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物业年中总结范文

物业年中总结精选(九篇)

物业年中总结

第1篇:物业年中总结范文

一、紧紧围绕年初中心制定的各项工作指标,突出重点、平衡协调,促进市场持续、稳定发展。

年初,中心明确了本年度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我们及时召开了工作会议,向全体工作人员传达了中心的目标管理具体要求。使干部职工明确本年度的工作目标,使大家从思想上得到高度统一。我们结合中心工作实际,明确目标,责任到人,全面有序地开展工作。

在确保市场稳定发展的前提下,增加市场经营收入是本年度重中之重的工作,千方百计挖掘各方面潜力,增加市场经营收入。因此,今年的市场租赁会议我们采取早动手、早准备的办法。先后召开了三次专题会议,明确要求大家要以2013年的续约为契机,加大市场宣传力度,紧紧围绕市场繁荣、稳定这一主线,深入市场调查研究,密切关注业主的思想和动态,及时答复业主提出的问题和反应的实际困难。租赁前,我们积极走访市场业主,向业主发征求意见表100余份,走访40余户,对其进行调查、摸底,并选了部分业主代表进行面对面的座谈,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同时结合市场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市场租赁方案,并成立了由中心领导主持的租赁领导小组,责任明确、目标清楚、层层把关。由于准备工作充分,市场业主全部办理续租,市场租赁收入也有了一定幅度的提高。

二、进一步改善市场购物环境,提升市场经营档次。

改善市场购物环境一直是中心长期抓的一项重要工作之一,。并根据市场业主的要求,加大对市场设施的投入,不断更新市场租赁设施。南门市场屠宰行业摊位固定硬化,市场周边沟道全面疏通,尤为显著的是北门市场地面重新硬化,所有摊点固定,沟道全面贯穿。新的设施投入使用后,相继制定了市场设施的管理维护责任措施和设施损坏责任追究制度。确保了市场设施的正常利用,提高了市场经营档次,为市场的稳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切实抓好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全面推行岗位目标责任管理。

为进一步规范日常管理工作,使各项工作有目标、有秩序地开展,我们实行了岗位区域管理目标责任制,每位工作人员都有自己的责任区域,负责责任区的摊位秩序、车辆秩序、交易秩序、设施维护、维修、保养,水电消防设施、环境卫生等“横纵双向管理”,如出现责任问题,则直接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在日常管理中,我们还引导和教育职工要正确处理好管理、经营、服务的关系,注意与业主多沟通,多联系,平常多深入业主了解他们的经营状况,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有效拉近与业主的距离,有利于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在一线工作中,我们号召中心职工认真学习和领会海尔总裁张瑞敏先生的格言: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真正实现规范性工作与人性化管理的有机结合。

四、切实加强人民广场的管理,实现收费和管理平稳、有序。

在去年管理经验的总结下,中心班子成员认真谋划、积极摸索、攻坚克难,切实做到了收费和管理两不误,并赢得市民的好评。

五、认真完成中心制定和主管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中心在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的基础上,还认真筹备、做好其它方面工作。如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我们成立了专门小组,由专门责任人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方式检查市场消防设施,并与市场业主签订消防责任书,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确保市场消防设施正常运行,不出任何问题。此外,我们在市场宣传、租赁合同管理、水电管理、市场统计等工作中,也是由具体责任人负责管理,按照各项工作的具体规定和要求,全面落实好,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一)、组织职工对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理论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学习不够。

(二)、个别同志的市场经营意识较淡薄,只懂得粗犷性的表面管理,而不懂得深层次的经营管理,不能正确处理管理、经营、服务的关系,不适应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

(三)、极少数同志存在大锅饭思想,即:平均分配主义仍较严重,思想观念较陈旧,岗位责任履行较差,缺乏竞争意识,缺乏上进心等。

第2篇:物业年中总结范文

一、绿化养护管理工作

我们绿化部门承担着全院1040亩除建筑以外的道路、绿地的养护管理。绿化养护工作是我们部门的一项主要业务工作,绿地的地貌也直接影响着我院的形象。过去我院的绿地养护水平基础薄弱,过去养人的机制养护,绿化养护当成包袱背着,所以养护工作一直处于落后的单位面上。随着用人制度的改革深入,绿化为了改变养护落后的被动状况,在集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绿化养护方面制定了新的管理办法,出台了绿化养护分块承包责任制,同时有了稳定的维护人员。明确了绿地养护的工作职责,落实了绿化养护的专项经费,按养护面积和等级分配的方式,通过实践,绿化养护不再是包袱和负担。效果非常明显,新的养护管理办法使专业人员观点发生巨大转变,激励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的发挥,真正做到了既有一支稳定的养护班组,又有一支分担承包的队伍,还有一支灵活的用人队伍,层层落实责任制,做到任务到地,责任到人。养护考核结果与职工利益挂钩,激发了职工搞好绿地养护的工作,也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绿地养护水平的提高。同时坚持每天有专人检查、记录,使绿化养护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轨道,带动着养护水平的全面提高,得到了全院上下员工的好评。

二、绿化工程建设工作

1. 先后给学院补种植树木64棵,竹子XX塘,银杏40余株。文化生态园小岛竹亭、圆亭、牌坊基础各一座。

2. 为学院移栽苗木<φ7左右>600多棵,香樟榉树平房后的马褂木400多棵。

3. 为学院污水管网移树上千棵。

4. 为后勤集团苗圃平整土地20余亩,插苗数万株,用去人工488工日。

5. 本中心完成草花种植40000余盆(现摆放在西大门、图书馆前)。

6. 新增绿化面积34721㎡,新增加除草人员12名。

三、搞好日常物业服务,保持校园洁净

1. 管理人员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增强服务的主动性,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制度,报修即时,急事急办,事事存档。

2. 物业楼宇的管理员做到领导上班前,教师上课前,办公室保洁好,领导能喝上热开水,为教学创造良好的环境,使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去。

3. 楼宇保洁员严格执行清洁工作规程,全天候打扫楼宇,时间紧,任务重,做事从不马虎。下一次课,保洁一次洗手间,做到清洁整洁,同时及时清理垃圾,创造了一个干净的教学环境。

4. 路面保洁人员区域负责到人,不定期检查记录,基本做到了校园洁净。

5. 垃圾运输保洁人员做到当日垃圾当日清理。

四、加强资源管理

搞好基础设施保养,提高使用效益。设备管理上做到物尽其用,账物相符,用物不乱,人尽其职的原则,始终坚持勤俭持家,爱护公共设施的思想。

五、安全工作常抓不懈

从平时的工作入手,加强员工的日常法治教育和安全教育,消除思想上的隐患。对电源开关等常发生意外的设备经常检查,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在教育的方针,保证了教学正常秩序。

六、存在的问题

1. 质量管理落实不到位,检查发现的问题,纠正力度不够。

2. 有的部门工作主动性不够,责任心和法制意识不强,对工作落实环节发现的问题处理不及时,预测性和预见性不足。

第3篇:物业年中总结范文

1.1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环渤海地区范围包括辽宁省、河北省、山东省和北京市、天津市。研究所需的工业行业经济增长、工业废水及污染物排放量以及反映区域资源消费和环境治理技术水平的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2002-2011年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以及环渤海地区各省市统计年鉴。考虑到石油类环境统计数据的可得性,重点分析2003-2010年间的工业废水石油类污染物排放特征。

1.2重点行业筛选

通过查阅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产排污系数手册初步筛选出石油类污染物排放行业19个。然后,依据《中国环境统计年鉴》分行业环境统计数据,对工业行业废水石油类污染物排放量进行排序,筛选出累计占石油类排放总量80%以上的前11个行业(去除食品制造业)。最后,结合行业特征污染物,最终选取15个重点石油类污染行业进行统计分析。

1.3数据处理及方法

环渤海地区工业经济和废水、石油类污染物排放相关数据是通过对“三省两市”数据进行加和汇总得到。其中,工业废水石油类污染物产生量为去除量和排放量之和。采用单位产值工业废水及石油类污染物产(排)污量即产排污强度反映重点工业行业环境污染水平。由于分地区分行业的工业增加值数据不统一,产值数据采用工业总产值替代。其中,工业废水产(排)污强度是指万元工业总产值所产生(排放)的污染物量;石油类产(排)污强度为石油类污染物产生(排放)量与石油类污染重点行业工业总产值的比值。工业废水石油类污染物排放影响因素选取工业总产值(X1)、工业增加值(X2)、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X3)、15个重点石油污染行业总产值(X4)、石油开采与加工业比重(X5)、原油产量(X6)、工业废水治理投资(X7)、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X8)、万元GDP原油消费量(X9)、重点行业企业数量(X10)、石油开采与加工企业数量(X11)共11个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多元线性回归拟合方法筛选主要影响因子。

2环渤海地区工业废水石油类污染物排放时空特征

2.1工业废水石油类污染物排放量变化特征

2.1.1工业废水排放量变化据环境统计数据显示,2001年环渤海地区工业废水排放量为360194万t,达标排放量323337万t,直排入海量为44579(t表2);到2010年,工业废水排放量增加到421888万t,达标排放量达到411610万t,直排入海量为35209万t。总体来看,2001-2010年间,环渤海地区工业废水排放量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占全国及沿海地区排放量的比重略微降低,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不断提高;工业废水直排入海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占我国沿海地区直排入海总量的比重大大降低,说明环渤海地区工业废水处理率和回收利用率有所提高,工业经济技术水平和环境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分地区来看,山东省、河北省、辽宁省是环渤海地区工业废水排放源区,三省合计占排放总量的88%~94%(图1)。从年度变化上来看,山东省工业废水排放量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到2010年占到环渤海地区总量的49%;其余各省市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就直排入海量而言,辽宁省占环渤海地区工业废水直排入海量的63%~73%;但在2007年以后,辽宁省所占比例有所降低,山东省工业废水直排入海量所占比例则提高了6%。

2.1.2工业废水石油类污染物排放量变化环渤海地区工业废水石油类污染物排放量变化呈现出明显的波动性。具体来看,2003年排放量为4763.4t,随后2004-2005年有所降低;2006年达到最高值5508.3t,接着呈现持续下降趋势。2009年降到最低值1767.1t,为2006年的1/3;而2010年又有所反弹,达到2087.8t,比2003年减少一半多。总体来看,石油类污染物排放量呈现下降趋势,但其占沿海地区和全国的比重并没有明显下降。分地区来看,辽宁省和河北省的工业废水石油类污染物排放量较大,两省合计占环渤海地区的65%左右。从时间变化趋势上来看,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的工业废水石油类污染物排放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而辽宁省工业废水石油类排放量在2006年和2010年出现大幅上升。从地区比例结构上来看,山东省工业废水石油类污染物排放比重上升,2009年超过河北省,成为环渤海地区工业行业石油类污染物排放重点源区。

2.2重点工业行业废水石油类污染物产排污强度变化特征

2003-2010年间,环渤海地区工业废水石油类污染物排污强度和产污强度均呈逐年下降趋势,且大部分年份低于全国水平。具体来看,工业废水石油类污染物排污强度由2003年的21.4g/万元下降到2010年的1.64g/万元,产污强度由2003年的330.23g/万元下降到2010年的34.86g/万元,降幅均达到89%以上。分地区来看,北京、天津和山东省的工业废水石油类污染物排污强度总体上低于环渤海和全国平均水平;河北省在2007年以前排污强度高于全国水平,2008年以后开始下降;辽宁省工业废水石油类污染物排污强度却一直高于环渤海地区和全国的平均水平。从变化幅度上来看,天津市工业废水石油类污染物排污强度降低幅度最大,说明其石油污染行业工业技术水平明显提高。

3工业废水石油类污染物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一般地,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大小受工业发展水平、技术进步程度、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生产的技术工艺、工厂的机器设备水平、环境管理政策措施以及污染治理投资能力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针对选取的11个指标,通过SPSS统计回归分析发现,X3、X4、X5、X6、X7、X8、X117个因子组合,能很好地解释和预测工业废水石油类污染物排放量变化,拟合方程为:Y=1.748X3-3.402X4-2.059X5+2.932X6+0.885X7+4.567X8+1.467X11,说明工业化水平、石油开采与加工、污染治理投资、工业行业资源利用与消耗水平以及重点石油污染行业污染源数量是影响2003-2010年环渤海地区工业废水石油类污染物排放的主要因素。

3.1石油开采与加工的影响

环渤海地区石油储量非常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化工生产基地。陆域分布着华北、胜利、大港、辽河、南堡五大油田,海上已建成油气田21个,拥有采油井1419口,海上采油平台178个。2001-2010年间,环渤海地区原油产量从5536.5万t增加到7667.8万t,占全国原油总产量的比重从33.82%上升到37.77%。原油产量增长的同时,依托石油资源发展起来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以及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的经济规模和企业数量也在迅速增加。目前,区域内已建立大连石化、抚顺石化、燕山石化、齐鲁石化、天津石化等多个千万吨生产能力的炼油基地。到2010年,区域石油开采与加工行业总产值达13698.18亿元,约占全国同行业的34.98%;相关企业数量增加到895个,占全国的33.98%。石化产业高度集聚的特征使得环渤海地区工业源石油类污染物排放在全国一直占据较高的比重。

3.2工业经济规模和行业结构的影响

依照环境经济学理论,如果其他条件不发生变化,工业经济规模越大,自然资源的消耗就越快,工业废水排放量就越多。2001-2011年期间,环渤海地区工业总产值呈逐年增加趋势,年均增长速度为25.53%,工业废水排放量总体上随着工业经济规模的扩大而增加。但是,工业废水石油类污染物排放量并不随着重点石油工业行业生产总值的增加而增加,而是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这说明工业内部结构、工业经济技术水平、污染治理水平等因素可能对工业废水石油类排放量变化的影响更大。相同经济规模条件下,区域产业结构和工业部门结构不同,工业废水排放量、污染物种类及其产生量会有所不同。长期以来,环渤海地区第二产业比重过大,工业化水平较高,从而导致区域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工业源污染物排放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而环渤海地区各省市差异性的工业部门结构也使得各地区工业废水及石油类污染物排放结构有所不同。如石油开采与加工行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是辽宁省的主导行业,2010年三类行业合计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30.71%;而山东省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占本省工业总产值的9.89%,占环渤海地区同类行业的比重高达66.57%。工业行业结构的差异性使得两省在环渤海地区工业废水及其石油类污染物排放结构中占据不同的地位。

3.3治理污染投资与技术进步的影响

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反映了一个地区对环境治理和投入的力度;一般地,治理投资越多,污染物排放量会减少、环境质量就会得到更好的改善。研究发现,环渤海地区工业废水石油类排放量随着整个工业行业污染治理投资的增长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但表现出某种滞后性。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能使初始产品、中间产品的生产装备技术性能提高、生产工艺大大改进,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大大减少生产排污量,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控制环境污染、降低石油类污染排放。选用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反映资源利用水平,分析工业废水石油类污染物排放与其相关性。结果显示,万元工业增加值石油类排放量整体上随着用水量的下降而降低,两者相关系数达0.88,说明同等经济规模条件下,随着工业经济技术进步和水资源利用水平的提高,工业行业石油类污染物排放量会大大降低。

3.4管理政策与环境法规的影响

管理政策和法规对环境保护的监督与管制是影响污染物排放的重要因素。近十年来,环渤海地区实施了包括渤海碧海行动计划、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等一系列环境保护规划和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有效地控制了工业废水以及石油类污染物排放。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以及各省市清洁生产促进条例(2008年左右)的施行,有效地促进了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不断提高清洁生产水平,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量。这也是2008-2009年间环渤海地区工业废水石油类排放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石油类排放量达到近年来的较低水平的主要原因。总之,健全的管理政策体系以及环境法规,能够促进产业向着环境友好型的结构调整,把工业污染控制在生产过程之中,以达到降低工业污染物排放的目标。

4结论

通过对2001-2010年间环渤海地区工业废水石油类污染物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工业废水排放量呈现波动中上升趋势,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不断提高,工业废水直排入海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山东省、河北省、辽宁省是环渤海地区工业废水排放重要源区,且排放重点开始向山东省转移。

(2)工业废水石油类污染物排放量变化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006年排放量最大,达到5508.3t,2009年降到最低值1767.1t,2010年又有所反弹。辽宁省和河北省工业废水石油类污染物排放量合计占环渤海地区的65%左右,山东省正取代河北省成为环渤海地区第二大源区。

(3)工业废水石油类污染物排污强度呈逐年下降趋势,天津市工业废水石油类污染物排污强度降幅较大,说明其石油污染行业工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第4篇:物业年中总结范文

关键词:现代物流业GDP回归分析

现代物流业是在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传统的储运资源整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兴产业形态,物流业与国民经济各领域都有密切的关联,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现代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推动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物流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加大

表1显示:1991-2007年物流业对GDP增长的拉动力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并且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物流对GDP的拉动力指标从1991年的6%增加到2007年的7.71%。从1991年到2007年的数据可以看出,物流增加值和GDP的增长变化状况基本一致,在此阶段,二者都处于较快增长的阶段,其中,1994年和2005年是我国物流发展最快的两年,这两年的物流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28.13%和40%,这两年也是我国GDP增长最快的两年,GDP分别比上一年增长35.26%和33.16%。

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现代物流业的支持

从表1看,1991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GDP年均增长约10%,其中物流业功不可没。1991年至2007年,全社会物流总额从3.02万亿元上升到75.2万亿元,增长了24.1倍,年均以22.3%的速度递增,大大高于同期GDP16.5%(按现价算)的年均增长速度。“十五”期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达158.7万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了近1.4倍,年均增长23%。2004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38.38万亿元,同比增长29.9%,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是近十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2005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48.1万亿元,同比增长25.2%,增幅虽比上年有所回落,但仍呈快速增长态势。2007年全国物流业增加值1.7万亿元,同比增长20.3%,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75.2万亿元,同比增26.2%,增幅比2006年提高2.2个分点。2008年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43.29万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28.1%,增幅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1991年到2007年,国民经济发展对物流的依赖程度明显增大,物流需求系数从1991年1.5增加到2007年的3.0,即1991年我国每单位GDP产出需要1.5个单位的社会物流总额来支持,而到了2007年,我国每单位GDP产出则需要3个单位的社会物流总额来支持。

现代物流业和国民经济高度正相关

根据1991-2007年GDP和社会物流总额统计数据绘制被解释变量y(GDP)与解释变量x(社会物流总额)相关度散点图,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GDP和社会物流总额之间高度线性相关。使用SPSS11.5进行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GDP和社会物流总额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90,进一步确认两者高度相关。

查相关系数检验表得知:r0.01(15)=0.606<0.990

这说明在显著性水平0.01下,GDP和社会物流总额之间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据此可以构建线性模型:Y=a+bx,其中,a与b是待估计参数,x为我国社会物流总额,y为我国GDP。

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表1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估算出参数a和b的值:a=2.843,b=0.306,于是得到回归方程:Y=2.843+0.306x,R2=0.980。

该结果说明,我国物流总额每增加1万亿元,GDP增加0.306万亿元。其中GDP变异的98%可以由社会物流总额的变异来解释。

但是回归方程Y=2.843+0.306x是否能真实地反映GDP和现代物流之间的关联度,能否合理解释现代物流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还需进一步的验证。因此有必要对回归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分析结果见表2。

回归结果方差分析显示,F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即检验假设“H0:回归系数b=0”成立的概率等于0,从而应该拒绝H0,说明回归效果极为显著。模型Y=2.843+0.306x可以用来描述现代物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综上,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我国应致力于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物流竞争市场,形成可控与自由运作的现代物流机制,降低物流成本;进一步推进物流信息化;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物流技术;努力推动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加快物流亟需人才的培养,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促进我国的物流产业不断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怀政.全球物流管理[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

2.李力,杨柳.物流产业与国民经济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6)

第5篇:物业年中总结范文

关键词:货运量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25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6-0029-02

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其检验

1.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回归分析是以若干变量的观测数据为出发点,通过对这种数据结构的分析研究,寻找变量间存在的依赖关系,它是研究变量间相关关系的一种数理统计分析方法。

设因变量Y与K个解释变量X1,X2,…,XK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

1.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检验

(1)拟合优度检验。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拟合程度可通过可决系数R2判断。

R2=ESSTSS=1-RSSTSS,0≤R2≤1

其中ESS为回归平方和,TSS为总离差平方和,RSS为残差平方和。R2越接近1,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拟合度越高。

(2)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显著性可通过统计量F进行检验。统计量F为

F=ESS/kRSS/(n-k-1)~F(k,n-k-1)。

若F≥Fα(k,n-k-1),认为回归方程显著成立;

若F

(3)参数估计的显著性检验。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参数的显著性可通过t检验来进行。统计量t为t=βis(βi)。

若|t|≥tα2(n-k-1),表明Xi对Y有显著性作用;

若|t|

2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对哈尔滨市物流系统年货运量进行定量分析

2.1 数据采集

本文采用哈尔滨市统计局公布的1990年至2006年年货运量数据及与之相关的一些经济指标数据进行定量分析。详见表1。

2.2 数据处理

结合表1数据,将“年货运总量”设为因变量y,其他4个经济指标作为影响因素设为解释变量x1,x2,x3,x4分别代表“年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总投资额”、“运输、邮电部门固定资产投资额”。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βi(i=1、2、3、4)值,如下:

β0=4026.614,β1=17.40676,β2=0.125370,β3=0.018223,β4=0.022603。

由方程(1),可得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如下:

Y=4.026.614+17.40676x1+0.125370x2+0.018223x3+0.022603x4;

(1)R2=0.941238,说明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拟合度较好。

(2)对于显著性水平α=0.05,F0.05(4,12),F=1508.9624>3.26,所以回归方程十分显著。

(3)设α=0.05,t0.025(12)=2.179,系数βi对应的ti分别为:t1=4.35783,t2=3.51326,t3=37.5758,t4=31.6027,其中|ti|>2.179,i=1,2,3,4.所以解释变量对y的线性作用显著。

2.3 结果分析

(1)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中,xi的系数最大,说明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对货运量的增大具有显著的作用。1995年哈尔滨市的物流业产值为23.01亿元,占GDP的4.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物流业的增加值占第三产业15.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百分点. 2003年物流业产值达到112.54亿元,占GDP的8.3%,占第三产业19.9%。比重增大说明随着GDP的增加哈尔滨市对物流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因此,随着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有必有适当增加对物流领域的投入力度,以适应经济各领域协调发展。

(2)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运输邮电部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对物流年货运量的影响相对于国民生产总值在模型中起的作用明显偏弱,说明哈尔滨市物流设施投入还很不足,如在六七十年代兴建的仓储设施有的依然在使用,现代化的物流园区,基础通信网络建设等其他物流设施明显少于物流业相对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

(3)在回归模型中,虽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的作用没有年生产总值x1那样明显,但是作为衡量一座城市物流经济的重要依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作用同样不可低估,由于β2=0.125370,可知此项指标与年货运量成正相关的关系,可以预见随着消费者对于物资的需求的日益旺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必将增加,这也必将带动货运量的增长。

3 哈尔滨市物流系统年货运量影响因素定性分析

为了更全面透彻分析哈尔滨市物流系统年货运量的影响因素,除了上述从定量角度研究外,我们也不能忽视定性分析的作用,在此主要着眼于分析当前影响哈尔滨市年货流量的不利因素。

(1)部门分割,使各系统物流资源的管理权限被分别划分为若干部门,而且部门之间、行业之间缺乏沟通联系,而物流的特点则是必须依靠系统之间的有机联结才能完成,所以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物流系统的年货运量。

(2) 政府对物流业投资不足,银行信贷未向物流业倾斜,物流企业积累少,基础设施落后,经营模式、管理技术和水平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3)物流业信息化程度较低,计算机人员普遍缺乏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多数物流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MIS)、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 和货物跟踪系统等,这样导致物流系统效率低下。

(4)目前哈尔滨市物流作业环节使用的设备,如各种运输工具、包装容器、托盘、集装箱、仓库等物流设施和装备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化体系。铁路、公路、民航、工业部门在建物流系统时,或自行制订,或选择不同的物流标准,形式多样,版本不一。物流非标准化装备、设施和行为仍相当普遍。

(5)与国外和国内的北京、上海等地相比,哈尔滨市物流教育还很落后。目前,全市设置与物流相关学科的大中专院校屈指可数,同时,物流职业教育更显薄弱,员工物流业务培训极少,等等这些都构成了年货运量大幅增长的限制因素。

4 对于如何提高哈尔滨市物流系统年货运量的建议

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结果显示,哈尔滨市物流系统年货运量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为此,结合当前遇到的一些问题,建议政府、企业和相关机构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政府牵头成立协调机构,与有关部委协调,建立多式联运体系,同时积极扶持行业协会发展,使其协助政府和有关部门进行物流监管和服务。

(2)重视并加强对物流领域的投入,发展流通现代化要重视现代交易方式、观念,也要重视流通中硬件设施及有关技术等物质性因素的投入。

(3)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物流行业的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物流市场经营规则,以保证物流系统健康有序发展。

(4)坚持标准化、规范化,注重现有物流体系的整合,扩大各物流实体的规模,合理布局物流结点,建立高效的物流网络体系,逐步实现物流系统规范化、网络化发展,从而逐步提高物流系统年货运量。

参考文献

[1]李恩辕,商有光.计量经济学[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2]白厚义.回归设计及多元统计分析[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刚晓丹.现代物流业对黑龙江省经济的拉动作用与机制分析[J].哈尔滨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第6篇:物业年中总结范文

济南市“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的制定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背景下展开,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对济南市经济发展、能源消耗、城市社会发展进行科学分析。

1经济发展对济南市“十三五”期间环境影响分析

“十二五”期间,随着我国经济整体进人“新常态”,济南市经济增长较“十一五”期间明显表现出放缓趋势。2011~2014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0.2%,三次产业比例优化为5.2:38.4:56.4,第一产业保持稳定增长,年均增长率为7.9%,第二产业增长较“十一五”期间有所放缓,年均增长率为6.5%,第三产业保持快速发展,年均增长率为11.7%。

根据相关经济预测,“十三五”期间我国GDP增速将维持在6.5%~7%这个区间内山东省增速预计将维持在8%左右。济南市生产总值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济南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预计将在8%~9%之间。山东省统计局数据显示,济南市2015年上半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降至7.8%,结合预测结果和经济发展实际,对济南市“十三五”期间生产总值情况做出“年均增长8%、2020年达9300f乙元”的预测。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整体放缓,济南市产业结构处于不断优化阶段,第三产业处于快速增长的状态,所占比重将进一步提高,第二产业增长速度放缓’第一产业平稳紙预计“十三五”期间,三次产业比重将调整为3:35:62。“十三五”期间经济“稳增长、调结构”的发展模式,将有利于环境压力的缓解。

1.1农业发展对济南市“十三五”期间环境影响分析

“十二五”期间,济南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近60万hm2,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最大,其次为蔬菜作物;畜禽养殖业以生猪、蛋鸡和肉鸡为主,产量处于稳定增长状态。

济南市畜禽养殖业排放的化学需氧量、氨氮分别占全市的排放总量的63%、29%,已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最主要来源,随着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和专业户数量逐渐增多,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的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的污染物排放强度明显低于养殖专业户,但济南市目前畜禽养殖现状仍是以分散式农户养殖为主,养殖场及养殖小区的生猪、奶牛和肉牛生产量约占总量的一半,而蛋鸡和肉鸡的养殖数量不到总量的20%。同时,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农业化学品投入品污染现象十分普遍,农药、化肥的过量施用成为常态,有效利用率分别不足30%、40%,也是造成农村土壤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

“十三五”期间济南市农村人口和农村污水排放量将继续增加,但全市目前19个乡镇或街道无污水处理设施,除去7个镇办拟接人城区或园区管网、2个镇办拟建污水处理站,仍有10个镇办无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计划。

“十三五”期间,针对农药化肥施用不合理造成的土壤污染、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不到位、畜禽养殖导致污染物排放等突出问题,济南市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将进一步优化化肥施用结构,提高利用率,同时提高畜禽粪便还田率和农作物秸秆还田率,并在进一步规范规模化畜禽养殖的基础上,逐步扩展到对土壤面源污染控制等方面,保证农村土壤环境安全。

1.2工业发展对济南市“十三五”期间环境影响分析

“十二五”期间,济南市工业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工业产业结构仍然偏重,工业耗能高,结构性污染严重。作为传统的重工业城市,济南市轻重工业比重基本保持在2:8左右,新常态下轻重工业增速均表现出明显放缓,但比重情况仍然是以重工业为主,轻重工业比重近10年来未有明显改善。济南市高耗能行业的工业生产总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29%,但综合能源消费量占工业源消费量髙达90%,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63%。高耗能行业的各项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均占工业源排放总量的96%以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排放量分别占全市排放量59%、55%、74%。工业结构不合理导致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分析工业源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排放行业,主要集中在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石油化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这5个行业中,各项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最大的企业均为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粉)尘排放量分别占工业源比重的18%、20%和44%。

同时,济南市存在工业空间布局不合理的现象,全市11个市级以上工业园区和5个工业集聚区多数分布在城市主导风向以及不易扩散的区域。尤其是东部老工业区,以2014年数据为例,东部老工业区内重点企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粉)尘排放量分别占全市排放总量的19%、17%、56%,由于企业设施落后,污染物排放点多、面广、量大,对城区空气质量影响明显。

“十三五”期间,工业园区的扩大发展将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隐患。

根据济南市政府2014年底印发的《济南市东部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及落后产能淘汰行动实施方案》,“十三五”期间,济南市将对东部老工业区的企业进行搬迁改造或优化升级,这一方案的实施将对城区空气质量改善带来一定程度的有利影响,同时,随着“十三五”期间工业的转型升级,对钢铁、水泥等高耗能行业过剩产能的淘汰和提升,工业高耗能、高污染的压力有望缓解。

  1.3服务业发展对济南市“十三五”期间环境影响分析

“十二五”期间,济南市服务业的比重不断提升,年均增长率为12%,2014年服务业产值达到3256亿元,对经济贡献率超过67%。随着济南市城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住宿餐饮业也进人稳定快速发展的阶段。根据2010~2013年度济南市环境空气细颗粒物(PM25)源解析的结果,来源于餐饮、汽车修理、畜禽养殖、建筑涂装等行业的污染物排放约占济南市PM2.5的16%,“十三五”期间,由于住宿餐饮业的发展带来的餐饮油烟问题不可忽视。

2能源消费对济南市"十三五”期间环境影响分析

济南市能源消费具有以煤炭消耗为主、能源结构偏重的特点,全市综合能源消费量达4100万t标准煤,煤炭消费总量约为2500万t标准煤,全市天然气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小,工业能源消费量约占全市综合能源消费量的一半以上。

工业行业中,由于工业结构偏重,工业高耗能问题仍然存在。综合能源消费量前3名的行业分别为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前3名的行业以占全市工业增加值25%的份额,消费了全市85%的煤炭,排放了85%的工业大气污染物。全市生活能源消费消费量约为300万t标准煤,其中约200万t标准煤来自农村生活用煤,100万t标准煤来自城镇生活的散户燃煤和小餐饮炉灶用煤,散户燃煤数量不可忽视。

根据“十三五”期间能源消费量的预测结果,到2020年济南市综合能源消费量将增长至4800万t。按照山东省发改委《关于进一步强化能评约束,切实做好能源和煤炭消费控制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济南市“十三五”期间将达到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的目标。但另一方面,由于天然气价格偏高、燃气运行成本高等价格因素,以及现有的天然气管网布局不合理、配套不完善、无大型季节调峰气源和储气设施、供应保障和应急能力弱等因素,导致“十三五”期间天然气推广压力仍然较大。

“十三五”期间,济南市经济平稳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能源消费量增长速度放缓,煤炭消费量的下降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烟(粉)尘等污染物排放量的下降具有直接的有利作用,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仍然难以改变,其他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前景仍然面临较大压力o

3城镇化对济南市+三五”期间环境影响分析

2014年,济南市常住人口达706.7万人,预计到2020年将增加到750万人,人口总量的增长给城市基础设施和污染治理设施带来巨大的压力。建成区内尚有3000万m2的建筑采用散煤取暖,根据估算,全市散户用煤总量约300万t,建成区内约承担100万t,由于生活源散煤的燃烧无处理措施,各项污染物排放强度均远远高于工业燃煤的排放水平,若不能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生活源排放将成为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2014年,济南市机动车保有量近160万辆,城区内机动车保有量约100万辆,占总量的70%左右,机动车排放的3类主要污染物CO、HC和NO,的排放量在全市污染物排放分担率分别达68%、60%和28%。“十三五”期间,济南市的机动车数量仍将保持高速增长,预计2020年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将增加至220万辆。同时,随着城市交通拥堵情况的加重,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污染将进一步加重。

4济南市“十三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预测

目前,济南市中心城区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实际排放量已超出理想环境容量的42%和79%,仅城区污水处理厂正常情况下每天氨氮排放量已远超过小清河市区段的容量,在“十三五”期间,随着经济增长和城镇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来自环境容量的约束和压力将更趋紧张,污染物排放量的控制仍然是重点。结合对济南市“十三五”期间经济、能源、城镇等各方面发展情况分析预测,若不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到202_化賴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粉)尘新增量将至少增加3、1、2、1.5和0.4万t。

5结论和建议

根据对“十三五”期间济南市各个方面的发展对环境影响情况分析预测,济南市环境保护工作将面临诸多问题,例如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相对落后、能源结构性污染亟待解决、工业结构布局问题突出、人口增长和城市发展导致的污染物排放量增加。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济南市“十三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的两点建议。

5.1环境空气污染防治

应进一步调整能源结构,利用外电入济的机会,以引入外部能源为重点,同时加大天然气推广力度,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工业污染防治以淘汰落后产能、优化工业产业空间布局为重点,同时重视非常规污染物,特别是挥发性有机物的防治;在机动车污染防治中,推动油品升级,发展清洁能源车辆;在城镇化发展导致环境污染防治中,继续实施扬尘污染的防治工作,扩大集中供热范围,加大集中供热污染防治力度,并严格控制餐饮油烟污染。

5.2水环境污染防治

加强农村畜禽养殖污染物防治工作,在进一步规范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基础上,提高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能力;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通过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等方式控制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以及配套收集管网,提高农村污水处理能力。

第7篇:物业年中总结范文

关键词 物流行业 行业现状 生命周期 发展前景

一、概述

“物流”一词最早来源于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物流进行了定义:“物流是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物流业是国民经济的动脉系统,它连接经济的各个部门并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各国已经将物流业和信息业、金融业共同看作三大新兴生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物流行业的上游行业范围主要为各类物流设施、设备、燃油等行业。其中,运输设备、仓储费用、燃油等采购成本较高。物流行业的下游行业范围较为广泛,包括制造业、商贸流通业、农业等,其中占比较大的为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的制造业,是中国经济转型和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是中国城镇就业的主要渠道和国际竞争力的主要体现。因此,制造业物流亦是行业物流发展的重点。制造业发展不断加速且所需服务不断升级给物流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二、物流行业的现状与前景

(一)我国目前物流行业发展迅速

第一,社会物流总额不断扩大。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的《2015年全国物流运行情况通报》,2015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19.2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8%。物流业总收入7.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4.5%,总收入平稳增长。2016年1月~5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86.4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1%;物流市场规模增速回升,总收入3.1万亿元,同比增长3.9%。社会物流总额稳步提升。

第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物流业总体运行效率的提升与物流业设施、设备、技术改造及基础建设投入增加有关。据统计资料显示,2014年中国交通、仓储和邮政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4.3万亿元,同比增长18.6%,增幅较上年提升1.4个百分点,高于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增长水平。目前,中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趋向衔接配套发展,综合运输体系(公路、铁路、水运、民航)加快完善、物流园区节点已初具规模。

第三,市场需求稳定增长。中国物流市场需求经过多年来的高速增长已经进入中高速的平稳发展阶段。自2011年开始年增长速度逐年下降,到2014年达到7.94%。其原因主要为全球化的经济衰退的影响和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影响。物流行业市场需求的稳定增长得益于其经济动脉的属性,与企业生产销售息息相关。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4年的调查结果,大多数的企业采用物流业务外包的形式,在外包干线运输或配送服务方面,有37.9%的企业将其70%以上的干线运输或配送业务外包给专业第三方物流企业。

(二)物流行业生命力旺盛

第一,我国物流业正处于成长期的初级阶段。中国物流行业发展时间较短,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引入概念,到目前的快速发展经历了仅仅30多年的时间。2000年中国物流产业规模仅约为17万亿元,此后其市场规模一直持续着较快的增长速度,尽管2010年以后其增长速度有所减缓,但仍保持了每年约12%的增长率。而同时期,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物流产业已逐渐向成熟期迈步。根据中国物流产业规模数据统计,物流产业十多年来保持了大于l5%的增长率,与全球物流产业发展相比,目前中国物流产业正初步进入生命周期的成长期阶段。

具体来说,物流产业在生命周期中经历着三个方面的变化:在行业规模方面,市场需求、投资规模的增长先缓慢、后快速、再缓慢;在行业技术方面,技术逐渐成熟,质量不断提高,物流服务由最初的单一性逐渐多样化、差别化;在行业组织方面,进入壁垒由低到高,厂商数目先增加后减少,再趋于稳定;市场结构先分散、后集中;行业利润先提高、后降低。由于这些变化都与行业发展存在内在逻辑关系,因而能够从产业规模、产业组织等侧面反映产业发展过程,进而也为不同视角的行业生命阶段识别提供了重要依据。

从物流行业具体的表现来看,中国物流产业目前正处在“物流硬件升级阶段”末期和“物流成本管理时代”初期的发展阶段。随着中国产业结构日益走向规模化和专业化的格局,伴随信息技术的大量应用、电子商务的兴起以及对成本控制要求的提升,物流行业进入整合阶段,从无序走向有序,各种新的业态也开始涌现。例如,供应链管理、整车零担运输等,也涌现出很多具有很强竞争力和成长能力的公司。

第二,良好的政策环境支持。为促进物流业的发展,中央相继出台了《物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4-2020》《促进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关于促进商贸物流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中国物流业政策环境将趋于宽松向好。除此之外,深圳、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山东等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促进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其中,深圳市已明确将“现代物流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产业”并列作为深圳市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并制定了物流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陆续了《关于加快深圳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深圳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关于促进深圳电子商务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支持性政策。

第三,行业发展高端化。据中国物流和采购联合会的数据资料显示,中国物流企业经营效益有所改善,中国物流业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物流业经营模式在变革创新,物流业服务网络向覆盖全国范围拓展。企业间物流联动的发展(从物流管理到供应链管理转型),物流业各细分市场的成熟发展(公路货运市场、铁路货运市场、水路货运市场、航空货运市场、仓储服务市场、快递服务市场)。

我国目前物流市场结构按照服务对象和物流供给特点可分为低端、中端、高端三个层次。高端层次中为少数的规模化的快递及综合化物流公司,为企业提供个性化全程式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并且拥有先进的信息化管理营销模式;中端层次中为数量相对有限的中型的快递、物流公司,此类公司能够整合物流资源,承接项目物流等全程物流设计,但受限于运输地域、资金调配和管理模式;低端层次的主要基础性的物流公司数量众多,零担专线。在物流业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国内许多物流企业积极借鉴国内外优秀物流企业的管理及运营模式的经验,纷纷寻求产业升级突破。

三、结语

我国物流业处于产业地位的提升期、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的形成期。市场对于物流的专业性、高效性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于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和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物流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作者单位为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第8篇:物业年中总结范文

一、总体思路和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政府绩效管理的决策部署,坚持简便易行、客观公正的原则,开展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延伸绩效管理工作。

二、实施范围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各省(区、市)〕兽医主管部门。

三、组织机构

农业部成立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延伸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农业部兽医局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农业部兽医局和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疫控中心)、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以下简称中监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以下简称动卫中心)相关负责同志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农业部兽医局综合处),由农业部兽医局综合处处长任负责人,农业部兽医局和疫控中心、中监所、动卫中心相关处室负责同志任成员。各省(区、市)应成立相应的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延伸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负责本辖区的延伸绩效管理工作,并于2014年6月30日前将人员名单报农业部兽医局备案。

农业部组成32个评估小组,每组由5人组成,其中3名为春(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情况检查组成员,1名为省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业务骨干,1名为农业部兽医局或疫控中心工作人员(负责联络协调)。评估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组长由省级畜牧兽医(农业、农牧)厅(局、委、办)主管兽医工作的负责同志担任,各组交叉检查,每组评估1个省(区、市)。

四、绩效管理内容与指标

重点评估各省(区、市)兽医主管部门围绕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这一核心任务,开展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动物疫情应急处置、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兽药监督及假劣兽药查处、协调落实经费、动物疫病防治能力建设和绩效管理等工作情况(详见《农业部2014年度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延伸绩效管理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附后)。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得到上级领导和群众肯定,扎实开展地区常见畜禽疫病防控指导工作,推动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和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评估,建设病死动物专业无害化处理场,查处制售假劣兽药重大案件,开展特色工作且成效显著的省(区、市)给予额外加分。

绩效评估依据《指标体系》赋分,基础分100分,附加分10分,总分110分。评估得分前1/3的省(区、市)评定为优秀等次。因工作不力,造成重大动物疫情扩散,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的省(区、市),当年绩效管理不能评为优秀等次。

五、绩效评估方法

绩效评估按照“以地方自评为主,部里统一下达指标体系、统一组织培训、统一组织查验核实和评估”原则进行。

(一)动员部署

在召开全国春、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的同时,部署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延伸绩效管理工作。

(二)各省(区、市)自评

1.年中自评。各省(区、市)对照绩效指标阶段性完成情况,做出阶段性自我评价,根据发现的问题,提出下半年针对性改进措施,形成年中自评简报,并于7月31日前提交农业部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延伸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办公室)。

2.年终自评。

(1)各省(区、市)自我评分:按照本方案确定的赋分标准,逐项对照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打分(年终自评分表另发)。

(2)提交自评报告:各省(区、市)根据绩效管理指标完成情况,做出总体评价,总结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形成年度自评报告,并于2015年1月底前连同证明材料提交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农业部评估小组核实

评估核实工作与全国春季、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检查同时进行。

(四)年度总结评价

2015年5月底前,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省(区、市)附加分证明材料进行审核、评定,根据年度评估情况及年终评估结果,起草《农业部2014年度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延伸绩效管理工作总结报告》,客观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总结绩效管理成效和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报农业部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

六、进度安排

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延伸绩效管理工作从2014年3月开始,到2015年5月31日前结束。分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2014年3月上旬:组织召开全国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调整农业部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延伸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人员组成,部署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延伸绩效管理工作。

(二)实施阶段

2014年6月上中旬:农业部评估小组(以下简称评估小组)对各省(区、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延伸绩效管理工作情况进行年中核实。

2014年7月31日前:各省(区、市)对照《指标体系》对本辖区上半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延伸绩效管理工作进行自评,并形成自评简报。

2014年9月上旬:组织召开全国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请分管部领导对2014年上半年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延伸绩效管理工作进行点评,同时对下半年工作提出要求。

2014年10月31日前:各省(区、市)对照《指标体系》对辖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延伸绩效管理工作进行自查。

2014年11月上旬:评估小组对各省(区、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延伸绩效管理工作情况进行年终核实。

2014年11月30日前:各省(区、市)兽医主管部门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能反映本地区特色工作开展情况和工作成效的总结材料及相关证明材料。

2015年1月31日前:各省(区、市)兽医主管部门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自评报告、自评分表及详实的相关证明材料(包括附加分证明材料)。

(三)总结阶段

2015年5月底前:起草《农业部2014年度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延伸绩效管理总结报告》,部署2015年度延伸绩效管理工作等。

七、结果运用

(一)通报表彰 在2015年7月的全国农业厅局长座谈会上对2014年度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延伸绩效管理评定为优秀等次的省(区、市)兽医主管部门予以表彰并以部函的形式通报相关省级人民政府。

(二)综合运用 对评定为优秀等次的省(区、市)兽医主管部门,农业部将在基层防疫体系建设项目安排、动物疫情监测与防治经费安排等方面予以倾斜。

八、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省(区、市)兽医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延伸绩效管理组织领导,认真做好延伸绩效管理工作,确保自评结果客观准确。认真撰写自评报告,提供能反映工作实施过程和最终成效的详实证明材料。

第9篇:物业年中总结范文

关键词:云南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F26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2-0070-07

产业发展是国民经济或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调整产业结构,是产业发展永恒的主题。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就是要优化产业结构,在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础上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从而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水平。“十一五”期间,云南省以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十分重视三次产业协调发展问题,在不放松农业基础的同时,大力促进工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三次产业结构不断向优化升级的方向发展。

一、全面推进三大产业发展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大幅度上升是工业化时期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特征。从2005年到2010年,云南省的经济总量从3462亿元增加到7220亿元,年均增长11.8%,人均生产总值从7809元增加到15749元;第一产业增加值从662亿元增加到110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从1426亿元增加到322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从1375亿元增加到2890亿元。①2005~201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1%持续下降至15.3%,下降了3.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41.2%逐步升至44.7%,上升了3.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39.7%升至40%,上升了0.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19.1∶41.2∶39.7②调整为2010年的15.3∶44.7∶40,③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基本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与此同时,就业结构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2005~2009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由69.4%下降至62.3%,下降了7.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由10.0%升至12.0%,上升了2.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由20.6%升至为25.7%,上升了5.1个百分点。④三次产业就业比重由2005年的69.4∶10.0∶20.6调整为2009年的62.3∶12.0∶25.7。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从国际经验来看,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人们的食品消费结构中肉、蛋、奶等农产品以及经过食品工业加工后的农产品所占比重会逐步增加。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农业生产结构的发展存在两个基本趋势:一是畜牧业生产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如现在经济发达国家建立起了以畜牧业尤其是以奶牛饲养业为主的农业生产结构,畜牧业产值一般要占农牧业总产值的50%以上,有的高达60 %~70 %。二是在种植业中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以及蔬菜、水果、花卉等的比重不断增大,尤其是随着畜牧业成为农业产业的主要部门,饲料作物发展更快。由于饲养业的产业关联效应强,有力地带动了种植业和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并使食品加工业成为农业一体化中最重要的工业部门。

“十一五”期间,云南省以建设现代化农业为方向,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以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加快体制创新为动力,大力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加快发展特色优势农业、畜牧业和林业的发展,以扶持龙头企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积极推动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经过努力,云南省农业生产内部结构显著调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农业所占比重有所下降,林、牧、渔业比重得到提高。农业所占比重由2005年的52.34%下降为2010年的50.20%,下降了2.14个百分点;林、牧、渔业所占比重分别由2005年的9.88%、31.79%和2.15%提高到2010年的10.45%、33.12%和2.70%,分别提高了0.57、1.33和0.55个百分点[注:云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云南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第281页;云南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种植业内部结构也有所调整。粮食、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种植面积比由2005年的70.27∶23.71∶6.02转变为2009年的69.52∶23.37∶7.11[注:云南省统计局:《云南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第282页;云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云南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第289页。],粮食、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重略有下降,其他作物种植面积比重略有上升。畜产品构成中,猪肉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由2005年的81.64%下降到2009年的71.78%;牛肉则由2005年的7.33%上升到2009年的9.19%;羊肉由2005年的3.46%上升到2009年的3.96%;禽肉等也由2005年的7.57%上升到了2009年的15.07%;牛奶、禽蛋、蚕茧等产量也有所增长[注:云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云南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第292页。]。水产品产量由2005年的23.85万吨[注:云南省统计局:《云南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第291页。]

增加到2010年的48.17万吨[注:云南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结构调整促进云南省农业发展取得良好成绩[注:抓好“四轮驱动”之首 推进“两强一堡”建设――省农业厅党组书记、厅长张玉明在全省领导干部农业产业化专题培训班举办之际访谈录。云南经济网:ynjjrb.省略/html/2010-09/17/content_1347503.htm]:

――粮食生产稳定发展。2009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6504万亩,总产1634万吨,实现了连续7年增产;粮食总产量居西部第3位、全国第14位。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2009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3369元。其中家庭经营性纯收入2279元,工资性纯收入685元,转移性纯收入278元,财产性收入127.5元。

――优势产业发展迅猛。2009年全省11种优势作物种植面积达到4800万亩,其中花卉、咖啡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1位,茶叶面积居第1位、产量居第2位,甘蔗面积及产量均居第2位,马铃薯面积居第4位、产量居第3位,蚕桑面积居第3位、蚕茧产量居第5位。

――龙头企业发展迅速。2009年全省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925家,其中超过1亿元的有88家。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总额364亿元,实现销售收入563亿元。

――品牌建设初见成效。截至2009年年底,全省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778个,绿色食品632个,有机食品163个;“斗南”、“蝶泉”、“云南红”、“宣威火腿”四个商标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大益”普洱茶、“松鹤”下关沱茶、“宏斌”小米辣、“宣泰”火腿被农业部认定为中国名牌农产品。

――农产品加工能力明显增强。2009年除烟草外,全省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712亿元,较2005年增长96.1%;农产品加工增加值达179亿元,利润49亿元,上缴税金28亿元。

――农产品外销快速增长。2009年农产品直接出口创汇已达10亿美元,出口额连续多年居西部省区第一位。

三、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促进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十一五”期间,云南省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把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与培育新兴产业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把自主创新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中心环节,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安全有保障、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先后制定了《云南省“十一五”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纲要》《云南省促进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和规划,大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推进优势资源向优势产业集聚、优势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优势企业向园区集聚、优势产品向优势品牌集聚;促进烟草及其配套、能源、冶金、化工、机械、医药、信息、建材、农特产品加工、造纸等十个重点行业做大做强;努力建设全国最大的烟草及配套产业基地、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有色金属工业基地、磷化工及磷复肥基地、煤化工基地、云药基地、农特产品加工基地、林浆纸工业基地等基地;着力改变工业支柱产业单一的局面,优化轻重工业结构;引导加工业与农业、制造业与生产业、能源工业与矿产资源加工业紧密连接。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成绩显著:

(一)烟草产业

烟草产业是云南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十一五期间”,云南省大力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增强优质烟叶保障能力;实施以中高档次为发展重点的产品结构调整,形成以“玉溪”、“云烟”、“红塔山”、“红河”为重点骨干品牌,“红梅”、“红山茶”为支撑品牌的6大云南卷烟品牌体系;加强省内及跨省联合重组,强化市场营销;高起点发展包装印刷、辅料生产、烟机制造等烟草配套产业,规模以上烟草制品业增加值从2005年的440.41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689.82亿元。2009年规模以上烟草制品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6.22%,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1.18%。[注:云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云南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第29、302~303页。]

(二)以电力为主的能源产业

云南省的能源产业以电力为主。“十一五”期间,云南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水电;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适当发展火电;加快建设澜沧江、金沙江、怒江三大水电基地和滇东、滇南、滇东北三大火电基地,努力把云南建成以水电为主的全国优质能源基地。2008年,全省共有规模以上能源工业企业815个,能源工业销售产值912.41亿元,实现增加值340.58亿元,占全省GDP的6%,上缴利税142.48亿元。[注:《云南省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5年)》。]

规模以上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煤炭开采及洗选业,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五个行业增加值的总和从2005年的155.42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388.77亿元。2009年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所占比重为12.73%、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所占比重为2.66%、煤炭开采及洗选业所占比重为4.90%、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所占比重为0.000567%、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所占比重为0.13%,[注:云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云南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第302~303页。]

上述五个行业增加值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共计20.42%,共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6.30%。新能源开发全面推进,大理下关7.8万千瓦风电场投产,亚洲最大的石林16.6万千瓦大型光伏并网电站示范项目开工建设,太阳能热水器的推广面积超过700多万平方米,昆明垃圾发电投产顺利推进,生物质能种植示范基地等项目建设进展较快。太阳能热利用自然循环系统集成技术取得国家专利,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注:《云南省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5年)》。]

(三)冶金工业

冶金工业是指对金属矿物的勘探、开采、精选、冶炼以及轧制成材的工业部门。包括黑色冶金工业(即钢铁工业)和有色冶金工业两大类。冶金工业是重要的原材料工业部门,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金属材料,也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近几年云南省黑色金属行业快速发展,形成了以昆钢、德钢两大钢铁集团为主体、包括矿山采选、钢铁、铁合金等的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2008年,全省共有规模以上黑色金属采选企业48户、冶炼及压延加工企业140户、从业人员约7.3万人。[注:《云南省黑色金属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5年)》。]

规模以上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从2005年的7.21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32.50亿元,规模以上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从2005年的56.74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97.76亿元。2009年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71%,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0.53%;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13%,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58%[注:云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云南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第302~303页。]。

近年来云南省有色产业发展也很迅猛,装备水平大幅提高,企业实力明显增强,已形成产、学、研结合,采、选、冶、加工配套的产业体系,形成云铜、云南冶金、云锡等几大有色集团企业。2008年,云南省有色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17户,从业人员约13.7万人,实现销售收入960亿元,工业增加值234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3%,成为云南省继烟草、能源后的第三大工业产业。主要产品有铜、铝、铅、锌、锡等,稀贵金属锗、铟、金、银、铂、钯、镓等逐步发展,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居全国第二位,主要骨干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居全国先进水平,已培育了3户销售收入超百亿的大型企业集团。[注:《云南省有色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5年)》。]

规模以上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从2005年的27.35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49.90亿元,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从2005年的71.72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52.74亿元。2009年规模以上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62%,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0.81%;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02%,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2.48%。[注:云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云南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第302~303页。]

(四)化学工业

“十一五期间”,云南省积极推进“矿肥结合”、“矿化结合”、“磷电结合”,促进化肥和中间原料生产规模化、集团化和基地化;大力发展科技型精细化工和资源精深加工中小企业,促进品牌化、系列化和集群化发展。目前,云南省化学工业已形成化学矿采选、无机化工、有机化工、化学肥料、农药等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全省化学工业以化肥生产为主,煤化工、盐化工、生物化工等逐步发展,培育了云天化集团、云南煤化工集团、云南南磷集团等一批骨干企业。主要产品有化肥、磷矿石、黄磷、电石、精细磷酸盐、有机硅产品、乙烯等。磷肥、磷矿石、黄磷产量居全国第一,化肥产量居全国第4位。重点企业技术和装备水平较高,磷复肥技术和装备水平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同时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化工专利技术。2008年全省规模以上石化企业288户,拥有总资产597亿元,从业人数7.4万人。[注:《云南省石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5年)》。]

规模以上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从2005年的65.31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114.86亿元。2009年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03%,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86%。[注:云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云南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第302~303页。]

(五)生物产业在我国《生物产业“十一五”规划》中,生物产业主要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环保五个领域,生物信息、医药研发、外包等生物服务业内容纳入到生物医药部分。云南省生物产业主要包括生物医药(如天然药物种植及加工)、生物农业(如畜产品、木本油料、花卉、蔬菜、茶叶、薯类、蔗糖、水果、橡胶等种植业)、生物能源(如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质发电等)、生物制造(如绿色健康食品即畜产品、木本油料、蔬菜、茶叶、薯类、蔗糖、水果等加工业,林纸加工业,橡胶加工业等)、生物服务(如生物技术研发服务、康复医疗生命健康服务等)。“十一五”期间,云南省深入挖掘有特色的传统药、民族药,利用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生产高附加值新药,努力形成以天然药物为主体、生物制药和生物化学合成药跟进发展的格局;以中高档商品纸浆为重点,发展中高档和特种纸制品;突出品牌与特色,大力发展制糖、制茶业、饲料、软饮料、果蔬、乳制品、马铃薯、方便食品、食用菌和天然香精香料等产业,促进规模化、功能化、绿色化、多样化的食品产业发展。2008年,全省生物产业增加值达1940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34%,扣除烟草产业增加值702亿元,全省其他生物产业增加值达到1238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21.7%。生物产业已成为云南省省发展最快的支柱产业,形成了烟草、畜产品、蔬菜、茶叶、薯类、生物药、蔗糖、花卉、木本油料、天然橡胶、水果、木竹加工及浆纸等12类优势生物产业。[注:《云南省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5年)》]

(六)新兴产业云南省在巩固壮大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注重培育具有高增长潜力的新材料、光电子及信息、装备制造业等产业,取得良好成绩。

1.装备制造业。在云南省工业行业中,装备制造业的销售收入仅次于烟草、能源、冶金、化工行业,居第5位,是上述几大产业中唯一一个非资源型产业。主要产品有汽车及内燃机、电力装备、机床、重化矿冶装备、新型农业机械和生物资源加工装备、铁路养护装备、自动化物流装备、铸(锻)件为主的基础件及零部件等。[注:《云南省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5年)》。]

2000~2008年,云南省装备制造业连续保持8年的高速增长,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0.9%,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9.4%,对全省工业经济增长贡献较大。2008年,规模以上企业361户,从业人员7万余人;实现销售收入304亿元,工业增加值74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3.6%;出货值9.80亿美元,占全省出口额的19.6%,为全省第二大类出口产品。[注:《云南省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5年)》。]

2.光电子产业。光电子技术是围绕光信号的产生、传输、处理和接收发展起来的,是继微电子技术之后迅速发展的新兴高技术。光电子产业是高技术产业的核心领域,是影响未来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产业。经过多年来的快速发展,云南省初步形成了以红外及微光夜视、光电子信息材料、太阳能电池等为主导,以光机电一体化设备、半导体照明、OLED等产业为补充的光电子产业发展格局。其中,红外热像系统已形成从材料到整机生产的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微光夜视产品在国内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光伏产业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光机电一体化设备、半导体照明、OLED等一批新兴产业先后崛起。据统计,2008年云南省共有11家光电子骨干企业,有北方红外集团公司及昆明贵金属研究所、中国兵器第211所等著名光电子科研院所和军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达48.2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约12亿元,占全省GDP的0.2%。在光电子各行业中,光机电一体化、红外及微光夜视、光电子信息材料和光伏产业实现销售收入分别占全行业的45.6%、16.6%、14.5%和11.8%,是拉动光电子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注:《云南省光电子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5年)》。]

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第三产业实现新突破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生产配套的需求日益增加;同时随着经济收入的提高和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消费的需求也不断扩大,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十分广阔,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日益增强。“十一五”期间,云南省顺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趋势,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产业优化升级和扩大消费需求的战略重点,以扩大就业为取向,改造传统服务业,发展新兴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和先进服务业,进一步发展金融服务业,规范、有序发展房地产等服务业,全面提高服务业的发展速度、层次和水平,特别在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方面取得重大成绩。

(一)文化产业

云南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发展文化产业优势突出。早在1996年,云南省就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省设想,2000年颁布的《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纲要》标志着民族文化大省建设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是全国率先提出实施“文化立省”战略的省份之一。近几年,云南省制定了《云南省文化发展 “十一五”规划》、《云南省近中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5)》,《云南行动纲要》,重视文化与旅游的互动发展,大力发展新闻出版、影视动漫、文化演艺、文化旅游、休闲娱乐、节庆会展、珠宝玉石、民族民间工艺、茶文化、体育健身等10大主导产业;精心打造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香格里拉品牌”、蕴藏着深厚历史文化的“茶马古道品牌”、体现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的“七彩云南品牌”、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和先进文化内涵的“聂耳音乐品牌”等四大文化品牌;相继推出了《云南映象》《丽水金沙》《印象丽江》等一批文艺精品,《滇西1944》《中国远征军》等“云南题材”、“云南摄制”的影视产品,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云南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明显提升,获得了较高的声誉。

据初步统计,目前全省各级工商机关注册登记的内资文化产业企业达2万多家,拥有云南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云南出版集团、云南报业传媒集团、云南广电网络集团以及云南云广传媒集团、云南云视传媒集团、云南电影集团、云南演艺集团、云南文博产业集团等大批国有文化企业,以及云南映像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丽江丽水金沙演艺有限公司、云南中天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柏联和顺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昆明福保文化城有限公司等民营骨干文化企业。

多年来,全省文化产业以年均近20%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2009年,云南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364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9%,与北京、上海、广东、湖南、湖北一起,成为全国6个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的省市。2010年,全省文化产业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增加值突破440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1%。[注:云南省文产办产业发展处处长缪开和:云南文化产业发展情况介绍――第四届网络媒体云南行情况介绍会通报稿,昆明信息港:news.省略/subject/content/2011-05/24/content_2535273.htm。]

文化产业正在成长为云南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极大地优化了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得到中央领导肯定鼓励,被业内人士称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云南现象”、“云南模式”或“云南道路”。

(二)旅游业

云南地处云贵高原,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高原低纬度的多样性气候、多样化的动植物资源、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与东南亚和南亚国家接壤或近临的优越区位,使云南省具有发展旅游产业的得天独厚的条件。改革开放以来,云南旅游产业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起步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加快发展阶段、近10年来的培育支柱产业阶段,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史性飞跃。

“十一五”期间,云南省制定了《云南省“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云南省旅游文化产业规划纲要(2009―2015年)》,协调推进滇中大昆明国际旅游区、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滇西南大湄公河国际旅游区、滇西火山热海边境旅游区、滇东南喀斯特山水文化旅游区、滇东北旅游区六大旅游区发展;以昆明为中心,着力打造面向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文化精品旅游线路、滇西南热带雨林及多国精品旅游线路、滇西火山地热及跨境精品旅游线路、滇东南喀斯特地貌景观及跨境精品旅游线路、滇东北生态及历史文化精品旅游线路五条旅游线路;以昆明、大理、丽江、景洪、建水、瑞丽、巍山等部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为依托,推进旅游文化名城建设;以石林、玉龙、香格里拉、腾冲、罗平、巍山、邱北、会泽等自然风光、民族文化、历史文化丰富的县为依托,推进民族文化旅游示范县建设;积极推动大研古镇、和顺古镇、黑井古镇、豆沙古镇等旅游文化名镇建设以及旅游文化特色村建设,不断推动云南省旅游产业由观光型旅游方式为主向观光型和休闲度假型、康体健身型等复合型旅游发展方向转变,向着将云南省建设成为旅游经济强省和中国一流、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目标不断迈进。

2009年,云南省实现旅游业总收入810亿元,增加值380亿元,旅游业拉动全社会总收入超过1000亿元,旅游消费对餐饮、交通、娱乐、旅游购物的拉动分别为131亿元、193亿元、28亿元和66亿元;全年旅游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5.1%,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6.16%[注:“云南欲将旅游产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新华网云南频道:yn.省略/newscenter/2010-09/12/content_20879313.htm。]

。2010年,全省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006.83亿元,增长24.2%[注:《云南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有力带动了云南省经济的增长,不少边疆民族贫困地区依靠发展旅游业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

结 论

经过“十一五”的发展,云南省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加强,工业化成绩显著,第三产业稳步发展;烟草产业、以电力为主的能源产业、冶金工业、生物产业、旅游业等支柱产业得到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新的支柱产业,支柱产业单一的局面得到根本性改观;装备制造业、光电子产业等深加工、高技术产业迅猛发展,资源型粗加工的工业特征得到改善。

然而横向比较起来,云南省产业发展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2009年中国三次产业的增加值结构是10.3:46.3:43.4,[注: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第39页。]云南省为17.30:41.86:40.84[注:云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云南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第29页。],云南省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高于全国水平7个百分点,而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则分别低于全国水平4.44个百分点和2.56个百分点;2009年中国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是38.1:27.8:34.1,[注: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第121页。]云南省为62.3:12.0:25.7,云南省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高于全国水平24.2个百分点,而第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则分别低于全国水平15.8个百分点和8.4个百分点。此外,云南省重工业所占比重也较高。2009年云南省重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9.16%,[注:云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云南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第13页。]虽然低于同年全国重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全国为70.55%[注: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第507页。]),但如果考虑到云南省烟草工业产值所占比重很高这一事实(2009年烟草制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云南省是17.48%,[注:云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云南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第307、311页。]全国为0.90%[注: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第508页。]),云南省重工业所占比重显然过高。最后,云南省工业以资源型粗加工为主的特征至今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云南省产业结构调整仍然任重道远。

Current Situation about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Yunnan Province

LUO Hong-xiang, ZHAO Guo-qing

(Institute of Regional Development,Y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Kunming 650221,Yunnan,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