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蒙古族的民风民俗范文

蒙古族的民风民俗精选(九篇)

蒙古族的民风民俗

第1篇:蒙古族的民风民俗范文

一、内蒙古的盟、旗、苏木、嘎查、艾力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划现为9个自治区直辖市(地级)、3个盟(地级)、11个县级市(含2个市委书记为副地级干部的自治区计划单列市)、21个地级市直辖区(县级)、17个县、49个旗(县级)、3个自治旗(县级)一般称为“9市3盟101个旗县(市区)”,是全国惟一盟市、旗县并存的省级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内蒙古盟、旗,源于清代在蒙古地区推行的“盟旗制度”。民国以来,尤其是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以来,在历史沿革的基础上,内蒙古地区一直是盟市、旗县并存,只是盟长、旗长一般必须由蒙古族出任,自治旗旗长由当地自治民族人士担任。旗内乡、镇、苏木(乡镇级,蒙古族聚居,牧业相对发达)并存,苏木下辖嘎查(相当于行政村),嘎查下辖艾力(相当于自然村,但在牧区实指散居于独立蒙古包或零星定居点的牧户人家)。二、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民俗风情荟萃 作为全国最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省级行政区划,内蒙古自治区118.3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生活着蒙、汉等49个民族近2400万民众。各民族由于居住环境、生产、生活条件和历史条件不同,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这些民间习俗通常表现在居住、饮食、服饰、礼仪、游宴、行旅、节庆、结社、婚嫁、丧葬、禁忌、信仰、祭祀、娱乐、艺术、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谜语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反映了各个民族的心理、意识、情感和生活方式,体现了一定的民族形式、民族特点,成为区分不同民族的重要标志。 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多为世代沿袭和流传下来的;当然,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经过一番移风易俗的变迁,一些传统习俗被赋予了某些新的内容。常言道:“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即使是同一个民族的习俗,各地也不尽相同。 遵照马列主义实事求是的原则,试对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这四个自治民族的民俗风情概况作一简明介绍。 您想最先知道具有代表性的蒙古族民俗吗?那么请看—— (一)蒙古族 内蒙古现有蒙古族人口423万多,约占全国蒙古族人口总数(500余万)的78%,占世界蒙古族人口总数(700多万)的一半以上,约等于元朝时蒙古族总人口数。 历史上,畜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一向是蒙古族赖以生存的主体经济和生活方式。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古代蒙古族信仰萨满教,十六世纪后普遍改信了喇嘛教。蒙古族的婚姻为一夫一妻制,实行同姓不婚的习俗;丧葬一般为土葬、火葬和野葬;衣食住行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尤其是生活在聚居区的蒙古族大都保留了传统的习俗。如男女都穿蒙古袍,束以腰带,脚着长筒马靴,男子多戴深色礼帽,女子多以红、蓝色布缠头,而且盛妆时还戴不少金银头饰点缀的冠,饮食多以牛羊肉和奶食为主,粮食、蔬菜为辅;解放前居住蒙古包,现多已定居,改住砖木结构的房子;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勤劳勇敢,憨厚豪爽,具有许多传统美德;节庆,除了过春节等节日外,每年7、8月间都隆重举办那达慕大会(现已发展为“那达慕草原旅游节”)和祭敖包活动。由于地域环境等多方面原因,内蒙古东、西部,以及农、牧区的蒙古族,在某些习俗上有一定差异。 苏台柴 蒙语意为奶茶,蒙古民族一种日常饮料,同时也是待客必备佳品之一。做法是将砖茶放入锅内加水熬成紫红色,然后将鲜牛奶或羊、驼奶以6:1的比例倒入茶水锅中,熬至沸腾即成。奶茶营养丰富,具有提神、开胃、助消化、解渴等作用。目前,内蒙古各族人民大都喜好喝蒙古族风味的奶茶。 马奶酒 蒙语称作“乞戈”或“艾日戈”。内蒙古东西部牧区用马奶酿制的一种酒精含量颇小的饮料,味道醇香,清凉解渴,也是牧民款待宾客的一种最佳冷饮。制法是将鲜马奶装入生皮囊中,挂在向阳处,用一根特制的木棍每日搅拌数次,使马奶逐渐发酵变酸。当马奶变成清淡透明,味道酸辣时,即成为马奶酒。马奶酒历史悠久,《马可·波罗行记》和元初名臣耶律楚材的诗中,都有对马奶酒色、香、味盛赞之文句。常饮马奶酒,可治胃溃疡、肺结核等疾病。 酸奶子 牧区优质饮料之一。牧民一般不爱喝鲜牛奶,而喜欢喝酸奶子。制法有二:一是将鲜牛奶倒入大锅中烧开,再放在通风处晾凉,使其发酵,产生酸味;另是将鲜牛奶置于阳光下或温度高的地方,使其受热发酵,产生酸味,便成酸奶子。酸奶子营养丰富,醇香扑鼻,夏季常饮,止渴祛火,帮助消化。全羊席 蒙语称之为“秀什”或“不禾勒”,是蒙古族招待贵宾的传统嘉肴,又称整羊席,乃蒙古族最古老、最隆重的一种宴席,一般只在盛大宴会、隆重集会、举行婚礼或招待高级贵宾时摆设。全羊席是将整羊加工(烤熟或煮熟)后摆在长方形大木盘中,像一只卧着的活羊,浓香飘逸扑鼻,肉味鲜美异常。宾主进餐前,还要由主人主持举行一定的仪式,高唱赞歌,朗诵献整羊的祝辞等。史载,成吉思汗

第2篇:蒙古族的民风民俗范文

关键词:蒙古族;民俗文化;变迁;保护

中图分类号:G0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11(C)-0197-02

民俗的变迁,民族心理上的变化,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属于民族自身发展中的自我扬弃,有的是因主体强势文化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文化的保存与变迁、弘扬与遗失等诸多的矛盾逐渐显现出来。在中国,由于蒙古族居住的地域不同,历史发展的情况不同,所以各地的蒙古族风俗习惯不尽相同。在生活环境上,森林蒙古族和牧区蒙古族及农业蒙古族在今天已经呈现出极大的民族民俗差异,在地缘划分方面,内蒙古蒙古族、外蒙古蒙古族、新疆蒙古族、青海蒙古族在生产生活方式上也呈现出了不同的差异。就是历史延续下来的同属于从事一种生产活动的生活环境相近的蒙古人习俗,随着时间的变迁也存在明显的不同。

中原传统农业历史性外扩,深刻的影响着蒙古地区。明清以来伴随汉地农业及农民的逐渐涌入,传统蒙古畜牧业受到较大冲击。蒙古族在其民族发展的早期便已经有从事农业的蒙古人。史料证明:农业是蒙古人世代相传下来的事业。[1]早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部落前一些蒙古部落中已经有了农业,但直至清之前,蒙古地区的农业仍然是产量较少的副业,人们生产生活主要依靠畜牧业。人口的增加,争夺牧场草地的压力加大,使得越来越多的蒙古地区向半农半牧甚至完全农业生产转变。农耕这一生产方式的到来带来的不仅仅是更多的粮食和安定的居所,更带来了农耕民族的文化。清至建国以前,越来越多的汉族人口涌至蒙古地区,越来越多的蒙古民族人口在从事农业,并且已经完成了由早期蒙古粗放式的农业生产向灌溉农业发展。据考证,1743年土默特地区共有土地55048公顷,其中牧地仅有14268公顷,已不足五分之一。[2]而今天土默特地区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农耕地区,由于经营方式的改变,导致了生活习惯的改变,定居的蒙古族因与汉族农民杂居,其语言、饮食、服饰等方面逐渐汉化,在清末已经呈“近边诸旗,渐染汉俗,――凡没捃县之区,类皆重与牧,操作亦如汉人”[3]。在清嘉庆年间大批的蒙古人的汉化引起了清廷的关注,颁布了不许蒙古人“起用汉名”“建屋而居,演听戏曲”不准“延请内地书吏教读”等限制令。今天的土默特旗基本起汉名,习汉俗,流传此处的蒙古民族文化受到了激烈冲击。

蒙汉文化交流中蒙古文化资源的流失。蒙古民族与汉民族交流日愈密切,蒙古民族面临着生产方式转变过后的文化选择问题,并且汉民族文化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悄悄的转变着蒙古民族的文化认同方式。所以从清至今,除了少数地区仍然保留着古朴的蒙古民俗之外,蒙古民族的人们一般呈现着较强的双重文化特征,即汉族文化的与蒙古文化的集成者,并且这种“蜕变”的趋势日愈明显,而这种蜕变的实质是有甚与先进生产方式的又一种征服――文化征服。若将这种汉文化与蒙古文化的对抗与融合称之为蒙汉民族文化的交流的话,这种交流的表现便是“来”大与“往”。

蒙古族的语言文对汉语的影响最大的时期是在元代。蒙古硬译文体和书面语的口语化,是元代语言文字的特征。根据学者的研究,元代的杂剧、散曲中经常出现蒙古词汇有几十个,上述的几个只不过是之中的一部分。[4]元代的其他汉文的文献(如法律文书、碑刻、文集、笔记等)中出现的蒙古词汇为数更多。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汉蒙对照的词典,有代表性的是《至元译语》。此书将蒙古语分门别类,用汉字标音的方式意译。《至元译语》收录在《事林广记》中,这是当时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日用百科全书,可见民间学习蒙古语的很常见的事情。当然,这也是因为蒙古语的特殊地位造成的,《事林广记》庆集卷10的卷首说:当今所尚,莫贵与此[5]。元代汉语中大量渗入蒙古词汇,有些词汇在后代一直流传下来,已经成为汉语的词汇的组成部分,如:站[jam]、胡同[qudun]、把势[baqsi]、戈壁[gebier]等。有些中国的地名也是以蒙古文字命名的,如博格达峰、哈那斯湖、泸沽湖、可可西里、布拉格等。甚至在祁连山附近的很多的汉族地区,他们的方言也受到了蒙古族语言的影响。比如说甘肃酒泉地区的方言中,就有很多的蒙古词汇。[6]

蒙古民俗也曾深刻影响周边民族生活习俗。在饮食上,汉地民族一般以粮食为主,肉类奶制品为辅,但在邻近蒙古地区的汉民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中,食物结构中明显增加了“白食”(奶制品)及“红食”(肉制品)。杂居于蒙古地区的汉民族,在过春节那天早上也要煮一锅手把肉,并且将锅盖好,一直将肉用温火炖至初一早上,全盘上席,意味着福禄永享,来年丰足。日常生活中,他们也比较爱吃炒米,喜喝奶茶,爱吃“烧美”、“其格”等蒙古食品,在我国东北,许多地区同东部蒙古族一样,将婴儿放于木制摇篮中,用布绳紧绑,据说这样成长的孩子头形与体形都好看。前几年上映的反映蒙古族与当地的汉族居民以及下乡知青故事的《额敏河》以及张承志笔下的《黑骏马》,都是蒙古与汉族长期生活相互影响的经典事例。

虽然蒙古文化一定程度的影响了周边的汉族地区,当农耕文化对游牧文化的影响较之游牧文化对农耕文化的影响则更为深远。

儒家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文化的核心,早在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后儒家文化便开始影响蒙古族的统治阶级,而后来,由于元代以来民间交往的增多,统治者的拥护及草原民族不同于山地民族的文化开放态度,儒家思想已经深入到中国蒙古族的心理。早期蒙古的道德认同,源于民族自身沿袭下来的传统道德观念。儒家思想传入之后,使原来的道德认同观念发展为一种体制健全,更加标准化,即“中原化”的道德观。[7]这使得许多蒙古族变成了带有儒家传统道德观念的“孝敬父母,友与兄弟,勤谨、廉洁、驯良、驽实、慎默、不犯脏滥”[8]的蒙古人。

如在葬俗礼仪方面,蒙古族在早期的葬仪较为简单朴素,他们讲究“夫葬以安,遗体既安,多物以殉,何益?”[9]。他们往往深葬死者,将死者生前之物烧掉,以免除病菌传播。现今许多的蒙古地区的蒙古人长辈死后要守孝和祭七天以及祭百天,在这期间不剃发、不饮酒、不做乐,百日之内不宴请宾客。在内蒙古东部地区的蒙古人中,普遍盛行清明节祭祖之灵、扫墓之俗。蒙古贞地区的蒙古族长辈死后头三年要在春节那天给死者烧些春节宴席上的瓜果肉品,并且一般由家中男子去烧,说女人和女儿即使去烧,死者在阴间也得不到。这与汉族守孝和孝道儿行的习俗很相似,这种丧制深受儒家的孝悌观念的影响。

汉语言对蒙古语所带来的冲击。现如今的广大蒙古族聚居区,民族语言丧失的情况比较严重。在辽宁的蒙古贞地区,蒙古语言的丧失已经成为了令人十分痛心的社会问题。除了上了年纪的老人能够完全用蒙语进行听说表达,许多青年人已经是只能听懂不会说,而大多数的孩童则完全用汉语表达。虽然上学也学习蒙语,但学习本民族的语言犹如学习外语,应付考试尚可,但是缺乏基本的交流能力。在科尔沁地区,蒙古语言的表达受到了汉语言的强烈冲击。出现了语法结构虽为蒙语但句子中的大量词汇都是汉语的问题。在内蒙古东部的大中小城市及城镇里,汉语言是日常通用的语言,甚至出现了操持蒙语口音的人即会被受到歧视的问题。在这些地区,在蒙校上学的学生普遍受到社会的歧视,怀疑他们的知识结构和语言交流能力,这也影响着蒙古族家庭对蒙古文化的传承的决心。他们的报考专业和地区仍受着一定的限制。许多的家庭为了孩子的将来,不得不让孩子从汉名,上汉族学校。

对本民族民俗文化流失的思考,其实是一个民族群众中的个体如何进行文化选择,如何看待本民族文化并予以继承的思考。一般来说,这既需要本民族中的精英人士用自身行动来弘扬光大本民族文化,让普通民众建立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又需要广大的族众依旧怀有对本民族文化的依恋的感情,通过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方式,一代一代的将本民族文化继承下来。在继承的过程中,必将受到其他民族或区域的文化冲击,并导致本民族文化的弱化,民俗事项的更变,从而影响其民族共同的心理意识。在现代社会,用简单的某种手段方式阻碍交流融合是不正确的也是不现实的,而经济处于落后的民族一旦开放式的迎接变化,顺应趋势,它所带来的同化作用亦是不容小视的。如何处理好传承与变迁的关系,是每个民族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作者单位:辽宁省宗教民族问题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1]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喀喇沁在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县志[M].辽宁省民族出版社,2008.

[2]杨仁普.蒙古族风俗见闻[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

[3]策.达木丁苏隆.蒙古秘史[M].中华书局,1957.

[4]婆兹德奈夜夫等.蒙古及蒙古人[M]北洋法政学会,1913.

[5]嘎尔迪.蒙古文化专题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4.

[6]莎日娜.蒙古族民俗风情.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6.

第3篇:蒙古族的民风民俗范文

【关键词】蒙古族;舞蹈创作;文化

中图分类号:J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5-0160-01

蒙古人民居住得比较分散,从古时候起,热情待客,礼貌待人就成为了每个游牧人民遵循的礼仪。礼仪风俗体现在舞蹈方面主要是丧喜事、交际、饮食等等。

在广阔的大草原上,蒙古族的婚庆仪式有很多种,在娶亲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喜欢寓情于歌舞,欢快的场面,喜庆高雅。其中典型的摔跤舞、顶碗舞、筷子舞都能表现出蒙古人民多姿多彩的具有民族气息的婚庆仪式。

蒙古族人民的是很强的,他们对神的崇敬一直都没有改变,已经成为了传统的信仰习俗。蒙族舞蹈最初的形态就是从宗教舞蹈开始兴起,逐步创新和发展到现在的繁荣场景。宗教对于蒙族舞蹈来说,影响作用是非常大的。在后来的发展中,也一直受到宗教的影响。

蒙古族的生活风俗是绚丽多彩的,蒙古族舞蹈在衣食住行方面有着别具一格的特点。在饮食方面,蒙古人民生活在草原上,生产的主要模式是畜牧业,奶制品和肉类食品。蒙古族人民个性奔放、热情开朗,非常喜欢饮酒,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欢乐。蒙古族人民经常借酒抒情,表达他们的好客之情,往往会伴随着音乐起舞。舞蹈动作经常也会出现喝酒时的场面,给人以真实的生活场景,展示了蒙古族的民族风情。在服饰方面,蒙古族也有非常鲜明的特点。由于生活环境的特点,人们最爱穿的服饰是蒙古袍。蒙古袍袖子厚而大,颜色鲜艳多彩。受到自然因素的约束,蒙古族人民穿蒙古靴,靴子一般都是用牛皮制作而成,挺拔且厚重,从而使蒙古族舞蹈的基本步伐显得沉稳而厚重。在居住方面,蒙古族游牧人民称他们居住的住房为蒙古包,蒙古包结构简单,易于拆装,使游牧人民的生活变得轻便无压力。里面空间适当,也可供人们娱乐玩耍,在舞蹈方面多以原地动作和上半身动作为主。

蒙古族舞蹈的主要形式来源于生活和生产实践,在外界因素的制约下,蒙古族的风俗习惯就变成了蒙古族舞蹈的文化依托,是蒙古族舞蹈风格、民族内涵和民族特色的显著体现。

蒙古族居民受生活环境的影响,一直是唱歌和跳舞,人们喜欢用歌舞的形式来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爱。游牧人民情感上较为丰富,有了高兴的事就喜欢跳舞,用舞蹈来表达喜悦的心情。

在蒙古族舞蹈中每一个动作,舞蹈时的步伐和面部表情都能看出蒙古族人民勇敢淳朴、热情奔放的心情,所表现的民族特色非常的明显。蒙古族姑娘很多都以翻腕和抖肩的动作表现自己的活泼美丽和热情开朗。蒙古族男性勇猛彪悍,舞蹈步调一般是无拘无束的。

蒙族舞蹈的基本舞步是平步、踏踮步、马步等(马步主要有软骑马步、硬骑马步、跑马步、踏点马步、进退马步、摇篮马步、跟马步、滑步马步等)。

一、平步:就像是在平地上走路一样,但是跟平地走路又有些不同,主要要求是要挺胸立腰、两个肩膀跟着步伐的走动前后自然晃动。

二、马步:马步最常见的应该是摇篮马步,摇篮马步的主要动作是双腿小腿前后交叉,两个脚的脚踝靠在一起,双脚向外展开,重心放在左脚,全脚着地,然后经过两个膝盖的屈伸,重心从坐脚移向右脚。

蒙古族舞蹈艺术的发展,大致从浓郁、神秘、古老的宗教色彩开始,经过了反映真实、淳朴、热情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舞蹈,到今天典雅、奔放的唯美性舞蹈这样三个发展过程。岁月如梭,时展的大潮滚滚向前,人类不断地认识、了解和改变自己,创作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艺术作品,这是当代舞蹈艺术创作中的一大进步。

第4篇:蒙古族的民风民俗范文

中国民俗文化村是国内第一个荟萃各民族的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和民居建筑于一园的大型文化游览区,它从不同角度反映我国多民族的民俗文化。游客在园内可经看到云南石林、海南椰林、千手千眼观音、民俗音乐喷泉......

首先,我和妈妈来到了蒙古包。蒙古包是蒙古族人民居住的地方。蒙古包是用布做成的,它的顶是圆形的,建筑得比较矮,连我这样的小孩进去时还必须弯下腰来。蒙古包内设备非常简单,在蒙古包的中央,摆放着一张小方桌,在桌子的四周,摆放着几把小椅子,在每张椅子前,都有一杯香浓的奶茶,让人们品尝。墙壁上,挂着蒙古族人民打猎用的弓和箭,还有他们非常喜欢的乐器马头琴。我和妈妈坐下来,一边品尝着香浓的奶茶,一边欣赏着蒙古包,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接着,我和妈妈来到了摩梭人的木楞房。那里的摩梭族人民为旅客们讲解了摩梭族独特的母系社会。在母系社会,家里男人们每天晚上都要到自己心爱的女人家去过夜,早上再回到家,这叫做走婚。男人和母亲家族生活在一起。就算男女双方结了婚,男女双方也不能生活在一起,也必须生活在各自母亲家里。如果这两个人生了孩子,这个孩子便留在女方家里,由他的母亲和舅舅照顾,而孩子的父亲却回家照顾他姐姐或妹妹的孩子。家里由女人掌权。

第5篇:蒙古族的民风民俗范文

关键词:蒙古族;居住习俗;蒙古包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8-0082-02

千百年来,北方游牧民族一直生长在辽阔的蒙古高原上,古老的蒙古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为游牧民族游牧文化的诞生提供了天然的支撑力量,为畜牧业的发展带来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蒙古族作为蒙古高原上主要的游牧者,由于长期从事游牧经济,使得其习惯逐水草而居。蓄肉、酸酪、皮革、毡裘、弯庐等在古代蒙古族人的生活习俗中必不可少的要素,是他们的生活必需品。受自然环境和游牧经济的影响,帐幕是古代蒙古人主要的居住形式。这种用棍条和毡子搭造而成的类圆形又类伞状,顶部开有圆形天窗的建筑,这种被古代蒙古人称作弯庐或毡帐居室建筑正是蒙古族居住习俗中颇为亮眼的一点。

一、蒙古包的形成与发展

蒙古包是草原游牧民族在经过长久的岁月变迁和磨炼后而形成的一种与草原游牧生活相适应的特有建筑形式。蒙古包的发展和演变也可以看作是蒙古族习俗和文化的发展历程。在原始社会时期,古代蒙古族人多是住在“窝棚”里的,这种圆形拱顶的且隐蔽性较好的居室建筑与其当时以狩猎为主的生产方式颇为相符。将一颗活树作为“窝棚”的主要支柱,在支架上覆盖芦草、桦树皮或者兽皮等。制作简单,便于遗弃是这种简陋式房屋建筑最大的特点。在《蒙古秘史》中也曾对蒙古族先祖当年争夺猎物而迁徙的历史做出扼要的叙述。之后随着狩猎经济逐渐被畜牧经济所替代,“帐篷”也随之取代了“窝棚”成为游牧先民的主要住室。利用树枝作为支架,再将毛皮覆盖在支架上。这种“帐篷”相比“窝棚”拆卸方便,易于搭配,且更为保暖。而在正式进入畜牧时代之后,“帐篷”居室逐渐演变成了毛毡帐,用羊毛毡覆盖,状似天幕。在《呼伦贝尔概要》中曾对这种毛毡帐有所记载,表述说这种毛毡帐颇为适合蒙人游牧时作为居室使用,方便游牧,既可以遮挡风雪,也可以起到防止虎狼袭击的作用。这种居室在后来也被称作穹庐,而后世“蒙古包”这个名称的由来实际是来自于满族语对“穹庐”的翻译――“蒙古博”,这里的“博”后来因发音问题常作“包”。蒙古包在我国北方民族使用已久,在畜牧业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蒙古地区的蒙古包种类和样式也在逐渐丰富起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其一是移动式的蒙古包。这种类型的蒙古包比较适合纯游牧民使用,圆形的拱顶,制作和拆卸都颇为简单。两三个人仅花一两个小时就可以搭建或者拆除一个移动式的蒙古包。在蒙语中移动式蒙古包被称为“乌尔郭格乐”,在《黑鞑事略》中曾记载道:这种蒙古包一般是逐水而建,得水则止。在夏天时蒙古包多建立在草木繁盛的水边,或者视野开阔的通风性较好的地方;而到冬天时,移动式蒙古包多立于山之南。且根据季节的不同,用来围包的材料也不同,比如夏季用苇草来遮掩,冬季用毛毡来覆盖。而这种移动式蒙古包在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上最为多见。

其二是固定式蒙古包。这种蒙古包比较适合于处在半农半牧之间的蒙古族家庭使用。其房屋和屋墙基本上是用毛毡包裹起来的,也有的在覆上一层毛毡后再用毛绳捆紧以作固定,固定式蒙古包的墙基必须要深埋地内,且在埋好后还需将周围的土砸实,最后再用重物压住固定。在哲里木盟和昭乌达盟一带能够看见较多的固定式蒙古包。

其三是人字帐房。在《归绥县志》中曾有一段与人字帐房有关的记载,表示用青兰细布罩盖着的帐房,虽小但胜在静谧,可以用来会友;再有,该书也曾记载说在外突然遇到下雨天也可搭建此帐房以作休息和避雨之用。由此可见人字帐房主要是用于会客和休息使用。

其四是斡儿朵。亦有“宫帐”之称。与普通的蒙古包相比,这种蒙古包有三点特别之处。第一,斡儿朵的内容量较大,相比高约十三四尺,宽五六尺的普通蒙古包,古时的斡儿朵则要高大得多。据资料记载,古时的斡儿朵的宽甚至可到三十米,而用来承载这座帐幕的车辆至少需要22匹牛才能够拉得动。而这种巨型斡儿朵同时也展示了古代蒙古人的智慧和创意。第二,由于斡儿朵多数是由贵族使用,所以装饰的颇为富丽堂皇。在彭大雅撰写徐霆作疏《黑鞑事略》中记录一段徐霆到达草原后看见蒙古斡儿朵的情景,其中对斡儿朵颇为豪华奢侈的装饰做了详细的描述,表示按照建制规则斡儿朵是最大的毡帐,且上下均是用毛毡包裹,用柳编做窗,门槛和其中的柱子均用金丝缠绕包裹,“斡儿朵”名称也是由此而来。另外在《蒙古秘史》中也曾对斡儿朵有所记载,表示在当时的王汗斡儿朵中用金撒帐做装饰,因而经过金撒帐装饰的斡儿朵也叫“金殿”。第三,斡儿朵在造型上与普通的蒙古包有所不同。在哈勒嘎斯上插入乌尼并竖起哈那来构建斡儿朵的房屋架子,从外形上看仿若人的脖颈。在宫帐在搭建好之后整个宫帐呈现出葫芦形,而葫芦在古代有福禄吉祥之意,下面呈现出桃形,这种桃形蒙古族信仰中的天宫颇为相像。有老人认为这种帐子形似观音坐,模样又与天宫的蟠桃极为接近。在成吉思汗的陵寝中和鄂尔多斯的伊金霍洛地区仍保存有不少的斡儿朵造型的蒙古包。

其五,土木建筑的蒙古包。这种蒙古包上面是用德拉苏苇草、芦草或者茅草覆盖而成,屋墙则是用砖石、土坯或者用柳条编制成墙再用黏土覆上而成。土木建筑的蒙古包,屋内通常会用一根柱子来支撑起圆形的房顶。随着后来生活的稳定,有些地方土木建筑的蒙古包中还会在向阳的一面墙上开辟出一个窗口,内砌火炕。这种土木建筑而成的蒙古包实际也标识着蒙古族定居式生活的形成。蒙古族人住室由蒙古包向汉式房屋的过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最开始当毛毡坏损之后,蒙古人并不是立即更换新的毛毡而是在网片状的哈那上覆上一道芦苇篱笆,再在上面抹上泥土来加固。所以这种土木建筑的蒙古包既代表了游牧文化,又带有农业文化,这种蒙古包也被称为“独贵”,在伊克昭盟一带比较常见。

其六,方形的房屋。常见的是由两三间平房组成,或搭冬炕或搭南北炕。在我国内蒙古阴山山脉的狼山地区至今仍保存有古代游牧民族的毡帐岩画。表示这种蒙古包的外形与今天的蒙古包比较类似,但是这种蒙古包要高得多,且没有天窗,仅在一面设出入口,外表是用木棍搭起的方格纹样,出入口的门洞高而宽,出入比较方便。在经过专家的考证后,证明正是这种与农业社会房屋建筑没有太大区别,有颇多共同点的蒙古包却是蒙古草原上游牧民族自古流传下来的传统毡帐样式。在《隋书・突厥传》和《太平广记》引《谈薮》中均有对该种类蒙古包的记载。由此也可见我国蒙古族的居住习俗实际与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居住习俗是紧密联系,一脉相承的。

二、近代蒙汉结合的居住方式

房屋建筑的外观形式上带有明显的蒙汉民族居住文化特征,且颇为融洽地结合在一起的房屋即为蒙汉风格结合房屋。通常蒙汉风格结合的房屋有以下几种结合形式。第一种就是屋盖应用的蒙古包式的圆形房的构建方法,利用茅草、苇草等将屋顶覆盖住,屋壁则采用汉式的房屋搭建手法,呈方形状。这种兼具蒙古风格的原型屋盖与汉式风格方形屋壁的别具特色的居室形式曾在20世纪初的翁牛特左旗与巴林右旗交接地区西拉木伦河沿岸的蒙古村落中出现过。但是关于这种房屋形式的记载较少,研究者推论这可能是由于这种居室模式并没有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且存在时间较短导致。

第二种蒙汉风格结合的形式则是采用蒙古包式的圆形房屋与汉式风格的房屋相附加的形式。在房屋的正面门的两侧开设两个小窗户。相比以往在侧墙壁上开窗的设计,这样的窗户设计更为先进,采光也更加充足。这种房屋形式在哲里木盟、昭乌达盟都出现过。这种蒙汉风格的房屋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汉民族居住文化对蒙古族居住文化的影响作用不断加深,同时也标识蒙古族多室房屋居住形式的开始。

此外,也有不少条件相对富裕的蒙古族家庭同时居住蒙古包圆形房屋和汉式百姓房屋,且在多数情况下,这些家庭多会用汉式百姓房屋来招待客人。之后随着朝代的变迁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汉式房屋成为这些蒙古家庭的主要居室。

三、汉式百姓的房屋

受地区自然环境、传统习惯的影响蒙古人在不同地区的汉式百姓房屋形式也不尽相同。另外贫富差距和社会阶级不同也是造成蒙古人汉式百姓房屋形式不同的因素之一。在土默特左旗地区,东面开门的“口袋房”比较多见。另外富裕的人家则会建一座瓦房,由于砖块和瓦片的深蓝色颜色在众多的房屋中比较特别,因此也作“海青房”。而贫苦的穷人所搭建的汉式百姓房屋相比穷人有砖、石头和瓦片搭建而成的房屋则显得简陋许多,面积狭小,其是山墙开门。在汪国钧的《蒙古纪闻》中曾提到这种简陋的房屋,并对其搭建做了简单叙述,表示这种房屋是用木叉做架子,用棒柴做覆,用泥土抹后成墙,用山墙开门,一户仅能容纳七八个人。这种房屋形式在科尔沁右翼地区比较多见。由于这种房屋形式实际是仿照汉民马架子房屋而搭建的,所以得名“马架子”。

既然蒙古人汉式百姓房屋是模仿汉居而建,院落作为汉式居室中颇为重要的部分之一,在蒙古人的汉式百姓房屋中自然也是有的。树枝、石头、泥巴、草垫子是蒙古人汉式百姓房屋院落最常见的院墙搭建材料。在一些畜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也有蒙古人家的院落里的院墙是用羊粪而垒成的。而靠近兴安岭地区由于树木繁多,所以这里的蒙古人汉式房屋的院落院墙则多是用树枝围起来的。相对处在山区石材较多的土默特左旗地区的蒙古人汉式房屋院落的院墙则多使用垒砌而成的。蒙古人汉式百姓房屋在外观、结构上多是模仿汉式房屋的建筑形式,但是在有些地方还保留了其本民族的特色,比如门上贴红纸、院落中的圆形土壁屋、房屋周围的畜舍和与宽敞的院落以及屋内的物品摆放等均是沿袭了蒙古族的民俗特色。

参考文献:

[1]张晓东.蒙古包──古老的毡帐建筑艺术[J].古建园林技术,1998(2).

第6篇:蒙古族的民风民俗范文

关键词:美术资源 民俗文化 民族风情 民族美术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逐步落实,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学校和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科书不应该也越来越不可能成为唯的一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去组织、去开发、去利用,教师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教师还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美术教学应让学生去发掘自身十分丰富的情感,让学生关心身边的事和人, 并从身边的事物中寻找美、发现美。“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口号在现今已被提上了日程。在全球化的历史趋势中,民族艺术越来越受到关注,民族艺术地位也在提高,内蒙古地区学校美术教育应着力宣传蒙古族文化、弘扬蒙古族精神,从而引导学生关注地方美术、参与蒙古族民间美术的研究与交流,使学生了解最直观的贴近生活的史料与教材,蒙古族美术中蕴涵的人文思想、传统艺术观念。把蒙古族民族民间美术融入初中美术课堂,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以欣赏课的形式了解民族民间艺术

蒙古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艺术,蒙古民族文化艺术也是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可以以欣赏课的形式,让同学们欣赏多个方面的蒙古族物质文化艺术,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

蒙古族的物质文化艺术包括很多,例如蒙古族民居特色文化、蒙古族服饰艺术、蒙古族传统体育运动及传统民俗文化、丰富多彩的民族工艺品、悠久的历史积淀等等。以欣赏课的形式不仅让同学们了解蒙古族传统的文化艺术,更重要的是通过欣赏和学习,培养同学们的民族意识,传承民族文化艺术的决心和信心。例如,欣赏以蒙古族传统体育运动和盛大节日“那达慕”为课题,不仅使同学们可了解蒙古族这个传统节日盛会的来历、相关内容及意义,还通过欣赏使同学们对蒙古民族有更深入的了解,为更好地传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探索、实践,使学生从更多的角度、更深入的了解蒙古民族文化艺术,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对当地民俗文化参观考察

组织学生对当地民俗文化进行参观考察,从学生的切身感受中接受教育。参观后要及时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把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深刻体会祖国优秀民俗文化。可带领学生走进民族解族纪念馆和兴安博物馆,了解蒙古族石刻艺术、精美的饰品、精美的刀具,例如精美的成吉思汗御用金牌、美丽的元朝夜光杯,这些无不代表着蒙古族民族美术的最高成就;观看乌兰浩特地区民族民俗系列展演活动;聆听乌兰浩特知名专家蒙元文化知识讲座;欣赏乌力格尔说唱艺术和蒙古族舞蹈;品尝蒙餐的同时,进行蒙元饮食文化的介绍,使学生在吃的同时,对蒙古族民间饮食文化有所了解;现场向乌兰浩特地区民间老艺术家们观摩学习蒙古族刺绣、剪纸、马头琴雕刻等民间传统艺术,充实同学们精神文化生活,亲身感受我们草原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三、结合现有的美术教材,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欣赏和亲身感受蒙古族民族民间艺术的基础上可让同学们在课堂上,结合现有的美术教材,体验和制作相关美术作品,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例如,在七年级美术教材中,要求学生利用纸质材料完成纸浮雕和纸雕塑作品,通过欣赏和动手实践,让学生掌握立体构成的相关知识。我们可以结合蒙古族服饰艺术中帽子文化的特点,利用立体构成和纸造型的知识,完成蒙古族各具特色的、多姿多彩的帽子的制作。引导学生感受蒙古族服饰的美,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激发学生的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的潜能,又可以使学生感受内蒙古地方民族风情、人文景观。

第7篇:蒙古族的民风民俗范文

意象是中国文化特有的范畴,很早就出现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与文论中。文化意象凝聚着各个民族的智慧和历史文化,在各民族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它们不断出现在人们的寓言和文艺作品中,慢慢地形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具有了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有的还带有丰富的、意义深远的联想。人们只要一提到它们,彼此间立刻心领神会,很容易达到思想的沟通。而不同的民族由于生存环境、文化传说、历史传统、价值取向不同,文化意象也会不同。

意象被广泛地应用于文学创作、翻译以及古诗词中。文化意象能把抽象的、难以触摸的概念转变成具体可见的、有着丰富内涵的形象,从而使语言更生动,是语言的诗性智慧的集中体现。例如“Achilles’heel(阿基里斯的脚后跟)”,读者不仅知道它的含义是“致命的弱点”,还会联想到阿基里斯的母亲把小小的阿基里斯倒提着浸入河水的情景,从而被带入一种想象的境界。独特的意象有助于建立独特的意境,从而增加作品的魅力。翻译作品中的文化意象可使读者了解异国情调,感受来自异国的清新。外来文化意象的翻译是一个为读者提供新鲜意象的好途径。当读者读到来自异国的文化意象时,他的视野得到了拓展,并能在欣赏新奇的文化意象时体会到文学审美的乐趣。

文化意象具有丰富的内涵文化信息,有利于促进文化的传播。它有利于丰富译入语的表达方式,文化意象是一个民族的智慧和历史文化的结晶。读者可以通过了解外国文化意象来了解其承载的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从而扩大自己的文化视野。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增进各民族间相互理解。“翻译的历史就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历史。”通过文化意象的翻译,文化信息在另一种语言中得以传达。外来文化意象,可以使读者更直观、更深刻的欣赏外国文学,了解外国文化并理解外国人民以避免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的发生。由此可见,文化意象在两种语言文化之间传递着文化信息,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文化交流,在文学翻译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蒙古族电影中的文化意象

1.动物的分析 蒙古族堪称马背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马的兴衰一直与蒙古族的荣辱水乳交融,蒙古族马文化与能征善战的蒙古民族一同载入史册。蒙古马与蒙古民族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没有任何一种动物的影响对人类文化的推动作用超过马,蒙古民族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马,对该民族而言,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它既是生活资料,也是生产资料。长期的生产和生活经验及实践造就了蒙古人尊马、崇马的思想观念。这一思想观念必然要反映到社会意识范畴,深嵌在社会文化领域,从而形成了丰富的马文化。

马在蒙古民族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马是蒙古人的生存资源。在与马共存的岁月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生产的经验,其中酿制的马奶不仅供蒙古人日常饮用,而且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了文化,在每年的盛夏,草原上举办的“马奶节”是草原文化的一道独特风景。

蒙古人常常以狗比喻忠实和坚强。蒙古民间有一种说法,马和狗一样那么勤劳努力。自古以来蒙古土种狗对牧民家起到的作用很大,他是除了看门守夜以外,跟着主人放牧,护卫牧群,应对意外的侵袭,狩猎时他也是里里外外的帮手。甚至能替主人狩猎。正因为如此,蒙古人对狗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人们平常以“屋外听不到狗叫声,圈内看不到一只羊”来形容家境之贫寒,因此再贫穷的家也得养一条狗。蒙古民族养狗从来不给狗盖窝搭棚,更不让狗进入家里,而是让它从小在寒冷的气候中锻炼耐寒能力。同时还要训练它的嗅觉、听觉功能,驯养它怎样去牧羊和看家的本领。同时蒙古族牧民们养狗时从小就注意其营养和发育,定时喂食,一次饱足。猎狗则适当控制其食量,还要训诫它们除了主人给予的食物之外,不准吃其他任何人给的食物,也不准其随意吃其他食物,久而久之,牧民们虽然经常在室外晒干奶酪、奶皮、肉干等食物,但它们决不去吃这些食物。而且有时还帮助主人驱赶其他食肉飞禽、野狗和牛羊等家畜。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在蒙古族电影中会大量出现关于马和狗的镜头特写,因为其中承载了这些动物所蕴含的文化。

2.服饰与蒙古包的分析 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理解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在电影中关于蒙古族服饰的描述图案与蒙古族人民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来自生活、来自大自然、来自人的精神世界。

蒙古族图案是蒙古族人民对美的理解和表现,是美好事物的象征。蒙古族服饰中图案的运用和表现促进了蒙古族服饰文化的发展,是蒙古族民族珍贵的物质及精神财富。蒙古族服饰是蒙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民族自古以来过着游牧生活,他们热爱家畜,崇尚大自然。所以常把云纹、水纹、山纹、火纹等大自然现象及牛、马、羊、骆驼等家畜的二方连续作为服饰、生活中的装饰图案。

蒙古族特别偏爱蓝色,这是大自然的主色彩。蓝色与大自然的色彩相协调,显示出冷静、深沉、开朗、稳重、平静、安宁之美。蒙古族信奉过萨满教,崇拜苍天,认为天是神圣的。蒙古族自称是“青色蒙古”,是“苍色的狼”和“惨白色的鹿”的后代。正因为这样,他们的长袍也以蓝色和青色为主。他们大多数人从事畜牧业,长期生活在广阔无边的大草原上,头顶蓝天,脚踏绿地。因而对蓝色和绿色,产生很深的感情。蓝色象征着崇高与永恒,绿色象征着青春活力。黄色,有些民族喜欢黄色,认为黄色是财富和权力的象征。蒙古族则把黄色视为高贵和神圣的表征。白色,在牧区生活的蒙古族也特别敬重白色。

蒙古族喜欢向朋友和尊敬的人送白色的哈达,它象征友谊与和平。这与喇嘛教的影响有关。蒙古族人喜欢白色长袍,老人喜欢穿白衫,象征长寿。凡是令人喜欢的地名、人名、食品都叫“查干”(白色)相称。这和蒙古族生活有密切的联系。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辽阔的大草原中,天上飘动的白云,地下的白色羊群,以及吃的是白色的乳制品,便形成对白色的特殊的爱好。在蒙古族人心目中白色象征着纯洁、善良、吉祥、干净和对朋友的真诚坦率。白色成了一种崇高之美,阳刚之美。红色,蒙古族也对红色有一种偏爱。红色常象征权力,是英勇善战的英雄鲜血的标志;是战斗意志旺盛的刺激色。红色也象征尊严,象征着一种威慑力量,从宗教意义上给予驱邪的解释。因此,蒙古族服饰的许多装饰品是红色的。

蒙古包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蒙古族典型的建筑艺术形式,也是蒙古族民间美术的集中体现,承载着蒙古族的文明史。蒙古包不仅满足了蒙古族人的物质实用需要,而且满足了蒙古族人的精神审美需要。蒙古包的圆形造型就是既适应自然,征服自然,又在实用过程中逐渐产生的独特的情感寄托的形式。北朝民歌“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足以说明蒙古包圆形形状的形式情感,蒙古族人认为穹庐与天体相似,蒙古包造型注入了天穹观念的意象。蒙古包就是像圆天式的居所,是蒙古族人心中的宇宙整体,蒙古族住在蒙古包就如同住在宇宙之中。蒙古先民自古有敬天的习俗,并且这种崇拜天体的思想观念,体现在蒙古先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当中。在蒙古族心目中,天是至高无上的,永恒存在的;天是真理,是道德,是正义,是良知;天是真善美的化身,是忠诚的化身。蒙古包与天同形,在蒙古族人的生活中也是真善美及圣洁的化身。这种崇尚腾格里的信仰成为了认识和探讨宇宙真谛的文化心理,也由此形成了蒙古族独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蒙古包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构型,它不仅反映了蒙古族的思维方式和审美取向,而且它还与本族群的历史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也能准确说明游牧民族的“动”的文化的基本构型和规则,可以自由的流动和搬迁。

三、论蒙古族电影的文化走向

第8篇:蒙古族的民风民俗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对蒙古族婚俗中的定亲习俗进行了探讨,亦对这一习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及演变原因进行了研究,以期对蒙古族婚俗的研究尽绵帛之力。

蒙古民族是一个悠久历史的游牧民族之一,在漫长的游牧生活中造就了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其中的婚姻习俗以它独有的特色一直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与研究。本文主要就蒙古民族古老的定亲习俗略做考证。

    一、以从马做定亲礼

    关于此习俗在(蒙古秘史)中讲:“帖木真九岁时,他父亲也速该将引他往母舅斡勒忽访氏处索女儿与帖木真做妻。……德薛禅就引到他家里……第二日也速该问他索这女子,德薛禅说:‘岂多遍索了与呵便重,少遍索了与呵便轻。大凡女孩儿生了,老在家里的理无。我将女儿与你儿子……’两家相从了。也速该就留下他一个从马做定礼去了。”这里提到的也速该以从马做定礼就是十三世纪蒙古社会的婚姻习俗中以马做礼定亲的习俗。而且这种习俗在当时的蒙古社会中普遍存在,是以习惯来约束的习俗之一。这点可从文献资料或现行的民俗中找到证据。布里亚特蒙古婚俗之“骑马或聘礼”中说:“提亲是订婚前提的话,骑马是用法律来保障定亲似的。”“骑马”是指给未来新娘的舅舅送一匹马骑,这一现行的习俗就是从古代以马做定亲的习俗演变而来的。(元朝社会-生活史》一书中写道:“定婚时男方家庭要向女方家庭下聘礼,通常是以马匹为聘。”这记载更逃了步说明当时婚俗中以马做定亲礼是一种全社会公认的习俗。文学作品起源于生活,反映于生活己蒙古族著名的英雄史诗(江格尔》中的“浩顺·乌兰娶亲”章里写道:“你送来的是马驹子,我给的却是栗色线脸宝驹……订婚的礼物。”说的也是古时以马做定亲习俗在民间文学作品中的真实反映。赫牧民族的游牧生活中马是不可缺少的,也是蒙古人最可靠的伙伴之一。所以蒙古人把马当做选择其终身伴侣的定亲物是有它的象征意义的。

    二、吃“不兀勒札儿”定亲

    对此习俗(蒙古秘史)有这样的记载:合刺合勒只战役之前,桑昆议谋抓帖木真,与众人商议:“帖木真曾索咱女子察兀儿别乞来,如今可约日期请他吃不兀勒札儿,来时就这里拿了。”“不兀勒札儿”为羊颈喉肉;吃“不兀勒札儿”为吃定亲筵席之意。当时在蒙古人的定亲筵席上务必要进行吃羊颈喉肉,成为一种礼俗。羊颈喉肉骨头坚硬,连接牢固而不易开,所以吃羊颈喉肉做定亲是表示定婚不悔。《元史》卷一记载:“岁癸,汪罕父子谋欲害帝,乃遣使者来曰:‘向者所解姻事,今当相从,请来饮布浑察儿。”’《元史》作者批注:“布浑察儿,华言许亲酒也。”这里说的“布浑察儿”就是(蒙古秘史)中提到的“不兀勒札儿”。《元史》所写“饮布浑察儿”有误,应为“吃布浑察儿”,是吃羊颈喉肉定亲之意。蒙古族的一支察哈尔人婚俗中的姑娘宴时女方为考验新郎的机灵强壮进行一种游戏,即让新郎册开羊颈喉骨。此游戏就是古代“吃不兀勒札儿”习俗在现行婚姻习俗中的遗留和演变。

    三、以哈达做定亲物

    关于“哈达”的来源学术界意见不一,多数学者都认为“哈达”是藏族人民礼仪用的丝织物。近两年笔者在查阅文献资料过程中发现,“哈达”原是蒙古草原上礼仪用的物品一一哈达片( hadak ) ,元世祖忽必烈时国师八思巴第一次返藏,把“哈达卡”带到了西藏。(中华奇风趣俗》一书中:“哈达是元朝时传入西藏的,萨迎法王八思巴会见元世祖忽必烈后,把第一条··一哈达带回了西藏”的记载对“哈达”来源的研究提供了线索。著名藏学家巴桑罗布在(中国西藏》杂志上撰文提出:“八思巴…第一次返藏时向卫藏地区的菩萨、佛像和僧众官员敬献,赐奉哈达。”“根据藏语语音和组词分析,哈达不太像藏语,反而有点像“哈达卡”这一蒙语在藏语中的变音。”巴桑罗布的观点_吻合了蒙文文献的记载;因为我们可在(蒙古秘史)的201页和279页及(十善福白史册)的第九十页都能找到“哈达卡”一词的词根。(马可·波罗游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过年过节百姓拜见皇帝时用最珍贵的礼品金、银、玉石同白色的绸布一起捧献,百姓之间互相拜年时同样互敬白色的绸布,表示敬意和祝贺。这里提到的白色的绸布就是最初的哈达,并且与蒙古人历来崇尚白色有着密切的内在意义关系。

第9篇:蒙古族的民风民俗范文

摘要:蒙古族历来有着丰富的纹样,其中作为护身符和宗教标志的万字纹样,有着深刻的起源和丰富的发展。它运用不同的组织形式,广泛的应用于蒙古族的日常生活中,体现了他们的民俗民风、以及审美取向。

关键词:蒙古族;纹样;万字纹;应用;民俗宗教含义

万字纹本是源于藏族的苯教,随着佛教、藏传佛教的影响,万字纹有了一定的变化。而且,万字纹在许多少数民族纹样中都可以见到,例如,羌族、蒙古族等等。其中蒙古族的万字纹以其独特的组织形式和文化内涵成为蒙古族的一种典型纹样。

一、蒙古族的纹样

美好的幻想,艺术的夸张及生活的真实描写,是蒙古族纹样的主要特征。在幻想和夸张中反映了广阔的现实生活,因而纹样奇异动人,具有浓厚的情趣。可以说,蒙古族人民创作纹样时在传统纹样的基础上既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又不去照抄生活,它总是通过夸张与变形创造出那种虽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却具有现实意义的形象,就像蒙古族非常有代表性的盘肠纹、云纹、卷草纹、万字纹等等。

盘肠纹代表“吉祥”,纹样特别的饱满。在内蒙,这个纹样多出现在蒙族家里的家具、靴子和衣服上。其实汉族地区的“中国结”便是一个典型例子,可以说是中原文化的一个代表;牛鼻子纹,也叫云纹。这个纹样在内蒙地区还有一个典故,传说牛拱了烧完的焚灰,然后用鼻子往蒙族人白色的毡包上拱,牛鼻上的灰就印在毡包上去了,牧人将拱出的图案称为“牛鼻子纹”;卷草纹是一种装饰纹样,在内蒙古,它更像云的翻卷,因为在草原上,云是千变万化的,也是最美的。卷草纹的颜色用的非常鲜艳,有白、蓝、红、黄、绿等等。

二、蒙古族万字纹的起源和发展

万字纹即“卍”字形纹饰,“卍”字为古代一种符咒,用做护身符或宗教标志,常被认为是太阳或火的象征【1】。表达了蒙古族对太阳的崇拜。据考证,这个最早在阴山岩画中已经出现,距今一万多年。这个万字纹从北方游牧民族的亚欧板块传向西伯利亚,然后再流传到西亚,非洲和欧洲,作为装饰性符号,在早期基督教艺术和拜占庭艺术中亦屡见不鲜。主要的流传路线是从内蒙古往西往南流传的,流至阿拉伯,然后这个纹样又开始反流。中国境内出现“卐”形纹可以追溯到距今约4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马家窑文化,受佛教的影响,“卐”形符号在中国的流行和使用确实更为普遍了。

万字纹后来变成了“炕围花”,即北方人睡的那个大炕的墙上的一个装饰花边,还有地毯上都采用这种“万字纹”,并把万字纹连起来,这样又多了一个意思,即万字不断头,代表连绵不断,永世繁昌。万字有的人也叫寿字,在民间寿和万是混用的,所以现在我们看到的百寿图中,很多寿字其实是万字。万字纹也有很多变体,如在岩画,寺庙的壁画和鄂尔多斯的青铜器中也采用万字纹做装饰,但形式有所变化。“万字不断头”的涵义在拉手娃娃剪纸中也得到了很好的表现,其实它在阴山岩画中早就有了。在沁科勒草原上的一块岩画中就有这样一个图案,描绘的是一群族人把俘虏圈到一个石头大圈里面,然后在手拉手围着跳舞,极为的壮观【2】。

三、万字纹在蒙古族的应用

蒙古族万字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丰富的应用,特别是在建筑及其装饰上,内容大多寓于吉祥如意、祈福平安之意【3】。

我们都知道毡毯在蒙古族的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它在实用性的基础上利用万字纹将其作为审美因素的特性发挥的淋漓尽致。蒙古人将地毯经过不同的色彩和几何变化,使万字纹有了丰富的变化,并将其利用于地毯的边饰纹样中形成独具特色的丰富图案,形成富丽与古朴的两种风格。

万字纹在蒙古族的服饰上也有广泛的应用,常见于蒙古袍、腰带、帽子、靴子等。值得一提的是,万字纹在荷包当中的应用,因为荷包较小,所以它上面的万字纹也呈现出了别巧精致的特色。另外,万字纹在线条、色彩和面积上的变化还会从整体上影响服饰的裁剪效果与造型特色,因为万字纹那极具几何特色的线条与构图是其他纹样所无法比拟的。

蒙古族纹样展示的另一个途径就是生活家具,它对于万字纹的应用与变化也是非常丰富的,通过在橱柜、床、桌、凳、盘、架、隔断上的应用,折射出蒙古族的审美情怀[4]。万字纹的线条在不同的色彩和色块的组合下,呈现出变化莫测的效果,特别是地毯上的纹样,人踩在上面有种不敢去踩,又充满好奇的奇异感觉,仿佛在大草原奔驰,这正好与蒙古族悠久的游牧文化相契合。

四、蒙古族万字纹的民俗宗教含义

1、民俗含义

“卐”字符在婚礼上呈现出宗教情感和审美情感的交融。青海湟源日月乡居住的藏民有一种习惯,他们娶亲时,婆家将羊皮铺在院子里,在羊皮上用青稞绘制“卐”字符,新娘进门时,脚踏在“卐”字符中心,以示“男女同生、阴阳相配、吉祥如意、坚固永久”之意。 “卐”字符由简到烦、由单到双,字符四端纵横伸延,互相衔接,形成的纹图,称“万字锦”、“长脚万字”。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物的窗墙、门格、梁头上常常刻有这样连缀而成的“卐”字符,民间四合院的门窗图案也有“卐”或者“卐”字符的变体,即取此“富贵不断头”的意思。

2、宗教含义

“卐”字符在藏族苯教中是代表太阳的符号。太阳神是苯教最大的神灵之一,因此宗教图案“卐”字符在藏族服饰上的运用非常频繁。逢年过节,妇女们总要在自家门口,用白石灰画上“卐”字符,以示来年吉祥如意,有些地方的藏族妇女,还喜欢把“卐”字符绣在衣服的背部。她们认为这样可以免除天灾人祸,保佑平平安安。在甘肃青海民间刺绣、针织艺术品中,“卐”字符及其变体运用极广。

蒙古族万字纹的产生与其民族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历史传承、、及风俗习惯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通过蒙古族的居室环境、服装服饰、生活物品等载体,感受到了蒙古族万字纹的魅力所在,同时也体现了蒙古族千百年来赖以生存的游牧文化和审美取向。

参考文献:

[1]张建著.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

[2]乔吉著.蒙古族民俗风情[M].内蒙古: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