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化教育研究范文

电化教育研究精选(九篇)

电化教育研究

第1篇:电化教育研究范文

关键词 电化教育 文化功能 教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早期电化教育从通俗教育领域诞生,其实践的主要方式——教育电影,代表着那个时代先进的通俗文化。电化教育正是作为一种通俗文化,在广泛的社会教育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逐渐成为促进20世纪初期的中国社会文化变革中的重要因素。随着对中国早期电化教育历史的深入研究,电化教育具有的独特文化功能逐渐显现。电化教育或教育技术作为教育文化发展的推动力量,促进了文化生产方式和媒体技术应用的双重变革。

1 文化教育的现代方式——电化教育

电影教育和教育电影是中国电化教育早期的实践形态,其最初目的是开展社会文化教育。电影直观、生动,集纪实性、艺术性和教育性于一体,代表着继语言、文字、印刷术后的第四次文化传媒革命。电影作为一种全新而时尚的传媒形式,丰富了通俗文化生活,扩展了人们的见识,也改变了文化教育的方式和教育思维的方式。20世纪初半封建半殖民的特殊历史环境中,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抵制殖民文化糟粕,宣扬民主、科学和文明,培养中华民族自信、自立、自强的思想情感,电影被视为教育之利器。1918年商务印书馆成立活动影戏部,摄制教育电影,目的是“借以抵制外来有伤风化之品,冀为通俗教育之助,一面运售外国,表彰吾国文化,稍减外人轻视之心,兼动华侨内向之情”。①1919年后的新教育改革中,各界人士打着“民主和科学”的旗号,实施平民教育、平民识字教育、乡村教育,旨在达成文化和知识的改革,为政治和社会改革打好基础。电影等直观手段的教育受到重视,蔡元培先生认为电影是唤起民众之利器,也是教育之有力工具。在蔡元培先生推动下,1932年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成立,该会以“利用电影辅助教育,宣扬文化,并协助电影事业发展”为宗旨,教育电影的取材标准是:发扬民众精神、鼓励生产建设、灌输科学知识、发扬革命精神、建立国民道德。②当时中国被认为存在五大患:穷、弱、愚、私、乱。教育电影可以有效针对五患,指导民众救贫致富、去弱图强之路,在金陵大学孙明经等人的教育电影中,工业建设以治贫,体育锻炼以治弱,普及教育以治愚,民主建设以治私,体现电影教育服务民众教育、服务社会文化的思想。

2 文化生产方式与媒体技术应用的双重变奏——电化教育的生动实践

顾明远先生认为文化是指人类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包括人类的活动方式(动态的)和活动所取得成果(静态的)两个方面。③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是人类自身再生产活动的结果,包括人与人在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生产文化和精神文化,是人类生存生活的理念和方式。不同的文化生产力水平决定不同形态的社会文化,也使文化生活方式存在很大差异。其中文化生产方式是文化生产力水平的决定性因素。④语言、文字、印刷术、影视媒体被认为是深刻促进人类文化生产方式变革的四种媒体技术,它们改变了人类保存、传播和创造文化的根本思想和方式。在文字产生之前,人类通过口头语言、体态语言或直接经验进行交流,受到时间和空间局限,文明发展缓慢。人们根据观察和经验,创造文字或符号来指称事物,用语言描述事物的属性及变化特征,阐述事物发展的规律,语言中的字、音、词、义以及丰富多变的语法结构,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符号化的客观尺度,表达了人类经验的全部范围,能够书写的文字更是促进了跨越时空的文化交流、保存与发展。印刷术尤其是活字印刷术诞生后,突破了文字书写速度慢、效率低的障碍,人类文化得以更好、更快、更广泛地传播。摄影术、电影诞生后,人类文化不再仅仅是被抽象地保存与传播,更能直观、生动地再现现实,使人类的认识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扩展了认识的眼界,更改变了认识的角度。电影不仅能有效地保存文化、传播文化,还能生动地辅助文化教育,提高文化教育的效能。如孙明经先生在《中国中的一个小实验中》所述,“有了文字,人类不必再结绳记事,获得了记录的自由。有了现代的影音工具……人类可以不必再受文字的限制,获得进一步的记录自由与传播自由。高度发展的现代文化,才得留真历久,深入广传,拓破语言文字的隔膜,超出时间空间的限制。”⑤

文化生产方式与媒体技术相互推进的中介是文化教育,是文化教育的需要促成文化教育中变革因素即媒体技术的理论与实践。文化生产方式与媒体技术的发展呈双重变奏的方式,文化与技术相互交织、相互促进,向更高层次发展。通俗文化教育是电化教育最早实践领域,现代传媒的特点使电影教育在教育领域独领,成为生动体现文化传承与文化创造功能的先进教育方式,引领文化领域的深刻变革。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当人们将目光集中投向引发文化变革的媒体技术时,对电影的研究热情高涨,形成独特的技术研究领域——教育电影。随着教育电影的推广普及,电化教育完整理论和实践领域最终形成,当文化生产方式发生转型,人们的文化观念和文化生活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新时代宣告诞生。电化教育的生动实践就体现在这种文化与技术的双重变奏上。

3 新教育的理想——电化教育在其文化功能中升华

中国电化教育是以现代媒体为条件,开展广泛的新教育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促成现代文化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体现了民主主义教育思想,也寄托着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理想追求。电化教育在其文化功能中得到升华。

民主主义教育极力批判教育与生活脱节、学校与社会脱节的不合理,认为儿童应该通过具体的活动,不断思考并取得进步。成长是一个逐步习得、富有意义的思想过程,学校要为这个过程负责,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控制他们成长的过程。为了使儿童成长过程与社会发生联系,课程应建立在相关社会作业的基础上。为了使教学同生活、活动、经验发生联系,直观手段的教学受到重视。电影、幻灯等媒体的诞生为这种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条件。民主主义教育启迪了人们新教育、新社会的理想,从而不断进行教育改革和教学改进,追求教育效率和效果。电化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形式体现了民主主义教育思想。新文化运动后,中国在推广普及教育时较多地使用了电影、幻灯等直观教学手段。30年代后中国电化教育有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出现关于电影和播音教育的书籍。当时的中国各方面基础还较为薄弱,电化教育发展缺乏充分的经济和技术支持。尽管如此,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已深入人心,人们对民主社会与民主教育理想的追求,使电化教育发展拥有了持久的动力。

教育现代化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早期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内容包括教育的世俗化、实用化和科学化。1921年中华教育改进社成立,大力推动教育的世俗化、实用化和科学化。1923年陶行知等人开展平民教育、农村教育工作,力求教育的世俗化;“教育即生活”、“社会即大学”的教育实践,力求教育的实用化;中华教育改进社开展心理学研究,改进教育研究手段,力求教育的科学化。由于电影、幻灯等媒体的传播功效,用于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均有重大辅助和改进作用。关于电影、幻灯、播音等的系统研究,也逐渐形成了一门专业——电化教育。电化教育是当时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中国当时的教育现代化,追求教育世俗化、教育实用化和教育科学化,也追求教育效率和效果。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教育,普及电化教育,就旨在提高教育效率和效果。⑥

4 历史研究对教育技术促进文化教育发展的启示

通过对电化教育历史发展过程中文化与技术双重变奏过程的研究,对教育技术或信息化教育发展有以下两点启示。

其一,教育技术或信息化教育要以传承和创新文化为首要任务。民主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是社会进步和改造的基本方法”。为了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教育致力于发展新思想、新形式、新内容和新方法,并持续地通过教育自身改造新社会。电化教育正是中国新教育的重要内容。电化教育自诞生起服务于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促进教育改革和教学改进,不断发展为广播电视教育、学校电化教育和计算机网络教育,为教育现代化建设起到了重大作用。当前社会文化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型,作为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的制高点和突破口,教育技术或信息化教育应秉承其传播和创新文化的传统,立足中国优良传统文化,依托信息技术在内的各种工具手段,使其成为推动教育信息化乃至于社会信息化的中坚力量。

其二,教育技术或信息化教育的发展遵循技术与文化双重变奏发展的规律。电化教育从手段发展到蕴含民主教育及教育现代化理想的教育形式,继而在信息技术支撑下发展为教育技术或信息化教育,生动体现技术与文化相互促进的双重变奏规律,在此过程中教育技术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正是在这种目的与手段、技术与文化的不断双重变奏中,教育技术不断革新,教育技术领域不断深化和拓展,也深刻促进了技术文化及教育文化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遵循技术与文化双重变奏发展的规律,既要充分相信技术是文化生产方式和文化创新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也要认清技术应用只有扎根于传统文化,在促进文化生产方式变革和文化创新过程中才能发挥其潜力,教育技术或信息化教育才会继续在推动中国教育和中华文化发展和创新过程中表现出持久的生命力。

注释

① 程季华.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卷)[M].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30-40.

② 朱敬.影音教育中国之路探源[M].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8.

③ 顾明远.论学校文化建设[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67.

④ 桑新民.学习科学与技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5.

第2篇:电化教育研究范文

一、基本理论概述

(一)会计电算化

会计的电算化是指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电子信息在会计的工作中进行相关的应用,它是一门综合学科。会计的电算化教育不仅仅是包括会计信息的相关的课程,对技术的教育还包括实际的使用能力,并能在实际的使用中进行熟练的应用,还要有扎实的使用能力和实际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对新型的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力要灵活。会计电算化就是通过对会计的信息化处理,将各项数据通过相关的技术系统进行实际的控制,将各项问题进行信息化的处理,使得各项技术的处理比人工的处理方式更加的便捷准确。

(二)现代信息技术概述

现代信息技术是借助微电子学的技术和电信技术的结合形成的手段,对声音图像、文字的处理要进行实际的操作,对各项技术的处理和信号的获取要通过各项技术的感应程序和实际的交流程序,将各项信息技术进行实际的传播。然后将这些有效的数据通过ERP系统进行有效的处理,使得这些数据更加的合理和规范,适合人们的使用,增加使用的效率和实际的使用效果,对各项制度的执行和数据的整理更加的方便快捷。特别是企业提到的ERP程序,它是将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全面一体化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以有效提高企业盈利。

(三)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电算化的作用

目前来讲,现阶段的高职人员还是应该具有更加深入的素质和较为先进的管理手段,对于现阶段的人员来讲,不仅仅要包括自身的专业知识,还要包括先进的技术支持和自身的一些基本的信息化管理的各项措施,还包括各项信息化的各项措施,使得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发展不断的在进步。会计使得会计业务与企业其他业务高度集成,突破了原有的各业务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限性。会计工作的内容及程序更加复杂,给会计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教育应注重对会计人员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学习掌握先进的会计电算化技。作为高职的技术人员,应注意适应信息化的发展,适时的对社会的进行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

二、现阶段高校会计电算化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电算化的观念陈旧

目前,对我国的会计电算化的教育还是存在一定的误区,没有专门的学科对会计的电算化进行培养,主要的培养对象也不是实际的使用型人才,而是课本的知识和系统,不能根据实际的市场需求对课程进行安排,使得课程的安排脱离实际的需要,往往只是通过课本的要求对各项课程进行安排和销售,在学校中学生完全的不知道怎样的去进行实际的操作,也不知道各项措施的运用条件是怎样的,只是对学生的各项问题进行,在进行课程的设计方面较为生硬,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的不够。长期以来,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育和其他许多课程教育一样,都存在着“唯师是从”的观念,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为主,偏重理论,忽略或者轻视实际操作,学生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无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课程设置的不合理

当前的会计课程的设置,还是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一定的设置,在对各个课程的联系方面没有和会计的基础知识进行有效的融合,同时也没有将各项基础的知识和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进行有效的结合,仅仅是通过课本的要求进行课程的设计,缺乏实际的使用效果,对学生自身的能力培养没有起到一定的作用。会计的电算化是和实际的工作岗位密不可分的,高职的教学中应该将学生的能力培养重点放在实际的使用能力上,而不是课程的安排上,但是显然现阶段的大部分教师将各项的工作放在课程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实际能力的培养没有相关的规定,导致学生自身应用能力存在一定的问题。

(三)现阶段的教学方法较为落后

目前的高职教学中还是采用较为落后的教学方式,就是传统的教师的教学为主,学生的学习为辅的方式,这种方式在一般的课程方面还是有其主要的优势的,但是在进行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中,这种方式是不实用的,首先来讲会计的电算化就较为注意实训型,仅仅通过课堂的学习不能将这门课程进行有效的掌握是远远不够的,要不断的对各项新学习的模块进行实际的使用和训练才能够进行相关的解决。

三、针对现阶段的各项问题提出自身的建议

(一)创新会计的电算化观念

创新的教育观念,就是通过新型教育方式将学生的各项能力进行培养,教师的素质是进行学生教学的基础,在进行实际的工作中,教师首先要确立新型的教学观念,更好的引导学生,教师对学生的教学中,不能仅仅关注书本上的知识,对相关的实训能力也要进行关注,合理的运用自身的知识带领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训联系,保证学生自身的一些能力的培养。

(二)创新课程设计

高职学生面临的是一线工作,因此课程的设计方面不能采用单纯的采用教师授课学生听课的形式,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毕业以后就能够在工作岗位上进行实际的操作。因此,在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要和相关的单位建立一定的校外联系,让学生可以了解到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真实工作过程,通过实际的训练让学生对会计电算化课程进行了解。例如,学校可以安排学生暑期到相关的企业进行实习,让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际的工作,了解会计电算化在实际工作中的真实情况。

(三)创新师生关系

传统的师生关系较为死板,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高职的学生正处在思维不成熟的阶段,传统的教学方式反而对学生的成长不利,因此应该创新师生关系,教师真正的将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重视学生自身的意见,尽量的和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自身的想法,在每次进行实习训练以后耐心的倾听学生的困惑和问题,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财会研究提升,这样才能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和师生的关系更加和谐,使学生愿意和教师进行交流,发表自身意见,这样对教师以后的教程安排有一定得促进作用,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也具有促进作用。

四、结束语

会计的电算化是一项较为先进的会计核算方法,高职的院校作为直接面向社会的学校,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适合社会工作岗位的学生,因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自身的方法,重视实训型。

参考文献:

[1]龚晓利.《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2(13)

第3篇:电化教育研究范文

[关键词]舒新城;电化教育思想;贡献

在中国近代电化教育发展史上,舒新城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学者,他不仅积极倡导电化教育之发展,而且提出不少卓有见识的电化教育思想。虽然他并非“专治电化教育”的研究者,但其电化教育思想不仅在当时对电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在现在看来依然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一舒新城生平及主要教育活动

舒新城(1893-1960),初名玉山,学名维周,字心怡,号遁庵,又号畅吾庐,湖南省溆浦县人。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学家、出版家和辞书编纂家。

舒新城的求学生涯时断时续,出入中西、新旧学校。早年舒新城在私塾读书,接受中国传统教育。后一度失学,在商店做学徒。此后,时学时辍。1908年舒新城考入溆浦县立高等小学,开始接受新式学校教育,1911年6月因宣传革命,被开除。之后一度在友人开办的学馆教体操和算学。武昌起义前后,舒新城曾在县城“自治研究所”短暂学习。第二年初到一所小学任教。1912年舒新城考入常德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单级教员养成所。次年春,又到长沙的游学预备学校学英文,并于1913年8月,考入湖南高等师范英语部。求学期间,舒新城曾投书陈独秀,计划在《新青年》杂志开办专栏,以提倡社会服务和改良社会,并与同学陶菊隐等创办杂志《湖南民族》。1917年舒新城从湖南高师毕业,正式到兑泽中学任音乐和英文教员。从舒新城的求学经历来看,既曾在私塾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又曾在新式学校接受西方科学文明教育;其求学经历波折不断,却又始终坚持不辍。从其求学经历我们可以看出舒新城对知识孜孜以求的精神。而或许正是这种精神,成就了舒新城以后在多个领域的丰硕成就。

1917年湖南高师与毕业后,舒新城先后执教兑泽中学、长沙福湘女学、长沙省立一中、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上海吴淞中国公学中学部、东南大学附中、成都高等师范学校等学校,担任英语、音乐、教育学、心理学、中学教学法、现代教育方法等课程教学。在此期间,舒新城受大学读书期间伦理学教师杨昌济和教学法教师徐特立影响,1918年开始教育研究活动。大量购买中文教育书籍,借阅英文原版书籍,并由此萌生从事教育著述之志。1921年任职上海吴淞中国公学中学部主任时,舒新城借鉴西方“道尔顿制”,在学校实行选科制和能力分组制实验,并于1922年发表《中国学制问题》等论文,之后编辑出版有关“道尔顿制”的图书多部,在全国名噪一时。同年,舒新城被全国教育联合会指定为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中学课程委员会七名委员之一,并于此后在上海、浙江、江苏、湖南等地做关于道尔顿制和教学法的演讲。1925年6月,任教于成都高等师范学校的舒新城,因学生风潮被迫离开成都,结束专职教师生涯,开始了专门的研究著述生活。舒新城的教书生涯虽是短暂,却非常绚丽多姿。关于这点从其任教地域之广、任教科目之多,被选为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中学课程委员会之一就可以反映出来。而正是这早期的教书经历,使舒新城和教育结下了不解情缘。

1928年应中华书局总经理陆费逵之聘,主持续编大型工具书《辞海》,自此开始其在中华书局的工作生涯,并直到去世。这中间,除抗日战争期间生病、拒绝到伪政府任职而中断数年,舒新城其余时间都和出版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在任职中华书局之前,舒新城就曾于1926年秋和余家菊等合编《中国教育辞典》,并于1927年完稿。舒新城在中华书局的任职主要有编辑所所长、图书馆馆长两个职务。作为编辑所所长,他主持编订了中国大型工具书《辞海》以及《辞海》合订本,并编辑出版了一大批教科书、学生课外读物、百科丛书、世界文学名著、国防丛书等,还出版《新中华》等一批期刊。作为图书馆馆长,从1930年至1949年的二十年问,舒新城为中华书局图书馆搜集大量珍贵资料,将图书馆藏书由五、六万册增至五寸‘五万余册,使其成为了“国内外出版社中最大的图书馆,其藏书资料之多,其所藏近现代报刊史料之丰,我国省级图书馆能超过者也没几家。”

值得注意的是,抗日战争胜利后,舒新城有感中国经济、政治、文化之落后,民众文盲人数之众,在主持中华书局工作之外,开始致力于电化教育的推广。1945年11月17日舒新城在之江大学作题为《以耳代目的速成建国法一利用无线电广播推进民众教育以增强国力》的演讲报告,该文于1947年元旦确:大公报发表,引起当时广播界的注意,有十余电合广播全文三日。同自1945年11月起,舒新城主持购置了外国的科学教育影片200余部,并初步自行摄制了一些教学影片。1946年他又积极参与了上海市教育局、青树基金团和中国建设服务社的电化教育t作。11月借到美国新闻处、英国新闻处、加拿大使馆等之有声及无声影片万尺,在吴兴县放映一周,观众达四万余人。1947年1月,舒新城主持复刊《中华教育界》杂志,并在该刊多次开辟电化教育专刊,传播电化教育精神。同年3月,舒新城参加由中国电影照相器材供应公司主办的“第一次电化教育座谈会”,进一步强调发展电化教育,并应邀主持制作有声教育电影和幻灯片,在中华书局设立教育电影室。此外,舒新城还在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电教系讲授电教课程。1948年,舒新城将自己发表的电化教育系列文章,编集为《电化教育讲话》一书正式出版,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电化教育专著。1948年之后,舒新城还在中国教育学会电影与播音教育研究委员会与孙明经一起担任会议召集人。建国后,舒新城除在中华书局工作外,还曾担任上海市业余广播学校校长。舒新城虽然称自己“并非专治电化教育”的,但其人生的后期却和中国早期电化教育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舒新城的一生是丰富多彩的一生,电是硕果累累的一生,在学制改革方面、在公民素质培养方面、教育史学发展方面、职业教育方面、电化教育方面,他都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也正是由于舒新城开阔的学术视野,始终洋溢着的对教育事业发展的热情,对中华民族振兴的激情,使其电化教育思想富有了更丰富的内涵。

二 舒新城电化教育思想概略

舒新城并非“专治电化教育”的学者,或许称其为“电化教育研究业余爱好者”更合适。而正是这“业余爱好者”的身份使其电化教育思想有了更多的新意。舒新城电化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其《电化教育讲话》一书中。该书内容主要包括:电化教育的实际问题、电影放映、电影教学、教育电

影制片问题、教育电影的教育观、教育电影的艺术观、摄影常识、摄制技术、电化教育与中国建设等。解析舒新城的电化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从建国的高度认识电化教育之重要性和必要性

经历抗日战争,舒新城充分认识到了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和世界的差距。要缩短这种差距,必须有赖教育。而在“产业落后以及文盲占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中国,要使教育能很快地普及全国,要使全国人民在短期内能接受现代生活知识与技术以建设中国,则绝对不能再采用古老的方法专用文字去作教育工具,必得另采用一种最快最方便方法,这就是现在的电影与播音教育。”舒新城认为,以往政府虽然注意到电化教育,“但由于只把它当作社会或民众教育方法之

种,而不把它当作建国的主要方法,所以十年过去了,成绩不多。我现在提出这个老办法则是从建国的立场去考察,其比重远在旧日观点之上。”

将电化教育拔高到建国的高度,视为建国的“主要方法”,这是舒新城同当时人多数人认识不同之处。之所以将电化教育提高到建国的高度,原因还在于舒新城对中国“愚、病、贫、私”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在舒新城看来,中国“根本的大病更是在于贫。因为无知识而愚、不健康而弱,缺公德而私,都是无力受教育,无力讲卫生,无法顾公德而然,都是贫困所致。”“要医贫的毛病自然只有增加生产之一法。”而要增加生产就要学习西方走工业化道路,就需要有千千万万懂技术的生产者投入其中。依靠旧的教学方式,不知何时方有成就。正是基于这种原因,舒新城极力倡导发展电化教育。舒新城称:“就我个人浅薄的经验看来,广播与电影之用为教育工具,其效力比任何教育工具为大是可以断言的。”

当然,除上述原因外,还在于经过抗日战争,舒新城认识到中国和世界差距之大,而要奋起直追则要倡导“电气化”。他谈到:“在欧美,教育影片已有代替课本之势,关于民众教育利用影片者尤多;此次世界大战,美国利用影片训练新兵之成效较任何直接训练方法为迅速而正确。去年夏以后有机会与乡村接触,更觉得要专用现在教育上传统方法去教育乡下民众,简直是乘骡车赶飞机,只有愈赶愈远,而世界潮流绝不容我们躺在骡车上安闲自在,我们必得急起直追,而在教育上直追最快的工具是电影与广播。所以我主张用教育电影及广播推行民众教育。”舒新城丰富的人生阅历,开阔的学术视野,使得他能够站在国际化的高度来把握时展的脉搏。而正是基于对国内外社会现状的充分认识,促使舒新城从建国的高度认识电化教育之作用。

2 正确定位电化教育,明确电化教育与教育之关系

对于何为“电化教育”,舒新城曾对其进行界定:“我们称为电化教育的,是利用各种‘感觉辅助教具’(senseaids)以达成基本教育的设施。”对于各种“感觉辅助教具”,舒新城进一步解释说:我们所要提出的内容在视觉方面包括电影、幻灯;……听觉方面包括播音机与留声机。同时我们更以为凡有助于视觉的工具如图画、书报,有助于听觉的工具如乐器等等在基本教育中都不可忽视。虽然舒新城对电化教育的界定较为宽泛,但大多时候他还是以电影(包括幻灯)、广播(包括电视)为电化教育主要内容。而其概念界定中的“利用各种‘感觉辅助教具’以达成基本教育”则诠释了“感觉辅助教具”和“基本教育”之关系,即:“感觉辅助教具”是工具、手段,而“基本教育”则是目的、服务对象。

舒新城曾多次强调“电影与广播不过是教育上的工具”。作为实现教育目的的工具,电化教育虽然是“现代教育上的一种必要的方法”,但它并不是唯一的,而是众多教育方法中的一种,“它们有超过其他工具的效能,但在学校教育中绝不能完全代替书本、仪器、标本、图表等等,在社会教育中绝不能完全代替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等。”此外,舒新城还强调:“我们从事电化教育的人,固然要重视电影与广播的效用,尤其要重视它们在中国教育上现阶段的效用,但也决不可轻视其他工具的效用。”

在肯定电影教学,因其信息含量大,呈现方式直观、形象、生动,可重复性强,因而有着传统教学方式不具备的优势的同时,舒新城也指出电影教学的弊端,即“电影是活动的,动时虽有若干放映机可以使其静止以令学生明白观察各种活动中之一点,但因遮光设备的关系,其在银幕上所表现的影像光度较弱,给予学生的印象也较弱,而且手续上也不很便利”等。因而,他指出:“电影教学在教学上有其长处,也有其短处,只在教师如何善为利用,万不可视为万能,尤不可轻视其他教学工具。”“用电影作教学工具时,还需要其他教学上的工具如课本、图表、仪器之类。……电影不能替代课本、图表、仪器等,更不能替代教师。只是优良的教学工具,由教师善为利用,给学生以活的知识与技能。”

作为教育的工具和手段,电化教育应当以正确的教育观为指导。舒新城强调:“倘若在教育上无一定的观点为选择设置影片材料的标准,很有流于反教育之可能。……所以我们以为摄制教育影片最重要的问题是教育观点。教育观点决定了,一切取材有标准、制作有目的,影片的制作的难题可算解决了大部分;再有适当的艺术排列与制作技巧以辅之,则制成的教育影片必为‘教育的’,至少亦不是‘反教育’的。”反过来,媒体技术的发展也要求教育观要做适当的调整。舒新城称:“工业革命而后,班级制盛行,教育家的思想对于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为之大变;电化教育盛行后,教育家的思想能不变吗?”结合电化教育“最经济、最广泛、最便利”的特点,舒新城推知了教育观转变的三个方向,即:(1)教育必须成为全体人类尤其一般民众改善生活的工具,受教育是任何人的权利,也是实际上能办得到的事。(2)教师与学生的分野必得打破,教与学的界限也必得消灭。(3)教与学的时间,同时在缩短与延长。电化教育的便利使得儿童和青年不必用整个悠长的时间在学校里过日子:同时也使终身教育成为可能。(4)电化教育的效力无孔不入,人类的意识,可以相互沟通;人类的隔膜,可以逐渐消除;大同世界,可以因电化教育之发展而完成。试观当今世界教育发展,我们不难发现,舒新城在半个多世纪前的预言已经充分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3 电化教育要和社会需求、教育对象的需求紧密联系

舒新城将电化教育视为建国的主要方法,其原因就在于他认识到了电化教育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功能。因而,强调电化教育密切联系社会发展需要是舒新城电化教育思想中的本有之意。除此之外,作为曾经的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课程的教师,舒新城非常重视教育对象的需求。在舒新城看来,电化教育施教内容、表达方式、施教时间唯有符合教育对象需求方能取得最大效果。以广播教育为例,舒新城指出:“要广播有人欢喜听,至少要能满足收听的人的需要。也就是和大众生活及思想感情行为要有最直接关系的材料方能吸得住他们的耳朵。”以当时的社会背景为例,“此时人民最需要者是生活安定和收入增加。倘若教育当局能抓住这个

中心,搜集材料,而用一般民众所能听得懂的话广播出去,大家没有不愿意听的。”得到民众的信仰了,方可再进一步利用广播从事娱乐的改良、家庭的改革、识字教育的推进、时事的报告与解说、政令的推行等教育活动。在具体谈到广播材料的选取时,舒新城强调,广播的材料极多,必得经过一番整理,更要衡量此时此地的环境是否适合,是否有用。并提醒此方面专家,“在研究时注意中国此时此地的需要,一切大众化,更一切生活化,无论在国民健康方面或农业的种植和防灾方面,工业的制造与减轻成本方面,商业的运输交换方面,都能供给我们以与此时此地所急需而极易实行的中国的材料。”

除教育内容的选择要符合民众需要外,舒新城特意强调教育内容的表达能让民众听懂同样重要。他以自己家的女工为例,称家人常在一起谈论“物价高涨”,而这词语却让女工很困惑,女工不知其何意。因为女工只知道“啥啥事都涨价”,而不知“物价高涨”。针对教育对象的接受水平、接受能力,使用最适合教育对象的语言,是舒新城在自己的论著中经常强调的内容。他总结说:“总括一句话,广播人所说的话必定是大众听得懂而且爱听的,广播的材料必定是大众生活上所必需,听了能照着实行,实行后能增加大众收入,增进大众的健康,也就是能增加国家的富力和国家的地位。”

舒新城还强调教学的时间要和教学对象的活动相配合。以民众为例,通常民众时间足冬季较闲,其他季较忙:白天较忙,晚上较空;不同季节需要知识不同。因而,“广播的时间与材料要依地方及季节之需要而随时规定,随时更动。”

4 结合中国社会实际,培养电化教育的“专才”和“通才”

在谈到“电化教育的实际问题”时,舒新城强调,电化教育的推行,先决问题在经费和人才。就人才问题而言,舒新城提出,理想的电化教育人才应当懂得教育以外,还要懂得电;懂得电以外还要懂得教育。具体而言,电化教育人才分为三类:一是技术人才,即电影幻灯放映员、放映机修理员、收音机装修人员和摄制影片灯片之摄影、冲印人员以及电台装置及修理之工程师等。二是艺术人才,如绘画卡通画之画家,编制导演剧本的戏剧家以及音乐歌唱家等。三是计划及事物管理人才,他们对于教育必须有精深的研究,正确的认识,同时对电影与播音之艺术与技术亦有相当的了解。前两者是专才,而后者则是通才。

作为设计的“通才”,除对电化教育各方面的事物要有事物管理人的一般知识外,同时更要对于教育和艺术及技术三项有深切的理解和理想,方能把理想付诸实施。作为事物管理“通才”,应当具备企业管理所应有的知识和才能,如科学管理方法、人事应付能力等;同时他还得明白电化教育中各个问题与问题问之联系性和独立性,而且要有明彻的教育意识。倘若他的知识太偏于企业方面,便将成为纯粹的企业家而以营利为日的,同然失去教育的本义;倘若太偏于教育,则工作的效率又将无形减去。

而理想的技术人才和艺术人才并非仅有专项技能技能即可,同样是需要具备“技术、艺术、教育”三项能力。就技术人才而言,在中国乡村设施与经济情况之下,不能养活许多专门技术人员,因而一般对技术人员之需求都是“万能主义”,也即:在电影方面要能兼做放映、修理、制片的工作,在广播方面要能兼做装置、修理、播音的工作。放映、装置、修理通过技能的训练即可习好,而要做好制片、播音工作则在技术外,还需要艺术、教育的才能。以制片为例,在电影上除去故事或纪事的戏剧性、连续性、暗示性以外,一张画面的构图大有好坏,倘若摄影者没有构图上的起码知识,而随便乱摄,放映出来,必使观众感觉不愉快;就教育而言,教育电影的内容是以教育为主体,每一个动作都含有教育的意义或效果,摄影者对于教育,需要适当的理解自不待言,在制字幕与接片时更须应用。作为艺术人才,除了制作上要要求美感外,表达内容要符合教育目的,表达形式要适合传播对象,而要做好这些则需要技术、教育知识的配合。舒新城强调,“要用广播去传播国民的生活上基本知识和生产技能,绝不是什么人都能干得了的,也不是专家所能干得了的,必定要先了解百姓的生活实情,通常对于各科-食物所用的语言,而且要向他们学习他们的语言。”因此,广播的人,“第一要懂得大众的思想和语言,说得出他们的话;第二要能从他们的思想和语言中,归纳出体系;三要向他们说话要亲切而有趣。”

在人才培养方式上,舒新城提出了“用工作训练人才”的口号。他认为人才的养成必有赖于实际的工作。要推行电化教育于基本教育中,必须使从事此项教育的人有使用感觉辅助教具的机会,而从实际工作中获得经验,以发展其才能。

三 舒新城电化教育思想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舒新城在《我和教育》一书中曾经谈到:“我以为人的思想之所以如此如彼,除了他的思想能力是根据他的天禀而外,其余都是为时代的轮子所转移;所以~个人的思想,精密讲来,都是反映时代的镜子。舒新城的电化教育思想无例外地也是“反映时代的镜子”。“经过抗日战争国民政府教育部对电化教育的大力宣传和推广,战后电化教育活动有所增多,进入深入发展阶段。”在这“深入发展阶段”,舒新城的加入无疑丰富了这一阶段电化教育研究的成果,并推动了这一时期的电化教育的发展。

舒新城对电化教育地位之强调,是建立在对中国社会“愚、病、贫、私”、“文盲占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现实状况的深入了解基础上、建立在对世界正乘“飞机”飞速发展的国际形势的清晰洞察基础上。对国内、国际发展形势的深刻认识,促使他从建国的高度积极倡导电化教育,以期利用电化教育这种“效力比任何教育工具为大”的工具快速提高民生质量,促进国家政治、经济之发展。姑且不论其将电化教育拔高到建国高度是否合适,但是从对社会的发展趋势的认识出发规划教育发展却是教育者当始终秉持的。

教育技术学是以“技术”为核心,还是以“教育”为核心,犹如不停摆动的钟摆,让教育技术学从业者不时迷惑。舒新城称自己“不是专治电化教育”的,这种“业余”身份使他可以跳出摆动的轨道从另一个视角来看“技术”和“教育”之关系。他对两者关系的阐述,在当时确实起到了“遏制技术万能倾向,努力维持早期电化教育的教育定位和走向”的作用,即便在今天,他的闸述依然值得借鉴。

“中国电化教育发生于社会形态变更、民族危机四起的20世纪初。……这种动荡的社会环境使得电化教育天生就带有救国救民的时代使命”。虽然舒新城极力反对“教育救国”论,认为其有些主观夸大教育功能,但是他却强调:“教育是离不开人生的,教育是社会生活的一种;真正的教育,须与现实的人生相呼应,与当前的社会相吻合:不如此,便是假教育、无用的教育。”“与人生相呼应”、“与当前的社会相吻合”正是舒新城电化教育思想的核心思想。无论是其对电化教育地位的认识、对电化教育与“教育”关系的诠释、对电化教育要适应社会和个体发展需求的强调、对电化教育人才培养的建议,都贯穿了“与人生相呼应”、“与当前的社会相吻合”的思想。两者看似简单,然而人们在实际丁作中却往往将其忽视、将其遗忘,导致教育偏离正途。舒新城的“不如此,便是假教育、无用的教育”当作为我们每位教育者悬挂于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时警醒自己。

参考文献

[1]王震,王荔芳.舒新城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贡献[j].图书馆,1996,(6):28-31.

[2][3][5][7][8]f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舒新城电化教育讲话[m]上海:中华书局,1948:148,168-169,2,156,序3-4,42-43,42,69-70,1-14,174,174,183,182,181,183,16-165,16,8-12,180,164.

[4][6][27]吕达,刘立德舒新城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897,910,751.

第4篇:电化教育研究范文

关键词:电工学 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 探究式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的电气化和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要求各行各业的技术人员掌握越来越多的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知识和技能。非工科类电工学课程是非电类专业学生(贸、经、管、法、外语、人文、艺术、体育等)在校获取电子信息知识的主要途径,非工科类电工学教学面向众多专业,学生受益面非常广,教学改革关系到多个专业的人才培养。

一、研究背景

电工电子技术不断发展,新技术层出不穷,电工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也不断扩充,同时,各个专业培养计划的总学时数在不断减少,非电类电工学教学学时也在相应减少,面对学时减少和内容膨胀,必须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

长期以来,各院校非工科类专业电工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与非电工科类专业教学内容基本相同。教学内容侧重于使学生对电工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使非工科类专业学生很不适应。主要体现在:

首先,教学内容不合理,内容比较抽象枯燥。教学理论性太强,过渡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定理的掌握和理解,侧重具体题目的计算分析,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兴趣。

其次,是教学方法不妥。电工学教师都是长期从事非电类工科专业教学的。对非工科类的电工学教学无所适从,由于学生文理科均有,水平参差不齐。传统的教学方法无疑对这类学生很不适应,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二、非工科类专业电工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针对目前大学教育大众化的特点,我们针对理论教学环节进行改革。理论教学环节是非工科类电工学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在整个教学改革中应特别注重理论教学环节的改造。针对非工科类各专业(贸、经、管、法、外语、人文、艺术、体育等)的特点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非工科类专业电工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思路和具体实施方案。其内容为:

1.科学定位并制订适合非工科类专业电工学教学的教学大纲。该课程的定位不同于非电工科类专业,它立足于电工学课程的基础性、科普性和综合性。着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融入适当有关电的基本知识,可以达到扩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其知识结构,提高其综合素质能力的目的,为将来的生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内容的优化。建立一种电工学教学和教材新的模式,提供一个更能灵活适应技术发展要求的电工学教学体系和框架,更好地适应非工科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要求。教学内容覆盖了电工及电子学科的主要内容,具体内容为电工基础、电力系统、高电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电机、继电接触控制、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电子技术、嵌入式系统、单片机、开关电源、可编程逻辑器件、通信与网络、光电与显示、消费电子等章节。我们对教学的内容进行了改革创新,以具体的技术专题为章节,对电工电子技术这一大学科进行概括。降低教学内容难度,拓展范围,结合实际案例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较少的学时里就对电工技术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有所了解。更好的体现电工学课程的基础性、科普性和综合性。

三、非工科类专业电工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1.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所谓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教学内容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师没有权利一言堂,要真正理解学习的科学过程,用讨论代替讲述,用互动改变被动,用争论取代提问,让学生在快乐中主动学习。

2.将现代电子设计思想贯穿在非电类电工电子教学中,理论教学中,课堂讲解内容涉及需要实验演示电路时,调用事先建立EDA电路文件进行现场演示,提高讲课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

3.适度使用多媒体课件,编制活泼、新颖的教学课件,寓教于乐。

第5篇:电化教育研究范文

一、发挥电教媒体优势,创造活泼课堂气氛

教师如何运用各种手段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愉悦、融洽的学习氛围,是关系到学生能否在课堂上不断产生新知的欲望,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并能掌握化难为易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施教能力的集中体现。因此,在端正学生思想态度的同时,教师应借助于教学手段来达到创造教学环境,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如在教“学圆周长”时出示一个“实物圆”,让学生用尺子沿圆周量一量,接着问:一个花池怎样量出它的周长?接着,再在实物展示台上画了一个圆,投影到屏幕上,提问:屏幕上的圆你能用尺子沿圆周量出它的周长吗?这时学生相互讨论,没法量。“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圆周长的计算方法,你们想学吗?”一下子把学生注意力集中到怎样求圆周长这个问题上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了学生健康向上的学习动机。学生的求知欲望随之得到激发,课堂气氛特别活跃。

二、发挥电教媒体优势,培养学生观察理解能力,拓展学生创新思维

小学生要认识一种事物,总是从观察开始。观察是认识的基础,观察目的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为深入地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或联系打下基础。观察的目的是得到结论,掌握本质。而观察中得到的只是感性认识,要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必须经过思维(思考)。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为了让学生直观建构出抽象的角,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动画闪烁光点闪动实物(如红领巾)的角的形状,既而把实物(红领巾)的表象去掉,只剩下图形的轮廓,从而抽象出几何角。然后闪烁角的顶点和角的两边,帮助学生抽象概括出:角都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学生接受起来特别容易。这种由感性到理性,再由理性到感性,在学生的头脑里形成一个完整角的印象,学生不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是通过观察,得出的结论,巩固率远远比传统教学巩固率高,同时也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发挥电教媒体优势,化抽象为具体

要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更新的知识,做到既增加教学内容和知识容量,又不增加教学时间和学生负担,只有依据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实现。计算机辅助教学,可根据教学的需要,把教学内容在大与小、远与近、动与静、快与慢、虚与实、部分与整体、外表与内观之间相互转化,把许多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概念转化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知识,把事物之间的联系形象而清晰地呈现出来,从而缩短认识过程,起到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的重要作用。如教“学圆”时,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荧屏上首先闪动一“个点(”指圆点),

然后顺时针方向哒、哒、哒……地(伴着音响)闪动出圆圈。通过动态演示,使学生形象地感到“圆就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于是,发现“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的道理,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视野,缩短教学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模拟是其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

四、发挥电教媒体优势,有利于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课堂上利用多种媒体,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活跃学生的思维。也可以向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语言,烘托气氛,把学生带到课文的情境之中,帮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于教师来说,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比原先更多的教学任务;对学生来说,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学到比原先更多的知识。

五、发挥电教媒体优势,深化情感,指导行为

第6篇:电化教育研究范文

>> 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下促进中学课堂“互动”教学的实践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下的教学交互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支持下的课堂教学互动研究 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课堂教学研究 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支持的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互动过程设计与实践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的x究 浅谈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学 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下的初中物理教学初探 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下的美术课堂教学设计 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下初中语文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下初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构建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下的小学数学互动有效课堂分析 SMART交互式电子白板与初中数学整合教学研究 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远程教育模式研究 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构建“互动生成式”教学模式的探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下师生课堂互动的探究 构建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下的学生参与式课堂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刘芳.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初中地理协同——互动型教学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2.

[3]余桂芳.利用交互技术促进课堂互动教学——以交互式电子白板与应答反馈系统应用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07):82-83.

第7篇:电化教育研究范文

1电化教育的定位

我国的电化教育,受国外视听教育和程序教学的影响,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80年代,在高校得到迅猛发展。从最初的媒体技术发展到系统技术,直到今天成为一门有着广泛研究和应用领域的学科专业———教育技术学。在90年代电教理论研讨中,出现了关于电化教育是否更名为教育技术的争论。目前,电教界的普遍意见是采用两个名称同时并用的办法作为过渡,即对内的行政职能和服务工作,保留电化教育名称,而学科建设和对外学术交流,采用教育技术这个名称。所以说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性质上是一样的,即用技术学的观点、方法和方法论,研究教育、教学过程及其管理过程的优化的技术手段、操作方法和方法论,并以此指导、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更有效的教学。从性质看,电化教育是根据现代教与学的理论,借助技术手段和媒体资源,运用系统方法发现和解决教学问题,最终目标是达到教学最优化。所以,电教中心作为高校电化教育工作的主体,自然应该以教学任务为主,其它任务为辅。但在具体实践中,往往偏离了这条路。或者是倾向于新闻宣传,或者是忙于非教学服务。当然,这并不等于说,不能做电视新闻和其它服务,而是要分清主和次的问题。学校以教学、科研为中心,所以,深入教学过程,挖掘教学资源,才是电教中心的主要职责和生命力所在。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学校电化教育暂行规程》明确规定,“学校电化教育机构属教学单位”。但是由于传统思维的沿袭,直到今天,电教中心还一直被当作教辅部门看待。名不正,则言不顺。电化教育定位准确与否,直接影响了其在学校地位的提高和作用的发挥。今天,教育改革已从教育体制和模式的改革具体深化到一门课程、一节课的改革,电化教育在改革中的作用也愈显重要,目前,高校内纷纷成立现代教育技术部(中心),电教中心归属该部(中心)管理,它的性质、任务和职能都相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在这种教育改革大背景和归属改变的小环境下,电教中心应抓住机遇,突出教学性,尽快实现从“教学媒体”机构向“媒体教学”机构的转变,最终成为全校现代媒体教育研究中心、技术指导中心和资源中心。

2电化教育面临问题与分析

2.1电化教育未能深入教学过程

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和电化教育理论的局限,多年来电化教育始终未能深层次进入教学过程。20世纪80年代初,在全国高校出现了配置电教设备的热潮,一大批价格不菲的设备和教材配备到电教中心。但是认识的发展却没跟上硬件的发展,教师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用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去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虽然也购置了部分电教教材,但由于推广、宣传不够,教师参与较少,致使利用率不高。教学效果自然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人们在对幻灯、电视教学感到失望的同时,又把希望的目光投上新一轮媒体———计算机。事实证明,相当比例的计算机不过是代替了教师的板书而已。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脱离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来孤立地应用现代教学媒体,教学效果只会停滞不前。

2.2理论研究脱离教学实际

电化教育的理论研究跟不上硬件技术的发展。七八十年代我国基本是模仿西方四五十年代的视听教育,理论研究也局限在为数极少的专家圈子里,没有在整个教育领域内展开广泛的讨论和推广。进入90年代,随着教育技术学专业1992年以前称为电化教育专业&在师范类院校的普遍开设,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员,电教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才开始有了生机和活力。但是,由于过多地追随国外发展的思路,理论研究过于超前,一些在国外适用的理论不适合中国教育实际情况。这种脱离土壤的移植,把电教推到了曲高和寡的境地,不能扎扎实实地深入到教学中去,致使现代电教理论无法推广和应用。

2.3电教队伍存在结构性缺陷

在20世纪80年代电教中心成立之初,电教人员基本上是从相近专业抽调,经过短期培训上岗的,业务范围也局限在硬件系统的维护、使用和管理方面。如果按1990年国家教委制订的我国教育技术人员专业标准来分析,现在电教队伍普遍存在着结构性缺陷:具有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基础,掌握教学设计,具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少;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用来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人员少;具备媒体开发#主要是围绕电视教学片和计算机课件制作&能力的专业人员少。

2.4电教教材建设乏力,资源利用率低

80年代,各高校花大代价建起的演播室和摄录编播设备,目前主要用来制作校内新闻和一些小专题片,教学利用率极低。同样,以文字录入为主体的计算机课件也发挥不出投资巨大的多媒体教室的功效。所以,软、硬件比例严重失调,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与动辄几十万的硬件设施相比,电教教材建设一直裹足不前,原因有三:一是经费投入不足,电教中心并无专项教材编制经费,电教教材编制主要以教学研究课题的形式向学校有关单位申请,有限的课题经费限制了形成有组织、有计划的教材编制;二是教材使用率不高,以电视教学片为例,购进的电视教学片,据统计使用率还不到40%,大部分被束之高阁。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积极性不高,出借、归还、设备操作比较麻烦;三是教材推广性不强,以学校自主开发的计算机课件为例,目前课件制作除极少数由人员构成合理的课题组完成外,大部分依靠个人技术力量,以单兵作战为主,所作课件只适应教师本人使用,普及性不强,难以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2.5重管理,轻教学

在许多高校,电教中心自成立之初,就被认定为职能管理部门,从最初管理电教音像资料,到今天管理多媒体教室,电教中心的教学任务却一直没有得到认可。随着电教中心的归属改变,电教的工作变得异常繁杂,包括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室管理、学校重大事件的录像、微格教学实验、听力室管理、音像资料保管、大型活动的音响布置、校园广播、外语听力发射等等。客观地讲,这其中塞进了许多本不该属于电教中心的业务,这些业务在相当程度上分散了电教中心的精力,削弱了电化教育的教学性,阻碍了电化教育作用的发挥。

3发展电化教育的建议

3.1电化教育应深入教学过程,提高教师电化教学积极性

电化教育深入教学过程,应从改变思想观众开始。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鼓励教师接触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并在此指导下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中软、硬件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其次,鼓励教师和电教人员联合开发制作电教教材#电视教学片或多媒体课件&,但教材的制作一定要符合现代教学思想和现代教育技术要求。另外,要积极开展教学设计研究和讨论。教学设计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起步较晚,它是运用系统方法发现、分析、解决教学问题,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的规范的计划过程和操作程序。此外,学校制定相应政策,如将教学手段改革、教学课程设计等列为教改内容或教学质量评价内容,提高教师开展电化教学的积极性。

3.2加强合作,开展教学系统研究

教育改革已从体制、模式改革细微到一门课、一堂课的改革。电化教育研究也从“教学媒体”研究发展到“媒体教学”研究,并且今后发展动态也是以研究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为主。目前,大部分电教人员不从事教学一线,所以只有与教务部门和一线教师密切合作,运用掌握的信息技术和媒体制作能力,深入到某一门课程或某一堂课中,用系统的方法,发现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案,或者针对某种教学活动的需求,研究、开发相应的教学资源等。

3.3建设一支高水平电教队伍

电教工作,终归是“人”的工作,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符合我国教育技术专业标准的电教队伍已经成为电化教育发展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随着电化教育全方位活动展开,教育技术理论问题的研究、教学过程的分析设计、媒体教材的研究开发等都离不开一支高水平的电教队伍,它包括掌握教育技术的管理人员、掌握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专业人员和掌握教学设计、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

3.4加大教材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

提高电教资源利用率,首先要加大电教教材建设力度,一是划拨电教教材专项经费,购置一批优秀的电视教学片和多媒体电子教材。二是成立专业结构合理的开发小组,自主制作适合本校教学实际的电教教材。其次要制订政策,鼓励教师使用现代媒体设备和电教教材,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

第8篇:电化教育研究范文

[关键词] 民国; 电化教育; 背景; 方向; 内容; 作者; 启示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谢云(1976—),男,江西瑞金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信息化教学设计、远程教育、教育技术史等方面的研究。E-mail:。

在我国近代电化教育发展历程中,曾经有过这样一份杂志,它存在的时间不长,仅有数月时间,出版的刊数也只有短短数期①,但它却一度影响了当时全国电化教育的发展,这就是1936年12月在上海创办的《电化教育》月刊杂志。它也是第一本以“电化教育”命名的期刊。

一、杂志背景分析

《电化教育》杂志是由当时的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上海分会主办。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成立于1932年7月8日,以“研究利用电影,辅助教育,宣扬文化,并协助电影事业之发展”为宗旨。该会经教育部指定为中国教育电影之代表机关。同年,被吸收为国际教育电影协会成员。[1]关于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北京电影学院孙健三先生在《中国早期电影高等教育史料文献拾穗》一书中有详细史料佐证,该协会在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电影运动中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成立之后,各地分会相继成立,其中上海分会活动尤为积极。上海分会自1933年成立后就开始在学校和社会推行电化教育,如公开放映教育电影节目、出版和编译专业书籍等。但这一时期,协会除了诸如《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上海分会年刊》等报告外,并无定期出版刊物。面对这种现状,1936年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上海分会决定与中国电影教育用品公司合作出版《电化教育》月刊,聘请会员陈友松为主编,而特约撰稿人有方治、王平陵、余仲英、谷剑尘、吴研因、吴剑真、邱锦义、李君磐、沈西岑、邰爽秋、周佛海、周剑云、金擎宇、范德盛、姚苏凤、胡雄定、俞庆棠、段天煜、孙明经、徐公美、洪深、陈公素、陈立夫、陈果夫、陈剑惰、陈礼江、陈鹤琴、高天棲、高践四、郭有守、程步高、彭百川、童行白、张北海、张道藩、张景石、黄天佐、杨敏时、黎民伟、褚民谊、赵鸿谦、郑贞森、蒋学滋、蒋建白、刘之常、潘公展、潘抑强、潘澄侯、鲁觉吾、蔡楚生、卢蒔白、钟灵秀、戴策、应云卫、魏学仁、罗明佑、罗刚、欧阳予倩等58人。[2]从这些名单中可以看出刊物的雄厚背景,及浓厚官方色彩,成员包括众多中央党部、教育部、内政部要员,以及教育名家、电影界知名人士、知名教授等;而且刊名由当时的国民政府委员陈立夫书写。

二、办刊方向分析

杂志在创刊号中发表了主编陈友松博士撰写的发刊词,文中对《电化教育》杂志的定位与办刊方向作了精当描述。

首先是对杂志的阅读对象定位,“……现在中枢(即中央)方积极提倡电影教育,然而要收‘登高一呼万山响应’之效,必须要有一个深入下层的刊物,作为宣传、研究、介绍、沟通和推动的喉舌。这就是本刊自然的使命之一。”[3]可见,杂志在创办之初的定位就并非纯学术研究型的期刊,而是要面对广大普通民众读者,承担一定的电化教育普及任务,从实际发行过程也可以知道,杂志“只收邮资,免费分送全国各教育机关”。[4]

其次,对于杂志的职能定位,从发刊词中可以看出,创办者希望杂志能起到纽带的作用,即不但要为教学电影在教育界中争取一席之地,还希望能够将教育领域与其他各行业紧密联系。“……因此影片之供给与制造问题成了极复杂而专门的问题。至于实施方面,必须要适当的教育行政的机构和充裕的教育经费。凡此种种,非电影与教育界严密组织研究不可。这是本刊应有的使命之二。”“……教育电影不是单纯的电影界和单纯的教育界可以‘闭门造车’的。亦当与全国各种学术团体连成一交通的密网……然而这种经纬万端的大合作,犹导百川入大海,非藉一有力的专门的言论机关,去策动不行。这是本刊希望的使命之三。”[5]

其三,对于杂志的内容定位上,创办者希望该杂志能成为学者、名师的舞台,把前沿的研究成果发表出来,并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电影事业,需要一种刊物,把这些学者名师的秘诀,发表出来,鞭策国产的勃兴。现在中枢提倡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教育电影是这一个‘五千年来超历史的破天荒之举’(引吴鼎昌语)的一个毛遂,是极有希望的工业。可以吸收大量的人材与劳动,我们要研并究实行如何使电影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打成一片,这是本刊要兼顾的使命之四。”[6]

此外,同样是对内容定位上,杂志也倡导多探索电影教育与其他教学模式相结合的应用方法。“……教育电影,是教育工具演进的最近阶段的一种,它有它的特殊地位,足济其他之穷。其他的视听教育方法与工具,不无其特殊方面的功用,如实地参观,实物示范,试验工作,博物馆陈列品,模型图画,图表照片,幻灯片唱片,播音等都是教育电影的友军……所以当研究如何在实施电影教育时兼用其他一切视听用品种种问题。这是本刊的共存共荣之使命第五。”[7]可见,杂志创办者对杂志的刊载重点已有清晰的把握,即关注的不仅是技术本身,重在方法的推广,应用模式的探求。

三、刊物内容分析

《电化教育》杂志共设置了五个栏目,加上广告共六大版块,分别是:“电教研究与讨论”、“电教技术”、“法令”、“一月间”、“教育影片推荐”与广告。

第一个栏目《电教研究与讨论》版块主要是刊登电影教育的理论研究相关文章,主要来源有两方面,一是学者撰写,如方治所撰《教育电影化与电影教育化》,陈友松撰写的《电影的势力及其研究》;二是从国外翻译作品,主要是欧美相关期刊,如美国《视觉教育》月刊,刊登作品如陈友松博士所译《电影教学的争端》。

第二个栏目《电教技术》版块主要是介绍当时摄影、幻灯制作技术中的部分文章。如刘之常、蒋社村撰写的《幻灯映画教学与灯片摄制法》系列论文。这两个栏目主要体现了杂志的学术性。

第三个栏目《法令》版块主要是刊登教育部或各省教育行政机关对电化教育相关政策的、对电化教育设备配置、使用等的管理办法,如教育部的《教育部电影教育委员会规划》、《各省市电化教育人员服务办法》。

第四个栏目《一月间》版块主要是刊登当时的囯民政府中央各部委或各地教育机构与电化教育有关系列消息,内容相对短小,如《中央民训部嘉奖教电协会》、《苏教厅积极摄制生计教育片》。

第五个栏目《教育影片推荐》版块主要刊登内容为各电影公司所推出的最新影片名称及介绍,所有影片都是经过“电影检查委员会”检查通过的“健康”影片。这三个栏目体现了浓厚的官方色彩,但内容又贴近基层教育机关的实际。

再就是广告版块主要刊登的是中国教育电影用品有限公司经销的各种产品,如各种型号的接片机、摇片机、胶片清洁药水;以及其他企业的广告,如胶卷、幻灯机的广告。除了这些电教相关产品外,杂志还刊登少量其他药品等广告,如鱼肝油、人造自来血、虎标油等的广告。杂志广告也充斥着爱国口号,如“中国人应用中国货!教育界更应尽量用国货!中国电影教育用品公司,为教育界解决了采用国货问题!”……由此也可窥见杂志创办者的办刊目标。

从杂志刊登的文章数量来分析,《电教研究与讨论》版块中共刊登10篇文章,其中8篇为国内学者原创,2篇为译作;《电教技术》板块共刊登6篇文章,均为杂志特约撰述人所著;《法令》版块共登载各类法律条令10条;《一月间》版块共刊登国内外电教相关消息24条,其中国内消息21条,国外消息3条。

从刊登的文章篇幅来分析,电教理论研究的文章中,多数文章为1500~3000字,但有些篇幅较短的仅约600字,如刊登在1936年12月5日创刊号上方治所著文章《教育电影化与电影教育化》;而有的文章则篇幅相对较长,如张尔椿所译的《摄制优良教学影片之商榷》,则长达6000余字,分四期刊载完毕。在电教技术版块中刊载文章篇幅更大,如刘之常、蒋社村等合著的《幻灯映画教学与灯片摄制法》与徐公美的《小型电影的研究》则都在13000字以上,分五期刊载完。可见,当时学者对于电影教育理论与技术已有较为深入的研究。

从文章选题角度分析,电教理论研究文章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方向,第一类是电化教育基本理论研究论文,例如蒋建白《实施民众教育与完成电化教育网》、卢蒔白的《实施电化教育之商榷》,这些文章开始了对电化教育的基本定义、定位与意义等的初步探索;第二类是应用理论的研究文章,如张尔椿所译的《摄制优良教学影片之商榷》与李祺锡撰写的《巡回电化教育底商榷》,这些文章已经开始探索电教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途径、价值等问题;第三类为对国外相关研究的介绍,如卢蒔白的《美国之合作教育电影库》,文章是从美国《教育银幕》杂志当年二月刊登的文章编译而来,由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视觉教育服务处主任罗塞尔梯葛楼格教授所著,主要介绍了美国各高校教育电影共享资源库的相关内容;[8]第四类是介绍国内电化教育实践内容,如周凯旋所撰写的《一年来之浙江省电影教育》,文章介绍了浙江省一年来巡回电影放映的实施策略、操作办法、社会影响等具体内容,为电化教育实施进行了经验总结。[9]

同样从选题角度来看,电教技术类文章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技术理论介绍的文章,如陈友松所撰的《儿童电影最近的发展》、徐公美所撰的《小型电影的研究》,徐公美的文章对小型电影的基本概念、研究分类、发展趋势等均作了详细介绍;[10]第二类是技术操作类文章,主要介绍了电化教育设备的软硬件知识,如胡云光所撰的《编辑电影片之简易用具》,对可供电影片编辑过程使用的一些简易用具进行了介绍;[11]第三类是技术方法的介绍文章,如刘之常、蒋社村等人所撰的《幻灯映画教学与灯片摄制法》一文,不但对幻灯教学的基本理念、幻灯片制作办法作了详细介绍,而且对幻灯教学的适用环境如室内、室外教学区别等教学模式内容均有详细分析。[12]

通过这些分析,不难看出《电化教育》杂志的几个特征。一是杂志内容覆盖面齐全,包含理论研究与技术探讨,而理论内容也有基本理论与理论应用方向文章,以及国外相关研究展望与国内实践成果总结;技术内容不仅仅局限在硬件、软件使用介绍,从文章可以看出对应用方法的探索也是极为重视。二是作者层次较高,不但有原创作品,还有翻译、编译内容。三是杂志信息渠道通畅,政府政策法令获得迅速,各地相关信息也能及时掌握,并能及时了解国外最新研究进展。

四、主要作者分析

为加深对杂志办刊特点与学术层次的理解,本文对《电化教育》杂志作者中资料较清楚的几位进行简要介绍。

1. 陈友松(1899—1992年),湖北京山县人,当代著名教育学家、翻译家。他早年留学菲律宾、美国,师从杜威等大师。1935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归国后任南京中央教育电影检查委员会委员,并在大夏大学任社会教育系主任,开设教育电影课。之后,在西南联大、湖北省立教育学院等高校任教或任职。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陈友松调至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后曾担任全国比较教育学会顾问、全国陶行知研究会顾问等职务。[13]

2. 卢蒔白(生卒年月不详),近代著名学者、电影人、编辑。曾担任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理事。1933年参与发起组织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上海分会,该会于当年7月3日成立。1933年5月,担任中国电影年鉴编委会委员,隶属于中国电影协会。1934年起担任《戏剧与电影》月刊编辑、撰稿人。1935年3月31日起任《春风秋雨》特刊编辑。[14]1936年,与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理事陈友松等人在上海合办“中国电影教育用品公司”,以推广国产教育电影产品。1947年10月1日,担任《电影杂志》主编。1948年4月21日起任《电影小说》(半月刊)发行人。

3. 刘之常(生卒年月不详),早年曾在江苏省第一师范学校、吴淞中国公学学习。1923—1925年间,在常州主办的县立公共理科实验室、南京市立民众科学馆等部门从事民众科学普及工作。1925年9月,刘之常担任武进民众教育馆主任,制定了“武进第一理科公共实验室之计划”,继续通过媒体来开展民众教育。1928年10月,受命筹建福建民众教育馆。1930年,回到镇江民众教育馆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教育部第一民众教育巡回施教队”主任。1942年5月,被教育部任命为“教育部电化教育巡回工作一队”队长,赴四川、西康实施民众教育。抗战胜利后,到重庆青年会开办电化教学园。解放初期,从事过一段时间电化教育工作。[15]

4. 徐公美(生卒年不详),上海人,20世纪20年代毕业于北京人艺戏剧专科学校。曾任上海乐华女子学校教务长、商务印书馆影片部主任、上海大厦大学教授、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电影剧本研究会委员等职务,亦曾在上海市教育局供职。早年主要致力于演剧编写与演剧术的研究,后来受电影的影响认识到电影对教育的巨大促进作用,遂转向对电影教育的关注。[16]

5. 蒋建白(1900—1971年),江苏淮安人,1922年考入国立东南大学攻读教育,毕业后进入江苏省立第十中学担任训育主任。1927年投笔从戎参加北伐。后曾担任凤阳、盱眙县长。1932年受聘上海江南学院教务长。1933年任上海市教育局科长兼中国公学大学部教授。期间先后创办了晓光、思源、肇光、新建、江淮等中学。1936年任社会局第五科科长。1941年7月至1944年5月间,受教育部任命派驻缅甸、印度及美国。1944年6月起进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攻读西方教育,获博士学位。1952年以后,曾先后担任台湾地区“教育部”总务司长、“普通教育司”司长及其他社会职务。对中等教育计划、侨民教育有较大贡献,并在台湾地区倡导九年义务教育,及在各国民中学建立辅导制度。[17]

从以上代表人物简介可以看出,杂志作者群总体特点非常鲜明:首先是作者均为当时社会知名学者或社会名流;其次是作者所受教育水平高,甚至相当部分有海外留学背景;其三是这些作者政治觉悟高、社会责任感强,都能把国难教育当成首要任务。

五、对今日学科建设的启示

究竟杂志出版效果如何,我们从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会务报告中可以知道粗略情况,《电化教育》月刊第一期出版问世后,“该刊内容丰富,撰稿者又均为国内知名之士……全国各教育机关来函订阅,颇形踊跃……实为我国唯一从事研究电影教育之出版物也”。[18]但是,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杂志被迫停刊。这份仅编辑出版了几期的杂志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技术发展依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就是学科发展方向问题,也就是目标问题,杂志有着重要的方向引导作用。导向不明,则可能影响整个学科的发展,电化教育作为一新兴学科,今后走向如何,《发刊词》中也有明确描述:“……教育电影是与一国的教育宗旨、教育内容和方法不可隔离的。它的成败在乎它与教育过程的联系是否严密。它究竟是一种技术工具,它的所以存在与应有的发展,在我国应视它能否帮助我们‘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民生计,延续民族生命。’这是现阶段中国教育的核心问题,也应当作为电影的核心问题……”[19]而对于教育电影的受众,杂志《创刊词》中亦有陈述,“……教学电影的对象或客体,是十二万儿童、四十万中学生、四万大学生、一百二十万民众学校学生。普通教育电影的对象,是四万万五千万的全民……”[20]从中不难看出,近代电化教育学科的奠基阶段就已明确提出学科发展方向应与国家教育发展大势、方针等相吻合;而且可以发现当年的电化教育探索者视野极其宽广,他们不仅仅把电影教育当作学校教育工具,而且当成国民教育的手段。时至今日,建设终身学习社会已列入国家教育中长期规划,教育技术学科以技术的先进性、影响的广泛性、手段的灵活性等特点,应当成为重要的社会服务工具。

其次是学科定位问题,《发刊词》中对电影教育的功能职责有明确界定:“……工具在现代人生既重要如此,至于人生的一件最重大的事——教育,也要利用工具,并且要不断地改造工具,这是无疑义的了。中国的教育工具,尚停滞在书本、粉笔、黑板的阶段。我们再也不可因循、彷徨、落伍,仅把电影当一种奢侈品或了!无疑地电影是印刷以后一个最重要的发明。这个新工具比印刷更大众化、更活泼,它有千里眼和顺风耳,有孙悟空式的神通……”[21]可见,杂志创办者对电影的作用已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但同时对电影在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认识也是极其客观的;电化教育的工具作用不能忽视,但也不能过分夸大。教育技术在今天的教育改革中可以是一个有益的助推剂,但技术并非万能。

第9篇:电化教育研究范文

一、促进戏剧影视学科发展

原来艺术学放在文学门类,艺术学是一级学科,戏剧影视是二级学科,比较而言,戏剧影视学科发展的空间受到一定限制。

艺术学升格门类后,戏剧影视成为一级学科,发展的空间增大了很多,促进了戏剧影视学科发展。

戏剧影视成为一级学科,对戏剧影视学科目录、人才培养规模与层次,以及课程和院系设置带来新的变化。可以预料,各人才培养单位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的主动性和规模会有所增加。

戏剧影视成为一级学科,我国戏剧戏曲学科的发展和研究方向逐渐完备、完善,各高校在原有戏剧戏曲史、戏剧戏曲理论、戏剧戏曲美学、戏剧曲艺史论、话剧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与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紧密关联的新的学科领地,又新增了比较戏剧、少数民族戏剧、戏曲创作、戏曲民俗学、戏曲文化传播等理论研究以及戏剧戏曲表导演等实践类研究方向,丰富了学科建设,实现了学科教育的全面培养。

戏剧影视成为一级学科,电影电视学科主要发展和研究方向逐渐细化、多样化,并且向纵深挺进,例如中国电影艺术史、外国电影艺术史、非线编辑、摄像与实践、电视新闻与采编、大众传播、电视纪录片、电视剧研究、影视语言、电视频道及栏目研究、录音与剪辑、媒介传播、影视制片管理、照相与实践、摄像与实践、影视策划、电视艺术研究、港台电影研究、广告理论与实务、世界电影美学思潮、世界传媒发展研究、新媒体传播与发展、媒介运营与管理、中国电影现状研究、媒体发展策略研究、美国电影研究、网络电视研究等。

戏剧影视成为一级学科,我国戏剧戏曲学科与电影电视学科的互动与融合会进一步加强,戏曲电影、戏曲电视会进一步得到重视。有关戏剧戏曲改编成电影电视,有关电影电视改编成戏剧戏曲,这种改编与融合的研究会得到进一步深化、细化。因此,戏剧影视学科内涵会变得丰富,外延也会得到拓展。

二、推动艺术教育发展

戏剧影视教育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学升格门类后,戏剧影视成为一级学科,会促进戏剧影视教育的发展,也会推动艺术教育的发展。

戏剧影视成为一级学科,中国戏剧影视学科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随着国家艺术教育政策的力度加大和资金投入的不断增多,戏剧影视学科尤其是电影电视学科会进入全新的大发展时期。伴随着各地高校的电影电视专业或电影电视方向如雨后春笋般建立,电影电视学科在原有的业务教学、理论教学和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更拓展了产业发展、文化研究、数字技术等多个教育领域,以期更好地应对世界电影电视产业化、数字化、全球化发展的新形势。全国数百所高校陆续加入电影电视教育的行列,或者创办专门的电影电视学院,或者将电影电视作为独立学科加入艺术学院的拓展范畴,或者在原有的中文系或文学院范围内将电影电视拓展成为全新的专业方向,形成了高校电影电视学科教育的新潮流。电影电视学科体系在专业内容、人才培养、教育层次等方面多元化建构,形成了专业教育、理论教育和素质教育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因此,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戏剧影视人才。

在国民艺术素养和综合性人才的素质培养方面,戏剧影视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电影课程已经纳入了从少儿到大学生等系统化的美育教育范畴。国家有关部门出台多项措施,下发多个文件,对影视教育提出具体要求,并以附件形式列出百部优秀影片推荐片目,进一步强化中小学和大学影视教育。2004年,电影频道增加了“少儿影院”节目时段,各地也把收看“少儿影院”播出的优秀影片与学校的德育课、艺术教育课等内容结合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专业艺术教育领域向纵深发展之外,在学科的普及教育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如京剧进中小学课堂、“教育戏剧”概念的推广等,使戏剧戏曲在素质教育和文化环境建设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

三、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

戏剧影视是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学升格门类后,戏剧影视成为一级学科,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

戏剧影视成为一级学科,有些高校对有关戏剧影视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等方案进行了适当的调整,突出了信息社会和传媒经济时代对戏剧影视人才能力的新要求,与产业经济、新媒体和传媒文化有关的课程也成为戏剧影视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世界传媒发展研究、新媒体传播与发展、媒介运营与管理、媒体发展策略研究等。

在一些影视艺术学院还新近设立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该专业作为一个交叉学科,涵盖了管理学、影视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相关理论和课程,是对影视教育的一个有力补充,符合当下电影电视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也体现了我国影视教育发展的一个大方向――与产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和融合越来越积极。

戏剧影视人才培养在戏剧影视学科稳定发展的大背景下,呈现出专业方向涉猎面越来越广、交叉性和文化内涵越来越强、与数字媒体交融逐渐增加的特点。同时,各类型和层级的戏剧影视人才培养各有重点,特色更趋明显。如师范类院校专业方向以培养戏剧影视教育方面的师资为主,专业院校和职技学校戏剧影视人才培养则多随戏剧影视市场上实际人才需求方向转型,更注重编导类、表演类与剪辑类等方向,专业的倾向性、应用性高于对其文化的要求。

当今的戏剧影视教育,基于戏剧影视的专门领域与信息技术,体现了戏剧影视在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即面向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代表了信息科技与文化艺术结合的新方向。从人才培养目标来看,戏剧影视教育注重学生艺术的原创能力、整合能力和策划能力,培养具有新的人文、艺术、科技观念和素质的综合型人才,体现了戏剧影视学科交叉发展和国际化的趋势,会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星.跨世纪中国电影艺术传统史评[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贺志朴,姜敏.艺术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