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微课在高三化学实验复习中的运用

微课在高三化学实验复习中的运用

摘要:文章阐述了微课设计的程序,指出了微课在高三化学实验复习中的应用,包括运用微课做好化学实验预习,运用微课做好化学实验演示,运用微课做好化学实验的分层复习,运用微课做好化学实验重点、难点讲解,运用微课做好化学实验题的训练,运用微课做好实验复习的补缺补漏工作。

关键词:微课;化学实验复习;信息技术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1],已成教育界的新常态。近几年起源于美国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正不断被一线教师所采用,同时,微课的应用逐步受到教师的重视。结合学科性质和特点,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开发微课资源辅助教学,不仅可以促进教学方式的改革,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进而实现教与学的“双丰收”。化学实验复习是高三化学复习的主阵地,主要围绕着实验仪器、实验基本操作、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物质的制备、性质和定量分析等内容,知识点界限明确便于分割,属于碎片化知识,因此借用微课形式辅助复习具有天然的优势。微课作为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传播融合的一种产物,拥有短小精悍、主题鲜明、内容具体等特点[2]。其核心组成是教学视频,另外还包括教学任务单、训练测验、教学评价等内容。

一、微课设计的程序

微课设计是系统“工程”,既要考虑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又要结合相关的教育心理学理论,还要灵活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才能使设计有效调动学生的兴趣点和注意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引发深度思考。

(一)确定课题

相对于其他多媒体教学资源,一般一个微课围绕一个课题,因此,微课的课题确定主要考虑以下三点。第一,要有鲜明性,能引发学生的自主观看和保持良好学习的欲望。第二,要有针对性,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最近思维发展区出发,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第三,要微型化,围绕教学中的某个小问题或小专题,如知识的疑点、易错点、考点、薄弱点等,从而有序、科学地组织内容。

(二)精炼内容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观看视频一般在10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才可以集中注意力。因此,在确定课题后,要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安排问题,尽可能让设计的微课播放时长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为此,做好内容的精炼很关键。①内容应突出教学重点。学生学习重点内容有利于去伪取精,深刻理解知识,促进深度学习的实现,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认知负荷。②内容要突破教学难点。内容的安排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最近思维发展区,多注意教学支架的设计,在化解难点的同时,能引领学生自主建构知识。③内容要有层次。内容设置层次分明,由易到难,不断螺旋提升,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都能有所收获,维持稳定的学习热情。④内容要巧妙使用图像、图表、模型等直观素材,便于理解。⑤内容要适应视频传播,做到动静有机结合,保持良好的视觉效果。如实验仪器、实验基本操作、实验操作过程等内容,就特别适合使用微课来讲解。

(三)制定方法

微课的设计应考虑教学方法,当然教学方法的选择受制于多方面因素。由于使用微课的教学是单向性的,纯粹是“人机对话”,因此微课的设计要突破这个问题,做到微课的使用与教学方法深度融合,让教与学的互动性有所体现,以提升教与学的效率。目前的常见做法有以下两种。①从教学内容的特点来制定教学方法。按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安德森的说明,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3]。中学化学的实验知识中,实验仪器、实验基本操作等属于陈述性知识;而物质的制备、性质和定量分析等属于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复习一般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究逐步构建知识体系;而程序性知识复习一般采用专题练习法,通过“求异、求变、求新”的做法,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而构建知识体系。②从学生的实际来制定教学方法。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微课的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多创设不同层次的学习情景,让教师的“因材施法(教学方法)”在模拟真实的课堂教学中得以实现,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四)技术制作微课制作是技术层面上的事,除了要综合考虑信息技术的多种手段和软件应用外,还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问题。①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巧妙地穿插图形、动画和声音甚至音乐,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②设置多种功能的操作,让暂停、回放、重播和录制等操作成为可能,方便学习个体的人性化需求。③技术上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自主探究,自主建构知识,实现“我要学”的转变。

二、微课在高三化学实验复习中的应用

高三化学实验复习是高考备考的重要环节,其复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化学成绩的高低。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复习中引人微课可以促进传统化学教学模式的创新,也可以促进复习效率的提高。

(一)运用微课做好化学实验预习

中学化学实验内容多,涉及面广,若所有内容都安排在课内复习,时间上不允许,考虑高三学生的知识储备,复习时只能针对考纲和高考的实际内容,对所学的实验内容进行有效的梳理、整合,甚至拓展延伸,力求达到最佳的复习效果。为此教师要提供微课视频(内容为一些易理解、碎片化的实验知识)由学生课前自主预习,初步构建知识体系。如复习气体实验室制法前,教师根据课题制作微课视频,内容围绕着几种常见气体实验室制法的基础知识(反应原理、装置的选择、仪器的使用和注意事项等),让学生观看微课时自主复习。相反地若按传统做法先让学生阅读教材,学生只能对相关知识进行浅显的理解,而不能做到知识的条理化。因此有了之前的有效预习,课堂中教学重点就可以放在如何引导学生对气体制备操作、各个制备装置功能和应用装置制取其他气体上做分析、比较、综合和拓展,最终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

(二)运用微课做好化学实验演示

化学实验在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实验探究能力和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有些实验无法在课堂上当场操作完成。例如,复习装置气密性检查实验时,考虑到实验装置的多样,检查方法的多变,实验操作的多步骤,因此不适宜在课堂上由教师演示或学生分组完成实验,当然也不能转换成口头上“讲解实验”的做法。为了不影响复习效果,笔者事先把气密性检查制作成微课。教学设计具体如下:①展示并介绍三套典型的气体制备实验装置图;②分析、讲解三套典型的气体制备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检查原理和方法;③教师动手操作其中一套典型气体制备实验的气密性检查;④以近几年全国理综的实验题为例,通过训练、归纳、拓展、总结,并提出气密性检查的解答思维模型。值得说明的是,对一些无法在课堂上当场演示的实验,若灵活使用微课视频播放教师操作过程,让学生对照视频用手来模拟教师的操作,虽然无法做到全真的实验操作效果,但是在模仿过程中学生也能领悟某些实验原理,对更好地掌握实验知识也有帮助。

(三)运用微课做好化学实验的分层复习

由于每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是千差万别的,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很难做好学生个性差异的指导。微课的引人拓展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空间,使教学中教师无法兼顾每位学生学习状况问题得以解决。如在实验复习中,由于涉及多个实验要素,教师难以照顾到全体学生的学习进度,导致因材施教无法实现。若将化学实验知识切分成若干点内容,制成若干个微课,可以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选择不同的微课视频进行复习,灵活地把控课堂上的时间,同时也可以自主查缺补漏,较好地实现了个性化学习。

(四)运用微课做好化学实验重点、难点讲解

在课堂上复习实验时,教师需要进行实验重点、难点和难题的讲解,帮助学生分清主次,把握主干知识、化解复习中存在的疑惑,使学生顺利地掌握实验知识。但是化学实验中的一些重点、难点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操作和讲解,并不能使学生完全吸收、消化,若不及时解决,实验的深度复习是不可能实现的。实践证明,笔者利用微课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具体做法是围绕着实验的重点、难点内容,通过微课来巧妙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景,搭建学习支架,从最近的发展区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探究,促进学生了解实验重点、难点的内涵与外延,进而掌握实验的重点和化解难点。如应用微课视频可以细化实验操作的过程,慢化实验的演示,暂停、回放一些实验现象和规律的解释。让学生自主地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原因、得出实验结论,最终自然地化解了难点,同时也深刻理解了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提升了化学核心素养。

(五)运用微课做好化学实验题的训练

在巩固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的前提下,高三后期复习要注重对学生知识迁移应用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适应高考的能力要求,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有的放矢地设置一些适合每类学生训练的实验题,并通过微课视频由易到难的次序进行播放,让学生当场完成,自主控制答案和讲解点评视频的播放,自主完成学习评价和巩固所学的知识。这样在及时做到“教、学、评”一体化的同时,也促进了不同学生的实验能力的提高。

(六)运用微课做好实验复习的补缺补漏工作

为了做好化学实验的复习,高三后期综合训练免不了有实验测试,这无疑对提升学生的实验类试题的解题能力很有帮助的;同时也是教师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实验答题情况,做好补缺补漏的良好机会。具体做法是在每次批改实验试题时,教师应及时将学生答题时暴露的问题加以分析整理、归类,并把它作为考试中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加以利用。如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学生实验答题卷,并拍成图片制作微课视频,先由其他同学观看后指出问题所在,然后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同学之间的相互讨论,共同探究答题暴露的问题根源,最后有针对性地做好复习的“修补”工作。

三、结语

微课的应用使高三化学实验复习教学高效、有趣、形式多样,而且也拓展了教学时空,充分发挥了现代信息技术的长处。实践研究表明,若微课设计尽可能规避碎片化,恰当结构化、体系化,同时注重与教学内容、方法和学生的实际有序融合,势必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曦葳.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7):4.

[2]刘庆堂.中职微课资源建设探析[J].浙江教育技术,2017(3):57-59.

[3]黄莺,彭丽辉,杨心德,等.知识分类在教学设计中的作用[J].教学评论,2008(3):165-168.

作者:黄亚武 单位:漳州第一中学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