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化教育范文

电化教育精选(九篇)

电化教育

第1篇:电化教育范文

英文名称:China Educational Technology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国家教委电化教育委员会办公室;中央电化教育馆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6-9860

国内刊号:11-3792

邮发代号:2-107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0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第2篇:电化教育范文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做好党员电教工作

1、围绕党的十七大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为迎接党的十七大和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做好反映党建工作成就、反映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事迹、宣传辅导十七大精神音像教材的订阅和下发工作,指导基层党组织抓好播放收看工作,提高宣传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2、运用电视手段积极配合组织工作重点任务。以完成市委组织部下达的《岛城先锋》区市专刊和课件制作任务为重点,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点工作,结合全区实际,深入发掘党建工作中的闪光点,按照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细的要求,精心策划,组织创作宣传组织工作者先进事迹、展示组织工作成果、总结推广组织工作经验的党建人物片和工作片。

二、深入开展“一创双增”活动,增强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实效性

1、规范站点运转。按照《关于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规范化站点创建活动的意见》(四组〔**〕31号)制定的统一标准,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站点设备的管理、维护和使用制度,认真抓好管理员的选拔、考核和奖惩。严格落实设备的开机时间、节目预告的周期、站点开放活动的次数,以及对管理员和责任人的正负激励办法等考核标准,保证全区站点普遍达到“设备系统安全运转、管理员素质明显提高、教学活动有序开展”的目标,积极争创省级规范化站点。

2、加强管理员培训。按照分级组织、分层开展、灵活多样、注重实效的原则,加大对站点管理员的培训力度。积极推广应用《远程教育管理员培训系统》(JGSK培训系统),采取集中面授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办法,实现管理员培训经常化,使管理员的业务水平逐步达到上级的规定要求。

3、探索办好“社区党校”。根据各阶段党员干部教育工作的任务目标和上级的有关规定,制定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培训的规划和计划。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丰富的教育资源,有组织、有目标、有步骤、分层次地抓好对党员干部的日常教育培训,结合实际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基层党员日常教育规范化。围绕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运用远程教育网络,开展好党课教育、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等工作,逐步把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建成“社区党校”。

4、扎实开展学用活动。以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群众自身素质为目标,组织开展远程教育主题系列活动。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为群众提供个性化服务,不断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让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在学习中受教育、在活动中长才干、在运用中得实惠。加大宣传工作力度,特别注意发掘和培养一批通过远程教育受益的学用积极分子,通过远程教育课件和有关媒体进行广泛宣传,以达到典型引路、推动工作的目的。

三、加大督导力度,抓好工作落实

1、建立健全督查制度。建立远程教育工作抽查督查制度,对基层站点工作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抽查,开展月调研、季抽查、年考核,把抽查督查结果纳入年度基层党建考核,切实把远程教育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第3篇:电化教育范文

1.1应用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在课堂知识讲授时,能加强具体事物与抽象概念之间联系,使课堂生动、直观、接近于现实。例如,在原子结构、晶体构型等方面,往往这一部分知识在学习上较为抽象,既看不见又摸不着,理解也较为困难。因此,大部分学生只能死记硬背这些理论,根本不了解如何形成杂化轨道、晶体堆积、晶体缺陷等。作为大学生,一般都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而他们所缺乏的是如何在大脑中形成这样的抽象具体化过程。采用电化教育的手段就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在三维空间内,金属晶体、原子晶体等就能很直观地呈现出来。增加了知识进入学生头脑中的途径,并且还能加深学生对此类知识的记忆。

1.2应用于大型实验仪器的介绍一般学校的实验仪器并非引进的最新产品,而大学生的就业避免不了要接触这一方面。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可通过普通的蒸馏装置引申更为先进的旋转蒸发仪,并且还能更形象的了解目前这种仪器的最新产品及使用方法。通过色谱法的实验,可以介绍高效液相色谱的仪器,以及国内外生产的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对比。在做红外光谱实验时,不仅可以了解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的发展情况,还能对这些大型仪器的内部构造原理做更深入的了解。这些也正符合大学生真正想学习的一些书本上力所不及的东西,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知识。

1.3应用于化学实验课程在化学实验中仍然会存在一些不能开设的实验操作课程。如实验药品和实验仪器较贵的一些实验。例如电子透射显微镜使用,不仅一般的学校没有这种仪器,而且即使有电子透射显微镜,也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都能进行操作实验。还有要求较高操作技术的实验,以及危险的实验等等,这些问题在实施电化教育后都能得到较好的解决。并且在实验课前还可以吩咐每个同学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且对自己设计的实验进行模拟,得出最优的实验方案后再进行实验操作。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学生对照课本“照方抓药”的习惯,还可以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大胆创新,同时还能节约时间,防止实验药品的浪费。除了将电化教育引入这些方面,还能对实验课程的安全教育带来不错的效果。学生可以知道哪些不规范操作可能引发危险,以及当遇到危险时,应该如何进行紧急处理,防止事故的发生。

1.4应用于学生自学所谓术业有专攻,不同的高校老师对化学不同篇章的授课方式和见解各有所长,有了电化教育,学生不仅可以见识不同老师的讲课风格,还能选择自己所适应的讲课方式来学习。化学也是一门规律性极强的学科,在课后学生可以通过电教媒体自己去探究不同实验的不同点与类似处,进而使学生的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例如,碱金属中的钠与水反应和钠与乙醇反应的现象就有不同,但在本质上又具有一定的联系,进而又能回顾到碱土金属的性质,之后再对这些知识进行整理、总结,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1.5远程授课目前,许多学校已经开始引入远程视频授课。尤其是在国内化学界的有名人士,可以通过远程教学的方式向全国的各所学校进行学术讲座,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最新的科研成果,还能更深刻的了解什么是科研!通过这种电化教育的发展,不仅突出了现代教育的多元化和个性化,还解决了时间上的安排,节省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

2电化教育与传统教学的结合

电化教育需要借助现代教育媒体,但是多媒体并不等于电化教育,他们只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因此,在强调电化教育运用在化学教学的同时,仍然需要与传统教学相结合。虽然传统教学是单纯的说教方式,缺乏一定的直观性和生动趣味性,但是仍然具有适合现代教育的地方,在某些方面仍占有优势,具有可取之处。而电化教育是现代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延伸,虽然优点突出,但始终是一种教育形式,还需要我们进行正确的认识和应用。教师仍然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对学生授之以渔,而学生是教师教学的主体,要学会如何去学习!因此,电化教育并不能完全取代教师的作用,而传统教育所看重的学识好,素养高,教学方法得当的教师也需要借助于电化教育的先进方式。所以,要完美地将电化教育应用于化学,就需要循序渐进,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步伐,将电化教育与传统教学结合起来,吸收精华,去其糟粕,对电化教育不断优化。

3结语

第4篇:电化教育范文

[关键词]南国农;电化教育人学思想;人的全面发展;人与技术的关系

一引言

何谓入学?韩庆祥认为人学是“系统研究人的本质、存在和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论”,黄楠森在其主编的《入学辞典》将人学解释为“关于作为整体的人及其本质的科学”,陈志尚认为“入学是从整体上研究人之存在、人性和人的本质、人的活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生价值、目的、道路等基本原则的学问。”尽管对于入学的表述有所不同,但都揭示出其研究人之基本问题的本质。对待入学,我们“应站在作为一种世界观,作为一种体察、体认世界的视角的立场上去理解”。何谓教育人学?扈中平等认为“教育入学是在入学世界观的信念指导下,整体地把握与透视教育”,“教育入学所要做的工作,就是要以入学世界观为基点,对教育现象进行深刻而生动的描绘,使真实的人、大写的人凸显于教育中,并使这种教育入学世界观深入教育者的内心,成为他们的内隐的教育观念。”王啸认为,教育入学“是一个重大的文化和思想革命——入学——的产物,同时还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逻辑所致”,“是教育得以成立、得以存在的根本条件和合法依据。”电化教育入学是教育入学的下位概念,对电化教育入学界定时,除去考虑其在逻辑上继承教育入学的方法和品性外,还必须关注其独特的生境,以及该学科的性质与宗旨。基于此,我们认为电化教育入学是以入学世界观为指导,整体把握电化教育的学问,其在技术特质弥漫的生境中凸显出入的因素,关注入的全面发展。辨证处理人与技术的关系。电化教育入学为电化教育摆脱“技术至上”、“重物轻人”的物化倾向提供哲学方法,为电化教育保持教育性指明回归路径。

作为电化教育界老一辈的专家,南国农先生几乎亲历了我国电化教育发展的各个阶段,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化教育的诸多发展。南先生常年笔耕不辍,著作等身,其丰厚的电化教育学术思想是我国电化教育的思想瑰宝,“研究南先生的学术思想是我国电化教育学科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南先生八十大寿及九十大寿之际,不少学者对南先生的人生轨迹、人格魅力和学术思想都做了精辟的总结和梳理,这些研究对传承先生的电化教育思想、对促进电化教育学科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作为教育技术领域的无名小辈,在系统研读南先生论著及诸学者对南先生思想的多视角解读后,斗胆从一个新的视角——入学——且仅从该视角去重新品读先生的思想。南先生的电化教育入学思想散述于其等身的著作中,对先生入学思想采撷和整理的过程实质上是学习和提升的过程,而此过程也让笔者愈发感受到先生思想的博大精深以及自己的无知与浅薄,故文中对先生入学思想论述不当之处,恳请广大同仁不吝赐教。

二南国农电化教育人学思想

南国农先生是电化教育领域较早并持续关注“人”的学者,人学思想贯穿于其学术思想的方方面面,我们将从饱含入学意蕴的电化教育观、关注入的全面发展、科学处理人与技术的关系等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归纳梳理。

1饱含入学意蕴的电化教育观

电化教育观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对电化教育系统而理性的认识,体现在对电化教育的定义、性质、指导思想等最基本问题的认识上。南先生对电化教育基本问题的认识饱含入学意蕴。在上个世纪八十年初,有些人认为“电化教育主要研究的只是卫星电视和计算机”,对此南先生在《我们对电化教育知道多少》一文中开宗明义地将电化教育定位于教育而非电教媒体。他指出“电教姓‘教’不姓‘电’。因为,电化教育的对象是人,不是物。””’定义是对事物的本质反映,给事物所下的定义则反映了主体对客体本质的认识,南先生对电化教育的定义与其“电教姓‘教’”的思想一脉相承,在其主编的《电化教育学》中,他将电化教育定义为“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先生将教育最优化作为电化教育的根本目标,同时为了进一步澄清大家对电化教育的模糊认识,他对该定义又做如下补充:“电化教育必须遵循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不符合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的要求,也不能算是真正的电化教育”,“电化教育有两个构成,一是现代教育科学,即现代教学论和教育传播理论,另外一个是现代教育技术。”后来先生又将“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放在该定义的首句加以强调,并给出了电化教育届备受肯定的一个公式“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技术”。而定义中的“现代教育思想”,从80年代的现代教学论、教育传播理论,到90年代的现代教学观、现代师生观、现代人才观、学习时空观等四大教育观,再到21世纪的素质教育观、终身教育观、双主体教育观、创新教育观、情商教育观、四大支柱教育观等六大教育观都有体现。与时俱进是先生思想的重要特征,也是先生思想永葆青春的原因,而在其三十多年的变迁中,教育性一直是其电化教育思想的内核。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教育性的坚持,便是对“人”的坚持,这是其思想体系中入学意蕴的具体表征。而这种表征近年则更加直接与外露,如在探讨如何重构电化教育(信息化教育)新体系时,他指出“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以人为本、以和为贵、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为总原则。”先生电化教育思想的入学意蕴跃然纸上。

2持久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要促进人的发展,而且是全面发展。所谓“全面”,在马克思那里是指“体力和智力的总和”,恩格斯认为是“包括肉体活动和精神活动”,现代学者们则将其解读为“人的各方面的素质和潜能,既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几个方面,又包括个性、心理、性格、兴趣、意志、气质等非理性因素””“或“包括体、智、德、美、知、情、意等”。电化教育是教育的下位概念,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亦是电化教育的逻辑。南先生极其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他认为在电化教育的过程中,借助现代教育媒体除去要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外,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德育、价值观等素质的培养,而这种思想在其多篇论文中均有体现。南先生在《怎样上电化教学课》中指出,“电教课的准备环节要了解学生”,电教课的评定标准“一定要记住两点:第一点,不要忘记学生。……第二点,不要忘了能力和思维品德的培养。教学的任务有三,(1)传授知识(2)培养能力(3)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只记住(1)或(1)(2),没有(3)不能算是好的教学。””“在分析电教教材编写原则时,南先生首推教育性,并要求电教教材能“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的体力发展,……有益于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南先生在教材建设中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在教育电视节目’*和音像电子教材“建设中亦有体现。当谈到电化教育服务时,南先生指出“电教需要为多出人才而服务,而所谓的人才,标准是德、识、才、学兼备”“”,同时指出“电教如果在促进年轻一代全面发展的问题上,常常表现得软弱无力,如此下去,电教自身很难得到发展。…’”“大电教”是南先生电化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大电教”的提出帮助人们跳出“电教服务限定在学校教育这一单一系统”的认识局限,而就在“大电教”思想中亦包含着对人的关照。因为,在南先生看来,“大电教既管第一课堂,也管第二课堂,既重视认知因素,也重视非认知因素(兴趣、情感、意志、态度等),既重视知识的传授,也重视能力和情感的培养。”“而先生所构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理论体系,也“同时关注了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的协调发展”’”。南先生对待电教科研的态度亦渗透着全人发展的思想。他在90年代列举了电教科研需要关注的20个重点课题,其中就有两个与“人”有关:“电化教育过程中的学生和教师”和“电化教育与优化德育过程”“。另外南国农先生在评价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和行为主义时曾指出“建构主义在实现认知发展目标时有优势。而在实现情感发展目标和简单技术训练目标时,远不如人本主义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电化教育对人的培养上,南先生始终站在教育的立场,关注人的认知、情感、道德、价值观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使人在技术方向“单向度”延伸。

3倡导科学处理人与技术的关系

电化教育是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技术高度融合的产物,定位于教育,但从本体上讲,它又具有明显的技术属性,教育致力于人的发展,而技术却常常以其特有的方式异化着人的发展,作为二者融合的产物,电化教育必须直面如何处理教育(人)与技术的关系这一难题。南先生一直关注电化教育中技术与人的关系,这在南先生的电化教育定义体系中已有深刻反映。“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技术都不可或缺,且只有当二者都达到最大值时,电化教育才能发挥最大功效。“潜件”是南先生电化教育思想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南先生在《面向21世纪的中国电化教育》一文中指出,走向21世纪的我国电化教育,关键问题是如何提高“三件”即硬件、软件和潜件的建设,其中潜件主要是指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同时,潜件的内涵也在与时俱进着,到了信息化教育阶段,潜件已经变为“网络环境下学与教理论和方法”,而在教育信息化的语境中,潜件则成了“信息技术理论、方法”。在南先生这里,潜件主要指向教育理论和方法,并没有开宗明义地指向入学,但它较早地跳出硬件、软件的二元思维,将电化教育的建设创造性的引向“第三件”,并将教育理论和方法提升到和硬件、软件同等重要的地位,为电化教育实践中处理人与技术的关系提供思想指南,在技术强势的生境中凸显着人文关怀。南先生除去自己科学地对待人与技术的关系,还积极倡导其他电教人共同面对这一问题。如南先生曾指出“电和教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重与轻的关系、软与硬的问题、中与外的关系问题”是当前电教要关注的几个重要关系。这一点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电化教育的发展》中又得到了重申,他认为成功的电教需要处理好两个关系,首先便是“人一机关系”,“办电教必须使用设备,但电教姓教,以人为本,机是为人所用,为人服务的。电化教育追求的不是教育机械化,而是教育的最优化。”南先生在华南师范大学电教系成立20周年纪念会上讲话时曾明确指出华师电教要“多关注现代科技与人文的融合”。在人与技术的博弈中,南先生并没有厚此薄彼,更没有非此即彼,而是以一种睿智的态度引领着二者走向融合。

三几点启示

自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电化教育恢复重建至今的这段时间,是南先生电化教育思想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时期。而在探寻先生三十多年思想发展脉络的过程中,我们清晰地看到对人的关照这条线索贯穿始终,沿着这条线索进行梳理,便勾勒出南先生电化教育人学思想的框架。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间。南先生的入学思想在电化教育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我们亦有理由相信,在我国教育技术当今和未来的发展中,它仍将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是,它需要教育技术人在入学维度上有所作为。对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技术观

教育技术观是指主体对教育技术的根本认识,它是一切教育技术实践的出发点。虽然南先生较早并持续的关注“人”,但遗憾的是,教育技术领域对物或技术的偏爱仍远远大于对“人”的青睐,是以造成了“技术至上”、“重电轻教”、“见物不见人”等诸多偏离入学的现象,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消除上述偏离现象,必须从认识上入手,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技术观,用教育的理念去指引我们的教育技术思维,用人学的思想去匡正我们对教育技术的认识。正本清源,纲举目张,为教育技术的健康发展提供认识上的保障。

2努力探寻认识指导实践的路径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技术观后,我们会形成一些饱含入学意蕴的认识、思想、原则等,但这些认识、思想、原则仍属于意识形态,它与具体的教育技术实践仍有很远的距离。而意识形态只有落实到微观实践中才能彰显其自身价值,因此,如何把人学指导下产生的各种理念、思想作用于教育技术实践将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当然,寻找二者之间的合理路径绝非易事,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在教育技术研究中加强一些新的质性研究方法的应用

第5篇:电化教育范文

党员电化教育是新形势下对党员教育的一种先进有效的手段,是党员教育形式的发展和创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新的历史时期,农村党员电化教育如何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在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已成为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按照县委组织部的要求,我们集中力量,利用一周时间,对全乡党员电化教育工作进行了调查研究,对党员电化教育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并根据实际探索出了加强党员电化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当前党员电化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黄章乡位于**县城北30公里处,全乡共有24个村民委员会,39个村民小组,有24个农村党支部,其中10个党建综合示范村,有党员609人,其中农村党员522人。黄章乡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信息相对闭塞,党员电化教育起步较晚。近年来,在县委组织部的全力支持和乡党委的高度重视下,全乡农村党员电化教育设备从无到有,阵地建设由差到好,电教活动由少到多,由弱到强,由小范围到大范围。目前全乡23个村已基本配备了电教设备,全乡用于党员电化教育工作的电视机17台,VCD23台,电脑2台,为电教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党员受教育面达90%以上,乡村两级电教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固定播放主要是在村两委会、党员会及村民大会上进行,巡回播放主要是通过数字电影下乡、分片讨论及培训会,送电教片去行动不便党员和老党员家中播放。重要农时季节果树管理培训大会上播出,通过灵活多样的播放收看形式,深受广大党员所喜爱和接受,电教效果明显,已成为丰富广大党员组织生活,开拓党员视野,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能力和信心的重要手段。

尽管我乡党员电化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不同程度影响着电教工作的正常开展,具体表现为:

1、村级电教工作进展不平衡。一些村级党组织对党员电教工作重视不够,认为党员电化教育只是党建工作中的一个具体而细小的环节,可有可无,对党员电化教育工作很少或不予研究、部署,以至于投入不足,设备短缺,网络不健全,管理工作跟不上,电教工作迈不开步子。

2、党员电化教育片源得不到保证。一是片源渠道窄,数量少。目前,党员电化教育的供片渠道主要以《陕西党员电教》为主,虽然省、市每年花费不少财力和精力录制下发大量教材,但这些教材下发到乡镇,数量就显得微不足道,如果再分发到村,数量更是寥寥无几,村上开展组织活动,进行电化教育,常常是“无米之炊”。二是电教片涵盖面窄,形式单调。反映先进事迹的多,介绍现代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的少;题材上针对性较差,时过境迁的多,切合党员思想实际,指导群众致富的少。

3、村级电教网点建设推进难度较大。由于党员电教网点建设的投入相对较大,而农村集体经济相对较为薄弱,建设村级电教网点,推进速度慢,标准化程度不高,大部分村的电教网点建设资金来源得靠上级补贴和包村单位给予。

4、部分村级党组织活动阵地不能适应电化教育的基本要求。表现在一些村级党组织活动阵地规范化程度不高,配套设施跟不上,安全防护设施差,普及电教后,电教设备无处存放,只能存放在村干部家中,这样一来,影响了电化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适应不了电化教育的基本要求。

5、播放收看工作落不到实处。一是有些村级党组织对党员电化教育的认识有偏差,未将电化教育列入农村党组织活动的重要内容,而是作为农村党组织活动会前等待与参会人员的一种闲暇“消遣”。二是个别村级党组织对电教播放工作缺乏计划和安排,不能针对当前的学习重点和中心工作安排播放。三是电教工作人员素质不高,大都由村两委会成员兼任,由于班子调整等原因,一些村的播放员也随之发生变动,容易出现工作“断档”现象。四是电教播放不能保持经常化。农闲时基本能坚持,农忙时就停止播放,使广大群众不能及时学到所需知识。

二、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

党员电化教育工作存在的这些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认识不到位。对党员电化教育缺乏长远规划,也没有摆上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的重要议事日程,一些村主要负责人片面地理解“全党集中精力抓经济建设”,把经济建设看成是必须做好的“硬指标”,把党员电教工作看成是可抓可不抓的“软指标”,成了“上面抓得凶,下面放得松”,有些同志甚至认为这是务虚工作。另外对党员电化教育人、财、物的投入缺乏力度,发展缺乏后劲。

二是能力和水平不高。这几年农村党员电化教育数量规模发展较快,但工作能力和水平提高较慢,没有与农村党组织和党员思想文化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步增长。

三是同实际结合得不紧。目前村级党组织开展党员电化教育不能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上面发什么播什么,有什么播什么;播放前不提要求,不做引导;播放后不交流,不讨论,甚至以电教替代日常教育,没有将党员电教同日常其他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影响了党员电教工作的效果。

四是扩展服务领域不够。在新的历史时期,新事物、新知识、新思想不断涌现,电教片的内容和题材面比较窄,跟不上时展的需要,技术装备跟不上电子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注重了电教的教育功能,没有注重开发宣传功能,使得党员电教服务能力与党员电教这一先进手段应有的地位和作用不相符合。

三、加强农村党员电化教育工作的对策

1、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党员电教工作的重要性。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新任务对农村党员教育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就迫切要求各基层党组织用现代化的手段加强对党员的教育,而党员电化教育正是承担这一教育任务的有效载体。尤其是在农村,党员电化教育已成为密切联系群众、推动群众学科技奔小康建和谐的重要手段,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要进一步增强做好党员电化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紧紧围绕这一要求,真正将党员电化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2、大力推进村级党员电教网点建设。普及健全村级党员电教网点,是抓好农村党员电化教育的前提和基础。针对我乡农村经济基础普遍薄弱的实际,借助全县开展的农村基层组织阵地建设的有利时机,想方设法多方争取资金,利用各方面力量,共同协助抓好村级党员电教网点建设。同时,对已建成的电教网点,要注意抓好电教播放硬件的充实完善,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需要。

3、努力提高农村党员电化教育规范化水平。一是农村党员电化教育要紧紧以党组织活动阵地规范化为依托。农村党员电教网点建设要同阵地规范化建设紧密结合,将阵地建设纳入电化教育规范化建设的工作范畴。二是抓好农村党员电化教育队伍建设,挑选那些政治素质过硬,有较高文化程度,具有一定设备操作基础并热心为群众服务的党员或干部担任电教管理人员,明确职责,并严格按照职责要求管理电教工作。三是规范动作,乡、村要从实际出发,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党员需要,有针对性地制订工作意见和播放计划,实现中、长、短期播放计划的有机结合,各种教育内容的合理搭配,使党员电教工作始终紧扣党建和经济建设中心,紧扣党员思想脉搏。四是规范播放工作程序,电教管理人员要坚持播放前针对党员思想实际提出目标要求,播放中进行必要的辅导提示,播放后认真组织讨论,并做好播放收看和讨论记录,及时反馈有关情况,进一步深化教育效果。五是制定科学、合理、实用的规章制度,夯实目标责任,确保党员电化教育工作健康运行。

4、引进播放符合农村党员实际的电教片。一是拓宽电教片供应渠道,在坚持主渠道供片的同时,加强同宣传、纪检、司法、农业、科技等部门的联系,引进针对性强的电教教材,同时结合实际,根据农时季节所需技术知识及切合农村实际的法律法规知识,自制电教播放片下发到村组。二是拓宽党员电教片的内容,在坚持对党员进行党性教育的同时,党员电化教育还必须与当前的工作结合,与当前形势政策教育相结合,与民主法制建设相结合,与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相结合,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以适应农村党员教育工作的要求。

第6篇:电化教育范文

论文摘 要:随着目前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中职教育对电化教育也产生了必然的需求。经验表明,电化教育不但可以提高中职教育的教学质量,改善课堂环境,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够有效改进教学方法。通过采用电化教育方法,中职学校的课堂教学改善效果明显。另外,中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其中电化教育是重要的一环。因此,中职教育电化教育必须适应新的发展形势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达到促进中职教育整体发展的要求。本文简要叙述了中职教育电化教育的现状,分析了电化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并对电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一、中职教育电化教育的现状

在目前的中职教育中,为了满足课程需要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开展了电化教育。但是由于中职学校的基础设施和重视程度不一样,中职教育的电化教育开展的并不充分,主要现状为:

1.多数中职学校都已经认识到电化教育的重要性,都开展了电化教育。出于中职学校自身的发展需要,以及电化教育的重要促进作用,目前多数中职学校都开展了电化教育。虽然电化教育的开展程度不同,但是电化教育的积极作用和重要性已经被多数中职学校所认识到。

2.电化教育已经为中职学校带来了积极的作用和影响。通过开展电化教育,中职学校的教学获得了最直接的影响和提升。电化教育的开展,使中职学校丰富了现有的教学手段,改变了过去单一的教学模式。通过开展电化教育,中职学校的教学工作取得了新的提高和进展。

3.中职学校的电化教育促进了中职教育整体质量的提高,改善了教学方法。中职学校的电化教育对中职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影响很大,通过开展电化教育,中职学校的教育质量得到很大提高。此外,电化教育也改善了现有的教学方法,促进了教学方法的创新,改变了过去的单一的教学模式。

二、中职教育电化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中职学校与其他学校不同,开展电化教育成为了提升教育质量和教学品质的必然手段,无论是从实际应用的角度还是从教育改革的角度来看,开展电化教育都是很有必要的。从目前的状况来看,中职学校普遍开展了电化教育,虽然也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效果,但是为了中职学校能够健康快速的发展,对电化教育进行改革就成为了必要的选择。中职学校的电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方面:

1.为了中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必须对电化教育进行改革。电化教育对中职教育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已经成为了中职教育快速发展的一个基本动力,因此,中职教育要想健康发展,改革电化教育成为了必然选择。

2.为了深化电化教育取得的成果,必须对电化教育进行改革。当前中职学校开展的电化教育已经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对中职教育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但是要想适应中职教育的新形势,就要不断的探索,改革现有的电化教育模式,使其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3.改革电化教育,有助于提升中职教育的教学品质。考虑到电化教育的积极促进作用,对电化教育进行改革成为了我们必然的选择。实践证明,改革电化教育,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电化教育的作用,对提升中职教育的教学品质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中职教育电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目前的多数中职学校开展电化教育情况的了解,中职学校电化教育在开展实施和改革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进行妥善解决,将会影响电化教育在中职教育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中职教育电化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中职学校的电化教育没有适应新的发展形势,缺乏创新。目前多数中职学校为了达到自身发展的要求,都不同程度的开展了电化教育,但是在开展的过程中存在突出问题是:没有分析学校电化教育面临的形势,在电化教育开展的时候,缺乏创新意识,无论是理念还是手段都比较陈旧。

2.中职教育的电化教育理念陈旧,需要及时更新。中职教育的电化教育理念陈旧成为了目前电化教育开展中的大问题。从理论上来说,电化教育理念是指导电化教育开展的理论基础,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理念陈旧,直接导致电化教育开展效果不理想,因此,陈旧的理念需要及时更新。

3.中职教育的电化教育没有引起学校足够的重视。虽然目前许多中职学校都不同程度的开展了电化教育,但是通过对这些学校的了解,有一些学校存在着应付的情况,只是象征性的开展,并没有真抓实干,并没有深入下去,学校也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中职教育电化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针对中职教育电化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措施予以彻底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化教育取得积极地效果。对于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解决:

1.对目前中职学校的电化教育进行全面改革和创新。当前中职学校的电化教育要想取得积极效果和成绩,就必须进行全面的改革和创新,这不但是电化教育自身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中职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

2.对中职教育的电化教育的理念进行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是指导教育的基础,对于中职教育的电化教育理念陈旧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对理念进行及时更新,用先进的理念作为指导,使电化教育快速发展。

3.中职学校要明确电化教育的作用,要对电化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当前的电化教育对中职教育的促进作用有目共睹,因此中职学校要明确电化教育的重要作用,必须对电化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使电化教育能够在中职学校中得到广泛的开展。

参考文献

第7篇:电化教育范文

2.党员电化教育工作制度

3.党员电化教育播放员工作职责

4.党员电教设备使用管理规定

5.党员电化教育组织情况

党员电化教育的主要任务

一、根据党员教育的任务和目标,配合其它教育形式,利用电化教育手段,对党员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教育,提高党员的理论水平和思想素养。

二、对党员进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教育,提高党员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三、对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使党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四、宣传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模范事迹,使党员学有榜样,增强党性观念,提高党在群众中的威信。

五、传播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知识,帮助党员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党员电化教育工作制度

1、明确指导思想。党员电化教育必须坚持为宣传、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服务,为提高党员的素质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服务。

2、认真制订计划。根据党的建设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围绕党员教育的总体

安排,认真制订电教工作计划,保证及时、有效地组织党员收看电教片。

3、严格工作纪律。要建立电教片播放收看记录簿,实行专人负责,认真把好播放、收看的各个环节。播放前要事先通知,集中播放时要严格点名,播放中要保持场内安静,播放后要组织讨论,确保教育取得实效。播放、收看和讨论情况,要及时向党委电教领导小组反馈。

4、加强工作领导。乡镇党委要成立电教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播放收看工作的组织指导,按计划组织好片源,负责审定把关,确保党员电化教育正常进行。各播放站(点)要相应成立电教工作小组,明确一名专(兼)职播放员,具体负责电化教育的落实。

党员电化教育播放员工作职责

一、电化教育播放员在电教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播放员必须热爱本职,努力学习,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二、根据播放计划,认真组织播放和收看,提高党员收看率。播放过程要抓好播放前通知、播放中维持秩序、播放后组织讨论三个环节。注重实际,讲求播放收看的教育效果。

三、做好信息的收集、反馈工作,点好名,填写好《党员电化教育工作手册》。

四、管好电教设备。要定期维护、保养。做到“五防”:即防盗、防震、

防潮、防火、防尘。“三不准”:即不准转借、出租,不准用于营业,不准播放不健康的片子。

党员电教设备使用管理规定

一、建立设备、器材登记制度,各种设备、器材均按名称、型号、数量、价格、启用时间等入帐。电教工作人员因工作调动,要认真办理好移交手续。

二、电教设备必须专人负责,不得随意外借,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严禁播放和翻录黄色、及不健康的录像,如有违反,要追究当事者和播放点领导的责任。

第8篇:电化教育范文

一、党员电化教育制片、供片和播放工作的基本要求

党员电化教育制片、供片和播放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明确职责,加强协作,多出精品,落实播放。

明确职责,就是明确各级电教机构在制片、供片和播放方面的工作职责,严格管理制度,理顺工作关系,确立工作规范,使党员电化教育的每个环节有秩序地运行。

加强协作,就是树立全局观念,加强各级电教部门的协作,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及时制作重点电教片,保证供片渠道的畅通。

多出精品,就是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努力提高电教片的质量,制作一批具有时代特色、针对性强、党员喜闻乐见的电教片。

落实播放,就是各级电教机构都要把播放收看作为工作重点,加强计划性,结合实际搞好分类指导,使党员真正受到教育,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二、进一步明确党员电教机构在制片、供片和播放工作中的职责

中央组织部根据党员教育的总体要求,提出党员电化教育大纲和年度制片规划,对各省(区、市)电教机构的制片计划进行协调,组织制作和提供全国通用党员教育录像教材,审查在全国范围内交流的党员电教片,指导各地搞好播放工作。

省一级党员电教机构,根据全国党员电化教育大纲和制片规划,制定本省(区、市)的党员电化教育工作计划,组织制作全省通用党员教育录像教材,搞好全国和全省通用教材的复制、发行;审查全省范围内交流的党员电教片,指导各地(市)播好播放收看工作。各省(区、市)的年度制片计划要报中央组织部组织局电教中心备案。

地(市)一级党员电教机构,根据省(区、市)党员电化教育工作计划和要求,制订本地(市)的电化教育工作计划,组织制作有地方特色的党员教育录像教材,做好全国、全省和地方特色教材的供片工作,提出播放、收看工作的具体实施办法,认真加以落实。

县一级党员电教机构,要落实全国、全省通用教材和地方特色教材的征订、发行工作,重点是检查基层党组织的播放收看工作,并注意收集和反馈信息。有条件的也可制作适合本地情况的党员电教片。

三、精心制作高质量的党员教育录像教材

1、制作党员教育录像教材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政治立场,鲜明的政治观点。努力宣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基本知识。

2、制作党员教育录像教材选材要严,标准要高,制作要精,经费要省。力求达到较高的思想性、艺术性和技术水准的统一。

3、制作党员教育录像教材要及时回答党员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增强针对性、时效性、实用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4、制作党员教育录像教材,要以政论片、重大典型专题片为主,也可根据需要制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的农村实用科技知识的电教片以及党建工作业务片。

为了制作出质量较高的党员教育录像教材,中央组织部将指定部分有较强制片能力的省(区、市)委组织部电教中心作为制片基地,承担全国重大题材电教片的制作任务。中央组织部组织局负责加强指导和协调。

四、量力而行地办好电视台党建专栏节目

为扩大党员教育覆盖面,增强党建工作的宣传力度,各地可在电视台开办党建专栏节目。党建专栏节目的对象,主要是广大党员和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节目应贯彻中央有关党建工作的批示精神,宣传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基层党组织的事迹,回答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关心的党建方面的有关问题。各级组织部门应与电视台密切合作,采取多种形式把党建专栏节目办好。

开办党建专栏节目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不准向专栏节目中宣传、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索要或变相索要费用。

五、逐步实行“以省级复制为主”的供片体制

各地要逐步实行“以省级复制为主”的供片体制,即:由省级电教机构根据党员教育的总休要求,按计划定期编辑复制教材,统一征订到基层党组织。实行这种办法,要注意以下问题;

1、编辑复制全省通用教材要保证质量。对全国通用教材,各省(区、市)要完整、及时地复制提供给基层党组织。

2、供片主要渠道是内部交流,应尊重制作版权,不得擅自复制出售。

3、党员电化教育不得以盈利为目的,录像教材可适当收取成本费,实行优质低价。要给基层党组织选择录像教材留有余地,对电教片的订数不能提强制性要求,对贫困地区价格要适当照顾,有的可免费。

4、基层党组织要积极做好全国、全省通用教材的订购工作,满足播放收看的需求。

六、切实加强党员电化教育播放网点的建设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开展电教工作的水平不一,网点建设要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

省、地、县、乡四级电教网络已基本形成的,播放网点建设应逐步向村级发展。还没有形成四级网络的,应抓紧乡镇电教网点的建设。

要加强城市党员电教工作力度,进一步推动机关、街道、学校、企业、事业单位的播放网点建设工作。

网点建设要本着勤俭、实用的精神,从现有条件出发,同乡镇党校、业务党校、党员活动室等结合起来,一室多用,尽量减轻基层负担。

七、努力抓好播放收看工作的落实

播放点设在村或车间、居委会、学校等党支部的,一般由专职或兼职基层电教员每月播放一次;播放点设在乡(镇)或街道办事处等基层党委的,由基层电教员携带设备巡回到各点播放,逐步做到每1-2个月播放一次;利用电视台、有线电视台或电视差转台开办党建专栏节目或播放党员教育录像教材的,要事先发出通知,组织党员按时收看。

基层党组织播放的党员教育录像教材,要以上级组织部门提供的为主,从其他途径引进的录像制品,须经党组织负责人批准后,方可组织播放。

要把党员电教片播放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定期检查和总结。基层党组织要建立健全播放收看工作管理制度,做好播放收看的具体组织工作。做到播前有提示,播后有讨论,情况能定期反馈。

加强基层电教员队伍的建设。要挑选政治素质较好,热爱电教工作,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同志担任基层电教员。要注意创造条件,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水平,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使他们能够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

八、积极筹措和严格管理党员电化教育经费

第9篇:电化教育范文

“电化教育”这个名词是我国独有的。它产生于1930年,源于国外的视听教育,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当时因为将一些从国外引进的幻灯、电影、广播等“现代化”设备用于教育活动中效果很好,因这些设备都要用电,而当时“电”表示了先进、现代化,所以一些教育机构提出了用“电化教育”一词。随后,便很快出现了用“电化教育”定名的刊物、培训班和场地名等。“电化教育”一词就这样开始沿用至今,并广为人知。随着社会和教育的不断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用于教育领域的“现代化”设备越来越多,越来越先进,如电视录像、VCD机、语言实验室、卫星电视系统、双向闭路电视教学系统、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学系统、Internet互联网系统等。

几十年来,我国教育技术界对“电化教育”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提出过多种定义,1985年5电化教育学6对电教的定义为:“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就是电化教育。13年后,国家教委组织和领导的“高等师范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材委员会”根据90年代卫星电视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全国电化教育实践的新情况,全面修订了5电化教育学6,于1998年4月推出了5电化教育学6(第二版),提出电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活动,以实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显然,要实现教育的最优化,必须要用现代教育理论对教育资源、教育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进行探讨和实践。因为它强调的是运用现代教育媒体,所以,电化教育实际就是现代教育技术。下面笔者试就“电化教育”与“教育技术”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对学校教育教学的作用,谈一些粗浅的见解。

我国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受到国外视听教学的影响开始“利用幻灯、扩音、电影,进行教学、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当时采用“电化教育”这一名词,一直沿用至今。其内含则不断扩展,逐步吸收了教育技术的有关概念和思想。50年代,其含义扩展到“利用各种现代化媒体等进行教学、教育”。80年代,对电化教育的认识扩展到“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不只侧重于对现代电子媒体的应用,强调多种教学媒体恰当结合,以取得最优的教育效果为目的。近年来,随着电化教育理论的发展、电化教育实践的深入,电化教育的内容、范围在不断的丰富与扩大,人们对电化教育的理解,也在不断地深化。目前的认识趋向于:电化教育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系统地安排、设计、运用各种教育媒体,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

教育技术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通过一系列有目的的行为来达到预定的目标。从口耳相传,到班级授课,教育技术一直伴随着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媒体的发展、教学理论的形成而不断的丰富和完善,只是没有分离出来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还没有形成自身完整的理论体系。伴随着这些物理的、电子的物化技术的发展以及在教育领域的成功应用,人们开始使用“教育技术”这个概念,并展开了相应的研究。这期间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教育技术是用于强调媒体制作、开发和利用以及对新传播工具的开发利用”这一阶段被称为教育技术的硬件阶段,重点强调的是媒体技术。各种视听媒体应用到教学及训练领域,如广播、电影电视、电子计算机以及卫星电视等,这些媒体在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讲,媒体技术是教育技术发展的重要阶段,它使教育技术从教学形式、方法中分离出来。

实际上,“教育”和“技术”都有其特定的含义。所以教育技术的概念与广义的“教育”和“技术”概念紧密相连,对它们的解释,也因国家和时代的不同而不同。我国新编5辞海6对-技术”的解释为“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广义地讲,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即技术包括有形和无形的技术。由此,教育技术可解释为“根据教育经验和教育理论而发展成的各种教育方法和技能,广义讲也包括各种教育媒体和与教育有关的其他物质设备以及教育的过程、教育媒体的使用方法和技能。”教育媒体和教育方法都是随科技的发展而发展的,所以教育媒体有传统教育媒体(如粉笔、黑板、书本)和近代教育媒体(如挂图、标本、模型和一些教学仪器如示波器等)以及现代教育媒体(如幻灯机、投影器、录音机、录像机、计算机、语言实验室、多媒体教室、闭路电视系统、In-ternet网络系统等)。同样,教育技术也有传统教育技术、近代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传统教育技术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只应用传统教育媒体的教育技术;近代教育技术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应用了近代教育媒体的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则是在教育过程中应用现代教育媒体的教育技术。由于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大量现代教育载体手段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整体设计、实施和评价,能实现教育的最优化,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了条件。因而,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大大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有利于提高师资水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地位,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是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教师利用远程卫星电视教育或网上学校进行不脱产进修,就近学习外地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2.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首先,现代教育技术,能给学生以新奇的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的积极性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动力,注意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学习目的是学生学习的间接动机。只有明确了学习目的和意义,才能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积极主动地学习。教育内容和手段的新颖性、多样性和趣味性,是激发学生习动机的重要条件,还能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人机交互,立即反馈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是任何其他媒体所不能比拟的。多媒体计算机进一步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样一种交互方式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其次,现代教育技术提供的多媒体信息具有丰富的感性材料,以利学生的感知。因为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是从感性到理性、到抽象。而教学过程中,学好要学的是书本知识,一般需要感性知识作基础。再其次,现代教育技术的高科技手段,容易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点,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巩固。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因它不是单一的刺激,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实验心理学家特瑞赤拉的两个著名心理实验表明:(1)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计算机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到,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2)人们对知识的记忆能力,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而多媒体计算机应用于教学过程,学生的手、脑、眼、耳并用,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好知识,而且必须具备运用知识和获取知识的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能力是在实践中培养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可使学生容易获得关于某种技能训练的练习方法、实际动作的清晰表象和训练的反馈信息,提高动作技能的训练效果。多媒体计算机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认知工具实现最理想的学习环境,是近年来计算机在教育领域作为工具应用的一大发展。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强调刺激)反应,并把学习者看作是对外部刺激作出被动反应,即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已经让位给强调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并把学习者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西方逐渐流行。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所具有的多种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即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可以作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理想认知工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所以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Internet网络、VBI数据传输技术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正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Internet是全球的信息高速公路,通过它可实现世界知识的共享,学生不仅可以获取知识,还可在网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从而锻炼了获取知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