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监察工作要点范文

环境监察工作要点精选(九篇)

环境监察工作要点

第1篇:环境监察工作要点范文

一、试点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号)精神,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和《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为指导,按照“立足监督,联合执法,各负其责”的原则,开展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工作。通过试点工作,完善统一的生态环境监察执法体系,建立完整的工作机制,确定和加强生态监察的四个重点,实现四个工作目标,使生态环境监察工作的工作机制、执法体系、建章立制和能力建设方面取得创新和突破。

(二)工作目标。

1、确定不同类型的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地区,探索开展生态环境监察的途径和方法,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在全市推广。

2、建立环境保护部门统一监管、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生态环境监察现场执法机制,建立比较完善的生态环境监察工作制度和执法程序;加强生态环境监察执法队伍建设,执法能力、执法手段得到较大提高。

3、加大生态环境现场执法力度,依法查处一批生态环境违法案件,严厉打击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

4、建立资源开发重点监管区,对资源开发和非污染性建设项目、海岸工程项目、小城镇建设、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秸秆禁烧区、特殊生态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湿地保护区、生活饮用水源地、有机食品或无公害农业产品基地、风景旅游区)等重点领域的现场监督检查逐步实现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

二、试点开展重点领域和要求

(一)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生态保护。重点监察矿山弃渣、植被破坏、生态恢复、土地复垦、废水排放、安全生产等,要求重要的矿产、建材等资源开发项目每月不少于次,探索符合实际情况的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生态补偿机制。开展以等县为重点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监察试点工作。

(二)流域和饮用水水源地以及海洋的环境生态保护。重点监察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工业污染源、面源污染等,加强对各重点流域生态环境监察。开展以河、河、河、汤河以及沿海海域和各类浴场等为重点的区域、流域的生态监察。向海洋直排的陆源污染源按功能区达标排放,排污口进行规范化整治;各类海岸工程和滩涂开发项目都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近岸生物资源、滩涂资源和湿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三)非污染性建设项目与各类工业园区及乡镇工业企业。重点监察区域建设与总体规划的一致性,小城镇、园区建设项目的环评执行情况,各类旅游设施建设、旅游线路开发、景区各类废弃物的处理处置等。开展以石门寨、留守营等为重点的乡镇工业企业环境保护监察,加强对河、河、关等风景区及各类旅游休闲场所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开展对高等级公路、铁路、输电线路等非污染性建设项目的环境监管。农林牧渔综合开发、交通通信建设、水利环保工程、生态建设工程、近岸滩涂开发建设工程及小城镇建设、区域开发项目每季不少于次。

(四)自然保护区与农村生态环境。重点监察自然保护区各类生产和开发活动,生态多样性保护,野生生物资源保护等,以及生态农业建设、土壤与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控制。开展对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保护区的生态监察,加强对有机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环境监管,开展农村面源污染,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内容的生态环境监察。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或养殖小区)每月不少于次,夏、秋两季对秸秆禁烧区实行巡查;对特殊生态保护区的监督检查每年不少于6次。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按总量收费标准全面开征排污费,实现养殖废水、废弃物资源化,并治理达标排放,对污染大户实行限期治理;夏秋两季主要交通干线两侧等秸秆禁烧区露天焚烧秸秆的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基本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三、实施步骤

市生态环境监察的试点期限为年月至年月,分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年月)。成立全市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工作的组织机构,制定《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工作计划》,召开工作动员会,分解工作任务,明确部门职责,细化工作目标,修改完善生态环境监察试点方案。

(二)实施阶段(年月-年月)。

1、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尤其是各级领导的环保意识,及时发现和总结生态保护中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对有法不依、造成破坏生态环境的案件,必须严肃处理,公开曝光;建立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的举报制度,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对在生态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树立典型,大力宣传,提高全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确保人与资源和谐发展。

2、组织编制《生态环境监察工作指南》,加强对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工作的培训,完善相关制度,优化运行机制,实现宏观管理职能与微观管理职能的有机分离。

3、筹措资金,加强生态环境监察能力建设,建立专业生态环境监察队伍,培养生态监察专业人员。

4、加强现场检查,试点单位要采取例行检查、专项检查、部门联合执法检查、人大执法检查等多种形式,对重点区域、行业和单位加强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法案件,现场检查的频次要有明确要求,并逐步形成制度。结合生态环境监察主要内容和执法重点,探索建立符合产业特点的生态环境执法模式。

5、建立具有特色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案件移送制度。

6、开展生态环境监察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加强生态环境监察稽查工作,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察档案。

7、加强试点报告制度,市直各试点部门和各县、区试点领导小组从年月开始每月日前,向市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办公室报送试点工作简报,月底前提交试点工作总结,同时建立生态破坏案件上报制度和重大生态违法案件快报制度。

(三)验收阶段(年月-月)。迎接省环保局对市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工作的检查验收。

四、工作机制和保障措施

(一)工作运行机制。

1、全市生态环境监察工作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列入市直有关部门和各县、区人民政府年度工作计划。将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指标作为各级政府任期目标的重要内容,强化政府的统一领导,明确各部门职责;充分发挥环保部门实施统一监管的职能,主动做好与各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的协调工作,定期召开工作调度会,采取部门联合执法、人大执法检查等形式,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2、将生态环境监察工作作为考核各县区环保工作的重要内容,列入各级环保部门的议事日程,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和工作程序,协调并衔接好环境监察机构与其它单位的工作关系,更好地发挥环境监察机构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3、全市生态环境监察工作实行现场检查和生态破坏有奖举报相结合,工作交流培训和生态环境监察报告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坚持环境执法和公众参与并行,信息交流和工作报告并重,确保生态监察工作取得实效。

(二)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成立市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常务副市长马誉峰任组长,市环保局、市发改委等有关部门主管领导为成员(具体名单附后),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生态监察试点的日常工作。各县区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并制定试点方案,负责本辖区的生态监察试点工作。

2、明确任务,密切合作。各县区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必须充分认识试点工作的重要性,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协同配合、真抓实干,把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定任务、定进度、定措施,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保证试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3、强化执法,扩大宣传。按照试点工作方案,全面开展生态环境执法工作,对各类生态环境违法案件及时查处,加强业务指导和培训,利用各种方式广泛宣传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工作,切实落实试点工作。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努力形成各部门共同努力,协同监管,各负其责,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的生态环境监察模式。

4、建章立制,加强监督。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有关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强化现场执法,制定保障生态环境监察工作顺利开展的相应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凡经批准正式建立的生态功能保护区,无论属那一级政府管理,均可由同级或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环境监察机构随时进行检查;部分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部门不得妨碍环保部门对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内开展旅游的单位或个人进行环境保护监督检查。加强新闻和司法监督,深入开展查处违反环保法规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的专项活动。

第2篇:环境监察工作要点范文

关键词:环境问题 监察 执法 提升

新世纪以来,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为主的社会发展观念逐步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与关注,也成为我国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这种社会发展观念的提出有效的缓解了国内突出的环境问题,促进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统一发展,为实施可持续发展管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近些年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问题的不断提出,环境污染和能源家具已成为引起社会动荡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实现合理的环境保护和环境监察执法十分关键,是我国政府面临的重要而又艰巨的工作任务之一。环境监察作为一种直接对环境污染现象进行具体的、微观的、直接的执法处理行为,是实现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核心所在。在目前的社会形势下,加大环境监察执法力度已成为加快环境法制化建设、提高环境保护的关键,更是促进经济持续、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

1、环境监察执法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环境监察是一种具备着具体操作、直接控制和微观环境保护的一种执法行为,是政府对环境进行强制性保护的一种主要途径,也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和重要举措。在怒其安的社会发展中,环境监察的工作要点主要在于现场和处理两个不同的概念,其中环境监察是在环境现场进行的一项合法的工作行为,而不是对日常、现场和监督处理的一种概念。在目前的环境监察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与缺陷,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缺乏一定的时代创新精神。由于目前环境监察工作是一项新兴的领域和工作模式,因此在工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该如何应对恶劣的社会前景和发展新形势已成为相关工作的重点,但是由于其在开拓创新上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这就使得其在工作中各种措施还不够科学和完善,工作基础不够扎实,造成了工作的空泛。

1.2 依法行政,执法必严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环境监察人员环境执法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重点工程、重点建设项目的监察力度还不够强,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依然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以及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环保执法难的问题还没有根本上解决,差距还很大。

2、环境监察工作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2.1 部分基层领导干部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缺乏应有的认识,研究新情况的主动性不够。

2.2 环境监察机构管理体制尚未全面理顺。

2.3 经费投入不足,环境监察能力建设滞后。

2.4 执法力度不够。一是建设滞后,环境监察机构能力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缺乏必要的强制手段,不能全面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 “三同时”制度。二是缺乏污染现场监督手段,致使污染设施的运转不到位或不正常。三是公众参与环境执法意识薄弱,监督意识不强,降低了环境执法的效果。四是环境监察在生态、“三产”、乡镇环境监察方面开展的工作较少,甚至于没有开展。

3、提升环境监察执法效能的有效途径

3.1 加强学习,规范执法,不断提高环境监察执法人员素质 一是加强业务学习与提高工作能力相结合。经常性的组织执法人员学习环保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分析讨论工作案例,“会诊”执法难题,相互交流工作经验,进一步提高了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二是“传、帮、带”培养方式与优化人员结构相结合。在组织开展工作上,要从优化结构、有利工作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人员结构和能力特长,整合了有利资源,合理调配了人员组合。在日常工作中,做到有重点地“传”、有侧重地“帮”、有针对地“带”,形成了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良好工作格局。

三是细化分工与岗位责任相结合。在细化分解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根据人员特点合理分配工作岗位,同时建立完善岗位责任制度,作到人人有任务、人人负责任、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干。

3.2 转变思想,加强监管,努力提升环境执法水平

执法工作中,要积极推进工作重心、工作要求、工作机制的转变,切实提高了环境监察执法水平。

3.2.1 积极推进从“重收费、轻监管”向“收费与监管并重”转变。现场监管是环境监察执法最重要、最基本的工作。我们把加强环境现场监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此推动其它工作全面开展。一是以严格的现场监管促进排污费足额征收。通过深入现场,严格检查,深入排查,从企业设施运行管理、污染物排放等方面入手,掌握企业的产污、治污和排污的实际情况,抓实企业在排污申报中瞒报、漏报的证据,强化排污申报审核和核定工作,促进排污费的足额征收。二是以加强事先监管减少环境投诉。从加强事先防范和监管的角度,对环境现场进行了详细排查,对发现存在污染隐患的及时要求整改,尽最大努力减少环境扰民问题,确保降低环境投诉率。三是以环保专项行动有力打击违法排污行为。

3.2.2 积极推进由粗放型监管向精细化管理转变。执法人员要通过深入研究排污单位的环评和批复要求,结合生产工艺流程、污染设施运行情况和各类污染物排放情况,全方位、全过程、精细化的进行监督管理。对重点企业实施全程监管,并进行及时总结,以点带面,不断扩大监管实效。

3.3 强化意识,廉洁自律,树立环境监察人员的良好形象 环境监察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环保部门的形象。因此,我们要强化严格执法意识、亲情服务意识、廉洁从政意识,不断完善自我形象。一是要进一步强化严格执法意识。首先,我们把环境监察工作的落脚点放在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上,说话办事从环保工作整体出发,从全局的角度看问题,绝不能重收费、轻管理,更不能只收费、不管理。其次,在执法中正确应用环保法律法规,做到执法力度到位,程序合法,行为文明,文书规范,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环境监察工作的社会认同感。

第3篇:环境监察工作要点范文

以党的十建设生态文明要求为指导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为指南,以保护和改善人居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目标,依据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生态和农村环境监察工作机制,立足监督、各负其责、齐抓共管、联合执法,大力查处各类生态破坏案件,合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生态环境问题,为生态市建设提供法制保障。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生态和农村环境监察工作的组织领导,市环保局成立由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市环境监察支队、自然科、法规科、污控科、规财科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市生态和农村环境监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我市生态和农村环境监察工作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环境监察支队,负责对各阶段工作开展情况实施具体的督导。

各县(市、区)要将生态和农村环境监察作为重点工作纳入年度计划,落实年度考核。要注重队伍建设,指定分管领导,明确专人负责,不断加强人员培训,完善执法装备和经费保障。

三、工作目标

用3年的时间,在全市初步建立比较完善的生态和农村环境监察网络,形成比较健全的执法工作机制和完善的工作制度,生态和农村环境监察队伍执法能力得到明显提升,生态和农村环境监察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四、工作重点

生态环境监察重点围绕以自然保护区、旅游景区(包括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以及文物保护单位、水利风景区等)、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的环境保护执法和资源开发类建设项目(包括矿山、土地、湿地等资源开发)及非污染性建设项目(包括水利水电、交通建设、生态建设等项目)环境保护执法为重点,突出抓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环境监察,重点查处各类违反环保法规的开发建设行为和突出的生态破坏问题。

农村环境监察重点围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农村污染减排和农村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以奖促治”、“以创促治”、“以减促治”、“以考促治”)等工作开展环境执法,突出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环境监察,大力推进执法下乡。

1、以生态功能区建设和生态良好区保护为载体,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辖区内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旅游景区组织执法检查,重点检查生态敏感区内是否存在开发建设和资源不合理利用,依法严肃查处有关环境违法行为。

2、以资源开发项目及活动为重点,抓好重点资源开发项目、各类经济开发区、非污染性建设项目和中小型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监察工作,依法严肃查处环境违法和生态破坏行为。

3、以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生态创建为抓手,开展“以奖促治”、“以创促治”、“以减促治”、“以考促治”政策实施情况的环境监察工作,重点加强对已获命名的各级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已建成的各类环保基础设施运行情况、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已纳入年度减排计划的农业源减排项目、农村地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情况的现场监督检查,依法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五、实施步骤

按照“调研先行、发动宣传、逐步推进、总结提高”的思路,结合实际,区分重点,有序推进。具体分三个阶段组织实施。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3年下半年)。采取召开会议、组织培训等方式,对全市生态和农村环境监察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各地按照市局部署,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完善工作措施,全面进行动员和部署,宣传全面推进生态和农村环境监察工作的重要意义。请各地将工作实施方案于2013年7月30日前上报市环保局。

(二)实施推进阶段(2014年上半年—2015年上半年)。按照国家和省统一部署和工作实际,每年组织分别不少于2项的工作调研和专项执法检查,逐步推进生态和农村环境监察。各地应按照市局部署,结合各自实际组织专项执法检查,有序推进生态和农村环境监察。

1、在2013年建立生态和农村环境监察工作网络,各地生态和农村环境监察工作有序启动。市环保局将组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调查摸底、矿山生态环境监管、秸秆综合利用调查等工作性调研,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执法检查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专项执法检查。

2、在2014年有序展开生态和农村环境监察,在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矿山、规模化畜禽养殖等领域形成工作机制,实现常态化监管。市环保局将开展相关调研,按照省环保厅统一部署组织相关执法检查,结合我市金属非金属矿山整顿关闭工作,对位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生态功能区和存在环境隐患污染严重的矿山开发项目组织监察执法。大力推进执法“下乡”,指导各地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监管,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地区加大监察执法力度。继续以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环境监察为重点,对丹江口水库、汉江流域污染隐患组织排查。配合污染物总量减排,进一步规范和强化规模化畜禽养殖小区环境监管。

3、在2015年继续拓展生态和农村环境监察的领域,对非污染性建设项目和自然保护区实现常态化监管,农村环境监察进一步深入,有效参与农村生态示范创建。市环保局将结合实际继续开展相关调研和专项执法检查,组织对全市国家及省级自然保护区、水利水电项目进行全面执法检查,对农村工矿企业组织全面排查,并形成农村重点减排项目长效监管机制。

(三)总结提高阶段(2015年下半年)。全面总结三年工作成效和工作经验,市局将组成工作组,采取量化评比的方式,对各地生态和农村环境监察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验收,并组织研讨和经验交流。

六、工作措施

1、加强协调,统一监管。在环保部门内建立起环境监察、生态保护、监督管理、污染控制、法律法规等部门之间良好的协调工作机制。联合开展生态环境监察工作,联合开展重点工程及资源开发项目的环境监察活动,结合污控部门区域环境质量控制的要求开展区域性生态环境监察工作。各部门应加强与环境监察办公室的工作联系,及时提供有关工作信息,制定有关生态和农村环境监察的政策和规定,为实施生态和农村环境监察提供依据。积极探索联合国土资源、安全生产管理、交通等部门对能源、交通、水利、矿山开发等重大建设项目进行生态环境监察;联合林业、建设、旅游等部门开展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监察工作;联合农业、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开展畜禽养殖、秸秆禁烧、禁挖发菜等方面的环境监察。并争取人大、政协牵头组织专项生态环境执法检查活动。通过联合执法,发挥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职能,促进生态和农村环境监察工作的制度化、法规化。

2、突出重点,以点带面。针对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为切入点,下大力查处生态破坏的环境违法案件。重点查处中小型资源开发中乱采滥挖、乱搭滥建和乱砍滥伐以及在生态功能区乱排滥放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集中查处违反项目管理规定乱批乱立各类开发区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促进生态和农村环境监察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

第4篇:环境监察工作要点范文

一、增强监管意识。加强环境监管,是环保法律、法规赋予我们环境监察人员的神圣使命和重要职责,也是市委、市政府对我们的殷切希望,更是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深切期盼。*的污染源能否监管到位,环境是否安全,不仅是对我们工作责任心和工作能力的检验,也直接关系到我市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稳定和长治久安。因此,要求每一个中队都要从最近发生的小造纸污染反弹事件中吸取教训,以此为鉴,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到加强环境监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真按照局领导的要求,把加强环境监管作为当前工作的第一要务来抓,坚决克服麻痹松懈、疏忽大意的思想,制定详实的计划,采取有力的措施,确保监管到位。

二、转变监管思路。环境监察的工作内容涉及“三查二调一收费”,排污收费、行政处罚仅仅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今后应努力走出以罚代管、重费轻管的怪圈,走罚管并重、以管为主的轨道。近期,一是做好整治企业违法排污专项行动工作,首先要抓住废品市场取缔、脱水行业整治、第一批非法废油加工企业关闭等重点,做好列入今年专项行动整治企业督查,同时,结合对全市“十五小”企业关停取缔大检查,做好2005年以来泰州市和我市两级挂牌督办案件的“回头看”工作,逐家过堂,仔细复查,杜绝反弹,巩固专项整治成果;二是做好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是完成泰州市挂牌督办的4家水厂的综合整治工作,让人民群众喝上放心的水;三是做好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深化重点行业领域环境安全整治,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环境权益;四是做好群众反应强烈环境问题集中整治工作,特别是处理好兴环委[20*]1号列出的10个具体环境问题,扎扎实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

三、突出监管重点。*地广、人多、企业小,环境监管对象复杂、难度较大,需要解决的环境矛盾又越来越多,面对这种情况,要学会分析,做好排查,着眼于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重点、抓难点、抓热点,对污染源实行分类管理,进行定期监察(名单见附件一)。各中队应对辖区内一类重点污染源及其污染防治设施的现场环境监察每月不少于2次,其中暗访不少于1次,对二类一般污染源及其污染防治设施的现场环境监察每月不少于1次,对三类已发放排污许可证,进行排污申报,但确实基本无废水和废气产生的企业每年现场监察不少于1次。对建设项目“三同时”、限期治理项目现场环境监察每月不少于1次,及时掌握进展情况;对依法取缔、关闭的“十五小”企业和新“五小”企业每月现场监察不少于1次,严防死灰复燃;对群众举报的污染源及时进行现场环境监察,提高办案的时效性。同时,根据实际需要,结合省、市的执法检查、专项行动,对污染严重的区域行业、重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专项监察,根据领导批示、新闻媒体报导等,对具体污染事件进行专案监察。

四、保障监管精力。目前,环境监察要做的工作很多,压力很大,既有排污费征收、行政处罚等经济指标,也有环保专项行动、查处等行政任务,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弹好钢琴,统筹兼顾,做好内部分工,合理安排时间,各中队正常都要保证不少于50%的工作精力用于开展环境监察监管,确保对污染源的监管时间、监管力度、监管效果三到位。

五、规范监管程序。环境监管是行政执法的一种形式,依法行政具体到环境监管上,就是要求我们在开展环境监管时一定要注重程序、规范操作。今后,现场环境监察时,要求必须2人以上,出示证件后进入企业并说明检查事项,在现场进行实地勘验查询后,要当场做好取证、询问笔录,填好现场环境监察报告单,写明违法事实,提出处理意见,履行告知制度,要求被监察企业和有关乡镇负责人签字,并备份留企业以便及时按照监察意见进行整改,同时便于上级部门日后开展稽查和检查。需要立案的要及时按法律程序处理,对于复杂疑难或把握不准的案件,要及时向挂钩局长直至局长汇报。现场监察时,不能只坐在企业办公室听汇报,要深入现场,实地检查企业生产及治污状况,查阅相关技术资料和运行记录,并走访现场操作人员及有关管理人员,力求全面、客观地掌握企业近期的生产和环保活动的情况。

第5篇:环境监察工作要点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环绕环保中心工作,以促进污染减排为目标,以强化队伍素质、增强执法能力、整合执法资源、创新执法机制为抓手,积极探索环境监察工作新模式,建立规范、科学、主动高效的环境执法机制,全面提高环境执法能力和水平。

二、工作重点及要求

(一)强化监察执法,以服务污染减排追求执法效能。

加强环境监察执法,是顺利完成污染减排任务的重要举措,是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的必要措施。县环境监察大队将围绕污染减排中心工作,突出重点,加大力度,果断出击,从严从快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坚决遏制超标排污等环境违法高发态势。要加强并改进污染源巡查工作,强化属地管理职能,以我为止、主动行动。在实施对辖区内国控、省控重点污染企业及主要污染物减排项目等经常性现场监察的同时,要“趁热打铁”,限时发出监察意见或行政处罚通知,做到检查有结果,处罚有着落,执行能到位,进一步增强环境监察执法的威慑力度,提高查处效果,力戒查而不决周期过长、处罚“事过境迁”效力衰减现象。

(二)完善基础工作,以规范化管理助推执法效能。

要不断加强环境监察基础工作,形成规范、有序、高效的工作机制和管理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善于将实践中的成功经验转化为有效的运行监管模式。要建立完善污染源基础档案库、动态数据库和企业环境管理信息库,全面掌握污染源企业排污和企业环境管理等情况;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垃圾填埋厂、饮用水源地、矿山开采企业和尾矿库等的环境监管档案,建立重点流域主要入河排污口档案,做到情况明、问题清,监管到位;进一步完善环境应急专家库、重大危险源和应急物资信息库及预案,增强环境应急工作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建立企业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和落实环境监察意见情况永久性信息档案,为实行分类监管(如一般性检查抽查、重点检查、加密检查)等提供依据,发挥执法检查的累计和长期效应。

(三)创新工作机制,以强化执行力度增益执法效能。

要严格落实环境监察意见,全面开展环境监察稽查工作。要加强环境监察执法取证设备的管理使用,要研究建立环境执法取证平台,重视发挥所配执法取证设备在现场执法中的作用,切实把现有执法取证设备用起来、用出成效,不断促进执法效能提升。

(四)用好信息网络,以科技监管手段提升执法效能。

充分发挥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作用,提高对重点污染企业的远程控制能力和现场执法效率,推动环境监察执法的自动化、信息化进程。今年,我队要抓住环境监控中心建设和污染源视频监控系统的契机,着力推进污染源自动监控在环境监管中的应用,在自动监控数据有效性审核的基础上,将其做为排污收费和行政处罚的重要证据,实现污染自动监控数据行政处罚零的突破。加快排污申报登记与排污费信息化管理,努力提高信息化、电子化管理水平。全面开通12369环保举报热线,尽快实现互联户通,提高群众环保举报案件的办理效率和质量,尽早化解环境矛盾。积极利用电子公文传输功能,提高公文运转与报文时效。

(五)加强部门联动,以扩展处罚结果放大执法效能。

充分发挥环保专项行动多部分联合行动的优势,主动加强与监察、工商等部分联系,加强协调配合,坚持定期协商、联合办案和环境违法案件移交、移送、移办制度,强化联合执法。主动加强与人民银行、银行监督管理、证卷监督管理等金融管理部门协作,及时通报企业环境违法信息,充分发挥企业环境信息在上市核查、融资、信贷、企业以及法人代表评先评优等方面的把关参与作用,放大环境处罚效果。要加强与司法机关的联动,主动配合公安、法院等机构,强化环境刑事责任的追究,严厉打击环境犯罪。

(六)加强队伍管理,以转变工作作风促进执法效能。

加强对环境监察执法人员的管理教育,严格执行环保系统“六项禁令”和环境监察人员“六不准”,强化依法执法、廉洁执法和高效执法意识,加强环境执法人员的学习培训,采取多种渠道和方式提高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动力,以环保卫士田洪光为榜样,以身边典型为标杆,大力发扬勤于钻研、勇挑重担、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作风,以环境监察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的不断提高,促进环境监察执法效能的提升,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

三、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开展“环境监察执法效能建设年活动”是全省环境监察系统2011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我队将高度重视,深刻认识加强环境执法效能建设的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执法效能建设年活动”摆上突出任务,采取有力措施,周密安排,精心组织,确保不走形式、不走过场。并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大队长做为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负总责,使活动自始自终置于有力领导下,进展顺利。

2、统筹兼顾,务求实效。执法效能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需要长期抓、经常建。我队将把开展执法效能建设与日常执法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谋划,精细实施,得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并通过扎实的工作、积极的创新和不断的努力,取得良好的成效。

3、深入实践,总结提高。开展环境监察执法效能建设年活动是一项探索性、创新性很强的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可照搬,需要结合各地情况加强研究、积极探索,善于总结,在工作实践中开成各具特色的提升环境监察执法效能的方式方法。

四、工作步骤

1、动员部署阶段(5月上旬)

我队根据市环境监察支队要注,结合实际,制定活动实施方案,进行动员部署。

2、排查梳理阶段(5月下旬前)

按照方案确定的工作重点,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整改措施。

3、执法效能建设阶段(6月1日开始,贯穿活动至终)

进一步强化监察执法,规范执法行为,完善基础档案,建立规章制度,增强监察能力,提高工作水平。

第6篇:环境监察工作要点范文

一、责任分工

监察大队和各中队负责对本辖区内各级审批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环评与“三同时”执行情况的日常监管。监察办公室负责全市建设项目环境监察工作的全面督导。

二、建设项目环境监察内容

1.建设项目施工期监察重点

⑴建设项目地点是否与批准的位置一致;⑵项目建设内容有无变化,包括建设性质、建设规模、采用的设备和工艺、使用的原料等;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是否已按环评批复意见完成设计;⑷环评报告书(表)中规定建设的环保设施有无施工计划,设备定货是否到位;⑸施工现场是否采取了相应的污染防护措施等。

2.建设项目试生产前监察重点

⑴与建设项目配套的污染防治设施是否与主体工程同时建成并具备试生产条件;⑵有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其排污口是否进行了规范整治,应安装自动监控装置的是否安装;⑶环评批复有关污染防治措施是否全部落实;⑷是否制定了相应的环境应急预案;⑸污染物风险防范措施是否到位;(6)是否建立污染防治设施操作规程和运行管理制度;⑺是否已向环保部门提交试生产申请,是否未经环保部门批复擅自进行试生产。

3.建设项目试生产期监察重点

⑴试生产有无经过环保部门批准;⑵生产能力是否达到验收要求;⑶污染防治设施是否同时调试或运行,处理能力是否满足生产负荷;⑷安装自动监控装置的,其运行、数据传输情况是否正常;⑸遇有异常排污情况有无及时向环保部门汇报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⑹以新带老、总量减排等措施是否落实到位,是否进行了排污申报登记;⑺是否取得排污许可证;⑻环保管理机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⑼有无在规定时限内申请环保验收。

建设项目现场监察时要根据项目所处的时期选择相应的《建设项目环境监察现场检查表》*现场填写,对没有达到要求的企业提出整改要求。

三、开发区、工业园区巡查

环境监察各部门负责每季度对辖区内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进行巡查,重点巡查区域内建设项目环评与“三同时”执行情况,监察过程中也要填写《建设项目环境监察现场检查表》,同时建立动态表格《开发区(工业园区)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情况明细表》*,方便对开发区(工业园区)内建设项目的管理,每季度填写《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项目环境监察季报表》*,报到监察办公室。

四、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现场监察

接到环评审批部门建设项目验收通知后,监察人员应提前查阅现场监察记录,做好验收准备,验收时现场填写《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环境监察登记表》*,并由建设项目负责人签字。对未通过竣工环保验收的建设项目,环境监察机构依据环评审批机构提出的整改意见,对建设单位落实情况进行督查。

五、环境违法行为查处

环境监察各部门负责对辖区内环评审批机构转交、公众举报及新闻媒体曝光和现场检查中发现的:未批先建项目、批建不符项目、未经批准即进行试生产项目、超期试生产项目、未通过竣工环保验收即投入正式生产等未执行“三同时”制度的建设项目进行现场检查核实,对企业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取证,提出处理建议,征求环评审批机构意见后,依法予以处理处罚。企业违法行为调查取证材料需要移交给环评审批机构的,要填写《建设项目环境违法行为现场取证材料移交单》*。

六、建设项目环境监察工作步骤

(一)信息资料收集分类

监察部门收到环评审批部门移交的建设项目后,根据项目对环境影响程度进行分类登记。

第一类建设项目:⑴编制环评报告书的建设项目;⑵编制环评报告表且涉及化工、农药、酿造、印染、染料、制浆造纸、电石、铁合金、焦炭、电镀、垃圾焚烧等污染较重的建设项目;⑶环评批复要求配套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废气污染防治设施、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的项目;⑷市局以上审批的建设项目;⑸进入试生产的建设项目。

第二类建设项目:编制环评报告表但环评批复中未要求配套建设配套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废气污染防治设施、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的项目。

第三类建设项目:⑴编制环境影响登记表的项目;⑵不涉及环境敏感区域和环境生态的房地产建设项目。

第四类建设项目:停缓建和连续超过六个月未开工的建设项目。

(二)制定工作计划,按规定频次跟踪监察

1、第一类建设项目进行重点性监察,每月1次;

2、第二类建设项目进行一般性监察,每季度一次;

3、第三类建设项目可通过电话询问等方式了解项目进度,必要时进行现场监察;

4、第四类建设项目在由建设单位提供书面报告后,可暂停监察,待重新开工后再按分类等级进行监察。

(三)相关资料归档

日常监察工作完成后,要及时将相关资料整理归档。建设项目档案应包括:项目环评文件及其批复,试生产申请及批复,验收申请及批复,施工期、试生产前期、试生产期《建设项目环境监察现场检查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环境监察登记表》,违法行为取证和查处材料等。第一类建设项目要按照一厂一册的形式整理归档,第二、三类建设项目资料可根据实际情况整理归档。

七、建设项目环境监察工作报告制度

环境监察各部门要按照省总队《省建设项目环境监察工作方案(试行)》要求,及时上报建设项目环境监察月报、季报、年报。

月报:监察大队和各中队每月3日前将上月建设项目环境监察情况及市局以上审批建设项目进展情况和《建设项目环境监察月报表》*报到监察办公室,监察办公室每月5日前将上月全市环境监察情况和月报表汇总后上报市环保局。

第7篇:环境监察工作要点范文

调一收费”的工作职责,认真开展和实施各项工作,现将五年来所做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流域水污染防治的环境监察工作力度,努力改善水环境质量。

(一)进一步加强松花坝水源保护区的环境监管工作。

松花坝水源保护区是我市城市的生命之源,几年来我市环境监察部门对水源保护区实施重点监察,制定了相应的监督管理方案,采取每个季度对水源保护区实施一次环境监察,同时配合市水利局等职能

部门进行联合执法,齐抓共管。对违反环境影响评价法和松花坝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有关规定的建设项目发现一家,关闭一家;对保护区内发生的其他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严处。通过加大环境监管的执法

力度,有效防治了环境污染对松花坝水源保护区水质的影响,确保了水质安全。

(二)开展一系列环保专项整治行动,推动*水污染的综合治理。

1、开展和巩固“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成果。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几年来*市环境监理所和县(市)区环境监察部门对流域内群众意见大、反映强烈的工业企业进行了

排查,出动环境监察人员3500人次,检查企业2000余家,立案查处违法企业300多家,其中涉及土炼焦、土炼锌、土石灰窑、钛选厂、土炼油等行业的,建议关停取缔51家,限期整改73家。

2、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清查*流域内的建设项目。“*”期间,市、区两级环境监察部门配合环境管理部门对1998年以来的建设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共清查建设项目

2448个,查实未执行环评及“三同时”项目1*8个,对其中属市级审批未执行环评及“三同时”的33个项目,要求限期补办手续,并给予了相应处罚;属县(市)区,已交由县(市)区进行处理。

3、开展对流域内污染较大的纺织、印染行业、生猪屠宰企业、螳螂川氟硅酸钠生产企业、重点医疗单位和餐饮业的专项检查工作。对纺织、印染行业进行的专项检查中未发现违法排污单位;对生猪

屠宰企业检查的情况为:共检查了11家,其中*向民工贸有限公司等5家生猪屠宰企业被查出有超标排放行为,*市环境监理所责令这5家单位限期整改,并依法对其做出相应的行政处罚;对螳螂川

沿岸氟硅酸钠生产企业逐年加大监管力度,对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海口耀华化工厂等违法排污企业进行了严处,对达不到环保条件的一律责令停业,同时对上游的4家企业要求安装了污染源在线监控装置

,20*年以来螳螂川水质情况较往年有所好转,上游基本未出现断面pH值监测超标的情况;为确保我市水环境安全,“*”期间*市环境监理所每半年对辖区内的医院进行一次随机抽查,对在抽查

过程中发现的故意不正常使用水污染处理设施、排放污染物超标的医疗单位责令立即恢复污染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并做出相应的行政处罚,对一部分违法性质严重的医院通过新闻媒体进行了爆光,通

过几年连续加大监管力度,我市医疗单位违法排污的情况逐年减少;为减轻餐饮业对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和对水环境的污染,市环境监理所配合市环保局法规处起草了《*市餐饮业环境污染防治管理

办法》,该办法于20*年1月1日实施后,环境监察部门有法可依、依法行政、执法必严。两年来环境监察部门和市局城市处共同对四区和三个开发区的500余家餐馆进行了检查,销毁不可降解餐饮具

16663个,并要求被检查单位安装油烟净化处理装置和隔油沉渣池,对保护*起到了一定作用。

(三)开展*流域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生态监察工作。

我市环境监察部门认真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大力查处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破坏行为和环境违法案件。近年来,我所加大对大河水库、柴河水库、宝象河水库、*水库、自卫

村水库和石林、轿子山、双河磨南德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的环境监察力度,在相关职能部门的配合下,对保护区内存在的一些极个别违法建设项目分别进行了取缔和严处,对保护区内挖沙采石、

堆放垃圾、旅游和经营活动中的排污问题,进行了严格纠正。20*年5月针对人大代表反映的碧鸡镇已封停矿点存在死灰复燃的情况,环境监察人员连续两天对封停的全部16个矿点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检查

,虽未发现有死灰复燃的矿点,但通过检查和通报检查结果,进一步表明了政府和环保部门对取缔非法矿点、保护*面山的立场和决心,使心存侥幸企图恢复采矿的个人望法止步。

二、开展*海流域环境监察工作,促进流域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一)加大流域工业企业的环境监察力度。“*”期间,市、县两级环境监察部门共现场检查1320厂次,检查污染处理设施2568台套,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30余件,处罚金额112000元,新增和改

造污染防治设施11台套。通过不断加大现场监察力度,有效控制了工业污染源的超标排放,同时强化污染源的深度治理和目标管理,实现了*海流域内的工业企业所有处理达标的生产废水一律不进阳

宗海,消除了工业企业对*海的污染。

(二)加大对新、改、扩建设项目的环境监察力度,严禁有污染的企业在流域内新建,对汤池姜家山小炼钢厂等13家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了否决和取缔,有效杜绝了*海流域新增污染源。

(三)加大生态环境的整治力度。市、县两级环境监察部门5年来多次联合农业、水务、国土资源等职能部门开展对*海流域的生态环境执法检查工作,对在*海流域内非法从事挖沙、采石、取

土的64家企业进行了取缔,其中取缔面山采石、取土场54家,取缔*海引洪渠摆衣河流域的采石场7家,取缔生态破坏严重的挖沙场3家。同时,积极开展流域内的秸秆禁烧和“禁白”、“禁磷”的专

项整治工作,共查处违反秸秆禁烧规定的行为74起,收缴不可降解塑料袋和餐具2.4万个,查处含磷洗衣粉销售行为6起。

(四)加大*海内源污染的整治力度。为巩固机动渔船和网箱养鱼的取缔成果,5年来我市环境监察部门联合有关部门共查处违反《*海保护条例》的违法行为32起,其中,收缴机动船只6只,取

缔在*海周边围栏养鸭场20个,查处围湖建房、侵占水体、破坏湖滨带的环境违法行为2起,查处网箱养鱼行为4起。

通过对*海流域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环境监察措施,对*海在“*”期间保持二类水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长期以来*水污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存在一定问题,多头执法和监管不到位的矛盾较为突出,建议省环保局和“九湖办”在“*”期间与*市人民政府共同协调解决此问题,确保

*水污染综合治理及监管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二)*市的环境监察系统严重缺少人手,装备落后,经费不足,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至今未能完成。*市作为省会城市,环境保护各项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水污染的治理和监管工作非常紧

迫,而*市环境监理所现有人手不足二十人,县、区则更少,有几个县环境监察部门连一辆工作车辆都没有,这样的状况是很难适应和高质量完成今后环境监察的各项艰巨工作任务,这需要上级环境

保护和环境监察部门力所能及的给予高度关注和积极支持,尽早改善我市环境监察部门存在的困难。

(三)*、入湖河道及*海水域周边群众的环保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以减少向水体倾倒生活垃圾和破坏生态的各种违法行为的发生,同时环保部门应加大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力度。

四、“*”九湖流域环境监察工作计划

“*”期间是建设现代新*的重要时期,*及*海的环境监察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围绕如何加强监督管理这一方针,计划重点开展如下工作:

(一)继续加大对流域内排污企业的环境监察工作力度。“*”期间将巩固*年以来工业企业达标排放成果和“*”环境监察工作取得的成绩,进一步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点污染

源的监管力度,增加环境监察频次,防止污染反弹现象,强化企业水污染防治设施的监管工作,逐步增加在线监控的企业数,确保企业长期稳定达标排放。继续开展各类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工作,保持环

保执法工作的连续性和强劲势头。

(二)进一步加强对新、改、扩建设项目跟踪监察工作。加强对新、改、扩建设项目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和“三同时”制度的检查工作,突出把好项目试运行、试生产的检查关,加大对验收项目的跟

踪检查工作,杜绝企业环保验收后出现的一系列环保违法问题。加强对企业排污总量的监管,确保双达标。

(三)积极探索生态监察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提高生态监察工作水平。认真总结“*”期间生态环境监察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不足,借鉴省外开展生态环境监察工作好的经验和方法,促进我市

生态环境监察工作迈上新台阶。

(四)加强对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监管力度,努力控制小规模和家庭型畜禽养殖业对流域水环境的影响程度,力争流域内的畜禽养殖业在“*”期间达到环保要求,进行规范化养殖。

第8篇:环境监察工作要点范文

1、强化污染源监管,注重计划制订、注重污染监管、注重跟踪督察。第一、拟订了2009年工业污染源监察计划和生态环境监察计划,有计划地开展环境监察工作,截至5月底共开展现场监察644家次,总共检查环保设施445台套,设施运转率100%。第二、多措并举,确保“两节”、“两会”、重大活动期间我市环境质量良好。一是结合日常的污染源监察计划,对冶炼、化工、建材等行业的重点污染源企业的生产及“三废”治理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二是结合夜间值班,开展夜间重点污染源企业和敏感区域巡查,监察人员冒雨检查了××冶炼厂、××公司等企业,针对检查中发现如××硫酸老系统尾气烟囱烟气较大等问题,环境监察执法人员及时指出并要求立即整改;三是结合长江环保执法行动,建立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保联合监察制度,对入江排污口及相关企业和城市饮用水水源进行执法检查和监测,确保饮用水水源安全。第三、加强我市雾霾等不利气象条件下的大气环境质量监管。支队多次启动了不利气象条件下环保应急预案,环境监察应急小分队对周边对重点废气排污企业进行逐一检查,在采取对重点企业限产、限排措施的同时,建议各乡镇政府落实秸杆禁烧责任;城市建设管理部门限制产生扬尘污染的重点施工单位作业,停止土方、拆除作业等;市容管理部门加大道路运输泼洒整治,保证主要街道洒水压尘,从而减轻雾日天气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第四、组织召开了全市主要排污企业环境监管工作会议,传达了省环保局关于进一步加大长江流域环保工作的要求,部署了今年加大对重点排污企业加强监管等相关工作。第五、组织参加了部分重点污染企业环保恳谈会,通报了当前的减排形势,布置了主要工作,努力确保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第六、开展了全市化工企业安全大检查工作。第七、指导配合××环保局开展城区饮服业油烟噪声污染专项整治。第八、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监察工作的意见等。

2、重视环境污染事故和污染纠纷的调查处理工作,重视环境案件的及时调查处理。第一、加强“两节”、“两会”期间环境工作,成立“两会”期间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两会”期间值班和信息报送,确保我市“两会”期间无重大环境案件发生。第二、截至5月底共受理来信来访430件,办结426件,结案率为99.1%,其中夜间、公休日受理190件。第三、按期办理完成5件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按期上报省市批转件17起、市行风热线受理环境投诉15件、市民论坛环境投诉19件。第四、召开环境工作恳谈会,邀请市政府应急办、政府政务热线“12345”、市局有关领导,县、区(开发区)环保局主要负责人参会,对新拟订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进行了热烈讨论,并提出了很多有针对性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第五、提交了××环保局2009上半年党政领导干部开门接访、带案下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报告。第六、制定环境大排查、大回访活动实施方案,重点环境案件领导包案下访分解表等。

3、严格排污申报制度,依法做到全面、及时、足额征收排污收费。一是完成了2009年度95户排污单位(工业企业82家、中小企业12家、污水处理厂1家)的排污申报登记工作。二是排污量核定工作基本完成,制定了年度排污费预征计划,对重点企业开展以监督性监测数据核定排污费,征收排污费。三是根据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自2009年开始,我市的排污费已全部进入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开票、缴纳,并采取专人坐班从事收费工作,逐步使排污收费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四是截至5月底,本级征收排污费650.17万元,预计上半年征收排污费1600万元。

4、继续开展环保专项行动,积极推进环境监察工作深入开展。一是根据全国、省环保专项行动工作的统一部署,我市召开了“××市环境保护委员会暨2009年度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二是结合我市化工企业多等实际情况,将化工行业专项检查、加大危险化学品监管、推进新桥河截污整治与生态恢复工程、开展黑沙河小流域和扫把沟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列为我市环保专项行动工作重点。制定了《××市2009年“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三是与水务局、安监局、海事处等部门联合开展了,冶炼化工行业环境安全大排查、城镇饮用水环境安全大检查、城镇污水处理厂汇水区域工业和生活污染源的调查摸底工作。四是分别于5月2日、21日组织了两次夜间执法检查,针对夜查情况和监测结果,拟对4家企业予以经济处罚;对2家企业重新核定了2009年度排污费;对1家企业因设备故障造成烟气排放量过大,报告不及时,予以通报批评;对部分企业下达了限期整改通知书。五是编印了7期环保专项行动工作简报,按时上报了各类专项行动工作报表。

5、强化在线监控系统管理,努力建立环境监察快速反应机制。一是依托污染源监控中心平台,实施全方位监控。指定专人负责每天对监控系统进行调阅,并对废水、废气排放运行情况进行记录,发现系统运行不正常,及时通知运营单位及时到现场进行维护;发现异常超标排放,及时知会环境监察人员第一时间进行现场检查,依法查处。二是建立现场检查和目标考核制度。对比对监测结果是否满足相关技术规范或擅自更改自动监控参数进行考核,严格按照合同对第三方运用商运营维护进考核,努力提高自动监控数据准确率,降低前端设备故障率。三是上半年对××总排口、××总排口、新民和西湖污水处理厂进口共安装了4套cod在线监控系统,对××冶化分公司球团厂安装了烟气在线监控系统。截至6月底,我市共对12家国控企业、13家省控企业和7家市控企业均安装了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其中14家废气重点排放企业安装了21套烟气在线监控系统、5套尘在线监控系统;17家排污企业废水排放口安装8套ph在线监测仪、15套cod在线监测仪、2套氨氮在线监测仪。

6、加强中、高考期间环境噪声污染的监管,防止和减少噪声扰民的发生,给广大考生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和休息环境。一是在我市各报和电视台上《关于加强高考、中考期间环境噪声污染监管的通告》和滚动字幕进行宣传,在重点敏感点和主要建筑施工地段张贴了公告。二是深入企业噪声点源做工作。有针对性的深入居民区、考点周围等敏感区域建筑施工工地,要求合理安排工程进度并明确中高考期限和作业时限,提前解决噪声影响问题。三是6月3日夜会同××区环保局、两台一报记者有针对性地对建筑工地、娱乐场所进行专项执法检查。从检查情况来看,各施工单位和歌舞厅业主均能按照“禁噪通告”要求,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控制音响音量,避免噪声扰民。四是考前成立高考噪声污染防治应急小分队,高考日组织市、区两级16名环境监察人员和2台环境执法车辆在我市5个考点进行驻点监察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处理。

7、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投身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中。一是充分利用局内网、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简报》等载体、制作了学习实践活动宣传板,着力营造学习氛围,共发送信息8条,学习动态信息16条。二是组织集中学习开展学习交流,以达到相互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三是结合环境监察工作实际,深入基层企业开展专题调研,认真撰写了《关于××湖污染调查有关情况的报告》专题报告和《化解矛盾、促和谐发展》典型案例分析材料,为环境污染治理和改进工作作风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四是结合监察支队2008年基础工作推进年活动要求,着重对2008年行风评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解落实整改和自身查摆的重点问题整改。组织制定了《环境监察支队晨会制度》等4项制度。五是积极开展了对口帮扶,既“一对一”“手拉手”活动和“万名党员惠民行”环境宣传及环境投诉咨询活动,组织开展了“净化环境、美化家园”义务劳动以及环保干部进社区、进企业等活动,党员干部参加率达到100%。

8、完成了2008年度岗位目标考核工作和机关党委党建目标考核;配合市环保局迎接长江环保执法行动督查组对我市长江环保执法行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指导;参加了省局组织的分组异地互查和对国控、省控企业季度监察活动;跟踪督察××广信公司“3•24”火灾事故环境安全工作,并上报省局火灾事故处理终结报告;配合自然科开展辖区秸秆焚烧专项执法检查和桂家湖周边污染现状调查;落实省环境监察局倡导的“环境监察基础工作推进年”活动,分阶段开展修订制定各项工作制度和程序;通过省局对我市2008年度的环境监察工作目标考核,并取得优秀等次。

二、下半年工作重点

1、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全市年内确保完成3600万元任务目标。

2、加大对重点大气污染企业的监管,确保废气处理设施正常运行,防止偷排、超标排放现象发生。

3、建立饮用水源地风险源企业档案,每季开展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执法检查,发现问题、严肃查处。

4、加强对污水处理厂等减排工程的执法检查频次,督促其正常稳定运行,提高减排工程监察系数。

5、加大化学危险品、放射源等环境隐患的排查力度,确保全市公共环境安全。

6、加大生态环境监察力度,开展畜禽养殖业环境监察、秋季秸秆禁烧工作以及防止土法选金等“十五小”、“新五小”企业死灰复燃。

第9篇:环境监察工作要点范文

一、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做好新时期纪检监察工作的必然要求

1、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纪检监察机关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也是指导新时期纪检监察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加强监督检查,推动体制、制度、机制和管理创新,促进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不断调整和完善,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扫除障碍,充分体现发展先进生产力的要求,充分体现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从而实践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很好的切入点。应当看到,经济发展环境的不良与消极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的滋生蔓延有着内在的联系。一方面,经济秩序混乱为消极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的滋生提供了土壤和条件;另一方面,一些机关和部门存在的弄权勒卡、办事拖拉、搞地方保护主义,少数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贪赃枉法等消极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又是导致经济发展环境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可以说,纪检监察机关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情况,很大程度地影响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状况。从纪检监察机关承担的职责看,通过推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办案件和纠风工作,可以直接促进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3、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纪检监察机关在新形势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有效途径。当前,不断推进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发展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其中就包括影响发展环境的党风廉政问题。在这种新形势下,纪检监察机关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观念。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参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客观上可以促使纪检监察机关更多地深入经济建设的实际,更加贴近经济工作,更直接地进入经济发展主战场。同时,这种客观性又必然促使纪检监察机关在主观上开拓创新,以适应工作的需要。

4、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改善,可以为纪检监察工作顺利开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物质基础。反腐倡廉工作的有效开展,党风政风的明显改善,与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相辅相成。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可以促进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尽快建立和完善,使得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明显减少,推动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一步严格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执法,有利于形成公平竞争、依法发展的社会风气,可以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更有利的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必将加快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强地区经济实力,进而为纪检监察工作提供更坚实的物质基础。

5、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经济后发地区纪检监察机关需要着力加强的重要工作。经济后发地区的一般特点是自然环境差,经济基础薄弱,发展速度慢,部分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比较困难,人们的思想观念也相对陈旧和落后,极易诱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比如,部门和单位普遍存在经费紧张的问题,由于利益的驱使,一些部门和单位乱摊派、乱罚款、乱集资等现象屡禁不止。有的干部“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总之,经济后发地区要加快发展,就更需要加强纪检监察工作,更需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法规制度不健全、不配套。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层出不穷,经济发展环境面临种种新的困绕。由于相关法规建设滞后,导致政府机关尤其是行政执法部门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往往无法可依,因而有时出现不作为或乱作为,纪检监察部门在查处此类问题时也缺乏相应的法规制度,影响到优化经济环境工作的开展。

2、工作体制不统一、不集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牵涉到很多反腐机构,是一个系统工程。我国的反腐败机构很多,有公安、检察、审计、纪委、监察等,但没有形成的反腐败合力,存在着以下弊端:一是资源分散,加大了反腐败的成本。二是力量分散,手段不集中。纪委有“”手段,检察院有司法手段,审计部门可以进行审计监督,各部门力量分散。纪委的证据没有法律效力,导致重复劳动。三是组织协调难度大。

3、执法监察力度不大。当前,由于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导致有的政府部门自身行为不规范,胡乱随意执法现象并不少见,有的为了自身利益甚至带头扰乱当地的经济发展环境。纪检监察机关对扰乱经济发展环境的行政执法监察力度往往不够,有的看部门进行监察,对执法单位、经济管理部门等“有权力”的部门,监察力度就小些,对其他的部门监察力度就大些;执法监察只满足于不作为或乱作为行为的停止,而不对相关责任者进行相应处理;有时行政执法监察力度随意较大,开展专项治理活动时就大些,平时监察就小些。

4、工作方式方法不新不活。纪检监察部门在实践中也探索出了一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好的工作方法,但也存在着工作方式方法老化,工作手段落后等问题。当前,影响经济发展环境行为复杂多样,涉及到各个经济领域,其手法也日益体现出高智能化。而我们仍然靠群众检举投诉、等新闻媒体曝光、按领导批示指令等方式去查处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案件,工作比较被动,没有体现出纪检监察机关主动服务经济建设的态度和决心,客观上拉开了纪检监察部门与经济建设主战场的距离。

5、纪检监察干部专业化程度不高。从整体来看,我们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是一支政治可靠,业务精深,纪律严明的队伍,基本能胜任优化经济发展工作的要求。但是也要看到,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从学历来看,大都是学社会科学类的,学与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比如金融、法律、计算机、经济、会计、管理等专业的较少,精通这方面业务的人才更少。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一项专业很强的工作,纪检监察队伍如果缺少这类人才,要想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取得实效是困难的。

三、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几点建议

1、加快法制建设步伐,为优化经济环境创造法治环境,提供制度保障。纪检监察机关参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建立健全完善而严密的廉政法律法规体系,促进各级行政机关严格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纪检监察机关也要积极参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法规制度建设。在制度建设中,一要坚持预防在先的原则。在起草或参与制定各种行政规章以及各项重大决策和措施时,要善于将廉洁勤政的原则贯穿其中。二要坚持重点防范的原则。要在着力规范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从政行为的同时,针对投资经营者反映强烈、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深入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制度或办法,实行重点防范。三要坚持实用可行的原则。制定规章制度,必须内容具体,环节清楚,简洁明了,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便于执行和落实;同时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真正发挥制度的约束、警诫和激励作用。

2、搞好组织协调,形成工作合力。现行的双重领导体制和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纪委组织协调、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的工作机制,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随着形势的发展,一些不合理性也逐步显现出来。主要是不利于集中统一组织力量,治理经济环境工作反应慢,出台措施久拖不决,成效易受影响。因此,可以考虑在纪检监察部门专门内设专职机构,赋予相应职权,统一管理当地或部门的有关经济发展环境的行政执法监察案件,协调党委、政府的经济服务部门做好优化环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