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会计再教育范文

会计再教育精选(九篇)

会计再教育

第1篇:会计再教育范文

    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为目标,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再培训、再教育。这是会计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和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

    一、我国企业会计行业的现状

    (1)是合格的会计人员数量不够;

    (2)是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3)是风气不好,做假账、造假账,违反财会制度和职业道德。只有通过大规模的培训,提高会计队伍的政治、业务和整体素质,实行强制的定期的继续教育学习,更新知识,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我国会计队伍的不利局面。

    二、会计职业判断在应用中碰到的困难

    (1)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总体偏低

    在我国的会计人员队伍中,有少数的会计人员仍然扮演着账房先生的角色,只实现了会计核算的职能,即对企业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从头到尾加以记录。他们实现的是一种事后报告,很难在事前给出准确的预测,无法对不确定性经济事项做出合理和准确的职业判断。由于历史和自身的原因,他们没能接受到正规的专业教育,仅仅凭多年从事会计工作所积累的经验来处理经济事项。而他们所积累的经验,可能又是一些错误的经验,不符合现行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要求。还有一部分会计人员虽然接受了正规的专业教育,但是他们没有随着形势的变化不断更新和补充自己的知识,他们的知识面和知识结构还停留在若干年实践前的水平,而会计法律规范和会计技术规范却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他们从学校里带出来的知识已经远远无法满足新形势下会计工作的要求。在现阶段, 高校对学生的培养重理论而轻实践,仅仅按照书本知识的指导而做出的职业判断,往往也是不够准确的。

    (2)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由于种种原因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少数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低下,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严重歪曲或掩盖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会计人员做出职业判断,除了要依赖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还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现在和将来的财务环境和经营状况。而评价企业现在和将来的财务环境和经验状况,又要依赖于一定的会计信息,包括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因此,会计信息的真实程度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会计职业判断的结果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在虚假会计信息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一旦会计人员以失真的会计信息作为参考依据来做出职业判断,它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将很难得到保障,它的重要作用当然也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受到以上两大障碍的影响,如何消除它们的消极影响已经成为摆在会计人员面前的一大课题。要想使得会计职业判断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除了想办法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还需要创造一个健康的会计环境。

    三、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1).适应经济发展“两个转变”的客观要求 。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法制经济,尤其是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要求现代会计必须随之转轨变型,由报账型向管理型、决策性转变;由事后型向事前型、事中、事后全过程转变;由被动型向能动型、自主型转变;由传统手工方法向现代高科技、网络化、规范化转变。适应形势,更新知识,不断进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学习,是科教兴国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企业改革、会计主体变化对提高会计人员基本素质的必然要求。

    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其基本思路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形式多样化,会计主体多元化,在企业错综复杂、激烈竞争的新形势下,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①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增强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②具有强烈的市场经济意识。③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一定的新技术知识,较娴熟的业务操作能力,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④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忠于职守和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刻苦学习,廉洁奉公,团结协作。

第2篇:会计再教育范文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再教育 资源整合 人力资源 改革 创新

在信息时代的严峻挑战面前,高等教育改革迫在眉睫。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成品率低、成才率低已经成为一种“公害”,严重地影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目前所谓的终身教育远水难解近渴,使大学毕业生迈出校门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严重断乳,青黄不接,以至良莠不齐,真正成才者又有几何?

以我国教育的实际,在较短时间内扭转其滞后局面恐难其成。照搬外国终身教育的做法,由于条件、规模、水平等方面的限制又岂非易事?实际上,终身教育之“终身”在时空跨度上是一个宏观概念;其“教育”在标的指向上是一种战略思考。需要有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多种渠道、多种层次的分解与变通,使其更具操作性和可行性。于是,大学毕业生再教育便可以而且能够成为一个既不容忽视而又切实可行的课题,摆在我们面前。本文就该课题构想的科学性及实操性做一些思考。

大学毕业生再教育的构想:来自三点一线的动态分析

大学毕业生再教育的具体构想是,大学毕业生在毕业离校后的一段时间内,可以设定为三至五年,其空间范畴是以毕业生所在单位而形成辐射网络。教育的实施主体是母校、毕业生所在企业、毕业生所在地大专院校(也是母校)及科研院所、当地政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教育的任务是指导和帮助大学毕业生缩短适应期,将学业(专业)与实际迅速交割,以利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教育的功能是使毕业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以从未有过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加速知识转化、知识更新的速度。可以在随时随地“补血”“吸氧”的基础上,以更夯实的功底、更卓越的才能建功立业。

大学、企业、毕业生这三个点现在是散点。如果用一条红线贯穿,就成为三点一线的科学设计。将大学毕业生作为人力资源的最重要来源之一,可以走出资源整合、知识集聚和教育升级的新路,但是目前的现状实在令人惋惜。

(一)毕业生成才难

目前教育体制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难点并由此造成了学生们的一个更难填补的“空白”―从校门到校门。于是,大学毕业的学生无论生活阅历、社会经验还是实践能力等等,一般是处在蒙昧状态。尽管大学里有了生活自理、短期社会实践等的锻炼,终因严重的先天不足,还是摆脱不了一身稚气。同样,由于应试教育的局限―从书本到书本,使自认为“学富五车”的他们,总也难达才高八斗的境地。于是不得不在毕业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进行补课。恰恰是在这补课过程中,由于教育不能及时到位,常常使学生处于两难境地。

一是适应难。在新环境里,从理论到实践,从生产到生活,在人际关系、社区关系等诸方面,他们难以适应,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荷。摇身陡变“社会化”者有之,躲进“外套”心灵闭锁者更有之。唯有少数人,能够在艰难的探索中、失败的困惑里,实现蜕变,成为新人。这种种情况,令人忧心忡忡 。

二是成才难。由于毕业后一下子被推向社会(更时髦的说法是推向市场),他们在成才道路上面临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学所学能否为其所用?如不能用,即那些不得不改行、跳槽等人在学习新知识,产生新理念的方向在哪里?既使能用,应用所学的方法是什么?即怎样少走或不走弯路在短期内适应新环境的要求而成为该行业该领域的创造性人才?也就是说,不实行大学毕业生再教育,毕业生在毕业后的三至五年时间里,立刻显现出他们在成才方面智力的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的“贫血”状态,进而导致“休克”。常常是在“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处境里,随遇而“安”,自生自灭。这种种现象,是个明眼人随处可见的现实。只不过是司空见惯罢了!

(二)高校大弊端

由于教育体制的弊端,高校在其功能上有一个严重缺陷―将学生推出校门后置之不理。每年新生招进、老生放出,吐故纳新,周而复始。学生的质量如何评估?考试也!而真正的考试―经实践检验的学生质量如何?高等教育的成品率和废品率的比例是多少?应该如何测算?这是一个令大学难脱其咎的损失,是高等教育在其功能上的严重缺陷。当然,有的学校通过一定而有限的反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这种缺陷造成的损失,但难以从根本上祢补其缺陷。于是我们不得不思考,高校的触角能否从三尺门里伸到三尺门外,在更广大的空间里,在更顺延的时间里,以毕业生再教育为渠道,实现人们早已企盼的高校教育功能的再造?

(三)社会教育大空白

在信息社会里,不可阻档的是学习化社会的春风扑面。在隐性教育、社区文化、企业文化等形式愈加发展的形势下,有没有一种或几种对象非常明确、功能十分单纯、操作较为简单的教育模式,为刚刚大学毕业的学生设立必要的课程,建立可行的制度,有针对性地指导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完成从呀呀学语、蹒姗学步再到羽翼丰满、如日中天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一环紧扣一环的完成终身教育的伟大战略?没有!无论是构想,还是理念。更谈不上实现。这与我们建设两个文明,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伟大任务相比,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遗撼。而我们要大声疾呼的是,这种遗撼还要存在下去多久?

大学毕业生再教育的实施:基于资源整合的四位一体顶层设计

多少年来,我们为人才的脱颖而出煞费苦心,为人才的浪费痛心疾首。大学毕业生再教育由于其独有的“补血”、“器官移植或再造”功能,并在一系列机制的作用下,向社会输送一批又一批经过“回炉”而再加锻造的合格品。由于母校、社会、用人单位等的通力合作,对大学毕业后如何安身立命,创业成才,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加以指导和帮助,他们便可以由自在状态转向自为状态。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谁都会紧紧抓住的。

(一)大学毕业生再教育促进大学的功能再造

在信息时代和全球经济的挑战面前,大学无疑是科技现代化的前沿。而目前的大学在教学和科研方面严重滞后发展。以教学为例,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重大课题。如何解决,没有更好的办法。因为实现这个转变的最大难点是,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素质的学生?包括学校领导、任课教师、学生自己和有关方面,谁能讲得很清楚?又以科研为例,大学里的科研成果常年被束之高阁,在科技推广、技术应用上也是举步维艰。如何打破这种窘境,战胜这种尴尬?这就需要大学毕业生再教育。

通过建立大学教师与学生的互联网,把那些课堂内讲不清楚,课堂外难以消化的知识理解并实际应用,并在此基础上使教学相长,可以终于长成我们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能力”;可以通过院校与用人单位的互联网,在毕业生今后的每个发展阶段予以必要的指导和扶助,在技术革新、科技进步、科研及科研成果的转化等方面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通力合作。打破原来的封闭和保守,在更广大的空间里使大学真正成为社会生产力得以巨大发展的桥头堡。那么,在教材、教法、课程设置、专业架构、毕业设计、论文辅导等许多具体教改问题上,多年来的困扰便会一扫而光。教师与学生在教学、科研等领域里的相互促进、共同开发便如鱼得水、如虎添翼。

大学与企业、与社会便可以建立千丝万缕的联系,形成牢不可破的同盟。高校真正实现了功能上的超越,从而在国民经济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二)大学毕业生再教育节省企业人力资源投入

操作起来的话,以母校为第一主体,毕业生所在地高校及科研院所为第二主体(同为第一主体),它与第一主体互为网站,相得益彰。毕业生到达所在单位并取得其支持后便与第一、第二主体实现联络,进入相应的网站,开始接受大学毕业生再教育。第一主体的辅导功能、第二主体的咨询功能可以使毕业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大学毕业生再教育的实现,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它不仅需要在认识上、观念上的崭新变革,而且需要在人、财、物等诸方面的大力扶持。如经费问题,单纯靠政府和大学,不可能也不合理。而实际上,把毕业生用于自修、企业用于培训、社会用于添加的资金等统筹起来一并纳入毕业生再教育的系统中,集中使用,统一管理,使在此方面的盲目投资减少到最低限度,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以取得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的最佳效益。也就是说,大学毕业生再教育需要全社会达成共识,这个共识使得任何困难便都可以克服。

(三)大学毕业生再教育提升社会教育的水平

大学毕业生再教育可以成为终身教育实施的落脚点,并进而为提高全民素质探索出一条通道。终身教育的口号喊了多年,由于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行之有效的形式,参加真正意义的终身教育的人是凤毛麟角。如何寻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为终身教育的实施找到落脚点并把它作为终身教育的第一阶段?答案是大学毕业生再教育。

终身教育是一种使受过初等教育、高等教育的人才在社会不断发展、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里,有目的、有意识地补充新知识,开拓新领域的教育发展战略。它的出现是信息化社会的迫切要求。现在通常的做法是企业培训、专业进修等。这些形式与终身教育的要求显然不相适应。

大学毕业生再教育则在根本上要求,凡是大学毕业生都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专业应用、人才磨合的过程,在胜任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产生创造性的工作业绩。如果可能,应以一定的考核、验收等方式检验教育成果,最后才发给“护照”,任其弛骋。在此基础上,更可以将终身教育划成若干阶段,以大学毕业生再教育为初始,循序渐进,层层纵深地使终身教育由粗放走向集约,使终身教育不仅有声有色,而且有始有终。

(四)大学毕业生再教育促进政府转变职能

大学毕业生再教育的构想实现起来的要求是:

首先,要有一定的形式,特别需要主管部门的规划。这个规划应该就大学毕业生再教育的时间界定、教育目标、教育形式、考核标准等有关内容的安排和主办单位、协办单位在权力、义务等方面的规定进行统筹。这个规划最有力度的地方应是,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的一段时间里,经过毕业生再教育,以一定的验收和考核为依据,发给大学毕业后教育证书。这样,大学毕业生就有了“两证”,标志着经过四年大学教育和三年毕业后教育,已经由“半成品”成为合格品。

其次,要有一个完整的框架。这个框架不仅包括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设置,而且更重要的是必须以大学为主体,发挥它应有的而且必须发挥的潜能,使大学这个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得以更充分的利用。大学应在行政设置、教师选派、教学设施、网络建设、机制运转等问题上做主体策划。以大学为主体向上接受必要的指导和协调,向下联络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并横向地与毕业生所在地高校及科研院所实行更实际且更具体的校际联合,使大学毕业生再教育这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建立并运转起来。

如上所述,这种于学生、社会(企业)、高校三者之间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业,一定会受到应有的重视和积极的响应。高校的改革、企业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便同毕业生再教育这一切实可行、一举多得的事业一起走上良性循环、不断发展的道路而最终导入终身教育这一伟大战略之中,打造中国高等教育的升级版。

当然,大学毕业生再教育作为一个构想,是根据客观实际的状况而提出的。其构想的科学性尚待讨论;其实现难度之大,又岂非易事。因为它的确是个很大的课题,做好它,非笔者能为。只是期待着这一家之言,能够引起应有的关注。

参考文献

第3篇:会计再教育范文

【关键词】教育技术; 实践; 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 (2008) 08―0047―04

引言

虽然教育技术具有非常强的实践价值取向,但长期以来,教育技术理论被认为是一种处方理论[1],这种观点导致了教育技术实践的教条主义倾向,在这种机械的教育技术实践观指导下,教育技术人员不再按照具体的教学情境,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技术理论来解决教学问题,而是机械地照搬照抄,这说明教育技术的实践领域缺乏合适的方法论,教育技术发展几十年的经验证实了一个众所周知的真理:忽视方法论和对理论估计不足,会把实践引向死胡同[2]。

教育技术实践的方法论是在教育技术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并随着教育技术的实践不断发展,是人们认识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技术实践的一般方式、方法的理论体系,由教育技术实践的哲学方法论、教育技术实践的一般方法论和教育技术实践的专门方法论构成。

一 教育技术实践的哲学方法论

哲学方法是支配人们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根本方法,是方法理论体系的最高层次,是其他方法的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正确地认识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技术实践,创立教育技术自身的理论体系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行指导。

1教育技术实践的唯物辩证法

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最基本的形式是生产实践,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包括种族的繁衍和使初生婴儿进入社会的教育[3],在这里我们撇开种族的繁衍,将人类自身的再生产看作是为了使人获得生存、生活和学习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活动,包括教育、学习和劳动实践[4],其关系如图1:

马克思认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5]。怎样生产就涉及到技术问题,对于人类自身再生产来说亦存在技术问题,教育技术就是提高人类自身再生产和再创造绩效的技术[4],包括实体性因素(教学工具、教学机器和设备)、智能性因素(知识、经验、技能等)和协调性因素(管理、工艺、流程等)。

人类自身再生产与物质生产是不可分割的,发展人类自身的学习能力同改造外部世界的人类生产能力(生产力)共同构成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动力和源泉。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和再创造推动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推动着人和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同时,人类自身再生产又要受到特定时代物质生产水平的影响和制约,受到特定时代人类自身生产水平的影响和制约。它们都属于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

在生产当中,科学的渗透是通过技术进行的,技术不仅是劳动者的技艺、技巧、技能,更是把科学应用到生产中的手段和中介,技术对生产和科学具有促进作用,生产是科学、技术的应用场所,科学和技术的力量只有在生产中才能表现出来[6]。教育技术是连接人类自身再生产(教育、学习和劳动)与揭示人的发展规律的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特别是学习理论、行为科学、脑科学等)的桥梁。教育技术对人类自身再生产和相关学科具有促进作用,人类自身再生产是教育技术的应用场所。教育学、学习理论、行为科学、脑科学等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的发展规律,教育技术则将这些规律应用于实践,寻求合适的技术以提高人类自身再生产的效率和效果[4]。其关系如图2:

在教育技术实践中,以教学工具和教学机器为主要标志的客观性技术要素,最容易被公众感知,也成为某些专业者的最爱,导致了某些重硬轻软、片面追求设备的高档化的现象。智能性要素中既包含在教育技术的实践中总结和应用的经验、技能等主观性的技术要素,更包含以技术知识和技术理论为特征的知识形态技术要素,包括视听教学理论、传播教学理论、教学媒体理论、教学系统方法理论及现代教学设计理论、教育信息处理理论、绩效技术等是智能性三要素中最重要的、具有主导性的要素。而智能性要素并非像实体形态的要素那样是有形的,具有抽象性的,尽管具有方法论意义,但容易被人忽视。协调性要素是联系智能性要素和实体性要素的桥梁,它将智能性要素渗透到实体性要素中,将实体性要素用活用好。

教育技术实践的唯物辩证法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分析教育技术和相关科学与人类自身再生产和再创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分析教育技术实践对人类自身再生产和再创造及相关科学的推动作用和人类自身再生产和再创造对相关科学、教育技术的根源作用。[7]

2教育技术实践的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起来,创立了唯物史观。恩格斯不仅充分肯定了人类自身生产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而且将其与物质资料的生产联系在一起,共同看作是唯物史观的基础,看作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因素。技术活动是人类历史进步和发展的一个基本动力。一方面技术的产生和进步,首先在于经济的和社会生产的需要,在于社会条件的形成和满足。另一方面,技术对社会文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采用机器系统而引发的技术革命,它的根本意义在于引起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革命。

对教育技术的历史起源,学术界基本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教育技术的历史和教育的历史一样久远。另外一种观点认为教育技术发端于上个世纪初叶的视觉教育运动,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在教育领域中运用的结果。前者是从哲学思想和方法论的角度来认识,后者是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研究的角度进行认识。从人出发,从社会出发,是马克思认识事物的一个基本方法,从人出发去认识和理解技术,从技术(工业)出发来理解人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是马克思技术哲学的基础和原则。因此我们必须从人类自身再生产的实践中去理解教育技术,历史事实证明,人类学习方式的每一次变革都离不开人类劳动实践过程中技术的重大变革。

文字的出现、印刷术的产生,不仅是人类文化发展中的两个里程碑,而且引发了学习方式的两次质变,催生了古代和近代的学校教育,最终使教育脱离生产劳动而成为专门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虽然人类劳动实践过程中的这些技术的变革改变了人类的自身再生产的方式,然而对于教育技术的专门研究和实践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教育技术的实践还是一个自发的过程。

教育技术实践从自发到自觉地转变始于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或学科,美国教育技术著名专家伊利[8]认为,教育技术的形成过程存在三条线索,一条是从早期的视觉教学发展到视听教学,之后是从关注物(媒体)转到关注过程的视听传播研究;一条是以行为科学为理论基础的教学机器――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到现今广泛研究的个别化教学系统;还有一条是20世纪50年展起来的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对教育科学的影响。这三者的起源不同,但逐渐融为一体,使教育技术由视听教学领域扩展到现代教育技术的领域,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将使人类走出工业文明,步入信息时代,也必将使人类的学习方式从印刷时代跨入信息时代,人类的智慧将会创造出与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时代相适应的一整套全新、高效的学习模式,从而大大提高人类个体和整个社会的学习与创新能力!毫无疑问,当代信息技术将成为人类学习方式演变发展中的第三个里程碑。

教育技术是在人类自身再生产和再创造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教育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类的学习方式,促进了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而且是人类自身再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要求,受到特定时代物质生产水平和人类自身生产水平的影响和制约,人类自身再生产对于教育技术的应用是一个从自发到自觉地应用转变过程。[7]

二 教育技术实践的一般方法――系统论

系统科学把事物看作系统,从系统结构和功能、系统的演化研究学科(从物理系统,化学系统,生物系统,到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共性规律,是各门学科的方法论基础[9]。

虽然教育技术领域一直声称是以系统论作为其方法论基础,但在过去一直偏重控制论和统计物理的方法,沿用的是早期系统论处理简单系统的所谓分析¬――重构方法,居主导地位的是分析、分解、还原。但是教育技术实践领域是人类自身再生产和再创造,是较之其他社会生产活动更为复杂的生产活动,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同时人类自身的再生产的主体和对象是有极大主动性的人,生产过程既存在他组织也存在自组织。教育就主要是按他组织的方式进行,而学习和劳动对于人类自身再生产和再创造来说是一个自组织系统,所以教育技术的实践不能再仅仅按照他组织理论进行,更要遵循自组织系统的规律,为人类自身再生产和在创造提供合适的技术。对于教育技术实践的系统方法来说仅仅靠分析――重构方法日益显得不够用了,还必须用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综合集成方法和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等方法,将还原论和整体论、定性描述与定量描述、局部描述与整体描述、系统分析与系统综合相结合。

同时,教育技术实践领域一直采用的系统工程方法依然有效,特别是复杂巨系统工程方法。其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主要有美国的霍尔的“三维结构”模式、英国的切克兰德的“调查学习”模式[8]。三维结构主要适用于解决良性结构的硬系统,教育技术实践领域以前采用的系统工程方法主要是这种模型的具体化。如前所述,人类自身再生产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存在大量的不良结构问题,而切克兰德的“调查学习”对解决不良结构的软系统有效,切克兰德的“调查学习”方法的核心不是寻求“最优化”,而是“调查、比较”或者说是“学习”,从模型和现状比较中,学习改善现存系统的途径。

教育技术实践是一个开放复杂巨系统,我们要密切关注复杂性方法研究的新成果,改造我们的方法论体系,正确指导实践,使得教育技术实践的方法论具有研究方法强调整体性,技术应用强调综合性,管理决策强调科学性等特点。教育技术实践的三维结构模型[10]如图3。

三 教育技术实践的专门方法论

教育技术作为一个学科或领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就被期待能改变传统的“言语主义”的教学方式这种忽视语言符号与学生已有经验建立联系的方法,形成了媒体论的教育技术观,在其后发展过程中,教育技术观念经历了“手段”观――“过程”观――“系统”观。“系统”观的形成,标志着教育技术由具体的物质技术和手段的研究与应用上升到关心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和原则上来,教育技术学成为一门方法论性质的学科,在学科发展的几十年中,不断吸收传播学、心理学、教育学、系统论和技术学的理论成果,形成了自己的专门的方法论――教学系统设计和教育信息处理。

1教学系统设计

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论,传统的教学设计是工业化社会的产物,它把教学视为一个为了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的系统,为达到教学的最优化,研究可控制的,少数的要素,尽可能地控制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动态的、非线性的、复杂的要素,根据少数的要素之间产生的关系,来说明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运动规律,在教学实施之前对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有效的设计,系统的中心工作是努力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这是科学技术所采用的常规方法,这种过分强调“物理”、“事理”的方法论取向,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

认识到传统教学设计的局限,充分关注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教育技术领域亦利用系统方法论的新成果¬¬――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和开放复杂巨系统理论来革新教学设计方法论。Jonassen、Dowling、You等学者提出了教学设计过程充满了混沌性,并对混沌在教学设计中的理论、方法及实践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研究。我国学者刘毓敏[10]也提出了“混沌基本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是教学设计发展的新方向”。巴纳斯提出了宏观教学设计论,宏观教学设计论的系统方法模型强调非线性和动态性,强调协调与综合,设计者、教师、教学对象和其他与系统设计有关的人员应共同参与到设计过程中来。我国学者李芒提出在教学过程中产生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成果实时地被应用到实践之中,教学方案在实践中不断地形成、不断地变化、不断地把教学引向深入,学生和教师在一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教学关系中进行教学设计的思想。

2 教育信息处理

人类自身再生产不同于物质资料生产的物质、能量的转换过程,它是一个信息的选择、传递与接受的过程,教育技术实践系统实际上是一个教育信息传递与处理系统,系统的功能是通过一系列的信息传递与处理过程来实现的。教育信息处理是用信息论的思想与理论、技术与方法对教育过程中的信息进行研究、分析、处理的方法。

教育系统的特点决定了教育信息的复杂性、多样性和模糊性,对于这样的信息如何去表示,如何去编码,是教育信息分析、处理应解决的第一个问题,目前对教育信息的表示主要一是根据教育现象的特点,对该现象赋以一定的数量,称之为数量化,然后根据教育信息数量化的不同方法、不同特点对信息进行统计处理。二是对教育信息进行结构化表示,用矩阵、时间系列和图(包括有向图和无向图)对教育信息进行结构化。对教育信息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信息理论作为指导,通过信息量的计算,可实现教学过程的有效研究;利用系统科学中有关定性系统的分析方法,以图作为工具,对系统的结构进行分析;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可对教育中的模糊信息进行处理;使用不同的数理统计的方法对不同的数量化的教育信息进行处理。

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数学的发展使信息处理技术获得极大提高,但迄今尚未建立可以同信息传输理论相媲美的信息处理理论,教育信息处理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用于教育技术的实践和研究,一方面由于其基础理论的薄弱,另一方面由于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尽管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信息处理的方法对教育技术的实践和研究的重要性,但到目前为止取得的成果不多。

四 小结

教育技术的实践领域是人类自身再生产和再创造,包括教育、学习和劳动等领域,它追寻用合适的技术提高人类自生再生产和再创造的绩效。其方法论体系包括哲学方法、一般方法和专门方法,哲学方法主要是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一般方法是系统科学中的开放复杂巨系统的方法,专门方法是教学系统设计和教育信息处理。教育技术实践领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由于实践问题的复杂性导致了教育技术实践方法论的多元性和层次性,同时由于其解决的是教育技术实践问题因此其方法论具有应用性,解决其实践问题要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因此具有整体性。其方法论具有多元性、层次性、整体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参考文献

[1] Gary J.Anglin.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Libraries Unlimited .Inc.1995.

[2] П.P.阿图托夫等主编,赵维贤等译.教育科学发展的方法论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

[3] 桑新民,陈建强等.教育哲学对话[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4] 朱鄂桂,赵呈领.提高人类自身再生产绩效的技术――我们的教育技术观[J].电化教育研究, 2007(12):13-16.

[5] 刘进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讲稿[DB/OL].

[6] 许良.技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7] 朱鄂桂.教育技术实践的方法论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8] Donald Ely. Toward a philosophy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thirty years on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J].1999, 30(4):305-310.

[9] 许国志,顾基友,车宏安等.系统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9.

第4篇:会计再教育范文

关键词: “国培计划” 教与学再度综合理论 远程教育

一、理论提出与“国培”项目实施

现代社会是知识信息飞速发展的社会,传统的面授教育已难以满足人们对知识体系的更新需求,现代远程教育可以解决此问题。基更于1986年初版、1990年再版的《远程教育基础》一书中指出要将远程教育中相互分离的教学行为重新整合起来,就必须人为地重新创造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互为主体的关系,重建师生相互交流和影响的机会,其核心是把学习材料和学习活动结合起来。他提出远程教育是以学的行为和教的行为在时空上分离为特征的,远程教育“教的行为与学的行为的时空分离”的本质,一方面,为远程教育带来了更多的开放特征,成为其吸引众多潜在社会学习者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成为远程教育提供高质量教学,保证远程学习者获得成功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因此,远程教育理论必须重新构建教师与学生内在的主动性重新构建教与学的相互作用情景,远程教育必须将这种分离的教与学再度综合,重新链接起来。他认为,对远程学生来说,教与学的重新整合必须通过人际交流来实现。

我主要是通过对宁夏2011年“国培计划”进行实例分析,阐述远程教育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合理结合,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基更的远程教与学再度综合理论对“国培计划”的实施进行说明。旨在说明在远程教学中必须重新创造教师与学生内在的主动性和跨越时空的教与学的相互作用的情景。远程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将这种互相分离的教授与学习活动再度综合起来,使其重新连接在一起。在远程教学系统的设计中,将学习材料与学生的学习行为结合起来是所有设计的中心。

二、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分析

在教育部、财政部的共同努力下,“国培计划”在《纲要》的第一时间就全面组织实施了,中央财政安排了5.5亿元专项资金,其中5000万元支持“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希望通过国家的示范性举措,加强和改进教师培训模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扩大教师参训的覆盖面,促进各地进一步加大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大幅度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通过2011年宁夏“国培计划”的具体实施,我们取得了各方面的成果,在项目管理方面、培训模式方面、网上教学质量检测和评价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我们就2011年宁夏“国培计划”的具体实施来深入分析基更的教与学再度综合理论在本项目中的实践应用。

在线视频模块在指定的时间进行专家在线讲座直播,学员可以在观看视频时在页面中的交流区提出自己的学习问题,专家们会就某些问题与学员进行深度交流或者学员进行互相讨论。在这种环境下,学员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模式,以基更的教与学再度综合理论为理念,在师生永久分离的情况下,运用网络技术手段将教与学再度综合理论相结合,更加优化了教师培训的整个学习过程。

整个“国培计划”在远程教育的平台上,以学员学习为中心,通过将自主学习和以“班级模式”下的合作学习相结合,在教与学的再度综合理论为思想的引导下,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学习方式与网站建设,并达到了超预期的培训成果。整个“国培计划”中,教与学的再度综合理论深入融合在各个模块、评论聊天专区中,并要求学员以班级为单位组建QQ群,进行及时的评论与讨论,培训单位并派出辅导教师以“客服小研”为昵称在QQ群中为学员们作指导。

通过上述对“国培”学员的学习方式及“国培”网站的深入分析,可看出基更的教与学再度综合理论对现代远程教育有领导性的作用,将教与学的再度综合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的远程教育模式。

三、存在问题及完善的对策

1.机构运行配合不当,部分学员专业不对口。“国培”项目主要针对中小学老师继续教育方面的培训项目,主要通过假期集中面授和网络渠道的远程教育自学,每个批次的培训都提前限定了此次培训专业方向和人数,以便基层学校及相关部门上报相关专业方向的教师进行培训,但在此次培训过程中,出现参加培训学员专业方向与培训专业方向不一致的现象,如部分美术老师被上报到体育项目的培训中去参加体育培训。虽然不影响合格证书的取得,但这对老师的继续教育没有任何帮助。

2.网站设置不灵活,学员容易蒙混过关。在此次“国培”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员平时在通过网络渠道的远程教育网站进行学习时,网站设定了每个学员登录网站学习每个学习项目的次数和在线登录时间的下限,登陆次数和在线时间达到下限规定时便可取得相应学分,这种设置表面上可以让学员被动地进行规定项目的学习,但实际上忽略了学员的个体差异和个体条件,学员很容易像挂QQ一样,登录网页打开学习项目的页面直至达到相应最低学习时限。这样达不到学习效果,学员也很容易蒙混过关。

因此,“国培”项目的实施应严格遵守教与学再度综合理论的基本原则,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尊重个体差异,重质不重量,在远程教育部分,重新构建教师与学生内在的主动性,创造跨越时空的教与学的相互作用情景。

第5篇:会计再教育范文

关键词:中职;生本教育;会计教学

会计是一门专业课程,内容比较复杂,专业术语多,理论性强。目前中职生存在较突出的问题是厌学情绪严重,但他们精力充沛,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而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模式。以生本教育这种理念为指导,在内地、香港、澳门等100多所中小学、职业中学等进行实验,成效显著,获得了意义深远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下文将结合笔者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在会计教学中开展生本教育的教学进行一番探索。

一、创设任务情景,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

在课堂上,教师起什么作用呢?生本教育指出:教师确定教学的内容和进度。这个内容和进度是在教师对人的培养的整体考虑下提出来的,同时对学生给出恰当的指导。笔者在讲原始凭证的相关内容时,考虑到原始凭证理论内容多,枯燥乏味。于是提前布置作业:让学生每人寻找一张原始凭证,上课需用。有了任务后,学生主动预习什么是原始凭证,为了寻找原始凭证,有的学生特意到文具店买文具取得发票。学生主动找答案,解决疑问,在教师讲解时,他们就能有重点倾听。

二、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会计教学阐明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会计循环程序。生本教育强调把学生作为教育资源来开发和利用。讲授会计凭证的传递时,笔者按企业的分工,设计不同的角色让学生扮演。笔者假设我们班作为一个会计主体,选出会计科代表做会计员,生活委员做出纳员,体育委员做业务员,班长做财务主管。班上每个学生出的10元班会费组成“注册资本”。而平时班上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学生收拾饮料瓶卖得的收入。体育委员出售饮料瓶给学生处后,将钱和学生处签发的纸条传递给出纳员。出纳员登完账后再传递给会计员,会计员将此笔收入填制记账凭证,记入主营业务收入。班上的支出主要用于购买文体用品。如业务员购买一个篮球和一盒象棋后,把索取的发票交给会计员审核,会计员填制记账凭证,将此项支出作为主营业务支出,发票作为附件。结合班上发生的事情来学习,通过几位学生的演示,学生更深刻地掌握了凭证传递流程。

三、加强学生会计模拟训练

会计课的教学离不开实践。结合生本教育理论,笔者会让学生模拟训练发票的填写。笔者先拿出体育委员买篮球的发票问学生:“发票重要吗?”学生齐声回答:“重要”。笔者再让学生在模拟实训室填制发票。最后,笔者随机抽取了几张写好的发票用投影机展放,而有位学生人民币大写合计“叁拾玖元”,但他写成了“参拾玖元”,学生们看见后都纷纷指出人民币大写“参”字的错误。而写错字的这个学生认识到写错字后,当场表示以后再也不会写错人民币大写“叁”字了。笔者发现,模拟实训能更好地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四、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教师给予指导

生本教育指出学以致用的重要性。社会实践中的顶岗实习是学以致用的一种重要体现。笔者所带的班上有位学生去常平镇金马文具店顶岗实习,任会计助理。有一次,文具店的会计给客户开发票时将390元写成了3900元,幸好这位学生娟帮忙复核时发现了,会计后将错误的发票作废再重开。顶岗实习让这位学生中认识到:作为一名会计人员,工作中一定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敬业态度。在学生的顶岗实习期间,专业教师还要定期到学生顶岗实习的现场进行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

五、举行师生座谈,校友回访交流

正如郭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所说:“快乐的感受是人更好学习的情感基础。”举行师生座谈,校友回访交流,既可拉近师生距离,又可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座谈时校友们结合自身的经历,分享在校学习经历和步入社会后的工作经验。他们言辞诚恳,给学弟学妹们提供了许多好的建议,并提供了一些未来的就业信息,让学生们了解当今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如有位校友谈到企业缴税问题时,他当场打开东莞地方税务局网站,现场演示报税缴税过程。这些都是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学生们听起来特别认真,从而更有兴趣学习会计专业知识。

(作者单位:东莞市电子商贸学校)

参考文献:

第6篇:会计再教育范文

摘要: 本文针对我国会计教育改革面临的问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会计教育改革的三个切入点:对会计专业在校生的教育、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后续教育和会计毕业论文对会计教育者的再教育并展开论述。

加入wto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我国的会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会计教育的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我国的传统会计教育在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满足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大量需求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弊端,培养出来的人才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差。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会计教育改革的三个切入点,即对会计专业在校生的教育、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后续教育和对会计教育者的再教育。希望通过我们不断的研究,能对我国会计教育改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对会计专业在校生的教育

1.加强会计教育中的实践成分。会计实践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几乎所有论及会计教育改革的文献中都会涉及。会计实践强调的是理论与实务的紧密结合,理论是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的。但是会计实践至今在许多高校的会计教育中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有的学校虽然进行会计实践,也是走走形式,并没有产生多大效用。要在会计教学中加强实践,就要注意解决下几个问题:

(1)加强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合作,从会计教育的角度讲,就是加强高校与企业会计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高校应该着重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而这远远不是课堂上老师讲、学生记的被动填鸭式教学所能满足的,必须也只能通过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完成。理论界与实务界的结合可以采取在高校建立与企业合作的科研机构的方式,一方面利用高校的科研实力来帮助企业解决会计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这种实地工作的机会来增强教师和学生的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加强职业界对会计教育的参予,以使培养出来的人才符合职业界的执业需要。职业界是会计人才的需求者和使用者,理应对会计人才的培养提供重要意见。但是在我国,职业界根本谈不上对会计教育的参与。所有会计教育的环节都是由教育部及其各大院校来决定的,职业界只是会计教育产品的被动接受者。而在美国,其注册会计师协会在会计教育改革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该委员会于1991年在职业界的大力支持下在杨伯翰大学等十所大学实施会计教育改革,其目标是“教会学生独立学习的素养”。当时美国的事务所为改革计划的实施提供了500万美元的基金,以促进各校推广与实验性的会计课程,各试点学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同事务所也经常交换意见,有的事务所甚至作为会计系的股东直接提供自己的建议和意见。职业界在整个过程中扮演了一个十分积极的角色,因而其培养的毕业生十分受职业界的欢迎。这一点我国可以参考借鉴。

2.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相互联系,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传统的会计教育存在较大弊端,不能满足需要。据我们调查,只有13.1%的被调查者认为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已经能够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而44.6%的人认为不能满足。在教育方式上,传统的教育方式也是单一的被动式教学,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却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在学习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别提什么创造性的发挥。另外由于专业划分越来越细,很多学生面临着专业范围过窄的问题。对此我们认为,对于本科阶段的教育,一些已有的知识应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行掌握,而不能作为教育的重点,只能作为掌握新知识的基础,并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由老师编写一些典型的案例,引导学生积极讨论,从而深入理解和掌握;对于会计准则的学习,应着重培养学生对于会计准则背后蕴藏的会计概念、会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应对其制定的经济背景有所了解,要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而不是单纯的解释;要让学生知道会计与经济发展的联系,同时引导他们探讨在未来可能的经济环境下会计准则发展的趋势,使他们在应对新的变化是不会措手不及。对于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则应重点引导其研究社会上新出现的经济和会计问题,研究会计准则在新形势下的缺陷及变革并探索新准则的制定等,提升毕业生的理论层次,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此才能形成一个老师引导、学生自学的学习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出适合我国社会需要的会计人才。

3.努力解决专业面过窄的问题。目前,我国高校中财会类专业很多,又设置了比较多的专业方向,存在着专业划分越来越细的倾向。这就使得学生掌握的知识专业性很强,知识面很窄,适应性很差,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要求。要解决这个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

(2)加强毕业生对相关行业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3)要考虑到我国已加入wto以及经济全球化给会计教育带来的挑战等,以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和应变力。

4.采用恰当有效的考核方式。传统的评价学生成绩的方式只是单一的考试,而且十分注重标准答案。学生和老师在这一单纯指标的影响下,十分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而且死记硬背的多,理解的少,所以才会有一些高分低能、眼高手低,一到实际工作中就束手无策的学生。在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同时,也要改变考核方式,这样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考核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给一个案例,由学生现场进行分析,或让其写论文等等,而对于实践部分,则由学生所在的实习单位给予打分。

二、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后续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后续教育关系到会计从业人员职业生命力的延续和会计从业人员的持续合格与否,会计人员在其职业的不同阶段都要不断的接受后续教育,也就是终生教育。根据我们的调查也可以看出这一点,超过半数以上的被调查者感到,对相关行业知识的要求增加(55.2%)以及会计知识更新速度加快(54.7%)使他们感到压力;而近90%的被调查者觉得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是必要的。大部分被调查者选择以在职培训的方式接受后续教育。后续教育的提供主体,不仅仅有高校,还包括政府、单位和社会上的各种办学力量。加强后续教育,首要的问题是完善其制度,具体需注意下列问题:

1.后续教育的提供方要注重实质而不是形式,要注重质量而不只是单纯获利。根据我们的调查看来,虽然有约90%的被调查者认为后续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大家对后续教育却又表现出一种并不热心的态度,甚至对其效果持怀疑态度。有人认为,后续教育是一种形式,它是组织者获利的一种手段,对新准则、新知识的学习要依靠自学,在工作中领会。对后续教育的这种不信任,原因应有多方面,但教育资源的提供者未能真正领会消费者的需求,不能满足他们的真正需要,是一个主要原因。所以,后续教育要从学员的实际出发,注重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从根本上满足他们的真正需要,这样才能获取学员的信任,受到他们的欢迎。

2.增强会计从业人员参加后续教育的自觉意识。会计从业人员参加后续教育应该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愿望和迫于切实的需要,而不是一种强制。我国有针对注册会计师的后续教育制度,这虽然对于保证注册会计师队伍的质量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效果不明显。大部分注册会计师参加这种后续教育,通常都是为

--> 的应付差事,并没有真正想要学习的欲望。所以这种强制的学习效果值得怀疑。我们主张政府在其中应不作为,而由这种教育的提供方和需求方决定他们需要的培训项目和培训时间。政府可以做的就是保证那些想要学习的人能够得到继续教育的机会,这就够了。

3.重视单位在后续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以工作为基础的培训比以学校为基础的学习更加有效,甚至有人认为,未来会计教育的重心将向企业转移。但是根据我们的调查看来,我国被调查者中总体上在单位能够得到培训的人约占68.7%,其中,有34.8%的人认为所受的培训不能满足需要;而没有得到任何培训的人占31.3%。单位作为后续教育的另一块重要基地,却由于经济利益上的短期考虑而忽视了对会计人才的再培养,致使会计人员十分看重的这一种受教育的方式没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来自美国的一份资料表明,美国的企业十分注重对其员工的培训:

(1)美国90%的公司有正式的培训预算;(2)雇员平均每年接受15个小时的培训,每年美国用于培训的小时数总计为150亿小时;

(3)大公司每年平均花费52.7万美元用于培训和开发,小公司每年平均花费21.8万美元;

(4)在全国范围内,每年花费300亿美元用于正式的培训方案,1800亿美元用于非正式培训;

(5)从1986年到1988年,美国公司的培训支出增加了38%(劳伦斯.s.克雷曼,孙非译,《人力资源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p164)。企业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更显得尤为重要。而人才也是不断更新换代的,一不小心就会落后。所以不仅要让企业认识到培养人才是一项有意义的支出,还要从制度上规定企业必须给予员工必要的培训机会。这样才能保证员工在需要时能够得到后续教育。

4.后续教育的内容要能够针对实际需要,并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以取得实际效果为最终目标。根据我们的调查,在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后续教育中,计算机、外语、财政金融、管理科学、电子商务和法律等是较受欢迎的学科。后续教育资源的提供方应根据这些切身需要,以或者是为企业员工提供培训,或者是提供远程教育,或者举办行业交流会,或者吸纳一部分已工作人员进行再教育等多种方式提供服务。此外,在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后续教育中,政府应该做以下的工作:

(1)对后续教育的各环节进行监督管理,尤其是要保证后续教育的质量。

(2)制定和完善后续教育的各种规章制度,确保会计人员接受后续教育的权利。

(3)对后续教育进行宏观上的指导和引导,确保其符合国民经济管理的需要。

三、对会计教育者的再教育据宁波大学对100名高校会计教师的调查显示,高校会计教师认为自身欠缺的方面居前两位的是实务能力差和教育方法呆板,认为师资需要加强的方面居前两位的是丰富实务经验和提高科研水平。结合我们自己的调查,会计毕业生认为会计教育最为欠缺的方面分别是缺乏会计实践(77.8%),71 教育方法单一、无案例教学(43.4%),专业面窄、缺乏对相关行业知识的介绍(36.2%),对会计电算化重视不够(31.7%),教育内容陈旧、更新速度慢(29.9%),师资质量不高(13.6%)。以上两项调查的结论不谋而合,都同时认为,目前的会计教育中,会计实践能力和教育方法是最有缺陷和最需要改善的。而要改善这一状况,首要的就是教师自身质量的提高。所以对教师的培训和再教育是各种环节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不可忽视。虽然我们的调查中大部分人对现有的师资质量表示满意,但是会计教育内容、方式的转变,会计教师实务能力的提高,会计教师的知识更新是否能跟上发展的需要,都与会计教师的质量密切相关。所以在这里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进行分析。

1.定期对会计教师进行再教育。会计教育的目标已经从单纯的知识的灌输到一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对教师的观念作全方位的转换。要把定期对高校的会计教师进行培训作为一项制度固定下来,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培训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如让教师出国作访问研修,借鉴国外学校的成功经验;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组织教师对其他学校教师的成功经验进行观摩;或让学历较低的教师进一步深造;或定期组织教师到企业实践等。

2.把会计教师定期参与企业实践活动制度化。应把会计教师定期参与企业的实践活动作为一项制度加以确定并严格执行,以增加教师的实务经验。在我们的调查中,人们对会计教育的最大意见是理论与实务相脱节,缺乏会计实践。这与会计教师自身缺乏实践经验有很大关系。所以,在成为会计教师前,务必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并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定期参予实践活动以不断的更新和发展这种经验。这对于师资力量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3.对会计教师培训的组织应是有章可循、有条不紊的。可以考虑,将高校会计教师的培训,由教育部来主管,由其制定统一的规章制度,由各高校负责组织实施,教育部也可自行组织实施。而对于社会上提供的各种办学力量,不仅要在办学之初严把质量关,而且在办学过程中也要持续不断地进行监督,对于不合格的会计教师予以辞退,并定期(可按学年)进行再培训。

1.同济大学《高等数学》分上、下两册,第一学期共96个学时(16个教学周),通常情况下一般只能讲完第七章的《空间解析几何和向量代数》一、二两节。在内容上第七章与前面的知识衔接性不强,但是为了保证课时不得不强加两节。与其这样做不如把第七章放到下册,把下册中十二章的《微分方程》提上来,无论从内容的衔接上还是结构的安排上都是不错的调整。

2.上册的第一章《函数与极限》内容多、知识杂,如果结构安排不好,将会影响教学效果。其实这一部分完全可以精简、合并:第五节《极限的运算法则》整体感觉内容有两大块“无穷小的性质”和“极限的运算”(四则运算、复合运算),我认为极限的运算可以放到第三节的后面,而无穷小的性质又可以放到第四节中去,这样调整内容上不但顺理成章,而且整体缩短了课时。

3.《高等数学》上、下册涉及到应用方面的内容应增加,第五版中把“微积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由四版中的一节改为一目,我觉得不是太妥当,本来《高等数学》应用方面就少,学生在学习时总感觉数学离我们很远,学习起来没有太大的动力,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感觉不到它作为工具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因此增加一些应用方面的题目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像《微分方程》中的一些应用性题目设计就比较合理,只是大部分都涉及数学以外的知识如力学、水利学、电学等,这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必要时可以通过注解的形式适当补充一些相关的知识。数学家狄尔曼曾说:数学能够集中、加速和强化人们的注意力,能够给人们发明创造的精细和谨慎的谦虚精神,能够激发人们追求真理的勇气和自信心,数学比起任何其他学科来更能使学生得到充实和增添知识的光辉,更能锻炼和发挥学生们的探索事理的独立工作能力。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能力,只有不断的提高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要加强、完善教材改革。

参考文献

1 会计毕业论文同济大学应用数学教研室.高等数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

第7篇:会计再教育范文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青年管理员 再教育

历史已经跨入21世纪,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种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渗透到图书馆的各项业务管理之中,多数图书馆早已应用电子计算机管理,并开通因特网,到2010年,大部分图书馆将变为网络化、多媒体化的文化信息中心。随着计算机成为各种领域不可缺少的工具的同时,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也渐渐被开放性图书馆、各高校图书馆广泛使用,图书馆职能也由以收藏为主转向以检索为主,馆藏文献资料也由单一的印刷型文献资源向印刷型、声像型、电子资源型方向发展,而图书馆服务则由自存自用的封闭状态向资源共享的开放型状态发展。为了适应现代信息时展的要求,高校必须对图书馆员,特别是青年馆员加强再教育工作,为此进一步提高青年馆员的各项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图书馆青年馆员再教育的可能性

(一)青年馆员自身素质相对较高。

近年来,高校图书馆为适应网络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善图书馆整体素质不高和整体年龄偏大的现状,在新进人员上严格把关,引进了一些年纪较轻、素质较高的图书馆员。

(二)青年馆员接受新事物能力强。

青年馆员大多接受过正规高等院校的全面素质教育,接受过理论知识的学习,知识面相对较宽,加之脑子活、手脚快、做事干净利落,能很快学习并掌握好图书馆工作。

(三)青年馆员创造性强。

青年馆员不保守,思想活跃,重视建功立业,有较强的创造性,对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更能提出许多建设性的建议。

(四)青年馆员独立性强。

青年馆员不盲从,朝气蓬勃,喜欢怀疑和争论,独立自主性较强。

二、高校图书馆青年馆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一)重视青年馆员继续教育是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

信息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以及在图书馆的迅速应用,大大改变了图书馆的工作流程和业务方式。在这种环境下,只有对青年馆员进行继续教育,使他们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服务技能,提供现代化的信息服务,才能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二)重视青年馆员继续教育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青年馆员在图书馆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更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支柱力量。但从目前看,青年馆员受所学专业限制,知识层次相对单一,不能满足网络信息时代图书馆的需要。图书馆要发展,必须使图书馆员特别是青年馆员适应这一变化和需求,为此继续教育能否正常实施就显得至关重要。

(三)重视青年馆员继续教育是高校图书馆主要职能得以实现的要求。

高校图书馆是透视学校教学和科研水平的重要窗口,其职能主要体现在教学育人和服务育人上。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情报服务,重在为大学生提供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应用性的知识和技能。青年馆员作为实现这一主要职能的生力军和主力军,作为实现这一主要职能的必要保障,接受继续教育就尤为重要。

(四)重视青年馆员继续教育是避免人才流失的有效方法。

高校图书馆人才流失相对严重,很多青年馆员只要有流动到其他部门的机会就纷纷跳槽。高校图书馆之所以人才流失严重,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青年馆员认为在图书馆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重视青年馆员,尤其是青年馆员的继续教育,才能有效避免人才的流失。

三、加强青年馆员继续教育的内容

(一)实施新进青年馆员轮岗制度。

对于新进青年馆员,试用期即为轮岗期,在此期间轮岗,可以使青年馆员到各个端口更快地熟悉图书馆各项工作,熟悉操作流程,更快地融入到图书馆工作中来,尽快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独立完成读者服务工作。

(二)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图书馆的服务性质要求馆员具有“服务第一、读者至上”的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职业道德意识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因此,要通过继续教育,使青年馆员增强对图书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主人翁精神,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三)加强现论知识教育。

1.加强专业图书情报知识教育。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员由传统意义上的保管员、服务员转变为“知识导航员”、“信息咨询专家”等角色,所以青年馆员要做好读者服务工作,必须要具备专业的图书情报知识,能独立进行文献信息的收集,独立完成读者的咨询服务。

2.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以及相关外语知识教育。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要求青年馆员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知识、网络知识、检索工具、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利用现代化手段快速获取信息资源,加工和传播信息产品。例如,能熟练操作ILASS系统,能独立网上购书、接发电子邮件等。因此,高校对青年馆员必须加强计算机应用技能、网络知识和相关外语知识的继续教育。

四、青年馆员继续教育的途径

(一)鼓励青年馆员自主选择继续教育。

图书馆应当鼓励青年馆员在不影响工作的条件下,根据自身特点、自身专业,有目的地选择继续深造,如攻读高校教育硕士、图书情报硕士等,不仅提高了他们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并且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也为图书馆培养了业务骨干和学术带头人。

(二)图书馆自主继续教育。

主要是利用图书馆自身独特的教育环境对青年馆员进行继续教育。图书馆可以定期开展一些培训,有选择地为青年馆员提供有关书刊、组织讲座等,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同时,还可以利用自身电子阅览室对青年馆员进行计算机技能、网上教育培训等,使他们边工作、边学习、边研究,这种方法灵活、简便易行,既无需工作人员脱离岗位,又可节约经费。

(三)外出进修和短期培训。

这是继续教育的重要方式,具有时间短、见效快等特点。各馆应破除论资排辈旧观念,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确定培养目标和计划,定期选派青年馆员外出进修、短期培训,以及参加学术活动和专业进修班。

(四)有计划地“走出去”和“请进来”。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以“走出去”的方式有计划地组织青年馆员外出参观、考察,以开阔视野,转变观念,扩展思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另外,高校还可以用“请进来”的方式举办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达到既能使青年馆员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又能提高图书馆工作和服务水平的目的。

五、高校图书馆再教育存在的问题

面对发展迅速、竞争激烈、优胜劣汰的社会,努力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以顺应时代需求已成为图书馆员的共识。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对图书馆继续教育的方方面面进行规范,导致高校图书馆再教育培训存在下列问题。

(一)高校图书馆再教育培训力不从心。

有的培训单位把再教育作为计划外创收的途径,乱收费、名不符实现象时有发生,部分盈利、旅游性质培训班充斥其间。培训质量与效果难以保证,此外,高昂的培训费让僧多粥少、经费紧缺的高校图书馆难以承受。一方面,广大的图书馆员工迫切需要接受再教育的培训,另一方面培训费的水涨船高让高校图书馆望而却步,严重制约着图书馆再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图书馆员素质的提高。

(二)高校图书馆再教育培训各自为政。

在总体上缺乏统筹规划,协调合作,造成分布的不均衡及资金投入的分散,使培训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导致高校图书馆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基础设施及培训资源的巨大浪费。

(三)高校再教育培训的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形式、培训模式存在的问题。

1.培训的课程设置陈旧,教材内容过时。课程设置从根本上影响着教育质量,既要教授馆员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又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符合时代变化需求,应不断推陈出新,实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与适用对路。

2.教学形式单一,呈封闭式教学。培训基本上采用“填鸭式”授课,没有着重培养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针对性不强,学习效果不显著。

3.没有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改进培训模式。培训基本上是传统的短期集中培训,高校图书馆普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馆员素质偏低,专业技术力量薄弱,再教育培训经费短缺等问题而难以全面实施普及式继续教育。利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不但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难题,而且经济实用,可惜其迄今为止仍未能在高校图书馆的再教育培训中普及。

六、图书馆再教育的应对措施

(一)通过立法来规范高校图书馆再教育培训。

1.对馆员继续教育的学科、专业、内容、目标作出明确的规定,使高校图书馆再教育的培训标准化、规范化。

2.制定高校图书馆再教育证书制度,设立上岗证制度,规范岗位任职资格。

3.通过以经济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的宏观调控,对高校图书馆再教育培训进行整体规划,统筹安排,分工协作,公平竞争,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使高校图书馆再教育培训呈现良性循环。

(二)依法建立与完善高校图书馆再教育规章制度。

高校应对经费调拔、组织管理、时间规定、激励机制、业务水平评估行业标准及评估制度等方面都作出具体详细的规定,实现再教育与人事制度的挂接,确保再教育的顺利贯彻实施与显效。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建立新的高校再教育培训模式。

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高校图书馆再教育的培训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多媒体教学光盘、网上培训、远程教育等新的培训方式的利用为高校图书馆再教育培训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将授课内容以声音、文字、图形、图像等多媒体形式“固化”在光盘上或到因特网(或局域网)上,使受训者能自主选择任意的学习内容、时间、地点,比传统的培训模式更具优势与发展潜力。它们具有以下优点:使培训内容与质量标准化、规范化;由图书馆界知名专家学者、软件专家共同设计制作的课件,教学质量与水平一流,由于使用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及声频、视频等多媒体形式,使培训内容生动直观,教学效果好,免受人为因素干扰。

总之,在网络环境下,只有大力开展对青年馆员的再教育,使他们树立对图书馆事业的高度责任感、事业心,并不断更新、拓宽知识,提高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从而完成高校图书馆传播知识、交流信息的使命。

参考文献:

第8篇:会计再教育范文

[关键词]:会计;会计教育;比较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08(2008)1020111-03

当今社会,教育先行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而会计教育的水平,决定着一个国家会计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质量,并影响着会计理论的进步与发展。我国正处于发展经济的有利时期,改革我国高等会计教育,提高教育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为了不断提高我国的会计教育质量,我们在会计教育目标。教育观念,课程设置,教学组织等方面与美国的会计教育进行比较,期望以此能对提高我国的会计教育水平有所帮助。

一、会计教育目标的比较

1 美国会计教育目标

美国高度发达的经济水平促进了美国会计的发展,无论是会计的职业化程度还是会计教育,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是,美国的会计教育长期以来也是以培养职业会计师为目标的。在这一教育目标的影响下,美国大学的会计教育只注重会计信息的汇编、处理及编制财务报表。教材主要解释会计程序与会计准则并主导会计课程,成为主要知识来源。老师讲授与作业练习是主要的教学方式,考试也主要是检查学生对教材与习题的掌握情况。二十世纪五六二年代,随着美国的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各种现代的传媒手段的出现,使美国社会率先进入信息时代,并对传统的会计教育提出了挑战。1986年美国会计学会成立了“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它对当时的会计教育现状作了严厉地批评。指出传统的以培养会计师为目标的会计教育已不能适应会计职业变化与经济发展的需妻。会计师的服务范围已扩大。并且会计师服务的多元化趋势还将进一步发展。学校有限的专业教育已无法满足学生终生工作的需要。因此,高等会计教育应该改变现有的培养目标,把教育的重点话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上,从专业知识的传授转到专业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是美国会计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从这一培养目标出发,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对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将培养学生能力的知识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一般知识,即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第二类为专业基础知识,即公司组织和商业组织知识;第三类为会计和审计知识。这三类知识呈宝塔型,基础宽厚,给人才发展以较强的后劲。除此之外,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提出来出教学方法的改革,摒弃以教材为主、完全依赖老师讲授的传统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主张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与教师进行互动的沟通式的教与学。

2 中国会计教育目标

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会计教育还处于较低水平。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会计教育的普及程度与教育层次问题,即会计队伍中接受过专业教育尤其是高等会计教育的人数比例较低。二是会计教育的面较窄。长期以来。中国的会计教育不论哪一层次都以专业教育为主,虽然教育界为不同层次的会计教育制定了不同的培养目标,但是,教学内容与课程基本上还是围绕专业展开。三是没有把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作为会计专业教学的主要内容,即各学校大部分是在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同时提出“德”,没有强调其首要位置,也未特指出职业道德。但在当今国内外屡屡发生的会计造假事件当中可以看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四是当前的会计教育中公强调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未强调综合素质。各学校均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认为大部分毕业生都将成为企业会计工作者。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传统产业对会计人员的需求逐渐减少,新兴产业将成为吸纳会计人员的主要场所,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我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年均国民生产总值低的经济环境以及我国高等教育普及程度低的教育环境决定了我目前的这种教育制度。目前在中国,不是教育过剩而是教育不足,而且专业人才过剩,需要培养通用型人才的社会环境尚未形成,这就导致中国长期以来一直仍在培养各方面的专用人才。

二、教育观念的比较

1 美国会计教育观念

美国会计教育将终身学习的教育观念作为会计教育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终身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对美国会计教育改革有重大意义。

首先,终身教育理论反对把正规学校教育和非正规学校教育完全对立起来,强调高等教育不再意味着是某一特定年龄的人在一段时间内接受教育界的活动,不是人生接受教育的最后环节,高等教育也是学生职业劳动的最后训练场。相反,终身教育理论认为,高等教育更应该注重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其次,终身教育理论吏高等学校的课程不再单纯地追求某一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取而代之的是更强调学科本身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打破了传统的学科知识结构,将相近的学科知识内容重新进行整合,形成了新的课程体系,突出了学科本身的完整性,而不再过分强调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从而大大减少了过分专业化所带来的缺陷。体现在会计教育改革中,特别加强了通识教育和一般商业教育等方面的课程。再次,终身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观念。使学生能够应付变化极快而又日趋复杂的社会生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终身教育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应该在高等教育期间集中掌握工具性知识,掌握继续学习的技能。因而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增加了教学实习课程的比重,体现 在会计教育改革中,不仅对常识进行了重新定义,认为常识应该包括四项功能,即发现知识、整合知识、应用知识和传递知识,而且教学本身也是一种学识,教学、研究以及实务三者互动,同等重要。

2 中国会计教育观念

我国会计教育,终身教育的观念并未完全深入人心。由于经济发展进程加快,会计环境的日益变化,会计的功能、目标和业务处理技术也将日新月异的发生变化,会计教育只是将已有的及新增加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学到的知识仍然是有限的,作为现代会计教育,应该教给学生比会计知识本身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教给学生除了知识以外的学习知识、获取知识、尤其是创造知识的方法,即培养学生掌握终身继续学习的能力。

三、课程设置的比较

1 美国会计课程设置

为了实现会计教育目标,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认为,会计专业教育应包括一般教育、一般商业教育、一般会计教育和专业会计教育等四类课程。

一般教育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应具备的技能和一般性知识。如抽象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合理研究的意识、对科学的鉴别能力、利用价值决策的能力、哲学、经济学及数学等知识。目的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其具有抽象逻辑思维、缜密分析和运用数据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建立听、讲技巧,使学生明白研究的步骤,积累一定的历史、国际和跨文化知识。提高对科学与美学的欣赏品位并能运用适当的价值

进行决策。

一般商业教育课程包括财政、市场、经营、组织行为等一系列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解他们工作的环境,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拓宽共就业范围,掌握其必备的组织经营知识,以及提高如何整合和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

一般会计教育主要包括组织中的决策和住处系统的设计与运用,财务信息与公开报告(包括查账证明),会计职业界的知识等四部分。目的在于在学本科教育阶段,主要以信息的辩认、衔接、沟通与运用为中心,表现出会计作为一种信息发展和沟通的本质,让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

专门会计教育是更高层次的专业教育。一般是在大学本科以后更高水平的教育和后续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从事专业研究的能力以及在职继续进修。专门会计教育阶段,需进一步探讨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税务、信息系统、审计、政府与非盈利组织会计以及国际会计的高级研究课程。

2 中国会计课程设置

我国会计教育课程设置的原则是:加强公共基础教育课,拓宽管理基础教育课。适当合并精简主干专业课,开设以一些非主干专业课。我国现行的会计教育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教育课、管理基础教育课和专业课(分为主干课和非主干专业课)。现行的课程体系存在着专业课毕生过大、主干专业课交叉重复等问题,这种情况不利于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的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而且与教育部高等教育的培养方式不符。

借鉴美国会计教育课程体系以及我国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我国会计教育课程体系应作相应的调整:

第一,加强公共基础教育,夯实基础知识。包括数学、外语、计算机基础、文学、美学、哲学、写作、逻辑学、研究方法论、公共关系学、经济学等课程。

第二,拓宽管理基础教育课。增强应变能力。包括财政、税收、金融、国际贸易、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统计、证券投资及分析等;另外,还应增设“会计学导论课”,帮助学生做出是否进入会计职业界的选择,增设专业认同感和学习热情。

第三,合并精简主干专业课。开设一些非主干专业课。对会计主干专业课做如下调整:合理界定中级财务会计与高级财务会计的内容,将高级财务会计的教学移至研究生阶段,其中中级财务会计的内容应该以会计师应具备的知识为依据,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合并设置“管理成本会计”、设置“财务管理学”,合理划分管理成本会计与财务管理学的界限,解决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内容的交叉重复问题;保留基础会计学、审计学和会计电算化。

四、教学组织比较

1 美国会计教育教学组织

美国会计教育积极回应会计职业团体对会计教育改革的建议,会计教学组织在以下两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改变了传统的方法,既注重基本知识的教育,更注重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培养他们的能力。教材冲所附的习题或案例的答案不再是惟一的,而是变得非常多样化,强化会计的职业判断意识,以培养学生分析、表达、交际和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会计课本也不再是作为教学的惟一依据,而只是作为若干教学材料的一部分,一些商业材料。

在教学方法上,传统的以老师授课为主的教学方法正逐步被“老师授课为辅、学生参与为主”的教学方式所取代。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学生则通过小组协作、安全研究、模拟操作、文章研讨等方式,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通过课堂教学达到锻炼能力的目的。

除上述问题以外,部分高校专业设置过细过窄,对师资队伍建设重视不够,考核方式上侧重于对书本知识的重复,不利于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知识。为此有必要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并就现行的会计教育进行改革。

2 中国会计教育的教学组织

目前,我国会计教育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还比较落后。表现为:教学内容是“制度加解释”或“准则加解释”,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教学方法以“满堂灌教学”或“填鸭式教学”为主;教学手段则以“教材+粉笔+黑板”为主。三者结合的结果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新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都会学生如何学习。因此,必须对现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借鉴美国会计教育改革的做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改革:

第一,改革单一的“满堂灌”和“填鸭式”教学方法,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内容采用形式多样的方法,如课堂提问、分组讨论、模拟案例分析、专题研究等,活跃课堂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创造力。

第二,除依靠“教材+粉笔+黑板”的传统教学手段外,应采用大量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影像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它们为老师提供了更佳的教学方式,将图像、文字、声音三者结合,为学生提高了一幅会计教学的立体图景;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促进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增加单位学时的知识含量,最为重要的是为老师和学生提供相互探讨的途径。

第三,增加案例教学,通过对精选案例的分析讲解,可以增加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接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

第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提高实践课课时比例,强化模拟实习难度,增加实习课的内容,加强对实践课的管理等措施,提高实践课的效果,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第五,采用以能力和素质测试为导向的多种考试形式。克服以前单独通过期末一次考试定成绩的考试形式,使得考试成绩真正体现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五、会计教育与执业资格考试关系的比较

1 美国会计教育与执业资格考试的关系

美国的大学会计教育强调了其培养目标是完成注册会计师应有的职业素质培养,但是,美国会计教育委员会1991年发表的第2号公报中认为,美国有些州允许大学四年级学生在最后一个学期参加会计师职业资格考试往往会扰乱正常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

无法完成会计课程规划的目标,造成大学会计教育功能无法完全实现。该委员会认为,会计专业的学生未毕业就参加会计师考试,学生接受会计教育的目的就变成了考取执业资格而已,很可能导致学生不专心学习其他课程的倾向。因此,该委员会的第2号公报建议,专业执业资格考试必须具备学士学位才能参加考试。虽然AECC的建议不具有强制力,但他们准备将会计执业资格考试与学校会计教育分开,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第9篇:会计再教育范文

关键词:岗位项目教学;教育目标;动手能力;评价考核;素质和能力

目前,会计专业毕业生出现难找工作或对口就业率低的情况,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经济生活形势相背离,这不能不反思我们的学校教育。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育沿袭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教育教学方法,理论教学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忽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出台实施背景下,中职这一层次的会计专业教育将更加艰难,如不准确定位教育目标,对教育教学进行深层次的改革,我们的会计职业教育会越来越脱离实践,加剧会计人才供需矛盾。

教育目标定位准确是实施专业教育教学的关键

职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专业定向教育,表现出职业性岗位职业技能的特点。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要明确的是教育目标的定位问题,但是中职会计教育目标的定位却不明确。

近年来,我国会计教育界经过讨论达成一个共识:专科学校培养会记账、算账、报账的会计人员,满足社会对普通会计人员的要求;本科高校培养的会计人员不仅要会记账、算账、报账,更要会用帐,其发展前途是会计财务主管和注册会计师,还要为专科学校培养会计教师;培养硕士主要是为高校培养教师和适应大型企业集团、政府各经济管理部门要求的国际化会计人才,兼有学术型和应用型的人才;博士和博士后则主要是培养科研人员和高校教师,培养学术型人才。wWw.133229.cOm那么中职会计教育呢?中职会计教育的教育目标要找准人才市场定位,积极主动适应社会经济生活。我国现阶段还只是市场经济的成长阶段,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是发展的主旋律。业主出于用人成本的考虑,往往会选择动手能力强,用人成本相对较低的会计人才。在成熟的市场经济阶段,中小型企业仍然是社会的主体,经济实用型人才的需求面都是很宽泛的;我们甚至可以放宽人才定向目标,扩展到培养只要能运用所学财会知识从事相关经济工作岗位的人才,以此作为我们的培养目标。这样,不难得出中职会计教育目标应该是:培养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身心健康、能负责具体审核和办理一般的财务收支,编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办理其他会计相关事务,某方面有专长的初级会计人员。

基于上述分析,在中职会计专业教育目标定位准确的前提下实施专业教育教学,就能摒弃过多理论说教的教学方式,实施以能力为本的专业技术教育,培养的学生面向社会,适应需求,这才是出路。

以岗位为导向,实施项目教学改革是

中职会计教育改革的较好选择

近几年来,会计专业(包括部分大专院校)不景气的根源不在于知识传授的多少,而是教育目标偏离了会计人才市场的需求;学校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或适应不了工作,不是因为他们缺少会计知识,而是因为他们没有熟练的会计基本技能。所以,对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育目标准确定位后,就要对其教育教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从注重理论教育彻底向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方向转化。笔者认为:以岗位为导向,实施项目教学改革是中职会计教育改革的较好选择。

改革专业课程设置,强化实操训练改革教学内容就是废弃原有的教学计划,变革教学课程设置,努力精简专业理论知识,重点突出专业技能的培养。所以,在教学课程设置方面,除文化基础课程和必要的基础理论课程外,其他全部精简,专业课程的设置方面改为以岗位为导向的项目教学。修订后的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课程设置见表1。在课程安排上,主要分为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岗位实务实训课及综合岗位实训课四大部分。新的课程设置是专业基础课与技能训练教学并进,力求达到必要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同步发展的目的。专业岗位实务实训课方面更是突出岗位特点,实行项目教学,务求达到熟悉岗位特点,了解岗位业务,胜任岗位工作的目的。这一环节要设计出实践性强、难易适度的项目(或教学单元),在教学中,教师加以适时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完成一个个既定的任务。在学习中,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失败的教训,学会各种经济活动的会计处理方法,完成经验与能力的积累。再通过综合岗位实训,模仿实践工作中的情境,经不同岗位的组合,承担不同的角色,巩固和提高业务水平和业务技能。

搞好特色教材建设、完善项目教学上述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实现,有依赖于有好的教材作为教学基础。什么是好的教材呢?评价的标准是适合所学、适应所需。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用教材,内容要浅显易懂,实践性强,难度适中,适合中职生学习;教材涉及的业务内容更要适应于社会经济活动,是常见的,通常情况下会发生的。在市场上要找到适合中职生学习的教材,确实是一件难事,现在很多教育机构或出版社正在做这方面的工作,而且已经有了成果。如

制定技能标准和考核办法,正确评价教学成果教改的初衷是尽量精简专业理论知识,重点突出专业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在财务会计岗位某方面有专长,而又较全面地掌握会计核算知识技能,所以,教改在各教学阶段、各教学课程中有明确的目标要求。譬如,学生在入学的一年至一年半的时间,要求学生大多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初级会计电算化上岗操作证及全国计算机技能等级证书,具备会计核算基本知识和技能、计算机常用软件操作技能,会处理一般的会计文案工作。接下来的一年时间内,则要求学生通过会计岗位实务实训,达到熟悉岗位特点,了解岗位业务,胜任岗位工作的目的。学生应具备书写、计算、点钞、传票翻打、常见会计文书写作、一般经济业务处理、会计账簿登记、表格设计制作及报表识读等方面的技能。最后一个学期则通过顶岗实习,检验和印证自己所学的知识技能,达到由理论到实践,又由实践到理论的知识升华。这方面说起来易,做起来难,评价更不简单。对每一种技能都得有确切的定义和评价衡量标准,才能正确地评价教学成果,测试教改的成败。譬如书写技能,我们把“工整、规范”作为评价衡量标准,就要对“工整”和“规范”做出明确的定义。“工整”就是书写不潦草,一笔一画,干清整洁,整齐划一;“规范”就是阿拉伯数字要怎么写,写在什么位置,大写中文数字、日期及其他会计方面有特殊要求的字、词、句子要怎么写。譬如,计算技能,过去我们讲珠算要达到普通五级以上水平,现在,却很少有人再提达到几级水平,有的学校根本就不开这样的课了,但笔者仍认为有必要教学生珠算,所以,在出纳岗位实务中,我们要求设置珠算训练项目,按一学期内每周一节的标准量由教师自由掌握。考核仍采用五级为合格、四级为良好、三级以上为优秀的标准。又譬如,一般经济业务处理技能,是要求学生通过会计岗位实务课程,置身于各会计情境中,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一般经济业务能准确地进行确认、记录、计量及报告,对其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核和判断的技能,讲到底是学生能否正确发挥会计基本职能的能力。这方面因与会计岗位实务密切相关,所以,课改的重点要放在各教学项目中,放在有针对性的经济业务筛选和会计情境(仿真模拟)教育的设计上,教学方法上更多地是师傅带徒弟的传承式教学(手把手地现场示范教学),教学介质上除了传统的黑板、教材、练习本及现代的多媒体外,要采取较多的模拟业务凭证、账表等资料,这些都需我们思考新的考核评价标准和方法。再譬如,报表识读能力,过去我们没提及,现在把它提出来,是基于实践的反馈。学生不能机械地会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对报表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程度。要学会读懂论通报表所反映的经济含义,能作简单的对比和分析。教改的成败在于所培养的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我们不能简单地评价学生学得怎么样,教师教得怎么样。过去基本上笔试是唯一的测试评价方式,但教改后就不能再只是笔试,而要将重点放在技能的考核。因此,制定既体现学校特色,又与社会对各类会计人才的需求相适应的技能标准和考核办法,对达到既培养某一方面的尖子生,又培养一专多能的全能学生的目的至关重要。

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是教改实施的保证

实行岗位项目教学驱动下的中职会计教育因为废弃了原有的教学教育计划,变革了教学课程设置,精简了专业理论知识教学,可能会存在或出现一些新问题。

过去,我们习惯了面向学生对教材进行解读消化,教师现在则首先需自己具备各项会计技能,能操作,会操作;其次是会将其他学科知识与专业岗位实务相融合,并教给学生;再次才是向学生对教材进行解读消化。所以,我们遇到的首要问题是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可能有些教师会认为,教材简化了,变浅变薄了,教学当然容易了、简单了,其实,这是大错特错。如前所述,现在我们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技能,书本是简化了,但不是我们教育的全部,更重要的是加强学生技能的培养,教师要钻的、要做的更多了,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要求更高了。也可能有些教师会对现在的教学方式感到无所适从,认为教材过于简单,没什么可教。其实,其根本就在于自身素质和能力没有得到提高,不能适应角色。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呢?就是学习。只有学习,才能提高。一方面,要求教师自主学习,参加各种方式的继续教育和能力教育;另一方面,选送教师参加相关方面的技能培训,或到企业单位跟班实习,接触了解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要求和做法、人才需求动向。同时,我们还启动了名师工程、学科带头人工程,重点培养和打造在各类技能竞赛或竞赛指导中能胜出、有经验的名师和在学科建设方面的带头人,引进竞争机制,在人力、物力及财力方面给予支持。再就是启动校本教材开发工程。校本教材的编写既能根据当地和本校实际,又能博采群长,吸纳市面上类似教材的长处,更能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是教师学习和提高的一种好途径。在2~3年内,通过校本教材的试用和修订,打造出优秀的校本教材,并向当地兄弟学校介绍推广。以开发《涉税会计岗位会计实务实训教程》为例,我们就参考了市面上类似的教材,同时紧跟顺德当地实际,带动了当地国家税务分局、地方税务分局、企业和科组教材编审人员。通过教材的编审,参审人员业务技能水平明显提高,专业素质有了质的飞跃。我们主导的实行岗位项目教学驱动下的中职会计教育教学改革正在有序进行。

实践证明,实行岗位项目教学驱动下的中职会计教育教学改革,教师是关键,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提高是教改实施的有力保障。