的体制下,隐藏着每一个被禁锢的自由意志。电影中对体制和现代社会的抨击契合于《迷墙》专辑中摇滚乐的精神内核,摇滚意味着一种颠覆,意味着对腐朽文化传统、习俗、时尚、权威观念的全盘否定,而这种颠覆的原动力来自于勇敢追求真理的精神。[5]所以主人公想用音乐、毒品麻醉自己,隔离自己,形成一堵属于自己的“墙”。

四、结 语

《迷墙》依靠动画图形设计中的图形同构、隐喻变形、视听联觉等方法将荒谬、虚幻、违反逻辑的心理意象表达出来,镜头组接出神入化,用夸张怪诞的动画影像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给人以深刻触动。中国电影应该从中得到启示,不能只是简单的在实拍电影中引入动画的形式,而是要真正把动画影像的设计融入电影的思想内涵中,进而完成从心理意向到表现形式的超越。

[参考文献]

[1]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244.

[2] 高亮.图形创意[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96.

[3] [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M].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211.

[4] 谢琳.音乐的灵魂幻想——迪斯尼《幻想1940》中音乐动画的审美新视角[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9.

第4篇: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历史教学 学生主体 师生交流 问题设置

新课标下历史课堂教学必须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把学生的思想真正呈现出来,使教师的教育智慧和学生的创新人格趋向充分表现进而达到极致。只有我们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适时地转变角色,促进课堂的和谐生成,我们的课堂才能真正发挥师生的双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一、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记得有位资深教育家曾经这样说过,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们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们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无疑,立足于课堂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才是学科教学的根本。历史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就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和谐教学策略,其基本理念就是以人为主,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

1.师生情感交流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我们知道学生有学生的特点,一般而言学生不会自然而然地就成为具有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的个体。所以历史教学中我们必须打破以往旧模式教学方式,充分认识教学诸要素之间的和谐发展,创设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情境。同时,对于成长中的中学生来说,爱更是必不可少的营养素。因此,贯穿于交响曲的主旋律应该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应把热爱和关心学生视为教育者的天职,在教学中融入自己的全部情感,尊重、信任、理解、关心每一名学生,与他们坦诚相见,缩短师生心理上的差距。正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当师生之间真正达到情感相通时,学生才能从内心觉得老师是他们可以信赖的学习上的指导者、促进者,他们才能够在课堂上与老师积极配合、主动探究,进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要想让学生喜欢你所教的学科,首先应让学生喜欢你。诚然,现在的中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情感和认识。历史教学中我们必须以此为契机和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教学中,我们要多体现以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师指导下形成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要认识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就是导演与演员的关系,教师创设情景,学生在情景中运用语言,教师画龙点睛,学生举一反三,在交流与互动中学生主体完美体现。

2.问题提出探讨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师生相互间的问答是课堂信息交流的一个重要方式,是教师了解学生,改进教学的必要途径。高质量的问题是教学方法得以切实贯彻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问题要精心设计,既要瞻前顾后又要左右逢源,使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问题,也有向“最近发展区”延伸的可能。提问要激起学生探索求知的需要,这种需要越强,思维积极性就超高;相反,将会受到一定影响。在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疑难,使学生面临问题,产生求知欲望,教师从中启发他们积极思考。设置疑难应注意问题的难度,要使学生感到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不能轻易解决问题,需进行积极努力的思考。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并且经过努力,解决了疑难,感到所学的知识有用,就会产生一种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讲罗斯福新政这一内容时,提出:面对如此严重的大萧条,我们该怎么办?这一问题不仅要求学生回忆前面所学关于大萧条的知识,还要进行认真的思考,分析美国当时的处境,只有解决经济危机,社会才能继续发展。再如教学美国内战这一内容时,用美国通过独立战争,已经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为什么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会再次爆发一场大规模的国内战争;这场战争对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还是消极影响等问题导入,使学生围绕内战爆发的原因、经过、作用、性质、影响等方面,积极参与学习。 转贴于

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教学过程优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正确恰当地选择历史教学法,并使之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中学历史教师必须重视历史教学的基本原则,研究历史教学方法,提高恰当运用历史教学方法的实际操作能力,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1.教材内容挖掘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充分利用新教材的特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有着现实的意义。新教材的结构编排,内容设置,尊重学生独特体验、阅读兴趣,有助于推动学生学习的个性化。我们知道英国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提出了历史可以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要,其中一项就是发展休闲的兴趣,现代教育理念也立足于学生发展为本。新教材精美的图片,蕴涵人文关怀和生动化的编排设计,无形中拉近了学生与历史、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使学生的创新思维易于激发。诚然,人类文化史就是一部创造史,人类文明的进步都是创造能力的具体表现。从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金石并用时代,到后来的铁制农具的出现,乃至今天的计算机时代;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到近代的辛亥革命,乃至文革后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从半坡、河姆渡时期的陶器到制作精致的景德镇瓷器。大到变法、革命,小到一件普通的手工制品技术的改进。在这些丰富多彩的历史内容中,无不蕴含着人类的创新意识,创新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创新精神贯穿着整个人类历史。在我们的历史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从中感悟到创造的重要性,使学生得到间接的创新体验,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勇于创新。

2.教学内容延伸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历史思维的高级阶段是历史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需要创造想象的参与。教师必须善于挖掘历史教材中培养创造想象的因素,唤起学生头脑中储备的历史表象,独立地创造成新形象。例如,在教学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这一内容时,有的同学提出,当时中国共产党步走向农村,不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而直接去夺取城市,然后再把革命的烈火推向全国,革命就会很快胜利,这不更好吗。我们教师应该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培养学生创造想象的时机,便因势利导,请同学们想象,假使当时果真中共集中全力夺取城市,如此发展下去,结局将会是什么。反动派的势力主要集中在城市,无疑会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暴露自己,以鸡蛋去碰石头,只会头破血流,最终导致失败。而农村反动派的势力比较薄弱,革命力量进入农村,就会找到发展的空间,占领广大的农村,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也就是最正确的选择。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迸发出来了。又如,在学习太平天国运动时,引导学生思考假如石达开没有负气出走,离开天京,将会形成什么样的局面,这些训练方式完全可以使学生对历史产生浓厚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想象。

参考文献:

第5篇: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范文

但是在我们当前的历史教学中,我们比较重视历史的知识性和逻辑性,习惯于用枯燥呆板的公式演绎历史,却不懂得用丰富的史料再现历史。于是,在教学过程中,丰富多彩的历史长卷便成了年代、数字、概念和规律的堆砌,传道者头头是道,受业者只满足于去记忆这些结论,历史这门课程也变得索然无味。这一现象的产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忽视了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要在教学中重视史料应用我们必须要首先认识史与论的关系:历史理论是历史现象中抽象出来的,是历史现象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只有全面系统地了解掌握历史现象,才能得出正确的理论结论,故称“论从史出”,只有在充分占有史实的前提下观察历史现象,才能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体现史论结合。同时要认识到教学中充分应用史料在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能力方面的作用。

一、史料以具体形象的资料。

引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多媒体影音资料和历史图片都是真实而具体形象的史料,学生对这些会比面对枯燥的文字有兴趣多了。例如,观看唐初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能够加深理解唐初的和亲政策和民族间的友好交往。“虎门销烟”浮雕,则反映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文字史料一般都是出现教师提出问题的“引子”后,往往同时还伴随着一些思考题。这样设疑置惑,就形成学习诱因。通过具体形象史料的阅读和分析,学生能够感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感受历史的真实,回归到消失的历史情境中,从而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如:通过以下材料就很容易归纳出抗战胜利的国际意义。材料一: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中国在抗日战争中有2100万同胞牺牲,占二战参战国死亡人数的42%财产损失和物资消耗达1000亿美元以上。材料二:中国的抗日战争配合了欧洲战场,既牵制了日本从中国战场抽调兵力去对付太平洋,印度洋战场的美军,也牵制了日本北进苏联;使苏联避免了两线作战。事实上阻止了德日法西斯会师中东的战略配合,成为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先欧后亚”策略胜利的根本保障。

其次、教学中合理使用史料有利于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在教学中注重应用史料来进行学习,包括史料的收集、甄别和运用,把史料作为探究历史的证据,藉此来认识历史的本来面貌,寻找历史的规律。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潜移默化地更牢固地树立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意识,掌握论从史出的方法,使学生对书本的观点有更为具体和深刻的理解,形成一种独立思考的人格。比如:在讲清朝军机处这个机构时,要突出它作为加强皇权的一个兼职机构时,只需要列举和绅的本职是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只是他的兼职容易就非常容易理解和拓展。

二、史料的应用过程是关注学习过程。有助于历史方法的习得和历史思维能力的提高。

认识历史、揭示历史本质必须借助于历史事实,历史学家总是根据史料来认识和重构历史事实的。史料教学强调学习的过程,它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取史料(包括自己的搜集),分析鉴别史料,运用史料作为证据来重构历史,解释与分析历史,寻找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也就是像一位历史研究者一样来认识历史、考察历史。教师通过精心运用史料,可以纠正学生的死记硬背,引导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质,从而产生科学的见解。它可以提高学生历史的阅读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理解历史事件本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教师可从分析史料入手,由个别历史事件或现象归纳出该类事物或现象的普遍规律。如古代中国各个王朝中央行政机构的改革和设置,引导学生归纳出历史上皇帝在削弱相权方面的相同之处,以及这种不断改革也正是他们加强皇权的重要措施之一。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

三、史料的应用能有效促进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道德修养的提升。

第6篇: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范文

(饰演Sasha)、VladimirZamansky(饰演Sergei)等。

一、前言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是一位在70多年苏联电影史上屈指可数的大师级导演,他于1932年出生于伊万诺夫州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中,具备良好的文学与艺术素养,他22岁的时候顺利考入了苏联国立电影学院导演系,并师从著名的电影导演米哈伊尔。罗姆。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一生中的作品虽然只有寥寥可数的7部半(包括他在学生时代的作品),但是都很经典,每部影片都会引起巨大的反响与评论。

在塔可夫斯基的学生时代,在他的各方面技术以及个人思想还不是很成熟的情况下,他创作了短片《小提琴与压路机》,虽然只有短短43分钟,但是影片中对蒙太奇手法的娴熟应用,对镜头的把握,对音响色彩的使用,以及影片所反映阶级问题,战争差异,父母形象,社会工业化等等,都奠定了塔可夫斯基的大师之路,也为他以后追求的电影之路与电影风格。

二、电影的角色设定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在意大利的许多访谈以及在他所著中都提到过,在当代电影的创作中,最重要的是真实。他曾经在一次访谈中说过,真实是艺术家的目的,如果艺术家在他的创作中改变了自己的探索,就会对他的创作产生不好的影响。而对于塔可夫斯基本人来说,真实的意义就是最高限度的接近生活,他认为电影应该运用现实生活中的形象,并用形象的手段记录生活电影只有在与生活本身的形象绝对吻合的形式中才能存活。他所谓的这种“真实性”在他的这部毕业短片《小提琴与压路机》中已初见端倪,这部电影情节非常简单,也就是发生在一天之中的事,主要讲述了一位压路机工人与小提琴儿童之间的忘年友谊。这部影片的两个主人公形象,所处的年代与塔可夫斯基所生活的年代一致;在对人物个性背景的塑造上,也选取了代表那个社会年代典型的两种不同阶级,小提琴儿童似乎代表了有钱的资产阶级,压路机工人代表了穷苦的工人阶级,塔可夫斯基把故事主线设定为二者的友谊,除了反应当时社会的不同阶级的生活,也表达了他希望社会平等。

三、影片中的若干镜头分析

这部电影是塔可夫斯基学生时代的作品,虽然只有43分钟,但是从他对电影镜头画面的仔细雕琢,足以看出他的努力与创新,这也是为他日后成为赫赫有名的电影大师做了很好的铺垫。

笔者认为塔可夫斯基对镜头的转换与剧情的衔接处理的非常好,他利用镜头由远及近,由下而上,很好地衔接了剧情的发展。镜头由下而上照到了艺术楼,在流畅的钢琴声音的陪衬下,切到艺术楼内。萨夏找了个靠近教室的位子坐下,镜头中出现了一个身着粉红色裙子头扎白色蝴蝶结的可爱女孩,萨夏从口袋里拿出一个苹果,但是不好意思自己吃,他在进教室之前把苹果放在女孩旁边的凳子上,镜头特写了这个苹果并很连贯地切换到萨夏上课的镜头,镜头由萨夏拉着小提琴转移到了乐谱然后模糊的转到水杯,在水杯中的水不晃动的时候,镜头出现了萨夏的小提琴老师,萨夏的老师很严格,老师拿来节拍器让萨夏严格按照乐曲的节奏来拉,使得萨夏无法发挥自己的想法自由的拉小提琴。在教室内的这组镜头也在水杯由清楚到模糊的镜像中被切换到了教室外,萨夏由于被老师批评心情失落,低着头走了,镜头从萨夏的失落的背影移到了那个苹果。但是特写镜头中出现的却只有苹果核。这组镜头的情景,模糊的反映了小朋友懵懂的情感,谈不上爱情,但是却体现了塔可夫斯基对细节的处理及对人性的一点思考。

镜头还是通过特写苹果,切到了下一组镜头,这是萨夏与瑟黎卡的第二次相遇,也发生很多小故事。瑟黎卡问萨夏愿不愿意坐上他的压路机,萨夏欣然答应了,镜头中有一个小的画面,就是萨夏的邻居,一个小男生拿着小镜子,镜头透过这个小镜子,萨夏与瑟黎卡俩人坐在压路机上,瑟黎卡教萨夏开压路机。还有一个小的画面,另一个黑人小朋友,飞快的骑着自行车从萨夏旁边驶过,并嘲讽萨夏净做些有的没的事。在下一个镜头,这个小朋友撞到了树上而且滑稽的是车轮子撞掉了,然而谦虚的萨夏小心翼翼的开着压路机,并在很短时间里学会了一点。瑟黎卡喊萨夏去吃饭,萨夏把小提琴放在了压路机上。

四、对影片的音响与色彩的分析

彩――是从绘画、从彩色照相中获取审美原则的一种观念。当我们在镜头中放入一个彩色的造型,它立即就变成了活动的绘画,在银幕上,色彩的作用是规定的,而在生活里它只作用于个别的瞬间,因此不能让观众去注意色彩。

这部影片中对色彩有很好的把握,导演特别擅长在相对单调的色彩画面融入个别鲜艳的颜色,使观众感觉影片的色彩饱满但也不会过于突兀。整部影片色彩基调明亮,也体现了塔可夫斯基心中对美好社会的憧憬。

在塔可夫斯基的所有作品中,他都有选择的运用了意义基本固定的象征。如:雨、火、树、书籍、房屋、钟等等,在这部影片中也不例外,影片中运用了不同的色彩,并将之巧妙的结合,如:大红的压路机与鹅黄色的垃圾车,大红色的苹果与鹅黄色的气球……

影片中的配乐音响也处理的很妥当,导演没有用过于夸张的音乐,而是充分利用了水流声,打雷声等自然声音,丰富了影片。在描绘街上场景的那段情景中,配乐优美流畅,竖琴拨出流畅的主旋律,配以轻轻的敲打,声音清脆,配合画面中的光影琉璃的世界恰到好处。

影片中的一段场景:萨夏把面包扔在地上,俩人闹了个小小的矛盾,开始瑟黎卡训斥萨夏不该把面包扔在地上的时候,配乐主要以大提琴为主缓慢低沉,随着俩人和好,音乐逐渐欢快。音乐随着故事的情节发展而发展,这也是塔可夫斯基配乐的精细之

五、对影片反映的若干社会问题的思考

战争

塔可夫斯基是属于战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人,虽然他当时年龄尚小,但是也是从反法西斯战争时期成长起来的,而且较多地看到了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创伤,感受到了生活的动荡,因而有着强烈的对和平与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反战、反暴力的倾向。所以在塔可夫斯基的这部电影中,他利用破碎的玻璃,反光的窗户,地面的水洼,河面的水波等反射出一个光影琉璃的美好社会,这是他对理想社会的构想;他特意安排了房屋被摧毁的那个情景,一来反映了社会向工业化转变,而萨夏对暴力和战争的好奇,也影射了他试图通过电影来反映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阶级

影片很短,但是整体洋溢着一种清新的气息,只是最让人遗憾的是影片的结尾。正如塔可夫斯基所说:“这里实际上是一场悲剧。小男孩没有如约来到,令他感到震惊,从此一个世界的

门在他面前关闭了。”塔可夫斯基所说的“门”,应该是指艺术之门。本来可以被引领入艺术殿堂的压路机工人,可能就因为这样一个阴差阳错,永远的被关在了艺术大门之外。而对小男孩来说,青年工人几乎是他唯一的知音和最好的朋友――邻居们欺负他、音乐老师剥夺了他在演奏中的想象力、母亲对他的管教十分苛刻,只有压路机工人能屏息凝视地聆听他的演奏与讲解,让小男孩体会到被尊重的感觉,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影片最后的情景只是过于美好的幻想罢了。因为在那个年代,阶级分化太明显,有钱人家的孩子可以从2岁就开始学习音乐;而穷人阶级每天拼命工作只为面包牛奶,导演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在电影中才能体现,而现实中,穷人依然很穷。天真可爱的萨夏心中人人平等,和谐美好的社会在当时的年代是无法达到的。

父爱与母爱

塔可夫斯基的父亲阿尔谢尼・塔可夫斯基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在战争中失去了一条腿并且神秘地离家出走。塔可夫斯基三岁就与妈妈,妹妹,姥姥住在一起,只有女人的家庭使他特别渴望父爱,这在他的大部分作品中也有所体现。在电影《小提琴与压路机》中,他塑造的瑟黎卡这个形象,就弥补了他心中对父爱的缺失。这也与影片中的故事情节相吻合,萨夏在妈妈的严格教育下成长,影片中自始至终也没有出现他的父亲,而瑟黎卡正好充当了父亲的角色。

在这部影片中,塔可夫斯基把妈妈塑造成一个严厉的形象,并且在影片中母亲的形象也不深入人心。这也与他早期对母亲的某些偏见有直接联系,塔可夫斯基在创作他的真正的第一部电影作品《伊万的童年》之前,对母亲的教育方式有所抵触,他母亲一直对他很严厉,所以在《小提琴与压路机》中,他把母亲塑造成严厉且模糊地形象。但是在塔可夫斯基后来得知母亲为他付出了许多的时候,非常的内疚,在他后来的作品中多多少少都能体现出他对母亲的爱。

承诺

瑟黎卡与萨夏约好一起去看电影《恰巴耶夫》,为了俩人的承诺,萨夏认真练琴以获得妈妈的允许出门,可是萨夏的妈妈因为瑟黎卡是个压路机工人而不让萨夏出门,把萨夏锁在了家里。萨夏很伤心,而瑟黎卡也因为没等到萨夏大失所望,但是天真可爱的萨夏在纸上写了一句妈妈不让他出门,并叠成纸飞机试图扔给瑟黎卡,最终瑟黎卡还是没有收到。这段情景给我印象深刻,萨夏年纪小小却深深了解承诺的重要,但是最遗憾的是承诺因为某些客观原因无法实现。

六、小结

这部只有43分钟的影片,很短却承载了很多令人深思的问题。爱情,友情,亲情,承诺,人性,社会工业化,阶级……深

参考文献:

[1]贺红英.安德列・塔尔科夫斯基的艺术世界[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2).

[2]虞昕.“俄罗斯理念”的书写者一塔尔科夫斯基电影的文化解析卟俄罗斯文艺,2006(2).

[3]庞莹.思考・ 追求・牺牲一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的精神探索[J].电影评介。2006(19).

第7篇: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范文

一次次的禁止,一次次的失败,这不得不使我反思,出现这样的现象根源在哪里?在这不冷不热的春秋季学生们特别爱在草坪上爬来爬去,固然有着小学生的天性,但我还是很迷惑。怎样才能解决这样的问题。听了百家湖小学校长刘志春特级教师《本真教育》的报告,我好像有所顿悟。小学生既然好动、爱爬我又阻止不了,何不放手让孩子们爬行个够。为此我仿造儿童乐园中的碰碰车的形式,制定了一个碰碰车的游戏。

方法:全班男生或女生分成人均相等的两组,一组头上扎红领巾,便于区分敌我。在足球场的中圈内,全部趴下跪撑,利用头或躯干把对方挤倒或挤出圈外,失败者退出比赛,最终看哪一方被全部“消灭” 掉。

安全要求:

1.把身体接触到对方后方可发力。

2.不可用手推和用脚踹。

3.失败者迅速退出场外。

学生听了我的宣布,异常兴奋,争着要成为扎红领巾的一方,感觉头扎红领巾就好像是战斗的勇士,很酷。一声哨响,战斗打响,双方捉对厮杀,渐渐弱小的同学被清除了战场,剩下的是大块头的同学。场外大声地叫喊着:“加油!”“加油 !”!战争持续升温,双方僵持着,两边的勇士们开启智慧,几个人肩并肩作战把大块头的“敌人”包围起来。多点的联手进攻,终于放倒了敌人。这种 逐个包围多点进攻,最终消灭“敌人”,取得战斗的胜利。

一场游戏下来,学生们大汗淋漓,可还是意犹未尽。相互在还激烈的诉说着,如何把大块头的“敌人”消灭掉,采用何种战斗队形进攻或防守。我倒成了一个局外人,可我却感到很欣慰,从未上过这样激情洋溢的体育课。学生们不仅在玩耍中得到锻炼,还肯动脑筋想问题,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促进了身心和谐发展。把内容与兴趣最完美的结合,这不正是我们体育教师所追求的教与学最完美的境界吗?一次成功使我更加贪心,我想借此机会把爬行这一运动发扬光大。课后深入学生之中,寻求骨干学生的帮助,搜集相关爬行活动的游戏。经整理付诸于每一次课的实践之中,拉进学生和我的距离,也爱听我说话,给学生想要的东西,练习积极主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对于课堂纪律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课堂教学也就轻松多了。现在把整理过后的几种游戏方法介绍给大家:

游戏一:小蜗牛,搬家家

方法:全班依照男女同学分成人数相等的4个队8个组,分别站在距离为20米的两端的区域。练习时每人在背上覆盖一块小体操垫,采用爬行的方式,到达20米终点处,把垫子交给对方一个同学接力爬行。所有队员练完为结束。以时间决定哪个组最先完成,多余人员可参加裁判工作。

要求:

1.在规定区域内交换体操垫。

2.爬行途中,体操垫掉落,在原地覆盖好继续前行。

3.其他学生在原地待命,不得进入场内。

示意图:

游戏二:爬行的小火车

方法:全班依照男女分男生4个组、女生4个组人数均等。多余人员做裁判员。每个人准备两个短跳绳,每组人员依次趴下,利用短跳绳把前面人的脚与后面人的手腕连接起来。并留有一定的伸缩空间,便于运动。趴下跪撑形成一节一节的车厢,组成火车。组长协调喊口令,统一行动,依次前行:左手(1)——右手(2)——左腿(3)——右腿(4)简化为1、2、3、4。分别在不同的区域组装火车,训练火车,提高火车开启的速度与耐力。熟练后进行比赛,距离为20米。全程快速有序地至最后一个人通过终点,以用时长短决定胜负。

要求:

1.火车组装要紧密有序。

2.火车开启的动作要统一。

3.全体同学齐努力,保证高速通过终点。

4.中途火车不能翻,更不能脱节,最后一人通过终点为结束。

示意图:

游戏三:匍匐穿越封锁线

方法:把全体学生依照男女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小组,男生游戏时,女生牵拉短跳绳形成封锁线。练习的学生全身心的趴下,利用肘与膝关节支撑前行。距离为20米,看哪个组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部通过。练习完男女生交换。

要求:

1.全身心趴下,利用肘与膝关节移动。

2.不得触及跳绳,若碰及跳绳,必须回起点重来。

3.短绳牵拉离地50厘米高。

第8篇: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范文

汤显祖的传奇作品《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合称为“临川四梦”,代表了明代戏曲创作的高峰。“临川四梦”塑造了多个丰满的人物形象,其情节曲折传奇,以写梦的方式铺叙故事、表达对现实的思考,蕴含了深厚的讽世意识。本文着重研析“临川四梦”的讽世内容与讽世特征,以拓思汤氏戏曲的研域。

一“临川四梦的”讽世内容

“临川四梦”都本于小说,但比小说内容丰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每一部传奇都增添了小说所没有的具有讽刺意义的人物和情节。其讽世内容大致可分为官场社会、时事政治、礼教和人性三个方面。

(一)官场社会之刺

做官几乎是古代所有读书士子的梦想,因为出入官场就意味着拥有盛名、权势和利益。然而汤显祖对明代官场社会有清醒和深刻的认识,在“临川四梦”中对官场社会进行了辛辣的嘲讽,总体上否定了明代官场社会并给予了深刻的鞭挞,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第一,“四梦”塑造了阴险毒辣的“权臣”系列形象。如《紫钗记》里的卢太尉、《南柯记》里的丞相段功和《邯郸记》里的宰相宇文融。这些权臣位高权重,可都是老奸巨猾,品行卑劣,面目可憎。卢太尉将权力用来满足私欲,书生李益中了状元,只因未参拜他,就被贬为玉门外参军;他豢养特务和刺客,谁让他不满就陷害谁。段功和宇文融都与卢太尉是一类的人物。“权臣系列”表现了高层官场之黑暗。第二,“临川四梦”塑造了一批贪赃枉法的大小官吏。譬如《南柯记》中的府幕录事官,他自言“为官只是赌身强,板障。文书批点不成行,混帐。权官掌印坐黄堂,旺相。勾他纸赎与钱粮,一抢。”(第二十一出)他与手下的小吏都不务正业,贪赃枉法,《大明律》的作用就是帮助他们捞银子。《邯郸记》中的崖州司户则是枉法酷吏中的典型。汤显祖生活的嘉靖、隆庆、万历年间,贪赃枉法成了普遍现象。“四梦”刻画的贪官污吏,是对中下层官场社会的讽刺。第三,“临川四梦”讽刺了科场弊端。在汤显祖的年代,科场的不正之风相当严重,科场弊端也是“四梦”的讽刺矛头所指。《邯郸记》中卢生便是通过结拜高官和行贿而一举获得状元的。《牡丹亭》中的识宝使臣苗舜宾不懂文字,却因能辨珠宝,被任命为科举考官。他判卷草率,如同儿戏,因与柳梦梅有旧而判他为状元。科举考试的严肃性轻易地被消除了。此外,“临川四梦”还描摹了走裙带关系、等官场丑恶现象以及一些官场陋习。如《南柯记》里的淳于棼做的便是“老婆官”,凭其妻瑶芳公主的关系当上了南柯太守,二十年掌一方大权,地位显赫。

(二)时事政治之刺

汤显祖关心时政,在“临川四梦”的创作中讽刺了当代时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讽刺明政府利用三娘子招降俺答事件。在《牡丹亭》中用了很大篇幅讲述李全夫妇作乱和杜宝平乱之事,但李全作乱之事与《宋史》很少相符,多为虚构,剧中李全怕老婆杨氏,杨氏掌握军政大权,杜宝通过贿赂杨氏才得以平乱并立下军功。汤显祖实乃借此人物与情节讥讽首相张居正支持边将王崇古、吴兑、方逢时等利用三娘子招降俺答事件。[1]明建国后北方边地受到蒙古骚扰两百余年,隆庆四年(1570),边将上疏主张对蒙古首领行安抚政策,大臣对此意见不一,张居正等支持安抚主张,对蒙古首领俺答赐封,对深受俺答宠爱和器重的三娘子封为“忠顺夫人”。倡议此策的边将此升官,主战官员受到处分。汤显祖支持主战,写过多首诗明确表示对明与蒙古关系的关心及妥协政策的不满。二是讽刺明政府对日本关系上的无能。万历二十年(1592),日军出征朝鲜,朝鲜向明朝请求援助,明朝派军作战,不能决胜,直至七年后日方丰臣秀吉病死战争才结束,明朝大臣对日和战之争不休。《牡丹亭》中科考试卷的题目是对金策略“和战守三者孰便”,柳梦梅的回答名为主战,实为主和,“生员也无偏主,天下大势,能战而后能守;能守而后能战;可战,可守,而后能和。如医用药,战为表,守为里,和在表里之间”(第四十一出),得到主考官苗舜宾的表扬。试答的内容乃借插科打诨嘲讽无能又虚伪的明政府。三是讽刺最高统治者之腐败。明朝中后期的最高统治集团对内忧外患视若无睹,荒于政务,日益腐败。如明世宗朱厚熜、神宗朱翊钧皆贪财好货登峰造极,《牡丹亭》以识宝大臣苗舜宾收集到奇异珠宝而受宠提拔为科举典试官;明武宗朱厚照好色荒淫,多次到民间抢夺妇女,《邯郸记》第十三出《望幸》编述唐玄宗东巡的情节对武宗南巡扬州掳掠民女之事进行讽刺,可以肯定,汤显祖“绝非随意点染,其矛头分明是对准明代皇帝”。[2]

(三)礼教和人性之刺

明统治者尊崇孔子,加强礼教,推崇理学,均为钳制思想,加强其专制统治。“临川四梦”揭示了礼教和理学对人的危害性,这集中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女性的压迫,它剥夺以杜丽娘为代表的女性正当的权利,通过妇女教育压制其思想,在行动上则严密禁锢,使女性完全沦为男性的工具;二是对普通民众尤其是读书人的精神戕害,如杜丽娘的老师陈最良思想荒芜,迂腐可笑,他言必称教条,而其教条不出《四书》《五经》和八股文的范围。“四梦”还有对假道学者的嘲弄。《邯郸记》对假道学者的刻画尤为入神。卢生既得高官,既要贪享生活,但嘴里又要维护道学,他的下场是可怜的,淫乐使他一命呜呼。关于“临川四梦”礼教与理学之刺,学界论述较多,本文不多赘述。明代虚伪的礼教和理学统治,并未培育人性之善,反而彰显了人情人性的庸俗与丑恶,明中后期社会风尚不象前期那样朴厚,“人情以放荡为快,世风以侈迷相高”(张瀚《松窗梦语》卷之七《风俗记》)。“临川四梦”对人情人性也多有思考和讽刺,如薄情负心者,这主要由《紫钗记》中的李益来表现。李益与霍小玉定下终身,但后来卢太尉挟持他并欲以女妻之时,他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决计抛弃小玉而依附有权有势的卢府,最后历经变故却仍然回到小玉身边,李益的软弱和薄情受到了感情和道德的双重批判。再如卑劣势利者,在《南柯记》和《邯郸记》中,人们在主角淳于棼和卢生得意时毕恭毕敬趋之若骛,失意时则唯恐避之不及。“临川四梦”还讽刺了人性的堕落。《南柯记》中的淳于棼、《邯郸记》中的卢生都演述了人性堕落的过程。富贵之时他们都丧尽了善美之性与羞耻之心,沦为腐朽没落的人,这既与黑暗龌龊的官场环境有很大关系,同时亦由本人的“恶”性所决定。

二“临川四梦”的讽世特征

首先,讽世意识贯穿于“临川四梦”始终。“四梦”的创作时间从万历十五年(1587)到万历二十九年(1601),作《紫钗记》时作者三十七岁,作《邯郸记》时五十二岁,前后十五年。四梦的创作正是作者思想从发展到成熟的过程。“临川四梦”一以贯之的讽世意识反映出作者持久的否定态度和批判精神。作者感受到种种丑恶的现实,失望逐渐加深,有时乃至产生绝望和幻灭的情感,这在后“二梦”的佛道倾向中可见一斑。《南柯梦记题词》中说到“世人妄以眷属富贵影像执为吾想,不知虚空中一大穴也”(汤显祖诗文集卷三十三《南柯梦记题词》),将世人寻常追求的目标都视为空虚,实际否定了现实人生和传统社会的价值观。从这个角度说,汤显祖是社会和时代的叛逆。但另一方面,汤显祖毕竟是深受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熏陶浸染,古代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信念根深蒂固,他的社会地位和礼教的修养都限制他,使他不可能与旧观念完全决裂从而摆脱其束缚。所以“四梦”中的讽世意识局部又是有所波动起伏的,有时是较为软弱的。这些复杂情形反映出作为士大夫文人和思想者的汤显祖心灵的痛苦和思想的矛盾。

第二,“临川四梦”对仕宦人生和官场有最多的表现,其讽刺矛头指向最多的也是仕宦人生和官场。做官原是汤显祖青少年时期奋斗的目标,他中年以后大部分时光都在官场度过,但是仕途并没有给他提供治国安邦、大展宏图的机会,他在仕途上颠簸多年后出局。仕途经历让他见识了形形的贪官污吏,以及统治集团和国家机器的黑暗腐败。相对于封建礼法和传统文化,汤显祖对仕宦人生和官场的批判和否定是最彻底的。这既由他正直的个性和高洁的操守决定,也与他对官场的清醒认识和深刻体察有关。当然这里也有一个逐渐转变和深化的过程。在“临川四梦”中,《紫钗记》对政治的嘲讽仅限于个别权贵,《牡丹亭》里有的高官如苗舜宾、杜宝并无十分可恶的表现,而到了后二梦里,贪官污吏都在官场中腐烂而不可自拔,本性并不很坏的人只要沉浸其中就被同化染黑丧失本性,《南柯记》里的淳于棼和《邯郸记》里的卢生的经历就说明了这一点,这是因为“症结不在个别官僚士夫的道德品质,而在整个统治集团的政治风气。”[3]如果说“四梦”之首篇《紫钗记》的否定对象只是官场个别权奸的话,到了“四梦”之末篇《邯郸记》的否定对象便是整个官场;《牡丹亭》对时政的讥刺中还夹杂了些许对功业的期待,《南柯记》和《邯郸记》则完全否定了仕宦人生。汤显祖罢官回临川居家后,对官场人物往往不接待,“居家……中丞惠文,郡国守令以下,干旄往往充斥巷左,而多不延接。”[4]

第三,“临川四梦”的讽刺是多指向的,不仅包括时事政治、官场科场,还有文化和人性,反映出汤显祖思考的广泛性。这显示了他对其所生活的时代的深刻体察,也反映出他对更深远的问题的积极探索。由于其思考的广泛深入,汤显祖被人们列为思想家。但“临川四梦”是一组文学艺术作品,不是单纯的哲学思考的演绎,而是对现实世界的描绘和人生感受的抒发,这其中包含、体现了作者的思想。因为“四梦”贴近生活的艺术表现,它在某些某些方面反而超越了当时的哲学思考。譬如《牡丹亭》中杜丽娘“惊梦”“寻梦”的行为以及陈最良的形象,生动地展示出理学思想和礼教文化违背自然和戕害生命的真实面目,这比任何简单的批评和苍白的论证都要深刻。再如后二梦通过对社会丑恶现实和人性堕落过程的描摹以及梦醒成空的结果,揭示了人之存在的荒诞性和人生意义的虚无性。当然这里有佛道出世思想的影响。“临川四梦”讽刺的多指向特征反映出汤显祖多方面的广泛的思考。

第9篇: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班主任 高职高专 教育管理

班主任的工作就是教育管理工作,说白一点,就是做人的工作。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班里几十号人,各自表现有着不同的差异,呈现出不平衡、多样化的特点,这是客观的、正常的,但同时这些表现又是相对的、暂时的,不是绝对的、凝固的,是可以转化的。班主任所做的最能体现成效的就是这转化工作。但怎样把隐藏在先进中的问题消除掉,把孕育在落后中的闪光点发掘出来,使每个人都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呢?在四年的班主任生活中,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经过不断的摸索、总结,逐步形成了几点粗浅看法,在这里我简单地说一说,如有不到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1 作为班主任,必须注重观察判断能力的锻炼,能随时洞察事物的本质

当班主任,从事的是造就、改造人的工作,需要慧眼如炬:别人不注意的现象你要注意,别人看不见的东西你要看见,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你要发现。对任何人和事,只要经你过目,就能辨出真假,迅速做出正确判断。只有具备了明察秋毫的能力,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才能提高,事物发展也才能最大限度地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有这样一个故事,甲午海战之前,小日本一直蠢蠢欲动,但面对号称亚洲第一水师的北洋舰队,却迟迟不敢轻启战端,于是派出间谍混上大清战舰上摸情况,这个老牌间谍看到战舰上到处挂着短裤、袜子,兵勇们在到处闲逛,马上报告军部说,这样的军队战斗力是强不到哪里去的,建议马上开战。事实果然如此,北洋舰队一战而亡。这就是善于观察判断的效果,要做到这一点,在工作中我们必须时刻提醒自己,对常规现象不要熟视无睹,对反常现象不能麻木不仁,对虚假现象不浮云遮望,对细微现象不忽略不计,对暂时现象不一叶障目。人的知觉范围是个菱形,太熟悉的东西不想知道,根本不熟悉的东西也不想知道,有点知道而又不知道的东西却最想知道。正因如此,我们的感官就容易患“熟悉麻痹症”,对一些常见的东西,感官神经经常活跃不起来,兴奋不起来,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惰性,对反常的、虚假的、暂时的、细微的、常规的现象就失去了应有的警惕,这样,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就会从我们的眼皮底下溜走。

记得我刚接手我现在带的这个班时,通过档案我发现几十号人中当过班干部的寥寥无几,有特长的也少之又少,想凭现有的资料组建一支得力的班干集体是不可能的事。当时,我也有点着急,但并没有慌乱,而是静下心来,逐个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意愿,摸清他们的特长,根据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暗暗得出自己的判断,之后按照说话嗓门大,敢于发表见解,喜欢运动、书法等标准确定人选,从后来的情况看,除了劳动委员之外,其他都干得很优秀,尤其是班长、纪律委员,干得特别出色,正是靠着他们的聪明才智和积极主动,班里才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得到了系里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

2 作为班主任,必须要有真诚的爱心,用真情来凝聚集体

鲁迅曾经说过:“教育是源于爱的”。班主任要想成为学生们最信赖、最贴心的人,还需要献出一份真诚的爱心,要以父母之心、姐妹之情、师生之谊来对待他们,要从思想、学习、生活、身体、家庭等多方面来急他们之所急,想他们之所想,帮他们之所需。只有这样以心换心,才能缩短感情距离,才能赢得他们在工作学习上的积极配合。同学们的很多困难是难以向班主任启齿的,我们要主动靠上去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对找上门来反映的困难,更应引起思想上的重视,千万不可一口回绝,因为他们向你反映的困难,往往是前思后想了好多遍,才下定决心找你的,这是对你的信任和依赖,你不能当作包袱看待,即使你不能从经济上、物质上给他多大帮助,但作为班主任来说,给他一个笑脸,给他一点安慰,给他出出主意还是容易办得到的。俗话说得好,好语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只要我们心尽到了,办法想到了,力使到了,我想同学们也就满足了。

3 作为班主任,必须善用抓两头带中间的方法,达到整体进、全面上的目的

任何一种情况都有两头,即有先进和落后,中间的状态又总是占多数。抓住两头就把中间带动起来了,这是一个辩证的方法,体现的是全面性的特点,着眼点是班集体,而不是只看到居于少数的先进部分,嫌弃中间和落后部分,目的是使中间和落后的部分最终都能赶上先进部分。

抓先进,要讲求实,不能一俊遮百丑。先进是相对的,一定范围内的,十全十美的先进是没有的,在肯定他们的优点、把他们推到前沿的同时,还要适当的点点他们的缺点,给他们施加压力,争取做到好上加好。如果对他们不抓、不管、不帮、不促,先进就会自生自灭,甚至会转化为后进。

抓后进,要讲策略,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更重要,更有价值。虽然后进层比例很小,但一颗耗子屎能坏一锅汤,如果转化工作做得不好,就可能影响和破坏整个集体。所以,在抓后进层时,我们要讲策略,尽管费心费力,见效慢,但只要我们在慢、细、稳上下功夫,不见成效始终不撒手。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嫌弃,不把他们当包袱;第二,和他们多接近,积极寻求共同点和突破口,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从精神上感化教育,逐渐消除他们的抵触情绪和戒备心理;第三,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感,弄清来龙去脉,从根源上清除他们自甘落后、自暴自弃的消极悲观心理,从而树立起脱胎换骨的信心和决心;第四,在不乱扣帽子的同时,要重视抓他们的闪光点,注意发挥他们的特长和优势,尽可能的肯定他们的价值,特别是他们在出现转机时要及时加以肯定。

带中间,要讲整体推进,一花独放不是春。任何时候,中间层都占班级的大多数,抓两头的目的之一就是带动中间,如果中间上不去,整个集体成绩也就上不去。首先我们应用先进引路,报纸上电视上的典型离我们太远,目标也太高,我们得就近宣扬,对班里各个层面的先进进行大肆宣扬,让大家有切身感受,激发他们的荣誉感和上进心;其次是让后进赶超,给中间形成推力,后进同学,往往是要么不变,一变就是大变,甚而会跨越中间,直接跃入先进行列,这就会引起中间层的震动和不服,同时产生危机感,迫使他们努力向前赶。

曾经有人说过:“要给人以阳光,你心中必须拥有太阳。”班主任是学生的导航者、指路人,只要我们的心中拥有太阳,洞悉学生的心理,对学生的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定然能使学生沐浴温暖的阳光,而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就会做得更好,就会实现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参考文献:

[1]马晓,郭思乾.高职高专班主任工作体会浅谈[J].价值工程,2011(20).

[2]张勇忠.浅谈技工学校的班主任工作[J].价值工程,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