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气象台和气象站的区别范文

气象台和气象站的区别精选(九篇)

气象台和气象站的区别

第1篇:气象台和气象站的区别范文

为规范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工作,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使用效率,有效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局制订了《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试行办法》(以下简称“试行办法”),现通知如下:

(一)要高度重视和切实组织做好此项工作。及时、准确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是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管理,提高气象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措施。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切实做好此项工作。

(二)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此项工作。各单位要认真学习、领会本“试行办法”内容和实质。对于社会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重要大中城市等条件比较成熟的地区应先行抓紧推进实施此项工作。对于条件不太成熟的地区或不太成熟的项目,要积极把握和创造条件推进此项工作。同时,要加强宣传,加强与地方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解决好预警信号的途径。

(三)对于已开展此项工作的广东、上海、福建等省市应在年底前,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协调沟通,修改目前已实施的试行办法,确保在明年全国范围有统一的标准,保证此项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四)要严格按“试行办法”的标准开展此项工作。对于如暴雨、高温等允许局部地区制订地方预警标准的,需在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报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审批。

(五)本“试行办法”涉及的灾害预警产品的制作,按中国气象局有关文件执行。

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试行办法

第一条为规范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以下简称预警信号)工作,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使用效率,有效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预警信号,是指由有权的气象台站为有效防御和减轻突发气象灾害而向社会公众的警报信息图标。预警信号由名称、图标和含义三部分构成(见附件)。

预警信号分为台风、暴雨、高温、寒潮、大雾、雷雨大风、大风、沙尘暴、冰雹、雪灾、道路积冰等十一类。

预警信号总体上分为四级(Ⅳ,Ⅲ,Ⅱ,Ⅰ级),按照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同时以中英文标识,分别代表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根据不同的灾种特征、预警能力等,确定不同灾种的预警分级及标准。

当同时出现或预报可能出现多种气象灾害时,可按照相对应的标准同时多种预警信号。

第四条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统一预警信号,并指明气象灾害预警的区域。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向公众传播非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提供的预警信号。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只能本预报服务责任区内的预警信号。上级气象台应当加强对下级气象台站预警信号的技术指导,要加强上下气象台站预警信号的会商沟通,保证上级气象台与下级气象台站预警信号的一致性。

第五条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及时、准确地预警信号,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更新或者解除预警信号,同时通报同级人民政府。

第六条国家气象中心、省级气象主管机构根据预报、预警能力结合天气气候特点确定本预报服务责任区域预警信号的类别,报中国气象局审批;市、县级气象主管机构预警信号的类别,由省级气象主管机构统一确定,并报中国气象局备案。

第七条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要制定预警信号制作、的具体流程,并报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审批,确保制作工作规范、有序。

第八条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手段即时向社会预警信号,并在城区的显著位置建立预警信号电子显示牌。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要主动与广播电台、电视台、城市建设、信息管理部门加强沟通,建立即时预警信号的工作机制。播发预警信号的具体办法,由各级气象主管机构会同同级广播电影电视、信息产业部门共同制定。

第九条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要加强对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预警信号制作与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本地的预警水平、播发质量。

第十条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根据本规定编印有关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以及防御措施的宣传手册,并采取多种手段深入进行宣传。

第2篇:气象台和气象站的区别范文

市委、市政府和省气象局的坚强领导下,气象事业紧紧围绕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这两大主题,坚持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全力搞好气象服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步形成了具有特点的气象服务体系,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防灾减灾水平明显增强

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全市建成195个乡镇气象工作站、2736人的气象信息员队伍、197个乡镇电子显示屏,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基本覆盖全市所有乡镇、村。市气象局与农业、林业、水务、电力、交通、国土资源、卫生、环保等8个部门建立了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制。十一五”期间,全市9县区均建立了车载式流动火箭增雨作业点,宕昌县和武都区共修建标准化高炮防雹作业点11个,适时、科学、高效开展了人工增雨和防雹作业工作,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市县气象灾害防御预案体系初步形成。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正在加紧建设。

二)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明显加快

全市气象部门切实加强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十一五”期间。初步建成了集“公众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决策气象服务、监测预报预警和公共气象信息”为一体的市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和广播、电视、报纸、电话、手机短信、网络、电子显示屏、村村通大喇叭等多种传播手段的气象服务信息平台。开通了气象预警信息专用代码,全市气象服务手机短信用户达45.1万户,占本地手机用户总数的51.9%电视台开通了有主持人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完成了气象》频道在本市的落地和播出。公众气象服务满意率达90%专业气象服务领域覆盖农业、林业、水务、交通、电力、环境、能源、旅游等行业。开展了针对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畜牧业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气象服务。

三)气象预报预警准确率明显提高

建立完善了以数值天气预报为基础,以强化决策服务、公众服务、专业服务、为农服务、防灾减灾气象服务能力为重点。以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为平台的短中期预报预测业务系统、精细化气象要素城镇天气预报业务平台、公共气象服务系统、人工影响天气指挥系统、县级综合业务平台等业务系统、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监测预警预报业务平台、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业务平台等;充实完善了农业气象、城市气象、交通气象、能源气象、医疗气象、城市环境气象等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和专业气象服务系统。十一五”期间,精细化要素预报最长时效达到7天,小时预报准确率的温度预报质量提高了31.0%晴雨预报质量提高了11.5%降水预报质量提高了16.8%

四)气象应急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应急响应机制和应急服务流程逐步完善,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市重大突发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陇政办发〔〕57号)和《市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陇政办发〔〕33号)成为全市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了全市气象应急响应队伍。应急处置培训、应急服务演练等工作逐年加强。气象应急响应和决策服务内容更加注重敏感性、时效性、针对性,实现了从单纯提供预报向提供预报加决策建议的转变,年年初低温雨雪冰冻、年7月17日大暴雨、年8月12日特大暴雨以及历次公共事件应急、重大活动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五)气象综合观测体系日臻完善

全市共建乡镇自动区域气象观测站85个,十一五”期间。全面完成了9县区七要素自动气象站建设,9个气象台站建成风云系列气象卫星接收系统9套、实景监控系统9套、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站9套,建成L波段雷达一部,大气电场仪一部。市县台站全部建成气象视频会商系统。所有发报台站配备了无线通信备份线路,升级改造气象广域网设备,市局到省局由2M升级到4M县到市由64K升级到2M全市高速气象数据通信系统初步形成,传输可靠性大大增加。

六)气象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市气象局进一步完善了科技人才工作机制,十一五”期间。加强了以高层次人才培养为重点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截止年底,全市气象部门有硕士学历2人,本科28人;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5人,工程师61人,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人才比“十五”末提高了63%气象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18篇,其中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10篇,另有4篇论文入选相关论文集。

七)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和台站面貌极大改善

全市气象台站的工作条件和业务保障水平得到明显改善。累计投资5027.8万元,十一五”期间。实施市县局部分业务办公用房维修配套设施改造建设项目17个。依托灾后恢复重建开展了综合观测、预报预测、公共服务、信息网络与技术支持保障5大业务系统项目建设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市县气象台站水、电、路、暖、消防、办公条件、环境面貌有了很大改善,特别是512汶川地震受灾较重的台站通过灾后重建,办公条件、基础设施、环境面貌和单位形象全面提升。

八)依法行政和科学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坚持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强化社会管理职能为重点,全市各级气象部门在加强业务、服务工作的同时。加强科学管理,气象事业发展的内外环境不断优化,市政府及办公室相继下发了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通知》陇政发〔〕9号)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陇政办发〔〕3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陇政办发〔〕124号)等一系列文件,有效促进了气象工作的科学化管理。依法开展气象行政执法,规范了防雷行政许可服务,防雷装置检测行为得到有效规范,气象观测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社会管理职能得到进一步强化。

二、十二五”气象面临的形势

一)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新要求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十二五”经济社会各领域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将更加旺盛和迫切,国家相继出台了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支持经济社会、关中—天水经济区等一系列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二)气象防灾减灾的客观需要

地处秦巴山区。特殊的地理区域使气象灾害具有多发、重发等特点,位于东南部。全省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暴雨、冰雹、高温、高温干旱和低温冰冻等极端天气事件呈明显增多和强度增强的趋势,特别是5.12大地震后,山体松动,暴雨衍生的山洪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极易发生,强度愈来愈大,灾害造成损失越来越重,增强和提高气象灾害及气象次生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充分发挥气象在防灾减灾中的消息树”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气象工作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

三)推进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继续推进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区域特色产业和地方特色产品,发展四产区、五基地、多片带”特色农产品;推进工业跨越式发展,发展壮大有色冶金、农林产品加工、水电能源、医药化工、建筑材料等主导产业;培育壮大以旅游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打造五大精品景区,提升四大名牌景区,建设“2225精品旅游线路;交通建设、城镇建设、粮食安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都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加强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新形势下适应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四)应对气候变化提出更高要求

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直接影响着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市光照、热量、降水等气候资源丰富多样,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生态环境的脆弱区。太阳能、风能、空中云水资源、山区气候资源等具有很大的合理开发利用价值。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有效缓解气候变化的影响,加强气候变化问题研究,揭示地区气候变化事实,评估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提出气候变化防御对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清洁能源,要求我必须加强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监测、详查和开发利用评估,努力把潜在气候资源转化为区域经济优势。

三、存在主要问题

一)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亟待增强

特别是突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防御能力、减灾能力与国家防灾减灾的总体要求还存在差距;服务信息传播覆盖面有待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

二)预报预测服务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服务产品和服务手段单一。多种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测水平还不高。临近预报、精细化预报以及集合预报等新技术在天气预报业务中未得到广泛应用。卫星、雷达、区域站等多种观测资料在天气预报业务中的有效应用不足。预报准确率、预报精细化程度不能满足需求。

三)应对气候变化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基础薄弱

对重大气候事件的演变特征、规律和成因机理的研究不深。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重大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定量评估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区域气候变化监测能力不足,气象信息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气象服务在农村发展、清洁能源利用等方面的能力亟待提高。缺乏气候变化影响的定量评估技术和系统模型。

四)气象综合观测和系统稳定可靠运行能力有待提高

不能准确监测中小尺度降水分布;新一代天气雷达覆盖率仅为70%亟待提高;应急移动气象观测系统装备明显不足;专业气象观测网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气象观测站点分布密度不够。

五)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支撑能力不强

科技成果向业务转化的长效机制和激励机制有待完善,气象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转化水平与气象业务服务需求仍有一定差距。现代气象业务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亟待研究;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需要加强,气象科技领军人才缺乏,人才队伍结构还不够合理。

第3篇:气象台和气象站的区别范文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与传播预警信号,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预警信号,是指市和县(市)、区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为有效防御和减轻突发气象灾害而向社会公众的预警报信息。

预警信号由名称、图标和含义三部分构成。

预警信号共分为台风、暴雨、高温、寒潮、大雾、雷雨大风、大风、沙尘暴、冰雹、雪灾、道路积冰等十一类,预警信号的种类和具体分级,详见附件。

预警信号总体上分为四级(Ⅳ,Ⅲ,Ⅱ,Ⅰ级),按照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预警信号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同时以中英文标识,分别代表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

第四条市气象主管机构负责全市预警信号与传播的管理工作。

县(市)、区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辖区内的预警信号与传播的管理工作。

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信息、电力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做好预警信号的与传播工作。

第五条全市的预警信号由市气象台统一。县(市)、区气象台站需要本地区预警信号的,应当在市气象台的指导下,按照职责。

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向社会公众预警信号。

第六条市和县(市)、区气象台站应提高对灾害性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及时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传播媒体和信息服务单位预警信号,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更新或者解除预警信号,同时通报本级人民政府。

第七条传播媒体和信息服务单位播发预警信号的,应当使用当地气象台站直接提供的适时预警信号信息,不得转播、转载其他来源的预警信号。

第八条广播、电视台在节目播出时段内收到气象台站的预警信号后,应当在15分钟内对外播发;广播、电视台在节目播出时段外收到气象台站的预警信号后,应当及时对外播发。

其他传播媒体和信息服务单位在收到气象台站的预警信号后,应当在15分钟内对外播发。

第九条传播媒体和信息服务单位播发预警信号时,应当使用规定的预警信号名称、图标、正确说明其含义及相关防御指南,同时说明预警信号的气象台站的名称和时间。

第十条广播、电视台播发蓝色、黄色预警信号的频率,每小时应当不少于2次,播发橙色预警信号每小时不少于4次、红色预警信号每小时不少于6次。

第十一条交通、城市管理、水利、教育、民政、海洋渔业等部门应根据职责和预警信号分类等级制定本部门防御气象灾害的预案,并根据预警信号等级,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及时采取防御措施,避免或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第十二条传播媒体和信息服务单位违反本办法第五条、第七条规定,擅自预警信号或转播、转载其他来源的预警信号的,由所在地气象主管机构责令其立即改正,给予警告,并可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三条传播媒体和信息服务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地的气象主管机构依法责令其立即改正,给予警告,并可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

(一)违反本办法第八条规定,拒不播发或拖延播发预警信号的;

(二)违反本办法第九条规定,未使用规定的预警信号名称、图标、未正确说明其含义及相关防御指南,或未说明预警信号的气象台站的名称和时间的。

第4篇:气象台和气象站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 气象;探测;环境;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P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421(2013)03—296—02

气象观测信息和数据是开展天气预报、气候预测评估、气象服务及大气科学研究的基础,是推动气象科学发展的原动力。气象探测环境是气象观测资料质量的基本保障,是气象事业发展的生命线,做好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十分重要。

1 周口市气象探测环境现状

周口市位于豫东平原,是农业大市,辖区内有川汇、淮阳、商水、扶沟、太康、沈丘、鹿邑、郸城、项城、黄泛区农场10个国家一般气象观测站和西华1个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以下统一简称台站),除鹿邑、项城外,现址均为20世纪70、80年代所建。近年来,随着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区规模的快速扩张和城市内部高层建筑的密集建设,给气象探测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气象探测环境现状不容乐观。据统计,周口各县(市、区)城区面积较2000年普遍增长2~4倍,淮阳、川汇、西华、郸城、商水5个台站建站时所处的城市郊区现在都已发展成为城区内部。从2012年10月进行的气象探测环境综合评分情况来看,全市11个基层气象台站平均得分67.1,超过90的只有黄泛区农场1个台站,被城区包围的5个台站得分均不超过60,最低为淮阳47.8。气象探测环境达不到规定要求,直接影响了气象资料的“代表性、准确性和比较性”,影响了气象部门气候变化分析、气象预报观测的准确率和气象服务质量的提高。因此,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刻不容缓。

2 周口市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周口市气象局对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非常重视。2007年及时在规划建设部门进行了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备案,市局主要领导经常就气象探测环境保护问题同地方领导协商,业务科、法规科、执法大队组成联合小组主动指导县局开展好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多次依法制止了破坏气象探测环境的违法行为。但受一些客观因素影响,效果并不理想,全市11个台站的气象探测环境综合平均得分仍从2007年的70.5下降到2012年的67.1,近一半的台站不得不通过迁站来根本改善气象探测环境。

2.1 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落实困难虽然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气象行政许可实施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使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有法可依。但是经济发展依然是社会的主旋律,部分地方政府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过于注重项目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忽视了对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造成了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落实困难。

2.2 人们保护气象探测环境的法律法规意识淡薄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是近十年来才开始引起各级政府和气象主管机构的足够重视,工作经验和办法可能有所欠缺,气象法律法规的宣传还不是十分到位,加上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们对气象的关注集中于气象预报和服务,对气象探测的接触却很少,认识不到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致使人们保护气象探测环境的法律法规意识淡薄。

2.3 城市规划人员的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业知识不足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标准是由气象部门按照科学要求制订的,只有专业人士才能对气象探测环境的要求和保护范围有更充分的认识。城市规划是由规划建设部门制订的,规划人员的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业知识不足,对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也容易导致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与城市建设的长远规划出现矛盾。

2.4 气象部门自身的执法能力有限气象事业属于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公益服务是其基本属性,在群众心目中很难具有政府直属单位管理的权威性。另外,周口市气象局执法机构成立时间相对较短,虽然对执法人员进行了多次培训,规范了执法程序,但自身执法力量仍然过于薄弱,依法制止破坏气象探测环境违法行为的力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3做好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的思路对策

3.1 积极做好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备案和专项规划气象台站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和备案是气象事业的基础工作和重要内容,是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定标准划分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规划建设等相关部门参与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纳入城乡规划的具体体现,是保护气象台站探测环境的法定依据。

3.1.1 及时进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备案。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将本行政区域内气象台站的类别、地理位置、观测项目、探测设施、保护标准、保护范围、禁止内容、观测场地平面图等向同级发展改革、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城乡规划、环保、工业和信息化等有关部门备案。备案后,气象部门还应当与规划建设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每年联系1~2次,以便全面了解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的规划建设情况,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

3.1.2 认真做好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会同城乡规划、国土资源等部门制定气象没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依法纳入城乡规划。经批准的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须经当地气象部门审核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3.2 健全完善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日常运行工作机制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必须高度重视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努力加强气象执法队伍建设,注重人员上培训,提高执法质量。县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将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列入气象观测业务的重要内容,实行日常动态管理,做到经常查看台站周边情况,发展异常情况后,立即报告单位领导。单位领导应及时到规划建设主管部门查明情况。问题严重时,必须上报上一级气象主管机构。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在防雷行政许可审批时,还应特别注意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的建设工程对探测环境构成危害的,不予核准防雷装置设计;对已经危害气象探测环境的建设工程,不予办理防雷装置峻工验收手续。

3.3 依法制止破坏气象探测环境的违法行为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规范科学文明执法,不断加大执法力度,依法制止各种破坏气象探测环境的违法行为。

(1)对事先未征得气象主管机构同意,也未取得规划建设部门行政许可,可能危害气象探测环境的建设工程,应当单独或联合规划建设部门一同查处,责令其改正。

(2)对于事先未征得气象主管同意,规划建设部门已经公示还未批准的建设工程,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在第一时间书面向地方政府和规划建设部门行文说明情况,要求对可能影响气象探测环境的建设项目不予批准。必要时,可申请上一级气象主管机构行政函告当地人民政府。这一点,非常重要。基层气象主管机构必须经常留意探测环境周围的变化情况,经常留意当地主要媒体对于台站周围的重要工程项目的前期公示。

(3)对于已通过规划建设部门批准的,可能危害气象探测环境的建设工程,应当书面要求规划建设部门承担责任并予以纠正。规划建设部门不配合时,应书面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气象主管机构请求支持,地方政府支持不力时,启动气象行政执法程序。

(4)对于已造成危害气象探测环境事实的建设工程,要及时拍摄相关影像证据,聘请具有测绘资质的测绘机构,书面告知建设单位到场测量相关数据。根据测量数据、相关证据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标准,启动气象行政处罚。同时,书面报告当地人民政府、人大,加大政府干预和人大监督力度,

3.4 不断加大气象法律法规宣传力度要经常通过报纸、电视、电台、网站等当地主要媒体宣传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要在各级气象门户网站上设立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栏。要充分利用“世界气象日”、“全国法制宣传日”等重要时机,在城市繁华地带举办气象法制展板,积极向群众宣传,并邀请地方领导参观,提高宣传的社会影响力。要及时宣传一些成功制止破坏气象探测环境的案件。通过宣传,使人们自觉形成保护气象探测环境的意识

3.5 科学选择气象探测场地当前,中国气象局正在强力推进基层“一流台站”建设,台站探测环境通过改善仍不能满足要求的台站,要积极向地方主要领导汇报,会同规划、建设、国土等部门,在充分考虑到城市未来发展和气象探测环境规定要求的基础上,科学选定台站位置.同时,做好气象台站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和备案工作,确保气象探测环境不再受到破坏。

第5篇:气象台和气象站的区别范文

现代意义的网络指的是用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台自治计算机系统互相连接起来,按照共同的网络协议,共享硬件、软件,最终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是指专门用来进行气象科普教育和开展气象科技活动的现代网络系统。该网络的使用既是校园气象科普教育一种与时俱进的崭新手段,更是校园气象科普教育进入现代化发展的一个标志。

1 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的诞生与兴起

现代意义的网络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完善成熟于20世纪90年代。网络的诞生是人类继语言产生、文字发明、印刷术出现和无线电技术应用以后出现的人类信息传播史上的第五次革命。它的意义在于为人类各种信息传播提供最便捷、最迅速、最巨量的通道。这条信息传播通道的诞生问世,为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等各领域的进步发展产生了非同凡响的作用与效益。

我国校园气象科普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气象站进入校园也有90多年的历史。但在20世纪90年代前,我国校园所使用运转的都是地面气象人工观测站。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种自动观测无线传输的地面气象自动观测仪器进入气象部门台站使用,并建立了业务性自动观测网。此后,我国便有学校将这种仪器引入校园,开展气象科普教育和气象科技活动,并组成校园气象科普教育和气象科技活动网络。

1.1 GLOBE计划在我国

1994年,当网络刚刚兴起的时候,该年4月22日,在全球范围内发起了一个旨在“有益于环境的全球性观测与学习计划”(简称GLOBE计划),该计划的核心是参与学校通过一套专用的观测设备,将当地所观测到的气温、温度、大气压、降水等气象要素,直接通过Internet网络,把数据发送到处理中心,为志愿者们对全球气候的研究提供具体的数据。1996年4月22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等四所学校率先加入该计划,到2000年4月,我国已经有56所学校成为GLOBE计划成员单位。GLOBE计划,给我国校园气象网络科普吹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

1.2 台北市校园气象台

饱受台风暴雨等气象灾害侵袭的台湾地区,受到GLOBE计划的启发,为了在中小学生中普及气象科学知识,从小培养学生防灾减灾意识,探究掌握大气变化规律,在台北市教育局的统一筹划下,于2003年12月在台北市教育局所辖的60所中小学内统一安装了地面气象自动观测仪器,并组成“台北市校园气象台”。2006年7月,桃园市也有21所学校建立了校园自动气象站,并与台北市共同连接成“台湾校园气象网”。这些密集的自动站,组成严密的天气监测网络,记录着台北市长期的气候变化,提供学校本位及在地性探索,并开展系列校园气象科普教育和气象科技活动,这是我国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诞生之始。

1.3 香港联校气象网

2004年,我国香港地区的学校,由新界翁佑中学牵头,组织了30多所中小学建立了校园气象自动站。到了2007年,在香港天文台和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物理系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又发起创立了“社区天气资讯网络”的香港Co-WIN天气网,参加成员有100多个。这是继“台湾校园气象台”后的第二张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

1.4 中小学校园气象站

2005年10月,浙江省温州市第十四中学任咏夏老师为探索校园气象科普教育,前往香港天文台和新界翁佑中学访问学习,回来后筹备建立“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并于2006年6月创建了“中小学校园气象站”网站。2010年,“中小学校园气象站”网迁址到浙江省岱山县秀山小学,由该校的网络管理员兼校园气象科普教育辅导员邱良川老师负责硬件的管理和信息维护。网站运转数年,每年都有数万点击率。这是我国第一个也是唯一由个人出资建立的一个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

1.5 北京气象科普网

2007年年初,由北京市气象局牵头,在北京市海淀区8所中小学安装了校园气象自动站,后来逐渐扩展到十几所学校,并依照台湾、香港的模式把这些自动站的数据统一传输到“北京气象科普网”上,这是我国内地形成的第一个校园气象网。

1.6 岱山校园气象信息网

2007年年底,浙江省岱山县秀山小学红领巾气象站增添了一套气象自动站。自动站可以收集十多个气象要素,这些数据通过“校园气象信息网”同步传送到网上,为全校师生及其他气象爱好者研究气象提供了准确翔实的气象数据。

1.7 无锡校园气象网

2009年,江苏省无锡市教育局电化教育馆在创建“感知生长”和“感知中国”传感网络的同时,为了便于探究植物生长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在全市20多所中小学安装了气象自动站,并把各校的气象数据集中发送到“果实网”上供大家分享。

1.8 校园气象网

2011年7月,中国气象局公共服务中心为推进全国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为全国中小学的气象科普教育提供平台创设窗口,创办了“校园气象网”。这是我国第一个由国家政府部门设立的全国性的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

1.9 中小学校园气象网

2012年5月,浙江省气象学会为推动全省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的迅速发展,以邱良川老师管理的“中小学校园气象站”为基础,改名为“中小学校园气象网”,作为于该月成立的“浙江省气象学会校园气象协会”的公网。这是我国首家省级单位政府部门设立的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

2 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的分类与作用

我国迅速发展起来的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就功能而言,大致可以分为观测、科普等各种不同类型,在校园气象科普教育中能够发挥各种不同的作用。

2.1 校园气象观测网

校园气象观测网是由数台自动气象观测仪器与上位计算机链接而成的网络。该网主要由具备自动气象仪器的学校,把自动气象站得到的气象要素,通过计算机的处理,并运用软件把数据通过记录、输送、存储、统计、整理等功能,实时地在网站上显示,它可以为课堂教学、科学探究、科技活动以及学习研究提供历史或实时测量数据。它的作用就是为成员单位存储和整理教学与科技活动所需要的历史气象要素数据和实时观测资料,如“台湾校园气象台”和香港“社区天气资讯网络”等,都具有这种功能作用。

2.2 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

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是一个独立的校园气象科普教育载体与平台。其不具备观测、记录气象要素的功能,但可将气象科普教育内容,展示在无限的空间,任意地方的任何一台计算机都可以翻开它的书页,浏览它的内容资料。它不但有常见的文字资料,还有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它的作用就是为从事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的单位提供最新信息和深度探究的结果,交流各学校在校园气象科普领域所开展的经验与方法,如“校园气象网”“中小学校园气象网”等。

2.3 校园气象科普栏目

校园气象科普栏目是某学校或教育机构开辟在自己单位网页上的一个窗口。内记载本校或本单位气象科普教育的总体态势,目的是宣传、彰显本单位的发展状况和成绩,同时可以展示交流学校的教育成果和学生的科技作品,如浙江省岱山县秀山小学的校园气象信息网。

3 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的发展思路

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在校园气象科普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相对于传统的平面媒体来说,网络科普的一大特点是它的时效性。它没有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可以把即时发生的事件通过网络的,迅速传递到世界各地。特别是关系到人们生活与生命财产的气象灾害性事件,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气象信息站,随时了解当地乃至世界各地的天气情况,便于及时地安排工作与生活。在灾害性天气即将发生时,可以迅速作出应对措施。

目前我国的这种自动气象站分布还不平衡,人们对解读天气网站中气象信息的能力还有所局限,这就需要我们在这方面有所投入,加大气象科学技术普及的力度和速度。

其次,网络科普的另一个特点是传播的广泛性。据官方不完全统计,到2012年年底,我国现有网民5.64亿,其数量可以与电视观众相媲美,而网络信息涵盖量却是电视节目无法比拟的。特别是青少年人群的上网比例又远远高于普通的人群,而校园气象的科普又集中在青少年这一人群中。综上所述,我国现阶段的校园气象网络还远未达到普及。大力发展校园气象科普宣传的网站,让广大在校的青少年学生更多地了解气象知识,宣传和推广气象知识,还有待于有关部门进一步去开拓发展。

其三,网络科普有别于其他科普手段的最明显特点是互动参与。而这一特点也正好符合了当代广大青少年不愿意被动接受外来的信息、勇于个性张扬、积极表现的生理特征。通过网络的反馈和双边互动,能够及时地了解和掌握气象科普的成绩与效果。但目前具有互动功能的,能够举办参与性的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网络调查类的网站很少。如果能够增加一部分参与性、互动性强的网站,无疑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4 结束语

纵观我国校园气象站,其有着悠久的历史。网络气象站与时俱进,跟上了历史的潮流,在宣传和普及校园气象知识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目前所做的还仅仅是开始,发展的步子还不平衡,普及的面也还很不够,形式也不够丰富。这也给以后的工作留下了一个发展的空间,有待于我们去进一步努力填补。

参考文献

[1]任咏夏.浅谈校园气象科普平台的构建[C]//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论坛暨第十八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11.

[2]董松乔.你也可以是气象权威:校园气象台与探究式学习[J].网络科技时代,2008(5):72-75.

第6篇:气象台和气象站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基层;气象台站;气象保障

中图分类号:P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007-02

引 言

基层台站的气象保障是航空兵气象台站的主要工作。飞行保障的成败与否,直接关系到飞行的安全,关系到台站业务水平的高低,更是上级业务部门考核基层台站的着眼点和重要依据。因此,如何在目前航空气象水平尚不高、预报业务水平精度停滞不前的条件下,合理地利用保障经验,做到对天气的趋利避害,是基层气象台站在气象保障业务过程中值得琢磨和深入思考的问题。

每一个基层气象基层台站所在的地区都有其不同的天气特点和气候特征,经过一辈又一辈基层气象工作者的长期探索和不断总结,得出了许多宝贵的气象保障经验和提高保障能力的方法。如何快速汲取已有的大量保障经验和保障方法并将其传承,是值得广大的气象基层台站人研究的课题。本文将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1、围绕保障能力的建设

科技创新推动着气象装备的全面建设,一些新的飞行装备要尽快形成战斗力,也对气象保障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基层台站必须对气象保障进行深入探索,提高对复杂天气的预报准确率,不断完善气象保障预案的设置,不断改善对中期天气趋势的预测,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料提取有用的、可靠的信息,借助于以往的保障经验对复杂的天气进行保障。全台站的人员要充分发挥专业和人数的优势,紧紧围绕保障能力提高、重大险情的处置等重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保障经验的交流和保障技术的提升,走出一条“保障经验代代传承,稳步提高”之路。为气象台站保障能力的提高起到应有的作用。围绕保障能力的提高,基层台站的气象人员必须加大在三个方面的建设,具体体现在:

1.1 保障队伍的建设

预报员在气象保障中处于主导地位,预报员的预报能力和保障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保障质量的好坏和成功与否,只有具备了深厚的学科理论基础同时又对本站天气有充分把握的预报员才能做出准确的预测并实施成功的保障。气象台的老预报员不仅要完成地方气象台的一些常规业务工作,并主持和参与相关的科学研究项目,还要参与对年轻预报员的教导和帮助工作。因此,气象台的预报员队伍要求不仅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更要具有丰富的业务实践经验。考虑到年龄层次、保障经验和职务高低,气象台站必须建立年龄层次合理、保障梯队分配恰当、知识结构理想的保障队伍。

1.2 保障内容的建设

气象保障的过程实际是强化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可以加深对理论课的理解,充分掌握天气分析预报的基本原理和综合预报方法的思路和基本技能,培养预报员具有从事天气预报业务能力以及进行重要天气过程总结的能力。气象保障的过程包括天气分析、天气分析与预报综合、现场把握天气的能力和决策信心等。保障的内容涉及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大气环境、大气物理、大气探测等多个领域和专业知识。气象保障是对这些知识的实践,所以实践是最主要的。实践的内容包括天气图分析、以天气学为主的短期天气分析与预报、MICAPS系统的操作使用、各专题短期天气分析与预报、以数值预报产品为主的短期天气综合分析与预报、分区预报等内容。每个内容又含有很多的子项目,如专题天气分析与预报项目里包含水汽条件分析与预报、冷空气活动分析与预报、影响系统分析与预报、中高纬环流形势分析与预报、数值预报产品分析与预报等。由于气象保障自身的特点,预报员必须加强对这些保障内容的建设,将保障的内容充分地运用到平时的保障过程加以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和迅速的把握天气形势的变化,做好保障工作。

1.3 保障方法的建设

气象保障的最终目标是保证飞行的安全,保障飞行任务的顺利实施。保障是一项持续性的任务,有其一般性的工作流程和具体的方法。预报员在保障过程中,必须按照这个流程制作天气预报,在年轻预报员的辅导中,应该引导他们建立短期天气综合分析与预报的思路,培养他们综合分析、归纳判断各种气象信息、制作业务预报的能力。为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创造性,有效地锻炼他们的思维方式、构想能力和实践能力,气象台的老预报员也应该按照一套以新人为主体、实现以新人自我训练为主的保障学习模式。

(1)老预报员进场前会商、讨论,确定飞行当日的保障重点、难点,让新预报员列席听讲解。

f2)老预报员采用启发式讲解,由新预报员组成模拟预报小组再进行会商、讨论。

(3)台站的每一名预报员都参加会商和讨论,每一名预报员对新人帮助。

(4)由台长对会商、讨论的结果进行讲评,讨论保障预案的制定,确立保障方法。

(5)由新人在公告栏上自己制作的预报并预报明日的天气。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应该是良好的。气象台为了帮助预报员巩固理论知识,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综合职业素质,还可以模拟省级气象台的业务环境,与地方气象台的业务实现“无缝”接轨。具体措施是将天气分析与预报实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要求新预报员每天下午以手工分析天气图为主,并讨论天气预报,锻炼新预报员的基本业务技巧;第二阶段训练新预报员操作和使用MICAPS业务系统,通过模拟地方业务气象台环境,调用各种气象资料分析制作天气预报。第三个阶段要求新预报员陪同外场值班的预报员参加队前的天气汇报、实时保障飞行任务、参加飞行结束的保障讲评等,让新预报员熟悉实时保障的业务流程,掌握实时保障的方法,提升自身实时保障的信心和保障能力。

2、围绕保障经验传递的建设

2.1 熟悉个人特点,确立传递对象

限于传递者和被传递着的个性、文化水平和专业技术岗位的差异,有必要在气象台站领导的协助下,分别确立传递对象。针对每一个传递对象,传递者必须首先对传递对象充分了解,熟悉传递对象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情况,掌握传递对象的兴趣爱好和发展志向,了解传递对象接收新知识的能力,分别选取传递的内容,制定传递计划。在传递者的督促和检查下,有效地落实学习计划。在不影响保障工作和业务训练的情况下,采取自学和辅导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传递者与传递对象应该不定期进行学习交流,取长补短,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另外,传递者和传递对象要尽可能参加各种气象保障培训或者是其他传递伙伴的学习活动,通过一对传带形成多对互助的局面,通过传递过程中开展的多方位的气象保障能力学习和培养,促进保障水平的不断抬升。

2.2 注重方式方法,确保趣味传递

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是做好一件事的前提和基础。凡是人们感兴趣的事物,都无形中产生一种力求认识它、掌握它的欲望,而这种兴趣又往往难以自然产生。因此老预报员必须根据新预报员的心理需要和掌握知识的规律寻找二者的结合点,使二者自然地在不知不觉间发生碰撞产生火花,老预报员要善于寻找和发现这种结合点,意图明确地启发和引导新预报员兴趣的产生。培养他们对气象保障的兴趣,为此可以应用下面几种方法进行尝试。

一是充分联系当地的天气特点。新预报员进入气象台站工作后,无疑会对这个城市产生特殊感情,一定会有很多兴趣点和好奇感。为此,在对该地区天气特点的传递时,可以将城市的历史、典故和天气特征相融合,恰如其分地介绍本地区的气候特点、气象要素的分布特征、常年的主要天气系统、季节性的天气现象等。

二是充分联系热点问题。热点问题饱受人们的关注,吸引着人们的眼球,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传递者可以利用当然气候或天气现象的热点问题开拓传递对象的气象视野,活跃其思维,从而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实现对天气现象的深入研究和持续关注,达到传递者抛砖引玉的牵引效果。

三是充分妙引气象谚语。一个台站从初建到现在已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一代代的气象人在气象保障过程中不断地研究和总结天气特征,得出了许多的天气谚语和经典语录。这些对预报未来的天气、确保飞行安全有一定的科学指导意义。比如:“缸穿裙,山戴帽,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便来到”、“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天上鲤鱼斑,晒谷不用翻”等等。传递者巧妙地运用这些言语,既活跃了气氛,又加深了传递对象对天气现象的理解和认识。

2.3 抓住恰当场合,实施有效传递

气象台站的保障任务十分艰巨,常年担负着战备值班、日常训练和应急作战的工作。在岗时间长,要求人员在位率高。这种情况下,新老预报员在一起的时间就很长,接触的机会就很多,为传递提供了时间保证。为此,传递双方应该抓住这一有利条件,将传递活动紧密地融入到工作中,做到工作中有传递、传递时在工作,传递者要克服长时间工作的疲劳,对传递对象实施现场的教授、纠正、解释和引领示范等活动;传递对象应该利用好这种机会,勤思考、多动手、巧提问的主动学习,所遇到的技术问题应该克服为难情绪和懒惰心理,及时请教传递者。抓住时机累积工作经验;在平时值勤工作中逢有专项保障任务传递对象应主动作为,观摩和参与保障任务。如果传递双方对象长期工作外出,应积极采取各种通信手段保持经常联系,做到人不在身边,传递不间断。

3、结 论

飞行的安全备受关注,保障的成功与否备受关注,保障业务的水平高低备受上级业务部门的关注,如何在短期内快速的提高保障业务水平是需要广大气象工作长期思考和不懈努力的方向。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是新预报员快速的适应岗位的需要。继承和发展基层台站的气象预报事业,使本台站整体预报水平进入新的层次,还需要我们继续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第7篇:气象台和气象站的区别范文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风能作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将在今后的能源结构中占重要一席。福建省地处台湾海峡西岸,受海峡“峡管效应”的影响,风资源相当丰富,尤其是沿海地区。

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全国风速存在着逐年变小的趋势[1-5],王遵娅[1]指出近几十年来中国风速减小的趋势非常显著,全国平均风速约减小了16 %,任国玉[2]指出全国风速减小的速率大于0.1m/s.10a。在风速明显减小的大背景下,仍有一些风速变化不明显的区域,荣[6]通过研究河西走廊风速的变化认为没有显著的下降趋势,但存在阶段性变化。

近年来我们在开展气象科技服务中发现福建省沿海台站的风速也呈明显减小的趋势,而内陆则有一些地区风速减小得则不明显。风速的变化相当复杂,受局地的地形特点、环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非常大,本文试图研究福建全省各地风速变化的趋势、变化程度及变化的可能原因,重点研究沿海大风地区风的变化,为福建省风能资源的开发及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提供相应的背景依据。

2资料

选取省内均匀分布的33个台站1961~2006年逐年逐月的平均风速资料。平潭海洋站1977~2006年年平均风速。

由于风速受环境及地形的影响较大,因此资料选取的原则是观测环境变化小,站址变动少,且资料的完整性较好。由于20世纪60、70年代台站气象数据缺测较多,因此所选的这些台站还不免有个别月份缺测,对数据的订正采用站点与周边台站的相关进行订正。对这些台站的搬迁情况及风仪变动情况都进行了仔细调查。

3年、季平均风速的年际变化

对全省年平均风速场进行EOF[7]展开,得到第一特征向量解释了98.84%的方差,反映了全省风速的共同特点,因此用第一时间系数来分析全省风速的时间变化特征。由图1可见,福建省年平均风速呈现明显的减小趋势,其趋势系数[8-9]为-0.899,超过了0.001的显著性水平,减小的幅度为每10年减少0.147m/s,略大于全国平均水平[3]。其中1971年风速最大,1997年风速最小。20世纪60年代风速呈现增大的趋势,1971年之后风速逐渐减小,2004年以后风速增大。

任国玉[2]分析指出全国平均风速在20世纪60年代末以前变化不大;1969年风速显著增强,较高的风速维持到70年代中期,此后逐渐减小,福建省的变化基本与全国一致,较高的风速维持到1975年前后。

图11961~2006年福建省年平均风速EOF展开第一时间系数变化曲线、趋势线及5年滑动平均

就各个季节而言,我们以1、4、7、10月分别代表冬、春、夏、秋四季,同样对风速场进行EOF分解,采用第一时间系数做趋势分析,从表1中可以看出,四季的平均风速与年平均一样均呈减小的趋势,趋势系数均超过了0.001的显著性水平,其中减小最明显的季节为冬季和秋季,其减小幅度分别达0.179m/s.10a和0.172m/s.10a,夏季减小得最少,幅度为0.110m/s.10a。

表1福建省年平均及四季风速变化的趋势系数及回归系数

趋势系数 回归系数(m/s.10a)

年 -0.899 -0.147

冬(1月) -0.853 -0.179

春(4月) -0.760 -0.149

夏(7月) -0.474 -0.110

秋(10月) -0.610 -0.172

4各地风速变化特征

就全省各地而言,年平均风速变化并非都是减小,闽中谷地风速的年趋势变化不明显,趋势系数大多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可以说是以自然变动为主,或有略微的增大,但这一地区的年平均风速本身就较小,大多为2米/秒左右,所以变化的趋势不明显,这种台站有10个,占30%;对于沿海地区及省内南北走向的两大山带地区风速减小的趋势相当显著,有23个站,其趋势变化系数达0.001的显著性水平。对于内陆一些风速趋势减小明显的地区,由于风速较小,虽然负的趋势系数较大,但风速减小的幅度并不大,每10年风速下降的幅度仅0.1米/秒左右,而沿海的大风地区风速降幅则较大,每10年降幅平潭达0.803米/秒、东山0.517米/秒,崇武0.445米/秒。

对于各季而言,各地风速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特点与其年平均风速相似,在此不一一复述。

图2全省年平均风速趋势系数分布图

5代表站风速变化特点

5.1 代表站的的选取

沿海地区是福建省风速最大同时也是变化最明显的地区,故在此我们选取5个代表站来研究其风速趋势变化特点。这几个站分别为:

平潭站,位于福建省中部沿海一个海岛气象站,常年风速较大,年平均风速由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6~7米/秒,下降至近年来的4~5米/秒。此站建站后1974年搬迁过1次,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周边观测环境破坏较严重。

平潭海洋站,为海洋局设立的气象观测站,与平潭气象站位于同一个岛上,但气象站在城关内,而海洋站则直接位于海边,其周边环境基本未改变。

崇武站,福建南部沿海半岛上的国家基准气象站,常年风速较大,年平均风速6米/秒以上,建站以后从未搬迁过,观测环境变化较小。

福州站,位于福州市区内一个独立的小山顶,年平均风速2.6米/秒。周边无遮挡,观测环境未破坏,站址未搬迁过。

东山站,位于福建南部海岛气象站,年平均风速6.2米/秒,建站以后从未搬迁,观测环境变化较小。

这几个站均位于福建南部沿海地区,平潭、崇武、东山为沿海地区风速最大的几个气象站,也是福建省风速指标站。

5.2 代表站风速趋势变化特点

从图3及表2看出,平潭、崇武、东山三个站作为福建省沿海风速最大的几个气象站,其年及各季平均风速的减小趋势相当明显,其中崇武和东山变化的趋势系数及幅度基本相同,趋势系数为-0.87左右,风速减小的幅度为0.4~0.5m/s.10a,两站风速减小最明显的季节是冬季,其次是秋季,只是夏季减小的趋势不一致,崇武夏季风速减小的最少,东山则是春季,这两个站的观测环境变化较小。而平潭减小的趋势最大,其趋势系数达-0.945,减小幅度为0.8m/s.10a,与上述两站相比其风速减小最主要的因素是观测环境的破坏。这3个站的年风向频率夏季以SSW为主导风向,其余季节以NNE或NE为主导风向。

对比分析平潭海洋站,近30年来风速也有较明显的减小趋势,其趋势系数为-0.674,减小幅度为0.448 m/s.10a,为了对比分析应用气象站近30年的风速计算其趋势系数(表3),崇武和东山两个站的趋势系数均为0.79左右,减小幅度分别为0.452 m/s.10a和0.527 m/s.10a,与平潭海洋站的趋势相当,略大于海洋站。而平潭气象站的减小趋势则非常明显,远超过其附近的海洋站,其趋势系数达-0.928,幅度为-0.908 m/s.10a,相当于风速每10年减小1m/s,表明平潭气象站从1977年之后风速减小相当显著。

福州站风速没有减小,其变化趋势与沿海台站有较大的差异,风速的这种变化可能与其地形环境有较大的关系,福州为沿海靠内陆的台站,处于一个小盆地中,年平均风速仅2.6m/s,北面及东面为海拔较高的山体阻挡,致使在沿海地区本应以NE为主的盛行风向变为SE为主导风向,其中春夏季以SE为主,秋冬季以N或NW风为主,沿海地区秋冬季是风速最大的季节,夏季风速最小,而福州风速的月变化特点是夏季最大,秋季其次,冬、春季相当,且季节间的风速差仅为0.7m/s。因此其受沿海冬季大风的影响较小,但其秋季风速还是有略微减小的趋势,其它各季风速均以自然变动为主。

图3代表站年平均风速的变化

表24个代表站1961~2006年年平均风速趋势系数及回归系数

平潭 崇武 福州 东山

趋势系数 回归系数 趋势系数 回归系数 趋势系数 回归系数 趋势系数 回归系数

年 -0.945 -0.803 -0.879 -0.445 0.206 0.031 -0.872 -0.517

春 -0.843 -0.597 -0.55 -0.366 0.068 0.016 -0.527 -0.346

夏 -0.723 -0.497 -0.397 -0.172 0.179 0.043 -0.649 -0.412

秋 -0.809 -1.13 -0.623 -0.68 -0.104 -0.033 -0.682 -0.784

冬 -0.849 -0.959 -0.798 -0.629 -0.089 -0.025 -0.736 -0.549

表35个代表站1977~2006年年平均风速趋势系数及回归系数

平潭 崇武 福州 东山 平潭海洋站

趋势系数 回归系数 趋势系数 回归系数 趋势系数 回归系数 趋势系数 回归系数 趋势系数 回归系数

年 -0.928 -0.908 -0.786 -0.452 0.426 0.103 -0.792 -0.527 -0.674 -0.448

6可能原因的探讨

风速减小有诸多因素,目前关注的主要归结为几点,即大气环流的变化,台站观测环境的变化,仪器的变更等,减小的最主要原因目前还没有公认,但许多研究指出大气环流的变化是风速变化的最可能的原因。

6.1 大气环流的变化

文献[2]指出,大气环流的变化是造成中国年平均风速呈显著减小趋势的最可能原因,近50 年来亚洲经向环流呈现减弱的趋势。我们分析了1961-2006年亚洲经向环流指数的年趋势系数为-0.302,达到0.05的显著性水平,而纬向环流呈略加强趋势,亚洲纬向环流年趋势系数为0.012。研究表明经向环流的变化与东亚季风的变化密切相关,中国大部地区受亚洲季风控制,近50 年来,东亚夏季风、南海季风明显减弱,意味着中国大部夏季偏南风减小。

徐建军等[10]研究了东亚冬季风的长期变化趋势,发现20世纪80 年代以后冬季风有所减弱。Wang[11]认为20世纪70 年代全球大气环流的转变是导致80年代东亚季风减弱的主要原因。施晓晖、徐祥德[12]等对东亚冬季风年代际变化可能成因进行了模拟研究,表明冬季风指数随时间增长的线性变化呈显著减弱趋势,因此近40 年来,东亚冬季风强度总体上呈显著减弱趋势,这与最近40~50 年中,我国寒潮频率趋于降低,低温日数趋于减少的冬季气候变化趋势相吻合,其同时还研究了20世纪60~70年代初,近地面经向风的变化表现为北风减弱;70 年代初至80 年代初,近地面北风增强;80年代初期以后,近地面北风又减弱。

高辉等[13]通过研究冬季风强弱的各种指数[13],包括纬向海陆热力差异,区域平均经向风和纬向风及东亚大槽等的趋势变化,均显示20 世纪80 年代以后东亚冬季风强度有一个线性减弱的趋势,这与徐建军等人的研究是一致的,目前已经为人们所公认,并且很好地揭示出“强冬季风年,东亚地区北风偏强;弱冬季风年,北风偏弱”这一基本特征,即亚洲冬季风减弱致使中国偏北风减小。冬季风的减弱趋势略明显于夏季风的减弱趋势,冬、夏季风的减弱刚好揭示了中国平均风速减弱的物理内涵。文献[1]也指出,中国四季风速均大幅减小,尤其在冬、春季,中国风速减小的实质是亚洲冬、夏季风的减弱。

福建是明显的季风区,尤其沿海地区秋冬季以NE或NNE风向为主,夏季以SW风向为主,而秋冬季是沿海地区大风的多发期,平均风速是全年最大的时期,夏季是风速最小的时期。综合以上的研究结果,表明冬季风的减弱与沿海地区风速减小密切相关,冬季风减弱趋势大于夏季风体现在地面风是秋冬季风的减小趋势大于夏季,这可以从沿海的气象站风速变化看出,如东山、崇武等。秋冬季风的减小是年平均风速减小的最主要的原因。从福州站的风速变化也可以看出,受地形影响其NE或NNE风向频率很小,故风速以自然变动为主,没有减小趋势。

由此表明大气环流的变化是福建沿海风速减小的原因之一。

6.2 测风仪器的变化

福建省与全国一样气象测风仪器经历了2次变更,即国家基本站20世纪70年代初,一般站20世纪80年代中期测风仪器由维尔德风压板改为EL电接风仪;2004年改为自动站观测。其中改为EL电接风仪后有14个站风速明显减小,占代表站的42.4%,而改成自动站测风后大部分台站的风速有所增大。文献[4]指出,全国因仪器变化产生风速非均一的台站中,约有6 成站位于沿海或海拔高度较高处, 东南沿海地区为我国年平均风速最大的3个地区之一,测风仪器变化对风速大的地区更敏感。从福建省这14个台站的分布情况看,大部分台站位于沿海地区或海拔较高的山区,仪器更换以前风压板测出的风速会偏大,仪器更换后风速变小明显,使风速的年代际变化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风速的减小与仪器变更的关系较大,尤其是内陆山区表现得更为明显,但仪器变化以后,大部分台站的风速仍呈现减小的趋势,表明仪器的变更并非风速减小的原因。

6.3 测站环境变化的影响

由于城镇经济的发展以及其它原因,许多气象站都进行过站址的迁移。我们对33个台站的搬迁情况进行了调查。14个站在1961~2006年之间进行过1次迁站,其中1个站进行过2次迁站。20世纪60年代有6个站搬迁,70年代有3个站进行搬迁,80年代初4个站进行搬迁,90年代及2000年以后各有1个站进行搬迁。

20世纪80年代以前台站的搬迁对风速的影响不大,80年代以后,台站搬迁后风速变大或变小的情况都有,故台站的搬迁对风速的减小并非主要原因。对于没有搬迁的台站由于观测环境的破坏,风速减小相当明显,尤其是沿海的大风区。

以平潭站为例,我们利用滑动T检验法及Mann-Kendall法对平潭站年平均风速进行突变检测,结果均表明在1988年前后风速有一个突变,即风速明显变小,分析平潭站周边气象观测环境的变化可以看出,1990年前后周边的建筑物已开始增多,1994年以后周边不符合观测要求的障碍物进一步增加,周围360度遮挡物仰角除西、西北方向外,其余方向均在3~8度,南部方位则达到近15度。东山站虽然周边人为的环境变化较小,但观测场周边西北至东北方向的几棵大树也对观测数据产生了影响,其遮挡物仰角也达到了10度左右,相比之下崇武则好很多,周边环境变化较小,但崇武站位于城镇的西部,近十几年来崇武镇经济发展很快,城镇下垫面粗糙度明显增加,对风速也会产生一些影响。

由此可知观测场周边环境的变化是观测风速减小不可忽视的因素。

表4气象台站搬迁情况表

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21世纪以来 合计

搬迁站数 6 3 4 1 1 15

7结论

7.1 福建省平均风速呈现明显的减小趋势,20世纪60年代风速呈现增大的趋势,1970年之后风速逐渐减小,2004年以后风速增大。秋冬季风速减少得最多,夏季最小。

7.2 闽中谷地风速的年代际变化不明显,大多以自然变动为主;沿海地区及省内南北走向的两大山带地区风速减小的趋势相当显著,内陆山区由于风速较小,风速减小的幅度并不大,而沿海的大风地区风速降幅则较大。

7.3 通过研究沿海几个代表站风速的变化趋势表明,除去周边探测环境变化的因素,风速确有减小的趋势,尤其是秋冬季。

7.4 大气环流的变化及测站周边环境的变化是风速减小的最主要原因,沿海大风地区表现得最为明显,但两者分别对风速减小的贡献率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内陆山区由于风速较小,观测仪器的变化加快了由于大气环流引起的风速减小的趋势。

7.5 台站的搬迁不是风速减小的主要原因,但观测环境的破坏对风速的减小产生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王遵娅,丁一汇,何金海,等.近50年来中国气候变化特征再分析[J].气象学报,2004,62(2):228-236.

[2] 任国玉,郭军,徐铭志,等.近50年中国地面气候变化基本特征[J].气象学报,2005,63(6): 934-956.

[3] 江滢,罗勇,赵宗慈,等.近50 年中国风速变化及原因分析[J].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气候变化分会,80-89.

[4] 刘小宁.我国40 年年平均风速的均一性检验[J].应用气象学报,2000,11(1):27-34.

[5] 杨雪艳,田广元.近40 年中国东北地区平均风速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C].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617-621.

[6] 荣,张存杰.河西走廊风速变化及风能资源研究[J].高原气象,2006,25(6):1196-1202.

[7] 施能.气象科研与预报中的多元分析方法(第二版) [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2.

[8] 顾骏强,施能,薛根元.近40年浙江省降水量、雨日的气候变化[J].应用气象学报,2002,13(3):322―329.

[9] 任国玉,吴虹,陈正洪.我国降水变化趋势的空间特征[J].应用气象学报,2000,11(3):323―330.

[10] 徐建军,朱乾根,周铁汉.近百年东亚冬季风的突变性和周期性[J].应用气象学报, 1999,10(1):1-8.

[11] Wang H J.The weakening of the Asian monsoon circulation after the end of 1970s. Adv Atmos Sci,2001,18(3):376-386.

第8篇:气象台和气象站的区别范文

2008年初,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遇了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极端气象灾害。中国气象局紧急部署抗冰救灾工作,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先后向灾区派出了53个工作组指导预报服务。各级气象部门迅速行动,加强专项服务,及时预警,做好舆论引导,共寒潮、暴雪、道路结冰等预警信号9412次,发送手机短信13.24亿条次,累计向各级党委政府报送17000多期服务材料,为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公众战胜这场极端气象灾害提供了有力支持和有效保障。

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国气象局立即启动地震灾害气象服务Ⅱ级应急响应,紧急抽调中央气象台和有关省(市)气象台的9名预报专家赴四川灾区协助做好预报服务工作,各级气象部门齐心协力,支援灾区,紧急调配急需装备320台(套)。灾区气象台站克服困难,组织应急观测站(队)及时开展灾区帐篷和活动板房内外气象观测,加强航空气象预报、堰塞湖面雨量预报、全国救灾物资运输通道、卫生防疫、次生灾害应对防范等预报服务,发放防灾避险气象科普资料数10万份。四川、陕西、甘肃省气象局对灾区1736个安置点进行了防雷检测,保证了安置点无一人因雷击伤亡。针对地震灾区安全越冬面临的严峻形势,为灾区群众安全过冬提供各种气象服务。

中国气象局围绕“有特色、高水平”奥运气象服务目标,举全国之力,集各方之智,成功为奥运会和残奥会开闭幕式、体育赛事、公众出行观赛等提供精细化预报服务,为奥运火炬在境内外134个城市的传递提供了参与人数最多、覆盖区域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气象服务。中央气象台珠峰气象保障队在海拔7000米高处设立了气象观测站,准确预报出最佳登顶时间,保证了火炬珠峰传递绝对安全。北京、河北联合组织实施了奥运史上首次大规模人工消减雨作业,为奥运会和残奥会开闭幕式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保障。北京、青岛、天津、上海、沈阳、秦皇岛等奥运主协办城市气象部门准确精细预报奥运赛事天气,确保各项赛事顺利进行。奥运会和残奥会举办期间,共发送气象服务信息上亿条,气象服务网站点击率达480万人次,免费发送奥运史上首份《奥运天气资讯》,还增加手语气象服务。奥运会和残奥会气象服务的公众满意度分别高达93.1%和96.8%。

2008年中国气象局共启动16次应急预案,响应时间长达116天,是历年启动应急次数最多、应急响应时间最长、涉及应急单位最广、应急效益最为显著的一年。

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对气象预报服务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总书记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和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气象服务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总理通过国务院应急指挥系统连线中国气象局对全国广大气象工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亲切慰问!回良玉副总理先后到中国气象局、四川省气象局看望一线职工,并在全国重大气象服务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对气象工作给予高度赞誉和殷切期望!2008年以下工作也取得新进展:

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不断提高。积极推进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中国气象局编制完成《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并报国务院审批,积极推进国家气象灾害专项应急预案编制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军地和部门联防互动,正式启动了气象监测与灾害预警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系统立项。各地新增气象应急预案100多个,建立和完善了涵盖多种方式和手段的气象预警信息平台,全国每天接受气象信息服务的公众已超过10亿人次。各地气象信息员达30余万人,乡村气象信息服务站达1.4万个,完成了14个省近3000所中小学雷电灾害防御示范工程项目。开通了中国气象科普网,向全国5000家农家书屋赠送科普丛书,安徽省气象部门向中小学生免费赠送气象灾害防御教育读本50余万册。辽宁省对万余名村主任进行了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的科普培训。

应对气候变化基础科技能力不断加强。气象部门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的基础性科技优势和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中国气象局就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粮食安全等问题向党中央、国务院提供决策咨询报告。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将气象防灾减灾内容写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措施》(白皮书)。制定了《2008年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计划》,开展一系列面向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和社会公众的专题宣讲。组建了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制定了《关于加强省级气象部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指导意见》,10余个省(区、市)气象局牵头组织或参与了地方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统筹建设公共气象服务系统、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和综合气象观测系统。中国气象局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了《人工影响天气发展规划(2008-2012年)》,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成功召开了第五次全国气象服务工作会议和农业气象业务发展研讨会,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公共气象服务、现代农业气象业务的目标和任务。

在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建设方面,强化了服务的引领作用,加大了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和专业服务系统的建设力度,建成了部级决策气象服务系统,完善了决策气象服务业务流程。积极构建专业气象服务系统,江苏等省的交通气象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组建了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天气网成功上线,日最高点击量超过200万人次。中国气象频道在30个省(区、市)的174个地(市)落地。中国气象局分别与农业部、安徽省政府签署了合作备忘录,进一步加强了部门合作。启动跨区域飞机人工增雨试验示范,组织我国人工影响天气5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全面启动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第16届亚运会和第11届全运会的气象服务筹备工作。认真贯彻全国气象科技服务工作会议精神,气象科技服务继续保持较快发展。

在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建设方面,加强了短时临近预报预警业务系统建设,在全国17个省(区、市)气象台推广试用全国灾害天气系统短时临近预警系统。2008年,全国汛期短期气候趋势预测、台风路径预报、24小时晴雨预报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在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设方面,加快了气象现代化建设进程,推进天基、空基、地基观测系统的科学布局。风云二号03批气象卫星工程得到国务院批准,风云三号A星和风云二号E星成功发射,风云三号A星完成在轨测试并投入业务试运行。2008年共建成16部新一代天气雷达、11套L波段探空系统、125个部级自动气象站、6130个区域自动气象站、7省(市)部级台站实景观测系统。开展了全国气象台站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改进了国家和省级计量检定标准。2008年全国各类观测系统业务运行稳定,全国气象信息网络安全运行。

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和气象人才体系建设不断深入。加强科技进步在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中的支撑作用,制定和实施了《关于“一院八所”深化改革的指导意见》,完成“一院八所”评估。推进国家与部门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一批科技成果在奥运会、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等重大气象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级气象部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近50项,5个科研团队和32名科技人员受到国家奥运科技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和奥科委的表彰。秦大河院士荣获第53届国际气象组织奖。

继续深化国际气象科技合作。积极参与WMO、IPCC、地球观测组织(GEO)和台风委员会等国际组织的活动。成功实施了北京奥运天气预报示范/研究项目(B08FDP/RDP)。中国气象局分别与法国、美国、加拿大、芬兰等国家签订了双边气象科技合作会议纪要,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和欧洲气象卫星开发组织签署了未来合作纪要。接待了WMO主席和秘书长、智利、古巴、德国、印度等重要团组来访。气象科技交流与合作得到积极推进。

气象人才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高度重视高层次领军人才和一线专门人才队伍建设,制定了《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人才体系建设的意见》,了《中国气象局*年人才评估报告》,完成了奥运气象服务人才保障任务。组织推荐选拔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选、第三届西部优秀年轻人才,评选出17名第二批“全国百名首席预报员”,重视和加强培训工作,全年各级气象部门参加各类培训超过10万人次,学习型部门建设进一步加强。

基层气象工作得到强化。坚持把加强基层气象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重视和加强了对基层气象工作的领导。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气象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新疆气象事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措施,全年投入3亿多元用于684个基层台站综合改善,向基层台站赠送图书和期刊,为152个基层台站配备了业务服务用车。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得到加强,加大了、援疆和扶贫工作力度,陕西、江苏、广东等省气象部门建立了省内对口支援机制。及时组织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灾区气象台站恢复重建工作,全年安排灾后恢复重建资金7.6亿元。各级气象部门、职工向汶川地震灾区共捐助1520万元,灾区基层台站的正常工作生活秩序得到迅速恢复。

社会管理和科学管理取得新进展。依法强化各级气象部门社会管理职能。《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进入国务院法制办公开征求意见阶段,《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条例》已报请国务院审议。中国气象局修订并颁布了《气象行政许可实施办法》,了《气候可行性论证管理办法》。全年各地受理气象行政许可申请30余万件,作出行政许可决定29万余件,立案查处各类违法案件4000余件。出台了《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和《紫外线指数预报》等13项国家或行业气象标准。气象标准化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科学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的统筹集约,协调国家与地方气象事业的发展。加强了重大技术装备的统一购置和科学布局。成立了中国气象局发展研究中心,进一步强化战略研究、总体规划和系统设计。开展了部门预算公开试点,规范了项目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公务卡改革全面推行。各级科学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安全生产和维护稳定进一步强化,全部门责任事故率和量明显下降。

党的建设和文化建设取得新成就。中国气象局党组和各省(区、市)气象局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组织开展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大精神和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总结改革开放30年重大成就与基本经验为主题的调查研究,召开了中国气象局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制定了《中国气象局<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实施办法》,建立了93个气象部门局务公开示范点、35个廉政文化示范点。气象宣传工作在深度和广度上取得了新进展。

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推动气象事业科学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气象事业发展能够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努力探索并开辟了中国特色气象事业的发展道路,不懈探索和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不断推动中国特色气象事业向前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增强气象事业发展的活力;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不断强化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必须始终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提高气象现代化水平;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建设高素质的气象人才队伍;必须始终坚持依法发展,不断强化气象部门的社会管理职能;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加强气象部门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建设。

着力推动气象事业科学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气象部门的首要任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新形势下破解气象事业前进中的难题、推动中国特色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强化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大力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的必由之路。

第9篇:气象台和气象站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 地面气象测报;数据文件;审核技巧

中图分类号P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2-0100-02

0 引言

数据文件审核是地面气象观测人员综合能力的体现。随着气象设备的普及和气象工作的自动化进程不断的加快,不单使观测时效与数据的准确性得到很大复读的提高,还大大减少了观测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使观测数据的存储格式、内容以及数据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改观。

1 增强对测报数据文件审核的认识

随着我国地面自动气象测报业务全面的开展运行。其形成的文件与数据,在数量与数据上和原来人工进行观测的结果比较有所增加,其中较为突出的几个气象要素例如温度、压强、湿度、地温、风速和降水及风向等数据量都增加六倍左右;并且近年来对所观测到的数据记录有了不少的新规定;月报表观测出的数据文件的技术规定以及格式(A文件)与和以前我们所知道的月报表观测资料数据文件格式(D文件)相比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尤其是自动生成气象测报资料数据文件的软件,因为灵活的掌握它的操作和使用还需要一段时间,如若操作使用的方法不正确,将会导致生成的自动气象测报资料数据文件产生巨大变化。除此之外,地面自动气象测报业务形成的数据文将逐渐作为主流资料永久的保存,资料的完整性对于天气预报精准度的提高有很大作用,在对天气气候进行分析中也发挥了巨大作用,这就要求预审人员和审核人员,在进行审核的时一定按照中国气象局下达的各种文件相关的规定,一定要加大对数据文件的重视,特别是要对数据文件进行严格的检查和审核。

2 构成A文件主要内容

地面的19个要素原始数据共同组成了地面气象资料基本资料数据文件。文件是由文件体、文件尾部以及文件首部三个主要的部分构成。

地面的19个要素构成了文件体的基本框架,而且每个要素在文件体之中的排列顺序基本上是固定不变的,也就是说能够在自动观测项目索引的说明当中查到这些要素。每个要素在文件体中都是相对独立的,是由方式位加上指示码以及该要素在近一个月之内的原始数据组成的。文件的尾部,也就是文件的最后一项记录,在结束时用6个问号也就是'??????'来表示。文件首部主要包括11组资料数据,排列次序是经度、纬度、区站号、气压感应器所处高度、观测场所在拔海的高度、自动气象站的类型、年份、测站的类别、自动观测项目的索引、拔海高度、经度和纬度的参数以及风向标距离地面的高度。

3 数据文件审核技巧

3.1 A文件首部审核技巧

3.1.1自动观测项目索引

在指示台站十九个观测要素之中,每种要素不管是人工观测还是自动观测,或者不对要素进行观测,它都并不代表是文件体中要素指示码的方式位。只有在一个要素为自动观测要素的时候,为“1”;当一个要素为人工观测的时候,是“0”;在当台站无这个要素的观测任务的时候,则就应该记为“9”。比如说:指示台站无电线积冰、冻土以及云高等类型的观测任务时,这时候首部的自动观测索引就应该记录为“9”,并且在它的文件体中所对应的分别是“G=”、“H= 、“A=”,而并不是“G0=”、“H0=”、“A0=”。

3.1.2风向风速器距平台高度

如果传感器装于平台上面,那么首部的高度将在原有数值上增加500,如:风向风速传感器的高度为7.4米,平台的高度为 14.6米,所以风向风速传感器距平台高度就为574。如果风向风速传感器是安装在观测场内部的,那么第一部风向风速的高度就没有必要再加500。

3.2 审核A文件体的技巧

1)逐时自记12个小时降水量合计值和定时降水量有区别时,需要查看仪器运行的情况。A文件中无降水现象期间,那么对降水量进行处理就很有必要。比如:29日降雨从凌晨4点31分开始,而到了4点06分降水量达到0.2,这0.1的量需要在4~5时的降水量内记录,则A文件中4~5时降雨量必须扣除这0.1;

2)若极值在正点时间出现,且该日相应正点值和极值有区别时,必须依照规定把出现日极值的时间改成 01 ,此外还需备注在V文件之中。A文件规定降水上下浮动数据需要进行录入,在审核时一定要注意数据内容是否正确录入;

3)如果出现缺少某次温、压、湿的测量数据,需要运用内插法获取时,其露点水汽压和温度需运用反查的方法求出。某时次的露点温度值和用此时次自动观测的气温和湿敏电容值反查出的露点温度值差值超过0.3时,就需要注意对其中原因进行查找。如果缺测就记录下来、有疑误的地方就记录下当时的处理情况,此外更换仪器、人工干预以及样品鉴定等都需要备注在V文件中。另外对于台站沿革变动一定要依据相关规定记录到V文件中,还要向省台档案科上报;

4)还需要注意的是A文件中观测值记法与D文件记法稍有区别,审核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如冻土深度、降水以及雪深等观测值是微量时,在A文件就要记做“,,,,”;如果相对湿度达到100时,就要在A文件中记做“%%”;在日落到日出之间,各个时段日照时数在A文件需录入“NN”;当云量10时,在A文件需录入为“11”;对于数据缺测现象,在A文件中由规定位数的斜杠“/”表示等等。另外A文件中所有的观测值必须用定长位数据表示,若高位不足需补“0”,如果有小数,则需扩大10倍录入,没有小数点“.”的说法。Z文件属于自动观测原始性的数据文件,一定要进行保存。上报之前一定要认真检查它形成的日期,以免将在月末形成的Z文件上报。

4 关于文件审核的经验

在工作实践中灵活运用《《OSSMO-HY2002》《OSSMO-AH2002》两套进行地面测报的软件,要牢固掌握数据审核功能,在审核疑误单中,对每一个信息提示都要细心处理。这是由于地面测报软件的仍不完善,疑误单中的信息不一定是错的,必须根据每个项目之间的相关性和合理性以及相关的技术规定,进行逐一的排查。“UltraEdit-32”高级编辑软件的功能非常强大,如果把这个软件灵活运用到A文件的审核当中,就会取得很大的成效。例对A文件进行查找时某数据缺测时次的时候,运用这个软件的查找功能,就能非常快的查找到此数据的缺测次数。再如当我们修改A文件中的个别记录后,发现对其更改时错误的,可运用该软件的查找或是比较功能,就可以迅速查到并及时进行修改。建议新疆气象信息中心安装这个软件。

5 结论

面对地面气象测报工作的不断发展,自动气象观测系统的工作原理,组成结构、测报工作流程、形成的数据文件内容以及审核的重点和以前人工观测有很大区别,因此对在工作中探讨自动站数据文件的审核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