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例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课例名称:追寻守恒量
教材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物理必修2
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理念
利用课堂教学,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验的能力,激发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让学生进一步形成守恒思想,让学生了解守恒思想的重要性。认识到能量守恒思想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为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价值观打好基础。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领会守恒思想,体验科学研究过程,理解能量、动能、势能等概念。
教学难点:经历科学家的研究过程,体会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某些关键的因素,并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产生灵感,从而进行新的联系及产生得出新的概念。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能量及动能、势能的概念与意义;
(2)了解守恒思想的重要性,守恒关系是自然界中十分重要的关系;
(3)通过具体的事例使学生对守恒观念有初步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
(1)重温一次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启发大家对守恒思想的认识;
(2)利用单摆演示,帮助同学们建立能量守恒的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动能、势能间的相互转化来研究生活中的物体的运动,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
四、教学方法
课堂中通过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教学实录:
一、引入课题
师:在生活中很多变化过程中有守恒的现象,抓住守恒,对我们解决问题很有帮助,下面让同学们体验以下几个事情。
学生活动:【事例1】 “两个杯子间倒水 ”:一个杯子水少了,另一个杯子中水增加了,但倒水这个变化过程,不会使两个杯子里水的总量发生变化。【事例2】“让科代表在20张纸中数去15张”:在数纸的过程中,一边的纸增加了,一边的纸减少了,但数纸这个变化过程,不会使两边纸张的总数发生变化。
二、追寻守恒量
课件展示:伽利略的斜面(曲面)理想实验的动画
三、应用守恒量
师: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由此你想到了什么?或说你意识到什么?
(出示页面)提醒:(赫兹发现了电磁波,很快有人发明了电报)气象预报说:“近年夏天会持续高温,而且干旱……”国美的老板听了会想到什么:空调会热销,发财的机会来了。使用价值,如果我掌握了守恒的规律,就可以用它来解决问题,看到了新技术,就要琢磨怎样应用它,就是创新。如果你对它无动于衷,就总是落后于人家。
课后反思:
这节课的内容是比较简单的,无非就是感受到自然界中存在着机械能守恒,或更广泛的能量守恒。关键在于学生的去体验追寻的过程。在追寻的过程中体会科学的方法,首先是从一些生活的事例入手让学生了解变中存在的不变量即守恒量,能比较轻松地接受这个观念,学生有了初步体会后再进入这节课的主题,从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出发,一步步引导学生不断去探索、不断去思考其中的守恒量―能量。最后通过生活的实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能量守恒的体会。
但是本节课也存在不足之处,由于学生初中已经知道了动能和势能,或者课前做了预习,对于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大部分同学已经知道了结果,所以对于这节课他们缺乏因未知而去做一些猜想的冲动。这样就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很好探究体验科学的方法,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关于这一点,教学中应该注意到。
课例点评:
提高教师提问的有效性
笔者对教师在课堂的提问情况进行调查,并做统计(见表一),第一次教师提问130个,基本成了“满堂问”。提问杂乱、琐碎、缺乏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通过课例研究,教师的提问发生改变。
注意问题设计的角度 新课程理念要求设计问题的角度要有所创新。前几次,教师课堂提出的问题低水平占40%~50%,高质量的问题再逐步增加。由此可见,课例研究让教师提出了高水平认知的问题,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注意了从思维的深度、广度和密度上设计问题,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课堂气氛活跃。
注意课堂提问“精”与“准” 所谓课堂提问的“精”“准”是指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求精确、正确、准确,力求精巧、精致、不随意。几次课例研究下来,教师能对关键性的问题提问,还能找准问题的切入点,问到关键处,问到点子上,问出精彩来。比如,本节课教师精准的语言可圈可点:在课始问“老师给同学带来2、0、6三个数字朋友,你能组成哪些数字”“再借你一个点,又能组成哪些数字”。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课中再问:“老师这有一根绳子长是 0.1 米,谁会在米尺上找一找0.1米在哪里”,随后准问“这里为什么是0.1米呢?”之后追问,“想想看0.1米,小数点左面为什么写0呢”“如果用分数该怎样表示呢”,这些都是直指问题的本质,随后的环节仍然是这几个主要问题贯穿于整节课。问得到位精准,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注意问题的整合 教师要考虑自己提出的问题有无思考价值,教师要学会分析本节课的核心问题,根据核心问题设计自己的提问层次。如果教师的“问”不能引起学生的“思”,不如不问。所以教师学会了整合问题,合理安排。
教师理答的改变
教师理答三次数据对比(见表二)
从三次课例研究对比中,不难发现教师理答水平有了以下改变:
减少了低效的理答方式 “沉默”“重复问题”“重新表述问题”“打断学生回答”“直接给出答案”这几项数据在三次研究中处于下降趋势。这充分说明了教师在课例研究中逐步提高了理答的水平。教师问的有梯度,学生回答的质量就高,无需教师重复表述问题。
鼓励学生提出新问题 在三次观察对比中,教师逐步引导学生提出新问题。学生能够主动对所学知识发问,说明学生处于一种自主探索的状态,而这种状态正是探究式学习的理想状态,也是我们课堂教学所追求的高层目标。
反思水平的提升
课例研究让教师不断反思 有教育专家指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在课例1研究中,教师不仅反思自己的课,更重要的是可以从观察团的成员中获得收益。同时观察团的教师在听同伴课时,也会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课例研究就是在这一轮轮“问题――设计――实践――反思”的循环往复中,不断改变教学行为,使教师的实践智慧得到提升。
课例研究培育合作文化 研究中培养教师合作能力,形成研究共同体。教师在合作中相互学习, 促进发展。研究中,我们始终都是团队作战,打造一个教师,它的身后有一支强大的观察团。教师一方面得到团队中的专业引领,一方面又是进行平等的合作。真正的课例研究的成功与否,不在于“课例”本身的成功,而在于观察团队的合作研究,透过“课例”能够学习到什么。“课例研究”它不局限于一次“研究”,而是通过这种方式将研究教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课例1研究中,教师反复斟酌每一个观察量表的数据和分析,以便为授课教师提供科学有力的数据分析。让每一位教师积极参与进来,真正投入、融入其中。课例研究已在教师的心中生根发芽,它悄然地改变着每一位教师。
课例研究是以课例为载体、以反思为前提、以观察为手段、以教学问题为对象、以互动对话为特征、以行为改变为目的的教学研究,大致需要经历“原经验——新设计——新行为”几个步骤,其中每一步都要经历“活动设计——实践——研讨——反思——调整”的过程。
课例研究是以团队形式开展的研究,特别强调团队成员的共同发展:第一,课例研究团队成员都是研究主体,既是研究者、观察者、评议者,也是被研究者、被观察者、被评议者。第二,课例研究团队的所有成员要全程参与。第三,课例研究团队成员间要相互协作、支持,以获得共同发展。
我们的改变
自2008年至今,我园已经开展了四轮课例研究,从中我们主要实现了两个转化。
从理念到行为 课例研究的落脚点是促进所有幼儿的发展,为了将这一理念落实到实践中,我们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
开始,我们在小班开展有关“促进小班幼儿对图形认识的有效策略”的课例研究,比较关注教师制定的教学活动目标以及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宜等问题,而没有关注幼儿的发展。后来,经过专家指点,我们才意识到这个问题。接着,我们在中班开展了有关“帮助中班幼儿建构数量守恒概念的教学策略”的课例研究,经过几轮的研究、实践、再研究、再实践,我们看到活动中幼儿很有兴趣地操作着材料,以为教师的教学水平大有进步,但是专家却认为幼儿的操作是毫无意义的。虽然幼儿手里都有材料,也都在“高兴地”“操作”着,可是幼儿只是按教师事先设定的步骤和方法在操作,并没有与操作材料积极互动。这样的操作是不可能促进幼儿发展的。要促进幼儿的发展,就必须充分地关注幼儿,掌握观察、了解幼儿的方法。因此,我们随后在大班进行了有关“大班幼儿学习测量的有效策略”的课例研究,有意识地探索了观察、了解幼儿的方法,并总结出了一些经验。
经过几轮课例研究,教师们终于树立了一切以幼儿发展为出发点的观念,并能将它落实到行为中。正如教师们在笔记中写的:“通过课例研究,我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是思考‘这个活动涉及哪些内容’,而会思考‘孩子将从这些活动中学到什么’。”“幼儿操作的真正意义是与材料积极互动,之前教师带着幼儿按教师的方式操作,幼儿自愿表达的机会少,也就是说材料限制了幼儿思考,教师语言限制了幼儿思考,操作方式限制了幼儿思考。整个活动中,虽然表面看上去幼儿理解了,但那不是幼儿的理解,而是教师的理解,所以没有达到促进幼儿成长的目的,没有体现幼儿的主动学习。”
从模仿到创新 我们最初是在专家帮助下研究的,主要研究教师的教学策略和行为问题。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由于幼儿园教育对象和教育情境的特殊性,应用在中小学的“课堂观察技术”不太适用于幼儿园的活动观察。由此引发了我们的第三轮课例研究,即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观察和记录”。课例研究小组成员自主设计了观察记录表,一起分析这些观察记录表的优势和不足,再据此进行数次调整,设计出了幼儿园活动观察记录套表,其中包括“了解活动中幼儿的具体情况的记录表(幼儿使用)”“师幼互动情况记录表(开放式记录表)”“幼儿操作观察记录表(半开放式记录表)”“活动后的统计表(封闭式记录表)”等。教师可以利用记录表中的信息进行总结归纳,对幼儿实际状况作出判断,以指导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
我们的经验
经过反思和总结,我们认为在开展课例研究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统一思想认识 课例研究要求教师围绕课例进行合作探究,一起讨论怎样设计、组织好教学活动,展开平等“对话”,人人有话说,有问题谈,并从中吸取好的意见和创意。只有思想认识上统一,才能带来行动上的一致。
找准问题 找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课例研究的起点和取得实效的基础。首先,问题决定了对课例的选择,决定了研究思路,决定了研究中的评价活动。正如一位教师在笔记中所写的那样:“课例研究不要虚构,不要想当然,不要空谈大道理,而要切实解决教学中真实而具体的问题,要切合实际,有可操作性。”
那么怎样才能找准问题呢?在开展小班幼儿“认识正方形”的课例研究时,我们最初确定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把活动设计得生动有趣,帮助幼儿感受并了解正方形的特点。但是第一次实施活动后,专家向我们提出了几个问题:“在操作环节,有多少幼儿操作对了?有多少幼儿操作错了?都是谁?第一次操作错误的幼儿在第二次操作时是否正确?幼儿在小组观察、辨别环节中是否说了他们拿错的原因?在后面的再区分环节中,教师是否继续关注了这些幼儿?他们是否已学会区分了呢?”专家的问题引发了我们的思考。确实,只有真正关注和了解全体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实际表现,才能解决促进幼儿发展的问题。由此我们把要解决的问题调整为“如何实现对活动中每个幼儿学习实效性的关注和检测”。
>> 对开展音乐拓展课的思考 对开展初中历史活动课的看法 我对开展小学数学活动课的探索 对开展物理课题研究的思考 对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思考 对开展高中音乐鉴赏课的几点认识 针对开展反窃电工作的研究分析 对开展幼儿“月主题发展评价”的研究 对开展初中历史活动课的几点看法 大学生对开展“唱读讲传”活动的价值认同研究 对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提高铁路客专工程管理水平的实践研究 对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认识 对开展职工技术比武活动的思考 对开展党员立项攻关活动的几点思考 对开展我国审计重要性水平实证研究的思考 对开展中西医结合循环研究的思考 对开展双语教学的思考 对开展经典诵读的实践思考 对开展利率风险管理的思考 论培养合作意识对开展西洋弦乐重奏课的重要意义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② 熊振华.浅析小学数学“教”与“学”的变革[J].江西教育,2013(15).
③ 董淑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初探[J].教育艺术,2011(7).
④ 芮永红.浅析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音乐时空,2011(12).
⑤ 刘葵红.浅谈小学数学语言训练[J].教师,2010(31).
⑥ 王豪杰.小学生数学说话能力的训练[J].教学月刊,2006(12).
一、研课旨趣:从就课论课到专业诊断
在传统的语文教研活动中,语文教师观课时往往把自己置身于观众的位置,只看热闹,而不会从专业的角度反思,更缺乏语文课例研究的思考。一方面,在传统的评课中,执教者如遇同伴的直言不讳,往往会反唇相讥,结果是只增嫌怨,徒生隔膜。长此以往,评课者往往碍于情面,说些无关痛痒的活、流行的话、应景的话“、我以为”的话,甚至是虚假的恭维。另一方面,在传统的观课中,教师往往毫无准备就进入课堂开始听课观察。由于听课缺乏目的性,进而在接下来的评课环节就仅凭直觉感受,要么没有明确的主题,要么主题泛化,“你说、我说、大家说”,想到哪里说到哪里,甚至一味盲从,很难跳出感触式的经验怪圈,而美其名曰的“抛砖引玉”也往往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由于评课没有中心观点或主题,加之缺乏理性的专业诊断和具体可行的改进意见,也就不利于其他教师从一节课感悟到一类课的道理,不能让教师对一类课的教学有所启发。这种听听、看看、说说的观课活动,由于缺乏深度,总是评论(非专业性说教)有余而行动改进不足,其结果往往是专业性的教研活动充斥着越来越不专业的内容,以至于课堂的改进收效甚微。语文课例研究是学术化的观课评教,评课旨趣在于专业诊断,即以专业的课堂诊断直接指向教学问题的最终解决和教学水平的稳步提高。课例研究开展以来,教师习惯于在对当次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之后,再有目的地走进课堂。在接下来的研课活动中,教师也不再是经验主义至上,不再是就课论课,评课者已经能够以专业的眼光来审视课堂上发生的师生之间的交互行为,“从学理上切入语文课堂教学的内部,做与专业职称相匹配的分析、阐释和研究”,评课时多了理性的专业诊断,也有了具体可行的改进措施,使评课起到有效促进和发展的功能。这样的评课活动,从孰优孰劣的评价区分向教学问题的理性诊断发生转向,评课活动也就增加了研究的含量和专业判断的力度。
二、课例诊断:从止于评论到聚焦课堂教学行为的改进与优化
在传统的语文研课活动中,教师往往站在评课者的个人立场对课例加以评判,而且这样的评判往往习惯于只讲“三点”,即优点、缺点和亮点。这种评判只认识到问题出在哪里就算达到了目的,疏于知行合一,其间的隔离或鸿沟长期存在,换言之,传统的研课活动是就课论课、止于评论。这种研课活动不仅缺乏专业的判断和充分的归因分析(仅有的分析也多为一般理论的泛泛而谈),而且每一次的研课活动总是缺少如何作进一步改进这类问题应给予的中恳而明确的答案,甚至每一次的意见和建议也只是停留于口头或书面的记录,更遑论落实在随后课堂教学行为的改进与优化。“课例研究表面上研究的是一节课的改进,背后关注的却是解决一类课的问题。”因此,课例研究将试图克服传统语文教研活动中的一些弊病和问题,不但要增加语文教研活动中聚焦课堂的研究含量,更要透过课堂观察不断进行行为跟进。作为一种基于课堂改进的教师在职学习方式,课例研究实际上也就是研究课例的过程,即以一节课的研究为例,试图围绕一个主题探讨一类课的改进。所以,课例诊断应在问题驱动下聚焦课堂,开展研讨。一要明确三个问题,即课堂教学遇到了哪些主要问题,应如何做出新的教学决策,这样决策的理由是什么;二要回答一个问题,即通过这节课或这个主题的研究,使自己对此类课有什么认识和启发;三要适时跟进磨课活动,即在研课环节之后,针对同一教学内容进行几次反复的施教,而且每一次的施教都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对所关注问题的深入认识和改进。可见,课例研究要紧扣出现的问题进行跟踪研究,研究持续性明显,并且始终处于未完成状态,后续的研究还可以不断丰富和发展已有的结论和观点。基于以上认识,我们的研课活动已不再习惯于坐而论道、止于评论,也不再满足于见仁见智的各执一词,而更多的是仁者、智者相互之间关于观点主张的沟通与交流,对话切磋的经验分享,专业诊断后的行动跟进。在沟通与交流中,我们坚持专题性原则,不面面俱到;坚持针对性原则,不泛泛而论;坚持欣赏性原则,不求全责备。如果评课这样的行动研究,有了解决问题的处方和对照处方进行的教学实践的二次或多次改进,就能最终直抵改进课堂教学实践这一终极目标。课堂诊断与行动改进的行动研究表明,从确定研究专题(如怎样教学鲁迅作品)到选择执教内容(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鲁迅的《藤野先生》),从带着目的走进教学现场观课到基于专业化的诊断,从开出实践改进的处方到课堂教学改进的实践活动,就形成了一套环环相扣而又行之有效的课例研究基本操作流程。
三、课例研究取向重心的转移:从单看教师的教到兼顾学生的学
在传统的语文教研活动中,人们所熟见的评课其实就是为了得出某教师的课是“好”还是“欠好”,是“妙”还是“欠妙”之类的结论,且诸如此类的“鉴定”和“表彰”往往习惯于只看教师的教学行为,而不顾及学生的学习表现。比如,有教师就是对照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表,通过检查诸如教学目标是否符合语文课程标准七年级教学目标要求、是否兼顾思想教育、语言文字训练、语文能力培养等、是否让使学生深刻地领悟了课文中作者描写景物前呼后应的结构方法和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等表现来评价教师教学的规范性,也就是说,教师的课堂观察常常与评价教师有关,而较少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加以关注。新课程已经在目标设计方面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这样的课堂观察囿于教学的视野,“目中无人(学生)”,没有关注到课堂教学中最为核心的因素———学生的发展与表现。随着语文教学课例研究的深入,加之舆论层面的倡导、行为层面的扶持和推广层面的指导,不少教师在课堂观察中已开始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评课活动中有了对于学生经验的研究与评判,有了对学生学习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差异的关注,他们已经认识到课例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并已开始从学生的学习、参与和彼此的互动方面收集证据。比如,看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是否被点燃,学习氛围是否浓厚;看师生交往是否融洽,是否从学生的个性出发;看课堂上学生是否专心听讲,如果不专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当然,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教师也从自己的行为方面收集证据,如提问、板书、被提问的学生数。因为他们认为,这些行为方面的证据与学生的学习和参与紧密相连,很有意义。
教学对象:小学二年级。
教学内容:苏少版第三册第七单元《亚克西巴郎》。①唱――歌曲《亚克西巴郎》;②动――歌表演,配打击乐器;③音乐综合活动。
教材分析:《亚克西巴郎》是一首新疆柯尔克孜族儿童歌曲,该曲深刻地刻画了小朋友爱劳动、爱整洁的形象。“亚克西”是“好”的意思。“巴郎”是指“娃娃”,这首歌曲节奏欢快活泼,全曲结构规整,富有浓郁的柯尔克孜族风格特点。
教学目标:①能用欢快、活泼、有弹性地声音演唱歌曲《亚克西巴郎》,用声音表现新疆人们热情开朗的性格。②初步认识新疆打击乐器――手鼓,感知其音色特点及演奏姿势;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作简单的伴奏,并进行歌表演。③能积极参与多种音乐实践活动,体验到与他人合作的乐趣,提高创造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综合音乐合作活动。
教学用具:打击乐器、多媒体课件、新疆帽、手鼓。
教学过程
复习歌曲,创设情境 第一步,看视频《娃哈哈》;第二步,歌表演《娃哈哈》。设计意图:从学生熟知的新疆歌曲《娃哈哈》入手,通过载歌载舞的形式,把原有的间接经验与现有的直接经验相结合,一下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融入到新疆音乐的氛围中,在欢快的音乐中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新课教学,体验快乐 ①情境导入――新疆景色。②认识手鼓。老师说:“瞧,我还带来了一样新疆乐器――手鼓,在《娃哈哈》歌曲中还用到它。谁先来敲一敲?(请学生试奏手鼓)它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咚咚)③听歌曲范唱。老师提问:“这首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学生答:“欢快活泼。”老师再问:“你们听到了手鼓的声音了吗?”④再听一遍;接着跟节奏读歌词;然后听老师范唱。老师说:“歌曲一共几个乐句?(板书)”⑤通过聆听,找出相同与不同的乐句。(色块)再问:“哪两个句的音调基本一样呀?”⑥划旋律线,找出不同乐句的旋律走向(sol,do 柯达伊手势,接口唱)。老师接着问:“那2、4两句有什么不同呀?”学生答:“一句结束的音在高处走,一句结束的音在低处走。”⑦用LV哼唱旋律(注意头声的声音)。⑧加词“早晨我”(一字多音处多练习,练唱时速度由慢速逐渐加快)。⑨师生、生生接口唱(注意气息、吐字咬字,及声音位置)。嘴巴张圆,声音有弹性。⑩全体学生准确、流畅地背唱歌曲,而且最后一句用赞扬的语气。设计意图: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让学生以多次聆听的方式,了解歌曲内容,感悟音乐要素;听一听、读一读、唱一唱等方法掌握歌曲的旋律,解决歌曲难点。通过念歌词、师生接龙、对比模仿等方法,让学生掌握歌曲歌词,一字多音和XXX的节奏特点。
表现歌曲,放飞心情 首先,情绪对比(速度、声音对比);然后,跟着伴奏音乐演唱;接着,欣赏新疆歌舞片段;之后,歌表演(做新疆动作:学动作――最后一句配动作――配乐加动作);最后,用打击乐器伴奏,学生用乐器,然后结合图谱,给歌曲配伴奏(试响板、碰铃――演奏――节奏普――配乐)设计意图:用配伴奏音乐演唱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用打击乐伴奏的方式创作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创造表现能力以及手、脑、口的协调能力,使学生一步步体验成功的快乐!
拓展延伸,团结协作 第一步,分组合作表演。老师说:“同学们,我们用自己的方式重新给歌曲组合一下,好不好!”A组学生选择组合方式:先诵读,然后边唱边奏。B组学生选择组合方式时增加了动作:讲解、配乐、提高、表演。第二步,讲解。即诵读(全体)、奏(两边)、唱(中间)。第三步表演:围一个圈(奏,舞四人表演)。设计意图:通过自信地歌表演、律动、声势、打击乐伴奏等音乐学习活动,体验与他人合作的快乐,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与合作能力
小结 老师说:“同学们,这堂课大家表现得非常好!老师要对每个同学大声的说一句‘亚克西巴郎’!”同学们都很高兴。
教后反思
这节课的内容丰富,通过学习,学生们能对新疆的音乐风格和节奏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针动小学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个性,笔者在课堂伊始,就以律动熟悉的歌曲《娃哈哈》为突破口,让学生在学跳新疆舞的同时,感受新疆的音乐风格以及节奏特点。学生们参与积极、情绪高涨,课堂气氛活跃。
在播放同一个民族的歌曲《亚克西巴郎》时,学生情不自禁地融入歌曲。笔者适时地介绍他们的风土人情,让学生了解新疆的水果、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以及大草原美丽的风光;同时从学生的眼神中,可以发现他们对新疆的喜爱。为了能让学生们爱上新疆音乐,笔者还特地准备了新疆的特色乐器――手鼓,让学生看外形,听音色,模仿节奏型,通过近距离接触,激发学习兴趣,为学习新疆歌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本堂课是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学会演唱歌曲”应占小学生音乐课堂中的主导地位。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围绕学会歌曲环节进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活动。所以,在学习歌曲环节中,笔者抓住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通过初听、复听、再听,帮助学生养成倾听音乐的良好习惯,了解音乐产生的背景,让学生学会思考创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才能理解音乐。学生能静心地聆听,感受音乐;在多遍聆听音乐之后,学生已有了较感性的认识,这时老师进行声情并茂的弹唱,又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在此基础上,笔者再从旋律走向、节奏等方面进行适当引导,讲授歌曲循序渐进,层层递进,学生随着老师的讲解歌曲学得扎实、有效,比较满意地完成了歌曲教学任务。新课程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演唱习惯,掌握正确的呼吸和姿势,所以在用LV哼唱歌曲旋律的时候,笔者就要求学生注意呼吸,用“额头上长着一只小嘴巴”进行形象的比喻,让学生找到轻声高位置的感觉,训练良好的头声,从而为流畅、顺利地完成歌曲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但学生就单单学会歌曲,显然是不够的。歌唱艺术是声音与文学相结合的艺术。唱好歌曲,不能只讲声音,不讲感情,反之也不行。为此,教师们应引导学生对歌曲的思想内容、表现手法以及词曲作者、歌曲的时代背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再进行适当处理,把歌曲的艺术形象准确完整地再现出来,达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所以,笔者充分挖掘作品的情感和内涵。在教会歌曲后,笔者问:“小巴郎是个很勤劳的孩子,那么最后一句‘亚克西巴郎’中的‘亚克西’,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演唱?”学生很容易地回答:“赞扬,夸赞的语气!”因此,唱好这首歌曲也就水到渠成了。
笔者在课中还设计了多声部的练习。记得有位教育家在“‘零距离’走进多声音乐”中指出:从开始接受义务教育的低年级起,就让学生由浅入深,不断地接触、体验、感受多声音乐。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熟悉它、了解它,使学生的多声部表现在耳濡目染中自然进行。因此,笔者在熟悉歌词的环节中,让学生用刷牙和洗衣的节奏为歌词进行伴奏,从听觉上引导学生走进多声音乐,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多声概念。在这充满乐趣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也感受到了多声音乐的美妙。
基于需求,激发教师主动参与的热情
有效的课例研究活动必须是有的放矢的活动,了解教师的需求并根据需求进行策划设计是课例研究活动的起点。不了解教师的需求,即便策划者投入了满腔的热情,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也不可能激起教师主动参与的热情,也就不可能让教师有真正的收获。如,某校校长听说课例研究很有实效,于是组织教师做了起来:仿专题、忙上课、拍录像、理实录、写反思……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们累得叫苦连天。虽然,这样亦步亦趋的研究,也会给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一定的实效。但是,这种自上而下、机械照搬的教学研究活动,不仅难以取得明显的实际效果,还会挫伤教师的研究热情和自信心。一方面是课例研究是一种草根性活动,其原动力是教师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教师所面临的问题不同,其需求也不一样。忽视教师的需求,把课例研究作为一项工作布置给教师,难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比较可行而又有效的做法是:活动前,策划者设计“课例研究征咨意见表”,对教师的研究需求进行专题性调查,并对需求进行梳理、筛选,以了解大多数教师的实际需求,摸清教师的认识和行为现状,然后确定课例研究的方向、内容和方式。
共同协商,确定适切的研究主题
拟定适切的研究主题,增强研究主题的针对性,是课例研究活动有效性的前提。面对纷繁复杂的课堂教学,有太多的教学问题需要研究,但究竟哪些问题最为关键,哪些问题急需解决,哪些问题可以解决,这些都需要我们从学科本质和教学本义出发,对学习内容进行全面剖析,对学情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分析与研究,找出学生学习本课的困难所在和本课教学的关键要素,并根据教师的需求对这些教学难点和关键点进行比较、排序,从中筛选出适切的问题作为课例研究主题。研究主题的适切与否直接影响课例研究活动的效果,如果研究主题过大过空,课例研究活动就很可能流于形式。
适切的研究主题应符合“四个原则”:一是真实性原则,即研究主题是课堂教学的真问题;二是典型性原则,即研究主题是教师群体共同关注、亟需解决的问题;三是匹配性原则,即研究主题与教学实践有效对接;四是可能性原则,即这些主题通过研究有得到解决的可能性。除此之外,研究主题切忌大而全、面面俱到,不要试图通过一次或几次课例研究解决教学中的多个问题,而要追求通过一次课例研究加深对一个小的研究问题的认识,“小”才有可能“深”。如,在初中科学课例研究中“如何引导学生有效探究”这个主题就比较大,教师不容易切入,研究的实效性不强,如果分解为如何引导学生建立科学假设、如何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交流等研究主题则更为适切。
提前公布主题,让教师“有备而来”
即使有了适切的研究主题,如果没有提前广而告之研讨内容,参与者也往往是即兴发挥,观点漫天发散,甚至会“跑题”。为了使课例研究走向深入,让参与者有实际收获,策划者应该提前公布研究主题和教学内容,使参与课例研究的教师有备而来。提前公布主题,一方面可以增加教师学习和思考主题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站在理论高度去观察课堂、研讨课例;另一方面可以让主题成为教师的日常话题,为教师提供思考指向和研究方向。提前公布教学内容,一方面可以让教师对所教的内容在头脑中有一个初步的教学设计,为观察课堂、研究课例提供一个参照体系;另一方面可以让教师在研读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对上课教师的教学做出预测,可能在哪些教学环节做出精彩,哪些教学内容可能难以处理,应该怎样突破等。如,基于“过程与方法”目标落实的初中科学课例研究活动,我们在活动前的两个星期利用FTP空间公布课例内容和研究主题,促使教师对什么是“过程与方法”目标有一个初步认识,对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有一个初步的设想。
学习理论,突破经验层面的局限
问题的解决需要先进的教育理论和课改理念做支撑。我们发现,有些老师缺乏理论底蕴,在自我反思、课堂观察和课例研讨等环节,仅仅停留在经验层面上,不善于对课堂中发生的问题做出理性的分析和深刻的反思,致使课例研究没有深度,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个人以为理论学习是课例研究走向深入的关键,学习理论的主要目的在于运用理论解决问题,在于针对教学现象和教学问题能讲出教育教学的朴素道理,而不是在于显示理论研究的深奥。围绕研究主题学习理论,使理论学习与课例研究有效对接,一方面可以为执教老师的备课提供问题解决的策略,另一方面也为观察课例、研究课例的教师提供理论支撑和分析问题的视点,让他们觉得通过这样的理论学习,课堂观察的目的明确了,更容易发现问题;研讨时有话可说了,也能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分析课例了。这种“问题式的理论学习”,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使得实践得到理论的引领,避免了课例研究囿于同水复。
形成共识,推进研讨逐步走向深入
课例研究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包含着一系列研讨活动。仔细反省这一系列研讨活动的内容,我们常常会感到困惑,后一次研讨活动比前一次研讨活动有何改进和提高?由于缺乏对研讨内容的提炼和归纳,以至于我们没有在头脑中留下什么清晰的印记,更不能明确说出每次研讨活动的收获。如何使每一次研讨活动收到实效,使研讨活动逐步走向深入。笔者认为,活动主持人不能只是一个简单的“话筒”――主持活动的开始和结束、组织教师按照一定程序先后发言或讨论,活动主持人要在活动结束时,对研讨内容进行梳理:研讨内容聚焦在哪几个方面、提出了哪些改进思路和方法、还有哪些问题亟需解决等等,并对问题解决的多种策略加以比较和甄别,从中筛选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办法和有效策略,提供给上课教师在下一次课堂教学中自主选择。这样的梳理和归纳可以使教师清晰地知道本次研讨取得的“共识”,为下一次研讨提供了基础,不至于“从头再来”。主持人不断地梳理和归纳课例研究中问题的共识、分歧和建议,将使课例研讨不断在前一次基础上深入进行。当然,梳理归纳,形成共识,不是为了追求单一的权威的改进建议,而是为了教学策略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更具有建设性,更容易被教师认同和理解。
聚焦主题,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
课例研究活动指向特定教学问题的解决,而教学问题的解决既需要围绕研究主题收集课堂教学信息、记录课堂教学行为,又需要基于课堂现象和事实、聚焦主题展开深入而有效的研讨。为了有效收集课堂上的事实和现象,我们可以采用课堂信息观察和记录技术。因为这种技术既可以为我们提供课堂观察指向又可以为我们提供理解课堂的独特视角。为了避免问题研讨停留在表层、教师随意性发言,我们可以预设由浅入深的问题链,让教师有相对集中的思考指向,思考什么、交流什么,教师心中有数,这种以设置问题台阶的方式启迪思维并引导逐步深入的研讨,其质量和效益就比较高,问题就有可能得到解决。如,我们研究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解”的有效性,除了课堂观察聚焦这个特定问题之外,研讨时呈现以下几个问题以引导教师研讨:①讲解的内容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水平与认知规律;②讲解内容是否正确,包含了重要的教学价值;③讲解时,能否提供丰富清晰的感性认识;④讲解时,是否突出重点,繁简得当,揭示本质;⑤讲解时,是否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具有哲理;⑥讲解中,是否注意发展学生多种能力;⑦讲解是否具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思考;⑧是否善于运用比较分析、综合概括、逻辑推理等方法;⑨讲解时,是否用词准确,语速适中,语言生动有趣;⑩讲解是否做到声音宏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情感交流。
对话交流,培育新型的研究文化
一线教师对“以人际互动为特征的交流与对话”的需求特别强烈。我们最担心的是在课例研讨现场出现“一言堂”现象,一些教师抱着“小媳妇心态”,唯唯诺诺,不敢敞开自己的心扉,而另一些教师采取高傲的非合作的态度,唯我独尊,长篇大论,出现话语“霸权”,使得教师之间没有形成对话交流机制,缺少或没有研修氛围,不能满足教师平等对话、互动交流的诉求。我们认为研讨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制度的规约和保障。课例研讨制度的建立是为了确保课例研讨的有效,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追求的是一种民主探讨、合作交流的文化。因此,需要精心设计研究活动过程,尤其是现场课例研讨活动的策划。在课例研讨现场,开课者和观课者各抒己见,不是对开课者品头论足而是针对课例和问题本身,把自己的想法、观点表达出来,参与者不分教龄长短、职称高低,在和谐的倾诉和倾听中,学习文化、研究文化也便悄然而生。我们所追求的研究文化就是一个学习共同体所应有的和谐、合作、进取、针对问题本身研讨的氛围和行动。每个人在这种新型的研究文化中改造自己、提升自己。
关键词:输入假设;英语;课例研究
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发展,给予学生有效的课堂输入。教师应当思考以下一些问题:(1)这堂课关注了学生的发展了吗?(2)这堂课有多少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和发展了呢?(3)学生的具体进步和发展是基于这堂课的教学吗?(Borich, 2002)上述三个问题其实就是研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的作用,也就是怎样给予学生输入及输入有效与否的问题。本文选取小学中年级英语对话教学的课例,探讨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有效输入”的途径。
一、 案例背景
本文选取《牛津小学英语》下册板块A的部分优秀对话教学案例,结合克拉申(Krashen)理论关于”理想输入”的四个特点展开分析,探讨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有效输入”的途径。
二、可理解性(Comprehensibility)
(一)教师课堂语言的可理解性
小学英语课堂上常常出现学生不知老师所云的尴尬局面,比如有一位教师让学生重复录音内容时用了四次repeat一词,学生还是没能明白,教师语言超出了学生的语言储备量,学生毫无反应,大大降低了教师课堂语言输入的有效性,同时也挤占了学生语言实践的时间,使课堂效率大打折扣,此时如果教师适当地用汉语进行口头解释或借助幻灯等手段,学生就会明白应当做什么和怎么做了。(卢良环,郑磊,2005)由此可见,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时应注重语言输入的可理解性,在尽量使用英语的前提下,必须详细、清楚地说明活动人物的要求,帮助学生迅速进入实践活动,有的放矢,从而避免学生被一连串复杂的要求难住,迟迟不能深入学习进程,浪费时间。
(二)教材内容处理的可理解性
课堂教学的可理解性还表现为教师在处理教材内容时要遵循分散难点,由浅入深的原则(宋秋前,2007)。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利用学生的现有知识,以旧知导入新知,通过讨论学生熟悉的话题帮助学生理解“输入”( 崔允t,2001)。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对语言意义的获得实际上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进行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教师应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以促使学生对新的语言知识进行主动加工。
三、趣味性和相关性(Interesting and Relevant)
小学生具有爱玩、乐游、喜唱、好胜的特点,因此设计新颖、有趣、实效的活动,抓住学生的眼球,刺激学生的兴奋点,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比如很多教师喜欢采用视频歌谣的方式开始课堂教学。视频歌谣特有的悦耳的音韵、轻快的节奏、多彩的画面能使儿童产生愉悦感。例如,在4B Unit7板块A的教学中,A教师同样以一首说唱形式简单、易上口的歌谣I'm hungry开场。然而,有效的课堂教学不能仅仅停留于趣味性,而要紧密联系教学内容,为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服务。
四、非语法程序安排(Not grammatically sequenced)
克拉申(Krashen)认为,语法知识的记忆不能保证语言运用的正确,儿童的认知能力和接触目的语的动机决定了语言习得必须要有一个大量语言实践的机会(Krashen, 1982)。从这一表述中我们不难得出,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不是靠单纯的语法知识记忆,而是在语言实践中不断提升的。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上为学生运用语言创设具有真实语用意义的情景,这一情景与目标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相类似,(何邦省,易雅婷,殷千枝,2004)从而实现学生对语言的有效理解和内化。比如,B教师在执教PEP《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4 I'ts warm today. PartB Let's talk第一课时时,以假期将近的话题激发学生旅游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学习和操练新知,最后,在Post-task环节,B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了解天气预报的途径,让学生了解自己想去旅游的城市的天气,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运用目标句型"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 It's ..." 进行交际。学生通过小组内的交流和问答,了解了自己要去旅游的城市的天气,在这一真实的情景交流中达到了语用的目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基于真实的语用目的而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课例教学 课例研究 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02-02
当前,关于课堂教学的说法很多,有“有效教学” 、“优质教学” 、“高效课堂”、“理想课堂”等等,其目的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追求课堂教学效能的最大化。课例教学是一种与传统教学完全不同的教学模式,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它集中体现了学中做,做中学的“行为导向”或“工学结合”等主流思想。课例研究是一种实践研究、行动研究,它把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与教学研究活动结合起来,让教师一边实践一边研究,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提升。因此,它备受专家学者推崇,也深受一线教师认同。专业项目课程课例,是广大专业课教师在教研实践中,特别是在职业教育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根据专业教学的需要形成的一种成果表达方式,反映的是教学活动从“设计”到“实施”的过程,主要涉及到学习项目中各种工作任务的完成。它通常是以完成某一具体工作任务为研究对象,提出对工作任务的解决方案和个人反思,以便对工作任务本身进行改进、优化和提高。通过专业项目课程课例研究,把农业专业技能教学和课例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是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促进教学多样化的有效途径。
一、意义
余文森教授认为:“教学课例=教学设计+教学实际+教学反思”。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课例研究不同于一般的听课,讲课。它有明确的研究主题,有以问题解决为目标的教学设计,有聚焦于发现问题的“观课”,有对教学过程进行剖析,找到成功或不足之处的反思。课例研究使教材解读从模糊趋向清晰,使课堂活动从粗糙趋向精致,使课堂细节从繁琐趋向简约。努力探索专业课有效教学的方法,并将专业项目课程课例教学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去,这对提高专业课程课堂教学的效能,培养农业类专业应用性人才,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实践
课例教学研究能提高专业课堂教学的效能,在培养应用性人才中发挥着一定作用,鉴于此,笔者提出一些粗浅的做法,供同仁商榷。
1.用心把握整合教材
教材是重要的教育教学因素,是一种特殊的知识载体,是积累系统科学知识的工具。教师要上好每一节课,要全程参加课例研究,就必须研究把握教材,吃透教材,掌握教材的编写目的、编排特点、知识体系、学习重点、难点、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隐含的思想方法、教材呈现的教与学的方式及习题的练习功能等。现代职业教育就是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专业项目课程课例教学在培养专业技能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行动导向”或“工学结合”教学思想下,对课程内容进行重组,摒弃了学科体系的束缚,注重实际行动,提高学生的全面综合能力,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色,从而将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2.精心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课堂所有活动的文本设计,是上课的前提和基础。因而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美国著名的教学设计研究专家马杰(R.Mager) 指出:教学设计依次由三个基本问题组成。首先是“我去哪里”,即教学目标的制订;接着是“我如何去那里”,包括学习者起始状态的分析、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组织、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介的选择;最后是“我怎么判断我已到达了那里”,即教学的评价。教学设计是由目标设计、达成目标的诸要素的分析与设计、教学效果的评价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只有做到统筹兼顾,才能使教学设计更有效。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期望达到的结果和标准,它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更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课例研究”的长远目标在于形成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思维习惯以及与其他同学合作的能力等,所以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尤为重要。学生的自身素质、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课堂纪律、自我约束能力等都较差,课堂不应该出现的现象经常出现,如吃东西、照镜子、梳头、看杂志、说话等,睡觉、不干扰别人听课就算不错的。这些情况要了解、掌握。
组织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学内容是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解决“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教师根据“激发兴趣、培养能力、注意效能”的原则,探索“以培养能力为重点,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课堂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法的选择。不但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个人特点、学生年龄特征选择教学方法,还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效能理当离不开逻辑化的教学设计,只有严密的逻辑化的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能才不至于变成为一句空泛的口号。以具体项目、任务或产品为载体,“以工作任务完成”为核心的专业项目课程课例的教学设计能够体现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的职业教育思想,提高课堂教学效能。
3.认真组织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学生素质的提高最主要的一个途径就是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教学将素质教育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才是新课程的要求和理念。优化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实效不管在过去还是在当前的新课程背景下,都是教师一直关注的焦点。不过从我国传统的对课堂教学研究的状况来看,大多数是组织教师学习教学理念或是教师自己发现、研究和解决存在的教学问题,这种研究途径使教师个体之间缺乏沟通和联系,效率也不高。课堂教学是一项综合性程度较高的实践活动,课例研究为研究课堂教学提供了独特的视角。课例研究是教师群体开展的一种集备课、上课、观课、议课为一体的教学实践活动,目的是为了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课例教学研究中教师更加关注问题,特别是技能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各种问题;更加关注细节,特别是技能教学中的细节。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提高课堂效率。强调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在教学中要避免诸如注入式、填鸭式、满堂灌等,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交给学生,变“讲堂”为“学堂”。使传统的讲授法推陈出新,演绎出讲解法、讲述法、引导法、点拨法等。所以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过程应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做到“三主”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三自”(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和“三有”(让学生有所发现、有所议论、有所创新)。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新技能、吸收新知识、提高思维能力,懂得怎么做人等,而不是为了赶教学进度。
总之,精心规划、设计、组织课例教学,能够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又使他们懂得灵活应用这些知识,训练了操作技能,又培养了工作能力,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价值取向,使培养出的人才更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4.仔细进行课后反思
教学反思,是课堂有效教学的一部分,是对课堂教学过程及效果的批判的反思与讨论,回答“这堂课上得如何?”。从师生交往方式、学生观及对教材内容的把握、教学模式的选取、教学活动的安排、课堂管理等方面进行深思,说说这节课的成功与不足,重点要说明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实际进程有何差异,要真实描述自己的授课体验与感受。吸取专业研究者或同行教师的建议和意见,对课例进行再加工和实施,改进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于建明.高职课例教学研究简论[J].职业教育研究,2012(12) .
[2]孙国英.开展体验课例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辅导员,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