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古建建筑施工范文

古建建筑施工精选(九篇)

古建建筑施工

第1篇:古建建筑施工范文

【关键词】古建筑;防雷工程;设计施工

引言

古建筑物指古人遗留下来的具有较长历史年代的寺、庙、殿、楼阁、塔等建筑,是我国古人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的结晶,也是人类文化遗产的瑰宝,不仅具有很大的观赏价值,同时还是深入研究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宝贵历史资料。古建筑文物是不可再生珍贵资源,保护和传承先人留存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每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些股建筑物多为木结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经受着风霜雨露、水火雷电等自然灾害的侵袭和考验,极易造成损伤、残坏或坍塌,尤其是一旦受到雷电危害,后果不堪设想。

曲阜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境内北、东、南三面环山,分布着百余座山头,中西部为泗河、沂河冲积平原,地处鲁中南山地丘陵区向华北平原过渡地带,构成了东北高、西南低的基本地势,海拔落差较大,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受特殊的地形地貌及气候影响,曲阜市雷电灾害频发,每年的6~8月是雷暴多发期,具有强大的破坏性和危害性。本文以古建筑为对象,分析了当地古建筑防雷设计及施工,以期做好当地古建筑防雷工作。

1.古建筑物易遭雷击原因

很多古建筑位于高山上,所处位置地势较高,且突出,很容易遭受雷击,而且,大多古建筑周围有高大的古树,这也极易引雷祸及古建筑;古建筑通常为木质结构,木材经过长年的腐蚀,变得十分干燥,潮湿的雨季,木材电阻率变小,积蓄大量静电,遇到雷暴天气容易引来雷电流,再加上近年来,为维护古建筑,不少古建筑加装了大量消防、安防等电子设备用于防火防盗需要,这些弱电子设备及大量电源、信号金属线路一旦被雷暴击中,雷电流产生的雷电电磁脉冲即会沿着金属线路入侵破坏建筑物及设备,引发火灾。

古建筑防雷通常包括直接雷、雷电电磁脉冲和球型雷的防护,其中直击雷和球型雷对古建筑危害较大。根据雷击灾害事故统计资料和实验研究可知,雷击地点与建筑物遭受雷击的部位具有一定的规律,受建筑物形状、结构、性质及内部设备等影响雷击的选择不同,这是由于雷电发展至距离地面不远的空中时,地面电场增强,高大建筑物尖顶及其边缘上电场强度达到最强,成为引雷点,高大的建筑物引雷上身。古建筑檐角、屋顶多设计有屋角兽头、丰宝铜顶等,这些房脊、梁柱和尖顶、边缘部位也是极易遭受雷击的位置。

2.古建筑物防雷设计

2.1 直接雷防护

古建筑要重点做好直接雷防护措施,针对古建筑群木质结构及檐角、屋顶多兽头、檐铃等特殊结构,装设避雷短针或避雷带进行防护,为避免影响和破坏建筑物外观,一般不设计独立避雷针和避雷塔的使用,避雷带敷设时应尽量不破坏到古建筑原貌。

2.2接地系统设计

接地系统是整个防雷装置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按照古建筑位置、结构及性质等,可将古建筑两侧、阴面等没有景观点和休息厅且游人较少的偏僻处作为接地位置,以垂直接地极为主,增大接地深度,防止对古建筑内部地表的破坏,而且接地引下线要在地面设置一定的高度内的保护措施,避免对游人造成威胁或被游人破坏等;古建筑内弱电设备接地系统和避雷带等直击雷接地系统之间要保持5m以上的间隔距离,反之就要在地下采用等电位连接措施。

2.3 电气和电子系统防雷设计

由于防火防盗,古建筑内部和周围通常会安装大量的监控、门禁、红外、火灾报警系统、通信系统和网络系统等电子系统,这些系统设备大多采为弱电设备,耐过电压能力较低,且报警装置、出入口红外探测设备、摄像头等装置均安装在室外,如果被雷暴击中,产生的电磁脉冲入侵将会破坏这些系统设备,造成电力、通信等系统瘫痪,因此要做好古建筑的电子设备系统防雷保护设计。

①电源系统防雷设计。古建筑群低压配电柜总电源输出端要装设大通流能量的电涌保护器作电源系统的初级防护,然后再各个建筑分单元配电箱安设II级电涌保护器进行防护。建筑物周围报警装置、门禁、出入口红外探测装备、摄像头、计算机终端处等电源引入端分别装设电源终端保护电涌保护器。

②监控系统防雷保护设计。摄像头安装在室外,雷雨天气如防护不当遭受雷击的概率较大,应作重点防护。首先要将室外摄像头装设在建筑物防雷分区的LPZOB区内,使摄像头处于防雷保护范围中;要在摄像头视频线和电源线两端装设电涌保护器,并作屏蔽,如果是带云台的摄像头应针对云台控制信号线两端做好防雷设计。

③消防、安防系统防雷保护设计。信号线路从远端引入室内,遭受雷击后会将雷电流引入室内进而破坏室内设备、威胁室内人员安全等,因此还要加强安防、消防、通信线路防雷与过电压保护,保障各种信号新路畅通。首先要在古建筑群信号线路总进线端出安设初级防雷保护,然后分别在各路报警主机处加装相应的电涌保护器,上传总线及监控室主机接口处应分别装设通信线路电涌保护器,各火灾报警器主机处分别装设火灾白景琦主机专用复合电涌保护器,在计算机管理网络系统、红外探测系统、对讲系统等弱电设备处电源、信号线路分别安装相应的过电压保护装置,做好监控室主机、火灾报警器主机等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保护。

3.古建筑防雷装置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3.1 等电位连接

古建筑上所有的金属宝顶、宝盒、铜饰等金属物体都要和防雷装置进行等电位连接。对于安装有防鸟铁丝网的古建筑屋檐、所有金属管线屏蔽层和设备的金属外壳等设施均要作等电位连接。监控、消防等控制机房应根据定系系统工作频率分别采取S型结构或M型结构作等电位连接。

3.2 屏蔽

对进入古建筑的供电线路、信号线路等不能架空入室,应在进入室内前采用套管屏蔽埋地或埋地电缆引入室内,并与古建筑防雷装置作相应连接。

3.3 综合布线

古建筑内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应按照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规定要求进行,统一设计并施工线路走向和相互间间隔距离,保持室内各种线路的合理布设。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线路均应套管或采用金属外皮的电缆,最后全部进行可靠接地。

4.结语

古建筑属于世界人类文化珍贵遗产,在进行防雷设计施工时,要全面了解分析古建筑所处地域的自然环境、雷电规律、结构特性等,统筹规划,认真仔细进行设计和施工,尽量不损坏建筑物及区域地表原貌,切忌追求豪华,破坏建筑物原貌;同时要在充分满足防雷需求前提下,因地制宜,选用性价比较高的防雷产品,节省投资,降低成本,建立完善的防雷保护体系。日常还要加强防雷装置维护检测,做好定期检查和临时检查,确保古建筑防雷装置发挥可靠、安全、有效的防雷保护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翠翠,李军,许梦宇. 济宁市雷暴气候特征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12(10).

[2]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 57-94(2000版).

第2篇:古建建筑施工范文

关键词:仿古建筑;研究分析;屋面施工;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国是一个历史相当悠久的国家,在当前的建设环境之下,不少城市都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并且有着一些独特的历史景观。其中,古代建筑是一个核心的组成部分,为了更加进一步的对我国古代建筑的社交特点和结构类型进行分析,还应当对施工的建筑样式和建筑的景观特征加以分析,以促进实践施工效益的增强。其中,在仿古建筑建设和设计的过程当中屋面的设计是最为核心的环节,并且也是古代建筑展现不同地域文化的一种重要的载体,故在设计项目之中还应当重点的对上述内容进行分析,以明确施工的特点和质量特性。

1.仿古建筑的现状

针对当前仿古建筑的设计和施工现状加以明确,是开展后续各项施工环节的重点,同时也是质量管理的难点。自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建筑行业也进入到了一个黄金发展阶段之中,其中包含有多个项目的建筑项目,在全国范围之内不断的兴起,这样的现状也使得仿古建筑的施工设计进入到了一个相当关键的阶段。在此时期之中,全国都开始了仿古建筑的建设与施工,在最近几年逐步的发展成为了城市建设当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总的来讲,仿古建筑的建设之中屋面设计有以下几种形式:砖木结构、框架钢筋结构、框架全木结构以及全竹结构等等。在实践的设计项目之中针对不同设计结构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并且结合不同设计项目的重点和难点等,实现对工作的全面改进,是全面增强仿古建筑设计水准和屋面管理质量的关键点。

2.仿古建筑设计中屋面施工的应用

仿古建筑设计之中屋面施工有着相当重大的意义。由于我国的古代建筑屋面形式较多,所以根据屋面设计特点和设计原则的不同,还可以对屋面设计的种类进行多层次的划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筒瓦屋面、蝴蝶瓦屋面、茅草屋面、木瓦屋面。筒瓦屋面级别最高,常用于皇家建筑、官宦房屋、寺院庙宇等,高大挺拔,屋脊做法以暗、亮花筒带滚筒筑脊,脊头以鱼龙兽等为表现形式展现地位及权势。蝴蝶瓦屋面多用于南方多雨地区,分为底瓦、盖瓦,盖瓦跨缝压在两路底瓦上,屋脊常用带滚筒的筑脊完成,常用作民居,是应用范围最广的。茅草屋在旧时主要是因为经济条件差而建造,不过现在茅草屋的性质已改变,主要用来观赏,成为许多度假村和生态旅游地的首选。

3.仿古建筑屋面施工常见问题分析

针对当前仿古建筑设计屋面施工之中常见的管理问题加以分析,是明确改进原则和后续工作重点的关键性环节,应加以高度的重视和分析。首先是屋面施工之中的防水处理问题,这一点是当前仿古建筑屋面设计之中的核心问题。在木结构的屋面施工设计之中,其多半采用的是砂浆层等设计形式,来防止结构出现整体脱落的情况。而在先浇筑的混凝土屋面设计施工过程之中,先浇筑的屋面自身有着较强的疏水性能,在雨水不大量聚集的情况之下较少出现渗漏的情况。但是在实践的施工过程之中市时常会出现振捣不密集的情况,进而使得空隙较多,最终出现相当严重的渗漏现象。另外,针对屋面施工之中建设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问题也应当加以重视。施工管理人员自身的操作意识和技术水准对于仿古建筑施工管理有着直接的影响。诸如相关人员在仿古建筑屋面施工的过程之中对盖瓦的工艺处理不当,进而使得搭接的长度不均匀、不统一,或者是在实践的施工设计过程当中对于屋面的设计间距未进行深入的分析,进而使得杂物进入,必将对最终的仿古建筑施工成型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

混凝土的施工管理也应当加以重视和分析。相关混凝土需要有着严格的出厂质量证明,针对施工过程之中的混凝土制作、采样、养护、取样以及试验等项目的操作应当严格的遵循相关操作标准和规定来进行,在混凝土的振捣过程当中应当力求密实,严格禁止出现孔洞的情况,避免出现裂缝缺陷,同时在实践的施工当中应当加强记录,加强对现场的管理。制定详细的混凝土屋面施工方案,提请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复查钢筋的数量、保护层厚度,保证位置正确,尺寸、标高准确,模板拼缝严密。

仿古建筑屋面施工的现场安全管理同样关键。在施工之中屋面的建设有着其特殊之处,所以安全防护措施应当到位。但是当前相关项目建设和开展过程当中经常出现防护设备不齐全以及施工安全管理的交接不到位的现状,使得相关人员自身的安全素质意识和思想观念不到位,或者是一些人员没有能够很好的遵守施工安全管理的细则,在施工现场未按照规定佩戴安全帽等等,对于安全管理也是较为严重的影响,应当加以重视。

4.建议及对策

根据上文针对我国当前仿古建筑施工建设项目屋面施工过程之中常见的管理问题和管理的难点等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可以明确当前问题存在的一些基本环节。下文将针对仿古建筑屋面施工的管理细节和管理的重难点等进行综合性的研究,旨在进一步的促进施工建设管理质量的增强,为新时期的仿古建筑屋面建筑事业不断稳步向前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总的来讲,在仿古建筑的屋面设计和施工管理过程之中,应当遵循相关原则和施工的技术理念,以全面的促进实践施工效益的改进,完善施工的细节部位,综合性的提升施工建设水准,为后续的建设提供坚实的保障。

防水处理上,灰的使用相当普遍,也很考究。泥背、灰背的使用,一般称为苫背,具有防水保温的作用。现在大量的仿古建筑群的屋面是现浇混凝土斜屋板面,与传统的屋面防水截然不同,但仍然必须采用泥背、锡背才能达到理想的防水、防渗漏、防腐的效果。盖瓦时铺成的灰条要均匀,但是灰不能过多外溢。屋面瓦盖完之后,对每垄筒瓦沟进行均匀的勾缝补隙,瓦沟逐步清理干净。

除了上述分析的仿古建筑防水施工处理之外,在仿古建筑施工过程之中现场的安全管理意识也同样关键。屋面施工由于自身的特点,如果处理不善必将导致重大的安全风险,所以应当严格的规定现场的安全细节,相关人员进入现场操作应当佩戴专业的安全防护设备,在现场施工的过程之中应当严格禁止出现吸烟以及抛掷物品的情况,加强对防电的管理,并且在屋面施工中应当采取密目网进行现场的封闭式管理,以促进现场安全管理质量的增强。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对我国仿古建筑施工项目之中的常见问题以及在屋面施工的质量管理重难点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从实践的角度着手对施工项目开展过程当中应当重点关注的环节和应当予以重点改进的项目进行细致的分析,旨在明确仿古建筑的屋面设计质量控制特点和原则,并且以此为核心理念增强仿古建筑屋面施工的管控,增强施工的管理,加强对整个施工流程的严格控制,以真正意义上促进仿古建筑屋面施工的质量,为更好的展现出地域文化特征和城市的文化底蕴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卉 仿古建筑坡屋面设计探讨[J]上海建设科技2011(2)31-33

[2]郑键雄 罗志勇 刘艳玲等 论仿古建筑在防雷检测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现代建设2011 (7)31

[3]宋敏菠 仿古建筑的屋面施工管理[J]山西建筑2011(11)178

[4]黄学奎 浅谈仿古建筑屋面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年34期

第3篇:古建建筑施工范文

关键词:古建筑;施工;消防隐患;防范措施

1古建筑的消防隐患

1.1古建筑的地理位置、建筑材料、预防措施等

第一,古建筑中的祠宇、祠堂、庙、庵等大多建造在远郊偏僻、人烟稀少的山腰或僻静处,多为羊肠小道,不宜通车,如果出现消防灾情,不利于消防车辆及时救援,不利于消防器材及时运达,这是目前消防系统面临的困难之一。第二,我国古建筑多采用木制和砖混结构,特别是建筑主体的柱、梁、桁、枋、楼板等多采用木材这样的易燃材料,一些钟楼、鼓楼为全木结构,如五台山的佛光寺、山西应县木塔等建筑从上至下为木结构。第三,古代建筑在火灾防患方面缺乏防火设备和缺少相应更有效的措施,又加上多数建筑衙署、御园、院落等内部建造时多为甬路,不够宽阔,不适合突发事件时疏散众人,如果出现消防灾情,恐怕难以避免人员伤亡。还有多数塔式建筑,隐蔽在群山树木之中,内部难以见到阳光,工作人员或者游客日常行走都是勉强通行,一旦有火灾发生慌乱,众多人员恐难疏散。第四,我国古建筑多为精心打造,除外观宏伟、内饰丰富,多有雕梁画栋、多彩壁画、木质家具、屏风等,都为易燃材料,如果出现火灾只会助燃,加重损失。更加难以控制的是,古建筑一旦出现火情,因为建筑时间过久,柱梁已不能提供足够的支撑,造成倒塌也是消防救援的难题。

1.2工作人员、管理人员及民众消防意识淡漠

第一,古建筑所属管理机构单位消防安全制度不健全,消防责任不明确,消防宣传不到位,致使游客民众消防意识淡漠,人为原因造成火灾的情况也存在。其中作为旅游景点的寺庙类古建筑发生人为火灾事件尤为严重。在旅游景区的寺院内,沿袭传统的烧香宗教习俗,是给古建筑造成消防灾情的一大隐患。由于前来旅游观光烧香的人员众多、频繁更换,寺庙内缺乏火灾提醒及安全防火宣传,大批流动人员在点火烧香期间或离开时,没有注意火星是否熄灭而引发火灾造成损失。第二,古建筑所属管理单位在消防管理工作方面疏忽,每日巡检不及时,对古建筑内部电源线路、电源插头、照明设备检查不够细致,消防措施不利,发生电路过热、电压超负荷等现象,成为火灾隐患,而工作人员对火灾隐患的苗头处理不当,从而引起火灾。还有在古建筑周边一定范围内设置茶馆、仓库、屋棚等民用设施的,都是火灾隐患。古建筑多为建筑年代久远,在进行必要的修缮时,所需材料有油漆、木材等等都是易燃物品,加之修缮过程中用到的电气焊、喷灯等明火工具都是火灾隐患。第三,我国一些古建筑多修筑在山腰或山顶,周围树木林立,在雷雨天气还会发生因雷击而造成的失火现象。

2加强预防古建筑消防灾害的策略

2.1优化完善、认真执行消防安全责任机制

首先,明确古建筑所属的文管所、文物局是古建筑消防安全责任的主要承担主体。其次,依据消防安全责任制度落实具体责任到人,明确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日常工作安排,要求每天进行防火巡查,并要求记录,把火灾隐患消灭在萌芽中。建立火灾、防火记录档案,每年对监控中心的灭火报警信息、建筑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信息等记录进行备份,必要时清理保存周期超过1年的备份信息,政府主管部门应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消防设备。古建筑管理部门在古建筑范围内要设立防火提示宣传牌,提示警示游人重视火灾预防,加强消防意识。古建筑管理单位要预设火灾紧急预案,加强对消防人员的技能体能训练,作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至少每半年开展一次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演练,以加强管理人员、工作人员、消防人员的紧急火灾救护能力。

2.2加强古建筑内设备的消防安全措施

古建筑内安装的电器设备及管线必须严格按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及文物管理部门的消防安全制度进行。对管线要求必须绝缘并暗敷;古建筑主要厅堂的主照明灯具及日常所用电水壶、电暖炉等加热工具的功率必须在一定的功率要求内;而且电源线路多设为单独分支,各自控制独立开关,并加设熔断装置防止电量过载。在古建筑内增设消防水缸、消防水池及超细干粉无管网灭火装置、细水雾灭火装置等现代新型消防设备,并且每日巡查相应装置的外观、灭火控制器的运行情况、启动气体储瓶和驱动气体储瓶的压力。

3结语

总之,加强预防火灾是保护我国珍贵古建筑的重要措施,要从消防管理制度的优化完善开始,提高群众及管理人员对古建筑的消防安全理念的认识,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消防设施和提高人员技能,既能防患于未然,又能在火灾现场及时挽救,为保护国家物质文化遗产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吕玉乾.基于层次分析法对木结构古建筑消防安全评价分析[A].2015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5

第4篇:古建建筑施工范文

1.1园博会古民居文化展示区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和特点,在施工技术方面加强了预控和创新。局部改进了技术方案和施工方法。技术上的创新让施工更省时、更省力、更节约。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原设计梁、枋等构件浇筑完混凝土后需对其进行抹灰处理,从而得到裹楞、抱肩的效果,抹灰处理后才能进行后续地仗施工。实际现场技术创新措施:施工时使用清水模板,通过控制模板使混凝土浇筑一次成型,省去了抹灰的工序。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经简单修整处理后,直接进行地仗施工。省去了抹灰所用的时间和工作量。

1.2原设计意图:飞檐角梁、椽望的混凝土浇筑采用支模浇筑成型。实际现场技术创新措施:飞檐角梁采用预制加工,加工完毕后经吊装至预留的位置。地面预制角梁保证了角梁的质量,是控制更加方便和细致。

1.3原设计意图:原设计施工时檐口为混凝土檐口,设计大连檐宽度为1.1—1.2倍的椽子宽度,椽子采用80mm乘80mm的椽子,大连檐宽度最大为96mm。再加上30mm的瓦口,理论计算的大连檐宽度最大为126mm.实际现场技术创新措施:削减了檐口砼板、找平层、抹灰量、防水(发泡)厚度,降低大连檐的整体厚度。大连檐尺寸为120mm×20mm,上部钉木条。同时,混凝土减薄至60mm。新的技术方案降低了大连檐的宽度,使大连檐的观感效果更加舒服和合理。控制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关键在于控制混凝土各个构件的施工。

2.混凝土构件细节控制要点

2.1小述通过园博会古民居文化展示区工程的实践锻炼总结,本文将着重对以下构件(坨头、裹楞、抱肩、飞檐、柱子、檐口)的混凝土施工控制进行简述、剖析。

2.2坨头坨头是古代建筑中柱子顶部突出柱子的构件,混凝土支模时将其与柱子进行共同支模。浇筑采用整体浇筑。降低施工缝隙的产生。坨头的混凝土施工还有以下几方面需要重点注意的要点:(1)距离相等。剖面每棵柱子从柱中到坨头前沿的距离相等。(2)中心线重合。坨头中心线应与柱子的中心线重合。为一种不规矩的做法,坨头的中心线与柱子的中心线不重合。(3)兼顾施工。在进行坨头混凝土施工时必须考虑后续地仗施工,椽子为绿底红帮,露出坨头部分的椽子为整条椽子长度的五分之四。所以,在进行坨头混凝土施工时必须考虑下道工序的施工,这同时也说明了古建与新建的区别之处。同时,也说明了仿古建筑结构施工的队伍不是只能光把结构做好的队伍。在保证结构的同时兼顾古代建筑的传统做法。(4)坨头的施工在于预控,从成型后的效果我们可以看出,混凝土施工特别是支模不是随便的。它要考虑将来与椽子、柱子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古代建筑坨头与椽子、柱子的规矩。“遵循规矩”是仿古建筑施工中必须遵守的原则之一。

2.3裹楞和抱肩

2.3.1裹楞裹楞等构件的支模活动在仿古建筑混凝土施工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不仅为后道工序提供了基础和依据,支模的好坏更直接影响到施工成本的节约,工作量的节约。因为支模的好坏导致了混凝土施工的坏坏,而混凝土浇筑的好坏则导致了成本的高低。如果支模好、混凝土浇筑质量好,地仗油漆工作就会省力,节约材料、节约用工更节约了宝贵的时间。所以,一切混凝土施工控制以控制混凝土支模为基础。园博会古民居文化展示区工程裹楞施工具体如下图:裹楞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裹楞支模模板采用新制清水模板,支模遵循“横平竖直”的原则,通过模板支撑体系对模板进行牢固固定,防止混凝土浇筑时跑模。模板接缝严密,杜绝漏浆。内部涂刷混凝土脱离剂,梁底模上钉通长Φ15半圆线条。使成活的裹楞富有圆滑、顺直的效果,为后期地仗的制作奠定了基础。裹楞的支模控制是混凝土施工作业中重要的施工工序,模板支搭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施工的好与坏,控制模板的施工技术为混凝土施工的基础和根基。测量支搭模板的宽度、长度、高度的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技术手段。同时,也是保证混凝土成型后形状、规格尺寸的前提,是为地仗施工的先决条件。

2.3.2抱肩抱肩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抱肩支模模板同样采用新制清水模板,支模遵循“横平竖直”的原则,通过模板支撑体系对模板进行牢固固定,防止混凝土浇筑时跑模。模板接缝严密,杜绝漏浆。内部涂刷混凝土脱离剂,梁底模上钉20×20三角木。使成活的抱肩与柱子连接处成45°斜茬。工程抱肩处做法为仿古传统做法,成活后与古代建筑神似。

2.4飞檐飞檐是古代建筑中重要的结构组成构件,园博会古民居文化展示区工程南坡A座为王府式二进院京派四合院。门楼四角飞檐采用现代工艺钢筋混凝土,尺寸、比例、规格符合古代建筑结构飞檐的参数。支模角度、高度、平直度完全按照图纸尺寸进行施工。浇筑时飞檐和望板采用整体浇筑的方法。避免出现施工缝。飞檐中角梁为预制混凝土构件,采用现场支模浇筑预制。角梁模板大小、尺寸、比例、外形符合京派王府式建筑风格。角梁云纹做法为将橡皮条粘接至需做处,浇筑混凝土经养护后,接下橡皮条即产生角梁云纹。飞檐施工时,上层屋面混凝土浇筑成型后预留胡子筋,待角梁制作完成后在进行接茬施工。

2.5檐头古建筑的檐头和飞椽向外挑出来承载其上的屋面。在檐椽和飞椽上面仅有很薄的木望板,而木望板是不起承重作用的。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檐头挑出来部分则主要靠板承重,板下面的椽子可以现浇,也可以预制。在对檐口部分的技术处理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和木结构有本质区别。檐口椽子的排列遵照古代建筑传统做法,以两棵柱子中线为边界线,两棵柱子距离的中点向两边依次进行排列。坨头上方的椽子为椽子不做坨头中。

2.6柱子仿古建筑工程圆柱的施工力求遵循古代建筑中木质圆柱,采用现代混凝土做法。混凝土施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柱子上面最容易出现漏筋、蜂窝、麻面、狗洞的现象。为更好的进行混凝土圆柱施工工作,园博会古民居文化展示区工程柱模板采用特质圆形模板进行组拼施工。圆形模板施工方法:圆柱混凝施工支模采用特制圆形模板,柱子分700mm、900mm。支模时每30cm一道圆形螺栓(900mm×50mm×40mm、1100mm×50mm×40mm)固定,使用四根脚手管进行牢固,避免由于浇筑、振捣而发生跑模的现象。浇筑混凝土前先向柱子底部浇筑200-300mm的水泥砂浆,防止混凝土离析。然后分层进行振捣,500mm为一步,防止漏振。浇筑完成后24小时后拆模,同时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并浇水养护。圆模板的质量控制:园博会古民居文化展示区工程混凝土施工着重对模板选择进行严格控制,确保模板尺寸、规格、模板光滑度、质量缺陷等质量要求。保证原材料的完整性、可靠性、实用性。同时,圆柱施工时重点控制柱径、排距、间距、平面位置等。模板支设后,拉通线对圆柱进行校正。控制浇筑完成后的混凝土圆柱位置。柱模的制作:柱模采用清水模板,使用脚手架、螺栓固定。模板拼缝严密、稳固,一次浇筑成型。混凝土的养护要及时,柱子要包塑料布并浇水养护;墙体采取喷水养护。

3.结束语

第5篇:古建建筑施工范文

【关键词】:历史风貌;屋面改善; 施工工艺;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天津有着悠久的历史,各种风格的建筑比比皆是,其中古风貌建筑已经成为城市面貌的一道风景线,走在天津的五大道上,总忍不住东张西望一番,因为沿街的古旧韵味很引人入胜、英式、法式、俄式、意式、德式……各种不同建筑风格的建筑物争奇斗妍,难怪天津又被称为“世界建筑博物馆”。

古风貌建筑的保护工作相当艰巨,经过城市建设者的不懈努力,目前古旧建筑维修、保护工作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笔者通过几年来对修缮工作的实践,现将对古风貌建筑的屋面修缮施工做一简单的总结。

一、屋面修缮工作的必要性

(一)本市五大道座落在和平区的南部,东、西向并列着以中国西南名城成都、重庆、大理、睦南及马场为名的五条街道,建筑风格各异,造型美观。随着古风貌建筑建设年限久远,大多建筑已经是超过使用年限,由于屋面部位长期暴露在室外,受自然环境的侵蚀较严重,大多数材料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功能。

(二)使用功能有待提升,原有的建筑施工受到当时使用要求的限制,不能满足当前人们的使用需求(保温、净化等)。

(三)应符合当前城市发展的要求,要有一些相应的改善和变动,满足发展中大都市的需要。

二、屋面修缮工作的要求

(一)满足原有建筑造型、美观方面要求,外观形状、质感、色调要尽可能与原有建筑相协调。

(二)满足原有建筑防水功能方面的要求,有良好的防水功能。

(三)满足建筑使用功能保温方面的要求,保温要满足现行建筑保温节能方面的需求。

(四)满足现房屋使用者的特殊要求,如隔声、防盗、采光等方面的要求。

三、瓦屋面修缮的施工工艺

(一)新建中式仿古建筑平屋顶的施工工艺

1、做基层处理,清理基层表面的灰尘、污垢、油渍、碱膜、铁丝、钢筋头、凸出物等。

2、做隔汽层(SBS卷材),找平层干燥后涂膜或点贴卷材。

3、加装聚苯保温板或聚苯保温砂浆。

4、做水泥砂浆找平层,1:3水泥砂浆15~30mm厚(32.5级以上水泥)。

5、安装木顺水条(或木板条),在顺水条上按瓦的规格、尺寸和屋面坡长的间距分档弹线。

6、铺钉30×25mm木挂瓦条。

7、铺挂屋面瓦,并做好天沟、斜沟、檐沟和通风道的披水。

(二)古旧建筑屋面修复的施工工艺

1、按查勘设计和修缮方案详细核查瓦屋面的具体情况,确定修缮方案。

2、对于瓦腮张嘴、翘边、裂缝和盖瓦不实情况的,都应将原有瓦铲除掉。凡破瓦、裂瓦都应换上与原瓦品种、规格、尺寸、颜色相同的新瓦。如瓦下的泥粉蚀、流失空虚时,应将瓦揭下,用笤帚扫净松散的泥土,再用清水冲洗、湿润焖透,把和好的掺有石灰膏的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合砂浆修补抹压规整、顺直,按原有做法扣上盖瓦,清整干净后再用水泥砂浆补缝。

3、若防水层卷材撕裂、穿孔,应将局部损坏的平瓦、S形瓦和挂瓦条、顺水条等揭开。把原防水基层清扫干净、干燥,顺坡涂刷聚氨酯或JS防水涂料,铺贴条形玻璃纤维网格布,再重钉顺水条、挂瓦条、把瓦挂号。如屋面挠曲较大时,应以木片垫高挂瓦条,补好油毡、SBS卷材漏雨处,再找平挂瓦屋面,处理好翘边。如果屋面变形下垂严重漏雨时,应详细检查屋架、檩条或混凝土屋顶基层,按查勘设计和修缮方案进行翻顶重新挂瓦。

四、传统瓦屋面施工工艺

中式古旧建筑基本是以瓦屋面为主,包括挂平瓦、S形瓦屋面、大筒瓦屋面等。

(一)平瓦、S形瓦屋面传统的施工工艺

1、平瓦、S形瓦屋面施工步骤

平瓦传统的施工工艺是从屋檐自下而上平行屋脊涂刷桐油防水层或铺贴一层防水油毡,在其钉上间距为400~500mm,并垂直于屋脊的30×10mm木顺水条(或木板条)。在顺水条上,按瓦的规格、尺寸和屋面坡长的间距分档弹线,铺钉30×25mm木挂瓦条,坡面应平整牢固,其上口成平行屋脊的直线。挂瓦应由下而上,自檐头左端开始向右按顺序进行,并做好天沟、斜沟、檐沟和通风道的披水。传统工艺中脊瓦与坡面瓦之间的缝隙,应用麻刀混合灰填实抹好。

2、平瓦、S形瓦屋面修缮方法及注意事项

平瓦、S形瓦屋面局部挠曲变形,瓦片损坏张嘴、喝风漏雨,基层的防水卷材撕裂、穿孔时,应将局部损坏的平瓦、S形瓦和挂瓦条、顺水条等揭开,把基层清扫干净,重新做好防水层使其不渗漏,再重钉顺水条、挂瓦条,把瓦挂好,处理好翘边喝风。屋面个别平瓦或S形瓦损坏修换时,应先把破损瓦的上排平瓦撬起,轻轻抽出损坏的瓦,随即换上与破损瓦的品种、规格、颜色、尺寸一致的新瓦挂好,使之与上下左右相邻的瓦爪、瓦槽吻合严密。檐头平瓦、S形瓦损坏抽换时,还应按原样用铜丝绑扎挂好。

(二)大筒瓦屋面的传统工艺

1、大筒瓦屋面施工步骤

大筒瓦屋面的传统工艺为基层清理、清扫干净,洒水湿润后,抹第一遍掺稔草较多,厚度约50mm的草泥(或称底子草泥),弹线用素灰泥坐瓦。做檐头瓦时,应堵严抹平,带浆、压实、压光,及时清理干净,在天沟、斜沟处抹麻刀混合灰带青灰浆或与瓦同色灰浆压实抹光。悬山顶沿封山板的筒瓦,应用麻刀混合灰稳妥卧牢,待做完屋脊后,再用1:2.5水泥砂浆或麻刀混合灰抹出封山护山线。

2、大筒瓦屋面修缮方法及注意事项

大筒瓦屋面不漏,首先核查大筒瓦屋面的情况,遇到瓦腮张嘴、翘边、裂缝和盖瓦不实情况的,都应将原有瓦腮铲除掉,凡破瓦、裂瓦都应换上与原瓦品种、规格、尺寸、颜色相同的瓦。如瓦下的素灰泥粉蚀、流失空虚时,应将瓦揭下,用笤帚扫净松散的水泥,再用清水冲洗、湿润焖透,把和好的掺有石灰膏的新灰泥修补抹压规整、顺直,按原有做法扣上盖瓦,清整干净后再用麻刀灰加腮。仰瓦灰梗屋面基本与大筒瓦工艺步骤相近。

五、瓦屋面修缮施工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传统工艺中主要的材料除各种瓦之外,大量使用的还有黄土、麻刀、麻刀灰、麻刀混合灰、草泥、桐油等。这些原材料由于个别原材料产地及产能价格因素和实用方面的原因,不能满足现行修缮工作的需求,加之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型材料的使用,从某种程度上讲已完全可以代替传统的材料。在没有特殊要求的项目中,可以用目前大量使用的材料代替传统材料,完全可以达到经济、美观、提高质量的目的。如传统屋面使用的保温黄土稔草灰,可以用聚苯保温材料代替。防水卷材代替桐油传统的防水涂料,能更好的提高防水性能。

修缮过程中,还要认真考虑房屋使用方面的要求。如房屋现为博物馆,就要考虑房屋的防潮、防盗,要根据防潮的施工方法,采用良好的防潮材料,并且要按照防盗标准设置防盗措施。如房屋的使用人有特殊要求(采光、隔热、低噪等),就要采用隔热瓦、吸音瓦等,满足特殊群体的要求。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瓦屋面选择适当的施工修缮方法过程中,我们要运用正确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既能很好的完成修缮工作,又能降低工程造价。按照国家现行标准完成的施工质量更能使古老的建筑焕发新的活力,达到美化城市,增加城市韵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阮仪三、孙萌;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J]; 城市规划出版社;2011年10期;

第6篇:古建建筑施工范文

关键词:文物;古建筑;修缮;施工

Abstract: China is the country with an ancient civilization, ancient architecture of our country in the world building unique and have high art achievement and scientific value. In view of the ancient cultural relics destroyed, this paper ancient cultural relics to repair the work before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 cultural relics; Ancient architecture; Reparative;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文物古建筑修复施工,是专业性较强的专业工程。施工前我们除了必须熟悉修复设计图纸的要求,同时还需要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古建筑的现状及其他一些技术情况、各种参数,充分做好施工前期的技术工作。

现场的详细勘查:现场的详细勘查是施工前最重要的技术工作之一,现场的勘察首先是在熟悉设计图纸并根据文物古建筑的修复原则进行拍照及录像而展开工作。

一、施工现场的勘查:施工现场一般的情况有一组建筑,如一座祠堂当中的几座单体建筑或一座寺庙中的几个殿堂组成的建筑群。通常这些建筑的某一单体建筑可能遭受破坏需要维修,或者某一单体建筑已经倒塌破坏而荡然无存,因而需要重建复原的;无论是哪种情况的修复工程,现场的勘察都是十分重要的,勘察工作的详细、勘察的质量、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修复的工程质量。

(一)单体建筑修复前的勘查:

1、年代风格的识别:年代风格的识别分别从屋面、柱、梁架和墙体几个方面加以比较识别。屋面识别年代风格的要素包括屋面的举折坡度、屋脊的风格形式以及檐口瓦当、滴水、瓦片的型制规格等。柱、梁架的年代风格识别包括柱的比例(柱径与柱长)。梁架中梁的比例及梁肩、梁背、梁头等工艺做法以及梁架中瓜柱、斗栱等构件做法。墙体的年代识别一般从砖的规格,砖墙的做法(或五顺一丁或七顺一丁或九顺一丁)及灰缝、灰浆材料加以识别。

2、破坏情况的勘查:A、柱、梁架等木作构件的勘察。木作构件主要检查构件丢失情况和木构件的腐烂破坏情况。木构件的丢失情况要进行构件统计,并按现存同构件测绘大样图。木构件腐烂破坏主要有雨水浸蚀破坏和白蚁虫害破坏两种。检查时要确定构件的受力情况,一些构件虽有一定的损坏,但根据其受力情况和破坏程度,要确定哪些构件需要更换,哪些构件通过修补加固可以保留使用。木构件的检查除了梁架之外还有门窗的检查。门窗有丢失或损坏,一般丢失的是门窗扇,多数情况门窗框有可能保存下来或者固定门窗扇的舀、栓构件可能保存下来。丢失的门窗扇可参照现存的样式施工制作。如果没有现存样式可参照框、柱、梁遗留下来的卯推算用材大小和按建筑物同时期的风格形式参照施工。有些古建筑的横披窗已破坏,但经常于边框、角落留有原状遗物。施工前应予测绘、拍照并加以保护。柱、梁木构件的检查还应包括梁架歪闪的检查。如发现有歪闪应详细测量并作记录,如果梁架中柱网有不同方向的歪闪,应绘制平面图在图上标注示出歪闪的数据及方向。B、墙体的检查:墙体的检查主要是检查墙体的平整度和垂直度,检查墙体是否有裂缝。如果发现墙体垂直度有倾斜断裂应测量登记,并要求分析倾斜断裂的原因。一般倾斜、断裂的原因都和基础有关,有周边建筑影响的,也有排水堵塞影响基础沉降的,也有周边道路震动影响的,有些墙体倾斜是受梁架歪闪的倾斜推力作用产生倾斜的,等等。确定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二)建筑组群中某一单体建筑的修建复原勘查技术:

1、原柱、墙基础的勘查:一个祠堂或一个寺庙的组群建筑经常有部分单体仍存,一部分单体已破坏或者破坏后又加建了一些临时建筑。这种情况的勘查主要勘查原建筑的平面开间、柱网布置、进深和原使用构件,材料识别确认。如果在原建筑物遗址上加建了建筑,应拆除后加建筑。当后加建筑拆除至地面时应根据原建筑的尺寸开间,推断原基础位置,细心开挖清除,找出原墙基础和柱基础,并绘制平面图。这种情况的复原工程,后加建筑往往提高了原来的地面标高,在开挖地面时应逐层开挖,清除并拍照记录。

2、各类建筑构件的收集:某一单体建筑被拆除时,在其周围的地面、地下都有可能散落一些建筑物的构件,这些构件有些在地上,有些被埋于地下,一般散落于地面的有些石板、石柱础、栏板等;埋藏于地下的一般有瓦片、瓦当、滴水瓦、望柱头、柱础等。这些构件应测绘、拍照并登记,为修复工程提供复原依据。

二、各种技术信息的收集:

(一)建筑材料技术信息收集:文物古建筑的修建施工按“四有”原则要求进行,而原材料是“四有”当中的一重要原则,原材料包括基础材料、地面材料、墙体材料,架、桁条、桷板材料,屋面的屋脊、瓦片、瓦筒、勾头、滴水等。各种材料在规格、材质、外观颜色、图案花纹、形制上各不相同。我们在开工前应勘查散落于建筑周边的各种材料,同时要挖掘由于提高地面可能埋藏于地下的材料。一般散落于建筑周边较多的材料有石构件:如石栏杆构件、石柱础构件等。这些构件多数为原构件,应统计登记在施工时再用,同时还要将这些构件拍照测绘,绘制为大样图作为补充构件施工的依据。然后把这些构件按类型分类堆放并加以保护。

1、墙体材料、屋面材料的信息采集:埋藏于地下的构件有砖块、石块(或碎砖)、瓦片、瓦当、滴水、大阶砖等,尽管收集的这些材料可能崩缺不完整,但通过这些碎件的组合还是能推算原材料的规格尺寸,而原材料的材质、外观、颜色更是提供直接的证明依据为这些材料的订做生产和工程设计施工验收。

2、柱、梁架、桁条、桷板、门窗等木构件材料信息的采集:施工现场可能有石柱遗存散落于周边,也经常有残柱半截散落于周边。木构件梁架、门窗、封檐板等构件材料可通过勘查同座或同组建筑的构件材质加以确定。

3、油漆材料的技术信息采集:有些木构件的油漆已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这种情况下的重建项目,如同组建筑可根据其他现存油漆参考,确认其材质和颜色。如属于单体修缮工程,可勘查梁头或桁头入墙端头的残留油漆,或在原木构件的暴裂处,柱头、桷板入脊处勘查。这些部位较隐蔽,不容易受浸蚀破坏,较有可能保存,故有机会在这些部位找到原油漆从而确定油漆的材质和颜色。

第7篇:古建建筑施工范文

关键词:仿古;建筑施工;混凝土构架;技术方法

文化的传播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出现断层,所以当代建筑的发展过程当中仿古建筑的制造就成为了当今建筑业发展的主流。由于古代建筑属于纯木质建筑,在建设过程当中对于木材的消耗相对而言较大,在实际的建造以及使用过程当中木材在进行房屋结构构架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物理特性往往会出现一些由于时间的原因而出现的问题,最终导致房屋的垮塌。为了解决仿古建筑中所出现的结构构架的问题,我们经过发展终于使用混凝土结构构架代替了原有的木质构架,以下我将进行详细的简述。

1 优点

当代建筑的发展是我国积累了好几个世纪的建筑精华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在当代社会发展的潮流中,建筑文化的产生为我国的发展起到不小的推动作用。由于仿古建筑当中古代建筑的使用材料多为木质材料,并且在施工的过程当中木质材料的使用质量对我们的建筑物影响比较大,所以为了减轻影响我们使用了混凝土结构构架对我们的建筑物进行巩固,建造,这不仅帮助我们节约了成本,还有效的提升了建筑物的施工质量。混凝土结构代替部分木构架有下列优点:(1)可节约森林资源保护环境,减轻消防控制负荷,同时可解决防虫、防腐等问题;(2)可充分发挥现代建材的优势,提高结构安全度。

2 工艺原理

我国仿古建筑的使用,是当代社会发展文化浪潮中必不可少的一个中心环节,由于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为了充分的体现我国古典建筑的风格。在实际的操作施工过程中按照合理的工艺原理进行施工是十分重要的,由于仿古建筑使用了混凝土结构构架施工技术,所以这对建筑中的影响十分巨大,只有严格的按照工艺原理施工,才能够保证我们的施工建筑具有古代气息。

现代仿古建筑是根据木构架的层次分解构件,按结构的受力情况做成混凝土的单体构件。预制构件与现浇节点的连接采用二次浇筑混凝土,经过预制、现浇多层叠合施工,使其形成具有古建筑特点的刚性混凝土结构构架。

3 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的使用是我国建筑产业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无数的实践基础当中摸索出来的。由于当代技术的发展,混凝土结构构架施工技术的应用已经变的十分广泛。并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已经彻底的替换了我国的木质构架施工技术。为了提高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我们混凝土构架施工技术的质量,严格按照其正规的工艺流程进行施工是十分重要的。

平面弹线――柱子施工――柱头卷刹及额枋施工(构件制作、脚手架搭设)一一框架梁板及屋盖施工――清理修补落架。

4 施工技术方法

在我国仿古建筑施工混凝土结构构架施工技术的使用过程与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之一就是就该项施工技术的方法由于混凝土结构构架施工是一项相对精密的技术施工,所以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我们对施工技术方法具有较为严格的要求。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在我国承建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实际的施工技术方法也得到了广泛的改善,以下我将详细的简述其施工技术方法。

4.1 平面弹线技术

顾名思义,平面弹线施工技术方法就是要在我们进行建筑物施工之前,对我们的楼房进行相应的平面放线。其实际的意义就是要保证楼房在实际建造过程当中结构构架的建造负荷实际的施工技术要求。减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误差,提高建筑物的整体的构架的准确性,减少力学方面的偏移,进而提高混凝土构架的称重能力。

结构施工前,平面放线,要设十字中线控制桩、外槽轴线控制桩、主楼外转角45。控制桩。各层施工前将十字中线、外槽轴线投测到楼面上,角柱轴线放线要用45。角控制线校核。

4.2 柱施工技术

柱施工是混凝土结构构架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施工技术,由于在房屋的实际建设过程当中,整个房屋的重量会全部释放在我们的混凝土结构构架上面。为了提高其承重能力,在施工中我们柱施工技术要求也是十分的严格的,由于其在实际建筑中起到了分散全重的作用,所以柱施工技术能否达到施工要求是我们在混凝土结构构架施工技术应用中的关键。

4.2.1 弹柱边控制线根据模板情况,弹放柱边控制线,每侧宽出模板边100mm,以利检查、校正模板。

4.2.2 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采用塔吊运输及泵送均可,每500mm高振1次,浇筑高度至额枋底。用泵送时,泵管架子不得与柱模架子相连。

4.3 现浇异型混凝土构件施工技术方法

现代建筑的发展,先交易型混凝土构件施工技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该技术的使用具有较高的经济实用价值,所以在实际的发展建筑过程当中,现浇异形混凝土构架的施工技术方法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下我将为大家简述该方法的实际施工技术。

4.3.1 现浇构件异型模板的试作。(1)现浇拱模板同构件制作模板。(2)隐刻枋模板采用竹胶板作基面,上贴反刻木模制成。

4.3.2 异型钢筋的制安。异性钢筋在建造过程中的安置,实际上就是在我们混凝土结构构架中钢筋的安制。在建造的过程中,由于整体的框架需要进行相应混凝土的加固,但是混凝土在实际的施工中依旧无法达到固型的作用,所以在混凝土中通过嵌入异型钢筋,通过其凝固慢的特点在其浇筑的过程中快速的嵌入钢筋,进而加固其构件的质量。

4.3.3 模板安装。模板在安置的过程必须严格实际安装的施工顺序,将模板先进行实际的固定安置,然后进行钢板的固定,保证模板在使用过程中的安装正确,提高施工的实际质量。

4.3.4 浇筑混凝土。现浇部分构件大小不一,浇筑时不得用吊斗直接下放。

4.3.5 拆模修补。待混凝土稍有强度后,将影响上部工序的侧模拆除,并随之修理模板,用掺108胶的同混凝土配合比的砂浆修补混凝土缺陷处表面。

5 结语

仿古建筑施工混凝土结构构架的施工技术方法在我国的实际发展应用过程当中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只有有效的使用仿古建筑混凝土结构构架施工技术方法,才能够促进我国承建混凝土结构构架施工技术的应用。

第8篇:古建建筑施工范文

我国的古建筑大多是都是特定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重要施工工程,经过多年的历史考验,体现出了其不朽的施工技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因此,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是一项大规模、意义重大以及施工难度系较大的工程施工,加上目前同类古建筑较少存在重复施工过程,在进行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时很难进行有效的施工借鉴。因此,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人员仅能在根据实践工作经验总结各种修缮步骤和方法。近年来,经过无数古建筑修缮工程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已总结出极具操作性和实用性的古建筑修缮工程经验,为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参考。实用性古建筑修缮计划,能够有效帮助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人员了解古建筑设计理念以及古建筑保护和恢复的意义,能够帮助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员对古建筑整体结构的研究,同时还能够指导和规范古建筑修缮工程的施工工艺,保障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的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大限度满足古建筑的修缮要求,实现古建筑的修缮。

二、古建筑修缮工程特点

1.修复方法多样性。

在古建筑的修缮工程施工过程中,在进行损坏结构的修缮时,应当坚持最小干预原则,能够进行修复的古建筑损坏构建尽量采用修复而不进行替换,同时应当保证新构建的外观、色彩以及质感尽量保持和古建筑原程料一致;在进行古建筑缺失部分的修复时,应当以原有的历史记录和形象为依据,来确定古建筑修复的外形以及选择材料。在古建筑的修缮工程中,一些修复方法呈现出多样性。如古建筑物常见的的木构修复法有原位补强和落架大修两种修复方法,古建筑的墙面修复也有替换法和拆除法两种修复方法。在进行古建筑的修缮工程的具体修复方案选择时,应当事先测定详细古建筑物的现状,不能仅为提高古建筑的修缮工程造价而随意对木构件修复采用落架大修法或对墙面修复采用砖墙拆除法,这与古建筑的修缮的最小干预原则相悖,同理,也不能为了降低古建筑的修缮工程造价而随意对木构件修复采用原位补强法或对墙面修复采用墙面砖替补法。如英国进行对曼切斯特13世纪早期的巴格雷府邸木结构建筑进行修缮时,采用了原位补强和落架大修两者方案来对其进行加固,防治其倒塌。在进行原位补强时,对建筑的受损部分采用了嵌玻璃纤维以及使用环氧树脂两种方法来进行加固,然而这两个加固方法都对古建筑造成了不可逆改变,同时也和原古建筑木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受力机制相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后期修缮工作的开展。在进行巴格雷府邸木结构建筑进行修缮时,最终采用了落架大修的修缮方案,将原有的木架进行拆卸,并对受损的建筑结构采用新材料重新制作后,再进行原木架结构的整体装配来完成对巴格雷府邸木结构建筑的修缮。

2.管理方法创新性。

古建筑修缮工程需要经历和其他新工程一样的立项、规划、设计、监理、招标、现场施工涂覆竣工交付程序,同时也需要对其进行管理。然而古建筑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不可逆性,因此,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方法无法满足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管理的需要,应当对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管理方法进行创新。在进行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管理时,应当在普通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古建筑修缮的特点和施工要求,创新施工管理方法,建立适合我国古建筑修缮的工程的施工管理模式,既保证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管理成效和古建筑修缮工程的质量,又创造出最佳社会收益。

三、加强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1.加强古建筑修缮前期的准备工作。

古建筑修缮即是对古建筑进行维修和复原,古建筑修缮前的准备对古建筑修缮工程有着又要意义,因此,在进行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时,应当加强修缮前期施工准备。一方面,应当落实原古建筑的原貌记录工作。记录工作的主体是即将修缮的古建筑原貌,在进行记录时可以采用拍照、绘画以及摄影等方式,同时在古建筑原实测图的基础上记录古建筑受损部位和受损程度,同时对古建筑的每个结构环节和相应的建筑元件在图纸的相应位置进行标明,并辅以文字记录,促进古建筑修缮工程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注重古建筑修缮的相关资料收集。古建筑一般具有较长的历史,同时也可能在不同朝代进行了修缮,因此,应当注重古建筑以往的修缮资料,为古建筑的修缮提供参考。

2.保障修缮施工中文物安全。

由于文物具有不可再生性和较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因此,在对古建筑修缮过程中应当注重文物的安全保护。在古建筑修缮中,现场施工人员文物安全意识淡薄、机械选择、自然环境以及各种不可抗力等因素都能直接威胁到古建筑的文物安全。因此,在古建筑修缮过程中,应当加强现场施工人员的文物保护意识,同时规范作业场地的安全施工,注重相关作业机械的选择和操作,尽量避免由于作业机械的选择和操作不当而导致文物受到破坏,同时还应当制定古建筑修缮时突况的相关预防和解决方案,降低在修缮过程中对古建筑的破坏。

3.注重修缮材料质量。

在古建筑的修缮中,使用的新工艺相对较少,施工工艺风险相对较小,因此,施工材料便是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质量的一大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在进行古建筑物修缮时,应当注重修缮材料的质量,保证古建筑修缮使用的石料、木料以及漆料质量,必要时应当对使用材料进行特殊的加工工艺处理,保证古建筑修缮工程的质量。

四、结语

第9篇:古建建筑施工范文

关键词:古建筑 防火 预防措施

1 古建筑火灾危险性

1.1火灾荷载大,耐火等级低

我国的很多古建筑中的建筑材料都是木材,木材本身的耐火等级就相对较低,再加上很多的古建筑已经有了很多年的历史,这样使得古建筑的耐火等级更加低,同时由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多的古建筑中都会有帐幔、字画等作为装饰,这更加提升了古建筑的火灾荷载,古建筑更加容易出现火灾和火势更加容易蔓延和扩大,使火灾对古建筑的损害加大。

1.2火势容易蔓延

我国大部分的古建筑在格局设计上都是采用庭院式,这种布局可以增添建筑的美观实用性,但是在同时也造成了防火分隔以及安全空间的减少,这样如果一旦遇到火灾,火势容易蔓延很难将火势控制住,容易给建筑物形成较大面积的损伤。

1.3灭火救援困难

我国很多的古建筑都是在一些山林或是山谷之中,离消防队很远,并且周围道路崎岖,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古建筑一旦失火,消防队就很难快速到达进行灭火抢救工作。有些古建筑即便是坐落在市区,但是和周围的建筑距离较近,并且道路相对较窄,再加上建筑的材质,一旦发生火灾,也会存在很多的救援困难。

2 古建筑消防关键技术

2.1从建筑物的防火能力方面进行保护

2.1.1应用现代建筑材料和产品技术对建筑构件进行阻燃处理。

为了保护古建筑的完整性,使古建筑免受火灾的摧残,可以在古建筑的外层涂防火涂料,这样既不会影响古建筑的外观以及其文物、历史价值,同时可以有效的提高古建筑的耐火性。在古建筑以及一些构件的表面进行防火涂料处理,可以有效降低古建筑火灾的发生率也可以在火灾发生后阻止火势大面积的蔓延,降低对建筑物的损伤,为消防救援工作争取足够的时间。

2.1.2防雷技术

有效的防雷措施可以使古建筑降低遭遇雷击的概率,所以这些有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的古建筑一定要做好各项防雷措施,有效避免古建筑受到雷电的损害。雷击还会引起火灾,因此在古建筑中加强防雷措施也是减少古建筑遭遇火灾的重要途径。

2.1.3有效进行防火分隔

防火分隔可以有效阻挡火势的蔓延和扩大,所以在古建筑中在保持古建筑格局和外观的情况下,在古建筑中适当的进行防火墙或防火门的设置,可以使古建筑在火灾中的受损程度大大降低。对于扩建、改建的古建筑要设置恰当的防火间距。

2.1.4杜绝电气火灾隐患

用电安全也是存在在古建筑中的火灾安全隐患,因此在古建筑中要重点注意用电设施以及线路的安排。在古建筑中电线线路要运用铜芯阻燃导线,还要在电线的外层涂防火涂料,定期对古建筑的用电设施进行安全排查。

2.2从提高消防保护能力方面采取措施

2.2.1建立室内外消火栓消防系统,改善消防给水设施

在古建筑中要建立一个完善室内外消火栓消防系统,室内消火栓位置要设置在明显便于取用的地方,这样可以在火灾发生的第一时间进行灭火处理。坐落在城区的一些古建筑其消防系统要充分利用市政水管网,此外对于坐落在郊区以及山林中的古建筑要在附近修建消防水塔等,以保障火灾发生时有足够的水源进行灭火。

2.2.2完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为了使人们在第一时间意识到火灾的发生,尽快的采取救火措施在古建筑中应建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古建筑中可以根据空间的大小选择适当的探测器进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此外在古建筑中还要适当的设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以便在有人发现火灾时及时通知其他人知道,更快的采取救火行动。

2.2.3建设消防车道

有些古建筑中由于道路较狭窄在火灾发生后消防车并不能通过,对消防工作造成一定阻碍,所以在古建筑中要尽量在不影响古建筑的外观情况下,适当进行消防车道的建设。

2.3性能化防火设计在古建筑中的应用

在古建筑的消防安全设计中性能性防火系统是普遍采用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主要要求包括:存在相同的消防安全目标以及功能目标;能够对古建筑的火灾场景进行确定性以及概率性评估;在设定对消防安全目标以及功能目标的同时进行设计方案的定量评估。现阶段,性能化消防设计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要对古建筑的具体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其次要对古建筑消防安全功能目标、总体目标等进行确定;还要在古建筑性能性防火系统中建立性能指标以及设计指标的明确等几个方面。性能性防火系统是有效保护古建筑历史价值的重要消防措施。

2.4研发更加先进的灭火、防火技术

在古建筑中应用更多先进的灭火技术,是灭火效率更高,减少火灾对古建筑的损害程度。在灭火过程中要避免灭火过程中对古建筑造成的二次污染,所以这就需要不断研制新的灭火方式,尽量在快速灭火的同时保持古建筑的原样,不对古建筑造成污染,提高灭火效率[3]。

2.5完善古建筑火灾安全逃生技术

古建筑中出现火灾时尽量减少古建筑的损害十分重要,但是对古建筑中人员的救援更加重要。因此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古建筑人员逃生以及人员疏散的措施,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古建筑中的人员能够顺利疏散、逃生,此外古建筑中人员的尽快疏散和逃生也有利于消防工作的实施。

3 结束语

古建筑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及历史研究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国家对古建筑的保护工作十分重视,但是由于古建筑在用材以及存在时间上的特殊原因,使得古建筑的耐火等级较低,造成古建筑中较为容易发生火灾,而火灾对古建筑造成的损害相当大,因此也会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带来相当大的损失。因此,对于古建筑要加强防火预防措施的研究,降低古建筑火灾发生的几率,降低火灾对古建筑以及古建筑内文物的损害。

参考文献:

[1]仝艳时,曲毅.建筑防火构造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9,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