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移动医疗范文

移动医疗精选(九篇)

移动医疗

第1篇:移动医疗范文

去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提升全民健康素质意义重大。《意见》提出,要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着力扩大供给、创新发展模式、提高消费能力,促进基本和非基本健康服务协调发展。

移动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正是契合了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也必将推动和进一步促进健康服务业的多样化和便利化发展。

移动互联网医疗是指利用移动终端和以互联网为载体,开展健康咨询、疾病评估、挂号缴费等医疗健康服务的新兴行业,因其成本低廉,使用便利,加之可穿戴设备的逐步普及,移动互联网医疗实现了健康数据实时监测“进入寻常百姓家”,受到各方关注。

在为老百姓提供多样化便利的健康服务的同时,移动互联网医疗对进一步破解医改难题也将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破解移动互联网医疗的身份焦虑、监管缺失、误诊维权难题等,也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移动医疗的新产业曙光

移动互联网的热潮正在席卷各个领域,医疗领域也不例外。如今,移动互联网医疗APP(第三方应用软件)快速增长,患者可在线挂号、查看化验单、缴费、咨询,甚至是在线问诊,同时还能满足患者术后恢复、慢性病调理等需求。移动互联网医疗,因其服务市场前景可观,正呈现出新产业的曙光。

让患者看病就医更便捷

也许不久,老百姓去医院看病,挂号、候诊、交费、取检验报告,将不再需要排队。有人预言,移动互联网将彻底颠覆现有的传统就医模式。

近日, 北京友谊医院、支付宝和东华软件公司共同搭建移动医疗服务平台――“未来医院”正式上线。记者带着好奇对该院进行了体验和采访,感到“未来医院”确实让患者看病更便捷了。患者到北京友谊医院看病时,无需在医院大厅多次排队,在手机上即可完成挂号、交费、排队候诊与支付、取报告等就诊环节,大大缩短了就医排队时间。

支付宝服务窗在友谊医院上线,无论自费患者还是医保患者,只要患者的手机下载安装了支付宝钱包,在其“服务窗”中搜索关注“北京友谊医院”,并绑定北京友谊医院的诊疗卡号后,就可以在手机上进行挂号、交费、查取检验报告等操作。

找医生看完病后,医生开具处方,患者手机上会收到提醒,点击同样可以在支付宝中支付药费,然后直接到药房窗口取药。值得注意的是,使用支付宝缴纳挂号费和医药费,都支持医保结算。北京友谊医院理事长刘建介绍,患者在离开医院前,可以在门诊大厅内的自助终端机上进行“医保分解”,完成分解之后,医保报销的费用将实时返还到患者的支付宝账户上。需要发票的,还可以在窗口补打发票。

据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统计,在上午挂号最为繁忙的7点至10点,移动挂号数已约占挂号总数的13%。支付宝医疗行业的产品经理赵连升表示,与线下挂号相比,支付宝还能通过技术手段和数据分析识别“黄牛号”,如一人一天当中多次挂号、每天挂号,系统可以识别,从而对这个账户进行限制,减少黄牛挂号。支付宝还会在医院内提供免费WiFi服务与室内导航等技术支持,引导患者就诊、检查、交费、取药等。

今年5月支付宝宣布“未来医院计划”,要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用5年至10年时间,打造基于大数据、以患者为中心的移动智能就医平台。目前,阿里巴巴已和全国主要城市的近50家三甲医院达成合作意向,年内将会有约50家“未来医院”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昆明、重庆等10个城市。

此外,由于网络平台通常引入了“服务反馈”功能,患者在就诊结束后,还可以对医院环境、医生专业技术水平、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以及服务流程等方面进行满意度评价。

不仅仅是阿里巴巴在角逐“未来医院”,腾讯的微信也在抢滩登陆。据悉,上线不到两个月,佛山市中医院微信公众号粉丝迅速超过3万人,医院就诊卡绑定量超过1.8万,绑定量高达60%,目前每天通过微信平台的交易近1000笔。

小病无需再跑医院

湖北武汉市民周涛发现近期大腿上经常长红疹。他将红疹照片和症状输入手机中的一款名为“春雨医生”的免费医疗APP中。不到1小时,北京一家三甲医院的皮肤科副主任就进行了回复,医生为他提供了毛囊炎治疗建议方案和注意事项,并提醒若病情加重应去医院进一步检查。

除了为医院的医生和患者建立更方便的双向联系,不少移动互联网健康服务APP的业务模式是搭建面向全国患者和医生的开放平台,可以进行网上健康咨询和服务。这类APP还能满足慢性病护理的需要。北京市民赵先生的父亲患糖尿病多年,他专门给父亲下载了一款名为“糖尿病心天地”的手机APP,上面有糖尿病患者必备的日常护理知识,还能提供健康食谱、计算每天的卡路里摄入量等。“糖尿病是个慢性病,以前动不动就要跑到医院去排长队咨询医生,现在用一款免费的手机APP就解决了糖尿病的日常护理、保健问题,确实很方便。”赵先生说。

如今,“身体不舒服,低头问手机”已成为年轻一族的生活潮流。山东济南的上班族王琳琳刚生完孩子,她告诉记者,自己平时工作很忙,专门下载了一款名为“妈咪掌中宝”的手机软件,从备孕到孕期营养、护理,再到产后调理,都可以在上面得到三甲医院的妇产科医生的专业解答。“不少医院的妇产科都是人满为患,问诊都要先挂号再排队,这款软件为我省去了挺着大肚子跑医院的麻烦。”

对于医生而言,移动互联网医疗服务也已成为诊疗工作的重要补充。重庆某公立医院儿科医生赵岩去年年底加入“春雨医生”。她说,移动互联网医疗APP让患者不再“有点小病就跑医院”,还打破了地域限制,能有效弥补我国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对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一定帮助。

医生可远程查房,护士出差错的情况也少了

移动互联网医疗带来的革新也在医院的内部管理和运行上得到充分的体现。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介绍,目前,北京市很多大医院建立了移动查房、移动护士站、移动收费站,医院正在步入移动医疗时代。医生要去外地参加学术会议,在机场候机时打开装有特殊软件的平板电脑,他所在病区的病人资料、最新检查结果、体温脉搏等信息就会在电脑上一一显示,而且实时更新。医生即便身在千里之外,也能随时对所负责的病人进行远程查房。

记者在北京朝阳医院采访,医院现场演示了该院是如何实现医生移动查房的。所谓移动查房,即医生在自己的平板电脑上安装一个相关软件,有需要时,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域登录系统对患者进行实时监测和治疗。

北京朝阳医院一位消化科医生打开小型平板电脑,登录后能够看到该科当天住院病人有44人,其中新入院9人,医生点中其中一位病人的名字,这个病人的姓名、床号、入院时间、主管医生等基本情况立刻显示在屏幕上。继续向后翻就能看到这个病人的电子病历,包括入院记录、初步诊断、病程记录、以往查房记录、医嘱、病人体征信息等。此外,医生还可以调阅出病人所有的检查结果,比如内窥镜的片子、CT图像、报告单等,图像还可以动态播放。

据朝阳医院介绍,2013年该院将相关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整合在移动平板设备上,开发实现了移动查房系统,实现了医嘱系统、检验系统、影像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系统的互通共享。

护士拿着一台手机大小的掌上电脑扫了一下患者腕带上的二维码,主管医生两分钟前刚开的最新医嘱立刻显示在屏幕上。这种移动护士站已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以下简称“北医三院”)等多家医院中得到应用。小小的掌上电脑正在取代以前的手写护理记录单和纸质医嘱。

过去,护士都是先到护士站看医生的医嘱是什么,然后跑到病房给病人做检查或治疗。在北医三院,如今护士是在床旁用PDA直接读取医嘱,减少了医疗差错和事故。

另外,过去护理记录是手工填写纸张,手写容易出错,现在护士给患者量体温、测血压后,在掌上电脑上轻点几下,把这些检查结果直接输入,这些数据就直接记录到全院的护理信息系统中,不仅差错少了,护士还能从繁重的护理记录工作中解脱出来。

资本发现新机遇

10月13日,挂号网联合腾讯宣布,挂号网获得腾讯领投的融资,本轮总融资额超过1亿美元。此前,“丁香园”宣布获得腾讯7000万美元的C轮投资,“丁香园”成立于2000年,是面向国内医生、医疗机构、医药从业者以及生命科学领域人士的专业性社交平台。移动互联网医疗在给患者看病就医和医院的运行管理带来便利的同时,资本已发现并看好这一新机遇和新市场。

大量投资的远不止腾讯一家。9月19日,九安医疗公告称,其开发的智能健康品牌iHealth将获得小米公司2500万美元投资。iHealth是九安医疗旗下的智能健康设备品牌,目前已推出智能健康腕表和移动互联血压计两款产品。

“春雨医生”于8月宣布完成C轮融资5000万美元。投资方包括中金公司、如山创投、蓝驰创投等。“5U家庭医生”也宣布完成首轮近千万元人民币融资。“5U家庭医生”不同于“好大夫在线”“春雨医生”等专科医生在线问答模式,致力于推广发达国家成熟的家庭医生模式。而之前提及的阿里巴巴的“未来医院”计划,腾讯微信等工具与医疗机构合作也正在积极推进中。

在大数据方面,7月,百度联手智能设备厂商和服务商推出“北京健康云”,将其基于大数据中心得出的分析结果提供给健康服务机构,比如医院、健康咨询机构、减肥机构、健身机构等。

根据艾媒咨询的预测,2014年我国移动互联网医疗市场的增长率接近30%。相关研究显示,目前国内移动互联网医疗服务APP已达2000多款,伴随互联网技术和环境的提升,移动医疗市场规模预计在2017年将达到125.3亿元。

移动医疗撬动医改“顽石”

业内人士认为,移动互联网医疗在为患者提供就医便利的同时,对于医疗体制改革,在完善分级诊疗、增加医疗服务供给、弥补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和大数据分享等方面,将发挥积极的辅助推动作用。

完善分级诊疗 缓解医院负担

多名业内人士表示,我国医疗行业的现状有三个特点:一是医疗资源尤其是优质医疗资源紧缺;二是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三是在医疗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医生仍有执业限制。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软件开发科科长尚华说,在发达国家,80%的疾病都在基层医疗组织里面消化解决了,在中国则是千军万马奔大城市、奔大医院。移动互联网医疗可以解放医生的生产力,在医院前端对患者进行分流,助推分级诊疗。

北京同仁医院头颈外科主任医师房居高已经在“好大夫在线”开设个人网页5年多,每天早晨,他都会用半小时查看各地患者上传的病例、检查结果等,并解答患者疑问。房居高说,每天网上咨询的十几个病人中,最多只有一半的人需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或诊疗,若移动互联网医疗能进一步普及,将起到重要的诊前导流作用,为人满为患的医院减轻负担。

作为省会城市的杭州也正将互联网医疗作为医改的突破口,吸引病人到社区首诊。据了解,杭州做法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把“信息孤岛”连成了“群岛”,实现了基层医疗机构与大医院的互联互通。杭州建立了全市城乡一体化的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所有市属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相关数据都汇集到市卫生数据中心。

据悉,杭州主城区有4家市属三甲医院和4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影像、心电会诊中心。预约挂号、预约检查、向上转诊申请、电子病历上载和下传、转诊满意度评价等功能,为双向转诊提供了信息化的平台。老百姓的市民卡与医保打通,卡片充值后,医生开完药可即时结账,免去了交费排队之苦,这种“诊间结算”为患者省去了不少麻烦。有了这些保障和便利,老百姓也更愿意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了。

增加医疗服务供给 缓解资源分布不均

“好大夫在线”创始人王航说,无论实体医院还是移动互联网医疗,医生都是最宝贵的资源。移动互联网医疗企业整合的资源既有二级医院的医生,也有不少三甲医院的医生,但利用的多是他们午休前、下班后等“零碎”时间,并不影响其正常工作。根据其解答问题数量和用户好评度获得报酬,做得最好的一个月有一两万元的收入。移动互联网医疗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优质健康服务供应。

国家卫计委统计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才有说,移动互联网改变着健康信息的利益相关者,这种新的信息利用模式,已经冲破了医院的围墙。

“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说,目前春雨每天有3万多条待回答问题,100%的问题都可以获得解答,并且都是在30分钟内获得解答,这些都是调用医生的碎片化时间实现的。这已经超过了中国最大医院的门诊量。“有可能的话,我们还会把全国甚至全球的健康服务资源连接起来,利用互联网的方式增加健康服务供给。”

此外,业内人士还表示,移动互联网可突破时空限制,推动医生多点执业,让农村地区的患者也能享受到大医院医生的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优质医疗资源地域分布不均衡的现状。

北京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表示,在移动互联网医疗的影响下,包括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都在发生着深刻变革,这项工作将影响医改全局。随着医疗服务需求不断增长,移动互联网医疗必将带来深刻变革。

互联网和大数据提供的医改便利

记者调查发现,互联网、大数据、信息共享逐渐为医疗改革提供便利。

宁波市卫生局政策法规处副处长、高级工程师朱春伦告诉记者,宁波的智慧健康保障数据中心和专网为市级各医疗卫生机构和该市海曙、江东、江北区提供了基础平台和应用服务。

互联网医疗助推传统医疗体制改革,医保改革也获益。记者在杭州的多家公立医院看到,医生开药的过程中,电脑里有时会弹出一个提醒框,内容是该药品不在医保范围内或是超量,通过这一提醒,医生就会对用药开始控制,这个简单的提醒不仅节省了医保浪费,将医保基金用在刀刃上,还能时刻规范医生的诊疗行为。

为了提高医保监管的效率和质量,杭州医保通过互联网应用,建立了智能审核监控系统。依托信息化平台的发展,通过升级医保联网结算系统,配合医疗系统诊间结算的开展,对通过项目付费的医保费用做到事前规则提醒,事中结算控制,事后计算机全面审核的全过程监管模式。

杭州市医疗保险管理服务局局长谢道溥说,这一模式是通过网上智能监控,规范医务人员的临床诊疗行为和参保人员的就医行为,形成因病施治、合理诊疗的导向。总额预算与智能监控相结合,并通过对医保大数据的挖掘应用,推动医保管理的良性运作,确保医保制度可持续发展。

新产业能否长大有三问

尽管移动互联网医疗发展有助于缓解看病难问题,但也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各方合力推进其健康发展。

误诊维权之问

近日,北京市民赵烨的孩子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他担心看病麻烦,按照网络在线医生的建议,给孩子吃了两天感冒药和抗生素,没想到症状不仅没缓解,反而还加重了。随后,孩子在正规医院被诊断为肺炎,需住院治疗。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血液科副主任高蕾等医师表示,移动互联网医疗的最大优势在于疾病预防、健康知识普及、小病诊疗等“轻问诊”服务,若所有疾病都用此来诊断则存在一定的误诊风险,很多疾病的症状和原因复杂,且患者个体差异明显,需要望闻问切和专业仪器辅助,单靠互联网平台的简单交流可能导致误诊,引起医疗纠纷。

业内人士认为,在医院内的诊疗活动,如果出现医疗纠纷,医院通常不会让医生独自面对,而是出面协调解决。可在线问诊中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则有可能出现医生“裸奔”的现象,医院不会为医生承担法律责任。

线上交流与线下的面对面诊治,也存在不搭的问题。如患者身在杭州在线提问,杭州的医生在线回答,可以在网上了解基本情况,同时约定线下的面对面就诊时间,对于这名患者而言,这就是一次极为有效的掌上就诊体验。而如果换作是北京的医生在线回答,患者就不太可能跑到千里之外就医。

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主任医师、博士张海波表示,移动互联网医疗的准确性和专业性还有很大的改善或者发展的空间,很多只是作为人们健康交流应用的,从医院的角度考虑,如果作为临床诊断,要下医院明确的诊断和用药的话,现在还不多。

宁波市卫生局政策法规处副处长、高级工程师朱春伦认为,有些病种可以适当开放,如高血压,通过每天的血压数据等相关信息来进行诊断。互联网医疗可以用来辅助,但是常规性手段不能放弃。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移动互联网医疗最有应用前景的地方应该是健康管理,即利用互联网积累健康数据,对一些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进行管理。

在U糖首席执行官陈潇枫看来,像糖尿病这样的慢性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其引起并发症,所以监控和预防非常重要。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超过1亿人,每年投入的医疗费用数额巨大。慢性病和移动互联网结合,应该是一个发展趋势。

监管身份之忧

门槛过低导致当前移动互联网医疗行业鱼龙混杂,信息解答内容良莠不齐,直接影响用户对该行业的信任。记者随机下载几款医疗软件,有的软件比较规范,在线解答的医生标明了工作单位、姓名、专业等信息,但也有不少软件信息不全。记者在一款软件中尝试输入了一个皮肤方面的病症,却是一位耳鼻喉科医生给出的诊断,继续追问就再也没了回复。

业内人士表示,相对于国内互联网医疗产业的蓬勃发展状况,对其监管却处于缺失状态。现行的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规条例,均未涉及互联网医疗行业。

“监管不足很可能造成用户维权困难。”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教授谭启平表示,患者到医院就医,医患双方即形成法律意义上的合同关系。但用户在医疗客户端上获得的处方建议却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一旦出现了误诊或用药问题,患者将陷入维权困境,很难找到责任主体。

同时“身份焦虑”也阻碍行业健康发展。多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互联网医疗前景广阔,但目前普遍存在身份不受认可,主体资格缺失等“身份焦虑”问题。“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说,他们与全国各地的医院谈业务合作时,经常被院方提出的两个问题“难倒”:一是公立医院与互联网医疗企业合作,是否有政策支持;二是互联网医疗企业不具备医疗机构资格,医生参与网络问诊是否存在非法行医嫌疑。这两个问题已成为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壮大的最大障碍。

盈利模式尚不清晰,也成为移动互联网医疗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移动医疗企业“好大夫在线”目前已积累了几十万用户,收录了近30万名医生,但仍未找到清晰的盈利模式。创始人王航坦言,其产品主要包括信息查询服务、专家咨询服务、预约挂号和电话咨询服务,其中只有电话咨询服务是收费的,其他服务都无法产生利润。与“好大夫在线”一样,“春雨医生”虽然采取部分在线服务付费模式,但付费用户比例不到5%。

健康发展之路

受访业内人士和专家建议,政策法规和政府监管应跟上新技术对传统行业的改造步伐,既不能听之任之,也不可因噎废食,宜从资质许可、监管政策、信息共享等方面入手,推动移动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

首先,授予行业资质许可,并将其纳入健康产业扶持范围。业内人士认为,涉及群众生命健康的医疗健康行业作为牌照性准入行业,资质认定对于产业发展至关重要。艾媒咨询CEO张毅表示,在当前难以取得医疗执业资格的情况下,应将互联网医疗行业纳入健康服务业范畴进行扶持鼓励,还要明确医生参与互联网医疗咨询的合法性,解决行业发展的身份焦虑和资质缺失障碍。

其次,填补政策法律监管空白,规范行业秩序。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出台相关政策规定,对互联网医疗企业的准入审批、经营范围等做出标准化要求。比如明确手机等移动平台在一定情况下可作为医疗设备使用等。

谭启平等专家建议,我国宜借鉴美国经验,在平衡保护患者与鼓励创新之间,出台相关政策并完善现行法律法规,对互联网医疗企业的审查备案、医生资质、医疗纠纷处理、患者维权等关键问题予以规定,改变该行业“无序生长”的现状。同时,应充分发挥互联网医疗“轻问诊”的优势,对于其可涉及的疾病种类和诊疗规范予以明确,尽量降低误诊风险。

第2篇:移动医疗范文

在多点执业许可、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等政策红利影响下,移动医疗站上“互联网+”的风口,一度赢得各路风投青睐。一方面,医生执业条件的放开为移动医疗市场提供了开放且丰富的医疗资源保障,另一方面,福建、安徽、青海、江苏四省全面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启动为移动医疗企业、互联网企业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而中国“三长一短”就医难的顽疾更是吸引无数创业者从就医体验痛点切入,投身其中,形成了移动医疗市场多元化发展态势。

8大细分领域

激活医疗资源流动

“目前,在医疗学术、自诊自查、医疗健康咨询、问诊、导诊平台、挂号、疾病管理、体检这8大细分领域,涌现出部分‘独角兽’公司。”易观智库高级分析师姜昕蔚告诉记者,“如医疗学术领域以丁香园、医脉通为代表,问诊领域以点点医生、春雨医生为代表。通过易观2015年第四季度对5.4亿累计装机覆盖、1.2亿移动端月活跃用户的行为进行监测,活跃用户数位居前两位的细分领域是医疗学术及问诊。”

在资本的追捧下,多种移动医疗产品不断涌现。但从春雨医生的模式困境不难看出,“谁来埋单,为谁创造价值,如何从中收费”等关于商业模式的探讨已成为移动医疗市场当前的焦点。

更为尴尬的是,传统医疗已经开始奋起反击,很多医院已经推出自身品牌的掌上医院APP。“当传统医疗围攻移动医疗时,面对传统医疗这一‘巨无霸’,移动医疗还很脆弱。”梅斯医学CEO张发宝坦言,如果医院都开始进入,移动医疗企业若再无实质性变革,将更难破局。而目前移动医疗能够提供的服务绝大多数徘徊在诊疗服务的周边环节,如挂号、付费等,并未实质性地介入医疗的核心部分――诊疗。

“经历爆发性增长后,整个移动医疗行业在今年年初已经开始出现下沉。”互联网医疗中国会副秘书长王晶表示,这种下沉并非资本的下沉,更多是服务和模式的下沉,整个行业开始回归到医生、医院和患者本身。

医疗服务终归需要落到线下,方可实现移动医疗的价值。一些移动医疗企业已经着手线下布局。如微医集团与华数集团共同打造O2O医疗平台、丁香园自营线下诊所。这些企业的医疗业务布局都是在解决患者就医痛点基础上建立的,成为市场中典型的创新案例。

“移动医疗市场不仅是看着热闹,它也在改变着患者就医习惯,促进医疗资源流动与跨界融合。”姜昕蔚这样说。

贴近诊疗环节

创新生态系统

移动医疗市场发展的第一阶段重点是连接病人与医院,解决挂号难问题,第二阶段是连接病人与医生,再上一个层级则是实现对患者健康的全面管理,实现就诊全流程简化,让所有涉及诊前、诊中和诊后的健康管理都能基于PC或移动端实现。

“从手段层面看,移动医疗未来发展将以连接和数据获取为主要方向。从对象层面来看,移动医疗必须从转向内核,才能真正推动医疗本身的改变,才能有发展空间。” 张发宝表示。

2015年,一些移动医疗企业已经开启多元化业务布局,如微医集团收购金象网布局医药B2C业务;平安好医生联手华氏大药房打造一站式快捷购药体验。“移动医疗市场正呈现这样一种发展趋势:线上线下业务形成对接,通过整合并购逐步建立医疗生态闭环,并打通‘医疗+药品+保险支付’的服务体系,从而推动盈利。”姜昕蔚表示。

未来不断趋于融合的、新的互联健康生态系统将由移动医疗运营者、医疗资源提供者、医药电商运营者及医疗智能硬件提供者四方构成,该系统要负责完成与多种APP、硬件传感器及多个系统、平台、机构之间的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数据对接,并进行数据集成、数据互操作和数据分析,最后生成基于证据的数据决策体系,指导政府、保险公司和医务人员为患者提供患者教育和个性化的健康管理与疾病服务。

“基于这一趋势,未来移动医疗的市场也是数据计算和人工智能发挥潜力的市场,谁能赢得数据谁就赢得天下。” 张发宝预言。

突破数据壁垒是关键

数据壁垒是当前移动医疗发展的一大瓶颈。

首先,开放是数据能够互相操作的根本,但我国的医疗数据都是各家的数据,锁在自家的服务器里,无法实现开放和共享。

另外,数字化程度不高还导致“原材料”缺乏。我国医疗行业每年的IT投入规模仅占卫生机构支出的0.8%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3%―5%的水平。电子病历、影像存储和传输系统、体检中心管理系统等临床信息系统的实施比例均不足50%。

其次,数据标准不统一导致数据无法流动,也导致数据格式相互不兼容,自为一体的数据的操作效率就会大打折扣,总是需要有人在中间做“翻译”。

不仅如此,隐私壁垒也导致数据无法大规模使用。医疗记录、疾病档案等往往涉及个人隐私,但如何对数据进行脱敏和规范管理,以保证在不泄露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实现医疗数据的深度应用,还缺乏更为完善的制度保障。

武警总医院计算机中心主任王新曾对《中国信息化周报》记者表示:“各大医院拥有大量数据,但是互相之间不能公开,各自为政,数据壁垒难以打通。医院不对外开放电子病历数据,患者自己也没有。因此很多创业者只能为患者另做一套数据,但这套数据的真实性和全面性,能否拿来用,能否作为医生的诊疗参考,都存在很大疑问。”

华康移动医疗COO 戴廉

我们可以通过云,不光是在医疗机构之间、医疗机构与机构内部之间构成关系,同样患者在院内院外同样构成了闭环,最后会形成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个医疗生态,以患者为中心,连接不同的终端、不同的医疗机构、不同的医疗服务的生态。

梅斯医学CEO 张发宝

第3篇:移动医疗范文

所谓移动医疗,就是采用便携式的移动终端设备,借助于无线网络,辅以相应的智能传感与智能识别(如条码等)手段,实现对移动医疗作业过程的信息化支持的一种行业解决方案。今天,移动医疗在中国历经近十年的发展,移动医疗的趋势已经不可阻挡。但细观医院和行业的具体应用效果,目前仍然有较大提升空间。具体而言,可以从移动医疗的"DNA"入手,以观究竟。"DNA",即移动终端设备Device、医疗无线网络Network、移动医疗应用Application三个方面。

首先,对移动终端究竟该承担的那些应用功能,仍在百家争鸣。在国内,医院与移动解决方案供应商之间,往往缺乏平等的对话地位。在医院部署和推广移动医疗应用时,对于医院提出的一些相对合理需求,厂商往往会尽量去迎合这类需求,从而逐渐导致在移动终端上实现的功能越做越多,有的客户甚至希望移动终端能完全替代传统PC应用。尽管移动终端上的功能涵盖越来越多,但由于移动终端设备在设备尺寸、键盘配置等方面的原因,在大量数据显示与录入等方面的功能天然不足,反而导致其真正的可用性受到挑战。而且现场的大量客户化需求,往往导致过多地关注独立功能的实现,而忽视引入移动应用对全局性作业流程的优化。因此就现阶段而言,移动医疗的功能选择,最终必将大浪淘沙,通过无数次的实践与磨合,才能与客户和行业应用形成共识,逐步走向成熟与稳定。

其次,无线网络传输问题,仍然是移动医疗面临的一种挑战。由于医院内部的移动医疗应用,往往希望能实时、在线完成相关信息查看和作业操作,因此对无线网络的信号覆盖,移动漫游提出了较高要求。以医院病区无线网络覆盖为例,按正常无线AP功率测算,无线信号在穿透两堵砖墙后,就会发生严重衰减,几乎无法正常使用。如果在病房走廊放装AP,那么如何有效解决病房内含卫生间后面的无线网络覆盖问题,一直困扰大量无线网络厂商。此外,由于无线网络的普及应用,引入了另外一个棘手的问题,即现在便携式无线热点太多,有病人常常自己拿出智能手机并开启无线热点功能。而在一个固定区域,干净且互不干扰的无线频道只有三个。这样一来,无线网络信号的串扰问题尤为突出。

第4篇:移动医疗范文

助力医院管理

移动医疗最先应用于医院的查房和内部管理,借助无线网络可以更好地进行医疗质量管理,终末质量管理,环节质量管理,有效监控完整的医疗过程。

比如护士拿着一台手机大小的PDA(掌上电脑)扫了一下患者腕带上的二维码,主管医生两分钟前开的医嘱立刻显示在屏幕上。过去,护士都是先到护士站看医生的医嘱是什么,然后跑到病房给病人做检查或治疗。如今护士可以在床旁用PDA直接读取医嘱,减少了医疗差错和事故。

伴随着患者对医疗效率进一步提高的要求,移动医疗的应用逐渐从住院查房静态式管理向诊断救治动态式管理拓展。例如,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就已实现了移动医疗远程救护。通过无线网络,救护车上的医疗检测设备已与院内系统实时对接,患者尚在急救车上,医生就能初步掌握情况,并有针对性地指导急救人员给予合理处置。

简化就医流程

“掌上浙一”APP是一款智能手机应用,创始人尉建锋介绍,患者只要在智能手机上安装了这套软件,出门看病前,就可以享受到医院提供的专家选择、预约门诊、化验报告查询等服务。“掌上浙一”APP服务于患者在医院就诊的全过程,患者可以在未到医院时候,通过手机实现智能分诊、实时挂号;通过软件提供的医院地理位置导航找到医院,再循着楼层导航找到门诊科室;做完检查后,还可以用手机查询检查报告。

将手机的移动便携性充分应用到医疗流程中,就好比把医院装进了手机,这种就医的新途径,为缓解“挂号难、就医难”带来了新契机。

提供全方位健康服务

移动医疗还能够有效为家庭、个人提供全方位健康服务。如为个人提供监测检查、健康信息管理、医疗急救、饮食指导、作息指导、运动指导等,相当于一个私人医生。

美国eMota老年人情感关怀患者邀约系统的操作模式,就是将健康行为监控传感器佩戴在老年人身上,通过对其平时活动和睡眠情况进行监控,将采集来的健康数据通过大数据处理得出健康状况,再反馈到家人或第三方医护服务者,从而能更好地了解老年人健康状况,做到有问题早发现,早处理。

此外,通过对患者相关就医数据的收集整理,可以更好地跟踪病人病情发展,做好点对点的慢病管理、病人随访、出院后慢病管理。

第5篇:移动医疗范文

1816年,一位法国医生将一个薄笔记本卷成圆筒,以听清患者心脏跳动的声音,这个举动催生出听诊器,令临床医学迈进一大步。2016年,听诊器将被一部智能手机代替,医生坐在办公室里,就可以查看地球另一端某个病人的心电图。

这并不是科学幻想,而是正在发生的医疗技术革命。移动技术和健康产业的结合—— Mhealth给健康及医疗产业带来了巨大变化。美国霍普金斯医院前心内科医生Eric Topol在他的新书The Creative Destruction in Medicine中,将移动医疗列为医疗领域最具有潜力的破坏性创新技术。

几乎同时,中美两地的创业者都开始关注Mhealth。

天下“一心”

低成本的手机终端和遍及全球的移动通信网络,为使用移动技术支持医疗服务提供了基础,繁琐的就医流程将有望因此简化。

假想一下,当你身体不舒服时,打开手机输入症状,就能查询可能患有的疾病并咨询医生,或直接找到最近的医院,通过手机完成挂号;当你见到医生时,医生已了解了你过往病史,并分析完近期的心电图、血压、血糖等多项数据;当你做完检测,无须再跑去医院,只要在手机上输入一个账号,就可以查询到所有检测结果

在一次TED演讲中,Eric向我们展示了这神奇的一幕。在他打开手机的那一刻,在大洋彼岸的中国,中卫莱康创始人孟宇也按下手机键,将自己的心电图发给一个由多位医生组成的诊断平台,十分钟后,孟宇收到了医生的回复:“一切正常”。这种展示技术来自CardioNet,一家成立于美国的公司,它通过心电导联设备和定制电话来监测心率,并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指导,由AT&T 为其接提供无线连接服务。

一切都看上去很美。理论上,一个病人从住院登记、发放药品、输液、配液/配药、标本采集及处理、急救/手术,到出院结账,都可以借助移动技术优化现有流程。这些优化不仅可以将患者从繁琐的流程中解放出来,更能减少医院在病人护理、药品发放、药品有效期管理、标本采集等执行环节的失误。

要让上面的设想变成现实,需要移动运营商、医疗设备制造商、芯片企业、应用开发商等多个环节的互相配合。梅奥医学中心正尝试通过技术手段提升这些环节的效率,国内309等医院也在推行iPad移动工作站。IBM、微软、惠普、东软、用友等传统IT厂商,以及好大夫、杏树林、春雨等新兴软件厂商都在为这些改变而努力。

研究机构BCC Research预测,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从2010年的98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230亿美元。在中国,这个数字也将是数十亿美元。

聚焦医生还是患者?

对于硬件厂商来说,在原有的医疗设备上加上移动的功能,如让血压计、血糖仪能收集和传输数据,其收入仍来自硬件销售。对于软件厂商来说,收入来自服务。那么,市场需要怎样的服务?不同的参与者有着不同的答案。

“移动医疗,医疗是关键词,移动是手段,如果以前的医疗市场没有这个需求,就算加入移动技术也很难真正有需求。”“好大夫”创始人王航说。在“春雨掌上医生”创始人张锐眼中,“好大夫”代表了医疗出身,而他则代表互联网出身。“我们觉得这里春光无限,有很多新市场机遇,同样的问诊行为,我们做的是增量市场,而‘好大夫’是优化存量市场。”在他看来,同是手机,苹果带来了诺基亚所没有的App Store,所以改变将来自增量市场。

好大夫进军移动医疗时,将其在PC端上已被验证的需求转移到了手机上;而春雨掌上医生则轻装上阵,创造出一个以前从未没被验证过的需求。作为国内先行者,尽管路径不同,但他们殊途同归,无一不把目标瞄准了医生。

美国已有的Mhealth案例显示,病人市场热闹有余,但成功的应用不多。究其原因,有体制问题,也有商业模式问题,但最重要的是没人埋单。如果让政府或保险公司付费,则必须证明移动医疗比现有医疗手段效率更高、费用更低。要想用数字说话,目前还很难。

不同于病人市场,聚焦医生的一些移动医疗公司却获得了不错的成长。Epocrates是全美第一家上市的移动医疗公司,主要为医生提供资料库,年营收已达一亿多美金。虽然市值不高,但该公司已成为Mhealth领域的一个标杆。但一些以软件见长的移动医疗公司,还在尝试围绕患者开发不同的应用,如孕期日程设计、胰岛素剂量计算等。一切都刚开始,一切都在尝试。

张遇升,“杏树林”创始人,曾想以孕妇、糖尿病等患者为目标客户,做病人市场,但后来放弃了。“让病人掏腰包的方式,无论国外国内均不成熟”,张遇升说,“我认为我对,王航也一定认为他对,所以大家先共同把市场培育起来。十年前在网上买东西很痛苦,现在用淘宝买东西很方便。现在排队挂号很痛苦,我们尝试通过移动手段减轻这些痛苦,这不是件很好的事吗?”

在“院墙”外生长

几年前,曾有单导联心电(心电远程监护中有单导联和多导联,在家中使用单导联较为方便)厂商找到王航,希望共同培育市场。然而,两个原因促使王航放弃了这个机会:一是难以掌控测量数据的精确性,二是缺乏后续的服务。“没有相应的服务跟上,就创造不了价值。”

在王航看来,“在移动医疗这个垂直领域里,要想做得深,就需要有专家团队,首先要保证别出乱子。”但是,一些伪医生,其给患者的解答居然来自百度搜索,向病患提供着大量不合格的医疗服务。

最新的一个故事是,一家韩国公司正在尝试用iPhone外加一个外设做血液生化分析。王航觉得,现在医院里价格数十万元的血液分析仪器,以及专业的人员与服务,岂能很快就被一个简单的外设取代?以自佩戴诊断系统为例,涉及材料学、医学、生物医学工程、传感技术,以及动力工程等众多学科。

技术的制约固然是一方面,但移动医疗最大的束缚来自体制。目前,国内医疗的核心资源都在体制的“院墙”之内,移动医疗想要取得突破,需要撬动“院墙”内的资源。恰如一位业内人士对春雨医生的质疑:“医生开网络诊所政策是否允许、如何收费,一刀切怎么办?”

第6篇:移动医疗范文

劲风肆起,人心涌动。无数投资者毫不顾及企业是否拥有合适的技术、运营能力、社会资源,纷纷揭竿而起,做着即将迈进新三板,走上人生巅峰的美梦。

只是时至今日,泡沫在风后慢慢散开,几乎所有的App都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问题――没法变现,就连春雨医生也不例外。于是大家开始拼命扩张,拓展资源。在投资人的压力下,数据的真实性以及用户黏度的可靠性已不再至关重要,重要的是打扮出一个华丽的外表,以此“引诱”下一个接盘侠。但在云雾散开逐渐月明的今天,像春雨医生和寻医问药这样的大盘子,已经少有投资人敢接了,它们就只能冲上市,寻找傻傻的股民。

当然,平安好医生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5亿美元,让它一年多时间就冲到了业内一线。况且在医药电商之外,还有平安保险站台,变现有道。

就像互联网其他领域的新兴玩家一样,互联网医疗的到来也伴随着浮夸与浮躁。表面看上去,一个个商业模式都要改变世界,其实根本无法撼动整个医疗产业。无论是传统模式还是现在的“互联网+”,这个行业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核心只能是医疗,互联网只是带来了更方便的连接,把它称作“医疗互联网”或许更加恰当。

但现在的创业App基本上都是抱着上市或大赚一笔去的,员工更是急于求成,心态浮躁。有情怀的创始人可能也不少,他们大多本就是医疗行业从业者,深知传统医疗的痛点,真正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然而目前看来,他们的茫茫前途大致只有以下两种出路:

第一是抱大腿,借力国际性传统药企的名气与资源,融得更多资金,或者直奔上市而去。例如春雨医生抱得阿斯利康的大腿,微糖抱得美敦力的大腿。但它们也不是平白无故就获得药企庇佑的,庞大优质的C端用户,足以将这些传统药企打动。

有些创业App很天真,拿着自己臆想的庞大的B端医生资源去游说药企,希望打动它们从而抱上大腿。但要知道,传统药企深耕国内这片土壤多年,最不缺的应当就是专家资源。所以,抱大腿也要有抱得住大腿的臂膀――你的C端用户。

第二是小而美路线,就是抓住某一细分垂直领域,深入痛击。现在出镜率比较高的移动医疗企业,大多数都是走的大而全路线。这种平台型策略画的饼很大,但又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给了一些中小型企业突破的机会,比如高端陪诊、转诊、会诊。

第7篇:移动医疗范文

伴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前行,移动医疗逐渐在医疗行业中获得越来越多的重视,HIMSS将移动医疗(mobile health,mHealth)定义为:通过使用移动通信技术,例如PDA、移动电话和卫星通信等,来提供医疗健康服务和信息,将无线技术纳入各种医疗解决方案,把移动医疗的特殊功能和服务捆绑于各种终端上,来实现患者体验感的加强和节约医疗成本。移动医疗技术在医疗健康解决方案中的快速发展,使改善医疗护理质量并降低成本成为可能。同时,鉴于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日益增高,移动医疗的出现使患者传递医疗信息的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患者与医疗服务提供者沟通的渠道日益增多,这也是移动医疗发展的契机所在。

在我国,由于医疗资源短缺、不平衡造成的“看病难、看病贵”已经成为遏制我国医学发展的极大困扰。虽然自2009年新医改实施以来,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获得了很大发展,改善了医疗行业较其他行业信息化发展明显滞后的现状,而医护人员也如愿以偿地感受到了信息化带来的诸多改善,如医疗环境、医护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大幅提升。但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延伸和扩展,旨在提升患者满意度,提高医疗效率的移动医疗,直到近年才得到广泛发展。现在,移动医疗为医院业务所带来的效益和提升已无需考证,它所改善的不仅仅是院内医疗质量及效率,还有助于改善我国医疗领域所存在的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基层地区医疗设施薄弱、老年人健康管理水平差等一系列问题。

1. 显著提升工作效率

医院通过移动医疗的部署,医生可以利用移动终端直接调阅患者的化验报告和相关资料,从而掌握最新病情,并在病人床边记录患者动态信息 ,减少了在病房和工作站之间来回行走的时间,增加了诊断、治疗病人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2. 提升医院管理水平

移动医疗投入运行有助于医院精细化管理的进一步实施,从而有效控制成本、合理配置资源;移动医疗使医院信息系统向病房、床旁的扩展和延伸成为可能,实现了医院信息化的科学管理,优化了临床医疗、护理任务的过程控制,使医疗资源得到合理运用,帮助解决高素质医护人员短缺的状况,提升了医疗管理的水平。

3. 平衡卫生资源分布

目前,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医疗资源严重不足、公众对于医疗质量和安全需求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等问题,而移动医疗技术中远程医疗的应用可以有效缓解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远程医疗将信息技术、无线设备与移动医疗技术相结合,最终提高诊断与医疗水平、满足基层广大人民群众就医需求,使优质医疗资源不再独有化。

移动终端未来将走向结合

有了移动医疗,采用何种终端产品自然就成了热门话题。一直以来,众医院在移动终端的选择上破费脑筋,移动电脑推车、PDA、平板电脑在现阶段似乎各有一份“领地”,但在护士发药、床边治疗、护理操作等方面,移动电脑推车还是有其他两个终端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基于大型医院的无线网络覆盖,无论是护士所用的护理车还是医生所用的查房车,甚至是远程巡诊车,均可以冠以“手推医护信息移动平台”的头衔,可谓真正实现了将信息系统从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延伸至患者床边的作用,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一个新方向和有益补充。

著名的医疗IT专栏作家朱杰曾形容移动电脑推车、手持PDA和平板电脑三种终端之间的战争像是“关公与秦琼之战”,看似平常却透露出些许荒诞。可以说,三者中只有移动电脑推车是“根儿正苗红”的医疗设备出身,且由于近年电池技术的进步,移动电脑推车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使得其在医院更受医生护士的青睐。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信息中心副主任计虹说:“移动电脑推车相对手持PDA和平板电脑,最大的优势在于一切用品均可置放于车上,护士可以腾出双手进行治疗护理操作。在医院中,医生开医嘱,而护士有更多的治疗、护理操作要执行,需要解放双手为患者服务。为了减少护士取物的多次往返,移动电脑推车上可以配备大药盒装发药品;可以装上治疗盘、输液架、锐气盒及手消等物品进行治疗。可以说移动电脑推车集发药车、治疗车和护理车多功能于一身,具备PDA和平板电脑所不能及的特殊用途。”

而且,目前的移动电脑推车上都装载小型电脑主机,医院各种信息系统都可加载到移动电脑推车中,包括HIS、EMR、LIS、PACS等多个系统,解决了手持PDA设备对信息系统安装的局限性,具有更大的适用空间。北大人民医院信息中心教授王秀民说:“未来,移动医疗终端的发展将走向‘结合’的趋势。将PDA与移动电脑推车结合使用,或将平板电脑与推车结合使用,以拓展其各自的业务短板。”

手推医护信息移动平台的认知状况

当前移动医疗主要采用的是无线局域网技术,即通过无线局域网模式实现各种医疗应用,目前多应用于大型三甲医院,大多数二级医院对移动医疗的重要作用也已经相当认可,并逐步在筹备之中。记者随机调查了20所医院,分别包括6所二级医院和14所三级医院。调查数据显示,这些医院中有7所医院目前还没有开展移动医疗,以二级医院居多,占调查比例的35%(图1),这些医院主要存在资金投入方面的困难,或者是自身信息化建设尚不完善。参与调查的三级医院基本全部开展了移动医疗,从应用PDA实现移动查房,到移动电脑推车实现信息系统向床边的延伸,均体现出大型医院对移动医疗的重视。

在已经开展移动医疗的医院中,采用PDA实现护士移动工作站的比例很高,达到了84.6%(图2),说明PDA的便携性和无线传输的特性已经深入医护人员内心,可以说PDA的开发是目前移动医疗应用的一个热点。而移动电脑推车和平板电脑两个终端在医院的应用则稍显逊色,分别达46.2%和30.8%。多数医院采用PDA和移动电脑推车结合使用的方式,以推车的优势来弥补PDA在执行医嘱和治疗患者方面的局限性。

虽然移动电脑推车目前的应用还比较少,但随着2011年移动护理信息化热潮的出现,移动电脑推车将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应用。参与调查的医院中,仅有两所医院认为移动电脑推车前景堪忧,其他90%的医院均认为移动电脑推车是最适合医疗业务的移动终端工具,并表示了浓厚的采购意向(图3)。据调查采访,目前应用移动电脑推车的医院中,很多都是先尝试性采用3~6台,得到医护人员的认可后便逐渐扩展推车的应用范围,有的大型综合医院第二次采购高达上百台。可见,移动电脑推车将来必然是实力医院重点青睐的终端产品,未来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传统终端PDA、平板电脑也会越来越多地和移动电脑推车结合使用。

手推医护信息移动平台更具优势

从此番的访问调查中不难看出,在移动医疗时代,虽然移动电脑推车目前的应用范围还不是很广泛,但其仍是最受医院认可的终端产品。且不说护士对推车本身发自本心的熟悉和接受,只要想一想医院十多年来使用各种PC端软件都可以在推车上运行并马上移动起来,就足以征服所有的直接使用者。说到底,无论是信息化还是移动医疗,其最终的目的就是服务医患,患者在床头能就接受诊治,护士推着车就能完成查房、治疗、宣教等一系列工作,似乎只有将各种终端产品结合移动电脑推车来使用,才可以发挥最好的效果,才能实现几乎所有医护人员的要求。

目前手推医护信息移动平台大体可分为三类,分别是无线医生工作站、无线移动护理工作站和无线远程巡诊工作站,现在,这三类移动平台均实现了无线wifi接收功能,在医院的用途也各自不同。其中,无线医生工作站通过无线网络和无线推车设备保持信息系统网络实时连接,可以将医生办公室带到患者床旁,帮助医生在患者床旁查阅病人病历、影像、检验检查报告单,下达医嘱,真正实现移动查房。医生扫描患者腕带完成患者身份的确认后便可以实时下达医嘱,医嘱信息通过无线网络传送到HIS系统,护士通过移动护士工作站可以查看医嘱信息,及时执行医嘱。

一般来说,无线医生工作站的设计通常比较简洁,推车占用空间小,附带1~2个抽屉,仅供医生放置一些文书即可。车体装有极其灵活的万向轮,无论是地毯还是硬地板,都可以做到静音前行,不会打扰患者休息。

与无线医生工作站比起来,无线移动护理工作站则稍显“笨拙”。据计虹介绍,无线移动护理工作站一般由铝、塑、钢结构组成,安装大药盒、杂物盒、洗手液网篮,同时配有输液架、污物桶和电子系统。车上装载的微型计算机,可以为护士提供随时处理医嘱信息、录入患者症状、体征信息的功能。一般来说,无线移动护理工作站兼有药车、治疗车、护理车、移动电脑等功能,功能决定形态,所以必然“身形”会稍大一些。

手推医护信息移动平台还有一种特殊功能的应用,就是远程医疗的应用,在一些开展远程医疗业务的医院能发现无线远程巡诊工作站的身影。由于多用在远程查房环境中,车体一般配置有无线网络数据传输终端设备、车载医疗设备和便携式医疗设备,并可以与无线网络数据传输终端设备连接进行数据传输。由于无线远程巡诊工作站多用在远程会诊中,远端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细致观察,所以一般车体都会配备高清摄像头、专业医用显示器。所以,远程无线远程巡诊工作站目前一般多用于完成大型综合医院对城市社区医疗和农村合作医疗的扶持,开展巡诊和转运危重病患、疑难病例远程会诊、技术指导与示范、基层医院专业技术培训、远程科研教学和家庭病床医疗服务等。

目前国内外已经有多个企业开始了移动电脑推车的研发与生产,扩大了医院的选择范围,丰富了选择品种,本专题也总结了部分有代表性的品牌产品进行展示(见右表)。

综上所述,手推医护信息移动平台在医疗业务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强度:医护可以在患者床旁完成数据的查询、医嘱的下达,不仅减轻了查房医生的负担,提高了查房效率,而且借助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可以使查房过程执行得更为准确,患者医疗过程更加安全。

优化诊疗流程、提高诊疗安全:实时患者信息查询、医嘱项目的开出,为患者诊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有效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临床诊疗安全性。

降低用药事故发生率:通过用药提示和药品禁忌提示,有效提高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避免一些临床用药错误的事件发生。

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形成闭环医嘱:由于护理工作可以与医嘱执行同步进行,护士对患者腕带、药物二维条码以及医嘱条码的扫描,可以完成一个完整的医嘱执行流程,构建了医嘱的闭环管理体系。

手推医护信息移动平台在医院的应用

第8篇:移动医疗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医疗;医院信息;网络信息安全

1引言

开放移动资源极大地改变了传统医疗资源的短板。通过无线网络智能终端、APP和无线网络,配合诊疗系统等机械设备及配套设施,给予病人更为方便快捷、安全性的健康医疗。移动医疗系统让医护人员的工作内容更安全、更高效。同时,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为患者解决信息内容的步骤更加简单。众所周知,互联网医疗系统也产生了与数据网络安全相关的问题。因此,本文分析了互联网医疗系统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并明确提出了有利于医疗信息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方法的对策建议。

2互联网医疗系统网络信息安全分析

2.1互联网医疗的连接方式

互联网医疗的上网方式公开隐私,没法从物理学上形象化地发觉安全风险。无线网络连接分成无线广域网、无线网络传输网、无线网络等。医院门诊部的局域网根据维护的成本和效率,一般选择无线网络连接。医院门诊部局域内的移动医师终端设备和移动护理终端设备,根据遍布楼梯间或病房的无线网络AP接入医院网络。AP依照100M局域网络线连接楼层交换机,楼层交换机依照光纤线路线连接汇聚交换机,再根据汇聚交换机连接管理处计算机机房服务器防火墙。在整个连接过程中,无线网络AP的连接方式是公开保密的[1]。所有移动智能终端都非常有可能连接起来,从物理上是无法直观检测到的。它是移动网络的一个特性,是很可能导致非法互联网连接和黑客攻击的关键步骤。

2.2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安全风险

互联网医疗的开放性使得破译非常容易,存在连接安全风险。手机APP运行在IOS和Android手机系统上,依据互联网技术连接到医院IP地址服务器防火墙,再连接到医院Web网络服务器。外网地址服务器防火墙能够过滤不法IP地址,避免信息网络服务项目(网络信息服务,NIS)、互联网系统文件(网络文件系统,NFS)等具有安全风险的服务合同报文的格式依据。但是,智能终端存有外界攻击的安全隐患。假如根据互联网攻击来访问服务器防火墙,很有可能会窃取互联网内部文件。

2.3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及连接安全风险

互联网医疗受无线手机影响,存在连接安全风险。根据在局域网内的电脑上非法安装无线手机或随身携带无线,可以提供非法的无线网络连接。未经授权连接的智能终端可能会通过非法连接浏览内部机密数据信息并造成数据泄露,或者客户可以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浏览视频平台并下载数据信息。许多财产可能会受到网络带宽的影响。此类个人行为对网络安全管理产生负面信息和实际影响,带来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2]。

2.4外来入侵管理方法和对策的实施及安全风险

在日常工作中忽视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方法,管理方法和对策落实不到位,造成外部安全风险。(1)医师移动站、助理移动站等移动智能终端一般使用Android或IOS电脑操作系统,存在安装第三方或嵌入病毒感染应用程序中木马病毒的概率。(2)互联网中的楼层交换机设备放置在每层楼的上网室或楼梯间。有专职人员监管一般不容易存在非法连接的风险。(3)管理中心的主机房一般设置电子门禁和视频监控系统,安全级别较高,但极有可能存有门卡失窃、门禁系统常见故障等风险性。(4)Web服务器是互联网医疗系统中Web服务的关键作用。在赋予强大的健康服务功能的同时,因为对外开放的Web服务非常容易遭受各种各样攻击,包含URL攻击、缓存地区外溢攻击等,一旦被故意攻击,会立即导致运用Web的功效服务器端医疗器械行业效率低下。除了网络服务器,互联网医疗系统还包含许多不同版本号的服务中心和计算机操作系统。在日常工作中浏览互联网,工作人员必须去医院复制数据和信息,这种个人行为会产生中病毒的风险。系统感染病毒会占有服务器网络带宽,缓减传输数据,占有CPU处理时间,造成服务站和互联网服务器速率减缓,甚至在诊断中泄露或破坏数据和信息和治疗工作[3]。因此,必须有完善的反病毒对策和系统。手机APP运行在IOS和Android手机系统下,存在被反汇编和添加恶意程序拦截登录密码的隐患。

3医院门诊互联网医疗网络信息安全防范的研究

3.1保证数据网络信息安全

操作和拆卸简单实用。例如,某医院门诊部在医疗移动设备安全部署中增加了有针对性的信息管理系统安全操作规程,同时及时建立了互联网信息管理系统安全防范体系和系统优化操作规范,防范安全最大程度地消除风险,并及时消除信息管理系统的风险。此外,医院高层还对信息管理系统的实际运行工作职责,如播出节目的调配、系统登录密码的复杂性、系统安全规则等提出了精准的要求规定等,并指定专职人员执行管理办法。此外,要求责任人及时对移动设备进行科学研究,认真检查,有利于及时处理安全风险或危及系统优化的不利情况,及时报告风险,做好详细备案工作,促进系统优化。为了更好地保证系统的优化运行,工作人员主动选择了WPA、WPA2等安全系数更高的加密技术,合理提高密码的安全和压缩强度[4]。

3.2主动升级互联网信息管理系统

及时利用监控对移动智能终端进行科学论证,认真检查网络层数据信息及其无线网络设备,扩大准时检查范围,合理排除安全隐患。在医院智能终端设备上部署服务器防火墙机器,完成设备层的合理升级,提高登录密码的抗压强度,加强认证,不断完善系统安全防范技术,然后及时合理识别风险类型,将攻击性风险降到最低,加强维护信息内容应用系统的安全运行,是确保登录密码不易被盗取的唯一途径。在医院门诊层面,利用数据信息及其无线网网络设备对数据和无线网网络设备进行分析,并立即使用监控软件在移动智能终端上进行科学论证,增加对数据的检查范围,合理排除安全隐患。在医院智能终端上部署服务器防火墙机器设备,完善病毒感染防护措施,不断完善自身系统软件的安全防范技术。在这些方面,有针对性地重点增加资金投入,然后及时、合理地识别风险。在更大层面上降低可能遭受黑客攻击的风险,促进医疗信息应用系统更安全地运行。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登录密码不容易被破译。

3.3提高对信息管理系统隐患的安全意识

现阶段,中国医院门诊诊疗网络服务器已积极安装反木马及其手机查杀木马。同时,管理信息系统人员定期维护漏洞补丁和病毒库。该方法合理防范了系统优化风险发生。例如,主动选择Oracle数据库查询,保证互联网信息管理系统数据信息的可靠性和安全系数,充分发挥医院门诊部内部信息内容的关键保障功能。只有数据信息稳定后,医疗设备、网络服务器的所有正常运行才完成了对海量信息内容的即时整理和维护。此外,选择了硬盘容错机制和双设备作为互联网信息管理系统的标准设备,大大提高了数据信息的使用价值。因此,如果标准允许,可以考虑备份数据。这样做的好处既保证了医院门诊部内部信息内容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也基本减少了内容丢失带来的安全隐患。积极实施无线网络智能终端管理方案,规定操作人员必须具备技术专长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加强系统优化管理知识培训,确保系统运行过程不易产生风险。防止事故发生,大大降低医院门诊医疗设备的风险[5]。及时修改登录密码,如采用多重密码解锁对策、应用指纹识别、确认外观等。例如,采用多重密码开锁对策,应用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方式进行判断,提高机器设备的利用率,对医院门诊应用系统的现代化建设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及时在智能终端安装双向电脑杀毒,然后严格遵守日常在线升级相关任务,确保服务中心具有良好的兼容模式,合理防范避免偷看等意外风险,避免非管理权限和操作技术上的问题。

3.4降低实际操作中的风险因素

此外,医院门诊部的高层住宅管理办法应针对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实际运行制定相应的严格标准。具体专职人员执行管理办法,确保责任到人,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或危害系统优化运行的弊端。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专业技术技能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加强系统优化管理方法的相关学习和培训,能够第一时间报告风险,并尽快做好详细备案解决,大大减少医院数量。门诊医疗设备的风险是在系统软件运行的全过程中预防事故的发生。同时,还有一些关键的传统方法和定义有助于确保互联网医疗系统软件的安全。首先,在解决更敏感的信息内容时,可以应用良好的加密技术,例如AES(高级加密标准)优化算法。其次,使用ECC(EllipticCurvesCryptography)加密技术等优化算法。它是一种适用于移动设备的高效优化算法。最后,有一个多级认证管理系统,可以根据客户的真实身份和类型授予不同的访问限制。

4结语

无线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医院门诊医疗信息网络的安全管理既是机遇也是重大挑战。互联网医疗互联网信息管理系统存在安全隐患,极易受到蓄意攻击。风险源多样,需要主动应用信息内容应用系统,加快系统基础建设,主动升级数据库查询,主动明确提出科学规范的移动智能终端信息技术解决方案,可以大力保障医院门诊诊疗网络信息的安全系数,及时防范外部因素的攻击,对医院门诊诊疗工作的稳定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罗雪琼,高峰.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实现与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17,12(9):118-120.

[2]姜丛吾.移动医疗医院信息网络安全和对策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9):140,142.

[3]聂靓.移动医疗医院信息网络安全和对策探索[J].中国新通信,2019,21(8):120.

[4]夏述旭,陶红兵,都丽婷,等.“互联网+”背景下移动医疗质量与安全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7,24(3):82-85.

第9篇:移动医疗范文

这只是301医院近年来向无线医院进军的一个例子。今年,由中航芯控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与301医院历经两年多时间共同研发、测试完成了“医院手术室供应室手术包RFID安全追溯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它可以对医疗器械、药品等进行无线远程跟踪,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同时也提高了医疗的效率。

在301医院信息化团队眼中,数字化医院有个比较形象的概括:“无纸化”、“无胶片化”和“无线化”,而301医院似乎也在朝这个“三无”方向努力。目前,301医院已经部分建成PACS系统,如果病人需要照CT,或做核磁、内窥镜,可以通过网上预约申请,结果出来后,直接进入资料库中,医生随时在电脑上调阅,基本实现“无胶片化”。除了PACS系统之外,“无线护士工作站”也已经在301医院的几个病区开始运行,对于习惯了在病人和医生之间穿梭忙碌的护士来说,WLAN的应用不仅让脚“减负”不少,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服务效率。病人有什么需要,通过点击PDA就能反映在计算机系统上,值班医生可以适时做出反应。随着“无线医护工作站”的铺开,“无线”和“无纸”似乎指日可待。

移动支付简化诊疗流程

目前国内大型医疗机构都在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患者流量过大,医院固有资源不堪重负,患者怨声载道。如何缓解来大型医院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烦的问题,让更多的人享受轻松的就医过程?IT技术作为一种有效手段,作用不可小觑。银医卡系统作为一种很好的尝试,为患者带来的实际便利显而易见,同时也正好与卫生部提出的“多卡合一,多功能合一”的居民健康卡大趋势不谋而合,所以301医院很有信心把银医卡系统坚持做下去并将其不断完善。据了解,目前全国各省市都有试水银医卡系统的大型医院,他们共同的目标只有一个,也是老百姓最关注的,即患者就诊更便捷,医院服务更高效。

为了给患者带来切实的方便,缓解患者流量大,看病排队,更好的优化医疗流程,确实为病人带来方便实惠,301医院高层决定上线银医卡系统。“技术方面就由计算机室牵头来做技术实施与软件改造。经过不到一年的努力、测试,2011年8月1日银医卡正式上线。”301医院计算机室副主任刘敏超说。

当初为什么选择与银行一起构建银医卡系统,刘敏超认为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银行与就医很重要的一块相同之处就是需要支付。而且银行经过这么多年的系统建设,已经形成了最安全的支付流程,四大国有银行在全国又有相当的发卡量,首先老百姓在接受程度上就有了一定的基础;第二,医院本身有就医卡,患者到医院挂号首先要换取就医卡,就医卡解决的其实是病人在医院的标识问题,银行卡在银行也标识个人,刚好二者不谋而和。所以我们毫不犹豫的选择与银行合作来做这套系统。

据介绍,“安全、改造、协调”被作为301医院银医卡的三个关键点。在安全方面,银行系统与医院的HIS系统实现成功对接,要保证二者系统内部数据不能有太多交叉,因为要保证二者的系统数据的绝对安全。要实现上述功能,计算机室这边跟银行方面做了很多次交涉,最终才达成协议,大家明清权责;改造的部分不是银行卡而是改造医院的HIS系统,为了使银医卡系统真正切入到患者的整个就诊流程,下一步就是对原有HIS系统进行改造。既要实现患者在诊问就可以刷卡消费,又要方便医生,不能给医护人员造成过度的工作负担,操作不能太繁琐,这让项目组成员着实费了一番功夫;再一个就是要与业务部门做好协调工作。要让医护人员不要有心理负担,除了技术人员要跟业务部门做好沟通,尽量做好系统设计,对业务流程做出合理的调整外,院领导直接领导,相关科室尤其是挂号收费科为协调工作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目前在门诊楼已经实现了全覆盖,下一步挂号收费科正准备实现在住院区的覆盖。“据后台统计,每天大约有1100多人次使用银医卡系统完成就诊过程,数量还不是很大,这可能与院方没有做重点宣传与引导有关,很多患者对银医卡系统的认知程度还很低,系统的利用率不是很高。下一步我们要逐步改造系统的指示功能,更加完善患者的用户体验。加强宣传,设立专门的引导员,引导患者利用系统完成就诊流程,让更多的患者得到实惠。”

推广移动医护工作站

据《中国信息化》记者了解,301医院目前已经在住院部实现了无线应用,通过无线应用,可以加强管理,提高诊疗效率。

作为医院有线局域网的补充,无线局域网有效地克服了有线网络的弊端,利用PDA或平板无线电脑随时随地进行生命体征数据、医护数据的查询与录入,医生查房、床边护理、呼叫通信、护理监控、药物配送和病人标识码识别、WLAN手机应用等等。相对于有线方式,无线应用的好处就在于,医院信息化持续建设中,不需要发生基础设施的改变就能实现功能的扩展;同时,无线应用更加方便了医护工作人员的工作和对病人的服务方便性,使医护人员能有更多的精力关注病人。

在医院病房记者看到,通过无线的平板电脑和PDA,医护人员在病人床边就实现了查房、医嘱、信息传输等以前只能在医生办公室或护士工作站才能完成的工作,医护人员和病人对这种新的应用都赞不绝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