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例研究范文

课例研究精选(九篇)

课例研究

第1篇:课例研究范文

(江苏省连云港市外国语学校,"222006)

新课改实施后,通用技术课程推进取得一定成绩,但通用技术师资队伍建设仍然不理想。目前,课例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式之一,在校本研修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

一、课例研究的前期准备

(一)开发课例研究平台

开发基于网络的课例研究平台,主要包括课例观摩、课例研讨、问题聚焦、课例研究报告几个模块。具体操作过程是:首先,执教者通过平台提交上课的视频、教案、课件,然后课例研究组成员登录平台观看教学视频, 接着在课例研讨区展开交流与讨论,执教者总结研讨的内容,在问题聚焦区归纳出课例的主要问题, 最后由执教者上传课例研究报告。

(二)成立课例研究小组

课例研究是一个团队的教师共同协作去计划、教授、观察和改进一个特殊课例的过程。常见的课例研究是基于校本的,通常情况下参加课例研究的教师是学校同一教研组的, 也可以邀请教研员、专家。组成一个课例研究小组,是课例研究之前必须要做的工作,课例研究的对象是一个团体,而不是一位教师。如在通用技术课例研究中,首先应由市区通用技术教研员成立一个研究小组,研究小组的成员由几所学校的通用技术骨干教师组成,由教研员定期发通知,组织研讨活动,研讨活动在市展评课等活动中开展,其后在网络平台上进行研讨。

二、如何确定课例研究的主题

课例研究的目的是有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课例开发首先要确定主题,这在整个课例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课例的主题直接决定课例研究的方向。实际上,课例研究的选题是动态的,在研究过程中也是不停地在“微调”,甚至还会重新概括主题。所以说,一个好的主题是通过课例研究最终确定的。

(一)从热难点问题中寻找主题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因此, 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目前, 课堂教学中不同程度地贯彻了新的课程理念,但认真调查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启发式教学,存在“启而不发”的问题,问题教学存在“满堂问”的现象等。教师的课例研究可以从这些新课改的热点问题去寻找主题。

例如, 许多教师不让学生自主探究,为此,我们选择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技术与设计2》中的“影响静态结构稳定性的因素”作为课例进行开发,以“通用技术课堂学生自主探究试验”为主题。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制定试验方案、分工合作试验、研讨试验结论,展示实验成果等,实现了学生自主探究试验的目的。

(二)提炼教学中的问题为课例研究主题

教育教学现场是问题产生的发源地,可以滋生大量的课例研究主题。教师要对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提炼, 发现主要问题,从而形成课例的主题。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技术与设1》第五章第一节“方案的构思”时,教师发现学生学习兴趣不够浓,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发挥出来。于是,教师反思,得出结论: 可能是教材的案例不够吸引学生。所以,将“活用教材与学习效果”作为课例的主题进行研究,对教材的结构和内容进行重组,巧妙地设计了教学内容,从而让学生更乐于学习。

三、课例研究的操作

首先,设计实施课例。课例的设计与一般的教学设计不同, 它具有浓厚的研究意味, 要围绕核心问题去设计。可以个人备课,也可以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共同讨论教学策略,相互交流观点,设计出课例的实施方案。

其次,研讨打磨课例。组织研究成员现场听课, 或者在网络平台上观看教学视频、教案和课件,研究组成员作为课例研究者观察记录本节课。然后集中研讨,对整节课进行剖析,围绕核心问题进行改进,确定课例后续研究的重点。由执教者对原来的课例进行修改, 然后再进行下一轮的教学实践,并在网络平台上传新的教学片段, 再讨论、修改、实施。在反复循环的过程中完善教学方案,解决核心问题。

再次,反思课例。执教者在反复修改、实施课例的过程中, 有许多感受和想法,梳理、反思、提炼并撰写课例研究报告。课例研究报告不拘形式,但内容必须聚焦主题,要有实践的层面,也要有理论分析与提升。

第2篇:课例研究范文

提高教师提问的有效性

笔者对教师在课堂的提问情况进行调查,并做统计(见表一),第一次教师提问130个,基本成了“满堂问”。提问杂乱、琐碎、缺乏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通过课例研究,教师的提问发生改变。

注意问题设计的角度 新课程理念要求设计问题的角度要有所创新。前几次,教师课堂提出的问题低水平占40%~50%,高质量的问题再逐步增加。由此可见,课例研究让教师提出了高水平认知的问题,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注意了从思维的深度、广度和密度上设计问题,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课堂气氛活跃。

注意课堂提问“精”与“准” 所谓课堂提问的“精”“准”是指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求精确、正确、准确,力求精巧、精致、不随意。几次课例研究下来,教师能对关键性的问题提问,还能找准问题的切入点,问到关键处,问到点子上,问出精彩来。比如,本节课教师精准的语言可圈可点:在课始问“老师给同学带来2、0、6三个数字朋友,你能组成哪些数字”“再借你一个点,又能组成哪些数字”。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课中再问:“老师这有一根绳子长是 0.1 米,谁会在米尺上找一找0.1米在哪里”,随后准问“这里为什么是0.1米呢?”之后追问,“想想看0.1米,小数点左面为什么写0呢”“如果用分数该怎样表示呢”,这些都是直指问题的本质,随后的环节仍然是这几个主要问题贯穿于整节课。问得到位精准,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注意问题的整合 教师要考虑自己提出的问题有无思考价值,教师要学会分析本节课的核心问题,根据核心问题设计自己的提问层次。如果教师的“问”不能引起学生的“思”,不如不问。所以教师学会了整合问题,合理安排。

教师理答的改变

教师理答三次数据对比(见表二)

从三次课例研究对比中,不难发现教师理答水平有了以下改变:

减少了低效的理答方式 “沉默”“重复问题”“重新表述问题”“打断学生回答”“直接给出答案”这几项数据在三次研究中处于下降趋势。这充分说明了教师在课例研究中逐步提高了理答的水平。教师问的有梯度,学生回答的质量就高,无需教师重复表述问题。

鼓励学生提出新问题 在三次观察对比中,教师逐步引导学生提出新问题。学生能够主动对所学知识发问,说明学生处于一种自主探索的状态,而这种状态正是探究式学习的理想状态,也是我们课堂教学所追求的高层目标。

反思水平的提升

课例研究让教师不断反思 有教育专家指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在课例1研究中,教师不仅反思自己的课,更重要的是可以从观察团的成员中获得收益。同时观察团的教师在听同伴课时,也会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课例研究就是在这一轮轮“问题――设计――实践――反思”的循环往复中,不断改变教学行为,使教师的实践智慧得到提升。

课例研究培育合作文化 研究中培养教师合作能力,形成研究共同体。教师在合作中相互学习, 促进发展。研究中,我们始终都是团队作战,打造一个教师,它的身后有一支强大的观察团。教师一方面得到团队中的专业引领,一方面又是进行平等的合作。真正的课例研究的成功与否,不在于“课例”本身的成功,而在于观察团队的合作研究,透过“课例”能够学习到什么。“课例研究”它不局限于一次“研究”,而是通过这种方式将研究教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课例1研究中,教师反复斟酌每一个观察量表的数据和分析,以便为授课教师提供科学有力的数据分析。让每一位教师积极参与进来,真正投入、融入其中。课例研究已在教师的心中生根发芽,它悄然地改变着每一位教师。

第3篇:课例研究范文

课例名称:追寻守恒量

教材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物理必修2

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理念

利用课堂教学,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验的能力,激发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让学生进一步形成守恒思想,让学生了解守恒思想的重要性。认识到能量守恒思想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为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价值观打好基础。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领会守恒思想,体验科学研究过程,理解能量、动能、势能等概念。

教学难点:经历科学家的研究过程,体会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某些关键的因素,并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产生灵感,从而进行新的联系及产生得出新的概念。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能量及动能、势能的概念与意义;

(2)了解守恒思想的重要性,守恒关系是自然界中十分重要的关系;

(3)通过具体的事例使学生对守恒观念有初步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

(1)重温一次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启发大家对守恒思想的认识;

(2)利用单摆演示,帮助同学们建立能量守恒的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动能、势能间的相互转化来研究生活中的物体的运动,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

四、教学方法

课堂中通过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教学实录:

一、引入课题

师:在生活中很多变化过程中有守恒的现象,抓住守恒,对我们解决问题很有帮助,下面让同学们体验以下几个事情。

学生活动:【事例1】 “两个杯子间倒水 ”:一个杯子水少了,另一个杯子中水增加了,但倒水这个变化过程,不会使两个杯子里水的总量发生变化。【事例2】“让科代表在20张纸中数去15张”:在数纸的过程中,一边的纸增加了,一边的纸减少了,但数纸这个变化过程,不会使两边纸张的总数发生变化。

二、追寻守恒量

课件展示:伽利略的斜面(曲面)理想实验的动画

三、应用守恒量

师: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由此你想到了什么?或说你意识到什么?

(出示页面)提醒:(赫兹发现了电磁波,很快有人发明了电报)气象预报说:“近年夏天会持续高温,而且干旱……”国美的老板听了会想到什么:空调会热销,发财的机会来了。使用价值,如果我掌握了守恒的规律,就可以用它来解决问题,看到了新技术,就要琢磨怎样应用它,就是创新。如果你对它无动于衷,就总是落后于人家。

课后反思:

这节课的内容是比较简单的,无非就是感受到自然界中存在着机械能守恒,或更广泛的能量守恒。关键在于学生的去体验追寻的过程。在追寻的过程中体会科学的方法,首先是从一些生活的事例入手让学生了解变中存在的不变量即守恒量,能比较轻松地接受这个观念,学生有了初步体会后再进入这节课的主题,从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出发,一步步引导学生不断去探索、不断去思考其中的守恒量―能量。最后通过生活的实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能量守恒的体会。

但是本节课也存在不足之处,由于学生初中已经知道了动能和势能,或者课前做了预习,对于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大部分同学已经知道了结果,所以对于这节课他们缺乏因未知而去做一些猜想的冲动。这样就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很好探究体验科学的方法,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关于这一点,教学中应该注意到。

课例点评:

第4篇:课例研究范文

一、课例研究的“创生”取向

为发展全校教师的课堂创生素养,我们在四个方面确立了课例研究的“创生”取向。

(一)从“问题泛化”到“聚焦创生”

一堂课的教学是复杂的,涉及到很多问题,在以前的课堂研究中,老师们会从多个方面畅谈观课所得或提出改进建议,但大多泛泛而谈,触及不到问题的本质。为了改善课堂研究效益,提高教师的课堂创生素养,我们在课例研究中开始聚焦某个问题,引导教师在行动中围绕这个问题观察课堂创生点、反思创生行为,提高课堂创生效益和价值。如语文教研组根据想象力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语文素养要求,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三单元写景散文教学为背景,以读写结合中想象力的培养为切入点,确立了“读写结合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研究主题,根据“学、思、创、生”的课堂创生要素,开展了课例研究。化学组根据课程标准对学生实验技能、实验设计、实验完成和探究体验等要求,确定了“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创生策略研究”的课例研究主题,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为内容展开教学,还原了科学家的实验探究过程,寻找到了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一些创生策略,引导学生见证了从建立到批判,再从批判到建立的螺旋创生过程,提升了教师的课堂创生素养。

(二)从“观察教师创生”到“关注学生创生”

教师课堂创生素养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学生的创生品质。在课例研究初期,我们强调观察教师的课堂创生行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我们开始站在学生的立场体验课堂进程、观察“学”的状况。这种“关注学生创生”的课例研究视角,帮助老师们改变了自己的课堂理念,老师们开始思考如何让自己的课堂更适合学生创生。在北师大版生物学科七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二节“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的课例研究中,老师在引导学生认识胸廓的结构和呼吸运动的过程时,第一次课是通过学生看书自学、做呼吸运动感受胸廓变化,再观看呼吸运动的视频加深理解膈的运动。学习活动结束后教师询问学生是否明白时,学生说“明白了”但显得言不由衷,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也未能顺利推导出肺通气的过程,我们由此观察到学生并未真正掌握。正是基于对学生课堂学习状态的高度关注,我们发现了创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第二次课做出了调整,在观看视频前增加了手工制作的肺通气模型模拟呼吸运动,再增加对胸廓模型的观察,生动而形象的模拟和模型让学生理解了呼吸运动与胸廓变化的联系,学生顺利生成了肺通气概念,并能对日常生活中的“踩踏事件”进行分析,生成了自我保护措施。正是基于对学生创生状况的关注和观察,促使教师从学生角度反观自己的课堂,进一步提高了课堂创生素养。

(三)从创生的直观评价走向创生的科学评价

在建构创生型课堂初期,我们缺乏必要的观察工具,教师们多凭借自己对创生型课堂的理解,直观感受课堂存在的问题,并据此做出评价,或提出建议。这种评价忽视了课堂教学的复杂性,感性多于理性,不利于教学改进。在引入课例研究这一技术后,我们根据确定的研究主题,开发课堂观察工具,设置相应的观察小组,对课堂进行观察和分析,以此为依据提出改进措施,提高了课堂创生评价的科学性和课堂行为改善的有效性。在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五节《打折销售》的课例研究中,我们从多维度多视角对学生和老师进行观察,共确立了八个观察小组:教学环节组、课堂问题结构组、前后测组、访谈组、师生语言流动组、学生活动组、问题情境组、学习卡使用组。老师们带着任务进课堂,从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教学脉络和时间分配、主干问题驱动、“问题情境”运用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观察;从学生“学习结果”的“增量”、不同学生的思维差异、学生的投入情况、互动学习的主动性与效益等对学生进行记录、考察,提高了课堂创生评价的科学性。

(四)从理念创生走向行为创生

课例研究不能只停留在理念更新、理论学习、理性思考等层面,它需要将新理念、新思考、新经验落实到具体行动中。课例研究是课堂创生的自我超越,是反复授课的“行为跟进”。我校建构的“创生型课堂”,旨在培养会学习、会思考、会创生、会评价的学生。我们在观察和评价课堂时,重点考虑“《学习卡》使用”、“课堂创生状态”、“课堂创生结构”和“课堂创生效益”四个维度的“行为创生”情况,让教师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在专业的对话中,不断缩小自身与他人的差距、协调课堂设计与课堂现场的矛盾,以提高课堂创生的行为水平。

二、课例研究的“创生”策略

我校的课例研究以“全校统筹、整体推进”的思路实施。首先是引领全校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其次是完善研究组织,包括建立课例研究推进中心组和以教研组为单位的课例研究小组,明确任务与责任;再次是确立课例研究主题和本次课例研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第四是推进和研讨创生型学习设计;第五是上课、观课、议课和改进;第六是课例研究的成果提炼。

我校的课例研究采用“一个课例聚焦一个创生点,三次课堂观察分析创生过程,六次会议凝聚集体创生智慧”的方式,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第5篇:课例研究范文

一、研课旨趣:从就课论课到专业诊断

在传统的语文教研活动中,语文教师观课时往往把自己置身于观众的位置,只看热闹,而不会从专业的角度反思,更缺乏语文课例研究的思考。一方面,在传统的评课中,执教者如遇同伴的直言不讳,往往会反唇相讥,结果是只增嫌怨,徒生隔膜。长此以往,评课者往往碍于情面,说些无关痛痒的活、流行的话、应景的话“、我以为”的话,甚至是虚假的恭维。另一方面,在传统的观课中,教师往往毫无准备就进入课堂开始听课观察。由于听课缺乏目的性,进而在接下来的评课环节就仅凭直觉感受,要么没有明确的主题,要么主题泛化,“你说、我说、大家说”,想到哪里说到哪里,甚至一味盲从,很难跳出感触式的经验怪圈,而美其名曰的“抛砖引玉”也往往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由于评课没有中心观点或主题,加之缺乏理性的专业诊断和具体可行的改进意见,也就不利于其他教师从一节课感悟到一类课的道理,不能让教师对一类课的教学有所启发。这种听听、看看、说说的观课活动,由于缺乏深度,总是评论(非专业性说教)有余而行动改进不足,其结果往往是专业性的教研活动充斥着越来越不专业的内容,以至于课堂的改进收效甚微。语文课例研究是学术化的观课评教,评课旨趣在于专业诊断,即以专业的课堂诊断直接指向教学问题的最终解决和教学水平的稳步提高。课例研究开展以来,教师习惯于在对当次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之后,再有目的地走进课堂。在接下来的研课活动中,教师也不再是经验主义至上,不再是就课论课,评课者已经能够以专业的眼光来审视课堂上发生的师生之间的交互行为,“从学理上切入语文课堂教学的内部,做与专业职称相匹配的分析、阐释和研究”,评课时多了理性的专业诊断,也有了具体可行的改进措施,使评课起到有效促进和发展的功能。这样的评课活动,从孰优孰劣的评价区分向教学问题的理性诊断发生转向,评课活动也就增加了研究的含量和专业判断的力度。

二、课例诊断:从止于评论到聚焦课堂教学行为的改进与优化

在传统的语文研课活动中,教师往往站在评课者的个人立场对课例加以评判,而且这样的评判往往习惯于只讲“三点”,即优点、缺点和亮点。这种评判只认识到问题出在哪里就算达到了目的,疏于知行合一,其间的隔离或鸿沟长期存在,换言之,传统的研课活动是就课论课、止于评论。这种研课活动不仅缺乏专业的判断和充分的归因分析(仅有的分析也多为一般理论的泛泛而谈),而且每一次的研课活动总是缺少如何作进一步改进这类问题应给予的中恳而明确的答案,甚至每一次的意见和建议也只是停留于口头或书面的记录,更遑论落实在随后课堂教学行为的改进与优化。“课例研究表面上研究的是一节课的改进,背后关注的却是解决一类课的问题。”因此,课例研究将试图克服传统语文教研活动中的一些弊病和问题,不但要增加语文教研活动中聚焦课堂的研究含量,更要透过课堂观察不断进行行为跟进。作为一种基于课堂改进的教师在职学习方式,课例研究实际上也就是研究课例的过程,即以一节课的研究为例,试图围绕一个主题探讨一类课的改进。所以,课例诊断应在问题驱动下聚焦课堂,开展研讨。一要明确三个问题,即课堂教学遇到了哪些主要问题,应如何做出新的教学决策,这样决策的理由是什么;二要回答一个问题,即通过这节课或这个主题的研究,使自己对此类课有什么认识和启发;三要适时跟进磨课活动,即在研课环节之后,针对同一教学内容进行几次反复的施教,而且每一次的施教都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对所关注问题的深入认识和改进。可见,课例研究要紧扣出现的问题进行跟踪研究,研究持续性明显,并且始终处于未完成状态,后续的研究还可以不断丰富和发展已有的结论和观点。基于以上认识,我们的研课活动已不再习惯于坐而论道、止于评论,也不再满足于见仁见智的各执一词,而更多的是仁者、智者相互之间关于观点主张的沟通与交流,对话切磋的经验分享,专业诊断后的行动跟进。在沟通与交流中,我们坚持专题性原则,不面面俱到;坚持针对性原则,不泛泛而论;坚持欣赏性原则,不求全责备。如果评课这样的行动研究,有了解决问题的处方和对照处方进行的教学实践的二次或多次改进,就能最终直抵改进课堂教学实践这一终极目标。课堂诊断与行动改进的行动研究表明,从确定研究专题(如怎样教学鲁迅作品)到选择执教内容(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鲁迅的《藤野先生》),从带着目的走进教学现场观课到基于专业化的诊断,从开出实践改进的处方到课堂教学改进的实践活动,就形成了一套环环相扣而又行之有效的课例研究基本操作流程。

三、课例研究取向重心的转移:从单看教师的教到兼顾学生的学

在传统的语文教研活动中,人们所熟见的评课其实就是为了得出某教师的课是“好”还是“欠好”,是“妙”还是“欠妙”之类的结论,且诸如此类的“鉴定”和“表彰”往往习惯于只看教师的教学行为,而不顾及学生的学习表现。比如,有教师就是对照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表,通过检查诸如教学目标是否符合语文课程标准七年级教学目标要求、是否兼顾思想教育、语言文字训练、语文能力培养等、是否让使学生深刻地领悟了课文中作者描写景物前呼后应的结构方法和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等表现来评价教师教学的规范性,也就是说,教师的课堂观察常常与评价教师有关,而较少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加以关注。新课程已经在目标设计方面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这样的课堂观察囿于教学的视野,“目中无人(学生)”,没有关注到课堂教学中最为核心的因素———学生的发展与表现。随着语文教学课例研究的深入,加之舆论层面的倡导、行为层面的扶持和推广层面的指导,不少教师在课堂观察中已开始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评课活动中有了对于学生经验的研究与评判,有了对学生学习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差异的关注,他们已经认识到课例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并已开始从学生的学习、参与和彼此的互动方面收集证据。比如,看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是否被点燃,学习氛围是否浓厚;看师生交往是否融洽,是否从学生的个性出发;看课堂上学生是否专心听讲,如果不专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当然,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教师也从自己的行为方面收集证据,如提问、板书、被提问的学生数。因为他们认为,这些行为方面的证据与学生的学习和参与紧密相连,很有意义。

第6篇:课例研究范文

一、中职生的基本状况

中职生因初中基础知识太差,不爱学习或不会学习,对距离实践较远的文化课、专业课本不感兴趣,消极地对待课堂教学,对与普高生一样的课堂理论教学法感到厌烦,缺乏学习的激情与动力,上课时人在课堂心在课外的现象。这些学生没有理想,缺乏自信,强烈的自卑心理使他们厌学,上课睡觉、说话、做小动作,不愿完成学习任务。形成了强烈的逆反心理,在课堂上表现为不学、不说、不问、不写、不做。但我们却有可喜的发现, 九成以上的学生有学习的欲望, 他渴望教师能真正地面对他们实施切合实际的课堂教学。

二、中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中职学校教师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上有了改变和突破。但我们应该看到,中职学校教学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1.备课时教师只注重备教材、教法,不备学生,只想到如何教,没想到学生如何学。只考虑教的程序,没有考虑学生的初始状态和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在课堂运作过程中,低效进行,教师不能在预设和生成之间求得平衡,或者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2.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不够,师生互动少。传统的“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仍占相当比例。平时课堂上教师包的太多,自我表演较多,学生主要是接受者,主动参与少。难度大的问题提出后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回答不出来便立刻换人回答,将传统教学的“满堂灌”变为“满堂问”,课堂教学往往流于形式,课堂效果可想而知。这样的教学模式,教师累、学生困,普遍存在着低效、无效的课堂;教学目标难于实现,教学质量难于提升,课程改革难出成效。

3.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实践性教学方法缺乏。(1)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仍有不少教师的教学理念是“以知识为本位”,认为在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的就是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觉得十分乏味,有的学生思想已开小差,有的昏昏欲睡,根本谈不上有效性,(2)有的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的学习完全是被动的,即使有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也是事先教师设计好的过程和范围,学生究竟尝到了多少东西,有多少学生听进去了,老师不得而知,教学效率极低。

三、机械制图案例提出

为了培养学生直观教学思维能力,达到能根据三视图的投影规律,绘制平面立体截切后的三视图,主要是截交线和立体投影的画法的学习效果,老师采用图片、视频、实物等信息化手段,将抽象的事物转化为可见,可感的实体,帮助学生思考三视图的结构,实现助学助教功能。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自主探究,了解机械生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升华为思考生活,并体会团队合作的力量。

通过对教学对象的分析,他们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力,有画三视图的基础,喜欢动手创作,有好胜的特点,也喜欢直观的学习方式。老师总结出学生对制图的认知规律是:

1.想不出:学生对较复杂的零件模型根据其三视图想不出立体形状结构,大脑一片混乱。

2.画不出:同学空间思维能力不足,不能根据立体图画出三视图。

3.说不出:同学不知道该怎么用专业的语言表达作图经过。

4.想说:中职生有强烈的展示愿望,想表达自己的想法。

5.想画:想动手画,想知道自己画的对不对,如果正确会有一定的成就感。

四、教学案例分析

(一)转变态度,师生互动

老师把“以生为本”“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发动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等很好很对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上。切实改变教师教的传统思维和惯性,通过向学生“示弱”的方式放权给学生,把课堂上教师如何“讲”得好变成学生如何“讲”得好、“做”得好;改变教师对学生课堂学习和展示能力的怀疑态度,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教师由主演变为导演,由经验变为科研,由现成变成生成,由师长变为朋友,把课堂的话语和动手权还给学生,把课堂的设计任务交给自己。

(二)探索模式,目标明确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创新”,袁老师目标明确。一是课堂目标要十分明确。培养学生自信自强的性格、创优创业创新的精神、团结合作服务的品质;培养学生使用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是课堂内容要体现课改要求。课程改革所要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执行和不断完善,校企合作、理实一体、产学结合等课改途径必须融入课堂教学。

(三)讲练结合的板块式渐进教学法

大胆创新,尝试,在分层教学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将这些学生真正拉入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让他们有成功的喜悦,真正的把培养合格的知识型、技术型人才落到实处。

(四)结合学生实际,实行分层次教学

实行分层次教学,还要求教师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对基础较好、学有余力的同学要制定较高的目标,适当增加学习压力,以期增强学习动力;而对学习基础差、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制定较低的目标。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评价模式、不同的评价标准,坚决反对“一张试卷,终结评价”。

结束语: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入深化改革的今天, 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也处在了深化改革的洪流中。课堂教学中应当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把“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念转变为“拓展能力”,把“教学生学会教材”的教学方法转变为“教学生会学教材”,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此同时,在课堂上应当充分发挥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将“教”与“学”、“讲”与“练”相统一,努力消除学生的畏惧感,积极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使之成为新时期的人才。只有锐意改革勇于创新,才能迎来职业教育的春天。

【参考文献】

第7篇:课例研究范文

用案例研究法研究体育课程是一种新探索,真正的社会学意义的案例研究方法,在借鉴移植到体育课程的课堂教学研究中,研究方法究竟能否发挥其功能效应,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质疑,本文从案例研究法的功能角度解析当前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相关问题,旨在抛砖引玉,分享心得。

一、解释功能:新体育课程为何“钟爱”案例?

新课程实施以来,案例进入了广大体育教师的视野,究竟是新课程钟爱教学案例,还是课程实施者体育教师钟爱案例,显然,直观判断的结果理当是课程实施的主体——“人”才会钟爱案例,然而,教学案例在没有新课程之前就已经出现,我们虽不能武断地认为案例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后的必然产物,只不过新课程实施以来,人们对案例表现出强烈的旨趣,它的确由课程实施的主体体育教师创作出来,因而其必然是课程实施后教学成果的自然表达方式,从这一角度看,新体育课程“钟爱”教学案例这种形式。从源源不断诞生的教学案例看,其质量良莠不齐,其形式存在刻板化、模式化的呆板单调,教学案例的描述与分析也存在功利化、媚俗化的评价倾向。

访谈结果表明,一线体育教师都认为案例虽好,但不知道如何去形成案例,这是绝非靠一两次案例写作方法的培训所能解决的,撰写案例的方法属于简单问题,但隐藏在所写出案例背后的真相是什么却是难以推测和估算的。事实上,一名体育教师的一两则案例对教师个体的价值和一百名体育教师的数百则案例的所揭示的问题的真相是不同的,有时,一名体育教师的一则案例可能揭示的却是一个高深的理论命题,而一群体育教师所形成的案例揭示的是带有普遍意义的统计学上的共性问题。

所以,解决上述知其利却不明其道的较好办法是通过学习掌握案例研究方法来揭示真相,进入方法学层面“去功利”地考察新体育课程现象,新体育课程缘何“钟爱”案例的答案可能才会有所眉目。

二、描述功能:教学设计的案例与教学案例有何之别?

用案例研究方法考察需要有不同的角度,从概念的意义上看,教学设计的案例简称教案或教学个案,它并不是课堂教案的简单浓缩,而是体现一定教学思想的独特设计。王刚在其《教育科研实用手册》“案例研究法”一节所提供的案例的定义是“案例即指具有特定时空背景的、真实的事件或故事,内含矛盾冲突、情节生动,结构完整,具有教育性和启发性。”[1]显然,此书对案例的界定就是教学案例,这从其后所提供的典型的教学案例文体也能得到证明。

从两者诞生的时序上看,先有教学设计的案例,后有教学案例,教学案例重在“案”,无案不成例,这一点在撰写案例时非常重要。如果一堂课操作完毕,没有突破重点、攻破难点、预设与生成、偶发事件等教学艺术处理的有价值有意义“亮点”之“案”,那么,教学案例必然会沦为泛泛而言的教学随笔或案例叙事。从案例的形成目的意图上看,教学设计的案例是预期,教学案例是结果。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课前预设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说明;而教学案例则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过程的总结。

很多课题结题成果集往往出现案例篇,其中收集的大多是课堂教学的教案替代品,从内容主旨上看这是课题主持人混淆了教学案例与教学设计的案例的概念,由于其设计缺乏典型意义,加之缺乏深度的分析,还因这些设计不成“案”,更多的是从网上下载的随堂教案,所以,现实中的许多省市级课题成果的“案例集”其成果需要鉴别,其价值也更值得怀疑。当前,此类教学设计的案例是比较流行的命名,编辑理解其为“实案”,不过在文本处理方式上却对其进行了高度的简化和浓缩并且配以教学反思,如《体育教学》实案选登的部分案例,过去对实案有著名学者对其进行分析,近期对教案仅以三言两语予以评价。

笔者以为教学设计的案例是案例的一种,但并不是教案的浓缩,它不仅包含独到前卫的课程教学理念、匠新独运的设计,而且对为何这么做和怎么做提供了思路与策略,从整体上看,教学设计的案例在谋篇布局方面有着“预-立-析”的一般结构,不过这种案例是非常贴近一线教师的实际并有其存在的价值的。案例研究方法背景下教学设计的案例与教学案例只是用于案例分析的证据性资料。

三、探索功能:案例研究法与体育教师成长有何关系?

新课程实施以来,案例研究与体育教师的成长究竟存在什么关系,人们对两者之间的关系的探讨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案例研究是教学研究关注的焦点,体育课程专家与一线体育教师都不同程度地对“案例”表现出方法学层面的旨趣,且都有着一个从最初的理念兴趣的关注逐渐过渡到实践层面的案例实施细节把握的过程。不同层面教研与教学人员对教学案例所表现出的兴趣的动机,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阐述和分析,教研人员更多地从案例研究应用的角度对案例的培训、推广价值作深入研究,但还未上升到方法学层面的严谨实证研究的案例设计水平。操作层面的体育教师则认为案例中包含着对自己教学有价值信息,可能会对自身的教学行为、教学实践与教学效果会产生引导的改变。因为,诸多优秀案例大多出自优秀体育教师之手,借助他们的案例,实际上是沿着优秀体育教师的成长轨迹,对其对象化模仿、借鉴和学习,对自身教学行为的改进,专业发展的水平,会减少走弯路。

虽然,案例研究法作为研究方法它曾被认为是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中最不具科学性、最不可靠的方法。其成果背负缺少精确性、客观性及严谨性之名,其方法还长期受到理性的检验和非理性质疑,选择案例研究方法的体育教师,其研究结论也很少得到广泛的赏识,但是,这并不影响体育教师的成长,案例研究非常重视数据的积累、分析,坚守这种方法,总有一天你会领悟其方法的“学养”功能,怀特以参与观察的身份描述并撰写的经典著作《街角社会》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案例,该书最初并不知名,四五十年后人们把视点再次瞄准了它,这印证了成果即成长的道理;因而,选择以案例研究方法作为工具,体育教师就应该耐心、潜心和精心地把这种方法读懂、理透,最终才能使其为我所用,灵活掌控,你有了自己的“核心武器”——案例研究方法,你就不用担心自己不能成长。

当然,案例研究法的功能中还列示功能,究竟案例的列示功能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我们不妨根据自身研究兴趣点查阅相关资料与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链接,最终你一定会乐在其中,在案例研究中获得成长。

第8篇:课例研究范文

[关键词]课例研究;学校效能;文化工具

重视学生进步、关注教师专业发展、优先改进教学、明确目标等是学校效能的重要特征。提升学校效能是学校改进和教育管理的核心目标。在当今世界。基于人的发展的学校改进模式特别强调政府、大学和中小学之间的合作。学校改进就是这三方能动者合作、协商、运用各种文化工具提升学校发展能量的活动。课例研究正是提升学校效能的一种文化工具。

一、课例研究作为文化工具

(一)课例研究及其过程

课例就是以一节节具体的课为例,反映课堂教学活动从设计到实施的过程,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等,可以一人同课或不同课多班多轮、多人同课或不同课多班多轮等四种形式进行。

课例研究最初始于日本,目前正逐步成为我国中小学的常见教研形式。课例研究是以课例为对象聚焦于促进学生真实发展的研究,是上海顾泠沅教授提出的一种以课例为载体、在教学行动中开展的、包括专业理论学习在内的教师教育模式,简称“行动教育”。课例研究的基本模式为“三个阶段、两次反思、行为跟进”。“三个阶段”指关注个人已有经验的原行为阶段,关注新理念下课例的新设计阶段,关注学生获得的新行为阶段。“两次反思”指连接三个阶段活动的是两轮有引领的合作反思:反思已有行为与新理念、新经验的差距,完成更新理念的飞跃;反思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获得的差距。完成理念向行为的转移。课例研究是一种以发展教师的教学能力为指向的教学循环研究:有主题、有技术、有证据、有结果,讲究科学和规范,具有规范的研究气质。

课例研究的管理过程包括制订计划、课例呈现(至少三轮)与课堂观察、课例研讨与沟通、撰写报告等。研究成果的呈现方式包括教学课例、教学设计方案、说课文稿、反思稿、教学叙事研究报告、教学实录、教学研究论文、课堂观察与教学诊断报告、课例研究报告等不同的形式。

2008年4月9日-7月8日,丰台区小学规范化建设北京师范大学专家指导团项目组分别在丰台第一小学、第五小学和实验小学同时开展了三个主题指向的课例研究:促进职初教师专业成长——小学四年级数学《鸡兔同笼》课例研究;在阅读教学中提高一年级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小学一年级语文《会变的瞳孔》课例研究;作文指导课如何让学生“乐于表达易于动笔”——《我是一个一的孩子》四年级语文课例研究。历时三个月的课例研究,参与者50余人,包括大学专家、学科教研员、特级教师、教委小教科、校长、主任、教师、研究生。研究运用了如下课堂观察技术和工具:执教教师与班级情况表、教学时间分配表、学生学习投入状态观察表、课堂问答行为类型频次统计表、教与学策略观察表、小组学习观察表、练习与作业分析表、语言流动情况图、教师巡回路线图、座位图等。三所学校完成了执教教师说课稿、教案、课堂实录、教学反思、六次三所学校研讨会记录、九次学校研讨会记录、课例研究大事记、课堂观察与教学诊断报告、课例研究报告,撰写文字量50余万字。如果加上参考文献,研究证据信息量达101万字,形成了丰台区课例研究报告集、课例和课例研究全套光盘、三节随时可以拿出手的高品质课。在最后的总结沟通会议上,听者惊呼:三个月50万字、101万字,不可能!但是,他们的确做到了,大家都无比惊讶于学校潜力的爆发和能量的提升。

(二)课例研究作为文化工具

课例研究是改善校本研修文化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手段,这里是站在学校改进的高度,将其视为提升和改善学校效能的文化工具。这种提升和改善是通过主体的能量增长和发展实现的。

课例研究作为学校改进的文化工具建基于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活动理论”(以下简称“‘活动理论”)之上。这一理论认为,人类每个有意识的活动都在独特的情境中发生。有意识进行活动的人就是主体,主体可以是一个人或一组人;无论人数多寡,主体都是能动者。他们运用各种文化工具、方法、物件,试图改变某些物质情境的现状而达至其活动的目标。作为主体的能动者可以是校内的师生,也可以是来自大学、研究所的协作者。外来者的能动力,要靠学校所能提供的物质和精神资源而得以发挥,同时也受制于学校结构中的规则、价值和行为规范。

在活动理论中,“活动”指动机和目标并存、由能动力所维持及影响社群发展的活动。如减少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促进教师学习、提升学校整体的发展能量等,都是“活动”。在活动理论的视域中,学校改进是一种以各种文化工具(如语言、符号和其他物质工具,如图表、软件、电子资讯)为中介提升学校效能的目标性活动,旨在使学校成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场所。在个体层面,学校改进是能动者如何参与以及掌握和运用文化工具而达到工作目标。“活动理论”所关注的,正是能动者用什么文化工具来达到活动的目标。这些文化工具在“活动”的实践过程中产生调节作用,是学校改进实践的必需品,既能帮助能动者掌握自身的心理机能,如知觉、记忆、专注,又能让他们可以进行改进的工作。文化工具的获取和运用是学校改进行动的关键。

学校改进工作的成果通过分享会和总结会等形式,可被参与实践的能动受众消耗,也可在学校群体乃至校外的社区中分配,更可以在能动者和社群之间产生一种交换。当活动良性循环开展,作为“主体”的能动者与社群的交换关系便能得以延续和扩展,将对学校和外在的大环境改善产生正面影响。

(三)课例研究作为学校发展变量

课例研究作为学校改进与发展的文化工具。意味着课例研究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变量,也意味着课例研究带有自然实验性质。评估研究是自然实验的一种特殊类型,也称结果评估,其目的在于评估社会干预的影响和结果,带有意识形态影响。如新教学方法、新教育模式的实验等,都可使用该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把实验逻辑应用到实地调查和研究中。用以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中刺激的效果。课例研究作为文化工具,成为自变量,影响学校发展状态及其结果,因变量就是作为能动者主体的人的发展——这与活动理论意旨完全一致。人的发展包括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可以通过行为干预——课例分析结果的测量来表现,学生发展可以通过测量学习结果得到印证。

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教师个体专业能量的增长

在课例研究中,执教教师是关键的能动者。在丰台的三个课例研究中,执教者分别是三位教龄10个月、9年、10年的女教师,她们的能量增长表现为专业能力的增加、增强。我们收获了《鸡兔同笼》《会变的瞳孔》《我是一个——的孩子》三节随时可用的高品质课。三位执教者分别完成了三次说课稿、三次教案稿、三次反思稿。共计10万余字。查阅参考文献信息量50余万字。最重要的是,课例研究改变和完善了教师的知识结构。0

在舒尔曼的教师专业知识分析框架中,学科教学知识和教学内容知识同为关键,成为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格罗斯曼将学科教学知识分为四部分:一门学科的统领性观念——关于学科性质的知识和最有学习价值的知识;学生对某一学习内容理解和误解的知识;特定学习内容在横向和纵向上组织和结构的知识;将特定学习内容显示给学生的策略知识。教师知识的核心成分学科教学知识明晰化之后,利用学科教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技能也大大增长。课例研究要求课堂观察和诊断要善于发现教学中的关键事件,深入解读课例的教育意蕴,帮助教师寻找到解决困惑的具体处方和办法。每节课的关键事件都蕴含在复杂的教学情境中,而能否发现这些关键事件,又取决于教师的专业判断力,取决于指导者的学科素养和专业眼光。

课例研究增长了执教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解决了教什么、怎么教和教谁的问题。《鸡兔同笼》经过第二轮课之后,教师经过学情调查,了解到在校外学习过奥数知识的学生不到三分之一、会列式计算的学生大多数并不明白“差对应”的关系,及时调整了教学目标,改变列式计算法与画图和列表法齐头并教的策略,调整为能尝试用“列表”“画图”方法解答数目比较小的鸡兔同笼题目,理解列式计算法。这样,画图和列表的问题解决策略就成为本课的关键事件。《我是一个——孩子》课例把乐于表达、易于动笔作为研究主题和教学最有价值的知识,从第一次课教师高高在上完成的漂亮而孤独的范文到第三次课人人都修改习作的转变,教师也完成从关注教学任务到关注学生的变化,从“走教案”到真正教学的过程。课例研究全方位的教与学信息的收集和反思,培养了教师观察学生的习惯,促使他们换一个角度去思索:我的学生将从这一课中学到什么。以下是一位执教者的反思。

“作为新教师,我对具体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比较注重,而对教学思想、教学观念的转变重视不够,也未能广泛地吸收教育教学的最新信息。无形中把自己置于固步自封的境地,严重减慢了自身成长的速度。周卫教授多次提及弄清楚‘教什么’的重要性。提醒我授课教师要先挖掘教材,知道例题背后蕴含的数学思想。只专注于一课书、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对自己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是无济于事的。于是,我查阅了很多与鸡兔同笼有关的资料,顿时觉得海阔天空,一个外小的鸡兔同笼问题竟渗透着建模、数形结合、方程、枚举、假设等数学思想,而在这其中又有哪个是适合交给小学四年级学生的?我带着疑问继续从书本上寻找答案。”

关注学生并掌握匹配的教学策略,是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增长的重要证据。一节语文课例的时间分配对比如表1。

教师理答情况有明显的改进。第一次和第三次教师理答情况的对比:打断学生回答或自己代答问题从4.88%下降为0,基本克服;对学生回答不理睬或消极批评问题从39.02%下降到8.7%;重复自己问题或学生答案问题从41.5%下降到13.1%;对学生回答鼓励、称赞的情况从12.2%上升到54.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从0上升到17.4%;追问情况从2.4%上升到6.5%。理答弊病明显下降,而激励性理答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

教师个体上述专业能量的增长,是经由课例研究这种文化工具挑战教师的经验舒适地带达到其最近发展区而完成的。教师在导师和同伴的帮助下,伸展其认知和思维能力,获得新的心理机能和思维模式,达成专业发展的目标。

(二)教师群体研究文化的改善

课例研究是一次规范的教学研究之旅,通过选择一节课的观察活动来进行集中的评价、分析,并对课堂教学连环跟进,从而提出建议与创新设计方案,最终达到改进教学的效果。同时,赋予教学以研究的真正含义,强化了教学和研究一体化的学校研究文化,区别于经验水平的“教研”和“科研”二元分立的概念和做法,改善了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品质。

课例研究的开展带动了学校教研组研究文化的改善。这次课例研究活动,每个学校的研究队伍都在15人左右。三所学校校长亲自领导研究活动,语文组和数学组全体教师参与了研究,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参与者学会使用教学程序表、课堂实录、教学时间分配表、个别访谈、学生集中投入状态观察量表、教师提问及理答分析、语言流动图、学生口头表达分析、课堂作业分析等多种课堂观察技术和工具,对复杂多变的课堂教学现象进行定性、定量的专业分析。数据说话的研究改善了经验认知,全体教师和领导为之震撼。有教师反思:“我明白了研究不是一种感性的体验,而是一种理性分析。如教学中如何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就要通过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说话比例的对比,同时将时间进行对比,用准确的数据进行说明更具说服力。这使我豁然开朗。以前自己在写总结或者分析课堂情况时缺少很多具体的数据,使得自己的说法没有说服力。在今后的研究中。我要将操作步骤具体化、准确化,使自己的发现有据可依,有理可证。”

课例研究促成了研究和学习共同体合作文化的形成。合作与互动,使“最近发展区”的行动由个人层面提升至群体和组织层面。合作、协作能将“最近发展区”的延展性加强,让“活动”的目标更有可能充分实现。这次课例研究的三结合队伍,包括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丰台区教研究员、小学相关教师,形成了学习共同体。同时,有七所小学派出教学主任和学科教师共14人参与了三所学校的研究活动。面对教学,共同分享。优秀教师积累的丰富的“实践智慧”需要通过课例加以传递;同伴的经验可以通过课例让大家共享;教师学习和研究共同体活动借助课例的交流、探讨变得充实而富有意义。

可见。课例研究是一线教师、教学管理者、研究者之间、也是校际之间的平等对话。中小学教师从研究者身上学会的不仅是对学科教学本质的深入体认,更有教学研究的科学规范,读书治学的严谨态度。而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除了了解到当前小学课堂教学的实际,学习到教师的实践智慧和敬业精神,也学习到了因材施教的具体方法和策略。开展课堂观察和课例研究活动,不是只掌握一种方法和技术,而是要倡导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学习、工作和思考的专业习惯,营造一种合作、开放、民主、平等、富有创造精神的研究文化。

三、提升学校管理效能

(一)教学领导力持续改善

教学领导力是组织和利用各种资源提升教学效能和教学质量、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环境的组织、学习、信息管理、聚焦目标等能量的总和,这种力量来自于所有能动者的付出。学校领导者和管理者通过课例研究,深入了解了教师和学生,了解到课堂教学和教研活动的实情,了解到课改当中的热点、难点和教学研究前沿信息,改善和提升了自身的教学领导力。

有效组织策略。这次课例研究中,学习共同体的形成源于有效组织和成功合作。每个学校校长亲自挂帅,整合资源,运用了教研组合作、与专家合作、与兄弟学校合作、校长和教师“述而做”等策略,确保了课例研究活动的顺利开展和目标的达成。信息管理策略尤其成功,光盘、录像、文字等形式材料的累积证明了研究过程的确凿和丰满,从学情调查到课堂观察,从问卷到访谈,从研讨到数据分析,证明了研究过程与结果的专业性。

工作场学习策略。为达到最近发展区,课例研究采取了工作场学习和专家指导策略。比利特认为,要促进工作场学习中隐性知识的意义协商,就必须鼓励学习者的参与和互动,特别是指导者之间的互动。曼斯菲尔德认为,学习者在工作中需要四种技能:技术性技能,管理任务的技能,计划、决策、区分优先次序、管理突发事件的技能和角色与环境技能。学习者从新手到专家的过渡过程就是从被动接受信息到具备更多的反思和参与策略的过程。内维尔提出了整体认知理论,认为专家对信息进行主动的组织和选择,专家对自己的学习和思考过程保持着清醒的认知。在工作场的成人学习中,元认知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专家应为之提供“支架”和帮助。本次课例研究中,与专家之间的互动是有效学习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在程序性或策略性知识的发展中,学习者需要专家的支持,需要他们提供帮助性的“支架”。专家能够通过教授概念、原理,提供精心阐述的联系、先行组织者和抽象原理的形象事例,根据概念的结构组织材料,提供活动的智力模式,提供指导发现的环境,提供对认知技能的信息反馈等,帮助学习者知识和技能的发展。

经验延展策略。合作三方通过经验延展策略将这些优秀有效的经验固化和推广。已经成功开展课例研究的三所学校把课例研究制度化,制订开展计划。每学期做一个课例研究,持之以恒,并与教师培养计划和首席教师工作制度配合。这三所学校要保持对其他七所学校的带动和指导作用,建立10所项目学校校长、教学主任、学科教师联席会议制度,每两个月交流一次。有课例领导经验的校长成为培训者。提炼出可用的教学领导和教研管理案例,确保经验的延展和社群化,带动更多的能动者。建立专家回访制度,专家定期回校指导和参与联席会议。在八所新的项目学校继续开展课例研究活动。从课堂到课例,再到案例,教学研究链完整有效地延长了。

(二)学生学习能力逐次提高

无论是香港教育学院的课堂学习研究模式,上海的“行动教育”模式,还是日本和学习日本课例研究的国家,在介绍课例研究时,都以学生活动或访谈学生的视频片段来证实课例研究中学生的学习效果。课例研究走向以学生学习获得为中心的综合研究方式。自在这次课例研究中,借助观察工具,研究者细致记录了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数据表明,学习过程和结果逐次理想。

学习投入状态可以反映学习过程中学生注意水平和兴奋程度。学习状态观察量表分为非投入、一般性投入、非常投入三种状态,观察时间段为5分钟,全课分成8个时段观察并进行量化分析。以《我是一个——孩子》为例,其数据如下:第一次课:全班共38人,非常投入状态12人占31.6%,一般性学习投入状态22人占57.9%,非投入状态4人占10.1%。第二次课:全班共38人,非常投入状态25人占65.8%,较第一次观察上升34.2个百分点;一般性学习投入状态11人占28.9%;非投入状态2人占513%。第三次课:全班41人,非常投入状态29人,占70.7%,较第一次观察上升39.1个百分点;一般性学习投人状态11人,占26.9%,较第一次观察下降31个百分点(因更多学生转为非常投入状态而下降);非投入状态1人,占2.4%,较第一次观察下降7.7个百分点。整体来说,第三次课堂学生投入状态较前两次有了明显的改进。

知识掌握水平和解决问题策略的掌握可以反映学生学习结果。教材对《鸡兔同笼》一课的要求是:让学生学会用“画图”和“列表”的方法解决问题。所以,把教学目标定位在“能尝试用‘列表’‘作图’方法解答数目比较小的鸡兔同笼题目,理解列式计算法”。从练习来看,第一次课解决的是同质类的龟鹤问题,运用三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正确率是55.3%;使用列式法解决问题的学生超过画图和列表法学生20%以上。第二次课解决的是异质类的小汽车和三轮车问题,运用三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正确率是81.1%。第三次课堂作业分析数据显示,全班42名学生全部正确解决问题,使用画图和列表法解决问题的学生超过使用列式法解决问题学生15%。解决异质类问题的正确率明显高于同质类问题,说明学生对“差对应”的理解到位,教学效果突出,表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画图和列表法”的价值,加深了对列式计算方法的理解。

[参考文献]

[1]王洁,周卫,顾泠沅.教师专业发展的范式革新[EB/OL].(2006-04-02) [2009-.07-19].xbyx.cersp.com/xxzy/wzxd/200604/35.html.

第9篇:课例研究范文

课例研究是一种以课例为载体,在教学行动中展开的包括专业理论学习在内的教师教育模式,简称“行动教育”。课例研究的基本模式为“三个阶段,两次反思,行为跟进”。“三个阶段”是指:个人已有经验的原行为阶段,新理念下课例的新设计阶段,学生获得的新行为阶段。两次反思:①反思已有行为与新理念、新经验的差距,完成更新理念的飞跃。②,反思性的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获得的差距。完成理念向行为的转移。这样的流程多次往复,达到螺旋式的上升。

课例研究一般有如下特征:

①主体性。教师是课例研究的主体,不是旁观者,不是陪衬,而是真正的研究者、亲身体验者。②问题性。课例研究是从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入手的,问题来源于教学的真实情景。③思辨性。课例研究虽然是对某个教学问题的研究,却“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对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的思辨,引发新旧教学理念在研究过程中发生撞击、交锋。④过程性。课例研究重在过程,重在教学行为的转变,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课例”是“做”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整个过程是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教育科研紧密结合的过程。是反思的过程,是解决课程改革中遇到的新问题的过程,是同伴互助的过程,是把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转变为新教学行为的过程。⑤互。课例研究是专业理论引领下。同伴互助、实践反思的过程,为专家与教师之间、同事之间的对话合作交流搭建平台,即理念学习、情境设计、行为反省。⑥叙事性。课例研究的方法注重叙事研究,它把有关生活性质的理论思想引入到活生生的教育经验中,并通过生活(如教与学)经验的叙述促进人们对于教育及其意义的理解。⑦科学性。课例研究的思维方式注重假设、归纳与演绎。它不是对某一种理论的简单验证,而是以科学研究为手段,解决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在运用行动研究方法的同时又引进科学发现模式,使之具备双重机制――既能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又能为建立科学假说或理论构想提供素材。

二、“课例研究式”校本培训的基本步骤

1 学校制订课例研究方案。包括研究目标、组织领导、实验步骤、评价办法、保障措施等。

2 教研组制订课例研究实施计划,包括研究目的、时间、节点、试点教师、具体措施等,邀请专家、教研员参加。共同组成研究小组。

3 首轮研究――原行为阶段观课,大体分为“教学设计――课堂观察――反馈会议”三个步骤。即试点教师自己独立进行设计,上研究课,教研组(学科组)全体成员听课、观察(或全程录音录像)然后召开反馈会议,对这位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

反馈会议程序一般分三个步骤:

①试点教师做反思性说课。阐述课的设计理念、设计过程、教学过程、优缺点及有待改进的方面。反思性说课可以从深层次上反映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教学智慧、教学评价等,其中有些方面具有个体性,有些方面具有共同性,这就丰富了下一步交流讨论、评课的内容。

②同伴合作反思、讨论。首先要从听课、说课中筛选出有价值和能反映当前新课程实施的热点、难点、大部分教师都比较关注的问题,确定合作反思与讨论的主题,并研究讨论问题解决的主要目标并根据问题内容进行分类,哪些是教育理念方面的。哪些是教学方法方面的,哪些是评价方面的等等。然后将学员分组,就观摩课中的问题展开互动讨论。探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明确以后的努力方向。指导教师作为问题的外部研究者,其核心任务是激发学员参与交流、讨论的积极性,要避免用自己的意志、观点去干扰讨论,整个过程实现个人反思合作化。最后形成评课材料,推荐出评课发言人。

③同行与专家评课。评课不是批课,无论是同行还是专家,都要在充分尊重授课人人格的前提下发表见解。同行是指授课教师所在单位同学科教师及参加培训的教师,他们在新课程教学一线,拥有充分的发言权。同行评课就是把首轮研究中第三步骤的讨论成果由发言人代表本组叙述、解释、展示本组的合作成果。通过他们对观摩课的评价,一方面可以从面上反映r出新课程实施的真实面貌,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引发他们对自己过去教学经验的反思。专家评课是在试点教师说课及同行评课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提炼、评价,以微观的教学问题为切入点,全面、客观、准确地进行评析,提出建议及推广的方法,进而进行拓展,实现微观问题与宏观理念的结合,从而使课堂教学升华,使培训内容深化。

4 第二轮研究――新设计阶段观课,仍分为“教学设计――课堂观察――反馈会议”三个基本步骤。所不同的是先由试点教师围绕要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设计思路。然后是教研组教师发表意见,提出建议。上第二次研究课,教研组全体成员听课、观察(有条件的全程录音录像),然后召开反馈会议,对这位试点教师的第二次公开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寻找设计与现实的差距。

5 第三轮研究――新行为阶段观课,参照第二轮的步骤,上第三次研究课,进一步调整教学行为。若有必要,还可继续进行第四轮、第五轮研究。

6 撰写课例。由试点教师执笔、教研组其他教师一道参与,认真撰写课例,包括导言、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主要事件及策略、反思部分。撰写课例主要是要有合适的主题,有独特的思考,着眼于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突出教学反思,对研究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探寻具有规律性的东西,赋予事件以教育的意义。

7 课例研究总结。首先教研组进行小结,然后进行全校总结,对课例的全过程进行回顾反思,总结经验,反思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提出下一轮开展课例研究的初步方案。

三、其他形式的课例研究

除了上述“一人同课多轮”课例研究外。还可以探索以下课例研究(行动教育)的变式:

①多人同课循环。备课组或教研组的教师同上一节课。这种模式的关键在于教师的互动和问题的跟进。第一个教师上完课。第二个教师针对第一个教师课堂存在的问题上第二次课,第三个教师针对第二个教师课堂存在的问题上第三次课……每次上课方案都是同伴集体共同参与研制的。

②同课异构。同一课,不同教师不同构想,不同上法,大家在比较中互相学习,扬长避短,共同提高。其流程一般为:教研组或备课组商定出相同的教学(教研)主题(内容),由两个以上的教师分别备课、上课,教师集体听课、评课。实施这一模式并取得成效的关键在于:第一,教师教学经验背景不同,教学个性、教学风格差异明显,对所教内容确有不同的思路和观点;第二,所选教学主题(内容)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易于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学创造性。多元性是新课程、新课堂的基本特征,教师要善于在开放、多元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和借鉴他人有益的经验和做法,形成和发展自己的教学特色。

③互助式观课。通过观课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也是课例研究的一种新形式。互助式观课是一种横

向的同事互助指导活动,既不含有自上而下的考核成分,也不含有自上而下的权威指导成分,而是教师同事之间的互助指导式的观课。其目的主要是通过观课后观课双方在某些事先预设的都关心的课题方面的研讨、分析和相互切磋,来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教师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常常会遭遇很多困惑:什么样的自主是真正的自主?什么样的合作是有效的合作?什么样的探究是有价值的探究?……自己吃不准,想请别人来指点,又不敢在专家面前“献丑”,同时也害怕学校领导的“评价”,那么互助式观课便是最安全的选择了。这种观课由于不涉及褒贬奖罚和评价,授课者在课堂中无需刻意展示自己的长处而隐藏自己的短处,完全可以真实地表现自我,使课堂保持自然性。而观课者由于能观察到真实的问题,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授课教师进行反思。

互助式观课的步骤一般是:第一,双方在课前共同商定好观课的主题和重点:第二,观课者做好课堂观察和记录,记录下课堂里发生的真实情况以及自己的思考:第三。开展课后的讨论,讨论要针对主题和要点,问题一定要具体;第四,后续行动,上课教师要把改进措施落实到后续课堂教学活动中。

④反思式观察。这种课例研究模式是借助录像带来实行的,其流程一般是:学校在“纯自然”的状态下,为教师摄制“家常课”,然后,由授课教师自己反复观看,实事求是地剖析和反思自己的成功之举和不足之处。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反思式观课使教师看到了一个真实的自我,促使教师重新审视和评估自己,直面自我,反思自我,修正和完善自我。

⑤邀请式观察。以前听评课,教师一般都是被动接受安排的。邀请式观课则是上课教师主动邀请同行或专家听课。如果说,互助式观察侧重于问题――诊断,那么邀请式观课则侧重于成果――鉴定。教师就课改的某一专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革探索后,取得成果,课堂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为了从理论上多角度地对自己的改革探索成果进行评价,教师主动邀请有关专家、教研员和同事前来观课。其流程一般是:第一。教师公布自己的上课内容和研究主题;第二,填写邀请卡,向其他教师发出邀请;第三,观课教师认真阅读相关资料:第四,观课教师进入课堂现场观察,并针对研究主题作出相对规范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