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技术新项目总结范文

新技术新项目总结精选(九篇)

新技术新项目总结

第1篇:新技术新项目总结范文

它既可给企业带来风险和挑战,又可给企业带来商机。技术创新在企业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

技术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企业战略的核心。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正成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市场瞬息万变,技术和市场的激烈竞争,常常影响企业的发展,它既可给企业带来风险和挑战,又可给企业带来商机。

技术创新在企业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技术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企业战略的核心。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技术创新的同时企业也需要关注是否符合自身发展。

上期栏目中本刊从企业和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对线路板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期我们将继续围绕线路板企业的管理问题,对其科技创新方面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三、科技创新管理面临的问题

伴随电子产品向着轻、薄、小、多功能、大功率、高频化、高可靠性要求方向发展,要求其配套的PCB产品正向着高密度,高频化,高集成,高可靠性的方向研发。要求PCB企业不断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有:高多层PCB、刚/挠PCB、HFPCB、HDIPCB、高导热金属基板等不同产品类别、不同产品结构设计、不同电性能参数指标、 特殊材料和工艺等要求的产品。

同时,尚待不断创新和应用的PCB新技术有:激光钻/铣加工技术、等离子体应用技术、脉冲电镀技术、HDI填孔技术、光致成孔技术、光致图形成像技术、高温压合技术、高精度图形对位技术、高多层厚铜导体加工技术、AOI检测技术、工程优化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技术等,极大的推动了印制板的技术创新。为企业的产品优化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快企业的自主创新体制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机会。

国家产业发展方向给企业指明了:走科技创新、产品优化升级、推行清洁生产、实施循环经济等鼓励政策。适者生机无限,逆者处境困难。先行企业不但从市场上赢得生机,同时从资金上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因此,技术创新关系到企业的“生”与“死”。

同时,只有创新才能激活人的“潜能”,企业才能不断提升竞争力,增强企业的生命力。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做久,必须抓住政策调整机遇,依靠政府、行业、院校、下定决心,调动员工创新潜能,调整现有资源,坚定信心,加快走企业自主创新之路。

企业要开展自主创新,高层管理必须从认识和制度上下手。坚定自主创新的认识、决心、信心,落实项目人才和资金等问题;同时,还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3.1 加快企业研发创新体制建设

1. 企业自主创新体制建设内容包括:建立技术研发中心(TRC),任命TRC主任,配置研发人员、场地、资金、设备,建立研发管理制度和信息资料库。选聘专家和培育研发人员,组建项目攻关组,建立研发成果激励制度,落实产学研合作。深入开展项目调研,组织项目可行性分析,制订项目研发计划和实施方案,开展技术研发和技术总结工作,组织成果鉴定和评审、落实成果转化、组织成果申报和专利申请等。

2. 企业技术研发管理制度内容包括:《项目立项管理》,《新技术推广及应用管理》,《新产品研发管理》,《新产品和新技术鉴定管理》,《研发人力资源管理》,《研发人员培育和考核办法》,《研发绩效奖励制度》,《产学研合作协议》,《研发经费核算管理》,《技术保密管理制度》,《项目评审和申报管理》等。技术研发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要纳入企业管理评审,要通过实施和考评,并不断修订和完善,以充分体现技术研发管理的推动力。

3. 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内容包括:对大中型研发项目,要编制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要通过对项目可行性分析、风险评价,确认项目投入的可行性和风险性。通过市场需求调研、国内、国外、行业科技信息查新、技术创新点、研发课题的目标和指标、项目实施方案和途径、人员和资金投入、经济效益和技术实施方案分析等,编写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做到预则立, 不预则废,降低风险,获取成功。

4. 项目研发实施计划内容包括:项目内容、实施要点、成果表述、完成时间、资金投入、项目负责人、研发措施等。项目研发实施计划的实现,需要各部门积极支持和配合研发团队。优先保证项目的实施需求(设备、人力等),确保项目的优先实施。将项目实施计划优先纳入部门考核指标内容,优先保证项目的实施,按时完成项目实施计划。

5. 项目或课题总结报告内容包括:项目内容、实施要点、技术创新点、检测数据、工艺参数、结构设计图、分析结论等。项目或课题总结报告是项目文字成果,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是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基础资料。总结报告力求文语表述简洁,图表齐全,数椐真实,分析结论正确。

6. 科技成果评审内容包括:内部总结和评审、组织内外部专家评审。要想将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必须取得大家的共识。通过总结和评审、 扩成果大成果的影响力。通过成果评审, 听取不同意见, 不断改进和创新成果,将物质成果转化为知识财富。

3.2 高层领导应高度关注研发工作开展

1. 高层领导要高度关注研发工作开展,定期听取TRC主任的工作汇报,关注和支持自主创新工作的重点,难点。鼓励、督促、检查各部门落实研发工作计划。贯彻执行研发管理制度,优先保证研发所需的资源(人员、资金、场地、设备等)。

第2篇:新技术新项目总结范文

第一条为促进国家技术创新计划的科学化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技术创新计划(以下简称创新计划)是在国家财政、金融政策支持下,引导和吸收社会力量,加快技术创新,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国家计划。

第三条创新计划围绕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针对国家产业及产品结构调整中的突出问题,通过开展技术创新,重点解决产业中的共性、关键性和前瞻性技术,并有效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产业优化升级,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第四条创新计划包括产业技术开发、工业性试验、新技术推广应用示范、产学研联合开发、重大技术装备研制、技术中心建设、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和新产品试产等内容。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五条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经贸委)是创新计划的主管部门,主要履行下列职责:

(一)研究提出技术创新发展规划;

(二)组织确定创新计划重点领域,项目指南;

(三)编制和下达年度创新计划;

(四)组织、协调创新计划的实施与管理工作。

第六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经贸委(经委)作为项目主持单位,负责本地区创新计划的组织与实施;部分中央企业作为项目主持单位负责创新计划中本企业(集团)项目的组织与实施。

项目主持单位主要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本地区和本企业(集团)创新计划项目的汇总及申报工作;

(二)组织国家技术创新计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论证和审查工作,与项目承担单位签订国家技术创新计划项目目标责任书;

(三)监督、检查项目的执行情况;

(四)将本地区和本企业(集团)的年度项目执行情况汇总并报国家经贸委;

(五)承担国家经贸委委托的其他有关工作。

第七条创新计划的项目承担单位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法人资格;

(二)具备较好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健全的财务核算管理体系;

(三)具备承担项目所需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经济实力。

创新计划项目承担单位,主要履行下列职责:

(一)确定项目责任人;

(二)编制并向项目主持单位提交国家技术创新计划项目申请表、国家技术创新计划项目立项建议书和国家技术创新计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与项目主持单位签订国家技术创新计划项目目标责任书,并严格执行;

(四)准确、如实报告项目年度实施情况和经费安排;

(五)接受主管部门和项目主持单位或其委托的机构所进行的评估和检查;

(六)及时报告项目执行中出现的重大事项;

(七)报告项目执行中知识产权管理情况,提出建议;

(八)项目完成后,及时向项目主持单位提交项目验收申请。

第三章计划编制

第八条编制创新计划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坚持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相结合,发挥整体优势,全面有效地推动产业技术进步;

(二)以开发共性、关键性、前瞻性技术为重点,形成系统配套,加快产业技术升级;

(三)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加快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四)以企业为主体,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研究院所联合,提高技术创新的起点和水平;

(五)鼓励自主创新,促进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

(六)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第九条编制创新计划的依据为:

(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二)国家产业发展规划和国家产业技术政策;

(三)全国技术创新纲要;

(四)全国企业技术进步工作的整体部署;

(五)近期技术创新发展重点;

(六)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规划。

第十条编制创新计划的程序为:

(一)国家经贸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经济运行情况以及产业技术发展方向,确定并技术创新计划项目指南,内容包括当年发展的产业技术领域、研究开发重点和技术创新目标等。

(二)项目承担单位依据项目指南提出立项申请,并提交项目申请表和项目立项建议书等申报材料。

(三)项目主持单位根据项目指南和有关要求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后,上报国家经贸委。

(四)国家经贸委组织专家组或委托相关机构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和筛选,提出评审意见。

(五)国家经贸委根据《国家技术创新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对重大项目组织招标,确定项目承担单位。

(六)国家经贸委根据评审意见或招标结果,组织编制并下达年度国家技术创新计划。

第十一条申报新产品试产项目的,由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填写国家重点新产品试产计划申请表,并附省部级新产品鉴定证书、技术总结报告、专利证书、奖励证书、用户意见和检测报告等,报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经贸委(经委)审查后报国家经贸委。

国家经贸委组织专家评审后,编制并下达年度国家重点新产品试产计划。

第四章计划实施

第十二条创新计划的项目管理实行项目目标责任制。

第十三条创新计划下达后,项目主持单位应当尽快组织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与项目承担单位签订国家技术创新计划项目目标责任书。

第十四条项目主持单位负责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组织工作,项目承担单位具体负责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

第十五条项目承担单位应当严格履行项目目标责任书,因故延期履行的,应当按程序逐级上报审批,但延期最长不得超过1年。

第十六条项目承担单位应当确定项目负责人,并保证项目实施的各项条件,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十七条创新计划项目开始实施后,项目承担单位应当于每年年底前向项目主持单位报告项目的执行情况总结,包括项目进展、资金落实情况以及下一年度安排等,并由项目主持单位汇总后报国家经贸委。

第十八条对重大项目应进行中期评估,其结论作为项目继续实施或调整的依据。

第十九条创新计划项目完成后,项目承担单位应及时向项目主持单位提出验收申请,由项目主持单位报国家经贸委批准后依据项目目标责任书组织验收。

第二十条项目验收时项目承担单位应提交相应的文件和资料,包括计划下达文件、国家技术创新计划项目目标责任书、项目验收申请、项目总结报告、有关测试报告、工业性试验报告、用户使用报告、项目经费决算表和有关成果、专利、查新报告和技术标准等。

第二十一条创新计划项目主持单位在组织项目验收时,应组成项目验收组开展验收工作。验收组不应少于7人,其成员应当是熟悉本专业并在本领域或本行业内有一定权威的技术、经济、管理和工程方面的专家,并且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能够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提出具体意见。与验收项目有利害关系的人员,应当回避。

第二十二条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形成的技术成果,可以在项目验收时按照《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鉴定工作。

第二十三条创新计划项目验收后2年内,项目主持单位应对项目进行跟踪。

第五章资金管理

第二十四条创新计划的项目资金由多渠道筹措组成,主要资金构成包括项目承担单位的自有资金、金融贷款、市场融资,项目主持单位补助资金和国家拨款等。

第二十五条对国家拨款的项目,地方也应给予相应的拨款支持。

第二十六条国家资助拨款要严格按照财政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科技部制定的《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项目主持单位应将当年项目经费下达、落实和使用情况报国家经贸委备案。

第六章计划调整

第二十八条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项目,应当予以调整或撤销:

(一)市场需求发生急剧变化的;

(二)技术经济指标已低于国内已有同类技术的;

(三)同一项目同时列入其他部级科技计划的;

(四)实施项目的主要经费不能落实或挪作他用的;

(五)与其衔接的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基本建设计划难以落实的;

(六)项目承担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及技术骨干发生重大变化,致使项目无法继续实施的;

(七)项目主持单位组织管理不力的;

(八)因其他原因应予调整或撤销的。

第二十九条出现第二十八条规定的情形,项目需要进行调整的,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向项目主持单位提出调整申请,由项目主持单位提出意见报国家经贸委批准。

第三十条出现第二十八条规定的情形,项目应予撤销的,项目主持单位应当及时提出撤销处理意见,报国家经贸委批准。

第三十一条国家经贸委对项目进行评估后可直接予以调整或撤销。

第三十二条项目承担单位应保证按期完成项目内容。延期项目未验收前,项目承担单位不得再申报新项目。

第三十三条已确定调整和撤销的项目,项目承担单位应作出经费决算按程序报批。对调整的项目应当按调整方案作出财务处理,撤销项目的剩余国家拨款应当如数上缴。

第七章成果管理

第三十四条创新计划项目取得的技术成果归属,按照项目目标责任书规定执行;未作规定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三十五条技术创新成果推广应用中所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六条技术创新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所形成的实物资产,应当按国家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第三十七条技术创新项目取得的技术成果可以作为申请国家、地方人民政府有关表彰奖励的依据。

第八章罚则

第3篇:新技术新项目总结范文

不仅建立了自身的技术创新管理体系,同时也制定了技术创新的奖惩标准来激励广大员工积极投身技术创新管理工作。各基层单位纷纷建立和健全自身的科技创新工作体系,形成了良好的技术创新工作氛围。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技创新总结报告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科技创新总结报告一

20xx年面对复杂多变经济发展形势和严峻的市场经营困难,我们xx公司在集团公司领导的正确引导下齐心协力、顽强拼搏、深挖内潜、积极应对,在夹缝中不断寻找发展出路,困难面前经受着一次又一次的考验。

为求生存谋发展,20xx年公司大力倡导以科技创新、节能减排为出发点,并以此为切入点实施了多项举措,深入开展了一系列的技术创新活动,研发并实施了多项技术创新项目。其中重点项目有“煅烧炉用液化气烘炉”、“焙烧车间密封火盖的研制”、“煅烧炉热维修”、“冷煤气综合开发与利用”、“一焙烧车间二期改用天然气作燃料”等。这些项目的开展共为公司节约资金达300万元,有效推动了公司经济的发展,为公司持续稳定向前迈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职工的收入和创新意识,完善并优化了生产和工艺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全年仅征集合理化建议和五小成果就直接创经济效益200多万元。

20xx年我们将继续发扬以科技为第一生产力的经营理念,明确目标,主动出击,突出重点,按照公司20xx年的创新工作计划逐项给予攻关。特别是今年公司将下力气在针对员工迫切需要解决的生产现场的工作环境问题上,采取有效措施力争得到改善。主要围绕生产现场的粉尘污染、沥青烟气治理和噪声控制这几方面,彻底给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另外计划中的余热发电项目也是今年我们所攻关的一个重点项目。为此今年我们将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具体措施是首先要加大科技创新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其次要健全制度,加强管理,强化创新理念;再者是要提高技术创新项目的申报质量,多立项,多出新招,力争20xx年在这方面有新的突破。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我们的竞争力和自身实力,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谋求生存和发展。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以百倍的热情和努力去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

科技创新总结报告二

XX公司一直以来全面贯彻和响应一冶技术创新的指示精神,努力推进企业科技进步和增强公司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企业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科技进步长效机制,不断总结技术创新工作经验,努力推动公司科技创新并大力推动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换,为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增加动力。

一、组建公司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技术创新工作的领导

为了加强对技术创新工作的领导工作,XX公司在成立以党委书记、总经理梅国庆同志为组长的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与推进公司的科技创新工作。同时,健全和完善以公司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为核心,以各项目经理部和各经济实体为主体的技术创新管理体系。比如说青山搅拌站,以市场为导向抓好科技创新工作,不仅建立了自身的技术创新管理体系,同时也制定了技术创新的奖惩标准来激励广大员工积极投身技术创新管理工作。各基层单位纷纷建立和健全自身的科技创新工作体系,形成了良好的技术创新工作氛围。

二、大力推广专利意识,积极申报专利,努力打造XX公司知识产权

经过五十多年的市场闯荡,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通过申报专利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才能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JA公司领导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在20XX年年初及时召开了XX公司首次科技大会,这次会议上,我们认真地总结了公司的技术成果和技术优势,也客观地指出了我们技术创新工作的薄弱环节,分析了XX公司的技术创新形势,让公司上下明确了技术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任务,吹响了打造JA公司自主知识产权,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号角。在这次会上,我们把专利意识的推广作为重要的一项议程,邀请了专利工程师对公司的中层干部和技术负责人做了专利知识讲座,这对全公司上下进一步形成申报专利的氛围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在专利的选题和申报上面,我们积极面对,首先是发挥各经济实体和各项目部的技术优势,调动基层技术人员申报专利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二是工程项目管理部在课题的选择上,在各单位自身优势与专利技术的结合上加强指导,我们多次来到各基层单位,与技术人员进行座谈,深入挖掘创新点。三是积极加强与一冶技术中心、技术部和专利公司的沟通与联系,邀请专利工程师多次到我公司进行授课,为我们传道解惑。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公司20XX年申报并受理6项专利,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各3项,其中3项实用新型专利已获得授权。

三、下大力气做好省部级科技成果的申报工作

20XX年我公司在一冶技术部的精心指导下,积极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宜昌消化池科技成果资料的编制,多方面搜集相关的资料,加班加点,同时反复查新,深入挖掘创新点,把专利技术的应用穿插到该科技成果中去。该项科技成果在20XX年7月初顺利通过了中冶集团技术中心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结论为国内领先水平。同时,该项施工技术被认定为中国冶金建筑协会的专有技术。目前正在向中冶集团申报科技进步奖。

四、积极做好优秀施工组织设计和优秀论文、工法的推荐和申报工作

做好优秀施工组织设计和优秀论文以及工法的编写、申报工作既是对我公司既有施工技术和施工成果的全面总结,也是对原有技术的提升和发展。20XX年,我公司已申报的科技论文"粉煤灰与矿粉复掺在商品混凝土中的应用","浅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联动控制系统的调试被"等13篇论文分别被科技部和建设部、中冶集团核心期刊收录并发表。宜昌清江山水1#及4#楼工程、武钢二炼钢易地改造工程A块连铸机设备基础施工组织设计等四篇施工组织设计分别获得一冶优秀施工组织设计奖;蛋壳型混凝土结构施工工法被鉴定为省级工法;大跨度管桁架结构胎架滑移工法通过企业级工法的鉴定,20XX年初通过部级工法鉴定。目前,各项目经理部和实体单位积极撰写科技论文,向一冶和省部级刊物踊跃投稿,形成了科技创新的良好势头。

五、坚持不懈抓好科技开发工作

创新是企业进步和发展的源泉,我们每年持续加大对科研开发力度,把企业的既有优势和市场发展方向紧密联系起来,一方面积极依托在建工程项目找准科研课题,一方面着眼于各经济实体单位比如商混站,检测中心的新技术应用和新产品开发;近年来有二十项被一冶批准立项并通过验收。同时,我们坚定不移地完成好企业施工技术操作规程的编制和审核任务,近年来一共完成一冶技术部下达的30篇土建操作规程的编写和审核任务。

当前公司生产经营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各板块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提高公司的创新能力,加强知识产权的积累工作,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永恒的动力是我们面临一项十分艰巨和重要的长期任务。我们的工作与一冶有限的要求和同行的先进单位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从公司的实际看也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创新意识不强,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畏难和怕麻烦的情绪,把创新成果转化为知识产权的意识不够,要让科技创新的工作成为全公司上下的主动和自觉行为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二是所申报专利的质量和含金量还有待提升,发明专利在所申报并受理的专利数量中所占比例还有加大的空间;三是各工程项目部推出的的专利数量不多,各工程项目需要大力抓好专利申报和工法撰写等工作,要积极谋划,采用多种激励机制,成为形成公司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力军。四是公司与施工生产实际的结合力度不够,重闭门讨论,轻对外学习、交流和沟通,对创新突破点的认识和挖掘不够,敏锐地捕捉与施工相关的研发项目的能力不强,五是运用创新技术参与市场竞争的经验不足。

对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勇于正视自己的差距,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下定决心,迎头赶上。

科技创新总结报告三

为更好地做好明年的工作,现将一年来的主要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明年的工作计划。

一、采取有力措施,坚定不移的推进产业建设

(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电力)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

(二)、重点项目建设整体上进展顺利,几个重点项目顺利或提前开工建设,xx省煤化工集团公司的95万吨煤焦化项目、xx化工公司的30万吨氨醇项目、xx省冶金集团公司的高纯铝项目已于今年市庆前开工建设。

(三)、采取的主要措施和做法

根据xx政府的安排,我委高度重视产业建设和工业发展,继续对重点项目建设加大工作力度,保持了强力推动、加快建设的工作态势。按照年初召开的全市工业经济暨产业建设工作会议的要求,全面部署了产业建设工作。

1、继续加强了对重点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服务。

实施重点产业行动计划是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举措,重点项目的建设是产业建设的重中之重,我委根据全市重大项目的建设情况筛选上报了21个在建项目和10个前期项目共31个项目,经市政府批准确定为xx年年度市级产业建设重点项目。为确保今年31个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按照今年市委市政府的决定:一是继续实行重点项目建设市级领导挂钩督查指导制;二是继续对重点项目建设实行目标责任制,县市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市政府与各相关县市政府签订了产业建设重点项目责任书;三是继续对产业建设和重点项目建设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

2、对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电力)实行了目标责任制管理。

我委在县市提出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电力)目标任务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全市的工业项目建设情况,提出了全市各县市的目标任务,xx政府批准将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电力)目标任务纳入了市政府对各县市工业经济目标责任制的考核。

3、认真贯彻落实好市政府与省属大企业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推进协议项目的建设。

xx公司10万吨铅项目、xx省冶金集团总公司10万吨铝项目、xx钢铁公司三期工程、xx公司挖潜节能技改扩建工程等大项目正在加紧推进。

4、强化服务,进一步加大协调服务力度。

5、开展了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督查。

xx政府高度重视投资工作,专题开展了专项督查,我委积极配合开展了督查工作,同时针对年初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电力)负增长的不利局面,对重点项目的建设也进行了督查指导,并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协调;同时要求县市及有关企业对投资完成情况应做到如实上报。

二、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我们坚持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循环经济技术为支撑,以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为重点,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红xx工业园区的建设步伐,我们按照“一主两辅”的规划布局,全面加快我市工业园区建设步伐,一主就是以红河工业园区和弥勒工业园区两个省级工业园区为重点,努力打造成为省级一流的工业园区,使之成为我市产业发展的新高地;两辅就是启动建设建水、个旧、泸西等工业强县示范县的特色园区建设和绿春县、红河县、石屏县、屏边县等的园区建设。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于规划先行全面启动和推进园区建设。二是坚持以产业建设与园区建设的良好互动,以项目建设推动园区建设。三是以省级工业园区和园区基础设施为重点,带动和推动全市园区建设。通过不断的努力,园区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园区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一批重大项目入住园区,产业进一步聚集,同时泸西、建水工业园区的规划编制评审工作已经完成并进入启动实施阶段,另外,我市xx县等县市特色工业园区的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启动,其它各项前期工作正在积极抓紧谋划和推进之中。

三、以科技进步促进红河工业经济发展

随着我市工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市企业的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得到了加强,企业的科技进步动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正逐步形成和加强,一批大企业科技进步和创新成效显著。我们一是认真组织实施xx重点产业行动计划,夯实技术进步的基础,加快提升企业实力,加快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二是实施与大企业的政企合作,构建技术进步与创新平台。三是坚持以大企业和重点企业为核心不断加快技术进步促进工业发展。四是积极贯彻落实促进技术进步和创新的政策。五是加强产学研联合,构建工业企业技术支撑体系。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相关建议

(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推进产业建设的困难加重,在项目建设中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制约了项目建设,土地审批与征用、环保审批、项目备案与核准等依然是推进项目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瓶颈”问题。主要是“五难两不足”:

一难:项目建设用地征用普遍较难。主要是一些项目征用的土地涉及基本农田,土地规划修编调规及报批手续用时较长。

二难:项目建设用地征用后的移交很难按时进行,项目建设用地的征用和移民搬迁仍是影响项目建设的“难中之难”。

三难:项目建设中的环保报批手续以及环境容量制约,仍是项目建设的难点。

四难:项目的备案核准难,国家产业政策越来越严格并且调整加快,新上项目和行业准入的门槛越来越高;钢铁、电解铝、水泥等的发展受到限制。

五难:部份中小项目融资难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两不足”:一是部分工业大项目进展不理想,尚未形成大的工作量,云锡10万吨铅、10万吨铜等大项目目前未形成大的投资量。二是一些项目前期工作的滞后和不扎实,以及部份有关部门的主动服务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报批和推进。

2、工业园区建设。

一是园区建设资金明显不足,资金缺口大。我市的几个园区都才起步,基础设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资金的不足严重制约了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招商引资竟争激烈。虽然我市具有一定的资源、区位和要素优势,但由于我市长期处于相对落后的地区,基础薄弱、产业配套差,限制了许多产业项目的发展。

3、技术进步与创新任重道远。

一是企业创新动力不足,长期以来,我市相当一部分企业对自主创新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大多数企业依赖资源和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缺乏创新的主动性,有的企业发展思路还不适应市场的要求,没有摆脱靠政策扶持、靠优惠措施、靠建大项目发展的老路子。二是企业科技创新投入较低。由于受产业结构制约、创新意识不强、企业实力不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提高企业创新投入的难度较大,企业投入的积极性也不是太高,中小企业则因经济实力不强,资金来源渠道不畅,融资困难,加之规模小效益不理想,开展技术进步和创新更是步履艰难。技术进步与创新是我市企业发展的“软肋”,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首要问题。三是企业创新人才严重不足和企业研发机构较少。到目前我市工业仅有3户企业建立了省级以上的技术中心,从我市的经济总量来看,总量明显不足,部分大中型企业设立了技术中心,但同时由于生产规模、企业经济实力、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企业尚不能建立企业自己的研发机构,大多数企业科技人才紧缺,高层次人才更是严重不足。

五、20xx年工作安排建议:

(一)、坚定不移的推进产业建设。

一是继续推进xx重点产业建设行动计划和千亿元行动计划的实施。以重点项目建设为突破口,积极推动重点产业中的大项目建设,积极支持引导大项目入驻工业园区,加快产业聚集的形成;推进产业的提升和产业的聚集,推进行业的整合。在推动总量做大的同时,注重质的提升,努力做优、做精、做强。二是继续实行重点项目建设市级领导挂钩督查指导制,县市主要领导责任制;三是继续对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四是要力促云锡10万吨铅、xx公司竹浆纸一体化项目、泸西95万吨煤焦化项目、xx化工公司的30万吨氨醇项目等大项目加快推进步伐,尽快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形成大的投资量。

(二)、进一步强化服务推动不同层次的项目建设。

一是要认真贯彻省市的有关要求,及时做好市级权限范围内的工业项目的备案核准工作,组织指导开展好项目的前期工作,进一步规范做好项目的报批工作,推动我市中小项目的实施。二是积极配合做好省级审批项目的各项报批工作,促使项目早日办理完成相关手续以提早开工建设。三是要继续做好省级资金的争取工作。四是做好市级工业技改和前期费资金安排工作,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示范效应和促进作用,进一步促进投资,加快项目的建设。

(三)、促进工业基础设施投资,加快全市工业园区建设。

按照“一主两辅”的规划布局,全面加快我市工业园区建设步伐,一是继续推进xx工业园区和xx工业园区两个省级园区的建设,二是要引导鼓励xx、xx两县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加快园区道路、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三是要积极推进xx等县市的特色园区的规划编制、评审及申报工作,同时积极争取列入省级特色工业园区。

(四)、继续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工作,一是要认真贯彻落实我市工业强市战略和产业富市战略,不断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进程,努力加快发展,大力夯实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基础;二是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要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自己的技术中心,支持已有技术中心的企业积极申报认证省级技术中心,不断壮大我市的技术力量;积极争取市政府设立市级企业技术进步中心。三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好有关扶持政策,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鼓励企业用足用好国家己出台的自主创新投入所得税抵扣政策、加速研发仪器设备折旧政策、采用国产设备税收抵扣政策、进口设备送故迎新减免关税及进口环节增值税政策、社会资金捐赠创新活动经费税前扣除政策等多项税收扶持政策。

第4篇:新技术新项目总结范文

第一条为奖励在推动**州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显著贡献的公民、组织,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激励创新、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社会氛围。根据《**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州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州科学技术奖设突出贡献类、科学技术进步类、科技创新人才类、科学技术普及类四类奖项。突出贡献类不分等级,每年授奖数额不超过1名(可以空缺);科学技术进步类分一等奖(不超过6个)、二等奖(不超过11个)、三等奖(不超过18个)3个等级,每年奖励项目总数不超过35项;科技创新人才类不分等级,每年授奖数额不超过5名;科学技术普及类不分等级,每年授奖不超过10个,其中:科普贡献奖不超过5个,科普创作奖不超过5个。

第三条州科学技术奖奖励范围包括: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及应用、科技知识传播等领域具有先进性、创新性和实用性的重大成果,创新人才,相关软课题研究的突出成果。

科学技术奖鼓励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鼓励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动,鼓励科技知识的传播和应用,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第四条州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和授奖,遵循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原则。

第五条州人民政府设立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奖励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奖励办公室)在州科学技术局,负责日常工作。主要职责是:指导州科学技术奖申报工作,筹备州科学技术奖评审,推荐申报**省科学技术奖;聘请有关专家组成州科学技术奖各专业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审委员会),评审推荐州科学技术奖;组织专家对科技成果进行鉴评。

第六条科学技术成果评价、登记、审批的具体事项,按照**省科学技术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有关办法执行。

第二章奖励范围和评审标准

第一节州科学技术奖突出贡献类

第七条州科学技术奖突出贡献类,授予下列科学技术工作者:

(一)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要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突出建树的。主要指候选人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方面有重大发现,丰富和拓展了学科的理论,引起了该学科或者相关学科领域的突破性发展,为国内、省内同行所公认,对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在科学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取得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主要指候选人在科学技术活动中,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取得系列重大技术发明、技术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结构变革,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

第八条州科学技术奖突出贡献类奖候选人,应当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是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从事科学研究或技术开发工作者。

第二节州科学技术奖科学技术进步类

第九条州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在科技创新工作中应用、推广新科学技术成果,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或组织。

(一)应用推广新的科学技术成果。主要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计和生物新品种等,并具备创新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创新性:指某项科学技术成果,在州内属首次研制成功或与公开的类似科技成果有显著区别。

先进性:指某项科学技术成果实现的综合技术经济指标比州内已公开的同行、同类技术先进。

实用性:指某项科学技术成果与公开的同类技术相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实用性,并经过一年以上生产实践证明,确实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二)在实施技术开发项目中,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创造显著经济效益的。

技术开发项目是指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中,应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具有重大市场价值的产品、技术、工艺、材料、设计、系统和生物新品种及应用推广。

产品包括各种仪器、设备、器械、工具、零部件以及生物新品种等;工艺包括工业、农业、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各种技术方法;材料包括用各种技术获得的新物质等;系统是指产品、工艺和材料的技术综合。

(三)在实施社会公益项目中,对科学技术基础性工作和社会公益性科学技术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经过实践检验,创造显著社会效益的。

社会公益项目是指在标准、计量、科技信息、决策咨询、科技档案等科学技术基础性工作和环境保护、医疗卫生、教育、自然资源调查和合理利用、自然灾害监测预报及防治等社会公益性科学技术事业中取得的重大成果及其应用推广。

(四)在实施重大工程项目中,工程技术达到国内和省内先进水平的。

重大工程项目是指列入国家、省和州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重大综合性基本建设工程和科学技术工程等。

重大工程项目奖项仅授予组织。

第十条州科学技术进步奖候选人,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在设计项目的总体技术方案中作出重大贡献;

(二)在关键技术和疑难问题的解决中作出重要技术创新;

(三)在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中作出突出贡献;

(四)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作出重大贡献。

第十一条州科学技术进步奖候选单位,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为项目研制、开发、生产应用和推广过程提供技术、设备、人员和经费等保障;

(二)对项目的完成起到组织、管理和协调作用的主要完成单位。

第十二条州科学技术进步奖候选人和候选单位所完成的项目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技术创新性突出。在技术上有重大的创新,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进行自主创新,形成产业的主导技术和名牌产品,或者应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装备和改造,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传统产业,增加产业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解决了行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关键问题,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行业先进水平。

(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所开发的项目经过一年以上较大规模的实施应用,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了技术创新的市场价值或者社会价值,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做出重要贡献。

(三)推动行业科技进步作用明显。有较强的示范、带动和扩散能力,提高了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竞争能力和系统创新能力,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及产品的更新换代,对行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作用。

第十三条州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等级,根据候选人或者候选单位所完成的项目进行综合评审评定,标准如下:

(一)技术开发项目

在技术上有重大创新,技术难度大,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同类项目的省内先进水平,接近全国先进水平,科技成果转化程度高,对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重大作用,取得重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可评为一等奖。

在技术上有较大创新,技术难度较大,总体技术水平和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同类项目的州内领先水平,科技成果转化程度较高,对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较大作用,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可评为二等奖。

在技术和方法上有一定创新,总体技术水平和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州内先进水平,科技成果已在行业一定范围内应用,对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一定作用,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可评为三等奖。

(二)社会公益项目

在技术和方法上有重大创新,技术难度大,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并接近国内先进水平,已在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取得重大的社会效益,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有重大意义的,可评为一等奖。

在技术和方法上有较大创新,技术难度较大,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州内领先水平,已在行业较大范围应用,取得较大的社会效益,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有较大意义的,可评为二等奖。

在技术和方法上有一定创新,有一定技术难度,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州内先进水平,已在行业一定范围应用,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有较大意义的,可评为三等奖。

(三)重大工程项目

团结协作,联合攻关,在技术和系统管理方面有重大创新,技术难度和工程复杂程度大,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并接近国内先进水平,取得重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推动本领域科技发展有重大意义的,可评为一等奖。

团结协作,联合攻关,在技术和系统管理方面有较大创新,技术难度和工程复杂程度较大,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推动本领域科技发展有较大意义的,可评为二等奖。

团结协作,联合攻关,在技术和系统管理方面有一定创新,有一定技术难度,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州内领先水平,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推动本领域科技发展有一定意义的,可评为三等奖。

第三节州科学技术奖科技创新人才类

第十四条州科技创新人才奖,择优授予下列科学技术工作者:

(一)被选拔为国家、省、州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或创新人才的;

(二)获得国家新药、农作物新品种、工业新产品、软件开发新产品认定、发明专利等证书,并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或生态效益的;

(三)在科学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取得重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生态效益的;

(四)获得国家、省级科学技术奖一、二等奖,排名在前二位的完成人。

第十五条州科技创新人才奖候选人应当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并从事科学研究或者技术开发工作。

第四节州科学技术奖科学技术普及类

第十六条州科学技术普及类奖授予在普及、推广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新成果,完成重大科学技术普及、宣传和科普创作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或个人。

(一)在科学技术普及中,完成重大先进科学技术普及、推广,加快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创造显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

(二)在科学技术普及中,积极开展科普创作,加强科技宣传、培训,为提高全民科技素质作出重大贡献的。

第十七条州科学技术普及奖候选人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在组织开展重大科普活动中作出重大贡献的;

(二)在科学技术普及、推广应用中作出重要技术创新的;

(三)在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中作出创新性贡献的;

(四)在科普创作、科技宣传培训,为提高全民科技素质作出重大贡献的。

第十八条州科学技术普及奖候选单位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为科学技术普及、推广应用、科普创作、科技宣传培训提供技术、设备、人员和经费等保障的;

(二)对项目的完成起到组织、管理和协调作用的。

第三章评审机构

第十九条州科学技术奖奖励委员会设委员15—17人。主任委员由州政府分管领导担任,设副主任委员1—2人、秘书长1人。奖励委员会由科技、农业、工业、医药卫生、教育、经济管理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和行政部门领导组成。委员人选由州科学技术局按照统筹兼顾、结构合理、有利开展工作的原则提出,报州人民政府批准。

奖励委员会实行聘任制,每届任期5年。

第二十条奖励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

(一)审定各专业评审委员会的评审结果;

(二)确定推荐**省科学技术奖项目;

(三)为完善州科学技术奖励工作提出政策性意见和建议;

(四)研究解决州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中出现的其它重大问题;

(五)调整长期不参加或不能胜任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的委员。

第二十一条奖励委员会根据当年评审工作需要,可设若干专业评审委员会。专业评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评审本专业范围内的州科学技术奖;

(二)向奖励委员会推荐奖励成果和奖励等次;

(三)对评审工作中出现的有关问题进行解释和提出处理意见;

(四)对州科学技术奖奖励工作提供咨询意见。

第二十二条各专业评审委员会的专家实行聘任制,任期一年。专业评审委员会委员的资格,由州科学技术局认定。奖励办公室根据当年州科学技术奖请奖项目专业情况,从已认定资格的专家和学者中推荐人选,报奖励委员会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审定后聘请。

第二十三条被列为州科学技术奖候选人的专家,当年不得聘为专业评审委员会委员参加评审工作。奖励委员会委员在评审奖励项目时,涉及本人参与的项目实行回避制。

第二十四条奖励委员会委员和专业评审委员会委员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熟悉本领域(专业)国内外科学技术发展动态;专业技术人员应具有高级技术职称;

(二)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良好的科学道德,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且仍在岗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或科技管理工作;

(三)身体健康,能参加评审工作。

第二十五条参与州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的有关人员,应当对推荐评奖项目的技术内容及评审情况严格保守秘密。

第四章推荐

第二十六条州科学技术奖候选人和候选项目,由下列单位推荐:

(一)各县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管理部门;

(二)州人民政府组成部门、直属机构;

(三)中央和省驻文单位;

(四)中国人民、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驻文部队主管机构;

第二十七条推荐州科学技术奖,必须报送下列材料:

(一)**壮族苗族自治州科学技术奖推荐书;

(二)科学技术成果评价材料;

(三)技术检测、查新检索有关技术资料;

(四)推广、应用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证明;

(五)研究实验报告及其它有关技术资料。

第二十八条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取得有关许可证,且直接关系到人身和社会安全、公共利益的项目,如动植物新品种、药品、食品、基因工程技术和产品等,在未获得行政主管机关批准之前,不得推荐为州科学技术奖。

第二十九条凡存在知识产权或有关完成单位、完成人员之间有争议的,在争议未解决之前,不得推荐为州科学技术奖。

第三十条已鉴评为成果但未授奖的,在今后的研究开发活动中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并符合本办法有关规定条件的,可重新推荐请奖。

第三十一条重大项目推荐州科学技术奖时,应包括参加该项目的各子项。若某子项成果确实水平较高,技术难度较大,不仅适用于本项目,还可应用于其它生产方面,并经实践证明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在扣除该子项目后从根本上不影响总项目获奖的前提下,征得总项目主持者同意后,也可单独推荐请奖。

第五章评审程序

第三十二条符合规定的推荐单位,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州奖励办公室提交《**壮族苗族自治州科学技术奖推荐书》及相关材料一式二套。奖励办公室负责对推荐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对不符合规定的推荐材料,可以要求推荐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补正,逾期不补正或者经补正仍不符合规定的,可以不提交专业评审委员会评审,并退回推荐材料。

第三十三条对形式审查合格的州科学技术奖科学技术进步类、科技创新人才类、科技普及类推荐材料,由奖励办公室按专业(学科)分类,提交各专业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

第三十四条各专业评审委员会评审推荐为州科学技术奖的项目,由该专业委员会负责人如实向奖励委员会介绍,奖励委员会实行无记名投票表决确定奖项和等级,并形成奖励决议。

第三十五条州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审定、表决规则如下:

(一)奖励委员会和各专业评审委员会应有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委员参加为有效;

(二)表决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应有参加投票委员的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通过为有效。

第六章异议及其处理

第三十六条州科学技术奖励本着公开、公正原则接受社会监督。奖励委员会评定的结果,在《**日报》向社会公布。任何单位或个人对获奖候选人、候选单位及其项目有异议的,应当在公布之日起30日内向奖励办公室提出,逾期或无正当理由的不予受理。

第三十七条提出异议的单位、个人必须以书面形式提出,并提供必需的证明材料。个人提出异议的,应当在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并写清联系方式。以单位名义提出异议的,应当加盖本单位的公章。

第三十八条异议分为实质性异议和非实质性异议。凡涉及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所完成项目的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等,以及推荐书填写不实所提的异议为实质性异议;对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及其排序的异议为非实质性异议。

第三十九条奖励办公室在接到异议材料后,应当对异议内容进行审查,如果异议的内容符合本办法第三十八条之规定,并能提供充分证据的,予以受理。

第四十条实质性异议由奖励办公室负责协调,推荐部门(单位)负责调查核实,凡涉及异议的任何一方都应积极配合,不得推诿和延误。推荐单位接到异议通知后,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核实异议材料,并将调查、核实的情况报奖励办公室审核。奖励办公室认为必要时,可以组织专业评审委员会委员进行调查,提出处理意见。

非实质性异议由推荐部门(单位)负责调处,并将结果报奖励办公室。

推荐部门(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未提出调查、核实报告和协调处理意见的项目,奖励委员会不提交审核授奖。

第四十一条对异议核实情况及处理意见,奖励办公室应及时向奖励委员会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报告,由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作出决定,并将决定意见通知异议方和推荐单位。

第四十二条项目主要完成单位和完成人对获奖项目提出等级偏低的异议,奖励委员会不予复评,但允许撤回,可在下一年度重新推荐。对未获奖的项目提出要求奖励的意见,奖励委员会一律不予复议,但允许在下一年度重新推荐。

第七章授奖

第四十三条州科学技术局对奖励委员会作出的获奖人选和项目及等级的决议进行审核,报州人民政府批准。

第四十四条突出贡献奖报请州长签署并颁发证书和奖金,奖金数额为50万元,其中20%属获奖者个人所得,80%由获奖者自主选题,用作科研和开发经费。州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人才奖、科学技术普及奖由州人民政府颁发证书和奖金。州科学技术进步奖奖金数额为:一等奖30000元,二等奖20000元,三等奖10000元;科技创新人才奖每项2000元;科学技术普及类科普贡献奖每项3000元,科普创作奖每项3000元。其奖金分配按照贡献大小、合理分配的原则,直接奖给获奖者或获奖单位的主要完成人。

第四十五条州科学技术进步类奖励项目单项奖授奖单位和授奖人数实行限额,一等奖授奖单位不超过7个,人数不超过13人;二等奖授奖单位不超过6个,人数不超过11人;三等奖授奖单位不超过5个,人数不超过9人。

第四十六条州科学技术奖主要完成人的业绩,应记入本人档案,并作为考核、晋级、评定技术职称和聘任技术职务的依据。

第四十七条州科学技术奖每年评审一次,奖励经费由州本级财政单列,纳入当年预算列支。

第八章罚则

第四十八条造假、剽窃、侵夺他人科学技术成果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骗取州科学技术奖的,由州科学技术局报州人民政府批准后撤销奖励,追回奖金和一切荣誉,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进行处理。

第四十九条推荐单位和个人提供虚假数据、材料,协助他人骗取州科学技术奖的,由州科学技术局通报批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交由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十条参与州科学技术奖评审活动的委员及有关工作人员,在评审活动中弄虚作假、的,取消其评审资格并给予行政处分。

第九章附则

第五十一条各县人民政府可以设立县级科学技术奖,具体办法由各县人民政府制定,报州科学技术局备案。州人民政府各部门不再设立科学技术奖。

第五十二条推荐**省科学技术奖的项目从获得州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二等奖项目中产生。

第5篇:新技术新项目总结范文

这次召开的全省企业技术进步工作座谈会,主要任务是落实全省经济和信息化会议的精神,总结上半年的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工作,分析企业技术进步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下半年的工作任务,进一步提升我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确保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之前,同志们交流了各市推进企业技术进步的经验做法,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我深受启发。按照会议的议程安排,下面,我谈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坚定信心,进一步增强做好企业技术进步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今年以来,全省经信系统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认真贯彻全省经济和信息化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积极作为、科学务实,做了大量工作,企业技术进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企业技术进步投入进一步加大。上半年,围绕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全省组织实施了两批省级技术创新项目共1366项,涉及电力、冶金、化工、机械等16个行业,项目研发投入104.07亿元。一季度技改调度会后,各市迅速行动,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大技改投入,上半年全省技术改造投资逐月加快并渐趋稳定,累计完成技术改造投资3389.9亿元,同比增长18.3%,占全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66.3%。

二是技改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上半年,全省制造业技改投资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占工业技改投资的比重由年初的84.7%提高到91.1%。装备制造业技改投资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技改投资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上半年累计完成投资919.5亿元,同比增长41.3%。其中医药、稀土金属材料、化学试剂和助剂、专用仪器仪表、铁路机车车辆及动车组制造、船用配套材料制造等行业的技改投资保持两倍以上增长。

三是技术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推进。今年新认定工业设计中心42家,全省设计中心总数达到61家。成功举办了省第二十届产学研展洽会,省内外100多所高校、科研单位和3000多家企业参展、参会,共达成项目合同协议279项,成交金额88.3亿元,其中技术开发费15.9亿元,技术转让费12.5亿元,签约项目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72项。

四是转型升级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今年认定了首批10家省新材料深加工示范企业。新评定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8家,全省部级示范基地达到7家,省级基地达到63家。这些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对推动我省工业转型升级、集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带动引领作用。

上半年我省企业技术进步工作之所以取得明显成效,主要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广大企业的真抓实干,得益于各有关部门的密切合作,也是各级经信系统同志们辛勤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经信委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工业经济发展环境不容乐观:一是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环境更加复杂,不确定因素增多,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国内通胀压力加大,下半年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难度加大;二是原材料、煤、电、油等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贷款利率上调,企业经营成本大幅增加,部分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三是企业资金紧张问题突出,金融机构贷款规模同比下降,中长期新增贷款紧缩,流动资金占用增加,大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贷款难度加大,企业投资经营难度增加;四是自觉创新意识不够,总体上,企业技术研发、技术改造投入仍然不足,核心竞争能力不强;五是资源环境制约进一步强化,土地、资源、能源供应趋紧,减排压力加大,工业结构调整任务繁重。为了有效应对和破解这些问题和矛盾,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工业转方式、调结构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快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提高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

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下半年的结构调整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7月22日,中央召开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部署了下半年的重点工作,会议指出,要下大力气加快推进结构调整,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结构升级。7月20日,省政府召开2011年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分析会议,提出要强力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切实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使自主创新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7月26日,省里召开了全省经信工作座谈会,王军民副省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对下半年的经信工作和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王省长特别强调,必须抓住自主创新不放松,引导企业变“要我创新”为“我要创新”。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究企业创新的症结卡在什么地方,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我省企业研发投入少的问题。企业技术进步是工业转方式、调结构的中心任务,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我们既要正确对待已取得的成绩,坚定做好企业技术进步工作的信心,又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早谋划、早准备。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对工作的总体部署上来,不断开拓创新。各市要研究提出对策、措施,扑下身子好好研究问题,少搞花架子,要务求工作实效,下大力气做好全年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工作,加快推进结构调整,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

二、突出重点,扎实推进,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今年全省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工作的目标任务,年初召开的全省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已作了安排。现在时间已经过半,实现全年的目标任务,下半年工作压力还很大。我们一定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认真研究下半年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的工作重点,狠抓落实,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

(一)抓住关键环节,加快创新步伐,提高技术创新对工业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能力。

继续推进技术创新“五个一工程”,提高我省工业技术创新整体水平,为实现产业向高端高质高效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主要抓好以下5方面的工作:

1.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在大家共同努力和各方面积极支持下,技术创新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企业的高度重视,全省技术创新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重认定、轻管理现象还比较普遍,下一步在巩固、提升、发挥现有企业技术中心的同时,积极推进技术中心的开放式、市场化建设,进一步加大投入,推进产学研合作的实体化,着力提升企业技术中心水平和创新能力,今年新培育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0家以上,使全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总数达到700家以上。完善运行机制,搞好动态管理,组织对全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运行考核,强化对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项目的管理,着力提升企业技术中心的质量和水平。继续推进行业技术中心建设,今年新培育行业技术中心5家。

2.加大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实施力度。围绕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遴选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凝练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新项目。全年攻克制约行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100项,组织实施省级以上企业技术创新项目2500项。继续加强对已有技术创新项目的管理,严格执行季调度制度,及时协调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加快项目的实施进度,实现技术创新项目向现实生产力快速转化。积极与国家有关行业规划对接,争取更多项目列入国家重大专项和产业创新专项规划。

3.扩大产学研合作实效。我省的产学研合作坚持了20年,取得了巨大成就,下一步要好好研究产学研合作的新方式、新模式。针对我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共性和关键性技术,开展23项赴国内重点大学、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专题交流活动,加快技术创新成果在我省的转化,全年完成重大技术创新成果转化项目100项。重点落实2011年产学研展洽会上促成的279项项目,对签订正式合同的重大签约项目,抓紧组织实施,做好跟踪管理;对合作协议项目,进一步做好协调洽谈促成工作,争取尽快签订正式合同。

4.壮大创新人才队伍。加强对企业领域申报院士人选和今年新设置“泰山学者”岗位的服务,从平台建设、项目管理、合作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抓好“优秀工程师”队伍,不断壮大高层次企业技术创新队伍。继续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下半年,组织企业与高校开展人才培养、专业设置以及实训基地的合作对接,推进大学教授进企业挂职、企业人才进大学深造等形式的人才交流活动。鼓励企业开展创新人才的国际交流,利用金融危机带来的人才流动机遇,加大国际高水平专业人才引进力度。鼓励海外人才和外资企业分流人才带项目到我省创业。

5.强化质量标准工作。强化配套保证和工业产品生产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在机械、纺织、汽车、电子信息等行业重点推动一批市场成长性好、能形成链式发展的产品技术标准制修订项目和重点产品质量技术攻关项目的实施,完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紧跟国家产业发展部署开展标准化工作,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工作新模式,引导企业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推动企业积极参与国家、国际标准化活动,支持企业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标准,申报国家标准项目,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支持优势企业、行业协会和研究机构承担国际、国家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不断提高我省企业标准化水平。

(二)推进规划实施,加大技改投入,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深入推进“十二五”规划实施,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大技改投入,优化投资结构,促进我省工业转方式调结构再上新台阶。主要抓好以下5方面的工作:

1.深入推进工业调整振兴和“十二五”规划实施。一是抓好工业调整振兴“回头看”。三年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实施已经进入收尾阶段,但工业调整振兴工作远未结束。各级经信部门要协调配合,强化措施,继续深入推进工业调整振兴,做好工业调整振兴规划与“十二五”规划的衔接。要深入细致地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全面回顾总结,认真分析遇到的问题,及时总结好经验、好做法,为“十二五”时期工业转型升级提供借鉴。二是加快推进“十二五”规划实施。各市要加大规划宣传力度,加强引导,围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研究工作计划,确定工作重点,尽快启动实施规划。要加强实施情况的调度,及时发现和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和困难,确保规划顺利实施,力争未来五年全省工业经济科学发展取得显著进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

2.加快推动重点技改项目实施。一是抓好2011年省千项重点项目的启动实施。组织和指导企业落实项目条件,加快前期手续,争取项目尽早开工建设。二是加快2010年千项重点项目的建设进度。对在建项目要逐项调度,充分发挥省工业调整振兴联席会议作用,及时协调解决遇到的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对完工项目,组织好验收工作,落实投产条件,争取早投产、早达效。三是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支持。继续做好与国家有关部门的衔接,及时跟进、积极汇报、全力争取,力争使我省更多的工业技改项目得到国家专项资金的支持。四是做好专项资金项目储备。要深入基层和企业,认真调查研究,不断发现和筛选出水平高、带动力强的新项目,为明年争取国家专项做好准备。五是加强专项资金管理。这里再次强调,一定要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必须做到专款专用,确保财政专项资金安全。最近,中纪委正在对各省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监督检查,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已下发通知,对国家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投资项目的建设实施、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各市一定要高度重视,抓紧对本市的国家专项资金项目进行自查,配合做好上级有关部门的检查工作,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需省里解决的要及时上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发挥效益,不出问题。

3.积极开展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活动。示范基地是一项新的工作,我省目前达到国家标准的基地还较少,需要进一步抓好基地创建培育工作。要积极做好部级基地的申报工作。省里正在从现有省级示范基地中筛选符合条件的基地,申报部级示范基地。有关市要认真做好基础工作,积极向工信部汇报,充分展示我省基地园区的特色优势,争取更多的省级基地上升为部级基地。抓好现有示范基地的建设。加强现有示范基地的管理,结合实际加大支持力度,提升基地建设水平,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找出薄弱环节,完善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切实增强基地的引领带动作用。工信部正着手研究支持示范基地建设的政策措施,最近正在就部级示范基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各有关市要认真搞好配合,真实反映园区建设情况,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4.切实做好技改项目储备。为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引导投资方向、做好项目储备,三季度末,省里计划继续组织各市筛选明年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年底前完成2012年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导向计划编制工作,并向全社会和金融机构推介,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争取社会支持,促进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据了解,工信部最近正在研究编制国家技术改造项目导向计划,各市要抓紧建立本市项目库,争取能向国家推荐更多的好项目、新项目,更好地吸引各类要素资源向我省企业和项目倾斜。

5.继续抓好技术改造立法工作。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华建敏来我省就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问题进行调研,要求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技改立法试点。我省技改立法已经纳入今年省人大立法计划。目前,省经信委已经完成《省企业技术改造促进条例》初稿。省领导要求,要加快技改立法工作进程。下半年,省经信委将配合省法制办、省人大开展一系列调研工作,希望各市能积极建言献策,共同推进立法工作,建立长效机制,为全省技改工作提供法律保障,加快促进我省工业转型升级。

三、强化措施,转变职能,努力营造企业技术进步的良好环境

(一)加强政策业务学习。良好的业务素质是做好企业技术进步工作的保证,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提高政策业务水平,才能适应新形势。一是认真学习中央和省“十二五”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十二五”已经开局,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一系列的部署,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要认真学习国家和省里颁布制定的产业、财税、信贷、价格、环保等政策法规,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深刻领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准确把握全省今年和“十二五”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切实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二是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当前全球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已经开始,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发展模式不断创新,我们必须注重对经济和科技理论的学习,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努力跟踪世界经济、社会、科技发展新趋势,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增强对形势变化的预见性和工作指导的针对性,更好地做好企业技术进步工作。三是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队伍建设。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工作是一项业务性较强的工作,拥有一支战斗力强的队伍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各市要稳定人员队伍,加强人员培训,同时还要抓好县级经信部门的学习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企业技术进步管理队伍。

(二)加强调查研究。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加快,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必须认真加以研究。一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定期安排时间深入基层和企业,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总结和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并做好宣传,研究解决好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二是加强地区间沟通交流。要通过各种渠道、方式,认真研究国际经济发展形势,学习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各市、县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相互间要加强交流,为本地区企业技术进步工作提供借鉴。三是注重热点、难点和重大问题调研。企业技术进步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工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其中有很多热点、难点问题有待破解,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主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努力推动我省企业技术进步工作创新发展。四是建立调查研究的长效机制。目前,省经信委每年都确定一批重点调研课题,年终将汇编成册印发各处室供学习参考。各市也建立推动调研工作的机制,既是对企业技术进步工作本身的推动,又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参考。

(三)加强宣传和服务。宣传是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工作的重要手段,服务是政府的首要职责。一是加强政策宣传。当前,国家出台了新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还陆续颁布了一些产业准入条件等,各市要抓好这些产业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工作,指导企业遵规守法,用好国家对技术进步的各项优惠政策,如:增值税转型政策、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二是加强规划宣传。今年,国家和省里的“十二五”规划陆续出台,下一步要抓紧推动实施,省、市、县要抓好规划宣传工作,使规划切实起到引导推动作用。三是加强舆论宣传。大家要通过报纸、杂志、电视、互联网等渠道,加强对企业技术进步工作的宣传,营造全社会关注技术进步、支持技术进步、参与技术进步的良好氛围。四是提高服务效能。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完善工作制度,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水平,真正做到为企业和基层办好事、办实事。

(四)加强监测分析。从今年开始,省里每年将对全省17市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考核,为此专门制定了《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通过考核,一方面引导各级各部门建立科学的政绩观,提高领导干部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准确评价、监测各市技术创新活动和创新水平,为推动技术创新工作创新决策提供基本依据。这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希望大家能共同努力,做好这项工作,使创新指标体系不断充实、完善,更能反映各市、企业创新水平。今年技改投资形势比较复杂,不确定性因素很多,为确保完成今年技改投资目标,各市要准确把握技改投资运行情况,深入分析技改投资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照先进找差距,对照差距找原因,科学制定应对措施,保证我省工业技改投资的健康运行,确保今年技改投资目标的实现。

第6篇:新技术新项目总结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新技术;开发和应用

科技创新在企业的竞争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2004年中国建筑业的从业人员约3 600万人,是美国建筑从业人员的4.5倍,而中国建筑业总产值却只相当于美国正常年份建筑业总产值的20%,中国建筑业劳动生产率相当于日本建筑业的1.25%。中国2004年劳动生产率约28200元/人。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建筑业虽已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能力,但与国外一流建筑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尚不具备与之抗衡的能力。因此,中国建筑企业为了适应国际工程项目功能新、体量大、施工难度大的新趋势,需要大力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及建设部推广10项新技术的应用;需要加强企业科技管理工作,提高企业技术开发能力;需要加强科技成果转发和应用,以及知识产权的管理。作者将从以上几方面,阐述建筑企业如何进行新技术开发和应用的管理,从而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职

1组织实施新技术推广示范工程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涌现,并迅速进入建筑领域,技术含量高的现代建筑产品日趋增长,建筑施工企业粗放的管理手段和落后的技术生产难以适应社会发展,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需要,为提高质量和效益,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通过树立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组织观摩交流,培训学习,促进企业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广,促进企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

1.1实施新技术示范工程的工作重点

(1)强调领导重视和支持,发挥广大专业技术队伍在推广应用新技术中的作用。企业在推广应用新技术的工作中,必须有一个健全的组织领导机构,明确各级领导和负责人及职责,强化实施过程中领导协调作用,做到领导把握,预控在先,建立领导工作目标责任制。同时充分调动项目所涉及设计、监理、建设等单位的技术力量,依靠工程师、技师、项目管理人员、技术骨干这样一支推广应用新技术的队伍。促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2)做到生产组织科学合理、技术措施先进得力、资源保证及时充分。首先,保证技能工人、资金及时到位;其次,做到合理组织施工,注重各工序间搭接,各专业间穿插施工的合理衔接;另外,质量问题的预控措施及纠正措施的落实也要同步跟上。在组织生产中把安全、质量放在第一位,工期、效益、技术难度则从属第二位。

(3)强调质量高标准要求,做到方案精细、施工认真、把关严格、检查科学。抓好样板。作好2次施工设计,重视QC小组的开展,在施工方法上要敢于创新。

(4)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当地质量监督部门通力合作、大力支持,共同出谋划策、协同监管,是保证新技术示范工程顺利完成的重要环节。

1.2实施新技术示范工程主要措施

1.2.1组织措施

新技术示范工程实施采取4级管理体系,公司、分公司、项目部、作业班组。公司、分公司、项目部3级成立新技术示范工程领导小组,公司技术负责人任组长负责申报、验收及总体筹划。分公司技术负责人指导、监督实施效果,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负责各项目标计划的实施过程及质量监控。施工队伍由专业施工班组组成。如基坑支护专业组、高强高性能混凝土专业组、粗钢筋连接专业组、整体脚手架、大模板专业组、陶粒砌块墙砌筑专业组、结构安装专业组。专业工长负责分项新技术实施,项目部技术质量管理人员核验实施效果。

1.2.2管理措施

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项目技术负责人直接管理的现场新技术推广应用领导小组,编制科技示范工作总体策划,各分部、分项新技术应用示范分目标,分别落实到具体工种负责人、班组长、技术工人,建立了“目标责任制”和“质量责任制”,实行有组织、有领导的管理责任体系。制定“图纸会审制”、“专项方案审批制”、“分级交底制”、“三令制”“三检制”、“隐预检制”、“挂牌制”、“样板引路制”、“主材双控制”、“分部分项联合验收制”、“科技示范工程资料管理规定”等制度,做到目标明确、措施到位、控制有力、验收严格,确保新技术推广应用按计划得以圆满完成。

1.2.3技术措施

对新技术推广应用分部分项进行严格监督和控制。建立质量控制点,对施工中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加强预控,编制专项方案和作业指导书。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对操作班组及工人是陌生的,为使技术、工艺不走样。必须抓好技术交底尤其现场示范交底,让工长、班组长、操作人员掌握原理,正确操作是成功的关键。

2加强企业科技管理工作,提高企业技术开发能力

(1)强化科技管理,建立和健全必要的技术管理制度。要认真贯彻国家和建设部新近颁发的有关推进科技进步的政策和文件,并提出实施意见,定期检查落实。

(2)建立和完善有效的企业技术进步领导体系,强化企业实行以经理及其领导下的总工程师为首和企业内部各层次分级管理的技术进步责任制。

(3)加强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有条件的企业要逐步建立健全科技开发机构,充实实验、检测手段,增强科技开发和推广应用新技术的能力,条件成熟时建立技术开发中心,或者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等联合组建企业技术中心,增强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建立科技开发专项基金,每年从营业收入中提取一定的资金,用于支持重大科技项目开发、技术推广和成果奖励。

(4)企业技术开发机构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中心,加强新技术的开发,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吸收,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和技术改造工作,逐步形成企业自身的技术优势。逐步成为技术开发、技术创新的主体。

3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以及知识产权管理

(1)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构建企业的建筑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机制。建立健全建筑科技成果奖励制度,深入开展建筑新技术示范工程和推广试点。

(2)贯彻《建筑施工企业工法管理办法》,重视总结工程实践经验,编制工法和工艺标准,并在实践中加以贯彻,逐步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工艺技术标准,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公司发展的动力。

(3)健全科技成果、专利等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加强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第7篇:新技术新项目总结范文

【摘要】建立完善技术市场是推动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中国技术市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呈现出流动性增强、量质同步提升、创新源头持续发力等特点,但也同时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市场监管有待加强、发展仍属于初级阶段以及技术经纪人缺乏等问题,据此提出实施定向普惠性政策、增强政策稳定性和透明度、提高技术市场资源整合效率以及加快培育技术经纪人队伍等建议。

【关键词】技术市场;普惠性政策;整合效率

技术市场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它的兴起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技术市场的结构发生了重大转变。技术市场有统计历史以来,技术合同交易金额从最初1991年的94.13亿元发展到2015年的9835.79亿元,并初步形成了由科技行政部门主导、广大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市场服务体系。技术市场的形成、发展与逐步完善是我国自主创新体系和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不断深化的重要体现,对于进一步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技术市场的发展现状分析

2015年,我技术市场技术交易稳步增长,技术要素进一步得到合理配置,其中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为9835.79亿元,达到8577.2亿元,比上年增长14.67%,为推动国家创新战略驱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动全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总体来看,2015年技术市场中的技术服务合同成交额占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的技术交易合同项数和金额集中在电子信息、先进制造和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领域;政府科技计划项目技术合同成交项数和成交额占全国的比重保持稳定,重大技术合同成交项数和成交额均快速增长。

(一)技术合同成交额显著增长

2015年,我国技术市场在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加速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等方面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307132项,成交额9835.79亿元,同比增长14.67%,平均每项技术合同成交额320.25万元,同比增长10.91%。全国技术合同交易额占全国GDP的比重继续增加,由2014年的1.35%上升到1.45%,提高了0.1个百分点。

(二)技术服务合同成交额居四类合同之首

2015年,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等四类技术合同总体上呈现增长态势,成交项数比起上年略有波动,总成交金额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四类技术合同总量均呈现增长态势。其中,技术服务、技术开发合同成交额位居第一、二位,分别占全国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的51.43%和30.98%,成为技术交易的主要类型。与此同时,以技术中介服务、技术培训服务为主要方式的技术服务成为科技人员研发能力转移、研发设备开放共享的重要形式。

(三)政府科技计划项目保持稳定

计划内项目实现成交项数与金额双增长。2015年,计划内项目技术合同成交48469项,同比增长17.53%,成交额1476.97亿元,同比增长10.90%,占全国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的15.02%,与上年基本持平。各类计划项目中,国家计划项目总量略有下降,成交项数和金额占计划内项目总数的11.72%和10.39%;部门计划、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计划和地市县计划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计划成交21188项,占计划内项目总数的43.71%,成交额604.64亿元,占计划内项目成交额的40.94%。

(四)重大技术合同成交项快速增长

重大技术合同成交额占全国成交额逾七成。2015年,全国共成交1000万元以上重大技术合同9589项,比上年增长5.05%;成交额7370.04亿元,增长18.49%,占全国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的74.93%;单份技术合同平均成交额7685.93万元,增长12.80%。技术服务成为重大技术合同主要交易方式。重大技术合同中,技术服务合同占据半壁江山,成交额4190.66亿元,占重大技术合同成交额的56.86%,平均每份合同成交额9743.45万元,高出全国技术服务合同471.25万元平均水平的20倍。除技术服务合同外,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咨询平均每份技术合同成交额为8985.98万元、4895.87万元和4933.45万元,均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中国技术市场发展的基本特点及问题分析

(一)基本特点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国技术市场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技术市场流动性增强。技术市场通过制度创新、政策完善、体系优化等方式逐步增强流动性,发展环境总体向好。新修订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为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扫清了制度障碍,催生了地方性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措施的相继出台,增强了全国技术市场流动性,技术交易持续活跃,成交技术合同突破30万项,成交额近1万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了150%。二是技术市场量质同步提升。技术市场的持续开放与交易模式的不断创新,使技术成果转移转化路径更加多元,技术交易量质同步提升。全国技术合同中,扣除仪器设备、原材料等购置费用后的技术交易额占比近80%;涉及知识产权的技术合同占全国总量近五成;单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较上年增长10.91%。以技术咨询、技术中介、技术培训等技术服务为代表的科技服务业快速发展,交易总量大幅提升,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三是创新源头持续发力。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技术转让所得税政策全国推广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组合拳”利好叠加,调动了创新源头活力的持续释放,高校、科研院所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步伐加快,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显著提高。2015年,高校和科研机构通过技术转让、技术入股、产学研合作等方式,签订技术合同97744项,成交额874.7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121.1%。

(二)主要问题

一是技术市场发展存在明显的区域不平衡特点。各个省市在面对加快技术市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时面临不同的发展步伐,同时各个省市技术市场构建结构、功能、机制以及相应的市场规范不尽相同,就需要推广不同的普惠性政策。二是技术市场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相关信息的不公开造成统计结果的不规范,这就需要进一步增强技术市场政策的稳定性和透明度,继续加强和改进市场监管,维护国家技术安全和主体权益。三是与发达国家的成熟技术市场相比,我国的技术市场总体上仍处于探索培育阶段。推动技术市场不断走向成熟,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四是技术经纪人队伍不健全,技术转移中介机构人员配备良莠不齐,缺少一批既懂专业技术由懂资本市场运作、创业辅导孵化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三、对策建议

(一)实施定向的普惠性政策

实施定向的普惠性政策主要是指政府需要针对不同省市出台技术市场相关的普惠性政策。第一,各省市需要进一步鼓励技术创新,尤其是东部和中部地区更要加快实施技术鼓励创新政策,加快公平竞争的激励机制。东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高于其他地区,而西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低于其他地区,因此西部地区各省市需要持续推动中央级事业单位科技成果所有权下放,完善本地区技术市场相关财政税收政策;研究制订本地区相关的科技服务业产业政策以及鼓励本区域企业吸纳技术的相关政策;探索需求导向的科技计划项目立项机制,通过技术市场凝练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方向,公开面向全国进行招标,组建联合项目研究团队进行研究。第二,东部沿海地区扩大开放合作,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技术转移。扩大科技开放合作水平,建设跨国技术转移平台,帮助企业和区域链接全球资源和市场。落实国家战略部署,集成资源以跨区域技术转移合作助推上海自贸区、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完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围绕经济全球化、创新全球化新形势和参与国际竞争新需求,加快部署一批国际技术转移合作平台,形成面向全球的国际技术转移合作网络。

(二)增强政策稳定性和透明度

增技术市场政策的稳定性需要立足于中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布局,深刻认识技术市场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意义,不断深化对市场普遍规律和我国技术市场自身规律的认识;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注重解决好影响市场功能发挥的体制机制障碍;科学谋划和研究提出下一步推进技术市场改革发展的思路和措施。稳定和健全各级技术市场管理机构,加快推进和完善技术市场管理和监督体系建设,规范技术市场秩序。增强技术市场政策的透明度需要加强对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机构的管理,完善统计管理办法,健全指标体系,规范统计口径,开展大数据应用,进一步提高统计与分析水平。加快推进科技管理创新,技术合同网上签约和电子登记,推行科技业务云服务模式。逐步建立技术市场的社会信用体系,试点开展技术转移机构的信用征信和评级。健全技术市场重大技术出口监管机制,增强监管能力。

(三)提高技术市场资源整合效率

大力完善市场体系和结构,增加市场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完善多层次技术市场体系,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运行高效的市场体系。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等高端服务业,以专业化、市场化、高端化、集成化为导向构建新型科技服务体系;绘制国家创新能力地图,依托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和中国创新驿站网络,与全国高新区和产业集群实现全面对接。开展技术转移一体化建设,进一步完善“2+N”技术转移大平台,推动形成以北京和深圳为全球技术转移枢纽,联结上海、武汉、西安、成都、苏州、青岛等大区域技术转移中心以及各个国家高新区专业化的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的一体化网络,搭建区域技术转移联盟,建立定期合作交流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等。进一步发挥技术市场在促进技术集聚流转、价格发现、资源配置、秩序规范和创新激励等方面的作用,不断提高技术市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促进科技资源整合、开放与共享,探索市场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新机制,让更多的科技资源“露出来、聚起来、活起来”。要积极促进科技型企业并购重组,加快存量资源的整合,通过市场平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适应科技成果资本化的要求,探索社会资本与财政资金共同支持、知识产权共享、风险及利益共担的新机制,使技术市场成为大众参与创新并创造财富的平台。

(四)加强技术市场人才队伍建设力度

加强技术市场人才队伍建设首先需要加强技术市场管理人员培训。主要表现在:与大学和行业协会合作共建技术市场管理人才培养基地或短期培训班,组织开展全国技术市场管理人员和合同登记统计人员轮训工作,加快培养具有宏观思维、宽阔视野、复合技能的高级技术市场管理人才。其次,加强技术市场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加强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建立统一大纲、指定教材、共享师资、共建基地四位一体的技术经纪人培养体系。探索建立技术经纪人资质培训和认证制度以及高端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促进技术经纪行业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金为民.我国技术市场的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04):7376

[2]张优智.技术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检验――基于1987~2009年的数据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2531

第8篇:新技术新项目总结范文

一、项目概况版权所有

⒈项目名称

八达岭镇高新技术研发基地

⒉项目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世界著名跨国公司为了方便进入中国市场,需要开发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做的技术产品,为解决研发与生产脱节的问题,纷纷要求在中国设立研究开发基地。因此加快建设高新技术研发基地,吸引国际公司入住,是地方乃至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力依托。

⒊项目必要性及依据

高科技研发基地需要适宜的外部环境,需要以国际大都市为依托,具备与国际接轨的交通、通讯、金融、商业、技术、人才、市场、政策配套等外部环境,该区紧邻中关村科技园区分区“八达岭经济技术开发区”因此在建设环境上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都会有较强的竞争力。

二、项目建设初步选址及建设条件

⒈项目建设初步选址

该项目拟建在八达岭镇外炮村西(原八达岭镇工业小区)东到外炮村,南至京张高速,西、北与“八达岭经济技术开发区”交界。

⒉项目建设条件

该项目拟建地,交通方便,各市政配套设施,水、电、路齐全,基本做到“七通一平”。

三、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⒈项目建设规模

该项目预计总占地约亩,充分发挥其与“八达岭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优势,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发展的原则,构建一个国际一流的融合各具特色的建筑系统、绿色生态系统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⒉项目内容

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大力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创汇、高市场占有、高关联度、低能耗、低物耗的产品。根据“发挥优势、突出重点、滚动发展、形成规模”的原则,重点支持微电子、现代通信、计算机及软件、新材料、生物工程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努力形成集团优势、规模优势和整体竞争优势。

四、环境影响

该项目倡导高科技、无污染、绿色环保,产业结构虽然以工业为主,但对环境无任何影响。

五、投资估算

预计总投资约万元,主要资金来源为自筹资金、扶持资金及银行贷款。

六、建设进度初步设想

该项目分三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为基础设施建设期,即高新技术研发基地的市政配套设施建设。第二阶段为招商期,即根据研发基地的产业规划进行招商引资,第三阶段为规模建设期,即符合产业规划项目在基地内进行规模性建设。

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初步估算版权所有

该项目预计总投资约万元,随着项目的不断进驻,大约五年能够收回全部投资。

第9篇:新技术新项目总结范文

关于最新建筑工程师工作总结范文   本人xxx,xxx年开始参加工作,便从事建筑施工活动,xxx年取得工程师职称,xxx年加入中国G-C-D,xxx年至xxx年主要就职于xxx公司和xxx公司,曾经主持过的工程项目有xxx.xxx年xxx月,受聘于xxx,担任项目技术负责人和项目经理等职务,主要主持过的工程项目有:xxx等项目,xxx年,开始担任xxx公司董事长助理,负责公司下属各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合同以及公司日常与建筑施工相关的管理工作,指导公司下属各项目质量、安全方面的技术内容。现对本人几年来的专业技术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技术素质,刻苦钻研专业技术业务,做好本职工作。

  我于xxx年参加工作,从最基本施工员做起,通过自身的努力,担任过质安科长,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及分公司经理等职务,对待每一项工作任务,我都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同时也不断的学习和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技术素质,对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刻苦专研,决不放弃,锐意进取,使自身的专业知识、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xxx年,在xxx公司,我利用自身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对施工现场的各项技术指导文件、施工技术资料制作、核查以及管理方法、施工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现场安全控制管理制度、人员生产责任制度等一系列建筑施工现场的做法和制度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整理和规范,使整个公司施工现场管理体系更加健全和完善,为工程项目的管理和运行提供了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使公司多项工程获得了xxx市“文明标化工地”和xxx省“文明标化工地”以及xxx市“甬江杯”优质工程和xxx省“钱江杯”优质工程,并多次受到上级各级领导的表扬和赞誉。

  随着公司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公司领导决定实行国际上先进的质量、安全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我作为公司管理者代表对认证工作负责全面的组织和实施,从体系文件编写、初始状态评价、重大危险和环境因素辨识、管理方案的制定等工作到最终迎接评审小组的评审和考核,最后圆满通过质量、安全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认证,在整个过程中,我都精心安排,科学组织,规范管理,为企业顺利通过注册认证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参与建立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我个人也学到了国际通用的许多管理方面的知识,同时作为三个体系的企业管理者代表,我也时刻为三个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做出艰苦的努力。

  在为公司和项目部取得各项荣誉的同时,我也不断学习和提高,专研专业知识,攻克专业难题,我于xxx年撰写的《合理低价中标初探》论文在土木工程施工专业杂志《建筑施工》上发表,xxx年撰写的《预应力混凝土梁板裂缝控制》、《关于中标价和签约合同价的探讨》和《建设工程索赔初探》三篇文章也被《建筑施工杂志》刊载。

  二、积极推广使用“四新”技术,提高管理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在担任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和项目经理的工作中,我深入钻研,大胆创新积极推广使用“四新”技术和建筑业“十项”新技术,本着经济、实用、先进、可靠的原则,坚持向科技要进度,向科技要质量,向科技要效益的思想,提高认识,抓住重点,广泛采用高科技含量的建筑材料、建筑技术和施工工艺,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出发点,在项目部中组织强大的技术攻关领导小组,落实责任,抓住重点施工环节和施工工艺,尽量做到以点带面,使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得到最大限度的普及,密切与设计、监理和建设单位配合,结合本人多年来的施工经验和工程实际情况,使“四新”技术在工程中的的推广应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工程中应用的“四新”技术主要有如下几项:

  1、HRB400级钢筋的应用技术及粗直径钢筋直螺纹机械连接技术

  目前,很多工程为高层建筑,结构性能要求高,钢筋用量大,比如,在康桥风尚公寓楼工程施工过程中,我针对地下室和主体结构钢筋用量较大,钢筋排布较密集的部分,建议采用HRB400级钢筋代替原HRB335级钢筋,最后被建设的单位和设计单位采纳,大大减少了钢筋的用量,不仅减小了钢筋的密度,便于砼的浇捣和密实,而且HRB335级钢筋相比可以节省成本8%。同时采用粗直径钢筋采用螺纹机械连接技术,应用符合国家规范标准的套筒进行连接,它既节省电能、又节省钢材,而且可以很好的解决HRB400级钢筋可焊性差的问题,不用明火施工,施工方法简便,接头质量可靠,对主筋的损害极小。

  2、新型建筑防水材料和施工技术

  为了保证屋面防水工程的质量,在屋面防水施工时采用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局部采用防水涂料,这种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具有强度高、延性大、耐老化和隔热防水效果好的特点,并且采取新型的施工工艺,操作简单,质量可靠,表面平整洁净,防水涂料具有施工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的特点,特别对于细部、狭小部位和防水卷材施工有困难的建筑死角,更能体现其容易操作的特点,并且防水涂料本身厚度较薄,占用空间和增加荷载。

  3、深基坑工程监测和控制技术

  我担任项目经理的xxx工程,获得“甬江杯”优质工程,该工程地下室共二层,平均深度10米多,最深处接近13米,基坑北侧为环城北路,东面为育才路,车流量非常大,且基坑距两条主干路距离很近,对此我们编制专项监测方案,对深层土体位移、围梁水平位移、支护结构沉将、支撑轴力和周边环境进行监测,采用测斜仪和全站仪等仪器进行控制,利用计算机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并绘制出沉降曲线和土体变形曲线,及时准确的得出监测结果,指导土方开挖和围护结构等的施工,保证整个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利用监测报警制度有效的避免工程事故的发生,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通过对工程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与推广,保证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大大缩短了工期,节约了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带动了我公司其他工程对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在科技创新和应用上起到了楷模的作用,推动了整个公司科技发展的步伐,今后,我们仍将继续坚持在科技应用上不断创新,加大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应用,努力推广十项新技术,提高项目的科学管理水平。

  三、积极推广信息化管理方法,用高科技手段提高企业及项目的经济效益。

  在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我把微软Office系列办公软件和AutoCAD系列软件成功应用于日常施工管理工作之中,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中,努力推进工程管理资料的无纸化管理,应用Word完成字处理工作,打印各种记录表格以及文字材料;应用Excel完成工程信息的存储和分析处理,为工程决策提供量化依据;应用PowerPoint制作培训用的电子幻灯片,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形式,生动、活泼地讲解施工技术知识和施工构造常识,彻底改变了传统教育培训的方式,使高科技、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真正服务于生产和质量管理;应用《神机妙算》预算软件进行工程日常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应用Auto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软件进行日常图纸的绘制和施工图纸的分解交底,使工程绘图变得异常轻松。

  在公司日常管理工作中,完成了企业内部计算机局域网的建设,使各个科室的计算机实现了资源共享,除了共享数据以外,还能够共享诸如打印机、扫描仪、绘图仪等硬件设备,节省了大量宝贵资金,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公司财务管理工作中,引进先进的财务统计和管理软件,实现财务管理的科学化。下一步,公司将实现更深层次的计算机科学、通信网络、数据库及软件工程的应用,如采用最新的音频和数字会议系统实现视频会议等连接手段。

  四、与时俱进,不断学习,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十分迅速,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各种知识,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和综合素质,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被社会的发展所淘汰,因此,我利用一切机会参加各种培训和技术交流活动,使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思想始终保持在不断的进步中,在工程师职期间,我获得了建筑施工一级建造师和国家高级职业经理人等资格。

  以上就是我近几年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总之,过去的工作中,在领导的关怀和同事们的支持下,经过不断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也都有了较大提高,个人评价业务水平已达到了高级工程师的标准。但我清楚地认识到,在新的形势下,今后我还需不断地加强理论学习,尤其是新技术、新理论的学习,勤奋工作,再接再厉,不断的在实际工作中锻炼自己,积累工作经验,提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做出自己新的、更大的贡献!

  关于最新建筑工程师工作总结范文

  我在xx公司xx项目部工作,一直在项目部担任工程师一职,通过这个工程现场实践工作的锻炼,得益于项目部领导的关心培养和同事们的热心帮助、谆谆教导,让我的工作有了快速的提升,我已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建筑工程师。在此对上半年以来的工作进行总结:

  一、主要工作职责

  负责分管项目技术、质量、资料管理工作,熟悉了解技术方案编写及报审工作;协助项目安全负责人做好日常安全生产、文明施工、CI导入、安全教育会议的组织管理工作;负责项目资料收集、传递整理,监督项目资料员做好项目的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工作;负责做好工程周会、月会进度总结与计划的编制工作;协助项目部做好日常管理及后勤服务工作;负责完成项目部及公司相关部门交办的其它工作。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和与实践的结合运用,提升复合型管理知识和能力。

  二、工作心得

  会干工作、干好工作是出色完成工作的前提条件,这就要求我们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一个项目的成败取决于团队合作,干一项工程需要多个部门的密切配合,只有整个团队克服眼前的一切困难,形成合力,才会有强大的战斗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工作中要勤奋,工作态度认真,主动沟通,避免信息滞后。技术、管理两个方面,两方面都要兼顾!

  三、施工现场工作经验

  注重施工事前控制的管理,以顺利达到施工预定目标,比如,做好专项施工前的组织设计,进行技术交底等。注重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并且做到全过程监控确保工程质量过关,比如钢筋绑扎,要在现场看钢筋的绑扎符不符合技术规范标准,要密切关注钢筋的搭接长度,焊接是否符合要求,有无钢筋漏绑扎情况等,确保结构的安全。还有混凝土的浇筑,要时刻注意浇筑的混凝土振捣情况,重点关注混凝土浇筑楼层平面标高控制。一道工序施工完成,进入下一道施工工序前一定要做好交接工作,避免出现由于未交接而产生纠纷。

  四、自身不足之处

  施工方案的编制还不太熟悉,需要不断的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实际操作较少,造成自我感觉在施工技术上缺少信心,需加强实际施工操作,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工作有时候做的不细致,缺少耐心,这方面需自我调节,做到用心做好每一件事。

  展望未来,在工作中将会有更多的新的挑战,我一定会竭尽全力更加积极的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百倍的热情迎接新的挑战,在学习中进步和成熟起来,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于最新建筑工程师工作总结范文

  时光荏苒,我20xx年6月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园林设计本科专业,20xx年7月开始在佛山城乡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园林室工作至今。到20xx年10月工作已满一年,在这短暂的一年多过程中我不仅加深了原来学习的知识理解,而且对以前书本中没有接触或接触不深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工作以来,在领导和主管的培育和教导下,通过自身的努力,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工作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巨大的收获,现将工作总结

  学习上,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并努力提高自身能力。而在这点上公司给了我很好的条件:大量的实际工程案例,这些对于我们刚工作的毕业生真的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还有就是丰富的图书资料,能给我一个很好开拓知识面的机会,而且对于行业的发展和变化也得到及时的资讯和了解。还有就是在设计院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和高素质的员工团队下更能激励我不断学习,不断超越自我,不断提升自身修为。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