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海上的风范文

海上的风精选(九篇)

第1篇:海上的风范文

说起来,长三和幺二,文化不一样,长三规矩大,嫖妓程序繁琐,花头多。然而,走着走着,两者就都差不多了。毕竟,上海是个讲究实际的地方。当年的花街柳巷,真实的场景现在我们已经无从知晓,看《点石斋画报》画的打茶围场景,无论三、二,都是一人拥一个丽人吃吃喝喝,跟今天KTV里的情景类似。

所谓二和三,就是出台侑酒的价格,拿牌九做比喻的。价格高的,当然脸蛋漂亮,活儿也不错,小曲唱得好。有清一朝,禁止官员士大夫嫖妓,整体上降低了的格调,像明末柳如是、李香君那种能诗会画的名妓,早已不复存在。晚清禁令放松,但一时半会儿,的文化素质拉不上去,所谓的“名妓”,也就是会多唱几个小曲,评弹和苏昆,碰上个把能文的,大家就给捧上了天。

上海的也分地域帮派,幺二以扬州帮为主,而长三则是苏州帮的天下。其实,北京胡同的名妓,也多来自苏州。清朝中叶,陕州和大同出名妓的日子,已经永远地过去了。但是,京沪两地,花界中人的风格,却大不相同。北京的名妓,在社会上比较低调,名声也就是在上流社会中流传。她们的恩客,也都是这个圈子里的,圈里人替她们扬名,已经足够了。但是,上海不一样,但凡名妓,一定要张扬,用上海人的话讲,就是“出风头”。

出风头,在穿着上一定要潮,一度风靡的元宝装,看上去让露出的脸蛋比较瘦的女装,就是名妓先穿起来的。现在留下的晚清名妓的玉照,大抵都是高领元宝装,身上包裹得严严的,但脸蛋却个个状如瓜子。然后兴女人着男装,长袍马褂,甚至西装革履,跟着男人在游乐场所招摇。上海地方政府一度还下令禁止,说是有伤风化。

当然,进入民国,则是旗袍的改良,越改越苗条,越显身段,再往后,露出来的部分愈发多了。这样的旗袍,跟当初的旗人妇女装,基本精神已经大相径庭。不管名妓们怎么潮,总是有一两个名妓带头,然后众妓跟上,最后,良家女子慢慢跟着学,无论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嘴里骂着,行动上跟着走,蔚为大观,化为流行时尚。出风头,有时候也很政治。民国了,好些大男人尚在徘徊怀旧,但名妓们却跟得紧,五色国旗直接画进了衣服裤子,摇摇摆摆过闹市,令遗老切齿,让新进开心。

出风头,行为更要潮。第一个进戏园子、书场的,是名妓;率先坐四轮马车满城转的,是名妓;最先进照相馆照相并把玉照送人的,也是名妓,后来这些玉照居然还被印在了香烟盒子上。大规模用洋货和西洋化妆品的,当然更是名妓。曾一度,上海滩上的上流女子,精致的日本扇子人手一柄,也是由名妓先兴的时髦。到了期间,倡导抵制日货,名妓们也率先垂范,坐着汽车,打着旗帜,在人多的地方大声疾呼,不用“敌货”。

要出风头,离不开媒体的配合。配合媒体评选“花榜”,先是“状元”、“榜眼”、“探花”,然后是“总统”、“总理”、“部长”。买票舞弊,不亦乐乎。最先把自己的小照登到报刊上的,也是这些名妓。若不是她们的配合,最早的画报还不知怎样打开销路。画报上出风头的女子,先是名妓,然后才是名媛。等名媛思想解放了,名妓就开始大露特露,甚至了。

第2篇:海上的风范文

然而,随着前辈大师的陆续凋零,文化产业的转型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变化,海派绘画艺术辉煌不再,亟待全新提高与发展。这不仅要求新一代画家们在艺术上承接大师们传下的衣钵,更要求他们在全国市场上进一步打开局面、扩大影响。近年来,上海美术界为此付出的努力有目共睹,无论是中华艺术宫的改造落成,还是海派画家陆续晋京成功办展,乃至在梳理城市美术文脉方面,都作出了大量探索。而由上海书画院主办的“海上风”系列展览,尽管举办仅有两届,却已在学术性、前瞻性与艺术性上颇有特色,引人注目。

乐震文(上海书画院执行院长):“海上风”系列画展是上海市文联和上海书画院的一项品牌艺术活动。众所周知,海派绘画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狭义上看,海派绘画就是上海画家的作品;从广义看,海派绘画则是一个包容多样的画派,本身并没有固定的、具体的风格。我们举办这个画展的宗旨,就是将这个包容性体现在展览本身及其作品当中。上海的包容性体现在“向内辐射全国、向外辐射世界”,这种包容性不是几个人、几张画之间的关系,而是所有风格、所有流派之间的关系。我认为海派绘画应该包容东西南北八面来风,从而体现上海城市精神及其风貌。为此,我们不仅着意寻找当今上海的画家,而且在全国寻找有影响的画家前来参展。我们还注意了年轻化,尤其关注美术学院的艺术新风,特意邀请学院的硕士生们参与进来,为的是让海派绘画、让我们的“海上风”后继有人。

吴林田(画家、艺术评论家):海派绘画崛起不久,便占了全国绘画的大半壁江山。我曾听前辈们说:“上海是个绘画大码头,哪怕是北京再牛的画家,也要来上海这个大码头走一走。”这说明海派绘画的权威性之高、影响力之大,足以在那个时候代表整个中国绘画创作的最高水平。然而改革开放以后,包括海派绘画在内的整个中国画的现状令人不乏忧虑之感。比如经过院校培育出来的学生,居然对笔墨根本不懂,那些70后、80后、90后的青年,许多失去了对笔墨的应有的情感,更遑论热爱和研究了。“海上风”展览之所以强调“海派”概念,目的之一就在唤起对笔墨的情感,在包容的气度和多元的呈现中体现艺术应有的情感。这与传统海派绘画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因而有承继性和前瞻性。

陈九(朱屺瞻艺术馆艺术总监):从本届“海上风”的参展作品看,它包容了各种风格,体现“海派”的精神。特别是一批年轻人的作品的参与,令人眼睛一亮,以往的大型画展特别是中国画展,很少能把眼光注重在年轻人身上。我始终希望上海有一家或几家具有足够艺术和学术权威性的文化组织,能把大家团结在周围,扎扎实实地促进创作,认认真真地研究学术,特别是对海派绘画作出更准确、更精深的探究,避免一些因误会而生的不必要的质疑。反过来看,凝聚艺术家也是一个文化组织应该具备的能力和条件。若是没有一批很好的艺术家的聚集,这个文化组织对一个地区的文化艺术当然起不了太大的作用。上海书画院的“海上风”系列画展,虽然一开始做得不大,但它的立意、操作都很有可取之处,因而能够渐入佳境。我希望“海上风”成为当代海派绘画艺术展览、创作、研究的重要平台。

重要的是,我们要团结所有的艺术家,而不是一些艺术家、“圈子”里的艺术家――这是海派文化之本。这个时代变化很快,画家的思想、观念、艺术创作越来越多元,但也出现一些被资本介入后的异化现象。本来,艺术作品本身的质量应成为其商业价值的主要衡量标准,但现在一个有钱人往往能轻易地将劣作包装得气势如虹,压过一切。这是很可怕的。我希望“海上风”能抵制这种现象,为当代海派绘画带来严谨而又清新的风气。

作为画家、画展,必须保持艺术的纯洁性、学术性、原创性,从而保持能够代表我们这个民族艺术的国际性。总而言之,我们要一种精神上的坚守。希望以文联这样一个文化艺术机构为平台,尤其是通过它的文艺品牌展览,来凝聚一批优秀的艺术家,与时代同步,与大众同行,及时而又详尽地展示他们最新的艺术和学术成果。这也是所有艺术家的愿望,他们都期盼着一个能够尽情展示艺术才华的机会。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节日。

陈心懋(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我觉得本届“海上风”的最大亮点和新意,就是有很多高校学生的作品入选。而且,这些作品是经过认真创作、严谨选择的,是有一定质量和水准的。我们这些长期住在上海的画家,无论是在画界里还是院校内,都担心海上绘画雄风不再。我们也看到有不少的中青年画家,或丢弃了传统,或是对中国画的理解不足、功力不够。因此在不少人眼里,上海的画家在本地是条龙,一到外地就变条虫。这虽不是普遍现象,但与外地不了解上海画坛实情,很有关系。所以我认为,“走出去”非常必要、非常及时,问题是我们怎样把上海画家们团结起来,把画展做精、做大、做到全国。

第3篇:海上的风范文

就绽开万朵浪花……

海上的风是琴师,

她一来,

就奏出万种歌声……

海上的风是魔法师,

她一来,

变来了许多鱼虾……

海上的风是一枝笔,

第4篇:海上的风范文

上海话其实是很“雾里看花”的。

上海话其实是很“性命交关”的。

不过,上海话又是风情万种的。

“上海话托福考试”

曾看到过一张可称为“上海话托福考试”的卷子,名为《上海话专业八级》。还煞有介事地分AB卷。择其一二,“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吧……

单选题有:

上海话里的“棺材板”是一种( )。

A.家具样式 B.昆虫 C.刑具

D.骂人的话

上海话里形容“出师不利”的形象化说法为( )。

A.头一只蟋蟀就输掉 B.头一个女朋友就跑掉 C.头一只炮仗就不响

D.头一笔买卖就蚀掉

上海话里形容生气之极的象声词

为( )。

A.啊噜啊噜 B.啊兀啊兀

C.啊咕啊咕 D.啊扑啊扑

上海话里通常管“今天”叫( )。

A.今日 B.今夜

C.今朝 D.今天

上海话里通常管“昨天”叫( )。

A.昨日 B.昨夜

C.昨朝 D.昨天

上海话中与“金刚钻”相对的是( )。

A.阿三头 B.阿屙卵

C.阿诈里 D.阿屈西

“四马路的女人”在上海话中指( )。

A.蛮横无礼的女人 B.见过世面的女人

C.失身柳巷的女人 D.猥琐卑鄙的女人

“真倒霉,又被黄牛斩了一刀。”这里的黄牛指的是( )。

A.屠夫 B.黄色的牛

C.票贩子 D.穿着黄色牛仔服的

“伊老坍板格。”坍板可以用( )代替。

A.邱 B.洋盘

C.十三点 D.贼忒兮兮

“阿拉夜饭吃格是油焖落苏。”落苏就是( )。

A.番茄 B.西红柿

C.茄子 D.萝卜

多选题有:

在上海话中,“我受骗了!”可以用( )代替。

A.我中刀了! B.我上伊老当了!

C.我被噱进了! D.我闷掉了!

以下短语不是上海人用来嘲讽近视眼的为( )。

A.嘎梁 B.横梁

C.木梁 D.书蠹头

在父亲训斥儿子时,下列哪些说法不能最好地替代北方人所说的“我揍你!”?( )。

A.我拷侬! B.我喇一记!

C.我打侬! D.我请侬吃生活!

吴地方言中,表意为“总共”的副词有( )。

A.夯拨郎当 B.半幅郎当

C.角落山门 D.醉打山门

E.一塌刮子 F.一天世界

上海话中“吃的洋籼米”这句话的下半句不是( )。

A.发的糍饭嗲 B.发的糯米嗲

C.发的泡饭嗲 D.发的烂污面嗲

E.发的糖糕嗲 F.发的油条嗲

上海话中形容倒霉的短语是( )。

A.霉头触到印度国 B.额角头碰到棺材板

C.霉豆腐干 D.霉头触到哈尔滨

E.霉遭星 F.额角头碰到天花板

是非题有:

在上海话中“我吃他的干醋”与“我吃他的老酸”不是相同的含义。( )。

上海话中“横竖横”的歇后语为“拆牛棚”。( )。

上海话中形容诋毁别人的做法为“触bi脚”,形容被老师罚站为“立bi角”,形容亲子遗传为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掘bi洞”中的“bi”是同一个字。( )。

列举题有:

举5个带三的贬义词汇,如垃三、瘪三。

举5个带头的贬义词汇,如冲头、寿头。

问答题有:

“竹笋烤肉”是上海一道家常菜,颇受人欢迎。但是小明一听爸爸要请他吃“竹笋烤肉”就小脸发白,十分恐惧,为什么?

这是当不得真的,因为从来就没有什么“上海话国家考试”,更何况什么四六八级了,就连“汉语水平考”(HSK)也局限在一个并不大的范围内,上海话还远没有这么大的能量,更不能与英语“搭脉”(相较量)。而且,这些带有明显戏谑成分的题目,很多既不严密,也不科学,作为“托福考”是很勉强的。更要命的是:似乎有意挑选了一些比较“促狭”的题目,好像存心要让“考生”过不了关。如果把它们交给一些老上海来考,也是很费踌躇的,很容易“烤”糊的。

不惜工本的“重重叠叠”

只需稍稍回忆一下我们的习惯谈话,就能发现在我们嘴边曾有过数量惊人的重叠词汇。

比如,后重叠ABB式以及更加特殊的前重叠AAB式的名词:

蚕宝宝 鸭里里 东爿爿 草棚棚

叫哥哥 痒兮兮 洋娃娃 洋囡囡

嗲妹妹 洋泡泡 门框框 金金鱼

泡泡纱 苏苏头 泡泡糖 碰碰车

毛毛雨 边边头 喜喜底 洞洞眼

比如,前重叠AAB式的形容词:

血血红 墨墨黑 火火烫 贼贼精

晶晶亮 喷喷香 滚滚壮 煞煞齐

答答滴 碰碰响 米米小 慢慢叫

比如,后重叠ABB式的形容词:

气呼呼 滑答答 甜蜜蜜 空荡荡

慢吞吞 老茄茄 冷冰冰 急匆匆

昏道道 瘦刮刮 嗲里里 戆噱噱

比如,插入性半重叠(A里AB)的形容词:

促里促刻 乌里乌苏 疙里疙瘩

下里下作 邋里邋遢 挖里挖塞

比如,修饰性半重叠ABAC式的形容词:

滑头滑脑 嚎头嚎脑 寿头寿脑

木知木觉 投五投六 行情行事

比如,双重叠AABB式的名词:

角角落落 坳蚴塘塘 日日夜夜

比如,分体双重叠AABB式的形容词:

服服帖帖 规规矩矩 吃吃力力

开开心心 适适意意 实实惠惠

笃笃定定 顺顺当当 跌跌冲冲

清清爽爽 野野豁豁 的的刮刮

比如,整体双重叠ABAB式的形容词:

雪白雪白 碧绿碧绿 笔挺笔挺

滚壮滚壮 石硬石硬 冰阴冰阴

席嫩席嫩 火烫火烫 阿浦阿浦

比如,单音节形容词前面加上三音节的修饰词语,成为BCD加A:

笔笃势+直 格撩势+白

活脱势+像 彻骨勒+新

碧绿生+青 石骨铁+硬

煞辣势+齐 煞辣势+清

比如,单音节形容词后面加上三音节的类后缀,成为A加BCD:

杂+格咙咚 呆+拨咙咚

呆+拨落笃 淡+结刮辣

矮+结刮辣

比如,双音节形容词前面加上修饰词语,成为CD+AB:

的粒+滚圆 刮辣+松脆 的角+四方

比如,双音节同义形容词相加,成为CD+AB:

滑塌+精光 金光+彰亮 墨赤+乌黑

比如,双音节形容词后面加上类后缀,成为AB+CD:

“八拉”:作孽八拉 腻心八拉

危险八拉 龌龊八拉 花里八拉

“的答”:戆大的答 厚皮的答

外行的答 十三点的答

“式气”:小囡式气 戆大式气

寿头式气 老茄式气 猪头三式气

比如,双音节的副词按照AABB的方式重叠,表示对程度的强调:

交交关关 邪邪气气

正正好好 老老早早

也可以重叠后加上后缀,构成新词:

眼眼叫 好好叫 辣辣叫 偷偷叫

扣扣叫 静静叫 定定叫 明明叫

特特里 白白里 慢慢点 眼眼调

比如,有四个音节的副词:

一时上头 立时三刻

一塌刮子 一共拢总

一塌糊涂 再三再四

呆板煞数 亨白冷打

角碌山姆 辣末生头

譬如勿如 着生头里

比如,ABA式的三音节副词:

乖做乖 好做好 灵做灵 动勿动

碰勿碰 先勿先 扣克扣 硬碰硬

啥叫啥 为只为 横竖横 呆做呆

还有四音节拟声词:

踢里踏啦 叽里呱啦

惊零工龙 别里驳罗

还有三音节拟声词:

壳落咄 笃落落

这些拟声词有时还有象征的修辞作用,比方用“蓬嚓嚓”代表交谊舞,用“叭叭呜”代表汽车,用“叮叮当”代表有轨电车……

随手翻开徐烈炯和邵敬敏所著的《上海方言语法研究》,从该书所举的以上这些并不完整的实例里,只要不抱偏见,人们就可以明明白白地发现,上海话是那么富有生气、与众不同,那么声声入耳、灌注全身,那么蓬蓬勃勃、洋洋洒洒,那么饶有童趣、出人意表。在这里,上海话完全显示出一派倒海翻江、堂哉皇哉、恣肆的不凡气势,表现出一种兴致勃勃、不遮不掩、无法遏止的直率质朴。

别出心裁说“俚语”

上海城市生活非常活跃,上海人的心绪十分玲珑,每天都会有大量的俚语从各个角落或者什么“沙龙”、“派对”中奔涌而出。它们就像弥漫在空中的气体分子,渗透了这个城市的方方面面。而这些词语的表达方式又是那么多种多样、别出心裁,令人如入山阴道中,目不暇接,简直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首先,它们是那么富有想象力:

吃皮榔头――指用拳头打人

吃竹笋烤肉――指杖打屁股

五根雪茄烟――指打记耳光

吃外国火腿――指黄包车夫或中国雇工被外国人踢一脚时的自嘲或他嘲

开荷兰水――指喝倒彩(荷兰水是以前上海人对汽水的又一种称呼,打开汽水时气泡的声音与喝倒彩很有几分相像)

开无线电――指眉目传情

卖野人头――指以伪劣商品骗人,或假话、空话(当年一些落魄洋人用人体模型加以改造,讹称为“野人头”,赚取喜欢看新奇的上海人的钱财)

拆穿西洋镜――指露馅

捞锡箔灰――指索取不正当的钱财,讥笑某人行窃到鬼身上

捏鼻头做梦――指异想天开

压勿煞――指“千斤顶”(一种顶起重物的工具)

阴司鬼――指惯于暗中盘算、表面不露声色的人

开年礼拜九――指无指望的;遥遥无期的日子

十三块六角――指骂人乌龟,乌龟的背上有十三块六角形的图案

凹进凸出――指吃得过饱或装得过满

空心大老倌――指外强中干的人(此语曾在2002年由上海某著名足球教练用来形容一位同样著名的足球运动员,引发了一场兄弟阋于墙的火爆的另一种意义上的德比之战)

缩货――指无能的人

弹眼落睛――指东西好.使人眼睛一亮

粒粒屑屑――形容细细碎碎

清汤光水――指莱肴中没有什么东西

上门不见土地―――指到他人家作客,恰遇主人不在

这些词语只能诞生在上海这个外来文化的滩头阵地,只能在依然散发出黛瓦粉墙特有的古朴秉性的老城厢里蔓延。

聪明的文字游戏

上海话里有不少在玩文字游戏,它们时刻考验着上海人的智商,印证着上海话聪明度曲线的顺畅。

三礼拜六点钟――指吃醋

因为三礼拜共廿一日,拼为“昔”,六点钟则为“酉”时,合为醋字。此乃拆字格。

十一点八刻――十三点

八刻,自然是两点钟,加起来就是“十三点”。“十三点”简称“十三”,是指痴头怪脑、愚昧无知的人,女性很喜欢用它来骂人,上海话叫“寻相骂”,而这“十三”也似乎是专门为女性度身定制而预备的。它的出典说法不一,一说是来自《圣经》,耶稣在举行“最后的晚餐”时,共有13个人,而在这一天耶稣被出卖而被捕,故13很不吉利;一说“十三点”是英语hysteria(歇斯底里、癔病)的洋泾浜语;而比较令人信服的,是说“痴”字有13笔,故上海人用“十三”隐指“痴”。后又有一些与“十三”有关的骂人的词语,如“电话听筒”(老式电话听筒有13个孔)、“B拆开”(该属于“象形文字”范畴了)、“福熙路”(现延安中路,三字均为13笔)。

长命牌牙刷――一毛不拔

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华义牙刷厂为其生产的“长命牌”牙刷征求广告语,最后录用的是“长命牌牙刷,一毛不拔”,这是套用“铁公鸡,一毛不拔”的俗语,用来比喻牙刷不易掉毛,遂成为上海滩上一句家喻户晓的广告语,以后演变成了针对吝啬鬼的歇后语。

猪头三――指初来上海对上海情况很陌生而又不懂上海规矩的乡下人

这是“猪头三牲(生)”的藏尾语,旧时上海祭祀时最普遍的是猪头一只、鸡(或鸭或鹅即“白乌龟”)一只、鱼一条,三牲中以猪为首,故合称“猪头三牲”。上海话就隐去最后的“牲(生)”字,直接用“猪头三”取代“生”,以表示陌生、生疏之意,专指那些不谙上海诸事的乡下人――也就是后来所称的“巴子”。后人不解这段“典故”,因其有一“猪”字,就简单地喻为笨蛋――即“猪猡”,如说一个人因为过分讲究礼节而谢绝他人宴请的好意,就是“有吃勿吃猪头三”。

拍案叫绝的修饰

上海话很热衷于使用一些修饰手法。有的是比喻、借代等,它们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更加精彩万分。玩味时,总是令人拍案叫绝:

鸡毛菜 荷包蛋 粽子糖 海瓜子 珍珠米(玉米)

蜡烛包 兰花节头 黄牛(掮客) 黄鱼脑子(没有记性)

黄牛肩胛(喻不负责任的人,因为黄牛肩坍,如同没有肩月甲)

芋艿头(喻头发稀疏)

和尚头(指光头)

板刷头(北方话“寸头”)

牛踏扁(一种大而扁的青豆)

叫哥哥(即蝈蝈儿)

大肚皮(指怀孕)

饭碗头(指职业)

咸酸饭(指菜饭)

空心汤团(喻没有兑现的许诺)

鸳鸯(喻东西不相同而配成一对)

蜡烛(喻人不知好歹、不识抬举,“不点不亮”,即北方话“敬酒不吃吃罚酒”)

老油条(喻人油滑到极点)

胡绞百叶结(指胡乱行事)

烂糊三鲜汤(意为乌七八糟、乌合之众,也指做事马虎)

小儿科(指气派小的人)

桥归桥路归路(喻互不相干)

吃萝卜干饭(指学徒生涯)

老虫奶奶(指瘊子)

老虎肉(指物价贵的商品)

硬装斧头柄(喻诬陷)

牵丝扳藤(喻做事不痛快、纠缠不清)

软脚蟹(胆小鬼)

关门落栓(喻定下算数,言行严谨)

大眼睛(汽车)

和大眼睛碰鼻头(指出车祸)

拍半身照(指站柜台的商店售货员)

标点符号(喻粗鲁、下流、趣味低级的切口或口头禅)

焐酒酿(喻人挨着人,致使空气闷热不透气,令人窒息)

六点零五分(喻头歪的人)

柏油桶(喻腰壮者)

一号门(指厕所,上海的机关楼每层都设有厕所,位置多在楼面的第一间或最后一间)

黑炭(喻皮肤黑的人)

排门板(喻肥硕者)

电灯泡(喻光头)

长脚鹭鸶、电线木杆、晾衣裳竹竿(喻高瘦者)

大块头、烂大块头(指胖子)

赤豆粽子(指脸上有粉刺、雀斑者)

众家娘舅(指街坊上长一辈的男子)

毛脚女婿(指未举办婚礼的女婿)

在运用的修辞手法中,上海话有的还利用谐音或和韵使语言显得非常生动活泼:

王伯伯(指健“忘”者)

饭泡粥(话太多太“烦”)

宝大祥(指“保”证笃定稳拿)

希奇勿煞,烂泥菩萨,一脚踢煞(讽刺、诅咒喜欢炫耀的人)

上海话的修辞还免不了“夸张”这个强有力的重磅炸弹:

霉头触到哈尔滨(指倒霉)

碰到七十二个大头鬼(指不顺利)

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指变化太快)

额角头碰到天花板(指侥幸)

走油(指热到极点)

买块豆腐撞死(指找个死不掉的方式自杀,喻大河大江没淹死,却在阴沟里翻船)

隔夜饭也要呕出来(指某人某事令人倒胃口)

门槛精到九十六(指精明万分)

顺便一说,这个“门槛”是上海人用来指“窍门”、“诀窍”,或指掌握窍门和诀窍的本领。门槛本是门框的一部分,用来遮挡门缝。在封建社会里,门的大小规格与等级制度有关,门槛高低则是社会身份地位的象征,门槛越高,表示身份越高,呈正比例关系。但门槛太高则进出不便,故有的人家备有各种规格的门槛,有贵客上门,则用矮门槛迎接,或者干脆拆掉门槛,叫“活络门槛”。这就包孕着做人的窍门,于是,在上海话里就用“门槛”替代“窍门”、“诀窍”了。如果精到“九十六”(上海话里本来就多数字,而九十六又是一个很大的数目),那么可以肯定的是,这个人的窍门就很多了,已经足以应付各种事物、事务了。上海话里还有一句“潮州门槛”,则是与潮州人的精明有关,因为鸦片生意主要由广东人、潮州人操纵,而尤以潮州人在经商的精明上首屈一指,令上海人十分佩服,所以把潮州人的智慧称为“潮州门槛”。

回味无穷的专用词

上海话中还有许多富有形象性的词汇专门用来描述某些人物或行为,读来很有回味的余地:

刮皮(指贪小利者,连皮都要刮一层,堪称厉害)

拆烂污(指做事情不负责任,都办成“烂污”了,岂不一团糟)

戳壁脚(喻背后挑唆的行为,这等于把屋子的墙壁的底脚都戳坏了)

牵头皮(指数落人家的过失,或因别人过失而挨骂,头皮一牵,自然很痛苦)

打回票(喻退回,上海话里又一交通词汇)

吃豆腐(喻、猥亵)

掉枪花(喻做事变更而舞弊、耍花招,舞枪自有定法,岂可有乱)

听壁脚(指窃听他人秘密,窃听听到趴在墙壁脚跟)

木太太(指动作迟缓的妇女,几分叹息,几分无奈)

老法师(指精通老规矩、老于世故的人,有贬有褒)

赖学精(指不肯上学或经常逃学的孩子,赖学已成精)

碰哭精(指动辄便哭的孩子,哈,谁敢试试)

百有份(指什么事情都喜欢插一脚的人,也有“百搭”这一麻将用词与之配对)

盘嘴舌(指挑唆,三寸不烂之舌的效法)

牛皮糖(形容软磨硬缠,纠缠不休,或言行不爽快,吃过牛皮糖,不忘其粘韧)

塞狗洞(指把钱花到不值得花的地方去,那是狗洞,不齿于人类)

抢羹饭(指饥不择食、狼吞虎咽、迫不及待,旧日,丧家为送殡者备席,叫“羹饭”,分好几档,其中最低档的是为“哭丧班”准备的,数量少且质量差,而“哭丧班”大多由流民组成,为填饱肚皮而不得不抢吃抢喝)

拖黄包车(喻不会跳舞的人在跳舞时被人拖着或拖着别人,自然吃力得很)

蓬头痴子(指头发乱蓬蓬的人,想起了衣冠不整的)

垃圾瘪三(骂人做事不合情理,瘪三已经很没有档次,何况是拣垃圾的)

脱底棺材(喻吃光用光者,“棺材”在上海老话里是半嗔半喜的称谓,但如胡乱花钱、不会持家,则被人笑骂是必然的了)

睬侬白眼(喻不理睬,白眼对人,其冷淡可知)

捏鼻头做梦(喻白日做梦、异想天开,鼻子捏住,不可能入睡,连做梦也难)

现炒现卖的“影视语言”

有一些上海话的由来是从影视剧作品中得来的,上海人很会现炒现卖:

比如“黑猫警长”,这是比喻门卫、保安人员。动画片《黑猫警长》里有这么一个角色,虽然英勇机智,但由于冠了个“黑”字,上海人就用来替代那些并不怎么惹人喜爱的门卫、保安了,颇有几分贬义在内。

再如“三六九”,紧连着就是一句“捞现钞”。看过或听到过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的,谁也忘不了杨华生先生饰演的那个代号“369”的警察,他虽肩负赶走众房客的使命,但却乘机猛敲房客的竹杠,大捞现钞,暴露了极其卑鄙的内心世界。上海人对《七十二家房客》耳熟能详,对杨华生先生家喻户晓,对“三六九”刻骨铭心。这已经等同于歇后语了。

再如“汤司令”,称在食堂里经常买廉价的清汤下饭的人。20世纪50年代八一电影制片厂有一部名为《战上海》的电影,里面有一个的淞沪警备司令部的“汤司令”,即历史上的汤恩伯,侍从一声“汤司令到”的吆喝,令人记忆犹新、深入骨髓。明明以清汤下饭,窘迫得很,却冠之于堂皇的“司令”,自然喜噱的成分居多。

海派的特点是思想的活跃,风格的领异标新,上海人在创造新词时往往利用思维的跳跃,形象的通感,巧妙地表现生活。19世纪末直至20世纪30年代是上海话新词产生和活跃的第一个高潮时期。那时,随着社会生活的充满活力,一大批的充满生命力的新词语应运而生,并迅速地传播开来。

活灵活现的“上海成语”

成语一般用于书面,文雅而精当,形象而浓缩。但在常以口头语为表现方式的方言中并不占优势。可偏偏上海话中四字成语相当多,这也是一大特色。这是指普通话中不用的方言成语,而现在大都还在口语中使用的、有一定生命力的,大约有600个以上。这是一个不容小觑的数目。也许,从语言学角度来看,它们可能与标准的成语还有一定的差异,但它们却有着细腻、精致的“文人成语”所没有的泥土气息,犹如汉代乐府民歌与“古诗十九首”的差异。

其中有略带夸张和幽默描写丑陋习的:

胡天野地 昏头落冲

神智胡志 死样怪气

假痴假呆 夹嘴夹舌

嬉皮塌脸 辣手辣脚

有作形象比喻的:

绣花枕头 橡皮饭碗

猢猁屁股 笃定泰山

有描写贬义行为的:

炒冷饭头 唱独脚戏

着连裆裤 热大头昏

硬吃硬做 自说自话

哭出无赖 死样怪气

有夸张地描写频繁的动作与行为的:

爬死爬活 投五投六

求苦恼 极出乌拉

也有生动描写的:

新年新世 老清老早

时辰八字 吓人倒怪

第5篇:海上的风范文

[关键词]美国; 海上风电; 启示;

一、美国海上风电战略简介

《国家海上风电战略》将引导能源部凭借其海上风电革新和示范(OSWInD)新方案开展行动,促进联邦及州一级的海上风电的商业化进程。OSWInD的主要内容涉及三个方面:技术发展、消除市场壁垒及先进技术示范。

图 OSWInD的结构图

1.技术发展

海上风电技术开发将为美国在2030年海上风电装机容量54GW的战略目标实现过程中克服技术上的瓶颈。在模型、设计工具、风电机组以及系统平衡部件各个环节将加大技术开发力度,从而降低风电成本,减小技术风险,增加海上风电的可操作性。这些不同方面的科研工作是高度集成的,某一方面的科研成果就很有可能是另一方面的技术切入点,同时各个方面的研究也是遵循整个系统的优化指导。整个技术开发主要分为三个方向:计算工具和试验数据、创新型风机和海洋系统工程。

美国能源部对技术发展方面的支持主要表现在:克莱姆森大学动力传动系统的大型试验设备,马萨诸塞州清洁能源中心的大型叶片试验设备,并在缅因大学、特拉华大学、托莱多大学进行研发工作。大型动力传动系统和大型叶片试验中心将为风力发电机关键部件的全方位测试提供设施。这些设施可以使动力传动系统的测试能力达到15兆瓦,叶片的长度可达90米。

2.消除市场壁垒

消除市场壁垒有助于提高目前海上风电项目进展的效率,其主要聚焦于三方面:选址和准入,补充基础设施,能源规划。

消除市场壁垒的行动包括:首先,能源部与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建立合作机制,研发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运营及维护的相关技术;其次,在缅因大学和密歇根州立大学开展环境研究;再次,由特拉华大学、五大湖委员会、普林斯顿能源国际有限公司、南卡罗来纳州能源办公室共同开展市场接受度的相关研究;第四,在马萨诸塞大学、缅因大学、托莱多大学、特拉华大学开展劳动力开发工作。能源部支持罗得岛特区管理计划,其将作为国家近海范围内各种开发活动的有益尝试,包括可再生能源开发。环境研究正在关注五大湖区和大西洋海岸的鸟类、蝙蝠和海洋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市场接受度研究主要聚焦于目前海上风电发展障碍的解决方法。劳动力开发活动要求开发相关课程分别应用于社区大学、在校大学生和在校研究生。最后,能源部与海洋能源管理、监督和执行局、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一道,对项目进行资助以评估和减轻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的环境影响,并且拟定环境基础数据协议书。

3.先进技术示范

OSWInD将通过先进技术示范项目影响海上风电发展的速度和规模。该行动的首要目标是以最快的速度和负责任的方式在美国水域安装风力发电机。成功实施先进技术示范项目,可以使得海上风电的成本相比于降低不确定性和技术改进而言,更具竞争性。通过提供资金、技术支持和政府协调,加速这些示范项目的部署,美国能源部将降低国内海上风电的风险并促进其快速发展。

为开展这些示范项目,能源部将和通过竞争胜出的大联盟建立成本分担机制,以支持个人海上风电项目的发展。这些联盟包括海上风电项目的开发商、研究院所、电力公司、设备制造商、海洋工程和建造专家以及州和地方政府等。通过合作机制,能源部将对技术研发、工程实施,以及项目规划提供资金支持,保障项目时间,记录并公开传播技术经验及数据结果。

二、我国海上风电政策概述

根据《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我国大陆沿岸浅海0~20m等深线的海域面积为15.7万平方公里。2002年我国颁布了《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对港口航运、渔业开发、旅游以及工程用海区等作了详细规划。如果避开上述这些区域,考虑其总量10~20%的海面可以利用,风电机组的实际布置按照5000kW/km2计算,则近海风电装机容量约为1亿~2亿kW。

1.《可再生能源法》

2005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并于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明确提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电网企业应当与依法取得行政许可或者报送备案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签订并网协议,全额收购其电网覆盖范围内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并为可再生能源发电提供上网服务。对列入国家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符合信贷条件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项目,金融机构可以提供有财政贴息的优惠贷款。”

2.《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

为了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根据《可再生能源法》的要求,国家发改委于2005年11月29日了《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用以指导相关部门制定支持政策和措施。《目录》将近海风电技术研发项目列为国家支持的优先领域,譬如,并网型风力发电方面,用于为电网供电,包括陆地和近海并网风力发电,既可以单机并网发电,也可以由多台机组建成风电场并网发电,近海并网风力发电正处于技术研发阶段。风电场建设和维护专用装备方面,正处于技术研发阶段。

3.《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

根据《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和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最新进展,国家发改委于2008年3月3日了《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该规划提出,主要在苏沪沿海探索近海风电开发的经验,加强对近海风能开发技术的研究,开展近海风能资源勘察评价和试点示范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建设1~2个10万kW级近海风电场试点项目,为今后大规模发展近海风电积累技术和经验。

4.《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为规范海上风电项目开发建设管理,促进海上风电有序开发、规范建设和持续发展,国家能源局和国家海洋局于2010年1月22日联合《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此管理暂行办法为规范海上风电项目开发建设管理,促进海上风电健康、有序发展而制定,其内容包括海上风电发展规划、项目授予、项目核准、海域使用和海洋环境保护、施工竣工验收、运行信息管理等环节的行政组织管理和技术质量管理,其中规定:国家能源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沿海各省(区、市)能源主管部门在国家能源主管部门指导下,负责本地区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海上风电技术委托全国风电建设技术归口管理单位负责管理等。此管理办法的印发,表明我国政府已从国家层面着手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的规划与监管。

三、关于发展海上风电的一些启示

1.发展海上风电离不开部门间的通力合作

海上风电产业作为新能源产业的一个分支,不同于传统化石能源,其开发涉及众多部门,如能源局、海洋局、农业部、环保部等等。美国的做法是,能源部积极促成部门间的协作,如与内政部签署合作备忘录,以及与环境质量中心、国家海洋委员会等进行合作,以解决海上风电发展所面临的准入和管理等诸多问题。因此,需要相关部门通力合作,为海上风电的快速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2.财税支持和电价政策是海上风电发展的加速器

由于海上风电开发仍处于尝试期,其关键技术仍未掌握,为避免企业急功近利,应在税收和电价政策上给予企业一定的优惠空间。美国在该方面的支持可谓颇大,通过《2009年美国再投资和经济复苏法案》及能源部2009年、2010财年的划拨资金,增加超过9千万美元支持于海上风电研究及试验设施方面。对于我国而言,在完善陆地风电电价政策的基础上,应结合海上风电场示范项目建设,探索和总结潮间带、潮下带滩涂以及近海风电场等不同区域的风能资源条件、风电场工程综合造价水平、海上风电场工程运行维护费用等,并结合国家有关财税政策,制定适合海上风电发展的电价政策,促进海上风电健康发展。

3.加强海上风电自主研发能力

美国的技术领先于世界,得益于其技术研发及创新机制。譬如,通过经济复苏法案,能源部资助缅因大学进行100千瓦风力发电机的概念测试,并且通过支持技术专家在国家实验室进行特定的研究活动,从而形成在这一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对于我国而言,政府应通过相关政策来支持和整合国内有限的研发资源,聚集研发人才,联合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进行海上风电装备设计和制造、部件与整机测试、风机并网、网机联动等技术的研究。同时鼓励有关企业通过加强技术引进和产、学、研相结合,在风机核心技术研发上有所突破。

参考文献:

[1]何杰,赵鑫,杨家胜.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J].人民长江,2011(1)

第6篇:海上的风范文

【关键词】上海;水灾;风险识别;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

上海北濒长江,东临东海,南依杭州湾,是长江流域出海的门户,位于太湖流域的尾闾。上海在尽享水资源带来的水土膏腴和舟楫之利的同时,临江濒海的特殊地理位置和低洼的平原地形使得水灾成为该市的心腹之患。

一、上海市水灾概况

上海水灾根据形成原因不同,分为洪灾、涝灾与潮灾三类。洪灾是指主要由于黄浦江上游地区受太湖流域洪水下泄引起的水灾,涝灾主要是因为本地暴雨径流不能及时排除而积水形成的灾害,潮灾主要发生在沿海沿江地区,是受风暴潮影响而造成的水灾[1]。历史上,洪、涝经常同时出现,如果正赶上台风引起的风暴潮,陆地大面积强降水,上游来水、本地暴雨积水与风暴潮袭击同时出现、发生“三碰头”现象,就会出现严重的水灾。汛期台风、暴雨、风暴潮和上游下泄洪水如发生“四碰头”情况,灾情后果将会呈现倍增效应,给这座城市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自60年代后,因防汛墙的建设逐步提高了防潮能力,潮灾和洪灾发生频率明显减少,造成损失日趋减轻。但是,近年来,由于中心城区地面下沉、河道填塞以及排水设施老化等,暴雨积水成为市区的主要水患。

二、上海市水灾致灾因子辨析

1、台风

台风是造成上海暴雨的主要原因,同时也会引起内河水位骤涨,加大洪涝发生的可能性,还往往导致风暴潮。上海地区受台风影响较多,平均每年有2~3次,最多的一年可出现6次,台风是每年都要严加防范的重大灾害,上海抗台防风(灾)任务艰巨。上海地区在历史上曾发生多起非常严重的特大风暴潮,目前还几乎每年都会遭遇风暴潮,强烈的风暴潮能量虽不及海啸,但影响和破坏力巨大。历史上,潮灾因危害最大、突发性强,是诸害之首,也是上海地区防御水灾的重点。

2、暴雨

上海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海陆交汇的沿海地带,受冷暖空气交替影响,汛期降水集中,四月到九月,集中了全年70%的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由于台风、梅雨和强对流的影响,上海地区的暴雨发生频繁。近年来,随着海平面上升、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市区暴雨强度加大、极端暴雨出现的几率越来越大,近几年局部地区小时降雨量100mm左右的雨屡见不鲜,仅2008年上海市就遭受两次百年一遇暴雨袭击,由此而导致内涝灾害加剧。

暴雨是造成城区内涝的主要原因,上海地区形成暴雨的地理条件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海陆温差效应;②海陆摩擦差异;③城市的“热岛效应”。根据上海市水文总站暴雨普查资料,上海市暴雨类型有静止锋、静止切变、热带气旋、冷锋、暖锋、冷区、暖区、低压、东风波扰动、辐合线等等。各种天气型出现的季节不同,不同季节出现暴雨原因有很大差异[1]。

3、过境洪水

历史上,风暴潮和源自太湖的洪水过境往往是引起上海市水灾的主因。上海是一个洪积型的冲积平原,地势低平易积水,感潮河网密集,属典型的平原感潮河网地区。该市又位于太湖尾闾,黄浦江、苏州河贯穿市区,加之上游太湖流域洪水下泄过境,若上游洪水发生时赶上高潮位,则排水历时加长,灾情加剧。由于海平面上升、地面沉降和中、上游工情、水情的变化,水位呈逐年上升趋势[2]。

三、上海市水灾孕灾环境分析

1、地形因素

上海地区处于太湖为中心碟形洼地的东缘,地势低洼,大部分地区处在高潮位以下,河流泄洪能力有限,受水涝威胁甚大。上海虽处冲积平原,但地势高低不平,最高处与最低处相差3m左右,总趋势逆流而由东向西微倾,地理特征也决定其易受洪涝灾害的侵袭。

2、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对许多地区的灾害发生有很重要的影响,其突出的表现就是:由于海平面上升,沿海城市被淹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全球变暖导致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增多,城市遭受暴雨袭击的频率也大大增加。

3、海平面上升与地面沉降

海平面上升和地面下沉是上海水灾频繁发生的背景,地面沉降,加之外河或出海口水位抬高,增加排涝困难,两者共同作用,不仅会引发洪涝灾害,而且会因海水入侵导致地层盐渍化,恶化城市生存环境。

地面下沉对洪涝灾害发生造成的影响主要包括:严重降低市区地面标高,区域地貌形态发生显著变化;直接降低防汛(洪)设施的防御能力,防汛工程建设投入增加;内河水位相对抬高,增加排水的难度,造成内河漫溢、倒灌;内河水位相对抬高,增加引发管涌隐患;地面沉降对防汛(涝)的影响在相当长时期内不会改变,市区内大范围地面沉降,形成更多排水困难的洼地,也增大了内涝发生的可能性[3]。

4、不透水面积增加、“热岛效应”和“雨岛效应”越加明显

高速的城市化进程改变了地表形态、引起了城市水文特性的显著变化,市区面积逐年扩大,混凝土覆盖面积大增,市区不透水面积比例迅速提高,从而减少雨水渗透和滞留,降低了土壤的调蓄功能,使得下渗量减小,产流大、汇流快,而城市的排水能力有限,暴雨易引起城市积水,造成浸水灾害最为突出。

上海高速城市化的发展,使得“热岛效应”日益明显,白天市区温度比郊县升高得快,城市周围气流汇向市区辐合上升,在大气不稳定的条件下,常易形成暴雨。在特定的天气背景条件下,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可能使市中心或下风方向雨量增加,即形成所谓的“雨岛”现象[4]。“热岛效应”和“雨岛效应”造成市区降水频率增大、雨时延长,容易导致内涝。

第7篇:海上的风范文

物流业新的增长点

物流金融业务创新不仅在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帮助。在现代物流业务中,基础性的物流操作如仓储、运输的利润率越来越低,主要利润来源已转向各种增值服务,包括物流方案设计、包装分装、多式联运等,物流金融业务更是新的利润增长点。像马士基、UPS 这样的巨型国际物流公司,第一位的利润来源现已由物流金融业务所取代,它们能为客户提供多种的金融,如开具信用证、仓单质押、票据担保、结算融资等。

根据中国物资储运协会的调查,2012年,67 家会员单位物流金融业务收入较2011年增长15%,质押监管量增长39%,融资额增长4%。在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不利环境下,物流金融业务创新帮助物流业开拓增值空间,改变盈利模式,促进了物流业的健康发展。然而,在物流企业大胆创新物流金融业务的过程中,由于内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也会引发巨大的风险。

上海钢贸的崩溃

2012 年是物流金融业务诞生以来出现问题最多的一年,无论是发案次数、涉案金额、涉案企业还是案件复杂程度,都是前所未有的。上海的钢贸案件就极具有代表性。事件发端于2011年,我国钢铁行业出现产能严重过剩、供给大于需求的不利局面,钢铁企业普遍出现亏损。受此影响,钢价迅速下滑,钢贸企业的利润大幅下降,钢材进出口价格同比增长率则均为负值。同时,在国家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的大背景下,企业资金紧缺,借贷成本普遍增高,有的地区高达15%~20%。

在下游需求得不到释放而钢厂生产继续扩大的背景下,仓储企业与贸易公司配合,将不属于自己的钢材重复质押,骗取银行或民间资金,套取资金后改变资金用途,违法发放高利贷。高利贷链条上的资金极不安全,若有一环断裂,整个资金链都会随之瓦解。在违规放贷没有被及时制止的情况下,有的企业变本加厉,由质物量短少发展到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乃至发展到出具虚假仓单、虚假质物清单的地步。虚假的质物,脆弱的资金链,违规的操作最终导致了上海钢铁贸易圈的集中崩溃。

三大风险失控

总结物流金融业务风险,主要包括质押物风险、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此次上海钢贸案件就是同时出现了这些风险。

质押物风险。质押物物权风险,质押物的所有权不清晰,或所有权隶属于多个法人,但由债务人独自将其质出,更有可能债务人根本没有质物的所有权而冒名将其质出,一旦债务人违约,这些混乱的所有权关系都会使债权人(即商业银行)蒙受损失。质押物变现风险,质押存货的市场价格在贷款期间并不是稳定不动的,而是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当存货的价格往上升时,质物并不存在价格风险,而当存货价格下降,尤其是在短期内骤降,就会给动产质押融资业务带来很大的价格波动风险。此次的上海钢贸案件,首先由于重复质押以及虚假质押导致质物所有权极其混乱,产生了物权风险;其次由于钢铁供大于求导致钢价下跌,带来了巨大的变现风险。

道德风险。虽然动产质押融资业务更加注重债项风险的大小,注重于担保资产的变现风险,但道德风险仍然是贷款人在动产质押融资业务中所必须关注的一类重要的风险。在上海钢贸案中,借款企业即钢贸企业彼时盈利能力和资金周转能力极差,没有稳定的收入和现金流,从而产生了违约的道德风险。而物流企业和银行疏于职守、不负责任、虚假上报和监管失误同样导致了严重的道德风险。

操作风险。业务模式选择不适合、超额担保程度不适合、质押方式和监控强度选择不合理、业务结算情况与业务不匹配、资金使用不合理、没有必要的个人担保或第三方担保方式、没有必要的损害保险、监管方控制方式选择不合适、财务评估报告模式不合适等都会导致操作风险。此次上海钢贸案中,物流企业质押方式上的漏洞和监控强度上的缺失,以及银行审批的疏忽,最终引发了操作上的风险。

上海钢贸案件的发生,使得银行界加强了对钢贸企业贷款的控制,这让本就处于钢铁萧条期的钢贸企业陷入极困难的境地。物流金融业务创新也因上海钢贸事件遭受挫折,面临巨大的负面影响。上海钢贸案件打击了各业务参与方的信心,多家主要的物流监管企业都出现风险事件,面临巨额亏损,一些物流企业已经采取收缩、退出的策略;银行也进退两难,面临大量坏账。这次沉痛的教训提醒我们不得不分析风险来源,重视风险防范,确保物流金融业务健康发展。

防范风险的策略

由上可见,物流金融业务对于物流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忽视风险,疏于防范,也会造成极大的损失。对于物流金融业务的风险防范,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合作。为此,提出以下的建议和对策:

首先,做好统筹规划,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健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是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重要基础。随着物流金融的发展,需要不断完善和补充现有的法律法规制度,使其能够接纳新的担保物与担保形式,简化公示方法、登记手段,明确优先权顺序与担保权执行程序,从而使当事人有充分自由选择适合的担保物和担保形式来支撑现实的商业运作,并使他们能够更加明确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在可预见的实践中能够估算自己的风险、损失与收益,这样才能真正保证债权人的利益。同时,对于实践中出现的重复质押、骗贷等违法行为要提出明确的处罚条款。

其次,建立综合协调监管机制,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在政府及各相关部门如工商、公安、银行等之间,应建立综合协调的市场监管机制,加强市场监督,加大行政执法的强度和力度,大力打击那些破坏市场秩序和行业规范的企业和行为。

第三,构建市场诚信体系,引导企业规范发展。应采取多种方式,构建物流金融市场诚信体系,将物流金融业务的各参与主体都纳入其中,引导企业规范经营,将不符合要求的企业挡在物流金融业务的大门之外。

第四,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实行行业自律。应推动建立物流金融行业协会组织,积极吸纳物流金融各业务参与方,通过行业内部协作和监督,实行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与政府部门监管相配合,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市场监管体系。

第五,加强理论和政策研究,促进物流金融创新持续发展。物流金融业务发展是典型的创新活动,体现了很强的探索的特点。应加强理论和政策研究,研究解决物流金融发展所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和难题,从而引导物流金融业务在健康的轨道上发展。

第8篇:海上的风范文

1966年8月中旬,北京红卫兵“破四旧”的激烈行动已经漫延到上海,抄家、砸店牌、改路名、“四剪”(剪头发、剪小裤腿、剪裙子、剪尖头皮鞋)等极“左”做法迅速出现在上海街头。这时,以曹荻秋同志为首的上海市委获悉铁路中专的红卫兵将要到上海图书馆造反

――烧书。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市委巧妙地决定由华东师大党委挑选学生去做劝阻工作。这个任务就落到了我们中文系62级同学的身上。

当时我们年级100多位同学都刚刚从安徽省定远县农村社教运动返沪参加“”。虽也难免受极“左”思潮的影响,但总的状况是比较理智,很少有人去参与一些极“左”行动。一接到任务,全年级同学就毫不犹豫地在辅导员史嘉秀老师的带领下整队出发了。

赶到上海图书馆已是下午三点来钟。图书馆的同志在大门口接待我们,告诉我们造反的红卫兵还没有到,叫我们在门口等候。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国际饭店方向出现了一支队伍――铁路中专的红卫兵到了。我们马上整队迎接,待他们走到图书馆门前时,我们迅速迎上去,问明来由,跟他们讲道理进行劝阻。我们告诉他们,图书资料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用伟大导师列宁的话“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来开导他们;我们又说,对“封、资、修”的一些东西,可以作为反面教材供批判使用,不应该付之一炬……

大概是由于“红卫兵”对“红卫兵”,也可能因为在他们眼里我们是大学生,比他们要懂得多一点,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些小弟弟、小妹妹良知未泯,听得进劝告,再加上图书馆同志的紧密配合,我们终于说服了他们,并劝他们回去。上海图书馆终于避免了一场劫难。

夕照下,我们打道回府。归途中“四剪”的镜头不时袭来:南京路上,有拖着“阴阳头”(将头发剪掉一半留下一半)狼狈而跑的;有脚穿一只皮鞋在人流中颠簸的;有裤腿或裙子被剪开,在晚风中飘曳的……。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年头呵!

第9篇:海上的风范文

以前听说,有几个甘肃山友走进祁连山之后,人们只看到他们进去的背影,却再也没看见他们从山里出来……

看似平静的营地,其实危机四伏。我一不小心便陷进了隐藏在积雪下的冰裂隙,好在我反应及时,跳了上来,后来经放绳实测,那条冰裂隙的深度竟达22米!

一名队友远离了保护绳,抱着相机后退几步准备拍照,可再后退,便一脚踏空,迅速滑坠,刹那间就消失在风雪之中。我们立即绕下去展开搜救,并不停地大声呼喊着他的名字……

作为户外运动爱好者,我们常常在攀登到某个高度时,被眼前的极致美景所震撼,那种美根本无法用语言来描述。正是为了那极致的美景,为了那雪山的圣洁,我们这群山友几乎每年都要聚在一起,带着痴迷、执着、坚毅和承诺,去亲近雪山,去领略大自然的神奇与博大。

在所有的雪山中,祁连山――这条在中国版图上并不太高的山脉,因为一个永远定格在那里的队友而让我终身刻骨铭心。

祁连山脉位于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边境,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它众多的雪水汇集成了石羊河、黑河、托勒河、疏勒河、党河,孕育了河西走廊。但也许是因为地域、文化、经济、交通等条件的制约,直到最近几年,祁连山才逐渐进入山友们的视野。以前听说,有几个甘肃山友走进祁连山之后,人们只看到他们进去的背影,却再也没看见他们从山里出来……但正是有了他们永不停息的探索,才有了我们今天的追随――深入祁连山。

祁连山脉南段有冷龙岭,北段有大雪山,西面有团结峰,东面有素珠链,对我们来说,每座山峰都是未知的世界,都充满了诱惑。经过研究,最终我们选定了北段的大雪山作为攀登目标,并为此准备了大半年。

从瓜州走向祁连山

我们一行人乘火车抵达瓜州后,爬上提前联系好的车辆,中途顺道参观了锁阳城遗址――当年大唐名将薛仁贵统帅雄师横戈跃马出征西域的故地。下午,我们渐渐进入了广袤无垠的戈壁滩,一路直奔石包城小镇。小镇周围是祁连山冰雪孕育的绿洲,在茫茫戈壁中看到绿草,感觉很爽,但景色虽美,却让人有些伤感。品尝了风味羊肉泡馍之后,又补充了一些物资,继续向老虎沟进发。离开石包城后,一片乌云覆盖在我们的头顶上,或许那是灾难来临的预兆。但此时,大家的心早已飘向天边的雪山了。

进入老虎沟这条山谷的沙石路沿河而建,过老虎沟1号桥之前,需要跨过宽广的河床,而老虎沟2号桥早在去年以前就被冰川融水冲毁,需要绕行桥下跨越河床才能过河。在盛夏冰雪消融的季节,上涨的河水会把道路阻断,那时候根本无法通过,好在我们到来的季节还算早。

海拔持续上升,气温越来越低,我们穿过了骆驼的地盘,渐渐进入牦牛的领地――偶尔会有零星的牦牛出现。眼前是雄伟的雪山,缠绕着仿佛伸手可及的白云。我们沿着沙石路一直向上,直抵老虎沟深处――海拔4250米的透明梦柯冰川脚下。这里,一座座雪峰就在眼前,雄伟壮观,队员们都被这美景陶醉。傍晚,我们在冰川脚下找到了一块比较平坦的营地,埋锅造饭,不远处是中科院冰川考察站的大本营。

冰裂隙两度遇险

第二天早晨6点起床,很冷,实测气温零下4℃,矿泉水瓶里的水已经变成了固体。大家经常上高原,进入状态很快,身体状况良好。天气也很好,连绵的雪山映衬在蓝天白云之下,显得一尘不染。大家简单早餐后,便整装出发,当天的计划是要走到海拔4850米的C1营地。

我们小心翼翼地沿着冰川末端踏上冰舌,钻进了极易迷失方向的冰塔林。冰塔林是冰川末端经过漫长的消融而形成的壮丽景观。我们穿上冰爪,一边负重吃力地行走,一边贪婪地拍摄美景:一座座硕大无比的冰塔,在阳光照射下闪烁着冰冷的蓝光,反射出来的光线,有时会让人觉得刺眼。队员们在冰塔迷宫中穿来穿去,尽量把间距保持在可视范围内,但偶尔还是走错了方向,此时整个队伍不得不后队变前队,要不就索性直接向前攀越过去。百转千回地走出冰塔林迷宫后,大家已累得够呛,但随后又进入了无际的雪原。我们仰面朝天躺在雪原上稍作休整,看天空如此之蓝,白云如此之近,冰川美景让人啧啧称叹,流连忘返。

继续上行,海拔越来越高,行进的速度越来越慢,我们几乎是每迈出三步就要作一次深呼吸,明显地感到空气越来越稀薄。但当我们站在高处,俯瞰先前走过的波浪般起伏的冰塔林,冰川末端的壮美尽收眼底,感觉付出的辛劳还是很值得的。

穿越雪原,看似容易,其实危机四伏。正如冰川考察站的老吴曾告诫我们,在海拔4800米以上雪原的下面,实际上隐藏着无数冰裂隙,一不留神,便会深陷其中。此时,有的队员开始出现高原反应,相互之间的距离也渐渐拉开,这是危险的征兆。到了下午,天气开始突变,乌云涌了上来,还刮起了大风。这是典型的高原小气候:刚才还阳光明媚,随即便开始下起雪粒来。雪粒不大,让风吹刮到脸上很疼;气温很低,队员都穿上了羽绒服;能见度不断下降,积雪渐深,队员们在积雪中艰难地行走,速度异常缓慢。

高原的气候反复无常,乌云来得快,去得也快。我们经过8小时的长途跋涉,才行进了8公里,上升了600米,但我们终于可以看到这一天的营地了。就在此时,一位走在我前面的队友突然脚下一陷,便掉进了冰裂隙,好在裂缝不很宽,他撑开双腿撑住,才没继续下滑,借助手中的冰镐迅速爬了上来。尽管有惊无险,但大家都惊出了一身冷汗。

C1营地选在海拔4850米处,紧靠一座小丘,感觉位置和环境都不错,但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我们正好把营地扎在了冰裂隙密集区――下午刚下的雪覆盖了一些冰裂隙,因此看似平静的营地,其实危机四伏。就在我放下背包,准备去巡查一圈时,却一不小心也陷进了冰裂隙,好在我反应及时,跳了上来,后来经放绳实测,那条冰裂隙的深度竟达22米!

生命,消逝在一瞬间

那天傍晚,在C1营地,天边的那片彩霞实在是太美了。

第三天6点起床,夜里降了雪,帐篷外的积雪厚度高达20厘米以上。雪后的祁连山显得更加肃穆,可天边仍还堆积着厚厚的云层,似乎还不肯离去。慢慢地,天边逐渐放亮,阳光穿透云层射出温暖的光芒,照亮了队员们的一张张笑脸。不远处,顶峰就在眼前,清晰可见,仿佛伸手可及。

我们开始冲顶。

两名队员因高山反应留守在营地,其他队员都小心地顺着雪原往上走。风很大,沿着边上的雪檐向上吹,靠风口太近就几乎站不住脚,所以队伍尽量跟雪檐保持一定距离。我们选择的是从北坡上切到西北山脊这一路线,开始坡度不大,有亮冰,虽然刚刚下了一夜雪,因为全是粒雪,风又很大,所以一丁点雪花都没挂住。

切上西北山脊后,是几段的碎石坡,有时走一步滑半步。在这种碎石坡上,冰镐、冰爪就变成了毫无用武之地的累赘,根本借不上力。偶尔回头望一眼远处的营地,各色的帐篷虽然有些许模糊,但依然很显眼,对讲机里仍能清晰地听到营地的呼叫。

凛冽的寒风越吹越大,卷起雪坡上的雪粒,肆意打在每一个队员的脸庞上,糟糕的天气耽搁了不少时间。接近中午12点,我们只剩最后一段陡坡要攀登了,上面就是海拔大约5400米的假顶――真正的顶峰还在假顶后面。我们每上升一步都伴着沉重的喘息,张开大嘴呼吸,呼出的热气凝结而落,停下脚步,还能听到自己剧烈的心跳声……尽管如此,但我们仍然坚持朝着越来越近的顶峰攀登。

最后的冲刺,不仅是对身体的考验,更是对意志力的考验。虽然只差不到100米的距离就能登顶了,但有几个队员的体能急剧下降,已经不能跟上节奏,虽然有路绳保护,但稍有一点失误,后果便不堪设想。顶峰虽然近在咫尺,但我们还是必须劝说体力不支的队员掉头下撤。其余队员继续向上推进,坡度很陡,依旧有亮冰,大家都格外小心,这无疑是此行中最痛苦的一段路程。

我们终于吃力地登上了假顶,不远处的真顶笼罩在云雾之中。

风还是那么大,能见度也不高,但我们还是竭尽全力攀登了上去。登顶后感觉一切都很茫然,莫非真的大脑缺氧了?我不知道,反正脑子有些空白。

我们随即下撤,很快下到海拔5300米处,那段几乎耗费了我们一个多小时才登上来的陡坡,没几分钟就下去了。下面的能见度好得多,估计很快就能切到西北山脊,跨过那段碎石坡,切下到雪原上,然后就能轻松地返回C1营地了。

雪山上,稍有不慎就会让你付出惨重的代价。我最后一个下撤,负责拆路绳和冰锥,队友在下面作保护。

可是就在下撤途中,意想不到的悲剧还是发生了:一名队友远离了保护绳,抱着相机后退几步准备拍照,可再后退,便一脚踏空,迅速滑坠,刹那间就消失在风雪之中。我见状大惊,赶紧通知营地人员,并和队友们立即绕下去展开搜救,不停地大声呼喊着他的名字……那时,真希望他能突然站立在面前啊!

海拔5263米,当一切嘎然而止于瞬间,仅仅是在那一瞬间,那份悲痛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永远的烙印。

第一次遭遇雷阵雪

住在雪山下的人们,相信每座山上有一个神,神以山为阶梯,在天地之间往返。这里是离天最近的地方,我相信他一定是去拜会神仙了。当我在海拔5100米的地方找到队友的时候,他静静地躺在那里,灵魂早已去了天堂。

C1营地的队员也上来了,每个人的心情比祁连山的冰雪还凉。我用绳子打了几个结,套在他的身体和大腿上,另一头打个8字结挂在冰镐上,一起缓慢往回走……

天慢慢黑了下来,所有人都已累得不行,一天没怎么吃饭,只是抓几把雪塞进嘴里补充水分。很晚才回到C1营地,那时天地一片昏暗,大家钻进帐篷就没再出来。

那一夜,平生第一次遇到“雷阵雪”,轰隆隆地响了大半夜,我相信那是上天在哭泣。所有的人都没有睡好,我也翻来覆去,考虑着第二天怎么能顺利下山。黑夜中风力很大,雪粒打在外帐很响。迷迷糊糊中,这呼啸声、哗啦声很快把整个世界都淹没了。

次日凌晨,我钻出帐篷整理东西,雪已经停了,风也在减弱。风雪之后,天高云淡,山体一片洁白,远处有浓浓的晨雾绕在雪峰之间,像飞天舞动的飘带,随风轻扬。这是祁连山最美的清晨,而当时,我们却没任何心情看风景。

我把帐篷、睡袋等留在了C1,冰镐插在我的兄弟身边,我知道明天我们还要回来,因为我们不能把任何一个人独自留在山里。

我们沿着原路下撤,准备下到BC。上来时没有太多积雪,返回时积雪却很厚,走过的痕迹全部被积雪覆盖。讨厌的冰塔林也总是让我们很难找到来时的路,绕来绕去耗费了不少体力。我们顾不得吃东西,也不想吃东西,只想尽快下山去找人上来。早上没来得及化雪烧水,一路口渴得要命,就直接抓雪塞进嘴里。

下到BC,来到中科院冰川考察站,科考队的队员在得知我们回来的队员少了一人时,也都很伤感,并派出了车辆出去寻求救援。科考队的老吴是一位好人,上山时曾送给我们一个打火机,这次又为我们准备了午餐,面对下山后的第一餐热饭,大家相视而泣。

把逝者从山上抬下来

户外也是一个小社会,大家经常小范围聚在一起活动,相互了解,志趣相投,共同经历过很多困难和风险。这次无论时间有多么短暂,我们都会相聚、相守,然后一起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