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三一模考试总结范文

高三一模考试总结精选(九篇)

高三一模考试总结

第1篇:高三一模考试总结范文

2018年乌鲁木齐市高中三年级质量监测(一模)将于1月25日开始,1月27日结束。分别进行《语文》、《数学》、《英语》/《汉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共9门科目的考试。

从乌鲁木齐市教育局了解到,《语文》、《数学》、《英语》、《汉语》监测内容为高考考试大纲内容,试卷总分均为150分,《语文》考试时长150分钟,《数学》、《英语》、《汉语》考试时长120分钟;《物理》监测内容为必修1、2,选修3-1、3-5,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长100分钟;《化学》监测内容必修1、2,选修4,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长100分钟;《生物》监测内容为必修1、2、3,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长100分钟;《政治》监测内容为必修1、2、3、4,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长100分钟;《历史》监测内容为必修1、2、3,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长100分钟;《地理》监测内容为必修1、2、3,初中地理四本教材,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长100分钟;上述科目均为人教版教材。

第二、三次质量监测(二模、三模)监测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汉语》、《文综》/《理综》。

其中《语文》、《数学》、《英语》、《汉语》监测内容为高考考试大纲内容,试卷总分均为150分,《语文》考试时长150分钟,《数学》、《英语》、《汉语》考试时长120分钟;《文综》监测内容为《历史》、《政治》、《地理》,试卷总分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理综》监测内容为《物理》、《化学》、《生物》,试卷总分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

第2篇:高三一模考试总结范文

实行在全科会考基础上的分类测试、分批选拔、综合评价、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选拔模式。逐步建立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和统一选拔考试三位一体的多元化的招生考试评价体系。

(一)学业测评,全科会考。继续实施和完善高中会考制度:(1)把会考作为分类测试的基础;(2)采集学生会考等第进入综合素质评价表;(3)由招生院校自主确定是否对学生相应学科的会考成绩提出等第要求,并在招生简章中明确。

(二)分类测试、分批选拔。在现有的文科、理科、艺术、体育等学科分类的基础上,根据高等院校、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以文、理两大科类为主线,以“语、数、外”三门课程为主体,按考试科目、内容和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将测试和选拔科目分为三类:

一类科目在保持原有“3+X”科目组合的基础上,增加测试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类科目维持原有“3+X”科目组合,重点测试获得通用型知识的能力;三类科目在保持共同科目“语、数、外”基础上,侧重测试实用技能。

考生自主选择报名和参加考试的相应类别,分批填报志愿,分批录取。

(三)全面考核、综合评价。为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体现高中新课程教育目标的全面性和评价的综合性、过程性理念,把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选拔新生的重要内容,高校录取新生时对学生高考成绩、会考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实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二、总体工作要求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以服务就业创业为导向,积极全面贯地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有利于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扩大学生的自主选择权;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扩大高校的自主选择权;有利于高校招生的公开、公正、透明,促进和实现教育公平。

坚持从*实际和有利于培养、选拔人才出发,充分考虑基础教育的现实能力和条件,充分考虑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同度和承受力,充分考虑社会的法治和诚信水平。

三、考试科目与内容

(一)考试科目。

1.文、理科考试科目。

类别考试科目其他评价项目

一类3[语数(文/理)外]+X[综合(文/理)]+自选模块

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

二类3[语数(文/理)外]+X[综合(文/理)]

三类3[语数(文/理)外]+技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

2.艺术、体育考试科目。在文、理两科的框架内,根据艺术、体育类院校、专业对考生专业技能的特殊要求,考试科目和内容分为两类:

类别考试科目其他评价项目

本科3[语数(文/理)外]+X[综合(文/理)]+艺术专业/体育术科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

专科3[语数(文/理)外]+艺术专业/体育术科

(二)考试内容。

语文、数学、外语3门的考试内容,选自各科目必修模块和指定选修模块(IA)的内容。其中数学分文、理科两种。外语科目分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6种,由考生任选。英语听力测试单独安排,全省统考,使用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二级)听力试卷,一年提供2次考试机会,由学生自主决定参加考试的时间和次数(限定在2次以内),并从中选择一次考试成绩计入总分。考试成绩两年有效。其他语种的听力测试根据教育部统一安排进行。

综合考试内容,文科为政治、历史、地理3门科目的必修模块和指定选修模块(IA)的内容;理科为物理、化学、生物3门科目的必修模块和指定选修模块(IA)的内容。

自选模块考试内容,选自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9门学科的18个自主选修模块(IB)的内容。每个模块编制1道试题,共18题,每题10分,由学生任意选答6题。

技术考试包括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先实行由学生在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中自主选考一科,以后待条件具备时过渡到两科必考,按一定比例合成总分。实行全省统考,一年提供2次考试机会,由学生自主决定参加考试的时间和次数(限定在2次以内),并从中选择一次考试成绩计入总分。成绩两年有效。

四、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包括品质与素养、学习能力、审美与艺术、运动与健康、探究与实践、劳动与技能等六个方面。

评价采用“写实性评价+等第评价”的方式。全省统一标准,由学校在高中阶段学生成长记录、过程性评价的基础上,按照客观、公正反映的原则组织实施,评价程序公开、透明,评价结果经公示后采集确定的基本信息,形成《*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综合素质评价基本信息表》,进入考生电子档案,在学校投档分数线上,作为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其中审美与艺术、运动与健康、探究与实践、劳动与技能四个方面采用等第评价,分A、P、E(分别表示好、合格、需努力)三等。学习能力主要通过会考等第(A、B、C、E,即优、良、合格、不合格)反应。

未参加新课改的学生和往届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按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办法实施。

五、各考试科目的分值、考试时间与日期

(一)分值与时间。

考试科目考试时间(分钟)分值(分)

语文150150

数学120150

外语英语(不含听力)120120

英语听力3030

外语其他语种(含听力)120150

文科综合/理科综合150300

自选模块9060

信息技术/通用技术90100

(二)具体日期。

6月7日:上午语文,下午数学(文科/理科);

6月8日:上午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下午外语;

6月9日上午:自选模块考试;

每年3月、9月:英语听力考试;

每年4月、10月:技术考试。

六、命题

语文、数学(文科/理科)、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和《*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公布的内容范围命题,不超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教学指导意见》)中规定的相应科目的必修模块和指定选修模块(IA)的范围。

自选模块考试依据教育部《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公布的内容范围命题,不超出相关课程《教学指导意见》中规定的自主选修模块(IB)的范围。

技术考试依据教育部《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公布的内容范围命题,不超出《教学指导意见》中规定的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课程的范围。

命题工作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旨,以准确、规范、科学、公平为目标,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的辨证关系,体现能力立意,确保质量。

七、报名、填报志愿与录取工作

(一)报名。实行社会化报名和学校报名相结合的报名办法,由学生自主选择报名方式。学生在报名时确定报考科类和考试类别,各类别可以兼报。

(二)划定分数线。分类分批划定分数线。根据当年招生计划数和考生的考试成绩,按不同类别考试科目组合计算总分,逐类逐批划定分数线,在上一批录取结束后,划定下一批分数线。

第3篇:高三一模考试总结范文

关键词:技工院校 教学质量 评价模式 评价体系

笔者学校在示范校建设初期,就积极进行评价模式改革的尝试和探索,并在学校评价模式改革的基础上,形成了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一、评价模式改革的总体思路

笔者学校评价模式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建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改变传统的评价模式,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主线,建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多方面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体系建设,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实力、社会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激励学生不断进取,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二、评价模式改革的总体目标

1.评价主体多元化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要突出多元参与的鲜明特点,评价主体应包括社会、企业、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

2.评价内容多元化

既要参考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又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全面的职业素养。如学生的学习态度、理论知识水平、实践操作能力、学习过程以及职业道德等。

3.评价方式多元化

对学生的评价,要采取多种方式和手段,例如笔试、口试、面谈、观测、现场操作、实习报告、平时成绩与过程考核、成果演示、学习记录、自评、问卷调查、第三者评价等。

三、评价模式改革的六个原则

第一,坚持终结性评价(期终考试、实训总结、生产成果等)与过程性评价(课堂纪律、听课笔记、作业情况等)相结合。

第二,坚持总体评价与对部分学生的评价相结合。

第三,坚持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实习企业、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家长的评价等)相结合。

第四,坚持量化考核(主要采用分数、比率等方式)和定性评价(主要采取等级与评语等方式)相结合。

第五,坚持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相结合。

第六,坚持定期评价与不定期评价相结合。

四、评价模式改革的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进行顶层设计,提出总体方案

评价模式改革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笔者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经过多次专题研讨,组织相关专家、教师讨论,最后出台了《衡水科技工程学校评价模式改革总体方案》《衡水科技工程学校学生学业成绩多元考核试行办法》,为学校评价模式改革绘制了蓝图。

2.第二阶段:制定实施细则,明确任务

在总体方案的指导下,参照《衡水科技工程学校学生学业成绩多元考核试行办法》,农学系制定了《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学生学业成绩考核办法》,对评价模式改革提出更具体、更明确的要求,使改革方案具有可操作性。

3.第三阶段:积极开展试点,扎实推进改革

在《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学生学业成绩考核办法》的指导下,以部分专业课程为试点,相继出台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方案,例如《蔬菜生产技术教学改革方案》《食用菌生产技术教学改革方案》《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教学改革方案》。

4.第四阶段:回顾试点过程,总结试点成果

经过改革试点工作,评价模式改革取得了预期成果,但是在试点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和问题。我们组织参与试点工作的教师进行深入交流与反思,通过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固化了成功的做法,明确了改进方向。

五、评价模式改革取得的主要成果

1.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

教师通过制订学生实习计划、设计评价表格、修订课程标准等工作,大大提高了教研水平、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并开拓了教学思路,使整个教学团队的素质明显提高。

2.教学效果显著

通过评价模式改革,学生厌学现象减少,学习积极性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明显提高,学会了多渠道查找资料、翻阅文献,学生参阅的教材数量明显多于实施传统教学的班级,知识面得到了丰富和扩展。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尤其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有所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思维展现的能力,判断、评价能力,与人协作能力,技能操作水平等都有了很大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自信心大大增强,尤其是底子薄、成绩差的学生,能从更多的方面展示自己,对各方面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4篇:高三一模考试总结范文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003-2738(2011)12-0259-01

摘要:随着中考命题的不断革新,考测的知识点与面的不断深广,逻辑思维与语言运用能力的不断考测深入。为了使初三学生能够把初中三年内所学的语文课程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我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经过探索总结出这样的复习方法。

关键词:中考语文;复习指导思想;复习原则;复习步骤;关键点

一、复习指导思想

复习不只是对知识的简单总结和操练。应体现对学生学过的知识与已有能力、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在复习的目的、内容、形式、方法上,都应关注使学生主观上“要复习”“爱复习”进而“会复习”。

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把握教学目标的要求,不要不切实际地凭过去的经验进行无限制的拓宽和加深。

二、复习原则

(一)是抓“标”扣“本”,有效复习。“标”即是语文新课程标准,“本”为现用的六本初中语文教材,语文新课程标准既是教材编写的依据和教学要求的依据,也是考前复习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因此,在复习时,教师和学生都应认真学习并充分理解和准确把握“课标”中对基础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另外,教师应尽量对本地区“中考考试说明和要求”也给予足够的重视,从中领会命题思路,掌握复习重点。

(二)是系统归纳,分清脉络。在总复习时,要突出一个“总”字。面对不计其数的字词,经典的古诗词、歌赋和近现代文章,不同文体知识,通过复习,要使学生对初中三年的语文学习有个总体的、概括的印象。大到文体知识项目与写作,小到具体的字、词、音、意,句子语法,文学常识等知识点,使学生脑子中有清晰的框架和内容充实的“知识树”。

(三)是专项模拟练习,做到有的放矢。找齐2008-2011年的广元市中考题和2012年利州区两套模拟诊断题。通过仔细研究自08年地震以后的中考题并形成试题分析,明确领会中考的命题思路,归纳出传统考题的要求、创新考题的方向;基础题目的考点分布、压轴题目的迁移方向,明确近几年广元市中考语文改革的脉搏,通过统计分析,准确把握中考高频考点,从而为精心筹划,科学安排教学提供理论支撑并总结复习步骤。复习的时候,教师应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讲解与训练,搜集、积累学生平时在各方面出现的错误,对症下药,逐题突破。

(四)是保基础,抓中档,争高分。任何一份完整的中考试题,都由一定比例的基础题、中档题、难题组成。比如我们广元地区习惯于7:2:1或者6:3:1的比例,中考成绩不尽人意的原因之一往往是基础题失分多,所以不能轻视基础题。特别是针对中等生,教师一定要要求他们把基础知识复习扎实,对一些力所不能及的难题可弃则弃;而对那些先进生的要求则不同,在保基础的前提下,再给他们一些有代表性的具有一定难度的练习,通过抓中间力量、带后进、争先进,力求在中考取得高分。

三、复习步骤

第一轮复习:(3月10日―4月23日)

紧握教材,注重基础知识复习与训练阶段。完成我县2012年一诊考试并做好测评分析。在这一阶段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理解知识点的地位和相互联系,全面地把握重要考点,做到点面结合。“点”即中考考点,针对考点进行专项整理与练习,对考点从多角度进行掌握。“面”即知识体系,也就是“知识点--应用空间--综合提升”的知识体系和整体的学科体系。 采用课内课外结合的复习方式,讲解和提问结合,辅以随堂小测验等实践活动,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模糊知识变得清晰化,为解决专项问题打基础。

第二轮复习:(4月24日―5月23日)

以教材为依托,以新课标为准绳,进行专题复习,完成我县2012年二诊考试并做好测评分析。

围绕高频考点和传统题型,进行专题归纳,使学生对中考的重点内容、考察角度有一个更系统的把握。压轴题重在掌握解题的思路。用讲练结合的方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答疑解惑,精讲精练。从而达到掌握字、词、句、篇和提高阅读与写作水平,变客观知识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并熟悉广元地区语文中考考试说明以及新课标及中考语文试卷题型,仔细地归纳小结,总体掌握所学知识。

第三轮复习:(5月24日―6月13日)

模拟训练,补缺补漏阶段,完成广元市2012年利州区两次诊断考试并做好测评分析。多渠道搜集模拟试题,模拟中考考试时间、考场氛围、统一估分。通过做广元市利州区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题和模拟广元地区近三年中考考试题目,测评到位,查找盲点,发现问题、进行查漏补缺完善提高,同时应该注意选择难度与中考试卷相似或略低的试卷,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在此基础上通过强化训练,把握中考走势,提高做题速度和质量、熟悉中考题型,把重点地相近的知识点进行归类,使学生对热点问题能从不同角度系统地掌握答题的要领。从中积累教训与经验,整理每次已经做过的试题,就是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个人的具体问题了。

四、复习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关键点

(一)抓好复习过程中“常抓”与“巧抓”的关系。

1.常抓字、词、句、篇,夯实基础,保基础,保住中等生与后进生在考试中得分。把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解题技能的提高融汇到每一节课中,这不是进行简单地进行几次模拟考试就能够达到的。在抓基础的过程中要重视中考评分标准,让评析有的放矢,重在指出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同时给学生指明出路。

2.巧抓,抓好中考考察热点话题,精评,重在高效压轴题目评析与专项训练,突破重、难点,培养综合思维的意识、用前瞻性的眼光和从微观到宏观的视角,眼睛不能只盯着答案,也不能局限于一题一项的分析,而要重在方法的点拔、步骤的总结、技巧的概括、通过一道题让学生掌握一类题。是备战中考成功的一半,让先进生吃够,在考试中得高分。

(二)规整两种意识。

1.效率意识。毕业班的后期复习,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必须和学校领导商议反对加班加点,打“疲劳战”,“题海战”,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处理好学习与休息的关系,尊重科学的学习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来复习,从而提高复习效率,体现效益。

第5篇:高三一模考试总结范文

一、复习要注意的问题

1.系统归纳,分清脉络

在总复习时,要突出一个“总”字。面对上千的单词、成百的短词和词组、几十种句型,通过复习,要使学生对初中三年的英语学习有个总体的、概括的印象。大到语法项目,小到具体的知识点,使学生脑子中有清晰的框架和内容充实的“网络图”。这样,学生就能根据具体问题按“图”寻找答案。

2.专项练习,有的放矢

以往总复习暴露出来的问题,多集中在下列几个方面:听力、阅读理解、写作、语法等,包括单词拼写、词类、词义和词语辨析、动词时态和语态、固定搭配、句型、句法等问题。特别是对中等生,教师一定要求他们把基础知识学扎实,对一些无能为力的难题可舍则舍,而对那些中上等生的要求则不同,在保基础的前提下,再给他们一些有代表性的具有一定难度的练习,通过抓中档,力争在中考中取得高分。

3.保基础,抓中档,争高分

任何一份教学大纲,“本”为现用教材,教学大纲既是教材编写的依据和教学要求的依据,也是考前复习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教师应尽量对“中考考试说明和要求”给予足够的重视,从中领会命题思路,掌握复习重点。

二、通过三轮复习法来提高学生的成绩

第一轮复习:对基础知识的复习阶段

采用课内课外复习相结合,讲解和提问相结合,辅以听、说、读、写实践活动,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模糊知识清晰化,为解决专项问题打基础;熟记或背诵重点对话和短文,听写单词、短语,挑选重点话题进行写作练习,每周进行一两次听力练习、检测,复习完初三教材进行一次检测,复习完初二教材后再进行一次检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以教材为依托,以教学大纲和新课标为准绳、进行复习

语法、话题、功能、词汇辨析、重点句型、中考题型及语篇结构分析。复习时,要讲练结合,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答疑解惑,精讲精练,要掌握语法、话题、功能、词汇辨析、重点句型,变知识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并熟悉考纲、新课标及中考英语试卷题型,仔细归纳小结,总体掌握所学知识。

第三轮复习:模拟训练,查缺补漏

模拟考试,复习教材,查找盲点,补缺补漏。英语中考的试题,不仅要求考生掌握统编教材的全部内容,还包括掌握“认知”部分的内容。在此期间进行两三次模拟考试,批改、重点评讲、点评;注意选择难度与中考试卷相似或略低的试卷,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第6篇:高三一模考试总结范文

关键字:VB 跨学期 理实一体化 教学改革

1、引 言

目前,国内跨学期举行教学与考试的课程还不是很多。visualBasic(简称vB)程序设计这门课程很多学校定为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是学生参加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的一门课程。整个教学过程围绕计算机二级考试大纲要求进行教学,目标就是让每位学生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达到通过计算机二级考试的目的。最近几年学生的二级考试过级率都不是很高,为了提高学生的过级率,本课程的教学和考核方式有必要进行调整和改革。

2、VB跨学期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由于计算机等级考试安排在每年的4月和10月,如果按照正常的学期教学,当学生学习完课程后,要等近4个月时间才参加等级考试,很多知识学生都会遗忘,任课教师也无法在考前进行辅导。剩下实验内容,任课教师根据任务要求,可以让学生在暑假放假时先自行完成,然后到第三学期开学再由任课教师组织四个星期的课程教学,周学时为4学时,上完本课程剩下的内容,这时当学生学完该门课程后,再举行结业考试,一旦课程结业考试结束,即将迎接等级考试。这样时间安排上环环相扣,根据遗忘规律,学生即时学习,即时复习,即时考试,考试效果非常良好。

3、VB跨学期教学改革的实施意义

VB跨学期教学改革即兼顾了学生课程学习,掌握实际应用知识,又兼顾了学生等级考试,所学知识不会遗忘的太多,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值得探索与实践。同时,长长的暑假也让学生有事可做。在学校课时缩减的情况下,内容多,将有些实验内容让学生课后和暑假完成,这样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消化和巩固。当然教学过程中会贯穿一系列的课程改革和考核方式,让原来的一惯式的老师教学方式,演变为教师与学生一边教学一边实践,一边学习一边测试,最终完全模拟等级考试的方式。这样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等级考试过关率也会大大提高。

4、vB跨学期教学改革的模式研究

所谓跨学期,是指教学时间具体安排为:第二学期学生行课1-12周,占总学时3/4,第三学期行课1-4周,占总学时1/4,总学时仍然为64学时。这样教学时间不变,只是调整为跨学期进行,充分利用学生的暑假时间,便于学生学习和复习,也便于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

传统的vB教学,基本上是以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自身的体系为脉络展开的。一般地,一开始就介绍诸如对象、对象的属性、方法和事件、算法、流程图等等一系列在程序设计中比较抽象难懂的理论概念,然后介绍vB语言基础、三大程序结构和数组等理论知识,最后才是vB程序的建立和运行、实际应用举例、操作实践练习。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认认真真地备课,兢兢业业地讲课,学生是花费了很大精力去学习语法等理论概念和知识,但学生一般还是不知道如何编写一个正规的程序,不知道怎样通过编程去解决问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均不理想,缺乏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鉴于此,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跨学期,“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进行vB教学,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谓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融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为一体,由师生双方共同在实训现场进行的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一教学任务的教与学的过程。具体地,在vB教学过程中,是将理论知识讲解和上机实践操作并重的教学模式。它以一定的问题(项目或任务)为载体,创设一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情境,利用多媒体教室或多媒体网络机房授课,教师精讲与学生动手操作相结合,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融为一体。使理论教学不再是满堂讲解,而是边讲解边操作计算机,教师把知识形象、生动地演示出来,在讲解完毕后。学生能够把老师所讲知识、方法迅速应用到实际操作之中,同时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掌握理论知识。一般步骤可分为:

(1)创设驱动性问题情境

教师以一定的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驱动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具体的项目任务。

(2)明确项目任务

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教室的优势,教师边讲解边操作计算机,把要完成的具体项目任务形象、生动地演示出来。例如,教师可以演示已完成的任务程序,学生观察程序的运行情况。同时,教师根据运行结果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出该项目任务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具体项目任务要求。

(3)教师课堂精讲

学生在明确了具体的项目任务后,教师则有重点地讲解本课教学内容的核心概念,讲解具体操作方法与关键的操作步骤。例如,抽奖程序设计:程序界面、属性设置、编写代码、运行调试,教师主要讲解其中的代码部分,同时结合实际应用作一些启发性的提问,使学生知道从哪里人手做,哪些方面可以作些变化。

(4)学生操作练习

教师精讲完毕后,立即让学生上机实践,学生可以独立或小组协作完成操作项目任务。这期间,对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可作单独辅导;对共性问题,可由教师统一示范,集体解决。

(5)实时考核评价

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以完成项目任务的情况为依据。对每个工作项目的考核一般可以分为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对学生进行考评。这样可以较为全面地对学生完成项目任务的整个设计过程进行评价。在这一教学环节中,进一步让学生明白其设计的优缺点,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促使其认识到差距之所在。

(6)师生归纳总结

每次操作完毕一个项目任务后,教师与学生都要及时归纳与总结。一是总结在操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二是梳理项目任务中用到的理论知识、重点和难点,形成知识体系。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贯穿第二学期的第1周至第12周和第三学期的前四周。这两学期中间暑假期间,教师根据等考任务要求,布置相应实验内容和等考模拟题,让学生以自学为主,采用网上答疑,或邮箱收作业的方式,检查和掌握每一个学生学习情况。

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二级考试过级率,课程考核方式要进行改革。整个课程成绩考核分为:考勤(5%)、单元测试(20%)、技能操练和测试(15%)、课程结业时上机考试(30%)、理论笔试考试(30%)五个环节。课程结束时以全真等考题作为考试环境,真实的模拟等考情况,让学生在等考前做到心中有数。

5、VB跨学期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第7篇:高三一模考试总结范文

[关键词]物理考纲分析;高考预测;高考复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12)03-0106-03

高中阶段,物理是一门既重要而又十分难学的基础学科。特别是在高考复习中,怎样才能提高物理复习的效率和质量,从而为高考的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高考复习实践,认为在高考物理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明确高考考什么,二是研究高考怎么考,三是弄清学生怎么错,四是确定老师怎么做。

1 高考考什么

要想搞清这个问题必须进行三个方面的研究:一是研究考纲,二是研究新课程标准,三是研究近几年新课标高考试题。

1)考纲分析:《考试大纲》规定在新课标理综试卷中物理的满分为110分,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两类,必考共有4个模块,包括必修1、必修2、3-1、3-2,这部分内容基本和旧教材一致,满分为95分。必考内容4个模块共包括61个知识点和11个实验,其中一级要求35个,二级要求26个。除必考内容外,考生还必须从3-3、3-4、3-5三个模块中选择一个模块作为自己的考试内容,分值为15分,这部分内容也和旧教材一致,只是按照新课标的内容体系进行了重新划分而已。其中3-3中知识点15个、实验1个,全部为一级要求;3-4中知识点20个、实验3个,一级要求16个、二级要求4个;3-5中知识点12个、实验1个,一级要求11个、二级要求1个。

2)新课标相对大纲版新增内容及考纲对新增内容的要求:(1)《万有引力》一章增加考点:“经典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考纲要求I,近三年新课标高考无命题;(2)《恒定电流》一章增加了第10节“简单的逻辑电路”,考纲无要求;(3)《电磁感应》一章新增第7节“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考纲只对涡流要求I,近三年新课标高考无命题;(4)新课标新增《传感器》一章,考纲删掉了对这一章的考查;(5)《机械振动》一章新增考点“简谐运动的公式”,考纲要求II,近三年新课标高考无命题;(6)新课标增《相对论简介》一章,考纲要求I,近三年新课标高考无命题。

3)从知识模块上看近3年全国新课标卷试题分布:必考内容共80分,包括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三部分。(1)选择题:共8道题,48分。三年全考的有三个:万有引力、机械能、静电场。三年两考的有五个:相互作用物体平衡、牛顿定律、磁场、电磁感应、物理学史。三年一考的两个:稳恒电流、交流电。三年没考的两个:直线运动、曲线运动。(2)实验题:每年两个实验为一个力学、一个电学,共15分,采用一大带一小形式,电路实验每年必考,力学实验纸带问题应是重点,还有基本仪器的使用和读数。(3)计算题:两道共32分,一个力学一个电磁学。第一道计算题三年中全出在力学,2009年是机械能,后两年全是直线运动,第二道计算题全出在磁场。2009年是从电场进入磁场做圆周运动,2010年是速度方向不同的粒子在磁场中的圆周运动,2011年是从一个磁场进入另一个磁场中,还是圆周运动。

选考内容共15分。近三年均为一道选择题一道计算题,选择占5-6分,计算占9-10分,至今还没有考过实验题。3-3计算题都出在气态方程,选择题2009年是热力学第一定律,2010年是晶体和非晶体,2011年是气体的内能随状态变化的关系,气体压强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3-4机械波和几何光学各出一题。光的折射每年必考,另一题则出在振动和波。3-5计算题均为动量和能量的综合。选择题出了两年光电效应,2010年出的是原子跃迁。

4)近三年全国新课标卷考点分布:近三年高考共涉及考点56个,其中一级考点12个,二级考点44个,二级考点约占80%,可见二级考点占有绝对优势。2高考怎么考

通过对历年高考试题的分析发现高考试题有如下特点:(1)突出主干知识、基本概念和规律的考查,注重命题的基础性;(2)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更加注重过程分析,体现新课程理念;(3)注重以实际问题为原型,考查建模能力;(4)联系学生经验和科技、生活、社会实际,巧设问题情景;(5)注重实验仪器使用,考查迁移和创新能力,注重实验方法和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的考查;(6)选考部分难度降低,突出考查“Ⅱ级要求”考点。

3 学生怎么错

通过平时作业和考试发现学生在答题中存在以下问题:(1)概念不清、原理模糊;(2)知识零乱、考虑不全;(3)思路不通、不会建模;(4)实验不熟、不会方法;(5)漏洞百出、处处失分;(6)时间失控、留有空白。

4 教师怎么做

1)明确难度结构特点,找出复习主攻方向。高考是集基础性、选拔性于一体的大众化考试,其命题难度结构有一定梯度,分析历年物理试卷结构可知,易、中、难的比例大约为3:5:2。容易题约30%,中档题约50%,即80%的题目侧重于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能力。难度较大的题约20%,难题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做的,它仅对特优生有意义。所以,应对高考要瞄准80%不太难的题,降低容易题的失误率,提高中低档题的正确率,是复习的主攻方向。

2)分析考点,把握命题趋势。越是接近高考越要分析历年高考试题,只有认真分析高考试题才能从中找到灵感,才能把握高考的脉搏,特别是对每年必考内容一定要特别重视,认真分析。这些考点连考了三年今年是否还会考?如果考的话能从哪个角度去考?比如第一年以理解能力的形式考,第二年以推理能力的形式考,第三年可能以综合分析能力的形式考,或从不同情景、不同角度设问考查。同时还要想一想,如果不考的话为了达到考查的目的它会向哪个方向转移。

3)慎重选择选考内容。首先分析一下三个选考模块考点分布情况,最简单的应是3-3,但由于气态方程等知识删去好多年了,老师们对教材不熟,大多不愿选,但从考纲上看这个模块应是最简单,要求全是一级要求,高考不会出太难的题目。对于3-4和3-5笔者还是倾向于选3-5,首先从内容上看3-4中知识点20个、实验3个,一级要求16个、二级要求4个。3-5中知识点12个、实验1个,一级要求11个、二级要求1个。3-4比3-5多了10个知识点,并且3-4又增加了振动方程,振动和波的难度明显加大,另外对于光的折射问题,涉及几何学,大多数学校数学又不会选修这一模块,学生数学知识跟不上。而3-5中二级要求只有一个动量,计算题一定也是关于动量和能量的综合题,以前是20分左右的分值,当然要有一定难度。现在变成了10分左右,难度自然会降低不少。它不可能会出和电磁学相联系的跨模块的综合题,同时讲动量的过程也是对前面力学知识的复习,是对前面知识的提升,使整个力学体系更加完整。

5 复习计划的具体实施

1)一轮复习是基础能力过关。(1)主要任务:注意整理知识结构、理清体系关系;建构框架,寻找章节线索,攻克本章重难点问题,梳理知识点,使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研究方法,全面系统展开,“点、线、面、体”形成一体。一轮复习应当稳扎稳打,不要过快过深,以知识复习为主。主要解决概念不清、知识零乱、计算不准、原理模糊等问题。(2)实施方法:按照知识体系,分块按章复习(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实验、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复习过程要注意全面复习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关注热点与强化弱点相结合;课内复习与学生自主复习相结合;质量与速度并重,精讲、精练、勤辅导,忌轻描淡写和拖泥带水。把重难点放在力学、电磁场等必修的几大块和部分选学内容上面,目的是使学生提高对力学规律的全面系统理解。精选复习材料和习题,夯实基础。重视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二轮复习是综合能力突破。(1)主要任务:通过专题复习整合知识结构,掌握考点知识;总结解题思路,优化解题方法:整合重点试验,提升学生实验能力;联系实际,关注热点问题;解决思路不通,方法不会,综合应用能力差的问题。(2)实施方法:该阶段应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及新课改高考试题的特点选定专题。即要注重各部分知识间的有机整合、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归纳,同时也要进行实验整合,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热点问题。突破重点难点,以五种能力的提升为核心,力求举一反三,以少胜多,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具体做法:一是整合主干知识,构建知识结构。二轮复习首先要构建知识体系,最好用图表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图表的特点是直观、形象、便于记忆。教师编制图表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研究,最好让学生抄写一遍,在抄写的过程中去体会各种关系及联系,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充实、填加内容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图。学生填加内容的过程就是形成知识结构的过程;二是设置专题、总结思路、优化解题方法。设置专题的目的是以同一类型的试题为载体,总结思路,优化解题方法。(4)要点:狠抓重点即Ⅱ级知识点;突破难点——实验题、计算题等关键得分点;关注热点——高考命题点;(5)复习环节:讲练结合为主线、变式训练为手段。

第8篇:高三一模考试总结范文

录取工作实行分批公布分数线、分批填报志愿、分批录取。

(一)录取批次

文理科分为3批,与三类考试科目组对应。第一批为现行第一批录取学校的本科专业;第二批为其他本科学校(包括现行的二本、三本学校)的本科专业;第三批为高职(专科)院校专业。现行的提前批录取学校按重点高校、一般本科高校、高职(专科)院校分解到各批提前录取。

艺术分3批,第一批为专业校考本科和进入“211工程”建设院校及经批准列入该批录取的艺术类本科专业;第二批为专业省统考本科专业;第三批为高职(专科)专业。中央戏剧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专业校考的高职(专科)专业在艺术类第一批填报志愿,第三批提前录取。

体育分2批,一批为本科专业,二批为高职(专科)专业。

(二)分数线划定和公布

分数线由现行的一次性划定和公布调整为分批划定、分批公布。

取消现行高职(专科)线下的组档线。

(三)志愿填报

志愿实行网上填报,分批进行,现场确认。

1.志愿数:文理科每轮5个院校志愿;提前批5个院校仍为传统志愿,再设院校服从志愿。艺术类二、三批均设5个院校志愿;艺术类第一批3个院校为传统志愿。体育类每批5个院校志愿。

2.志愿填报方式:网上分批填报,每批第一次填报均需现场确认。

3.填报志愿次数:文理科分三批分别填报。艺术分二次填报,第一次填报一、二批,第二次填报第三批。体育分两批分别填报。

(四)考生电子档案

考生电子档案的内容分两种:

1.参加高中新课改的考生,其电子档案中除考生基本信息、高考成绩、体检、志愿等信息外,增加了考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综合素质评价包括品质与素养、学习与能力、审美与艺术、运动与健康、探究与实践、劳动与技能等六个方面。

2.未参加新课改的考生和往届考生的电子档案仍与现行的一样。

2009年是我省实行新课改高考改革的第一年,各招生高校应根据我省新课改高考方案,结合学校实际编制招生简章,明确招生办法,确保明年新课改高考的顺利实施。

二、考试科目、分值和考试时间

(一)考试科目

现行考试科目为“3(语文、文/理数学、外语)+X(文/理综合)”,新课改考试科目如下:文、理考试科目,分三类设置

类别考试科目满分值

一类3(语文、文/理数学、外语)+X(文/理综合)+自选模块810分

二类3(语文、文/理数学、外语)+X(文/理综合)750分

三类3(语文、文/理数学、外语)+技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550分

艺术、体育考试科目分本、专科设置

类别考试科目文化分满分值

本科3(语文、文/理数学、外语)+X(文/理综合)+艺术专业/体育术科文化分满分750分

专科3(语文、文/理数学、外语)+艺术专业/体育术科文化分满分450分

3(语文、文/理数学、外语)是三类的共同科目,X(文/理综合)是一、二两类的共同科目。自选模块为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9门学科的18个选修模块(每门课2个选修模块),每个模块编制1道试题,共18题,每题10分,由学生任意选答6题。

技术考试(信息技术或通用技术)和听力测试,一年提供2次考试机会,由学生自主决定参加考试的时间和次数(限定在2次以内),并从中选择一次考试成绩计入总分。成绩两年有效。

现行第一批录取学校自主选择使用一类或二类考试科目,现行第二批(一般本科)、第三批(民办本科)录取学校使用二类考试科目。

学生自主选择报考一类、二类、三类考试科目,三类可以兼报。

从2009年起,我省自主命题科目由现行语文、数学、外语扩大为所有考试科目。

(二)分值

1.各考试科目的分值:语文、数学及外语3科满分各为150分,其中英语笔试满分120分,英语听力测试满分30分;文、理综合考试满分仍各为300分;自选模块满分60分;技术科满分100分。

2.提供给考生的分数:若考生文理三类兼报,则提供三个文化总分:即总分①“3+X+自选模块”的总分;总分②“3+X”的总分;总分③“3+技术”的总分;若考生艺、体兼报文、理(本、专),则还须提供总分④“语、数、外”的文化总分,以及本科、专科两个综合分。综合分由考生总分和专业/术科考试成绩按一定比例合成。

(三)考试日期

考试日期由现行的6月7日、8日两天调整如下:

6月7日:上午语文,下午文/理数学;

6月8日:上午文/理综合,下午外语;

第9篇:高三一模考试总结范文

(一)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从2019年开始,义乌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金华市联考。与金华市统一命题,相关考试科目、各科分值、考试时长、考试组织形式、阅卷、成绩统计安排等原则上与金华大市相同,量化综合素质及科学实验评价结果等参照金华同步调整。

1.考试分值:语文、数学、英语满分各120分;科学满分160分;社会(包括道德与法治.历史与社会,简称“社会”)满分80分;体育满分30分(初二20分,初三10分),总分630分。

2.考试时间:学业水平考试的文化考试时间为每年6月11--12日,体育考试时间为每年4月中下旬。语文、数学、科学各120分钟,英语100分钟、社会80分钟。

3.考试组织:数学、社会学科实行开卷考试。与金华市同步实施外语学科人机对话考试。学业水平考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自2020年开始,高中阶段招生根据《义乌市初中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义教基〔2018〕4号)实施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二)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

1.合理编制招生计划。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普职协调发展的原则,编制并实施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计划,调控提升普职升学比例,稳控普通高中招生总规模。

2.推行定向分配招生计划。大力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尤其是初中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完善优质高中学校招生名额定向分配制度,义乌中学分配比例不低于60%,义乌二中实行50%定向招生、大成中学落实一定名额实施定向招生。定向招生名额以学区生参加学业水平考试及格人数为主要依据按比例分配到初中学校。

(三)探索多元招生录取机制

积极探索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依据学校办学定位和特色制定学校招生标准,建立特色招生、定向招生、自主招生和统一招生为主的多元录取机制。各普通高中学校根据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实施特色招生,原则上数量不超过学校招生总数的20%,其中体育艺术特长招生原则上不超过学校招生总数的5%。

1.支持义乌中学做精做强。根据学校办学资源合理调控义乌中学办学规模,年招生数控制在700人以内。明确义乌中学招生方式,通过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及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按照“先定向、后统招”的方式录取,定向招生设置最低控制分数线。扩大义乌中学招生自主权,学校可自主招收不超过年招生计划总数20%(含体艺、信息技术等)的优秀学生;可与相关县市区(如对口支援县市区等)建立优等生委培机制。

2.义乌三中、四中探索实施“三位一体”招生。按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学校组织的专业测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等结果综合排序录取,其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占比应不少于70%。“三位一体”招生批次纳入普通高中提前批。具体招生方案由相关学校制定,报教育局批准后实施。

3.鼓励其他普通高中探索特色招生模式。各校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特色,选择一至两门学科、再结合学业水平考试总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等作为依据,制订特色(特长)招生方案,详细列明招生的类别、数量、标准以及条件和程序等内容,经教育局批准后,向社会提前公布实施。

4.拓展特色(特长)生招生路径。普通高中体艺特长生招生继续按照《义乌市普通高中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办法》(义教基〔2017〕10号)执行(义乌中学招录办法另定),教育局统一组织专业测试,测试后即填志愿,以文化课成绩入围为前提,按照专业测试成绩自高向低录取,特长生在各批次中均先行录取。

(四)加强职校及民办高中招生管理

1.逐步规范职校招生行为。各类中职学校要按照“应招尽招”的原则,尽力满足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愿望。将职普融通班、五年一贯制幼师大专班及3+2联办班纳入招生办统一平台招生。继续试行职普融通实验班招生,实践职业教育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为中职考生创造升入普通本科或高职本科求学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