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刺绣艺术论文范文

刺绣艺术论文精选(九篇)

刺绣艺术论文

第1篇:刺绣艺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桃源刺绣;非遗文化;文化保护;文化传承

桃源地处湖南西北部,因自然条件优越、交通四通八达、文化别具一格,被世人追捧为“人间仙境”。桃源刺绣作为当地盛行的工艺美术品,是桃源文化的一大特色,其无论是在构图上,还是在色彩使用上,都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令人惊奇不已。现在,国家已将桃源刺绣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受客观环境的冲击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等因素的影响,桃源刺绣面临发展危机,其传承与保护仍任重道远[1]。

1保护与传承湘西北桃源刺绣文化的重要意义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创造出无数灿烂的文化,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其中很多非物质文化已被国家列为保护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历史文化成就的一个重要标准,不仅有利于研究中华民族文明的演进过程,也有利于呈现多样化的文化,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精神给养。刺绣作为一种基于对日常生产与生活的探索,坚持实用和适用的原则,在造物过程中逐步总结出的女红技巧与智慧的传统技艺,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母亲的艺术”。湘西北桃源刺绣作为刺绣艺术中的极品,其最大特点是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且始终没有脱离当地人特殊的生活方式,是对桃源当地人审美生活习惯的“活”的展现[2]。加之蕴含了丰富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及文化意识,桃源刺绣成为展现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一个窗口,也是联系桃源当地与外界情感的重要纽带。此外,湘西北桃源刺绣非遗文化具有珍贵的文化信息资源,在诸多古代文化作品中都能找到对应的记载,如屈原的《九哥》、郦道元的《水经注》等,能给我国相关历史提供充足的论证。虽然湘西北桃源刺绣非遗文化意义重大,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文化进程的加快,其生存与发展受到极大冲击,特别是湘西北桃源刺绣以手口相授的方式代代传承,一旦断代,很可能走向消亡。由此可见,保护与传承桃源刺绣文化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必须及时采取保护措施,以保证桃源刺绣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湘西北桃源刺绣技艺传承及保护现状

2.1湘西北桃源刺绣的传承现状

刺绣是用针线赋予衣物高贵气质的艺术,最早用来区分社会各层人士地位的高低,后随着制作技术的成熟和制作成本的降低,刺绣开始走向寻常百姓家。在从古至今的传承中,刺绣作为一种优良的女红技艺,是以长辈向同辈或后辈(母传女、婆传媳、妯娌相传)的方式口授技巧,并未形成严格意义上的师徒或家传的传承形式。值得注意的是,在古代等级森严的制度体系下,只有社会地位高或家庭条件优越的深闺女子才能学到更加精湛的刺绣技艺。正是因为如此,刺绣的好坏是当时社会女子“四德”的重要评价标准[3]。湘西北桃源刺绣技艺作为中国刺绣技艺中的“瑰宝”,要熟练掌握其流程和操作秘诀至少需要2年的时间。比如绣品的配色学习是比较困难的环节,需要更多的时间打磨锤炼。虽然绣品的配色只是艺人的审美情趣及对色彩感知能力的体现,能够参照长辈搭配颜色的方法进行研习,但要想充分体现绣品配色高超的艺术魅力,不仅要求手艺者有过硬的手工绝活,还要有较强的审美意识和深厚的文化素养,并能在不断的实践中积累和总结经验,这正是学习湘西北桃源刺绣技艺的难点所在。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对湘西北桃源刺绣文化发展给予高度支持,在桃源当地掀起了一轮刺绣热潮,使得很多女子开启了刺绣生涯,让湘西北桃源刺绣文化在这一时期得到良好传承。但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桃源地区社会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人们纷纷忙于农作,刺绣风气开始衰退。特别是年青一代不愿意从事刺绣工作,无心学习枯燥乏味的刺绣艺术,纷纷进城打工谋求出路,使湘西北桃源刺绣文化传承与发展受到重创,而掌握刺绣技艺的艺人不再风华正茂,其穿针走线的技艺俨然成了“活着的遗产”。

2.2湘西北桃源刺绣的文化保护现状

湘西北桃源刺绣技艺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特别是现代化生产生活方式及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使得湘西北桃源刺绣技艺的传承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虽然湘西北桃源刺绣技艺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较强的艺术美感,以及较高的开发价值,但基于社会全面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传统手工刺绣成了“落后”的代名词,其不仅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还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变化的审美需求。特别是在全球一体化发展浪潮下,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性逐渐消失,进一步加速了湘西北桃源刺绣文化的消亡。许多老一辈的艺人或是文盲,或是半文盲,由于没有抽象上升的过滤、沉淀及自净的文化能力,以及缺乏对工作经验的理论性概括,导致湘西北桃源刺绣文化理论缺失。加之受传统的“重道轻器”和“君子不器”等思想的深刻影响,使得很多正统的文人墨客对刺绣技艺嗤之以鼻,进而导致刺绣技艺的传承与发展缺乏群众支持。正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人们对湘西北桃源刺绣的保护意识匮乏。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来说,国家将湘西北桃源刺绣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湘西北桃源刺绣技艺的传承与保护进程,特别是许多民营文化企业的诞生,更是成为推动湘西北桃源刺绣文化发展的动力。比如2013年成立的明辉文化艺术传播公司,2015年成立的翦伯赞文化传媒公司,2017年建立的夷望溪民俗博物馆等,都在传承与发展湘西北桃源刺绣方面做出巨大贡献。但就现实来说,湘西北桃源刺绣文化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部门及民间组织加大参与力度,在其传承与保护方面下足功夫,以展现湘西北桃源刺绣的文化积淀,使之深入人心、发扬光大。

3保护与传承湘西北桃源刺绣非遗文化的对策

3.1做好相关文化梳理工作

湘西北桃源刺绣作为中华民族一种无形的文化遗产,其保存与传承工作较为困难,极易在社会的变革和人们观念的转变中没落,从边缘化走向消亡。因此,为了使湘西北桃源刺绣文化得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需要对其相关历史文化进行梳理,为形成系统化、综合化的理论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湘西北桃源刺绣作为一门古老的传统手艺,拥有上千年的历史,它能传袭至今,是因为一代又一代艺人对其工艺流程、艺术特征、民俗应用等的精准沿袭,才使之保持住了原汁原味的艺术特色。在新时期的发展趋势下,要将湘西北桃源刺绣文化发扬光大,必须对其发展历史进行溯源,对其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并在全面认知和理解湘西北桃源刺绣文化的基础上,快速构建完善的认知和传习系统,这是开展保护及传承工作的前提,能让湘西北桃源刺绣文化今后的传承保护走得更远。当前,常德市已将湘西北桃源刺绣文化作为重点发展项目,特别是在申请非遗文化保护之后,加大了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投入,积极指导相关部门开展本地刺绣文化调查及信息搜寻工作。通过按照地理区域、艺术特色等因素划分记录事项,详尽地记录湘西北桃源刺绣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工艺流程及文化内核,并在相关历史考证和文化研究工作上取得较大成果,为构建湘西北桃源刺绣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为宣扬和传播湘西北桃源刺绣文化提供了保障。

3.2挖掘民间艺人,加强技艺传播

湘西北桃源刺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口诀”和“心法”的形式延续至今的。也就是说,参与其中的“人”是至关重要的传承者和演绎者。只有营造良好的技艺发展环境,充分发挥这些“人”的作用价值,才能让湘西北桃源刺绣技艺得到良好传承与发展。但就现实来说,湘西北桃源刺绣艺者人群较为分散,特别是部分技艺高超、经验丰富的大师居于偏远山区,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湘西北桃源刺绣技艺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加之时间的推移,让高资历、高水平的艺者趋于老年化,人数逐步减少。特别是部分艺人因年老体衰,听力、视力及动手能力大打折扣,已不能担任技艺的演绎者,严重影响了湘西北桃源刺绣技艺传承的有效性。若不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快保护进程,做好传承工作,势必会让湘西北桃源刺绣面临失传问题,甚至使这门传统技艺走向衰亡。因此,挖掘湘西北桃源刺绣民间艺人,加强湘西北桃源刺绣技艺传播已成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比如,相关文化企业可以加派人手走访民间,向高资历、高水平的刺绣艺人请教刺绣技巧和方法。通过模仿学习这些艺人创作的高质量绣品,从中汲取技艺理论和丰富技艺经验,逐步提升产品艺术造诣,进一步解读桃源刺绣的文化内涵。又如,各新闻媒体工作者可以采访一些刺绣达人的技艺生活,通过制作新闻节目,讲述湘西北桃源刺绣的传奇故事,讲述刺绣艺人的心路历程,宣传湘西北桃源刺绣的艺术魅力,以吸引更多人的关注,提升湘西北桃源刺绣技艺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在宣传湘西北桃源刺绣文化的过程中,应该积极鼓励来自社会各方的力量建立保护湘西北桃源刺绣文化的统一战线,依托相应的社会组织、团体和个人壮大保护队伍,再借由团体组织和民间艺人的号召,吸引更多年轻人保护湘西北桃源刺绣文化。

3.3推进民间工艺保护工作

针对湘西北桃源刺绣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推进民间刺绣工艺保护工作,为其技艺发展构建良好和谐的环境是当务之急。首先,相关部门需要顺应时展趋势,深刻认识到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传播湘西北桃源刺绣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加强与各类媒体的合作,共同倡导湘西北桃源刺绣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以全面提高民众对民间刺绣工艺的传承与保护意识。依托和谐社会氛围,促进刺绣这一民俗文化得到更加广泛、更深层次的发展。其次,多个相关部门及领域应当协同作业,发挥合力效应,快速完善湘西北桃源刺绣一体化保护体系,为其健康可持续发展构建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比如,文化部门做好资料调查和文献研究工作,宣传部门做好陈列宣教及声像文献出版工作等。再次,注重湘西北桃源刺绣技艺人才的培养,建立系统化、科学化的人才培养机制。比如,在本地职业院校开设刺绣专业,通过完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建立科学化的课程体系,加强思想、知识及技能教学,快速培养出新一批素质高、能力强、品格好的刺绣艺人,为湘西北桃源刺绣文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准备。同时,成立专门的刺绣文化研究基地,深入探究刺绣技艺传承与发展问题,为湘西北桃源刺绣技艺传承及其文化发展提供动力支持。最后,重视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帮助湘西北桃源刺绣走上常归化、法制化发展道路。虽然我国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出台了许多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与法规,但没有对湘西北桃源刺绣文化等具有特性文化的内容进行甄别,使得相应的法律保护乏力,给了一些不法分子钻法律空子的可乘之机,这就需要地方政府依据已有的法律条款,制定符合本地文化发展特色的保护对策与方法,以此为湘西北桃源刺绣文化发展创造良好的空间和环境。

3.4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与旅游产业

将湘西北桃源刺绣文化放置于现代化社会发展进程中,可以发现最好的传承及保护方法是推动该技艺制品的生产化发展。也就是说,只有将湘西北桃源刺绣技艺与现代化生产力相结合,营造更大的市场空间,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才能使湘西北桃源刺绣技艺与现代生产生活相适应。虽然湘西北桃源刺绣的功能性与实用性被弱化,但其观赏性经久不衰,仍能成为桃源民间文化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突破口。通过加强桃源文化品牌包装,开发相关文化创意产业及产品,能促进湘西北桃源刺绣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比如,由翦伯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研发的“复古刺绣茶枕”,在保留代表性传统纹饰的前提下,结合茶文化对产品进行调整与设计,并探寻出降低生产成本与加强产品宣传的新方法,使该产品得到人们的高度认可,并快速在文化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从中可以看出,将传统文化、记忆与现代设计、生产力进行有机结合,对于提高群众对湘西北桃源刺绣的认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将湘西北桃源刺绣技艺引入旅游产业,可以充分借助旅游宣传优势,加强对该技艺的传承与保护。比如,在湘西北著名旅游景点中陈列高质量的绣品,使之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又如,将高质量的湘西北桃源绣品作为旅游赠品,有利于提高游客对旅游的满意度,加强其对湘西北文化的认识。总之,民俗文化的演进与发展,表现出传统与当代、现实在多个层面上的激烈碰撞,遵循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自然法则。同时,湘西北桃源刺绣工艺文化的发展不能只停留在保留传统的层面上,只有与时俱进,吸收时展精华,才能使刺绣工艺有新的突破。只有将刺绣技艺与现代化设计及生产力相结合,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和旅游产业,重塑湘西北桃源刺绣在创造技能和文化认知等方面的高度,才是振兴湘西北桃源刺绣工艺的有效途径,也是其获得光明发展的必由之路。

4结束语

在现代化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湘西北桃源刺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保护与传承工作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为了避免湘西北桃源刺绣技艺边缘化,必须认识到保护和传承湘西北桃源刺绣的重要意义,深刻认识其传承与保护现状。通过做好相关文化梳理工作,挖掘民间刺绣艺人,推进民间工艺保护工作,以及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及旅游产业,能使湘西北桃源刺绣重焕生机。

参考文献:

[1]余斌霞.桃源刺绣的艺与技[J].民艺,2020(4):99-104.

[2]叶伟平,严珞菲.桃源民间刺绣技艺的传承与发展[J].艺海,2018(6):133-137.

第2篇:刺绣艺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刺绣;教育;发展

刺绣作为一门源远流长的艺术,鼎盛时期几乎达到家家刺绣,户户女红的地步,但是,在过去,这样的手工工艺基本上是属于师徒相授,家族相传,属于非主流文化,不能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所以,历代以来,有关刺绣的教学直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松江三善堂开办“松筠女校”,设立了刺绣专科,开创了刺绣办学的先河〔1〕。而影响最大的当属清末张謇、沈寿于1914年创办的南通女工传习所,制定和完善了刺绣职业教育体系,以刺绣为专业课,同时还开设音乐、书法、绘画,均由当时著名刺绣大师及著名画家讲习。其学制为先入预科班,而后进入普通班,学制两年;二为中级班,学制四年,即本科班;三为高级班,即研究班〔2〕。类似我们现在的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而且学员综合素质非常高,使沈绣艺术得到了非常好的系统传承,造就了无数的刺绣大师。但是纵观现代的教育,手工工艺尤其是刺绣这一块,始终处于民间传承的态势。各学科大力发展的今天,手工刺绣却还维系在一个原始的阶段,尽管从业人员甚广,但素质却普遍不高。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四大名绣榜上有名,我们为什么要把它们作为遗产来保护?是因为它们自身与时代不能起头并进。但是,保护不是人为的去维护,而是要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从四大名绣的发展来看,苏绣相对来说理论体系比较完整一些,其余的湘绣、粤绣、蜀绣的相对较为落后。而苏绣刺绣体系的完善则很大程度上依赖过去刺绣学校培养的大批理论实践都很优秀的绣工。我国现在各艺术院校以及各艺术专业,鲜少有将刺绣作为一门必修专业课进行人才培养。但是,单独成立学校或者单独成立一个专业,首先是必须要有市场的需求,满足学生就业,以目前状况,这样的目标实现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作为服装学院的专业课程,我们试图将刺绣作为服装手工工艺纳入教学计划。 将手工刺绣纳入服装专业教育,从对学生的培养和专业体系的构建上来说,无论是对服装专业教育还是对手工刺绣自身的发展,无疑都是大有裨益的。

一、丰富了服装设计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学习内容

1、手工刺绣是一种锻炼耐心和手指灵活度的工种,对学生掌握服装工艺有辅助作用。

在古代,女孩子从小便学习刺绣,以练就心灵手巧之技艺。在现代,工业化大生产代替了手工技艺以后,手工刺绣这门技艺便渐渐变为了小众产业。对于刺绣涉及最多的服装来说,我们的服装专业院校一般都没有单独开设这门课程。实际上,手工刺绣对学生耐心和手指灵活度的锻炼,都非常有益。刺绣首先是进度慢,其次是活精细。我们的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对手工涉及非常少,在学习服装工艺时,普遍表现为手指灵活度不够,缺乏足够的耐心,工厂可以几个月就培养出一个熟练工,而我们大学四年都没有几个学生能够独立制作出完整的服装来,这说明我们在对学生的基础培养上存在偏差。重设计轻工艺一直是个普遍现象,造就了学生浮躁的心理和不扎实的功底。手工工艺能够从一开始就磨练出耐心和细心,为将来学习服装工艺打下基础。

2、手工刺绣涉及到图案处理和配色技巧,对服装设计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刺绣涉及到图案处理和配色技巧,对学生来说,是个小中见大的锻炼。如何把手工刺绣的内容应用到服饰中去,需要足够的设计理念来支撑。如何将刺绣图案进行最精华的提炼,如何对小片图案进行配色,以呼应服饰的搭配,做到画龙点睛,都是我们对设计类学生的一个锻炼。

3、丰富了服装设计的内容。

在传统的服饰当中,基本上可以见到衣必文绣。服饰制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刺绣工艺的展示,一件服装的精美复杂主要是体现在手工上。随着现代大工业的生产,这种耗时耗力的手工制作在成衣生产中普遍以机绣代替。而在高级定制中,能够偶尔出现手工刺绣的身影,但其价格却已经令人望而却步。说明在服装设计上,刺绣实际上能够大大提高服装设计的内涵,但要广泛运用,就必须要化繁为简适应低成本、高效率的现代化生产。

二、对手工刺绣的持续发展有极大地推动作用

1、手工刺绣的到现在为止,理论体系都不算完善,在高校作为一门学科培养,对手工刺绣自身的承前启后有莫大的帮助。高层次人才的融入,是一门技术能否持续发展的基础。传统的理论,还仅限于手工工艺技巧的传承,没有达到一个质的提升,对这个体系的研究,也只是限于个别研究的零散阶段。而一个行业整体的提升,必须要在现代教育领域中占据一角,才能与其他学科齐头并进。

2、其他学科的技术以及设计理念也可以很好的融合到刺绣中,为刺绣增添新的血液,服装作品中也可以大量的出现刺绣的踪影。 刺绣,既可以保持它的独立性,又可以为其他艺术设计锦上添花。同时,也能够产生一些对刺绣有兴趣,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能力的年轻人继续研究刺绣和发展刺绣,以传承和发扬这样一门美丽精湛的技艺。

我们服装设计的学生,都是具有很强的绘画功底,能够自行设计图案款式的专业人才,具有专业的审美观点和艺术层次,在现在的手工工艺行业是非常稀有的资源。刺绣从业人员普遍文化层次低,缺乏专业的审美观和设计理念,不能推陈出新,只能依葫芦画瓢,是妨碍手工刺绣发展的一大软肋。而手工刺绣业的迅速发展,要靠的依旧是现代的科学和技术,以及与时俱进的理念和有广阔视野,强大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技术人员,在这条路上,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还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第3篇:刺绣艺术论文范文

一、湘绣艺术特色的历史文化背景

1.楚汉文化元素

刺绣在我国拥有很长的发展历史。1958年,湖南长沙烈士公园三号木廓的楚墓中发现了楚绣,这是最早有实物可考的湖南刺绣。1982年,湖北江陵也发现了很多同一时期的楚绣。这两个地方的楚绣都采用祈福、图腾等题材,具有鲜明的楚地文化特征,体现出浪漫主义风格。

楚绣对我国汉代刺绣影响很大。1972年,湖南马王堆遗址出土了很多汉代刺绣,主要包括长寿绣、乘云绣、信期绣,另外还有一些贴羽绣、云纹绣、方棋纹绣、茱萸纹绣等,都具有鲜明的楚汉文化特色,体现出浪漫主义风格。我们看到,湘楚文化在楚绣和汉绣中留下了深刻烙印。既有写实图案,又有抽象图案,宗教文化色彩浓厚。直到今天,这种浪漫主义、神秘主义风格的楚汉文化特色仍然是湘绣的根本,对于湖南民间刺绣以及现代刺绣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2.湖湘文化元素

湖湘地区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诗人屈原则被称为“楚南风气开创者”。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直到唐代,虽然湖南当地并没有什么突出人物来传承湖湘文化,但它还是被保留下来。到了北宋时期,周敦颐运用经世致用学说,发展完善了湖湘文化,之后胡宏、胡安国建立了湖湘学派,湖湘文化开始在湖南地区广泛传播。后来,张栻又将湖湘文化传播到其他地区。经过王船山、魏源、曾国藩、左宗棠以及黄兴、等人的发展,湖湘文化逐渐达到鼎盛状态。

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湖湘文化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湖湘文化广义概念指的是在湖南地区生活的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一切极具特色的科技文化成果、物质观念、风土人情等;狭义概念指的是自古以来湖南当地原住民、不同时期的移居者共同创造的精神文化。湖湘文化基本内涵包括四点:一是勤劳勇敢的意志品质,二是心怀天下的社会责任感,三是开拓进取的改革精神,四是求真务实的实践精神。

一直以来,湘绣艺术都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体现出鲜明的湖湘文化特色。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湖南的湘绣艺人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充分发扬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创造了掺针工艺,形成了湘绣基本针法体系,还创造了独一无二的鬅毛针工艺,借助狮虎题材设计出一件件湘绣巅峰之作,充分运用两面全异绣形式,不断完善发展湘绣工艺。湘绣艺术中的湖湘文化特色主要体现在作品艺术风格上,狮虎题材的湘绣气势磅礴、豪迈奔放,这和苏绣中灵巧婉约的猫图案形成鲜明反差;还有一些大型湘绣,比如《张家界》《去安源》等,作品风格都十分豪迈大气。

3.湖南民间刺绣工艺影响

湖南民间刺绣工艺拥有悠久的历史,清朝嘉庆年间的《长沙县志》和光绪年间的《善化县志》都有湖南刺绣相关记载,当时刺绣在湖南长沙民间十分流行,但大多妇女刺绣只是供自己使用。随着湘绣逐渐走向市场化经营,农村地区很多妇女都把刺绣作为自己的副业,利用空闲时间绣花谋生。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在短短十年时间内,长沙地区就出现了40多家绣庄,湘绣工艺得到快速发展,刺绣水平不断提高,艺术风格逐渐多样化,出现不同派别,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湘绣艺术。

无论是原来的自绣自用,还是市场化经营,湖南民间刺绣工艺一直保留着浪漫、神秘的湖湘文化特色,艺术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法都带有浓厚的宗教主义色彩,体现出湖湘文化特有的浪漫情怀,形成绚丽奇幻的湘绣艺术风格。从艺术特色角度分析,湖南民间刺绣十分注重装饰效果,灵活运用不同针法,图案夸张生动,自由奔放。另外,湖南地区聚集着大量少数民族,包括苗族、白族、瑶族、侗族、土家族等,这些少数民族都十分热爱刺绣,从当地取材,绣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刺绣工艺品,极具创造性。因此,我们看到,湖南民间刺绣不仅种类繁多、题材内容丰富,而且针法技艺高超、灵活多变,艺术风格多样。无论是宗教祭祀题材的刺绣,还是祝福吉祥题材的刺绣,湘绣始终体现出楚汉文化韵味,结合人们的创新意识,展现了各族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以及审美观念。这些精神内涵对于现代湘绣艺术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二、现代湘绣艺术特色体现

1.融合绘画艺术风格

关于刺绣起源问题,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答案,人们普遍认为刺绣来源于古代“文身”。所以,刺绣从诞生起就和服装有着密切联系。清代服装的刺绣工艺可谓是“登峰造极”,各地的刺绣工艺蓬勃发展。宋代有很多用于欣赏的画绣,主要分为两种:一是模仿绘画作品的刺绣,先在绣地上画上图案,然后用针线进行刺绣;二是把刺绣和绘画结合起来,相互搭配,共同构图。这种基于国画模板的刺绣工艺后来成为湘绣的重要题材形式。所以,融合绘画艺术风格是湘绣最主要的艺术特色。

观赏性的刺绣工艺品早在我国北魏时期就已经出现,到了唐代,佛教题材的绣品大量出现,它主要采用辫子针法,还创造出了很多新针法,图案花纹更加丰富多样,质感有很大提高,进一步发展了刺绣艺术。到了宋代,我国基本形成了成熟的刺绣工艺。从明朝开始直到近代,刺绣和绘画相结合的“画绣”受到越来越多人喜爱,经过不断发展完善,绘画艺术已经融入到刺绣工艺中。这里要注意一点,“画绣”并非是简单模仿书画作品。湘绣一大特色在于“以线润色”“以针”,基于还原绘画作品要求,对其进行艺术加工,重新设计。不仅具有笔墨画的韵味,而且图案更加真实饱满,体现出刺绣艺术风格。“画绣”不仅可以把人们带入到唯美的国画意境中,又可以给予人们刺绣艺术的审美享受。近代湘绣的针法有超过200种,刺绣者熟练灵活运用这些针法,图案精美,栩栩如生,将书、画、诗、绣、金石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很好艺术表现效果。

融合绘画艺术并非单纯的模仿,湘绣基于绘画艺术形式,对刺绣作品进行创新改造。宁乡画家杨世焯自己开办绣庄,传承发扬湖南民间刺绣工艺,将传统国画元素融入到刺绣创作中。之后,又有很多书法家、画家、诗人参与到湘绣艺术创作中,逐渐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湘绣工艺,成为我国的“四大名绣”。

湘绣创作过程中,除了题材创新外,还对构图设计、针法技艺等进行了创新。湘绣艺术除了保留传统题材外,还积极挖掘新题材。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湘绣工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湘绣研究所开发出很多新刺绣形式,像楚锦、蜡染绣、灯光立体绣等,把传统元素融入到现代设计中,将艺术和科技完美融合;一直以来,为表现不同题材内容,湘绣在针法技艺方面努力创新,从最开始的掺针针法,再到后来的鬅毛针针法、两面全异针法,都体现出湘绣的创新发展。特别是两面全异绣的构图设计和题材内容表现得尤为突出。像湘绣大师黄淬锋把中国传统对联形式运用到刺绣创作中,来深化主题思想,增强艺术表现力。目前,这种设计在两面全异绣中十分常见。

所以,作为我国民间传统工艺的代表,湘绣逐渐从原生态民间工艺形式转变为基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画绣”形式,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刺绣艺术,不仅具有很强观赏性,而且运用不同针法、线条来设计图案,表现艺术题材,可以给予人们独特的艺术审美享受。

2.不同特色的针法

湘绣是一种利用针线进行艺术创作的工艺,针法和色线是湘绣的灵魂。一切湘绣艺术都是建立在不同针法、色线灵活运用和不断变化基础上的。如果不能很好运用针法、色线,就不能创作出成功的湘绣作品。湘绣针法种类繁多,千变万化,传统针法共有72种,分为五类,即平绣、织绣、网绣、扭绣和结绣。

掺针是湘绣的基本针法,之后又发展形成乱掺针、毛针等。掺针针法最早出现在晚清时期,由李仪首先创立,它用比头发还细的丝线,在颜色交替的位置留出一定空隙,然后用不同长度的针脚把各种颜色的丝线掺缝进去。这是湘绣发展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创新,自此以后,湘绣便成为我国的“四大名绣”。后来,胡莲仙将掺针针法传给徒弟,并不断推广普及,把苏绣中的齐掺针改造成乱掺针,使得湘绣图案颜色转化更加自然,生动形象,将绘画技巧运用到刺绣创作中。

湘绣通过运用不同针法起到不同艺术表现效果。在狮虎题材湘绣中,通常采用掺针针法。而在绣狮虎皮毛时,会用到鬅毛针法,表现皮毛质感和花纹;在绣眼睛时,会用到游针针法,表现清澈明亮的狮虎眼睛;另外,在绣花草树木时,通常采用拗掺针法;绣羽毛、花瓣时,通常采用挖掺针法;绣人物时,通常采用直掺针法;绣天空、风景时,通常采用横掺针法等等。掺针针法广泛应用于各种湘绣作品中。通过灵活运用不同掺针针法,湘绣形成了不同艺术风格,使得颜色转换更加自然,图案更加生动形象。

另外,湘绣中还会用到织针、网针进行装饰,以及打子、盘金等其他针法。这些针法都是从湖南民间刺绣工艺中发展而来的,和掺针针法相比,其特点在于能够起到很好装饰效果,带给人强烈视觉感官体验。比如,湘绣研究所在1987年创作的大型两面刺绣作品《唐人打马球·战国编钟舞》,综合运用了多种针法,包括打子、梳子、平绣盘金、瓦行织等,搭配刺绣的平面装饰,从整体上看,刺绣表面并非采用单纯的图案装饰,而将写实、典雅的绘画风格融入其中。无论是在设计上,还是创作上,这件刺绣作品都称得上是精品,充分体现了湘绣针法艺术美感,改变过去单调的装饰针法,增强艺术表现力。所以,不同针法运用是湘绣艺术创作的前提,它可以带给人们奇幻的视觉体验。

3.极具特色的颜色、材质

刺绣作品是由不同材料组成的,作品材质会对艺术风格造成影响。湘绣中主要用到绣线和底料。从晚清开始,湘绣的丝线一直都采用产自湖北河湖、沙溶地区的丝线绞线,主要包括花线、挑花线、织花线、金银线、绒线等。底料上采用不同绣线,其表现效果也会存在差异。花线在湘绣中运用较多,其质地强韧、紧密,纤维精细剔透,光滑柔软,可以均匀平整的绣在底料上,上色以后没有痕迹。湘绣中的花线往往要用劈丝技术进行处理,形成2开、4开、8开、16开不同规格,有的花线直径只有头发的四分之一。经过劈丝处理后,丝线色泽更加鲜明,更好满足刺绣需要,可以颜色渐变,实现明暗自然过渡,突出内容主题,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刺绣者可以利用丝线自由描绘,更加灵活多变。现代湘绣不仅保留了传统绣线,为表现新题材,有时候还会采用麻线、棉线,营造一种粗犷、淳朴的感觉。像湘绣研究所创作的楚锦绣就是用麻线缝制的。金银线在早期湘绣中应用较多,其特点是装饰华丽鲜艳。在观赏性刺绣出现以后,金银线就逐渐很少在湘绣中使用。湘绣底料种类繁多,包括丝、绢、棉、麻、尼龙等。考虑到题材内容和针法不同,底料的呈现效果也会存在差异。像丝、绢、绸、缎这些呈现效果华丽的底料,通常用于雍容华贵的服饰。如果是观赏性刺绣,我们必须根据题材内容来选择相应的底料。像金鱼图案一般采用密度较大的真丝绡,表现出尼龙绡那种透明轻薄的感觉,营造出鱼在水中游的效果;运用打点、戳纱针法,如果要按照格子来绘制几何图案,就要选择带有格子图案的纱料等。同时,透明纱刺绣法在湘绣中也很早就开始使用,其代表作品是两面刺绣《金鱼》。自此以后,湘绣材料不断改革创新,透明纱被广泛应用于两面刺绣、异色刺绣以及两面全异刺绣,用来搭配表现主题,达到良好艺术效果。

千百年来,尽管布、锦、缎等一直都是湘绣的主要材料,但在最近几年,随着科技进步发展,很多新材料也开始用于湘绣工艺,湘绣工艺品更加精致高雅,同时也推动了工艺技术革新。人们积极探索尝试,从原来的丝、绸、锦、缎到化纤、麻、纱、土布等,刺绣材料日益风格。尤其在开发楚锦过程中,摆脱传统湘绣模式束缚,大胆尝试运用少数民族的土布材料,用棉麻表现出粗犷、质朴感觉,体现楚锦的浪漫主义风格。

刺绣艺术特点,概括起来就是“以针,以纤素代纸,以丝绒代色”。随着掺针针法的形成,湘绣创作工艺技巧更加丰富多样、灵活多变,和苏绣相比,湘绣色彩显然更加多元化。湘绣艺人巧妙运用各种花线、针法,搭配不同材质,形成极具地方特色的刺绣艺术风格,湘绣也由此成为我国的“四大名绣”。

第4篇:刺绣艺术论文范文

顾绣形成于明代万历、天启、崇祯年间,至今流传近400余年,是最富上海本土文化特色的民间刺绣艺术流派,也是江南刺绣的杰出代表。

顾绣,俗称“画绣”,由明嘉靖三十八年松江府进士顾名世家族的女性眷属创造、发展和推广,形成了把松江画派画理风格融入刺绣技艺、画绣结合的艺术特点,成为有别于日用工艺的纯观赏艺术品,对后世江南、乃至中国刺绣的发展影响深远。

顾绣创始人,为顾名世长子顾汇海之妾缪氏,历来史籍都称其佚名,生卒年月不可考。但据今天有的学者考证,其名“液”,吴人,少时寄养于田姓人家,随田女学绣,并经常为田女代绣官用绣件。缪氏入士大夫家庭后,所见名人字画渐多,眼界顿开,遂尝试以绣艺描摹字画,开了“画绣”之先河。清嘉庆《松江府志》载:“上海顾汇海之妾刺绣极巧,所绣人物、花卉,气韵生动,字亦有法,得其手制者无不珍袭之,此顾绣之始也。”

顾氏女性中,绣艺最高、最具代表性的为略迟于缪氏的韩希孟。韩氏为顾名世次孙媳,生卒年代亦不可考。其精通六法、擅工画花卉,以20年艰辛,潜心“画绣”,能真切地传递松江画派的意趣,达到与国画几可乱真的境地,并创立了用针法表现透视法则和素描关系的“写生绣法”。

这两位顾氏外姓妇女都曾在绣品上镌用“武陵绣史”印章,据清嘉庆十八年反映吴地顾氏十八支汇编的《武陵[顾氏]宗谱》,“武陵”乃顾姓郡望名号,顾绣便由此得名,后遂称于世。

顾绣技艺受到松江府董其昌等一大批文人学士的重视和支持,历经明万历、天启、崇祯三朝20余年磨砺,渐趋成熟。

董其昌乃明代中晚季著名松江画派文人画领军人物,是“画绣”宗旨的倡导者和实践指导者,去世前五年竟三次为顾绣题款,叹为“精工夺巧,同侪不能望其项背……望之似书画,当行家迫察之,乃知为女红者,人巧极天功,奇矣!”对顾绣艺术作了权威性评价,开启了当时人认识顾绣艺术价值的目光。

崇祯《松江县志》称:“顾绣斗方作花鸟,香囊作人物,刻划精巧,为他郡所未有。”顾绣在江南地区声望无人可及。

明末,顾氏家道中落,顾绣由家族冠名的绣艺流派脱离士大夫家庭进入民间。顾名世曾孙女顾兰玉,绣艺得自缪韩亲传,但年轻早寡,独自养育一岁幼子,流落松江民间,为生计设帐授徒。清嘉庆《松江府志》载其:“工针黹,设幔授徒,女弟子咸来就学,时人亦目之为顾绣。顾绣针法外传,顾绣之名震溢天下。”自此,顾绣栖身于松江的九峰三泖之间,民间妇女争相传习,迅速传入四面八方,苏、宁、杭、湘、蜀等地刺绣术受其影响颇深。顾名世因家族女性群体的杰出成就,也被江南绣业界尊为绣祖。

清道光年间,松江民间依然活跃一些顾绣名家。松江人丁佩,女,精于刺绣,通于画理,所著《绣谱》不啻一部顾绣文化专著。丁佩被誉为对顾绣是“心知其妙而能言其所妙者”。

顾绣蜚声海内外,清《阅世篇》曰:“……后以凡仿效者皆称顾绣,绣品肆亦竟以顾绣相称榜,凡苏属之绣几无不以顾绣名矣。”顾绣之专称已成江南刺绣之“通名”,大有无绣不姓顾之势。

但“画绣”乃民间绣艺与士大夫文化结合的产物,一旦离开松江画派的土壤,失其精髓而得其技者,大多由纯观赏性艺术珍品变为日用工艺。随着顾氏后继无人,顾绣之名虽盛而“画绣”真谛却在上海绝迹。

然而,士大夫阶层中却不乏对顾绣价值的理解和挚爱者。清末民初,南通名人张骞、苏属顾绣名家沈寿,兴办著名顾绣学校“女红传习所”,稍后,松江慈善机构“全节堂”设立“松筠女子职业学校”,开设顾绣班,通过校际师资、教学交流,教育传承成为顾绣返传回松江的渠道。当时顾绣班中的一位女学生戴明教,半个世纪后成了明代顾绣在松江的传人。

戴明教,松江人,1922年生,自幼随姑母学绣;稍长,师从松筠女校中南通宋姓女教师,得传顾绣真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戴明教从业于松江城厢镇街道刺绣社。

《松江县工业志》(上海科技出版社,1989年):“1972年发出‘挖掘传统工艺美术品’号召后,松江工艺品厂热烈响应,聘请了顾绣真传艺人戴明教授徒传艺,恢复顾绣生产……使具有400年历史的传统工艺美术品――顾绣,在松江重新问世。”

年届50的戴明教口传身教,10多位弟子成为顾绣的新生代传人。戴明教女士传承松江顾绣技艺、维系松江与顾绣的人脉。经原上海工艺美术学校校长朱孝岳、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史论教授陈麦考证鉴定,戴明教的学艺经历和她的师承关系,反映了明代顾绣以曲折的途径,传承到她手中,再由她毕生的研究和传播,发展为今天松江顾绣的过程;从民间文化传承的角度看,戴明教被社会认同是上海明代顾绣的传承人。

松江顾绣在20多年中创作了500多幅作品,远销2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十一幅被松江博物馆作为文物珍品收藏。顾绣于1978年被上海市手工业局命名为“上海顾绣”的品牌,松江也成为顾绣新的生产中心和传承地。1983年8月,戴明教写成技术专著《顾绣针法初探》。

1987年5月,松江博物馆举行《顾绣艺术展览》,展出72件新作并进行现场表演;同年移往 “上海首届国际艺术节”续展。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中央电视台等各媒体都对顾绣的恢复给予了大量报导。松江顾绣多次应邀赴国外进行绣艺表演。顾绣经历了复苏和高峰期。

但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松江顾绣在经济体制结构调整中又面临困境,1998年松江工艺品厂解散,在当时区委宣传部主要领导关注下,一家效益较好的民营企业接纳了松江顾绣,使其生命延续至今。2002年,一个“顾绣班”于松江大江职业学校中建立,11名学员结业留厂。但松江顾绣的生存仍非常艰难,亟需获得国家保护。

二、顾绣的艺术和技术特征

顾绣的表现形式为“画绣”,其成就首先体现于有别其他绣派的绣艺。 顾绣绣艺的特征可以分为“技”和“艺”两个方面。不同的历史时期,“技”和“艺”的内容亦有所不同,但技艺内涵和追求,却历经400余年而如一。(一)顾绣的艺术特征:

1、明代顾绣以“画绣”著称,得名于董其昌“望之似书画,当行家迫察之,乃知为女红者”句,专以描摹元明名人字画,尤擅山水、人物、花卉、花鸟。

2、创作者本人须具备相当的文化艺术功底,尤其是较好的中国古典诗词和书画素养;

3、以松江画派画理为刺绣指导,提倡画绣合一,然不唯以模仿为目的;既以书画审美观要求绣品,又刻意用绣艺真切地传递书画的水墨神韵;“画绣”的最高境界乃追求意境,是艺术再创作。清丁佩《绣谱》所说:“绣近于文,可以文品之高下衡之;绣近于画,可以画理之深浅评之。”是对画绣最透彻的理论概括。

4、创造了适应“画绣”制作需要的“写生绣法”,即以不同的针法表现山远水近的透视法则、人物肌理明暗的素描关系,为清末民初苏属顾绣中仿真绣法之前驱。

5、戴明教总结了前人从无涉及的“画”与“绣”的关系:“顾绣纷从画出,绣夺画工,画为绣用;画以绣传,画绣双绝,允称极品。故绣工应以画绣俱能为上乘,等而下之,亦应粗知画理,浅窥画意,绣时方得不失画神。反之,画工亦应稍明绣事,略悟刺绣之表现手法和能力,使绣工有所循。……是故画有所长,绣有所短;绣有所长,画亦有所短。相知始能相辅,相辅方得相成。”

6、戴明教把松江顾绣的艺术特点,归纳为“风格典雅、色泽古朴、亦画亦绣、有如晕染、气韵生动、自然浑成”二十四个字,丰富了“画绣”的理论和实践。

(二)顾绣的技术特征:

顾绣以针、线、织物、色彩为材料,运用艺术构思,采用一定的绣艺技法,形成了独特的“画绣”风格和特色,以表现创作者的主观意识。

关于明代顾绣技术的记叙,散见于历代文献之中,《顾绣考》称:“擘丝细过于发,而针如毫,配色则亦有秘传,故能点染成文……” 韩希孟丈夫顾寿潜有 “寒暑风雨冥晦”停针不绣的记载,当时科技水平所限,线、料、色、光易受气候、光照、温度、湿度影响,可见制作要求之严格。

顾绣古今工艺均有选稿、用料、用针、用线四个步骤:

选稿:多以宋元名画为粉本,现代也选用中外名画。

用料:明清多用凌、绢、罗、缎之类,现代采用复丝塔夫绸、素库缎、软缎、尼龙等,并根据需要染色,色泽有米色、浅灰色、浅豆沙色、浅古铜色、白色等,根据绣面需要而定。

用针:明代靠人工磨砺而成。现代工业技术进步、钢质超过以往,纤细度以12号针为最细,长25毫米,直径0.3毫米,针孔长0.3毫米,宽0.2毫米,针迹无边痕,平滑如纸;戴明教集针法大成,又自创散针、套针、滚针三种针法,更擅表现水墨韵味。

用线:现用蚕丝线,俗称“擘花线”,质量与古代基本相同;明代擘丝比现代粗,至多为三十二分之一,现代可擘至四十八分之一;配色明代“点染成文”,针难及之处,以色续之,现代新创“绣后点染、设色不绣”之法;色级、色阶上已胜过古代,总共有1500余个色号;如以头发代线,称“发绣。”

三、顾绣的诞生土壤

顾绣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乃历史缘由、文化内涵、地域人文环境、家族背景、个人素养以及社会认同诸因素共同催生的结果。

上海自元代黄道婆革新棉纺技术、推广棉花种植以来,松江号称“衣被天下”,盛行缂丝工艺,松江妇女朱克柔的缂丝闻名海内,人称“北有定州,南有华亭”,织绣也甚为普遍。明代朱元璋定都应天(南京),颁令“衣冠悉如汉唐制”,在江南专设皇室刺绣机构,一处房屋即百余间、绣工常达六七百人。苏、松、常、太一带农村,家家养蚕、户户刺绣;江南女儿在闺阁中常以女红为乐事,民间绣女人才辈出,顾绣便应运而生,但孕诞顾绣的却是松江的地域文化。

400年前,“上海”仅是松江府管辖下的一个边缘小邑,府治所在地松江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种地域渊源对文化的影响,并未因后来行政区域的变更而割断,松江历来就被看成是上海历史文化的发祥地。

松江自古为“文秀之乡”,是江南著名书画艺术文化名城。三国魏晋时期的陆机,誉为中国古代名人书法第一家;元代曾寓居松江的赵孟为楷书四大家之一;后有杨维桢的“铁崖体”,沈度、沈粲兄弟的“台阁体”,徐霖的“篆体”并称雄于世;明季董其昌的“董书”与画名震天下。与顾绣同期活跃于明季后叶的松江画派,以董其昌为领军人物,集合着“华亭派”、“云间派”、“苏松派”的实力,这一批士大夫或隐逸文人,注重摹仿古人,追求以画托情,简言之,即把绘画看成纯粹个人情感的寄托。松江画派将文人画推向中国画坛最高峰,纵横数百年,构成了松江的地域文化精髓,对后世乃至海上画派的形成影响深远。

顾氏家族男子与松江文化名人们交往甚密。顾名世长子顾汇海与董其昌时有诗文往来;韩希孟丈夫顾寿潜为董其昌弟子,韩氏亦师从学画,董其昌云“韩媛之绣……山水师予,而人物花卉尤擅……”,即表明了这层师承关系。顾绣深受松江画派熏陶,可谓没有松江文化就没有顾绣。

明代顾绣现存传世最早的作品,公认出于缪氏之手的《东山图》,即有董其昌题款,时为明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董其昌76岁,距其卒世仅5年)。后董其昌又分别于崇桢七年、崇桢九年两次为韩希孟题款。董其昌官居礼部尚书,何以竟在生命的最后五年中三次为顾绣题款?中国最古老的史藉、十三经之一《尚书》,即有“舜始作绣”的记载,史称“十二衮服”,蒙着浓重的庙堂色彩,向来崇尚庙堂文化的士大夫文人自然都视为正统;其次,顾绣名绣实画,符合士大夫文人以“琴棋诗画”修心养性的礼教观念;顾绣又与松江画派主张师古的画理画风相吻合,被松江画派视为是松江文人画的延伸,韩希孟的艺术成就使他推崇备至,董其昌才欣然命笔:“绣彩绚丽,良丝点染,精工夺巧,同侪不能望其项背……君子观此册,有过于黄荃父子之写生。望之似书画,当行家迫察之,乃知为女红者,人巧极天功,奇矣!”

董其昌不仅是“画绣”的倡导者,还是实践的指导者。不言而喻,顾绣搏动着松江历史文化的“人脉”与“文脉”,是民间刺绣术与士大夫文化联姻的产物。

四、顾绣的历史作用和主要价值

顾绣的精髓不仅在擘丝、配色、针法三绝,更在理念与文化价值上对传统的超越。

(一)顾绣的历史作用表现于四个方面:

其一、中国刺绣术绵延至明代,集针法之大成,擘丝染线工艺大体成熟,发绣等特殊技艺亦已产生,但顾绣先开融画理入绣之风气,又提倡仿古人、制造化(自然)的艺术趣向,“不是写生画,胜似写生画。”

其二,顾绣之前数千年,针刺绣品一直停滞于君权等级标志、宗教用品、日用工艺的功能层面,顾绣却真正转化为纯观赏性艺术品,拓展了刺绣术的应用领域。

其三、历朝对刺绣者个人素质并不强调,顾绣则凝聚了绣家的学向、修养、以及对绣品所怀有的高尚情趣,后世重视刺绣者艺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也自顾绣始。

其四、绣制者对刺绣虔敬痴迷,大寒大暑不绣、阴晦天气不绣、风雨时不绣;要拣风和日丽,鸟语花香之时,掂香祝告后方动针开绣,类似于举子下场、官员拜印等相关文化仪式,成为顾绣文化的内涵之一。丁佩《绣谱•择地》对刺绣环境提出“闲、静、明、洁”的要求,更把这一内涵理论化,所反映的都是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

其五,韩希孟丈夫顾寿潜曾于崇祯甲戌仲冬(1634年),记述妻子的创作过程:“……廿年来,海内所以珍袭吾家绣迹者,侔于鸡林价重,而赝鼎余光,犹堪令百里地无寒女之叹。”文中“廿年来”三字表明早于20年前的公元1614年,顾绣已经形成――时为明万历年间。假设韩氏18岁出阁,婚后立即从事顾绣活动,此时该38岁,已半老徐娘,为顾绣付出了半生心血。然“海内珍袭、百里仿效”八字,则描绘了整个长江三角洲刺绣业都伴随顾绣进步繁荣的情景,此乃顾绣对中华刺绣事业的贡献。

综观世界优秀民间工艺的现状,一是消亡失传;二是迎合市场变成商品;三是维护历史原貌,继承传统工艺制作特色。松江顾绣属于第三种情况。

(二)松江顾绣的历史价值在于:

1、与明代顾绣一脉相承,延续了传承香火,使上海本土的珍贵民间手工技艺得以重新恢复。顾绣包含江南民间刺绣术和士大夫文化两大内涵。赋予顾绣艺术灵魂的是松江画派文人画画理。董其昌和戴明教乃联结松江与顾绣的两条文化钮结,任何其他因素都改变不了顾绣与松江的地域渊源关系。

2、顾绣先后曾有多种别名,“韩媛绣”、“韩氏女红”以作者视角得之,“写生绣”为揄扬技法而生,“露香园顾绣”则从园林得名,唯有“画绣”是顾绣特征最准确的概括,继承顾绣的“画绣”定位,保持“画绣”典雅古朴的风格神韵,即维护了顾绣的精髓。

3、坚持以手工绣艺绘制,不迎合时尚商品潮流,不盲从规模化、程式化,并形成了适应“画绣”需求的工艺制作标准,维护了民间手工技艺的原生面貌,使绣艺获得恒久的生命。

4、坚持追求完美的创作态度,艺师艺龄受视力影响,创作高峰时段平均在20―60岁之间,每人毕生只能绣几十幅,当代国际上也只有少数杰出艺人能够如此。

5、明代顾绣没有留下任何理论或技术著作,但松江顾绣艺师有自己的著述,尤其涉及“画绣”的“画”与“绣”、绣工与画师关系的阐述,是研究顾绣的重要资料,丰富了松江顾绣的理论和实践。

6、历代传人寥寥可数,但松江顾绣30年来传人谱系已达20余人,超过历史增长比例;新一代绣工接受现代专门艺术教育,为进一步复兴顾绣提供了人才和素质准备。

7、松江是顾绣的生产中心和传承地;尤其是在当代,松江在顾绣的历史长河中,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意义。

第5篇:刺绣艺术论文范文

沈寿(1874―1921)苏州吴县人,原名云芝,号天香阁主,字雪君,晚号雪h。父亲沈椿经营文物古董,母亲宋氏擅刺绣,从小受江南绣乡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沈寿七八岁便向姐姐沈立学绣,年益增,艺益精,十五六岁时绣品已在苏州小有名气。二十岁时沈寿与客寓苏州的绍兴才子余觉(名冰臣,又名兆熊)结婚,余觉擅书画,常常就着绣棚指点绣稿讲解绘画原理,评析作品意境,并亲自绘制绣稿,使沈寿绣艺大进,作品风格也从民间一般绣稿逐渐向文人书画过渡,强调绣品意境和艺术风格。

沈寿的刺绣从艺术风格上可分为两个不同的时期,从学绣开始到赴日本考察前,为典型的苏绣风格,绣品无论是在用线的精细还是针法的处理、配色的调和等方面都完全体现了苏绣的艺术魅力。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八仙上寿图》通景屏、《无量寿佛图》、《罗汉图》、《花鸟四屏条》等。其中《八仙上寿图》通景屏和《无量寿佛图》两件作品是余沈夫妇合作,为慈禧太后70岁祝寿而绣,得到太后的赏识,被授予四等商勋,并赐书“福”“寿”两字赠余沈夫妇,云芝改名为寿。清代农工商部还特设立绣工科,任命沈寿为总教习,余觉为总管。

1905年余沈夫妇受清政府委派,赴日本考察刺绣艺术,此行对沈寿的刺绣艺术风格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形成了她独创的艺术风格。赴日本考察美术教育历时三个多月,遍游东洋,使沈寿开拓了眼界,接触到西方油画、铅画等西画风格,大受启发。回国后,沈寿对苏绣进行了大胆创新,运用传统的苏绣刺绣针法,融入日本美术绣的用针方法,采用欧洲油画的用光用色原理,创作出极具代表性并对中国传统刺绣产生了深远影响的“美术绣”即“仿真绣”。

沈寿的第一幅仿真绣作品是1910年完成的《意大利皇后像》,作品以意大利皇后爱丽娜为蓝本绣制,神情逼真地刻画了意后雍容华贵的形象。绣品由清政府选送参加在意大利举行的万国博览会,获“至大荣誉最高级之卓越奖凭”。清政府将此绣赠送给意大利皇后,意皇致信盛赞中国艺术,并回赠沈寿带有皇家徽号的钻石金表表示感谢。

沈寿对中国刺绣艺术不仅在于技法和针法上的创新,同时,她还将旧时闺房女红推广普及。她有感于西方教学的理念,先后在北京绣工科授绣,在天津创办“自立女子传习所”,在苏州创立“同立绣校”,她借鉴日本办学的方式,改变中国传统的家传或师傅带徒弟的授艺方式,采用集体上课,画绣相辅、技艺课与艺术课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开创现代刺绣教学之先河。1914年沈寿应张謇先生之邀来南通创办女工传习所。沈寿得到张謇先生的大力扶持,依托女工传习所,进一步完善了教学体系,设置了刺绣普通班、刺绣美术班、刺绣研究班三种学制,分别教授花卉、翎毛、山水、仕女、肖像和油画的刺绣。除刺绣专业课外,同时还开设了国画、国文、体育、音乐、书法等相关课程,并配备专业老师及名家授课,沈寿在教授刺绣时,还结合美术原理讲解用针用线技法,提高她们的艺术修养。在沈寿和其姐沈立的倾心努力下,女工传习所培养造就了一批高素质的刺绣人才,极大地推动了传统刺绣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闻名绣艺界的旷世神绣《耶稣像》完稿于1915年,沈寿耗时两年多才完成。此绣像高53.34厘米,宽38.1厘米,呈椭圆形。作品完成后被送往美国参加在巴拿马举办的世界艺术博览会,作品震惊国际艺坛,荣获一等奖。《耶稣像》以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画家琪杜・雷尼的油画《荆棘冠冕》为绣稿,绣的是耶稣头戴荆棘被钉在十字架上殉难时的瞬间。绣稿由颜文木梁先生设计(颜先生是我国早期引进西洋画方法的教育家之一),将油画原稿放大,再描到绣料上。绣像中的耶稣头戴蒺藜,脸向上微仰,两眼上翻,血迹披额,神情忧戚悲壮。为了表现欧洲油画艺术的用光用色,沈寿用细密的丝线、多变的针法,采用独创的旋针,结合施针、散针、虚针等针法的巧妙运用,创作了这幅旷世神绣。其特点是按自然物的旋转形状绣制,绣制的头发与胡须松软自然。面部、脖颈辅底采用旋针,使人物面部立体感强,肤质逼真。耶稣头上的光环,采用虚针、散针、旋针并用,虚虚实实散发出神秘的光韵。为了体现光环丰富自然的色彩,还采用多种色线合一股进行绣制。眼部采用秘针、旋针及辅助针法,按眼珠的形状表情绣制,针法上虚实结合,最精妙处是瞳孔处留白不绣,利用绣地的白色表现眼球的高光,使得面部层次更为丰富。沈寿对针法和色彩的深刻理解和巧妙运用使绣制出来的作品颜色自然、和顺、丰富,表情传神,使人震撼。《耶稣像》现藏于南京博物院。作品历经90余年,还散发着自然的光晕,我们甚至都能感受到耶稣的自然肤质。

现珍藏于南通博物苑的《蛤蜊图》也是沈寿的一幅精致作品。此作品以素描蛤蜊图为绣稿,绣有大小蛤蜊6个,采用了缠针、施针、滚针等多种针法,通过明暗对比,逼真地表现了蛤蜊的质感,特别是在大蛤蜊的高光部分留出缎子绣底,巧写地衬托出蛤蜊的光亮质感,底部颜色用浅棕色烘染而成。作品左下方题“沈寿”名款,绣“雪君”朱文方印,右下角绣“姓名长在御屏风”白文方印。观音像是沈寿绣品中的重要题材,现存于南通博物苑的《古观音像》由沈寿绣制,上部有张謇题字。此绣品是摹清代画家陈洪绶所作德王观音像而绣制。绣品下方为一手拄长E、驼背的老妪,双眼有神地凝视着远方,这是佛经上所描述的观世音菩萨呈现的特殊扮相,谓“德王观音”。绣品分别采用旋针、长短针、平针、斜缠针等仿真绣技法绣制。绣品上部是张謇亲书的一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和题款,字字珠玑、笔力遒劲,沈寿以黑丝线精心绣成,极好地表现了张謇深厚的书法功底,她以刺绣的语言再现了我国传统书画艺术的精髓,体现了仿真绣的艺术魅力。

从1916年起至1919年,沈寿完成了她生前最后一幅杰作――《女优倍克像》,绣制的是当时美国当红明星倍克。沈寿运用传统的羼针、双套针、虚实针等结合旋针,以几套黑灰白线,根据明暗层次运针配色。口角、眼睛、发际等细微之处精心落针,传神地再现了人物表情。倍克那细腻的肌肤、蓬松的卷发、蝉翼般的纱裙绣制得惟妙惟肖,富有质感与动感。传统苏绣的“平、齐、细、密、匀、顺、和、光”的特点与仿真绣生动逼真的特色在此作品中进行了完美的结合。

沈寿一生热爱刺绣,全身心地投入到艺术创作中,勤诲无倦,不幸积劳成疾。为传承其绣艺,她将自己一生从艺的实践经验以及传统针法进行了归类、总结和研究,由她口述,张謇先生执笔,手录完成了《雪h绣谱》,这是我国第一部具有理论性、系统性的刺绣专著,1920年由南通翰墨林书局出版发行。《雪h绣谱》全书共分八章:绣备、绣引、绣要、针法、绣品、绣德、绣节、绣通。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阐述了刺绣制作中的要点,对刺绣工艺技法做了深刻的研究,在用针方面创造了“旋针”,扩展了虚针、套针、施针的应用范围,吸收了日本绣技法,发展了“肉入针”,并根据我国传统针法,研究、总结出18种针法,填补了刺绣针法研究空白。在长期的“潜神凝思”专心致志地研究中,终于“以新意运旧法,渐有得”,成功地研绣出“仿真绣”,达到“凡能入吾目,无不能入吾绣”的高度境界。在刺绣的色、光、线的运用方面,悟出了7种基本线色可分可合,“色之用无定”、“针之用无定”的辩证关系。绣谱中沈寿首次在理论上研究西洋油画的光与影在中国刺绣上的运用,对其独创的仿真绣艺术在理论上进行研究,阐述了仿真绣艺术特色,为后人研究、传承、发扬中国刺绣艺术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

沈寿那精湛的刺绣技艺在当时的刺绣界是独树一帜的,沈寿将中国的刺绣艺术开创到一个新的时代,并由中国第一所刺绣艺术学校“南通女工传习所”发扬、传承。沈寿1914年到南通,直至1921年6月去世,在南通8年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刺绣人才,女工传习所第一批学员有:宋金龄、刘采繁、宋冯、孙慧基、王坚、沈雪芬、孙洁秋、孙一琪。自女工传习所成立以来,在沈寿及其姐沈立等教师的倾心努力下,传习所自身培养的刺绣艺人成长起来,一时南通绣品日见繁荣,人才辈出。有些学员来自上海、安徽、浙江、湖南、广东等地,毕业后大都回原籍从艺,传播刺绣技艺。江苏苏州、无锡、常熟、丹阳等地学员,学成后分别在当地创办了刺绣传习所、绣工科、绣工会等开展授绣,仿真绣随之在这些地区传播。为进一步扩大影响,张謇先生又亲自筹划成立了“南通绣织局”,沈寿任局长,在上海、美国纽约、意大利都灵、法国等地设立分部和推销点,销售南通刺绣。

历经多年沧桑,南通博物苑收藏有较丰富的早期女工传习所学员刺绣作品,其中第一批学员的作品有宋金龄的《乘莲观音像》、《西方三圣像》;刘采繁的《鱼蓝观音像》;孙慧基的《观音五十三参第八现之相》;王坚的《观音五十三参第四十四现之相》,孙洁秋的《观音背坐相》,以及宋金龄、孙慧基等合作绣制的《花卉屏条》。孙慧基,字克明,她绣制的《观音五十三参第八现之相》是一个水月观音坐像,在万籁俱寂之夜,静坐于岩石上,默默地注视着水中的月亮,整个画面显得宁静、安逸。绣者根据作品的需要,运用灵活多变的针法表现画面的结构、造型,使绣品栩栩如生,富有灵气。

在众多仿真绣藏品中,这些传承人所绣的杰出作品主要的:《老夫人像》、《夕阳返照图》、《奉天牧羊图》等。《老夫人像》是1922年女工传习所早期学员张慕韩为友人之母绣制的一幅人物肖像作品,作品绣制得异常精细,给人庄重、大方的感觉。可以看出绣者具有良好的美术功底,整幅作品细腻、平滑,人物脸部明暗处理得当,立体感强,人物神态也绣制出来了。

《奉天牧羊图》李群秀绣制,李群秀为女工传习所早期学员,由沈寿监制。作品描绘了郊外溪边放牧的场景。溪边一群丰肥的羊儿悠闲地吃草、嬉戏,牧羊人则静静地守候其旁,绣面充满安静、祥和的氛围。此作最具特色的是针法的运用,绣者根据表现对象肌理的变化不断地调整平针的丝路,用虚实针施于平针之上表现羊皮毛的质感,灵活而又多变,传统平针针法被赋予新的刺绣语言。表现物象的结构、造型则灵活运用光景明暗技法加以表现,富有立体感。平针、虚实针、散套针等多种针法的灵活运用,使草、地、树木等景致栩栩如生,每只羊儿也都显得那样的丰肥、生动而富有灵气。《夕阳返照图》由女工传习所早期学员张淑德绣制,沈寿监制。绣品描绘了夕阳映照下的山谷、林泉的美丽景致。落日的余辉散发着淡淡的红晕,宁静而又神秘。林中细语呢喃,溪水涓涓流淌。作品将西洋油画、摄影中的光影、色彩技法运用到刺绣艺术中,针法上采用平针散套,并灵活运用变化丝路和走向来表现不同的树木、山石、流水。丝线的自然光泽也带来不同的艺术效果;画面生动精致,立体感强,将仿真绣的用光、用色、用针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6篇:刺绣艺术论文范文

尺寸方圆,锦绣文章

刺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刺绣与养蚕、缫丝分不开,所以刺绣又称丝绣。据《尚书》记载:四千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绣”。另在《诗经》中也有“素衣朱绣”的描绘。宋代以后崇尚刺绣服装,后逐渐在民间广泛流行。促使了中国丝绣工艺的发展。

因刺绣多为妇女所作,故又名“女红”。中国广大劳动妇女,在传统的针织缝补基础上,充分发挥了她们心灵手巧的艺术才能,在经济实惠的绸缎布帛上穿针引线,绣出种种质朴的造型和鲜艳的色彩,把一种日常的妇女手工活穿引到神奇瑰丽的艺术殿堂之上。刺绣是实用和审美的结合,因为地域性的差异,我国的刺绣先后产生了苏绣、粤绣、湘绣、蜀绣,号称“四大名绣”。此外还有顾绣、京绣、瓯绣、鲁绣、闽绣、汴绣、汉绣和苗绣等,都各具风格,沿传迄今,历久不衰。

中国的刺绣艺术历史悠久,早在远古时代,就伴随着玉器、陶器和织物而诞生。刺绣,是用彩色丝、绒、棉线,在绸、缎、麻葛、布帛等底布上借助针的运行穿刺,从而构成花纹、图像或文字,古籍中称为“针”或“女红”。刺绣是画缋的姊妹艺术,因此,《周礼・考工记》便将刺绣隶列在绘画之内,认为“五彩备,谓之绣”而首肯刺绣的艺术地位。最初的刺绣又和美丽的丝织锦缎并列,统称为“锦绣”,体现了其工艺价值与文化价值。

精巧工艺,灿烂光华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一项项闪耀着人类智慧之光的发明创造,犹如串串宝石,获得了全世界的赞美。其中居于前列的便有刺绣,它是基于“丝”的发现和利用而发展起来的,不仅充实和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还使得人们获得了精神上的享受。

作为手工艺的刺绣,是在缝纫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穿针引线到缝制衣服,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考古发掘资料证明,我国旧石器时代的山顶洞人已经使用骨针缝缀兽皮。到了新石器时代,河姆渡人不但使用骨针,而且拥有了纺织技术。江苏苏州草鞋山遗址中出土了带花纹的葛织品,浙江湖州钱山漾遗址中出土了绢片、丝线、丝带和苎麻布,证明了中国的丝织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在农业社会里,女孩子从很小的时候起,就要学习纺纱织布和裁衣缝纫,刺绣是与此紧密联系的。过去在江南地区,如像苏州一带,专门有一种称作“绣娘”的职业,从事富裕人家女儿的刺绣教习。她们不仅要刺绣自己的嫁妆,并且要制作很多带有刺绣的工艺品(如荷包、汗巾之类),以便出嫁时送给男方的亲友。因此,绣花也就成为衡量新娘心灵手巧的一个标准。

在中国各地的民歌中有一种小调叫《绣荷包》,大意是说:一个年轻的在家,忽然听到狗叫声,有人送来了出门在外的丈夫来信,要她绣一个荷包戴。她便带着欣喜急切的心情去找货郎,买绸选线。她几乎要把中国的人文故事都绣到荷包中去,以寄托对丈夫的爱恋。等她绣完了荷包袋,天也亮了。捎信的人也来了。故事并不曲折,但感情自然,真挚动人。千百年来,中国民间的刺绣便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唐代和宋代的刺绣工艺都有很大发展。白居易《秦中吟》一诗中写道:“红楼富家女,金缕刺罗襦。”唐崔令钦《教坊记》上说:开元时表演“圣寿乐”所用舞衣,都刺绣目大窠花。苏鹗《杜阳杂编》载:同昌公主出嫁时,有神绣被,上绣鸳鸯三千,并间以奇花异草。相传玄宗时宫廷中,为杨贵妃一人织造奇锦、刺绣衣裙的工人多达700余人。

随着佛教的广泛流传,不少封建地主们争相建造佛像,抄颂佛经,妄图成佛,永享安乐生活。这种影响也逐渐渗透到刺绣工艺领域里。《杜阳杂编》载:“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南海贡奇女卢眉娘,能于尺绢上绣法华经七卷。”杜甫诗中也有“苏晋长斋绣佛前”之句。上述文献说明了我国刺绣工艺发展到唐代,已由一般服饰上刺绣各种花鸟草虫之类,推进到接近纯欣赏性的绣字绣像了。唐绣的加金银、缀珠技术也极高。从近年发现的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地宫所藏刺绣衣裙、刺绣袈裟等绣品中,也可窥见当时刺绣技艺之一斑。张率所写《绣赋》,就叙述了刺绣的优秀传统和高超的技艺。其开篇写道:“寻造物之妙巧,固饬化于百工。嗟莫先于黼绣,自帝虞而观风。”他在记述当时刺绣的制作过程时说:“若夫观其缔缀,与其依放,龟龙为文,神仙成象。总五色而极思,借罗纨而发想。”《绣赋》可谓从一个侧面,艺术地记录了当时刺绣的高度成就和影响。

第7篇:刺绣艺术论文范文

此次展览由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名瑞集团中国刺绣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但在此行出发前,展览作品主创人之一名瑞集团董事长蔡民强一再强调:“不强调个人,不为某一个绣种争名誉,我们要向世界展示中国最精华的文明和传统文化。”因此,不论展览主题定为“锦绣丝路”,还是以“中国精品刺绣”命名,都凸显了这样的初衷。

从展览作品的内涵来看,的确如此。作品从技法上集合了中国刺绣的精湛技法,题材方面则演绎了国内外绘画名作及摄影作品。与各大时装周秀场频繁出现、流光溢彩的刺绣元素不同,《阿房宫图》、《大壑腾云》等作品的集大成,呈现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刺绣画卷。

开幕当日,中国驻法使馆文化参赞李少平、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苏旭、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李蕊、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李当岐,以及中法两国众多文化界、艺术界、时尚界近两百名嘉宾出席开幕式。据悉,展览将持续至6月17日。

“太不可思议了”开幕首日收获赞誉

“棒极了!”“太精致了,不可思议!”“比画更美,太生动了!”??在6月1日举行的开幕展中,33件刺绣精品受到在场嘉宾的一致称赞。

前法国文化和新闻部文化活动总监、原吉美博物馆馆长雅克・吉斯在刺绣作品《阿房宫》前驻足良久。“这是我第一次欣赏刺绣作品,太不可思议了!”他告诉记者,“这幅刺绣取材于绘画,本身东方绘画相较西方就更隽永,而刺绣又赋予作品新的生命力,光影和颜色都如此和谐,令人神往。”

人物绣像《齐白石》也吸引了不少嘉宾。从事艺术工作的安妮・玛丽・瓦尼安感慨道:“太神奇、太生动了,作品栩栩如生,齐白石的胡子就跟真的一样!”嘉宾雅克利娜一边拿放大镜仔细研究展品的刺绣工艺,一边告诉记者:“我之前在博物馆看过刺绣作品,但是从没看到过如此精良细致的刺绣,技法的水平之高简直不可思议!”

蔡民强认为,此次展出的刺绣精品在向传统刺绣文化致敬的同时,更运用现代高精技术手段完成刺绣前期的技术准备,这表明创新是传承刺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源泉。

李蕊表示,此次艺术展以刺绣为载体,展示了中国传统艺术和当代艺术的创新与融合,希望中法能够进行更加密切的文化合作与交流,让更多受众了解两国的艺术精粹。苏旭则说:“丝绸之路乃历史上东西文化交流的起始点。”希望能够通过这些精美的艺术品,将刺绣工艺这一中国古老的手工技艺从东方带到西方。

“去派别化”中国刺绣正在融汇古今

蜀绣融入苏绣技艺、粤绣进入湖南绣制、苏绣也学习潮绣的立体垫高、乱针不再是一幅作品的全部,垫金绣也不再是潮绣专利??展览作品的两位主创人蔡民强和李春亮,分别是名瑞集团董事长、副董事长。作为中国刺绣界的资深专家,他们欣喜地发现,中国刺绣正在“去派别化”,也因此有了此次展览中对于刺绣技法的整体呈现。

此次展览的作品集合了中国刺绣的乱针、平针、圆针、钉针、咬针和立体垫高等多种绣法。各种技法和针法已不是中国各地方的固有绣种,已然成为了整个刺绣行业的共同财富。从事了四十年刺绣事业,在蔡民强看来,全新风格的“中国刺绣”已经脱颖而出,将中国刺绣推向当代艺术繁荣的顶峰。

那么,为什么说今天的中国刺绣技艺是古不可及的呢?

以本次展览上的作品《大壑腾云》为例,这是以当代著名山水画家陈克永作品为题材的绣品,宽幅达到了2.5米。而一般的真丝面料宽幅仅有1.5米,为此,两位专家不得不历经半年时间,与上游企业共同研发出2.8米宽幅的真丝面料。在刺绣前,需要将画作原汁原味地印制在真丝面料上,通常的印花机只有1.5米宽幅,这意味着又要在印花环节攻克难题,而在最后的装裱环节,硬是改造了装裱机。

从最后的成品来看也突破传统刺绣作品“远看漂亮,近看一团”的印象,让“近看”细腻得“真假难辨”。实际上,这也得益于现代工艺下更加精致细密的绣线,以及丰富的染色技术。

从丝线、面料、绣法,到印染、机械的种种创新,都让中国刺绣不再只是一个包罗各个绣种的代名词,而是刺绣技艺和现代技术创造出来的现代刺绣技术综合体。

“时代在催促我们”传承最好的作品流传于世

蔡民强的几个团队里,都是千里挑一的绣工,平均年龄为40岁左右,其中最好的团队平均年龄50岁。“没有十几、二十年的功力,绣不出。”一方面,这批刺绣作品对工艺水平要求相当高,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

两年多来,蔡民强、李春亮走遍中国各个刺绣工区,目睹了刺绣工人逐渐减少、高精刺绣工愈加稀缺的现状,经济的强盛带来了刺绣艺术的繁荣,但也使年轻一代基本不再涉足手工劳动,而西方亦如此。

虽然中国各派刺绣技艺已经开始融通,但是绣不精、精而乱的现象比比皆是。作为中国刺绣界最资深的专家,他们的心被深深刺痛,所以表示:“要把中国刺绣的最高技艺用一批艺术精品记录下来,留给中华民族,为后人所传承。”

这件事为什么会由名瑞来做?

作为传统刺绣企业中转型最成功的企业,名瑞依靠刺绣、钉珠婚纱转型,并以此为依托,与苏绣、湘绣、蜀绣等名绣的技艺地做了结合。近几年来,蔡民强和李春亮把公司的工作交给年轻一代去承担,再次把心血倾注在刺绣研究上。

找资料、翻历史,从国内到国外,从故宫到潘家园,从院校到民间,蹲工厂、进厂房。他们经常清晨直奔机场,下飞机转乘高铁或汽车,到达第一个刺绣工区,讲评之后又驱车几百公里连夜驻进第二个点。

为了一个绣法一个局部的体现,他们一边讲解,一边动笔给绣工画出针法或小图;为了一个颜色的过渡,不停翻找,直至满意;对于丝绒线的下针,定下严格的要求,用丝之细,全在二丝、一丝、1/16丝为主,其精细难度前所未有。

“时代在催促我们。”蔡民强说,做出最好的刺绣艺术作品,让艺术和经济共同腾飞,让中国刺绣精品走进世界、震撼世界的想法一直在驱动着他。

第8篇:刺绣艺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民族艺术;审美价值;艺术特点;创新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712(2014)10-0084-02\[作者简介\]陈美娟,女,广东肇庆人,本科,柳州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服装设计专业高级讲师。

我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服饰文化历史的多民族国家,有着非常丰富和极具特色的多元化民族服饰文化。至今,世界各国的著名服装设计师从来没有放弃过来华采风。作为服装设计者,我们应该进行全面、深入的挖掘和研究,通过民族传承,以及添加艺术和不断创新,在现代服饰品设计教学,宜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艺术,引导学生加深对民族文化和民族艺术的了解和认识。因此,笔者把侗族刺绣融入相关教学,并引导学生学习现代服饰品的创新设计。

一、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侗族刺绣文化

侗族刺绣以独特的艺术特色为广大劳动人民所青睐,又因富有耐人寻味的深刻寓意而流传不息。它代表着民众的审美理想,也体现出民俗的宗教艺术,反映了劳动人民独特的生活韵味和生活情结。

笔者指导学生阅读广西少数民族侗族刺绣历史文化史册,了解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侗乐乡的侗族刺绣所具有的艺术思路与文化内涵。侗族刺绣具有显著的地方性、民族性,其民族情操和民族特色都独具一格。

在深入了解中,我们发现,侗族人民勤劳聪慧、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对物质、文化、人类生息有着新的感悟,这造就了他们独特的刺绣艺术审美观。侗族女性在农闲之余多聚集在木楼里,用灵巧的双手创造出侗乐侗族特有的刺绣文化和艺术作品。

图1侗族刺绣作品二、引导学生发现侗族刺绣的图形美和意境美

从传统侗族刺绣的造型来看,它浪漫而富于情趣。无论是具象画面还是抽象画面,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寓意。在课堂上,笔者和学生共同探讨分析了侗绣的特点,让学生对此增添了浓厚的兴趣。

(一)吉祥纳福

侗绣图案上多表现出幸福安康、吉祥如意的寓意,反映了侗族人民渴望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这种托物寄意的手法,能够唤起民众感情上的共鸣,激发人们对美好情感的联想。侗绣图案中还有很多内容反映了人类美好婚姻的主题,如以鱼和莲戏暗指男与女戏,主要作品如“鱼吻莲”“莲生贵子”“娃娃坐莲”等。

(二)象征寓意

侗绣作品常通过花鸟草虫寄寓。如绣石榴,是希望多子多福;绣牡丹,是希望富贵繁华;绣龙凤,则渴望吉祥;绣鸳鸯,则希望婚姻幸福、夫妻和美;绣松、鹤、桃等则祝愿长寿等。

(三)谐音寓意

谐音寓意是传统吉祥图案创作中最常见的也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式。用这种手法可以把一个比较抽象的意思用具体的形象更鲜明、直观地表达出来。如绣蝙蝠,则谐音寓意“遍福”;绣花瓶,则谐音寓意“平安”;绣喜鹊、梅花则谐音寓意“喜上眉梢”;绣柿子,则谐音寓意“事事如意”等。这些简单易懂的具象画面比起文字的表情达意方面更直观、更强烈,也更容易被大多数人理解和接受。

通过具体的教学引导,学生在操作中能更深刻地感受侗绣的图形美和意境美。

三、引导学生感受侗族刺绣的色彩美

人们常说:近看“形”远看“色”。形色不宜分离,课堂上,笔者引导学生对侗绣刺绣的色彩重新认识,在对比强烈的配色中,达到完美统一的创造。

(一)侗族刺绣具有原生态色彩

源于五行学说的红、黄、蓝、黑、白被古人视为吉祥的“正色”。这是我国传统艺术用色的基本准则,也是华夏民族审美的最高标准。

(二)色彩对比既强烈又协调

一般在深色底上配浅色,浅色底上配深色。通过调整色彩的色相、纯度、明度,以及不同色块的面积大小、空间位置的安排,使整个图案色彩明快、亮丽、有张力,具有很强的装饰色彩特征。

(三)更重要的是要以个人的情感来用色

通过学习讲解,学生对侗族刺绣的色彩艺术特点有了新的认识。学生在继承了中国传统色彩和审美意识的基础上,对民族服饰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加入自己的情感和选择喜好,设计出一幅幅亮丽、生动的艺术画卷,为现代民族风格服饰品的设计奠定了独特的审美模式。

四、侗族刺绣融入现代服饰品设计教学

在教学中,笔者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思维,将民族、现代、时尚艺术地交融在一起,给现代服饰品设计增添了光彩。从艺术的角度讲,传统民族艺术是母体艺术、本元艺术,是当代艺术之根,是中国传统特色之本。对它的研究是服饰品设计和改良现代民族服饰设计的必经之路。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的艺术品位也在不断提升,人们对服饰品的艺术追求越来越高。因此,笔者在教学中着重引导学生把握服饰品的艺术表现形式,在造型设计和色彩搭配上要求达到形式美和内容美的完美统一,体现现代形式美的艺术追求。

在设计理念上,笔者引导学生将民族感与现代感更加完美地融合,继承了传统民族优秀的技艺,发挥了广西侗族刺绣和壮锦艺术的图案造型、色彩搭配,以及针法表现等,设计出具有传统特色的现代时尚服饰品,提升了民族服饰品的设计内涵,使服饰品设计更具有广西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感。

在选择材料方面,笔者带领学生深入市场,感受市场各种质地材料的不同表现。例如,棉麻的质朴、珠片的华丽,都能体现出饰品的风格与时尚,面料的厚薄、轻重、粗细、明暗,更能体现出现代饰品设计的艺术魅力。

图2学生设计的作品在服装设计领域,服饰品设计中的点缀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在造型和色彩,还是材料与风格,我们都必须注重创新。将中国特有的民族元素,如侗族刺绣融入现代服饰品设计当中,使传统与现代水融,可给我们时尚的服饰品设计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1\]王红丰.民间绣花鞋垫的艺术特点对现代设计的启示\[J\].美术大观,2007(3).

\[2\]张丽波.论中国剪纸艺术的文化精神与审美内涵\[J\].装饰,2006(12).

\[3\]张蒙.中国传统吉祥图案造型与现代吉祥物设计探议\[J\].装饰,2006(12).

\[4\]徐云飞.中国传统图形在现代视觉设计中的应用\[J\].美术大观,2009(10).第3卷 第10期

第9篇:刺绣艺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绣艺 课程内容 教学方法 效果

中图分类号:J5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3-0155-02

“绣花”在现代纺织产品中的运用随处可见,多样性的品种呈现出不同的艺术特色,在视觉和触感上趋向多样化和综合化表现。教师有必要在此方面的人才培养上采取积极措施,使教学内容跟上市场形势发展,教学方法符合艺术类学生的学习特点,有效启发学生对绣花工艺的灵活运用,为纺织品的艺术设计提供宽广思路,发挥更多创造表现的空间。

一 《绣花设计》课程改革的现实意义

(一)服饰、家纺市场需要多样性的绣花设计人才

绣花产品因其多变的品种外观、丰富的文化内涵,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在目前纺织市场中占有大量消费,更是受到高端服装、家纺市场的青睐,如郭培的“玫瑰坊”以刺绣为顶级工艺,其品牌旗下有大量绣工为其产品添香润色。国内家纺品牌“东方刺绣”“堂皇家纺”等都以刺绣为特色进行产品形象推广'美轮美奂的刺绣质感绽放出现代电脑绣花的魅力。

电脑绣花技术带来的生产便捷性和经济性,使人们获取绣花产品也变得更加容易。平绣、盘绣、贴布绣、珠片绣等,呈现出多样化的立体装饰效果,明显区别于其他平面织物。纺织机械技术发展的智慧,带来了多种工艺混合效果的绣花产品,如“二合一”、“三合一”等特种绣花,通过对绣花机器的改造研究,使得不同外观效果的绣花品种能够以机械化生产的形式在同一面料中同时体现,极大丰富了绣花面料的装饰效果,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以印染织绣多工艺手法相结合的综合处理形式也层出不穷,为纺织品的装饰性设计提供了广阔的创意空间,也对相关人才的素质能力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拓宽传统染织人才培养的基本面,提升综合设计能力

对《绣花设计》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使学生理解传统刺绣对现代电脑绣花的启示和借鉴作用,将传统刺绣艺术与现代电脑绣花工艺相结合,用现代设计理念进行纺织品纹样的创新设计,满足当前市场对绣花设计人才的实际需求,缩短学校教育和社会需求间的距离。

绣花工艺对于染织专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从目前多所开设有类似课程的院校来看,其教学内容主要侧重于传统刺绣工艺技法的学习和训练,针对现代电脑绣花设计方面的教学实践涉及较少,绣花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深入和系统,更不用说将绣花与其他工艺混合性的设计了。因此,改革中要处理的难点就在于让学生切实体会到不同绣花品种对现代纺织图案设计的要求和影响,使之能合理地运用绣花工艺进行纺织品图案的综合设计和表现,并由此启发将绣花与其他艺术进行混合性设计的创意思维,提升染织设计人才的综合设计能力,拓宽培养的适应面。

二 《绣花设计》教学改革的具体举描

(一)以“绣艺”为核心辐射的课程内容体系整合

从“绣艺”的历史发展来看,现代电脑绣花继承和借鉴了传统刺绣的表现形式和技法,发展出统一规范的基本针法,研究出适应不同品种的机器型号,产品外观形式上产生出与手绣相仿的效果,同时利用机器生产运动时的规律特点,又发展出某些独特针法,丰富了电脑绣花图案的装饰性表现。整个以“绣艺”为核心辐射的内容体系逐步形成,见图1,从刺绣的历史文化――传统手工刺绣――现代电脑绣花,三者各自成一体但又相互关联和影响,内容上包含了该课程的重要知识点,也是从事绣花设计实际工作中非常有必要了解和掌握的,某些知识在现有教材资料中很难找到,需要专业教师根据自身经验进行对比、总结,将“绣艺”融会贯通,在教学中既要考虑到该课程内容的高度,又要照顾艺术类学生的理解能力,根据内容特点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使学生了解透彻后再展开有效的设计实践,做到有的放矢。

(二)根据“绣艺”内涵及艺术类学生特点,灵活使用教学方法和手段

理解“绣艺”课程内容体系的内涵非常重要,其中需要思考的问题主要有:不同刺绣针法和辅助技法适合表达什么类型的图案?为什么要用此种方式去表现?其对图案风格的形成有怎样的效果和影响?电脑刺绣和手工刺绣方式在图案效果表达上有哪些异同和联系?图案设计者与绣花CAD制卡者之间需要哪些知识的衔接?所有问题都是围绕如何利用“绣艺”进行综合设计而定,教师则需思考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1 实际展示与视频相结合

通过前期教学实践认识到,对于“绣艺”系统中历史文化、风格品种等内容的理论学习,常用的PPT形式难以吸引学生跟随教师互动,还需配合采用实际展示和视频结合的方式,抓住艺术类学生形象思维较强的特点,用更加直观的方式,感受传统刺绣的艺术魅力,了解现代电脑刺绣原理。实际展示的内容除了面料实物之外,还有具体针法的现场演示,对于针法操作难点和现代电脑绣花工作原理部分,采取视频播放形式,让接受能力稍慢的学生更好地吸收消化。通过这些方式的结合,大部分学生反映能够较好地理解学习内容,消化和突破难点。

2 观摩、比较分析、体验并行

对于“绣艺”体系内容中知识的吸收消化,融会贯通,光靠老师灌输是难以达到的,为加强教学效果,还采取了观摩、比较、分析、体验多种方式并行。通过观摩工艺美术展及博物馆中不同品种的刺绣作品,了解具体针法细节和技法处理方式,理解不同针法、技法与图形装饰效果之间的关系;观摩绣花CAD中的针法效果及仿真模拟的运行方式,更好地理解电脑绣花设计原理及方法,认识到艺术与工艺之间的重要联系,从而设计出符合电脑刺绣工艺特点的图案;通过比较分析的方式,理解手绣与电脑绣中各种针法的区别和联系,使针法的运用符合工艺及风格表现;最后亲自体验,彻底明白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性。通过手绣基础针法的实践操作,以及有别于传统刺绣风格的图案创意设计和制作,到电脑绣花图案的设计稿绘制,无不考验学生对该课程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创新思维能力。

3 自评、互评、师评模式总结启发

艺术类学生的知识转化一般以作品的形式呈现,作品不仅体现学生对知识的消化程度,也反映学生的综合审美能力。每份作品讲评总结环节中,主要采取自评、互评、师评三者结合的形式,对作品给予客观评价和启发。由于课程时间限制,学生完成作品的部分时间是在老师视线之外,过程中不能随时给予指导,需要学生根据已掌握和领悟的设计美学知识,对作品的艺术感和美观性进行随时调整,使作品体现“艺工结合”。学生在自评中对自己作品给予较为客观的评价感受,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在互评中能辨别有效评价为己所用,再通过师评的方式,给予作品新的创意启发,深入改进。通过三评结合的方式,发展学生的反省思维,引导学生思考学到了什么7还能做得更好吗?与其他同学的差距在什么哪里,怎样改进?培养其成为设计师必备的自信心、自我控制能力。

三 《绣花设计》教学效果分析

(一)手绣作品展示材料与工艺的灵活结合与运用

一般传统刺绣作品都有比较明显的特征,如绣线细滑,底布平整,针法规范,费时费力。无论从教学时间还是培养目的来说,都不可能要求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到手工刺绣的传统性表达上。每位学生都积极思考如何突破这些局限,借鉴传统,创新表达,从绣线的粗细、形状及运用方式,底布的肌理质感、印染等处理方式,针法的自由变化及夸张化方式,配合技法风格的恰当选取,综合性地表现了图稿的创意性效果,体现出材料与工艺的灵活运用,重点在创意的非传统性表达,且能在课程规定时间内体验完成。

(二)电脑绣花图案设计作品体现“艺工结合”

电脑绣花的图案设计要求在画稿上不仅体现符合实际生产要求的针法和技法,还要不失图案艺术美感,充分展示“艺工结合”的专业教学特色。平时表现优良的学生在电脑绣花图稿设计时,注重了构图和细节处理上有主有次,遵循染织图案设计的审美表现原则,用硬笔勾线为主,剪贴为辅的方式,明确表现出针法和技法说明,直观程度比较接近CAD中的模拟效果。根据绣花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证实,此种图稿表达方式能够为制卡者传达较为明确的设计意图,以便其制作思路的清晰化,使设计师与制卡师二者间的沟通变得更加顺畅。

(三)染织图案设计的综合能力提高,思路更加宽广

学生经过此“绣艺”教学内容的系统学习和练习,掌握了基本的绣花技巧,能够根据不同图案风格来选用和搭配材料、针法、技法等实际应用能力,思维更加活跃,设计思路更加宽广'在今后工作中的选择性也更大,既可以从事与手绣结合的其他创意产品的生产制作,发挥个性化设计优势,又可以从事与电脑绣花有关的纺织产品设计工作,从传统刺绣中吸取精华,将绣艺恰到好处地运用到可机械化生产的图案设计中去,最大程度地诠释现代电脑绣花艺术的魅力。

四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