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气象信息论文范文

气象信息论文精选(九篇)

气象信息论文

第1篇:气象信息论文范文

为了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全垦区从上到下,每个农场都建立了农业气象机构,配备专职的农业气象工作人员,为农业生产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能够及时主动提供当地农业生产所需的公益性气象信息服务。建立了以基层农业生产经营者为主体的社会制度,对属于公共服务范畴内的信息,采取各种手段保证电视、广播、报纸等公众媒体开辟农村气象信息专栏,方便农业生产经营者能随时随地收听收看到最新的气象信息。

二、健全农村气象信息的措施

气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气象部门必须以需求为导向,以满足服务对象的要求为目标,不断拓展气象服务领域,积极做好以农业为主的综合信息服务,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依靠科技发展和管理水平,提高基层气象信息的质量

计算机相关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值预报模式分辨率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有明显改善,24小时的晴雨预报准确率达到了90%。但日常的降水预报、气象要素预报和台风等重大灾害性天气的定量预报准确率还较低。因此:一是要依靠气象现代化化建设,深入研究天气和气候的机理,开发新一代天气数值预报模式,输出更精细的可释用数值预报产品。二是加强基层气象台站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建设,提高天气预报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技术水平,实现定时、定量预报,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

(二)采用多种渠道,及时提供农业气象信息

第2篇:气象信息论文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 气象灾害 信息收集与处理

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7(a)-0004-02

我国是气象灾害多发国家,每年汛期又是气象灾害的多发期,遭遇的气象灾害主要有暴雨、冰雹、大风、高温、台风、雷电等。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大背景下,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更加频繁,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不断加重,因此,做好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与评估工作对于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目前,气象部门气象灾害数据主要来自灾情直报、灾情普查、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普查、民政部灾情、公路交通专业气象灾害风险普查等。由于气象观测站点建设相对稀疏和人力资源的限制,无法全面、及时地上报灾情信息,从而造成气象灾害L险预警与评估的实时性差、准确性低。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壮大,网络已经成为各类资源数据的重要来源。但是,网络数据的庞大也曾让人们望而却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现如今利用网络舆情监测、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可实现全天24 h不间断监测网络信息,并快速发现网络中的气象灾情信息,大大提高灾情获取的时效性,拓展了灾情收集渠道,及时获取第一手资料。可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与评估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1 基于网络舆情监测技术的气象灾害信息收集方法

1.1 网络舆情监测系统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形式,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网友言论活跃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重大事件,都能马上形成网上舆论,通过这种网络来表达观点、传播思想,进而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达到任何部门、机构都无法忽视的地步。可以说,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

“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是针对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于网络上表达出来意愿集合而进行的计算机监测的系统统称。

舆情监测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点:

(1)热点识别能力。可以根据新闻出处权威度、评论数量、发言时间密集程度等参数,识别出给定时间段内的热门话题。

(2)倾向性分析与统计。对信息的阐述的观点、主旨进行倾向性分析。以提供参考分析依据。分析的依据可根据信息的转载量、评论的回言信息时间密集度。来判别信息的发展倾向。

(3)主题跟踪。主题跟踪主要是指针对热点话题进行信息跟踪,并对其进行倾向性与趁势分析。跟踪的具体内容包括:信息来源、转载量、转载地址、地域分布、信息者等相关信息元素。其建立在倾向性与趁势分析的基础上。

(4)信息自动摘要功能。能够根据文档内容自动抽取文档摘要信息,这些摘要能够准确代表文章内容主题和中心思想。用户无需查看全部文章内容,通过该智能摘要即可快速了解文章大意与核心内容,提高用户信息利用效率。而且该智能摘要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调整不同长度,满足不同的需求。主要包括文本信息摘要与网页信息摘要两个方面。

(5)趋势分析。通过图表展示监控词汇和时间的分布关系以及趋势分析,包括地域信息分布。以提供阶段性的分析。如:信息传播的区域分布,转载量与转载网站类型等。

(6)突发事件分析。突发事件不外乎有以下几种:自然灾害、社会灾难、战争、动乱和偶发事件等。互联网信息监控分析系统主要是针对互联网信息进行突发事件监听与分析。对热点信息的倾向分析与趁势分析,以监听信息的突发性。

(7)报警系统。报警系统主要是针对舆情分析引擎系统的热点信息与突发事件进行监听分析,然后根据信息的语料库与报警监控信息库进行分析。以确保信息的舆论健康发展。

(8)统计报告。根据舆情分析引擎处理后的结果库生成报告,用户可通过浏览器浏览,提供信息检索功能,根据指定条件对热点话题、倾向性进行查询,并浏览信息的具体内容,提供决策支持。

(9)预警。舆情预警是一种时效性要求很高、重要程度要求很高的精准网络舆情监测功能。一个是满足用户对一些已经发生的重要网络事件的实时监测,及时跟踪事件的发展态势;另一个是满足用户相关行为信息的监测和预警。预警方式分为三种:在线弹框预警、手机短信预警和邮箱预警。监测预警包括监测和预警两个过程,当系统监测到舆情信息后将及时发出预警,让相关人员第一时间掌握舆情状况。

1.2 互联网中气象灾害信息的提取

利用舆情监测技术,设置各类气象灾害关键词,即可完成互联网中灾害信息的提取。该方法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多载体全网监测。可监测搜索引擎、新闻门户、论坛、博客、留言板、微博、微信、QQ群、电子报、SNS载体、各单位主页。提供通用采集配置,支持大部分新闻、论坛的采集,并可配置指定URL,指定微博、微信账户的监测。

(2)全天候不间断监测。可定时监测,也可24 h全天候监测,不放过每一条网络灾情信息,第一时间发现网络气象灾情。

(3)信息智能提取技术。智能提取网页中有效的灾情信息,如:发生时间、地点、影响等。并对具有关联性的多个网页内容进行自动合并、自动提取等。

(4)结构化采集技术。对非结构化的网页数据采集时进行结构化的信息抽取和数据存储,满足多维度的信息挖掘和统计需要,形成结构化的灾情信息记录。

(5)关键词管理功能。可设置与气象灾害相关的关键词,如暴雨、大风、暴雪等,根据设定的关键词进行监控。也可以实现自动提取关键词功能,根据搜索到的有效信息,自动关联其他关键词,进一步丰富气象灾害关键词。

(6)灾情传播途径跟踪。智能分析网络舆情传播途径,并通过反向解析技术解析出URL所对应的网站名称。使整个监管平台能够有效的实现“发现传播源头、追踪传播内容、监控传播主体”,可通过该项功能查找气象灾害主要传播媒体。

2 网络气象灾害信息共享平台

为了便于网络气象灾害信息的应用,网络气象灾害数据库设计的合理性则十分重要。该文中的设计原则有以下几种。

(1)基本字段设置。为了充分利用原有气象灾情数据库(如灾情直报数据库),该文参照《全国气象灾情收集上报技术规范》设置数据库字段,其数据库字段属性与其保持基本一致。

(2)灾情信息分类。根据灾害发生地点,本文将灾情信息分为两种:面状灾情和点状灾情。所谓面状灾情,指的是灾害发生地点具体到某个市或者县,范围比较粗略;而点状灾情,指的是灾害发生地点具体到某个村镇或者某条街道,范围比较精确。

(3)地理信息。根据灾害发生地点,为每条灾情信息添加相应的经纬度信息。

(4)气象要素信息。根据不同的灾害种类,为每条灾情信息匹配其相对应的气象要素。这样便于后期气象灾情数据的高效利用。

将网络中搜集的灾情信息按照上述原则进行入库,形成灾情信息共享,供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与评估业务平台实时访问。

3 关键技术

3.1 气象灾情关键词设置

利用网络进行搜索,得到的结果准确与否,很大程度上与所设置的关键词相关。设置的关键词过多,得到的信息越准确,但是也有可能丢失过多有用信息;设置的关键词过少,得到的冗余信息太多,又加大了筛选工作的难道。如何得到合适的关键词,成为了该文中的关键技术。

该文主要是采用人机互动的方式完善关键词管理功能,前期对人工搜索的灾害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分析,统计描述灾情使用词汇的频率。将频率较高的词汇设置为初始关键词;后期系统根据初始关键词,查找到相关信息,自动统计高频词汇,进行添加,实现关键词的逐步完善。

3.2 气象要素匹配技术

根据发生时间为每条灾情信息匹配其相关的气象信息。通过自动调取气象资料库,包括A文件、Z文件、加密自动站资料、雷达资料和气象卫星云图等,通过插值、雷达反演等方法获取灾情发生地距离最近、时间最接近的气象资料,采用自动和人工相结合的方法给每条灾情记录信息添加产生气象灾情的气象要素实况的特征值。

3.3 气象灾情数据筛选

(1)通过气象要素实况资料的匹配剔除错误、标记可疑灾情信息记录。将气象要素的实况资料与逐条灾情资料信息对比分析,对实况资料与灾情影响明显不符的应删除,有疑问的,标记为可疑记录。

(2)从民政、统计、水利、农业、交通运输等有关部门、气象灾害大典、报纸和媒体等获取灾情及影响数据再次实现对气象灾情资料的筛选,确保灾情资料的合法可靠。

4 结语

气象灾害灾情的快速收集和共享对于开展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和服务工作至关重要。基于网络舆情监测技术的气象灾害信息收集方法可以有效解决现有灾情收集方法上报不及时,覆盖范围密度低等缺点。可实现灾情的快速共享,有效提高气象灾害风险预警的时效性和评估的准确性,加强气象预报服务和灾害灾情分析能力,对于各级部门开展灾害灾情应用亦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帅向华,胡素平,刘钦,等.地震灾情网络媒体获取与处理模型[J].自然灾害学报,2013,22(3):178-184.

[2] 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建设(2015―2016年)实施方案》的通知[气发〔2015〕46号][Z].2015.

[3] 程鹏.气象灾情收集与影响评估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J].湖北气象,2005(4):39-40.

[4] 王元卓,靳小,程学旗.网络大数据:现状与展望[J].计算机学报,2013,36(6):1125-1138.

[5] 王清川.近58年廊坊市气象灾情普查分析及问题与建议[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9,11(4):36-43.

[6] 杜鹃,汪明,史培军.基于历史事件的暴雨洪涝灾害损失概率风险评估――以湖南省为例[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4,22(5):916-927.

[7] 蔡立辉,杨欣翥.大数据在社会舆情监测与决策制定中的应用研究[J].行政论坛,2015(2):1-10.

第3篇:气象信息论文范文

关键词:气象信息服务;互联网;手机客户端;微博气象网红;微信公众号

中图分类号:TP3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 10(c)-0000-00

近年来,气象服务无论是对政府部门、企业还是个人的作用日益增长。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的出现,互联网搭建的信息网络范围更广、传播速度更快、反馈度更高。有许多专家在新的服务渠道及“互联网+气象服务”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但侧重点各有区别。本文试图浅谈互联网经济环境(“互联网+”)与青岛气象服务的结合并探讨发展思路,建立多元化的服务通道,为公众用户提供便利,从而与时俱进,得以实现气象服务稳固而长期的发展。

1青岛市气象信息服务发展现状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气象服务作为气象部门直接面向公众服务的窗口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自由市场的冲击。青岛市气象信息服务主要业务为日常天气预报、预警信号等信息的发送和12121声讯服务热线内容的制作,主要服务方式为定制和点播两种。据统计,2008年,青岛市气象短信定制用户多达68万,创造了历史最高。但是,传统气象服务结构不平衡,对短信服务依赖过大,加之近年来免费提供天气信息的供应商和多样化的服务不断涌现,气象部门的短信用户增长率迅速下降,甚至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由于气象服务产品结构单一,当短信业务受到冲击时,整个行业经济效益明显下滑。因此,为实现气象服务的更好的发展,顺应互联网之势,寻求一条科学的“互联网+气象服务”发展道路十分必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互联网+”的概念与发展

2.1互联网的概念

“互联网+”即结合现代通信科技、互联网平台、其他传统行业而产生的概念,传统行业可以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实现信息、服务的更优化,可以对本行业产生的数据进行云分析、云计算,发展壮大新兴业态,给予大众新的创业平台,为生产服务业提供智能化的技术支撑,助推经济发展。

2.2气象服务与互联网融合的走向

服务立足民众。天气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互联网+气象服务”融合提供的服务不会再局限于告知人们关于天气的最基础的信息,如:今天是否刮风、下雨等情况,而是更好的与实际生活进行融合,在告知气象信息的情况下,也会根据后台强大的数据库给用户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建议,如出行沿途站点天气实时查询、海洋气象、交通气象、旅游气象等。

服务可定制性。气象服务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业务,关于在其细化的过程中,不同行业、领域关于气象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即关于气象服务,人们的侧重关注点不同。气象部门也应对服务进行重新科学的布局,让服务更加的灵活,适应人们对于服务的需求。另外,进一步强化和优化目前的数据库,提升信息服务的效率。同时,也应该时刻P注用户关于信息的需求和反馈,根据需求反馈适时调节服务的类型,更好促进气象服务的发展。例如,针对青岛海洋服务来讲,可以通过集成气象业务数据、卫星遥感数据、矢量地图数据、船舶交通数据、港口作业数据等多元海量数据,融合气象实况提供给用户定制型的信息。

服务可反馈性。服务的主体是顾客,在了解顾客的实际需求后,才能提供更好的针对,而不是进行单方面的服务信息的输送,有效的形成信息反馈循环是保证服务能良性发展的基础。根据反馈适时调整服务布局,最终形成符合市场的服务类型。如通过互联网开展《满意度调查》,积累用户反馈意见和建议等。根据反馈调查,出具相关分析报告,对于短板项目有针对性的开展气象服务。另外,在设计产品的模块中,也可以设置回馈信息功能,更好的掌握用户的动态,更好提升产品的性能。

3 互联网+背景下青岛气象服务新探与优化

3.1“两微一端”气象服务

青岛市气象局利用新媒体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内容丰富多元的特点,主动适应防灾减灾的新特点,与新媒体紧密结合。市局专门组织了热心科普的年轻业务员维护‘青岛气象’手机客户端、‘青岛天气’微信公众号、‘青岛气象’新浪微博等新媒体平台。

3.1.1青岛气象手机客户端

目前青岛市气象局正着力气象服务手段与新媒体的融合,开发我市首个气象手机客户端,用于提升气象服务水平。该手机客户端突出本地化、集成化和便携性等特点,将有关的服务整合在软件中,进行“一站式”客户服务,现有产品包括天气实况、预警信号、气候概况以及海洋气象、旅游气象、交通气象等更多服务。在移动互联网的背景下,用户通过下载APP,了解自身需求的信息,进行信息的分类,用户通过自身的需求出发,关注需求的版块,避免信息的冗余,给用户造成使用疲劳。

青岛气象手机客户端的发展,应侧重以下几个方面:1)尽快将“青岛气象”手机客户端推出上线,谨遵“百姓生活的参考、气象科普的园地、应急信息的平台、与公众沟通互动的桥梁”的服务定位。推出后引导传统气象短信用户、12121声讯服务热线听众免费试用,在试用过程中及时沟通,根据反馈进行修改和完善。2)着力开发如:一周天气、上下班天气、农业气象、海区天气、天气预警等精细化预报服务产品,根据市场,开发定制,通过快速、权威、多样化来吸引客户。3)增添时景天气的应用模块,可以便于用户进行信息的交流,内部上传实时天气图片和文字,便于信息的实时传递和分享,也可以进行交流,增加了天气消息传播的广泛性和趣味性。

3.1.2青岛气象微博网红

青岛气象新浪微博注册于2014年11月,起初为日常更新维护,主要内容是早、晚24小时的天气预报以及预警信息等。2015年11月,正式更名为“青岛气象”并通过实名认证成为官方蓝V。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周天气预报、降雨量统计、气象科普小知识等,并有专家随时解答网友提问,与网友及时互动。

“网红事件”。受冷涡影响,2016年6月14日-15日,青岛市迎来了久旱后的一次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并伴有雷电、冰雹、大风的复杂天气。降雨过程中,青岛市气象局通过@青岛气象发声,先后官方微博36条,阅读量达62万次,被转发评论总数3500次,微博关注粉丝总数两天激增3000多,“网红事件”得到岛城各大新闻媒体纷纷关注和宣传报道。

“青岛气象”微博小编在微博信息的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口语和网络语言,相比于其他政务类官方微博,“青岛气象”对于专业问题的解释是采用口语的表述和形象的比喻,生动地解释了降雨过程,在不失专业的同时,能够让网民在充分了解专业知识后,消除对青岛气象官方的误解,获得谅解,消除负面舆情。

青岛气象微博的优化,应侧重以下几个方面:1)提升内容的关注度,增加粉丝数量。微博粉丝的多少是衡量微博r值的有力指标,因此,此阶段应着重提高气象信息质量和吸引力。2)内容继续采取贴近民众的生活用语,多用轻松易接受的方式传达气象知识,在互动的过程中增近彼此了解消除误解。3)“气象网红”培养计划。经过“网红事件”后,青岛气象小编走入了公众的视线,微博粉丝突增,回复量暴涨,市局可建立“气象网红团队”,培养多个“气象网红”、“气象网红专家”等。在培训气象知识的同时,结合新媒体的特点,拒绝死板,积极引导舆论。4)在微博平台上开启“直播”,让公众与气象专家“面对面”,及时答复网友提问,建立一个畅快的沟通渠道,打造实时的与公众最直接开展互动的平台,对传播气象科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更为有利。

3.1.3青岛气象微信公众号

2014年12月,“青岛气象”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适时更新天气信息的预报,在遇到恶劣天气、节假日会提前短期预报、短时临近预报、预报预警、温馨提示,科普知识等公众号文章。除此之外,重要事件前也会提前制作公众号文章,如中考、高考前会通过“青岛天气”微信公众号推送“青岛高考天气预测”。文章内容生动活波,采取当下流行网络语言,获得大量转载和点赞。

青岛气象微信公众号的优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在微信公众号中可增加气温、降水、空气质量、天气雷达、卫星云图等实况资料,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一周天气、近海预报、生活指数、预警标准、专家访谈、历史天气、气象科普知识和原创的微信推送。2)可以建立线下线上服务站,更好的为人们提供气象信息服务。例如,可以利用自身线上的微信用户流量,相关的线下活动信息,线下组织一些活动,类似关于恶劣天气的预判以及在恶劣天气下的自我保护措施等,也可以组织一些安全演练。3)此外,随着人们对于网络自媒体的关注程度越来越多,也可以根据气象信息的特点定期录制一些关于气象信息的视频,例如讲解一下气象科学的入门知识等,传到建立的自媒体上,供用户学习和交流,提高自身的影响力。4)可以制作气象小游戏或科普知识竞猜类的问卷,在微信(微博)上宣传转载,增强用户粘性。

4结论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传统行业来讲是挑战,更多的是机遇,可以给予传统行业巨大的活力,更好的迈入美好的明天。进行“互联网+气象服务”结合的模式对于气象部门是一次新的机遇,在结合先进生产力的基础上,更好的促进本行业的发展,是一条良性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张云满.现代通讯技术论文集[C].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5.

[2]贾子冰.气象科技服务在公共气象服务中的作用[J].气象软科学,2009(3):154-157.

[3]巨晓璇,屈直.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陕西气象手机客户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N].陕西气象,2015(4):45-48.

[4]杨武,陈恒明,屈凤秋等.聚焦手机天气客户端软件软件产品及应用[J].青海气象,2012(3):44-46.

第4篇:气象信息论文范文

关键词:气象服务;农村;探讨;江西乐安

中图分类号:U49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农业生产受天气、气候影响较大,各类气象灾害对广大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农村社会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各种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达5000万公顷,受重大气象灾害影响的人口达4亿人次,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达2000多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3%,因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80%在农村。因此,了解当前乐安县农村气象服务状况,提出改善农村气象服务的应对措施,对于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充分发挥气象服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里通过分析当前乐安县农村气象服务所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了做好乐安县农村气象服务的对策。

1. 当前农村气象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气象服务产品满足不了农村的需求。气象服务产品单一,没有针对农村实际需求的预报产品;农业气象灾害、突发性气象灾害预报农民很需要,但不能及时得到;农民要求低温冻害、高温干旱、台风暴雨等各种气象预测预报产品要更及时、更准确、时效性要更长,并尽可能的定点、定时、定量。

1.2气象服务信息的快速传输渠道还没建立。目前农村获取气象信息的主要渠道有电视、手机短信、电话等。但农民主动从这些媒体获取气象信息仍然是少数,气象知识在农村普及率极其低。目前乐安县在全县16个乡(镇、场)均配备了兼职气象协理员,在各村也配备了兼职气象信息员,但这些人的待遇和地位问题未得到合理的解决,暴雨、寒潮等重大气象灾害的预报很难在第一时间传递到农村,更不可在几分钟内传递给每位村民了。

1.3宣传教育缺位,农民缺乏气象科学知识。一方面气象科学知识没有纳入到农民培训的范畴,气象主管机构因为管理体系和人力财力的关系,也没有深入到农村搞宣传教育工作,使得能懂一些气象科学知识的人较少。另一方面是农村人员中文化素质高的人都外出打工或经商去,还有经济条件好的能人,不断迁居到城市去了。留守在农村的人员主要是老、幼、妇等。文化素质偏低的原因,农民解读不了气象信息,影响了气象信息的科学利用。还有从事气象工作的人员平时到农村调查研究少,不了解农村和农业生产,不了解得农村的客观需要,在气象服务信息中提出针对性强的指导意见少,影响气象信息在农村发挥的作用。

2.对策

2.1气象部门要深化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和加强气象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各类气象服务产品的质量和增加服务产品的数量。

2.2 建立与完善农村综合气象监测预报系统。加快农村加密自动气象站网建设,以实现对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及局地小气候的监测预警。制定针对特色农业进行农业气象、重大病虫害气象、生态气象、大气成分等方面的观测,为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研究提供基础监测数据。利用多种气象科技手段,建立乡镇短时、短期和中期气象预报业务系统,以乡镇预报业务带动和完善农村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建设。通过完善与发展农村气象气象服务系统,制作更多的符合“三农”气象服务需求种、养业各个环节的气象保障预报服务、新品种引种的气候论证、特色农业发展的农业气候区划、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等产品,构建现代农村综合气象监测预报系统。

2.3 采取多种手段完善农村气象信息传播渠道。地方广播电视部门要及时插播农村种养业的关键期预报、突发性的强对流大风、暴雨、雷电等预报。同时气象部门积极建立好高效的信息快速分发流程,实现重要气象信息第一时间到达农村,有效指导农业生产及防御和减轻农村气象灾害的影响。

在农村建设气象预警专用系统,可采用手机短信、气象警报接收机和无线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相结合的方式,布设24小时待机的受控高音喇叭音频播出设备,确保信息的及时和接收。

利用手机短信和固定电话来传播气象信息是最便捷、服务面是最广的。因此,要大力发展农村手机短信订制用户和固定电话包月用户,同时相关信息产业部门也要适当降低收费标准,让更多农民能用得起这些信息。

2.4建立农村气象科普教育体系。通过电视、互联网、专题资料、手机短信、电话、现场咨询活动等手段不断加强气象科普知识的宣传。把气象知识编写到中小学校地方教材中,给学生发送气象科普知识,组织气象专家到学校作科普讲座,组织学生参观气象科普基地、参观气象部门,做到科普宣传从娃娃抓起。

2.5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气象服务中的主导作用。从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高度,各级政府要完善管理机制,支持气象部门为农村服务而进行的业务体制改革、人才队伍建设、现代化装备建设,协调气象、建设、信息产业、广播电视等部门,规范农村防灾减灾防工作。制定农村气象防灾应急预案,投入资金完善农村气象信息传播渠道、气象观测网建设,投入资金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场所的防雷措施和规范农村防雷减灾管理。要落实各乡镇气象分管领导,真正落实专职兼职气象协理员,建立农村兼职气象服务队伍。确实解决这些人兼职人员的待遇地位问题。

3.结语

加强和完善农村气象服务是一项社会综合工程,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气象服务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焦点,做好这项工作,取决于广大农民防灾减灾趋利避害的自觉程度,取决于气象部门科研开发和服务的主动性,取决于相关部门的相互配合,取决于各级政府在农村气象服务中的主导作用。

4.参考文献

[1]鲁金舟; 刘家清. 新农村建设中气象服务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A].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气象论坛优秀论文汇编[C],2007 年

[2]浙江省气象局调研组.浙江省农村防雷减灾工作调研报告[A].第二届浙江省防雷减灾科技论坛[C],2008年

第5篇:气象信息论文范文

关键词 气象信息数据;可视化;气象服务

中图分类号 TP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9-0058-02

在这个信息和数据日益膨胀的世界,人们越来越倾向于用最简便的方式获取信息,于是,对数据信息的可视化处理也就成为信息传播者最有效的传播手段。

所谓数据信息可视化,是通过计算机及各类相关软件、技术,将想要传达的数据信息转换成图像,用一目了然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借助图表、地图、视频、动画等各类表现手法,都可以将海量难读取的、晦涩难理解的数据信息用更直观的方式表达。数据信息可视化能够让受众快速读取并且深入理解数据信息原本复杂的内在含义和隐晦的结构关系。目前,数据信息可视化理念和技术已经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比如金融、通信、医学、生物分子、自然科学、地质勘探等,并且表现出了对抽象数据信息的分析、表达、传达等方面独有的优越性。

1 气象数据可视化发展

早在17世纪80年代,人类就进行了在气象大数据可视化方面的尝试,这次尝试来源于英国科学家埃德蒙・哈雷,凭借整理和计算大量数据的才能,哈雷绘制了世界上第一张载有海洋盛行风分布的气象图,以地图为依托,对信风的分布状况做了全球性的统计分析,并将分布状态生动的展现在世人面前,这也是有史可依的最早的气象数据可视化案例。

如今,气象数据可视化已经发展到了全新的时代。在美国National Weather Service网站上,气象数据信息已经实现了以地图为载体的全面可视化展示,文字描述变成了辅助信息,图形可以一目了然的传达不同地理区划内各类气候历史资料和实时的天气实况、预报数据。

随着气象数据的监测和预报的高度发展、以及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气象数据信息也正呈现爆发式增长的趋势。而同时,伴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受众对于气象服务信息的需求也逐步从传统媒体的单向传达向全媒体的交互式体验转变,单一的讲述方式已经不再是让受众接收气象信息的有力途径。而在这个变化的过程当中,人们对于气象信息本身的需求也不再是单一的“明天下雨吗”,而是需要对天气原理、气候统计等方面越来越专业化、深入化的系统解答。这种受众需求的引领,也推动了气象服务向数据信息可视化方向全面发展。

2 气象数据可视化对于气象服务的意义

数据信息可视化理念和技术的发展,已经在很多领域体现出先进性。比如在电视新闻、影视作品等领域,数据信息动态可视化元素的应用在提升新闻报道传播效果、加强影视作品科技感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在气象服务领域,从海量的数据信息中做减法,整理、提取相关信息,并用直观的方式对数据信息进行可视化表达,对于满足受众对气象信息需求越来越专业化、对信息读取方式越来越高效化等方面来说,都是最有效手段之一。再加上在气象服务领域涉及到的专业性用语、科学原理等科普性内容日益增多,受到这类受众需求的引领,也推进了气象数据信息可视化在气象服务领域的发展,并成了提升气象服务传播效果的有力途径。

借助可视化的力量,将复杂抽象的数据信息变得更有可读性和观赏性、将生涩的专业词汇转换成通俗的语言并配合易懂的图形动画、将难理解的天气学原理利用气象数据做出让人容易理解的图形表达,以达到受众对传播内容充分理解的目的。通过可视化技术,增强受众对气象信息和科普知识的理解,使传播内容切实为受众服务。

笔者在对2016年1月至7月的《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节目进行整体收视和节目效果分析后发现,在收视率超过当月平均值的节目中,除了常规的图形表达之外,利用一定可视化手段对气象数据信息、气象科普等内容进行深入解读的节目占到53%。可见气象数据可视化在实际气象服务操作中已经展现出它的优越性。

3 气象大数据可视化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总体来说在气象服务中,对气象数据可视化的应用还仅仅还停留在表层,现阶段对庞大数据的挖掘、整理、传达只是蜻蜓点水,在现有的气象数据信息可视化表达中存在很多问题和进步

空间。

3.1 可视化方式相对单一

调查发现,目前气象服务提供者在对气象数据信息进行可视化表达时,饼状图、柱状图、表格图等最原始的统计类图形图表的使用率是最高的。不可否认此类图形是对数据进行可视化表达的鼻祖,这样最基础的可视化表达方式,在很多时候也是最清晰有效的。但在可视化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图形图表类的表达一方面已经跟不上受众多样化的信息获取脚步;另一方面,相对单一的可视化表达方式也无法满足气象信息挖掘过程中越来越深入化、专业化的解读需要。

3.2 信息挖掘不够深入

对气象数据信息的可视化,如果在数据信息挖掘层面就不够深入、思路不够清晰,那么可视化手段也就显得苍白无力,气象服务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在目前气象服务可视化表达中,很多分析类、科普类内容很难做到清晰明确的传播、或者可视化处理后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究其根源,就是在气象信息选取环节没有考虑到受众的实际需求。面对全媒体时代受众越来越专业化的气象信息需求,信息传播者自身需要对传播内容有一定的把控意识,要以受众的需求为出发点寻找有价值的信息源,并且以点连线、以线带面,进行多维空间的信息补充和挖掘,才能在此基础上谈及可视化表达。

3.3 信息交互不够充分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恚与用户之间在全媒体平台的信息交互,也是提升气象数据信息可视化效果、进而提升气象服务力度的途径。受众借助各类媒体获取气象信息,并通过新媒体对接收的信息进行反馈,让气象信息的传播者切实了解受众需求,进而提升气象服务的贴近性和实用性;与此同时,对气象数据信息的深入探索和表达,也能促进受众需求水平的提升。而现阶段,这样的良互循环还没有建立完善,很多时候由于各平台信息交互不够充分,气象服务产品出现专业性太强、可视化表达繁琐等问题难以得到及时反馈,双向互动受阻,影响气象服务效果。

4 气象大数据可视化应用前景展望

当前,在气象服务过程中,气象数据信息的可视化已经成为提升气象信息传播效果、保持和提高受众对媒体平台粘合度的主要手段。而未来随着全媒体概念的发展和气象服务产品的不断扩充,受众对于气象信息的需求也会更加深入化和个性化,所以要提升服务效果,就更要借助气象数据信息可视化的力量,不断提升数据信息可视化水平,进而提升气象服务效果。提升气象数据信息可视化效果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考虑。

4.1 多元的可视化表达手段

随着可视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普遍使用的饼状、柱状、表格等最基本的可视化表达方式已远远不够,增强数据呈现的艺术美感是大势所趋。应充分考虑各种新技术和创新效果的应用,敢于尝试可视化新技术带来的画面效果提升。比如虚拟技术、虚拟植入技术、现实增强技术等,尽管节目时长较短的天气预报节目中,在气象信息挖掘和可视化表达方面的空间都比较有限,但新的尝试必然会带来更显著的视觉冲击效果,让呈现出的可视化效果能够充分服务于内容信息。

4.2 深层次的气象信息挖掘

气象数据信息可视化技术与数据挖掘紧密关联。从受众需求本身出发,挖掘恰当的信息切入点和多样化的数据支持,让信息源本身更有新意,也是提升整体可视化效果的途径之一。对具有创新思维的气象数据信息进行可视化表达,要表达的内容本身对可视化方式的要求就会提高,从而带动可视化效果的提升。这样的思路已经在节目制作过程中小试牛刀,比如,针对制作周期短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提前根据季节或节气策划相应的气象数据解读和科普选题,而这类选题在实现可视化的过程中,使用最基本的图表类图形已然无法满足服务于内容的需求,而是需要更生动、精美的可视化手段来实现。而通过气象信息的创新挖掘来提升可视化手段和效果的思路,在未来还会更深入的应用于集科技性、服务型于一身的气象服务领域。

4.3 多交互的信息传达方式

随着全媒体平台的深入发展,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单向的讲述方式已经不再是受众获取气象信息的有力途径,取而代之的是受众与气象信息传播者在全媒体环境中的信息交互。而气象信息传播者还应致力于对全媒体平台中互动机制的不断完善,让交互和反馈的良性循环得以持续发展,而这对气象信息可视化的发展也将起到促进和提升的作用。

5 结论

面对全媒体时代受众越来越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气象信息获取需求,对于气象数据信息可视化技术的应用是提升气象服务效果的有效途径。目前在气象服务领域,气象数据信息的可视化尝试对于气象信息的传播已经起到了弥足轻重的促进作用。然而,目前可视化技术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同时气象信息传播者对信息的挖掘、可视化效果的评估等方面均存在很多不足和提升空间。未来在全媒体环境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受众需求的引领和内容创造者可视化能力水平将形成相互影响和促进关系,气象数据信息的多元化表达手段的发展、深入化信息挖掘能力的提升以及更深层次的互动性信息交互传达,都将成为提升气象服务信息可视化技术发展的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周宁,程红莉,吴佳鑫.信息可视化的发展趋势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8,52(8):35-38.

[2]谭章禄,方毅芳,吕明,等.信息可视化的理论发展与框架体系构建[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36(1):16-32.

第6篇:气象信息论文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数字化学习;数字化微型气象站;手持技术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0008(2011)02-0095-06

一、背景

2001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核心组成部分是研究性学习。近年来,研究性学习在我国中小学的校本课程中被广泛采用。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通常是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与研究探索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成为了现今学习方式变革和发展的有效手段。信息技术的出现为中小学的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将其应用于研究性学习,并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科学探究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是一个值得深思与探讨的问题。

从笔者收集到的文献资料分析,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某特定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呈现方式多以单一案例的介绍为主,缺乏对专题系列式的研究性学习的探索研究,有关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主题也并不多。然而,建立一个清晰的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科学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模式,对推动数字化研究性学习的研究与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以上考虑,本研究将以“数字化微型气象站”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应用为例,探析了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模式、实施及成效,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整合应用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也为我国中小学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我国中小学开展的研究性学习,以气象为主题的十分罕见,其原因是学生所采用的气象监测仪器不具备自动采集并处理大量数据的功能,也无法实现移动监测,不便于气象科学研究的进行,使学生对气象研究的兴趣减弱。“数字化微型气象站”是一种基于手持技术(传感技术)的便携式气象数据采集系统,它的出现为学生进行气象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便捷的探究工具。

数字化微型气象站(见图1)由太阳能供电装置、各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无线电数据收发模块以及配套的数据处理软件“Weather-Lab”组成。气象站具备的各类传感器,可采集温度、相对湿度、风向、风速、气压、降水量等气象数据,为学生开展气象监测提供了有效的数据获取工具;气象站的配套软件Weather-Lab具有强大的气象数据统计与图示的功能,为学生进行气象科学探究活动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分析处理工具。

“数字化微型气象站”是将先进的测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与现代教学理念相结合的、先进的便携式气象数据采集系统。它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技术,以其便携性、实时性、准确性、直观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为科学探究提供了强大的教学工具与认知工具。把它应用到气象研究性学习中,必将有效地解决上述的气象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难题”。

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本研究选择了一所部级示范性高中作为实践基地。该校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本校的教师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引入了“手持技术”作为探究工具,与我们研究所合作开展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让他们在真实情境下“做中学”,提高科学素养。参与本次专题系列式研究性学习的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均已完成了高一阶段气象知识的学习,熟悉计算机操作。下文将呈现这次专题系列式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全过程。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分为“准备”、“实施”与“总结”三个阶段,如图2所示。

(一)准备阶段

1 活动计划

在校本课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可根据学校的教学条件、学生的情况以及教师的教学经验来确定探究专题。教师从自然、社会和生活等方面选择探究内容,探究专题应尽可能地体现数字化学习的优势。确定初步的探究专题后,教师进一步制定研究性学习的计划与方案;根据学生的兴趣与学习能力,挑选参与活动的学生并进行分组,便于协作学习的进行。

2 学生培训

首次接触到“手持技术”或“数字化微型气象站”,学生会对新事物感到好奇,但同时也难免存在着一些陌生感。因此,教师首先要对仪器进行介绍并指导学生对数字化微型气象站进行安装、架设。通过培训,让学生了解“数字化微型气象站”的组成部分及各自的功能,认识它所含有的传感器及其作用;让学生学会组装和操作气象站,能运用它测量一些常见的气象参数,感受“数字化微型气象站”的优势,激发他们对气象学习、气象研究的兴趣。此外,教师还应向学生讲授一些科学研究方法、数据统计分析方法,以便他们在研究性学习中能灵活地运用这些方法解决问题。

(二)实施阶段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阶段”包括“引导型”和“自主型”两轮研究性学习。

1 “引导型”研究性学习

在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初期,“数字化微型气象站”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只是个单纯的测量工具,还未能作为认知工具来辅助他们进行问题解决,因此教师要在实施阶段的前期有效地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1)“引导型”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所谓的“引导型”研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研究性学习,其模式图如图3。①创设情境: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②激发思考: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气象数据来解决这个问题,并介绍如何使用数字化微型气象站采集数据,鼓励学生运用它进行探究。③自主探究: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探究工具“数字化微型气象站”收集气象数据,分析、处理、评价所获得的气象信息。④协作交流:学生通过小组协作的形式进行讨论,共享信息,解决问题。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协作交流,学生之间的气象信息得以共享;协作交流又使自主探究所得的初步成果得以进一步完善。因此,“自主探究”和“协助交流”是双向的。⑤总结拓展:学生完成学案或报告,总结规律,陈述结论;小组互评,教师点评与总结;教师亦可以进行知识拓展,引出新的问题,引领学生进行新一轮的探究。

该模式主要的特点在于:①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里领会到发现问题的途径;②学生在教师的激发下思考问题,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③在自主探究环节中,既重视发挥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④重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协作与交流。

(2)“引导型”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在本轮的研究性学习中,为了便于学生掌握“数字化微型气象站”的运用,初步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笔者设计了一个“单因素纵向比较定量研究”课题和一个“单因素横向比较定量研究”课题,分别是运用“数字化微型气象站”探讨“近几天感冒多发的原因”(课题1)和“晴天与阴天的气温变化差异特征”(课题2)两个探究课题。笔者这里以课题2为例,进行案例分析。

【课题案例1】探究“晴天与阴天的气温变化差异特征”

【探究内容】根据气象数据,分析“晴天与阴天的气温变化差异特征”,并通过查阅资料结合已学的知识,解释产生差异的原因。

【活动目的】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气象变化情况进行定量的分析和定性的描述,从而自主地运用气象数据总结晴天与阴天的气温变化差异特征,并解释原因;掌握运用软件处理数据、绘画气象曲线的方法。②通过探究学习,训练学生的气象图像分析能力、查阅文献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③通过信息技术的引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活动过程】①创设情境。教师提出问题:“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感觉到晴天与阴天的气温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晴天往往比阴天炎热或者温暖很多――那么晴天与阴天的气温变化是否存在着这样的规律呢?还有其他规律吗?――今天我们就来探究‘晴天与阴天的气温变化差异特征’。”学生进入问题情境,回忆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②激发思考。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气象数据来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晴天与阴天的气温变化差异特征,那么我们要从哪几个方面去考虑呢?我们常常通过测定哪些气象参数来说明问题呢?”学生回答,“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温度变化情况”、“气温日较差”……教师进一步提问:“该如何测量呢?”由于在培训中学生已接触到数字化微型气象站,很自觉地想到,“数字化微型气象站”这个探究工具,它能够实时测量和记录气象数据。教师补充,“还有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我们所研究的‘晴天’和‘阴天’能否是随意选择的两天呢?为什么?”学生经过讨论,达成共识:应选取相邻的两天,天气变化情况不大(仅仅是云量存在差异),避免其他气象因素的影响。③自主探究。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数字化微型气象站”收集气象数据,分析、处理、评价所获得的气象信息(如图4)。学生可以通过Weather-Lab软件具备的数据处理功能(如数据点指针工具)直接分析曲线的变化情况,并将数据导出到Excel等软件进行数据汇总、统计分析以及图表整理(如表1、图5)。

④协作交流。学生通过小组协作的形式进行讨论,共享所得的气象信息,解决问题。⑤总结、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对气象变化情况进行定性的描述和定量的分析,学生书写“活动报告”,自主分析“晴天与阴天的气温变化差异特征”,并通过查阅资料结合课本所学的知识,解释产生差异的原因。学生自由陈述结论、并进行互评;教师综合学生们的探究结论。

【活动报告】①数据统计结果,见表1。

②结论与讨论。结论:根据监测数据绘图:图中实线A为晴天气温变化,虚线B为阴天气温变化,可见,相邻两天的气温变化曲线形状(变化情况)大致相同;晴天白天的气温较高,而夜间的气温较低;晴天气温日较差大,阴天气温日较差小。讨论:(具体内容略)。

(3)“引导型”研究性学习的反思。第一轮研究性学习实施后,教师针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拟定改进策略,如对部分学生进行再培训,调整探究内容,调整分组等。希望通过这些措施,提高学生在下一轮研究性学习中的学习效率。

2 “自主型”研究性学习

在“引导型”研究性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已熟练地掌握了“数字化微型气象站”及其软件的操作,并对“科学探究”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们有能力运用数字化认知工具来解决一些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1)“自主型”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引导型”研究性学习是基于教师的引导,而下一轮的“自主型”研究性学习则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探究的过程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只起到协助者、促进者的作用,其模式图如图6。

①提出问题: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与研究的兴趣,并引出或让学生主动提出社会、生活中有待解决的某个真实问题。②分析问题: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运用各种分析问题方法,联系所学的气象知识和过去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深入分析所研究的课题,明确该课题的研究范围及解决该问题的关键点。③做出假设:学生在相互启发下对所研究问题可能的答案(结果)提出可验证的假设与合理的猜想。④验证假设:学生制定探究计划(包括提出可操作的探究步骤、数据获取方式、数据记录内容与处理方法等),然后通过“数字化微型气象站”获取气象数据,通过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初步判断探究结果与假设之间的关系,从而验证假设;与原假设进行比较,修正假设。因此,“做出假设”和“验证假设”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⑤形成结论:通过组内讨论对所获得的数据与事实进行归纳,得出科学的研究结论。研究成果以研究报告或幻灯片的形式呈现,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在相互启发下发现更多值得探究的问题,展开新一轮的研究。

该模式与“引导型”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区别在于:①在提出问题的环节中,教师更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②在分析问题环节,不再是教师引导下学生思考,而是学生自主地分析问题;③从做出假设到验证假设,最后形成结论,符合科学发现学习的程序,增强了研究性学习的科学探究性。

(2)“自主型”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在本轮的研究性学习中,为了便于学生掌握“数字化微型气象站”的运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笔者设计了一个“双因素比较的定量研究”课题和一个“多因素比较的定量研究”课题,分别是运用“数字化微型气象站”探讨“温度、相对湿度日变化规律”(课题1)、“台风来袭的天气变化特征”(课题2)两个探究课题。这些课题选题贴近生活,容易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难度适中,接近学生的认知水平但又富有创新性。笔者将以课题1为例,进行案例分析。

【课题案例2】温度、相对湿度日变化规律

【探究内容】根据气象数据,总结出温度、相对湿度的日变化规律,并分析产生这种规律的原因。

【活动目的】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气象变化情况进行定量的分析和定性的描述,从而自主地总结出温度、相对湿度日变化规律。②训练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科学研究,增强他们的气象图像分析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③进一步感受到信息技术的优势,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

【活动过程】①提出问题。教师提出问题:“根据日常生活的经验,同学们是否觉得每天的温度、湿度变化存在一定的规律?”学生进入问题情境,回忆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并展开对该

问题的思考。②分析问题。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达成共识:利用气象数据来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测量一天里温度、相对湿度的变化来发现规律”、“可以运用数字化气象站进行测量”。③做出假设。学生根据已有的气象知识以及生活经验,很容易就得到“一天里,温度从早上开始升高,到中午时达到最高值,接着降低,到深夜达到最低值”的假设。至于相对湿度的变化,有些学生假设和温度变化相反,有些学生假设和温度变化相同。接着,就要用数据来验证假设、解决问题。④验证假设。学生制定探究计划、如数据取得方法、数据记录内容与方式等,然后利用数字化微型气象站收集气象数据,分析、处理、评价所获得的气象信息,得到温度、相对湿度的变化曲线(如图7)。学生可以通过Weather-Lab软件自带的数据处理功能直接分析曲线的变化情况,并将数据导出到Excel等软件进行数据汇总、统计分析以及图表整理。学生通过小组协作的形式进行讨论,共享所得的气象信息,解决问题。⑤形成结论。学生自主地对气象变化情况进行定性的描述和定量的分析,完成自己的研究报告(如表2),总结出科学规律。学生以Word或PowerPoint的形式陈述结论、并进行互评;最后教师作出点评与总结。

(3)“自主型”研究性学习的反思。“自主型”研究性学习实施后,教师又对本轮研究性学习进行反思。通过活动中对学生表现的观察,教师了解到学生利用“数字化微型气象站”进行探究的效率大大提高了,对气象学习的兴趣也大幅增强。教师们将这些情况记录下来,作为活动总结与成效分析的重要依据。

(三)总结阶段

在整个气象专题系列研究性学习结束后,教师对这次活动进行了经验总结。通过对这次专题系列式研究性学习的细致回顾,笔者以及参与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师们对如何利用“数字化微型气象站”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开发探究式教学设计和开展研究性学习都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有关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模式与方法,为下次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重要的参考。

三、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研究性学习的成效

研究性学习结束后,为了进一步了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研究性学习的成效,笔者分别对4名参与了研究性学习的学生(2男、2女)进行了半结构性访谈,访谈记录见表3。

根据以上记录,笔者对学生的访谈内容进行总结和分析:(1)运用数字化微型气象站学习,有助学生更好地分析数据、处理图像曲线,得出结论,并借助曲线图像来记忆知识,有助于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培养;(2)数字化微型气象站的WeatherLab软件给学生提供了绘画气象图像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绘图和读图能力,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图像技能;(3)基于数字化微型气象站的研究性学习有助于促进气象科学学习、培养自身的探究能力,主要表现在动手探究的能力,发现和提出问题,做出假设、验证假设,搜集资料、整理数据,表达能力、交流能力等方面;(4)数字化微型气象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气象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5)基于数字化微型气象站的学习方式比较灵活、自主、轻松,很创新,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性、令人兴奋;有别于传统的课堂学习,师生的地位更为平等;在协作学习中促进了同学之间的交流,增强合作精神;学习软件的设计富有人性化,信息量丰富,呈现方式多样,交互性强,数据处理即时。这些都是积极的情感体验;(6)与传统学习方式相比,学生更喜欢基于数字化微型气象站的学习方式。

由以上访谈结果可知,学生对本次研究性学习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有了明确地理解并掌握了科学探究的具体步骤,在学习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思维能力与科学探究能力;在活动过程中,有着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们都希望日后能参与更多同类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另外,笔者也分别对3名教师进行了半结构性访谈,访谈记录(见表4)。

根据以上记录,笔者对教师的访谈内容进行总结和分析:(1)将数字化微型气象站应用于探究式教学、校本课程或研究性学习以及各类科技竞赛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以及科学素养;(2)教师们认为,将数字化微型气象站应用于气象教学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师的探究式教学能力以及信息素养。

由以上访谈结果可知,教师们都认为,信息技术的运用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促进的作用;他们对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科学研究性学习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第7篇:气象信息论文范文

[关键词]传统媒体 新媒体 媒介融合 气象信息 意见领袖

一、媒介融合下传统媒体的传播特点和不足

传统的四大媒体主要包括了报刊、户外、广播和电视。这其中经常作为气象信息传播媒介的主要是报纸、广播和电视。当它们单独作为媒介传播气象信息时,共同特点是被时空所限。例如报纸依靠纸为媒介传播信息,属于空间性媒体,受到了空间的限制。广播和电视属于时间性媒体,在时间上稍纵即逝,一旦错过节目的播出时间,不能再接收到希望了解的信息。

例如,美国唯一的彩色版全国性对开日报《今日美国》,开创了采用整版刊登气象信息的先河。目前

此外,当今的手机屏幕大多较小,使用手机观看天气预报的视频,很难看清楚天气预报的图形。而且在3g大规模应用前, 网络 速率较慢,手机电视无论是声音还是图像效果都无法和普通电视相比拟,可以说更像是“手机幻灯”。www.133229.cOm这样的传播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

五、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传播特点、效果和优势

21世纪以来,各种媒体趋于融合的特点越来越明显,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媒体之间的融合需要关注的主要有两方面: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以及新媒体之间的融合。比如网络媒体和广播、电视相融合,这样就可以在网上点播节目。网络和广播、电视的结合可以弥补传统媒体受到时间限制的缺陷。即时错过了原节目播出时间,或者节目播出时没有听清楚、看清楚的地方,也可以通过网络反复收听、观看。使用手机收听广播目前也轻松实现。

此外,通讯技术和终端技术的 发展 ,使得报刊等空间性传统媒体也可以焕发活力。具备无线上网功能的笔记本电脑和手机,可以使人们摆脱空间的束缚,在能找到无线网络的地方读书看报,不再需要纸质的报纸。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结合也使得信息的传播可以实现实时互动。常见的有电视或网络直播中,受众利用网络或手机发来评论。

新媒体之间的结合,比如手机媒体和网络媒体的结合,也有利于气象信息的传播。通过手机上网,特别是3g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使得手机上网变得方便快捷,真正实现摆脱时空的束缚,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满足对信息的需求。尤其是当人们在户外,遇到了糟糕的天气,或者出差旅行,需要了解气象信息时,手机上网的优势会凸显出来。因此不难理解,2005年美国手机用户上网访问最多的网站排名第一,就是美国的天气频道(the weather channel)。而且手机媒体整合其他媒体,会凸显其互动性和便携性,是未来媒介融合的大趋势。真正实现“任何人”在“任何地点”和“任何时候”获取“任何想要的东西”。因此如何将气象信息通过手机整合其他媒体形成的新媒体进行传播,也是值得深度思考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六、媒介融合下气象信息的传播技巧

气象信息的传者应该努力成为意见领袖。尤其是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媒体资源,了解大众的需求,并对大众的关注点适度引导,关注阴晴冷暖以外的气象信息。可以充分利用网络 论坛 ,从中发现大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契合热点给出专业的分析。但是要求分析尽量深入浅出,充满趣味性,并且能引起思考,形成信息的反馈和互动。因此,气象信息的传者需要具备专业的气象学和传播学背景。这样才能将专业的气象信息,转换为大众通俗易懂的生活信息传递给百姓,实现两级传播。同时了解大众的需求,发现并解答大众关注的气象问题,实现信息传播的双向互动。

除此以外,传播的表达方式也应该高度关注。传播过程当中,即便是同一个传播者,运用同一种方式传达同一内容的信息,在不同对象那里引起的反应是不同的。这是因为,传播效果的形成是一个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过程。比如,在预报天气时,采用“一面提示”还是“两面提示”?当天气形势明朗的时候,最好选择一面提示。通常一面提示能够对某个观点做集中阐述,简洁明快、易懂。但不宜过分强势和肯定,以免给人一种咄咄逼人的印象,使受者心理产生不快。当天气形势复杂多变的时候,应该选用两面提示。比如下雪的可能性不是很大的时候,可以分别给出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让受者充分了解背景信息,这样无论天气的实际结果如何,都不会出现严重的错误。但是两面提示,会使得结论比较复杂,受者理解的难度增加。

此外,在传播气象信息的时候,以什么方式“打动”受者也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因为信息的内容可以划分为事实和价值两个层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法往往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零下20℃这样的气象信息对于大多数人属于无用信息,没有概念。如果转化为滴水成冰、感觉耳朵、鼻子被冻掉这样的直观感受,就会给人深刻印象。而且针对冷空气引发的剧烈降温等信息,使用含有人情味的提示,比直接命令式、向下传达的口气好,更容易令人接受。例如,提醒老人在使用取暖设备的时候小心被烫伤,室内烧煤取暖注意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提醒在外地的儿女给年老的父母打电话问候一下,还有对于独居的老人,邻里之间也多加关照,以免冷空气带来的天气剧变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无人关注,出现意外。

七、 总结

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中,气象信息的传播有着不同的特点,也有着不同的缺陷。但是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气象信息的传播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这需要气象信息的传者努力成为传播过程中的意见领袖,传播过程中注意互动性、妥善选择“一面提示”或“两面提示”,传播的信息带有人情味。

第8篇:气象信息论文范文

关键词:防灾减灾;气象服务;农业农村农民;探讨

引言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农业生产受天气、气候影响较大,各类气象灾害对广大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农村社会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根据中国气象局统计,我国每年因各种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达5000万公顷,受重大气象灾害影响的人口达4亿人次,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达2000多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3%,因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80%在农村。因此,了解当前农村气象服务状况,提出改善农村气象服务的应对措施,对于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充分发挥气象服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里通过分析当前农村气象服务所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了做好农村气象服务的对策和建议。

1.当前农村气象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气象服务产品满足不了农村的需求。气象服务产品单一,没有针对农村实际需求的预报产品,如名特优农作物经济作物生育期采摘期的气象保障服务、新品种引种的气候论证、养殖业发展的气象服务、适应特色农业发展的农业气候区划等等在农村均还得不到;农业气象灾害、突发性气象灾害预报农民很需要,但不能及时得到;农民要求低温冻害、高温干旱、台风暴雨等各种气象预测预报产品要更及时、更准确、时效性要更长,并尽可能的定点、定时、定量。

1.2气象服务信息的快速传输渠道还没建立。目前农村获取气象信息的主要渠道有广播电视、手机短信、气象声讯电话、互联网等。但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农民主动从这些媒体获取气象信息仍然是少数,气象知识在农村普及率极其低。更是农民舍不得花钱拨打气象声讯电话和定制手机气象短信。农民喜爱的原始的有线广播大喇叭在农村已消失,受经济问题和文化问题制约因特网在农村普及,除电视外其他音频视频媒体在农村也没有。目前许多地方在乡镇配了兼职气象协理员,在村里配了兼职气象信息员,这些人只是兼职的,待遇和地位问题未得到合理的解决,更主要是对这些人员的气象应用培训管理也没到位,而且毕竟人少还撑不起气象信息传播的重担。特别是台风暴雨、寒潮等重大气象灾害的预报还是到各级政府层层传递到农村,灌输到农村,但很难迅速到底到边。更遭的是雷电、冰雹、局地突发性暴雨的发生发展往往只有几分钟几小时,这些突发性灾害的监测预报就不可在几分钟内传递给每位村民了。

1.3宣传教育缺位,农民缺乏气象科学知识。一方面气象科学知识没有纳入到农民培训的范畴,气象主管机构因为管理体系和人力财力的关系,也没有深入到农村搞宣传教育工作,使得能懂一些气象科学知识的人较少。另一方面是农村人员中文化素质高的人都外出打工或经商去,还有经济条件好的能人,不断迁居到城市去了。留守在农村的人员主要是老、幼、妇等。文化素质偏低的原因,农民解读不了气象信息,影响了气象信息的科学利用。还有从事气象工作的人员平时到农村调查研究少,不了解农村和农业生产,不了解得农村的客观需要,在气象服务信息中提出针对性强的指导意见少,影响气象信息在农村发挥的作用。

1.4农村防雷意识淡薄,防雷装置几乎空白。在农村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再受迷信思想深远影响,农民常把雷电解释为“天公发怒”,把受雷击理解成是天意,没有基本的防雷知识,在雷雨来临时,往往跑到没防雷装置的凉亭、简易棚、大树下等最易受雷击的地方躲雨,而遭雷击伤亡。在农村农民建房为了节省投入,也没意识装设防雷装置了。农村防雷减灾的管理工作还不到位,由于政府投入人力、财力有限,建设主管部门和气象主管部门还深入不到农村的防雷管理,规范的防雷技术服务还未延伸到农村。

2.针对农村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对策和建议

2.1气象部门要深化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和加强气象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各类气象服务产品的质量和增加服务产品的数量。气象部门要改变传统预报产品,提供适合农村需求的预报产品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涉及到气象部门现行的体制、机制、资源配置、气象业务服务机构职责分工、内部人员结构等很多方面,需要对整个气象运行系统进行改革和调整。要解决这些复杂的问题,那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深化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培养和引进相关人才努力加强气象人才队伍建设。

2.2建立与完善农村综合气象监测预报系统。加快农村加密自动气象站网建设,以实现对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及局地小气候的监测预警。增加与农村关系密切的农业气象、生态气象、大气成分、雷电等观测项目,提高遥感遥测技术在农村气象监测的应用水平,为农村气象服务提供必要的监测技术手段。制定针对特色农业进行农业气象、重大病虫害气象、生态气象、大气成分等方面的观测,为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研究提供基础监测数据。建设或完善雷电监测网并加强雷电监测预警的科学研究。

利用多种气象科技手段,建立乡镇短时、短期和中期气象预报业务系统,以乡镇预报业务带动和完善农村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建设。发展包含天气、气候、生态与农业气象、大气成分、人工影响天气、雷电等内容的农村预报预测系统。通过完善与发展农村气象气象服务系统,制作更多的符合“三农”气象服务需求种、养业各个环节的气象保障预报服务、新品种引种的气候论证、特色农业发展的农业气候区划、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等产品,构建现代农村综合气象监测预报系统。

2.3采取多种手段完善农村气象信息传播渠道。地方广播电视部门要建立重要天气信息绿色通道。像以往抗台气象信息一样,及时插播农村种养业的关键期预报、突发性的强对流大风、暴雨、雷电等预报。同时气象部门积极建立好高效的信息快速分发流程,实现重要气象信息第一时间到达农村,有效指导农业生产及防御和减轻农村气象灾害的影响。

在农村建设气象预警专用系统,可采用手机短信、气象警报接收机和无线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相结合的方式,布设24小时待机的受控高音喇叭音频播出设备,确保信息的及时和接收。

利用手机短信和固定电话来传播气象信息是最便捷、服务面是最广的。因此,要大力发展农村手机短信订制用户和固定电话包月用户,同时相关信息产业部门也要适当降低收费标准,让更多农民能用得起这些信息。

2.4建立农村气象科普教育体系。气象主管部门要进行多方调研,编写适合农村特点的、通俗易懂的气象预报运用、气候资源利用、种养业气象服务指标、避雷防雷技术等乡土教材。

启动气象信息“进村入(下转215页)(上接214页)户”工程,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专题资料、墙报、手机短信、气象声讯电话、现场咨询活动等手段不断加强气象科普知识的宣传;在有关涉农培训基地开设气象科技知识课程,定期地举办农村气象技术培训班,传授经济实用的农村适用技术,培养乡土气象专家,从而努力提高农民群众科学利用气象信息的水平。把气象知识编写到中小学校地方教材中,给学生发送气象科普知识,组织气象专家到学校作科普讲座,组织学生参观气象科普基地、参观气象部门,做到科普宣传从娃娃抓起。

2.5加大农村防雷减灾管理力度。做好农村科学防雷宣传教育工作外,把农村防雷减灾纳入到规范管理中,在农房建设许可中把好防雷设计关和施工关,建立农村建设项目的防雷设计审核和施工监督制度。对农村的防雷状况进行定期普查,公布普查结果。特别是对农村企业、公共建筑、学校的防雷隐患,要分类指导,督促整改到位。

2.6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气象服务中的主导作用。从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高度,各级政府要完善管理机制,支持气象部门为农村服务而进行的业务体制改革、人才队伍建设、现代化装备建设,协调气象、建设、信息产业、广播电视等部门,规范农村防灾减灾防工作。制定农村气象防灾应急预案,投入资金完善农村气象信息传播渠道、气象观测网建设,投入资金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场所的防雷措施和规范农村防雷减灾管理。

各级政府要重视气候资源的应用开发,推广太阳能的利用,进行风能资源、光温资源等的调查,做好特色农业气候区划评价和成果推广、落实气象科普宣传、对农民进行气象科技知识培训等工作。

要落实各乡镇气象分管领导,真正落实专职兼职气象协理员,建立农村兼职气象服务队伍。确实解决这些人兼职人员的待遇地位问题。

3.结语

加强和完善农村气象服务是一项社会综合工程,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气象服务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焦点,做好这项工作,取决于广大农民防灾减灾趋利避害的自觉程度,取决于气象部门科研开发和服务的主动性,取决于相关部门的相互配合,取决于各级政府在农村气象服务中的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第9篇:气象信息论文范文

关键词:城市气象;气象灾害;气象服务

Abstract: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need of city development, analyzes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in city and city on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defense demand, put forward to the city meteorologicaldisaster monitoring, early warning, emergency services, and as the core of the city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system constructionframe.

Key words: city weather,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the meteorological service

中图分类号:P41

一、城市气象灾害的特点

城市气象灾害的主要特点是:

1.种类多。主要有暴雨、暴风雪、内涝、高温、寒潮、冻雨、冰雹、大雾、雷电等十余种。

2.突发性强。暴雨、雷电、冰雹等气象灾害的发生,往往只有几分钟时间,但所造成的危害却十分严重。

3.危害性大。2007年3月4日东北地区的暴风雪天气,造成了几十个城市交通和供暖系统瘫痪。

4.影响范围广。2008年春节期间影响我国南方的冻雨天气,造成了几个省几百个城市供电系统瘫痪。

5.持续时间长。2009年6月下旬持续一周的强高温天气造成北方多个城市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城市用电、用水受到严重影响。

6.发生频率高。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气象灾害频发,我国各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上升趋势,城市气象灾害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二、城市对气象灾害防御的需求

城市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人口密集区,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气象灾害对城市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大,暴雨(雪)、高温、大雾、雷电、大风、低温等气象灾害对城市正常运转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日益加重,很多城市抵御气象灾害的能力较为薄弱,由气象灾害造成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相当严重。城市气象灾害防御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问题。

城市对气象灾害防御的需求主要有5个方面:

1.决策类需求。当出现特别重大的气象灾害时,需要城市指挥机关及时作出正确的气象灾害防御决策。

2.生产生活类需求。需要气象部门提前做好暴雨、高温、寒潮、大风等灾害性天气预报,当灾害来临时,采取有效措施防御气象灾害。

3.社会保障类需求。需要针对气象灾害的特点,加强供水、供电、供暖、交通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

4.教育宣传类需求。需要向城市各类人群特别是中小学生进行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教育,如宣传雷电安全防御常识等。

5.应急保障类需求。一旦出现气象灾害,需要社会各有关部门按照气象灾害防御预案,采取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三、城市气象灾害防御系统建设框架

城市气象灾害防御最关键的是要建立城市气象灾害防御系统,重点解决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应急减灾等核心问题。

1.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系统

建立起基本满足业务需求,功能先进,结构优化,布局合理,集约开放的气象综合监测系统。主要包括:建立由高空探测站、地面观测站、加密自动气象站、新一代天气雷达站、移动雷达、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等组成的灾害性天气监测网;建立由生态观测、洪涝监测、能见度监测、雷电监测、大气成分观测等组成的专业气象观测网。构成全市灾害性天气监测网与专业气象观测网相结合,高时空、高密度、立体化的实时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系统。

2.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

建立台风、暴雨、高温、寒潮、大雾、雷电、大风、沙尘暴、冰雹、雪灾、道路结冰、霜冻、低温冷害等灾害性天气的综合预报方法,实现对各类气象灾害的定时、定点、定量预报。综合应用卫星、雷达、自动气象站、大气电场仪、闪电定位系统等各种探测资料,加强数值预报模式产品的释用,建立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的精细化预报系统、警报系统,提高对各种气象灾害的预警时效,为各级政府防灾减灾决策指挥提供科学依据。

3.气象信息网络及数据库系统

加强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建设,全面提升气象信息传输、数据管理和应用共享能力,以适应综合大气监测系统信息的快速传输、收集、集中处理技术需求,满足天气预报制作与气象服务要求。加快对现有信息网络系统的升级改造,利用宽带网、GPRS等传输手段,提高探测信息的传输能力,提高监测信息传输的时效性和稳定性。利用先进的存储设备和数据库技术,建立气象信息海量存储系统,建立实时资料数据库、历史资料数据库、气象灾害数据库系统,实现对各种探测资料的集中存储、管理和共享,并方便异地实时使用。

4.气象信息与服务系统

建立气象灾害信息综合与服务系统,通过电视、广播、电话、手机短信、互联网等传播媒体灾害性天气预报和警报,通过气象部门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灾害性天气预报和警报,通过非气象部门(如公交公司、出租运营公司等)电子显示屏等灾害性天气预报和警报,对灾害性天气系统移向、移速、影响范围、持续时间、强度变化等,实时、滚动式预报警报产品。建立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综合平台,开发气象预警信息自动分发软件和自动语音系统,实现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自动分发,使预报预警信息快速传送到公众和用户手中。

5.应急气象服务系统

建立气象应急服务专业队伍,配备专用车辆和移动式气象探测设备,如气象应急指挥车、移动气象台等,为气象防灾减灾提供强有力的现场分析、救灾指挥作业系统。加强对相关人员的专业技术训练,开展气象灾害应急演练工作,一旦出现气象灾害,气象应急服务车辆和人员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现场,与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发挥气象部门在气象灾害防御中的主力军作用,实时提供受灾现场的各类气象信息,为有效应对和妥善处置各类气象灾害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持。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的国家,其灾害种类之多,影响范围之广,造成的损失也不可估摸。而在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又是最为严重发生频繁的灾害。每年由于这些灾害,给国民经济带来极大损失,使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受到威胁,因此我们作为气象部门,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善气象部门的各种系统,以使损失减到最小。

参考文献:

[1]王克付,程文杰,王胜.现代城市气象业务体系建设内涵的初步探讨.武汉区域气象中心城市群发展气象服务工作论坛优秀论文汇编.2008: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