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输血自我总结范文

输血自我总结精选(九篇)

输血自我总结

第1篇:输血自我总结范文

关键词:临床用血;成分输血;调查报告

Abstract:Objective Through to retrospectively analysis survey data of blood for clinical use in Binhai New Area,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blood for clinical use in Binhai New Area,to bette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blood for clinical use. Methods To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total clinical use of medical institutions, whole blood and component blood data by 2009~2014 in Binhai New Area. Results The medical institution of clinical blood use volume increased in recent years in Binhai New Area, whole blood use volume reduced, component blood transfusion proportion rises, and component blood transfusion and with the increase of platelet and cryoprecipitate is more significant. Conclusion Blood transfusion is the symbol of modernization of the blood transfusion technique. Component blood transfusion becom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clinical use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future blood for clinical use in Binhai New Area. At the same time, component blood transfusion and platelet and cryoprecipitate growth is most obvious in Binhai New Area. This is the results of the Binhai New Area bureau of health support and the district medical institutions cooperate together. So blood for clinical in Binhai New Area focus not only on the composition blood transfusion but also on platelet and cryoprecipitate. Further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machine adopt platelet blood donation team to expand and cryoprecipitate on the improvement of preparation technology. Fully meet the demand for the two components of blood in Binhai New Area.

Key words:Blood for clinical use;Component blood transfusion;Report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学输血领域也呈现出迅猛发展的趋势,而在临床输血观念上也出现了本质性的转变。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和有效的输血,尽可能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避免宝贵血液资源不必要的浪费就成为临床用血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应用滨海新区2009年7月~2014年6月各医疗机构实际用血的数据。分别汇总全血及各种血液成分各年度临床总用量,主要包括全血和红细胞类、冰冻血浆、机采血小板及冷沉淀凝血因子等血液成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标准[1],全血及血液成分以单位(u)计,如全血200ml为1单位(u),机采血小板1个治疗量为1单位(u),血浆100ml为1单位(u)。

1.2统计分析 对所有年份的临床用血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且分别绘制全血及各种血液成分的临床用量曲线图。

2 结果

见表1、图1~图6。

3 讨论

随着滨海新区经济的不断提升和知名度的不断扩大,外来务工流动人口也越来越多,这无疑对创建一支更加庞大的献血队伍,提高临床供血量提供了优势,但如何将这些宝贵的血液资源更加有效、合理的应用到临床一线的实际工作中去,避免血液资源的浪费就成为了我们工作中的重点。从图1~图6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滨海新区近5年来的临床全血使用量是呈现逐年减少的变化的,全血用量占血液总用量的比例显著减少,但是红细胞、冰冻血浆、机采血小板以及冷沉淀凝血因子等成分输血的使用量却是呈现出逐年增加的变化的,特别是近1年这种成分输血的比例达到了99.8%以上,更是呈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达到了先进地区水平[2]。从图3~图6的分析结果我们还可以看出,滨海新区的成分输血中又以血小板及冷沉淀的使用量增加的更为显著。

血液由不同血细胞和血浆组成,将供血者血液的不同成分应用科学方法分开,依据患者病情的实际需要,分别输入有关血液成分,称为成分输血[3]。成分输血是输血现代化和衡量一个医院掌握与运用现代医学技术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其输血率的高低,不仅反应出医务工作者的技术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所医院医疗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4]。成分输血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纯度高、针对性强,、疗效更有保证、输注剂量更易控制、 可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血液成分输入、避免或减少输血不良反应、提高输血的安全性、节约血液资源以及便于保存和运输等鲜明的优点。滨海新区成分输血的比例之所以上升如次之快,首先在于我们的成分输血工作得到了滨海新区卫生局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并将成分输血纳入到新区卫生工作的检查项目当中。在此基础上各个医院积极配合工作,认真落实卫生部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对成分输血工作高度重视,定期进行成分输血的知识讲座,并不定期的举办各种形式的讲习班,使临床医务工作者充分认识到成分输血在临床一线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从根本上转变了成分输血的新理念,从而自觉的使用成分血液;其次是新区各个医院制定了成分输血考核制度,来规范临床医务工作者的输血工作,并定期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对临床输血工作进行检查和考核,将成绩与科室绩效考核直接挂钩;再次,我们通过开展输血新技术,如对血制品进行白细胞过滤等,减少了白细胞引起的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等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进一步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最后,输血科工作者加强自身业务学习,随时掌握医院成分输血状况及临床医师用血动态[5]。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新区各个医院对临床成分输血有了加深刻的崭新认识,从而转变了旧的临床输血观念,极大的推动了成分输血在滨海新区的落实和发展。

随着近年来我国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输血医学领域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同样在临床输血观念上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和有效的输血,尽可能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避免宝贵的血液资源浪费已然成为临床医生的新的输血理念,临床成分输血的广泛推广和应用,无疑是新输血理念得以实现的有效途径[6]。树立合理输血理念、规范输血行为已成为公认的推进临床安全有效输血的重点工作。由以上调查研究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得出,随着滨海新区临床输血技术的不断规范,成分输血成为滨海新区临床用血的主要特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滨海新区的成分输血又以血小板和冷沉淀增长的最为明显,所以我们未来的工作重点不仅要放在成分输血上,更要以血小板和冷沉淀为主,进一步加强机采血小板献血队伍的扩大建设和冷沉淀制备技术的提高上来,从而能够更加充分的满足滨海新区临床对于这两种成分血的需求。成分输血是临床输血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仅有利于临床科学、合理的输血,避免不必要的血液成分输入,而且还可以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输血安全性,有效地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WS/T203-2001输血医学常用术语[M].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2]刘传江.努力转变服务观念促进输血工作发展[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7,4(2):79-8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成分输血指南[J].中国临床医生,2000,28(12).

[4]王憬惺,主编.血液制品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8-22.

第2篇:输血自我总结范文

[中图分类号] R44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5-316-01

克州中心血站从2003年8月份开始采供血到2010年12月,共检测血液6957人份。血站对每份血样均进行7个规定项目的检测,以确保血液质量和广大患者安全用血。现将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1 对象及方法

1.1 对象:全州及各县市和外来健康人口为献血对象。年龄最大54岁,最小18岁。献血年龄要求18-55周岁。

1.2 调查方法:利用外采车定点到街头献血点,单位组织或个人自愿到血站无偿献血。献血者献血前先进行咨询登记,填写健康咨询表,并接受医务人员的咨询和体检,合格者方可献血,献血者健康咨询及医生体检均严格按照卫生部有关规定执行。献血方式采取先采集血样后检验的程序,采血后留取血样,按照卫生部部颁标准对血样进行检测。先进行HBsAg和抗-TP快速筛查,2项合格后采血并留取血样,再进行实验室检测。检测试剂由北京金豪制药有限公司和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转氨酶(ALT)试剂由四川迈克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提供。

1.3 献血员中共筛查出118例Rh阴性血,占献血员总数2.0%。由于我站献血员大部分为汉族,数量为5148,占献血员74.3%,查出Rh阴性血36人,占6.9‰,少数民族献血员数量为1809,占献血员25.7%,查出Rh阴性血92人,占少数民族总数5.1%,符合我国少数民族Rh阴性血3-5%的比例,汉族Rh阴性血比例高于全国2-5‰的水平。我们把筛查出的Rh阴性捐血者的个人资料全部存档,建立起了Rh阴性供血者队伍,随时满足临床Rh阴性血患者需求。由于受少数民族地区风俗习惯和宗教等影响,献血的大多是汉族,而用血的多是民族患者,我们今后应加强无偿献血的宣传动员工作,把无偿献血推广到山区、农牧区,扩大无偿献血的队伍,进一步为农牧区提供更加优惠便利的献血和用血条件。

2 结果及讨论

2.1 由于献血员在采集血液以前均已进行HBsAg和抗-TP快速筛查工作,因次实验室检测HBsAg和抗-TP阳性率较低,在2003年8月-2010年12月HBsAg初筛中,共检查献血者7503人,HBsAg阳性携带者546人,占总数7.3%,由于我州常年驻扎部队数量多,许多献血员来源于部队,他们是各项传染病低危人群,因此HBsAg携带率低于全国10%比例。另外,各种输血传染性疾病在2003年8-2009年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占,和最近几年我州取消计划献血,献血者全部来自自愿无偿献血有关,也是因为固定献血员的增加和选择低危献血者人群。但2010年突然呈现上升趋势,主要是今年我站用血量增加,街头采血很困难,我站要求患者用血前家属来献血,家庭互助献血的人增加,加大了输血风险,给我站实验室检测工作带来压力,也给我站积极开展自愿无偿献血工作带来冲击。

2.2 在近八年的献血员筛查中,检出抗-HIV阳性献血者很少,仅7例,占总数0.11%,一是由于我州地理位置偏僻,全州只有50万人,人口居住较分散,克州城镇人口只有5万人,大多是牧区,外来流动人口少,吸毒人数相对比较少,二是献血员队伍来自HIV传染病低危人群,近几年国家取消了计划献血,实行自愿无偿献血,大大降低了献血者中HIV阳性率,从源头把住了血液质量关。在感染人数比例小,开展良好的筛查工作的人群中,经输血传播的机会就少。据WHO报道,通过输血传播HIV的有效率大于90%,一次HIV阳性血的输入通常足以使小孩平均在2年内,成人在三到五年内引起死亡。全世界5%-10%HIV是因为输注含有HIV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引起。因此选择输血传染病低危人群是阻断输血传播疾病的有效途径。

2.3 献血员筛查中ALT不合格率最高,检出107例,占1.53%,ALT活性在各类肝胆疾病中均可增高,一些药物也可引起ALT活性升高,如:氯丙嗪、异菸肼、奎宁、水杨酸制剂及酒精、铝、汞、四氯化碳或有机磷等。因此,ALT活性升高不应作为肝功能检查的特异性指标,应排除诸多干扰因素。本地因为是少数民族地区,许多人爱喝酒,也是造成ALT不合格率较高的原因。

输血传染病性疾病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因输血而感染疾病,会给受血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给家人和社会造成负担,也是输血安全所不容的。全社会要加大预防输血后传染病知识的宣传力度,血站正确引导献血者如实填写健康征询表,使有不洁生活史和传染病史的公民自动放弃献血,建立健全献血屏蔽淘汰制度,逐步建立一支健康、稳定的献血队伍,以确保受血者和献血者的身心健康,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为确保有效的筛查工作,实验室各项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SOP)执行。防止经输血传播疾病首要方法是选择输血传染病性低危人群,其次是具备高水准、知识、技能经验和实际操作水品以及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

参考文献

第3篇:输血自我总结范文

【摘要】:目前因为静脉输液引发的护患纠纷不少。本文通过介绍自己在临床工作中总结的一些经验,归纳针对各种病人特别是老人、儿童输液中注意的技巧及事项,供大家共同学习探讨。希望广大护理人员,能多提高输液能力,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关键词】:静脉输液技巧注意事项

临床实践中,静脉输液是护士最基本的一项护理操作,而患者的年龄,体质,胖瘦不同穿刺的成功率是衡量护士水平的重要标准。一针见血固然重要,但通常有很多原因如患儿哭闹、不合作,老年患者血管弹性差,虚脱的患者血管充盈度差,体胖患者的血管深埋在脂肪里,表面看不见,进行静脉穿刺时,往往需要反复多次穿刺才能成功。这样不仅血管损伤明显,患者痛苦大,还会耽误患者宝贵的抢救时间。并且对于这些患者家属往往不能理解,意见大,他们认为是护士技术不过关而导致重新穿刺,严重甚至会引起护患纠纷。所以我们护理人员一定要多练习基本技能,掌握静脉输液的常规技法及注意事项。

一 静脉输液的常规技法及注意

1、 首先在输液前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程序操作。遵循药物配伍禁忌,禁止用不合格药品,防止出现过敏反应。

2、 掌握排气的技巧。要先倒置墨菲氏滴管,再打开调速器,当滴管内液体液平面达到1/2~2/3时,将滴管下端的输液管先折叠,然后再转正滴管,使滴管倾斜45°左右,再松开折叠处,等液体流至终端过滤器,过滤器随之倒置成90°,等液体完全通过过滤器时,再翻转过滤器,使液体缓慢向下排出至输液针头2~3滴即可,最后关上调速器。必须严格掌握排气方法,争取一次排气成功,以节约时间。

3、 掌握输液前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技巧:

输液前要做好患者的心理工作,特别是小孩,要用自己的微笑增强患者的信心,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对小孩要多鼓励表扬,尽量争取患者的配合。这样会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确保输液一次成功。

4、 掌握血管选择的技巧:

在输液时要尽量选取粗直、柔软和弹性好的血管。要摸清血管深浅,掌握血管走向,尽量选择平坦位置进针。1个月~2岁患儿,应首先选择头皮静脉输液,3~6岁儿童,可选择手背或足背的静脉,选择时要避开关节。

5 静脉输液穿刺及固定针头的技巧:

在静脉输液的时候,护理人员可以左手拇指绷紧选择血管下端,使血管固定,减少血管的滑动,然后直接从静脉的上方刺入,根据血管的厚薄掌握针刺力度,见到回血在让针尖稍进一点即可。

目前固定多用输液贴,我们可以先将输液贴末端的保护膜撕开一个小角,然后贴于治疗盘上,在针刺完,将没有贴于治疗盘的两条胶布同时撕下,粘贴在针眼与针柄上,然后再用最后一条胶布固定,这样既保证了无菌操作,也提高了输液的速度。

二 临床实践技巧总结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也要善于根据自己的操作,多总结自己操作中的不足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技巧。我在三十多年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一些解决的方法。在给患儿穿刺前除常备的材料外,必要时准备2条长胶布。让协助者固定患儿的注射部位,选择4号针头,患儿血管细、回血慢,将皮条的末端打折形成负压,穿刺后将折处松开,如见回血后将针头平行进入少许,轻轻地固定针柄与皮条,将长胶布固定注射部位的两端或覆盖在输液贴上方绕头一周固定,进一步增加其牢固性。老年患者四肢浅静脉质硬,血管壁脆性大,缺乏脂肪衬托,滑动大,加上静脉弹性差,造成穿刺困难。因选用5号静脉针,这样对表皮和血管的损伤程度轻,同一部位可以反复穿刺,能起到提高穿刺成功率和保护血管的作用,也能控制老年患者的输液滴数。一般的老年患者的静脉滴数控制在40-50滴/min,有心、脑、肺、肾功能不全将滴数控制在20滴/min,除有特殊要求的液体,如甘露醇等应选择大号针头外。而注射时应紧绷皮肤,在血管的上方下针,既能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痛苦,对血管损伤小,又不影响输液速度。体胖的患者脂肪厚,因选用6-7静脉针,这样避免因针头短而达不到血管,注射时应摸清血管的部位,在其上方下针,见回血后在平行进一点,这样提高了成功率,大大降低了重复穿刺的机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同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和人性化服务,增加了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取得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和信任,减少了护患纠纷,便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总之,作为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我们只有掌握相应的输液技法,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多实践,多总结技法技巧,让自己的输液技法更加纯熟,才能够让患者少经受痛苦,为抢救病人的生命争取更多的宝贵时间。也才能够确立我们护理人员的声誉,让更多的人认同我们,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 孟令珂,宁晓明.老年病人静脉输液的观察及注意事项[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16).

[2] 王丽丽.静脉输液中的注意事项及技巧[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21).

第4篇:输血自我总结范文

【关键词】 骨科手术; 围手术期用血; 管理对策

本院是以骨科为主的医院,骨科手术用血占到全院用血量的70%左右,为了解本院骨科围手术期用血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血提供依据,笔者收集了2010年1月1日-2012年3月31日本院骨科围手术期输血患者在输血科的原始资料,评估骨科手术用血情况,以了解骨科手术的临床用血是否合理,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对策,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1月1日-2012年3月31日本院骨科(包括关节外科、创伤骨科、骨关节镜科、矫形修复外科、脊柱一科、脊柱二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间在输血科的原始资料,其中原始输血申请单2414份和配发血报告单1631份(67.5%),手术记录自体回输血的病例42份。

1.2 方法 评价骨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红细胞及新鲜冰冻血浆(FFP)的输注量。

1.3 血液来源和计量单位 1631例骨科手术患者所输异体血全部来自乌鲁木齐市血液中心,红细胞输注量以U为计量单位(1 U相当于200 ml),FFP输注量以ml为计量单位。骨科手术患者回输的自体血液,是用京精自体血液回输机将患者手术过程中出血的血液收集,经过无菌条件下处理后回输给患者本人,输注量以ml为计量单位。

2 结果

2.1 1673例骨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共输血1 031 020 ml,其中输注异体红细胞4194 U(相当于83.8吨),人均2.5 U,输注异体FFP 192 120 ml(98.8%),人均114.8 ml;自体回输42例(2.5%),共输注12 600 ml(人均300 ml),自体回输量仅占总输注量的1.2%。

2.2 骨科手术用血量最多的是关节外科(红细胞1202 U,FFP 44 760 ml),用血量最少的是脊柱一科(红细胞428 U,FFP 14 180 ml)。骨科择期手术用血占47%,急诊用血占18%,术后及贫血治疗占35%。成分血使用率达到99.82%。

3 讨论

本院异体输血比例达到98.8%,自体输血比例仅1.2%,说明临床用血存在很大风险,应及时制定管理对策予以纠正。

3.1 大量研究表明,输血不仅仅是把双刃剑,因为输血的风险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1]。对外科重症患者输血不仅未能改善预后,却使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与病死率显著高于无输血者[2]。因此开展血液保护技术如自体输血,既可大大降低异体用血量,又能避免异体输血传染疾病和输血反应的风险。据相关文献报道,“自体输血”国际标准是30%~40%,而我国只有20%。而在欧洲国家,约有80%~90%的非紧急输血手术是在“自体输血”的支持下完成的。在日本,术前自体备血800~1200 ml的病例已达到86%~90%[3]。

3.2 本院两年多1673例骨科输血患者自体输血例数占有2.5%,自体回输量仅占总输注量的1.2%,97.5%为异体输血,这个数据表明本院血液保护技术在骨科手术中应用率极低,远远低于相关文献报道(国内“自体输血”比例大约为20%),临床用血存在很大风险,因此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予以纠正,推进科学合理用血,保护患者的生命健康,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刻不容缓[4]。

3.3 管理对策 (1)积极开展贮存式自体输血、稀释式自体输血和回收式自体输血技术。贮存式也叫预存式自体输血,医生可挑选符合条件的择期手术患者,在手术前3~5 d,采血贮存,在手术时或急需时输还给患者;稀释式可在临手术前自体采血,用血浆增量剂去交换失血,因而患者的血容量保持不变,而血液处于稀释状态,手术中再把抽出的血液输还给患者;回收式自体输血,可用血液回收装置,将患者体腔积血、手术中失血及术后引流血液进行抗凝和过滤,然后将采集的红细胞再回输给患者[5]。(2)成立科室合理用血管理小组,结合科室自身的特点,通过提高手术技巧,开展骨科微创化手术的方式,减少手术用血。制定用血的具体标准,增加术中自体血回输,术中输血量达400 ml以上首先采用自体回输血。骨科各专业可制定围手术期临床输血指征,选择性输血,血红蛋白10 g不输血,7~10g之间,伴有高龄、创面大、感染、摄入严重不足经支持治疗后可选择性输血。(3)本院输血管理委员可定期对骨科的用血情况进行考核,可采用多种形式对用血情况进行排名和公示。

血源紧张是医院发展面临的难题,输血安全是医患纠纷的隐患,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总之,自体输血好处很多,(1)能提供稳定血源,缓解临床用血紧张;(2)反复放血,可刺激红细胞再生,使患者术后造血速度比术前加快;(3)不需进行交叉配血试验;(4)避免异体输血产生的溶血、发热和过敏反应;(5)避免同种异体输血引起的差错事故;(6)最主要的是可防止经输血传播的疾病,是一种非常安全的输血方式[6]。

因此本院应大力开展自体输血,保证输血安全,将临床用血风险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招伟贤.血液保护即要技术更要执行力[J].广东医学,2011,32(22):42.

[2] Marik P E,Corwin H L.Egticacy of red blood cell tyansfusion in the criticdly ill:asystenatic,review of the literanture[J]. Crit care Med,2008,10(36):2667-2674.

[3] 刘斌,王泉云,宋跃明,等. 全自动自体血液回收系统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应用[J].中华麻醉学杂志,1999,19(10):632-633.

[4] 孙晓洁,桂霞,杨震,等.2001-2010年新疆某肿瘤医院临床用血调查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1,34(9):12.

[5] 郭继娜,宗晓斌,郭继冰.脊柱外科病人临床用血回顾分析[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10,3(15):79.

第5篇:输血自我总结范文

【摘要】目的 探讨莱西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与人群结构之间关系。方法 收集莱西市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无偿献血者的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献血人群的性别、年龄、职业与检测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莱西市居民自动参加无偿献血的人数逐年上升;男性人数显著多于女性,男性的不合格率亦高于女性;年龄分布中18至30岁阶段人数最多,且血液检测合格率最高;血液检测合格率最低的分布在31至40岁阶段;军人的血液检测不合格率最低,其次是学生、教师、医务人员及公务员,其他职业不合格率最高达5.4%。结论 通过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有针对性的招募献血者,可以提高血液质量。增加血液的安全性。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人群结构

输全血及血液制品,对于病重病危患者的抢救是一重要手段,及时输注血液制品,可改善患者症状[1]。但临床输血后出现输血反应的也很多,输血反应与血液制品本身存在问题有关[2]。因此,提高血液制品质量势在必行。随着《献血法》的实施,加强了无偿献血的宣传力度,我市参加无偿献血的公民人数越来越多,为建立长效的无偿献血机制,促进无偿献血的健康发展,探讨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与人群结构之间的关系,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现将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莱西市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无偿献血者的资料作为观察对象,共计 15068人次,其中男性 8167人次,女性 6901人次,统计分析无偿献血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及常见血液质量指标(包括HBsAg、抗HIV、抗TP、抗HCV、ALT等指标)的检测结果[3]。所有参与献血的献血者,输血前行献血咨询、常规检查等,纳入标准采用《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中健康标准,符合此标准的才接受献血。

1.2 方法

1.2.1 试剂 用于检测血液质量指标的试剂盒,均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研究所检测合格,其使用日期、运输方法、存储方法均符合要求。其中用于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ELISA试剂盒购买自艾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谷丙转氨酶(ALT)检测试剂是由科华生物有限公司提供的速率法试剂盒; 抗梅毒抗体(抗TP)试剂是购买自艾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ELISA 试剂盒;抗HIV试剂是购买自艾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ELISA 试剂盒。

1.2.2 仪器 用于检测的仪器有百得全自动加样器、雷杜生产的卓越450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及离心机。所有检测设备均有相关检测单位检测合格。

1.2.3 标本检测方法 严格按照上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血液标本收集后,经离心处理后,先后置于振荡器、加样器和酶免分析仪中处理,自动检测上诉四种相关抗体指标,每个标本重复两次,取平均值,谷丙转氨酶采用速率法检测。上诉几项检测项目中有一项指标阳性,则判定此标本为不合格标本。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差异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当结果 P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及性别血液不合格率比较 根据年龄段分组,比较不同年龄段献血者血液不合格率的差异,同时观察不同性别血液不合格率的差异,具体数据见表1。

3 讨论

全血及血制品的质量,对于受血者来说很重要,关系到其生命安全。血源安全与否,主要是用过传染病血清学检测。为保障血源安全,降低受血者感染风险,了解合格献血者分布情况,笔者开展了本次研究,目的是探讨我市无偿献血人群结构与血液检测结果之间的关系,从而制定合理的招募献血方式,有针对的选择献血者,可以提高输血安全,降低感染风险,避免血液浪费。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比较发现,我市无偿献血者存在以下特点:1.性别:男性献血者显著多于女性;2.年龄:18~30岁年龄阶段的人数居多,年龄增长,人数减少;3.职业:献血主要人群是高校学生及公务员,约占总人数的40%左右。

本次结果显示,近三年来,我是无偿献血者的质量不断增强,这与宣传工作的加强密不可分,再次献血的人数也不断增加。结果显示,男性血液不合格率较女性高,与男性工作压力、生活压力,抽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作息不规律等有关。年龄结构上,年轻组(18~30岁)献血者的不合格率最低,而31~40岁年龄段,血液不合格率最高。职业工种方面,总合格率最高的是军人,其次是学生,医务人员,教师及公务员,不合格率最高的是其他职业人员,高达5.4%,这与年龄结构有一定关系,军人及学生是合格率最高的两种职业,他们的年龄分布多在18~30岁之间。

综上所述,加强献血宣传力度,有针对的招募献血者,严格检测血液质量,有利于提高血液的质量,保证输血安全。

参考文献

[1]季阳,郑忠伟,庄文等.保障我国输血安全的策略和措施[J].中国输血杂志,2007,20(5):359-361.

第6篇:输血自我总结范文

【关键词】输血管理;安全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5.275 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5-1278-01

输血作为救治重伤病人的重要手段已被广大医务工作者充分肯定,所以输血管理工作也尤显重要。

首先是法律法规的认真贯彻执行。继1998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以来,卫生部相继印发了《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河南省卫生厅又印发了《河南省县(市)供血库管理办法(试行)》和《河南省医疗机构血库基本标准(试行)》等。依据有关法律文件,我院很完善地管理血源,严格控制了输血传染病的发生。并把这些法律法规与文件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让临床科室工作人员认真学习,避免了由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

确保输血安全最基本常规性的做法是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血型初鉴一般由检验科做,我们每接到一个配血样本首先要进行血型复检,正定型和反定型都要做,并且所用血型诊断标准血清和标准血球都要符合特异性好、亲和力强、效价高、无溶血、无细菌污染和混浊的要求。交叉配血试验同时采用两种方法,即卡式法(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和凝聚胺配血法,两种方法结果一致才能填写报告单发血。采用正反定型鉴定血型和两种方法交叉配血避免了由一个人值班时引起的差错,增加了输血的安全性。

患者输血前的检验也是保证临床输血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我们对输血患者在输血前的血样都进行了肝功能、乙肝五项、Anit-HCV、AnitHAV、AnitHIV、梅毒等项目的检测。对有妊娠史输血史短期内需大量输血的患者都做了不规则抗体筛查的试验。

我院输血科不但肩负着本院临床用血的任务,而且作为本市区的供血库,还负责各个乡镇卫生院的输血工作,对他们提出的疑难问题及时解决,解决不了的报请洛阳市中心血站有关科室解决,这样使输血更安全。

成分输血是现代输血医学的方向,是衡量输血技术、医院医疗水平的标准之一。为此,我们血库加强了普及成分输血基本知识的宣传,定期在医院简报上发表,使广大医务人员不但学到了输血知识,而且还节约了血液资源,做到了一血多用,病人缺什么输什么,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使我院的成分输血率达到了99%以上,大大减少了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为保障输血安全,血库的自身管理也是不可忽视的。为此,我们血库在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的同时,建立健全了自己的各项规章制度,成立了质量管理小组,包括专业理论知识的培训学习和实际标准操作能力的提高,各项记录登记的认真填写,杜绝用不符合国家标准和过期的试剂,血液标本要分型按日期存放,配血样本必须是三天以内的,标本在2-8摄氏度冰箱至少保存一周,仪器要按期保养和维护等,使我们的工作井然有序,得到了领导和临床科室的认可。

另外,对于手术病人和急重病人输血,我科工作人员还亲自送血到手术室和临床科室,同时还认真指导临床科室的输血工作,对他们提出的问题总是耐心细致地解释,直到他们满意,这样使我院的输血工作又上新台阶。

以上是我从事输血工作以来的几点浅薄经验,仅供大家参考。

参考文献

第7篇:输血自我总结范文

关键词:自血回输;骨外科;手术

【中图分类号】R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078-02

目前,自血回输方法开始逐步应用于临床各类手术中。对于骨外科手术来说,其创口通常较大,术中容易产出现大量出血。临床为了确保患者的血容量能够正常循环,并确保重要脏器能够维持血氧供应,通常需要输入相应量的血液。自血回输方法的应用,能够使患者的血液得到回输利用,避免了由于异体输血而引起的输血反应和传染病的传播[1]。本文主要就自血回输在骨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现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骨外科手术患者76例。随机平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男女患者比例为23:15;年龄为28~50岁,平均年龄为(37±1.34)岁;给予对照组异体血液回输治疗。研究组男女患者比例为26:12;年龄为:26~49岁,平均年龄为(38±2.42)岁;给予研究组自体血液回输治疗。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自血回输的方法为: 利用北京爱格森自动化有限公司生产的 3000P型自体血液回收机,通过业务操作娴熟的临床护士来进行血液的回输,操作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原则。具体回输方法为:配备抗凝剂(生理盐水500ml加入肝素钠2500u),在术中,利用负压吸引设备,把患者体腔内的积血以及渗血吸收到储血器中。而且在吸血的同时,把在吸血管道上连接的抗凝药注射到管道内,确保其和回收的血液充分混合。其中,滴入的抗凝药和吸血量比例为5:1[2]。血液需要在储血器中进行反复多次的过滤,然后再放入血液回收罐中,并通过分离、清洗和净化处理,确保游离血红蛋白、细胞碎片等废物能够分流到废物袋中,而被浓缩处理过的红细胞则留存于血液袋中,使其在术中直接进行回输。

(2)研究方法为:分别在术前及术后的24h,检测两组患者的血常规,并对术中的出血量进行记录,然后对两组患者在术前及术后24 h的血常规进行比较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用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其中,一般资料采用标准差( ±s)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且当P

2.结果

术前及术后,对两组患者的各项血常规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组的RBC、Hb、HCT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3.讨论

在骨外科手术中,患者的创口比较大,容易出现大量出血,严重时达到几千毫升。而人体内的血红蛋白每降低30g/L,血液的携氧能力就会随之下降20%。当患者失血量没有大于总血量的20%时,机体可以进行代偿,此时的血管开始收缩,血液得到了重新分布。而当失血超过总血量的20%时,为了确保患者的血容量能够有效循环,维持相关脏器血氧供应,临床必须对患者输入足够量的血液[3]。此外,对于异体输血来说,其不能够对术中失血进行回收,导致大量的血源浪费,在较大程度上增加了乙肝、艾滋病、梅毒等感染性疾病。此外,异体输血会对患者的免疫系统起到抑制作用,加重了患者术后受到感染的风险[4]。

对于自体血液回收方法来说,该种技术的操作简便,不会对手术及麻醉产生影响。自体血液能够具有针对性的处理术中失血问题,及时对血容量进行补充、 促进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增加,增强了血液具有的携氧能力,成为了围手术期中一种良好的血液保护方法。自体血液回收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其不仅能够有效避免不良反应和输血的传染病,而且有效节约了用血量,使血源紧张情况得到缓解,节约了成本支出,减轻了患者医疗费用的负担等。本次研究中,在术前和术后,两组患者的血常规指标RBC、Hb、 HCT比较均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没有出现感染等。

综上所述,自血回输应用于骨外科手术中的效果显著,其能够有效避免异体血的输入,避免了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岩,张雪霞,李晓娟.自体血回输在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J].西部中医药,2012,25(10):101-102.

[2] 彭智,李波,简月奎.自体血液回输技术在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1):5790-5791.

第8篇:输血自我总结范文

关键词:地震伤员;估算公式;用血量

Abstract:Objective In order to forecast the total amount of clinical used blood in earthquake, an estimation formula is formed. Methods The data used for formula establishment were cited from published literatures, and then analyzed by regression method. Results The formula for forecasting the amount of wounded person in earthquake who need blood transfusion was got, and also the estimation formula for clinical used blood ( red cell suspension, plasma) amount in earthquake. Conclusion By the estimation formula founded in this paper , the amount of clinical used blood in earthquake can be obtained quickly, which can be a reference for emergency blood supply in earthquake disaster.

Key words:Wounded person in earthquake; Estimation formula; Amount of clinical blood

在地震发生之后,血液是医疗救援中挽救生命的必备资源。血液中的红细胞担负着运输氧气的功能,保证氧气能够随血液循环在人体内运输,将血液通过静脉输注给伤员的输血治疗方法,不仅在临床上应用广泛,而且在应急医疗救援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地震后,伤员数量多,伤情复杂,入院时间集中,需要输血的原因主要有三:②地震致使房屋倒塌,伤员由于砸伤和摔伤后大量失血导致血容量下降,血红蛋白(Hb)浓度下降,血液携氧能力降低。②由于饥渴的时间过长或高度紧张及惊吓,引起应激性溃疡导致消化道出血。③被埋在废墟里的时间过长造成严重脱水休克或外伤超过一定的时间导致受伤处坏死,引起血液中有害物质的增加,进一步导致肾功能衰竭。早期输血是救治危重患者的主要手段之一,尤其是失血性休克患者,如能尽快输血,有效改善组织微循环,可取得理想的救治效果。

随着科技进步、医疗技术与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输血疗法已经逐渐地由输注全血转为输注成分血,一方面保障了输血安全,有效降低了输血反应和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大幅度地提高了血液资源的有效利用。由于血液所具有的特性,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万不得已采用异型血输血。地震发生之后,应急的医疗救援就要立即开展,为了在抢救生命的黄金时期内尽快进行输血治疗,医疗救护人员不仅要在恶劣条件下实施救治,而且需要有足够的血液作保障。在地震灾害来临之后,人们的献血热情高涨,如果盲目大量采集,很有可能造成下一时段的血液紧张。那么,在抢救生命的危及时刻,如何快速预估伤员用血量的多少,既要保证伤员的合理用血量,又不会造成血液的大量浪费,甚至由于过度采集带来的血液紧张。

现阶段,国内外有关地震输血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展。杨洋等人[1]针对5.12地震前后总医院不同血型的红细胞、血浆用血量的对比分析,得出突发事件下救治用血的一些特性结果。吴卫星等人[2]介绍了美国911事件后国家血液储备模式,提出我国血液供应方式。刘江等人[3]以5.12地震中血液应急联动保障实践为例,对突发特大自然灾害的跨地域血液调剂做了回顾性分析。Tabatabaie等人[4]以德黑兰和爱尔兰为例,研究地震后输血需求量的预估问题。Nollet等人[5]研究日本2013年3.11大地震事件,评估了8家主要医院输血情况,提出在应对这类突发事件,应该有血液应急储备与集中服务方面的指导性研究。上述研究主要从定性角度分析医院收治伤员用血情况的统计数据,很少有文献对震后输血开展有关的预测、防控类相关研究。本文正是尝试开展震后输血相关预测方法的研究,希望对震后的输血管理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1数据与方法

本文从我国研究地震灾害与输血量相关问题的文献中,主要是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后相关文献,引用相关数据,并通过这些数据展开一系列的分析。具体引用的数据及其来源如下:

江俊和许颖[6]对四川省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输血科在5.12汶川地震期间,收治地震伤员的用血情况进行相关调查,对这些伤员在住院期间的输血情况进行了分析统计,地震期间收治伤员总数634人,其中输血人数61人,共使用红细胞149.5U、血浆9600mL;郑剑桥等人[7]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和输血科所救治汶川地震伤员外科手术用血情况进行了统计,因手术需要输血的人数共225人,用血量RBC为1163U、FFP为124500ml;肖洁等人[8]对总医院输血科收治的伤员临床输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共收治住院1109名地震伤员,先后有121名接受了输血,共用红细胞859.5U,血浆2040U,其中,输血量以单位U进行计算,每200ml全血计为1U,分别分离制备成悬浮红细胞1U、新鲜冰冻血浆1U或冷沉淀1U;林嘉等人[9]对四川省人民医院输血科地震创伤患者用血的特点进行相关分析,在收治的2065例地震创伤患者中,共有230例接受输血治疗,230例地震创伤患者输血总量为4248U,其中,红细胞类1435U,FFP为1987U,计算单位U统计如下:全血200mL为1U,由200mL全血分离制备的成分血为1U;刘朝红等人[10]对德阳地区,包括四川省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德阳市人民医院、德阳市第五人民医院、什邡市第二人民医院、什邡市人民医院,临床记录的320例输血地震伤员的用血特点进行了分析,输血量的单位U,全血200mL为1U,1U全血分离制备而成的红细胞悬液为1U,100mL血浆为1U,文章中所统计的医院共收治伤员5000 多例,其中输血320 例,共使用红细胞悬液1000U,血浆378U;宋建等人[11]对总医院收治地震伤员的不同部位的输血情况进行了相关的统计分析,共收治了输血伤员133例,共输注悬浮红细胞、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以及手工洗涤红细胞1087U,输注病毒灭活血浆、新鲜冰冻血浆和普通冰冻血浆2399U;卢显福[12]对贵州省人民医院、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十四医院三家医院收治的地震伤员进行统计,在收治的188例伤员中共有43例需要输血治疗,以输注悬浮红细胞为主,共输注37400ml,血浆共输注29300ml;王凤玉等人[13]对四川绵阳市中心医院救治地震伤员的临床用血进行了分析,收治伤员1557人次,其中输血265人次,共使用悬浮红细胞465.75U,新鲜冰冻血浆39770ml;张利等人[14]分析了四川什邡市第二人民医院、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总医院接收的地震伤员输血情况,计算单位按照每200ml全血制备成的红细胞为1U,血浆200ml为1U,共收治伤员约3926人,其中使用红细胞悬液2663.5U,血浆4463.26U;程勤侦等人[15]对比了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救治地震伤员期间的用血量与上年度同期用血量的情况,共收治伤员634人,其中地震伤员输血人数172人,占输血总人数的77.5%,在救治地震伤员期间,共使用红细胞悬液402.5U,血浆14U。

根据以上文献所提供的数据以及数据的计算单位,可以得到文章引用的相关数据。

通过对上述原始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得到相应的地震伤员用血量估算公式。

2结果

2.1 地震伤员中输血人数预估 根据引用文献6至文献15中的上述相关数据,通过分析可以得到,地震伤员中输血人数与医院收治总人数的关系显著相关,显著性检验值为0.04(小于显著水平0.05)、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824。

因此,可以对输血人数与医院收治总人数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了以下的一些结果:R方系数为0.680,基本可以拟合大部分的数据结果;方差检验量也是显著的,为0.023(小于显著水平0.05);对其进行线性模型的模拟,得到其回归系数为0.053,该系数也是显著的,为0.023(小于显著水平0.05);但其回归模拟常量并不显著。综上所述,可以初步得到输血人数与医院收治地震伤员总人数之间存在的一个比例关系,输血人数约为医院收治总人数的5.3%左右。

2.2 地震输血患者中红悬使用量预估 根据引用文献6至文献15中的上述相关数据,通过分析可以得到,输血患者与红悬使用量的回归曲线,有显著关系的函数为幂函数,其显著性系数为0.026(小于显著水平0.05)。假设红悬使用量为Y,单位为U,输血患者总数为X,单位为人次,则可得到其函数关系式为:

Y=6.21*X∧0.906 (1)

式(1)仅作为地震情况下预测红悬使用量的一个参考估算公式,其R方值为0.531。

2.3 地震输血患者中血浆使用量预估 根据引用文献6至文献15中的上述相关数据,同样分析输血患者与血浆使用量的回归曲线,结果均未有显著关系。因此,将红悬使用量与血浆使用量进行线性相关分析,可得到红悬使用量与血浆使用量的关系显著相关,显著性检验值为0.01(小于显著水平0.05)、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885。

同样的,假设红悬使用量为Y,单位为U,血浆使用量为Z,单位为ml,则可以得到其函数关系式为:

Z=346.915*Y (2)

式(2)仅作为地震情况下预测血浆使用量的一个参考估算公式,其R方值为0.783。

3讨论

文章收集了公开发表文献中的相关原始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了输血人数与地震伤员收治总人数的近似定量关系,以及红悬使用量与输血人数、红悬使用量与血浆使用量的近似函数关系式。由于采集数据的局限性以及伤员病情复杂的实际情况等原因,所得到的函数关系式的估算精度难以控制,其预测结果仅能作为地震情况下输血患者以及用血量的快速估算参考值。

参考文献:

[1] 杨洋, 朱国标, 彭涛. 突发事件救治用血量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09, 22(2): 148-149.

[2] 吴卫星, 杨宁, 栾尧. 突发事件时血液供应方式的探讨[J]. 中国输血杂志. 2006, 19(2): 165-167.

[3] 刘江, 郭瑾, 刘长利等. 应急跨地域血液调剂的联动保障[J]. 中国输血杂志. 2012, 25(1): 3-4.

[4] Tabatabaie, Ardalan, Abolghasemi,et al. Estimating Blood Transfusion Requirements in Preparation for a Major Earthquake: TheTehran, Iran Study [J]. Prehospital and Disaster Medicine,2010, 25(3): 246-252.

[5] Nollet, Ohto, Yasuda, Hasegawa.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of March 11, 2011, From the Vantage Point of Blood Banking and Transfusion Medicine [J]. Transfusion Medicine Reviews,2013, 27: 29-35.

[6] 江俊,许颖. 5. 12 地震伤员输血情况调查[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9, 6(4): 243-244.

[7] 郑剑桥,吴文知,谭斌等. 225例地震伤外科手术用血调查 [J]. 中国输血杂志.2008, 21(8): 583-585.

[8] 肖洁,朱国标,彭涛.1109名地震伤住院伤员的临床用血分析 [J]. 中国输血杂志.2008, 21(8): 612-613.

[9] 林嘉, 何屹, 刘祥琴等. 2 065 例地震创伤患者用血特点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0, 7(1): 7-8.

[10] 刘朝红,袁成良,黄乾吉等.德阳地区320 例输血地震伤员的特点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 7(1): 11-12,14.

[11] 宋建,朱国标,张利.地震伤员不同受伤部位用血量分析[J]. 人民军医.2009, 52(7): 409-410.

[12] 卢显福.地震伤员临床用血分析[J]. 山东医药.2009, 49(36): 107.

[13] 王凤玉,赵小燕,陈雪梅等.地震伤员临床用血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09,7(1): 38-39.

第9篇:输血自我总结范文

关键词:血液常规检测;输卵管结扎术后;康复疗效;临床评价

血液常规检查是临床上最基础的化验检查之一。血常规检验是指对血液中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及相关数据的计数检测分析。血常规检验不仅是诊断各种血液病的主要依据,而且对其它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也可提供许多重要信息,是临床医学检验中最常用、最重要的基本内容之一。血常规检验的最原始的手段是通过显微镜人工镜检,随着基础医学的发展,高科学技术的应用,血液细胞分析仪已成为取代镜检进行血常规分析的重要。通常感染性疾病会使白细胞的数值和分类发生变化;贫血时血红蛋白或红细胞的检验值会降低;而血小板的减少会导致容易出血或出血后不容易止住,而血小板增多会增多血栓发生的可能。输卵管结扎术是一种安全性好、可靠性大的永久性控制生育的方法[1]。本文研究对60例进行输卵管结扎手术的受术者,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即将施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术的受术者术前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数量和白细胞分类,分析研究实验数据对术后发生并发症的临床应用,结果受术者血液常规检测数据对双侧输卵管结扎术后易发生并发症的预后和康复疗效有较好的专属性和有效性。现将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人所选的186例,全部为进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术的已婚育龄妇女。年龄19~48岁,平均年龄(24±2)岁,其中发生术后切口渗血并发症患者12例,未发生术后切口渗血并发症患者174例;在月经净3~7 d内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术的158例,哺乳期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术的18例;二孩后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术手术的160例,多孩后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术手术的26例。

1.2试剂、仪器和材料 血液常规检测试剂:血液细胞分析仪用溶血剂(M-18CFC无氰溶血剂)、血液细胞分析仪用稀释液(M-18D稀释液)、冲洗液、E-Z清洗液、三分类探头清洗液均由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供应,校准品和室内质控品由中山市滔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仪器:MindrayBC-2900型血细胞分析仪(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材料:一次性使用人体静脉血样采集容器(EDTA-K2)(湖南省浏阳市医用仪具厂)、一次性使用真空采血管配套用针(上海康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棉签等。

1.3方法 受术者于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术前进行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相关检查正常后,转入检验室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检验人员用封闭式EDTA-K真空采血管对受术者进行采集静脉血2 mL,运用MindrayBC-2900型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测定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数量和白细胞进行分类,分析数据,总结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数量和白细胞分类百分比值对临床上诊断对双侧输卵管结扎术后易发生的并发症的预后和康复疗效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PS 13.0统计软件包统计分析,组间比较分析采用t检验,P

2分析判定标准

对受术者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数量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数据作为受术者术后康复疗效的分析指标。正常人女性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数量正常值分别为红细胞(RBC):女性(3.5~5.0)×1012/L、白细胞(WBC):成人 (4.0~10.0)×109/L、血红蛋白(Hb):女性 110~150 g/L、血小板:(100~300)×109/L。白细胞增多见于急性感染,急性化脓性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局部炎症,以及一些细胞感染。当白细胞12×109/L可视为增多,白细胞分类对确定增多原因有一定价值,应寻找感染的来源;当白细胞30×109/L或更多者有白血病可能,应作更进一步相关检查。而白细胞减少见于某些感染:细菌感染(如伤感、副伤寒)、病毒感染(如流感、风疹、麻疹)和某些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恶性网状细胞增多症。脾功能亢进和某些理化因素(放射性物质、某些抗癌药、解热镇痛药等)可造成白细胞减少。当白细胞数

3结果与分析

输卵管结扎术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并发症受术者白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值明显高于未发生切口感染并发症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4讨论

输卵管结扎术是一种永久性避孕方式,目前国内常用的方法有切开系膜输卵管部分切除结扎法,输卵管双折结扎切除法,输卵管压挫结扎法及输卵管伞部切除法,其手术途径有经腹部,阴道前、后穹窿及腹股沟部,临床上提昌以腹部手术为主。我站采用腹式抽芯包埋法,其方法是切断(阻断)、结扎输卵管,阻止卵子与相遇,达到永久性避孕的目的。该手术避孕率高,手术简便,安全可靠,对月经和夫妻性生活无影响,但术中可能会出血、损伤脏器,术后会有轻微疼痛,受术者体质因素或护理不当,也会发生切口感染等情况,建议术后适当使用抗生素和止血药物,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切口渗血和腹腔出血等情况。目前,临床上血细胞分析仪多采用静脉血。静脉血采用的是真空管,抗凝剂和血液的量是一定的,人为因素较小[2]。我站采用静脉真空管(EDTA-K2)采集静脉血,结果相对稳定,避免血液和抗凝剂之间比例不适,影响检测结果。采用静脉采血比末梢采血结果更准确[3]。因此,我们在进行血常规检测时,要尽量用静脉采血的途径在8 h内完成血液采集和检验工作,检测越早越能真实地反应检测结果,有利于诊断和治疗[4]。

由本文研究实验结果可知,输卵管结扎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并发症患者白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值明显高于未发生感染并发症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兰桂连.输卵管结扎术13486例临床分析[J]. 赣南医学院学报,2011,31(1):62-63.

[2]陈俊,朱红青,陈如昌,等.末梢血和静脉血Coultr-JT血细胞计数仪检测结果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2009,17(1):24.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